水土保持学报范文

时间:2023-03-11 11:31:58

水土保持学报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1篇

《水土保持学报》(CN:61-1362/TV)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水土保持学报》主要刊登有关水土保持与土壤侵蚀方面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成果,以及与之有关的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高新技术在水土保持方面的创新性最新科研论文。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2篇

3种沙障防风固沙效益比较的风洞实验研究钟卫 刘涌江 杨涛 (7)

三峡库区5种耐水淹植物根系增强土壤抗侵蚀效能研究徐少君 曾波 (13)

河北省近50年气候变化对地表径流量的影响邵爱军 左丽琼 阮新 吴烨 魏谨 (19)

不同种植模式下地表径流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王侨 何丙辉 许红艳 苏锋 (25)

紫色土坡耕地径流特征试验研究汪涛 朱波 罗专溪 张剑 (30)

滇东南石漠化山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地力变化和水土流失状况研究李品荣 孟广涛 方向京 (35)

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黄传伟 牛德奎 黄顶 武菊英 V. Sardo (40)

不同类型毛竹林土壤渗透性研究刘广路 范少辉 漆良华 肖复明 吴继林 陈孝丑 (44)

准噶尔盆地城市新建防护绿地土壤养分和盐分的变化郑路 尹林克 胡秀琴 姜逢清 邱文成 (48)

集雨措施对滨海盐碱林地水盐运动影响研究赵名彦 丁国栋 郑洪彬 张莉 贾丽娜 张佳音 崔利强 (52)

C2CO3对Cd和几种营养元素在红壤-黄豆系统中的调控作用廖柏寒 曾敏 张永 曾清如 (57)

磷石膏改良强酸性黄壤的效应研究肖厚军 王正银 何佳芳 苟久兰 (62)

茶皂素对污染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作用张中文 李光德 周楠楠 敬佩 焦伟 张世远 (67)

硫对超积累植物东南景天生长和镉累积的影响李会合 胡绵好 李廷强 杨肖娥 (71)

3种挺水植物对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净化能力的研究赵钰 李多松 栾晓丽 强艳艳 (75)

铁锰营养失衡对商陆根系分泌物的影响唐秀梅 龚春风 刘鹏 徐根娣 金婷婷 刘义玲 (78)

基于AnnAGNPS模型的陕西黑河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李家科 李怀恩 李亚娇 胥彦玲 (81)

两种草本层台湾桤木林地细根分解及养分动态研究王敬 范川 李贤伟 张健 李光勋 荣丽 (89)

不同施肥处理对莴笋营养效应的研究朱小梅 刘芳 吴家旺 王正银 向华辉 周长洪 洪立洲 (94)

不同土地利用和管理方式对黑土肥力的影响侯雪莹 韩晓增 王树起 宋春 (99)

退耕还林还草区坝地土壤理化性状分布特征分析何瑾 段义字 (104)

广东合水水库淤积物基本化学特征分析及农业资源化利用评价宁建凤 邹献中 杨少海 陈勇 魏岚 (108)

横断山区北段山地土壤基本属性的坡向分异蒲玉琳 刘世全 张世熔 龙高飞 卢昌泰 (112)

柳杉人工林采伐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初期土壤有机碳变化李海涛 黄从德 杨万勤 张国庆 鲁洋 王俊 (118)

几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碳库容大小及周转研究史学军 陈锦盈 潘剑君 孙波 李忠佩 遣超普 张黎明 (123)

毛竹林土壤有机碳及微生物量碳特征研究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于小军 刘广路 邓旺华 (128)

不同处理池塘底泥氮矿化机制及有机氮组分矿化特征研究蔡丹丹 田秀平 韩晓日 卢显芝 李文波 郝建朝 (132)

不同水氮管理对日光温室番茄产量及土壤无机氮的影响高兵 李俊良 陈清 刘庆花 何华 (136)

不同水分条件下氮肥形态配比对苋菜养分与产量的影响刘秀珍 郭丽娜 赵兴杰 (141)

断根和施肥对杨树人工林根际土壤肥力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冯志敏 刘春生 邢尚军 杜振宇 段春华 刘方春 王海 (145)

赤红壤丘陵坡地不同侵蚀部位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特征变异性研究冯宏 郭彦彪 韦翔华 张志红 李华兴 (149)

干旱区绿洲苜蓿地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其影响因子杨玉海 蒋平安 翟军 杨贵泉 蒋永衡 (153)

秸秆腐解过程中土壤无机纳米微粒对酶活性影响研究万忠梅 吴景贵 吴江 金慧 王明辉 (158)

松嫩平原西部退化盐碱草地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岳中辉 王博文 王洪峰 阎秀峰 (162)

酞酸酯污染土壤微生物效应与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高军 陈伯清 (166)

闽北典型毛竹林土壤微团聚体分形特征研究张昌顺 范少辉 漆良华 刘广路 (170)

模拟降雨条件下黑土溅蚀与团聚体分选特征周一杨 王恩妲 陈祥伟 (176)

呼伦贝尔沙地植被演替规律研究朴起亨 丁国栋 吴斌 屈志强 万勤琴 朴律镇 (180)

六盘山森林土壤种子库与植被演替过程程积民 程杰 邱莉萍 赵凌平 (187)

不同基质对护坡绿化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的影响张相锋 苏爱莲 董世魁 刘艺彬 (193)

大兴安岭几种典型林分林冠层降水分配研究姜海燕 赵雨森 信小娟 马文海 李晓平 孙程坤 郭小伟 (197)

盘式入渗仪法测定喀斯特洼地土壤透水性研究刘建伟 陈洪松 张伟 史东梅 (202)

沙质海岸不同植被梯度带的土壤蓄水功能夏江宝 许景伟 李传荣 王贵霞 (207)

东北黑土区土壤凋萎湿度研究段兴武 谢云 冯艳杰 高晓飞 (212)

不同行距对雨灌夏大豆土壤水分特征及产量影响周勋波 杨国敏 孙淑娟 陈雨海 毕建杰 (217)

沙地土壤水分特征及水分时空动态分析 王翔宇 张进虎 丁国栋 孙保平 高函 张宇清 吴斌 (222)

新疆奇台县坎儿井废弃过程及其驱动力分析熊黑钢 韩茜 (228)

《水土保持学报》第四届(2005-2008年)编委会成员名单 (F0004)

《水土保持学报》获奖、影响因子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F0004)

水电站弃渣场岩土侵蚀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陈奇伯 黎建强 王克勤 雷俊杰 齐红梅 (1)

不同施肥模式对蔬菜产量、硝酸盐含量及菜地氮磷流失的影响黄东风 王果 李卫华 邱孝煊 (5)

不同坡度和种植模式对径流污染的影响姚荣江 周继 何丙辉 许红艳 (11)

黄土坡面土壤侵蚀中溶质随径流迁移的水动力特性研究郭太龙 王全九 (17)

室内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植被边坡径流试验研究倪三川 胡夏嵩 毛小青 朱海丽 李国荣 陈桂琛 (22)

北方农牧交错带不同农作制度对土壤风蚀因子的影响安萍莉 琪赫 潘志华 龚晨 潘学标 妥德宝 赵沛义 (26)

暴雨径流对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土壤氮磷流失的影响陈志良 程炯 刘平 彭晓春 许振成 吴志峰 (30)

氮肥减施及双氰胺施用对滇池北岸蔬菜地土壤氮素流失影响张瑞杰 林国林 胡正义 逢玉万 殷小锋 吴永红 (34)

三峡库区坡耕地土壤养分流失的实验研究倪九派 魏朝富 高明 谢德体 何丙辉 (38)

不同立地条件下坡面入渗与侵蚀关系试验研究申震洲 姚文艺 李勉 李伟伟 赵海滨 (43)

原始红松林穿透雨和树干茎流养分特征研究盛后财 蔡体久 朱道光 李华 武秀娟 (47)

滇池流域农田土壤氮磷流失分析研究程文娟 史静 夏运生 张乃明 (52)

岷江流域土壤侵蚀变化与治理对策研究邓玉林 孟兆鑫 王玉宽 刘武林 (56)

不同治理措施对流动沙地天然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杨志国 赵秀海 董琼 于国军 刘玉山 陆文生 傅德贤 (61)

干热河谷不同引进草种水土保持效果比较 盂广涛 方向京 李贵祥 和丽萍 张正海 柴勇 李品荣 (65)

基于植物群落结构的水土流失植被因子指数研究雷婉宁 温仲明 (68)

基于DEM和SCS模型的四川盆地丘陵区局地径流研究郑畅 倪九派 魏朝富 (73)

大理河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的地貌特征研究沈中原 李占斌 杜中 程圣东 (78)

半干旱区生态护坡工程客土养分衰减特征与恢复趋势舒安平 苏建明 冷剑 高小虎 (82)

兴电灌区主要带田养分循环与平衡研究杨思存 马忠明 王建成 杨文玉 何贵文 (86)

黄土高原刺槐林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的影响张社奇 王国栋 张蕾 (91)

红壤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中土壤磷素肥力的演变王伯仁 李冬初 黄晶 (96)

根分泌物对活化土壤中难溶性磷的作用章爱群 贺立源 赵会娥 门玉英 郭再华 (102)

钾镁供应浓度及比例对温室土壤K-Mg吸附特性的影响陈竹君 权 周建斌 刘晓军 周博 (106)

长期施氮磷化肥对不同种植体系土壤有效硫累积研究危锋 郝明德 (110)

喀斯特地区坡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和δ^13C值组成差异刘涛泽 刘丛强 张伟 涂成龙 (115)

腾格里沙漠南缘沙漠化逆转过程中的土壤化学性质变化特征 靳虎甲 王继和 李毅 马全林 张德魁 刘有军 陈芳 (119)

土地利用变化对闽江河口湿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活性的影响曾从盛 钟眷棋 仝川 柳铮铮 (125)

黑木耳菌糠改良苏打盐碱土效果研究谢修鸿 梁运江 李玉 (130)

鸡西矿区矸石山基质改良研究王笑峰 蔡体久 (134)

黄土旱塬不同氮肥用量下冬小麦干物质累积和氮素吸收利用过程研究郭栋 党廷辉 戚龙海 (138)

日光温室豇豆产量和品质对水分和氮素水平的响应梁银丽 熊亚梅 吴燕 周茂娟 韦泽秀 高静 贺丽娜 (142)

宁南旱区不同草粮轮作方式中前茬对春小麦产量和土壤性状的影响刘沛松 贾志宽 李军 杨宝平 刘世新 李永平 (146)

铝、氟及其复合处理对茶树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罗虹 应燕玲 刘鹏 谢忠雷 (153)

三江平原不同类型湿地土壤酶活性及其与营养环境的关系万忠梅 宋长春 (158)

生态护坡基质中微生物特性研究孙其远 陈为峰 牟信刚 陈亭礼 齐英杰 (162)

东祁连山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三大类群的时空动态特征张俊忠 陈秀蓉 杨成德 胡宜刚 王国荣 韩玉竹 徐长林 (167)

祁连山放牧草原土壤呼吸及影响因子分析车宗玺 刘贤德 王顺利 贾玉琴 温娅丽 (172)

酸模浮床对污染水体净化效果及机理分析周晓红 王国祥 杨飞 何伟 (176)

基于有限资料的水土流失区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李强坤 李怀恩 孙娟 胡亚伟 (181)

曹娥江干流氮素与水环境因子时空变异特征苑韶峰 吕军 (186)

新乡市寺庄顶污灌区土壤中重金属的形态分布及生物有效性研究陈得军 张春燕 王建玲 王学锋 朱桂芬 (190)

黄土高原水蚀风蚀复合区人工植被土壤水分状况周海光 刘广全 焦醒 王鸿喆 李红生 (194)

西南喀斯特石漠化过程对土壤水分特性的影响李孝良 陈效民 周炼川 方堃 (198)

辽西半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林地表层土壤水文效应吕刚 吴祥云 雷泽勇 王东升 班小峰 张景明 (204)

洞庭湖滩涂和草甸沼泽湿地调蓄水量的功能研究康文星 何介南 席宏正 (209)

坡耕地局部打破犁底层对水分入渗的影响花伟东 郭亚芬 张忠学 (213)

塔里木河下游胡杨气体交换对CO2加富和地下水埋深的响应陈亚鹏 陈亚宁 李卫红 徐长春 (217)

蒋家沟砾石土不同含水率直剪强度特征魏厚振 汪稔 胡明鉴 徐学勇 (221)

施用PAM防治松散土风蚀的机理及其抵御风沙流能力研究陈渠昌 雷廷武 唐泽军 (1)

和田地区主要地表类型风蚀研究 刘国庆 李少昆 柏军华 王克如 谢瑞芝 高世菊 谭海珍 (7)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产沙过程的REE示踪研究魏霞 李占斌 尤洋 亢伟 李斌斌 (11)

坡度对酸性土坡地上污泥铜随径流迁移的影响陈炎辉 柴鹏 王果 陈文祥 陈明华 肖振林 黄瑞卿 (16)

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研究姚文艺 陈界仁 秦奋 (21)

嫩江沙地人工防风固沙林立地质量变化研究孟祥楠 赵雨森 杨俊 韩春华 孔祥飞 (27)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半固定沙垄表面风速变化规律研究盖世广 王雪芹 万金平 吴涛 郭恒旭 全永威 金兴强 (30)

表土结皮影响坡地产流产沙及养分流失的试验研究王辉 王全九 邵明安 李裕元 (35)

黄土高原浅沟发育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许建民 (39)

湖南省水土流失的经济损失评估田亚平 李虹 邓运员 (42)

有限元子域法分析土石混合介质的饱和导水率蔡松柏 邵明安 付晓莉 刘春平 吕殿青 (47)

分步型流域“降雨-流出”过程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黄金柏 桧谷治 梶川勇树 安田裕 (52)

一个地表-地下径流耦合模型在西苕溪流域的应用李丽娇 张奇 (56)

基于短历时Philip入渗公式的产流模型穆天亮 王全九 王辉 (62)

三峡库区大宁河流域AnnAGNPS模型参数评价花利忠 贺秀斌 颜昌宙 韦杰 南宏伟 (65)

基于SPOTVEG NDVI和降水序列的退耕还林(草)效果分析周洪建 王静爱 李睿 陈思 (70)

三江平原过去50年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宋开山 刘殿伟 王宗明 张柏 金翠 李方 刘焕军 (75)

基于RS与GIS的榆林地区土地动态变化分析胡振琪 王金 杨成兵 韩宇平 彭鹏 (82)

榆林沙区土壤水分时空格局及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尚爱军 卜耀军 艾海舰 刘翠英 张雄 (86)

四面山不同人工林枯落物储量及其持水特性研究王波 张洪江 徐丽君 王伟 卢炜丽 李猛 (90)

重庆市四面山林地土壤水分入渗特性研究与评价王伟 张洪江 李猛 程金花 王波 卢炜丽 (95)

太行山山前坡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异特征王齐瑞 谭晓风 高峻 (100)

渭北旱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硝态氮残留的影响程杰 高亚军 强秦 (104)

温室表层土壤硝态氮运移的水、热耦合效应研究袁巧霞 武雅娟 朱端卫 (111)

基于长期定位试验的水稻土氮素剖面分布及养分供应特性研究马力 杨林章 慈恩 王岩 程月琴 沈明星 殷士学 (116)

黄土区几种土壤培养过程中可溶性有机氮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矿化氮的关系赵满兴 Kalbitz Karsten 周建斌 (122)

基于变分法和GIS的小流域模型三维地貌分形特征量化研究王民 李占斌 崔灵周 (128)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毛艳玲 杨玉盛 刑世和 陈光水 崔纪超 (132)

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微团聚体有机碳活性变化韩志卿 张电学 王秋兵 陈洪斌 常连生 于玉桥 刘东强 (138)

桂西北喀斯特人为干扰区植被自然恢复与土壤养分变化吴海勇 彭晚霞 宋同清 曾馥平 黎星辉 宋希娟 欧阳资文 (143)

滴灌灌水频率对土壤水热分布和夏玉米产量的影响隋娟 龚时宏 王建东 邹慧 于颖多 (148)

聚丙烯酸钠对3种土壤持水能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庄文化 吴普特 冯浩 徐福利 李卓 宁荣昌 (153)

控释复肥对马蹄莲养分淋溶损失及生长发育的影响侯笑林 张民 段路路 王慧 宋瑞磊 (158)

几种水生观赏植物对城市污水的生理响应刘鹏 俞慧娜 张晓斌 徐根娣 罗虹 姜丹 (163)

pH和曝气对水生植物去除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磷等物质的影响胡绵好 奥岩松 朱建坤 杨肖娥 (168)

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研究姜丽娜 王强 郑纪慈 顾杰炜 吴晓荣 于春兰 (174)

酸雨地区蔬菜对重金属的吸收及重金属健康风险基准的估算许中坚 邱喜阳 冯涛 向言词 金元昌 (179)

河口湿地沉积物中腐殖酸含量对外源重金属分布的影响研究陈颖 袁旭音 (185)

青紫泥-水稻作物系统中汞污染的微生物学效应荆延德 何振立 杨肖娥 (190)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微生物群落活性响应毕江涛 贺达汉 黄泽勇 杨磊 马巧荣 (195)

《水土保持学报》获奖、影响因子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F0004)

《水土保持学报》第四届(2005~2008年)编委会成员名单 (F0004)

不同配置方式沙蒿灌丛对土壤风蚀影响的对比分析屈志强 张莉 丁国栋 杨文斌 (1)

植物苗期根系抗侵蚀特性试验研究——以构树和顶坛花椒为例付兴涛 张丽萍 喻理飞 陈大海 (5)

不同植被对土壤侵蚀及铜元素流失的影响罗文林 张兴昌 尹勤瑞 孟杰 (10)

神府东胜煤田复垦区土壤入渗特性的试验研究付微 邵明安 黄明斌 (14)

东北典型黑土区剖面粒径分布特征及其可蚀性研究缪驰远 刘宝元 刘刚 张天宇 (18)

坡面流土壤分离速率与输沙率耦合关系研究柳玉梅 张光辉 韩艳峰 (24)

辉发河流域景观格局与土壤侵蚀的关系研究 张素梅 王宗明 闫百兴 张柏 宋开山 刘殿伟 李方 (29)

西安草滩渭河古河漫滩沉积与洪水变化赵景波 周晓红 顾静 (36)

刺槐林地土壤水分与林下植物群落生物量的关系刘江华 刘国彬 侯禧禄 李登武 (43)

四川王朗自然保护区地被物水源涵养能力评价鲜骏仁 张远彬 胡庭兴 王开运 杨华 (47)

基于地形校正的山区蒸散时空格局模拟刘京涛 刘世荣 孙鹏森 吕瑜良 (52)

长武塬区大气降水中氢氧同位素特征分析王锐 刘文兆 宋献方 (56)

密云山区林冠层对天然降雨能量影响的初步研究罗德 余新晓 董磊 (60)

黄土丘陵区典型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武春华 陈云明 王国梁 (64)

川中丘陵区典型小流域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胡玉福 邓良基 张世熔 龚碧凯 焦栩洁 (70)

华北平原春玉米季土壤硝态氮动态及氮素矿化的特征戴明宏 陶洪斌 王利纳 郭步庆 李梁 王璞 (76)

肥料混施对赤红壤氮磷淋失特征的影响曾曙才 吴启堂 陈水莲 卫泽斌 (82)

不同施肥模式下红壤性水稻土中磷的分布及其有效性陈惟财 谢小立 王凯荣 (87)

暗棕壤吸附铜离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王帅 张晋京 窦森 王玉军 王楠 (91)

基于ICP—AES的濒危植物长序榆的元素分布及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张志祥 康华靖 刘鹏 李成惠 廖承川 郑春浩 叶侃侃 (95)

陕西秦岭山区典型人工林地腐殖质层土壤客土混合效应研究刘增文 段而军 付刚 崔芳芳 (101)

生物结皮对土壤呼吸的影响作用初探李玉强 赵哈林 赵玮 云建英 王少昆 (106)

不同管理方式对黑土农田根际土壤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李海波 韩晓增 许艳丽 候雪莹 (110)

不同类型土壤胡敏素组成的研究李凯 窦森 (116)

草地生态系统植被碳贮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王建林 常天军 成海宏 方华丽 (120)

水分梯度对若尔盖高寒湿地土壤活性有机碳分布的影响高俊琴 徐兴良 张锋 王春梅 (126)

三江平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沟渠沉积物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分布郗敏 孔范龙 吕宪国 (132)

土壤-水稻系统中铅的生态效应曾路生 廖敏 黄昌勇 严敏 陈承利 (136)

基于区间线性规划理论的水稻土重金属Cd形态限量标准研究李冰 王昌全 代天飞 李焕秀 杨娟 (141)

洞庭湖湿地净化污染物的研究康文星 席宏正 袁正科 (146)

土壤生物工程在北京河流生态恢复中的应用研究高甲荣 刘瑛 Hanspeter Rauch (152)

6种禾草坡地水土保持效果的比较研究孙铁军 刘素军 武菊英 滕文军 (158)

草甸白浆土水解酶活性和动力学特性对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响应张玉兰 王俊宇 陈振华 张广娜 陈利军 (163)

苹果园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研究陈伟 姜中武 胡艳丽 束怀瑞 (168)

嘉陵江上游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研究王海英 宫渊波 陈林武 (172)

镁、钾营养及其交互作用对水稻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和养分吸收的影响丁玉川 罗伟 徐国华 (178)

土壤改良保水剂在造林和育苗中的应用研究王乃江 刘建军 冠世强 (183)

坡地间隔覆盖配施土壤改良剂的实用性研究潘英华 雷廷武 谷晓岩 (187)

根修剪对黄土旱塬冬小麦群体结构、土壤水分及产量形成的影响马守臣 徐炳成 李凤民 黄占斌 王锐 (192)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小麦田N2O排放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建波 迟淑筠 宁堂原 李增嘉 谷淑波 裘立群 吕美容 (196)

《水土保持学报》获奖、影响因子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F0004)

坡面小区土壤-径流-泥沙中磷素流失特征分析王晓燕 王静怡 欧洋 于洋 段淑怀 路柄军 (1)

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氮素流失比较李恒鹏 金洋 李燕 (6)

植被退化对典型草原地表径流的影响苗百岭 梁存柱 王炜 王立新 云文丽 (10)

不同施用方式下酸性土坡地污泥氮素随径流迁移的研究陈炎辉 杨舜成 王果 陈文祥 陈明华 苏惠丽 (15)

四川盆地紫色土N,P损失载体及其影响因子林超文 庞良玉 陈一兵 黄晶晶 涂仕华 (20)

黄土坡面降雨产流产沙过程及其响应关系研究王占礼 靳雪艳 马春艳 谭贞学 (24)

保护性耕作对豫西黄土坡耕地降水产流、土壤水分入渗及分配的影响王育红 蔡典雄 姚宇卿 吕军杰 李俊红 丁志强 张洁 (29)

黄土区小尺度坡面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异性研究王云强 张兴昌 (32)

沙柳沙障防风阻沙效益的研究赵国平 左合君 徐连秀 胡春元 付亚儒 (38)

带状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王翔宇 丁国栋 高函 张进虎 胡晋茹 张玉明 (42)

张集铁路典型工程风力侵蚀试验及规律研究匡星 白明洲 王连俊 姜龙 (47)

坡面侵蚀土壤化学性质对磁化率影响机理的研究马玉增 董元杰 史衍玺 陈为峰 孔凡美 (51)

基于^137Cs示踪的丹江口市农用地土壤侵蚀与有机质流失分析张利华 龙昱 李辉 董玉森 (54)

道地药材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侵蚀的影响张晓艳 王立 黄高宝 陈光荣 (58)

铬砷及其交互作用对其土壤-植物系统迁移的影响易秀 谷晓静 辛玉玲 (62)

施硅对小白菜吸收累积和迁移重金属铬的影响李淑仪 林翠兰 许建光 蓝佩玲 廖新荣 王荣萍 (66)

冬小麦种植条件下湖泊底泥农用土壤重金属锌的形态及其影响因素赵雅婷 王殿武 (70)

外源有机酸对美人蕉耐性和Cr吸收、迁移的影响孙和和 刘鹏 蔡妙珍 徐根娣 张晓斌 金爱红 (75)

表层沉积物(生物膜)及其各组分对自然水体中Cu,Zn的富集李鱼 杜显元 王晓丽 郭媛媛 王婷 (79)

高羊茅和黑麦草对污染土壤Cd,Pb,Zn的富集特征杨卓 王伟 李博文 郭艳杰 汪洪祥 (83)

苏打盐渍土的微域特征及土壤表层积盐机理探讨——以吉林省大安地区嫩江古河道碱滩地为例罗金明 杨帆 邓伟 张晓平 李秀军 李文凤 (88)

奇台县绿洲农田土壤盐渍化逆向演替过程韩茜 熊黑钢 (93)

澄江尖山河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面源污染输出特征宋泽芬 王克勤 杨云华 李天兴 (98)

汾河上游岚河流域非点源输出动态研究张国明 高扬 李兆君 王静爱 史建伟 (102)

凉水自然保护区雪化学特征分析李华 蔡体久 盛后财 武秀娟 任晓旭 (107)

大青山不同林地类型土壤特性及其水源涵养功能巍强 张秋良 代海燕 郭鑫 (111)

华北平原水氮优化条件下不同种植制度的水分效应研究刘明 陶洪斌 王璞 吕丽华 张雅杰 张丽 (116)

连作杨树人工林不同生长阶段林地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刘福德 孔令刚 安树青 王华田 姜岳忠 高华林 (121)

短期型林(竹)-草复合植被还林初期土壤碳氮动态变化陈小红 张健 赵安玖 余海清 (126)

毛竹林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对碳贮量影响研究肖复明 范少辉 汪思龙 熊彩云 于小军 申正其 (131)

稻草易地还土对丘陵红壤团聚体碳氮分布的影响朱捍华 黄道友 刘守龙 吴金水 朱奇宏 苏以荣 曾希柏 (135)

保护性耕作对麦-豆轮作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及有机碳含量的影响蔡立群 齐鹏 张仁陟 (141)

土地耕作后微生物量碳和水溶性有机碳的动态特征张磊 张磊1 (146)

控释肥在基质栽培中的养分淋溶及其对基质理化性质的影响孙玲丽 张民 (151)

渗灌与漫灌条件下果园土壤物理性质异质性及其分形特征高鹏 李增嘉 杨慧玲 张光灿 刘作新 (155)

封育对沙质草甸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何玉惠 赵哈林 刘新平 赵学勇 李玉强 (159)

火烧对不同林型下森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影响胡海清 刘洋 孙龙 蔡体久 宋立臣 (162)

白洋淀湖泊湿地中氮素分布的初步研究万晓红 周怀东 刘玲花 王雨春 袁浩 (166)

长期施肥对黑土氮素矿化与硝化作用特征的影响王斯佳 韩晓增 侯雪莹 (170)

杨凌地区大棚土壤硝态氮累积效应研究魏迎春 李新平 刘刚 朱辉娟 (174)

不同处理褐煤腐殖酸对磷吸附特性的研究刘方春 邢尚军 刘春生 杜振宇 段春华 (177)

柠檬酸/柠檬酸盐对暗棕壤磷的释放效应及机制宋金凤 崔晓阳 王政权 (182)

湿地沉积物磷的吸附与解吸研究黄树辉 曾光辉 黄宏 (187)

西北典型林地和农田土壤锌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徐温新 叶正钱 窦春英 吕家珑 孙晓迪 钱新标 (191)

退化喀斯特植被恢复过程中春季土壤呼吸特征研究邹军 崔迎春 刘延惠 李媛媛 丁访军 喻理飞 (195)

超高产春玉米氮磷钾的吸收与分配曹国军 刘宁 李刚 杜立平 陈世纪 李可 (198)

盐碱土条件下马蔺幼苗渗透调节物质和光合特性对干旱的响应孙广玉 侯晨 (202)

钙、硅对铝胁迫下荞麦光合生理的影响蔡妙珍 刘鹏 徐根娣 吕庭君 (206)

《水土保持学报》获奖、影响因子及数据库和文摘收录 (F0004)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3篇

查看更多《水土保持学报》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水土保持学报》编辑部

(1)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坡地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特性模拟试验 张丽萍 张锐波 吴希媛

(7)灌溉与施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张丽娟 马友华 石英尧 朱小红 汪丽婷 马中文 方瑞元

(13)氮肥与双氰胺配施对棚室黄瓜生长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聂文静 李博文 郭艳杰 刘微 韩晓莉

(18)滇池湖盆区露地蔬菜种植方式对农田水土流失的影响 张小溪 张国盛 胡学柏

(23)活性炭对土壤入渗、蒸发特性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方圆 冯浩 操信春 丁奠元

(27)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陈伟 魏永霞 王存国 王晓艳

(31)崂山水库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 马东 杜志勇 吴娟 周震峰 史衍玺

(34)汶川地震区土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 徐小军 何丙辉 胡恒 熊明彪 陈云英 阎丹丹 杨圆

(40)太行山区人工油松林对坡面入渗产流的影响 钱金平 王仁德 张广英

(44)晋北风沙特点、防风林带结构及效益 郭学斌 粱爱军 郭晋平 粱凤玉

(49)仿真固沙灌木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模拟研究 孙涛 王继和 满多清 吴春荣 刘虎俊 马全林 朱国庆

(55)阴山北麓残茬间作带田土壤风蚀规律 赵沛义 妥德宝 康暄 李焕春 段玉 张君 安昊 姚俊卿 付贵锁

(59)植物篱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谌芸 马云 何丙辉

(64)保水剂施用对丹参物质形成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寇太记 张雅莉 马继红 毛克举 刘源 苗艳芳

(68)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李钟 李絮花 唐慎欣 李海燕 刘旭凤 彭强

(72)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夏江宝 许景伟 李传荣 刘京涛 王月海 陆兆华

(76)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杜天庆 苗果园 郝建平 杨锦忠 崔福柱 薛建福

(81)坡耕地植烟土壤养分资源特征及适宜性综合评价 化党领 魏修彬 郑文冉 陈维强 黄克久 赵东海 杨秋云

(87)降雨强度对含砾石土壤产沙及入渗的影响 吴冰 朱元骏 邵明安

(9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 苏慧敏 李叙勇 何丙辉 欧阳扬

(96)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苑亚茹 韩晓增 李禄军 丁雪丽

(100)不同地表条件下黑土区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迁移 安娟 卢嘉 郑粉莉 李桂芳

(105)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团聚体结构及其磷组分的影响 韩玉竹 黄建国 赵敬坤 梁涛 宝德俊

(110)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颗粒态氮的影响 刘志祥 郝庆菊 江长胜 祝

(114)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及其微团聚体内酸解性氮分布变化 张电学 韩志卿 王秋兵 吴素霞 常连生 谢新宇 杨会民

(119)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于爱忠 黄高宝 柴强 燕永新

(124)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邰继承 靳振江 崔立强 潘根兴

(129)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廖敏 彭英 陈义 谢晓梅 吴春艳 唐旭 刘玉学 杨生茂

(134)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吕圣桥 高鹏 耿广坡 张杰 夏江宝:

(139)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144)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 李学斌 陈林 田真 王新云 刘秉儒 刘任涛 谢应忠

(148)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赵阳 余新晓 吴海龙 宋思铭 黄枝英

(153)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方式对冬小麦降水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 高阳 巩文军 段爱旺

(159)库布齐沙漠不同发育类型人工结皮对露水凝结作用的比较研究 饶本强 吴易雯 李华 李敦海 刘永定

(165)人参床土的土壤结构及持水性能 陈丽梅 于海业 闫毅 袁月明 李松

(170)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熊东红 翟娟 杨丹 苏正安 董一帆 陈安强 刘刚才

(176)基于动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王天平 解建仓 张建龙 汪妮 白庆芹

(181)赤泥施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田杰 胡波

(186)cd胁迫对5种植物体内cd积累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杨珍平 郝教敏 卜玉山 高志强 苗果园

(193)污泥混配土淋溶液中ph、氮磷及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 李小龙 杨海龙 李文忠 何存利

(198)土壤铜、硫污染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董丽欣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张雪梅 于棉飞 胡志伟

(202)北碚区菜地规划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镉研究 袁波 傅瓦利 蓝家程 张婷 彭景涛

(207)先锋植物对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 朱佳文 邹冬生 向言词 谭淑端 刘灿 刘文祥

(211)不同土地类型氮磷的输出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白荣 郎南军 邵智

(216)广东大宝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陈三雄 陈家栋 谢莉 廖建文 张金池 杨群良

(221)免耕和草篱措施对径流中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李霞 陶梅 肖波 王庆海 陈建平

(225)城市污水污泥处置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侯晓峰 薛惠锋

&nbs

p; (229)不同开垦年限土壤剖面盐分变化 卢响军 武红旗 张丽 盛建东 李关婷

(233)大量沼液施灌稻田的氨挥发特征 邓欧平 姜丽娜 陈丁江 孙嗣?D 吕军

(237)干旱胁迫对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丽平 吴鹏飞 侯晓龙 马祥庆 张芸

(242)冬季低温对沙漠植物约书亚树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段亮亮 满秀玲 刘力宁 曲诏琪

(246)包膜缓释尿素对小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董元杰 李絮花 张民 曲长凤 邱现奎 王艳华 胡国庆

(250)硝化抑制剂型包膜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侯俊 董元杰 李光宗 范振义 刘双

(254)镉和铅在2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王金责 吕家珑 曹莹菲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4篇

(1)不同管理方式竹林坡地降雨径流中氮磷流失特性模拟试验 张丽萍 张锐波 吴希媛

(7)灌溉与施肥对稻田氮磷径流流失的影响 张丽娟 马友华 石英尧 朱小红 汪丽婷 马中文 方瑞元

(13)氮肥与双氰胺配施对棚室黄瓜生长及土壤氮素淋失的影响 聂文静 李博文 郭艳杰 刘微 韩晓莉

(18)滇池湖盆区露地蔬菜种植方式对农田水土流失的影响 张小溪 张国盛 胡学柏

(23)活性炭对土壤入渗、蒸发特性及养分淋溶损失的影响 方圆 冯浩 操信春 丁奠元

(27)不同水土保持技术模式的坡耕地产流、产沙特征 陈伟 魏永霞 王存国 王晓艳

(31)崂山水库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地表径流的氮磷流失特征 马东 杜志勇 吴娟 周震峰 史衍玺

(34)汶川地震区土壤物理性质与渗透性的坡面分布特征 徐小军 何丙辉 胡恒 熊明彪 陈云英 阎丹丹 杨圆

(40)太行山区人工油松林对坡面入渗产流的影响 钱金平 王仁德 张广英

(44)晋北风沙特点、防风林带结构及效益 郭学斌 粱爱军 郭晋平 粱凤玉

(49)仿真固沙灌木防风积沙效应的风洞模拟研究 孙涛 王继和 满多清 吴春荣 刘虎俊 马全林 朱国庆

(55)阴山北麓残茬间作带田土壤风蚀规律 赵沛义 妥德宝 康暄 李焕春 段玉 张君 安昊 姚俊卿 付贵锁

(59)植物篱对紫色土物理性质及养分的影响 谌芸 马云 何丙辉

(64)保水剂施用对丹参物质形成与养分利用的影响 寇太记 张雅莉 马继红 毛克举 刘源 苗艳芳

(68)控释掺混肥对夏玉米产量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李钟 李絮花 唐慎欣 李海燕 刘旭凤 彭强

(72)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道路防护林对土壤的改良效应 夏江宝 许景伟 李传荣 刘京涛 王月海 陆兆华

(76)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 杜天庆 苗果园 郝建平 杨锦忠 崔福柱 薛建福

(81)坡耕地植烟土壤养分资源特征及适宜性综合评价 化党领 魏修彬 郑文冉 陈维强 黄克久 赵东海 杨秋云

(87)降雨强度对含砾石土壤产沙及入渗的影响 吴冰 朱元骏 邵明安

(9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降雨对土壤微生物量和呼吸的影响 苏慧敏 李叙勇 何丙辉 欧阳扬

(96)低分子量根系分泌物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 苑亚茹 韩晓增 李禄军 丁雪丽

(100)不同地表条件下黑土区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团聚体迁移 安娟 卢嘉 郑粉莉 李桂芳

(105)长期定位施肥对潮土团聚体结构及其磷组分的影响 韩玉竹 黄建国 赵敬坤 梁涛 宝德俊

(110)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颗粒态氮的影响 刘志祥 郝庆菊 江长胜 祝滔

(114)不同施肥制度下褐土及其微团聚体内酸解性氮分布变化 张电学 韩志卿 王秋兵 吴素霞 常连生 谢

新宇 杨会民

(119)耕作措施对冬小麦农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稳定性的影响 于爱忠 黄高宝 柴强 燕永新

(124)不同土地利用下湖北江汉平原湿地起源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变化 邰继承 靳振江 崔立强 潘根兴

(129)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廖敏 彭英 陈义 谢晓梅 吴春艳 唐旭 刘玉学 杨生茂

(134)黄河三角洲滩地土壤颗粒分形特征及其与土壤有机质的关系 吕圣桥 高鹏 耿广坡 张杰 夏江宝:

(139)山西省主要类型土壤镁素供应状况及镁肥施用效果 丁玉川 焦晓燕 聂督 程滨 赵瑞芬 刘平

(144)荒漠草原典型植物群落枯落物蓄积量及其持水性能 李学斌 陈林 田真 王新云 刘秉儒 刘任涛 谢应忠

(148)华北土石山区典型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 赵阳 余新晓 吴海龙 宋思铭 黄枝英

(153)模拟降雨条件下覆盖方式对冬小麦降水利用的影响 刘战东 高阳 巩文军 段爱旺

(159)库布齐沙漠不同发育类型人工结皮对露水凝结作用的比较研究 饶本强 吴易雯 李华 李敦海 刘永定

(165)人参床土的土壤结构及持水性能 陈丽梅 于海业 闫毅 袁月明 李松

(170)元谋干热河谷冲沟集水区土壤入渗性能及其影响因素 熊东红 翟娟 杨丹 苏正安 董一帆 陈安强 刘刚才

(176)基于动态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 王天平 解建仓 张建龙 汪妮 白庆芹

(181)赤泥施用量对cd污染稻田水稻产量和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范美蓉 罗琳 廖育林 田杰 胡波

(186)cd胁迫对5种植物体内cd积累及根际土壤特性的影响 杨珍平 郝教敏 卜玉山 高志强 苗果园

(193)污泥混配土淋溶液中ph、氮磷及重金属含量的动态变化 李小龙 杨海龙 李文忠 何存利

(198)土壤铜、硫污染对苹果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董丽欣 李保国 齐国辉 郭素萍 张雪梅 于棉飞 胡志伟

(202)北碚区菜地规划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铅、镉研究 袁波 傅瓦利 蓝家程 张婷 彭景涛

(207)先锋植物对铅锌尾矿库重金属污染的修复作用 朱佳文 邹冬生 向言词 谭淑端 刘灿 刘文祥

(211)不同土地类型氮磷的输出及富营养化风险分析 白荣 郎南军 邵智

(216)广东大宝山矿区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特征 陈三雄 陈家栋 谢莉 廖建文 张金池 杨群良

(221)免耕和草篱措施对径流中典型农业面源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李霞 陶梅 肖波 王庆海 陈建平

(225)城市污水污泥处置利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侯晓峰 薛惠锋

(229)不同开垦年限土壤剖面盐分变化 卢响军 武红旗 张丽 盛建东 李关婷

(233)大量沼

施灌稻田的氨挥发特征 邓欧平 姜丽娜 陈丁江 孙嗣?D 吕军

(237)干旱胁迫对水土保持先锋植物类芦光合特性的影响 蔡丽平 吴鹏飞 侯晓龙 马祥庆 张芸

(242)冬季低温对沙漠植物约书亚树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段亮亮 满秀玲 刘力宁 曲诏琪

(246)包膜缓释尿素对小白菜生理特性的影响 董元杰 李絮花 张民 曲长凤 邱现奎 王艳华 胡国庆

(250)硝化抑制剂型包膜复合肥的氮素释放特征及其对大白菜生长的影响 侯俊 董元杰 李光宗 范振义 刘双

(254)镉和铅在2种典型土壤中的吸附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王金责 吕家珑 曹莹菲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土壤侵蚀 学科发展 福建

水土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然而,福建省山多坡陡,年降水量大而集中,且多台风暴雨,降水侵蚀动力强,地带性土壤红壤和赤红壤土层薄,抗蚀能力低。尽管福建省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但是原生植被早已被次生林和人工林所代替,加上植被结构不合理,导致其保持水土能力弱。生态环境的不稳定性使福建省存在较高的水土流失潜在危险性。而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省情,造成部分地区由于人为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水土资源而导致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第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表明[1-2],全省水土流失面积13127.31 km2, 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0.81%,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沿海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风力侵蚀,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块状不连续分布、侵蚀斑大多分布在人类生活区附近,整体呈现出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下降的规律,比较集中分布在戴云山山脉东坡的低山丘陵及以长汀河田为中心的西南内陆丘陵。三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的结果表明,1985年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为21130.09 km2,1995年为15070.07 km2,2000年为13127.31 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比例也依次从17.41%下降为12.41%、10.81%,沿海的降幅大于内陆。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山地农业开发、无序的挖矿采石以及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随意倾倒废弃土石而引发的新的水土流失时有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土地退化,江河湖库淤积,加剧区域旱涝灾害,恶化生态环境,成为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水土保持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保障福建省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1 国内外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

1.1 国际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对于土壤侵蚀和水土保持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不仅奠定了水土保持学科的主要框架,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科呈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尤其在土壤侵蚀预测预报、土壤保育和面源污染防治等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是水土保持决策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预测预报模型的开发和应用一直作为水土保持界的热点问题。早在 1877年,德国土壤学家 Ewald Wollny[3]就开始定量研究土壤侵蚀,随后相继开发了以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式(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为代表的基本经验、统计的回归模型和以水蚀预报项目研究成果(WEPP― Water Erosion Prediction Project)为代表的过程研究模型[4-11]。如今,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模型的研究已实现了由估算单一坡面(或地块)的土壤侵蚀模型,向估算流域内的土壤侵蚀和沉积模型,再向区域乃至国家范围内的水土流失估算模型转移,以及由经验性模型向分析型、确定型模型的转移,从统计模型向描述过程的物理模型的转移。

由于土壤侵蚀带来的严重危害,世界各国纷纷开展土壤侵蚀防治的研究[12-16]。1884年,奥地利制定了世界第一部《荒溪治理法》,1891年,日本提出《紧急施行水源涵养法的建议》,早在19世纪,俄罗斯学者通过大量定位试验,提出了防止水土流失的生物和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措施,并出版了几十部专著。在美国,最有特色的是水土保持耕作法和小流域治理。如今,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土壤侵蚀学科的重点已从单纯的土壤侵蚀防治转向对土壤资源的保育和可持续利用方面。

土壤侵蚀不仅引起表土及土壤养分流失,从而导致土地退化,还通过增加水中有机物、无机物和泥沙而加剧水质污染。因此由土壤侵蚀引起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是近20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 [17-20]。美国对面源污染研究始于l930年,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英等一些发达国家也开始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研究主要集中在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并由此建立了许多模型。针对各种预报模型和测定模型的获得,面源污染的治理方法和途径也在不断完善,如缓冲区、水陆交错带在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中的应用、水土保持耕作的实践,等等。

1.2 中国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2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水土保持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技术体系,在土壤侵蚀定位观测、动态研究与预测预报取得重要进展,形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水土保持科技队伍,并建设了一批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基地。

通过长期水土流失治理实践、试验研究、观察和测试,摸清了中国水土流失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建立了以土壤侵蚀学、流域生态与管理科学、区域水土保持科学为基础的中国水土保持理论体系。

在大量径流小区、坡面、小流域等水土保持监测与试验基础上,结合各地区科学考察,加上全国和重点地区水土流失遥感普查,初步摸清了中国土壤侵蚀类型和分布规律,较为深入地揭示了土壤侵蚀的机理与发展变化趋势;建立了不同区域土壤侵蚀的影响因子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初步提出了坡面侵蚀预报模型,初步建立了国家水土保持基础数据库,开始建设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与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收集和整编能力不断提高。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支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各级水保监测机构和规划设计单位组成,学科门类与布局相对合理、颇具中国特色的多层次的水土保持科技队伍,基本上构建了国家、流域、省、地、县5级水土保持科研网络。

基本上建立和总结出比较完整的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水土流失防治方法、模式和技术措施,如黄土高原地区的“全部降水就地人渗拦蓄”、南方山丘区的“蓄排结合,以用为主”、东北漫岗区的以水土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并与发展旱地农业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技术体系、荒漠化地区以林草植被建设为主体,以防风固沙为主要内容的水土保持林技术体系等,逐步形成了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理论与技术体系,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目前,示范规模已经逐渐转向中尺度流域和区域。

2 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发展现状

2.1 科学研究进展

2.1.1 土壤侵蚀规律与机理

福建省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土壤侵蚀机理和规律的研究,在土壤侵蚀因子[22-31]、侵蚀预测预报模型[32-34]、崩岗侵蚀规律[35-40]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成为构成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体系的主要支撑。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众多而复杂,对于影响福建省土壤侵蚀的各个因子如雨滴特征、降水侵蚀力、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转折坡度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还从中筛选出影响福建省水土流失的主导因子为植被覆盖度、工程措施、降雨侵蚀力R值、土地利用类型、坡度和有机质。

我省在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各种降雨参数及不同组合形式、土壤可蚀性因子、坡度坡长等与土壤流失量进行相关分析,建立了闽东南地区乃至全省土壤侵蚀预报方程。

崩岗侵蚀以其侵蚀量大、危害严重而一直成为福建省水土保持研究的重点,按崩岗的轴向、形态和发育活动状况进行分类,编制了崩沟分布图,并初步揭示崩岗的侵蚀机理,认为疏松深厚的花岗岩风化壳是崩岗侵蚀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因素,强度降水而形成的径流则是崩岗发育的主要外部动力,径流和重力的相互作用,促使崩岗不断发育。

2.1.2 土壤侵蚀治理技术研究

从福建省的实际出发,从筛选和引进水土保持乡土植物品种入手,按地区分片,选育适合本地区生长的树草种,通过试验摸清选育植物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各植物品种的适应性和栽培方法。全省共筛选和引进草种50多种,乔灌木树种100多种,乔木树种如湿地松、柠檬桉、相思、木麻黄、木荷、马尾松等,灌木如胡枝子、紫穗槐、山毛豆、银合欢等,草类如百喜草、黄花菜、马唐、狼尾草、日本草等。

在侵蚀劣地的治理方面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植被生长过程中的地带性规律和植被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工植被群落的发育过程必须与土壤肥力恢复程度相适应,即在先锋群落配置中要注意草被层的生长,避免造成“空中绿化”,而人工群落的配置以引进种与乡土树种结合,进行多层次混交为宜,应着眼于建立地带性森林生态系统。

对侵蚀量大而危害严重的崩岗的治理技术研究一直是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的重点之一,根据不同的崩岗类型和侵蚀情况,在全省尤其是安溪、长汀和永春县开展治理试验研究,并总结出了变崩岗侵蚀区为经济作物区、工业园区、多种经营区和利用崩岗侵蚀劣地建设生态茶园的模式,为崩岗的治理探索了技术方法和经验。

2.1.3 水土保持监测

福建省自1983年水土保持机构恢复以来,就致力于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尤其在土壤侵蚀遥感监测、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监测、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监测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福建省就开始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状况监测的探索。1992年开始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探讨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壤侵蚀快速调查,采用数量化理论建立土壤侵蚀强度级别判别模型,开发了相应的软件,并应用于福鼎和厦门市。之后又与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合作,探讨采用USLE进行泉州市土壤侵蚀定量遥感调查。按照水利部的统一部署,分别于1985年、1999年和2000年开展了全省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探索出应用“3S”技术实现土壤侵蚀的快速调查的方法,查清了全省土壤侵蚀状况及动态变化,并建立了全省不同时期、不同行政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坡度、不同侵蚀级别的土壤侵蚀数据库。

随着经济的发展,开发建设项目越来越多,由于施工过程中严重扰动地表,开发建设项目已经成为福建省新的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为了摸清全省工程侵蚀的面积、分布及危害,为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福建省开展了全省工程侵蚀调查监测,并应用GIS的二次开发功能建立福建省工程侵蚀信息管理系统。

此外,还开展了全省山地开发水土流失监测和水土保持重点县小流域监测,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2.2 形成了一支多层次的水土保持科技队伍

福建省水土保持机构的设置始于1940年12月,当时的福建省研究院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长汀县河田镇设立“土壤保肥试验区”。新中国成立后,福建省政府十分重视水土保持工作。1953年,福建省防汛总指挥部下设水土保持办公室,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县也相继成立水土保持机构, 1966年以后,由于“”,机构停止活动。20世纪80年代后,福建省水土保持机构逐步恢复。历经多年建设,已形成了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监督站、试验站和监测站组成的自省、设区市和县(市)及部分乡镇水土保持工作站组成的水土保持系统,使全省的水土保持工作有领导、有组织、有计划地全面开展。

1983年7月,省水土保持试验站成立,随后在水土流失较严重的18个县(市)设立县级水土保持试验站,从事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技术推广、示范等工作。

2.3 探索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

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水土保持部门坚持地带性和植被演替规律,把治理与农村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脱贫致富有机结合起来,注重水土保持措施和其它农业措施的有机结合,积极总结和推广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草、灌、乔结合,草、灌先行,以草促树”的侵蚀劣地治理模式、“把水土流失区改造成为经济作物区”开发性治理模式和“果―草―牧(渔)―菌―沼”生态模式等。这些模式得到水利部的肯定,并在我国南方得到推广应用。

2.3.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

福建省于1983年就提出封禁治理方法,并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当时在水土流失区划定封禁范围,制定乡规民约,雇用管护人员,严格防止人畜进入治理区残害树木、草被,藉以利用优越的亚热带气候条件,促其自然恢复。对无树木的荒山和疏林地,则结合造林或补植林木,以快速增加其覆盖度和提高经济效益。这种封禁治理能保证草、灌、乔、针叶、阔叶树一起上,对治理中、轻度水土流失效果好。一般封禁5年即可见效,是治理中、轻度大面积水土流失的主要技术措施,成为一种治理模式。

鉴于福建省温热湿润的自然环境和以中、轻度土壤侵蚀为主(占79.3%),自然恢复力强的特点,我们坚持“小面积综合治理”和“大面积封育保护”并举,把生态修复作为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要手段,通过封育保护,依靠大自然的力量恢复生态。近年来,又组织编制《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规划》,并指导各地市确定一个试点县开展试点,探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模式。如长汀县采取了大封禁与强封禁并举,县、乡、村三级联动订公约,建立护林员队伍,护林查源头,堵疏结合等一系列创新的生态修复措施。

2.3.2 “草、灌先行,以草促树,草、灌、乔齐上”的强度流失区综合治理模式

1983年以来,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长汀县河田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通过反复摸索和试验、示范,首先在八十里河和水东坊引种了马唐、园果雀稗、金色狗尾草、草木棉、日本草、箭介豌豆、小叶猪原豆、爬地兰等草类,并用胡枝子、紫穗槐、刺槐、合欢、黑蓟、南岭黄檀等豆科经济树种,与“小老头”松混交,进行高密度、多树种的试验,结合施肥。混交之后,豆类树种迅速覆盖,光山秃岭变得郁郁葱葱。随着以长汀为重点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为民办实事以来,继续采取草、灌、乔结合,以草先行,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办法,取得极大的成效,长汀县开始由红变绿,生态环境显著好转,对极强度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有普遍意义。

2.3.3 “把水土流失区变为经济作物区”的开发性治理模式

在人口密集、劳动力充裕、25°以下的缓坡侵蚀地,为提高治理措施的经济效益,激发群众的治理积极性,采用开发性治理。具体措施是在坡面修筑等高水平台地或水平梯田,前有埂,后有竹节沟,供拦土蓄水,种植效益高的果、茶、药等经济林木。1982年以来,泉州地区利用侵蚀劣地成功地大面积种植了杨梅、余甘,漳州地区种植双华李,诏安官陂水土流失区出现万亩荔枝海,福州地区种植橄榄,效果好,发展迅速,成功地建立变水土流失区为经济作物区的治理模式,并在全国各地普遍推广。

2.3.4 “果―草―牧(渔)―菌―沼”生态模式

福建省自上世纪90年代起推广果草牧沼菌结合的治理模式,即在流失区进行坡地开发种植经济林果,并套种牧草做为覆盖作物控制水土流失,同时利用牧草发展畜牧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利用动物类和植物残体建沼气池以解决能源,利用草料栽培食用菌。

2.3.5 “保土耕作”示范模式

这是亚洲湿热带地区水土保持网络在中国实施的唯一项目,是探讨以农民的承包旱地和坡地耕作为重点,全面进行坡耕地改造,旱地轮作套种,延长地表作物覆盖时间,山地林草措施恢复植被,建设防风林带,同时发展农民的庭院经济,达到农业增产增收的目的。经过两年的建设,山坡地的水土流失得到了全面防治,区域抵抗自然灾害的整体能力得到加强。亚洲湿热带水土保持网络专家多次对示范区进行考察,并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对这种示范模式给予很高的评价。

2.4 推进交流合作,提升科技实力

福建省水土保持机构向来重视与国际水土保持界的合作交流,从第四届至第九届国际水土保持学术会议我们都派出科技人员出席,与泰国土地局进行水土保持技术的交流与探讨,参加WOCAT项目,到美国、日本、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越南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参加水土保持有关会议和考察,并多次接待了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日本、泰国等国的水土保持专家,加强与国外联系,拓展了视野。

闽台协作是福建省水土保持科技交流的一大特色,我们利用福建与台湾毗邻的优势,积极加强同台湾水土保持界交流与合作。1989年我们邀请台湾水土保持专家廖绵浚教授举办了山边沟培训班,介绍台湾的山边沟技术,引进了百喜草栽培技术,并借鉴了台湾水土保持户外教室的模式。在台湾水土保持专家的指导下,先后建立了福州金山水土保持科教示范区和集美水土保持科教示范点等技术合作区。并在这两个示范点的带引下,相继建立了建瓯、漳浦、宁化、惠安等水土保持科教园地,成为集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教学培训、科普教育、观光休闲的水保科教基地,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水利部有关领导的好评。

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亚热带水土保持》(季刊),成为我国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交流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平台,向社会宣传水土保持的方针政策、成为推广水土保持新技术的重要窗口,对提高全社会民众水土保持意识、科技人员提高业务技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 福建省水土保持科学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系统深入的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基础研究仍显薄弱

尚未建立适合福建省省情的土壤侵蚀强度评判指标体系和福建省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福建省水土保持数据库建设不够完善,土壤侵蚀机理研究有待加强,尤其是土壤侵蚀过程及其机制、崩岗侵蚀的成因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水土流失治理的监测及评判指标体系尚未建立。

3.2 水土保持科技队伍水平和素质有待提高

从目前状况看,我省水土保持科技人员,尤其是基层水土保持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真正能全面掌握水土保持相关技术的人才并不太多。长期在基层试验站工作的科技人员,由于外部条件限制,对新技术了解掌握较少,因此科技创新性不够。由于水土保持是一门综合性学科,且处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新技术层出不穷,需要科技人员去跟踪、去掌握,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措施、制定人才培养规划(包括引进、稳定、培养、提高),通过举办培训班、研究生班、研讨班以及带职轮训等方式,提高水土保持队伍的整体实力与水平。

3.3 科研经费不足,管理手段落后,先进设备缺乏

近年,由于财政实行分级管理,只有省水土保持试验站和全省实施重点治理的长汀水土保持试验站有一些科研经费,其它市、县水土保持试验站基本没有试验经费,给科研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困难。

由于水土保持科研经费不足,相应地科研手段落后,先进设备缺乏。目前福建省水土保持科研大多仍然还是以常规的、传统的方法为主。缺乏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影响到科研水平的提高和工作效率。

3.4 缺乏高水平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程和基地,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力度不大

虽然水土保持科研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有些研究课题与水土流失防治应用结合不紧,大量研究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水土流失治理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撑,再加上缺乏高水平的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工程和基地,野外基础设施不足,影响了成果的推广应用。

4 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未来发展重点

随着福建省的生态省建设的推进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发展,今后福建省水土保持工作将继续服务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水土流失防治提供科技支撑,未来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应该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4.1 基础理论研究

今后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首先应该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如土壤侵蚀过程及机制研究(包括水力侵蚀、风力侵蚀、重力侵蚀和人为侵蚀各种侵蚀类型)、生态修复中地带性植被生态恢复和群落演替机制研究、水源地水土流失与水污染的机理与调控研究和土壤侵蚀定量预报模型的研究。

以其中一种侵蚀类型如崩岗侵蚀为突破,运用力学与能量学经典理论与研究方法,研究侵蚀过程及其侵蚀力、抗蚀力的演变、能量传递与作用机制,全面揭示土壤侵蚀的过程与机制。运用恢复生态学、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计量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探讨不同类型区生态系统植被退化的类型及成因、退化机制和途径及近自然恢复程度,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地带性植被生态恢复和群落演替机制。

水土流失是面源污染的载体,水土保持应与提供清洁水源和环境整治相结合,在改善当地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控制面源污染,保障饮用水安全。因此,需要加强水源地水土流失与水污染的机理与调控研究。

通过多年的探索,我省已在应用“3S”技术开展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至今尚未建立适用于福建省的土壤侵蚀定量预报模型,极大地制约了遥感技术的应用效率和精度,成为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问题。

4.2 土壤侵蚀治理关键技术研究

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技术、茶果园与坡地农业开发过程中水土保持技术(以坡地径流调控为中心的技术研究)、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及控制技术、崩岗侵蚀、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的筛选、引种,面源污染水土保持控制技术研究和水土保持优良植物的筛选、引进及推广。

水土流失是水与土两种资源的流失,要通过汇集、疏导地表径流等措施使二者更有效地结合,因此应进行降雨―地表径流资源利用法力分析与计算方法,降雨径流安全集蓄技术,降雨径流网络化利用技术和降雨地表径流高效利用的配套设备等方面的研究。

随着我省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防治在开发建设项目和城市建设过程中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十分迫切,具体来说,应针对以下几个方面尽快开展研究:不同下垫面开发建设项目弃土弃渣土壤流失形式、流域量及危害性评价,城市土壤侵蚀特点、流失规律、危害与防治对策,开发建设严重扰动区植被快速营造模式与技术,不同类型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治理模式与技术标准等。

针对福建省目前植被结构不尽合理,植被生产力及经济效益不高等问题,应加强区域,尤其是侵蚀劣地植被快速覆盖技术,优良水土保持植物的筛选、引种等研究。

4.3 监测手段、指标体系研究

由于我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立时间不长,监测工作比较薄弱,亟待加强。因此应该借鉴、引进和吸收转化国外先进经验。如美国从20世纪20年代在全美建立的土壤侵蚀试验观测站,利用统一和规范化的方法进行试验观测,为后来美国土壤侵蚀重大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奠定了基础。为使福建省水土保持学科有新的更大进展,应该尽快采用先进的监测技术、设备和手段,如坡面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观测设施设备,开展不同侵蚀类型区土壤侵蚀监测方法研究,建立不同土地利用模式的土壤侵蚀强度判别指标体系,进行监测土壤侵蚀治理成效的指标体系研究,进行水土流失实验数据整编与数据库建设,尽快建立全省土壤侵蚀监测和信息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 林敬兰,杨学震, 陈明华.基于“3S”技术的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1):155-157,177.

[2] 林敬兰.福建省土壤侵蚀空间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探讨[J]. 资源科学,2004,26(增刊).

[3] Meyer I D.Evaluation of the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4,39:99~104.

[4] Wischmeier W H ,Smith D D.Predicting rainfall―erosion losses from croplang east of the Rocky Mountains[J].USDA, Agricultural Handbook,1965.

[5] Nearing M A,Lane L J,Alberts E E,et a1.Prediction technology for soil erosion by water:Status and research needs[J]. Soil Sci Soc Am J,1990,54(6):l702~l711.

[6] Rensehler C S,Harbor.Soil erosion assessment tools from point to regional scales-- the role of geomorphologists in land management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J].Geomorphology,2002(47):189-209.

[7] Elena A,Modica C,Nearing M A, et a1.Sca1e effect in USLE and W EPP application for soil erosion computation from three sicilian basin[J].Journal of Hydrology,2004,293:100-l14.

[8] Morgan R.The European Soil Erosion Model:an update on its structure and research base,In:Rickson R(ed),Conserving Soil Resources:European perspectives[J].CAB International,Cambridge,1994:286~299.

[9] Lane L J,Renard K G,foster G R,Laflen J M.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rn Soil Erosion Prodiction Technology―― The USDA Experience Aust.J.Soil Res.1992,30:893-912

[10] De Roo A P J,Wesseling C G,Ritsema C J.LISEM :A single ―event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al and soil erosion model for drainage basins Ⅰ:Theory,input and output.Hydro. Processes,1996,10:1107- 1117

[11] De Roo A P J,Offermans R J E,Cremers N H D T.LISEM:A single - event physically based hydrological and soil erosion model for drainage basinsⅡ,Sensitivity analysis,validation and application. Hydro. Processes. 1998, 10: 1119-1126.

[12] 张洪江.土壤侵蚀原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13] 王礼先.水土保持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1997.

[14] 唐克丽.土壤侵蚀的研究及其展望[J].水土保持通报, 1984,(5):15-19.

[15] 唐克丽,等. 中国水土保持[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16] 李中魁,宋如华,王红.世界水土保持现状与展望――面向21世纪的林业[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370―385.

[17] Beasley D B,Huggins L F.ANSWERS User’s Manual[M].west Layette:Dept.of Agric,Eng., Purdue University, 1982.

[18] Young,R A.A GN PS:A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model for evaluating agricultural watershed[J].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1989,44(2):168-173.

[19] 刘琦,杨昌衡,刘添天等. 水环境面源污染控制与管理研究概述和原理[J].广州环境科学, 2002,17(3):5-8.

[20] Maidment D R.Handbook of Hydro logy[M].New York:McGraw Hill Book Company,1992.

[21] 王礼先,张有实,李锐,等. 关于我国水土保持科学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3(1): 1-6.

[22] 黄炎和,林敬兰,蔡志发,等. 影响福建省水土流失主导因子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l4(2):36-40,54.

[23] 黄炎和,付勤.闽东南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1992, 6(4): 1-5.

[24] 阮伏水.闽东南地区降雨侵蚀力的初步研究[J]. 热带地理, 1995, 15(2): 138-146.

[25] 涂宏章.闽西地区降雨侵蚀力R指标的初探[J].福建水土保持, 1995, (4): 47-48.

[26] 江淼华.闽北地区降雨侵蚀力R值的分布特征[J]. 闽江学院学报, 2004,25 (2): 95-99.

[27] 周伏建,黄炎和.福建省天然降雨雨滴特征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1995, 9 (1): 8-12.

[28] 周伏建,黄炎和.福建省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J].水土保持学报, 1995,9(1): 13-18.

[29] 陈明华,黄炎和.土壤可蚀性因子的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1995,9(1): 19 -24.

[30] 陈明华,黄炎和.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 1995, 9 (1): 31-36.

[31] 阮伏水.福建花岗岩地区坡度和坡长对土壤侵蚀的影响[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l995,11(1): l00-106.

[32] 黄炎和,付勤.闽东南土壤流失预报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 1993, 7(4):13- 18.

[33] 黄炎和,林敬兰.福建省土壤侵蚀动态监测模型的初步研究[J].福建农业学报, 2000,15(4): 41-44.

[34] 周伏建,黄炎和.福建省土壤流失预防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 1995,9 (1): 25-30,36.

[35] 曾昭旋.从暴流地貌看崩岗发育及其整治[J].福建水土保持, 1992, (1): 18-23.

[36] 徐朋,林卫烈.福建崩岗的分类命名初探[J].福建水土保持, 1991, (4): 37-39.

[37] 徐朋,林卫烈.福建崩岗的分类命名初探(续)[J].福建水土保持, 1992, (1): 24-25.

[38] 阮伏水.福建崩岗侵蚀机理初探[J].福建水土保持,1991, (4): 33-37.

[39] 阮伏水.福建省崩岗侵蚀与治理模式探讨[J]. 山地学报, 2003, 21(6):675- 680.

[40] 林明添.大田崩岗侵蚀机理与治理措施初探[J].福建水土保持.1999,11(3): 21-22,33.

[41] 林卫烈,何英恒,等.尤溪县联合乡滑坡崩岗成因及治理对策[J].福建水土保持,1991, (1):54-56,58.

[42] 丁光敏.福建省崩岗侵蚀成因及治理模式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1, 21(5): 10-15.

课题组成员:

1. 阮伏水,福建省水土保持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高工。

2. 王维明,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站长,教授级高工。

3. 黄炎和,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

4. 郑本暖,福建省水土保持学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土壤流失方程;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S1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7)13-0072-03

Review of Research Progress in Soil Erosion Prediction Model

Yang Xiao et al.

(School of Land and Resources,China West Normal University,Nanchong 637009,China)

Abstract:The soil erosion predication model was imported from America. Though researchers continuous improve and absorb that has became an important tool in calculation and prediction of soil erosion.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course of its development,formula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Soil erosion prediction model;USLE;Research progress

1 历史背景

RUSLE(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模型为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模型,是1997年由美国农业部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正式决定实施的一个模型[1],其前身为USLE(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即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它的提出在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土壤侵蚀方面都得到了广泛的响应。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以在落基山脉以东地区8250个径流试验小区收集的资料为依据,在Wischmeier的领导下得到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并作为定量坡面年平均土壤流失量的经验性土壤侵蚀预报模型[2-3],1956年美国农业部颁布的农业手册282号标志着土壤流失方程的正式推广及应用,但其在全球的通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完全适用于各国的实际情况。我国于20世纪40年代建立第一个水土保持试验站――天水水土保持试验区[4],在大量研究和观测的基础上,出现了许多具有区域性的土壤侵蚀定量模型。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与中国土壤侵蚀特点相结合,进行了一系列的订正研究[5],开始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开创了将GIS、RS与USLE进行结合的新思路,并得到了推广[6-7],GIS与USLE二者的结合不仅能够体现土壤侵蚀的空间异质性,还能够有效地提高水土保持措施空间布置的合理性[2],其较为全面的考虑了影响土壤侵蚀的各个因素,且具有一定的精度[8],并将其应用到了对地震危险性与地震风险的评估[9]。1992年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局(USDA-ARS)提出了USLE的新一代模型RUSLE[1],该模型较USLE具有很大的改善,其数据范围更为广泛,侵蚀因子的计算也更加精确,适用范围更广[8],目前已发展成为流域管理规划及对土壤侵蚀风险进行评价的有效手段[10],之后美国农业部又先后颁布了RUSLE2、RUSLE3等相关模型。由于各研究区实地情况不同,直接采用美国的因子取值并不合适,故在我国各个地区具有属于自己的RUSLE,便于方便地区水土流失的计算与预测。

2 基本公式及改M

RUSLE模型与USLE模型的结构基本相同,主要有降雨侵蚀力R,标准小区条件下土壤可侵蚀量K,坡长与坡度因子LS,覆盖与管理因子C,水土保持措施因子P,其基本公式为:

[A=R×K×LS×C×P] (1)

式中,A即为预测土壤侵蚀量[1]。

刘宝元通过借鉴美国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Chinese Soil Loss Equation),简单实用,其公式[11,12]为:

[A=R×K×L×S×B×E×T] (2)

其中,A为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R为降雨侵蚀力,K为土壤可蚀性,L、S分别为坡长、坡度因子,B、E、T分别为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因子。

冯泮极通过计算及单位换算,得到适用于福山流域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其公式[13]为:

[A=0.224RKLSCP] (3)

其中,0.224为美制单位换算成kg/m2的换算系数。

孙文义运用修正的土壤流失方程对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保持量进行估算,其公式[14]为:

[Ac=Ap-Ar=RKLS(1-CP)] (4)

其中,Ac是单位面积上土壤保持量,Ap是单位面积上潜在的土壤侵蚀量,Ar是单位面积上实际土壤侵蚀量;因未考虑植被覆盖和水土保持措施情况下的土壤侵蚀量,故C=1,P=1。

此外,还有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15],与SDR相结合的流域土壤流失脆弱性评价模型[16],与GIS技术相结合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17,18]等。

3 研究进展

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发展与完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已经成为计算土壤侵蚀量的重要工具,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各地区出现了因地制宜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对各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定的基础[19]。

降雨侵蚀力是降雨引起的土壤侵蚀潜在的能力,是降雨的物理性质的函数[20]。美国学者Wischmeier认为判断土壤流失量最好的指标是暴雨动能与30min最大降雨强度的乘积,其表达式为[R=E・Iao][21],但其算法数据要求较高,获取较为困难;我国降雨侵蚀力基本沿用了其形式,但在不同的地区由于降雨动能和时段雨强的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组合形式[22]。学者们积极地改进土壤侵蚀模型,以便本土降雨侵蚀力因子的计算。如张宪奎[23]的黑龙江省R因子的最佳指标:[R=E60I30];黄炎和[24]闽东南地区的[R=1120.019P1.5682i];曲丽英[25]福建省的[R=i=112(-2.6398+0.3046Pi)],等等。

土壤可蚀性是20世纪30年代由Middeton提出的评价土壤受侵蚀侵蚀营力破坏性能大小的一个指标,也是土壤对分离和搬运的侵蚀作用的敏感性[26],是指在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等外营力的作用下,土壤被分散与搬移的难易程度,而土壤可蚀性指标是指试验中利用土壤流失量对土壤中某些性质进行测定来对土壤可蚀性进行评价[27];受空间变化、土壤性质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土壤可蚀性测定的方法也存在差异[26]。当前研究在相关概念的定义、指标的选取、分析时空分异特征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成果[28],如吴昌广[29]对三峡库区采用修正后的几何平均粒径模型中K值计算方法;刘斌涛[30]对青藏高原地区采用模型计算和面积加权分析方法来探索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等等。

坡长坡度复合因子是地表径流输沙能力的量度[31],坡长因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模型计算的精度,坡长指数随着坡度的变化而不同[32],将坡地进行分段计算每段的LS值,进而求出整个坡面LS值,能够有效地反映不同坡形下土壤侵蚀的状况[33]。对LS的计算一般都是以DEM为基础,而在DEM中对LS值进行提取会因分辨率不同导致获取的LS值不固定,故选择合适的DEM对研究区域LS值的合理获取十分必要。例如,王邦隐[34]研究表明对陕北县南沟流域LS值的较准确提取应采用分辨率为5m的DEM数据;吴东亮[35]以View GIS为平台,开发模块对LS值在研究流域坡面上的分布进行计算,并将其结果存放在关系型数据库;杨勤科[36]结合Van Remortel代码开发了LS-Reg工具,方便对较大流域地区进行LS值的自动计算。

覆盖与管理因子是指地表在一定的覆盖和管理措施下土壤流失量与在同等条件下的经过适时翻耕、连续休闲的对照地的土壤流失量之比,不同作物生长期的降雨量决定着C值的大小,降低C值能使治理土壤侵蚀的投入资金最小化[37]。人工赋值法、小区实验法和基于植被盖度的遥感数据定量估算法是当前确定C值的3个主要方法,植被覆盖度越高,C值越小[38];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C值的计算有不同的公式[39],各小区标准不同,C值的计算公式也不相同[40,41]。

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是用来评价最佳管理措施的一个重要因子,是指在同等条件下,实施等高耕作、梯田等水土保持措施之后的土壤流失量与在标准小区上的比值[42]。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在不同坡度下具有不同的P值[43];以辽宁土地利用类型为统计单元,通过研究计算各水土保持因子值为水土保持提供可靠的参考[44];刘宝元将水土保持措施细分为生物措施、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用来规范各因子的计算[42]。

随着研究者对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应用相当广泛,与GIS、RS等技术的结合使得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成功的在农业、矿业、林业等各方面的应用中占据了一定的地位,为各研究区水土流失的预防与治理提供了一定的手段。在未来的发展中,土壤侵蚀预报模型应进一步完善,在操作计算方面更加简化,实现应用的普遍性,使之成为进行水土流失治理与防治的强有力的手段。

参考文献

[1]陈云明,刘国彬,郑粉莉,等.RUSLE侵蚀模型的应用及进展[J].水土保持研究,2004,11(4):80-83.

[2]傅世锋,查轩.基于GIS和USLE的东圳库区土壤侵蚀量预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学,2008,10(3):390-395.

[3]K.G.RENARD,G.R.FOSTER,G.A.WEESIES,et al.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by water :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 with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J].Handbook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Washington DC,1993,(703):

[4]许国华.罗德民博士与中国的水土保持事业[J].中国水土保持,1984(1):41-44.

[5]谢云,林燕,张岩.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的发展与应用[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179-187.

[6]卜兆宏,唐万龙,杨林章,等.水土流失定量遥感方法新进展及其在太湖流域的应用[J].土壤学报,2003,40(1):1-9.

[7]E.Z.NYAKATAWA,K.C.REDDY,J.L.LEMUNYON. Predicting soil erosion in conservation tillage cotton production systems using the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wquation(RUSLE)[J].Soil Tillage Research,2001,(57):213-224.

[8] 李宏ィ郑钧潆,彭庆卫,等.国外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26(S1):183-185.

[9]奈科拉索娃,柯索波科夫,陶夏新,等.借助USLE识别中国中部地震活动性空间模式[J].世界地震工程,2016,32(2):170-175.

[10]周Z,张旭东,何丹,等.基于GIS与RUSLE的武陵山区小流域土壤侵蚀评价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20(4):468-474.

[11]蔡强国,刘纪根.关于我国土壤侵蚀模型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3,22(3):142-150.

[12]郑粉莉,刘峰,杨勤科,等.土壤侵蚀预报模型研究进展[J].水土保持通报,2001,21(6):16-18+32.

[13]冯泮极,迟明春,曲延恩.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在福山流域的应用[J].山东水利科技,1997(4):14-16.

[14]孙文义,邵全琴,刘纪远.黄土高原不同生态系统水土保持服务功能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4,29(3):365-376.

[15]杨子生.云南省金沙江流域土壤流失方程研究[J].山地学报,2002,20(S1):1-9.

[16]陈炼钢,钱新,施勇,等.基于RUSLE和SDR的香溪河流域土壤流失脆弱区识别[J].中国科技论文,2012,7(5):395-402.

[17]范丽丽,沈珍瑶,刘瑞民.基于GIS的大宁河流域土壤侵蚀评价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5):563-566.

[18]龙天渝,乔敦,安强,等.基于GIS和RULSE的三峡库区土壤侵蚀量估算分析[J].灌溉排水学报,2012,31(2):33-37.

[19]张艳灵,张红.通用土壤流失方程研究进展[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2013(2):12-15.

[20]王万忠.黄土地区降雨侵蚀力R指标的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1987(12):36-40+67.

[21]王万忠.黄土地区降雨特性与土壤流失关系的研究Ⅱ――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探讨[J].水土保持通报,1983,(5):62-64,26.

[22]张文源. 贵州喀斯特黄壤坡面降雨侵蚀特征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5.

[23]张宪奎,卢秀琴,詹敏,等.土壤流失预报方程中R指标的研究[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1(4):49-48.

[24]黄炎和,卢程隆,郑添发,等.闽东南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92 6(4):1-5.

[25]曲丽英,刘廉海. 厦门市降雨侵蚀力指标R值研究[J].中国水利,2005(16):60-61.

[26]宋阳,刘连友,严平,等.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J].干旱区地理,2006 29(1):124-131.

[27]王彬,郑粉莉,M R M M J.水蚀过程的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J].水土保持研究,2013,20(1):277-286.

[28]魏慧,赵文武,王晶. 土壤可蚀性研究述评[J].应用生态学报,2017(8):1-13.

[29]吴昌广,曾毅,周志翔,等.三峡库区土壤可蚀性K值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3):8-12.

[30]刘斌涛,陶和平,史展,等.青藏高原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4):11-16.

[31]LAND.MOORE,JOHNP.WILSON,陈奇伯. 坡长、坡度因素的简单计算方法(Ⅰ)[J].水土保持科技情报,1995,(2):30-33.

[32]秦伟,朱清科,张岩.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中的坡长因子研究进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0,8(2):117-124.

[33]张照录,崔继红.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最新研究改进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2004,6(4):51-55.

[34]汪邦稳,杨勤科,刘志红,等.基于DEM和GIS的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地形因子值的提取[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7,5(2):18-23.

[35]吴东亮,刘鹏举,唐小明,等.基于GIS的栅格化坡面径流路径模拟与LS值计算[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1,23(5):10-14.

[36]杨勤科,郭伟玲,张宏鸣,等.基于DEM的流域坡度坡长因子计算方法研究初报[J].水土保持通报,2010,30(2):203-206+211.

[37]冯强,赵文武.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4,34(16):4461-4472.

[38]鄂立思.乌裕尔河流域土壤侵g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

[39]许晨纯.小流域尺度土壤侵蚀评价指数模型的修正及应用[D].南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6.

[40]江忠善,王志强,刘志.黄土丘陵区小流域土壤侵蚀空间变化定量研究[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6,2(1):1-9.

[41]刘秉正,刘世海,郑随定.作物植被的保土作用及作用系数[J].水土保持研究,1999,6(2):33-37,114.

[42]范建荣,王念忠,陈光,等.东北地区水土保持措施因子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1,9(3):75-78,92.

[43]刘斌涛,宋春风,史展,等.西南土石山区水平梯田的水土保持措施因子[J].中国水土保持,2015(4):36-39.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土保持效益;地表径流;土壤侵蚀量

中图分类号:S157.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2.036

Study on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 of Different Vegetation Types

BAI Zhi-bing1,REN Gai2

(1.China Energy Engineering Group Guangdong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mpany Limited,Guangzhou, Guangdong 510663,China;2.South China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EP,Guangzhou,Guangdong 510655,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 Caragana, milk vetch, alfalfa, sweet clover, sainfoin; millet, potato as the research materials. Through the analysis effect of different planting patterns on soil erosion, surface runoff flow and 2 m soil water storage, different vegetation configuration of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s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hrubs and herbaceous plants with Ⅰ planted vegetation configuration of water preserving benefits were the best, comprehensive consideration of economic factors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t proposed promotion of shrubs and herbaceous plants with Ⅰ planted vegetation configuration mode.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tion benefit;surface runoff; soil erosion

我国在多年经济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其中,我国黄土丘陵地区受破坏程度尤其严重,水土保持主要指对于人为破坏或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治理和预防措施。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包括蓄水保土耕作措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具体而言,水土保持的生物措施主要是指为了防治水土流失,合理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通过造林种草及管护的生物措施,增加被破坏地区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的抗侵蚀能力。

草灌粮混栽的生物水土保持措施在我国黄土丘陵地区生态恢复进程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笔者重点研究灌木、草本和粮食作物的不同配比栽植方式对试验地水土保持效果的影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以灌木柠条、草本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粮食谷子、洋芋为试验材料,研究上述植物的不同配比栽植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表1)。

1.2 试验地处理

对坡向朝南,坡度30°的山坡进行细致整地,划分出带宽5 m、长度40 m的实验带17条,按照16种植物配比方式进行栽植,栽植时间为2014年春季,其中一条实验带不做处理作为对照组,每个实验带上方均布设径流池(2 m×2 m×2 m)一个。

1.3 试验时间及测定指标

试验确定在2015年5月(距最近一次的降雨至少间隔7 d以上)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测定指标包括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2 m土层储水量。

土壤侵蚀量A=R×K×L×S×C×P

其中,R为降雨侵蚀力指标;K为土壤可蚀性因子;L为坡长因子;S为坡度因子;C为作物经营因子;P为土壤保持措施因子。

地表净流量Qm=10-3×C×Q×A

其中,C为集水区径流系数;Q为集水区多年平均降雨量;A为集水区地表面积。

2 m土层储水量(土壤含水量)=(原土质量-烘干土质量)/烘干土质量×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植被配比方式水土保持效益

不同植物配比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如表1所示,试验将植被配比方式分为四大类,第一大类(Ⅰ)为灌木柠条以及柠条和草本相结合的植被配比方式,第二大类为纯草本(Ⅱ)配比方式,第三大类(Ⅲ)为纯草本与粮食作物配比方式,第四大类(Ⅳ)为纯粮食作物配比方式。试验表明,在减缓土壤侵蚀量方面,灌木与草本(Ⅰ)相结合的配比方式水土保持效益最高,纯草本(Ⅱ)配比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次之,纯早本与粮食作物(Ⅲ)的配比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排第3位,纯粮食(Ⅳ)作物配比方式最差。在减缓地表径流方面,灌木与草本(Ⅰ)相结合的配比方式水土保持效益最高,纯草本(Ⅱ)配比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排第2位,纯粮食(Ⅳ)作物配比方式排第3位,而纯早本与粮食作物(Ⅲ)配比方式水土保持效益最差。在2 m土层的储水量方面,不同配比方式之间并无明显差别,灌木与草本(Ⅰ)相结合的配比方式整体储水量略低于其他组(表2)。

2.2 不同植被配比方式与对照组的差异

试验对照组为没有做任何处理的土地,不同植被配置类别的土壤侵蚀量、地表径流量和2 m土层储水量与对照组的比例,可以有效表征不同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表2,表3),Ⅰ类植被配置方式可以有效阻止94.1%的土壤侵蚀,63%的地表径流;Ⅱ类植被配置方式可以阻止92.78%的土壤侵蚀和50.8%的地表径流;Ⅲ类和Ⅳ类植被配置方式只能阻止63%左右的土壤侵蚀,对地表径流量的减缓均不足30%。四类植被配置方式对于2 m土层储水量的影响都十分有限。

3 结论与讨论

笔者重点研究柠条、沙打旺、紫花苜蓿、草木樨、红豆草、谷子、洋芋的不同配比栽植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结果表明,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纯草本植物的Ⅱ类植被配置方式的水土保持效益次之,而草本与粮食结合以及纯粮食的Ⅲ类和Ⅳ类植被配置方式水土保持效益最低。综合考虑经济因素及生物多样性,建议推广灌木与草本植物配合栽植的Ⅰ类植被配置方式。

参考文献:

[1] 卢宗凡,苏敏,李够霞,等.黄土丘陵区水土保持生物和耕作措施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1988,2(1):37-48.

[2] 卢宗凡,张文军,苏敏,等.几种水土保持指标的分析与评价[J].水土保持学报,1988,2(4):60-65.

[3] 陈国良.微机应用与农业系统模型[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

[4] 袁志发.模糊数学在农业上的应用[D].杨凌:西北农业大学,1988.

[5] 刘素军,孙铁军,张胜,等. 玉米与草地雀麦种植对坡地水土流失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8(1): 181-185.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8篇

关键词 石漠化 水土流失 水土保持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中,水土流失是指在水力、风力和重力等外营力作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能力的破坏和损失。我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明确把水土保持定义为“本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才去的预防和治理措施”。水土流失是一种缓变性的自然灾害。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我国主要的生态环境脆弱区之一,和黄土高原一样,该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南方喀斯特地区大面积的石漠化体现了水土流失的严重性。水土流失是石漠化形成的核心问题,然而很长时期内,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资料缺乏,水土保持工程开展缓慢。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尤以喀斯特山区、西北的黄土、东北的黑土和南方的红壤水土流失最为强烈。王恒松等研究认为喀斯特地下水土流失涉及的领域很广,不但与地下岩-土-水-生物作用有着内在的关联性,而且它还是喀斯特水土流失过程中非常重要且常被忽视的部分。我国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当时叫石山治理,但长期以来未受到足够重视。1989年,在瑞士洛桑召开的第22届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年会上,卢耀如首次提出“rocky desertification”的概念,之后的90年代,石漠化问题逐渐被大众关注。张侠等研究认为虽然政府很重视水土保持工作和研究,但是由于历史、经济和技术的原因,与发达国家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陈勇等认为把水土保持与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农业经济的有机结合的水土保持生态大观园模式,不仅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还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我国直到1991年才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并在2010年底进行了重新修订。我国虽然经过几十年的治理,水土流失有所缓解,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要在可持续发展、综合治理、科技研究、产业化和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加强。

石漠化现象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特殊的水土流失的结果,李晋等通过研究认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特殊性是诸多因素造成的,地质背景是前提条件,气候背景是重要原因,自然因素是直接原因,人为因素也起到重要影响。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研究已经开展较长时间,其中的水土保持方面也有不少的研究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大多是对地表水土流失的研究而得出的,然而对于地下水土流失的研究却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即对其机理的研究和现象的描述,关于地下水土流失的相关监测评价还未有更进一步的研究。

随着石漠化综合治理的开展,花江示范区的水土流失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生态治理的水土保持效益得以体现。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在2006年出版了《水土保持监测技术指标体系》一书,书中制定了较为详细的指标体系。在喀斯特山区,坡耕地的水土流失是较为严重的,在这些地区采取截流沟、横坡种植和植物篱措施,能够取得很好的说土保持效果,从而实现旱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在南方丘陵紫色岩地区坡面,通过径流小区实验定量观测典型将于所产生的径流量和含沙量,得出水土保持效益俱佳的有水保林模式、综合治理模式和坡改梯模式。通过对贵州省毕节地区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和布局所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认为在岩溶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山、水、田、林、路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途径。

根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计算方法(GB/T 15774-199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包括基础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四类。水土保持效益评价有助于水土保持措施的合理选择,进而提升水土保持技术。西南岩溶山地石漠化生态脆弱区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脆弱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水土保持规划、技术和模式,得出经济林的开发和推广是是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的重要的有效措施。应用“3S”技术监测小流域水土保持效益是一个可行的方法,但是必须还要考虑到不同尺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以及水土流失响应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

基于喀斯特地区存在地下水土流失这一特殊性,因此该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也相应的较其它地区有所不同,形成具有喀斯特特色的水土保持技术和模式。在常规国标法的基础上,参照喀斯特地区的实际,添加一定的针对本地区的指标,从而建立一套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与预测系统,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准确可靠的反应治理成果,为调整石漠化综合治理策略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 熊康宁,等.典型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区水土流失特征与关键问题[J].地理学报,2012,67(7).

[2] 龙明忠.喀斯特峡谷区生态治理的水土保持效应与土壤侵蚀模型――以贵州花江示范区为例[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06.

[3] 杨文元,李大祥.川中丘陵坡耕地水土保持技术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1991,4(4).

[4] 付磊.赤水河源区的水土流失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土保持,2012(8).

[5] 李晋,熊康宁,李晓娜.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水土流失特殊性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3).

[6] 李晋.石漠化治理区不同时空尺度水土流失特征研究[D].贵阳:贵州师范大学,2012.

[7] 尹辉,等.广西岩溶区水土保持示范区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水土保持,2012(3).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9篇

水土保持 新技术

引言:

人们生活的环境现在是每况愈下,水土流失的现象也是愈来愈普遍。该如何减少水土流失的现象让水土得到保持,这个问题也是受到许多的专家和学者们的重视。因此现在有大量的研究人员在对水土保持技术进行谈妥。以期能发现好的技术来改善目前水土流失的现状,让国家的生态环境能够维持稳定,使得最终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一、目前发现的水土保持新技术

自从意识到水土保持工作对于全球环境的重要影响之后,我国许多学者和专家就开始致力于研究水土保持的新技术。自从研究以来,有许多技术都被日益开发,例如,自动化控制技术、数据库技术、3S技术等等,这些技术都对于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这些新技术都和信息化有着一定的联系。运用信息、数据等网络系统来对中国水土保持的情况进行记录,了解我国目前水土保持的情况以及变化,以便能随时掌握水土保持的状况,这样有利于工作人员与研究人员针对水土保持的动态变化来采取相应的措施,以达到最终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例如,研究者和工作人员可以针对某个省某区的水土情况进行调查,对某一地区的水土情况进行信息收集,然后再过一段时间,再对这个地区的水土情况再进行一次收集信息,在两次对比情况下了解这个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

二、水土流失监测技术

1、气象检测技术

在监测水土流失情况时,新技术地开发对于改善这种现象有着积极的作用。在气象方面影响方面。可以通过全自动气象观测站了解降水、风向、风速、大气温度、水面蒸发、太阳辐射等情况,进而了解影响水土流失因素的变化情况。其中可能会用到的设备主要有土壤监测仪、风速风向仪、土壤剖面水分速测仪、数字雨量传感器。这些仪器有利于水土保持情况的监测。

2、利用遥测设备进行监测

工作人员在对某一地区进行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勘察时,往往会发现这么一种情况:有些地区由于环境恶劣工作人员无法进行实地考察。这个时候就可以运用遥测设备进行水土流失情况地监测。对于遥测设备,它和自动监测设备是相类似的,都是利用传感器了解被监测地区的土壤含水量情况,再将信息传送给存储的芯片。而实地监测技术和遥测技术的工作原理都是想类似的,只是遥测技术多适用于无法进行实地监测的情况。

三、规划、治理一体化技术

在对某些地区的水土流失情况进行监测之后,首先可以利用GIS将被研究地区地形图放入电脑中进行研究,从而了解被研究地区的基本情况,例如坡度等等。之后由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土壤的水资源以及土壤等级等一些相关情况。其次,在了解了土壤的相关情况之后,通过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地区土壤的变化情况,这为改善水土流失,为水土保持提供有效的举措能够提供一些事实数据。最后,利用GIS的水土保持规划这个软件来规划这个地区的土地该如何利用,怎么利用才能有效地减少土壤流失的现象,以达到经济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协调共进。

另一方面,通过对GIS的软件分析之后,也能方便研究者和工作人员了解每块地整改时该投入多少资金。如此下来,使得研究者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减少,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财力地投入。

四、水土保持监测、管理系统

水土保持系统会收集每个地区的气象情况、土壤情况、土质等级等相关信息,然后将这些相关信息进行统计。最后水土保持管理系统会将这些统计的报表进行储存、管理。由于对水土保持情况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在水土保持管理系统中可能会涉及到许多年份的相关数据,需要多对许多数据进行统计与录入,以方便以后进行查询与研究。

结语

如今,水土保持这个话题被人们大量地提及,同时也有大量地科研人员投入到水土保持新技术地开发中去了。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政府应该鼓励专家学者们对于水土保持技术进行研究探索,同时对于这些研究人员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要为水土保持研究者们提供一定的法律保障,只有在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下才能使得调查人员和工作人员的工作得到推进,使得他们的方法得到完善,其次,研究资金要得到保障,这样才能更好的让工作人员和研究人员投入到新技术的研究之中,以达到最终水土保持的新技术得到开发的目的。当然,在另一方面,为了使得水土保持的新技术得到有效开发,研究人员首先需要注意观念的改变,不能墨守成规,其次,在开发新技术的过程中要多加思考,以期能达到技术地普及化、简单化、易操作化。

如今,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土流失的增加,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水土保持新技术的出现是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李锐,等.中国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总体设计方案[J].水土保持通报,1998,18(15):40-43.

[2]赵小丽,等.基于RS和GIS的中部地区土壤侵蚀动态监测[J].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1999,5(2):44-50.

[3]林忠辉,莫兴国,李宏轩,等.中国陆地区域气象要素的空间插值[J].地理学报,2002,57(1):47-56.

水土保持学报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专科院校 水土保持 前景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3.146

水土流失已经成为威胁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水土流失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38%。以长江流域的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水土流失面积3.75万平方米,占全市总面积的45.5%,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548 t/平方米,年侵蚀量1.33亿吨,全市每年进入江河的泥沙总量约1亿吨[1]。水土流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防治水土流失是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2]。

面对如此严峻的水土流失形势,国家和各地政府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水土治理工作。而具有一定水土保持知识的专业人才,是水土流失治理成败的关键。目前我国水土保持专业主要在农林类本科院校中开设,专科类院校开办该专业的时间较迟且数量也较少。本科院校与专科院校的水土保持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中都具有较大的差异。

1 本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本科类院校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代码090707。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包括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多家高校。目标是培养具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水土保持、农业、水利、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等行政、事业、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部门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规划、设计、施工、监测、管理、方案编制、概预算编制、预防、监督以及国土环境整治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设置的主要课程包括: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地质地貌学、普通植物学、森林生态学、林业生态工程学、土壤学、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水文与水资源学、测量学、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本科阶段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各个企事业单位做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目前国内做水保方案编制的单位和工程很多的;其他的可以去气象、国土、林业、水务等事业单位。

2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特征

专科类院校开始的水土保持专业名称就叫“水土保持”,专业代码570401。人才培养目标是从事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前期工作、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实施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与行政执法和进行水土保持科学实验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课程设置更注重实践环节,开设的专业课程包括:水利工程测量、应用遥感、土壤学基础、树木学、土壤侵蚀原理、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水土保持信息与流域管理、水利工程测量实训、地质与土壤实习、树木与生态实习、土壤侵蚀实习、应用遥感实习、水文水资源实习、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水土保持林草设计、果树栽培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就业去向主要是与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与管理相关的单位。

3 本科与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区别与联系

本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而专科阶段专业名称为“水土保持”。首先从专业名称的变化上可以看出,本科阶段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中包括“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防治”这两方面的目标;而专科类院校水土保持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针对水土流失治理的。其次本科与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都重视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措施――林草、工程、农牧措施,人才培养方案中都包括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内容,所谓水保方案编制就是估算各工程对当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影响,相当于环境评价,力求达到影响最小。

在课程体系上,本科阶段课程设置偏重于水土保持方面的植物措施,而对工程措施的讲授不足,使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受限,许多水土保持工程方面的问题无法解决。而专科院校注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在课程体系中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重较本科院校有显著变化,实训课比例一般约占总课时的50%。因此,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专科院校,在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水土保持人才方面具有自身的优势[3,4]。

4 结论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而其中水土保持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5]。在十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目前全国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专业人员约2.2万人,远不能满足水土流失治理、流域治理、荒漠化防治的要求,按我国每年新增5万平方米的治理速度进行治理,其中1平方米需要1人来计算,共需5万人,其中专科院校比率按30%计算,我国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要达到1.5万人,而截至2009年,全国开设水土保持专业的专科院校仅有7所,2007年招生的院校只有3所[6]。因此,专科院校水土保持专业具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挥专科院校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特点,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的水土保持人才,对我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崇庆.建设水保科技示范园区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水平[J].中国水土保持,2005,(5):7-8.

[2]张军红,侯新,李前杰.重庆市水土保持研究进展与展望[J].现代农业科技,2013,(19):284-285.

[3]吴伟民,林辉.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实施[J].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30(3):45-46.

[4]温爱存.浅谈高职院校水土保持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水土保持,2012,(9):73-74.

[5]朱永杰.生态文明与生产力[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1):54-57.

[6]王具元.高职水土保持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其保障机制研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1,(10):34-35.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范文 下一篇:大学发展战略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