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03-16 12:16:18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一、工作人员

(一)食堂工作人员须经医院或卫生防疫部门体检合格,并持“健康证”方能上岗。上岗后,按照卫生防疫部门要求,定期体检。

(二)上岗时要穿戴整洁的工作衣帽,不准带戒指、手表和其他装饰物,不准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指甲要短于手指2mm左右。做到“四勤”:勤洗头、勤洗澡、勤洗工作服、勤理发。女员工不准浓妆艳抹和披头散发;男员工不准留长发和胡须。

(三)厨房内严禁吸烟、吐痰。不得在食物或餐具、厨具附近咳嗽、打喷嚏。万一打喷嚏或咳嗽,要背向食物或餐具、厨具并用手帕等罩住口鼻,随即洗手。

(四)工作前、便后,均要彻底洗手。

(五)感冒、皮肤有外伤或患传染病症时不准上岗。

(六)认真学习并遵守食品卫生有关法规,并自觉按卫生防疫部门的要求搞好个人卫生和按程序操作。

二、食品

(一)食物应在工作台上料理操作,生食与熟食、海鲜与肉类,必须分开加工、分开清洗、分开存放。

(二)易腐食物或原料,应贮藏在摄氏零度以下冷藏柜内。

(三)蔬菜用流动清水漂洗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四)调味品放在专用调味车内,用后应随即加盖。

三、用具

食堂所有用具均应摆放整齐、干净,清洗责任分类落实到人,用后立即清洗和凉干,不得外借他用。卫生标准如下:

(一)所有的不锈钢器具,均应保持内外光洁。

(二)工作台、架柜上摆放的东西整齐有序。

(三)冰柜、电饼档、蒸饭车、炉头、炉台、水池、消毒柜等固定用具,每天最少要清洗两次,即,餐前、餐后各清洗一次,保持无油迹、无杂物、无异味。

(四)铰肉机、刹菜机、和面机、各类刀具等,每次用后,均应从内到外彻底清洗一次,不留残物。

(五)餐具,清净后要放入消毒柜内,第二天开饭前十分钟取出放在取菜窗口前的台板上。

(六)各个用火、用电、用气、用水部位的清洗,均要在关闭的状态下进行。油、气、电、水、火各个部位用后要立即关闭,下班前食堂负责人要复查一次,确保关闭。

四、室内环境

(一)餐厅、厨房、走廊地面要勤拖洗,保持无污迹、无积水、无杂物。

(二)墙壁、天棚无污迹、无蜘蛛网、无吊尘。

(三)玻璃窗、灯具、吊扇洁亮、无灰尘。

(四)下水道每天用适量开水冲洗一次,保持无污物。

五、监督检查

主管部门:集团办公室。监督检查责任人:集团行政助理。办公室将定期、不定期对食堂卫生进行检查、监督,对没有达到上述要求的,将参照卫生管理办法给予处罚。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第一条为防止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根据《食品卫生法》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级各类全日制学校以及幼儿园。

第三条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管理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实行卫生行政部门监督指导、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督查、学校具体实施的工作原则。

第二章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

第四条食堂应当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其孳生条件。

第五条食堂的设施设备布局应当合理,应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

第六条食堂加工操作间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最小使用面积不得小于8平方米;

(二)墙壁应有1.5米以上的瓷砖或其他防水、防潮、可清洗的材料制成的墙裙;

(三)地面应由防水、防滑、无毒、易清洗的材料建造,具有一定坡度,易于清洗与排水;

(四)配备有足够的照明、通风、排烟装置和有效的防蝇、防尘、防鼠,污水排放和符合卫生要求的存放废弃物的设施和设备;

(五)制售冷荤凉菜的普通高等学校食堂必须有凉菜间,并配有专用冷藏、洗涤消毒的设施设备。

第七条食堂应当有用耐磨损、易清洗的无毒材料制造或建成的餐饮具专用洗刷、消毒池等清洗设施设备。采用化学消毒的,必须具备2个以上的水池,并不得与清洗蔬菜、肉类等的设施设备混用。

第八条餐饮具使用前必须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未经消毒的餐饮具不得使用。禁止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

消毒后的餐饮具必须贮存在餐饮具专用保洁柜内备用。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存放,并在餐饮具贮存柜上有明显标记。餐饮具保洁柜应当定期清洗、保持洁净。

第九条餐饮具所使用的洗涤、消毒剂必须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洗涤、消毒剂必须有固定的存放场所(橱柜),并有明显的标记。

第十条食堂用餐场所应设置供用餐者洗手、洗餐具的自来水装置。

第三章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的卫生要求

第十一条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食堂采购员必须到持有卫生许可证的经营单位采购食品,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索证;应相对固定食品采购的场所,以保证其质量。

禁止采购以下食品:

(一)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含有毒有害物质或者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食品;

(二)未经兽医卫生检验或者检验不合格的肉类及其制品;

(三)超过保质期限或不符合食品标签规定的定型包装食品;

(四)其他不符合食品卫生标准和要求的食品。

第十二条学校分管学生集体用餐的订购人员在订餐时,应确认生产经营者的卫生许可证上注有“送餐”或“学生营养餐”的许可项目,不得向未经许可的生产经营者订餐。

学生集体用餐必须当餐加工,不得订购隔餐的剩余食品,不得订购冷荤凉菜食品。严把供餐卫生质量关,要按照订餐要求对供餐单位提供的食品进行验收。

第十三条食品贮存应当分类、分架、隔墙、离地存放,定期检查、及时处理变质或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

食品贮存场所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及个人生活物品。

用于保存食品的冷藏设备,必须贴有标志,生食品、半成品和熟食品应分柜存放。

第十四条用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刀、墩、板、桶、盆、筐、抹布以及其他工具、容器必须标志明显,做到分开使用,定位存放,用后洗净,保持清洁。

第十五条食堂炊事员必须采用新鲜洁净的原料制作食品,不得加工或使用腐败变质和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及其原料。

第十六条加工食品必须做到熟透,需要熟制加工的大块食品,其中心温度不低于70℃。

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半成品应当与食品原料分开存放,防止交叉污染。食品不得接触有毒物、不洁物。

不得向学生出售腐败变质或者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影响学生健康的食物。

第十七条职业学校、普通中等学校、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的食堂不得制售冷荤凉菜。

普通高等学校食堂的凉菜间必须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应有专人加工操作,非凉菜间工作人员不得擅自进入凉菜间;加工凉菜的工用具、容器必须专用,用前必须消毒,用后必须洗净并保持清洁。

每餐的各种凉菜应各取不少于250克的样品留置于冷藏设备中保存24小时以上,以备查验。

第十八条食品在烹饪后至出售前一般不超过2个小时,若超过2个小时存放的,应当在高于60℃或低于10℃的条件下存放。

第十九条食堂剩余食品必须冷藏,冷藏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在确认没有变质的情况下,必须经高温彻底加热后,方可继续出售。

第四章食堂从业人员卫生要求

第二十条食堂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的基本要求。

第二十一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都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疾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食堂从业人员及集体餐分餐人员在出现咳嗽、腹泻、发热、呕吐等有碍于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病因、排除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第二十二条食堂从业人员应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必须做到:

(一)工作前、处理食品原料后、便后用肥皂及流动清水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应洗手消毒;

(二)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把头发置于帽内;

(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戴戒指加工食品;

(四)不得在食品加工和销售场所内吸烟。

第五章管理与监督

第二十三条学校应建立主管校长负责制,并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

第二十四条学校应建立健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时,学校必须把食品卫生安全作为承包合同的重要指标。

第二十五条学校食堂必须取得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不得开办;要积极配合、主动接受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的卫生监督。

第二十六条学校食堂应当建立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相关的卫生管理条款应在用餐场所公示,接受用餐者的监督。

食堂应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防止投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二十七条学校应当对学生加强饮食卫生教育,进行科学引导,劝阻学生不买街头无照(证)商贩出售的盒饭及食品,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第二十八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根据《食品卫生法》和本规定的要求,加强所辖学校的食品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并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作为对学校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在考核学校工作时,应将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

第二十九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制定食堂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培训计划,并在卫生行政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对所属学校食堂的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卫生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

第三十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具有对学校食堂及学生集体用餐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的职责,应定期深入学校食堂进行业务指导和检查督促。

第三十一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根据《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加强对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的卫生监督,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重要环节应重点进行监督指导。

加大卫生许可工作的管理和督查力度,严格执行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对卫生质量不稳定和不具备卫生条件的学校食堂一律不予发证。对获得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要加大监督的力度与频度。

第三十二条学校应当建立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机制。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后,应采取下列措施:

(一)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

(三)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四)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和样品;

(五)落实卫生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第三十三条学校必须建立健全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报告制度,发生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应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行政部门。

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应逐级报告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于6小时内上报卫生部,并同时报告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第三十四条要建立学校食品卫生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本规定,、疏于管理,造成学生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学校和责任人,以及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后,隐瞒实情不上报的学校和责任人,由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对不符合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而发放卫生许可证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任人,由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给予通报批评或行政处分。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学校食堂卫生;食品卫生

学校、幼儿园食堂是特殊的食品加工经营场所,其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对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新疆兵团建工师是兵团惟一的建筑工程师,由于我师无独立居住区域,所辖社区均属乌鲁木齐市各区管理。为了解技校、中小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保障学校及幼儿园学生的饮食安全,建工师卫生局、卫生监督所、疾控中心于2008年9月下旬“十一”黄金周前联合对建工师所属的技校、中学、幼儿园食堂进行了一次食品卫生状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建工师共有技校1所,食堂4所(含教职员工食堂);中学5所(含小学),食堂5所;幼儿园3所,食堂3所,共计食堂12所。

1.2 方法按照《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和《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检查内容包括:相关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索证情况,环境卫生、生、熟原料的存放等,结合建工师卫生监督工作和疾控中心工作的实际,由监督所卫生监督员及疾控中心从事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一起进行严格的检查。

1.3 内容包括学校管理食品卫生的组织机构、各种卫生管理制度、卫生许可证、从业人员的健康证、餐具情况、食品加工环境、基本卫生设施、冷藏设施、食品库房卫生状况等内容。

2 结果与分析

2.1 食堂基本情况本次调查12个学校及幼儿园食堂中,其中包括4所技校食堂、中小学学校食堂5所、幼儿园食3所。

2.2 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办理情况持有效卫生许可证的食堂11所,有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91.67%;从业人员52人,持有效健康证48,持证率92.31%。

2.3 食堂环境卫生状况见表1,调查的12所学校食堂均设有专职的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其中大部分学校卫生管理制度健全,个别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制度不够完善,食品加工场所及卫生设施合格7所,合格率为58.33%;食品库房储存、环境卫生符合及防映、防鼠、防尘合格的仅要求的6所,合格率为50%。

3 讨论

建工师是新疆兵团惟一的建筑工程师,很多学生的父母常年居住在工地,无暇照顾他们的孩子,一部分学生寄宿在学校,所以学校食堂的卫生状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健康。

3.1 加强学校承包经营管理防止食品安全隐患有些学校食堂实行承包经营,承包商承包后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卫生安全责任不清晰,学校认为承包出现食品卫生问题应有承包方负责,一包了之,放任自流。而承包方以赚钱为目的,为谋求最大利益,尽可能降低日常消毒,以牺牲卫生质量来降低成本,表现为经营环境差,给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3.2 承包经营者个人卫生意识存在隐患虽然绝大多数学校食堂建立了食堂卫生管理制度,但实际检查中发现,并没有起到管理的预期效果,制定的制度流于形式;从业人员卫生意识差,做好的饭菜无罩遮盖,炊事员在给学生打饭时,戴着手套,却又收钱又打饭拿馍馍,完全没有达到卫生要求;从业人员用的雨伞和其它杂物没有放在更衣间,与食品混放在库房内;个别食堂蔬菜食品用红色或黑色塑料袋包装,并随便放在地上,给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3.3 食堂临时设施卫生状况检查中发现技校食堂正在新建,校方为了不影响学生的就餐问题,使用的是临时设施。设施简单,环境较差,管理制度不健全,有效持证率较低,从业人员个人卫生习惯较差,因没有专门的库房及更衣间,杂物与食物混放,给学生的食品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4、建议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校方承包者应进行目标管理,不能一包了之,应将食品卫生管理列为承包合同必备的条件,严格学校食堂的开业条件,把好食品卫生许可证关。

(2)学校食堂应做好食品库房储存、环境卫生符及防映、防鼠、防尘等工作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

(3)对从业人员经常进行专业培训和个人卫生知识培训,尽快提高从业人员卫生知识、卫生管理意识、改变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

(4)建立健全学校食堂内部卫生管理制度,固定专人索取供货单位卫生许可证、合格的检验报告单,建立统一的原料采购物资配送、统一卫生管理标准的饮食管理模式。

(5)所用食品容器、用具必须有明显的生、熟标志,严禁生熟混用。尤其是盛装生鱼、生肉等食品容器,要及时清洗消毒,控制微生物的繁殖。

(6)熟食必须盛放在专用容器内,用防蝇罩遮盖,在备餐间存放。(7)学校因对正在施工的新建食堂进行督促,按时完成新建工程,保证学生的食品卫生安全,为学生建立一个干净、整洁、舒适的就餐环境。

参考文献:

[1]孙家来,周骏马,杨文武,后勤社会化对学校和幼儿园食堂卫生安全的影响,中国校医,2005,19(6):610-611

[2]宋文东,解辉,于玲,哈尔滨市区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5,19(2):149-150

[3]王春明,王伟敏,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师生饮食卫生安全冲国校医,2003,17f61:511

[4]罗司军,成军府等学校不同经营类型食堂饮食卫生状况,中国学校卫生,2003,17(6):511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近年来各地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密切合作,在建立健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物中毒报告制度与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品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总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仍有一些地方和学校对食品卫生工作不重视,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低下,特别是对承包食堂疏于管理、缺乏严格的承包资质和准入要求,一些农村学校食堂卫生设施简陋,达不到发放卫生许可证要求,一些地方对学校食品卫生监督不力,特别是对新建、改建食堂缺乏预防性卫生监督或未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审核等。为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完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有效预防学校食物中毒和肠道传染病发生,保证师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提出以下工作要求:

一、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自年卫生部在部分地区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以来,各地以学校食堂和餐饮业为切入点,结合当地情况积极落实,取得初步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实践证明,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对提高食品卫生监管效能、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守法意识,促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自身管理和诚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各地要根据《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精神,在学校食堂全面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各自的职责,制定工作方案,部署工作要求,确保此项制度在学校食堂顺利推行。

二、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食品卫生许可证管理办法》和《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加强和规范学校食堂及小卖部食品卫生许可证的申请与发放。省级卫生、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力量对本省农村学校食品卫生现状进行调研,特别要对达不到卫生许可证发放条件的农村学校食堂存在问题认真进行分析研究,本着依法管理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分类管理办法和要求。

三、加强对学校承包食堂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与指导。省级教育、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学校食物中毒事故行政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规定》要求,研究制定学校食堂承包经营者资质的规定,要对学校食堂承包合同中学校及食堂承包者在食品卫生安全管理中的职责进行明确和细化,并统一合同范本,以确保各项食品卫生管理责任落实到位。

四、强化学校新建、改建和扩建食堂的预防性卫生监督工作。学校在新建、改建和扩建食堂前,应主动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审核申请并提供建筑图纸等相关资料,卫生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预防性卫生监督的职责,严格依照有关法规和规范的要求进行资料和现场审核,提出审核意见。要督促建筑施工单位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审核意见对建筑设计进行修改。工程竣工验收必须有卫生行政部门参加,以消除新建、改建和扩建食堂在选址设施布局等硬件改造上的卫生隐患。

五、加强培训工作,落实食品卫生管理员制度。学校食堂要按照《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设专职或兼职食品卫生管理员,明确其职能和责任,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员要组织专门培训,提高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员的业务素质和卫生管理能力。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要重点加强对地方卫生监督员的培训,重点提高其预防性卫生监督审查的能力。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太谷县34所学校经营综合性食堂44个,其中大专院校2所,中学6所,农村寄宿制学校26所。

方法:按照《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餐饮业和食堂卫生安全工作的意见》及《太谷县学校食品卫生安全整治工作方案》,重点对卫生管理、厨房布局、卫生设施、餐具消毒等情况进行检查。使用卫生部统一制定的《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和《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及信誉度分级。对餐具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检测。

结 果

卫生管理状况:2007年34所学校中,10所学校建立了食品卫生管理机构,同时建立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2所学校制定有食品卫生安全应急预案;卫生许可证持证率为88.2%(其中城区100%,农村84.6%),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率为92.3%。2009年,34所学校均成立了食品卫生管理机构,有领导分管此项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卫生管理制度,均制定了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并能对校内食品卫生进行经常性检查,有记录。卫生许可证持证率达97%(其中1所农村学校食堂未达发证条件)。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率达98.5%。

餐厨比:2007年34所学校44个食堂中,餐厨比达到《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标准的占56.9%,2009年底,有34个(77.3%)食堂餐厨比达到标准。3年共增加食品处理区面积2628m2。

卫生设施及布局流程:2007年44个食堂中,基本卫生设施符合《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要求的有20个(45.5%),2009年符合要求的达到33个(75%);布局流程2007年符合要求的有21个(47.7%),2009年达到33个(75%)。

量化评分及信誉度分级:在学校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中,把推行卫生量化分级管理作为一项重要措施,推行覆盖率达到100%。2007年评出B级单位2家,C级单位31家;2009年评出B级单位16家,C级单位18家。按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进行量化评分,2007年平均得分62.6分,2009年平均得分80.2分;按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进行评分,2007年平均得分71分,2009年得分82.6分。

餐饮具检测情况:2007年抽检餐具368份,合格261份,合格率为70.9%,2009年抽检餐具402份,合格389份,合格率为96.8%。

讨 论

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是提高学校食品卫生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在学校食品卫生安全专项整治中,首先应落实学校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要求学校成立食品卫生管理机构,由学校领导、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和食堂负责人组成。卫生监督机构与各学校签订了《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书》,学校签署了《食品安全承诺书》。明确了学校食堂经营者及卫生监督部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的职责。经过整治,各学校提高了食品卫生安全管理意识,建立健全了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制定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卫生管理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其次,要加强对学校领导、食品卫生管理人员、食堂经营者、从业人员的卫生法律法规、卫生安全知识、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使各级人员做到依法管理,守法经营,卫生操作,杜绝食源性疾患发生。在三年整治过程中,分别开展了学校分管领导、食品管理人员、食堂经营者、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发放了培训资料,培训试卷,不断进行知识强化,有效提高了学校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及从业人员卫生知识知晓率。

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制度是促进学校食堂自律、提高学校食堂食品卫生整体水平的科学管理模式。在整治过程中,分别进行了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把许可审查与经常性卫生监督有机结合,把常规监督变为科学监督,把经验评估变为量化评分,不仅提高了卫生监督管理水平,更提高了学校食堂自律。

开展学校卫生监督公示制度能有效提高卫生监督检查效率。在整治过程中,推行了学校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将卫生监督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在就餐集中地点公示,让老师、学生、社会了解学校食堂的卫生情况,并参与卫生监督。形成卫生监督部门、学校和师生共同监督的局面。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学校食堂 卫生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R 155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校园食堂卫生存在的管理问题

(一)校园食堂卫生管理政策不到位

在传统的行政性质的经营模式下,高校食堂的本质是服务于师生的公益性组织,不以盈利为目的。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都会给予高校食堂一定的财政补贴,可以保证食堂的饭菜价格较低,保证工作人员的工资及福利待遇,实质上是学校给师生的福利待遇。

随着高校食堂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进行,有些地方政府对高校食堂的补贴逐渐减少甚至取消,食堂进行自负盈亏的经营。然而食堂服务性的本质并没有改变,不能完全采取市场运行机制,食堂的饭菜价格不能定得过高,食堂的运行应坚持微利的性质,这就造成了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食堂的盈利能力有限、财政能力有限,限制了进一步改革所需的经济能力,食堂硬件更新缓慢、人员工资福利提升缓慢,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服务质量不高,所以食堂卫生一落千丈,从而师生对食堂的运营不满意、食堂的上座率降低,如此一来,造成了恶性循环。

(二)校园食堂卫生管理体制存在问题

现今,有些高校对食堂的社会化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趋势性认识不够,或以自身利益出发,从思想深处不想进行社会化的改革,仍然停留在大而全的封闭式运营模式上,不舍得放弃自身的部分权利。

服务质量较低,只求维持自身利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是管理人员的主要思想。部分高校食堂虽然已经进行了社会化的改革,但由于其他原因导致改革停滞不前或改革失败,或者受近年来发生的高校实物中毒事件影响,不求更好、但求无过,这种思想造成了卫生管理中的“得过且过”心理,致使卫生管理制度无法顺利执行。

(三)校园食堂卫生管理机制存在漏洞

1.采购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

采购进货是食堂卫生管理的重要环节,采购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食堂卫生管理的高低。只重视食堂内部资源的管理,认为食堂采购部门和供应商之间只是单纯的买卖关系,忽略了食材的进货质量,造成更换供应商的频率较快,致使购原料质量没有保证,无法解决卫生管理的根本问题。

2.仓库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

仓库管理水平较落后,还停留在行政体系管理模式,没有引进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如仓储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的软件等。仓库管理制度不健全,没有执行物资验收负责制度,或执行力度不够。同时,仓库管理人员责任心缺乏,对采购物资的数量、质量缺乏必要的检耍把关不严。同时对超量进货、质量有缺陷、规格品种不对、未批准的货物把关不严,擅自允许进入仓库。仓库出货没有记录或记录不准确,造成大量物资流失等相关问题都是导致仓库管理费用提升、物资损失较大的重要原因。

3.生产管理制度不完善造成的问题

生产过程没有严格的流程制度,就会造成生产过程混乱、食品质量较低。对于粗加工的部分回收利用较少,原材料的利用率较低。切配过程中的原料利用率较低,没有遵守“大料大用、小料小用”的原则;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不同规格、质量的配菜,造成食品质量不高;在烹调过程中,对食品的要求规格不高,相关的调味品用量标准不准确,这不仅难以计算食品的成本,也造成了食品质量的不稳定;生产过程中缺少必要的监督问责,对出现的食品质量问题没有相应的责任机制。

二、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管理的建议与措施

无论是食堂卫生,还是一般的卫生管理,要想实际提高卫生水平,就要从多方面来考虑,无论是在管理人员的选拔,卫生管理的重点位置以及卫生管理的监督措施等等方面,都要进行系统性的规划,只有考虑全面,才能实现卫生水平的切实提高,下面我们就从以上三个方面详细讨论如何加强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

(一)规范卫生管理选人制度

人是一切发展的基础,高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离不开人才的作用。高校食堂能否提高卫生现状,要靠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后勤管理人员要摒弃以前的思维方式,以市场化的眼光及机制进行人才的引进。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1.以市场化的机制招聘人才,同时加强技能和文化培训

食堂应以市场化的机制招聘相应的人才,如食堂经理、厨师长等。同时要加强相关人员的技能和食堂文化的培训。要通过现代的管理制度进行优质的管理,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通过一定的激励机制来给予员工合理的工作报酬和福利待遇,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2.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制度

要遵循“合理设置岗位、竞争上岗”的原则,将食堂所需岗位透明化,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态度进行选人、用人,要大胆提拔有能力的、有服务意识的青年职工到更高的岗位工作,形成“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机制,要敢于撤换相关居要职而不作为的人员。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从本校毕业生中招聘一些品学兼优、有服务意识的大学生到食堂相关部门工作,如购,库房等。这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热情高、事业心重,同时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比较了解,真正了解学生的心里想法,以及食堂应该在哪些方面有所改善,从而很好地加强高校食堂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有效地提高食堂的运营效率。

3.注意培养中坚力量、骨干力量

管理层要选用那些具有管理知识、经济知识,具有运营组织经验,同时具有服务意识的人才。同时要引进具有专业知识的骨干型执行人员,通过他们的“传帮带”可以培养更多的骨干力量。

(二)构建食品质量体系

食品质量控制是生产过程中控制的关键因素,也是食堂卫生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使每一种食品的质量达到标准质量要求,必须进行生产流程和食品原材料质量的严格控制。

1.严格控制食品原材料配方

严格控制食品原材料配方,指的是将每种食品主料、辅料、调味料的种类及用量,制作时的火候、油温等编成标准手册,应用在生产流程中,用于指导生产。

2. 对原材料进行严格筛选

一方面,在决定食品质量的因素中,原材料占有重要地位,原材料的质量是食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原材料质量的好坏表现在:蔬菜类表现在色泽、新鲜程度、含水量等;肉类表现在养殖地、养殖方法、养殖环境、养殖周期等方面。另一方面,高校食堂生产流程设置除了对生产布局及生产效率有一定影响外,也对就餐秩序有一定的影响。正式确定生产流程前要进行严密审定,一旦确定就严格按照程序执行。高校食堂的基本生产流程包括:采购――粗加工――精加工――配菜――烹调――销售――服务等,各岗位之间相互协作、密不可分。以前多数高校为节约人工成本,取一人多岗的制度。但随着食堂就餐人数的增加,岗位分工不明确所造成的流程混乱、责任不明等问题使得食堂秩序混乱,阻碍了食堂的发展。

3.重点岗位进行监控

所谓重点岗位是指在高校食堂的运营过程中起决定性质的岗位。主要包括:生产岗位、质量控制岗位、服务岗位等,这些岗位可以体现出食堂的生产管理和提供服务的水平。通过对这些岗位的日常监控,可以了解相关岗位员工的工作能力及意识状态,及时进行调整纠偏、完善相关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重点岗位的制度及责任制是食堂正常运行的关键,明确重点岗位的相关职责,在出现问题或事故的时候可以及时查找到原因、分清责任。食堂管理层应严格按照岗位责任制实施员工的奖惩措施,以便创造透明的工作环境,激励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增加食堂监督机制

不管是什么性质的经营模式,要想其正常稳定地运行,监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为了充分保障高校食堂工作的安全稳定运行,食堂的管理部门和高校的相关部门要联合进行监管,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人为的监督,真正履行监管责任。

1.要对食堂经营者的资质及经营状况进行监督

食堂的发包阶段要严格审核承包者的经营资质、卫生状况及经营经验,要与中标商家签订相关的卫生、安全责任书,确定其责任、权利及义务,从根本上杜绝“以包代管,层层转包”的问题。经营过程中要不定期地对经营者的卫生情况、安全情况进行监督。要建立淘汰机制,对不符合相关规定且不进行整改的经营者进行淘汰。

2.要对食品卫生方面进行严格监督

完善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在制度上保证食品卫生:定期召开员工会议,加强食品卫生安全方面的教育工作;对食品的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严格监督,食堂主要部位安装摄像头等监控设备;定期、不定期地对食品卫生情况进行检查等相关措施可以让食品卫生得到保证。

3.加强对食品的安全性监督

通过统计了解食品日常用量,合理地制定采购计划,减少原材料的仓储数量,不但可以降低仓储成本,还可以保证食品原料的新鲜,保证原料的安全。加强采购、出入库等方面的监管,确保应用在生产上的原材料的安全性;对生产上应用的调料等添加剂进行严格监管,定期、不定期地进行抽查,防止食品中毒;对每批销售的食品进行留样,以便发生问题时采取有效措施。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食堂卫生事关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饮食安全。高校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有制度、有检查、有汇报。同时,学校要经常性地利用黑板报、专题讲座、安全教育等多种形式,开展符合学生特点、寓教于乐的食品安全教育,认真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卫生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师生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全面落实学校食品安全措施,维护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

此外,学校可以在第二课堂中专门设立食品安全常识课,还可以聘请公安、交警、消防、卫生防疫等相关部门的领导、专家到学校进行食品安全工作指导和进行相关讲座,提高全校师生员工的食品保护意识。学校领导一定要创新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的制度化建设,依法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和发展、为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栋,梁博龙,宋维虎.高校食堂卫生安全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内江科技, 2011(03).

[2] 董佩新.学生食堂卫生安全重要环节监督内容剖析[J].科技信息,2010(08).

[3] 吴克栋.高校食堂餐饮卫生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1).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7篇

为了贯彻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有关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工作会议的精神,尽快消除卫生安全隐患,保证师生身体健康,结合我校实际,经学校研究,制订本整改方案。

一、整改时限:20**年10月5日前

二、整改目标:

1、规范食堂管理,制订完善食堂食品卫生系列管理制度,制订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

2、所有工作人员一律穿工作服、佩戴健康证,食品分类存放,所有出售的食物卫生安全。

3、增强学生健康卫生意识,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杜绝学校食物中毒或者其他食源性疾患事故的发生。

4、优化食堂环境,消除安全隐患。食堂各功能室完整并符合卫生要求。

三、整改措施:

1、成立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黄勃校长为食堂第一责任人,伍车进书记和分管食堂卫生的杨英副校长为主要责任人,总务处分管食堂的苏千君为直接责任人,成员由各位副校长、分管总务和卫生的中层干部、校医组成,特聘谭逢岸同志专职监督员。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结合本校食堂工作特点,制订和完善徐闻中学食品卫生系列管理制度,包括食堂管理制度、食堂卫生制度、食堂卫生检查制度、食堂食品留样和试尝制度、食堂食品粗加工管理制度、食堂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食堂库房管理制度、食堂食品添加剂使用与管理制度、食堂配餐管理制度、学生食堂预防食物中毒措施、食物中毒事故报告制度等制度。保证从原料(成品)的采购、签证、验收、保管、加工、出售各环节及饮用水、个人和公共卫生严格按章操作,消除卫生安全隐患,杜绝一切事故发生。

3、在各功能室内张贴相关食堂卫生管理制度及岗位责任制度。

4、制订食堂领导轮值安排表。由杨英副校长为领导轮值组组长,每天安排一名中层干部和一名专职人员到食堂值日、检查、监督。

5、学校学生会成立卫生检查监督站,学生用餐时间在食堂值班,参与学校食堂卫生安全管理。

6、食堂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后才能持证上岗。每天上岗前,做到手消毒、穿戴清洁的工作服,分发熟食时戴好口罩等,防止病菌传染。

7、加强对食品的采购、贮存及加工的管理监督。严格把好食品的采购关,做到定点定人,禁止采购腐败变质、霉变生虫、污秽不洁等对人体有害的食品。

8、把生熟区、分饭区和杂物区等各种功能区分开。食品贮存做到分类、隔墙、离地存放,并定期检查。

9、所有熟食在加工后到出售前一律用全新保鲜膜覆盖。确保饭菜既卫生又保温。

10、食堂加工处理区天花板用防霉涂料覆涂,地面用耐磨防滑不掺水、易清洗的瓷砖铺设,并有一定的坡度,墙壁用瓷片粘贴1、8米以上。

11、烹调间内重新打造隔墙烧火炉灶,设置专用的烹饪间,墙裙、地面用瓷砖铺设。

12、配餐间出入通道安装双弹簧纱网门,门下端用铅合金材料,上端用铅合金框,金属细孔纱网在其内,配餐间明沟改为暗沟,配餐间内墙壁用瓷片粘贴到天花板,重新安装纱网窗。

13、购买配餐间专用的留样冷藏冰箱,对留样食品冷藏,时间要保留48小时。配备紫外线灭菌灯并张贴明显标志,开关设在室外,每次使用要详细记录。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8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2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52-02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组织和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提高我国的食品卫生管理水平,使我国食品卫生监督模式与国际接轨,卫生部在总结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于2002年出台并于2004年在全国推行了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以下简称量化管理)制度。该制度是将食品卫生监督的经验管理模式向风险度和信誉度管理转变的一种有益尝试,实现了食品卫生监督由定性向定量的转变[1]。

学校食堂由于具有就餐人数多、影响面广的特点,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学校食堂食品卫生不仅影响到就餐人群的身体健康,还涉及社会多方面,一直是卫生监督工作的重点[2]。为加强学校食堂卫生监督管理,提高食堂经营者遵纪守法的自觉性,防止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暴发和流行,按照卫生部的要求,开封市于2006年全面启动了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为探讨量化管理在学校食堂卫生工作中的效果,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卫生监督工作水平,同时,进一步探讨现行量化管理标准中不够完善、不够合理的地方,提出适当改进建议,笔者对量化管理前、后学校自身状况、基础卫生实施等指标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开封市2007年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并纳入量化分级管理的大、中、小学、幼儿园食堂共计69所。资料来源于卫生监督所学校食堂量化分级管理档案。

1.2 方法 根据国家卫生部制定的《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3]和《河南省餐饮业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手册》要求,采用《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餐饮业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在年度审查卫生许可证和经常性卫生监督时对食堂进行评分定级。对参加量化管理的学校食堂实施量化管理前、后的食品卫生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对食堂的食品从业人员卫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并对实施前、后指标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量分分级情况 本次调查的69所学校食堂均持有效卫生许可证。见表1。

2.2 卫生管理状况 实施量化管理前、后学校食堂从业人员的有效健康证明持有率、从业人员食品卫生知识考试合格率、采购原料的索证率和卫生管理制度实际检查执行的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布局和卫生设施配备情况 自量化管理工作开展以来,有4所学校对原有食堂进行了扩建、改建,学校食堂硬件建设(如功能区布局、清洗水池分设、餐具洗涤消毒设施、专间、“三防”设施等)显著改观,见表3。

3 讨论

3.1 量化分级管理提高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状况 实施量化分级管理之前,部分学校食堂由于对外承包,出现了卫生管理职责不明、管理上脱节、存在盲区等现象。通过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学校对食堂卫生的管理从被动逐步走向了主动,从而把政府的监督管理与食品生产经营者自身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并强调了食品卫生与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仍应为学校负责人,有效促进了企业自律和诚信水平的提高。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使得卫生监督执法检查标准统一,保证了卫生监督的公平、公正、公开,并对学校食品卫生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4],得到了被监督单位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认可,学校食堂卫生发生了明显改观,提高了学校食堂的食品卫生安全水平。

3.2 量化分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施量化管理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学校在新、改、扩建食堂时未经预防性卫生监督,造成食堂布局不合理;食品卫生管理人员的素质较差,管理水平有待提高;食品索证制度不健全、资料不全等。食品索证工作量大,存在问题较多,也是多年来食品卫生工作的难题。虽然国家早有规定,但实际上真正做到索证的餐饮业很少,尤其是那些规模大的学校食堂,因品种多、工作量大,很难做到证件齐全。

3.3 建议 (1)重点食品必须索证。评审中应将建立食品采购索证登记、供货单位有效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及油、面、米、肉、大宗调味品等主要食品应备有相关证件作为评审标准,使之便于掌握[5]。(2)进一步加强卫生知识培训工作,建立规范的从业人员培训制度。首先,对单位负责人进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使其树立守法意识,自觉遵守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其次,要严把从业人员岗前培训,使从业人员真正掌握有关食品卫生知识,并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3)促进学校食堂管理工作规范化。学校自身卫生管理是搞好学生用餐卫生安全的关键。学校食堂要制定完善的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度,做到组织落实、制度落实、责任落实,形成自我约束机制,使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全面提高学校食堂卫生管理水平。(4)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提高监督执法效能。在食品量化分级管理中,卫生监督机构、教育部门应密切配合,并进一步明确其各自职责。卫生监督部门要按照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要求,对不同级别的食堂采取不同的监督方式[6],加大对信誉度低、风险级别高的企业的监督力度,把卫生监督管理的主要力量放在自律意识低、风险度高的单位上,做到重点监控,目标明确,同时进一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并实行及时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通报的制度,不断强化学校领导的食品安全意识。(5)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在给每所学校食堂建立基础档案中增设诚信档案,将就餐者对食堂的投诉作为不良记录及时输入,作为经常性卫生审查的扣分项目,进行累计扣分,并将卫生信誉度分级等情况定期向社会进行公布,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运用电视、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和卫生信誉度分级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有效促进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4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行动计划.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6(1):71-76.

[2] 张漱洁,林萍.江苏省部分学校食堂卫生状况调查.江苏预防医学,2004,15(4):28-29.

[3]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北京:2002.

[4] 陈屏历.从量化分级管理制度谈食品卫生管理模式的改革.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3):216.

[5] 金志强,金建平,谢福生,等.餐饮业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探讨.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2):112-114.

[6] 卞雅娜.浅谈食品经营单位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4,11(5):314.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9篇

关键词:幼儿园 卫生管理 问题 对策

幼儿园中大多是3岁~7岁的儿童,他们的身体素质差,自我防护能力不足,再加上人员较为集中,导致一旦发生卫生安全事故就极容易对广大儿童的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必须要加强对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的管理和控制。本文就当前我国幼儿园在开展卫生管理工作时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简单的总结和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幼儿园的卫生安全水平提出相应的管理控制对策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卫生安全保障水平,确保儿童的卫生安全,使他们都能够健康、正常的发育成长。

一、幼儿园卫生管理的常见问题

目前,我国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体现在:

1、缺乏健全的卫生管理制度体系

我国的部分幼儿园尤其是一些私立幼儿园,在卫生管理工作上没有制定全面、科学、有效、切实的管理制度和规定,缺乏相应的卫生检测设备设施,导致幼儿园的卫生安全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同时,一些私立幼儿园由于过分追求经济方面的利益,导致其对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缺乏许多必须的基础卫生设备,从而为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2、食堂的卫生安全程度不合格

食堂卫生是幼儿园卫生管理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它的卫生设施的齐全情况、饭菜的卫生质量情况等都直接影响到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发育。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幼儿园特别是私立幼儿园在食堂卫生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例如卫生设施不健全、卫生条件不达标、饭菜质量不合格、限期整改无效果等,这些都对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造成了极大挑战。同时,部分私立幼儿园由于食堂工作人员存在较大的流动性大,且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充分的食品卫生意识和知识,从而导致幼儿园的食源性疾患、食物中毒等问题时常发生。

3、卫生监督的力度不足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幼儿园都缺乏完善的卫生监督制度,且相关卫生部门也缺乏对所在幼儿园卫生质量情况的有效监督和审查,导致幼儿园的卫生安全情况得不到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同时,由于幼儿园的特殊性,导致监督部门在开展卫生监查工作时,不能采取常规的处罚措施对其进行处理,降低了卫生监督处罚的力度,导致幼儿园的卫生安全隐患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剔除,从而造成卫生问题的频发。

4、缺乏健全的卫生医疗保健机构

目前,国家还没有对幼儿园在卫生医疗保健机构的相关设置上做出统一、严格、明确的要求和标准,这就导致许多幼儿园没有设立相应的医疗机构,或是医护人员缺乏执业资格证,导致医护乱用、兼用等违法违规问题频发。

二、提高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的对策

针对上述文章中提到的有关我国幼儿园在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缺陷,在今后的管理过程中,各地政府卫生部门和幼儿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幼儿园的卫生管理质量和水平,从而保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具体措施如下:

1、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体系

国家卫生部要积极制定和完善幼儿园卫生安全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尤其要加强对食堂卫生的质量标准和要求,并建立健全对幼儿园的卫生行政监督机制,从而实现对幼儿园卫生安全工作的全方位管理和控制,真正将幼儿园卫生管理工作纳入到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上来,实现卫生部门、教育部门和幼儿园三方的“三级管理”模式体系,从而有效确保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医疗卫生和环境卫生。

2、加强卫生宣传教育

各地政府卫生部门要定期的指导幼儿园开展相关的卫生知识科普工作,加强对卫生安全重要性的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幼儿园从业人员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卫生知识水平以及职业道德素质,加强对食堂人员的卫生培训,从而使幼儿园工作人员能够有效的掌握卫生安全的常识知识,降低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责任制的执行落实

各幼儿园必须要制定和完善卫生管理责任审查追究制度,对出现卫生安全问题的部门和人员一定要追究其责任,并予以严肃处理。同时,还要将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同卫生责任制度结合起来,加强对问题人员的处罚力度,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能够自觉的执行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进而有效提高幼儿园的卫生水平。

4、加强基本卫生条件的改善

幼儿园要严格的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卫生质量标准对园内的卫生工作进行管理,尤其要加强对食堂食品安全的要求和管理,切实履行《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规定,积极改善和优化园内的基本卫生条件,加大对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注重食堂饭菜卫生、桌椅卫生、环境卫生等,从而切实保证儿童的健康安全。

5、组建幼儿园卫生管理委员会

幼儿园要联合学生家长、社会媒体等组建卫生管理委员会,通过各方的共同监督加强幼儿园卫生安全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幼儿园的卫生质量和情况,强化幼儿园在卫生安全方面的执行力度和责任感,从而使幼儿园更好地保持园内各方面的卫生安全情况。

结语

儿童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希望,他们的成长发育直接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情况。因此,国家必须要下大力气加强幼儿园的卫生管理工作,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措施和政策制度,加强政府、社会、家长的三方监督,有效改善幼儿园的卫生条件,加大卫生安全的资金、设备投入,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的卫生安全质量和水平,确保儿童的健康、安全成长。

参考文献:

[1]周见阳,梁青,张敬清.私立幼儿园食品卫生状况的调查[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8(01)

[2]康俊.如何做好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9(01)

[3]张海鸥.为孩子撑起安全饮食的保护伞[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10(09)

[4]马方,王静,楼慧萍.营养科的全面卫生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05)

食堂卫生管理制度范文第10篇

【中图分类号】 R 179 G 478.5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3-0283-01

【关键词】 食品处理和加工;公共卫生管理;学生保健服务

为了解淮安市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状况,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学生用餐卫生安全,并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学校食堂卫生监管提供依据,笔者于2007年6月对淮安市学校食堂的卫生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选取淮安市8个县(区)有食堂(主要用于学生就餐)的学校(含幼儿园)381个,其中城区学校食堂120个,乡镇(含农村)学校食堂261个;共有食品从业人员3 486名。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各县(区)卫生监督机构具体负责调查填写,内容包括学校食堂卫生许可证及食品从业人员健康证、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简称“三证”)持有情况,学校食堂经营方式、卫生管理、建筑与布局、食品采购及储存、卫生设施、从业人员状况等。

2 结果

2.1 “三证”持有情况 在所有学校食堂中,7.61%无卫生许可证(29/381),1.69%的从业人员无健康证及卫生知识培训合格证(59/3 486)。

2.2 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及经营方式情况 在381个学校食堂中,卫生管理制度健全的322个,占84.51%,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95.0%(114/120),乡镇学校食堂达79.69%(208/261);已明确专/兼职卫生管理员的350个,占91.86%,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99.17%(119/120),乡镇学校食堂达88.51%(231/261);食品采购能坚持索证的277个,占72.70%,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90.83%(109/120),乡镇学校食堂达64.37%(168/261);220个学校食堂由学校自身管理经营,占57.74%,161个食堂由私人承包经营,占42.26%。

2.3 学校食堂基本卫生设施情况 防蝇、防鼠、防尘等“三防”设施齐全的284个,占74.54 %,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94.17%(113/120),乡镇学校食堂达65.52%(171/261);餐具清洗、消毒保洁规范的233个,占61.55 %,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85%(102/120),乡镇学校食堂达50.19%(131/261);有充足有效的冷藏设施的310个,占81.36%,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98.33%(118/120),乡镇学校食堂达73.56%(192/261);食堂流程布局合理的256个,占67.19 %,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75.00%(90/120),乡镇学校食堂达63.60%(166/261);食堂餐橱比≥1∶2的231个,占60.63 %,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77.50%(93/120),乡镇学校食堂达52.87%(138/261);设有专用食品原料库的303个,占79.53%,其中城区学校食堂达89.17%(107/120),乡镇学校食堂达75.10%(196/261)。

3 讨论

调查显示,淮安市部分学校食堂无食品卫生许可证经营现象依然存在,无证经营的学校大多缺乏基本卫生设施,与卫生许可证的发放标准差距较大,无法办理卫生许可证,其中少数学校食堂虽已具备基本卫生设施,稍加投入即可取得卫生许可证,但大多由私人承包经营,不愿投入,迟迟不能领证。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的占84.51%,能够严格执行采购索证制度的占72.70%,说明有的学校对学校食品安全工作不重视,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不能落实到位,大多采取一包了之的方式,对卫生监督置之不理。由于承包人谋求经济利益最大化,采购食品原料只考虑价格,不顾及食品卫生质量,对食堂的硬件卫生设施更是很少投入,即使有卫生管理制度,也是形同虚设,存在极大的食品安全隐患。

调查显示,城区学校食堂无论卫生硬件设施,还是软件管理等方面明显好于乡镇学校食堂。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一是教育主管部门对乡镇学校的投入不足,学校食堂没有经过预防性审查,布局工艺流程不合理,无功能分区,存在先天不足,又无力对食堂进行改造;二是学校健康教育及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不够深入,在农村学校表现更为突出,从校长到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意识淡薄,卫生知识缺乏,“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错误观念根深蒂固;三是乡镇学校分布的地域较广泛,卫生监督力量难以对其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指导。

针对本次调查结果,笔者建议:(1)牢固树立学校是食品卫生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无论采取何种经营方式,学校始终要承担食堂食品卫生管理工作的一切法律责任。(2)加强学校食堂的基本卫生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对学校食堂的资金投入,彻底改变学校食堂基本卫生设施“少、旧、差”状况。(3)严把卫生许可准入关。凡新建学校食堂必须经卫生部门审查后方可施工;所有新申请办理的卫生许可证,必须按照餐饮业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的内容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方可发放卫生许可证。(4)加强学校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的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及考核工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将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纳入学校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凡学校食堂卫生不达标的,取消学校及校长评先评优资格。(5)加大学校食品卫生监督执法力度。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按照《食品卫生法》、《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的要求,严格学校食堂卫生许可制度。卫生行政部门要主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联系,及时将发现的问题向教育行政部门反馈,尤其对尚未取得食品卫生许可证的学校食堂,应充分发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行政干预作用。(6)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学校食品安全工作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因此,要及时将学校食堂卫生信誉度等级及学校食品卫生状况利用媒体向社会和家长公布,利用舆论力量敦促学校搞好食品安全工作。

上一篇: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范文 下一篇:后勤管理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