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心得体会范文

时间:2023-03-03 19:27:03

食品心得体会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1篇

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瘦肉精”、“染色馒头”等事件先后曝光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令人堪忧,能否保证餐桌安全,让学生吃上放心饭成为各级政府亟待解决的民生大事,在此背景下,我市率先开展食品安全专题培训,我有幸于 年 月 日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学习,使我对食品安全有了更深的认识。

作为学校食品安全,我认为应抓好以下工作:

1、对我校的培训工作高度重视,始终把培训工作作为促进食品安全工作取得实际成效的基础性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抓好。把培训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内容,动员所有人员提高认识,努力提高我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综合素质。

2、抓好食品安全的宣传教育,在师生、食堂从业人员中,广泛开展《食品安全法》的学习,通过小手拉大手、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从而带动整个社会,使之全民认识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抓好食堂饮食安全管理,严把食品采购关,切断食源性污染和疾病的发生,大宗食品定点采购,严格索证,建好台账,严禁采购散装调味品,做好蔬菜农药残留检测,不符合要求的蔬菜,严禁进入校园,加强食用油、禽畜肉等的检查,确保安全;加强从业人员卫生安全教育,规范食品加工销售过程管理,以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们将积极行动,落实“全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会议精神,切实抓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保证广大学生饮食安全。

食品安全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有”民以食为天”之说.食品的来源广泛,有些原料可以直接用作事物,有些需要经过加工,从食品产品成型到消费者的餐桌还要经过贮藏,运输等很多环节,因此,食品的性质,品质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经过所谓的基本温饱,营养平衡,心理美学,生物功能活性等几代食品的发展后,消费者又回到了与自己有切身厉害关系的食品安全问题上.食品安全问题其实不仅仅引起消费者个人的关注,也是食品生产者,经营者,政府等共同关心的大问题,因为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讲,食品安全与国家的安全紧密相关.

习惯总是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混在一起,没有明确区分两者的差别.如今把食品安全问题单独提出,应该给出一个概念,但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198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和食品卫生等同,将其定义为”生产,加工,贮存,销售和制作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的消费而采取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担保”.1996年,WHO则把食品安全与食品卫生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重新进行了定义:”食品安全是指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和/或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保证;”食品卫生”则是指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性和食用性在食物链的所有阶段必须采取的一切条件和措施.可见,这两个概念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结果,后者强调的是为了达到结果而进行的过程控制.

食品安全还有”量”和”质”的区分.对于经济不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事物供应量不足,不能解决民众的温饱问题,这就是食品安全的量的本质,英文用flld security表示;在解决了供应量问题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对人类健康的损害,规模上可能较大,会造成公共问题,这就是”质”方面的食品安全问题,英文为food safety.

二 学习食品安全与市场准入课程

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政府为保证食品的质量安全,对具备规定条件的生产者才允许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具备规定条件的食品才允许生产销售而实行的一项监管制度,它是一项行政许可制度.其包括以下3项具体制度:(1)对食品生产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2)对企业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3)对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产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QS标志)制度.

为什么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1)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安全健康的需要.(2)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保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基本条件,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的需要.(3)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是适应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经济运行环境的需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什么 适用地域: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适用主体:一切从事食品生产加工并且其产品在国内销售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适用产品:列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重点产品目录》且在国内生产和销售的食品.进出口食品按照国家有关进出口商品监督管理规定办理. 首批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有小麦粉,大米,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5类食品.从2003年第3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又对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面米食品,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实施了市场准入制度.因此,目前共有上述15类食品要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从2004年第4季度开始,国家质检总局还将对茶叶,糕点等13类食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2篇

新年伊始,我有幸参加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市2007年度的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全体公务员的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在市局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市局人事科严密有序的组织下,取得了圆满的成功。此次培训历时三天,虽然时间不长,但课程安排紧凑、时间分配合理、培训内容丰富、方式独特,无论人员住宿的安排,就餐人员的分配,早操训练的设计,拓展训练的开展,联欢活动的组织等环节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每一位参训人员深刻的感受到组织人员的认真、细心、周到。在这三天的时间里,我们来自同一系统不同单位的近百名学员,相互关心、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大家增进了了解,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短短三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慨颇多,深刻认识到此次培训的重要性。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更新日益加快,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学习、不爱读书就会缺少活力、迷迷糊糊,难以适应工作的需要,很难履行好党和政府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确保广大人民的饮食用药安全。所以我认为市局安排的此次培训,无论对于新录用的公务员还是老同志,无论是一般的非领导人员,还是具有领导职务的公务员都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次培训为每一位参训者提供了一个学习的机会、交流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进步的基石。这次培训给我的感受很多,我总结了以下三点: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这次学习培训,周业柱、吴慈生等几位教授那渊博的知识,精深的理论功底和犀利的社会洞察力,使本人深感学习的重要性。每一位公务员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加强理论学习。一定要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用发展的马列主义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同时还要学习本职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学习现代经济、科技、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另外,还要学习一些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博而专”复合型人才。在学习方式方法上。一是要挤时间学习,特别是要利用业余时间。由于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刚成立不久,人少事多,一人多用的现象十分普遍,很难抽出时间学习,这就要求我们需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尤其要利用好晚上和节假日时间进行学习。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要结合自身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学会理论指导实践,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们不仅要向书本学习,还要向实践学习、向群众学习、向他人学习。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报纸、杂志、网络等方式进行学习,不断地增长知识,扩大视野。

二、开拓进取扎实工作

我们每一位公务员不仅要善言更要立行,做到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正如市局领导所说的,一个人学习的效果,不是看你说的如何,而是看你做的如何,你的行为通过你的学习改变了什么。目前,我们系统工作人员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但也有部分人背离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形式主义、官僚作风、执法不公、吃拿卡要等不良现象严重。这些行为都是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严重损害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形象和党与政府在广大人民心目中位置。眼下,各单位正在开展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每一位工作人员都应该认真履行自身的工作职责,勤奋工作,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努力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严格执法、热情服务、廉洁勤政、务实高效。”身为一名稽查人员更应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提高自身打击假劣药械的能力,确保广大群众放心用药、用械。

三、创设和谐人际关系形成融洽团队氛围

安徽行政学院的周业柱教授在团队建设中讲到的“人无完人,但集体可以是完美的。”这句话很有道理。此次市局组织的拓展训练活动,更好地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积极性,强烈感受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认为机关工作要想步入新台阶,取得新进展、新突破,不仅需要拥有一个坚强有力、团结共进的领导班子,还需要打造一支求真务实、勤劳苦干的工作团队。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作为集体中的一员,只有先从我做起,乐与他人相处,不计较个人得失,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争名夺利,要学习他人长处,宽容他人短处,多交流,主动化解工作中的矛盾、隔阂等。我相信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做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必定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群。切不可拉帮结派搞小团体。只有同事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友谊加深了,在基础上才能形成一个团结的、充满活力的、有战斗力的集体。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3篇

1、借势策划,在提高传播者素质上下功夫。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它决定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流向。传播者常常是新闻策划者,新闻策划者的新闻价值发现能力、策划能力、新闻写作能力、调用媒体的能力对整个新闻策划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主管药品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新闻策划,根据不同的对象,通过不同信息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调动方方面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宣传,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充分发挥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牵头”和“抓手”作用,注意在宏观上把握,微观上协调,借《特别规定》实施之机,有计划有步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将监管部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中心任务上来,认真贯彻执行,推动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营造人人关心、人人重视、人人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2、借势策划,在选择合适传播信息上下功夫。在新闻传播中,信息是符号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好坏、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辐射力、影响力。信息传播要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和目的性,对于新闻策划者来说,要在大量信息中要挑选出合适的、与拟定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容。另外,它还要受到新闻传播媒介的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新闻策划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来传播。在《特别规定》新闻传播中,首先要明晰其出台的宗旨,即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责任,加强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要将“为什么要制定《特别规定》?、《特别规定》在严格企业的行为规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方面做了哪些规定?、《特别规定》要求生产经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承担哪些义务?、地方人民政府和监管部门相关责任有哪些?等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内容。第三,将信息传播内容该综合的要综合,该细说的要详尽,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3、借势策划,在匹配相应传播媒介上下功夫。食品安全传播信息内容确定后,如何选择媒介是新闻策划者重要的一环。在新闻策划中,新闻策划者不可能面对面原封不动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传播者还要按照不同的媒介特点来转换成可供传输的信号,要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行为,转换成文字(平面媒体)和画面(电视),要把抽象的内容变为受传者可识别、能理解的符号。故新闻策划者必须有流畅明白的表达,并且常常站在不同读者观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千万不能自说自话。在网络媒介上,要发挥网络快捷传播的优势,第一时间将《特别规定》的主要精神传播出去。在专业刊物上,权威公布,详细解读《特别规定》出台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食品等监管部门的四项职权、受到处罚的七种产品违法行为等具体内容。在地方报纸和电视上,要发挥地方宣传部门作用,简明扼要地介绍《特别规定》的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合理引导,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取长补短,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立体式进行传播,增强宣传的效果。

4、借势策划,在准确定位受传对象上下功夫。受传者是传播的终点,也是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在新闻策划中,只有介入到传播过程中、成为媒介的接触者和传播内容的享用者才是严格的受传者。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信息,因为个体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年龄、职业、价值观、文化等不同,他就会有选择地接触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这就要求新闻策划者必须掌握纷繁复杂的各个社会人群的兴趣、心理、文化的变化,并找出特定传播对象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针对政府层面,着重从问责入手,重点宣传地方政府负总责方面内容;对监管部门,着重从执法依据入手,重点宣传法律法规的没有规定和规定不明确的,而《特别规定》作出相应规定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食品等产品生产经营者,着重从合法性入手,重点宣传生产经营者严禁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以及主动召回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等制度方面内容;针对公众,着重从监督入手,着重宣传组织和个人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根据不同受传对象,有针对性强宣传,实实在在地增强传播效果。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4篇

一、食品安全法的立法背景和过程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国家的健康发展,关系社会的和谐稳定。早在改革开放的198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食品卫生法(试行),标志着我国的食品卫生监管进入了法治化轨道。在总结试行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食品卫生法于1995年正式颁布施行。对保证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发挥了积极作用,我国的食品安全状况不断改善。

(一)为什么动议制定食品安全法?

食品卫生法实施十四年期间,正值我国社会转型和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食品安全工作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食品监管存在着“三大软肋”,一是食品标准不统一,不科学,有关食品安全评价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信息公布不规范、不统一,导致消费者无所适从。二是食品企业社会责任感不强,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责任不明确,不严格,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对违法企业和行为处罚力度不够,“红心咸鸭蛋”、“山西毒酒”、“致病福寿螺”,近年来,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每次事件都是在媒体闹的沸沸扬扬后相关部门才开始轰轰烈烈的查处。特别是“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震惊海内外,造成近30万婴幼儿受到损害,5万余名婴幼儿需住院治疗,伤透了数十万家长的心,人们强烈要求杜绝,严惩这类违法行为。三是监管体制不合理,监管不到位,执法不严格,部门之间存在职责交叉,权责不明,导致存在监管的空白和漏洞,有利争着管,没利都不管,推诿扯皮。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一浪高过一浪的呼声,加快了食品安全立法的进程。群众反映的社会难点,也是全体人大代表们关注的焦点,连续多年来,关于“食品安全”的议案数量一直高居前列,“尽快制定出台食品安全法”成为全体人大代表的共识。

xx年的全国人大会议期间,30多名人大代表提出: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法,以确保人民身体健康。

xx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会,江苏、安徽、河南等10多个代表团的445位代表分别联名提出14件议案,要求加快制定食品安全法或修改食品卫生法。

据统计,仅十届全国人大期间,就有3000多人次的全国人大代表提出食品安全方面的议案、意见和建议。

因而顺应民心,采纳代表意见,也是立法初衷之一。

(二)为什么不是修改食品卫生法而是制定食品安全法?

到底是制定新的《食品安全法》,还是修订已有的《食品卫生法》?从xx年7月开始这一争论三年未休。直到xx年12月,温--总理签署的《食品安全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一锤定音”,宣告法律将以新的名称而不是《食品卫生法修订案》进入立法程序。

1、理念的提升:“食品安全事关公众健康,政府威望与国际形象”,它不是一个单纯的卫生问题,而是事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问题,安全问题。

2、顺应国际立法趋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相继制定出台的食品质量领域基本法都是以《食品安全法》命名的。最终,站在成果的基础上重建取代了仅仅是对漏洞和不足的“修修补补”。法律名称和法律规范范围果断改变的背后,是国家食品管理理念的提升。

(三)为什么制定食品安全法用了5年时间?

从xx年到xx年(立法阶段),国务院法制办进行了5次调研,举办了中美《食品安全法(草案)》论坛会,6次向各部委、地方政府征求意见。xx年修订食品卫生法列入全国人大年度立法计划,xx年将修订食品卫生法改为制定食品安全法。

从xx年到xx年(审议阶段),全国人大常委会对《食品安全法(草案)》进行了4次审议,全国人大法律委进行了7次审议。xx年4月20日,全国人大办公厅向社会全文公布食品安全法草案,共征求到1万多条意见和建议,法律草案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是立法走向科学化、民主化过程中迈出的一大步,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按国务院法制办主任曹康泰的说法:《食品安全法》立法不容易!

它难就在立法的5个难点上:

1是体制“僵局”问题,争论集中在分段管理上,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在4次常委会审议和7次全国人大法律委逐条审议中一直延续。

草案一审稿中并未规定卫生部牵头监管,仅规定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食品安全事故中对病人的医疗救治和各级疾控中心负责事故调查。

草案二审稿中,对卫生、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给予了明确,但是一些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虽然明确由卫生部牵头监管,但各部门责任交叉依然比较突出,且行政级别相同,协调难度大。有的常委直言:“现行监管体制不改,食品的安全状况很难有大的改观”,一些常委提出,食品安全必须实行或者明确一个主管部门负责;另一些常委则建议,成立一个跨部门的机构来进行综合协调和管理食品安全。国务院根据常委会的审议意见,建议推迟原定的审议计划,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等问题作了进一步研究论证。最终食品安全法明确,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协调、指导监管工作。

2是食品安全法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关系问题

农业部门和卫生部门分歧较大,特别是有关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和有关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的,以及涉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查处等方面由谁主导上,一直争论不休。

3是食品安全法和产品质量法的关系问题

质监部门和卫生部门也存在明显的分歧,特别是在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和上,以及检验机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上。

4是食品添加剂问题,有的提议废止使用食品添加剂,有的则提倡,各抒已见。

5是保健食品的问题:有的认为它不是常规食品,不应纳入本法,直到4审稿才纳进来。

(四)为什么食品安全法在4审时必定通过?

1、不能在体制“僵局”上纠缠不休

为了突破“僵局”,4审稿中增加了“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和“国院院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制作出调整”规定,为将来进一步理顺体制留下伏笔。

2、必须解决食品安全监管主体执法有据的问题。

3、指导地方政府实施体制改革。

4、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召开前通过食品安全法,有利于统一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认识,有利于正确理解《食品安全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精神,有利于推动《食品安全法》的贯彻实施,充分发挥人大的监督作用。

二、食品安全法主要内容介绍

食品安全法共分十章、一百零四条,其涵盖的内容大大超过食品卫生法九章、五十七条。

(一)关于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食品安全法》确定了“分段监管”的体制,但有新的规定。

1、实行“分工负责与统一协调相结合的体制。”

分工负责:即授权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

统一协调:即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这六大职能,起到统一规范“分段监管”的作用。

2、明确了地方政府负总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垂直的条条管理”服从于“地方的块块管理”。

3、为防止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各行其是、工作不衔接,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依法行使职权,承担责任。实行“无缝衔接”。

4、为了使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运行更加顺畅,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其工作职责由国务院规定。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5篇

在利益的驱动下,仍然有一些利欲熏心的不法分子冒险向农村市场销售“三无”、假冒、过期、劣质食品。而农村消费者又“偏爱”价格便宜、分量充足的食品,加上商品信息不流畅,自身鉴别能力差,农民成为新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潜在受害者,农村也成为假冒劣质食品的重灾区。

面对当前监管人员少,监管范围大,监管技术落后等问题,如何构建农村食品安全“防火墙”,建立一种长效监管机制,切实维护农村消费安全,成为各级政府和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重要课题。

打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强化网格监管,实施联巡联查,落实“两项制度”,拓展宣传渠道,创新监管模式,提升监管效果,这是省崇义县工商局总结出来的经验。

一、农村食品市场监管存在问题

1、“三无”、劣质食品推陈出新,层出不穷,以低廉的价格赢得农村消费者的“偏爱”。农村群众收入有限,消费能力相对较弱,只要能吃不危及身体的,不管是哪里生产哪个牌子,价格便宜分量足就行。这就使得“三无”、劣质食品有了很大的市场。

2、农村消费者文化素质低,获取信息途径较少,消费维权意识淡薄。目前,留守农村的消费者,好多是小学、初中文化,消费观念陈旧,法律意识淡薄,加上农村信息比较闭塞,对问题食品信息不能及时获知,一旦出现侵权行为或食品安全事故,都是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也助长了违法生产者、经营者的嚣张气焰。

3、基层监管力量薄弱,监管体制的不科学,执法难度加大。农村市场地理偏远,经营主体分散,进货渠道多样化,而工商职能的重心刚转移,基层监管人员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再者由于我国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权限分离,政出多门,多头管理,重管、漏管现象经常发生。

二、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的主要措施

1、“一站三员”打造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一站”:即农村食品安全监督服务站。“三员”即:村级食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和联络员。监督服务站与基础工商所、工商分局对接,调解处理本区域内一般性消费投诉、协助工商分局对当地食品经营户开展日常检查、提供信息,搞好宣传,一般由村领导担任站长,每周定期安排分局工作人员到站处理事务。村级食品安全监督员由村主任担任,信息员由村文书或会计担任,联络员由乡镇驻村干部兼任。“三员”的主要作用是监督检查乡村食品生产经营户,及时制止违法行为,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提供村民信息咨询,受理消费投诉举报,联络工商分局,帮助开展工作。到目前为止,已有80多个行政村都实行了“一站三员”制度。

2、深入推进“网格监管”机制,全面落实“两项制度”。按照“定区域、定专人、定责任、定任务、定奖惩”的要求,科学划分监管网格,明确网格监管职责,推行月报、季报、年报制度,要求各片管定期对辖区的食品安全监管的情况向分局汇报,县局定期督查和不定期抽查,大大提升监管工作效率。推行“网格监管”活动以来,实现了查办案件从被动到主动的转变,今年各分局累计发现案源43件。在日常监管中,对索证索票不健全、填写台帐不规范的食品经营户实行集中培训,现场演示,对屡教不改的经营户,给予警示告诫与适当的处罚,确实使“两项制度”落到实处。

3、“联巡联查”制度创新农村食品监管新模式。农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监管力度不够,边远地区容易形成监管死角。为了整合农村各方面资源,节省基础分局日常监管的人力、物力,把农村食品经营户以5到10户为单位形成一个组,实行组长轮值制度,定期组织学习、宣传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每月集中小组成员对食品门店进行巡查和抽查,并对相关检查情况进行公示,同时与邻近的组进行交叉交流,共同学习,一同进步,构筑起一道农村食品安全的“防火墙”。截止目前,全县已经建立“联巡联查”组30多个。

4、依托校园教育平台,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学生是不健康食品的主要受害群体,针对校园周边食品环境脏、乱、差的现状,县工商局以净化校园食品安全环境为突破口,以“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暨‘食品安全进校园’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紧紧抓住学校教育平台,大力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和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学校的辐射作用和学生的桥梁作用,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以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到9月份为止,全县开展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6次,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向学生分发了宣传资料1.5万余册。

5、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严格奶制品、豆制品、肉制品、面点、饮料等食品的准入制度,严把质量关,“三无”、过期、“山寨”食品一律下架或封存。对重点区域重点经营户的重点食品进行信息记录、市场巡查与回访检查,结合开展节假日、开学日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食品安全秩序,确实降低食品事故风险。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6篇

如何严格履行职责,作为基层质监部门的一员。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目前面临的头等难事、头等急事、头等要事。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与大家交流如何做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依法担负起各自的职责,严格依法履职。监管人员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将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既不交叉,又不脱节。

建立工业品和食品两个全过程监管链条,逐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监管部门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实现从源头抓质量。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质量承诺和协议准入制度。对于流通环节中有缺陷、不合格的产品,要实行货源回溯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确保产品质量。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具体的承诺,保证承担食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的产前环境质量检测、产中生产技术操作达标到产品出厂检验,全过程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与管理,从源头上提供质量保证。

基层监管部门应该大力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健全完善检测体系。要实现全过程、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检测体系,配齐配强检验人员,购置添加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严把产品质量关。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7篇

一、强化源头管理

近年来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逐年加大,但同时由于准入门槛低等原因,大量食品企业规模小、分布散、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质量安全管理能力较低。庞大的食品生产消费量、众多的生产经营者,再加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还不健全,这些我国食品安全基础薄弱的最大制约因素。要从根源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先应建立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的产业链监控体系,无论是蔬菜还是肉食,只要是食品范畴都应该列入监控范围之内。从生产资料如水、土壤、饲料开始,就应该加强监控,不能等到进入市场时再检测。

二、建立信用档案加大教育宣传

近年来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凸显了我国食品行业的信用缺失问题,信用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我国食品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政府应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真正在全社会建立产品源头可追溯、去向可追踪、信息可存储、产品可召回、查有线索、找有依据的良性运行机制。同时,完善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加大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力度。当前公众的食品安全防范意识、法制观念并未有大的加强,教育是食品安全防御措施的基本环节。社会应形成一种氛围,使食品的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兼具食品安全的支持者、维护者和创造者三重身份,从而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力。

三、整合监管机构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分别由食品药品监管、农业、商务、卫生、质监、工商等多部门实施分段管理,可能出现“多头分散、衔接不紧”的状况。因此应该进一步理顺食品安全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为主实施“综合性、专业化、成体系”的监管。不论食品哪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追究该部门的责任,从而避免监管缺位或者职责交叉、责任不清,最大限度地堵住监管漏洞。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8篇

一个地方是否践行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地方是否推进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协调发展;一个单位是否践行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单位是否促进了整体工作水平的不断提升;一个干部是否践行好科学发展观,关键是看这个干部在综合素质方面是否得到提高,本职工作是否得到促进。我认为,作为一名**市药监系统的一员,肩负着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的重担,面对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日益繁重的工作任务,如何把学习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当前各项工作结合起来,着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服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在眉睫。着重应该做到以下四个方面:

一要提高学习能力,进一步增强自身素质。我们不仅要深入学习业务知识,用业务来武装头脑,而且还要贯彻落实到平常的工作中。在学习中,要有目的,有方向,要进行系统思考、系统安排。我们不管学什么,都要与推动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把学习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提高知识层次,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

二要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增强稽查办案的本领。新形势下我们尤其要具有综合分析研究的能力,能够在复杂的人物和事件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并根据事物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超前采取防范措施,把工作做在前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要具有“忠于职守、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的职业道德,树立热情服务的宗旨,实行阳光服务,做到廉洁办事,为药监执法人员塑造良好的形象。

三要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实在性。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医改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我们平时日常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工作任务也将会越来越繁重。要使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求我们必须提高创新能力。如何结合提高药监工作的新要求,顺应形势进行不断总结、巩固、升华,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作为一名普通药监稽查人员事事要讲发展,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以良好的精神状态面对全新的工作。要发扬艰苦奋斗、埋头苦干、自觉奉献的优良作风,坚持说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勤于政事,苦干实干,把心思用在工作和事业上。

四要提高自律能力,进一步树立我们药监执法人员的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着个人,而且代表着药监系统的形象。我们一定要堂堂正正做人,走好人生之路,着力规范服务行为,树立良好的形象。要正确认识自我,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人要谦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良好作风。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9篇

1、借势策划,在选择合适传播信息上下功夫。在新闻传播中,信息是符号化的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的好坏、新闻价值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其辐射力、影响力。信息传播要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和目的性,对于新闻策划者来说,要在大量信息中要挑选出合适的、与拟定目标密切相关的内容。另外,它还要受到新闻传播媒介的时间和版面的限制,新闻策划者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最有价值的内容来传播。在《特别规定》新闻传播中,首先要明晰其出台的宗旨,即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明确生产经营者、监督管理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责任,加强各监督管理部门的协调、配合,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其次,要将“为什么要制定《特别规定》?、《特别规定》在严格企业的行为规范,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方面做了哪些规定?、《特别规定》要求生产经营对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承担哪些义务?、地方人民政府和监管部门相关责任有哪些?等作为重要的信息传播内容。第三,将信息传播内容该综合的要综合,该细说的要详尽,做到“淡妆浓抹总相宜”。

2、借势策划,在提高传播者素质上下功夫。传播者是指传播内容的发送者,是信息传播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它决定“传播什么”和“如何传播”,在整个传播过程中居主导地位,它决定信息内容的质量、数量、流向。传播者常常是新闻策划者,新闻策划者的新闻价值发现能力、策划能力、新闻写作能力、调用媒体的能力对整个新闻策划活动起着关键的作用。作为主管药品和食品安全综合协调部门,要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新闻策划,根据不同的对象,通过不同信息载体,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调动方方面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开展宣传,增强新闻传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充分发挥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牵头”和“抓手”作用,注意在宏观上把握,微观上协调,借《特别规定》实施之机,有计划有步骤组织相关职能部门,结合实际,加强学习,将监管部门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确保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一中心任务上来,认真贯彻执行,推动联合执法和综合执法,营造人人关心、人人重视、人人支持食品安全工作的良好氛围。

3、借势策划,在准确定位受传对象上下功夫。受传者是传播的终点,也是传播内容的接收者。在新闻策划中,只有介入到传播过程中、成为媒介的接触者和传播内容的享用者才是严格的受传者。受传者并不是完全被动地接收信息,因为个体之间总是有差异的:年龄、职业、价值观、文化等不同,他就会有选择地接触信息,理解信息,记忆信息。这就要求新闻策划者必须掌握纷繁复杂的各个社会人群的兴趣、心理、文化的变化,并找出特定传播对象的兴趣爱好,加以引导。针对政府层面,着重从问责入手,重点宣传地方政府负总责方面内容;对监管部门,着重从执法依据入手,重点宣传法律法规的没有规定和规定不明确的,而《特别规定》作出相应规定等方面的内容;针对食品等产品生产经营者,着重从合法性入手,重点宣传生产经营者严禁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以及主动召回存在安全隐患产品等制度方面内容;针对公众,着重从监督入手,着重宣传组织和个人举报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权利义务方面的内容。根据不同受传对象,有针对性强宣传,实实在在地增强传播效果。

4、借势策划,在匹配相应传播媒介上下功夫。食品安全传播信息内容确定后,如何选择媒介是新闻策划者重要的一环。在新闻策划中,新闻策划者不可能面对面原封不动地把信息传递给受众,传播者还要按照不同的媒介特点来转换成可供传输的信号,要将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语言、行为,转换成文字(平面媒体)和画面(电视),要把抽象的内容变为受传者可识别、能理解的符号。故新闻策划者必须有流畅明白的表达,并且常常站在不同读者观众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千万不能自说自话。在网络媒介上,要发挥网络快捷传播的优势,第一时间将《特别规定》的主要精神传播出去。在专业刊物上,权威公布,详细解读《特别规定》出台的背景和现实意义以及食品等监管部门的四项职权、受到处罚的七种产品违法行为等具体内容。在地方报纸和电视上,要发挥地方宣传部门作用,简明扼要地介绍《特别规定》的主要内容及有关要求,合理引导,增强公众食品安全意识。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取长补短,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立体式进行传播,增强宣传的效果。

食品心得体会范文第10篇

如何严格履行职责,作为基层质监部门的一员。把好食品安全监管关,成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目前面临的头等难事、头等急事、头等要事。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与大家交流如何做好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各级各部门要依法担负起各自的职责,严格依法履职。监管人员要充分依靠地方政府。将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真正做到食品安全监管既不交叉,又不脱节。

建立工业品和食品两个全过程监管链条,逐步完善监管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基层监管部门要把全面建立索证索票和台账制度作为重点。建立质量追溯和责任追究体系,实现从源头抓质量。要引导和监督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质量承诺和协议准入制度。对于流通环节中有缺陷、不合格的产品,要实行货源回溯及缺陷产品召回制度,确保产品质量。食品经营者必须要有具体的承诺,保证承担食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其次,要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通过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的产前环境质量检测、产中生产技术操作达标到产品出厂检验,全过程实行标准化和规范化生产与管理,从源头上提供质量保证。

基层监管部门应该大力借鉴先进国家、先进地区的成功经验,健全完善检测体系。要实现全过程、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建立健全检测体系,配齐配强检验人员,购置添加先进的检测设备,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严把产品质量关。

上一篇:科技心得体会范文 下一篇:单位心得体会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