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

时间:2023-02-23 03:35:20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1篇

【关键词】师德 师风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51-01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以自己的知识培养学生,既传授知识,又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老师对学生的教导,离不开老师的知识和能力,更需要通过老师高尚的品德去引导、塑造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求知成才的需要

老师是学生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师德师风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纽带,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老师的职业道德是决定学生能否成才的关键。在学生心中,老师是求知途中的指路明灯,受老师的影响选择前进方向。学生从老师的身上不仅学到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习老师为人处事的方式。老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品德高尚的老师,不仅传授学生知识,而且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使学生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并懂得为什么而学习,从而成为品学兼优、对己有利、对国有用的人才。若一个老师自身品行差、作风不好,就会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比如对学生发表错误言论,差别对待学生,甚至辱骂、体罚学生等不当行为,就会对学生内心造成伤害,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厌世的心理,对学生的人生之路造成无法弥补的严重后果。`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爱岗敬业的需要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立足岗位,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老师只有具备了高尚的师德,才能更好的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学生。才能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才能以良好的师德师风去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到为人师表。教师要以认真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投入教育工作,才能不辱自己所承担的神圣教育使命。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只有具备优良师德师风的老师,才能坚守并热爱这份清苦的教师职业,并满怀喜悦的感受因学生成功而体现的成就。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持续发展的需要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力量,教师积极工作才能推动学校持续发展。教师的言行举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风貌。学校引进和培养老师,不仅要注重对老师知识能力的考核,还要注重对老师品德和作风的考核。师德师风考核,不能流于形式,需要在老师工作过程中实施全程考核。只有树立了良好的师德师风,才能在学生中产生良好的学风,才能在学校营造良好的校风,从而推动学校持续向前发展。师风、学风、校风三者相辅相成,互相制约也互相促进。师德师风建设不好,将对学校学风和校风造成消极影响。老师不好好教、学生不好好学,学校的教学秩序就会陷入混乱,长此以往,学校声誉受损、发展受限,整体陷入不利局面。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加强规划和投入,营造完善师德师风孕育和生长环境

通过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加强教学工作的软硬件建设,激发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为师德师风的孕育和生长创造良好条件。在硬件建设方面:一是加强信息化网络办公教学系统建设,为教师查阅教学资料、撰写学术论文、实施网上办公提供便利;二是加强现场教学场所建设,在教室内备齐教学设备,为教师的现场教学工作做好全方位保障;三是加强教师办公环境建设,使教师能够舒心愉快地备课以及批改学生作业。在软件建设方面:一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省市区组织各种教研活动和培训活动,为教师的成长进步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在学校内部有计划地组织课堂比武、教学竞赛等活动,创设一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促使教师提高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在彼此竞争中不断成长;三是通过师德征文、师德演讲、巡回报告等主题活动,或通过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等形式,在广大教师中不断宣传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二)加强监督和领导,建立健全师德师风约束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约束和激励机制的基本原则就是坚持价值引领,教师基本遵循的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学校常规管理,就要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因此开展师德师风考核,规范教师的行为。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完善教师职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提高广大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水平。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师德师风的考核:①爱岗敬业、热爱学生②依法执教、严谨治学③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并将教师的师德师风考核和绩效考核挂钩,作为职称评定、年终考核的必要条件。若师德师风考核不合格的当年不得评优、晋升职务,并扣发绩效工资。若违反师德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应给予处分或撤销教师资格、甚至解聘。师德师风考核优秀的,在职务评审,职称评定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

(三)加强教育和引导,培养提高师德师风规范和遵守意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要树立师德师风的规范和遵守意识,认清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领会师德师风的具体内容。要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首要内容。比如:召开师生座谈会,收集师德方面的存在问题;明确师德教育目标,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教好书,育好人;结合师德存在问题,精选教育内容,解决实际问题;安排观看一些师德师风先进人物的事迹报告,帮助提高道德认识,坚定师德信念;要求教师对照检查自身在师德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制订提高自身师德水平的计划;结合职工年度考核,总结师德体会,评比师德成果,树立师德楷模,巩固发展教育成果等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教育和引导,在广大教师中培养提高师德师风的规范和遵守意识。

一所学校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根本。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学校政治思想工作中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教师自身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自己,要能够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新时期学校教育者的崭新形象。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提高师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谈话

[2]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4期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2篇

关键词:师德;大学精神;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6-0332-02

一、师德师风与大学精神

大学是以人才培养为己任的,而创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质。爱因斯坦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不过他们要把社会服务看作自己人生的最高目的。”“一个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规格统一的个人所组成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曾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艾略特认为,大学文化最有价值的成果是使学生具有开放的头脑、经过训练而谨慎的思考态度、谦恭的行为、掌握哲学研究方法、全面了解前人积累的思想。

高校的魅力,缘于其人文的积淀、办学历史、师资水平、学术成就以及良好的学风和管理环境,更有来自精深广博的大学精神。师德是师之魂,师风乃师之本,两者承载着高校的人文精神和智慧理念。所谓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具备的基本道德素养;所谓师风,即是教师的行为作风,是教师这一行业的风气和风尚。师德师风,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并通过其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而对学生及周围的人们产生特殊影响的行为准则和道德风范。

西汉扬雄所云:“师者,人之模范也。”其意告诉人们:教师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还应通过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对待事物。可见为人师者,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还应具有仁爱包容之心胸,才能保长久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往往以言行举止而展现于人前,这就是人们常常对所谓“人品”的评判。教师,首先是品德的修养和情操的高尚。约束自己的生活作风,方可传道授业和解惑。师德师风仿佛是无形的力量,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治学本领。因为教育本身以及教师的职能对其从业者有着较高的要求,既有历史的继承性,更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还必须适应构建和谐社会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师者,当以关爱学子和传播知识为己任。17世纪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急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来诱导学生。”[1]204可见,教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以高尚的道德、良好的品行感染学生并影响学生。通过师德师风建设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队伍,可以使师生人际关系得到和谐,令学生朝着诚实守信、崇尚奉献的方向发展。

在和谐校园里,教师敬业的品行和广博的知识,学科研究和诲人不倦的风范,往往都是学子们争相效仿的楷模,以“为人师表”的精神风貌影响着学子的一生。教师不仅担负着“传道授业”的重任,而且肩负着“育人”的崇高职责。因而,教师唯有以良好的师德师风、良好的协作精神,才能形成持久的人格魅力,才能促进和谐高校的发展。

二、高校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师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要求。尽管明理,但仍有部分教师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上产生消极、拜金等不良倾向,对教学、科研可持续发展形成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

政治信念不坚定。此类师者缺乏理想和追求,对个人名利地位、荣辱得失极为看重,甚至离经叛道,崇洋。在学术交流、传道课堂以及各种讲座中公然散布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观点,歪曲事理地抨击现行的方针政策,严重损害党和政府的形象。

缺乏爱岗敬业精神。受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驱使,价值取向功利化和世俗化,不时表露出利欲熏心、急功近利、疏于钻研、学术浮躁,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圣职责置之度外。热衷于课外兼职或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到无止境的追逐利益之中。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缺少把高等教育作为事业的责任心。

行为规范意识薄弱。观点狭隘,不思奉献,或摆专家傲骨,或将知识浓缩,仅传授专业理论,不重视互动交流和技能学术培养;对学生道德教育和综合能力培养持漠视态度;以片面认识对学生进行误导,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对学生缺乏爱心,缺乏包容与尊重,不是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而是简单粗暴,态度生硬,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印象。

精神涣散、衣着世俗化:主要表现为师表意识淡薄,缺乏自尊自爱精神。放纵自我,迟到早退,上课接听电话;头饰古怪耍酷,或衣着时尚,或短小暴露,或长袍拖地,然精神涣散,出口成脏、举止粗俗;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在功利化的基础上,考试任意送感情分等等;殊不知这一切均给学生留下不良印象。

普遍寓于特殊之中,凡事得以马克思主义辩证观分析问题。部分高校教师存在师德失范现象,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与学校领导重师能、轻师德有关。该现象不同程度地伤及心智和职业荣誉感,严重导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趋于弱化。如重业务、轻政治,重师能、轻师德,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于高校之中。对广大教职工缺乏长期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产生许多不良世界观和人生观。

学校师德考核机制不完善。众多高校,平时多注重狠抓专业教学的管理而疏忽师德师风的建设,也缺乏师德考核评价机制;并且教师在晋职晋级时,往往以科研成果和教学质量为主要依据,全然忽视师德在教师总体考核中的比重和作用,这也是导致部分高校教师漠视师德师风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

缺少师德师风监督机制。教师的师德师风如何监督,一直是个难题。对于一个高校教师,可以通过专家听课、学生评教、课堂信息反馈以及教学质量测评等方式,很容易地对师者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进行监督考核,却难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来界定和测评某位师者的师德状况,从而导致综合素质平庸甚至低下的人挤进教师这一神圣行业并长期混迹于课堂之中,可谓误人子弟、损人前程。

教师法制观念淡薄。目前,许多高校屡屡发生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尽管个别教师有了法违乱纪行为,但却没能意识到自身行为问题的严重性。不管事出有因还是出于恨铁不成钢的心理,随意辱骂和体罚学生,结果都是好心做坏事。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

三、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几点建议

如何加强高校教师的师德建设,正是摆在高等教育管理部门以及高校党委领导眼前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严谨治校、从严治教,以师德增进影响从而提高知名度,以师德参与竞争从而赢得社会认可和可持续推进;以师风促学风,以学风促发展,始终坚持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并努力做到五抓五促:

1.讲政治,促认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引导,是做好传道授业师德建设工作之根本。认清形势、坚持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照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及要求,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动力,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其次,学校应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专家组,由校领导分管狠抓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工作,使师德师风建设深入人心并达成共识,统一思想,自觉维护良好的教学秩序,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促进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2.完善体制、加强管理。建立健全系列行之有效的师德师风建设相关制度,推动学校的教风建设。在具体工作中,首先体现在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大力倡导优良的师德风范,加强规范教学、管理章程,对教师的师德修养和教学工作各个环节提出明确要求,从而把师德和教学工作质量作为干部选任和岗位考核的重要依据。对申报教育系列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要组织专家进行重点听课和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参考依据,并实行教学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体制。

3.抓交流,促提高。高校应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交流活动,或举办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师德论坛”,邀请国内知名院士、专家、学者等,开展以师德为主题的名师讲座、座谈和讨论,以此达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更多的交流和讨论,不仅可以促进相互交流见解和感受,并且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与。另一方面,还可通过媒体,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进行收看,以发表意见建议等方式进行交流。还可以典型促教育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和讨论。

4.抓典型促建设。运用榜样的力量带动群众前进,这是唯物论和反映论在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先进典型,包括集体和个人,他们的思想、行为、道德、情操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时代精神,他们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优秀代表,又是精神文明的模范建设者。他们反映着新事物的本质,新时期的风貌,具有普遍的教育和指导意义[2]。可以说,典型是一面旗帜,是一种精神力量。运用典型指导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历来的优良传统。我们要从时代的需要出发,选择好典型,宣传好典型,才能把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得生气勃勃;才能更好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5.抓载体,促进群众性创建活动。各高校要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在网站上可以开设“师德师风”专栏,建立“师德论坛”和“名师档案”,将一些优秀的师德心得体会文章和优秀的教案上传到网上进行交流,将一些声誉较高、名望较重的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上传到网上供广大教师学习,并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功能,组织优秀教师在网上与师生进行对话,进行教学释疑和心灵沟通。我们还可以利用学校的校报、广播电视以及宣传栏,开辟“名师风采”、“教苑名葩”等专栏,集中力量重笔墨大篇幅地报道那些在教书育人等方面贡献突出的优秀教师和先进管理工作者,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和感人风采,影响和激励广大教职员工向他们学习从而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法规,以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核心,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中少数人存在的思想僵化、观念陈旧、纪律松散、作风漂浮、盲目乐观、精力分散、为教不廉、自私自利、诚信缺失等师德师风问题为突破口,切实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行为,全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狠抓建设,弘扬大学精神。古诗云:“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教书先教人,育人先育己。良好的师德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和大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郑禾.教师职业道德修养[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张枝成,邱军,王.党支部工作指南[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1.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职教师 师德建设 途径

我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中提出,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建设和谐社会,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的基本原则,将教育水平尤其是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到一定高度。21世纪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的时代,各国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竞争,人才则是这些竞争的核心因素。若要培养合格的人才,必须要有合格的师资。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师德主流是良好的,他们辛勤耕耘,脚踏实地,忠于职守,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进行感染和教育,为中职教育乃至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但不容我们忽略的是,许多中职教师由于自己放松了思想道德的建设,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他们往往精神状态和思想情绪失去了应有的平衡,变得浮躁,倦怠,迷失自我。本文将分析当下形势,从师德的基本现状入手,探讨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设的紧迫性及必要性,并着手分析如何加强师德建设。

1 中职教师存在的思想问题

1.1人生观、价值观的紊乱,理想的不明确。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建设,许多腐朽的思想腐蚀着我们的中职教师队伍,如极端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这就使许多中职教师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异变,他们不热爱职业教育,教课不努力,备课不细心,把主要的心思和精力用在第二职业上,单纯的只为钱,偏离了教师应有的价值取向和目标。

1.2教育的方法不当,缺乏爱心。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一般是年龄十五岁到十九岁处于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期是他们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否得当往往影响他们的一生。有些职教老师采取错误的教育方法如不平等的对待学生,对学生进行歧视、讥讽、侮辱、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对学生的成长极为不利。

1.3道德行为失范,言传身教不够。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的师德意识薄弱,纪律意识十分淡薄,上课吸烟,不注重仪表,言语污秽,思想泛滥,给学生做了一个坏榜样。自古以来言传身教就是为人师表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孔子提出“以身作则”的教师道德规范,在国外,加里宁提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中职的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并不断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1.4没有使命感,不注重协同施教,忽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三大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他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教师的社会化”是现今教育的重要特征,它确保三大教育的一致性。但是,现在许多中职教师都很少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这就导致教育的脱节,影响教育的连续性。

1.5因循守旧,故步自封,缺乏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比如发生新学期学生能力差,基础薄弱,导致教学效率过低的情况,一些中职教师往往怨天尤人,抱怨不停,却很少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问题。

1.6缺乏责任心,实践能力不强。综上这些缺乏师德的现象,严重的损害了学校及教师的圣洁形象,给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事业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 加强中职教师师德建议的途径

2.1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我们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提到议事日程,将师德师风的建设与加强进行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做到制度具体落实,组织切实落实,内容细致落实。当然,党员教师、骨干教师要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2.2为提高广大中职教师的师德师风,我们应该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充分发挥各级政治组织如团委、学校工会、教职工代表在师德教育中的作用,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相关的师德教育活动,从而形成齐抓共管的先进工作格局。

2.3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以提高中职教师的道德素养。学校的相关部门应时常在教师中开展职业纪律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以增强教师的道德意识,达到教师自觉依法执教的目的。我们应该坚持用正确的社会舆论引导中职教师,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教师,使中职教师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2.4我们要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教师应该谨记“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终点”的教育理念,充分的利用课堂这个渠道,把德育工作做到最好,以达到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健康的发展。

2.5加大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我们需建立有效、合理、全面的师德师风考核体系,把师德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大力表彰,进行一系列的正向激励以促进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

2.6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

2.7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建立全面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需要多方面的协同努力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监督,社会对师德师风评价的支持和关心,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学生舆论的反馈作用等。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中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学习;以先进化的教育、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的能力;加大教师管理力度,规范教师职业行为;重视运用舆论来引导,创造良好的师德氛围;注重社会监督,从而建立全面、系统的师德师风评价和监督体系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3 结语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4篇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强化了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为我国提供了国外广阔的市场、丰富的资源、先进的技术,更有利于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和科学文化,为我国师德建设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自由、平等、博爱、合作、互助等思想成为主流,在道德领域,人和人之间的自由选择权利和能力逐渐扩大,我国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理念不断地得到丰富、创新和完善,自身道德选择能力不断增强。要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教育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必须摒弃陈腐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将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实行更加开放的教育政策。当然,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也使国际上很多腐朽道德观念、意识形态逐渐渗入到我国,我国道德体系的快速建立也受到很大影响。很多教师在经济全球化大潮流中不断地迷失自己,被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所左右,这给我国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学而不厌,勇于创新”是教师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的职业道德规范,其他国家的优良传统也应该批判地接受,并在借鉴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创新,不断转化为我国高校的师德思想。不可否认,经济文化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我国的师德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了经济文化全球化对高校师德建设带来的新挑战。过分崇尚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部分教师,不遵守基本的职业道德,使我国传统师德观受到冲击,个别教师过分追求物质享受、追求经济利益,有的教师甚至完全没有职业责任感,对现阶段师德建设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的本质总是无法认清,对于问题认识不到位,对于发展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

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科研工作中的功利化倾向。高校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是科学研究,其中高校师德师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严谨的科学态度。但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学精神,不去潜心钻研,而是巧取豪夺,甚至抄袭。大部分教师搞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晋升职称,也就是说,高校部分教师对科学研究的态度较为功利。(2)敷衍的教学态度。部分高校教师只重个人科研,不重课堂教学,对教学工作精力投入不足,敷衍了事。还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在教室内接听手机,不遵守教学纪律。(3)部分行政人员的服务意识淡薄。行政工作者是高等学校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的职业道德、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影响着管理育人的实现。然而,目前高校中许多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服务意识淡薄,缺乏协调合作的精神,工作效率低,担任行政工作的教师在处理行政事务上的服务意识有待加强。(4)缺乏社会责任感,个人利益至上。市场经济对部分教师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部分教师过分看重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把自己的工作仅当作一种旱涝保收的谋生手段,很多教师没有把本职工作视为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伟大事业。其次,有些教师以挣钱为终极追求,热衷于第二职业,而忽视了对教学效果、教育内容的探索与研究,无心钻研业务,不求功劳,但求无过。以待遇的高低来决定自己敬业的程度,过分强调经济利益,缺乏奉献精神。

3中国文化视阈下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途径

3.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教育信念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教师这个职业。教师是专门培养人才的职业,非常特殊。教师应忠诚于教育事业,热爱自己的教育工作,尽职尽责,充分认识自己肩负的重任,把它当作自己的事一样来对待,为社会培养一代又一代的有用人才。尊重学生,热爱自己的学生。教师进行爱的教育的基本原则是平等对待学生,人的内在需求是渴望得到尊重,自尊心人皆有之,正如《学记》所言:“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越是感受到教师的爱心,教师的教导就越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就越亲近和信任老师。

3.2塑造教师自身形象教师应与时俱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不断获取新知识,树立现代教育理论观、人才观,完善和丰富学科知识,在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和理论能力的前提下,将理论与实践恰当地结合。坚持做到反思慎独,加强自我修养。

3.3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沟通渠道学校应从教师的角度出发,学会聆听他们的心声,在学校和教师之间建立起有效的沟通渠道,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水平和生活条件,明晰每一位教师的思想动态,减少高校教师外出兼职的机会,才能使教师安心进行教育教学工作。让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充满活力的保证是创新理念,要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构建以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校园文化,为高校建设师德师风建立现代化的学习评定系统,使高校能够真正成为学术重地。

3.4强化师德师风的制度和环境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培训工作,师德建设要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政治意识。把师德培养纳入师资队伍建设计划,制订明确的培养计划和方案,对教师进行道德品质、职业精神和思想观念等的教育。教师思想道德建设要有明确的制度、规范的约束和保障。首先,完善并严格实行对教师的年度考核制度和必要的奖惩制度,完善考核评估体系。建立激励机制,对师德高尚、业绩卓著的教师予以表彰和重奖。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对在育人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从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给予肯定和认可。

3.5从严考核监督,对失师德师风行为零容忍失师德师风的行为会严重破坏高校教师的形象,但很多失师德师风的相关事件仅仅是在一段时间内引起社会的关注与热议,但并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惩罚措施予以约束。当前,教育部正在积极推行“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实行5年一次的教师资格认证制度,师德师风考核评定成为其重点内容,这正体现了师德师风建设对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5篇

【关键词】雷锋精神;师德师风;教师素质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首要的是培养现代化人才,人是推动历史发展、创造价值的主体。我国早就提出科教兴国的人才强国战略,而培养人才的重任落到教师肩上。高校教师对教育的敬畏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前提。正如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李培根所说:“对教师来说,如对教育有一分敬畏感,自然会有神圣的责任感。教育者应该把教育学生看成培养生命一般,教育的过程就是对生命的礼赞”。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用雷锋精神塑师德师风的重要性

约翰・杜威在道德教育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直接的道德教育理论认为,道德观念(moral ideal)是真正的道德价值观念,即人们在内心真正掌握或具备的道德认识与道德品性,也就是指导人的行为方向的观念。道德观念并非“道德的观念”(ideal about morality),杜威尖锐的批判传统的空洞无效的道德教育,传统的道德教育只是灌输一些关于道德观念方面的知识,这样的做法对人的道德行为是徒劳无益的。雷锋堪称人们的精神楷模,师德师风建设中将雷锋精神贯穿其中,对提升教师的道德素质是大有裨益的。教师应在平凡的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雷锋精神,使雷锋精神在新的时代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风采。

师德师风的建设是高校教风的灵魂。“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其中职业道德是师德建设的重点,是教师思想和行动所应遵守的职业道德和准则规范。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主要体现在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 [1]高校师德师风是通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的行为,核心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近年来通过对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的建设,取得可喜成绩,涌现了许多深受学生爱戴的优秀名师,他们用真情传播着智慧的火种,就象那春蚕献出一生的忠诚,就象那冬梅吟唱着早春的歌声。他们的辛勤耕耘;换来了满园的芬芳,他们的无私和奉献,影响着一代又一代。

综观当前师德师风情况,大多数教师的师德师风总体上是好的,敬业爱生,甘为人梯;严谨治学,诲人不倦;言传身教,为人师表;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等。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迫切需要改进和解决。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意识淡化,思想素质有待提高

“部分教师忽视政治学习,理想观念淡化,政治观念模糊,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重视,育人意识淡簿。”[2]有些教师没有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片面地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传授知识,对学生缺少关爱,对学生的缺点错误不能做出正面的批评和及时的教导,还有的教师个人主义观念浓厚,渲染社会阴暗面,还有的少数教师不注意自身言行,在授课时发表一些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言语,对学生成长起到影响的作用。

2.敬业精神不强,教师工作责任感淡薄

热爱教育是师德规范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有些的教师不热爱教师职业,没有职业的神圣感和自豪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仅把“教师”作为谋生手段。有的教师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不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满足现状,墨守成规;有的教师备课不充分,工作敷衍了事,观念和思维跟不上时展的新形势,没有系统的知识理论,用落后的教学方式授课,上课没有激情,教学方法单调乏味,照本宣科,没有师生互动,不注重教学质量,只注重课时数量。

3.道德观念淡薄,缺乏师表作用

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学高为师”是对教师的概括和基本要求,教师的综合素质表现在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和职业素质上。在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对教师要求更高、更全面、更自觉;专业素质上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对教师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要求更高。但是,少数教师把教书与育人截然分裂,只注重“教书”而不主动“育人”。

三、以雷锋精神塑高校师德师风

针对新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杜绝教师道德缺失,全面提高教师道德素质,使教师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赫尔巴特说:“道德本来只是意志的一种属性,意志的一种决定。” [3]他认为影响人的道德性格形成的因素有,内部经验、思想的积累、身心健康、生活方式等。因此,作为新时期的高校教师,首先要有道德意志,要时刻将学习雷锋精神与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崇高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勇于担当社会责任、教育事业的伟大使命,抱着对党负责,对教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学生负责的原则,把职业当做事业来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1.用雷锋精神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学习

雷锋在一生中,不断的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他说,“思想教育应该是经常的,长期的……思想背了包袱,工作就会消极,干劲就不足,各项任务就不能完成。” [4]雷锋总是提醒自己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认为,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要坚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提升教师,以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核心。充分发挥雷锋式人物提升道德修养、加强道德建设方面的榜样引领作用,让崇高的雷锋精神感染人、塑造人。把学习雷锋精神纳入到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典型人物的激励、导向、示范作用,通过各种措施使师德师风建设成为每位教师自觉的行动,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和职业理想、道德水平为重点,推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2.用雷锋精神深化教师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教育

雷锋精神的核心是对党的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在雷锋短暂的一生中,忠诚与热爱深刻地贯穿在他的思想和行动中,她把自己的理想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这种内在的信念更加坚定了雷锋的行动。他在日记中写道:“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我总想多贡献一点力量,那些个人的军衔级别,我真没时间考虑。” [5]可以看出,雷锋的这种忠诚与热爱,成为一个标杆,在各个时代里都能给人带来信心和鼓舞。雷锋的这种精神力量,来自于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定信念。高校教师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承担着为人师表和言传身教的责任,要学习雷锋的那种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规范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做一名政治素质好、道德品质高、业务精、教学质量强的雷锋式的教师。高校应认真贯彻执行教师的基本道德规范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基本内容,加强对教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精神的教育。师德规范的作用在于使广大教师按照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自律地履行对社会、学校和学生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用雷锋精神激励广大教师追求理想的职业道德,进而达到不断完善自我和提高教书育人的水准。

3.用雷锋精神培养教师的高尚情操和甘于奉献的美德

雷锋以阳光般的爱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力量,以实际行动,让全社会都感受到了温暖。雷锋的人格力量在于“忘我”的工作和无私奉献,从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出发,全身心的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认为,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为社会主义建设孜孜不倦地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教育、关爱为基石,要有爱岗敬业的荣誉感,不断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教师通过日常的言行对学生道德情操潜移默化影响,在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感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境界,把全部的幸福与快乐寓于对教师职业的高度热爱和为实现教育事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总之,师德建设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有效地做好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着很大挑战,任重道远,高校应按照“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认真分析当前师德、师风建设现状,将师德建设与加强教师队伍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师德规范和激励、考核、监督机制,有力地促进师德师风的建设,每个教师如果能像雷锋那样教书育人,发扬雷锋精神,铭记责任,竭诚奉献,自强不息,开拓创新,整个教师的师德师风会有极大的改观,从而切实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促进和丰富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参考文献】

[1]郝雅翰.再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7).

[2]刘笠萍.高校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5).

[3]李萍,林滨.比较德育[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6.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师德师风;廉洁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6C-0028-03

廉洁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和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生全面开展廉洁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弘扬清正廉洁之风,办人民满意教育,大力推进师德师风教育,是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落实教育改革发展战略主题的重要着力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举措。

一、廉洁文化建设中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教育系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的具体体现、是切实解决教育系统作风行风问题的关键举措,推进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以廉洁文化建设为引领,坚持问题导向,就是不断深化师德教育,引导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严格规范广大教师从教行为;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文化建设,确立工作导向,营造广大教师崇尚师德的良好氛围;坚持三严三实、廉洁教育,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师德的典范性。学校应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促进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以良好的政治素质、高尚的品德和广博的知识影响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原则

廉洁文化建设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丰富反腐倡廉教育内涵,激励、引导全体党员干部和师生员工提高思想境界和道德素养,努力营造崇尚廉洁、讲求诚信、遵纪守法的良好校风。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首先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同时,要坚持“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教师的一切工作要以有利于维护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以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为落脚点,以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为根本目的,实现育人目标,为广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创造良好条件。此外,还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师德师风建设要实事求是,把职业道德的要求与教师个人的发展结合起来,切实尊重、关心、理解、帮助教师,将师德教育寓于做实事、办好事之中,在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中增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从实际出发,贴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结合教师的不同岗位和专业特点,提出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要求,切忌形式主义,务求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

以廉洁文化建设引领师德师风建设,就是要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发挥全体党员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完善领导体制,成立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总体部署和相关政策的制定、检查、督促工作。二级院系应成立工作小组,党政一把手是本部门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本部门行风建设的主要内容,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作落实有抓手。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带头实践师德;经常研究在师德师风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认真予以解决;不断提高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领导水平,定期对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的各项制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总结,确保有关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全体党员教师应带头履行教师职责,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党员教师在师德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时予以教育,对那些一味追求个人利益,严重违背教师职业道德的党员教师,要严肃处理。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学习,全员参与,区分层次,整体推进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师德教育纳入教师发展的全过程,纳入教师专项培训管理体系。加强教育培训课程建设,开发教育培训资源,整合教育培训内容,创新教育培训形式。强化师德师风的日常学习,制定教师政治学习计划,各级党组织认真组织实施,落实固定学习时间,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专题研讨、专家辅导、实地考察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师德培训。以中心组学习、教师政治学习、党员组织生活、师德报告会等为依托,多渠道、分层次地开展各种形式的师德师风教育,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结合不同岗位的教师职责,开展不同的师德主题教育与培训,把教师职业道德、学术规范、法规法制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列为培训的重要内容。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轮训制度,有计划地分批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参加省委党校举办的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把广大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工作范畴,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研究会、党建研究会等学术团体的作用,对师德师风教育专门研究,积极申报思政研究课题。

针对青年教师,要把提高师德水平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来抓,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师风教育活动。完善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度,组织年轻教师参加教师职业道德理论课程培训、院内岗前业务培训,将师德师风教育作为培训的重要内容。通过与优秀教师代表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通过高校专家进行师德师风专题报告,使新教师明确教师从业规范和教书育人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对每个青年教师成长提出明确目标,结合青年教师培养导师制度的实施,从思想品德到业务能力,全方位进行传帮带培养工作。

(二)完善制度,严格考评,加强监督,有效落实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能单靠说教与自律,要从学院整体发展出发,结合构建校园廉洁文化的要求,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监督评价奖惩机制,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形成整体推进的合力。

严格师德师风评价考核,要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规章制度,规范教师行为,使师德师风建设有章可循,促进学风、教风、校风的建设,完善师德师风建设机制。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指标,作为对各部门负责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善教师绩效考核,把师德放在首位,注重教师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科学有效地实施教师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分配的主要依据。把教师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资格认定、教师聘用、教师职务聘任和晋升、教师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细化制度规定并严格执行。

构建师德师风社会监督机制,建立师德师风问题报告制度,积极鼓励学生、家长和有关方面对教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监督和评议,形成师德师风建设监督网络,通过问卷、座谈、学生评议、家长反映、校长信箱、监督电话等多种途径,及时了解教师遵守师德规范和教书育人情况,做到防微杜渐,预防在前。对师德师风有严重问题的教师,经核查后根据学院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对不能履行教师职责的教师,应坚决调离教师岗位。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加大依法处理的力度,对有违教师形象的言行要给予批评教育、及时劝诫、责令改正;对严重违背师德要求的教师,要依照有关政策、法规给予处分。

(三)正面引导,加强宣传,形成氛围,扩大影响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注重关心关爱教师,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施展才华,实现价值,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变成教师自觉自愿的内在需要,在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影响并引导学生。

坚持正面引导,加大对师德高尚和教书育人成绩显著教师的宣传表彰力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要树立师德模范、教学名师等典型,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作为职务晋升、岗位聘任的依据,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每年以庆祝教师节为契机,集中开展师德师风教育主题活动。召开师德师风专题报告、 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师报告会,广泛宣传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寻找身边的优秀教师,通过广播、网络等校园多种宣传媒体,大力宣传师德规范和要求,为师德师风建设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以人为本,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在思想上要严要求,业务上要高标准,工作上要压担子,生活上要关心爱护。高度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环境,不断满足教师合理需求,切实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时了解和掌握教师心理状态,加强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注重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疏导,帮助教师减轻心理负担,提高教师自我心理调适能力。教师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快乐愉悦的精神面貌,不断提高对学生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基金项目:2014~2015年度江苏省卫生职业院校文化建设课题重点项目:以医德为核心的卫生职业院校廉洁文化建设研究(JCK201506)。

参考文献:

[1] 朱朝霞. 高校廉洁文化进校园的创新实践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2] 商植桐,于伟峰,李永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J].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0,(3).

[3] 薛Z.中国梦视阈下的高职廉洁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2013, (6).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7篇

一、指导思想

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总书记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依据,树立以人为本的师德建设理念,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二、培训内容

《教育职场:教师的道德成长》

三、工作目标

通过活动,在广大教师中形成“敬业爱生、明礼诚信、平等合作、勤学乐教、廉洁奉献”的师德风尚。要求全体教师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教师信用承诺制度。广大教师要切实做到:

1、在政治上要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四项基本原则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言行。

2、在工作上要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作出客观、全面和公正的评价,不单纯以学习成绩评价学生,努力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和水平,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和作业量,不准请学生代批作业,不得用作业惩罚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谩骂和歧视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各项管理制度,严禁上课迟到、早退、拖堂,不得随意调课,要密切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经常家访,不指责、训斥学生家长。

3、在纪律上要严于律己,廉洁从教;不得向学生推销任何商品,不得强制让学生集体购买复习资料、教辅读物,不得自立名目乱收费、乱罚款;不向学生家长索要财物,不利用职务谋取私利。

4、在社会上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语言规范健康,行为举止文明礼貌;不参与和迷信活动,不酗酒,言行不违公德;要关心集体,尊重同事;不做有损集体荣誉和不利同志们团结的事。

5、在生活上以师表风范严格要求自己,仪表朴素、整洁、端庄和高雅,不得穿奇装异服或浓妆艳抹进入学校;工作以外、节假日休息时间不做违反师德、师风的事。

四、主要措施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加强领导和管理,建立健全师德教育的工作机制,把师德教育纳入重要议程,将师德教育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统一部署,统一规划,做到制度落实,组织落实,内容落实。结合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贯彻实施计划,切实把师德建设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以及文明单位、文明个人的评选工作中。努力形成统一领导,分工负责,协调一致,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师德建设重在宣传,贵在坚持,开学后学校要利用校报、网站、板报、橱窗、教育画廊等宣传阵地大张旗鼓地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在师德建设活动中,善于发现和挖掘身边的先进师德典型,并做好学习和宣传工作。

3、开展活动、增强效果,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搞好师德建设年的有效载体。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活动,烘托环境,营造气氛。学校每月开展主题突出、喜闻乐见的师德建设活动,努力提高活动的针对性、实效性,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4、深入学习,树立典型。广大教师要继续深入学习《教育法》《教师法》,进一步树立依法治教的法制意识,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一步树立以德治教的道德意识。认真组织学习全国十佳师德标兵先进事迹,充分利用好身边的重大典型,在学校、在社会形成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观进取的精神风貌。学校将组织全校评选师德标兵和优秀班主任活动,努力用先进典型来引导人、鼓舞人、教育人。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8篇

一、高职院校师德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理想目标弱化,理想信念缺失。

对教育事业倾注满腔热情,能够为自己所从事的教育职业无私奉献,是高职院校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但是在学校升格为职业技术学院后,一些教师放松对理想的追求和世界观的改造,政治方向迷失。尤其是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对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任认识不够深刻。

(2)育人意识淡化,表率意识淡薄。

在高职院校中,部分教师工作责任心不强,对教学工作投入不够。一些教师仅仅把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看成一种职业和谋生的手段,而没有把它看作承担着传承人类科学文化知识、传播崇高理想的一项事业。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操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做人。但有不少教师认为自己的职责只是给学生传授专业技术知识,而对于学生的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一概置之不理;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问题漠不关心,缺乏责任感,育人意识淡薄。

(3)创新意识不足,业务能力不高。

由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治学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但造成科研学术成果的含金量下降,甚至还产生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抄袭、窃取他人成果的现象时有出现。另外,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足,不能及时更新知识,把握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业务不精、能力不强,无法给学生以智慧和力量。

二、加强师德建设的举措

(1)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和社会都要关心教师生活,要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关心教师的切身利益,努力改善学习、生活和工作条件,尽力做好培训、进修、留学和攻读学位等方面的规划和安排,为他们排忧解难,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还要经常开展适合教师的活动,拓宽教师思想沟通和情感交流的渠道,调动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总之,要最大限度地创造条件,使教师有用武之地,少后顾之忧。师德建设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使广大教师树立共同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敬业爱岗、教书育人的奋斗精神和创造精神,推动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2)师德建设重在教育。

师德建设,必须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教师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目标、内容等达成共识。结合学校、教师个体的实际情况,强化思想教育与培训,将思想教育作为一个长期工程来做,结合学院、系的政治学习机会、教研室活动进行讨论、交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与学习。把与有关加强教师师德理论的学习作为师德建设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对师德理论的学习,使教师对师德问题有清晰、明确的认识,树立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思想。

(3)健全考核管理机制,建立宣传激励机制。

教师考核管理机制的不健全,是造成师德失范的一个重要因素。鉴于此,在进行师德建设过程中,首先必须建立健全对教师的评价考核机制,基本原则是:结合实际,提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应该趋于多样化,体现公正与公平;在评价方法上,应该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考核处理上,奖励与惩罚并举,重在激励措施的运用。第一,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在教书育人、社会实践、就业工作中表现优秀的教师,要予以精神和物质奖励。第二,建立和完善考核管理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管理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对于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第三,建立和完善宣传机制。在校报、宣传栏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教育网站,要注意挖掘、提炼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优秀事迹,努力营造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9篇

1大学文化视野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建国之后我国的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书爱人、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等师德师风的精神内核受到了广大学人和社会的一致认可。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推进,市场原则、经济原则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规则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市场经济的规则要求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给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的师德师风的精神内核究竟应该如何和这些原则相接轨、相适应,就成为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我们就无法明确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师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师德师风的区别和联系,就无法用正确的理论观点来看待和批判师德师风建设的不良倾向。其次,随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不断深入发展,教师作为社会的一种职业也逐渐纳入到了公务员岗位系列。但是,由于我们长期停留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教师职业和教师岗位要求,面对作为社会职业和公务员系列的教师岗位,我们在职业素质、职业要求、从业资质等方面仍然有大量的工作亟待完善。在这种新旧交替的背景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然面临一个旧理念重新调整、新理念需要完善的过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成为制约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一个障碍。

2大学文化视野中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的几种理念

要推进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进一步加大理论研究和创新的力度,从历史传承、时展、岗位要求等各个方面重塑市场经济条件下师德师风建设的新要求、新理论,才能为高校师德师风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持,才能化解和厘清当前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错误观念和错误倾向。

2.1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坚持爱人精神为价值理念爱是教育的本质,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本质起源于人类自身对生命和价值的一种认同和关爱,正是以这种精神为追求,人类才把教育作为延续人类生命和价值的手段。教师作为从事教育活动的主体,其所从事的一切工作也必须以爱为核心,把这种爱的精神和理念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之中。时至今日,教育的方式、功能和价值等虽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其以关爱为本质和价值仍然是教育永恒不变的主题。纵观中西方大学的发展历史,以爱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对大学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大学始终强调教育中爱的精神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从原始社会教育的普及性和公平性到后来以仁爱为中心的儒学教育直到现在的社会主义教育,都强调教育要以爱的精神为其教育核心。而西方近现代大学的出现与基督教文化信仰密切相关,其大学文化中渗透着浓郁的基督教神爱精神。因此,我们说爱的精神是大学中的核心精神,是指导大学发展的重要精神动力,更是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要求。在现阶段就必须坚持以爱人精神为导向,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2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教师自身的道德的提高为前提教师自身的素质和道德水平如何,不仅会影响教师的师德师风,更为重要的是影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古人云:“麻生蓬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王守仁也曾经说过,人贵在“知行合一”,这里的“知”主要是指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知识修为,“行”主要指人在思想道德意识和知识修为指导下的道德实践和具体行为。思想道德意识和知识修为是人从事实际行动的前提和条件,有什么样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知识修为,就会有什么样的实际行为;同样,人的实际行为也反映着人的思想道德意识和知识修为,二者互为条件,不可分割。因此,我们说,教师自身要做到知行合一,知行一致,才能以自身的行动来影响和感染学生,只有这样思想道德教育才会产生效果,才会使学生听其言,信其行。

2.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热爱学生为依归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就必须把热爱学生作为其教书育人的前提。大学阶段正是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无论是身体素质或者是心理素质都迫切需要广大教师对其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获得美德,增长才干,解答人生的种种难题和困惑。教师对学生的热爱主要表现为,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的自身价值、前途和命运等的自觉的持久的关爱和高度负责,也就是常说的要热爱学生。只有对学生前途、命运的关爱和高度负责,教师才能真正热爱真理、热爱学术,这是教师之所以作为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启蒙导师的根本。其次,教师要做到言传身教。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更要亲身体会,做出表率。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就表明了教师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教师热爱学生还必须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对学生严格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表现,热爱学生不是置学生于严格要求之外,而是抱着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目的来严格要求学生。当代的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也都处于转型时期,他们的许多行为往往具有不确定性,迫切需要教师从严治教。思想道德品行上严格要求,生活上成长上严谨慈爱,这本身就是对学生负责、热爱学生的具体体现。

2.4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必须以热爱学术为根本韩愈曾经说过:“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重要方面和职责,更是大学中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对学生的爱只有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职责,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才能得到实现。因此,教师在对学生道德素质施加影响的同时,还应积极从事科学研究,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如果说高尚的师德师风是教师之所以为师的首要条件,那么高深的学术水平则是教师之所为为师的根本,教师最根本的要求就是传承人类具有的各种文化知识,这不仅是教师本身的需要,更是教师教书育人的需要。

从古至今,教师作为学问的代表,不仅传承了人类的各种文化知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进行着各种发明创造,不断丰富人类知识的宝库。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是现代大学的四大职能,而科学研究水平则直接决定着现代大学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对人类贡献的大小,这些都与广大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贡献密切相关。总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离不开高校对大学传统的继承和发扬,更离不开教师对爱人精神的具体实践,而师德师风建设又必须以爱人精神为导向,以热爱学生为出发点,以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为抓手,努力实现社会主义大学品质与核心竞争力的新跨越,不断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再上新台阶。

师德师风建设基本原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7)05-0067-02

提出,教育强则国家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一批拥有师德的好老师。加强高校的师德师风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推进教育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x。

一、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

201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在坚持文化自信、文化强国的层面上,教育是文化自信的支撑,学校是教育的基地,教师是学校的关键,师德师风是教师的核心。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符合文化自信的要求,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适应国际局势的变化,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

(一)师德师风建设是国家前进的动力

“十三五”教育规划中提出,没有强大的学校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学校教育在国家创新发展方面影响重大,是国家依托科技创新走向强国之路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坚持文化自信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方面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动力。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教育事业的进步,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高品质人才的培养,是社会发展、国家强盛的动力所在。

(二)师德师风建设是学校发展的保证

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和摇篮,在人才培养方面应该做到德育和知识并重,素质和文化兼容。“立德树人,不忘初心。”,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部分,是转变学校工作作风的要求,是校风建设的中心环节,关乎学校教育的成败。只有加强师德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的发展,教师才能够专心的工作,学生才能够愉快的学习,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学相长,学有所长,师生和睦,共同进步。

(三)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培养的方向

教师之责在于育人,教师之要在于身教,教师之道在于传理。“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道德高尚是身为教师的基本原则。在“四有”好教师中提出了,做好教师要有道德情操和仁爱之心,要用德去培养德,要用爱去传播爱。孔子所说的“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指师德对于教师的重要性。师德是一个教师最基本的职业素质,育人先育己,育己先育德。教师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师德,才能真正的做到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帮助学生。加强师德建设帮助教师提高素质品德,培养了职业道德,增加了人格魅力,优化了职业发展道路。所以,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的重要标准和职业培养的方向所在。

(四)师德师风建设是学生成才的关键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学校的根本目标是教育学生,使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从而成为国家栋梁。教育是什么,教育是教师和学生情感认知的互动,是一种人格对另一种人格的影响,是一颗心灵对另一颗心灵的启迪,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滋养。教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学习丰富的知识,帮助学生培养健康的身心,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品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当教师具有了良好的师德师风,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作用,才能真正的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教化。

二、当前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社会转型的负面效应也对教师产生了影响,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阻碍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这些问题必须得到重视和解决,保证师德建设的纯洁性健康性。

(一)重功利,轻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部分教师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情况,教师急于追求功名,热衷于经济利益和社会荣誉感,忽视教学工作,缺乏责任心。具体表现为课上不用心讲课,课下不积极备课,机械的安排作业,教条的讲课,秉持“因为教,所以教”的错误教学思想,不强调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犯经验主义的错误。教师不重视教学工作,不更新教学内容,马虎对待教学任务,缺乏对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学工作中只注重自身的好处和利益等等问题,这些都严重的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重教书,轻育人

古语有云,“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也提到,“教师的第一位职责是‘传道’”。教师应该让学生先学做人,后学做学问,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塑造学生高尚的品德修养。当前师德问题表现在,教师错误的认为自己的本职工作就是简单的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对学生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教师把重点放在学生学习知识上,一切围绕着书本和课堂进行,没有做到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更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

(三)重自我,轻自律

当前教师的教学态度存在问题,没有做到围绕学生,关心学生,服务学生。师德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往往重视自我,轻视学生,自认为在师生关系中处于主导的地位,主张学生以老师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随心所欲,自由散漫,把自己放在过高的位置上,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没有做到设计教,优化教。有的教师在跟学生的交往过程中,缺少自律,仪表行为语言等方面不注意,带给学生坏的形象,宣讲错误的思想观念,误导学生。这些师德缺失的问题,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四)重成绩,轻素质

教师把成绩好坏作为判定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对成绩差的同学不理不睬,严重的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作为教师不应该根据自身喜好,差别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早在几千年前的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为何到科技文明发展的今天又要根据成绩把学生区分开来,分三六九等。教师应该看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不应该只把目光放在狭隘的成绩方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身心健康,品德修养。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欣赏学生,信任学生,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

三、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在师德建设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依靠教师自身行为的自律自省,学校方面也要发挥积极主动的作用,探究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要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的首要位置,将立德树人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使教师把师德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师德建设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

(一)建立引导机制

高校要积极探究师德建设的规律,加强宣传活动,搭建交流平台,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施教。

高校发挥引导作用把师德建设的内容融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加强和提高教师的师德素质。学校建立相关的政策和制度要和师德建设相联系,把师德建设落实到和教师切实相关的地方,保证教师向师德教育方向发展。高校坚持价值引导,以组织活动为载体,以加强师德建设为目的,对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具体要求和内容进行宣传讲解,引导教师自觉树立正确的师德信念。

(二)建立监督机制

师德建设的过程中,要强化监督机制,构建一个由高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方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从根本上杜绝和遏制师德失范现象的发生。

监督机制的建立是指高校要监督教师的行为,提高教师自律自省的能力,规范和约束教师的工作。高校要安排师德考核系统,在年终评优考核中加入师德部分,把师德作为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在聘请和任用教师的环节也要加重师德的比重,使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把师德作为准则严格遵守。高校要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管理体系,对师德方面严重犯错误的教师进行严肃批评和处罚,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

(三)实行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能够激发教师加强师德的自觉性,通过建立完善合理的奖励制度,大力宣传和弘扬优秀教师的高尚品质和先进事迹,鼓励更多的教师向他们学习,提高教师师德的整体水平。

“见贤思齐焉”,激励机制使更多的教师把师德教育融入到自身的教学中,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责任心,荣誉感,使教师严格要求自己,高标准的遵守师德要求。另外,高校要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重视,在教师评奖择优方面,加强“师德”考核所占比重,把师德方面的成绩作为重要标准,培养教师师德的自觉养成。

(四)建立保障机制

在师德建设中要合理建立教师的保障制度,提高教师的工资,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关心教师的身体健康,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加强对教师工作上的支持力度,保障教师有个合理舒适的工作环境。

高校建立保障机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形成“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工作中要善于运用教师喜闻乐见的方法。学校在实际工作当中要为教师办实事,办正事,办好事,让教师时刻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重视和关怀从而自觉养成师德意识。

高校教师师德素质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培养质量,影响着学校的发展状况,影响着教育改革方向,影响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高校要继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发展,通过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更加开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宏.教师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构建研究[J].教学与 管理,2016,(3).

[2]张文强.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 河南社会科学,2016,(2).

[3]张付新.高校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J].沈阳大学学 报,2016,(4).

[4]候丽清.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建设的思考[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4).

[5]董坤.高校德建设的长效机制[J].安徽科技学院 学报,2016,(2).

上一篇:小学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 下一篇:关心下一代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