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洪灾害防治范文

时间:2023-09-21 16:46:28

山洪灾害防治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1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重点;防治技术

一、引言

山洪灾害就是由于大范围的在山丘地区降雨由此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引起的灾害。这种灾害给人民的经济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很严重的损失。近些年来,由于特殊的灾害天气和地理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各地区的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害时有发生,使很多的人民受到伤害,财产、设施和环境被破坏的情况非常严重。山洪所带来的灾害已经成为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种类,为我国的防洪减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山洪灾害最常见的形式是溪河洪水,会导致山塘、水库的溃决。滑坡会导致植被、山体失去原有的模样,泥石流兼有洪水和滑坡的双重破坏作用,会使城镇、村庄等被掩埋。

二、山洪灾害防治重点

山洪灾害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和季节性,大部分的山洪灾害会发生在6到8月份,发生时经常会伴随着泥石流、崩塌和滑坡等灾害,成灾的速度非常快,往往会发生公路中断、人员伤亡、房屋倒塌等悲剧。只有对山洪灾害进行防治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及时对强降雨情况做出预报,对水情和雨情做出预测,对预测结果要向相关的防灾害部门进行报告,使相关部门可以早做准备,尽最大的努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的财产损失。

(一)暴雨计算

在计算中可以假设洪水和暴雨的频率相同,然后依据制定的频率在当地选择符合实际情况的流域进行洪水和暴雨的计算,对于各防灾区域所在的流域进行暴雨计算分析,对相应的断面要进行洪水暴雨计算分析,要充分的掌握各断面的不同频率的洪峰水位和洪水流量等。计算时要采用目测和概化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确定河谷的形态,对得出的计算结果和关系曲线进行分析。

(二)洪水分析

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洪水的形成因素也不同,要根据具体的地理环境和位置进行不同的分析,这里主要以博州的洪水成因进行分析。博州所处的地理环境和位置比较特殊所以形成了特殊的降水特点,有降水区域分布不均匀,降水规律变化大的特点。根据统计的数据得出形成洪水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山区降雨量大,山前容易突然降雨导致的洪水突发现象;第二点是天气变暖,气温突然升高,积雪和冰川融化的水形成了洪水。在博州境内,大部分的河沟都属于山溪河沟,纵向坡度很大,岸边很少有植被生长,融水和暴雨很容易汇集成洪水,使平原区域遭受洪水的伤害。经过大量的调查资料显示,绝大部分的洪水都是由暴雨形成的,冰川融水形成洪水的几率很小。但是,由于暴雨的到来会导致天气的温度产生变化从而导致冰川融化形成另一种类型的洪水,两种类型的洪水就对受害区域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导致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很大的威胁。

(三)危险区等级划分

山洪灾害作为一个综合性较高的系统,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与山洪灾害的发展及危害程度有着很大的关系,在降雨、地理环境等多方面都将涉及到山洪所带来的灾害。在我国国内可以将山洪灾害危险区划分为三个区域,山洪灾害一级区、山洪灾害二级区和山洪灾害三级区。山洪灾害一级区是山洪灾害的大区,反应了我国自然情况与经济情况的最重要的差异,山洪灾害二级区也是山洪灾害区反应主要影响山洪灾害的因素,即地形、社会经济和气候方面山洪灾害区域的分异情况。山洪灾害三级区对山洪灾害发育、实际情况和防治的重要性进行了充分的反应。每个省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山洪灾害的危险区进行等级划分,在划分中,要充分的考虑到本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划分出真正适合自身的危险区等级。

(四)预警指标

山洪的预警指标有很多中发方法,可以主要分成理论和经验两种方法。其中理论方法包括经典水文理论法、土壤饱和度和降雨量关系法、通过水流量反推法、暴雨临界曲线法等。经验法包括统计归纳法、内插法、比拟法等。在我国的山洪灾害区大多数都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但由于缺乏相关的资料和算法,预警系统不能充分的发挥作用。所以,在山洪灾害的预警工作中要加强对预警指标的研究。预警指标的研究主要包括对山洪灾害检测预警指标方法的确立、已掌握资料的使用与累积、修订相应的预警指标、对专业技术的加强与培训等。只有加强了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对山洪灾害预警的指标进行确立,进一步提高山洪防治工作,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保护。

三、安全评价体系

山洪灾害防治的安全评价要通过山洪灾害的实际情况产生的,要对山洪灾害的生物防治、防灾工作、减灾工作、水土保持等多方面工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对各地的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进行评价出不同标准和等级。找出山洪灾害防治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针对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顺利的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健全山洪灾害防治的安全评价体系可以让各地区山洪灾害防治部门对本地区山洪灾害防治的实际情况和安全水平进行充分的掌握,可以根据目前的管理状况对整个地区的防治工作进行总结。根据安全评价体系得出的结论,相关部门要对管理出现漏洞的地方进行有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调整,要尽量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山洪灾害的发生,尽全力减少国家和人民的损失。安全评价体系有效的将救灾转换为防灾,为建立科学的山洪灾害防治系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安全评价系统首先对减灾、防灾工程安全进行评价,减灾和防灾工作对保护社会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灾防灾标准越高得到的保障也就越高。但是,不能一味的追求高标准的减灾防灾工作,要制定适度、科学的工作内容,必须符合自身的经济情况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其次,要对非工程措施进行安全评价,工程措施对山洪灾害防治有着决定性作用,面对灾害时的管理能力在非工程措施上得到了良好的体现,这主要包括了对预警系统的监测和防灾预案的制定等方面。在山洪灾害到来时,完整的预案从容的面对灾害,更好的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对预警系统进行监测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更为可靠的信息。再次,要对水土保持进行安全评价,水土保持可通过减少淤积和保土固砂工作有效的减少了山洪灾害发生的情况。合理的安全评价对治理山洪灾害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山洪灾害调查技术

对于山洪灾害的调查要由统一的部门进行组织,在确定了调查目标、任务和内容后和范围后,确定调查路线和方式,利用合适的技术对山洪灾害进行调查。小流域的出口位置为排水区最低点,对于调查周围的山丘、村庄等具置进行标注。要对各流域进行命名,名称要简单方便辨别,最好遵循当地的叫法。划分后的流域发生了形式改变要及时进行标注,如果河道的汇流性质发生改变要及时提出修改建议,对流域内的重要设施或村落要重点标注,设置相应的关注点,在山洪灾害到来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各流域的土壤进行调查并分类,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制定不同的山洪防治计划。对土地利用进行核查,对实际情况发生改变或工作对照图上没有的土地进行标注,对于难以到达的地区要通过对当地居民的走访和谈话进行熟悉,尽快完善自己的工作对照图。只有充分的掌握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才能做好山洪的防治工作。工作结束后要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汇总,要精确的画出所调查地区的所有村庄、河流和山丘。对于需要进行山洪防治的地区、山丘和河流进行重点的标注,需要进行保护的村庄等在工作对照图上要体现出来,为今后的山洪防治工作打下基础。

五、结束语

山洪灾害对我国人民和经济的影响非常严重,是我国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一种,山洪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产生了不可挽回的伤害,给我国的减灾防灾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山洪防治工作者一直以来都在克服困难进行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只有对山洪灾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工作才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注:第一作者宋刚福系第二作者罗丹丹的导师)

参考文献

[1]王凯博;高保玲;李洪滨;王金龙;张景平.博州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2012.1(5):289-294.

[2]王文川;和吉;邱林.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研究综述[J].中国水利,2011.1(3):35-37.

[3]张志彤.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J].水利水电技术,2016.1(10):1-11.

[4]李昌志;郭良刘;昌军;孙东亚.刍议山洪灾害分析评价[J].中国水利,2014.1(8):14-17.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2篇

一、组织指挥机构

当出现突发性局地山洪灾害后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组织相关部门研究情况,根据险情、灾情迅速作出决定,县防汛指挥部命令,启动预案,各成员单位及有关部门按预案分工协作,所在乡镇政府及防汛单位具体实施。

二、工作职责

1、职能部门工作职责:

当河道出现突发性险情或出现突发性山洪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命令,水务局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当发生突发性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县防汛指挥部命令,矿管办(滑坡办)派员现场技术指导、制定方案,属地乡镇负责组织实施抢险。

1)、县气象局负责诱发山洪灾害的天气监测和预报,提前做好强降雨和灾害性天气预报,为山洪灾害防御提供气象预报信息。

(2)、县矿管办负责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和治理,全面掌握地质灾害分布情况,确定降雨可能诱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危险区域,分析标明灾害可能发生的程度及影响范围,把防灾“明白卡”发放到村、户,并加强监测预警,切实做好我县矿山汛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防治监督检查工作和技术指导。

(3)、水务部门要做好山区洪水预报及各类水利工程的安全度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山区洪水灾害造成的损失。

(4)、建设部门要全面掌握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群众居住分布情况,加强城乡居民点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严格对山洪灾害易发地区工程项目的规划审批,使各类设施建设尽可能避开山洪灾害危险区域。

(5)、民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危险区群众转移安置和生活救助工作。

(6)、农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群众籽种供应工作。

(7)、交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道路的抢修疏通工作。

(8)、财政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资金扶持工作。

(9)、林业部门要做好山洪灾害林木的抢护工作。

(10)、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及时研究处理突发的山洪灾害。

(11)、县粮食局、电力局、人武部、公安局、供销联社、商业局、物资局、卫生局、广电局、发改委、电信局、移动公司、教育局、经贸局、旅游局等相关部门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职责执行。

2、乡镇工作职责:

(1)乡镇长对本辖区防汛工作负总责,全面广泛深入宣传防汛知识法律法规,做好广大干部群众抗洪抢险救灾组织动员工作。

(2)及时组建抢险队伍抢险抗灾,落实防汛职责和任务。

(3)积极筹措防汛抢险所需物资。

(4)加强防汛值班,固定防汛专用电话,确保水情、雨情、险情、灾情快速传递和防汛抢险指令的执行。

(5)及时如实统计,快速上报洪涝、地质灾情。

三、山洪灾害报告和处理程序

如果发生山洪灾害,所在乡镇政府应在6小时内,同时迅速上报县防汛办、县矿管办;如果发生山洪灾害,山区乡镇政府应在4小时内、平原乡镇应在2小时内迅速报县防汛办。防汛办、矿管办、城镇防汛办在1小时内按程序报县防汛指挥部领导和上级部门,积极做好抢险救灾工作。

四、监测预报

各乡镇政府要建立严格的防汛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各级领导手机要全天待机,保证防汛通讯联络畅通,并及时处理雨、水、险情警报。凡接到强降雨预报,要精心组织,妥善安排,迅速通知受威胁地区群众做好防汛抗灾准备。凡30分钟内降雨超过10mm的地区,做好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准备,派员监测重点滑坡、泥石流多发区域的险情;凡1小时降雨量超过30mm的地区,要适时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各级党政部门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果断启动山洪灾害防御预案,有条不紊地开展抗洪抢险,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五、预警信号方式

(1)、当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发生时的报警按照《县防汛抢险应急预案》、《县突发性地质灾害预案》规定的报警方式执行。

(2)、山区乡镇山洪暴发时采取鸣锣报警方式。

六、抢险救灾

1一旦发生险情,在及时向上一级防汛指挥机构报告的同时,当地应急抢险队要迅速投入抢险救灾,确保灾区人民生命安全,尽量减少财产损失。

2对可能造成新的危害山体、建筑物等要落实专人进行监测、防御。

3当发生灾情、要首先把被困人员迅速转移到安全地带。

4如有人畜伤亡,要及时抢救受伤人员,清理、掩埋人畜尸体。

5对紧急转移人员作好临时安置,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水喝,卫生部门要做好疫病防治工作。

6迅速组织力量抢修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

七、保障措施

1、汛前检查

汛前,县级有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要对所辖区域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登记造册,限期处理,消除隐患问题,该搬迁的要及早搬迁,对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要安排专人负责防守。

2、宣传教育

要加强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宣传,向社会公布山洪灾害危险区分布范围和相应的防御措施,要采取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山洪灾害的防御知识,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如遇险情,做到防、撤、抢有序进行。并采用签发明白卡、张贴公示、培训宣讲等方式广泛向可能受灾群众预先交底告知。

3、奖励与责任追究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治措施;成效

本文针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研究,将从山洪的灾害与成因入手,结合山洪灾害的特点,提出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最后,本文论述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水平提供参考性建议。

一、山洪的灾害与成因

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搏击范围广,破坏性大。很多时候来不及预警就已经发生。山洪灾害多发生交通不便的山区,是我国防汛工作难点。我国每年由于山洪灾害而死亡的人数接近4000人。山洪灾害的成因主要包含三个因素,降雨因素是诱发山洪灾害的直接因素,降雨量与强度大,很容易成为激发条件,成神山洪灾害。另外,地形地质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山洪灾害的重要成因。

二、山洪灾害的特点

山洪灾害经过不同区域性的大强度降雨,再加上地形地质和经济社会活动的影响,几方面相互作用,能够发生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总结来说,我国的山洪灾害具有以下基本特点。第一,分布范围广泛、发生频率频繁。第二,山洪灾害的突发性强,难以进行预测和及时防范。第三,山洪灾害成灾速度快,破坏能力强。第四,山洪灾害具有季节性,而且区域性质较为明显。

三、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一)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

既然山洪灾害不容易预测也难以估量,那么一定要加强当地民众的防灾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在山洪灾害侵袭时,将人财损失的可能降到最低。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要增强民众的额自救意识。可以通过在地区周边设计宣传和警示语,发放一些山洪灾害防范手册等资料,定期组织当地民众开展山洪灾害预警演练。加深群众对山洪灾害的认知与警觉性[1]。

(二)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

单独的山洪灾害预警和民众自救意识,不是解决山洪灾害发生的根本方法。想要降低山洪暮Φ姆⑸频率,必须要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该工程的主要措施是,加强本地区的入渗作用,减少雨水的汇集,拦截洪峰,减弱洪水的冲击力度,同时要对护岸和堤坝进行加固作用。加强本地区的生态建设,多种植林草与植被。

(三)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山洪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山区地形地质的环境内因,和降雨与人类行为的外因。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从而改变当地环境条件,这是山洪灾害发生的前提。因此,加强本地区的水土保持工作,是山洪灾害防治的最重要的措施。要针对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的状况,有针对性的采取解决措施,增大植被的覆盖率,抑制山洪灾害爆发[2]。

(四)广泛治理受灾地区滑坡

山洪灾害的防御措施,同样不可忽视滑坡治理。对于滑坡的治理要采用先进技术,对滑坡边缘进行防护,其应用到的水利技术包括排水、削坡、抗滑键、锚固等。以此来治理山洪灾害的国发区域,这样不仅能够增强特定区域的实际抗灾能力,还能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和优化。

四、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

(一)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

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首先包括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该防治预警网络山洪灾害检测网络与检测预警网络。该网络建立后,山洪灾害多发地区的民众,就可以根据检测网络所检测的数据和内容,获取安全的避险点,从而减少人员伤亡。该网络还要能够对雨量进行播报和分析,使民众第一时间接受到该分析与预警信息,加大民众转移安全性。

(二)发挥出了显著防灾减灾效益

近几年,我国的部分山区山洪灾害多发地区,都实现了相应的治理工程体系,我国的山洪灾害检测和预警系统,都能发挥出防灾的效益。在应对山洪灾害时,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治郭勇,使伤亡人数大大降低,同时减少了基础设施及公共设施的损害,改善了防灾体系,发挥出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

(三)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汛体系

对于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通过建立灾害监测及预警网络,再加上先进的水利技术,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治体系,带动了地区之间的防汛决策能力。也弥补了过去山洪灾害的预警防范缺陷。在防治工作中,降雨量的检测和播报分析十分重要,高效的防汛体系的建立中,也少不了具有创新精神的高技术人才。因此,为了加强这种科学山洪灾害防治模式,必须注重科技人才培养,这是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五、结语

山洪灾害的防治工作,在我国的防汛工作中为重点内容。本文针对山洪灾害防治措施与成效研究,是从山洪的灾害与成因入手,结合山洪灾害的特点,提出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包括加强当地民众防灾意识、加强山洪沟道的治理、积极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广泛治理受灾地区滑坡等。最后,本文论述了山洪灾害的防治成效。分别为构建出山洪灾害防治预警网络、发挥出了显著防灾减灾效益、形成了科学高效的防汛体系等。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水平提供一份借鉴。

参考文献:

[1]张凯,韦凤年,尚全民,黄先龙,左吉昌.提高山洪灾害防御能力撑起人民群众“生命的保护伞”―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综述[J].中国水利,2012,03:46-48.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山洪成因;山洪防治

中图分类号: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159-02

沙井子灌区是一个大型的平原型灌区,位于阿克苏河流域中下游,拥有近100万亩的灌溉面积。该地区在欧亚大陆腹地之中,受到山脉和沙漠的影响,形成了典型大陆性气候。该气候下农业灌区为纯灌溉型。本地区汛期常发生暴雨灾害性天气,山洪、山前洪水较多,由此引发洪水灾害,使当地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阻碍。近几年,沙井子灌区的山洪地质灾害概率呈现逐步加大的迹象,由此,必须对本地区山洪灾害的成因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山洪灾害的成因分析

山洪灾害同气象条件、地形地貌、人为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对于沙井子灌区而言,突发性局地暴雨是山洪灾害形成的主要因素,形成暴雨的原因也是形成洪水灾害的主要原因,加上地形地貌、人为因素的影响,对山洪灾害的形成更起到了促成的作用。

1.1 山洪灾害发生的直接原因——降水

沙井子灌区所处位置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区,降水比较集中,并且分布不均匀,而且降水集中在7~9月,这一时期的降水量可占到全年平均降水的80%。形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首先是高原槽和西北气流的影响,加上沙井子灌区的地形条件比较复杂,在沙井子灌区的北部山区易形成暴雨。暴雨持续时间短、雨量大、降水不容易下渗,因而汇聚到一起,形成洪流。其次,夏秋之交容易出现连阴雨天气,连阴雨天历时长,没有地表径流,但却有十分充足的时间形成达到一定厚度的饱和土层,若此时发生较大强度的降雨,就非常容易发生山洪灾害。

1.2 山洪灾害发生的基础因素——地势

沙井子灌区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缓慢倾斜,北部依傍的天山支脉哈拉铁克山最高海拔2278米,南部灌区地势较平坦且低,相对高差悬殊。由于地形的高差较大,气候的垂直变化比较显著,有很大的水平差异,气象灾害多种多样。地形地貌使洪水势能强大,促使降雨所产生的径流直接顺坡而下,汇集到沟谷,快速形成洪峰,诱发山洪灾害。

1.3 山洪灾害发生的加剧因素——地层岩性

地质构造决定了灌区的地层岩性与地形地貌,而地层岩性对山洪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沙井子灌区的地质构造主要为石炭系灰岩、泥灰岩、二迭系灰岩、砂岩、页岩,还有第四系的松散沉积层、冲洪积砂卵石、黄土状亚砂土。这些岩层受河流的下切作用,形成峡谷,遇到强降水的冲刷以及长期的水土流失的影响,导致地层的褶皱发育比较普遍,地层平均倾斜30°左右,更容易加剧山洪灾害。

1.4 山洪的特点和危害

山洪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特征,首先是季节性,一般在汛期发生较为频繁;其次是具有突发性,其水流速度快且水量集中,水流中时常夹杂着碎石泥沙;再次是具有群发性,一般来说,一个地方山洪发生之后会导致其连带地方山洪的爆发,因为水流的冲击力大,地质结构复杂,最后,其带来的冲击力极大、破坏性极强,它不仅会对其周围房屋建筑和桥梁公路等造成破坏,也会对人们的生命带来很大的威胁,同时,山洪灾害对植被和农田造成严重破坏,对国家经济社会所带来的损失是无比巨大的。

2 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沙井子灌区地形地质条件、暴雨特点、经济状况、交通和通信条件、人员分布等实际情况,防治山洪灾害可以采取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由于防洪工程措施在全国各地都有比较成熟的做法,在沙井子灌区可以结合实际引入先进的工程经验,本文不再赘述,着重分析一下非工程的山洪防治措施。

2.1 强化灾害防治意识

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灾、避灾常识的宣传力度,强化全民的防灾、避灾意识。由于沙井子灌区人口比较密集、居民文化程度不高,对于山洪灾害的防范意识也比较淡薄,要降低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必须提高居民山洪灾害防御意识,树立牢固的山洪灾害防御思想,对电视、广播媒体加以充分利用,并结合采用宣传册、广告牌等宣传措施,真正实现山洪灾害防御思想深入人心。

2.2 评估灾害区段级别

在沙井子灌区由防汛指挥部牵头,组织气象、水利、国土等部门对沙井子灌区内遭灾严重的地段和区域进行全面的、深入的调查研究,依据不同的遭灾区域地理、水文、地势、局域气象以及居住人口等因素,对其成灾的几率和遭灾可能性进行分析,实行山洪灾害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划分分级的警戒区段,在特级、Ⅰ、Ⅱ级警戒区划界立标,并对其建设、生产和居住进行严格控制。

2.3 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由于当地居民很难明白山洪灾害的发生与人为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因为山洪灾害频发而放弃对环境的破坏,所以要在根本上扼制居民破坏环境的行为,必要时可通过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强制。因此,必须对相关法律法规加以健全和完善,尤其要保证山洪灾害的重点防治区段内的移民搬迁、退耕还林、环境保护等政策、法规能够严格执行。

2.4 完善灾情防治机制

气象部门应当加强区段内的强降水监测工作,保证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递。加强气象部门同国土、水利部门的会商联动,利用电视、广播、电话、短信及电子显示屏等媒介,使气象灾害的预警信息以及可能出现的山洪灾害信息传递到乡镇与气象信息员的手中。险情来临或者山洪初发的时候,监测责任人或者先发现的村民要立即通过预先设定的鸣锣、电话通知、村村通喇叭、拉响警报器等信号,迅速报警,并同时报告给当地的政府与防汛部门,方便政府与防汛部门向下游更大的范围立即施放警报、通讯报警、广播通知等,迅速组织抢险救援工作。

3 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表明,沙井子灌区特殊的地形地貌、气候原因等是形成山洪灾害的重要原因,山洪发生具有突发性和群发性,且跟随季节而变化,破坏力极强。而局部强降水是山洪暴发的关键性因素。其中,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是客观条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不可控因素。而局部强降水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小,主要也取决于客观的气象条件与地势特征,通过人为活动短期内难以施加干预。

因此,在沙井子灌区的山洪灾害防治的问题上,应当加大对人为因素的管控力度,通过对“人”的因素的管理,促进对环境因素的优化,以期改善自然环境,减少山洪灾害发生的几率。在施行长期防护措施的同时,注重短期措施的有效性、反应灵敏性,实现对山洪灾害的有效防治。

参考文献

[1] 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编写组.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R].2005.

[2] 李万寿.湟水水系古今述略[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9.

[3] 张世才.祁连山区域山洪灾害综合防治措施[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7,(4).

[4] 裴建明.酒泉市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5,41(2).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5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

(5)水土保持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6篇

**年10月27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要求各地要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批复》中明确了气象部门负责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实施的工作职责和任务。

为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履行气象部门在《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中的职责,现将《批复》转发给你们,请各市气象局、省局有关直属单位按照下列要求,认真贯彻执行:

一、高度重视,密切配合。浙江省山丘区面积占全省面积的70%以上,因降雨引发的山洪灾害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小流域山洪灾害包括泥石流、滑坡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已占全省整个洪水、台风灾害伤亡人数的80%以上。全省各级气象部门要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将防御山洪灾害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筑好防御山洪灾害的第一道防线。要积极加强与国土、建设、水利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作,履行部门职责,了解服务需求,提供防治建议,充分发挥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治体系中的重要作用。

二、合理布局,加强监测。努力提高灾害性天气监测能力,尤其要重点加强对山洪灾害危险点的监测,因地制宜,科学论证,根据防御山洪、地质灾害的需要,合理布局气象灾害地面监测网。同时,加强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气象卫星以及闪电定位网对暴雨、山洪等气象及相关灾害的监测,加强通信保障,确保监测信息传输及时无误。

三、努力加强气象灾害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加雨、山洪等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技术研究,开展暴雨、山洪的中、短期预报技术研究,通过研究我省各地山洪发生发展的条件和规律、山洪灾害的气象诱发因素等,建立起综合的山洪地质气象灾害预报模型。同时要大力完善气象灾害信息产品制作系统和气象灾害信息产品系统,着力扩大灾害预警信息覆盖面,加强与有关部门以及网络、通信等运行企业的合作,综合运用气象警报器、广播、电视、报刊、电话、手机短信、传真、互联网、文字材料等多种形式,传送气象预警信息,当前要重点发挥手机短信、电话、计算机网络作用,进一步完善紧急异常气象短信平台,充实完善农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强化在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的灾害预警信息工作。

四、进一步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各级气象部门要不断完善关于山洪灾害的预案体系,明确部门职责,梳理应急流程,充分发挥预案体系的重要作用,并结合各地山洪灾害应急预案中的要求,加强实战演练,确保气象部门在山洪灾害防御过程中反应迅速、处置有效。

五、各单位在山洪灾害防治中所取得的经验或提出建议,请及时反馈。

附件: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

附件:

国务院关于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批复国函〔**〕1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水利部、环保总局、气象局:

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气象局、建设部和环保总局《关于批复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请示》(水汛〔**〕313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你们认真组织实施。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二、《规划》的实施,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突出重点、合理安排。要注重整合利用各部门现有资源和设施,构建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发挥已有资源的效益。

要以近期规划项目为重点,以人员能及时转移、减少伤亡为目标,抓紧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进行试点,实施雨量监测、预警系统建设、预案编制等见效快的非工程措施和必要的工程措施。要加强宣传和管理,加强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防、自救和互救能力,构建群测群防体系。要结合易地扶贫,引导和帮助危险区居民在自愿的基础上做好搬迁避让。

三、省级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各地要将《规划》内容纳入地方“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实施计划,逐级落实防治目标和任务。中央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要加大对山洪灾害防治的投入,按照以地方自筹为主、中央投资为辅的原则,多渠道、多元化筹措资金。对《规划》中涉及的建设项目,要认真做好前期工作,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并按基本建设程序报批后实施。

四、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协调。发展改革部门要按基本建设程序抓紧项目审批或核准工作。财政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山洪灾害防治。水利部门负责有关水文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山洪沟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的实施。国土资源部门负责有关泥石流沟、滑坡的监测、治理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的实施。气象部门负责有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及相关防灾减灾预案等项目的实施。建设部门负责有关居民搬迁避让等项目的实施。环保部门负责有关生态环境治理、监督等项目的实施。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7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规划;原则;对策

一、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原则

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反映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环境保护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研究和制定全国山洪灾害防治总体规划和对策措施.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最大限度地减少山洪灾害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国山丘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保障。《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遵循了以下原则: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的原则。人类活动的负面效应已成为山洪灾害的重要致灾因素之一,不仅使自然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给人类自身安全带来严重影响。通过加强管理,规范人类活动,制止对河流行洪场所的侵占,采取“退耕还林、还草”、改变耕作方式等措施,改善生态与环境,保护水土资源。

②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和“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规划要求着重开展责任制组织体系、监测预警、预案等山洪灾害防御非工程措施建设,及时预警,提前组织危险地区群众转移;通过宣传、培训,提高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重点保护对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要的工程保护措施。

③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根据各山洪灾害区的特点,统筹考虑国民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各方面的要求。做出全面的规划,并与改善生态与环境相结合,做到标本兼治。

④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山洪灾害防治工作,要实行统一规划,分级分部门实施,确保重点,兼顾一般。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按轻重缓急要求,逐步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逐步实现近期和远期规划防治目标。

⑤坚持因地制宜、经济实用的原则。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点多面广,自然地理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防治措施应因地制宜。既要重视应用先进技术和手段。也要充分考虑我国山丘区的现实状况,尽量采用经济、实用的设施、设备和方式方法,广泛、深入开展群测群防工作。

二、山洪灾害防治主要对策措施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历时短、范围小而散,但易造成人员伤亡。对山洪灾害威胁区内的人员和财产主要采取工程措施进行保护既不合理也不经济。山洪灾害防治要立足于采取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综合防御措施,以减少人员伤亡为首要目标。

在研究山洪灾害分布、成因及特点的基础上。划分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地制定规划措施。规划的主要对策措施有以下方面:

1.非工程措施

非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加强防灾知识宣传、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建设监测预警系统、落实责任制并编制预案、实施搬迁避让、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防灾管理等。

(1)加强防灾知识的宣传培训

山洪灾害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决定了防御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全社会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和承担防灾工作。规划要求在全社会加强山洪灾害风险宣传培训,增强群众防灾、避灾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使山洪灾害防治成为山丘区各级政府、人民群众的自觉行为。

(2)开展山洪灾害普查

规划要求大力开展山洪灾害普查工作。研究山洪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确定了灾害发生临界雨量的制定方法,为山洪灾害预警提供了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根据临界雨量,通过分析,规划将降雨诱发的山洪灾害易发程度分为三级:高易发、中易发、低易发。中国降雨诱发山洪灾害的高易发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东北部、秦巴山地、湖南南部和西部、湖北西部、淮河上游山区、南岭山地、太行山、燕山、辽东半岛、长白山、大小兴安岭、以及新疆的昆仑山、天山等地。但是,由于规划工作的局限性,大量的隐患点还没有被发现,同时由于气候、人类活动等因素.还可能造成一些新的隐患或灾害点出现。因此,需要不断加大普查力度,扩大普查范围,为防御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3)建设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监测实时的降雨和洪水过程、监视山洪灾害发生征兆.预测山洪灾害的发生,并及时预警信息,这是减少或避免山洪灾害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最有效措施。监测系统包括气象、水文、滑坡、泥石流等专业监测与群测群防相结合的监测系统。规划新建自动气象站3886个,多普勒雷达站44个;新建自动雨量站8735个,水文站466个.人工简易观测站l2.5万个;布设泥石流专业监测站(点)1926个,滑坡专业监测站(点)2676个,泥石流、滑坡群测群防村组11880个。规划建设连接30955个监测站(点)的通信网络、1836个县级信息共享平台及警报传输通信设备、21193套乡镇警报传输通信设备.建设县级以上专业部门问网络互联,配置l2.5万套无线广播警报器以及锣、鼓、号等人工预警设备。开发气象、水文预报模型等。

(4)落实责任制并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

建立山洪灾害防御责任制体系,编制切实可行的预案,建立由各级政府部门负责的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在有山洪发生征兆和初发时就能做到快速、准确地通知可能受灾群众,并按照预案确定的路线和方法及时转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规划明确山洪灾害防御预案的内容主要包括:根据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特点.进行山洪灾害普查,划分危险区、警戒区和安全区,明确山洪灾害威胁范围与影响程度:建立山洪灾害防御领导、指挥及组织机构;确定避灾预警程序和临时转移人口的路线和地点;建立抢险救灾工作机制,制定救灾方案及救灾补偿措施等。

(5)实施搬迁避让

对处于山洪灾害危险区、生存条件恶劣、地势低洼而治理困难地方的居民规划拟采取永久搬迁的措施。要创造条件,政策引导,鼓励居住分散的居民结合移民建镇永久迁移。对移民新址、公共设施等建设用地须进行山洪灾害危害性评估.保障移民迁入安全地区,避免二次搬迁或造成新的山洪灾害。对难以治理的滑坡、难于防护的村镇,要求调整山洪易发区土地利用结构、村镇布局。在城镇及村镇建设、居民建房时应尽量避开灾害易发点。

(6)加强政策法规建设

制定和完善与山洪灾害防治相配套的政策法规,是规范山丘区人类活动。保证山洪灾害防治措施顺利实施.建立和完善防灾减灾体系,提高防御山洪灾害的能力。促进山丘区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规划要求制定风险区控制政策法规,有效控制风险区人口增长、村镇和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发展。制定风险区管理政策法规,规范风险区日常防灾管理、山洪灾害地区城乡规划建设的管理,维护风险区防灾减灾设施功能,规范人类活动,有效减轻山洪灾害。

(7)加强防灾管理

山丘区资源无序开发、居民点选址不当、城镇不合理建设等人类活动往往加剧或导致山洪灾害的发生。规划要求加强防灾管理.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社

会生活、生产行为进行管理.以适应或规避山洪灾害风险。加强山洪易发区的土地开发利用规划与管理。加强对开发建设活动的管理,对山洪易发区范围内的城镇、交通、厂矿及居民点等建设项目需进行防灾评估;加强河道、防灾设施的管理.以维护河道泄流能力,确保防灾工程设施正常运行。

2.工程措施

对受山洪及其诱发的泥石流、滑坡严重威胁的城镇、大型工矿企业或重要基础设施,通过经济技术比较,规划适当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保障重要防护对象的安全。工程措施对策主要包括山洪沟、泥石流沟及滑坡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水土保持等。

1)山洪沟治理

对严重威胁村镇、县城、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大面积农田的山洪沟采取工程措施治理。山洪沟治理措施主要有护岸及堤防工程、沟道疏浚工程、排洪渠等。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治理的山洪沟约18000条.需加固、新建护岸及堤防工程长度94710km.加固改造和新建排洪渠工程89650km,疏浚沟道8920km。

(2)泥石流沟治理

对保护对象重要、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采取工程治理措施。泥石流沟治理措施主要包括排导工程、拦挡工程、沟道治理工程和蓄水工程等。规划治理的泥石流沟共2462条.需修建拦挡工程13457座、排导工程8546km、停淤工程1480座。

(3)滑坡治理

根据滑坡危险性分类.对威胁到集镇、大型工矿企业、重要基础设施安全.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的不稳定滑坡。考虑治理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进行治理滑坡治理的措施主要要有:排水、削坡、减重反压、抗滑挡墙、抗滑桩、锚固、抗滑键等。规划治理的滑坡1391个.需修建截排水沟398400m.挡土墙904.5万m.抗滑桩679.1万m,锚索34.7万m,削坡减载8350万m3.

(4)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对一旦溃坝将造成山洪灾害防治区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病险水库.在现有工程基础上,通过采取综合加固措施.消除病险.确保工程安全和正常使用。恢复和完善水库应有的防洪减灾功能.消除防洪隐患。本次规划除险加固的病险水库均为小型水库.共16521座,其中小(1)型水库2999座,小(2)型水库13522座。

(5)水土保持

根据山洪灾害防治区内水土流失特征、分布规律、成因.结合山洪灾害防治要求.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治理。山洪灾害防治区有水土流失面积145万km2需要治理。治理措施将结合《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1998-2050年)》的实施进行。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山洪灾害;预警系统;防治对策

On the mountain flood warning systems and Countermeasures

Wei Hong-min1,Xu Bing-xin1,Yang Jun-ge2

(1.The Luohe Hydrology and Water Resources Survey Luhe Henan 462001;

2.Water Resources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of Luoyang City Luoyang Henan 471000)

【Abstract】The massif area of about two-thirds of the los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river floods accounted for 70% to 80% of the national flood losses, flood disaster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by the government at all level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In this paper,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flood disasters, hazards and early warning system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broad discourse, the building of the flash flood disaster warning system, describe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mountain flood prevention measures and flash flood disaster prevention planning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Flood disasters;Early warning systems;Control Measures

1. 山洪灾害概述

2011年初,中央以一号文明确了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解决水利改革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政策,并大幅度提高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中小河流治理作为近期的水利建设重点已全面展开,山洪灾害防治作为中小河流治理的重点内容正在实施了。

中国的山丘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二,因此山洪灾害分布广、次数多。每年汛期是山洪灾害的高发期,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道路、通讯等基础设施严重毁坏的事件时有发生,从而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关注民生”治国理念的深入,山洪灾害的防治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2006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要求“力争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减少群死群伤事件和财产损失。”,从而为全面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奠定了基础。

据统计,我国中小河流达5万余条,覆盖了85%的城镇及广大农村地区;中小河流水灾造成的损失已占全国水灾损失的70%~80%,山洪灾害已成为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灾种,山洪灾害防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1.1 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

山洪灾害是由强降雨引起的一种自然灾害,因山丘区处于流域上游的,坡降大,汇流速度快,形成的洪水陡涨陡落。主要特点有:(1)季节性,主要发生在降雨多的汛期。(2)区域性,位置固定,主要位于流域上游。(3)突发性,整个过程时间短。(4)迅猛性,表现在洪水形成快(迅)过程的陡涨陡落(猛)。前二个特点使山洪灾害防治便于规划和方案制定,后二个特点却增加了防治工作的难度。

1.2 山洪灾害的主要危害。

山洪灾害除了自身造成的危害外,还常常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重流经区的损失。2005年6月,黑龙江省沙兰镇发生的特大山洪,造成99人死亡,18人失踪;2006年7月,豫西卢氏县发生的特大山洪,造成75人死亡,14人失踪;2010年8月甘肃舟曲发生的特大山洪,造成1407人死亡,358人失踪。据1950~1990年的资料统计,全国洪涝灾害死亡人数中,山丘区占67.4%,由此可见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之大,危害之广。山洪及其诱发的山体滑坡和泥石流,冲击力大,破坏性强,除造成人员伤亡外,还给道路、通讯、房屋、农田等造成毁灭性破坏,财产损失严重。

2.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

按照山洪灾害的防治规划原则,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属山洪灾害防治的非工程措施,主要是通过布设雨量、水位站点,采集、收集、处理、分析雨量和水位信息,及时预测、预报、山洪规模等级,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2.1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山洪灾害虽然影响范围较小,但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却非常大、基础设施毁坏相当严重,其防治受到历届政府的高度重视。预警系统是山洪灾害防治的重要措施,因此其建设的必要性不言而语。

山洪灾害的防治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做了大量工作,但与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相比还比较滞后。许多工程措施标准低,年久失修,已达不到设计要求。非工程措施的站点布设数量少,采集手段落后,已不能满足防治山洪灾害的需要。目前国家防汛指挥系统正在实施,作为子系统的雨水情系统很多地方已建成投入使用。如河南省,2007年已完成全省的雨水情系统建设,所有报汛站全部建成了遥测站;2009年又建设了79个城市遥测雨量站;2010年又增补建设了200余处山丘区遥测雨量站;通过试运行,2010年全省的遥测雨情信息投入使用。就河南省来说,站点布设及情报收集已基本满足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需要。全国很多地方与河南一样,已具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可行性条件。

2.2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主要内容。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属山洪灾害防治的非工程措施,其建设应具备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建设前应勘察山洪灾害区基本情况,收集水文、地质及社会经济基本资料,为站点合理布设和方案编制做准备。笔者认为建设主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1)信息采集系统:大部分山洪灾害区以建设遥测雨量站为主,人口较多的城镇且有条件的河道应建设遥测水位站。设备选取要根据实际情况,既要满足精度要求,又要性能稳定、故障率低。

(2)信息传输系统:包括站点信息到省市县中心的传输。

(3)信息查询处理系统:各级中心应实现信息共享,能够查询实时信息,并能检索处理。

(4)预测预报系统:根据各山洪区的流域特点,建立降雨与径流经验公式或模型,及时滚动预测预报可能出现的洪水和等级。

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的前三部分内容与水情分中心类似,已有建设经验,无需说明。第四部分是重点和难点,需要考证分析资料,研制预测预报方案。由于山洪预见期很短,往往降水还未结束就可能出现洪水,预测预报方案除了考虑精度,还要特别考虑时效,因此方案要尽可能简明实用,计算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程序,以便快速做出预测预报成果,为防治决策调度赢取时间。同时还需要注意,山洪预测预报不同于大江大河,降雨达到一定等级就要立即开展,若有后续降雨,要连续滚动开展;初期以预测洪水规模或等级(定性)为主,后期要以预报洪水大小(定量)为主。

3. 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山洪灾害的防治在我国横跨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涉及29个省、274个地级行政区、1836个县级行政区、463万Km2的广大山丘区,因此任务繁重。各地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防治措施,层层落实责任,通过预警系统的建设及完善,不断提高减灾水平。笔者认为主要应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3.1 搞好基本情况查勘和基本资料搜集工作。以县级为单位,通过查勘和搜集,摸清山洪灾害区的数量,了解当地山体的地质构造,掌握山洪流经区的人口、耕地、道路、通讯、工矿等情况,绘制出山洪灾害区地形图、流域图、交通图、行政图,建立好基本情况资料库,为山洪灾害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2 普及山洪、山体滑坡及泥石流等科普知识,使山丘区干部群众了解山洪灾害的危害,掌握避险措施和路线。

3.3 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出山洪灾害的防治规划。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明确的山洪灾害近期防治目标和远期防治规划。对山洪灾害高危区村镇要尽可能实施整体搬迁,不能搬迁的要加大工程措施投入力度。

3.4 制定山洪灾害防治预案。预案要结合预警系统建设情况制定,并根据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的建设进展不断完善。预案应任务分工明确,逐级落实到人。

4. 结语

目前,我国大江大河的治理已取得显著效果,防汛已做到“预报有情报、调度有方案、决策有预案”。而处于山丘区的中小河流,绝大部分均未治理,河流无堤,暴雨频发,当地群众备受山洪灾害之苦;加之经济落后,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薄弱,发生一次较大的山洪灾害就可能导致当地很多群众“吃无粮、住无房、行无路”, 因此,山洪灾害已成为制约山丘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因素,应尽快实施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设,加快制定山洪灾害防治近期和远期规划,使经济发展成果惠及山丘区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1] 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简明报告[C].

[2]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编制工作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设计方案指导书[C],2007.

[3] 水利部水文局(水利信息中心),中小河流山洪监测与预警预测技术研究[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6.

[文章编号]1006-7619(2011)01-09-010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9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成因防治措施

1 卓尼县基本概况

卓尼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东接岷县、漳县、北靠渭源、康乐、和政,南邻迭部、四川省若尔盖县,西通碌曲、中部与临潭县插花环接。地理位置为E102°40′~103°02′N34°10′~35°10′,海拔2000~4920米,全县总土地面积5419.7平方公里,15个乡(镇),总人口10.3万人[1]。

2据县民政局灾情统计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山洪、泥石流、滑坡

2.1小流域洪水灾害

卓尼县有黄河一级支流洮河贯穿全县境内174公里,洮河一级支流较大的有26条构成了流域内大大小小的水系网。由于地形的限制和生存条件的需求,自古以来沿河两岸就是农牧民聚居地,一遇大(暴)雨,所有的洮河一级支流流量增大,再加人为河道改造,河流洪水陡涨,促使洮河水位骤升,洪水迅猛下泄,最容易遭受洪水灾害。

2.2泥石流灾害

因卓尼地形条件特殊,区域内河流密布,局部对流性天气频繁,极易发生暴雨并引发山洪在山区沟谷或山坡上夹带大量砂石泥土、具有强大冲击力的特殊洪流所造成的灾害。经卓尼县水利部门调查统计,泥石流易发沟壑有52条,从地形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一带。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在卓尼县柳林镇上卓沟、冰角沟和所藏沟[3]。

2.3滑坡灾害

由于卓尼县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非常特殊,大部分地区一经暴雨或洪水冲击,发生滑坡等灾害的可能性非常大,据县水利部门统计,有35处滑坡地段,主要集中在藏巴哇、扎古录、阿子滩、洮砚、柳林镇一带。

3山洪灾害的基本特点

山区洪水来势猛、涨水快、流速大、破坏力强,造成房屋、道路、桥梁的毁灭性灾害。据县民政局灾情统计表明,从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每年都有不同乡镇不同程度的山洪灾害发生。特别是80年代以来,山洪灾害越发频繁,损失越来越大,有显著加剧的趋势,严重影响卓尼县经济的发展。境内山洪灾害主要有以下特点:

3.1山洪突发性强、预报预防难度大

据县气象站34年降水资料以及近几年区域站降水反映为1小时降水量达35.3mm,10分钟降水量14.3mm,(洮砚、藏巴哇区域站)由于沟深坡陡,地貌支离破碎,很难存蓄降水,一遇强降水,很快就汇集成洪流,从降雨到山洪形成一般只几个小时,甚至在一个小时以内,较难进行准确的预报和防治。

3.2成灾快,破坏性强、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卓尼县暴雨发生常具有突发性,因山高坡陡,洪水汇流快,流速大,加之人口和财产分布在有限的低平地上,往往在洪水过境的短时间内即可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1988年7月6日19时30分,卓尼县城周围突降暴雨,前10分钟降雨量达18毫米,20时上卓沟、冰角沟和所藏沟暴发灾害,半小时雨量约60毫米,造成以柳林镇为重灾区死亡41人,冲毁房屋483间,冲倒围墙10538米,死亡牲畜684头,冲毁淤埋农田2253公顷等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75万元[2]。

3.3山洪灾害发生的季节性强、频率高、具有周期性特点

降水是诱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原因,卓尼县降水大多数集中在5-9月,这个时段是山洪灾害的多发期,7-8月是地质灾害尤其是泥石流的多发期。

4山洪灾害发生的原因分析

山洪灾害的发生主要与气象、地形地貌和人为因素等有关。对于卓尼县而言,突发性的局地大(暴)雨是造成山洪灾害的主要因素,大(暴)雨形成原因也就是洪水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再加之人为因素、地形地貌的影响,更促成了山洪灾害的形成。

4.1降水是引发山洪灾害的最直接原因

卓尼县属高原大陆性气候,降水集中,分布不均,降水量大多集中在6-9月,占年平均降水的80%。主要原因一是受高原槽与西北气流影响,再加上卓尼县山区地形条件复杂,往往在卓尼县西南和东北部山区形成大(暴)雨,雨量大,时间短,降水不易下渗而成洪流,容易形成山洪泥石流。二是夏秋之交因连阴雨天气,历时很长,无地表径流,却又有充足时间形成一定厚度饱和土层时,若再发生较大强度降雨,则最易暴发山洪泥石流。

4.2地形是导致山洪灾害的基础因素

卓尼县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南向东北缓慢倾斜,呈“V”

字型。境内最高峰扎伊克嘎海拔4920米,最低的洮河出境处的东北部藏巴哇乡柳林村河谷谷底海拔2000米,相对高差达2920米,山峦重叠,沟谷纵横。因地形高差悬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平差异大,气象灾害种类多,陡峭的地形地貌为洪水、泥石流、滑坡提供了强大的势能,促使降雨产生的径流顺坡而下,向沟谷汇集,快速形成强大的洪峰流量,进而诱发泥石流和滑坡的发生。

4.3复杂的地层岩性是加剧山洪灾害的内部因素

地质构造决定流域的地形地貌与地层岩性,而地层岩性又直接影响山洪灾害的形成和发展。卓尼县地质构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洮砚、藏巴哇、恰盖、康多乡地层主要由石炭系(C1)灰岩、泥灰岩、二迭系砂岩、二迭系(P)灰岩、页岩构成[3],因河流久经下切,形成峡谷,加之当地村民无序毁林开荒造田,遇强降水冲刷易形成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二是洮河流经过的地方柳林镇、木耳乡、藏巴哇乡、洮砚乡、扎古录镇、纳浪等乡镇地层由覆盖深厚的第四系松散的沉积层,黄土状亚砂土、冲洪积砂卵石构成,因长期水土流失,地层褶皱剧烈,皱曲现象发育普遍,地层倾斜平均为30度左右 [3],易发生滑坡、泥石流和塌陷等地质灾害。

4.4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加剧山洪灾害的重要因素

卓尼县原先有大片的原始森林存在,上世纪50年代初期,森林尚且“松木搓牙,群兽替伏”,绵亘几百里,后来由于对森林资源不合理利用,毁林开荒以及西部大开发,建设山区道路、开矿弃渣和村镇建设挤占河道,再加上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计划生育优惠政策,使人口增长过快,为了增加经济收入,当地农牧民大面积开荒造地,使自然植被损毁异常严重,导致了水土流失和环境的持续恶化。使草原植被变成地面,从而加剧了山洪灾害,增加了险情。

5目前山洪地质灾害形势严峻

经卓尼县民政局野外调查统计评估,自1949年以来,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113人,伤68人,直接经济损失3909.30万元,截至2010年底,经调查划定的地质灾害易发区面积近2641.9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南部山区,目前仍受地质灾害威胁的人数达39061人,资产预评估39785.22万元,全县需重点防治的地质灾害隐患点33处,涉及 藏巴哇、阿子滩、申藏、木耳、喀尔钦、洮砚、柳林、刀告等11个乡(镇)[3]。随着气候变暖,今后一段时期极端气象事件将频发,强对流性天气引发小流域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概率加大,给卓尼县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带来的压力仍然很大。

6 山洪灾害的防治措施

根据卓尼县暴雨特点、地形地质条件、经济状况、人员分布、交通及通信条件等实际情况,对山洪灾害的防治可采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防治。

6.1工程防治措施

6.1.1对山洪沟和泥石流沟应采取兴修水利,清理沟渠,疏通水道,以防强降水造成内涝积水。

6.1.2对在现代条件下无法采取具体防治措施的重点山洪灾害高易发区的村、组采取避让、全村搬迁的方法予以解决。

6.1.3可利用卓尼县水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修建水电站,减缓水流速度,也可以替代农牧民现用的生活燃料,从而减少该区农牧民对森林植被破坏,尤其是对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两大生态建设工程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6.2非工程防治措施

6.2.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防灾避灾意识。因卓尼县三分之二的农牧民居住在偏辟的山沟里,文化程度低,对山洪灾害防范意识淡薄,要降低灾害损失,首先要提高他们对防御山洪灾害的认识,牢固树立防御山洪灾害的思想,就必须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及制作广告牌、宣传画册等形式加大宣传,真正做到人人皆知,家喻户晓。

6.2.2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区划。由卓尼县防汛指挥部组织国土、水利、气象等部门对山洪灾害易发区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根据不同地域的气象、水文、地理、地势及居住人口数量等各种因素,分析其成灾机率和遭灾的可能程度,开展山洪灾害风险评估,分级划出警戒区域,在特级、I级、II级等警戒区要划界立标,严格控制生产、居住和建设。

6.2.3 建立山洪灾害防治的法规政策体系。因为当地农牧民根本不知道山洪灾害是由人为因素所造成,他们只知道这是天灾人祸,根本无法改变,依然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要从根本上防止生态环境被破坏,就要通过法律和政策的手段强制执行,所以就必须健全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特别要使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内退耕还林和移民搬迁、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得到严格执行。

6.2.4进一步完善部门联合、上下联动、区域联防的防灾机制。气象部门要加强区域内强降水监测,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并加强同水利、国土部门会商联动,在第一时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等手段,将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可能出现山洪灾害信息到乡镇和气象信息员手中。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就要采取急骤鸣锣、村村通大啦叭、打电话、拉警报器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下游村组、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救援。

9结 论

通过以上资料分析表明,特殊的地形地势、复杂的地层岩性以及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引发山洪灾害的前提,局地强降水是关键。所以必须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 卓尼县志.卓尼县地方史志编委会甘肃民族出版社出版发行. 1994:31-67

[2] 中国气象灾害大典. 甘肃卷/《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编委会编.―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35

山洪灾害防治范文第10篇

汛期形势多变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志彬说,今年的气候异常,早在年初已有所暴露。1月份开始,各地陆续发生了多起极端灾害性天气过程,2月份一些江河出现历史同期最高水位,湖南、河南发生严重冻害,南北方相继多次发生冰雹灾害。与此同时,我国历来降水充沛的云南、海南两省降雨持续偏少,一些地区不仅春耕春播受到较大影响,而且城乡群众饮水也发生困难。

进入5月以后,我国江南、华南等地出现较强降雨过程,全国大江大河及大部分中小河流水势平稳。但正是在大江大河一片静谧的氛围中,5月底至6月上旬,不期而至的暴雨山洪接连袭击我国湖南、四川、贵州、黑龙江等省的局部地区。5月31日至6月1日,湖南局部突发强降雨,造成邵阳、娄底、湘潭、益阳、怀化等地发生山洪灾害;几乎与此同时,贵州出现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贵阳清镇发生山洪,四川凉山州美姑县突降暴雨,引发局部山洪灾害。湘、川、黔雨声稍歇,6月10日下午,一场猛烈的降雨骤袭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暴雨引发的洪水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就在局部地区山洪肆虐的同时,部分城市的上空也不时电闪雷鸣,暴雨倾盆。

严密部署防范

水利部副部长鄂竟平说,山洪灾害难防难治,但并非不可防治。

今年5月9日,我国第一部山洪灾害防治规划已经通过审查。规划中提出了防治山洪灾害的多项措施,并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全面建成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记者从国家防办获悉,这项规划已经审查,待审批后即可付诸执行。其实施后将成为指导我国山洪灾害防治的纲领性文件。

经历了5月底至6月上旬的几场疾风骤雨后,各地更加积极地部署山洪灾害防治工作一些地区针对本地实际,加紧部署山洪防御工作;一些地区将暴雨高发区列为防范重点,停止使用校舍危房;一些地区周密制订预案,加强监测预警……

种种迹象表明,今年的防汛形势不容乐观。在国家防总今年第一次全体成员会议上,有关部门曾预测,今年夏季我国多雨的范围将比去年大,旱涝灾害的程度将比去年重,总体气象年景将比去年差。

上一篇:经济文化发展范文 下一篇:公路灾害防治工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