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课程范文

时间:2023-03-03 11:58:48

日语课程

日语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务日语教学;课程改革;人才需求;教学现状;课改理念;培养方案

近年来,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要求日益突出,对精通外语、高效沟通的实用性人才的需求尤为突出。为了适应这一社会形势,许多高校的日语专业深入改革创新,在商务日语课程上更加注重实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课程安排上更加科学合理,为更好地培养社会实用型人才做出了贡献。本文从社会对商务日语人才需求分析、专业课程改革理念和培养方法上做了简要分析。

一、当前社会对日语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在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发展的今天,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正日益提高,具备较强专业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才更受社会青睐。据企业职业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企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商务营销型日语人才上,其次为组织管理型、技术型、翻译型以及策划型的商务日语专业人才。通过分析,我们很容易看出,在各项能力中,企业最看中的是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贸易实务能力和翻译沟通能力,这就对该专业同学的专业学习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不少用人单位也对商务日语专业求职者的其他技能做出了要求,例如:最好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和相关国际贸易单证知识。

相应地,这也要求我们在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学中,要以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促进就业为导向,把日语教学和社会现实状况有机结合起来。

二、商务日语教学现状分析

我国目前高校的商务日语教学,总体学习环境正不断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

1.商务日语教学内容比例还有提升空间

日前的日语教学中,其教学内容往往注重基础日语的学习和掌握,对专业方向的突出和日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太注重,造成了部分学生能力发展的不平衡,甚至有不少同学在口语交流上不能正常进行,严重限制了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

2.师资力量不充足,老师综合水平有待提高

我国当前的日语教学环境,多为学生人数过多,配备教师数目少且教学任务繁重、教师年龄偏大、学校资金缺乏、教学方法传统等,这些因素都不利于日语教学的开展。

三、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理念

商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理念,是根据社会发展趋势、企业对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人才自身能力的培养综合考虑提出的。

其改革理念在于商务日语教学内容在保持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培养为主的前提下,要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锻炼模拟环境和机会,促进学生的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发展。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不能疏忽大意,要对其高度重视,把深化商务日语教学内容的改革作为提高商务日语教学质量的前提来思考,在专业设置上要确定其与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创新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输送一批高质量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四、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方法及措施

明确了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目标和理念,结合对社会形势的客观分析,我们对其课程改革的具体方法应该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内容应更加全面,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教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选择都应结合实际,保证教学内容全面充实。语言类专业的学习,课堂互动非常重要,在商务日语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应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从听、说、读、写、译等各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不同的感观角度刺激学生,激发其学习动力和潜能。

2.教学内容应做到难易结合,因材施教

现有日语学习教材中,不少内容学习难度较大;另外,受到主客观多重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学习水平也存在或大或小的差异,这些都令日语教学的开展效果受到影响。因此,在商务日语的教学中,要改变过去同一种教学套路面向所有学生的做法,做到教学内容难易结合;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教师要增加耐心,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灵活运用不同方法,适应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要。

3.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语言也将越来越趋向于工具的地位。因此在商务日语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能够沉着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持续进取,不断提高。

4.在商务日语的课改过程中始终贯穿文化教育

要想学好任何一门语言,都必须首先明确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这一观点,这对于日语学习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言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期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它植根的深厚土壤便是文化。在商务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加强文化教育,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语学习,培养更高层次的素质。

5.努力提高师资力量,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丰富教学形式

在当前的日语教学环境下,各高校教师配备人数少、教学任务重是一个突出问题。因此,学校要扩大商务日语教师数目,并提高教师队伍的质量,大力培养年轻教师。另外,还可以定期进行教师培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质量。学校还要加强重视,在资金、教学仪器设备等方面更多给予支持。

6.加强校企合作,为在校学生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

传统的商务日语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比较缺乏实践操作和实地交流沟通的能力,导致在职业生涯中竞争力较弱。因此,在商务日语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学校应该努力为学生寻求锻炼机会,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交流,为在校学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提供更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前就能接受社会的检验,发现自身的不足,找到商务日语学习中的突破口和努力方向,为今后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今天,培养出更多专业知识水平过硬、涉外交际能力优秀的实用型人才是时代所趋。因此,我们要在商务日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更多高层次的复合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灵芝.《商务日语课程改革探索》,2011.11.4

[2]王琳.《论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改革》,2011.1

日语课程范文第2篇

关键字:课程改革;日语;义务教育

G633.41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而外语课程改革又是课程改革的一大热点,日语作为外语语种之一,也经历了历史性的改革。迄今为止,依据教学计划制定并出版的基础教育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共8种 。我本人希望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义务教育阶段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各版本进行对比研究,以增强我们对日语课程改革的理性认识,为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日语课程标准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帮助。

日语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指导中学日语教学的纲领,也是编写中学日语教材的依据。因此,研究和分析日语教学大纲对运用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一、义务教育阶段日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段

1.中国外语教学的恢复性发展阶段(l978年―1990年)

综观第一阶段的日语大纲,我们可以看到80年代初期的教学大纲多为初高中一体,比较注重日语知识的传授,后期则强调通过严格的实践训练,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听、说、读、写几方面具有初步运用日语的能力,为继续学习日语打好基础。教学要求上提出了量化标准,比以往更明确、具体。

2.中国外语教学的基础性提高阶段(1988年一一2000年)

第二阶段的课程改革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科学、规范、开放、完整”等方面。说科学,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大纲特别是义务教育初中日语教学大纲的编制和实施是作为一个研究和实验项目来完成的,在全过程中注意历史文献、国内外理论资料和来自实践的数据、调查观察、测量和定性定量的分析。说规范,主要指从调研、编制到大纲的实施、实验、评价、审查、试用、再评价等一系列的环节中,组织有序,滚动推进。说它开放,一方面指引进国际上有关语言教学的先进理论和观点,另一方面指反复充分的征求社会各界和全国各地教研部门、学校和广大师生的意见。说完整,高中日语单科编制了1993年大纲,保证了日语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3.中国外语教学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提升阶段(1999年―至今)

三阶段日语课程发展是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改革的目的就是为每个学生创设未来发展的平合和机会,为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培养幸福人生的创造者 。本阶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变化之一是将“教学大纲”更名为“课程标准”。主要差异在于: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其结果的行为描述,范围涉及一个完整个体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课程标准是面向全体学生共同的、统一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

二、教学大纲比较

1982年《纲要》规定:“中学日语的教学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日语的能力,在高中阶段要着重阅读能力的培养,为进一步学习和运用日语打好基础”。《纲要》既强调了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同时提出了在一定的阶段着重培养阅读能力;要讲授一些必要的知识和有关的规则和用法,但是,必须处理好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和实践的关系”。教学内容上,《纲要》只就初中和高中两个阶段提出主要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各地可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

1989年大纲比86年进步之处在于,现在实施的《全日制中学日语教学大纲》就中学初、高中的六年日语学习提出了一个总的教学目的,没有具体明确地划分初中和高中两个不同教学阶段所应达到的不尽相同的教学目的。《初中日语大纲》明确地规定了九年制义务教育日语教学的目的,这祥更有利于初中日语教师围绕日语教学所达到的目标,依据教学内容去组织教学,可以说这是大纲编写工作的一大进步。

1990年大纲规定,中学日语课程设置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结合本地区经济建设的具体情况巩固日语课程的设置,调整规模,促进日语教学的改善,提高日语教学效率。

1996年大纲对促进我国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事业及经济、科学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要培养出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并在不同程度上掌握一些外语的各方面人才.因此,把外语列为高级中学的一门。

2001年―2011年的十年间,是新课标的实施与实验阶段。自《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之日起,研制组一直关注日语教学实施状况,并先后与2003年和2007年对中学日语教师做了有关《全日制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问卷调查,在总结经验与不足的同时,关注国际外语教学理论和实施的发展趋势,注意借鉴其他国家初、中等教育阶段开设日语课程的经验,认真完成修订工作,并与2011年颁布《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它更好的体现了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

结论

本文简单分析历次基础教育日语课程改革的发展状况,这将有利于认清已经取得的成绩,总结经验教训,探索日语课程改革的理论;也有利于开展纵向、横向比较研究,对促进中国日语教育的深化改革和课程具有重要意义。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更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导,研究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将为教材编写提供理论支撑,为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供帮助。通过对各阶段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比较,积极吸收好的方面并针对其不足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法系统考察 李家祥 人民教育出版社 外语分社,北京 课程、教材、教法第32卷第8期2012年8月

[2]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月第1版 2012年3月第3次印刷

[3]增强对日语教学的指导――访义务教育日语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徐一平 本报记者 张滢中国教育报/2012 年/3 月/15 日/第 008 版 教师周刊・课程/教学

日语课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旅游日语专业 旅游日语课程教学 教学模式

当前,海南的高等职业教育是1999年高考扩招后发展起来的,经过十二年的历程,高职院校已占据了海南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又存在许多问题。虽然国家教育部2006年第16号文件中号召“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但目前海南的高职教育还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海南省正在建设国家旅游岛,需要许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此,外语教学要提高外语教学水平及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准确性,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社会应用复合型外语人才。

一、研究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必要性

日本是我国旅游第二大重要客源国,2010年来华人数达到373万人次,日本游客来海南旅游的数量也稳中有升。由此可见,日本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日语旅游人才的需求也随之在不断扩大,这给高校旅游日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到2020年,海南将引进和培养高级旅游人才20000名,中级旅游人才80,000名,以满足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需求。传统而单一的语言教学模式只能培养出单一的外语人才,与社会需求不对接,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海南高校开设了旅游日语相关专业,重点培养能够适应旅游行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如何开展旅游日语方面的教学,培养能够运用日语为日本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人才,已经成为了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因此,我以高职院校旅游日语专业中的旅游日语课程为研究对象,摸索旅游日语教学模式,对于目前的旅游形势来说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

我通过对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现状的考察,探索新的外语教学模式。在旅游日语课程的课程模式上,要体现教学的模式多元化,注重日语的工具性和交际性。我认为,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生学习旅游日语的学习阶段,采取不同的模式和教学手段。

首先,借鉴CDIO模式对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进行创新。CDIO是工程文化教育的一种先进理念。其含义指:C,Conceive,构思;D,Desingn,设计;I,I mplement,实施;O,Operate,运行。CDIO模式是由MIT瑞典皇家工学院等提出,它的实践取得了极好成果,得到产业界的认可(2007年:Gordon基金―2000万美元;CDIO毕业生工资提高15%)。2004年创立CDIO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CDIO国际合作组织。2008年中国教育部组织课题组试点。CDIO是从工科学生的整体素质上着手,CDIO模式培养学生的《大纲》第三条提出,外语交流能力在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职业道德、学术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团队工作能力、交流能力和大系统掌控能力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外语教学是作为CDIO整体教学产研一体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旅游日语课程教学的现状还不能适应培养为日本游客提供优质服务的学生这一要求。就目前的教学模式来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热情,反而使学生的创造性难以发挥,独立自主学习能力难以培养,造成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过分依赖。因此,摆在日语教师面前最重要的不是教学生掌握多少单词,懂得多少语法,而是要帮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全面提高旅游日语应用水平。

我探索在教授旅游日语课程中实施多元化的外语教学模式,即“语言+交际能力+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文化”的螺旋藻式的模式为主,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模式为辅。最终目标,就是探索出以培养语言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它的实践检验结果将期待它的进一步实施来验证。

何谓“语言+交际能力+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文化”的螺旋藻式的模式?首先,在学生学习旅游日语的初级阶段,可以运用“语言+交际”模式。何谓“语言+交际模式”?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在整个课堂中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不仅侧重培养学生的日语听说能力,而且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就是“智商+情商”。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保证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其学习日语的兴趣。教师要针对学生真实的日语学习情况,在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和训练,也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了解学习成果。

其次,在学生学习旅游日语进入中级的阶段,可以实施“交际能力+课堂实践”模式。旅游日语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因此,旅游日语的课堂教学也必须构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且,学生需要能将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老师来担任旅游日语课程的教学。那么,教师在课堂实践上,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教师要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表演欲望和学习潜能。让所有学生都从课堂实践中受益,通过课堂实践掌握日语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在参与中感受乐趣,激发潜能,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学生在课堂上操练日语达到一定的程度,可以采取“课堂实践+社会实践”模式。旅游日语除了课堂学习,还要安排学生去旅游景点实习。这门课程的设置,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旅游行业需要的旅游服务人才,学生只有和真正的客人面对面,才能真正达到把书本知识向实践的转化,积累工作经验。

最后,在旅游日语课程的高级阶段,实行“语言+文化”模式。其实,文化导入应该贯穿日语教学的始终。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修订的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指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而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语言交际的基础。”要进行跨文化交际,达到真正的沟通效果,必须具备两方面的能力,其一为运用语言或非语言行为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的能力,其二为对两种文化的理解能力。而且,学习任何语言,最难的就是对文化的理解了。比如,日本的「文化是什么?产生「文化的根源是什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提问来一一回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潜能,不断提高、完善旅游日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找到自信,为学生的就业及今后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预期效果

日语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改革教学内容,通过实践,辩证地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扬长避短,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向具有较高应用能力的方向过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适合学生学习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宝珍.论日语模拟导游课交际教学法[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2]叶丽芬.关于旅游日语教学的思考――以专科日语专业的导游日语为研究对象[J].科教导刊,2010,10.

[3]修刚.中国高等院校日语教育的现状与展望[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

[4]崔亚蕾.关于开设旅游日语课程的思考[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8,5.

日语课程范文第4篇

(一)大部分的单词和语法

在前面四个学期的基础日语等课程中已经学习过,建议不要占用课堂太多时间,最好能放在课文中讲解。通过句子记忆单词和语法是极具效率的。

(二)多样化讲解

讲解课文不是单纯地翻译文章,而是通过课文以及教师补充的案例,逐步地对学生进行文化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日本文化、日本社会、日本民俗、日本经济等,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语言的表达能力是基础,但是仅具备语言能力并不代表具备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对外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学习中如果忽视了对日本文化、社会、民俗习惯、经济等方面的学习,将导致学到的语言很难在以这门语言为母语的国家中与国民进行良好的交流,并且很可能出现误解或者其他交流障碍。授课时除了板书,也应该配用PPT,适当增添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也可用实物讲解,让学生更直观、更全面地学习。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直观、生动地将知识完整准确、多视觉地传递给学生,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成绩。

(三)在课堂上应当是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建议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教师给出课题,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来解答。发言形式可以多样化,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在课堂的实际操作中,任课教师应做一名参与者和评论者。例如:学生运用在高级日语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情景对话,当出现失误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启发并给出参考答案,告诉学生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所选择的词语表达及用法是截然不同的,同时举出相应的例子,然后让学生模仿一遍。这种模仿是让学生按照最佳思维模式进行思考、讨论和表达及实际操作,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又可以训练学生表达的逻辑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挖掘其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高级日语课程的考核方法改革

目前的考核方式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之处,适当地进行改革势在必行。建议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50%。平时成绩为100分,其中包括:出勤(0%)、学习态度(20%)、平时测验(40%)、期中考试(40%),最终折合为50%。

(一)出勤(0%)

随堂点名五次,累计三次迟到或两次旷课即可取消其期末考试资格。

(二)学习态度(20%)

学习态度很重要,应当加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当中。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表现优异,但是不擅长书面考试,因此,对于这一类型学生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考虑。

(三)平时测验(40%)

共四次,不应仅局限于口语测试或笔试,应该给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可以采用组成团队完成课题内容、随堂发言或表演等形式,任课教师当场点评及纠正。作业采用电子文档的形式提交,既环保,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课堂发言或表演时,“演技”也作为考核项目之一,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是否得当也是对于知识掌握程度的一个反馈。

(四)期中考试(40%)

共一次,考试题目除了书本上的内容及国际日语能力测试之外,还可以增加一些日常生活问题、课堂用语、职场问题及时事问题等,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学习。

(五)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30%

考题除了书本知识,也应适当添加时事问题,让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期末考试还是期中考试以及其他测验,对于考试作弊者,应该直接取消其该学年所有考试资格和下学期的重修资格,已考完的科目也应追回学分。作弊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学生抱有侥幸心理以及相应的惩罚力度不大、代价太小。日本大学生在考试中宁肯交白卷也不抄袭的主要原因就是考生清楚地知道作弊的严重下场。

(六)校内日语辩论大奖赛成绩占总成绩的20%

让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校内举办的日语辩论大奖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实战性,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完成课题项目。比赛时,评委由学校教师(包括外教)和学生代表组成,评委点评并打分。

三、高级日语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改革

(一)师资队伍的选拔

本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选拔任课教师的时候,除了要求其具备良好的日语语言、文化知识之外,还要对日本的社会、经济、民俗等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最好是在日本有过三年以上的留学或工作经历。

(二)师资队伍的培养

经过选拔后的教师仍然需要校方的不断培养,应做到“请进来,走出去”。首先,可以邀请知名高校的高级日语课程负责人、教学骨干、专家等以讲座等形式进行有关教学法的交流与学习,从而提高本校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丰富课堂教学方法。其次,校方应资助任课教师参加国内相关培训课程。最后,派遣优秀教师去日本学习深造,开阔眼界,提高教师的素质与业务能力。

四、结语

高级日语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技能与信息,从而提高成绩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课程考核方法改革可以更加客观、全面地考核学生的各项技能,更深入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与热情;师资队伍建设改革可以让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开阔眼界、打开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优势。面对21世纪社会对多元化日语人才的需求,高级日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日语课程范文第5篇

旅游日语课程实践性强,需要教师课本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完善教学方法,巧妙设计教学环节,挖掘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日语课程学以致用的特点。教学上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差异化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注重学生参与、教师点评。

1.讲授法与多媒体辅助

旅游日语课程教学要始终坚持发挥学生主体性和教师主导作用,进行全面的课堂教学改革,采取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思维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把枯燥的日语知识化为形象的、容易接受的内容,坚决避免填鸭式、满堂灌。教师要尽量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直观地学习日语口语、导游技巧,把握日语导游工作特点。教师要充分地研究教材,课堂上精讲多练,教学中尽量使用日语授课,进行语言交际互动,积极运用多媒体观看日语影视、综艺、风光片等内容,通过编演日语话剧、到旅行社实习等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日本社会文化,真实体验日语导游工作情境。

2.情景法与任务驱动

旅游日语课程要始终坚持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模拟情景或真实情景对导游的各种服务场景进行实训,教学中,教师在讲解知识点的基础上,结合精心设计的情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实践创新的能力。情景教学法主要通过机场迎送、车上导游、酒店入住、餐饮娱乐、景点观光和购物消费六个模块的导游接待为会话范例,将导游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导游技巧。如讲授“机场迎接”内容时,先通过提问、共同探讨导游在机场迎接时必需的准备工作和具体事项,然后让各小组成员课下自制旗帜、喇叭、接机牌等道具,下次课时,通过视频、录音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机场迎接时应注意的问题及惯用句型,营造出会话情景,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并充分地调动学习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围绕一个共同的导游任务,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的真实情境。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导游任务的完成结果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与他人协作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任务驱动教学法特别适合旅游日语这门口语化、实训化强的课程。

二、评价方式

旅游日语课程的实用性要求教师优化考核评价标准,加大实训考核比例,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并适当引入企业人员参评。

1.过程性评价

平时的课堂授课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现场评价,可以口头评价,也可以表格评价,具体方式是:首先学生自我评价,在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或导游任务后,从知识运用的准确度、表现形式的完美度,对自己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其他学生评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或展示完毕后,其他同学给出评价,指出优点,提出改进之处;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在自我评价和学生评价之后做出补充评价。

2.综合性评价

旅游日语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改革的需要,打破“一纸试卷定成绩”的考核方式,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从而客观衡量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优化教学评价实行以日语导游能力测试为中心,以学习态度、课堂表现、作业出勤、自我评价、单元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实训实习等方面紧密结合的、比例性的综合评价方式,并适当引入企业人员参评,真正实现考评对学生发展的激励功能和对教学改革的验证功能。旅游业的振兴,人才的市场化,要求高职院校在旅游日语课程教学模式上大刀阔斧的锐意改革,真正地培养出服务意识浓、从业技能强、职业道德好,符合旅游市场需求、满足行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旅游日语人才,以期实现学生校园半就业,毕业即就业。

日语课程范文第6篇

关键词:生态化;大学日语教程;构建体系

H36

一、关于“生态化”教学理念的理论探讨

1.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

教育生态学即对教育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思考,用来发现以及解决宏观或微观上的课堂教学失误。目的是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得以顺利的进行。同时,教育生态学基本理论,提倡学生自主的开拓,利用反观性对话来改变知识单向传授的关系。从而使教师和学生之间更加的系统化和整理化。以达到师生之间平等的对话。

2.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

人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认为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习过程的学习。突出学生为中心,重点强调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人本主义理论既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又关注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即让学生处于一个和谐、融洽、包容、理解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1]。

二、大学日语教程生态化改革的方向

1.中国学生学习日语方向

要抓住日语的语言特点,不可或缺的是了解日本名族的文明史。尤其是日本名族的文明更是很早便与中国文明有着不解之缘。古代日本的文字大量的引进汉学,然后结合缘由的语言对它进行再改造。日本文字从吸收汉字,到使用汉字,再到“和汉混合”。因此,日语中经常出现大量的汉字。国人学习起来也更为简单。

2.朝鲜族学生学习日语方向

朝鲜族由于日语和母语的语言特点十分相似,所以大多数的大学生的第一外语都会选择日语。当然,朝鲜族学习日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例如,高中之前,朝鲜族主要通过韩语进行交流,高中之后学生在学习日语上会有所侧重,但是为了高考,往往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较强,听力和会话能力相对较弱。大学学习中,学生一方面急于提高日语,另一方面有处于汉语的语言环境中。日语的学习常令学生感到困惑。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育者应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培养学生自我肯定的能力。

3.互联网的学习趋势

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和计算机已经成为知识传播的重要途径。网络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信息,从视觉、听觉等等信息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网络遍及很多个国家,网络学习也变得更加快捷和简单。互联网的出现,让传统的教学更大程度上进行变革。成为继传统教学之后的第二课堂[2]。

三、构建大学日语课程生态化体系

1.民主平等的生关系的构建

在传统的教学理念中,人们对老师的定义不外乎“严师”。长期以来,老师讲授,学生听课。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些学生更是,不懂装懂。此外,学生和教师私下之间的沟通几乎为零,大多数师生关系在课下的交流十分有限。这样使得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积攒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学生失去学习日语的兴趣,甚至产生了厌恶等抵触情绪。以至于成为日语教学上一个较为严重的阻碍。因此,一个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尤为重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尊重,以维持两者之间的生态平衡。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主导地位而不是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探索应该平等开放,当然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开放。这种开放建立在彼此尊重人格,并且彼此尊重合理化一件的基础上。以此来发挥学生的悟性。

2.自由、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的构建。

从生态化的角度来看,自由、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课堂作为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并与外部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大学日语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一个自由、开放、和谐的人文生态环境[3]。让大学日语的学习不仅仅再局限于期末考试和等级考试等简单的范畴,而是要不断地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书本以外的知识,建设多元化的人才。

由此看来,只有自由、开放和谐的人文环境,教师和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拓展,才能提出更有创意的想法,萌生更多的思路。生态化的人文环境,实质上更有利于创造一个生态化的科学环境。

3.个性化的生态教学环境的构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关注人的本性的发挥。在生态化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应该使学生得到充分的解放。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很多学生的思维和天性都收到了一定程度的压抑。很多学生不清楚要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虽然这只是一部分学生的情况,但这个问题确实的存在。遇到问题如果没有教师的指引,学生就会变得无所适从。甚至大学毕业进入社会后,变得迷茫和不知所措。这严重违背了21世纪人才培养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的需要发现学生的特长,教学过程中因人而异,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多加引导。

4.网络平台的生态教学环境的构建

在这个多元的、开放的年代,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人们的求知欲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眼睛所能看到的。网络的引用在生态理念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老师只是将知识层面局限于书本之中,那更是对学生的极不负责。所以要求教师在熟练掌握运用书本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利用多媒体平台。将课件通过声音,视频、图片等多角度的进行展示和讲解。学生更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学习。以营造学生和教师之间互动的生态化环境[4]。

四、总结

近年来,随着中日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沟通交流的加深,大学日与教育也势在必行。培养出优秀的、高素质的日语人才是作为日语教育者最大的课题。大学日语教学生态化改革,将是教育者首要考虑的问题,如何让学积极主动地学习、如何让学生富有创新精神和竞争意识仍值得大家共同探讨。

参考文献:

[1]史妍妍. 关于大学日语课程生态化的探讨[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10:179-181.

[2]黄远振. 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

[3]葛晓昱,朱世波. 教育生态学视角下大学基础日语课堂的构建[J]. 教育探索,2013,12:42-43.

日语课程范文第7篇

首先,可以使高校日语教育更好的满足时代要求。世界经济朝全球化迈进的21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国际化高科技时代。知识经济化、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是其主要特点。这就对外语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信息素养和能在日常生活与专业领域用外语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故依据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化的时代特点,不断改革课程设置,有利于培养适应时代需要的跨文化交际型人才,使高校日语教育向高水平、多层次、全方位发展。

其次,可以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促进学生就业。在高校日语学习者中,希望将来从事日语相关工作的学生占很大比例。因此,高校日语教育的课程设置的应当紧紧依附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但是高等教育中对日语专业学生的培养,常常不受市场需求的左右,导致日语专业毕供过于求,工作难寻。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与日方的各方面交流合作日益加深,社会不仅对日语工作者的需求量增大,对其能力更是有更为严格和专业的要求。这就出现了一方面大量日语系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出现了很大的日语工作者缺口的尴尬局面。如果日语教育从一开设就面向社会需求,根据学生们的毕业去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便有可能最大限度地使学生在提高语言修养的同时掌握职场实际需要的具体能力。

最后,有利于促进日语教育教学工作的进步。以市场需求为根据优化日语课程设置的结构,可以将学生的能力养成与将来的就业挂钩,明确日后的职业方向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不仅如此,依据职场需要而设置的课程,具有相对丰富性和合理性,使日语课程设置逐步摆脱“重语言文字知识讲授,轻实际生活使用”的传统模式和弊端。且与现实情况和需求紧密结合的课程设置,更具有内在的结构性。这就能够加深各个科目之间的教学工作的互联系,使得各科目共同促进,有效地避免了“一门独大”的畸形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日语专业的课程设置,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正逐渐趋于成熟,在此基础上,如果能够立足于实际市场需求,更加细致地着眼于职场需要,调整课程设置,相信可以较大程度上,推动高校日语教育的发展,为社会输送更多高级日语人才。

日语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基础日语;实践性教学

随着中日经济文化等交流的不断深化,社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大幅提高。但是,从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和用人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其所培养的毕业生普遍存在听说能力偏弱、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不强等缺陷,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岗位工作。之所以造成这一后果,主要因为日语专业在其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教学模式脱离社会实际的现象。把教学重点放在了日语语法知识传授上,特别强调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的掌握,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日语课程是大学日语专业综合课程的主要科目,它在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占的比例最重,基础日语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将来。因此,如何在基础日语教学过程中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实用型的外语人才,是摆在基础日语教育者面前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基础日语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总结经验,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现将教学中的几点做法和体会加以介绍。

一、树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的理念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是参与者,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以人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机会。我在一年级的基础日语课上,在课前让学生做一些小讲演,形成一种制度,让大家轮流进行,内容可以灵活多样,可以谈谈最近的生活,或是对某件事情的看法。让其他同学做点评,指出优点和缺点。这样既锻炼了他们说的能力同时还能够使听的同学集中精神,锻炼了他们的听力。另外,课堂上针对教材内容做问答练习,提出的问题一定要是学生感兴趣的,这样既可以促进学生善于思考、积极动口良好习惯的养成,又可增强学生的语感、听力,表达能力。其次,鼓励学生就某个问题展开谈论,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交流的积极性,教师也可据此捕捉教学信息,改善教学方法、弥补不足之处,调整自己的教学。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些活动的余地,多一些表现自我的机会,成为课堂的主体,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听说训练始终贯穿于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过程中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运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听”和“说”一直是我国外语专业学生的薄弱环节。在基础日语课堂上,教师要把听说训练贯穿单词、语法、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做到讲中有练,练中有讲,讲练结合。

例如在语法的讲解时,可以在黑板上举出一两个例句,然后可以采取日译汉和汉译日或引导学生自主造句的形式。如果碰到了不会说的单词,教师可以写到黑板上,在实践当中记的单词、句型会记得更牢固。另外,教师也可根据本课的语法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在问题的设计中,要由易到难,做到有意识的把已学过的单词、本课的语法点句型编排在回答中,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回答问题的兴趣。

三、实用性、针对性、情景性教学

情景模拟教学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较好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不要片面地、孤立地去记忆那些枯燥乏味的语法规则,将真实的语言材料引进日语教学之中,将语法点设计在为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下,为学生创造各种场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新编日语》第三课“ここに鉛筆があります”,这一课主要讲的是存在句,这时可以结合场景,在桌子上、黑板上,包里放一些东西,然后让学生说出某地有某物或者某物在某地的存在句来,也可以让一个学生提问另一个学生回答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新句型和助词的消化吸收,比直接讲解灌输效果好得多。知识逐渐积累以后,教师要因势利导,可以做一些场景模拟教学,比如模拟和日本客商进行商务谈判的交际场景,或是模拟为日本游客做导游服务的交际场景。这样做,刺激了学生的感官,符合学生的心理,使他们获得独立运用语言的机会,有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增强。

四、教学中导入日本文化背景知识

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日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本语言并使用日语进行交际,成功的交际除了良好的语言知识外,隐含在日本语言中文化也不容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在基础日语教学讲解语法时,不但要解释语法结构,还要讲解日本人使用该语法的习惯。例如:在学到授受表达方式“~てあげる”“~てくれる”“~てもらう”时,“~てあげる”表示自己或自己一方的人为别人做了什么事情时使用,但是在这里必须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在为地位高的人做某事时,比如为老师拿行李时说“先生、お荷物を持って差し上げましょう(差し上げる是あげる的自谦语)”这虽然从形式看用的正确的敬语,但给人不礼貌的感觉。因为这种表达有一种给人予恩惠,以恩人自居的感觉,造成了对方的负担,所以要避免使用。为了不造成失礼,应使用歉让的句型“先生、お荷物をお持ちいたしましょう”,这样,会使老师欣然接受、交际就会和谐顺畅。不同国家的人生活、风俗习惯、思维习惯都不同,要想学好日语,必须要熟悉该语言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进而去认识、理解在这一社会文化中形成的支配语言习惯的内在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使语言的使用更符合日本方式,使交流顺利进行。

五、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

在国内学习外语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通过多媒体教学等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看原版的日文电影、录像等影像资料,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环境中,学生通过影视剧的场面更加直观地了解该交际所适用的环境,不仅了解日本文化,同时也会对那些极具生活味的日语留下深刻的印象,有益于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六、利用多种渠道搞活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

日语教学只靠课堂上的短短几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要大量组织课外教学活动。可以成立日语角,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去练习口语,结交许多朋友,积极营造日语学习氛围,锻炼培养交际能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日语演讲比赛、日语知识竞赛、日本文化节等活动,提高实践运用技能,培养竞争意识。也可以安排学生到日本公司企业参观实习,大胆地让他们参与实践,增强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基础日语是大学日语综合课程中重中之重的课程,我们的教学活动一定要认清当前教育的特点和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具备危机意识转变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强化实践教学,紧密接近社会,贴近实际,培养学生熟练的日语表达和人际沟通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姚晓静.浅析大学基础阶段日语教学改革[J].成功(教育版),2011(5).

[2]张皓.浅谈日语专业实践教学[J].南昌高专学报,2011(5).

[3]何金宝. 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日语听说能力的几点做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1(2).

日语课程范文第9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日语课程;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7-0050-03

一、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要求

根据日企的招聘要求可以了解到,日企招聘人才的基本思想是:高素质的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的培训胜任所有的工作。为了保证获得高素质的员工,日资企业非常注重与学校的合作,学校从自身利益出发也很愿意与日资企业合作,向企业提供有关学生的准确信息。

近年来,企业招聘人才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仔细想一想,这种做法未必合适。早在20世纪50年代,松下电器的总裁松下幸之助就认识到,公司应该招募适用的人才,程度过高,不见得就合用。学历只是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证明,并不能证明一个人真的有实质性的才干;年龄的大小,也不能代表一个人素质与能力的高低。

通过中职日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目前日企需要的是“日语+技术”型人才。同时会日语或是熟悉半导体、电子元器件、化工材料等的人才相当抢手。另外,日企与其他企业不同,日企的一大特点是欢迎应届学生的加盟。日企认为应届毕业生能较快融入日本文化,从而给企业带来较好的效益。当然,选拔应届毕业生主要看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协调能力等。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一般会先从日资企业的低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日企的这种用人模式,使得应届毕业生只要具备一定日语能力,就很容易在日企找到工作。

二、中职校日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现状

(一)中职日语教学难点

1.学制短、学时短。中职学生在校三年,除去实习期,在校学习时间也就两年时间。作为一门零起点的语言课程要在短短两年的教学时间里让学生达到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能较熟练地运用日语于工作之中,足见学时的紧张。

2.生源基础参差不齐。众所周知,中职生源普遍学习基础薄弱。让这些没有日语基础,原先缺乏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一门语言,有很大的难度。

3.教与学的信心不足。由于学时短、生源基础薄弱,因此除了学生的学习信心不足,教师本身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4.小语种受到重视的程度不够。中职教学侧重于专业课,日语作为一门小语种课程,由于生源、应用范围、人群普及率等局限性,其受重视程度远低于英语。

(二)中职日语教学优势

1.中职学生和其他青少年群体一样,思维活跃,敢于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笔者在与众多学生的接触沟通中,发现他们绝大多数有一定的进取心,他们想努力奋进,想改变自身形象,想改变社会、家庭对他们一成不变的看法。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他们身上这些积极的闪光点,就有可能把这些闪光点转换成为他们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动力支撑。

2.基于日语与汉语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渗透,中国人拥有掌握日语的绝对优势。同时,从零起点开始学习日语,可以摒弃以前学习英语失败的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从职业规划的角度来说,求学与就业本身存在着一定的功利关系,与英语相比较,日语的人群普及率相对较低,竞争力也相对较小。

3.日语人才就业相对容易。高等院校的学生多将就业目标定在一些高端岗位,而文员、前台、服务等单项管理工作就给中职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前景,尤其是具有一定的外贸知识并有日语能力等级考试证书的人才非常抢手。

三、中职日语课程有效教学的策略探析

(一)激发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中职生特点,传统的外语学习方法是不适用的,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是有限的,有趣、活泼等可以引起他们注意力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

1.目标明确。新生入学,教师就要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三年要学什么,要达到什么目标等),让学生有个初步了解。每学期任课教师都要制订详细的授课计划,每学期的第一次课,教师把学期目标告诉学生,让学生心中有数。每一步都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生才不会茫然,心中有了目标,学生才有可能将所有精力投入到实现目标的努力中去。学生努力了,学习目标达到了,学习效果也就出来了,同时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2.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日语学习兴趣是保证日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地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或让学生表演,或开展各种竞赛等,营造竞争、参与的氛围,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化抽象为直观,化刻板为生动,帮助学生寻找到日语学习的捷径,使学生学于其中,乐于其中,感于其中,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1.情境模拟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在一种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这里所说的情境模拟教学法是以职业学校的教学实际为基础,以职业教育学的基本教学方法为理论依据,将两者相结合而得。这其中更强调的是情景的模拟。如模拟在商场购物、客房预订、商店购物等真实的场景等。这种教学法的宗旨是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工作环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日语。

情境模拟教学法的意义在于:可以让学生提早体会“岗位”,了解知识应用,了解职业需求,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信心。

2.互动参与教学法。互动参与教学法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彼此作用,教师与学生相互激励,以形成教师适时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互动参与教学法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更加着眼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特长培养,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互动参与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是:尊重主体、激励导学、开发潜能、启迪创造。在这种教学法中,关键是强调参与,即让学生动起来。学习中每一个学生都是主体,要让主体动手、动脑、动口,只有在动中,学生的思维、操作、语言、观察等能力才能得以提高。

3.竞争激励教学法。所谓竞争激励教学法就是指在日常教学中通过竞赛等激励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激励教育本来是德育教育中的一种教育手段,其核心是运用有效的竞赛手段,通过语言、行为、动作等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内在潜力。从学生对竞赛所带来的成就感而产生的兴奋点和兴趣点入手,将这种兴奋点与兴趣迁移到对知识的学习中,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更好地学习课堂知识。

4.校外实训教学法。要满足日资企业对日语人才的需求,就需要校企合作,让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实际操作,来检测并加强自身的专业知识。必须加强校外实训,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日语专业实践操作技能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校外实训包括综合实训与顶岗实训两部分。综合实训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复习与巩固,然后进行综合运用,从而提高学生学科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综合实训安排在每学期最后两周进行,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工作岗位,开展业务模拟训练。顶岗实训即通常所说的实习,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完全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综合锻炼各方面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深入到实习岗位,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技能,并适应岗位的需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当中。

(三)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培养日语自学能力

当今时代是一个科技、信息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扩容速度快。人们要获取更多知识,赶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就必须增强自学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即将走进职场大门的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显得更加重要和迫切。

以日语能力考级为例。要想获得高等级的日语能力证书,单凭日语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自觉地从听力、文字词汇、阅读各方面着手,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自学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学会到会学。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的每一个细节,通过质疑、解疑,让学生具备创新能力。日语学习中,重点培养学生的五大项内容:听、说、读、写、译,其中每一项的训练方式都要进行改革,以利于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中,不再是对学生简单地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他们养成勤学、好问、善思的好习惯。

四、日语教师自身职业素养的提高与培养

作为中职校的日语专业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师德水准和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要能够及时掌握教育、专业方面的新信息和产业技术进步的新内容,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积极投身于改革,树立终身教育理念,成为高素质职业教育的带头人。

身为中职校教师,仅仅掌握语言知识是不够的,教师要努力朝着“双师型”人才发展。因此,一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学历层次。根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性的变化,制订培训内容。坚持在职培训为主,脱产培训为辅的原则。二要强化技能培训。专家认为,如果教师处于缺乏技能的状况,要让学生掌握良好的操作技能是不现实的。因此,必须对现有专业教师加强技能培训、技能考核。要求学生会的技能,自己先掌握,使教师由单一教学型向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一体化的“一专多能”型人才转变。

目前,中职日语专业的学生有相对乐观的就业前景,所以中职学校如果能摸索出一套有利于学生提高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那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就能更自信从容地走出校园,走进企业。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Secondary Vocational Japanese Curriculum

LIU Zhou-xia

(Rugao Higher Normal Institute, Rugao 226500,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How to organize Japanese classroom teaching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is a subject needs to be researched by Japanese teachers. With reflection of current secondary vocational Japanese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essay 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gained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o lead students to find Japanese learning methods, cultivate their interests and improve their communicating abilities to adapt to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日语课程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理工科院校;日语专业;课程改革;办学思路

中日两国互为重要邻国,两国邦交正常化已逾40余年。现在,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位,日本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中日关系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在东北亚的格局中,旧的平衡被打破,新的平衡未建立。最近几年,日本右翼政客不断搅局,导致两国的关系越发僵化,经贸往来及文化交流等方面也难扩展。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难以预料,前景不容乐观。今后,日本右翼仍将长期执政,中日关系的改善会更加困难。在此情况下,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尤其是我们理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面临着新的挑战。怎样才能跟上国家改革开放的发展步伐,如何适应国际社会变化的新形势,尤其是如何应对当前中日关系的新局面?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该采取积极的措施,适当拓宽办学思路,谋求充实专业内容,使毕业生能够更加适应社会的需求。作为一种探索,笔者针对理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尝试提出如下几点课程改革的建议。

一、加强“英语课程”教学

二战结束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英语成为国际上的通用语言。在当今的世界上,英语依然是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它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至今都是不容置疑的。随着我国对外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经济、贸易、外交与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英语的作用依然重要,仍将是无以替代的。为了加强与外部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我们需要也培养了大量熟悉和精通英语的人才。日语专业的学生,本专业的应用范围仅限于日本这一个国家。因而,需要积极拓宽专业领域。加之,大部分日语学生,其英语的听说读写译水平普遍偏低,有待于采取措施进行提高。为适应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应该针对日语系的学生进一步加强“英语课程”的教学。或者可以尝试,将日语专业逐渐改编为“日英双语”的班级。本校内的英语师资力量比较雄厚,应该能够为此提供有力的支撑。

二、恢复“科技日语”教学

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开始,日本历经了20余年的经济不景气,目前仍未从泡沫经济崩溃的阴霾中走出。尽管如此,日本仍是亚洲乃至世界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之一。日本的理工科研水平仍然是名列前茅,其工业制造水平有目共睹,其产品质量也是难以企及的。中日关系虽然变冷,但日本对中国来说仍有不少可取之处。我们要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谋求合理有效的课程改革。笔者所供职的单位均是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其日语系的老本行也都是理工科技日语专业。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初,我们设置日语系的初衷,即是培养科技日语的翻译人才。在普及理工科技知识和科技日语教学方面,两校都有这方面的优良传统,也具备较强的实力。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应该优先考虑在理工科院校恢复“科技日语”课程。在日语教学的基础上,增加理工科技知识的普及课程,加大科技日语的教学培养力度。

三、添设“韩语课程”教学

无论从国际关系的视野看,还是从我国国家安全的角度看,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意义非常重大,其战略地位也非常重要。最近20余年间,中韩两国的政治、外交和经贸关系比较稳定,文化交流频繁,并呈现出持续发展的趋势。尤其是,针对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美化侵略的问题,中韩两国都做出了相同或相似的反应。在对日这一问题上,中韩关系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中韩联合、共同牵制日本的态势,今后还将持续下去。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地区形势的演变,促使我们必须考虑出相应的措施。笔者认为,在我们的日语专业中,很有必要适当引进“韩语课程”的教学内容。在不远的将来,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很有可能会接触到中日韩三国之间相互交织的问题。可以期待,我们的毕业生在处理中日韩关系的问题上发挥出比较积极有效的作用。与韩语相关的师资,可以从其它院校聘请。充分利用区域内兄弟院校的教学资源,丰富我们自己的教学内容。

四、添设“俄语课程”教学

在东北亚地区,俄罗斯与日本之间存在着北方四岛的问题,其对待日本的态度又是极其强硬的。因克里米亚问题,俄罗斯与欧美各国交恶,短时期内恐怕很难解决。一方面,美国正在实施回归亚洲的战略,拉拢日本,遏制中国。日本又迫不及待地投桃报李,并藉此修宪,海外派兵,谋求所谓的国家正常化。在针对美日联手遏华问题上,中俄两国存在着很大的互补性。目前的俄罗斯对我国相当有利,双方可以携手展开更多方面的合作。新中国建国初期,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下,我国曾大力开展俄语教学。中苏关系破裂后,俄语学习热骤降。后来,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中俄恢复关系,又出现过小规模的俄语学习热。俄罗斯虽然不比当年的超级大国苏联,但其在国际上的政治影响力和军事实力仍然可观。笔者认为,日语专业应该引进俄语的课程教学,让在学的学生接触中俄之间的知识。可以想象,我们的毕业生将来在处理东北亚关系上能够发挥出有益的作用。按照以上的教改思路,还可以探索出一些其它的办学方案。比如,将一直以来的普通日语班级改编成各有所长的“特色班”模式,可以编成诸如“日英双语班”、“科技日语班”、“日韩双语班”和“日俄双语班”等。此外,有些日语课程理论性强,枯燥无味,缺乏实用价值。还有些科目,早已没有必要再继续当做教学科目。应该革除不实用的科目,合并相似或相近的课程,确立起实用性较强的课程科目,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综上所述,笔者主张在理工科院校的日语专业中进一步加强“英语”的教学,同时恢复“科技日语”的教学。此外,添设“韩语”和“俄语”课程。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们的日语专业要与时俱进,重新作出自己的定位,努力找到合适的发展方向,适时改进办学模式,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逐步办出专业特色。开展本校内、本地区内高校间的务实合作,使理工科院校日语专业朝着实用型的方向演进。

【参考文献】

[1]天津理工大学教务处.天津理工大学本科培养方案[D].天津理工大学,2013.

上一篇: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范文 下一篇:教育心理学课程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