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6 21:35:26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观察;探索;分析;归纳;总结;掌握

新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要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学会从具体、特殊的数学事实中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为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及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为培养学生养成探索规律和发现新知识的行为习惯,人民教育出版出版的初中数学教科书(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数学课本)编写有以下的规律探索题目:

图1

1. 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第73页数学活动1:如图1所示,用火柴棍拼成一排由三角形组成的图形,如果图形中含有2、3或4个三角形,分别需要多少根火柴棍? 如果图形中含有n个三角形,

2. 七年级下册数学课本(人教版)第84页习题7.3第1题:画出六边形的全部对角线。(拓展思维:如果是n边形,全部共有多少条对角线?)

3.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28页习题22.1第7题:参加一次聚会的每两人都握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有多少人参加聚会?

4. 九年级上册数学课本第48页习题22.3第6题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队之间都进行两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饿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探索规律数学题会给学生带来困惑,学生不知从何下手。因此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亲自动手(画图和列表),从简易开始,逐渐递增,认真观察,寻找常量和变量,探索变量变化的规律,并归纳总结解探索规律数学题的一般步骤和解题思路。以上1-4题应列表如下(表1):

表1

个数1234567…n

火柴数33+2×13+2×23+2×33+2×43+2×53+2×6…3+2n

边数45678…n

对角线数22+32+3+42+3+4+52+3+4+5+6…2+3+…+(n-2)=0.5n (n-3)

人数23456…n

次数11+21+2+31+2+3+41+2+3+4+5…1+2+3+…+(n-1)=0.5n(n-1)

队数23456…n

场数22+42+4+6=2(1+2+3)2(1+2+3+4)2(1+2+3+4+5)…2(1+2+…+n-1)=n(n-1)

探索规律是数学发现过程中的一种创造性思维,也是探索发现新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试行以来,规律探究型试题成为中考命题热点。这类中考试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动手、观察、类比、探索发现、归纳总结的能力,从具体、特殊的数学事实中探究出其存在的规律,把潜在一些数学问题表象中的本质挖掘出来,既考察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又考察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能力,对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非常高的要求。这类试题大都作为“小压轴题”出现在选择、填空题的最后一题,带有较强的选拔性。由此,学生应深透地理解和熟练地掌握此类题目的解题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解题策略;一元一次方程;基本量;等量关系;方法

著名的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莱登塔尔说过: “与其说学习数学,倒不如说学习‘数学化’.”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数学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因此,会善用、活用一元一次方程这个数学模型,对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有很大帮助。笔者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的内容,认为初中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主要步骤:

1、审:理解题意,弄清问题中已知量是什么,未知量是什么,问题给出和涉及的相等关系是什么。

2、设:①直接未知数②间接未知数(往往二者兼用)。

3、列: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等量关系。

4、解:根据解方程的基本步骤,求出未知数的值。

5、验:检查求得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这个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情形。

6、答:对题目中有关问题进行回答。

二、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常用解题方法:

1.图示法:

对于一些较直观的问题,可以用示意图表示出题目中的条件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由示意图中有关基本量的内在联系找到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比如用线段表示距离,箭头表示方向,此法多用于行程问题等。

2.列表法:

对于数量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有时可先画出表格,在表格中表示出各个有关的量,使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变得直观明显,从而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此法多用于比例分配问题,等积变形问题,工程问题以及其它条件较多,关系较复杂的题目。

3.公式法:

学生熟识的公式诸如 “利润=售价-成本”、 “本息和=本金+利息” 、“路程=速度×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等,直接套用这些公式就可以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三、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的常见类型:

1. 和、差、倍、分问题:(日历中的方程)

例1. 在一份日历中,任意框出一个竖列上相邻的四个数,观察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框出的四个数的和为58,这四天分别是几号?

[分析] 观察、分析日历中相邻的两个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发现日历中相邻的数据横差1;竖差7

解:设竖列的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 ,其余三数分别为 +7, +14, +21

由题意,得 + +7+ +14+ +21=58

解得: =4

答:这四个数是4号,11号,18号,25号。

总结:此题可采用“图示法”,可以借助“日历表”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2. 销售问题:(打折销售)

例2.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

[分析]找出题目中隐含的条件:折扣后价格—进价=利润

解:设进价为 元

由题意,得80% (1+40%)— =15

解得: =125

答:进价是125元。

总结:此题可采用“公式法”,关键在于掌握销售问题的公式:售价-成本=利润

3. 比例分配问题:(“希望工程”义演)

例3. 我区某学校原计划向内蒙古察右后旗地区的学生捐赠 3500册图书,实际共捐赠了4125册,其中初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20%,高中学生捐赠了原计划的115%. 问:初中学生和高中学生原计划捐赠图书多少册?

[分析]题目中存在两个相等关系:初中学生原计划捐赠册数 + 高中学生原计划捐赠册数=3500册 ;初中学生实捐赠册数 + 高中学生实捐赠册数=4125册

解:设初中学生原计划捐书 册,则高中学生原计划捐书(3500- )册,由题意,得120% +115% (3500- )=4125

解得: =2000 3500-2000=1500(元)

答:初中学生原计划捐赠2000册图书,高中学生原计划捐赠1500册图书。

总结:此题可采用“列表法”,使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变得直观明显,更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等量关系。

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在教学中要突出关于问题解决的策略、方法的引导。要引导学生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所学知识,逐步用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李翠;杨尚茜.表格法解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09年第10期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3篇

一、 为合作而合作,忽视个性

合作学习中常常出现一种现象:课堂上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性较强,其他学生都处于散漫、不专心的状态,或者人云亦云,思路受限。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个性不能够很好地发挥,最终是跟着主流思维走,得出预设结论,课堂氛围不生动,且缺乏新鲜元素。

对策:为了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教师应采取相应策略,鼓励求异思维,并设计环节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思考范围得到扩展。

举例来说,在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线段、直线、射线”一课上,教师首先复习图形的变化,以平面图形作为铺垫,并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面图形,接着引出疑问:生活中有这么多的图形,他们都是由什么组成的呢?这时,学生很快就能得出它们由线段、直线、射线组成的结论。得出结论后,教师就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来思考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了。这时,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就很恰当,让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得出不同思路。开始时,学生几乎马上就能想到答案,因为他们通过预习很容易理解课本内容。此时,如果教师不再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而急于归纳总结,就会使有不同思路的学生的创造性得不到发挥,学生们的知识面就会局限于一点。如果教师适时引导和鼓励,学生就会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线段、直线、射线。这样,学生的联想能力得到了锻炼,还会更深刻理解所学知识。

二、对过程的把握不够

教师总是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果与课堂设计的结果的一致程度作为判断课堂效果的标尺,所以,容易误导教师为了结果而授课,忽视许多在过程中的细节把握。

举例来说,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内容“合并同类项”一课的练习题:

2a-[3b-5a-(3a-5b)] (应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的顺序逐层去括号)

=2a-[3b-5a-3a+5b] (先去小括号)

=2a-[-8a+8b] (及时合并同类项)

=2a+8a-8b (去中括号)

=10a-8b

常规的做法就像上面括号中的一样。但是如果有学生提出,先去最外面的大括号,再去小括号进行计算,教师因为他没有遵循常规顺序,而给予否定的话,就是在没有分析学生解题细节的情况下,把学生富有创意的解法否定了。先去大括号,的确不是最常规的做法,而且容易发生错误,但是,它毕竟是可行的。

对策:教师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经常出错,如果他们的解题方式、结果跟预设内容不符,作为老师,不要过于武断地给予否定,应该先听听学生的理由,看是不是有可取之处,然后加以点评。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激发,还能获得老师更恰当的指导。

三、 片面侧重学生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主导性

合作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是它并不意味着对学生放任自流。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如何,关键还要看教师怎样去主导课堂。所以,片面侧重“主体”,忽视“主导”,也是进入了误区。

对策:一方面,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小组合作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懂得适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而且,合作中的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实际操作内容与技巧,都需要教师主导定夺。一旦学生碰到困惑,教师就要主动参与到合作中,变成合作成员之一去指导、启发学生。

四、 关注课堂学习,忽视课外拓展

学习是不分课内课外的。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可以在课外得到拓展,所以教师在备课时只把注意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是不够的。事实上,有很多教师都走进了这个误区。

课堂上的合作学习并不是合作学习的全部,它并不能涵盖所有的学习过程。在课上,教师可以设计如何启发引导学生讨论来完成合作学习;在课外,教师也可以布置合作活动并组织实施。课外合作学习与课内合作学习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它们互为补充,相互促进。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4篇

我们知道分数1/3写为小数形式即0.■,反过来,无限循环小数■写为分数形式即1/3。一般地,任何一个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为分数形式吗?如果可以,怎样写呢?

先以无限循环小数0.■为例进行实验。

设0.■=X,由0.■=0.777…可知

10X-X=7.777…-0.777…即

10X-X=7

解方程得X=7/9

于是得0.■=7/9

想一想:如何把像0.■,0.■…0.■这样的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形式?动手试试设

0.■=X,由0.■=0.111…可知

10X-X=1.111…―0.111…即

10X-X=1

解方程得X=1/9

于是得0.■=1/9

同理可得0.■=2/9,0.■=3/9,0.■=4/9,■=5/9,■=6/9=2/3,■=7/9,■= 8/9

但■就不能化为分数形式:

设■=X,由■=0.999…可知

10X-X=9.999…-0.999…即

10X-X=9

解得方程X=1

于是0.■=1显然是错误的。

再以无限循环小数■为例,做进一步实验:■=0.737373…它有循环节两位,类比上面的实验,可以得到如下的做法:

设0.■■=X,由0.■■=0.737373…可知

100X-X=73.7373…-0.7373…

即:100X-X=73

解方程得:X=73/99

于是得0.■■=73/99

同理可得0.■■=10/99,0.■■=11/99,0.■■=20/99

0.■■=22/99…

但0.■■就不能化成分数了。

类比地,循环节有三位的无限循环小数也能化为分数。如 ■

设0.■■■=X,由0.■■■=0.735735…可知

1000X-X=735.735735…-0.735735…可知1000X-X=735

解方程得X=735/999

于是0.■■■=735/999

同样可得0.■■■ =823/999,0.■■■ =125/999,0.■■■=325/999… 但遇到0.■■■就不可以了。

动手试一试循环节有四位或四位以上的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用此种方法化成分数。

因为0.■=0.■■=0.■■■=…

所以可总结出:只有0.■这样的无限循环小数不能用此种方法化成分数,其它的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用以上方法化成分数。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5篇

一、本课所处的位置

从整套人教版义务教育数学教材来看,本节内容是在小学已安排了大数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来看,本课系第一章“有理数”的第五节“有理数的乘方”的第2小节。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宏观世界中的大数,培养数感;借助乘方学会用科学、方便的方法表示大数,为今后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微观世界中较小的数据奠定基础。

二、本课的具体编排及教学设计

环节一:在感受大数中产生疑问

教材内容:现实中,我们会遇到一些比较大的数。例如,太阳的半径,光的速度,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图略)等。读、写这些大数有一定困难。

教材解读:作为本课的导言部分,既要让学生接触生活中的大数,以培养数感;又要让学生在读写这些大数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有一定的困难,以激发他们寻找表示大数的新方法的内在动机。

教学设计:铺垫、引例,感受困难。首先,复习乘方,为下一步的学习搭建支架。其次,读写(尤其是写)对比性的实例,初次感受困难。例如:①我校有525人,全世界约有6100000000人;②操场长约35米,长江长约6300000米;③我乡面积约55平方公里,我国的陆地面积约9600000平方公里。

第三,在速读、速写大数游戏中再次感受困难,并引出问题。方式如下:老师逐个出示写有大数的卡片,看谁最先读出来;老师逐个朗读大数,看谁最先写出来。通过这些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后,提出问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表示生活中的大数呢?

设计意图: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或经验,为下一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做好铺垫;在自然状态下遭遇困难,学生会自发地产生疑问,进而渴望寻求新方法。

环节二:在自主探索中建构新知

教材内容:观察10的乘方的特点:102=100,103=

1000,104=10000…,一般地,10的n次幂等于10……(在1的后面有n个0),所以可以利用10的乘方表示一些大数。例如567000000=5.67×100000000

=5.67×108,读作“5.67乘10的8次方(幂)”。这样不仅可以使书写简短,还便于读数。像上面这样,把一个大于10的数表示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n是正整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教材解读:这是本课的主体部分,出示10的正整数次幂让学生观察,进而发现利用10的正整数次幂表示大数的方法。虽然仅此一段,但是揭示了科学记数法的生成过程和概念形式,因此教学中应该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归纳,自主建构起有关科学记数法的知识,理解科学记数法的生成和概念形式,体会其用于表示大数的简便。

教学设计:观察、探索,汇报成果。首先,学生利用以下材料进行学习,经历科学记数法的生成过程,初步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材料内容如下:

A: 100=10 ( ) B: 320=3.2×100=3.2×10 ( )

1000=10 ( ) 4050=4.05× =

10000=10 ( ) 52000=5.2× =

像上面这样,把一个 的数表示成a×10 ( )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 位的数,n是 数),使用的是科学记数法。

其次,各小组进行交流订正,通过合作学习再次认识科学记数法。第三,选派代表上台汇报,锻炼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并在展示思维成果的过程中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第四,教师进行重点强调,出示简单练习进行反馈。

设计意图:从特殊数据出发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提高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力。多种学习方式交互使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记数法。

环节三:在迅速反馈中寻找规律

教材内容:例5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1000000,57000000,123000000000(过程略)。思考:上面的式子中,等号左边整数的位数与右边10的指数有什么关系?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n位整数,其中10的指数是 。

教材解读:例题的作用有二,一是巩固对科学记数法的运用;二是借助这些特例发现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的关系,从而找到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的方法的关键是写出10的指数。这是本环节的难点。例5的题目对于中下层次的学生来说,由于没有一定的秩序性,他们发现其中的规律有一定难度。

教学设计:练习、质疑,探索规律。首先,要求学困生回答例5的练习题,及时进行诊断和鼓励,并及时提出“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这一问题(不要急于让优秀学生回答,以免导致所有学生思维定向化)。其次,学生自己给自己出3~5道题进行练习,然后小组间互相检查。第三,学生独自思考:从这些例子中发现了什么?第四,小组讨论,选派代表上台汇报成果。最后,结合课堂生成成果和学习材料,合理地总结出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之间的规律。材料如下:

5700=5.7×103

57000=5.7×104

570000=5.7×105

5700000=5.7×106

从上面题目中,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利用大量的实例让学生质疑并探索规律,深化对规律的掌握,促使全体学生对整数的位数与10的指数间关系的良好理解与建构。

环节四:在巩固实践中解决问题

教材内容:本课的练习题有两类,一类是巩固性的练习题,包括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和科学记数法的逆用;一类是运用科学记数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解读: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设计练习题,着眼于巩固科学记数法,训练学生有步骤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再次感受生活中的大数。

教学设计:练习、实践,合作解题。首先,出示两类巩固练习,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马上进行反馈。其次,小组合作解决拓展实践题:你一年的脉搏跳动次数大约是多少?并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第三,小组代表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结果等。第四,对整节课进行回顾反思。第五,布置课后作业。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性练习和拓展题,学生在反思总结的过程中实现对科学记数法有关知识的深刻建构。

从上面的课题分析中可以发现,课标教材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以及学习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有重大突破,力求创造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学生在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充分发展。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刻理解内容编排背后的理念和目标,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改善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数学课堂效率的重要前提。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史;初中数学;教学整合;实践探索

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结合逐渐成为现阶段世界数学教育的热点问题。初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的思维塑造以及数学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数学的认识变得更为深刻,数学史和数学教育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因此,数学教育要不断加强数学知识和数学史的联系,并使它们和数学思想的主干相联系,实现有计划地对数学史教育。

一、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的意义

(一)拓展视野,让学生对教材可加深理解。将数据史与教学融合可以充实课程资源,同时开拓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以数学的本质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思考的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知识间的联系。比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内容中一元一次方程所涉及到的“合并”和“移项”内容,是数学家阿尔-花拉字米著作《对消和还原》中所提到的“对消”和“还原”内容的再现。

(二)实现学习的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生的抽象思维已有了相应的发展,能把已学过的概念、知识进行联系、融合,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知识结构的构建,完成部分的知识迁移。在数学史与初中数学的融合过程中,可先把史料类的材料放在章节的开头,阐明学习数学的意义。比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教学,教师在教学之前相学生讲述契科夫小说中的“买布问题”,通过故事讲解,让学生探讨问题的实际解决方案。由此引发学生对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和学习。最终形成了这样的一元一次方程式。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将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材进行整合教学是对新课程标准中课堂教学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数学史上的很多数学家对数学的专研都是矢志不渝的,具有一定的数学精神价值。比如,欧拉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仍坚持心算的研究,并在此期间创作出了许多心算著作;华罗庚在残积的身体状况下靠自学在我国乃至世界数学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二、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的现状及问题

(一)数学史和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现状。第一,内容方面。现阶段我国数学教学内容和数学史整合的范围较为广泛,而且和教材的知识点联系也比较紧密,其材料所涉及的时间范围也比较广。比如:人教版中“代数”的故事、杨辉三角、海伦-秦九韶公式、一次方程组的古今表示及解法等。第二,在形式方面。数学史和初中数学教材融合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图文结合、文本方式。第三,在编排方面。以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为例,在数学史料素材的编排中有页边标签、章节阅读、思考、文中插入等不同的形式,实现初中生的有意义学习。

(二)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中存在的问题。首先,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较为单一,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数学史的内容大多被安排在数学教材不容易发现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以及学生在进行学习时很容易忽略这些隐性的数学史内容。其次,数学教材中反映的数学史内容大多以一种较为简单的形式展现,没有向学生深入剖析数学史和数学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也没有反应数学的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再次,数学史的内容学术性太强,不利于学生的理解。最后,数学是在数学教材中的各章节分布不均。

三、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整合实践策略

(一)重视数学史的教育价值。教师要明确融入数学史的重要性不是为了激发学习动机,而是将数学史以及数学文化的发展和数学教育结合,从而实现数学史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比如教师可以在数学课堂之前有策略的将数学文化与所要教授的数学概念、定理、公式等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一定的数学文化发展背景下掌握数学知识,加强学生对数学史的认知。

(二)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应立足学科本源。现阶段的数学史语言多以成人语言呈现,史料虽多,但编排形式单一,使得其理解起来较为抽象、概括。因此,数学史与教材的整合应基于数学知识发展的本源,并结合学生数学学习的接受特点、接受习惯等,对数学史内容进行选择、编排。

(三)实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模式的多样化。数学史主要是为数学教学而服务的,所以数学史融合了可运用多元方式来进行处理。第一,直接引入。最常见的就是直接引入数学史的方式,此形式是正常教学中的一种辅助,并不会对本身的教学造成影响。第二,间接融合。基于历史启发的教学基础上所采用的方式。总结数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在原有的发展基础上不断研究数学的历史和现状,从而正确的预测数学发展的未来。对于初中数学教育,在传授基本数学知识的同时将一些重要的数学历史介绍给学生,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加强对数学基本思想的理解,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学习水平,提升数学学习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林群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薛红霞.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的作用[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2):40-42.

[3]朱卫平.数学史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6):48-49.

[4]蒲淑萍,汪晓勤.数学史怎样融入数学教材:以中、法初中数学教材为例[J].课程教材教法,2012,08:63-68.

[5]常攀攀.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材的整合分析——以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为例[J].郑州师范教育,2013,06:62-64.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山区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针对山区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把教育教学提高到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社会素质上来,山区的中学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往往有许多教师有这样的同感: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这是学生的问题吗?我想也不竟然。针对山区中学生的特点及教师经常出现的同感,我对此作了一些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一、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山区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山区中学(特别是少数民族较多的学校)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农村,见识少、所学知识均为书本知识,对于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等一无所知,因此,他们认为所学知识对自己的将来没有什么作用。另外,家长多数都是文盲,不懂得知识的重要性,也不懂怎样教育儿女,甚至还有家长教给儿女的是“学那么多干什么,会写字就行了”,针对这一系列阻碍学生学习的客观条件,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帮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在这一点上,教师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告诉他们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带他们去做一些有利于学习的活动。给他们讲和他们生活有关的应用问题,或是农村中知识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发现知识存在于社会,存在于生活,和我们的生产、生活等密切相关,并不是自己和家长所想的一无是处。从而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把“要我学”改变为“我要学”的正确学习观。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山区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学数学是较为枯燥的一门学科,多数山区中学的学生不喜欢学数学,觉得难,没有兴趣。对于这一情况,我们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1、热爱学生,增加情感投入。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学生,以爱心去教化他们,把师生间的距离缩短,让学生感到老师是他们的朋友,这一点很重要,因为中学生是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少年,许多情感问题很容易受到感染,若是教师对他们不闻不问,或是经常骂他们,打击他们,这会使他们对老师抱有很大的成见,很怕这位老师,也正是这样,学生就没有上这位老师的课的好心态。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全无,成绩大幅度下降。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2、化枯燥为有趣,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数学多为抽象、枯燥的,学生学起来感觉无味,这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尽量将书本上的知识加以研究使之变为生动有趣的问题。如: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我们可以用扑克来替代正负数来玩游戏,红色的为正数,黑色的为负数,让两个同学一组来抽扑克,每人抽两张,然后把他们相加,谁得的数大,则谁胜。这样,我们就把抽象而枯燥的知识转变到了一种游戏上来,学生在游戏中就把有理数的加法学会了。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3、利用中学生心理特点“好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中学生正处在对任何事物都倍感好奇的年龄阶段,教师可抓住这一心理特征,大胆创设能让他们好奇的实际问题。如:在讲解乘方的时候,可让学生讨论“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五十次后有多高?”学生讨论后,教师再告诉他们结果,这时学生会觉得非常好奇(因为他们想不到会有教师说的那么高),这样学生对学习乘方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三、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三、 注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山区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1、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预习是学习各科的有效方法之一,但山区中学90%以上的学生不会用这一方法进行学习。因此,教师有必要教给他们预习的方法。预习,也就是在上课前将所要学的内容提前阅读,达到熟悉内容,认识自己不懂的地方的一种方法。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教会他们“打记号”,如:有效数字这一内容不懂,就在这一地方打上自己的记号,以便于在上课时,认真听教师讲,从而真正理解这一内容。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2、教会学生听课。听课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多数学生在“听”课时不懂方法,学习效果也就不明显。怎样听好课呢?首先,在听课过程中必须专心,不要“身在教室心在外”。第二,抓重点,做笔记。在上课时,教师都会强调某些问题(或多次提到的问题)即为本节重点,学生在听时,只是暂时的记住和理解,因此,要将知识点记下来,以便于复习巩固。第三,预习中打记号的知识点,应“认真听,多提问”,保证做到听懂自己打记号的知识点。第四,积极回答教师上课的提问,做到先思考后回答,不要不经思考乱回答。第五,认真完成课堂练习,将所学知识当堂巩固,发现自己在这一节中不足之处,多想多问。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山区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3、指导学生掌握思维的方法。思维主要以所掌握的知识为基础,它是初中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山区中学,学生难以领会和掌握较为复杂或困难的方法,这里主要以下面四种为主: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

(1)分析与综合。分析,即将某一知识或某一题目分为几部分进行研究和讨论。综合就是将所研究和讨论的问题的各部分组合起来构成一个新的整体。分析和综合是密不可分的两种思维方法。如:

解求值题:已知(a+b-5)2+(a-b+7)2=0,求(a2-b2)+(a+b)2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b-5)2+(a-b+7)2=0,②(a2-b2)+(a+b)2,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a2-b2)+(a+b)2= (a+b)(a-b)+(a+b)2,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解求值题:已知(a+b-5)2+(a-b+7)2=0,求(a2-b2)+(a+b)2的值,我们将这个问题分为两个部分,①(a+b-5)2+(a-b+7)2=0,②(a2-b2)+(a+b)2,经过分析后可发现由①得:a+b=5;a-b=-7;由②得:(a2-b2)+(a+b)2= (a+b)(a-b)+(a+b)2,综合①、②运用整体代入法即可求解,这就是分析与综合的运用。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2)归纳与演绎。归纳,即将多个有共同点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找到他们的共同点,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演绎,就是将归纳出的结论(或是所学知识)运用到解题中来的一种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是从一些例题中归纳出来的,当把它们运用到解决问题中来时,也就是演绎,只要学生掌握了这两种方法,并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便能从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解决特殊,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3)类比与联想。这是初中较为重要的思维方法,类比即为将多个事物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的思维方法。如完全平方公式和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可增强对两种公式的理解,并可使学生对公式的运用有进一步的帮助。联想,即在思考某一事物时想到相关问题的思维方法。如在学习积的乘方时可联想到商的乘方,从而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积与商之间的变化关系使学生思维从各方面发展。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4)抽象与概括。抽象,即将事物中存在的某种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抽象出来的思维方法。概括,即将所抽象出来的规律(或事物的特性)概括起来的思维方法。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谈到的“探索规律”这一节就是这两种方法的运用。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四、了解学生实际,创设适合他们的实际背景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山区的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4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知什么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本地区的学生都打过篮球),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的明显。

多数教师均有这样的感觉,多次强调的问题,学生总是记不住,殊不知在讲的过程中所创设的背景不切合学生实际。我们山区的中学生没有见过许多先进的交通工具和生活用品等农村不具备的物品。因此,教师在创设教学背景时不要死板的套用课本,应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设教学背景。如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44页,有理数的加法这一节开头提出的一个关于踢足球的问题,学生根本不知什么踢足球,这样的背景对学生的学习就没有大的帮助,但是,如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发现这一情况,及时地将此背景巧妙地进行创改,如将上述问题改为:打篮球的问题(本地区的学生都打过篮球),就比较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就会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创改后学生多数都能理解并能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效果非常的明显。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五、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长期以来,“教师教,学生学”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传统模式,这样的教学法已不再适应新的教学观,应将教师的作用从“教”提高到“导”,“导”就是引导,即教师的作用不应该是死板的“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充分地使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归纳、总结知识。也就是不要一成不变的将讲授法放到首位,要采取各种教学方法,如: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等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教学方法,创造出高素质、高能力的新一代人才。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8篇

多媒体以它特有的表现形式,将课堂教学引入到了更高的境界,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到学习中,让我们的数学课更精彩、更活泼、更有生命力。它使我们在仅有的课堂四十五分钟内取得了更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了高效课堂。

一、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进数学世界,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将信息内容引入课堂,图文并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对知识有了直观的理解,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八年级上册数学“图形的平移和旋转”这一课时,我就应用多媒体的鲜艳色彩、优美图案,直观形象地再现事物,给学生以如见其物的感受,让学生深刻的掌握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概念等。学生可以通过几何画板、Microsoft Word、Mathematics等软件自己完成美丽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学生开动脑筋,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计出来的图形让我大吃一惊。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避开了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图文并茂的情景中理性地去接受数学知识,它使知识形象化,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创造了条件。我在讲解七年级下册第六章“变量之间的关系”时,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发达,学习这部分内容难度就偏大了。在教学时,我们不妨在学生利用实物做过实验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然后进行概括和总结,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空间思维的扩展,想象力的发挥。

三、多媒体可以使枯燥的数学形象化,变“静”为“动”,让学生在“玩”中“学”

学数学是一件枯燥的事,学生一涉及空间问题、动态过程问题、复杂计算问题等,就会知难而退。因为有些学生的想象力不丰富,感受空间概念的能力欠缺一些,所以,他们会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望而生畏。多媒体的应用会把这些难题转化为直观、形象、生动的感性情景,这样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教师教学的难度。有人把教学模式比作“交通路”,教学媒体比作“交通工具”,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只有行驶在现代化的交通道路上,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效益。利用多媒体进行实际操作和形象演示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例如平行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将生活中的一些有平行关系的图形利用多媒体展现出来,给学生一个感官上的平行概念,再用直线代替图形中互相平行的部分。这样就把简单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形象的图形,既便于学生理解,又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使数学概念变得生动形象。只有让学生动起来,他们才会信心十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

四、利用多媒体课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分析,学生在下面听讲做笔记,一节课下来,教师满身粉笔末。好学生规矩听讲,自制力差的学生早不知“所云”了。不过是把教材的内容搬到课堂上而已,缺乏创新意识。于是这就需要教师运用各种方法启发学生,使学生合作探究,勤于思考。例如我们讲解圆的面积,必须以长方形面积知识为基础,要明白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各部分的关系,我们可以让学生动手操作,这是传统教学常用的,我们不能丢。还可以用多媒体演示,在课堂上我用课件演示二分之一圆周长的曲线移动到长方形的长之处,半径移动到长方形的宽之处,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积极地进行探索。让学生自己体会到这个近似的长方形面积与圆的面积是完全相等的。比较而言,多媒体的优越性就体现出来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便于学生理解。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截一个几何体“的学习,也需要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和应用。教师在教学时,不妨在学生利用实物做过实验后,再用多媒体演示一下切割的过程及切割后的截面形状。学生直观的了解切割后的立体形状后再进行概括、总结,系统地进行比较,更加清晰地理解物体的构造。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认识,又能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简洁明了、方便快捷,老师瞬间可以完成一黑板的练习,省时又省力,也大大减轻了课上老师的劳动。但我们切记呈现信息的容量要适当,对多媒体的使用要恰到好处。这样才能让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发挥更大的功效,让我们的课堂更丰富多彩。

七年级上册数学总结范文第9篇

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学习优势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1954年,美国学者哈伯特・塞伦(Herbert Thelen)首先提出“学习优势”的概念,它是指学习者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学习优势课堂教学模式分四个环节:任务生成、组内活动、组间交流、反思梳理。我结合对每个学生的专业分析,把学生进行异质分组。合理布置小组的合作任务是实施学习优势教学模式的关键。在组内活动和组间交流过程中,教师任务的引导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自己的学习优势。如分析能力强的学生提出见解;善于倾听的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学习到他人的分析思路;归纳能力强的学生总结归纳;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或同组学生)轮流汇报本组的探究成果。

那么,如何借助“学习优势”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我有以下三点做法。

1.基于个人优势的小组合作,给学生创建思维发散的空间

准确布置学习任务,完成小组合作和组间交流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学生通过活动达到多种能力提升的关键。

初中数学教学,大多是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八年级数学《平方差公式》这节课的教学,大多数教师会这样安排:一组小练习后让学生观察规律,得到平方差公式,之后进行计算训练,达到学生熟记公式和准确计算的教学目的。面对类似的教学内容,怎样调整教学方式才能够给学生创建思维发散的空间?基于学习优势的课堂可以这样设计,下面是在引入平方差公式后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剪拼图形从几何角度验证平方差公式。组内活动要求:利用“剪拼前后图形面积相等”这一数学常识,通过小组内合作,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在规定的时间内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进一步验证平方差公式,并由汇总能力强的学生进行方法汇总、整理。组间交流要求:各小组选派一名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汇报,进行组间交流。

小组活动中,善于合作的学生组织分配任务,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参与设计,动觉型学生进行剪纸拼接,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汇报小组成果。操作体验环节给了不同学生思维发散的空间,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2.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起来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4.1节几何图形这一节内容看似很简单,很多教师会草草处理,甚至带学生看看书就翻过去了。借助“学习优势”理论,教师设计学生活动:拖动几何图形完成图形的分类;通过电子白板的智能笔,把相应的实物与图形用线连接起来;七巧板拼图,拼出几何图形、人物图形、动物图形及其他。

这一教学活动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在拼图环节中,每个小组完成的图案均不相同。在动手操作中,学生加深了对平面图形特征的理解,更学会了分工与配合。学生的思维不被任务所禁锢,创新意识得到有效启发。

3.注重基础训练,拓展应用与创新

初中数学教学必须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落实,教师不能只想着让数学课活起来,而忽略了数学基础的训练。因此,在进行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时,教师要关注知识落实的途径。

以《平方差公式》这节课为例,怎样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平方差公式,同时小组活动还要有效,组间交流又有意义?教师设计了两个环节:环节一,完成各组任务单,并进行整理。不同小组分发同类型题,但又有不同的任务单,均落实在准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环节二,应用与创新。当基础落实后,及时进行变式训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在此环节,教师设计开放型试题,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使创新思维在应用练习中得到训练。

上一篇:五年级数学个人总结范文 下一篇:一年级数学学习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