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教育范文

时间:2023-03-24 18:09:38

普高教育

普高教育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启动、分区域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增加优质学位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二、高中阶段教育现状

*学年,全县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10所,其中,普通高中9所(含独立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18班13120人,其中普高10697人,职高2423人(不含在省、市其它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今学年普通高中高一招生61班3987人,职高招生14班848人,学龄人口3923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3.44%,其中,普通高中毛入学率27.3%,本县就读职业高中毛入学率6.18%;专任教师652人,生师比例20.1:1。

三、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办学规模发展目标:五年共增加学位约19000个,其中,普高13000个,职高6000个;另13246名职高学生向省、市及珠三角的职高学校转移就读。

1、*学年,计划招生9792人,比上年扩招4405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6221人,比上年扩招2234人;职高计划招生3571人(其中本县招生1180人),比上年扩招2171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22695人,比上年递增5258人,其中,普高15624人,比上年递增3187人,职高7071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3500人),比上年递增2071人。学龄人口4014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6.5%,比上年递增12.1%,其中,普高毛入学率38.9%,比上年递增9.9%;职高毛入学率17.6%,比上年递增4.9%。

2、200年,计划招生11197人,比上年扩招1405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6777人,比上年扩招556人;职高计划招生4420人(其中本县招生1980人),比上年扩招849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28364人,比上年递增5669人,其中,普高18373人,比上年递增2749人,职高9991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4300人),比上年递增2920人。学龄人口4161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1%,比上年递增11.6%,其中,普高毛入学率44.1%,比上年递增5.2%;职高毛入学率24%,比上年递增了6.4%。

3、2010学年,计划招生13493人,比上年扩招2296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7871人,比上年扩招1094人,职高计划招生5622人(其中本县招生2030人),比上年扩招1202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34482人,其中,普高20869人,比上年递增2496人,职高13613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5150人),比上年递增3622人。学龄人口44929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6.8%,比上年递增了8.5%,其中,普高毛入学率为46.5%,比上年递增2.4%;职高毛入学率30.3%,比上年递增了63%。

4、2011学年,计划招生15107人,比上年扩招1614人.比*学年扩招9579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8254人,比上年扩招383人,比*学年扩招4226人;职高计划招生6853人(其中本县招生2030人),比上年扩招1231人,比*学年扩招5353人。高中阶段预计在校生生达39797人.比上年递增5315人,比*学年增加25518人(其中普高22902人),比上年递增2033人,比*学年增加了13123人,职高16895人(其中本县在校生6000人),比上年递增3282人,比*学年增加12395人。学龄人口4682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比上年递增8.3%,比*学年增长49.6%,其中,普高毛入学率49%,比上年递增2.5%,比*学年增长24.7%;职高毛入学率36%,比上年递增5.7%,比*学年增长24.8%。

(二)校舍建设目标:五年内对现有9所普高和1所职高进行扩容、完善,新建县高级技工学校,规划县五中,共投入资金约3.2亿元。

对*中学、县二中、*中学、县职教中心进行高中扩容,*中学、县二中规模达到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高中生达到4500人;*中学规模达到60个教学班,每级20个教学班,在校高中生达到3240人;县职教中心达到4000人规模;完善县四中建设,高中规模达到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生达到4500人。

对*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在完善配套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容,*中学、*中学、高中达到24个教学班,每级8个教学班,在校高中学生达1440人;*中学高中达到18个教学班,每级6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080人;*中学、*中学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2个教学班,每级4个班,在校高中生达670人;新建县高级技工学校,规模为1500人,每级500人。

*年拟投入资金2500万元,*年拟投入资金6500万元,2009年拟投入资金8000万元,2010年拟投入资金8000万元,2011年拟投入资金7000万元。

规划拟建县五中,高中规模拟为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生为4500人,做好立项和用地等前期工作。

(三)电教设备目标。到2011年,中学按规模装备必要的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和仪器室、多媒体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室)、远程教育系统;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95%以上;多媒体网络链接省、市教育资源库和全县各校“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平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应用和研究,各校的电教覆盖率达到100%的学科、80%的教师、70%的课时,有一批能基本达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标准的示范学校(现在2所),发挥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师资队伍建设日标。2011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我县需增加普通高中在校生13000人,职高6000人,按国家规定的高中生师比侧为12.5:1计算,需增加1040名普高教师和480名职高教师。具体规划如下:*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100名;职高教师12名;*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28名;职高教师112名;200年需增普高教师238名;职高教师112名;2010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38名;职高教师122名;2011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36名;职高教师122名。

四、主要保障措施

全面完成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是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我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充分调动各级党政、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一手抓基础教育,保证高中生源;一手抓扩客,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充分发动外出乡贤捐资助教,下决心新建或扩建学校,逐年扩大学位容量,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实施,保证高中教育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具体措施是:

(一)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措施上,以“巩固‘两基’,落实‘两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为主攻目标,着力研究解决困扰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积极落实发展教育的“三个优先”(即是拨付资金优先,本级财政收入中预算安排优先,城乡建设规划教育优先),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使高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二)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为加快我县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要采取多种渠道、多方筹措教育资金,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本级财政预算及资金拨付时应做到教育优先,除省拨专项资金和城市教育费附加外,今后县政府每年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并保证资金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拟在今明两年举行筹措教育基金千万行活动;三是对于省拨教育专项资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及城市教育费附加应简化资金拨付环节,开设专项资金独立账户,单独核算,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确保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四是要用好、管好教育资金,各级各部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教育资金,县将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如有发现有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行为的,则追究相应单位的主要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三)均衡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夯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基础。*年底要全面完成全县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工程。从*年开始,分步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全县教育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力争至2011年完全小学以上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到70%。积极贯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在2011年前与垒省同步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落实初中校长责任制,提高初中三年保留率,大力降低辍学率,引导初中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充足的合格生源。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禁止在垒县义务教育学校举办重点班和实验班。强化教育考试评价和招生管理功能,实行全县统一中考评卷和招生管理,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与质量。改革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把初中毕业考试和升中考试合二为一,把成绩优异毕业生全部安排到*中学外,把成绩较优异的毕业生一部分留在面上完中,特别是设有完中的镇所在初中毕业生属第二批录取的,原则上就地上高中。颁发九年义务教育证书时,凡没有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一律定为肄业。

(四)采取积极措施,抓好“扩容促优”工程。一是加强高中阶段各学校管理工作,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挖掘现有的县二中、*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中学等面上完中的内部潜能,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引导薄弱高中走内涵式发展,把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改革之路和发展模式,从现有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二是要加大对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尽快完善面上完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按规划设计要求抓紧抓好县四中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县五中的用地规划,争取在本届政府内动工。三是认真贯彻全国、垒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举办春季“初三分流班”、“职教扶贫班”,不断拓宽生源渠道。将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与各中学校长考核挂钩,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形式,推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与机制,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做强做大县职业技术学校,力争*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突破3000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办学路子,推行“8316”工学结合模式。进一步强化专职教师的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到2010年,县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30%以上。四是通过督导评估促进优质高中的发展。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以促进高完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年*中学要力争高质量通过部级示范性高中的正式验收;*中学、*中学、*中学、*中学要积极开展申报市一级学校的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竞争力。

(五)多管齐下,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县人事、编制、劳动保障等部门,认真履行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招聘录用、编制核定、调配交流、考核奖惩的职责。采取优惠政策,吸收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和外地骨干教师来我县任教,鼓励“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任专业教师。与省属师范院校合作,组织初中的专科学历骨干教师参加本科脱产班进修,培养选拔高中阶段教师,确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师资需要。争取省和深圳、龙岗等单位的帮扶,开设高中阶段校长培训班,选拔一批校长及校长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或到部级示范性高中跟班学习。同时,对现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职务胜任培训和计算机全员培训,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使全县普通高中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每年提高4至5个百分点,到2011年提高到90%,其中3%以上的高中专任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中职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1年提高到90%,其中50%的教师达到“双师型”要求。

(六)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高考考取全国名校的考生、高考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考生所在学校给予重奖,并对考生原就读的中小学校也给予适当奖励,对面上高中如县二中、*中学等学校的高考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应实行重奖,构建公平、和谐的高考竞争机制。

(七)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制定和落实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在立项报批、土地划拨、基本建设、融资、师资、招生、收费等方面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兴办高中阶段学校。允许各地依托重点普通高中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独立设置的“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类学校。鼓励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之间,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类学校和联办学校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八)建立健全助学体系,保障困难家庭子女能就读高中阶段学校。从*年秋季起,全县农村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补助;高中阶段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本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奖学和学费减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积极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建立高中阶段扶贫济圃助学基金,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五、考核和监督

(一)成立机构,加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自觉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四到位”。县成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肖振兴,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

(二)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考核评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县政府。从*年开始,严格按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粤办发[*]9号)的要求,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在校生规模等列入对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考核结果与评价县、镇主要领导政绩直接挂钩。县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签订阶段性及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要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检查和评估。

(三)明确部门职责,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物价、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金融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条件。教育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制定规划,精心实施,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国土资源部门对包括社会力量办学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新建、扩建、改建用地,要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并按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尽快解决县二中、县四中征地遗留问题,确保高中发展用地。规划建设部门要把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建设项目的规费减免和办理程序按C、D级危房改造的做法办理(即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财政部门要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基本建设、设施设备、师资培训等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要加强高中阶段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确保全部用于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平调、挪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要积极为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普高教育范文第2篇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决定》和《广东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规划》,为促进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全面可持续发展,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现就我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推进高中发展,促进教育和谐”这一主题,按照“立足长远、系统思考,统筹规划、全面启动,深化改革、激发活力,优化布局、加快实施”的方针,坚持“四个统一”,即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相统一,调整布局与创新机制相统一,优化外部发展环境与深化内部改革相统一,解决当前问题与促进高中教育可持续发展相统一。充分依靠各级政府,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推动高中教育的跨越式发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高中教育办学路子,进一步提高我市高中的核心竞争力,确保我市高中阶段教育在全省的领先地位。

(二)发展目标。

1、以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总目标,切实加大发展力度,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到2011年,全市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0%;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协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充满生机活力的高中阶段教育体系。

2、根据现有在校初中毕业生测算,2011年全市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规模将达到9.2万人(含面向本省欠发达地区招收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约7500人),比*年增加约2万人,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规模将分别达到5.2万人、4万人左右,普高、职高均比*学年增加约1万个学位。

(三)基本思路。

按照“抓住重点、有效增容,调整布局、整合资源,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加大投入、快速推进”的总体思路,促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资源高效配置。

1、理顺办学体制,改革投入机制,全面激发办学活力。进一步理顺市、镇两级办学体制,落实各级政府办学责任,加大全市高中发展的统筹力度。一是建立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由市、镇两级按一定比例分担生均教育成本,切实落实市、镇两级办学责任;二是建立高中经费全市统筹调配机制,实行根据学生人数和生均教育经费划拨办学经费的制度,打破生源区域限制,全面激发办学活力;三是吸纳社会资金投入高中教育,对民办高中公费招生部分给予经费补助。

2、以“有效增容”为主线,扩大现有品牌高中办学规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改建、扩建现有社会认同度较高、办学规模较大、教育教学质量有保障的高中为主,以适度新建为辅,通过“扩”(扩大规模)、“分”(初、高中分离)、“并”(撤并)、“建”(新建)等途径扩大办学规模,既解决增容压力,又确保教育质量提升,真正实现有效增容,将高中教育量的扩张过程变为质的优化过程。

3、统筹安排,调整布局,合理配置高中资源。有效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和生源结构,撤并部分规模偏小、办学效益偏低的学校,进一步提高高中教育综合实力和整体水平。

二、重点工程与主要任务

(一)实施“扩容促优工程”,迅速壮大普通高中优质学校集群。

1、至2011年全市部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达到12所(*纪念中学、市第一中学、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桂山中学、市第二中学、*学、*中学、*中学、*高级中学、*中学、*中学),其余普通高中均达到省一级学校办学水平,市直属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90个班(50人/班),其它骨干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个班(50人/班)以上,全市形成13-15所优质高中集群,达到5.2万人左右的总体规模。

2、扩建*纪念中学、市一中、市华侨中学、市实验高级中学(*年4校均按90个班规模招生),市二中(*年按72个班规模招生),*学、*中学、*高级中学、*中学、*中学(5校均按60个班规模招生),*高中(按48个班规模招生)等11所普通高中。

3、搬迁桂山中学、*中学(2校均为60个班办学规模),撤销*学校、南头中学、民众中学等3所学校的高中部。

(二)实施“超常规发展职业教育工程”,扩大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规模。

1、结合经济组团发展规划,进行职业教育学校布局调整。重点建设5所市直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含市高级技工学校),保留优化6所镇(区)办省级以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确保2011年全市建成11所部级重点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2、迁建市中等专业学校(2010年在校生规模达到120个班、6000人),扩建市高级技工学校(规划在校生规模为120个班,2011年达到107个班、5360人);3所市直属组团中等职业学校均按80个班,4000人规模建设;其余的镇(区)理工学校(职业中学)达到60个班、3000人左右的规模。

3、*第二中学附设职中、阜沙职中、*职中、神湾中学附设职中、良都中学附设职中、卓山中学附设职中从*年起逐步停止招生。

4、组建市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市职业教育园区,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设施建设,2010年前建成设施完备、设备齐全,涵盖全市职业院校骨干专业、服务职业院校学生实训及全社会各类人员培训的现代化实训基地。

三、保障措施

(一)认真做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

各镇(区)要以本《意见》为蓝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充分论证,编制本镇(区)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制定有力措施确保重点建设工程如期完成。各高中阶段学校要根据市或镇(区)有关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制定本校发展规划及实施措施,确保实现《*市普通高中学校*-2011年发展规划表》(附件表一)、《*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1年发展规划表》(附件表二)的各项指标。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1、实施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一把手工程”。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性重点工作,作为当前的中心任务抓紧抓好。市政府成立由教育、发展和改革、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人事(编制)、规划、国土资源、建设、科技、经贸等部门领导组成的*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定期研究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的重大部署和政策措施,解决高中阶段学校设置、布局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土地利用、基本建设、经费投入等重大问题。建立各级党政领导联系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制度,及时为学校排忧解难,确保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如期实现。

2、完善党政领导教育工作实绩考核制度。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每年对高中阶段教育基本建设和经费拨付、使用、管理情况开展督查和考核,特别是对重点建设工程要进行重点督查,并将督查结果向社会公布。建立和完善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激励机制,对成绩显著的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三)改革经费投入机制,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1、改革高中阶段经费投入机制,建立合理的经费分担制度。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教育、建设、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部门测算、核定各类公办高中生均教育成本,高中阶段学校办学经费采取“市镇两级分成共担,按人划拨”的方式进行统筹调配。即学生户籍所在镇(区)政府按生均教育成本承担高中教育经费,学生在何校就读,经费即划拨何校(包括民办高中)。高中办学经费全市统筹,由市按学校办学规模和生均教育成本统一拨付,确保各校正常运作和可持续发展。

2、加大教育投入,促进高中阶段教育超常规发展。按规划分年度至2011年完成高中阶段学校建设投入。全市总投入约36亿元,普高、职高发展各投入约18亿元,其中,市级财政投入约25亿元,镇区财政投入约11亿元;市高中发展专项经费增至每年8000万元,其中2000万元用于镇区高中建设贴息贷款,6000万元用于分担镇区高中建校成本。

(四)全力以赴,又好又快地推进高中阶段学校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部门将2011年前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的用地列入土地使用近期规划;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列入规划的新建、扩建高中阶段学校的土地利用年度计划指标。按照便捷、规范的原则,国土资源、建设部门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开辟学校新建、扩建项目“快速通道”。允许在市政府统一规划、核定建设标准的前提下,采用多种建设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学校建设进度。对学校基本建设各项规费,凡属可以免除或可收可免的予以免除,最大限度地降低学校征地和基建成本。

(五)多管齐下,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各级政府要根据办学规模和课程设置要求,按年度及时核定高中阶段学校教师编制并配足教师,外引内培,建立一支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高水平教师到高中阶段教育相对薄弱的镇区学校任教,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有技能专长的人才兼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技工学校专业教师或实习实训指导教师。推进高中教师继续教育与校本教研的一体化进程,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大高中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的培养力度,不断壮大优秀骨干教师群体。统筹兼顾,调配安置好布局调整学校的教师,不得解聘合格高中教师,确保高中教师队伍的安定有序。

2、进一步完善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公平竞争、有序流动、有效激励的运行机制。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优秀教师,提高教师待遇,确保高中阶段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

(六)完善中考和高中招生制度,进一步优化高中生源结构。

依据我市高中阶段学校的实际布局,立足全局,通盘考虑,合理配置生源,优化生源结构。一是调整中考科目,将历史、生物、地理纳入中考范围,增强文科在中考中的地位,优化生源结构;二是进一步完善初中生综合评价,扩大推荐优秀初中毕业生直接升入优质高中的比例;三是制订优秀初中毕业生(特长生)标准和相关招生政策,促进人才的多样化发展;四是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积极探索将相当部分优质高中招生指标根据镇区人口和办学水平直接分配到镇区的招生方式,逐步将单纯的升学竞争引导到办学水平竞争的良性轨道上来;五是打破现有镇区高中只在本镇区招生的格局,按照尊重学生志愿,相对就近入学的原则,统筹调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

(七)巩固和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为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继续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优质化进程,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完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继续大力推进“振兴初中行动计划”的实施,确保义务教育质量过关、过硬,为全市高质量、高水平普及高中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八)加强教育宣传,努力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齐心协力抓好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局面。

普高教育范文第3篇

1.数据背后的意义

“十二五”期间,全区的普通高中教育取得长足发展。2015年与2011年相比,普通高中学校数从289所调整到278所;在校生从49.9万减少到48.4万,减少0.5万人;校均规模从1727人提高到1741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从95.3%提高到97.3%,提高2个百分点;生均校舍面积从15.1平方米提高到18.2平方米;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从1829元提高到2418元,提高589元。自治区普通高中学生实行“两免”以来,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逐年提升,2015年达到68.2%。自治区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加起来,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90%。这个数据超出了全国6.42个百分点,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提前完成国家要求的“十三五”时期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同时也为我们特色办学、多样化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优质资源在扩大

在“十二五”期间,全区优质普通高中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逐步形成了注重创建过程、突出示范内容、明确示范期限、发挥示范作用等基本模式。截至2015年底,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已达69所,在校生规模约27.6万人,占全区普通高中学校在校生的56%。也说明近六成的学生在示范性高中成长和发展。

3.倾斜于薄弱

我们支持的8个集中连片特困旗县的9所普通高中和完全中学,新建一批教学用房和学生宿舍等,以改善其办学条件。使这些旗县的普通高中在校生显著增加,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有较大提高。按照规划,我们要共建13个教学和生活用房项目,建筑面积共5.47万平方米,在国家和自治区的支持下,我们要向各个旗县(特别是县级)的薄弱普通高中进行倾斜,这些项目将进一步使普通高中优质资源不断丰富。

4.新课改的推进,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全区普通高中学校在全面实施新课程的进程中,提高了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开发教学资源,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使得全区普通高中学校的办学水平得到不同程度提升。新课程的实施,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新的变化。广大教师充分利用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平台,积极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探索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在教学实践中的合理使用,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参与,善于思考,敢于质疑,在活动中学,在合作中学,在探索中学,形成师生相互尊重、平等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

5.优质、特色、多样化发展格局初见端倪

在过去以升学为主要任务的办学体系下,我们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既有无奈,也有挣扎,甚至做一些不得已而为之、具有功利色彩的事。但是随着这些年的改进,我们普遍感觉到办学的单一化、功利化色彩正在改变。各地、各学校充分利用学校资源、社区资源、教师的潜力,开发出一大批深受学生喜爱的、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优质教育就是为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而提供合适的教育,对每一个学生发展负责的教育。多样化发展格局的形成,在原来的内容上、体系上、课程上、活动上等等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力求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能力的特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性的教育机会。

这些特色学校的共同点有哪些呢?

第一,在示范性高中建设当中,自治区教育厅一直强调的是“有特色的办学才有示范的可能和资格”,这是一个硬指标。刚开始,示范性普通高中在创建色比较单一,就是艺术、体育、社会实践活动、德育等某一方面,但今天,示范性普通高中已经具备多样化的特色了。

第二,从培养学生形成不同素养的方向来加强特色建设。下一步 “特色办学”这个魂就应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育去依次打开。不再是简单的内容相加减,而是一种理念的升华,是一种格调的提升。比如乌兰浩特一中的“学生发展中心”,如果没有实地观摩,我们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个理念、一个思考,但深入其中,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实实在在为学生成长发展提供的平台,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到职业规划到学科领域深度的融合。

第三,以课程建设和实施为主线形成特色。课程建设当中,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要围绕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来依次展开。在观摩考察中,我们看到,哪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学模式,而且这些模式是不断发展、变化、生产,既有发展改进,又符合学校实际的教学特色。

第四,以学生创新为核心的特色项目更加丰富多彩。这些丰富的内容归结起来是什么?是以影响学生性向发展和为学生的基本核心素养的提升来打基础,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创新教育在展开。

二、问题与分析

尽管在普通高中的优质、特色、多样化上,我们已经迈出了很大的步伐,但问题、困惑仍然不少。

一是普通高中优质教育资源仍然不足,有待进一步扩大。优质的资源不仅仅是漂亮的大楼和高档的设施,更核心的是教师群体,需要在加大教师的培育力度上继续做出努力。

二是普高办学模式仍然显单一,特色不鲜明。我们明显地感觉到,有些学校你说它没特色,它有点特色;你说它有特色吧,还不十分鲜明,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是普通高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学习压力和心理负担重仍没有得到改观。普通高中学校要 “君子爱分,取之有道”,不能违背规律抢挖生源,加班加点,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择手段地提高分数,而是在共同成长、发展当中规范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既为学生成长打好基础,又为升学做准备,即使戴着镣铐也要跳出优美的舞蹈。

四是我们还没有处理好课改与升学考试的关系。课改与考试、升学“两张皮”的问题依然突出,还没有明显突破,特色办学难以彰显。 “以人为本”、重视学生整体素质发展、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以学生为主体,启发式教学、自主式学习,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等,从理论上正逐步得到认同,但实践效果还不显著。这一切归因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将矛盾前置于教育上。从深层次看,则是社会转型造成了社会群体普遍的心理紧张,这种紧张折射到教育领域的结果。

五是我们还没有处理好“特色办学”与“学生发展”的关系。“特色办学”不是说为特色而特色,而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来提供各种可能。当下以应试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普通高中教育环境,迫使教育部门以升学考试评价为准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评价教师的教学。今后我们将继续引导各地学校朝着一个正常的、按照规律办学的方向上去评价和发展。

三、发展的对策

1.完善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加强办学条件建设。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现象,减少超大规模学校。2018年普通高中进入了新的考试招生改革阶段之后,管理的模式要发生变化,走班要实质性地实施,你不走就不行,大班额的存在怎么能够走班?

2.推动县域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地发展。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多云集在盟市所在地,很少一部分在县域,所以,下一步我们要着力打造县域的特色普通高中,补齐这个短板。对边远地区,无论是教师的配置,办学条件、宿舍、食堂建设等,都要给予倾斜。

今年开始,连续三年要进行县域普通高中、特色高中的建设,每所给10万元,是一个奖励性的引导,三年累计建设30所以上县域普通高中,以此改变优质普通高中的分布和形态。

3.适应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变化,信息化如何深度地融合运用?比如说学生要选课了,按照现在人工来分班级怎么上课?需要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去管理,包括指纹、刷脸等等手段,都要融入到管理过程当中,学校如果不及早地在这方面应对,那么到时候就很难适应改革和发展的要求。

普高教育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教育强县、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以提高人口素质为根本,在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按照全面启动、分区域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方针,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的积极性,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二)基本原则。坚持发展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巩固提高“普九”成果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增加优质学位相结合,坚持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与推进城镇化进程相结合。

二、高中阶段教育现状

*学年,全县有高中阶段教育的学校10所,其中,普通高中9所(含独立高中1所),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18班13120人,其中普高10697人,职高2423人(不含在省、市其它中职学校就读的学生),今学年普通高中高一招生61班3987人,职高招生14班848人,学龄人口39232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33.44%,其中,普通高中毛入学率27.3%,本县就读职业高中毛入学率6.18%;专任教师652人,生师比例20.1:1。

三、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

(一)办学规模发展目标:五年共增加学位约19000个,其中,普高13000个,职高6000个;另13246名职高学生向省、市及珠三角的职高学校转移就读。

1、*学年,计划招生9792人,比上年扩招4405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6221人,比上年扩招2234人;职高计划招生3571人(其中本县招生1180人),比上年扩招2171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22695人,比上年递增5258人,其中,普高15624人,比上年递增3187人,职高7071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3500人),比上年递增2071人。学龄人口4014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6.5%,比上年递增12.1%,其中,普高毛入学率38.9%,比上年递增9.9%;职高毛入学率17.6%,比上年递增4.9%。

2、200年,计划招生11197人,比上年扩招1405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6777人,比上年扩招556人;职高计划招生4420人(其中本县招生1980人),比上年扩招849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达到28364人,比上年递增5669人,其中,普高18373人,比上年递增2749人,职高9991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4300人),比上年递增2920人。学龄人口41618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1%,比上年递增11.6%,其中,普高毛入学率44.1%,比上年递增5.2%;职高毛入学率24%,比上年递增了6.4%。

3、2010学年,计划招生13493人,比上年扩招2296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7871人,比上年扩招1094人,职高计划招生5622人(其中本县招生2030人),比上年扩招1202人。预计高中阶段在校生34482人,其中,普高20869人,比上年递增2496人,职高13613人(其中本县职高在校生5150人),比上年递增3622人。学龄人口44929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6.8%,比上年递增了8.5%,其中,普高毛入学率为46.5%,比上年递增2.4%;职高毛入学率30.3%,比上年递增了63%。

4、2011学年,计划招生15107人,比上年扩招1614人.比*学年扩招9579人,其中,普高计划招生8254人,比上年扩招383人,比*学年扩招4226人;职高计划招生6853人(其中本县招生2030人),比上年扩招1231人,比*学年扩招5353人。高中阶段预计在校生生达39797人.比上年递增5315人,比*学年增加25518人(其中普高22902人),比上年递增2033人,比*学年增加了13123人,职高16895人(其中本县在校生6000人),比上年递增3282人,比*学年增加12395人。学龄人口46820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85%,比上年递增8.3%,比*学年增长49.6%,其中,普高毛入学率49%,比上年递增2.5%,比*学年增长24.7%;职高毛入学率36%,比上年递增5.7%,比*学年增长24.8%。

(二)校舍建设目标:五年内对现有9所普高和1所职高进行扩容、完善,新建县高级技工学校,规划县五中,共投入资金约3.2亿元。

对*中学、县二中、尔崧中学、县职教中心进行高中扩容,*中学、县二中规模达到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高中生达到4500人;尔崧中学规模达到60个教学班,每级20个教学班,在校高中生达到3240人;县职教中心达到4000人规模;完善县四中建设,高中规模达到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生达到4500人。

对古竹中学,蓝塘中学,柏埔中学,琴江中学,中山中学在完善配套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容,古竹中学、蓝塘中学、高中达到24个教学班,每级8个教学班,在校高中学生达1440人;柏埔中学高中达到18个教学班,每级6个教学班,在校生达1080人;琴江中学、中山中学高中招生规模达到12个教学班,每级4个班,在校高中生达670人;新建县高级技工学校,规模为1500人,每级500人。

*年拟投入资金2500万元,*年拟投入资金6500万元,2009年拟投入资金8000万元,2010年拟投入资金8000万元,2011年拟投入资金7000万元。

规划拟建县五中,高中规模拟为90个教学班,每级30个教学班,在校生为4500人,做好立项和用地等前期工作。

(三)电教设备目标。到2011年,中学按规模装备必要的理、化、生实验室、探究室和仪器室、多媒体计算机室、语言实验室、音乐室、美术室、图书馆(室)、远程教育系统;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100%,分组实验开出率95%以上;多媒体网络链接省、市教育资源库和全县各校“教育信息管理平台和教育资源平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以共建共享的方式,实现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共享,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应用和研究,各校的电教覆盖率达到100%的学科、80%的教师、70%的课时,有一批能基本达到“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标准的示范学校(现在2所),发挥窗口作用和辐射作用。

(四)师资队伍建设日标。2011年实现普及高中教育,我县需增加普通高中在校生13000人,职高6000人,按国家规定的高中生师比侧为12.5:1计算,需增加1040名普高教师和480名职高教师。具体规划如下:*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100名;职高教师12名;*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28名;职高教师112名;200年需增普高教师238名;职高教师112名;2010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38名;职高教师122名;2011学年需增加普高教师236名;职高教师122名。

四、主要保障措施

全面完成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任务,是实现“山区教育强县”目标的重大举措,也是当前我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管理,充分调动各级党政、社会各界、人民群众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要一手抓基础教育,保证高中生源;一手抓扩客,争取社会各方支持,充分发动外出乡贤捐资助教,下决心新建或扩建学校,逐年扩大学位容量,有组织有领导有步骤地实施,保证高中教育发展规划的全面落实,具体措施是:

(一)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在指导思想和工作措施上,以“巩固‘两基’,落实‘两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基础教育办学水平,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为主攻目标,着力研究解决困扰教育改革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积极落实发展教育的“三个优先”(即是拨付资金优先,本级财政收入中预算安排优先,城乡建设规划教育优先),把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实现工作重心转移,使高中教育得到快速发展。

(二)加大教育投入,确保资金足额拨付到位。为加快我县高中教育发展步伐,提升教育的整体水平,要采取多种渠道、多方筹措教育资金,才能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一是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在本级财政预算及资金拨付时应做到教育优先,除省拨专项资金和城市教育费附加外,今后县政府每年应在本级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用于发展教育事业,并保证资金按教育发展目标的实施情况及时、足额拨付到位;二是设立教育发展基金,拟在今明两年举行筹措教育基金千万行活动;三是对于省拨教育专项资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及城市教育费附加应简化资金拨付环节,开设专项资金独立账户,单独核算,集中管理,封闭运行,及时、足额拨付,确保专项资金足额落实到位,专款专用;四是要用好、管好教育资金,各级各部门不得截留、挪用、挤占教育资金,县将对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如有发现有挪用、截留、挤占教育经费行为的,则追究相应单位的主要领导及当事人的责任。

(三)均衡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夯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基础。*年底要全面完成全县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改造工程。从*年开始,分步实施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工作,继续完善全县教育网络建设,全面推进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力争至2011年完全小学以上的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达到70%。积极贯彻落实免费义务教育的有关政策,在2011年前与垒省同步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普及水平,落实初中校长责任制,提高初中三年保留率,大力降低辍学率,引导初中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人生观,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充足的合格生源。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禁止在垒县义务教育学校举办重点班和实验班。强化教育考试评价和招生管理功能,实行全县统一中考评卷和招生管理,切实提高义务教育水平与质量。改革高中阶段招生办法,把初中毕业考试和升中考试合二为一,把成绩优异毕业生全部安排到*中学外,把成绩较优异的毕业生一部分留在面上完中,特别是设有完中的镇所在初中毕业生属第二批录取的,原则上就地上高中。颁发九年义务教育证书时,凡没有参加毕业考试的学生一律定为肄业。

(四)采取积极措施,抓好“扩容促优”工程。一是加强高中阶段各学校管理工作,整合现有教育资源,挖掘现有的县二中、尔崧中学、古竹中学、蓝塘中学、柏埔中学、琴江中学、中山中学等面上完中的内部潜能,不断做大做强。同时,引导薄弱高中走内涵式发展,把师资素质、管理水平、办学特色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的改革之路和发展模式,从现有的困境中摆脱出来。二是要加大对高中教育投入力度,尽快完善面上完中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提高高中教育普及率。按规划设计要求抓紧抓好县四中的建设和完善,做好县五中的用地规划,争取在本届政府内动工。三是认真贯彻全国、垒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抢抓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继续举办春季“初三分流班”、“职教扶贫班”,不断拓宽生源渠道。将职业教育的招生工作与各中学校长考核挂钩,加强统筹管理,进一步改革办学模式,实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形式,推动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等灵活多样的办学模式与机制,以更好地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增加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完善县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条件,做强做大县职业技术学校,力争*年县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人数突破3000人。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办学路子,推行“8316”工学结合模式。进一步强化专职教师的学历和职业技能培训,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到2010年,县职业技术学校专任教师学历基本达标,“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60%,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到30%以上。四是通过督导评估促进优质高中的发展。从今年开始,到2010年,对照《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有计划地开展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工作,以促进高完中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今年*中学要力争高质量通过部级示范性高中的正式验收;蓝塘中学、柏埔中学、琴江中学、中山中学要积极开展申报市一级学校的工作,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高高中教育的整体竞争力。

(五)多管齐下,加强高中阶段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教育行政部门要会同县人事、编制、劳动保障等部门,认真履行教师资格认定、职称评聘、招聘录用、编制核定、调配交流、考核奖惩的职责。采取优惠政策,吸收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和外地骨干教师来我县任教,鼓励“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任专业教师。与省属师范院校合作,组织初中的专科学历骨干教师参加本科脱产班进修,培养选拔高中阶段教师,确保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师资需要。争取省和深圳、龙岗等单位的帮扶,开设高中阶段校长培训班,选拔一批校长及校长培养对象参加培训或到部级示范性高中跟班学习。同时,对现有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进行职务胜任培训和计算机全员培训,鼓励参加硕士研究生学历进修,提高学历层次,使全县普通高中学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每年提高4至5个百分点,到2011年提高到90%,其中3%以上的高中专任教师达到研究生学历水平。中职学校教师学历达标率每年提高5个百分点,到2011年提高到90%,其中50%的教师达到“双师型”要求。

(六)建立激励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对高考考取全国名校的考生、高考成绩优秀的教师和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考生所在学校给予重奖,并对考生原就读的中小学校也给予适当奖励,对面上高中如县二中、尔崧中学等学校的高考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应实行重奖,构建公平、和谐的高考竞争机制。

(七)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扶持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认真制定和落实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办学的优惠政策,在立项报批、土地划拨、基本建设、融资、师资、招生、收费等方面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社会力量重点兴办高中阶段学校。允许各地依托重点普通高中和重点中等职业学校举办独立设置的“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类学校。鼓励高中阶段各类学校之间,职业学校与企业、行业之间采取多种形式联合办学。依法加强对民办学校、“民办公助”或“公办民助”类学校和联办学校的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八)建立健全助学体系,保障困难家庭子女能就读高中阶段学校。从*年秋季起,全县农村家庭和城镇低保家庭子女就读中等职业学校,享受每年1500元的助学金补助;高中阶段学校要从事业收入中提取5%的经费,用于本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助学、奖学和学费减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积极开设勤工助学岗位,加强与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合作,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通过勤工俭学完成学业。建立高中阶段扶贫济圃助学基金,同时积极发动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五、考核和监督

(一)成立机构,加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自觉做到思想认识、领导责任、政策措施和资金投入“四到位”。县成立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书记叶振云任组长,县长曾路明任常务副组长,县委副书记叶益明,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慧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肖振兴,副县长钟亦雄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

(二)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考核评估。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责任在县政府。从*年开始,严格按照《广东省地级以上市、县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试行办法》(粤办发[*]9号)的要求,将高中阶段教育经费投入、学校建设、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在校生规模等列入对主要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考核结果与评价县、镇主要领导政绩直接挂钩。县政府与各职能部门签订阶段性及年度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县委组织部和县政府教育督导室等部门要加强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督导、检查和评估。

(三)明确部门职责,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进程。发展改革、教育、财政、人事、劳动保障、物价、规划建设、国土资源、金融等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认真制定、完善和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创造条件。教育部门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制定规划,精心实施,加强管理,强化督导。国土资源部门对包括社会力量办学在内的高中阶段学校新建、扩建、改建用地,要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并按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尽快解决县二中、县四中征地遗留问题,确保高中发展用地。规划建设部门要把高中阶段学校建设纳入城镇建设规划,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建设项目的规费减免和办理程序按C、D级危房改造的做法办理(即行政事业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免收,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财政部门要落实公办高中阶段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基本建设、设施设备、师资培训等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要加强高中阶段学校预算外资金管理,确保全部用于教育,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平调、挪用。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和企事业用人单位要积极为高中阶段毕业生就业创造条件。

普高教育范文第5篇

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演讲,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演讲,系统安排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预期的效果。会议结束前,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掌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进入新世纪以后。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发明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时攀升,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发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不只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溢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利息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需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水平全国领先,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效果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公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需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教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生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生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只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生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革新。

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其中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发明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综上所述。要求我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依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果。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依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能力为上,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需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特别是近年来,进入“十一五”以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需转变发展方式,才干实现可持续发展。

已经提出必需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今后一段时期内,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生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效果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1.必需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激进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缺乏,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效果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发明良好的外部环境。

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2.必需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证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规范,按规范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只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主动接受,3.必需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需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建议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发明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规范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顺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顺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时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难以取得满意的成果,4.必需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必需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主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协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5.必需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规范和国家意志。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战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惯例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规范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以质量保证为中心,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课程设置、教学惯例、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6.必需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防止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需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需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果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需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必需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繁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继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现象要切实解决。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布置。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总的说,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防止“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局部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奖励十分严厉,标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时。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进去,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图书投入缺乏、更新愉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激进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切实解决局部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发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置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置暂行方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置方法》给予严肃处置,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普高教育范文第6篇

市“两会”刚结束,市委、市政府马上组织召开全市教育工作暨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优先发展教育,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大力推进教育强市工作。刚才,四会、高要、怀集等地的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如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提出了很好的设想和措施,都讲得很好,值得各地学习借鉴。黄玲同志传达了全省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年度全市教育工作,并对*年教育工作特别是推进我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行全面部署,目标明确,措施扎实,我完全同意,希望各级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会议还印发了《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会后将根据大家的意见和建议,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尽快下发。下面,我就全市教育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立足全局,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加快发展教育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来抓,大力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重点抓好“强师振教、示范高中、布局调整、骨干职校、高等教育、素质教育”六大工程,全面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教育事业呈现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主要有五个方面的特点:

(一)各类教育迅速发展。学前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万人口在园幼儿居全省第4位。“普九”巩固居全省前列,其中初中三年保留率排全省第3位,九年义务教育按时完成率排全省第7位。高中阶段教育迅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跃居全省第9位(比上年前进了2位)。职业教育加速发展,成为我市教育的品牌和全省职教的新亮点,中职在校生规模连续三年排全省第3位,其中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和校均规模跃居全省首位。高等院校由2所增加到6所,办学规模大幅扩大。

(二)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五年来,全市共投入近30亿元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推进中小学布局调整和老区山区薄弱学校改造工作并成为全省的先进典型,全面消灭农村义务教育学校C、D级危房,加快普通高中新建扩建和职教基地建设。全市共新建、扩建或改建1400多所学校,扩大校园面积450多万平方米,新建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多平方米。全市三分之二(约40多万名)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入新教室上课,新增高中阶段学位7万多个,增长近一倍。

(三)教育质量明显提高。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制定和完善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和教育工作评价办法。普通高考连年创新高,*年与*年比,考生人数增长了76%,上省线总人数增长了205%,其中本科上线率排全省第10位。

(四)队伍素质明显增强。*年以来,全市共选送近1700名中学校长和骨干教师到知名高校培训,1.8万人次参加学历提高培训,18万人次参加职业岗位和课程改革等专业培训;新引进本科以上学历教师6000多人。目前,全市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分别比*年增长6.37倍、1.61倍和1.44倍。

(五)教育满意度明显提升。近年来,我市把解决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作为解决重大民生问题来抓,一是全面实施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减轻农民负担,改善办学条件,促进了教育加快发展。二是全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工程,缩小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区域和校际办学条件的差距,促进了教育公平。三是完善资助体系,落实助学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积极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工作,确保了群众公平接受教育的权利。四是切实解决端州城区学位紧缺问题。由于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子女“能上学”、“上好学”的需求,近年来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大幅提升,对教育的投诉大幅降低。

近年来我市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市人民和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开拓进取、勤勉敬业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我市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向长期关心支持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二、突出重点,开拓创新,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作为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事业对一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抓好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是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发展战略,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地方综合竞争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和技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升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事业得到较快发展,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市教育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发展水平与群众的期待仍有不小差距,教育经费保障水平还比较低,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发展还不够协调,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高中阶段教育还相对滞后,特别是普通高中在全省处于靠后位置,是我市教育发展的“瓶颈”。所有这些困难和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克服和解决。

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新的历史起点上,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以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新要求引领肇庆新发展,努力走在全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列,为广东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作出肇庆应有贡献。新形势为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我市教育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全面把握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新任务新要求,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教育大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肇庆走在全省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列作出积极贡献。重点抓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就是要让每个孩子都公平地享受义务教育。要大力促进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全面实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和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四项保障机制。今年重点要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舍维修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要把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工作。要稳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保证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平均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国家公务员的平均收入水平,切实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调整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教育培训,提高整体素质。要合理配置教育资源,进一步改造薄弱学校,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教师资源,合理配备每一所学校的教师,进一步促进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的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教育公平。

(二)推进高中教育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九年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而高中阶段教育恰恰是我市教育的“短板”,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总体规模偏小,万人口普通高中在校生为167人,远远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只有63.5%,要在2011年达到省要求85%以上的目标任务艰巨。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切实增强加快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目标要求,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努力做好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各项工作。一是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阶段办学规模。普及全市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质和量的有机统一,当务之急是要扩建、改建和新建普通高中学校,扩大办学规模。普通高中要向县政府所在地和经济、交通发达的中心城镇集中发展,重点支持规模较大、生源较充足的普通高中学校的建设。二是进一步扩大职教基地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职业教育要坚持全市“一盘棋”,打破区域界限,积极探索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在继续抓好“一园多点”职教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骨干学校,发挥示范和龙头带动作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有条件的县(市、区)可通过整合当地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着力办好一所既开展学历教育又面向社会开展技能培训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三是进一步创新高中阶段教育体制机制。要坚持以公办高中阶段教育为主的基础上,扶持发展民办高中阶段教育。各县(市、区)要切实担负期统筹规划高中阶段教育学校建设的责任,加强对民办高中阶段教育的扶持、管理和引导,形成以政府公办为主、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四是进一步调整优化高中阶段教育内部结构。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协调发展,使两者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

(三)促进高等教育特色发展。高等教育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要科学定位、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市委、市政府将大力支持高等学校开展重大科研项目和重点研究课题,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加大力度统筹解决制约我市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的规划、用地等问题。

(四)大力实施“强师振教工程”。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队伍,是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面对当前日趋繁重的教育发展任务,面对人民群众对提高教育质量更加迫切的愿望,我们必须更加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真正把教育事业办好。一是加强教师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建设,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师德师风。二是加强教师的配备,确保按省定编制标准配足教师,同时要向农村中小学倾斜,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目前,我市还有2413名代课教师,其中怀集1438名,占全市代课教师的60%。各地要高度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制定具体方案,争取三年内基本解决代课教师问题。三是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引进力度,严格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积极引进重点院校本科以上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五)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工程”。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这是教育工作的主题。实施素质教育,一是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是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同时要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三是要端正教育思想,用科学的人才观、评价观和教育方法教育引导全体学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每个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

(六)加快推进“安全文明校园工程”。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建设,为广大青少年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对于促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以对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二是要坚决排除各种危害师生安全和影响学校稳定的隐患,着力解决校园周边治安、交通、食品卫生、疾病预防等影响安全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突发性事件,在建立长效机制上下功夫,确保广大师生的安全,确保教育系统的持续稳定。三是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环境。四是要提高政治敏锐性,切实加强学生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维护学校稳定。

三、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方面要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通过科学发展来满足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坚持教育公平,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使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学有所教,享有良好的教育。我们要加强对教育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落实“三个优先”,强化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要继续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发展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落实“三个优先”。一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教育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发展目标,并从资金、措施上加以保证。在规划经济社会发展时,把教育作为重点领域,强化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在研究经济社会发展措施时,把优先发展教育的任务落到实处;在教育发展和其他发展发生矛盾时,要以是否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衡量标准,真正把教育发展的问题解决好、落实好。二是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各级政府要继续把对教育的投入作为公共财政的重点领域,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保证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中央和地方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教育经费要逐步增长,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要逐步增长)。教育行政部门也要积极争取多方面的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同时,要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民生问题,使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三是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各级党委、政府乃至全社会都要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供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公共资源服务,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土地规划、水电供应、道路交通、项目审批、政策优惠、安全保障、社会舆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和配合。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到“三个坚持”,促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是党委、政府发展教育事业的参谋助手,也是贯彻落实党委、政府关于教育决策部署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以对事业高度负责、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促进教育又好又快发展。一是坚持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要按照市委部署,认真组织开展解放思想学习讨论活动,深刻反省思想精神状态,把思想从不适应、不利于科学发展的认识中解放出来,加强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教育科学研究和实践,克服不适应不符合教育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教育发展活力,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新一轮教育大发展,努力开创教育事业新局面。二是坚持抓好教育管理,提高办学质量。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要把教育工作的重心转移到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加强依法治教工作,狠抓教育管理,规范办学行为,改革教学方式、考试招生制度、质量评价制度,加大教育科研的力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整体水平,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三是坚持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服务水平。要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科学人才观教育,把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与推进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各级教育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为教育战线作出表率,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带头加强学习,带头奋发有为,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廉洁自律。要通过推进政风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提高班子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为广大教师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机关。

(三)各有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共同营造加快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任务,要进一步形成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断增强教育发展的合力。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教育部门配合,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结合。财政、规划、建设、国土、人事、公安等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宣传媒体要大力宣传投身教育、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等典型,大力倡导和弘扬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师以爱教为责、民以支教为荣”的浓厚社会氛围。社会各界要从长远发展、从社会责任的高度,大力支持教育事业发展。

同志们,教育工作事关千万学子,涉及千家万户,承载民族希望。当前,我市正处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新的起点,教育工作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要按照科学发展的新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教育发展新局面,为建设繁荣活力、文明法治、和谐安康、生态环保肇庆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普高教育范文第7篇

根据今天的会议安排,下面,我就如何做好创建第二批教育强镇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讲两方面意见:

一、关于创建教育强镇工作

(一)*年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简要回顾

从*年起,我县正式启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率先开展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平山街道、稔山镇和巽寮旅游度假区,克服困难,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各方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多渠道投入资金5800多万元,加强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各功能场室,创设校园文化氛围,使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学校的硬件、软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育的综合实力得到了全面提高,以良好的工作成效顺利通过了省督导验收组的验收,成为我县首批省教育强镇。这三个镇(街道、区)的成功创建,实现了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零的突破,为我县接下来继续创建省教育强镇开了好头、起了好步。回顾去年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历程,使我们深深体会到,只要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决心大、信心足、措施实,任何困难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们的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我们的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二)我县下来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总体安排

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继去年平山街道、稔山镇和巽寮旅游度假区成功创建省教育强镇后,为进一步推进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今年,县委、县政府根据上级的工作要求,经过充分调研,适时调整了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思路,重新确立了工作目标,力争在2010年上半年把我县70%的镇创建为省教育强镇,在2010年年底前,把我县创建成为省教育强县。2009年至2012年,我县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总体安排是:2009年,按计划启动平海镇、高潭镇和港口旅游度假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确保于今年底通过验收;在此基础上,在今年6月份前提前启动吉隆、黄埠、大岭、白花和白盆珠等五个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力争2010年上半年通过验收,达到省提出的“教育强镇占全县总数的70%就能成为教育强县”的督导验收标准,2010年下半年,推进创建教育强县工作,在当年年底前把我县创建成为教育强县。余下的梁化、铁涌、宝口、多祝和安墩等五个镇,按计划分别在2011年至2012年全面完成创建省教育强镇的工作任务。

(三)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步伐

为确保我县今年计划创建的镇和下半年提前启动的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任务的顺利开展,我们要着力抓好如下四方面工作:

一要明确工作责任。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主体是镇,县委、县政府已将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列入镇党委书记、镇长的考核内容。因此,各镇党委、政府要把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作为一项事关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各镇的党政领导,特别是“第一把手”是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更要强化责任心,做到亲自部署和推进本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镇“创强”办要发挥中枢作用,科学制定本镇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方案并狠抓实施。各学校是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主力军,要充分激发师生的工作热情,创强争优提质量,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添砖加瓦。

二要狠抓硬件建设。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过程中,硬件建设是基础、是前提,必须予以坚实的经费保证。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镇一级的财政尤为困难,特别是今年筹集资金将会比往年更加困难,这就需要我们精打细算,以“用小钱办大事”的思路,以“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为辅”的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努力完成今年创建省教育强镇硬件建设的投入。对学校的硬件建设,要以“达标为限”为标准,按照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标准和广东省规范化学校建设的要求,重点抓好学校的校舍、功能场室、教学设施设备和运动场等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同时,要重点推进布局调整工作。根据上级的最新要求,从今年起,凡布局调整工作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的镇,将取消其申报省教育强镇的资格。大家都知道,学校规模过小,不利于资源整合,造成有限的教育经费的浪费,又不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难以实现教育均衡发展,也不符合创建省教育强镇标准。因此,各镇要结合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下大决心,大力推进学校的撤并工作,重点建设好中学和中心小学,完善好片完小,尽量减少教学点。

三要强化软件建设。软件建设既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又包括学校的内部管理,还包含了创建省教育强镇档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坚持把师资队伍管理工作作为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重要一环来突出抓好,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通过培训、引进和建立激励机制等手段,培养一批教育思想领先、教学业务精通、管理能力高超、办学实绩突出的优秀校长,造就一批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业绩卓著、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为各镇创建省教育强镇目标的实现和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我们必须严格按照创建省教育强镇的标准,切实抓好学校的内部管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学校的特色。我们要根据验收要求,加强创建省教育强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力争以最好的形象、最优的状态、最佳的效果、最实的资料迎接省督导验收专家组的评估验收,确保在软件方面不丢分,争高分。

四要加强督导服务。县教育局要切实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各镇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督查和服务工作。要严格按照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目标和要求,加强对创建省教育强镇整体工作的指挥协调和督查指导,及时了解各镇和各学校的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情况,及时在教学教研方面为学校提供优质服务,及时解决学校在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中的存在问题,及时向县政府报告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进度,全力推进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关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

今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是市的统一部署。根据市的统一部署,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目标是:2009年,全县户籍人口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高中阶段学校在校生达40106人,同时,根据市下达的今年高中招生任务,结合我县实际,规划全县招收高中阶段一年级新生为14944人,其中高中阶段学生为7198人(普高生5148人,职高生1700人,技工生350人),输送外地就读普高、中职的学生为7746人,全县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要完成好今年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必须抓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狠抓组织领导,形成工作合力。县政府成立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李县长任组长,陈国煌常务副县长和我任副组长,成员由县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同时,建立了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县教育局、各学校也要成立工作机构,做到各司其职又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二是狠抓招生引导,完成招生任务。我县今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任务数已经相当明确,其中,高中阶段招生的大头在中职学校,而且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要超过高中学校,同时今年高中学校的招生人数又要超过去年。这就意味着今年中职学校与高中学校的招生人数都要超过去年,并且中职学校的招生人数要大大超过去年。要按时完成今年的招生任务,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压力巨大,需要各部门通力协作,共同努力。首先,县教育局要核准全县招生的有关数字,科学合理地把招生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高中和初中学校中去。其次,各学校要明确招生目标,结合实际把招生工作任务落实到班,责任到人,采取灵活措施,全力做好招生引导工作。如学生报读中职学校的可随到随录,报读普通高中学校的可视情况进行多批次补录,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允许其分期缴费。当前,要重点组织好中职学校的春季招生工作,广泛动员去年初中毕业未升学和今年春节后有分流意向的初三学生前去就读。第三,各部门要继续落实高中阶段教育的助学政策,扶助高中贫困学生入学,决不能让一名学生因贫失学。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确保我县招生任务的顺利完成,为全县按时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夯实基础。

三是狠抓建章立制,全力“控流保生”。市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验收标准规定,初中阶段在校生的年巩固率要达到97%,而我县目前初中阶段在校生年巩固率仅为93.1%,比市验收标准还差3.9个百分点。此外,去年我县普通高中学校招生4090人,目前剩下4017人,一年内流失了73人。去年我县职高学校(不含技工)招生902人,目前仅有736人,一年内也减少了166人,减幅达18.4%。这些数据说明,我县学生流失的现象还相当严重,“控流保生”的任务还非常艰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对此,县教育局要高度重视,把“控流保生”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坚决把完成高中阶段招生任务和初中、高中阶段“控流保生”工作纳入各学校校长及年级长、班主任和教师的年度考核之中,实行奖优罚劣。对“控流保生”工作措施不到位,工作进展缓慢,影响整体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进程的学校,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工作责任,决不姑息。各初中、高中阶段学校要建立学生去向“台账”制度和家访制度,及时了解每个学生未上学、未升学的去向、原因,及时做好学生和家长的思想工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真正做到每一个学生去向清清楚楚,确保实现“不让一个学生流失,把每一个流失的学生接回来,让每一位初中毕业生都能升学”目标。

四是狠抓检查督导,促进工作落实。按照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施意见、工作方案和工作进程,县教育局要定期督促、检查、指导各学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并定期做好我县各学校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情况的通报工作。其他相关单位必须迅速行动起来,结合各自的职能和实际,分级负责,加强配合,切实落实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各项工作措施,全力保障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任务的按时完成,争取以优异的成绩于今年10月底前顺利通过市的达标验收,实现我县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

同志们,做好创建省教育强镇和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工作落实。我坚信,有我们去年创建省教育强镇工作所积累的成功经验、有前几年打下的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工作基础、有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今年的创建省教育强镇任务一定能完成,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工作目标也一定能实现。

普高教育范文第8篇

这次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是在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谋划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对于再创“教育之乡”新优势、打造普高教育新特色、重塑教育发展新模式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上午,大家听取了专家报告,观摩了省靖江中学的社团活动;刚才,董健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报告,系统部署了明年高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任务,姜堰市教育局等5家单位分别作了典型介绍,很有特色。这次会议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在会议结束前,我再讲3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新走向

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市普通高中面临普及和提高的双重任务,面对生源高峰带来的升学压力,满足人民群众对高中教育的需求,全市普通高中积极应对,放大存量,创新发展模式,实现了普通高中数量与质量的同步发展。进入“十一五”,随着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高中教育优质资源逐步扩大,实现了90%以上学生在优质高中就读的目标。应当讲,普通高中教育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同时也站在一个新的历史拐点上,因为全市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形势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需要大家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1.《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普通高中教育提出了三方面要求:一是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二是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全面落实课程方案,保证学生全面完成国家规定的文理等各门课程的学习。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指导。三是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促进办学体制多样化,扩大优质资源。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江苏省《规划纲要》和我市的《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要着重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促进普通高中教育优质发展、多样化发展。

2.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产生了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转型,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期望值不断攀升,他们不仅希望获得更加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接受更高质量的教育,还期待拥有灵活多样的受教育途径,拓宽自我发展的道路,甚至通过教育获取知识,丰富精神生活。对普通高中教育,全社会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对享受优质、廉价、高效的高中教育充满期待。一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资源的需求看,初中升高中的“择校”现象仍然较为普遍,优质普通高中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办好每一所普通高中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二是从满足人民群众的减轻上学经济负担愿望看,普高教育成本家庭分担的比例偏高,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提高普通高中教育的公益水平。三是从满足人民群众对子女成才的期盼看,高中教育受应试教育影响最大,学生学业负担最重,转变质量发展方式,培养素质全面的合格人才,是高中教育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3.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定位发生了根本转变。高中教育经历了精英阶段到大众化阶段再到普及阶段的发展过程,可以说江苏的高中教育普及程度全国领先,已达到了发达国家同等水平。但“精英化”的教育定位和教育模式根深蒂固,考试成绩和升学率成了高中教育追求的主要目标。为此,国家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强调“普通高中是在九年义务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国民素质、面向大众的基础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这些规定从根本上确立了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和价值追求。事实上,对普通高中教育基础性的认识影响着高中发展的许多深层次问题。譬如,因为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所以必须改变人才培养模式,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因为要关注不同个性学生的成长,所以普通高中要追求多样化发展,增加课程的选择性,为不同潜质学生成长提供可能;因为培养的学生不仅是选拔合格后成为高等学校的新生,更是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所以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健全人格和基本公民素养,要以人为本,关注生命,关注成长;因为升学不再是唯一的和终极目标,所以要开展多元评价,实现评级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变革。

4.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进入相对稳定期。进入新世纪后,我市高中阶段适龄人口逐年增加,其中达到78547人。“十一五”以来,高中阶段适龄人口又逐年回落,2010年下降到52610人。据人口出生率推算,未来十年全市高中适龄人口还将不断下降,2013年将达到最低谷,为36000多人,相当于的一半;2014年开始缓慢回升,从2015年起,基本维持在38000人左右。高中教育适龄人口的下降,既为我们提高高中教育的质态、追求特色发展创造了宽松的环境,也对调整和优化高中阶段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提出了新的要求,还给一些薄弱高中的生存预伏了新的危机。如果我们对此没有清醒认识和适应性的调整对策,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会遭遇很大困难。

综上所述,普通高中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要求我们要切实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加规范、更高质量、更具特色”的要求,这就是今后普通高中发展的主旋律。

“更加规范”主要体现在:一是教育教学管理要更规范。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上好规定的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和作业总量,严格控制考试次数,不以成绩排名,不炒作高考成绩。二是学校招生和收费要规范。要严格执行“三限”政策,严格控制借读生人数,严格按照规定收取有关费用。三是政府投入要更规范。要强化政府的办学责任,进一步突出普通高中的公益性质,确保政府投入到位,切实减轻学校的过重负担。

“更高质量”主要体现在:德育为先,能力为上,体美俱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质量,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质量,全体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质量;我们获取质量的路径应该是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和注重因材施教。

“更具特色”主要体现在:学校特色建设要遵循全面性、基础性和内生性原则;学校在特色建设过程中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整体发展,而不只是指向少数学生的局部提升;要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不只是致力于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特长技能;要根植于学校教育哲学和独特文化,而不是进行简单移植和照搬。就建设路径而言,特色建设应基于规范管理,依托丰富多样的课程,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特色建设必须遵循规律。

二、把实现发展转型作为当前普通高中教育的突出任务

进入“十一五”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无论是规模、速度,还是结构、质量都取得了明显的成绩,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响亮的品牌。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旺盛需求,高考质量处于相对高位状态、高中教育的功能和生源发生变化,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高中教育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去年的全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会议上,我们已经提出必须实现普高教育转型发展这一命题。应当说,一年来,普高教育的转型发展已经破题,“聚焦课堂、关注教学、追求有效”已经成为大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在今后一段时期内,的普高教育要唱响“规范·优质·特色”的主旋律,继续担当基础教育的领跑者。总体要求是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即从较多关注学校硬件建设向更加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规范管理的转变;从较多关注物态改造向更加关注人文建设的转变;从较多关注规模普及向更加关注质量提升的转变;从较多关注外延扩张向更加关注内涵提升的转变。具体要求是:

1.必须实现教育发展理念的转变。转变教育发展理念,关键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成才观和质量观。要坚决摒弃主要以升学率和考试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错误做法,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实施水平、校长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作为教育政绩的主要指标,以解放学校和教师的素质教育热情,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加上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社会和家庭只关注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学校,考试成绩如何,升学是否理想等现实情况。各地各校要建立相应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家长教育委员会,加强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校与社会、家庭的沟通,用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影响社会和家长,充分发挥先进教育思想的辐射、引导作用,为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必须实现教育投入结构的转变。相对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而言,普通高中教育事业的投入政策滞后,政府投入比例偏低,投入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普通高中以财政投入为主,其他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机制。就我市而言,当前要进一步增加普通高中发展专项经费,拨足教师工资,努力提高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标准解决教师培训经费问题,积极化解学校债务,切实改变“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状况,让普通高中轻装上阵。如果普通高中继续“带着镣铐跳舞”,不仅自身发展步履艰难,社会、学生、家长也很不满意。

3.必须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的主战场在课堂,目前我市普通高中课堂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教师“一言堂、一讲了、一锅煮”,学生被动接受,效益很差,低效、无效的课堂还比较普遍。必须创新教学模式,改革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让学生积极、主动、探究式学习。要创设对话的课堂,倡导民主平等的教学、沟通合作的教学、互动交往的教学、创造生成的教学,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相互启发和讨论,实现学生个体对知识的自主建构和主体的全面发展。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教师可以不再刻意追求课堂教学程序的严密和教学结构的完整,可以不再墨守封闭性教学过程的预设,灵活地安排教学程序,适时地调整教学环节,不断提高教学实效。要创设活动的课堂,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要创设生活的课堂,引导学生在课堂生活中舒展着自己的生命,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自己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

4.必须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仅凭“题海战”、苦干蛮干,难以取得满意的成绩,必须改变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力,特别是要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通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身心健康素质和审美情趣,并引导学生将良好的品质和素质转化运用于学习实践,热爱学习、励志学习、刻苦学习,形成高度的学习自觉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力,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使学生学有规律、学有方法、学有技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力,要建立形式多样的学习共同体,构建和谐向上的学习伙伴关系,使学生在学习中乐于合作、学会合作、善于合作。

5.必须实现评价方式的转变。坚持科学评价就是坚持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和国家意志,就是通过提高考试、评价的科学化水平来提高教学质量。现代全面质量评价,要把对教育主体的解放放在首位,要把教学过程管理作为主要途径,要把专业服务作为质量管理的重要策略。要完善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和程序。要加强对评价过程的指导和管理,使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常规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和教师的岗位职责。坚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能力考核为导向,逐步增加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探究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和评估。完善对学校、教师的考核评价细则,对应试倾向严重的指标要坚决取消,加快建立促进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要创新考试评价制度。全面推进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由“单一评价”向“综合评价”转变。注重考试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发挥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对教育教学的导向作用。要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逐步实行统一考试录取与多样化选拔录取相结合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方式。完善指标生分配政策,逐年提高热点高中指标生比例。要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要以质量保障为中心,在组织领导、制度建设、规划布局、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等方面进行专门规划和部署,在课程设置、教学常规、考试评价管理、教学支撑体系和环境建设等方面,把质量要求落实到教学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6.必须实现学校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的转变。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推进,“探索适应不同类型教育和人才成长的学校管理体制与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已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这就迫切需要提高学校的自主发展水平,尽快实现学校发展由行政主导型向自主能动型转变。当前必须首先解决学校角色意识不强、内生动力不足、目标路径不清的问题。学校要真正实现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意识必须先觉醒,特别是作为主政一校的校长,尤其要有自我发展的强烈欲望。要增强学校的责任意识。校长要对学校负责,对师生负责,对自己负责,要守土有责,敢于担当。要增强学校的规划意识。校长要有规划经营打造学校的意识,科学规划学校的发展,主动将规划逐步付诸行动、付诸实践。要增强学校的合作意识。学校是一个合作共同体,强调的是团体精神,没有团体的力量,自主就不可能。现如今,任何单兵作战都难以成就一所学校的发展。学校如能在愿景打造、群体合作和有效调节中作出有益探索,则必将有助于形成利于学校发展的团队合力。同时,学校的管理仅凭“管死”教师的考勤和学生的时间,也无法满足学校发展的要求,必须适应课改的要求,适应教师教学方式变化、适应学生学习方式变化、适应家长家教方式变化,优化管理制度与策略,实现管理方式的转变。

三、着力解决影响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几个突出问题

根据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目标和现状,围绕质量提升和特色建设,在转变高中教育发展方式过程中,我们必须花大气力研究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要积极化解高中学校债务,切实解决超大规模和超大班额问题。目前全市普通高中的债务总额达9亿元,最多的学校债务达亿元。沉重的债务,严重制约着普通高中的持续发展,这也是有的学校“两超两偏”(超大规模、超大班额,自费生比例偏高、借读生偏多)的主要根源。普通高中“工资靠政府,运转靠收费,发展靠贷款”的现象要切实解决。我们已经提请市委、市政府要着重研究普高债务化解,希望各市也要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抓住目前的大好时机,对化解高中债务问题作出具体的时间安排。学校应本着对教育、对学生、对社会负责的精神,逐步收缩招生规模,缩小班额,走精致管理、精品办学之路。

2.要自觉有效地执行“五严”规定,切实解决徘徊观望和打球问题。“五严”规定已经实行一年多时间,总的说,我市执行“五严”规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基本实现了避免“硬着陆”、争取“软着陆”的目标。但这样的“软着陆”仅是结果的“软着陆”,而不是过程的“软着陆”。最近,省教育厅又下发了两个通报,通报了南京市和南通市部分学校违反“五严”规定,违规招生和违规补课的情况,处分十分严厉,表明了省教育厅对严格执行“五严”规定的一如既往的严肃态度。虽然我市高中学校到目前为止没有因违反“五严”规定被省厅通报,但有关举报还是连续不断。目前,执行“五严”规定从全局上看,已经进入新的体制机制的建立期和教育监管、指导方式的转型期,靠玩“小聪明”、打球已经无济于事。后退没有出路,违规自断后路。我们一定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主动告别旧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靠“大智慧”,努力从旧的教育发展模式中“突围”出来,积极探索,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一条轻负高效的路子来。学校要克服无所作为、徘徊彷徨的畏难情绪,看准了就要坚定不移、坚持不懈、坚韧不拔地抓下去。当前,我们要从提高教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本功和自觉性上下功夫,要从狠抓教学的基本环节上下功夫,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多而滥的机械操练,改变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既要集中精力解决好突出问题,力求在短期内见到效果,又要在构建机制、完善制度等方面下功夫,努力从长效上解决问题。

3.要坚持信息技术带动,切实解决教学手段落后的问题。从这次对全市四星级高中素质教育的督导情况看,图书投入不足、更新不快、借阅率低,不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硬件不达标、实验开出率低,信息设备废置、信息技术应用滞后等问题比较严重,各学校一定要高度重视,切实解决。这里我想着重强调一下信息技术带动问题。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代表着先进的教育改革方向,是提高教育质量新的增长点。要把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纳入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数字化环境中学习所必需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终身学习的规划能力。要更新传统实验手段,创设与应用虚拟教学环境,加强远距离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共享。注重研究建设网上学习社区,鼓励不同班级、不同学校共同开发和实施网上课程,支持学生自主、合作建设专题网站,创设交互式学习与探索性学习环境。

4.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切实解决部分教师形象不佳的问题。目前,社会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问题、教学责任感不强问题,以及乱订滥订教辅资料问题反应强烈。这些问题,虽然是少数人或者说是个别人所为,但影响很坏,严重损害了人民教师在学生心里、在群众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多方面的。从学校领导来讲,主要是对师德建设认识不到位、工作措施不得力、管理不得法。有些学校在教师培养过程中,重教学业务培训而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对一些“骨干教师”的不良行为熟视无睹,不敢批评、不善抵制。有些学校领导在师德建设上存在麻木心理,认为“当前社会道德水准普遍下降,教师难以自洁”。有少数学校领导处理师德失范教师有“投鼠忌器”心理和“护短”行为,害怕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前不久,市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的意见》和《市中小学教师违反师德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各地各学校要按照“惩防并举、依法问责、强化导向”的原则,依法规范教师的从教行为,对于存在师德失范行为的教师,要给予严肃批评教育,对少数严重违反师德且屡教不改、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照《处理办法》给予严肃处理,坚决维护教师队伍形象。

5.要实践用教育家精神办学,切实解决校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曹卫星副省长在全省普通高中校长暑期学习研讨会上,希望普通高中校长要提升终身学习、统筹协调、价值引领、改革创新、社会沟通的能力,努力做适应教育现代化要求的优秀高中校长,这为每位校长指明了前进和努力的方向,希望大家铭记在心,落实于行动。这里,我也对大家提几点建议。校长要有自己的思想。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校长们对教育价值的认识。教育思想不等于一个、一个的教育口号,不仅仅是张贴在墙上的教育理念。只有这些口号、这些理念得到教师的普遍认同,并全面彻底地贯穿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才能称之为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校长们的教育思想是对教育价值进行自主选择的结果,这样的选择应该体现在对国家和民族核心价值的选择,对当代主流价值教育的选择,对学校传统价值的选择和校长对自我价值的选择。这些价值选择的依据,说到底,是校长自身对教育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校长要有道德的关切。高中教育应该是把整个教育的基点放在育人上,放在合格公民的培养上,要让所有的学生各得其所。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但从党的十七大以来,在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同时,开始强调德育为先,这是教育方针的重大变化。意味着中央对德育,对学生德行的成长,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爱因斯坦曾说过:“单靠知识和技巧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的生活。人类有充分的理由把那些崇高的道德标准和道德价值的发现者位于客观真理的发现者之上。”校长们要扪心自问,你为那些没有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又为那些考上大学的学生准备了什么?校长要有开放的情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交流与合作,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要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吸引境外知名学校、教育和科研机构以及企业,合作设立教育教学、实训、研究机构或项目。近两年,我市普通高中的国际交流和合作工作已经启动,但发展不够平衡,有的学校对开展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认识不足,思考研究不多,这种情况要彻底改变。各学校要通过办学的国际化、师资的国际化、学生的国际化、课程的国际化切实推进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校长要有特色的追求。当前普通高中教育存在着“千校一面”、缺乏特色的现象,既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发展要求,又难以满足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特色建设不仅是解决当前普遍存在的“千校一面”问题的有效办法,更是提升普通高中品质的必由之路,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要求,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标志,是普通高中内涵发展的核心内容。把更多的办学自还给学校,把更多个人发展选择权交给学生,让每一所普通高中都办出特色、凸显个性,这既是普通高中发展的当务之急,更是普通高中校长必备的看家本领。校长要有抓落实的真功夫。魏书生总结教育的一段话值得我们深思:“教育没有太新鲜的事儿,教育绝大部分的事都不是观念不清楚。百分之九十的事,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非不恒也,是不乐也。”教育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把根本守住,把过去对的好的东西守住。作为校长,大家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安安静静地办学,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要把自己的理想变成每一天的努力,把日常的繁杂工作与追求理想融为一体。学校是课程实施的基本单位,校长一定要聚焦教学,要从学会在学校课程和教学工作的各个关键环节上实施有效领导,体现校长专业水准和管理才能,体现校长的“硬功夫”。根据市教研室调研的情况,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基本功。希望校长们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提问能力、启发引导能力和作业设计、试卷设计能力等方面入手,体现好自己抓落实的“真功夫”。

6.要充分发挥四星级高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切实解决高中教育转型难以突破的问题。普通高中是全市教育的高地,四星级高中更是全市基础教育的领头羊。长期以来,由于高考升学的压力,大家都有一种求稳怕乱的思想,瞻前顾后,不敢大胆革新。在去年6月11日召开的全市四星级高中可持续发展规划编制工作会议上,我们要求四星级高中要在引领素质教育、文化自觉、教育创新、教育现代化、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和规范办学行为等6个方面勇于担当。一年来,结合学校可持续规划的编制,许多学校在学校理念提升、教学模式创新、教师专业成长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有一些学校还是“依然固我”、起色不大。希望四星级高中要勇于担当,充分发挥示范辐射作用。要在“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和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与习惯方面走出新路;要在科学指导家庭教育、积极影响校外教育、不断拓展学校教育方面勇于实践;要在加强新形势下教育教学工作评价标准和体系研究方面及早行动;要在进一步加强“五严”背景下教育教学方略研究方面尽快拿出成果;要在拓展教育国际交流渠道、积极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方面迈出坚实步伐;要在严格控制招生规模,严格控制择校生和借读生比例方面起好表率作用;要在全国一流高中创建方面抢先一步;等等。一句话,要为全市高中教育领好头、放好样。

普高教育范文第9篇

高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比较

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本文仅指高职教育。1997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发表的最新修订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把整个教育体系分为三个系列七个层次。普通教育为A 系列,普通高等教育在A系列中位列第五层次;职业教育为B系列,高等职业教育在B系列中同样位列第五层次。由此可见,高职教育和普高教育同属高等教育,二者没有优劣之分,只是系列不同,培养目标不同而已。前者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 后者以培养普通专业型人才为主。我国高职教育的目标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具有高等技术的应用型人才,是培养富有创造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新型劳动者。这与普通高校学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即“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理论、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的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不同。

高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在英语教学上的融合与分歧

高职教育和普高教育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具体教学上的差异。具体到英语,前者归类于职业英语,更强调一个人在现代工作环境中带有明显职业特色的综合语言能力,兼具工具性和职业性二重性。后者类属于公共

基础英语,侧重于培养学习者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这种能力具有普遍性或通用性,只具有工具性特点。目前英语教师面对一个无法回避问题:在有限的学时里如何处理好基础知识教学与职业英语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即教材)和教师角色的转化方面有所行动和转变。

1.教学模式。2004年1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目标》明确规定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的教学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采用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的教学模式。

众所周知,英语是一门技能,无论是职业英语,还是公共基础英语,无论是日常英语还是科技英语,都离不开基本语言知识这个基石,任何专业的东西都必须以基础知识为前提。教师应树立创新观念,把听、说、读、写、译能力的培养有机地贯穿到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内外多采用启发式,通过模仿语言技能训练来启发引导学生。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不断进行新的教学实践, 重点提高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还可以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如游戏式、小组讨论、报告会、演讲、竞赛、辩论以及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等,使教学生动有趣, 为学生提供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 培养和提高应用语言的能力。对于职业院校,可以将教学与学生未来的工作环境结合起来,适时地把学生拉到现实社会的具体职场,如涉外企业、交易会等进行实践锻炼,培养职业特色的英语技能,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学内容。教材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工具,2003年启动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动了普高英语的教材建设工作。目前,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四家出版社已为普通高校提供了四套以多媒体为平台的新型教材。但是,无论是独立的高职院校还是普通高校里的高职班,由于学生生源复杂,知识结构层次不一,外加设备不足,很难直接采用四套教材中的任何一套。与此同时,随着高职院校队伍的不断扩大, 近年来陆续出版了一些高职专业英语教材。这些教材较之以往的教材, 在科学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选材的先进性上, 有了很大的进步。普高英语和职高英语二者都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但是前者更侧重于基础的通用的交际能力,后者既要从基础出发更要考虑到其专业特色,突出其岗位特点,二者既有共同性又有不同特点,因而,不适合采用统一的教材。开发设计适合高职院校的系列英语教材已成为高职英语教育迫在眉睫的问题。首先教材的设计上,应该增加学生毕业后将接触到的诸如产品简介、操作说明、维修指南、英文招聘广告、简历和求职信等方面的素材, 并辅以相应的课堂活动安排, 而不宜过于专业化和学术性。其次,教材的内容应该避免与基础英语教材内容相互重复。职业英语教材在选材及体例上应突出交际性原则,其设计应有利于在课堂上开展交互活动。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生产现场使用英语的机会日益增多, 如进口设备、仪器的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国际通用技术标准, 正在使用的成熟技术和先进技术的原始资料等。另外,在现代信息社会中,计算机的使用已十分普遍, 人机沟通能力成为必备的职业素养。英语教学对有关计算机的操作指令、提示信息, 通用和专业软件的使用说明,互联网络调用命令等都可纳入教学内容,成为高职英语教学十分实用而生动的教学内容。

3.教师角色。办好高职教育需要一支精干、合格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双师型”教师指的是既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具备实践经验和实践技能的或工程师或会计师或经济师或统计师或审计师等两种职业资格的教师。

普高教育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县乡普高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6(b)-0141-01

1 现象与问题

今天的高中教育中,我们时常会看到一幕情景:班主任把家长请到学校,原本想请家长一道共同教育子女,但结果却看到,学生对家长大喊大叫,肆无忌惮,学生先发火、发难了,在家长面前大有“居高临下”之势。这种现象既挫伤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又使部分学生失去了纠正、改过的良好时机。这种问题的出现主要源于我们对家长、对学生、对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不够,所以使得我们对家长的作用有过高的估计、不正确估计。

2 从学生角度看

2.1 青春期叛逆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与青春期相伴随的是“青春期叛逆”。

青少年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的监护。他们反对成人把自己当成“小孩”,而以成人自居。

青春期叛逆,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但这种心理实现指向的是家庭教育,对父母教育的“叛逆”,现实中表为“不听话”,甚至跟父母对着干,而独生子女的背景,使得父母经常非理性的“屈服”,从而助长了叛逆心理。

2.2 舆论媒体的负面影响

今天中学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因而接受的信息越来越多、越杂,其中有部分媒体是“语不惊人死不休”,不仅有惊人的言论,还有歪曲事实、迎合低级需求的报道、娱乐节目、影视等,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成熟的中学生起到负面引导,强化了他们对家庭、社会与现实的更多不满,产生厌学、偏激、过激等言行,增加了教育的难度。

2.3 时间的分配

县乡普高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与父母相聚或交谈的时间少,许多时候是吃饭的时候接触,住校生只能是放假的时候。因而一方面父母对子女的了解减少,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针对性降低,子女便逐步不认可父母的教育。另一方面子女对每日重复的、不具针对性的教育,理解为“唠叨”,抵触情绪与日俱增,矛盾也在与日俱增,家庭教育的效果不断降低。

2.4 因为与父母之间的亲密关系,使子女很多时候将在学校、在生活中的不愉快、不高兴的情绪通过家庭释放出来,父母就成为理所当然的发泄对象。

当然这与现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有一定的关系。

3 从家庭角度看

3.1 家长自身知识层次问题

县乡普高的学生家长绝大部分为农民、农民工、工人及个体商户。这种构成决定了家长中主体的知识层次不高,因而看问题的角度、对待教育的态度、对子女思考认识的深度、对高中教育的认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面对青春期不断长大的子女感到教育上的无助。

3.2 家长用于子女教育的时间少

绝大部分家长只能在饭桌上进行家庭教育, 与子女进行沟通,因而对子女的学习、生活了解的不够。还有一些名义上是陪读的家长却上着12小时以上的班,变成“子女陪父母上班”,这造成家庭教育简单化、机械化,使得家庭教育变成了“责怪”、“唠叨”,成为青春期叛逆的助推力。另外农村家庭外出打工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3.3 家庭教育的单一性、粗放性、惰性

知识的构成、工薪的背景,使得绝大部分家长主观上确实关心教育,更希望还能够学好,但是不知道如何关心。面对子女出现的问题,要么以自己的形式、自己青春的不幸教育子女,要么就是简单的唠叨,要么简单的打骂等。使得原来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发杂的问题僵化。还有部分家长错误的估计了孩子高中后的自觉性,基本上放任状态,导致孩子染上一些不良习惯而不自知。

3.4 不当的爱

今天的孩子有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关心,更有爷爷奶奶的呵护,使他们养成很多毛病,有恃无恐。更深层次的原因是60、70年代的父母是在艰苦的条件下生长起来,在严父孝子的观念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的很多梦想没能实现,于是对于子女,他们在物质上大力支持,甚至不惜浪费;精神上纵容,希望子女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甚至一些起码的道德底线都被突破。这些不当的爱助长了孩子的很多问题的出现,使孩子喜欢讲权利,谈条件,怕吃苦,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低。

4 对班主任工作的启示

面对工作对象及其家庭教育的变化,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必须跟着变化,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

首先我们要对家长在高中教育中的作用有个正确、合理的定位。“学校教育的补充,提供有效地后勤保障与偶尔的情感慰藉,班主任工作的可靠助手。”

其次,班主任要给自己的工作有个正确的、适度的定位。“班级全面工作的负责者,学生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培养人,学生人生的导师。”经历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精神中永远融入我们班主任的基因!这就是教师的伟大与责任!

再次,我们要深入的了解我们的学生,根据每一届学生的不同特点,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主动适应环境,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终身学习。

面对如此重大的责任,有的班主任机械适应、简单工作,以为一届学生的成功就可以一劳永逸,将以前的模式照搬、套用,因此工作失去了主动性、预见性,就事论事,遇到问题才去处理问题,导致工作十分被动,往往失去教育学生的最佳机会,甚至“误人子弟”。

上一篇:医学影像教学范文 下一篇:国际税收制度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