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5 06:13:38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康复内科;住院患者;医护小组;III期;跟踪负责制

目前,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内科患病住院率增加,为了提高对住院患者的疗效和满意度,我们于2012年6月――2013年6月,对研究组60例康复内科患者实施III期医护小组跟踪负责制的医疗方法,效果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2013年6月在我院康复科住院的内科病患者120例,入选范围:①内科心脑血管、糖尿病及消化系统疾病或后遗症患者;②病程>1个月,连续住院2个月以上;年龄55岁-85岁;③无精神病和感染科患者。按入院先后排序,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在120例患者中,男68例,女52例。两组患者从病种、病程、性别及生活条件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研究组:研究过程分为III期。第I期为初始治疗期,包括对研究组所有患者的定位治疗,以及对复发病例、新入院患者的重点治疗;第II期为常规治疗期,是治疗巩固阶段;第III期为持续治疗期,是功能恢复阶段。研究组根据患者住院时间分为三个阶段,有临床医生、药师、护士及心理共娱治疗人员组成小组对住院患者的医疗、用药和护理问题讨论一次,并制订出下一步的工作措施;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治疗护理方法。

1.2.1第I期从入院到解除重症监护,入院时间2-3周。本期目标: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心理上安慰患者提高治愈疾病的信心。医疗上尽快控制疾病症状,稳定病情。小组合作讨论的内容是明确诊断,提出合理用药方案,采取治疗护理措施。

1.2.2第II期是主要的治疗阶段,持续时间为6-8周。此期患者能与临床合作交流,配合治疗。小组工作目标是适当地帮助培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工作人员每一周针对患者病情,集体讨论研究一次,评价前一段治疗效果,明确本期患者医、药、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制订治疗计划。

1.2.3第III期巩固治疗阶段,为院内功能恢复期。持续时间1个月-1年,或因病情延续时间。本阶段工作目标是巩固治疗,提高疗效水平。本阶段仍是每周讨论一次,研究内容是解决患者出院前的心理问题,使患者和家属掌握巩固疗效和防止疾病复发的知识。

1.3评价方法

1.3.1比较满意度问卷及调查表差异采用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住院环境是否安逸优美、服务态度是否满意、病房是否有家一样的感觉及本人是否有孤独感等10项内容。自制满意度调查表有三种形式:表①-③各10项标准。表①请患者评价病区医护药工作质量,时间安排在第II期的第4周;表②主要是了解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的知晓情况,时间安排在第II期的最后一周;表③请患者评价医生的查房态度、临床药师的用药指导及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情况,时间安排在第III期的最后一周。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问卷和三种调查表的差异性。

1.3.2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差异疗效分为康复、显效、好转三级标准。康复:通过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仅靠自己掌握内服药物治疗,出院后生活能自理,并正常参加社会活动;显效:患者在病区内可以自己活动和正常起居饮食,但仍需要根据身体状况在医院酌情治疗;好转:相比入院时病情出现新的变化,病情趋于稳定,主要在病房内按医嘱治疗,生活需要它人照料,户外活动需监护。

3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对患者实施III期医护小组跟踪负责制的医疗方法,医护人员能针对患者病情变化,集中精力发挥潜能,尤其是对危重疑难病情,医护小组能围绕临床出现的问题,按期定时聚集在一起,分阶段地分析医疗方案的实施情况,总结临床疗效,并制定出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在以往,医院实行“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医护模式,医护人员单一各自进行本职工作,但这种工作模式使医护药等人员被分散,容易忽视危重患者的需要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本文对患者实施III期医护小组跟踪负责制的研究,把几类专业人员组成一个治疗小组,连续地针对患者病情、治疗、用药、护理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和临床疗效,经验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护理;护理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36-02

2010年6月本院积极响应卫生部确定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开展“夯实基础护理,提供满意服务”的优质护理服务。本科(内科)荣幸被选为全院首批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创优活动的一年多时间里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因是基层医院,内科为一综合病房,不包括感染区、开放床位50张,护士18名,护理人员2名,护工3名,人员与床位之比1∶0.4。本科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病房以来(2010年6月~2011年4月)和实施前(2009年8月~2010年6月)的各项指标进行了比较;一是“护理质量达标率”由护理部每月进行统计,本文对实施前98例和实施后103例进行了比较;二是“病人”对责任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由护理部每月发放20份调查表并进行回收统计。

1.2 方法

1.2.1 制定优质护理服务计划护士长制定了符合本科室特色的工作计划,从规范病房管理,分层级管理,APN排班,表格式护理文书,职责制度完善,工作流程优化,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等方面制定详细计划。

1.2.2 调整排班模式,护士分层管理根据内科老年患者多、病情重、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多的特点,改变排班模式,实行了APN排班。弹性排班、患者高峰期加派人员,P、N班保证双人上班、新老搭配,保证护理质量。科室开展小组管床责任制,将病区分成2~3个组,每组设立责任组长、责任护士、护理员岗位,危重患者由责任组长负责;每个责任护士管4~6张床位,使每位患者都有固定的护士管,在患者住院期间8 h上班、24 h负责,合理排班做到护理人员无缝交接,达到护理工作和人员的优化配备,保证了护理安全,有效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1]。

1.2.3 按分级护理标准,落实基础护理明确临床护理服务内涵、服务项目和工作标准,确保基础护理落到实处,如口腔护理、会阴抹洗、床上擦浴、洗头、鼻饲、翻身等,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护理服务,使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士比例下降。

1.2.4健康教育到位结合本科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做好患者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的作用、住院须知、主管医生、责任护士、护士长等。在住院期间,护士开展多种形式健康教育,发放健康手册,个体化健康教育等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治疗方案、各种检查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患者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如复诊、饮食和用药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

1.2.5 实施床边护理每天早上当班护士提前10 min上班,巡视病房、了解病情;与N班护士交接班后,先做好基础护理,再做治疗;下午不忙时做好宣教指导及护理,做到及时巡视、及时沟通、及时帮助、及时观察记录,推进护理工作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为患者提供连续无缝隙的护理服务[2]。

1.2.6 简化护理文书实施表格化护理文书,缩短了护理文书书写时间。护士留在病房时间多了,能更好地与患者沟通、宣教、提供帮助,真正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病人”的目标,提高了护理记录单的书写质量。

1.2.7 加强护士技能培训对全科护士实施分层级培训,因基层医院内科是一综合科室,病种多、病情复杂、年轻护士较多,临床经验、应变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弱,针对这一情况,科护士长制定了各层级护士的培训计划,设专人负责、定期考核。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SAS 9.0软件统计,采用t检验、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患者及家属纷纷通过各种形式赞美和表扬护士,结果见表1。

2.2 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前后各项护理指标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后,提高了护理质量,见表2。

3 讨论

3.1 患者满意度提高

开展优质护理后,护士能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做好健康宣教,满足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的需求,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2 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护理质量是医院整体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3-4]。开展优质护理后,规范了护士行为标准,改变了工作作风,工作积极性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加强,做到以人为本,为患者提供称心、舒心、放心的就医环境和安全,规范的优质服务[5-6],大大提高了护理质量。

3.3 护士的职业价值感提升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工作,进一步提升了护士的内在素质。护理工作进一步得到患者和社会的肯定,领导及医生对护士管床制管理患者满意,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责任感、荣誉感和主动服务意识增强,自身价值得到体现[7]。

3.4 高度重视优质护理工作,完善临床支持中心建设

优质护理的顺利开展,得益于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增加护理人员、提高护士待遇,添置床边护理车和新型护理用具,加强有关部门团结协作、调动各方面力量,为加强临床护理、落实基础护理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和有力保障[8]。

通过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促进了护理学科的发展。提高了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英,王吉平,沈伟红. 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管理的研究[J].上海护理,2011,11(3):5-7.

[2]王志华,田风华.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43(1):98-99.

[3]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 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病人观点调查[J].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9):641-643.

[4]胡文霞,蒋梅.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 落实优质护理服务[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8):121-122.

[5]赵桂英,李艳. 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了输液室护理质量[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6):232.

[6]朱天婵.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28):110-111.

[7]谭其玲,谷波,马登艳.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相结合实施优质护理服务[J]. 护理研究,2011,25(4):915-916.

[8]卫生部. 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作”活动方案[S].2010.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1.1护理专业小组的设置

根据我院所设立的科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5个方向来建立护理专业小组,其中内科以随机取样方法选取呼吸内科。5个专业性小组分别为呼吸内科护理组、外科护理组、妇科护理组、儿科护理组、骨科护理组。

1.2专业组长及组员的参选资格和条件

组长由护理部1名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培训计划的设置,协调并保证小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员的选取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本院正式护士。2)对护理工作热爱,具有一定的专科护理技术,责任心强,具备奉献精神。3)有比较强的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接受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强。组长及组员均由各科室向护理部推荐后方可列入候选人名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聘任。

1.3制定专业小组职责

专业小组职责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内容包括:成员讨论、各小组核心理念的确定、专业小组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由护士长、护理部组长召开会议,讨论各组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搭建专科护理平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并将各次会议结果上交护理部。

1.4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法

采用PDCA管理循环(即戴明环质量管理工具)法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通过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进行质量管理。1)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各自工作的不同内容,各个小组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小组内学习、科室内学习、组间交流学习及院内相关专业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各小组成员需定期接受护理部考核。2)临床宣教活动:选择专业的资深护士及临床医生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床边提问、定期小课等多种方式,培养各专业小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健康宣教;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3)护理科研活动:聘请相关方面的指导老师,共同阅读有关护理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学习相关科研知识,锻炼科研能力,参与临床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模式,来调动小组内护士学习、工作的积极主动性。4)临床护理问题:各小组制定、改进相关护理技术流程,并在科室范围内汇报分享;各小组针对自身在临床护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小组内讨论,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组长每月对本小组工作质量进行至少1次的评价,带领小组成员发现、收集问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5)院外指导工作:我院开设电话及网络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公共护理小组交流电话与网站讨论组,各小组成员采取轮班制负责为患者提供院外指导服务。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同时向其分发1份院外指导联系方法表,其中包括护理小组交流电话、网站讨论组的网址及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

1.5效果评价

以专业小组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6个项目,合格分数为90分,比较建立专业小组前后各科室的护理质量合格率。

1.6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各科建立专业小组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等6个项目方面均有改善。其中,呼吸内科组在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妇科组、儿科组在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外科组、骨科组在文书书写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

3讨论

我院各护理专业小组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摸索,修订并完善了各项专科护理操作准则,不仅规范了各组的行为,使各项护理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还培养了优秀的专业护理队伍,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有其必要性及不可或缺性。对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临床护理质量方面、治疗疗效、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等几方面均有巨大的作用。从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方面看,此模式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护理专业小组在人员设置上基本能按照护士的兴趣、专科专长来分配,因此,护理专业小组的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动性,他们能主动、自觉查找学习资料,组内外学习氛围浓郁,护士科研能力、专科理论水平、临床护理技能较以往显著提高,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临床护理质量方面看,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护士自身素质,增强护士责任感,也使得各小组能更关注并解决自身及组内在临床上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及更新相关护理技术,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从治疗效果方面,我院专业小组护理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经验得以增强,而且患者的治疗疗效也不断提高。从患者满意度方面看,专业小组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医护之间的了解,医护配合默契。此外,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工作中,除了落实基础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主动跟医生反映、与医生沟通。通过学习、实践等临床锻炼,规范了各项护理专业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护理小组的工作成就感也能得到提升。但小组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科研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各科标准护理计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护理专业小组活动的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新的责任,也是对护理管理风格的一种变革。通过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我院护理正向科学化、专业化推进,并逐渐形成独具专业特色的护理模式。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1资料和方法

1.1护理专业小组的设置

根据我院所设立的科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5个方向来建立护理专业小组,其中内科以随机取样方法选取呼吸内科。5个专业性小组分别为呼吸内科护理组、外科护理组、妇科护理组、儿科护理组、骨科护理组。

1.2专业组长及组员的参选资格和条件

组长由护理部1名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培训计划的设置,协调并保证小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员的选取须具备以下条件:

1)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本院正式护士。

2)对护理工作热爱,具有一定的专科护理技术,责任心强,具备奉献精神。

3)有比较强的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接受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强。组长及组员均由各科室向护理部推荐后方可列入候选人名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聘任。

1.3制定专业小组职责

专业小组职责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内容包括:成员讨论、各小组核心理念的确定、专业小组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由护士长、护理部组长召开会议,讨论各组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搭建专科护理平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并将各次会议结果上交护理部。

1.4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法

采用PDCA管理循环(即戴明环质量管理工具)法[3]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通过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进行质量管理。

1)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各自工作的不同内容,各个小组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小组内学习、科室内学习、组间交流学习及院内相关专业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各小组成员需定期接受护理部考核。

2)临床宣教活动:选择专业的资深护士及临床医生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床边提问、定期小课等多种方式,培养各专业小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健康宣教;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

3)护理科研活动:聘请相关方面的指导老师,共同阅读有关护理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学习相关科研知识,锻炼科研能力,参与临床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模式,来调动小组内护士学习、工作的积极主动性[4]。

4)临床护理问题:各小组制定、改进相关护理技术流程,并在科室范围内汇报分享;各小组针对自身在临床护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小组内讨论,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组长每月对本小组工作质量进行至少1次的评价,带领小组成员发现、收集问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5)院外指导工作:我院开设电话及网络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公共护理小组交流电话与网站讨论组,各小组成员采取轮班制负责为患者提供院外指导服务。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同时向其分发1份院外指导联系方法表,其中包括护理小组交流电话、网站讨论组的网址及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5]。

1.5效果评价

以专业小组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6个项目,合格分数为90分,比较建立专业小组前后各科室的护理质量合格率。

1.6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珋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各科建立专业小组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等6个项目方面均有改善。其中,呼吸内科组在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妇科组、儿科组在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外科组、骨科组在文书书写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

3讨论

我院各护理专业小组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摸索,修订并完善了各项专科护理操作准则,不仅规范了各组的行为,使各项护理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还培养了优秀的专业护理队伍,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有其必要性及不可或缺性。对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临床护理质量方面、治疗疗效、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等几方面均有巨大的作用。从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方面看,此模式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护理专业小组在人员设置上基本能按照护士的兴趣、专科专长来分配,因此,护理专业小组的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动性,他们能主动、自觉查找学习资料,组内外学习氛围浓郁,护士科研能力、专科理论水平、临床护理技能较以往显著提高,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临床护理质量方面看,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护士自身素质,增强护士责任感,也使得各小组能更关注并解决自身及组内在临床上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及更新相关护理技术,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从治疗效果方面,我院专业小组护理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经验得以增强,而且患者的治疗疗效也不断提高。从患者满意度方面看,专业小组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医护之间的了解,医护配合默契。此外,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工作中,除了落实基础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主动跟医生反映、与医生沟通。通过学习、实践等临床锻炼,规范了各项护理专业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护理小组的工作成就感也能得到提升[6]。但小组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科研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各科标准护理计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护理专业小组活动的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新的责任,也是对护理管理风格的一种变革[7]。通过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我院护理正向科学化、专业化推进,并逐渐形成独具专业特色的护理模式。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品管圈;内科 ; 护理质量管理

品管圈即品质管理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品管圈活动是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是由同一工作场所的人为了解决工作问题、突破工作绩效,自动自发地组成一个小团体,然后分工合作或者有意识将此类人员组织在一起,相互商讨质量管理的相关问题,应用品管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解决工作场所发生的问题,达到业绩改善之目标[1]。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健康观念的更新,服务对象的需求在不断地变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提高医疗水平、促进患者康复、满足患者需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层内科住院条件差,基层内科患者病情复杂多变,护理工作量大,心理及生理状态较差,对护士素质的要求较高,因此提高基层内科护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 ,加强基层内科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是基层内科病房管理的核心。2010年1月在本院基层内科工作至今,本科2013年2月―2014年12月应用品管圈对护理质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所在科室开放床位20张,执业护士6人。均为女性全科护士,年龄21~39岁,平均(24.5±4.0)岁;护龄情况:职称情况:主管护师2人,护师2人,护士2人;学历情况:本科3人,大专1人,中专2人。

1.2 方法

1.2.1 QCC理论知识培训 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品管圈活动的相关知识,使全体护士对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有充分的认识,并掌握QCC的工作方法。重点在于传达观念和开导思路,让全科人员清晰了解开展此活动的意义所在。首先对全体护士进行全线培训,然后分别对品管圈组员进行个别培训,并结合演练,边学边操作,快速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到实际工作中去。同时对组员进行品管圈知识理论的测试,对团队凝聚力、品管手法、解决问题能力、沟通协调、责任心、自信心、积极性及管理意识等方面的考核。

1.2.2 分析现状,选定主题 针对科室目前存在的管理缺陷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需要进行整改的主要问题:如各级护士完成的护理质量参差不一,质量控制缺乏有效监管和督查,护士对科室事务的参与性不强,患者安全管理力度不够,满意度调查力度不够,人员使用不合理,未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未做到人尽其用,护理人员知识缺乏,尤其专科知识深度不够,护理操作不规范等。

1.2.3 成立“品管圈”小组 经梳理,成立了7个品管组,即:⑴病房护理和质量控制小组;⑵沟通协调小组(含健康教育);⑶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含医疗安全及其他公共安全);⑷护理教学和继续教育小组(含低年资护士带教及实习生带教);⑸消毒隔离组院感染管理;⑹药品器械管理小组(含急救药品器械管理)。(7)护理文件书写小组。根据每位护士特点、爱好、专长,选择相应的品管小组,原则上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每组3人左右,选定组长。

1.2.4.1 制定计划 护士长指出各个品管圈的大目标,各组分头组织讨论,拟出各组成员职责及分工,针对实际情况列出具体的工作计划,书面形式呈交护士长,护士长进行补充和修订。

1.2.4.2 实施计划 形成完善的计划书后,各品管小组成员在组长带领下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组长应经常对成员分管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护士长则不定期对组长工作进行检查和质量控制。

1.2.4.3 总结 要求各品管圈每月开会一次,及时将工作运行中的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评价及反馈,并完善相关资料,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

1.3观察方法 并通过问卷调查实施前后的自我评价情况(责任意识、专业技能及管理依从性)及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的80例住院患者(实施前后各40例)进行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情况调查。

1.4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算资料以均数±标准(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施后护士自我评价各项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除责任意识P<0.01,其余项目均为P<0.05;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实施前(P<0.05)。

施前(P<0.05),且“满意”例数多于实施前(P<0.01),“不满意”例数少于 实施前(P<0.05),详见表2

表1实施前后护士的自我评价情况(x±s)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1,#P<0.05*

表2实施前后的患者满意度情况(例)

注:与实施前比较,*P<0.01,#P<0.05

3讨论

3.1基层内科患者的病情重且变化快、急症多,护理工作繁忙,潜在风险大,护士经验不足,风险意识薄弱,而患者的法律意识、保护意识增强。基层内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潜在风险:

1.患者因素 (1)基层内科以年老体弱慢性患者居多,患者对医护期望较高,对疾病本身缺乏认识,一旦达不到患者的期望,家属和患者就会与医师、护士产生矛盾。(2)住院患者年龄大,听力下降,记忆力差,合并症多,如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等疾病,自理能力差。(3)少数患者文化水平低,存在交流障碍,不能理解医务人员交代的注意事项。(4)2.药品因素:如药物使用或配伍不当,急救药品用后未能及时补充等都可能造成不安全。基层内科患者常用的给药方法有静脉输液和局部注射及鼻饲给药,一旦出现用药错误,将产生严重后果,易引起纠纷。药物不按要求存放, 也可造成不良后果。心电监护仪等仪器少,给工作带来不便, 严重时影响抢救工作。消毒不严格, 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3.护士因素: 护士是护理工作的直接实施者,集中体现护理水平和护理因素 。各项治疗操作不规范,查对制度执行不严, 低年资护士缺乏专科知识,技能、经验和应对潜在风险的能力, 均存在一定的护理风险。4.医疗费用因素 医疗费用是每个患者所关注的问题,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医疗费用增加,解释沟通不到位,易发生纠纷。

3.2品管圈活动的目的是:1.使第一线的管理人员在现场发挥领导作用,操作人员发挥潜能。2.使全体员工具有品管意识、问题意识及改善意识。3.对品质管理体制虚心研究,体会QCC的真意,随时自我启发进而互相启发。4.品管圈在单位管理体系上是重要的一环,在现场又是一个核心组织,由第一线的人员、组长为中心,透过成员的共同努力,5.协助组长完成任务,达到目标。6.改善的成果,向单位内外发表,并参观研习其它品管圈的活动,互相交换经验与心得。7.加强圈员的互助,提高工作士气。8.减少不良品质,提高品质水准。9.贯彻并执行上级主管的指示。

3.3实施使用品管圈进行质量管理后的护士素质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责任意识,专业技能、管理依从性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实施前,主要与本研究根据本科室的常见疾病进行护理技能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有关,同时加强护理人员的道德素质和责任心的培养,因此实施后护士素质水平较高。住院患者对护士素质有较高的期望值,大部分患者期望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行术后护理 。患者满意度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尽管其可能有较强主观性,但在一定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基层内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首先成立“品管圈”组织,对活动前病房管理较差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再对病房管理质量进行检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更好地管理病房,提高护理素质,结果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了护士的病房管理能力,结论“品管圈”活动开展以来,改善了病区环境,逐渐建立了一条品质管理的精品线,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患者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连珍.品管圈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梗塞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1,05:231-232.

[2] 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 提升院感防控水平. 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9-90.

[3包丽芬.住院病人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12):64-65

[4] 陈志芳,吴娟,钱红继,缪爱凤,陈丽华.应用品管圈对改善心基层内科围手术期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4,(4):131-132

[5]李惠.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对1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保健,2013,(1):58-59

[6]邹蓉蓉.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59-60.

[7]杨秀娣.护理干预对减轻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J].现代保健,2013,(2):90-91

[8]陈泽萍,余红春,王喜辉,等.“品质圈”活动对提高护士疼痛评估技能的效果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6,04,:155-156.

[9] 王丽.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中国医学创新,2013,10(1):62-63.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1资料和方法

1.1护理专业小组的设置

根据我院所设立的科室,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科5个方向来建立护理专业小组,其中内科以随机取样方法选取呼吸内科。5个专业性小组分别为呼吸内科护理组、外科护理组、妇科护理组、儿科护理组、骨科护理组。

1.2专业组长及组员的参选资格和条件

组长由护理部1名副主任担任,主要负责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培训计划的设置,协调并保证小组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组员的选取须具备以下条件:1)大专以上学历、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的本院正式护士。2)对护理工作热爱,具有一定的专科护理技术,责任心强,具备奉献精神。3)有比较强的语言沟通及教学能力,接受新业务、新技术的能力强。组长及组员均由各科室向护理部推荐后方可列入候选人名单,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审议通过并聘任。

1.3制定专业小组职责

专业小组职责由各小组组长负责。内容包括:成员讨论、各小组核心理念的确定、专业小组具体工作方案的制定。由护士长、护理部组长召开会议,讨论各组工作计划实施的可行性,明确各自的工作任务和职责,以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搭建专科护理平台,提高专科护理水平。并将各次会议结果上交护理部。

1.4护理质量管理实施方法

采用PDCA管理循环(即戴明环质量管理工具)法[3]从以下5个方面着手,通过计划阶段、实施阶段、检查阶段、处理阶段,四个阶段周而复始,进行质量管理。1)专业知识培训:根据各自工作的不同内容,各个小组当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通过不断的自我学习、小组内学习、科室内学习、组间交流学习及院内相关专业培训学习的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同时,各小组成员需定期接受护理部考核。2)临床宣教活动:选择专业的资深护士及临床医生作为指导老师,通过床边提问、定期小课等多种方式,培养各专业小组成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对住院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定期健康宣教;对出院患者进行定期随访。3)护理科研活动:聘请相关方面的指导老师,共同阅读有关护理领域的新观点、新技术、新方法的文献,学习相关科研知识,锻炼科研能力,参与临床课题研究。通过这种模式,来调动小组内护士学习、工作的积极主动性[4]。4)临床护理问题:各小组制定、改进相关护理技术流程,并在科室范围内汇报分享;各小组针对自身在临床护理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小组内讨论,制定相关解决方案;组长每月对本小组工作质量进行至少1次的评价,带领小组成员发现、收集问题,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并提出解决办法,保障护理工作顺利进行。5)院外指导工作:我院开设电话及网络护理小组,通过建立公共护理小组交流电话与网站讨论组,各小组成员采取轮班制负责为患者提供院外指导服务。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时,同时向其分发1份院外指导联系方法表,其中包括护理小组交流电话、网站讨论组的网址及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以提高患者的恢复率[5]。

1.5效果评价

以专业小组制定的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为评价指标,包括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6个项目,合格分数为90分,比较建立专业小组前后各科室的护理质量合格率。

1.6统计分析

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珋±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由表1可见,各科建立专业小组前后护理质量合格率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消毒隔离、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技术操作等6个项目方面均有改善。其中,呼吸内科组在消毒隔离、技术操作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妇科组、儿科组在急救物品、危重护理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外科组、骨科组在文书书写方面改善最明显(P<0.05)。

3讨论

我院各护理专业小组通过不断的临床实践、摸索,修订并完善了各项专科护理操作准则,不仅规范了各组的行为,使各项护理活动日常化、制度化,还培养了优秀的专业护理队伍,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基层医院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有其必要性及不可或缺性。对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临床护理质量方面、治疗疗效、患者满意度、护理人员工作成就感等几方面均有巨大的作用。从护理专业小组自身素质方面看,此模式能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氛围,提升护士自身素质。护理专业小组在人员设置上基本能按照护士的兴趣、专科专长来分配,因此,护理专业小组的管理模式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动性,他们能主动、自觉查找学习资料,组内外学习氛围浓郁,护士科研能力、专科理论水平、临床护理技能较以往显著提高,使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临床护理质量方面看,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护士自身素质,增强护士责任感,也使得各小组能更关注并解决自身及组内在临床上所存在的问题,制定、改进及更新相关护理技术,全面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从治疗效果方面,我院专业小组护理工作自开展以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不仅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经验得以增强,而且患者的治疗疗效也不断提高。从患者满意度方面看,专业小组的工作模式,促进了医护之间的交流,增进了医护之间的了解,医护配合默契。此外,护理专业小组管理模式变被动护理为主动护理,工作中,除了落实基础护理外,还对患者进行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的健康宣教,患者对疾病的担忧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况,并主动跟医生反映、与医生沟通。通过学习、实践等临床锻炼,规范了各项护理专业行为,提高了护理质量,同时护理小组的工作成就感也能得到提升[6]。但小组工作也面临一些问题,科研工作有待于进一步加强;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各科标准护理计划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综上所述,护理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护理质量的管理方法,也依赖于护理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监控的参与。护理专业小组活动的开展,对护理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新的责任,也是对护理管理风格的一种变革[7]。通过护理专业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我院护理正向科学化、专业化推进,并逐渐形成独具专业特色的护理模式。

4参考文献

[1]张秀果,丁俊琴,井永敏,等.呼吸护理专业组的组建与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2):196

[2]邹爱华,马玲.基层医院建立专业小组参与护理质量管理的实践[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17):2139

[3]岳利群,徐蕊,高永芳,等.PDCA循环在护理关键指标持续质量改进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9):1064

[4]唐晓梅.学习护理文献提高护理质量[J].医药前沿,2012,2(3):300

[5]赵学梅.谈专业小组护理管理模式的实践体会[J].健康之路,2014,(6):379

[6]谷小燕,陈嘉莉,胡华琼,等.胸腔置管专业护理小组的建立与临床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7

[7]钟润芳.护理专业小组在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实践和效果[J].现代医院,2011,11(7):108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交叉检查 护理质量 重要性

交叉检查护理质量是质量管理委员会用来检查护理质量的一种手段、方法,就是质量管理委员会的成员不检查自己所属系统和科室而进行的交叉检查法。从而调动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形成了你追我赶,公平竞争,勇夺标兵的局面,促进了护理质量的全面提高。

质量管理委员会的组成

我院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共计16名,以护理部牵头,人员分布于大科、内、外、急诊、医技、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等临床科室,既有科室护士长,也有临床护理骨干。全院编制护理人员285人,病床499张,涉及临床20个科室。

检查方法

由护理部组织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质量检查[1],每月1次小检查,每季度1次大检查。对每次各项护理检查情况汇总、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存在的共性问题制定相应的统一规定,体现过程控制、持续改进的理念。

不定性检查法:不定期,不定人员,不定内容,交叉检查。为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护理部不定期抽取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人员临时分组,到不同科室进行质量检查。例如;上旬由门诊部和外科成员检查内科的基础护理,特一级护理,危重病人护理书写等。下旬由护理部和内科人员检查外科的急救管理,术前访视,术后健康指导等。

定期小检查:护理部定期每月针对某一项目(如急救管理、病人满意度抽查消毒隔离等)或者某一临床科室进行业务查房、考核1次,从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八知道等方面由护士全面叙述,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给予纠正,切实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

定期大检查[2]:质量管理委员会所有成员同时参与,由护理部主任临时分组,对全院护理工作进行全面的交叉检查。

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护理技术操作,护理文书书写,消毒隔离,健康教育等。重点细查危重患者、卧床病人皮肤完整情况、导管是否通畅,留置是否在有效期内等情况;基础护理病人清洁卫生、头发凌乱和指甲长短情况;护理技术操作熟练和真实情况;护理书写规范化、及时性、准确性情况;治疗室、手术室、检查室、储物间消毒情况,废弃物处置情况;医务人员操作前后手卫生情况等。

护士长工作手册完善情况:要求工作计划合理、明确,具体、数据真实,护理查房、业务学习等有原始依据,病人满意度保留调查表。要求对各种突况有详细的应急预案(如患者跌倒、导管脱落、药物过敏、停电等),保障每位护士知晓。落实护士长岗位职责,对护士长进行百分制考核,考核结果上报护理部,做为年度考核依据。

教学情况:对每位实习生在不同科室的实习情况都要有记录,包括业务学习,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等必须建立档案,保留原始依据供学校被查[2]。

业务考核形式采取了多样化:提问、问卷、笔试、竞赛、实际操作相结合。根据专业特点对各科护士的考试方法和内容不一,如120中心重点考核徒手心肺复苏、注射室重点考核药物过敏试验掌握情况等,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整体水平。

交叉检查的重要性

对考核人员的要求:考核者要熟悉各专业特点和掌握各项质量标准的考核内容,对所有考核个人和科室都必须一视同仁,以防随意性、主观性和片面性,力求达到公正、客观、准确。

考核人员在检查其他科室和系统的同时,吸取了他们先进的工作经验,把好的工作作风、优秀的服务理念、完善的管理方法带回自己所属部门进行交流、学习,这对整个护理质量起到了推进作用。

检查过程中实事求是,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进行检查,扣分细化,公平合理,相互督促,做到严中有细,有据可循。

杜绝了检查中有私心、偏心现象:有效的预防了在检查中有偏向于自己部门或自己科室,害怕自己的不足被扣分,名次过低被领导批评等因素。从而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性,促进工作质量的提高。做到了人人有专责、事事有人管。

总之,采用交叉检查法有效的避免了在检查中存在的不足,使护理质量检查手段不断完善,方法不断改进,工作不断进步,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全院护理质量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面貌。真正做到了让患者、社会和政府满意。

参考文献

1 刘海菊.护理部如何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河北医学,2009,1:126.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2017年护理部的工作在院领导及分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科室护士长及全院广大护士的努力下,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现总结如下:

一、护理基本情况

1、截至2017年11月,我院护士人数达到221人,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占总数的77.37%,其中,本科63人,占28.5%;大专107人,占48.41%;中专51人,占23.07%;职称结构:主任护师3人,占1.35%;副主任护师20人,占9.04%;主管护师33人,占17.93%;护师52人,占23.52%;护士113人,占51.13%。辞职3人,离职率1.35%。

2、非护理岗位护士17人,占6.7%;临床一线护士206人,占93.21%,实际开放床位与临床一线护士比例达到1:0.44。

二、进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意识,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进一步完善。

1、2017年3月医院建立三级护理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设立了大科护士长,制定工作职责及考核标准,大科护士长积极履行职责,充分体现了护理部—大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控网络有效运行。

2、护理文书书写质量经过近一年的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护士在观察病人的主要症状及对专科疾病的临床表现不熟悉,导致记录抓不住重点,口水话、错别字多的现象,护士观察到、处理过的事件不及时记录,医嘱开立的各项治疗护士执行后未做记录的现象。

3、今年共上报护理不良事件55件,个别科室对不良事件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发生不良事件存在隐瞒不报的现象,对各类高危患者评估后采取的预防措施不到位,分析原因后未制定确实有效的管理流程,存在不良事件频发的现象。

三、医院人事科实施了护士岗位管理的定岗设置,按需设岗、保障患者安全和临床护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的原则,合理定编设岗,满足临床一线需要,要求临床一线护士人数占全院护士总数的95%以上。

四、推行“患者至上”的文化建设理念与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有效结合,继续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各科室护理常规的学习提高,进一步规范护士医院服务礼仪,开展5S管理,加强对护理文书的质控力度,为病人提供安全护理。

五、护士在职培训教育逐步体现分层培训的要求,加强护士操作技能的培训考核。

1、今年共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知识分层培训17次,(包括文化建设化妆基础知识、医院服务礼仪2次,血糖仪使用培训1次),远程视频网络专科培训6次。

2、科室组织的培训以本科室的专科护理常规为主。

3、本年度共外送进修学习、短训55人次,其中国家级医院进修2人,省级进修17人(如重症监护、血液净化室、手术室、助产士、新生儿重症监护专科培训7人),短训学习共40人次。

4、今年共安排护理操作培训2项,2017、2017年新进的低年资护士培训4项,由护理部抽考;全年共组织护理理论考试2次,以上考试成绩记入护理部综合年终考核表,为护理人员岗位调动作依据。

5、临床实习生带教管理:今年共接收普洱卫校、昆明新兴职业学院及全省各州市卫校的实习同学90人,为实习同学进行带教PPT讲座11次。

六、完成“5.12”国际护士节以“五月的鲜花”为题的电视宣传片的拍摄,并在景东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积极组织护士节的知识问答赛,进一步展示我院护士的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精神风貌。

七、完成院方下达的临时性指令性任务,积极协同医务科、感控办做好全院的各项管理工作。

八、2017年护理目标管理各项指标:基础护理合格率93.75%,级别护理合格率96.28%,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6.11%,,护理技术合格率93.75%,一人一管一用执行率100%,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健康教育知晓率94.21%,入院评估率97.83%,患者对护理工作的综合满意度98.63%。

九、存在的问题

1、低年资护士所占比例较大,对专科疾病知识的学习强化热情度不高,掌握的护理理论比较薄弱,加之护理临床经验相对不足,对专科疾病的观察不到位,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各科室的一级护理病人增多,按照分级护理制度的要求,1小时护士必须巡视观察记录一次,加上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的增加,护士的劳动强度、频度无限度增加,另外,国家二胎政策实施,正值年轻护士的生育高峰期,导致各科室护理人力资源紧缺,护士无双休,特别是ICU、儿科、产科产房等重点部门尤为突出,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身心严重疲惫,存在护理安全隐患。

3、兼职的大科护士长工作任务过重,没有更多时间及精力对所管科室的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监管。

十、工作展望

1、争取把大科护士长工作独立出来,加强大科的质量监管及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护士的综合素质。

2、搭乘“患者至上”文化建设的春风,积极开展5S管理活动,不断提升护士长的管理水平,进一步规范护士的言行及服务礼仪,扎实有效地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

3、进一步加大对N0、N1、N2级护士的业务技能的强化培训,培养护士的安全护理意识,加大不良事件的监管力度,保证护理服务质量。

【第2篇】医院护理部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在医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护理部稳步完成日常工作,持续改进临床护理工作质量,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优化护理队伍,强化业务管理,制定护理部工作计划和目标,在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圆满完成各项工作,现将全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护理人员情况

由于护理人员流动性大,全院护理人员总数为97人,其中正式在编护士12人,借用护士5人,进修护士5人,合同护士75人。执业资格结构:执业护士92人。在临床一线95人。学历结构:大专以上的护理人员54人,中专43人。职称结构:护师9人,护士83人。实际开放床位数125张(其中新生儿科25张、儿科37张、产科42张、妇产科二病区21张),床位与病房护士比1:0.52。

1、护理人员大专及以上学历者占55.7%。

2、护理三基理论考试合格率94.5%。

3、护理技术操作考试合格率92%。

4、专科护理合格率100%。

5、基础护理合格率100%。

6、分级护理合格率100%。

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4%。

8、急救药品完好率100%。

9、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10、年压疮发生率为0。

11、年护理事故发生次数为0。

12、每百张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次数为0。

13、护理人员外出培训率12%。

14、护理继续教育合格率100%。

二、完成的主要工作

(一)加强护士长、护理组长的管理,定期开展工作,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问题。

1、每季度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一次,每月召开一次护士长会议,分析、总结护理质量检查中存在问题并整改。

2、根据《织金县妇幼保健院护士长、护理组长工作绩效考核表》协同分管院长每月对全院护士长、护理组长进行考核,将存在问题进行汇总反馈,全年考核合格率都为100%。

3、强化护士长的管理意识,坚持护士长夜查房制,在全年夜查房中,督促有力,有效的提高了夜间护理工作质量,确保了夜间护理安全。

4、护理部每月制定计划到科室,使各科室护士长工作思路清晰,将月重点、周安排及时安排部署,有效组织科室管理。

(二)加强护理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有效的回避护理风险,为病人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服务。

1、不断强化护理安全教育,将工作中不安全因数及时提醒,全年共发生9例护理不良事件,护理部参与各科室护理不良事件的分析讨论,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差错因数,从中吸取教训,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2、建立完善的护理查房、会诊、病案讨论制度,全年组织护理行政查房73次,参加三级查房39次,病例讨论31次,教学查房32次。

3、加强重点管理,如压疮预防、特殊用药、病人摔伤预防、跌倒预防等,病房醒目处、床头牌上有相关预防标识,做好病人现存或潜在风险评估。

4、进一步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减少安全隐患,护理部进行护理文书质控,将存在问题以书面形式反馈到各科室,且加强与各科室护士长的沟通、交流,要求科护士长重视护理文书存在的问题,记录要“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避免不规范的书写,如“错字、涂改、前后矛盾、代签名、与医生的记录不统一等”,使护理文书标准化或规范化。

5、完善护理紧急风险预案,平时工作中注意培养护士的应急能力,护理部已制定出各科室应急预案,要求各科护士长每月组织科内护理人员应急预案演练培训及考核,从而提高护理人员面对紧急风险的应急能力。

(三)加强护患沟通,提高病人满意度。

1、在培养护士日常礼仪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护理操作用语、护患沟通技巧,要求护士着装整洁,微笑服务,给病人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2、要求科室热情接待来院病人,做好病人出入院健康宣教,护理部制定各科室健康宣教考核表,组织科护士长相互交叉检查,将存在问题反馈到科室,护理部督促科室整改,且将考核成绩纳入科室奖惩。

3、从2015年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以来,要求护理人员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护理先行”的服务理念,给患者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氛围,2017年全年完成住院病人护理5803人次;危重病人护理1334人次。

4、开展病人的满意度调查,从今年8月1日起要求科室对每位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且每月评出一名病人最满意护士,科室发放劳务时提出100元奖励,护理部到科室进行抽查并将检查质量纳入科室护理质量奖惩,全年完成护理满意度调查4次,参与满意度调查的人数达389份,平均满意度96%,较去年上升3.2%。

5、规范和简化护士交班本,减轻护士抄写量,使其有更多的时间与患者沟通交流。

(四)加强“护理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1、组织全院医护人员、实习生、进修生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培训9次并考核。内容为:“爱婴医院复核结果通报、母乳喂养中母亲存在的问题、母乳喂养中婴儿存在问题、母乳喂养技巧、母乳喂养辅助适宜技术、母乳喂养咨询技巧、产程的观察与处理、母乳喂养技巧、母乳喂养好处”,考核合格率为100%。

2、对实习生、新进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相关知识培训3次,培训内容为:“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及服务礼仪、医疗机构护理工作制度”。

3、对各科护士长培训1次并考核,培训内容为:“护士长管理培训”,考核合格率为100%。

共计13次,1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此外,护理部每月制定计划到科室,要求科负责人按照计划组织培训学习,通过层层培训,从而提高我院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4、全年组织两次护理三基考试,护理理论考试合格率为94.5%,护理操作考试合格率为92%。

(五)护理部每季组织护理工作质量检查,及时将存在问题反馈,确保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

全年组织各科护士长交叉检查分级护理、基础护理、护理安全、健康教育等质量检查4次,护理部到科室进行优质护理、组织管理质量检查4次,且针对每月护理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整改措施反馈到各科室,每季度按照织金县妇幼保健院护理质量检查实行奖惩。全年所有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产科97.25分,儿科97.7分,新生儿科97.41分,手术室98.49分,眼保健科97.08分,妇产科门诊97.06分,急诊科96.83分,供应室97.18分,产后康复科95.59分,儿保科96.17分,儿科门诊93.23分。

三、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1、由于我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职称偏低,临床工作经验欠缺,新招聘的护士业务能力及综合素质均有待于提高。今后将继续进一步加强全院护理人员三基理论学习和技能考核,鼓励护理人员加强理论学习,晋升职称,使全院护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通过护理部的经常性教育和外出培训等手段促进护理管理水平的提高。

2、护理文书书写重视力度有待加强,由于部分科室护理人员工作的不负责,对护理文书法律意识不强,科负责人监督不力,导致护理文书书写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护理部要求科室加强护理文书质控,对于存在问题及时整改。

3、护患沟通有待加强,由于我院护理人员偏年轻化,护理工作繁重,护患沟通时间减少。护理部将着重加强年轻护理人员护患沟通能力的培训,同时要求科内护士长弹性排班,使其减少护士工作量,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和患者沟通交流,加强护患关系和谐,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顺利开展。

4、我院外出学习护理人员偏少,由于我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护理工作繁忙,部分护理人员对外出学习重要性认识不够,不愿出去学习。为此,科室应该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让更多护理人员能够外出学习并将新知识,新技术学以致用。

【第3篇】医院护理部2017年度工作总结

2017年在院党委及分管院长的领导下,在各科室护士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下,护理工作按照年初计划,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以“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内涵,按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改进护理管理模式,加强质量管理、保障护理安全,保障护士权益,认真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现总结如下:

一、积极完成医院的各项指令性任务,持续改进护理工作,迎接三级医院预评审及正式评审

(一)按医院的工作计划护理部每周参加迎评会议,按时完成每周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

(二)护理部围绕医院的中心工作,完成了神经内科肾病科、康复疼痛科、营养科、血液透析室、临床支持服务中心的成立,一年累计进行护理人员调配96人次,较好地完成医院布置的各项任务。

(三)协助院部完成各种礼仪服务、义诊服务、体检服务、医疗保障服务等公益性活动。

(四)加速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医院信息科合作,完成了全院运行的电子化排班,在排班表上体现了弹性排班,护理部每周通过系统可查看各科的排班及每日工作量统计,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于10月份运行了护理电子病历(入院患者评估单、健康宣教单、患者护理记录单),完成了全院临床科室护理不良事件及压疮、跌倒坠床的网络直报及各项监测指标,提高护理科学化管理水平。

二、护理管理方面

(一)提高护理质量,完成了各级质控工作

1、护理部于3月份制定了二级质控标准,修订了三级、一级质控标准。

2、护理部每季度组织各护理质控小组对全院护理质量进行全方位督导检查、科护士长按《二级质量管理与环节质控标准》加大检查力度,不定时对各项护理工作质量进行督导检查,强调过程控制,注重护理工作实效,建立目标跟进过程监控和追溯机制,并提出整改意见,作为下月检点,全面提高护理质量,追溯整改措施落实率达90%以上,保证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3、护理部每月通过院周会反馈质控检查结果,在每月护士长例会上进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科护士长进行追踪。并通过OA系统通报全院。

4、科室制定一级质控的计划,护士长带领科室质控小组人员按照护理部制定的各项质量考核标准每月通过自查等形式进行质控检查。

5、各科将各级质控检查出的问题,立即进行了反馈,护士长每周小结一次,在科室晨会上通报,每月将科室质控检查的结果汇总,并进行全科护士质控分的排名,并与绩效挂钩。

6、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按时召开会议,将每季度的不良事件及压疮、满意度进行了汇报,并将需各部门协助解决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拿出有效的措施。

7、按照输血制度,规范了护士输血流程,并实施电子系统输血管理,护士长做到每份输血病例质控工作。

8、做好病房管理,达到环境整洁、安静、舒适安全、工作有序的要求。对病人进行住院指导和生活管理,合理控制陪护,积极创造条件,做好病房环境干净整洁。

(二)加强质量管理、保障护理安全

1、加强患者安全管理:注重住院病人的环节监控,保障护理安全,全院落实了患者腕带身份识别。使用床档保障患者安全、悬挂防跌倒、防坠床、防渗漏、防压疮、防止药物外渗、药物过敏等警示标识,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患者安全。

2、注重护理人员的环节监控:对新上岗、实习护士以及有思想情绪的护士加强管理、护士长做到重点交待、重点跟班,重点查房,未出现一起上述原因引起的严重差错事故。

3、确保各环节交接质量:修订《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妇产科产房与病房交接记录单》等准确记录患者在转运过程中的用药、处置、检查等,强化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降低了危重患者转运交接过程中的风险。

4、全院100%进行了住院患者压疮、跌倒、坠床风险的评估,对高危患者做好重点防范,以达到防范于未然、保证了患者安全。

(三)开展庆祝“5.12”护士节活动。

1、“5.12”卫生局表彰并奖励了全地区的“南丁格尔式护士”,我院魏慧霞、梁燕、郑庆庆被授予“南丁格尔式护士”的称号。

2、自2012年开展了“星级护士”评选活动,按照《哈密地区中心医院评选“星级护士”实施办法》经科室推荐、无记名投票等产生了一批优秀护士授予了“星级护士”称号。表彰并奖励“星级护士”为:三星级护士:林新英、陈静;

二星级护士:牛晓燕;一星级护士:韩晓玲、程月霞、吴艳华、苏慧霞、祁晓梅、陈晓琼、王雨薇。使全院护理人员学习她们热爱护理工作,不辞辛劳,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在“三级医院”评审的关键时期勇创佳绩。

3、“5.12”护士节举办首届全院护士交接班评比活动,急诊科、神经外科、呼吸内科获优胜奖,消化肿瘤内科、骨一科、普外二科、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小儿科获鼓励奖。

4、护理部全面落实了健康教育工作并把此项工作作为今年护理部质量持续改进重点项目进行开展,在5.12护士节期间举办了全院各科专科健康教育评比活动,提升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健康宣教”竞赛组织奖为:消化肿瘤内科、小儿科、妇科

健康宣教个人奖:

一等奖:徐亚君二等奖:赵晓磊、陈静

三等奖:吴玉洁、张文霞、马莉

(四)迎评工作情况

1、按照评审标准修订了护理各项制度、职责、流程的修订共计23项。

2、先后组织护士长及护理骨干人58人次赴上级医院学习、参观、经验借鉴,并将好的经验传播推广。

3、邀请新疆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杨益、护理部副主任颜萍及自治区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李萍、护理部副主任王喜华及科护士长曹晓琳按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对护理部及部分科室进行了现场指导。

4、按计划推动D条款,将核心条款进行专项检查,汇总、分析、整改。

三、工作指标完成的情况

(一)护理部按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进行了自查,经自查自评“迎评”护理工作目标达标情况如下:

5月份自查结果:C级标准59款占86.76%,B级标准21款占30.88%,A级标准13款占19.11%,其中有9条是D条款占13.23%。

10月份自查结果;C级标准64款占94.1%,B级标准45款占66.1%,A级标准17款占20.5%,其中有4条是D条款占5.8%,逐步推进。

12月份自查结果;C级标准100款占100%,B级标准52款占76%,A级标准22款占32%。

(二)护理工作质量指标完成情况

1、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8.3%

2、基础护理落实率98.3%

3、护理文书合格率95%

4、抢救车、治疗室、消毒隔离合格率100%

5、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100%

6、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7、病区管理合格率100%

8、社会调查护理综合满意度76.04%,护理部调查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98%

9、护理人员年离职率2.2%

10、各科出院患者电话随访率均达到了20%。

(三)护理安全指标完成情况

1、手术病人安全核查率100%。

2、压疮、风险评估率100%。

3、高危患者跌倒、坠床风险评估率100%。

4、全院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共有225例,达到了A级标准。

5、全年跌倒坠床21例,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1094人。

6、院外压疮全年80例,压疮高风险患者81人,4例发生院内难免压疮,均治愈。

7、人工气道脱出1例。

(四)护理培训方面完成情况:

1、全年完成护理查房4次,病例讨论4次,组织护理疑难问题会诊6次,组织护理应急演练6次;按能级实施培训,护理技能年考核合格率达到了95%,7月份完成了新聘护士规范化岗前培训。

2、举办护士长管理培训班3次。

3、选派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参观、短期培训60人次.

4、专科护士培训:院内专科护士培训急诊科、重症医

学科、手术室,培训合格率达到了95%。

5、外出参加肿瘤、急诊急救专科、重症监护、手术专科培训共计人8次。

(五)护理教学与科研方面完成情况:

1、举办自治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期,地区医学教

育2项,院内培训项目11次。

2、发表护理论文6篇。

3、承担卫校护理专业带教,不断提高护士长专业水平,完成卫校授课2484个学时。

四、优质护理服务方面

(一)护理部11月按照《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共4节34款进行了自查,经自查达标情况如下:

C级标准31款占91.1%,B级标准21款占61.7%,A级标准9款占26.4%,其中有3条是D条款占8.8%。

(二)以”病人为中心”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达到患者满意

1、护理部每季度对大内科、大外科、综合科进行质控检查,分值居前三名的病区授予“优质护理流动红旗”,并给于奖励。

(1)第一季度小儿科、泌尿外科、供应室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流动红旗,并给予奖励。

(2)第二季度手术室、骨一科、呼吸内科被评为优质护

理服务流动红旗,并给予奖励。

(3)第三季度普外二科、消化肿瘤内科、门诊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流动红旗,并给予奖励。

(4)第四季度被评为内分泌科、普外一科、供应室被评

为优质护理服务流动红旗,并给予奖励。

2、护理部每季度完成了各项满意度调查并进行反馈。

3、各科室每月召开一次公休座谈会,主动征求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对服务质量好与坏的护士进行表扬和批评教育,并且科室对患者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

4、护士长每周三带领全科护理人员落实基础护理日,为患者提供服务。

5、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优质护理专项会议,针对各科室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

6、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岗的创建活动,10月份各科室按《2017年优质护理服务评价标准》进行自查,护理部11月份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检查,消化肿瘤内科、普外一科以并列第一的分数被评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

(三)开展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

优质护理服务已成为我院一项常态化的工作模式,各科室在继续坚持、推广各项亮点服务的基础上:

1、继续开展专科护理服务,如妇产科开展的孕妇学校、呼吸科的呼吸操、外一科的乳腺癌术后康复训练操、内分泌科的每月全地区糖尿病患者大讲堂等,取得良好成效。

2、结合病房专科特点,制定专科护理服务项目上墙公示,突出专科特色,提升护理专科服务水平。

3、护理部统一建立了各科动态床位一览表,方便了护士对患者和床位的动态管理。

4、创建了形式多样的记忆卡:护士在病房门上粘贴了各种动植物的记忆卡片,卡片上标注了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的名字,随时提醒患者牢记他们的主管医生和护士。

5、建立了健康宣教栏,放置了专科护理的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同时每月给患者及家属做一次专科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进行知识讲座,主动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护士与病人的沟通能力,

6、护理部制定了患者跌倒、坠床胸前挂的警示牌,统一全院氧气桶的标识。

7、护理部在药剂科协助下规范全院高危药品的标识,氯化钾注射液进行了加锁保管,毒麻药品由药剂科统一管理,各别科室毒麻药品进行保险柜管理。

8、为加强护士职业防护,设置了全院化疗药物配制室,以保证护士与患者的安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9、注重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的通报、宣传、总结工作,每季度发表护理简报一期。

10、完善后勤保障体系,释放护士时间,在院领导的全力支持下,成立了临床支持服务中心,落实了药品、标本的下送下收及陪检工作,志愿者们为门诊患者提供方便就医的优质服务。

11、取消了护理交接班本,运用护理日志本,减少了护理人员手工书写内容。

12、护理部于今年3月进行了QCC品管圈小组活动的培训,在9个科室推行了“品管圈小组”活动,于11月选出了6个优秀科室进行了品管圈活动成果交流评比活动,促进全院护理质量的提升。

13、积极开展延伸服务,延伸健康服务到家中,继续坚持电话回访制度,启用《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登记本》了解患者康复情况,提供保健指导,并征询对护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护理服务。

17、主管护士热情接待每一位病人,把病人送到床前,主动为患者打开水,倒上一杯水。做好入院病人的健康宣教,熟练的掌握病人病情、治疗和检查结果,掌握病人医疗费用情况,掌握病人及家庭、社会心理因素。

(四)各科开展特色优质护理服务

1、中医内外科开展了中医特色护理拔罐、隔姜灸、中药灌肠、药浴,塌渍,艾香灸,耳尖放血,耳穴压豆,走罐,药物涂擦等。

2、中医内科根据科室老年病、颈椎疾病较多的特点,编排颈部保健操及养生保健操—八段锦,每天利用早晨20分钟由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及家属进行锻炼,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3、产科开展了护理新项目,产后康复理疗(即光子治疗和通乳开奶技术)。

4、泌尿科设立了“零用钱爱心罐”,大家常常把

零用钱攒起来,为无人照顾的老人提供了一份份爱心餐。

5、普外一科为每一位肿瘤化疗脱发病人准备一顶漂亮的帽子。在配置好的高危药品液体上悬挂科室制作的高危药品标识,保证用药的安全。

6、重症医学科针对气管切开清醒病人采取了不同形式的交流方式,如利用摇铃、彩页、纸笔等方式了解满足患者需求。

为烦躁病人制作手套,防止患者抓挠伤及意外拔管,为使用约束带患者约束带下垫毛巾,防止皮损。

7、消化肿瘤内科倡议志愿者献爱心活动,护士志愿者利用下班时间主动为癌痛病人,化疗病人出院后提供延伸服务:建立健康档案,按需服务,进行疾病健康知识指导、饮食指导、用药指导、需再次入院帮助预约床位、需门诊就诊帮助预约专家随访等服务。

8、急诊科为无名氏病人免费提供食物、衣物、治疗费,并积极帮助联系家属或所在派出所。

9、内分泌科对易发低血糖人群在做B超、核磁等检查,制作低血糖急救卡。

(五)加强优质护理服务培训及专家督导工作

1、上级护理专家督导:

(1)今年7月由自治区卫生厅委派新医大附属肿瘤医院张翠萍、一附院颜萍两位专家莅临我院进行优质护理服务专项检查,得到了专家的好评。

(2)今年8月邀请了河南省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刘静进行了优质护理服务继续医学教育的培训,参加了我院中医内科的晨间交接班并进行工作指导。

3)今年9月邀请了自治区肿瘤医院的胃肠外科护士长进行造口病人的现场护理指导及讲课,使我院的护理专业技术得到了提高。

2、提高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护理部于今年7月举办了全院护士礼仪培训班,规范语言行为,增强护士服务意识,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3、保证护士在护理技能操作中的规范化,于11月份录制了二十一项护理技能操作的光盘。

4、组织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赴上级医院学习、参观、经验借鉴,并将好的经验传播推广。

(六)各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好人好事

1、在“六一”儿童节这一天,儿科的护理人员为每个小患儿准备了精美包装好的大苹果,为患儿带来了欢乐,更倾注了儿科人的深深祝福。并去地区特殊学校及社会福利院看望那里的儿童,为他们进行义诊,并为学校老师提供儿童健康宣教,帮助他们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健康知识指导,还为孩子们捐赠了衣服和其他生活用品。

2、骨一科一位左膝关节置换术后78岁的老人,于2017年3月24日,为全科护士谱写了歌曲《白衣天使美名扬》,以此感谢大家这些日子里对他像亲人一样的关心和照顾。

3、重症医学科收住了一位肉毒中毒的患者,他的妻子与他7岁的孩子也因肉毒中毒,身体虚弱,视物模糊,生活无法自理。一家三口生活无人照料,护士自觉的承担了对患者及家属的饮食起居的照顾。每日为其妻子及孩子订饭,端水,还为7岁的孩子从自己家带来面包、饼干、水果,并及时与孩子交流沟通,解除孩子对陌生环境及疾病的恐惧。孩子妈妈流着泪感谢护士对她们的精心护理及帮助。

4、感染科为肝癌晚期一对夫妇患者,护士姐妹们常轮换着为他们带来自家可口的饭菜,护士虎雪梅自费为患者送上一罐营养粉,增加患者的营养。

5、消化肿瘤内科一位白血病患者急需输AB型血,因血库无储备血,家属到处寻找,主管这位患者的护士哈斯也提首先在亲人中帮患者寻找血源,在通过微信群发出倡议,倡议广大社会朋友为患者献血,很快有爱心人士积极献血,家属激动万分,专门为哈斯也提送上了一面锦旗。

通过全院护士一年的努力,各科以“病人为中心”开展各项优质护理服务,全年收到护理锦旗43面,表扬信66封,儿科1例先进事迹在哈密日报上刊登。一年内护士长畅萍萍拒收500元红包,护士长王瑛拒收400元购物卡。护士段小琴拒收500元红包,护士边国霞拒收500元红包,护士杨晓梅拒收200元红包,护士哈斯也提拒收红包600元。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多护理单元;人力资源;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 R2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6)01(c)-012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ynamic management of more nursing unit nursing human resources to make full use of human resources,enhance nursing quality and patients′ satisfa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departments that used traditional personnel allocation method to manage ward nursing were selected as control group;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departments that used dynamic management method to manage ward nursing were selected as observation group.Nursing quality liked nursing record,classification nursing,healthy education,ward management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nd the application effects of human resources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t maked full use of human resources after conducting human resources dynamic management.The nursing record score was increased to (97.87±2.23) points,classification nursing score was increased to (97.81±3.42) points,healthy education score increased to (97.02±2.33) points,ward management score was increased to (99.36±2.97) point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increased to(97.12±3.88) points.Apart from healthy education,all of the other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P

[Key words] More nursing unit;Human resources;Dynamic management

儿科护理工作的特点是静脉穿刺难、静脉用药多、床位周转快、加床多且需随时调整床位[1],导致护理工作量的增大,且儿科护理工作有明显的季节性,造成单位时间内人力资源的忙闲不均,护理工作量多少不均的特点。合理有效地配置和科学管理护理人力资源,对护理学科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更直接影响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2]。现将我科2014年为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科护士长实施动态管理护理人力资源的方法和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甲等医院,大儿科有6个护理单元,4个儿内科(呼吸内科及内分泌科、肾脏内科及消化内科、血液内科及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及康复科)一个小儿外科及一个儿童重症监护室。大儿科护士有119名,2年内护士46名,占38.66%,其中科护士长1名、护士长6名,为新建儿童医院分院储备副护士长7名,开放床位257张,床护比1∶0.46。

1.2 方法

2013年1~12月采用传统人员调配方法进行病房护理管理的科室设为对照组,即需要临时调配护士;2014年1~12月采用动态管理方法进行病房护理管理的科室设为观察组,即在临时性调配的基础上,采用计划性培训及考核以及与绩效挂钩等动态管理。回顾性分析护理部质控小组检查的护理记录、分级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及病人满意度等护理质量,动态管理方法如下。

1.2.1 护士长认识的统一 科护士长将护理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及绩效分配的思路、大儿科储备机动护士、护士多科轮转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护士职业发展的需求等向护士长明确。

1.2.2 培训与考核管理 护士长按月工作安排及护士分层级管理的要求对本护理单元护士进行培训并考核,科护士长定期组织护士长对工作1年内的大儿科新护士集中授课培训,培训后由所在科室护士长考核,并需经科护士长考核合格后,方可由所在护理单元的护士长申请单独值班及绩效。

1.2.3 援助调配管理 科护士长在日晨会交班前到各护理单元查看病人总数及危重病人数,根据各护理单元护士长提出的援助需求,从人力资源相对较充足的科室提出调配,援助0~1 d或高峰时段1~2 h或1周~数周,科室遇节假日或夜间突发有潜在纠纷或遇危重病人需特别护理或抢救病人多,护士长在本护理单元难以解决,向科护士长提出请求援助的需求,科护士长调配大儿科储备的机动护士援助。

1.2.4 轮转调配管理 研究显示,实施护士岗位管理是加强护士队伍科学管理、持续推进优质护理的重要举措[3]。在院内培训过程中,N1-N2(N1级为工作3年及3年以下的护士和轮转护士;N2级为工作3年以上的护士和低年资护师)级护士以理论学习与科室轮转相结合为主[4]。科护士长按计划安排督促各护理单元护士长安排工作1年内的护士到PICU轮转4~6周;工作2~3年的护士则由科护士长统一安排进行大儿科内轮转,即按入科先后顺序,每3个月各护理单元安排1名护士与另一科室的护士互换;同时按护理部年工作计划及个人特点以及岗位需要,部分护士长及副护士长进行岗位轮换。

1.3 评价方法

以我院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标准为评分标准,该标准由护理文书、分级护理、健康宣教、病房管理及患者满意度共五项组成,每项总分为100分,发现不合格处按质控标准中规定的进行扣分,收治患者情况以我院2013年及2014年工作年报表整理分析,比较两个时段护理工作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2.1 收治患者情况及护士人数情况的比较

实施动态调配管理后一年内,在工作量增加的情况下,护士人数虽增加10例,但实际床护比由1∶0.39降为1∶0.38(表1)。

2.2 护理质控各项指标平均评分情况的比较

实施人力资源动态管理后,观察组护理质量检查的平均分值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3.1 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护士工作热情及积极性

研究显示,目前62.8%的护士存在职业倦怠,其中8.8%的护士表现为高度倦怠[5],而儿科护士的职业倦怠可导致护理工作的效率、服务质量、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均降低[6]。超负荷的工作量更易导致护士身心疲惫及厌烦心理,从而导致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和热情缺乏。我科各护理单元床护比虽达到1∶0.4的要求,但按实际在岗的护士计算,表1可见实际床护比未达到1∶0.4的要求,而国内多项研究表明,1∶0.4的床护比配置已经不能满足病人及实际护理工作的需求[7]。王爱莲等[8]研究认为,儿科护理人员编制在有陪病房以1∶0.79较为适宜。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委会主任委员马秀芝在2012年全国儿科护理学术会议上传达了目前儿童医院护理协作组达成的共识,儿科病房床护比≥1∶0.5[7]。《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指出,实际开放床位与病区护士总数比≤1∶0.6。实施人力资源的动态调配管理后,我科合计动态调配护士136人次,总共267 d,有效满足临床护理的人力需求,降低护士工作负荷及疲惫感,减轻了护士工作的紧张状态,从而减轻心理压力,激发护士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

3.2 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资料显示,护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包括沟通不良、评估不充分、管理或流程问题等。护理人员自身对护理风险意识不足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直接原因,而护理人员缺乏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的重要间接因素[9],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多发生于9:00~11:00及12:00~15:30时间段[10],此期间为输液的高峰时段,而季节性病人数量的增多,护士人数相对不足尤为突出,合理动态调配护士充实此时间段的人力资源,使护士有足够的时间与患者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并按流程规范操作,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的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和安全[11]。表1及表2结果显示,在病人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均有提高,因儿科陪护人员多且不固定,住院时间短,周转快,护士在短时间内难以对患儿的多个陪护人员进行健康宣教,以至于健康宣教评分较动态管理前提高不明显。

3.3 动态管理有利于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意识

由于为新建儿童医院储备人力及保障优质护理的实施,以及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居高和护理工作量大的需求,近两年招聘的护士量猛增,导致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5年内的低年资护士增多[12],而护理学的实践性、理论性很强,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锻炼和提高。我科采取的跨科轮转的动态管理模式,提示管理者应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护理工作量及护理工作的需求,合理安排护理人力及班次,并对护士实行扁平化的分层管理,同时还要加强理论及操作的培训与考核,并给予低年资护士应对突发事件、提高应变能力锻炼及提高的平台,以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从而提升护理质量。由表2可见,虽然护理工作量增大,低年资护士多且护士动态调配使用,但通过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管理力度使护理质量得到了保证。

3.4 动态管理有利于护士的职业生涯发展

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护理人员在从事护理专业领域内的行为历程,它是关系到护理专业发展、护理队伍稳定及护理质量的优化[13]。科室轮转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素质,促进技术的传播、更新、推广和应用,增强护士的创新意识,开阔思路,提高业务综合能力[14]。管理者的轮转,有助于增强她们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感,打破管理思路的僵化及靠惯性思维的管理,达到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及开拓创新的精神,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管理的技巧,同时提高综合素质;低年资护士工作经验不足,应急能力缺乏,多科岗位的轮转,使其意识到必须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胜任新的护理岗位工作,增强竞争意识,发挥自身的工作潜力,拓展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提高护理质量。ICU是重症监护临床医学、护理培训及教学的临床实践基地[15],是先进急救设备和监测仪器集中的地方,护理工作具有综合性、突发性、多变性及复杂性特点,护士进行PICU轮转可以提高护士急救技能和应急能力[16]。护士岗位的动态管理,促进了护理人才的合理流动,达到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因此,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职业发展需求,为护士提供拓宽学习的渠道以及职业发展的平台。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的动态管理,能够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满意度及护理质量,但在实际的动态管理工作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有待管理者不断优化创新,达到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殷秀伟.儿科护士的压力分析与应对[J].全科护理,2013, 11(1):168-169.

[2] 施雁,华萍,毛雅芬,等.护理人力资源与护理质量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院,2005,9(5):61-63.

[3] 刘亚平,董军,马力,等.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9-11.

[4] 吴欣娟.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5):7-9.

[5] 叶志弘,骆宏,姜安丽.杭州地区护士群体职业倦怠常模与诊断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07-209.

[6] 刘萍,谌永毅.儿科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3,11(5):1424-1425.

[7] 郑显兰,郭蓉.儿科护理人员配置现状与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9-12.

[8] 王爱莲,方立珍,王和平,等.儿科病房护理人力资源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63-64.

[9] 张卫红,何义凤,王秀燕,等.某三级甲等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分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7):842-844.

[10] 高秀珍,王彦华,李兰风,等.儿科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J].河北医药,2012,34(7):1112-1114.

[11] 花芸,吴庆艳.儿童专科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691-694.

[12] 洪海兰,王薇.低年资护士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61-62.

[13] 黄私伟,张巧梅.296名低年资护士职业生涯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护理学报,2013,20(1):23-25.

[14] 平翠翠.科室轮转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20):104.

[15] 陈凌,黄惠根,蓝惠兰,等.ICU专科护士院内培训模式探讨[J].护理学杂志,2010,25(3):55-56.

[16] 杨卫香,崔秀珍,李静.基层医院内ICU轮转人员培训后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4,24(7):4087-4088.

内科护理院感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内科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一

20xx年已经过去,回顾过来一年的工作,在医院各部门领导的支持下,各兄弟科室的帮助下,通过全员的努力,科室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科室人员学习培训情况

近一年来科室工作局面一直面对人员紧张问题,但大家能齐心协力,克服困难,不仅配合完成进修工作,而且积极开展在院的继续教育,除参加院内讲课外,举行科内学习,学习内容包括专业知识的发展动态,常规诊疗技术,专业基础理论的再重温,及进修学习后经验总结,全员专业素质、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高,科研意识不断强化,以中西结合突出中医特色为宗旨,在临床实践中探索思考、总结以达到专业技术层面的提升。

二、科室管理方面

科室管理工作贯彻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观念,认真落实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依法行医,规范管理,让质量意识渗透到临床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防微杜渐把医疗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首先端正服务态度,做好患者沟通及时了解患者对诊疗工作意见及患者治疗后反应,使治疗方案不断优化,强化职业教育,开展诚信服务,廉洁行医,认真履行行风建设,服务承诺:团结协作,共同奋进,开展锐意进取,奉献爱心活动,倡导立足本职,爱岗敬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服务内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营造和谐病区,服务质量得到患者的认可与好评。其次,对患者的治疗力争完备,除保证患者住院期间得到规范治疗外,把患者出院后的健康指导工作做精做细,让每位来诊患者得到不是一次诊疗服务,而是结交一生共同捍卫健康的朋友。认真贯彻执行“新农合”工作的相关政策,立足工作实际,最大限度使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并保证患者得到合理治疗,有效遏制医疗费用攀升,科室质量管理工作日常化,强化首诊负责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对医疗文件书写,抗生素合理使用做到随时检查,随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把医疗风险降低到最底线。

三、存在问题:

由于科室工作的特殊性,紧张工作节奏,有时部分同志工作懈怠,热情不高,缺乏耐心,不能正确对待患者质疑,忙于应付日常工作而缺乏严谨性,工作中有疏忽现象,主要表现在医疗文件书写存在问题较多,各项记录登记不全等,诊疗患者不够细致,导致诊疗方案的确定有欠缺。上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医疗纠纷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四、为了更好地完成下一年度的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1.强化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的训练学习,切实提高全员专业素质,提高对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能力,完善心血管病专科建设,规范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提高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能力。扩大影响,完善专科建设,进一步拓展科室业务范围。 2.深入学习各项法律法规,维护患者的合法权利,贯彻执行各项医院规章制度,规范医疗行为,加强医务人员风险意识,避免医疗差错及事故发生,强化医德医风教育,端正服务态度,做好与患者沟通工作,加强实习医师、轮转医师的培养工作,在工作中贯彻治疗、医学、相结合,提高整体水平,勇于承担健康教育及科普宣传工作,为提高慢性病防控水平做贡献。

内科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二

20xx年在医院领导班子和护理部领导下,在医院各兄弟科室的支持帮助下,消化肿瘤内科全体护理人员协调一致,在工作上积极主动,不怕苦,不怕累,树立较高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同时,结合科室的工作性质,围绕医院中心工作,求真务实,踏实苦干,较好地完成了本科各项护理工作任务,保证了科室护理工作的稳步进行,取得了满意的成绩。现将2013年护理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落实护理培养计划,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

1、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三基培训,每月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核。

2、每周晨间提问2次,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院内感染知识和专科知识。

3、组织全科护士学习了《护理基础知识》。

4、组织全科护士学习医院护理核心制度、应急预案及抢救药品目录。

5、每个护士都能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术。

6、各级护理人员参加科内、医院组织的理论考试、技术操作考核。

二、注重服务细节,提高病人满意度

1、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病人提供优质服务”的宗旨,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落实护理人员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要求护理人员微笑服务,文明用语。

2、每月对住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结果均在97%以上,也多次获得患者的表扬和锦旗,同时对满意度调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了整改措施。

3、每月科室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一次,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要求给予最大程度的满足。

4、深入开展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通过护士的言传身教、黑板报宣传,让病人熟悉掌握疾病预防、康复及相关的医疗、护理及自我保健常识等知识。

三、完善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杜绝护理差错事故发生

每月护士会进行安全意识教育,查找工作中的不安全因素,提出整改措施,消除差错事故隐患,认真落实各项护理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发挥科内质控小组作用,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各项护理制度的执行情况,重大护理差错事故发生率为零。

四、护理文书书写,力求做到准确、客观及连续

护理文书即法律文书,是判定医疗纠纷的客观依据,书写过程中要认真斟酌,能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反映病人的病情变化。通过不断强化护理文书正规书写的重要意义,每个护士都能端正书写态度,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力度,每班检查上一班记录有无纰漏,质控小组定期检查,护士长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出院病历终末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月进行护理文书质量分析,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继续监控。

五、规范病房管理,建立以人为本的住院环境,使病人达到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

病房每日定时通风,保持病室安静、整洁、空气新鲜,对功能障碍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防护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按分级护理标准护理病人;落实健康教育,加强基础护理及重危病人的个案护理,满足病人及家属的合理需要。2013年全年护理住院病人X余人,抢救病人X人,一级护理病人共X天,无护理并发症。

六、急救物品完好率达到100%。

急救物品进行“五定”管理,每周专管人员进行全面检查一次,护士长每周检查,随时抽查,保证了急救物品始终处于应急状态。

七、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严格执行了消毒隔离制度。

按医院内感染管理标准,重点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组织学习医疗废物分类及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并进行了专项考核,院感护士能认真履行自身职责,使院感监控指标达到质量标准。科室坚持了每月定期对病区、治疗室的空气培养,也坚持每日对治疗室、病区病房进行紫外线消毒,并做好记录。一次性用品使用后能及时毁形,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病区治疗室均能坚持“84”消毒液拖地每日二次,病房内定期用“84”消毒液拖地,出院病人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清理床头柜,并用消毒液擦拭)。

八、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1、基础护理有时候不到位,个别班次新入院病人卫生处置不及时,卧位不舒服。

2、病房管理有待提高,病人自带物品较多。

3、个别护士无菌观念不够强,无菌操作时有不带口罩的现象,一次性无菌物品用后处理不及时。

4、护理文书书写有时候有漏项、漏记、内容缺乏连续性等缺陷,特别是护理记录简化后对护理记录书写质量的要求有所下降,这是我科急需提高和加强的。

5、健康教育不够深入,缺乏动态连续性。

九、明年展望 我们在保持原有的成绩的基础上,将继续努力:

1、继续加强业务技能学习与培训,提高护理技能水平;

2、进一步完善护理服务流程与质控方案并认真贯彻执行;

3、加强基础护理的落实,加强病区安全管理,创优质护理服务;

4、成立康复护理小组,减少因脑梗塞所致的致残率,提高脑梗塞患 者的生活质量。

5、健全护理“质量、安全、服务”等各项管理制度,各项工作做到 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6、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护理队伍整体素质,建设医德好、服务 好、质量好的护理团队。

上一篇:科室院感管理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医院工作院感工作计划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