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范文

时间:2023-02-22 02:20:46

内科学

内科学范文第1篇

《国际内科学》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以从事内科临床医疗、科研和教学的工作者为主要读者对象,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内科学》现已更名为《器官移植》。

内科学范文第2篇

一、考试计划和考试大纲

本次考试计划是对照教学大纲,根据每个章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来制定的,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说明

1.命题原则

09-17班是影像技术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X线、超声、心电等方面的影像技术工作。但特殊检查毕竟是辅助诊断的,在进行诊断时如果能结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影像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本次命题侧重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在检验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次的主观题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客观题有填空和单项选择题。

2.命题规范

此试卷是依据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编写的,语言简洁连贯、无歧义、无重复、无暗示,无有争议的试题和答案,命题科学、规范、严谨。

三、试题组成及内容

1.试题组成

按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学校教务科要求的精神,试题要广,覆盖面要大,理论与实践并重;重点内容占70%~80%,非重点占20%~30%。由于本班是影像技术专业,有的内容没有学,只考学过的内容。各章节试题分配及题量分配情况见表1。

2.试题内容

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17%),循环系统疾病(30%),消化系统疾病(18%),泌尿系统疾病(3%),造血系统疾病(9%),内分泌系统疾病(8%),风湿性疾病(1%),理化因素所致疾病(3%),神经系统疾病(10),精神疾病(1%)。

3.试题形式及试题量

名词解释5道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填空共14道题,30个空,每题1分,共30分;单项选择30道题,每题1分,共30分;简答3道题,每题5分,共15分;论述1道题,10分,共53道题。

四、考试时间

2011年6月23日上午,共100分钟,第一个人交卷为开考后40分钟,最后一个人交卷为开考后100分钟,一半交卷人数交卷时间为开考后90分钟左右。

五、考试结果

本班应考人员26人,实考26人,优(90分以上)3人(12%),良(70~89分)15人(57%),及格(60~69分)3人(12%),不及格(60分以下)5人(19%);最高分98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67.6分,合格率81%。

六、分析讨论

1.考试效度和考试信度

本次考试由教务科统一安排监考。在学校领导、教务科科级干部及学科主任巡视的前提下进行,无舞弊行为。平时学习好的本次考试的成绩仍然好,平时学习差的本次考试的成绩也差(倒数前三名的都是平时经常旷课的学生),考试结果真实可靠。此试卷题量大,覆盖面广,涵盖了各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有着较高的考试效度和信度。

2.试题基本特点

本试题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记忆的内容,有记忆和理解并用的内容,也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检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时还考虑了学科的新进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次考试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试题的回答反映出他们真实的学习效果。

3.试题分析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难度系数在0.5左右的试卷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好的试卷,本试卷难、中、易的比例为24.5%、56.6%、18.8%,见表2。总体难度0.52,适中,属于好的试卷。但各题型分布方面,单项选择题中13道较难,占总题型24.5%,而主观性简答题和论述题难度适中偏易,这个结果基本达到了我们在试题设计中以客观性概念知识考察为基础,着重考察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

区分度是试题质量的另一重要方面,区分度在0.2以上为较好试卷。本试卷区分度D值为0.38(见表3),属良好试卷,但区分度<0.2的试题仍占11.3%,,主要分布在客观性试题中,结合难度指标,提示此方面尚有待改进。

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本次考试合格率为81%,90分以上的有3人占12%,不及格有5人占19%,呈正态分布。这说明本试卷总体来说是理想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内科学知识掌握良好,教学效果较好。但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达98分,说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差距较大。这提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兼顾学习差的学生,应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个别辅导、加强答疑等,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此次考试还反映出学生基础知识掌握面不宽,概念不清。在单项选择题中,对某些易混淆的概念辨析力不强,如单选25题,选错的很多。这就提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继续强调课堂上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掌握,并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视野。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简答和论述中,学生答题障碍明显加大,表现在答非所问、条理不清、语句混乱等几方面,许多学生在此失分严重。这说明这部分学生的综合分析、归纳和论述表达能力较差,提示教师在坚持抓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学习的同时,要进一步抓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内科学范文第3篇

吸入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作用评价 王国付,刘敬东

肥胖致胰岛素抵抗的机制 郭启煜,吴从愿

短效胰岛素类似物Lispro的临床研究现状 赵红,何戎华,陈家伟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与肾保护作用 肖兵民,朱妙珍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动脉粥样硬化 任跃忠,宋作珪,单江

血管生成与恶性血液病 张启国,欧阳建

餐后甘油三酯代谢障碍与冠心病 李建薇,田浩明

急性胰腺炎与细胞保护 崔培林,杨昭徐

肾小球固有细胞在介导局灶性和节段性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 汪华林,叶任高

IgA肾病的治疗进展 汪年松,唐令诠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高维强,王兆钺,阮长耿

细胞因子在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 刘茂东,李英

细胞因子在肺纤维化形成中的作用 邵长周,陈小东,蔡映云

多发性硬化的治疗 曾可斌,王学峰,沈鼎烈

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现状 罗富荣,陈惠孙,刘怀琼

机械通气与急性肺损伤和多器官功能失常综合征的关系 朱光发,宋承娟,周新,蔡映云

P-选择素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应淑琴,单江,徐耕

瘦素抵抗研究进展 何祥梁,傅祖植

血脂与肾间质纤维化 李娅,陈楠,刘章锁

食物过敏疾病的免疫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蓝程,唐承薇

军团病研究进展 金建敏,张沪生

端粒酶与肿瘤 钟英强,陈为宪

浆细胞膜糖蛋白-1致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李慧,邹大进

食欲抑制剂相关性肺动脉高压 王虹,解卫平,杨玉,胡刚

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病因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陆艳辉,赵彦芬,刘国仗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现状 解卫平,王虹,胡刚,杨玉

甲状腺激素抵抗综合征研究进展 王晶,刘晓民

褪黑素与胃肠病 梅俏,于皆平

最新医学信息

细胞因子对肝纤维化形成的影响 陈晓红,何有成,姚集鲁

糖尿病性肾小管病变 童南伟,梁荩忠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研究进展 闻剑,凌文华

低钾血症 安振梅,魏松全,张存泓

基因芯片技术在内分泌代谢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郭清华,陆菊明,潘长玉

基因芯片技术在恶性血液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吴彬,周淑芸,刘晓力

游离脂肪酸与胰岛素抵抗 姜文宇,沈稚舟

人巨细胞病毒感染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α1-肾上腺素受体与肺动脉高压 王虹,解卫平,杨玉,胡刚

端粒及端粒酶与胃粘膜癌变诊疗的研究进展 范钰,林庚金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受体与肝癌 毕向军,杨冬华

腹水肿瘤标志物检测的研究进展 孙军,沈志祥,余保平

肺粘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 范琳,胡华成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 杨冬,刘启发

心力衰竭时的心源性猝死 黄震华

慢性丙型肝炎与2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杨少奇,魏来,王宇

von Willebrand因子与冠心病 殷兆芳,吴士尧

HGF/c-Met系统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赖人旭,袁世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 林潮双,高志良

胃食管反流与肺部疾病 陈东宁,张沪生

肺癌的基因治疗 刘春涛,周桥

L-精氨酸局部缓释给药对人体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疗效

男、女性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术后短期转归的比较

患冠心病的绝经期女性肾功能减退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

心力衰竭病人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应用与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低分子量肝素瑞肝素预防腿部外伤行固定术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

二甲双胍治疗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

甲状腺功能亢进对人类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脂肪营养不良的瘦素替代治疗

接受磺酰脲类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西布曲明治疗的作用

成人胃肠炎性肝损害:一项727例的回顾性研究

幽门螺杆菌感染治愈后胃窦部萎缩改善的形态学评估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胃底折叠术前后食管动力的研究

彩色多普勒对早期肝癌的诊断

奥美拉唑引起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非洲裔美国人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和治疗反应

乳铁蛋白抑制高病毒负荷和HCV-1b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HCV病毒血症

丙型肝炎病人伴SEN病毒混合感染对治疗转归的影响

血浆可溶性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Ⅱ水平与人HIV-1感染期间识别功能不全相关

一种在台湾地区新发现的感染病原SEN病毒的阳性率和临床意义

秋水仙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两个中心试验的初步结果

生理浓度的维生素C对胃癌细胞和幽门螺杆菌的作用

幽门螺杆菌CagA状态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内窥镜和病理组织学对学龄前儿童慢性腹泻的评估价值

肥胖和不肥胖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病人的非糖尿病性高胰岛素血症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后的肾小球肾炎

饮用葡萄酒者酒精性肝硬化的低危因素

丙型肝炎病人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治疗引起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乙型肝炎肝硬化病人用拉米夫定治疗期间发生急性肝衰竭

由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引起的阿尔图斯反应

慢性丙型肝炎干扰素与利巴韦林联合疗法可能会激发乳糜泻

诊断肺炎球菌性脑膜炎的新型快速抗原试验

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抗骨桥接素自身抗体

肺泡表面活性蛋白D对系统性硬化症并发肺纤维化诊断的临床意义

脂联素研究进展 张淼,傅祖植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现状与评价 罗瑞虹,姚集鲁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 邓洪,周元平

一氧化氮与心血管疾病研究进展 李妍妍,徐标

无创通气在撤离呼吸机过程中的应用 马永达,刘怀琼,葛衡江

肺纤维化的抗炎治疗进展 潘金兵,侯宇虹,齐景宪

Fas/FasL与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曹娅丽,关广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循证治疗 赵瑞贞,姜慧卿

药物性帕金森综合征 刘汝宏,韩仲岩

胶原基因变异与骨性关节炎 黄丽红,王江滨

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的分子生物学发病机制 谢秋幼,梁秀龄,李洵桦

肿瘤相关基因高甲基化与胃癌的研究进展 李明,刘顺英

HLA等位基因与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赵文娟,王斐,闫胜利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与糖尿病肾病 徐勇,童南伟

糖尿病肾病中血小板的异常 白秀平,赵宝珍

气道粘液纤毛清除系统及其功能障碍 李健,蔡映云

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临床研究进展 孟凡义

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 邹外一,尹培达

血清总胆固醇与老年性痴呆危险的相关性

丘脑下核刺激治疗后抗震颤麻痹药物减少的过程

功能性维生素B12缺乏与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估帕金森病睡眠和夜间障碍的新工具

肝素治疗脑静脉窦和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拉米夫定长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病理组织学的影响

内科学范文第4篇

壮医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学科,探索其教学规律和完善其教学体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于培养优秀的壮医药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五年制壮医本科专业进行壮医内科学教学的探讨,针对教学中存在问题采取把握壮医基本理论、尊重壮医发展历史、引入先进教学手段、加强临床见习、突显壮医特色等5个方面对策,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壮医内科学;教学;壮医专业

壮医内科学(壮语:Cang’Yihneigohyoz)是运用壮医学理论和壮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述内科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调摄、护理等内容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壮医临床各学科的基础,是学习和研究壮医其他临床学科的基础学科,在壮医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地位,所以是必须学好的一门专业课。我校五年制本科壮医专业(含中医专业壮医方向)于2002年开始招生,开设壮医内科学课程至今已有10多年,对于课程的教学来说,我们非常注重结合临床,把握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扬长避短,突显壮医特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教学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把握壮医基本理论,讲授条理清楚完整

临床学科在其理论指导下进行医疗实践,壮医内科亦然,指导壮医内科临床的壮医基本理论有阴阳为本、三气同步、三道两路、脏腑骨肉气血理论、“巧坞”主神、毒虚致病等基本理论,运用它们来解释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指导具体治则治法的确立及实施,这些基本理论与壮医内科的关系十分密切。壮医专业学生之前已经完成壮医基础学科的学习,已经掌握一定的壮医学基础知识,进入壮医内科学习,必须延续学习体系,掌握理论指导临床的能力。因此,要广泛研读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充分领会精髓,虚心向专家请教,认真做好备课,讲授时注意保持壮医药理论的完整性,仔细研究教学各个环节。我校在壮医内科学安排的教学时数只有60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0学时,临床见习20学时,理论讲授超过36个内科疾病,所以讲课要精简扼要,突出重点,遵循教学规范,章显壮医特色,既保持理、方、法、药的完整性,又在重点、难点问题上有所展开,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作者介绍:

2尊重壮医发展历史,结合现代研究成果

壮医内科理论的形成,来源于壮族人民的生活经验、生产经验和医疗实践经验的不断概括和总结,并在长期的发展中,吸收了异族文化尤其是汉族文化的养分,形成了壮族深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因此在壮医诊治疾病过程中,有与中医相似的地方,也有自己独到之处,还有研究、挖掘、发展不够完善的方面。讲授时要充分体现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及其重要性,同时结合当今壮医临床研究和壮药研究成果,以验证、引导、展望循渐性的手法,把学生带进一个充满神奇而希望的壮医世界,让学生了解到,壮医未来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研究手段。

3引入先进教学手段,开发学生思路

当今高校教学手段纷纭,目的是为了适应学生学习的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壮医内科学教学必然引入先进的教学手段。为此我们外出参观学习,借鉴别人的经验,并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以PPT展示讲课内容,还通过网络查询文献,展现临床视频和图像,克服枯橾乏味、满堂灌的旧做法,运用了新型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problembasedlearning)教学模式和以文献为导向的自我学习RISE(reference-inducedself-educa-tion)?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各抒自见,深入理解,开阔思路,提高了学生对学习壮医内科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授“风湿病(发旺)”时,利用临床图像介绍中西医的诊治现状,诊治中的难题是什么,以文献资料展示壮医诊治该病的优势和研究状况,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优势,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还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做好临床见习

壮医源于实践,因此临床实践对于学习壮医内科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例如痧病(奔痧)是以全身胀累,胸腹烦闷,恶心,倦怠乏力,胸背部透发痧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种疾病,根据临床发痧特征不同可分为痧气、红毛痧、标蛇痧、绞肠痧、夹色痧等,区别这些不同的痧病必须在临床亲自用手在患者后颈、背脊等部位按要求刮拭,才可以观察和判断发痧的情况。这些仅凭课堂上口头讲,学生很难掌握,只有在临床在患者身上看到,得到感性认识。所以要鼓励学生多参加临床见习和社会实践,多接触病人,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必须认真做好临床带教,尽可能展示壮医基本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具体做法,从病因、病机到治则、治法、方药,从四诊资料搜集到病案书写,无不规范操作,严格要求。先从演示开始,手把手地教学生,再让学生独立操作,观察学生诊治过程是否有不当之处,如有则及时纠正。通过临床实践,不仅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掌握,锻炼了学生四诊、辩证、病案书写、运用壮医理论指导临床的基本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风和高尚的医德。

5突显壮医特色,稳固学生专业思想

壮医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是我国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壮医药“简、便、验、廉、捷”的优势,为当地人民防病治病做出了贡献。在讲授课堂中,必须突出壮医特色,以实效证明壮医优势,在讲授每个疾病时,重点介绍壮医优势的治疗方法。壮医专业学生学习的任务比较重,学校设置了中、西医和壮医的系统课程,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甚至对壮医临床运用产生怀疑,老师要注意用成功的案例说服学生,增强学生专业学习的信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点问题要及时给予帮助。例如壮医内科病病名比较难记,而且缺乏规律性,讲课时除了解释各病概念之外,要介绍一些壮族的文化知识和风土人情,让学生在愉悦的文化氛围中领略这些病名的含义,有利于学生记忆。2015年诺贝尔生物医学奖获得者落户中国,极大地鼓舞了中医药民族医药工作者,也成为我们讲课的热门话题,壮医专业学生对壮医药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乘着这一东风,我们将民间壮医“以毒治毒”的治疗过程以视频的方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如亲临救治现场,体会壮医草药在急症运用的神奇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壮医内科学中“毒病”诊治的内容,坚定了学生的专业思想。

参考文献

[1]黄巍,范蓉,王坤等.中医院校《病原生物学与基础免疫学》教学应用RISE模式的体会[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8(1):114-115

[2]宋宁.壮医内科病病名规范化刍议[J].大众科技,2013,15(171)110-111

内科学范文第5篇

1.1设置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在每次课前给学生设置问题,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通过自学、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等手段,对新授内容有所了解,利用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积极思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而是主动地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建构知识。即:老师提出基本问题(知识点)学生自学、查资料掌握基本知识提出重点难点问题老师分析解答。1.2实施探究,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上,老师针对布置的内容提出几个主题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并进行组间课堂辩论、老师点评;组织学生自己备课、讲课、学生上台讲解分析问题,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打分等等。此举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思维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还可促进学生去主动获取知识,同组间互相团结协作,让学生始终处于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氛围中。即:老师归纳学生的重难点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按寝室、课后)课堂辩论(每组派一人)学生打分老师总结点评。1.3选取典型病案,学生进行模拟诊疗某个疾病的内容学习完后,老师针对该疾病选取典型病案,在课堂上由学生分组进行模拟诊疗,对该病进行辨证分析、诊断、分型、治疗以及组方用药。并对诊疗结果进行分组讨论,最后由老师对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值得肯定的方面等等。锻炼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和心理满足感。典型疾病:通过请患者上教室或让学生下病房进行望闻问切辨证分型论治。一般疾病:①老师预先做好常见疾病的病案题型及标准答案,通过学校教务在线网站,学生可以模拟进行辨证分析用药。②将一般疾病的影视资料、幻灯片公布在网上,供学生自习。

2《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2.1对《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我们设置了《中医内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大三刚接触《中医内科学》的学生以及已经上过《中医内科学》课程的大四、硕士、博士生,共调查学生184人(其中男生55人,女生129人,本科生171人,硕士10人,博士3人),主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学生对《中医内科学》这门课程感兴趣,但对教学内容的设置不满意;超过65%的学生认为教学内容中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部分与以前学过的课程有较大重复,讲授时可缩减;超过80%的学生对目前的授课形式不满意,认为应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增加小组讨论和实践教学;超过60%的学生没有课前自觉的习惯,但超过70%的学生都愿意教师采取自学———质疑———指导———训练模式对《中医内科学》进行教学;70%以上的学生对授课中多媒体的运用不满意,认为应增加光盘、图文结合和场景设计与动画;85%以上的学生希望通过《中医内科学》的学生能对临床有很大帮助的提高,能对本专业的特色疗法有更深入的收获,能提高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超过60%的学生建议增加课堂师生互动,约30%的学生建议增加课堂小组讨论,超过80%的学生建议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多采用临床具体案例进行教学。根据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我们邀请了我校参与《中医内科学》教学工作的10名专家,依据现有的《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对《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案进行咨询讨论,并组织参与《中医内科学》授课的经验丰富的老师制作教学幻灯片,针对每个章节、疾病设置问题、撰写课堂讨论的主题,选取典型病案,完成课程设计。2.2《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2013年春季,我们选择2010级针灸推拿专业本科班作为试点,运用《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在某一疾病讲授之前给学生设置问题,让学生课下自学,下次上课时由学生提出自学中遇到的问题,由老师分析解答,再对该章节中的重点难点部分进行讲授;或在课前针对某一疾病的重点内容提出几个主题问题,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下次上课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组间进行辩论,最后老师总结点评;遇到临床有典型病例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带到临床进行见习,此举可加深学生对该疾病的认识和理解;或将病例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诊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3《中医内科学》开放式教学模式实践结果经过一个阶段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的到课率明显提高,学生普遍反映良好,均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高了他们对课程的兴趣,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小组间互相协作的能力,让他们受益良多。

3结语

以上是我们对《中医内科学》实行开放式教学模式的一些初步的研究和实践,希望能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一种直观、形象的《中医内科学》教学方法,改变老师上课只是单纯的知识讲解,内容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变学生上课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协作精神。

内科学范文第6篇

内科学教学作为医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临床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将来临床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结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的内科学教学特点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借鉴美国的医学生教学模式,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教学创新等几方面提出改革意见,以期通过教学改革,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进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

内科学;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内科学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的学科。通过该学科的学习,学生掌握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疾病诊疗的基本思路。目前,我校对该课程的安排分为理论课学习和临床实习两个阶段,教学模式是理论课学习在前、实习课在后的安排顺序。理论课教学以课堂学习为主,由教师主讲,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逐一讲授各系统;同时,各系统疾病也是按照教材的编写顺序从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和防治的基本顺序按部就班地进行讲解,讲解过程中缺乏灵活性、趣味性,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在当堂课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足70%,必须课下花费相当多的时间,进一步对课堂讲授内容消化理解。这无疑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当代的学生思维活跃,接受能力强,有个性,喜欢多渠道获取知识和探索性思维,过去呆板、陈旧、固有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当代学生。所以,全面构建相关医学课程整合模式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提高临床专业学生内科学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从而提升医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这也是我们内科学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1]。

1目前我校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模式落后

1.1.1教学模式陈旧我校现在采用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这一现代化教学手段,向学生讲授知识。尽管运用了新的教学手段,讲课较以往生动、信息量加大,但是学生被动式上课的形式依然没有大的改变。同其他学校一样,上课形式依然是“填鸭式”、“灌输式”,缺乏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等灵活多变的、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上课方式,学生表现为被动学习、懒散学习[2]。

1.1.2与基础知识纵向串联不足我们知道,内科学教材各章节的编排通常涉及流行病学资料,如依据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资料、预后等多个子课题进行阐述。为了便于理解以及记忆,在讲解时如能将相关知识的背景作介绍,通过对相关生理、生化、病生等知识串联、回忆,更能提升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理解及掌握。然而,由于内科学教学课时安排的限制,没有时间对相关知识进行回顾。例如:溶血性贫血的教学安排仅1个学时,在这一个学时中,教师讲解溶血总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内容,时间紧张,难以展开。尤其是涉及胆红素代谢部分,学生无法理解不同溶血类型、血生化以及尿液检测胆红素,尤其是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尿胆原、尿胆素的异常,更无法把检测的指标与疾病本身结合起来判断疾病类型,造成该章节的讲解难度大。我们认为,如果能将胆红素代谢的生化知识在课堂上穿插讲解,那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做到纵向串联,融会贯通,从微观的物质代谢到宏观的器官功能,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极大的帮助。

1.1.3课件呆板目前我们的课件及授课内容均是按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如果能把阐述性的授课内容改变为启发性、问题式的授课内容,甚至是跳跃式,笔者认为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利于知识的掌握。我们知道,内科学的每种疾病必然有其典型的临床特点、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如果能从某一位患者的临床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入手,通过对一系列患者本身特征的讲解,提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最后再对疾病进行总结性的概括讲解,则学生对该病的理解肯定会优于按部就班地讲解。同时,对于医学知识,理解性记忆、形象化记忆是最适合的记忆方法。如果在课堂讲解时,我们能使静止的知识动起来,做成动画形式,再配以形象化的讲解,则将会提高课堂讲授效果[2]。例如,在讲解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先从一例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提出问题,先从临床思维分析病情入手,提出可能的诊断,并以此为切入点,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分析检查结果,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下一步治疗计划。通过这样的讲解,同学就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疾病有了感性的认识,这时候,老师再从干细胞生成的角度,以动态PPT的形式,向同学展示细胞生长、更新,讲解细胞发育的各个阶段以及细胞更新异常时,将会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形象地讲解“种子学说”、“虫子学说”、“土壤学说”是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三大原因,利于学生对该章节的理解及掌握。

1.2教学观念有待更新美国的医学教育是西方医学教育的典型代表,是一种比较成功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是美国医学教育的基本点。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努力刻苦,知道自己为何学习,明确自己未来的方向。同时学校对学生的学习很重视,每天都会有各个行业的大腕、专家、诺贝尔奖得主开办各种讲座。在国外,毕业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学院的名誉和发展,每个医学院校都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医学生作为奋斗目标,所以各个学校都非常重视医学生的教育问题。我们的教学硬件设施虽不如美国,但是我们要学习他们先进的医学教育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点,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改变以分数评估教学质量的标准,而以临床实践能力、实际解决问题能力作为评判教学质量的标准。

2我校内科学教学改革探讨

近年来,我们的医学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学质量较前几年有显著提高,但是还存在不足之处,具体到内科学的教学,笔者认为需要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改革。

2.1加强医学生思想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一个好的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同时要有一颗“悬壶济世”的仁爱之心。笔者认为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在校学习时,学生的思想比较单纯,可塑性强。这个阶段,让医学生尽早接触病人,了解患者的疾苦,一方面可以充分激发他们的爱心,树立为患者解决苦痛的信心,强化学医的目的;另一方面,训练医学生与患者交流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热爱病人、理解病人、帮助病人的理念。这既是医学知识的获取过程,也是医德品质和医生素质的培养过程。作为老师,我们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做好思想教育。在课堂上授课时,将有意从人性的角度讲述患者的疾苦,在授业的同时,唤醒学生的悬壶救世的责任心,端正大学生的人生观,从自身做起,以小我来改变社会不良风气,让他们变得乐观向上。时刻做好学生的思想引导,用正能量去感染他们。经过我们的努力,学生们思想教育成效明显,近几年临床二系的毕业生,99%以上都工作在临床医疗第一线。

2.2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在国外,为了将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前2年),有目的地渗透临床医学内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理解。在临床教学阶段中(后2年),更多地联系基础医学知识,甚至基础和临床教师共同讲授一门课程[3]。在整个4年的学习中,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4]。而我们的临床实践教学中,由于基础课的教研室和临床医学教研室分属不同部门,沟通少,无法做到在讲解基础课程时,联系临床相关疾病。针对此,我们进行内科学备课时会加入相关的基础知识,使学生在接受临床知识的同时,通过复习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所学知识,利于记忆。例如,在讲解糖尿病时,需要将糖代谢的生理、生化以及病理生理学知识进行渗透,这样学生将会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灵活、牢靠。事实证明,在进行临床医学知识讲授之前,用数分钟回忆基础知识点,讲课效率明显挺高,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堂课后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也是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问卷调查,不仅能够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学生该门功课的平时成绩;同时可以得知,学生对教师授课内容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授课方法的接受程度。通过该方式,可以激励教师不断调整授课方式,达到更好的授课效果,还能让学生对老师的授课内容提出意见及建议,评选出最受欢迎的老师。通过此项小小的改革措施,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又催生了学生与学生之间、老师与老师之间的竞争,对教学的改革起到了促进作用。

2.3模拟病人在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标准化病人是指经过一定培训的正常人或慢性病病人,同意充当某种疾病的模拟病人,同时教学医院配备模拟人,作为学生临床学习或训练时使用。通过学生与模拟人的沟通,在模拟人身上的操作,从而更有效地训练学生临床实践技能和培养学生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现在我们医院配备专门的模拟“病人”,供老师教学及学生实习用。学生可在模拟“病人”身上反复操作,强化学习;教师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分析讲解和指导实践。同时,我们的病源充足,病人就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学生与病人的沟通获得对典型病例的认识,枯燥的学习将会变得生动直观。我们教研室自2010年开始,在理论课教学后的实习课中,加入了模拟人的练习。学生可在模拟人身上反复练习操作,有关操作的准确性、频率、幅度等相关参数传到与之相连的计算机,这样就能对自己操作的准确性及精确性作出自己的判断,并且能够进行反复实践,直至达到标准操作。另外,作为三级甲等医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病源广、病种多这一优势,带教老师通过对一些症状、体征都很典型的病人查体、病史询问,获得第一手的临床治疗,然后给出相应的诊疗计划;实习小组同学从个人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观点,互相补充。从实战方面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提前进入住院医师的角色,为后期的住院医师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2.4小组教学、分散教学是医学教育的主要方式由于每年的医学生数量较小,教学资源丰厚,美国主要采用小组教学,由专门训练的教师负责教学,尤其是床边教学,学生实习操作机会很多。对于特殊患者,诊断有疑问时,系里会组织“午餐讨论”(tablemeeting)或专题讲座(semina),进行专题讲授和讨论,甚至辩论。学生通过积极查阅资料,疾病鉴别诊断、疾病的认识水平得以迅速提高。我们学校一直也采用班级辅导员的体制,但是辅导员仅局限于思想教育环节,在临床学习中,没有专门针对医学知识学习的辅导。可在临床医学的学习中借鉴美国的教育制度,在进入临床学习后,每个学生由专门教师负责。教师既组织多人参加的病历讨论,又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我院近3年开始了高年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专项负责学生的实习教育。教师基本上都是中青年医生,带教老师的选拔是通过科室内的备课、讲课层层选拔的,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能够获此资格,十分不易。一方面老师十分热爱教学工作,往往以指导医学生教学和实践而感到自豪,带教老师精力充沛,有充足的时间与学生沟通,能够做到一对一辅导;另一方面,带教老师也是患者的主管医师,利于与患者沟通,避免了患者不配合教学,甚至拒绝学生的被动局面。

2.5利用网络教学美国各医学院非常重视网络的应用,几乎所有的课程均有网络教学内容,网上内容丰富,既有文字,也有大量的组织解剖图片、病理样本及切片等,有的还配有三维动画。这样,老师讲课时,随时切换投影内容,做到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讲解的内容丰富、实用、全面,尤其是讲课内容跳跃时,老师通过网络能够将相关知识很好地串联起来;同时,学生也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节奏,学生课下还可以上网了解所学内容,做到巩固强化。现在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将网络应用到临床教学中,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教学水平[5]。我们现在对网络的应用范围、程度还不够,仅将一些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的幻灯、课件以及讲课的重点难点放在网络上,供学生课后查阅。通过网络平台,解答学生的一些问题。对于网络学习,今后还需要老师,尤其是代课老师进一步提高自己网络应用水平,发挥互联网在教学中的优势。

2.6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临床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在美国医学院校已广泛采用。学生在以小组为单元学习时,教师通常将临床上实际遇到的问题作为任务,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学生会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通过图书馆、网络、请教专家等途径,获得问题答案后,再返回到课堂进行交流。这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法。我们国内的学生经过了课堂教学的理论课学习后,进入临床实习。在这个阶段学生开始接触病人,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开展临床工作,与患者沟通,学习临床基本思路,从患者的病史、症状、体征提炼有价值的诊断依据,提出下一步的治疗计划。作为带教老师,我们改变了既往把学生集中在一起,再次强化临床知识的模式,将实习课进行了改革,以床旁教学为主要模式,小组讨论为主要形式,减少讲解的时间,引导学生课堂上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表达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利用信息资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将沉闷的实习课学习变成趣味性十足的探索与发现之旅。

总之,内科学的教学是医疗教学的重点,内科学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关系到学生临床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效率,需要不断探索,坚持不懈,做到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范慧慧,朱军.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向在高等医学课程改革中的体现[J].医学教育探索,2009,(4):349-351.

[2]张鹏,于兰,刘助柏,等.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05,91(3):50-53.

[3]尹兴忠.整合基础医学课程在非临床医学专业应用中的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3,(10):81.

[4]何萍.以系统整合为基础构建临床医学本科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3):5-7.

[5]陈冰,陶香香,朱晓群,等.基于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病理学教学改革设想与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1):62-63.

内科学范文第7篇

1.1方案的制定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又叫做多站式临床考核,是指使用模型、标准化病人甚至是病人来模拟临床场景,从而测试医学生的临床能力,是一种以客观的方式评价临床能力的考核方法[2],它能较好的发挥对医务人员临床理论与技能操作水平评估方面的评估作用[3]。课题组借鉴“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核”方案制定了我校中医内科学OSCE毕业考核方案。本方案包括制定了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等内容,并咨询了资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以及学生中的意见及建议,修改完善方案的具体内容,最后方案制定如下。

1.1.1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严格按照国家行业“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的教学大纲命题,题型为A1、A2、A3、A4、B15种题型,每种题型50题-100题形,由项目负责人组成50-100套题形成题库,每套题保证难易度一致,难、中、易比为1:4:5。

1.1.2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典型病例编写病例分析题库,每个病种病案不少于3例,整个中医内科病案不少于60例。

1.1.3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需要掌握的中医临床技能操作项目制定题库,内容包括:体格检查(按人体部位或系统检查方法考核,在头面部检查、前胸及后背检查、肺部检查、心脏检查、腹部检查、四肢及神经系统检查),及四大穿刺(骨穿、腰穿、胸穿、腹穿)。每套题包括体格检查及四大穿刺内容各1项。考官根据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用于评分。

1.1.4中医临床答辩

组织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的临床带教老师(4人以上)进行命题。命题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取中医内科各专业需要掌握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危急重症典型病例制定题库。每道答辩题目应包括:病案分析(口述该病例的中西医诊断)、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开具常规医嘱(包括中医理法方药、西医常用药物)。

1.1.5对所有实习生进行实习前培训

将考核方案告知实习生,考核方案中理论考试、病史采集、病历书写、病例分析、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各占一定比例记入毕业考核总成绩,使其按照毕业考核为导向,完成实习计划。

1.2考核对象

将此方案应用于2011届270名及2012届255名中医类本科生的中医内科学毕业考核中。从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中医临床答辩、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4个方面进行考核。

1.3考核方法

1.1第一站

中医内科学理论考试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60%。学生从题库中随机抽题进行考核,考试时间2小时,考核方式:闭卷。考试结束后课题组组织教师集中阅卷。

1.2第二站

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10%。学生从题库中抽取一套题,围绕所选病例进行采集病史,在1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所写病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法的《2012年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评分标准评分。

1.3第三站

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20%。体格检查及四大穿刺均要求10分钟内完成,超时则评为不及格。体格检查在学生模特身上进行;四大穿刺在模拟穿刺模型上进行穿刺,考官按照事先制定的评分标准评分。1.4第四站中医临床答辩总分100分,考核成绩占总分的10%。考生针对临场所抽病例进行现场分析并进行临床答辩,回答该病案分析(口述该病例的中西医诊断)、进一步的辅助检查、治疗原则、开具常规医嘱(包括中医理法方药、西医常用药物)。

1.4考核时间

考核由学校教务处统一安排。实习前一周按照方案对学生进行实习前考核,学生结束实习返校后第3周对学生再次进行考核,比较两次考核成绩。

1.5考官认定标准

临床技能考核考官要求为主治3年以上职称人员担任,每2位考官为一个考核小组同时对1名学生进行考核。考官在职称、学历、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总分计算标准

综合考核成绩分析:考生总成绩=理论考核成绩×60%+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10%+内科常用临床技能考核×20%+中医临床答辩×10%。

1.7评价分析

(1)比较学生实习前、实习后综合考核成绩的及格率(60分以上)及优秀率(80分以上)。(2)对学生、带教老师以及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收集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改进考核方案。

2结果

2.1两届学生实习前、实习后综合考核成绩

两组毕业生经过以毕业考核为导向的实习后,理论考核通过率及优秀率均较实习前有所提高,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学生问卷调查情况

2011届发放问卷调查表270份,回收265份,回收率98.1%;2012届发放问卷调查表255分,回收251份,回收率98.4%。从表2看,以毕业考核方案为导向进行实习,可以促使我校医学生尽最大努力,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及临床操作能力,普遍满意本毕业考核方案。

2.3教师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向2011届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129份,回收129份,回收率100%;向2012届带教老师发放问卷调查表113份,回收110份,回收率97.3%。从表3看,以毕业考核方案为导向进行实习,我校医学生的临床能力得到提升,大多数临床教师对毕业考核方案持满意态度。

2.4用人单位问卷调查情况

课题组向毕业生就业单位以邮寄方式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临床能力的满意程度。按照毕业考核方案进行实习后,用人单位普遍认为我校毕业生临床能力较往届的毕业生逐年提升。

3讨论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通过医师资格考试为医师执业注册的前提条件”。为使我们的医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通过国家执业医师考试,我们的培养目标必须与国家执业医师考试相接轨[4]。中医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培养目的只有一个:培养出来的学生具备有高素质、具有创造性思维、能较快较好地适应临床诊疗工作要求。我们进行的中医内科学OSCE毕业考试方案的研究,发挥了毕业考核在医学生培养中的导向作用和评价作用,通过考试有效地提高了我校医学生的中医临床思辨能力和临床诊治能力。当然我们的毕业考核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

3.1第二站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采用题库形式,让学生抽题后进行发挥,自行完善病例的书写,这个过程缺乏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在目前医患矛盾日益紧张的环境下,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掌握的技能。因此,应将医患沟通能力培养作为临床实践教学重要内容,并作为一项考核指标进行考核。但是,每年我校的毕业生人数众多,让每个学生都到临床进行实战考核难度较大,一则考核时间周期长,影响毕业考核的进度;二则考核当时每个内科不一定有典型病例的患者住院,三则即便有典型病例的患者,也满足不了众多的学生问诊,患者本人亦不愿意多次配合。如何在考核中增加医患沟通能力的考核将是我们今后的工作研究一个重点内容。

3.2考核中如何更好地体现公平、公正的原则

尤其在第四站中医临床答辩中,部分考官存在打“人情分”的情况,碰到自己带教过的学生就适当的放宽考核标准,碰到没有带过的学生,考核标准相对严格一些。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考官未能正确认识到毕业考核对于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工作能了的重要性及指导意义。目前我们采用双考官、随机分配考生的原则,尽量减少此种情况的发生。另外还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学生的考试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也可能导致学生的考核能力出现异常。更重要的是,我们培养临床医学生最终的目的是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师,本考核方案对2011、2012届医学生生毕业后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有待我们进一步去考证。

3.3结论

本毕业考核方案的制定实施,是经过经验丰富的专家们多次修改形成,符合中医内科学本科生的教学大纲及临床实习带教的需要,能指导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的、有目的性的学习,极大地提高了我校医学生的临床辨证施治及临床操作能力。同时它能够较为客观的对医学毕业生的临床诊治能力进行评估,促使他们强化训练,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为今后成为一名合格的临床医生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内科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21世纪课程教材 中医内科学 读后

Reflections on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SHU Deng-hong.Wuyi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Wuyi 321200,Zhejiang,China.

【Abstract】After reading the 21st Century curriculum materials 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edited by Tian Delu, 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d the followings: Generalize the theory of The Medical Classic of the Yellow Emperoruniquely; Motivate students with government's policies; Expound the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Zang-Fu organs unconventionally; Give prominence to this branch byExploring the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 ;Use various treatments to heighten the efficacy ; Enumerate sub-syndrome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ractice; Excerpt famous aphorismfor comprehending; Instruct leaners with modern literature index; Rectify the negligence of proofreading oversteping my authority and Expiain my humble opinion seeing that the contents can still be added.

【Key words】21st Century curriculum material;Chinese Internal Medicine;

【中图分类号】R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10)-03-0048-05

21世纪课程教材,田德禄主编的《中医内科学》[1],是一本系统性、实用性的好教材。诊余浏览,遇病查阅,颇受教益,不避续貂之嫌,爰按该书前言提示,略谈几点感言。

1 概括《内经》理论,别具一格

本书第一章•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自原始社会至1985年,上溯《山海经》、《周礼天官》,下及各家。值得一提的是概括出的《黄帝内经》理论,朗如列眉,在同类教材中,可谓别具一格。国内研究《黄帝内经》的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洪图先生尝曰:一部雄伟壮阔的中国医学史,无处不体现着《内经》的指导作用;光彩纷逞的众多医学流派,无不以《内经》的理论为渊源。古今无数的中医学大家,或者理论上独树一帜,或者防治疾病效验如神,然而究其成功之路,均未离开研习《内经》以为立说之根本。〔2〕编者为后学导航引路之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2 党和国家政策,激励学子

引人入胜的是于发展简史中所录的党中央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全国的响应,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了条件。正如《今日中医内科》所说;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政策的保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大环境,极其有利于中医药事业的蓬勃发展[3]。更喜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了“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和要求。《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5刊发了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国强同志“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努力开创中医药工作的新局面”的专题报告,号召着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当今,各地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大力推进中医药服务在新农合、社区卫生服务等基层的落实,使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像我县,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与县级医院住院治疗,凡参加新农合人员,中西药费的报销比例均等。繇是,必将激励莘莘学子为日后的“济世活人”而兢兢业业,坚守自身价值。“盖教之著矣,亦天之假也。”

3 脏腑病因病机,领异标新

本教材•病机学提到“后世逐步认识到,诸多辨证方法都可以统一到脏腑生理、病机上来”。诚然,秦伯未氏《谦斋医学讲稿》首篇就言及:中医的理论以脏腑为核心,临床上辨证施治,归根到底都是从脏腑出发[4]。有鉴于此,该书在论述脏腑病机•病证的概念方面先详而有约地解释,然后又以图表的形式揭示五脏之病理机制与辨证论治规律。语言优美,图文并茂,一线贯通,易记便读实用,删繁就简,领导标新者也。

4 探索疾病分类,突出优势

本书中医内科学基础•分类学:溯流穷源,列举了《金匮要略》、《诸病源候论》、《千金要方》、《三法六门》、《医门法律》、《医学纲目》、《证因脉治》、《证治汇补》、《医学实在易》诸医籍的内科分类法。明确指出“纵观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尚未统一看法”。认为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加以分类,较为合适。临床上可把这两类方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考虑到内科病证的外感与内伤之间的互相转化及其多系统表现的特点,此次病证的排列,即照顾到了系统又没有划分,以利于初学者学习和掌握。夫临床实际正是如此。例如现代医学中的代谢综合征(MS),是以胰岛素抵抗(IR)为病理基础的一系列代谢及生理性紊乱,它涉及肥胖、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多种疾病,中医则以头痛、眩晕、湿阻、肥胖症、消渴、胸痹等命名与论治[5]。又如肺胀,本病多因久病肺虚,痰浊潴留,复感外邪,诱使病情反复发作或加剧。尤似课文所说:“外邪每借有形质者为依附,易于形成内外相引。”(95页)再如《证治汇补•哮病》语曰“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博击有声,发为哮病。”(67页)这些即是内科病证的外感与内伤之间的互相转化之明征。拙以为编者之主张甚有见地,此诚保持中医特色,突出学科优势之所需,不乏现实指导意义。

5 多种治疗方法,提高疗效

本教材予内科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如内治法的汤、散、丸、膏、丹、酒、注射液;外治法的贴、涂、敷、熨、熏、浸、洗、蒸、扑法、填法、导法,就其适应证与使用作了简要介绍。在各论病证中有种种治法示范。例如:

汗证•脱汗:亦可用止汗红粉,绢布包扑之以助止汗(136页)。

厥证•血厥•实证:另有心痛骤发,四肢逆冷,进而昏厥者,可先用苏合香丸灌服,以开闭塞之窍(162页)。

痫病•概述:关于治疗方法,历代医家多主张:癫痫发作时,先行针刺,若频繁发作,则醒后急用汤药调治,着重治标;神志转清,抽搐停止,处于发作休止期,可配制丸药常服,调和气血,熄风除痰,以防痫病再发(166页)。

癫狂•狂病:也有用甘遂末1~3g,装胶囊内,清晨空腹吞服,使大便保持一日3~5次为佳(176页)。

噎膈•瘀血内结:难于下咽,可先服玉枢丹,以开膈降逆,其后再服汤剂(203页)。

痢疾•休息痢•发作期:还可用鸦胆子仁治疗,用龙眼肉包裹,成人每服15粒,日3次,饭后服用,连服7~10日(222页)。

便秘•预防及护理措施:大便干硬,可用蜜煎或甘油栓之类塞入,使大便易于排出(230页)。

积聚•分证论治、积症:无论初、中、末三期,皆可配合使用阿魏膏或水红花膏外敷,以助消积散止痛(247页)。

鼓胀•出血:若吐血、便血来势猛烈,病位在贲门上下者,可先用三腔管送入胃中,令胃囊充气,再吞服大黄白及三七粉半次量,再将食管囊充气,以增强止血功效(254页)。关格•其他疗法:关格病尚可应用灌肠疗法(降浊灌肠方、降氮汤)(337页)等等,其法也,既与《素问•异法方宜论》“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之旨若合符节,又推陈出新,与时俱进。为医者,苟能深考多种治法,操纵在手,则正如编者所说,定会提高治疗的效果。

6 结合临床实际,列兼次症

是书前言开宗明义地说明:本教材在辨证论治中,突出“活套法”,即结合临床实际,加强兼次症的内容及相应的加减用药,以便临床时使用。斯乃本书一大特色。

6.1 辨证要素,诊断线索 同版中医诊断学指出:主症、次症、兼症等是构成同一证型的诸要素[6]。徐荣斋先生《读书教学与临症》一书认为:病机十九条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们各有各的辨证依据,但必须从症状和病因方面作必要的联系或推勘,甚或从主症以外追寻兼证,主因以外探索兼因[7]。五版教材《中医内科学》言及:内科疾病的诊断和辨证皆从分析症状入手,其主症与具有特征的兼症常常是重要的诊断线索[8]。当代临床大家无不注重兼次症而疗效显著。如“姚乃礼应用调和肝脾法经验”(中医杂志,2008.49(7):596)一文,介绍其辨兼证(热、痰、饮、毒、瘀、食积等病理因素,或兼有阴虚、血虚、阳虚等虚象),为其辨证经验之一[9]。新近不少作者撰文充分说明兼次症的实用价值。"证候疗效"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效果的临床评价研究中,而对于代表证候改善的程度的症状、体征则是采用构成证候诊断的主要症状和次要症状的分值来衡量 [10]。另外,患者的兼夹证候(症状)乃是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的根据[11],拙以为,加强兼次症的内容,这不啻是初涉临床者所必须,殆也可供从事中医证候辨证规范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者参考。

6.2 加减用药,喜忌彰明 例如:心痛•阴寒凝滞•方药:心痛之重症,宜用乌头赤石脂丸改汤剂送服苏合香丸......临床上附子、乌头很少在一起同用,故将乌头改肉桂,则效果更佳(122页);血证•鼻衄•肝火上炎•方药•栀子清肝汤加减:原方中川芎因其辛温升散,临证中可减去(143页);血证•咳血•肝火犯肺•方药•百合固金汤:方中之桔梗,因其性提升,不利治疗咳血,故临证应减去(146页);胃痛•胃中积热•方药:泻心汤合金铃子散:邪热郁久则可成毒,热毒伤胃,在胃镜下可见胃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糜烂、溃疡,此时治疗宜选用蒲公英、连翘、金银花、虎杖等药以清热解毒,对胃病治疗有积极意义(181页);心悸•邪毒犯心•方药:银翘散或生脉散加减。症见胸闷、喜叹息者,可酌加绿萼梅、佛手、香橼等理气不伤阴之品(116页);腰痛•湿热腰痛•方药:加味二妙散。龟板滋肾清热,既防苦燥伤阴,又寓已病防变......若湿热久蕴,耗伤阴津,兼见腰酸咽干,手足心热,可加二至丸以滋阴补肾,但要注意应选用滋阴而不恋湿的药物(332页);不寐•肝郁化火•方药:上述二方(龙胆泻肝汤、当归龙荟丸)皆为苦寒泻火之剂,凡肝经实火之证,津液未伤者,均可以苦寒直折。但苦寒亦能败胃伤阴,中病即止,毋使过剂,临床必须预以防范(129页)。各论各证之方药加减也,对后学提高理法方药之运用,增加临证发挥之技艺,不无小补云尔。

7 摘选名言警句,启迪悟机

浩瀚的中医典籍蕴藏丰富的名言警句,本书之所摘选与本学科相关者(包括所附之文献摘录),俯拾即是,有的经编者诠释及与其病证的参照,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如肾虚之证治:肾阴虚证治忌辛燥、苦寒,宜甘润壮水以补阴配阳,使虚火降而阳归于阴,所谓“壮水之主,以制阳光”。肾阳虚证治忌凉润、辛散,宜甘温益气以补阳配阴,使阴霾散而从于阳,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22页)。在讲"火证病机“时引《内经》”壮火食气,少火生气“之旨,释之曰:少火为正常之火,物赖以生;壮火为反常之火,物因以耗(28页)。又如肺之证治要点,中、下焦湿热证的治疗则分别摘《温病条辨》"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35页)。再如消渴病证乃选刘河间《三消论》之说,治疗应“补肾水阴寒之虚,而泻心火阳热之实,除肠胃燥热之甚,济一身津液之衰,使道路散而不结,津液生而不枯,气血利而不涩,则病日已矣。”(322页)

我辈若将此譬喻简洁易懂,道理深入浅出的至理名言,“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必大裨于临床悟机之开发也。

8 现代文献索引,授人以渔

循证医学(EMM)认为,由于医学技术飞速发展,医师应掌握检索、阅读、理解和应用人群应用性科学研究报告的能力,借此不断地直接从科研论文中学习新知识[12]。本书各论所列的五十个病证,每篇末均附有现代文献索引。前言曰:只介绍文章题目,未引内容,以促进学生查阅杂志,掌握新进展,进行能力的培养。斯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理也。粤稽索引的乃是各地作者对各类中医内科病证的综述、临床报导:以心系病证为例,如: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述评;黄连苦参汤加减治疗心动过速120例;益气温阳法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40例观察;冠心病心绞痛辨证论治研究的现状及分析等。苟能认真揣摩,既可掌握学科新进展,培养科研能力,又可顾名思义,集思广益,宜其丰富证治手段,“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且夫本书谓其”注意中医内科学的系统性、实用性,强调学以致用的原则。“温习是书,信其洵非虚誉。如总论之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中医内科学基础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方面知识。中医内科临证方法和病历书写,且承上启下地起到了与临床各学科课程的桥梁作用,斯乃系统性也。各论中,每个病证分设概述、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充分吸取现代医学相关的方法)、辨证论治、转归预后、预防与调摄(含“治未病”),后附文献摘要、现代文献索引等。书末又附有方剂索引,以备查阅。加之其中“治疗原则”、“结语”项之精辟语句,殊属实用性也。苟能对是书“全之尽之”的认真研读,将理论知识与临床技能有机结合,遵照编者所嘱反复训练,必达学以致用,熟能生巧之目的也哉。

粗读一过,发现该书在校对中尚有一些疏忽处。如总论•病机学•第六节•《温病条辨》指出;“始于上焦,张于下焦。”(终,35页)、(加下划线为误,括号内为笔者订正,以下同)总论•中医内科病历的一般要求:修改过多进应重写(宜删,46页)。各论:咳嗽•肺阴虚咳嗽:不易食辛辣香燥之品及饮酒,(宜,65页)。心悸•水饮凌心•分析:舌质淡胖,......皆胃水饮内停之象(为,115页)。心痛•辨证论治•辨疼痛性质......兼气滞,心慌者属心气不足(短,120页)。本篇之兼次症、分析、文献摘要节:胸痛扯背,背痛扯心(彻,123页,按此“彻”,乃心背互相牵引的疼痛)。心痛•真心痛•心脱:为病情近一步加重,(进,124页)。汗症•文献摘要《血证论•出汗》:“......乃阳气内邪,昌于下而为汗,(冒,137页)。血证•病因病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失血叙论》云:”......方一微爽节宣,......或下而亡反,“(万,返,139页)。厥证•《素问举痛论》曰:"寒气客于五脏, 厥逆泄,”(逆字后缺一"上"字,159页)。癫狂•文献摘要《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经注曰多喜多癫,......火实制金不能平木"(为,则,176页)。胃痛:凡属暴痛,痛势剧烈,病而拒按,(痛,179页);热邪灼进,故口干口苦而喜凉饮。(津,181页);胃病较甚时与金铃子散合用,(痛,182页);《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九痛叙论》:“馀食劳逸,触忤非类,......(饮,185页)、《顾氏医镜•胃脘痛》:”须知拒按着为实,......脉少气虚 ;(者,者多虚,185页)。痞满:《素问异法方宜论》曰:“脏寒生满痛”(病,186页);如《兰室秘藏•中满腹胀》曰:“胃中寒则胀满,或脏寒生满痛”(病,186页);胃满则发病较缓,(痞,186页)。呕吐:藿香正气散。......辅以半夏燥湿降气(逆,192页);若兼腹气不通,大便秘结,可用大柴胡汤......(腑,194页)。噎膈:《景岳全书•噎膈》“......或大使燥结不通"(便,205页)。泄泻:《医学心悟•泄泻》”然有湿热,有温寒,有食积,......“(湿,217页)。痢疾:2.辨寒热......入厕而不得例,(便,219页);本方(膈下逐瘀汤)可与六君子汤间服,以补益脾肾,攻补兼施;(胃,224页)。便秘:2血虚便秘血虚不能下荣,故面色苍白,头晕目眩;(上,229页)。黄疸:急黄......胆汁泛溢,故起痛急骤,(病,240页)。头痛:芎芷石膏汤加减。......羌活、藁本辛温,对热盛者宜祛之,(去,259页)。中风:风痰阻络•大黄通腑泄泻•(热,273页)。痉证•气血亏虚•方药•失眠多梦可灼加酸枣红......(仁,296页)。震颤•血瘀风动•通窍活血汤:方中麝香昂贵,可用冰片或辛荑代替(夷,300页)。水肿:肾病水肿......可伴见肝部酸重,(腰,303页)。癃闭:肾阳衰惫......可合补中益气汤或春泻汤同用。(泽,320页)。虚劳:病因病机•(2).《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肠,347页)。内伤发热•分证论治•阳虚发热: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 助而生化无穷”(得字后缺一“阴”字,360页)。 癌症:1.分证论治*另外,可加用下列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草药,如......蛇毒、草河车、蚤休、天门冬等•(莓,草河车与蚤休系同物异名,宜删去其一,383页)。2.胃癌•痰湿凝滞•方药:脾虚中寒......加人参、干姜、川椒目,温中散寒止痛(目字应删,川椒目味苦性寒,386页)。3.肠癌•脾胃虚寒•方药:大便泻下无度者,加诃子、罂粟壳收购涩止泻•(应删,389页)。另外,各证型......可加用......地榆、石榴等•(应是石榴皮,389页)。4.文献摘要•《难经•五十六难》:......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脐(瘅,390页)附录:方剂索引•〔9〕二神汤《杂病源流犀烛》:(散,392页)。

10 内容尚可补充,聊陈管见

10.1 中医内科学发展简史章 提到了喻昌《寓意草》对内科杂证方面的贡献,而其另一医著《医门法律》亦宜一并介绍。如万友生、杨扶国教授言及:该书同时对《金匮要略》多有发挥,是学习内科和《金匮》的重要参考书籍。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14]有云:举凡《内经》、《难经》的理论,《伤寒论》的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历代各家学说和著名方剂,都精选采入,它可说是中医内科学的锥形。以上二说,可补充否?

10.2 中医内科学的基础•病因学 阐述了“新感”与“伏邪”的概念及其区别,惟临床上还见新感受的病邪同时引发了原来潜伏在体内的病邪,共同引起人体发病的“新感引动伏邪”[15]这一组症状,亦需辨析焉。

10.3 大肠的病机 谈到了一切热证、肺气不降、肾水不足、脾胃虚弱等病理因素所致的大便异常。但据教学参考丛书•张佰臾主编《中医内科学》[16]论及“寒湿或湿热之邪,可以直接入侵,客于大肠,导致大肠的传导失常,或为溏泄,或便肠垢。”届时修订,亦宜斟酌耶。

10.4 脏腑病机、病证的基本概念 在介绍小肠的病机时,提到临床上可分为虚寒、实热、气痛三证。而在证候分类时,气痛一证则缺如,拙以为不妨套用《临床中医内科学》(上册)[17]之语:小肠气痛以气机阻滞为主,临床症状为小腹急痛连及腰背、,苔白,脉沉弦或弦滑。庶几做到病机与证候的统一乃尔。

10.5 肺痿 这一病证,与五版教材均不刊载。而《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证部分》[18]一书,却作为常见病(西医的间质性肺疾病)论治。矧本书的哮病•转归预后说到“本病长期反复发作,使肺脏受损,肺燥津伤,或肺气虚冷,可转化为肺痿;”(73页)再版是否可增加?以利学生对照。

参考文献

[1] 田德录.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2] 明•张介宾•类经[M].孙国中,方向红点校,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4.

[3] 王永炎,沈绍功.今日中医内科(上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4] 秦伯未•谦斋医学讲稿[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1.

[5] 朱琳,麦志广,杨群玉等.代谢综合征中医证候规律初探[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9):1953.

[6] 季绍良.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1.

[7] 徐荣斋.读书教学与临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212.

[8] 王永炎.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

[9] 王少丽,张润顺,白宇宁,等.姚乃礼应用调和肝脾法经验[J].中医杂志,2008,49(7):596.

[10] 刘保贤,李洪皎,何丽云,等.证侯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医杂志,2009,50(5):397.

[11] 王阶,熊兴江.病机用药与方证用药辨析[J].中医杂志,2009,50(9):777.

[12] 詹思远.循证医学革新医学实践模式[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8,7C11.

[13] 万友生,杨扶国等.喻嘉言医学三书[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4:2.

[14] 叶怡庭.历代医学名著序集评释.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238.

[15] 帅学忠,陈大舜,贺又舜.汉英双解常用中医名词术语[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7.

[16]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7.

[17] 王永炎.临床中医内科学(上册)[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57.

内科学范文第9篇

1.1方法

将我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2003级、2004级、2005级做为开放实验室组;2007级、2008级、2009级做为不开放实验室组。实验课内容为:I类洞的制备、双层垫底银汞充填术、开髓术、根管充填术、牙髓塑化术、龈上龈下洁治术。开放实验室组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开放实验室1个半月;不开放实验室组,课余时间不能到实验室进行操作练习。全部口腔内科学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以上内容的技能考核。操作测试时间为10~15min。考核标准按《口腔医学实验教程》进行。实验课、理论课均为同一组老师教授。开课前两组口腔内科学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统计学方法应用EXCEL软件及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将开放实验室组的2003级、2004级、2005级与不开放实验室组的2007级、2008级、2009级全体学生全部的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以不同的分数段进行统计,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分布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041,P=0.071),见表1。2.2将2003级、2004级、2005级、2007级、2008级、2009级全体学生全部的技能考核成绩不及格率进行分析,得出开放实验室后的不及格率为16.56%,不开放实验室的不及格率为25.98%,开放组与不开放组间不及格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93,P=0.041),见表2。2.3将2003级、2004级、2005级、2007级、2008级、2009级全体学生全部的技能考核成绩良好率进行分析,得出开放实验室的良好率为22.29%,不开放实验室的良好率为13.25%,开放组与不开放组间良好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37,P=0.033),见表3。

3讨论

由于教学条件及课时数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能自己操作训练的时间相对很少,这就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操作练习机会,使学生口腔内科学的操作水平能更大地提高,在现有的条件下,开放实验室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操作练习。开放实验室后,由表2及表3看出学生有了更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也有更多把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结合的机会,不及格率由原来的25.98%降至16.58%,良好率由13.25%提高至22.29%,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口腔医学是医学中实践性、应用性和操作性最强的一门学科,一名合格医生的成长要经过理论学习、实际操作、临床实践以及毕业后的继续教育等多个阶段,只有通过不断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口腔医生。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教学资源的减少,临床实践的教学资源短缺,学生临床实践机会大大减少;这些因素导致实践教学困难增加,从而影响学生操作技能水平,学生临床实际操作能力出现滑坡。我们现有的教学方式是以理论课为主,实验课为辅的教学模式。但口腔内科学需要把抽象化转化成形象化、具体化。只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才能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知道遇到这样的病例该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在学生的操作过程中,老师不仅给学生更多的指导,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开放实验室时,让学生在基本操作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开拓创新的技术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通过开放实验室,才能进一步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2-3],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接受扎实的基本功训练,有效提高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为以后临床提供更优秀的医生。

内科学范文第10篇

一、考试计划和考试大纲

本次考试计划是对照教学大纲,根据每个章节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来制定的,通过对学生的考核,来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二、命题说明

1.命题原则

09-17班是影像技术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X线、超声、心电等方面的影像技术工作。但特殊检查毕竟是辅助诊断的,在进行诊断时如果能结合临床的症状和体征,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就需要影像专业的学生掌握一定的疾病知识。本次命题侧重于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在检验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对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的培养。本次的主观题有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客观题有填空和单项选择题。

2.命题规范

此试卷是依据教学大纲,严格按照教学目标编写的,语言简洁连贯、无歧义、无重复、无暗示,无有争议的试题和答案,命题科学、规范、严谨。

三、试题组成及内容

1.试题组成

按照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和学校教务科要求的精神,试题要广,覆盖面要大,理论与实践并重;重点内容占70%~80%,非重点占20%~30%。由于本班是影像技术专业,有的内容没有学,只考学过的内容。各章节试题分配及题量分配情况见表1。2.试题内容分别为:呼吸系统疾病(17%),循环系统疾病(30%),消化系统疾病(18%),泌尿系统疾病(3%),造血系统疾病(9%),内分泌系统疾病(8%),风湿性疾病(1%),理化因素所致疾病(3%),神经系统疾病(10),精神疾病(1%)。3.试题形式及试题量名词解释5道小题,每题3分,共15分;填空共14道题,30个空,每题1分,共30分;单项选择30道题,每题1分,共30分;简答3道题,每题5分,共15分;论述1道题,10分,共53道题。

四、考试时间

2011年6月23日上午,共100分钟,第一个人交卷为开考后40分钟,最后一个人交卷为开考后100分钟,一半交卷人数交卷时间为开考后90分钟左右。五、考试结果本班应考人员26人,实考26人,优(90分以上)3人(12%),良(70~89分)15人(57%),及格(60~69分)3人(12%),不及格(60分以下)5人(19%);最高分98分,最低分7分,平均分67.6分,合格率81%。

六、分析讨论

1.考试效度和考试信度

本次考试由教务科统一安排监考。在学校领导、教务科科级干部及学科主任巡视的前提下进行,无舞弊行为。平时学习好的本次考试的成绩仍然好,平时学习差的本次考试的成绩也差(倒数前三名的都是平时经常旷课的学生),考试结果真实可靠。此试卷题量大,覆盖面广,涵盖了各章节的主要教学目标,有着较高的考试效度和信度。

2.试题基本特点

本试题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重点突出,注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有记忆的内容,有记忆和理解并用的内容,也有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检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时还考虑了学科的新进展,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次考试力求使学生通过对试题的回答反映出他们真实的学习效果。

3.试题分析

合理的难度分配是一套高质量试题的重要方面。难度系数在0.5左右的试卷通常被认为是比较好的试卷,本试卷难、中、易的比例为24.5%、56.6%、18.8%,见表2。总体难度0.52,适中,属于好的试卷。但各题型分布方面,单项选择题中13道较难,占总题型24.5%,而主观性简答题和论述题难度适中偏易,这个结果基本达到了我们在试题设计中以客观性概念知识考察为基础,着重考察学生临床综合分析能力的目的。区分度是试题质量的另一重要方面,区分度在0.2以上为较好试卷。本试卷区分度D值为0.38(见表3),属良好试卷,但区分度<0.2的试题仍占11.3%,,主要分布在客观性试题中,结合难度指标,提示此方面尚有待改进。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本次考试合格率为81%,90分以上的有3人占12%,不及格有5人占19%,呈正态分布。这说明本试卷总体来说是理想的,绝大部分学生对内科学知识掌握良好,教学效果较好。但最低分为7分,最高分达98分,说明学习好的学生与学习差的学生差距较大。这提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兼顾学习差的学生,应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如个别辅导、加强答疑等,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上一篇:呼吸内科范文 下一篇:西医内科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