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管理范文

时间:2023-03-17 02:58:19

流量管理

流量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管制指挥;流量管理;飞行战略

[DOI]10.13939/ki.zgsc.2015.45.123

为了进一步管理和推动我国航空事业的系统管理建设,厘清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间的相互关系,解决当前空域结构和管理方式的不足,妥善安排地区机场的管理,使扇区流量得到缓解,突破制约发航发展的空中交通流量的瓶颈问题,实现流量管理者与管制者的资源共享,达到信息交换,有效地提高空域利用率。

1 管理指挥与流量管理功能定位及其区别

管制指挥是为了减少航空器飞行冲突,杜绝航空器在空中或地面发生相撞事故,保证航空器之间的水平间隔、垂直间隔与侧向间隔的安全服务,切实保障飞行器的安全,因此,它的每一个细节工作都不可忽略,要立足于科学的思考,进行公式化的思维模式,制定管制预案。而且要借助日常积累的经验,在管制工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斟酌考虑潜在的风险并留有余地。恰当的余地空间,是保证飞行管制服务的主动性和效率性。过大或过小,都会对工作造成影响。

流量管理是航空器在空中交通安全、有序飞行,使空中交通管理服务的容量在最佳的范围流动,均衡而有效地分配空中交通资源,通过对交通流量的预测及控制,谋求航空管制区的最大可利用容量,保证准确地预报飞行情报,避免流量过于集中,减少飞行延误等情况。

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各有侧重,又有联系。从关注点来看,管制指挥以航空器之间的实际安全间隔为重点,流量管理则以需求的平衡和空中容量关系为重点;从指令时效来看,管制指挥发出的指令短并立即执行,具有较高的实时性要求,而流量管理的指令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进行批量、统一的管理活动,有一定的延时性,它主要表现在战术、预战术和战略等管理。当然,针对特定的、短时间且空间范围内的流量管理活动,流量管理与管制指挥具有同等的效应,实时性与延时性几乎是对等的。如航空器的进场与离场排序管理;航空器尾随间隔管理等;从管理层级来看,管制指挥处于空中交通管理的基层,而流量管理处于空中交通管理的上层,所以管制指挥的基础工作十分的重要。

2 国内外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的分析

在美国,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间的研究工作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了。著名的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者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第一次进行了系统的阐述;经历了40年的研究与试验,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进行了一系列的演化升级过程,使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之间相互促进,不断滚动地向前发展,形成了一个类似金字塔式的关系模型,成立了空中交通管制系统指挥中心,对空域管理实行了精细化安全管理。

在欧洲,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管理也是比较先进的,构建了以中央流量管理为中心的中心数据库,对飞行计划进行集中优化管理;同时,中央流量管理中心与各大区域管制中心的流量管理在一个环境系统中,航班计划、初始飞行计划综合处理等行动,实施统一布置,共同对空域实施流量管理。它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结构是由分散到集中的模型。

在我国,对空中交通流量管理也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启发式算法、到达时隙分配算法和协同进化遗传算法理论,推动了我国的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的建立与发展。

3 不同阶段关系探究

根据空中交通流量实施管理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战略性、预战术和战术性的不同阶段,也就是说对先期流量管理、飞行前的流量管理和实时流量管理采取有效地措施,使管制指挥与流量管理共同构成飞行航班活动的整个过程。其中管制指挥主管对航空器的管制服务,而流量管理主管平衡空中流量、空域及管制指挥的能力,两者分工协作,提高工作效率。

3.1 飞行前战略措施

(1)地面延误是一种广泛运用且较先进的流量管理方法。它是在机场进场流量大于机场实际接收能力的范围内,限制或延误飞机的飞行计划,在飞机起飞前1~2个小时内进行更改计划,将航空器的延误地点由空中转到地面。

(2)改变飞行路线是调剂超容量空域,当遇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原航线不能飞行时,采用改变飞行路线的措施,完成航行任务。如果运营人已提交了领航计划,则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更改,如电报或由协商战术人员代为更改。

(3)通知放行。当航空器即将离地起飞时,机场塔台管理人员向高空区管流量管理人员和低空域管理人员发出放行申请,高空塔台管理人员根据变化的空中变化态势,给出允许放行通知或推迟放行指令,并给出最早的放行时间,使推迟放行的航空器有准备地原地待命。

(4)其他意外情况的紧急措施。高空交通出现了超负荷的流量状况,地面尚未起飞的航空器或已滑动待起飞的航空器,必须接受地面停止的管制指令,以缓解空中交通流量拥挤的状况;有时遇到用户取消或因延误放行而进行替代航班的情形,来降低航班计划更改带来的影响。

3.2 飞行中的协作配合

在航空器飞行过程中,管制人员可以各种措施来改变航空器的飞行高度、速度等措施来减少空中资源的拥挤流量,有效地避开机场或空中容量暴增的短期密度稠密段。针对流量管理的预测评估,采用尾随间隔控制、空中等待、改变飞行高度层和改变航路等措施,其中尾随间隔控制是应用最广泛的措施。其他对航空器的飞行改变,经过管制指挥航空器,按照新的措施进行飞行,有效地调节空中拥挤的现象。

3.3 飞行后的资源共享

及时对具体发生的管制指挥事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对飞行活动中的典型案例要标识,对飞行活动的流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采取的流量管理措施实施是否到位进行评估,为下次相同的情况做好准备。

4 不同级别关系探究

由区域管制中心、中低空管制室、终端区管制室及其他管制室和机场,围绕部级流量管理中心制定的战略部署,进行飞行管制活动。不同的管制室都在其规定的区域内提供安全间隔管制服务。各个级别的管制指挥有着各自不同的权限,其流量管理的权限也会有所限制。

5 结 论

正确处理好管制指挥和流量管理的关系,有助于流量管理中心与各管制中心的和谐交流,使战略流量管理方案得以顺利的执行,减少航空器的延误飞行或其他不良的情形出现,促进空中交通管理活动的流量管理系统的建立。

参考文献:

[1]袁鹰.深入研究流量管理问题 保障航空高效运行[J].科技视界,2014(14).

[2]赵磊.飞行流量协同管理资源分配机制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

流量管理范文第2篇

(一)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现金流量管理是有计划地管理现金,并使其价值最大化的行为。现金流量管理是围绕企业经营活动、筹资活动及投资活动而构筑的管理体系,是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在数量和时间安排方面所作的预测与计划、执行与控制、报告以及分析与评价。而财务管理的范畴包括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外汇管理等方面。所有这些职能都与现金流量有关,现金流量管理也贯穿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现金流量被视为衡量企业财务状况最重要的指标之一,现金流量管理是否恰当与合理,影响着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

1、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筹资管理的影响。企业筹资管理包括筹资活动和现金获取,而筹资活动的基础——筹资决策——依赖于准确的现金预测,现金流量管理确保了资金筹集的数量与企业预期经营规模相互匹配,同时,可以利用现金净流量指标,选择最优筹资结构,降低企业筹资成本,也可以利用现金净流量指标衡量企业偿还债务能力和变现能力,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2、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投资管理的影响。企业的任何投资最重要是考虑未来收回现金的能力,现金流量是企业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主要指标。利用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可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真实性,有效避免利用利润指标评价投资方案给投资者带来的投资风险。

3、现金流量管理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影响。营运资金管理是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现金流量管理目标就是保持资产充分的流动性,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合理安排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保证企业有足够的短期偿债能力,实行营运资金的良性运行。

(二)现金流量管理关系着企业的生死存亡

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企业账面和报表利润额较高,却因为现金流量不足、缺少现金周转不能支付日常的财务开支和管理费用、维持供应商的合同关系,使企业陷入了危机。有些企业账面连续几年亏损,却因现金流量充足仍能经营下去,并可能抓住机遇得以发展壮大,可见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如果现金流量管理不善,又没有有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企业的现金或银行存款可能被企业外部的人员诈骗,同时企业员工可以任意截流、挪用现金流入款项,特别是财会人员互相勾结,甚至会把一个企业掏空。现金流量管理不善,将导致企业的支付成本增加,潜在的收入机会无法把握。如:企业因缺乏必要的现金无法应付业务开支所需,或者无法按期归还贷款,从而被迫以高于原来的资本成本筹集资金,甚至无法筹集所需资金,企业除了蒙受直接损失外,对企业的信用和企业形象也造成损害。另外,现金流量管理不善,会导致企业流动资产缺乏流动性。没有流动性意味着没有安全性,意味着且无论是临时性还是长期性,企业无力履行已到期的债务。如果是临时性缺乏流动性,企业可以延期支付,但如果持续较长时间,企业资金融通的渠道会越来越少,企业陷入无力偿付的地步。近几年来,不少曾受众人和媒体追捧的“明星”企业纷纷倒闭,如德隆集团、三九集团、普尔斯马特等,倒闭的原因惊人相似:都是因为资金链断裂,导致企业经营失败。

二.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企业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淡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是指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取决于有效的现金流量与对流动性管理的认识。长期以来,我国企业重点关注企业获取利润的能力,利润一直作为企业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唯一标准。在权责发生制下,利润的计算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受存货估计、费用摊配和折旧计提方法的影响,而且利润反映的是某一会计期间“应计”的现金流量,若以没有收到的收入作为收益,具有较大的风险,容易高估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有些企业误将会计报表中的利润,甚至是未来预计的利润当作是企业随时可以动用的资金,从而导致企业超分配,使企业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二)我国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目标不明确,缺乏现金流量效益观。中小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现象。因此,企业经常在融资方向不明确时,先筹集资金,结果导致企业一方面资金过量沉淀,融资以后长期找不到投资渠道,另一方面筹资数额和时间与运用项目不相匹配,最终导致了大量不良现金流量,使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利息支出和机会成本,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三)对营运资金控制不力

营运资金在其全部资金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营运资金周转期短,形态变化频繁。但很多企业对营运资金的运用缺乏全局计划安排,没有正确预测营运资金需要量,忽略了资金的日常管理,从而导致资金周转不畅,现金流量管理效率低下。

1、对现金管理不到位,没有加速收款、控制支出和付款,导致企业现金闲置浪费,或者现金短缺,使企业陷入财务困境。

2、对应收账款控制不严。目前市场竞争比较激烈,企业急于在短期内扩大市场占有率,因此较少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和评估,提供的信用标准较低,也没有建立合理、有效的收账程序和讨债方法,最终使企业资金链中断。

3、没有进行存货规划,存货控制较为薄弱,存活的采购、领用、消耗没有规范的程序。有时库存物资超定额,存货资金占用过多;有时却是存货过少,影响生产经营的连续性,也不能满足市场上突然增加的需求。

4、流动资金和流动负债比例关系不协调,造成流动资产闲置或负债利用不足;或者是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过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弱。

(四)企业缺乏健全的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

不少企业由于对现金流量管理不够重视,现金流量预算编制不完整、不科学。现金流量预算编制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发展规划和任务,缺乏量化分析和科学论证。另外,有的企业尚未建立、健全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有的虽然有了现金流量预算管理制度却经常更改,资金使用混乱,资金的流向与控制脱节,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事前监督不严,事中控制不力,事后审计监督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效果不佳,影响企业现金流量管理质量。

三.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的措施

(一)企业应培养现金流量管理的意识

现金流量是进行企业价值评估的重要指标,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大小的重要依据,现金流量管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因此,企业首先要培养管理层的现金流量管理意识。培养现金流量管理意识本身可能是比规定和推行某些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更基础的工作,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要求每项现金流入和流出都有合理充分的理由,现金流量管理意识还要求企业提高收益和风险意识,保证企业资金良性循环。企业中各个管理层次的员工也要树立现金流量意识观念,为保证企业现金流量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组织基础。

(二)必须定期编制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企业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于预算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净现金流量以及现金余额变动的数额和期间做出预测。现金预算通常覆盖一年,并按月或者季度划分为若干个较短时期。现金流量预算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预算,它是建立在销售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和费用预算的基础建立起来的,并对这些预算中有关现金收支部分进行汇总。编制现金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对现金流量的预算控制,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能够实现并保持已确定的最佳现金水平。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入小于现金流出,即现金流量为负值,就是企业需要筹集的资金数,企业应提前做好资金筹集计划,从而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和财务危机发生的几率。如果预测企业期末的现金流入大于现金流出,现金流量为正值,企业可为盈余现金作出最佳的投资决策计划以及制定适当的利润分配方式,现金预算是现金收支动态管理的一种有效方法。企业通过现金预算还可以对其他财务计划提出改进建议,并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内部各级管理者的管理绩效。现金目标也是企业业绩目标的一个部分,实施现金预算可以使企业的总体目标得以分解、落实使各级管理者可以按照各自承担的预算任务、现金流量指标,安排部门的业务,各级管理者应该负责监控和调整本部门的现金流量,保证预期目标的顺利实现。

现金流量预算的编制以现金流量表的格式为依据。现金流量表是企业理财的有效工具,它能够说明企业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来龙去脉,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以及企业财务活动对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影响,并有助于对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做出客观的评价。企业编制现金流量预算要达到保持现金的流动性,减少机会成本,增加收益的目的。因此应着重解决两个关键问题:第一是如何安排现金流量的时间;第二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

(三)建立现金流量内部控制系统

现金流量内部控制系统主要从保护企业现金资产安全性的角度出发,建立一套现金流量控制系统,制定出现金流量管理的标准,提供规范的现金流量表按财务管理目标对企业的筹资、投资、分配等环节的现金流量实施调整和控制。企业活动的所有领域中都可能发生现金流动,企业必须建立分工明确的组织机构和严格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企业各管理层应明确自己在现金流量控制的责任和义务,资金管理部门与企业各职能部门之间应该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便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各守其责、强化监督、防止越权、堵塞漏洞。一方面对企业现金的安全性进行控制,规定现金的使用范围,制定好内部牵制制度,为了节约各项开支,事先规定开支标准等,防止贪污、挪用、侵占现金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对企业现金流动性进行控制。建立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对采购业务进行比较严密的监控,减少不必要的现金流出,精确安排现金付款的时间。为了加快现金流量的流转,企业应加强应收账款的催收。存货管理的目标是在充分发挥存货功能的同时降低库存成本、增加收益,实现存货成本与收益的最佳组合。同时企业应对生产经营进行事前预测和分析、事中、事后的监督,注意有关现金流量和现金余额的信息,找出异常情况及其症结,结合现金流量管理目标,对企业的财务活动施加影响或调节,规避财务风险和提高现金资产流动性、收益性。

流量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 管理原则 管理分析

随着经济管理理念的拓展,财务会计成为当前经济主体从事相关经济活动、实现经济目标的重要管理职能。现金流量作为当前会计报表所涉及的重要财务信息,影响着会计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现金流量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针对现金流量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有利于提高会计报表质量,优化财务管理职能,同时,对于规避财务资金流转的市场风险,推动经济主体稳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现金流量管理的概念认识及要点分析

经济管理学认为,现金流量是反映经济主体一定时期内相关经济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向及数量情况的标度。现金流量管理,是以现金流量为管理重心,围绕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构筑的管理体系,为达到资金价值的最大化目标, 通过对当前或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现金流动数量与时间安排,进行的全面性预测和计划、落实与控制以及分析和评价的行为活动。

现金流量管理,通常由组织系统、运行系统和监督系统协调完成。现金流量管理的具体内容既包括现金流量预算编报活动相关的制度构建、程序安排以及具体实施的计划管理系统和评价体系。相对来说,现金流量管理,属于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面对市场环境形势,实现现金流量管理,必须在优化管理理念的前提下,坚持价值导向原则进行运作,利用多种综合性管理调节手段和技术,优化拓展管理途径,将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充分注重市场风险因素的科学预测和估算,统筹安排经济主体的投资、经营、筹资等经济活动。在严谨分析及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保障现金流转的效率最佳化。

2现金流量管理的目标综述

从本质上看,现金流量管理属于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现金流量的管理目标反映了财务管理目标。现金,作为一种资产外在表现形式,是经济主体发展运行的源动力。现金存量或现金净流量是经济主体生存和发展的要素。现金流量,从动态角度反映着现金的性质和功能,为了促进经济主体的运行发展,必须保障现金流量的循环运动和周转畅通,经济活动中合理安排现金存量的实质就是实现资金成本的最小化,提高资金使用率,服务与动态的现金流量增长,

概括而言,尽可能的实现现金流量在投资、经营与筹资等经济活动中的合理分配,并根据实际需要加快现金流入,延缓现金流出,这是现金流量管理的基本目标。现金流量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在保障资金运作的最优化基础上,通过相关管理控制措施,对现金流量数量与时间分布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资金流量的稳定持续增长,保障现金流转的充分畅通,实现经济活动的利润最大化,促进经济发展的最高效。

3现金流量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市场经济条件下,现金流量管理,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制度和程序方法进行活动实施,现金流量管理需要按照如下原则进行落实:

3.1 系统性原则

现金流量综合性的反映了经济主体的运营状况,涉及到发展资金的筹借投放、有效使用以及回收分配等诸多方面。现金流量管理属于系统性的整体工程,必须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实现目标性、层次性和开放性统一的管理体系。

3.2 平衡性原则

相对于持续经营的经济主体来说,现金流量的流向是动态变化的,现金流量在经济活动中的分配应体现均衡性原则,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应保持现金流在数量和时间分布上的协调性,实现成本与效益的均衡性。

3.3 灵活性原则

由于现金流量的动态性,加上市场运行环境的复杂多变性,很多非预见性的客观条件,往往导致现金流量管理必须具备一定的弹性空间进行调整,需要灵活机动的针对特殊情况进行协调和深化,保障财务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4 成本效益原则

经济主体的财务会计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活动利益的最大化,市场环境下,追求资金成本与效益的科学性比率,是现金流量管理的根本立足点,实现现金流转的收益远远大于成本投资,这是现金流量管理的最终目标。

4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措施

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现金流量管理是以实现资金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管理行为。面对复杂的市场经济环境,现金流量管理应通过以下方法进行实践:

4.1规范基础资源管理

针对基础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制定标准化管理体系,合理的配置流动资金,科学规划资金流动的筹借投放以及分配回收环节,建立现金流量控制指标,科学控制现金流占有比例,提供规范的现金流量报表,有效利用资金降低资金成本,保障薪金流量管理运作的畅通性和协调性。

4.2编制现金预算控制

现金预算是对预期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以及余额所做的详细预测和计算。现金预算控制,是实施现金流量管理的基础与关键。现金预算的编制,是在编制销售收入、销售成本以及利润预算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信用期和提前付款因素后,将预算中的收支项目转化为现金流量形成的。现金预算有利于控制各经营环节的现金流量,编制预算使现金流量控制有了客观依据。

4.3 构建控制指标体系

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现金流量管理,需要严谨的制度体系、工作流程、激励措施来保障管理的实效性和科学性。现金流量管理,必须充分结合市场环境,科技要素、社会政策等风险要素进行预测和估算,合理构建现金流量结构指标、偿债能力指标、现金充足性指标和弹性指标,收益质量指标等控制指标,在严谨分析及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保障现金流转的效率最佳化。

4.4 加强管理监督职能

市场经济下,经济主体的生产运营以及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都要涉及到资金流入或流出问题,现金流量管理贯穿于整个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经济发展的客观性,决定了现金流转的不确定性。现金流量管理需要立足于严格的控制体系来保障落实。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规章制度体系,强化现金流量管理环节的有效监督,是实现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前提。

结束语:总之,市场竞争环境的复杂性,对于经济主体发展资金的安全运行,往往会造成一定的市场风险。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金流量指标能有效反映企业的财务运转和经营成果。分析与探索现金流量管理措施,有利于提高财务会计效率。

参考文献:

[1] 刘霄仑《现金流量管理》中信出版社2002

流量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流量限制;空域资源;流量管理程序

随着空中交通运输量的高速增长,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在一年的某些时间内,在一个星期的某些时间内和在一天的某个小时内,在某一空域、某一航线上的飞机过于集中和拥挤或因气候等其它原因造成某一空域的空域管制中心的管制能力无法应付的局面,为此,往往通过流量控制的方式解决问题。同时,流量控制措施常常导致起飞前的飞行延误、飞行中的等待、使用不经济的飞行高度层、改变航线或改航、打乱班机时刻、给航空器经营人带来经济与燃油损耗、机场或候机楼的拥挤和旅客不满意等多种负面影响。因此,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TFM)成为民航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成功的流量管理系统不仅可以增加空中交通流量,减少航班延误;而且还可以保持空中交通畅通,变"无序"为"有序",增加空中交通安全水平。本文主要是针对长沙区域空中交通流量控制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一些解决办法。

一、空中交通流量管理和流量控制的基础知识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指科学地安排空中交通量,使得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总的交通量与其容量相适应。所谓空中交通流量就是单位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航空器飞行的数量。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监视一定范围内的空中交通状态,进行交通流量的预测和控制,防止特定航线、区域或扇区的流量过分集中,以求增大整个航空管制区的处理容量,减少空中和地面飞机的延误,防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超负荷运转,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畅通。ATFM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安全而有效地使用现有的空域、ATC的服务和机场能力,并且提供给飞机运作者及时、精确的信息以规划和实施一种经济的空中运输,以尽可能准确地预报飞行情报而减少延误。

流量控制是根据航路和机场的地形、天气特点、通信导航和雷达设备等条件以及管制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有关管制间隔的规定,对某条航路和某个机场在同一时间所能容纳的飞机架数加以限制。流量控制分为:先期流量控制、飞行前流量控制和实时流量控制。先期流量控制是指在制定班期时刻表和飞行前一日非定期航班计划时,对起飞时刻加以控制,防止飞机过于集中和流量超过负荷。例如:某日,某机场飞行报告室值班员在处理次日飞行计划时,收到一份某飞行大队发来的转场训练的飞行计划。该值班员根据次日飞行计划,了解到次日本场飞行量较大,经值班领导同意后,向该飞行大队发出了不同意接受的批复电报。飞行前流量控制是指飞机起飞前,调整其起飞时刻,使其按照规定的管制间隔飞行。例如:A461航路是来往北京和广州之间的航班飞行的一条重要航路,飞行流量大。而武汉天河国际机场正处于这条航路的中途地带。每日,经A461航路飞往北京、广州的飞行架次也不少,这样,当A461航路上飞机较多、飞行间隔不够时,长沙黄花机场的塔台值班员往往通过限制起飞的开车时间来调整其起飞时刻,以保证飞行间隔。实时流量控制是指飞机在飞行过程中采取调速、机动等措施,使其按照规定的管制间隔和有秩序地运行。

二、长沙区域的流量管理的问题

由于我国空管系统现尚未建立起专门的流量管理系统,实际工作中多数情况下根据管制人员的估计进行临时的流量限制,这样往往造成其他管制中心工作的极大被动,使空中交通秩序产生混乱,因此有必要研究制定适用于当前形势的流量管理程序,尽量降低目前因为流量限制对空中交通造成的影响。下面针对长沙区域的情况,建立一个试用程序用于当北京区域流量限制的情况,通过实际应用与修订可以应用于其他区域流量限制的情况。

1、长沙区域结构特点

长沙区域管制区位于我国空中交通繁忙的中南地区,北京至广州的A461航路从南到北贯穿长沙管制区的东扇区,该管制区是我国流量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目前长沙低空区域日平均飞行流量为622架次 ,起降长沙355架次;起降张家界41架次;常德航班起降14架次;本场训练起降210架次;永州、芷江机场每周14架次。长沙管制区内的流量主要集中在北京与广州方向,因此,将模拟北京流控时,A461航路上的流量控制。

2、长沙区域当前的流量管理问题

长沙区域的航线结构及飞行流量分布给日常飞行调配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当郑州、武汉或者北京有流量限制时,就会造成航班在我区域的阻塞,经常出现多架航班在长沙区域盘旋等待,使后续航班无法进入长沙区域。如果流量限制在一定时段内频繁变化,就会给长沙区域的管制调配,及航班排序带来极大的压力,而这种情况在现阶段时有发生。

3、流量控制的原则和实施流量控制的程序

流量控制的原则是以飞行前采取以措施为主,飞行过程中采取措施为辅;飞机在地面等待措施为主,在空中等待措施为辅。

实施流量控制的程序:管制员在飞行前实施流量控制,应当向有关管制室发出流量控制电报。有关管制室根据本场进场、离场飞行预报和飞越本管制区的飞行预报,以及其他管制室发来的流量控制电报,通知有关航空公司调整飞行预报。管制员在实施管制工作中进行实时流量控制,应当明确通知航空器控制流量的时间、空域和情况。如果对未进入本管制区的航空器需要进行流量控制,航空器所在的管制室可以按照其要求采取相应措施,机长应当遵照执行。在实施流量控制时,管制员不但可以利用电报,还可以依据情况利用电话、地空话台等进行。流量控制电报,电文内容一般用明语进行。

三、长沙区域流量管理问题的解决办法

首先是逐步解决北京区域大时间量的流量控制问题以及频繁改变限制时间量的问题。目前长沙区域遭遇流量控制最频繁、影响最大的就是北京区域的流量控制。

其次是设立地区流控席,中南地区飞往北京地区的航班将由中南地区流控席统一调配,避免各管制区流量控制无限制加大,浪费间隔,在北京流量限制期间,流量控制席将根据航班任务性质及其他情况统一协调安排中南地区飞往北京地区及以远的航班的起飞时间,贯彻流量限制地面等待为主的原则,减少甚至避免飞机在空中的等待以及返航、备降等情况。

最后是各航空公司在制定班期时刻表报民航局批准前,事先应征得有关管制室的同意,妥善安排非定期航班的飞行时刻,限制飞机开车、滑行、起飞时刻,限制飞机进入管制区或者通过某一导航设备上空的时刻,限制飞机到达着陆站的时刻;安排飞机在航线某一等待航线上或者着陆机场等待空域上空进行等待飞行;改变飞机飞行航线;调整速度。

上述阐述表明,实施实施流量控制可以缓解本区域内的流量拥挤,在减轻了管制员压力的同时,合理充分地利用了空域资源,减少了延误,保证了本区域内空中交通的安全畅通。但是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建立在大量信息集成的基础之上。目前我国空管系统对于流量管理系统的需求日渐迫切,这必将促使我国空管系统在区域范围,以至全国范围内的流量管理系统的早日建成运行。

参考文献:

[1]潘卫军,等.空中交通管理基础[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8.

[2]赵殿满.中国民航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系统探讨[J].民航经济与技术,1997,(8).

流量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飞行流量;飞行流量管理;航空管制

中图分类号 V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92-0220-02

所谓飞行流量,是指航空器在空中飞行的方向、速率、高度以及单位时间、空间范围内航空器飞行的数量。飞行流量管理是指科学地安排航空器管制系统中的总的飞行量与其容量相适应,使空中飞行流量达到最优,减少空中和地面飞机的延误,防止空中交通系统超负荷运转,使航空器飞的安全、顺畅。建立和完善全国飞行流量管理体系,对全国飞行流量实施合理地、有效地统一监控和管理,是解决飞行流量管理问题的关键所在。

1 飞行流量管理的原理及分类

飞行流量管理的主要原理,是调配处于拥挤时段的 飞机,利用空域的闲置容量,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 同时尽量满足军民航飞行的需要,实现航空运输系统稳定运行。飞行流量管理可分为预先流量管理、飞行前流量管理和飞行实施中流量管理三个阶段,最后由军民航各级管制部门贯彻流量管理意图,对航空器实施指挥调配活动。

1.1 预先流量管理阶段

是指在飞行计划实施前几个月(视具体情况而定)至实施前两天。此阶段主要通过对航空管制系统和飞行流量管理系统进行调查和分析(这种分析建立在对前一阶段的情况分析和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之上的),根据对一段时间内,飞行计划的评估和其他相关数据的获取分析,对未来的飞行流量做出科学正确的预测,同时结合长期性数据库,提出对航空需求的预测,制定预先流量管理措施。主要的流量管理活动是对航路、航线、空域及飞行高度层作适当的调整。

1.2 飞行前流量管理阶段

从飞行计划实施前两天到实施当天的阶段。该阶段将根据最新获得的信息(包括更新更精确的计划数据、运行数据和环境数据),决定所要采取的措施,对预先流量管理措施进行修正,这种流量管理措施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对每天的计划给出所有的调配措施以及要点。主要的流量管理活动,是每日的空中流量管理信息电文通告,这个通告将是关于每日所有飞行流量管理的限制或措施,包括航路重组和时隙分配措施等。

1.3 飞行实施中流量管理阶段

指飞行计划实施当天。该阶段需密切注视飞行流量不断变化的实际动态和趋势,观察军民航各级管制部门对飞行流量管理措施的执行情况和航路、航段、交通汇聚点的飞行流量数据(尤其是高峰期)及飞行环境的变化信息,注意防止交通负载与延误,需求与容量的匹配,制定相应的飞行流量管理措施;同时,对临时增加的容量或突发性事件(如个别飞机延误、改航、绕航等)容量进行协调。这是一种随机的,也是经常性的流量管理措施,主要流量管理活动是时隙分配和特殊航线重组。

2 我国飞行流量管理现状

在我国,随着近年来航空运输业迅猛发展,在繁忙的机场和航路出现了在某些时段飞行拥挤的现象,但我国的交通流量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差甚远,这种现象是一种较低层次的拥挤,主要是管理手段落后造成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2.1 缺乏专门的流量管理机构

我国没有专门的流量管理机构,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一个大范围内的(全国或各大区域)空中交通流量状态,不能对流量的分布采取统筹规划,军民航飞行计划调整随新情况而应变的能力较差,只是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如恶劣天气)被动地采取流量控制的办法,这样,一方面空域资源没有充分利用,另一方面却造成了大量的延误和拥挤。

2.2 自动化程度不高

飞行流量管理是一个技术密集、高度自动化的系统,流量措施的制定、以及执行过程需要复杂的信息交换与集成,需要建立一个高度自动化的信息交换网络,但在我国,空管信息的集成与管理严重滞后,没有实现雷达联网,达不到自动雷达管制移交。飞行计划信息、气象信息、地理信息、飞行动态信息、雷达信息各自为独立的系统,各机场、空域的容量不能及时合理地估计,更不要说把这些信息实时地传送给有关部门,各种信息的实时性很差。没有形成一个综合的空管信息系统。进行流量控制的部门所做的决策基本上是凭经验进行,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

程序。

2.3 空域结构不合理

流量问题和空域问题密不可分,不合理的空域结构直接制约着流量的增长。目前我国很多民用航路和军用机场的空域边缘画出了不少控制区、限制区、,空域的使用受到限制,不能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空域,航线多为折线,体现不出直线飞行的效益。

2.4 管制手段落后

没有实现完全的雷达管制,有的地方实行的是雷达监视下的程序管制,很多地区还是程序管制,这种落后的管制手段大大降低了系统的容量。

2.5 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

飞行流量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提上日程不久的问题,进行实践的时间不长,各种管理规章很不健全,对实施流量管理的单位、权限、职责、工作程序均无具体规范,使流量管理只是一个概念,具体实行起来无章可循。总之,我国的飞行流量管理还是初步的、粗放式的、自动化很低的管理。

3 搞好全国飞行流量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科学规划,建立全国飞行流量管制体制

对全国飞行流量实施监控和管理,是我国航空事业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作为飞行的跨区性和管制指挥的地区性的一个中间环节,能较好地解决目前我国飞行流量高速增长与航空管制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只有建立和完善全国飞行流量管制体系,才能对全国飞行流量实施有效地监控和管理。参照国外成功的经验,具体结合我国现行军、民航管制体制,全国飞行流量管理体系可设想采用四级管理体制。即全国飞行流量控制中心,军、民航空中流量控制分中心、区域(航路)管制中心流量管理席位、分区(终端区)管制中心流量管理席位。

3.2 实施信息集成,建立空管信息数据库

要计算流量分布需要大量的数据,包括航路、航线、报告点等复杂的信息,这些大量的信息仅靠传统的数据文件是远远不够的,况且根据用户的动态输入需要进行实时的计算、查询、插入、删除等,这些功能是数据文件无法完成的,必须建立专门的数据库管理这些数据,科学地安排数据结构,保持数据库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一致性,实现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实施有效的流量管理,客观上要求集中多方面的信息,如航空器雷达信息、飞行动态信息、飞行计划信息、气象信息、地理信息和航行情报信息等等,要从中优选最准确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使流量管理者的决策正确。因此,要尽快实施信息集成,建立航管信息数据库是实现流量管理的先决条件。在建立航管信息数据库时,既要考虑到现有各类信息的处理,也是考虑到未来自动相关系统信息、卫星信息、导航信息的处理。

3.3 建立和完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制度

全国飞行流量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有一套严密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整个工作流程,加强实施标准化、制度化、程序化的管理办法,落实岗位职责,避免流量管理工作的随意性,使飞行流量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正规化和规范化。

总之,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解决日益增加的飞行流量与滞后的飞行流量管理之间的矛盾,真正实现航空器安全、有序、快速、畅通地飞行,需要各级航空管制部门共同努力,建立全国飞行流量管制体制,实现信息集成,完善飞行流量管理工作制度,使我国的飞行流量管理更加合理科学。

参考文献

[1]刘晓红,毛亿.飞行流量管理系统技术探讨[J].中国民用航空,2007,12.

[2]郑先海.以机场、航路管制区作为飞行流量限制节点的管理模式[J].科技与企业,2012,01.

[3]陈薇宇,胡明华,刘方勤.基行流量耦合的区域容量改进模型[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9,06.

[4]李钱.飞行流量管理系统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2011,04.

流量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医院 现金流量 考验 方法

一、医院现金流量管理面临的考验

(一)医院的现金流量严重受到药品收支分行的政策的影响

根据国家规定,医院药品收支的结余首先要上交到卫生部门,卫生部门将药品结余统一存放到财政社会基金账户中去,经过考核后由卫生部门整体安排,统一发放,这就导致了医院取得的现金流量处于冻结状态。在医院的实际财务工作中就会出现这种现象,医院按照国家的政策对药品实行了比成本价格要低的统一定价,但是财政补贴却日益下降、药品结余医院留不住,使得医院的亏损长期得不到弥补,这就影响了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的脚步;此外,很多医院为了提高自己的美誉度和市场上的竞争力,弥补资金缺口,大量地引进医疗设备。我们不否认一些医疗设备的引用可以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和医院的档次和声誉,让检查结果更加精准,使得医疗人员的工作得到有效帮助,但是如果医院规模不够大,病人不够多,医院大量的引入医疗设备只会造成设备的浪费,医院花大量的资金购买的设备难以取得客观的经济利益,最终导致医院的现金流量受到限制。

(二)我国的医疗保障体制对医院的现金流量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正在大力推行医疗保险的改革,百姓看病报销的比例相对来说提高许多,离退休工作人员和公务员还具备医疗补助资格,虽然百姓的报销费用、离退休人员的医疗费和公务员的补助费用能够全额返还给医院,但是在时间上存在滞后期。这就使得医院当前的营业收入和现金流量经常出现严重不匹配、不对等的情况,而医院在正常的运营中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购买药品的医疗用品、支付水电费用和通讯费用等,这时候医院就会陷入到两难的境地;另外,由于意外伤害或者交通事故被送到医院的病人,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人道主义精神,这样的病人可以在不缴纳相关治疗金额就入院治疗,这些伤者事出突然,身上可能没有可以证明其身份的证件,或者肇事者和患者之间达成协议进行私了,而事后肇事者又无力支付医疗费用,伤者或者肇事者会在出院之后欠账、讨账,医院没有条件去追缴这部分的欠款;此外,医院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坏账计提没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只是笼统大致而计。按照医院财务制度的规定,三甲医院应该按照医院年末应收账款的4%计提坏账准备,而那些3年以上仍未收回的医疗款项应该报卫生部门和财政部门审批,确认无法收回的,冲抵坏账准备,但是医院大多只是账面等级,催缴不及时,坏账计提不准确,应收账款得不到准确的管理。

二、加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方法

(一)医院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现金流量体系

医院财务人员应该认真解析现金流量管理的理论知识,为了医院的现金流量管理建立一套完整严密的系统。医院在业务收支、设备购置、上级财政拨款和存货占用上要有明确的计划,为了医院现金流量的最少流出和最大流入而规划。现金流量的预算制度应该被确立下来,并涵盖医疗、行政和后勤的方方面面中去。制定出的现金流量预算要严格执行,预算外的现金流量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批准,医院的实际经济效益是衡量员工的工资和药品采购资金花费的标准,财务部门应该进行现金流量岗位责任制的改革,每天都要进行现金流量的核算,建立现金流量日报表。

(二)医院应该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

根据病人的病况和经济情况,医院可以要求病人支付不同类型的押金。为了防止病人欠账、套帐,有一些医院建立了每日清单的核算方式,把病人每天的医疗费用打印出来,让病人知道自己的钱都花在了哪里,并要求病人在每日清单上签字确认,一旦病人在医院预存的资金不够支付费用,就只维持基本治疗,不再用药。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资金的回收和坏账的可能,但是对医院的声誉可能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应该为降低坏账的可能做出准备,入院时应该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登记和核查,核对病人的身份,结算人员和临床医疗人员应该随时对病人的费用情况进行关注,一旦病人存在预存款不足的情况,立即提醒并催缴。临床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其专业素质和医疗水准,在实际工作中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以防止给病人不交医疗费用的契机和借口。

(三)医院应该谨慎投资和融资,加强资金管理

医院在融资时应该选取恰当的融资规模,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契机进行融资,让融资能够为医院的现金流量带来正面的促进作用,对于资金的来源,医院应该认真核实其来源的正规性和合法性,以最小的融资成本换取最大的融资收益。医院决定进行某些大型医疗设备的应该仔细进行项目可行性的他探讨,根据现金流量计算规则认真估算现金流量净流量,充分考虑通货膨胀和经济周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苏浩然 吴新莉.医院现金流量的状态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4

[2]贾挺.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许艳芳 王化成 戴君棉.财务管理教程及学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流量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词:公立医院 现金流量 内涵及分类 管理作用 管理方法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水平,财政部、卫生部2011年新修订的《医院会计制度》将现金流量表纳入医院会计报表体系,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于2012年1月正式实施。医院作为经营活动最活跃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的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本人就医院现金流量管理谈点粗浅看法。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内涵和分类

(一)医院现金流量的概念: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会计在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等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产生影响的会计报表。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疗机构已经具备了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投资、筹资对医院现金产生影响的三大要素。现金流量是企事业财务状况中最本质的现象,现金流量中的“现金”概念,是广义的现金,不仅包括医院的库存现金,而且还包括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其他货币资金、外汇以及易于转化成现金的现金等价物,如国库券等。从资金来源上,医院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包括财政授权支付资金、财政直接支付资金、科教项目资金和自筹资金等。而作为企业单位来说,现金流量表中的资金仅包括自筹资金,这是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不同之处。现金流量是以上述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基础计量的一定时期内医院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差量情况的总称。

(二)医院现金流量的分类:根据现阶段医疗机构的实际情况及新医院会计制度,医院一定时期产生的现金流量可分为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业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按医院资金的4个来源途径分别单列出来,形成开展医疗服务活动收到的现金、财政基本支出补助收到的现金、财政非资本性项目补助收到的现金、从事科教项目活动收到的除财政补助以外的现金。

二、编制现金流量表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

(一)现金流量表可以弥补现行医院会计报表在经营管理中的不足

1、2012年以前的《医院会计制度》规定的医院对外报送的会计报表是《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基本数字表》,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对医院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单凭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医疗收支总表、基本数字表已不能适应医院经济管理的需要,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医院的经济业务情况,影响医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决策。

2、医院现有的资产负债表只能反映医院某一时期资产、负债总额和净资产的数额,据此判断资本保值增值情况,而收支总表反映了医院收入、支出及盈利状况;基本数字表则是反映一段时期内医院人员、工作量和其他医疗考核指标完成情况。随着各种改革措施力度的加强和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经济业务会出现一部分没有实现的收入和支出计入医院收支节余,其中医保费用超标不予结算、医保违规拒付、病人欠费、合约单位欠费、本该列入支出、成本的当期末能计入、投资失败等可能造成的呆账,这样不能体现会计谨慎性原则。

(二)现金流量表有助于评价医院支付能力、偿债能力和资金周转能力。

1、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了解医院的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有助于分析医院收入、支出情况,分析医院现金流转效率和效果,对于医院偿还债务,投资等方面准确和可靠的决策,提供很大的帮助,保证资金周转顺畅。

2、现金流量表有助于预测医院未来的现金流量,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通过现金流量表反映的医院通过过去一定时期的现金流量,可以了解医院现金流入、流出是否合理,由此判断财务状况的好坏;可以了解现金流动原因,揭示医院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分析医院节余的质量;有助于分析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从而预测医院未来现金流量,为医院组织现金调配、合理使用现金提供决策信息。

(三)编制现金流量表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和影响现金净流量的因素,从而加强医院资金管理。

医院通过编制现金流量表,可以全面掌握医院整个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将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收支节余相比较,可以从现金流量的角度认识医院收支节余的质量,通过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加强医保政策执行力度,避免不必要的医保拒付。可以加强应收账款、病人欠费的管理加速现金回收,加强药品和医用材料的管理,控制现金支出,减少现金流出。随着医疗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投融资逐步增加,现金本身获利能力低下,只能产生少量利息收入,相反由于过高的现金存量会造成医院损失机会成本的可能,合理的现金流量是既能满足需求,又不过多积囤资金,因此加强投融资的管理,引进先进的、高效益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开展新技术,即提高了医疗诊治水平,又为医院带来效益。

三、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及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

(一)影响医院现金流量的因素:主要有医院经营情况、投融资活动、基金变动情况、外来款项变动情况、库存变动情况。

1、医院经营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虽然医院会计政策选用及会计处理方法的影响往往使医院实际现金流量与会计账面利润产生重大差异,如职工年终奖金的发放,在专用基金的福利基金中开支,就不影响收支结余,而在人员经费中开支,就使收支结余减少。但从长远来看,医院经营情况仍然是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决定因素,在不考虑其他方面因素的影响,节余增加使现金增加,反正亏损使现金减少。

2、投融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投融资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医院盈利,为了增加医院现金流量,投融资项目决策依据是该项目的净现金流量现值大于零。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与融资活动相反,用现金投资使现金减少,投资收回和投资收益使现金增加;融资使现金增加,还本付息使现金减少。

3、基金变动情况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医院会计属基金会计,部分现金收支不涉及收支项目;而直接计入基金项目,如支付医疗风险保险时直接减少专用基金等,这类基金变动应相应调整现金流量。

4、外来款项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外来项目余额的增减变动影响现金流量。如预收医疗款余额增加,收回应收医疗款等都使当期现金增加,而应收款余额增加、应付款余额减少,使当期先现金减少。

5、库存物资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库存物资变动对本期付现费用有影响,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库存变动与现金余额呈反方向变动,如药品库存增加,则当期现金流减少,反之,当期现金流增加。

(二)增加现金流量的途径:现金净流量是一定会计期间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差额。不断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对医院正常经营、持续发展十分重要。结合上述影响现金流量的几个因素,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的途径主要有:

1、搞好医院医疗管理,借助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契机,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总量,不断增加业务收入。

2、搞好医院成本核算的管理,提高全员成本意识和素质,并将成本管理从重监督管理向重激励管理转变,充分调动员工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开发员工成本管理能力,使成本管理主体由成本管理专设机构向全员成本管理拓展,共同挖掘降低成本的无限潜力,逐渐形成以财务人员与财务部门为中心的自上而下、多层次、多部门成本控制网络体系。从而减少医院经营费用。

3、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加大回收力度。对医疗应收款,要按月定期向各医保中心、各合约往来单位结账,避免拖欠。病人欠费要加强管理和催收工作,确定无法收回的自费病人医疗欠费,按有关审批程度批准核销。凡因清理不及时所造成的呆账、坏账损失,要追究当事人的个人责任,并查明原因,分别情况,报经有关领导批准后适当进行处理。

4、合理利用商业信用,适度负债经营。争取政策支持,增加现金的流入。

5、加强库存管理,加速库存物资资金的周转,对非急用物质采取零库存的管理方法,节约占压资金。

6、充分利用闲置资金对外投资,争取获取投资收益,增加现金流量。

总之加强现金流量管理可缩短现金循环周期、平衡现金流入与流出、畅通现金流通渠道,最终增加现金净流量。

四、做好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方法

(一)做好现金流量规划。

应根据医院业务收支计划,上级核定的财政拨款数、设备购置计划、基建维修计划、往年药品、物资等库存占用资金情况,往来款项预计变动情况、投融资计划来做现金流量的规划。现金流量规划应以现金流入为重点,以科学控制现金流出为原则,以增加医院现金净流量为最终目的。

现金规划应落实到现金预算中,建立完善的月度、季度滚动现金流量预算,从医疗、药品、行政后勤等方面建立全面、完善的现金流量预算体系。

(二)强化现金流量的控制

1.严格执行现金流量预算,预算外的现金流出应按重要性由相应的医院管理层特别审批,并落实现金流入。以现金流入定现金流出,对支付给职工的绩效工资、药品采购款、设备采买等资金,应以医院经济运行情况、经济效益情况和药品收入情况为依据。

2.对大额、异常现金流入、流出进行重点控制,确保不影响现金预算的平衡。

3.加强现金日常控制,建立现金流量日报表制度,从力求现金流量同步、加速现金收取和延缓现金支出三方面来加强现金日常管理。

(三)准确进行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指对现金流量信息加以重视、分析比较,通过了解医院从前的现金流量变动情况,推断医院未来现金流动情况,为决策服务。

总之,医院现金流量管理是医院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同志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医院现金流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1.《新医院财务会计制度详解与实务操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1.8 (261-266)

流量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现金流量管理

一、现金流量管理溯源

现金流如同企业的“血脉”,只有企业的现金流运转保持通畅,企业才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但企业的现金流管理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是交织在一起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经常导致企业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的不平衡性。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平衡和最大限度的现金净流入,保持现金流量的通畅,就必须加强企业现金流量管理。因此现金流量是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投资者和债权人进行决策所需要的最基本信息。在上世纪末,现金流量报告才发展为以现金流量表的形式正式对外报告。早期以“资金表”形式自愿性对外报告,由于不存在统一的报告方式,且由于受贬抑现金发生制观点的影响,大多企业都回避现金基础而采用不同的“资金”定义来编制(葛家澍,现代西方会计理论)。资金报表的不统一逐渐引起业界关注,FASB于1971年发表第19号意见书《财务状况变动的报告》,指出了财务状况变动表的重要性,使其成为一种强制性的正式对外财务报表。财务状况变动表愈发受到企业管理当局和外部投资者、债权人的重视。之后,FASB于1984年明确肯定现金流量信息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中应报告期间内的现金流量(FASB,SFAC N0,5,1984)。随后FASB公布了统一的现金流量表,并要求所有企业编制现金流量表以代替财务状况变动表作为一种正式对外的基本财务报表(FASB,SFAS NO.95,1987)。至此,现金流量表逐渐被各国会计界认可。在1998年我国企业开始披露现金流量表,20余年里众多学者对现金流管理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研究大多集中于现金流量的相关性,现金流量评价体系等方面。

二、现金流量相关性研究

学界对现金流量价值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现金流自身相关性,增量相关性以及相对价值相关性。众多学者研究证明现金流量具有自身价值相关性。Ray Ball和Philip Brown(1968)不仅是会计盈余决策有用性研究的始创者,而且对现金流量的决策有用性也进行了研究,发现对于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变化,其非正常报酬率的绝对值都略小于盈利变化情况下的非正常报酬率,显示当期现金流量与非正常报酬率的相关性要低一些。孙世攀等(2010)对新准则下现金流量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看现金流量表提供的信息对投资者决策是有用的,具有价值相关性。但是,也有学者根据实际经济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反而发现会计盈余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Hawet a1(2001)采用收益率模型检验了现金流量的价值相关性,发现由于存在应计利润,会计盈余相对于现金流量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而现金流量相对于会计盈余不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原因在于会计盈余比现金流量具有更好的持续性和预测能力。赵春光(2004)经研究认为我国的现金流量具有价值相关性,并且低于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但从长窗口来看在2001年之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相对于会计盈余而言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并且陆静等(2002)比较了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程度,证实了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

由此可见,会计盈余与现金流量相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现金流量是否比会计盈余具有更强的价值相关性。根据切入点的不同,各国学者得出了不同的研究结果,但均不同程度地肯定了现金流量对于评价财务状况的优势,具有价值相关性。但与此同时并非一味贬低会计盈余,并指出应当充分结合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对财务状况进行评价。

三、现金流量评价体系

3.1以原则为导向。以原则为导向,多采用规范研究方法构建现金流量评价体系。以理论为先导解决了现金流量评价体系的结构、根基与上层建筑的问题。汤谷良(2002)通过对自由现金流量概念分析和构成描述,梳理它与公司治理下的财务分层管理、财务政策和预算体系之间相互关系,展现以自由现金流量为主线构造的现代财务运行体系,从而进一步疏通财务管理服务于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具体思路。潘子立(2003)研究了现金流量分析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理论依据,提出了构建现金流量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可比性原则。李慧惠(2006)认为构建一个完整的现金流量管理与分析框架,应该以现金流量管理必须能够提升价值作为逻辑起点,遵循现金流量管理必须从企业的战略出发为基本原则,并且以企业价值创造路径为路径。

以原则为导向建立相关评价体系,注重逻辑分析,从理论层面确立评价体系的构成。可以认为在该导向下建立的相关评价体系,为进一步在现金流量操作层面进行研究树立了标杆。

3.2以指标为导向。运用财务管理中诸多评价指标建立与现金流量相关的评价体系,易于理解,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将诸多指标整合,有条件地加以利用,提高了财务管理的效率。

李秉成等(2003)采用理论分析和专家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现金流量表分析目标及分析指标,建立了以获现能力、偿债能力、盈利质量、财务弹性为分析目标的现金流量表分析指标体系,实现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大主表分析的有机结合。姚永甫(2009)以主营业务收现质量比率、盈余现金比率、每股经营现金净流量、资产现金流量的回报率、营业利润与现金流量同步增长率等五个指标建立了评价现金流量盈余质量评价体系。孙万欣(2010)认为应当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现金流绩效评价指标。

以指标为导向,多采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或主成分分析方法,从微观上建立了现金流量相关评价模型。以各种指标为模型的解释变量,极具实务操作性。但是以这种方法建立的现金流量相关评价体系具有局限性,由于指标选取的任意性,可能会缺乏可比性,因此难以实质上建立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对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价。

流量管理范文第9篇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疗市场逐渐向市场经济转变,竞争更加激烈,加上政府对医院的财政补贴减少,医院自身生存发展的压力给医院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财政部并不强制要求事业单位编制现金流量表,许多医院对于现金流量管理的概念还有些陌生。但实际上,医院现金流入流出活动比较活跃,需要注重对现金流量的管理和分析,提高医院运营效率和可持续发展。

医院加强现金流量管理的必要性体现在:(1)现金流量能够反映医院真实的财务状况。决定医院价值的现金流比收支结余指标更能说明医院的运营状况。根据权责发生制确定的结余指标确实容易导致一定的“水分”,而现金流量剔除了坏账等因素,管理者更能充分地、全面地认识医院的财务状况。(2)为医院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现金流量指标可以反映医院资金周转速度,有助于管理者发现运营瓶颈,提升医院整体管理水平。(3)降低医院财务风险。资产类指标往往会掩盖医院一些财务问题,通过资产和负债指标匹配来衡量医院偿债能力会有失偏颇,而用净现金流量指标代替资产类指标则更具有说服力。(4)提高医院预测和计划能力。现金流量信息可以透视出医院特定时期内现金收入支出整体状况,使管理者对未来现金需求有清晰认识,可以避免出现账面有结余而并无现金流的情况,保证医院投资、战略规划顺利执行。

二、医院现金流量管理的内容

对医院现金流量的管理首先应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提高库存和应收款周转率,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在法规允许范围内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第一,加强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医院资金安全。医院的货币资金收入很大,一些大型医院每天的资金流量已经在百万以上。卫生部也下发了《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试行)》,要求医院建立健全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运行,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强化医院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需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1)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明确资金岗位职责和权限,确保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人员,要有计划地进行岗位轮换。

(2)加强票据管理。明确各种票据的购买、保管、领用、注销等环节的职责权限和程序,并设专门登记薄记录,防止空白票据遗失和被盗用。

(3)建立货币资金盘点核查制度。要随机抽查银行对账单、银行日记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核对是否相符。不定期抽查库存现金、门诊住院备用金,保证货币资金账账、账款相符。

(4)建立收费退费控制制度。加强结算起止时间控制,统一规定门诊收入、住院收入的每日、每月结算起止时间,及时准确核算收入。退费时必须出具交费凭据及相关证明,由专人核对原始凭证和记录,控制审批权限,完善审批手续,做好相关凭证的保存归档工作。

第二,加强运营资金管理,提高库存周转率。医用材料和药品是医院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占用了医院50%以上的运营资金。材料和药品的积压会占用医院有限的资金,增加储存管理成本,造成营运资金紧张。长期的积压可能会造成药品材料丢失毁损,增加了库存的风险。但医院又必须保证药品和材料的充足供应,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医院需要运用科学决策方法,改进库存管理,在保障临床需求的情况下提高药品和材料的周转率。

医院库存的管理,可以借鉴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ABC库存管理方法,根据库存的不同性质采用相应的管理办法。药品或材料可根据供应金额大小序列分为A、B、C三类物资。A类物资特点是品种少,占用金额很大,如各种高值耗材和药品。对这类物资应该采取集中招标,统一采购,以需求为导向来制订采购计划,尽量做到现用现买,压缩库存量,降低库存成本,从而减少对流动资金的占用。在出库则应减少发料的批量,降低二级库的库存量,也避免以领代耗的情况出现。同时应与供货商保持密切联系,协商各种紧急供货的互惠方法。C类物资与A类物资相反,品种数量众多,而所占的消耗金额却很少,如常用药品和一些低值材料。对于这类物资应当适当增加库存量,减少进货次数。而对B类物资则采取常规管理方法。

第三,加快应收医疗款回流速度,减少社保扣款。公立医院的性质决定了医疗机构宗旨是救死扶伤,而高级别的医疗机构往往接诊的病人病情比较疑难复杂,容易发生欠费的情况。而医院与社保结算时,社保部门可能会拒绝支付他们认为超范围部分医疗项目的费用。应收医疗款会占用医院有限的现金资源,影响医院资金周转,降低医院的资金使用效率。

加快应收医疗款周转速度,一方面应规范住院预交押金、出院结算制度。在患者入院时要对其社会联系信息进行较详细的登记。严格建立和执行一日清单制,使收费项目明细化,及时解释患者的疑问,在患方无疑问的情况下逐日签字确认,避免不必要的争执。患者出院时,结算处要严格核对费用,患者费用与预交款按照多退少补的办法结账。设立专门的催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人员职责,定期查询、分析住院患者医疗费用支出情况,及时通报主管部门、临床科室及患者,做好医疗欠款的催款和追缴工作。另一方面,医院应当提高自身医疗活动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好转率,改善各科室的服务态度,从而减少患方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等因素为借口拒缴医疗费用。医院必须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的原则,同时也应注意开展舆论宣传工作,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努力改善所面临的社会舆论环境。

第四,利用闲置货币资金进行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现金是非营利性资产,现金持有量过大,表明资源处于闲置状态,资金使用效益低。在保障业务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医院可将闲置现金投入到流动性高、风险低、交易期限短的金融性资产中获取利益,增加现金流入,或用以偿还即期带息债务,以减少现金流出。

最佳货币资金持有量可通过最低总成本法确定。最低总成本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货币资金的成本,寻找使持有成本最低的货币资金拥有量。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要承担机会成本、资金成本和短缺成本。如果医院持有过量现金,则会导致机会成本和资金成本增加,相反则会造成短缺成本增加。该方法假设企业未来的货币资金收支是有规律的,可以通过数学模型测算货币持有成本最低点。另外,在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医院可以充分运用金融机构开展的各项业务,围绕安全高效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理财渠道,提高资金效益。例如通过办理协定存款业务、办理单位通知存款业务减少现金需要量。通过投资货币式基金,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资金效益。

第五,编制医院现金流量表,重视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表通过对动态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为筹资投资等决策提供依据。医院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没有统一的要求,工作中可以借鉴企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编制。医院现金流量项目可以归纳为:

(1)医疗服务产生的现金流量。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要包括提供医疗服务,收到财政补助,购买药品和卫生材料,支付劳务税费等医疗服务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指医院长期资产的购建以及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是指导致医院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筹资活动包括向银行借款偿还债务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表提供了本期现金流量的实际数据,通过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可以评价医院整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原因、评价医院的支付和偿债能力,揭示医院经营收益、活动与净现金流量之间差异的原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比率分析。如通过对现金流量净额和负债指标配比,可以反映医院偿债能力。通过业务收入和现金流量净额配比,可以反映医院现金营运能力的比率。

结构分析。如通过计算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占现金总流入的比重,可以了解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

财务弹性分析。其主要指标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对外投资和存货增加之和的比率。该指标可以反映医院资金的自给率,揭示医院适应经济环境变化和利用投资机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竹泉等:《国内外营运资金管理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会计研究》2007年第2期。

[2]陈军:《防范资金风险与资金管理研究》,《财会研究》2009年第18期。

流量管理范文第10篇

网络中异常流量,多半是DDoS攻击作怪,这些攻击严重浪费着用户的资源和时间,是目前网络“拥塞”的罪魁祸首,应对非常棘手。

流量管理非常棘手

某网通公司工作人员介绍到,用户依赖信息化平台程度越高,会越发关心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率,而网络流量分析的必要性就会越强。“以我们自身为例,作为电信运营商,一方面为用户提供服务,另一方面需要重视自身内部网络带宽的有效利用率。再有,如果相关带宽还是以租用方式获得时,带宽使用的有效性就会备受关注。”这位工作人员介绍。

然而,网络虚拟社会中,对于流量是否异常的判断,其难度不亚于现实社会中对于车辆合法与否的判断。现实社会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有着多年的经验,但虚拟社会却刚刚开始,目前还无法比拟。

以DDoS为例,它就是网络虚拟社会中的“堵车”,目前,为了保证服务质量,首先要将它清除。

因此,如何管理流量,是用户面临的棘手问题。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某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如今P2P、IM盛行的时代,对于局域网的流量管理,一般用“抑制、监测、溯源”六字进行管理; 而对于骨干网络流量,其管理精髓在于监测和溯源。

东软网络安全产品营销中心副总经理李青山认为,网络流量管理的根本在于要对网络中传输的流量进行细粒度分析,并进行宏观和微观溯源,部署合理的策略,制定相应的应对计划; 其次,还要帮助运维者掌握带宽的利用效率,制定合理的购买计划,节省成本。

同时,一些专家也认为,高端网络骨干链路在应对异常流量威胁时所需要的既不是脆弱的传统DDoS过滤设备,也不是简单粗暴的网络层ACL访问控制机制,它们需要的是一种既可保持网络系统健壮性又能提供较高检测命中率的新颖的思路。

传统管理方法无外呼两种,但各有其局限性,都不能很好地对网络流量以及异常流量进行抑制、监测和溯源,业界需要新的管理方法。

传统方式有其不足

但是,通过追本溯源管理网络异常流量,目前并没有好的方法。中国移动的内部人士介绍,对于异常流量管理这场遭遇战,最早是在电信行业内打响,可以追溯到2004年前后。经过近5年的发展,攻防的招术也几经变化。“移动公司最初通过串接式设备进行管理,如防火墙、DDoS过滤器,后来又通过网络设备进行管理,如ACL列表、手动调整QoS流量整形策略,但都不能很好地对网络流量以及异常流量进行抑制、监测和溯源。”他说。

串接式设备举步维艰

普通企业网络通常会采用类似于防火墙、IPS、DDoS过滤器等设备,通过在企业网边界点上的部署防止异常流量由低等级区域向关键区域渗透。然而,这种解决思路并不适合高端网络,主要表现如下。

1. 防火墙、DDoS过滤器等串接设备会降低高端网络的稳定性。大家知道,诸如防火墙或DDoS过滤器等设备工作重点在于提高系统安全性而非稳定性,其系统MTBF指标比主流网络设备要逊色许多。在高端网络区域边界点上部署此类设备将直接造成两个负面影响: 一是人为增加了单一故障点,二是把高端网络整体稳定性直接拉低为DDoS过滤器设备本身的稳定性。因此,在高端网络上部署串联式设备是得不偿失的。

2. 串接设备难以提供足够的处理性能。高端网络动辄采用的万兆以上链路是现有串接设备难以望之项背的。一般防火墙、DDoS过滤器通常针对普通企业用户进行设计,其系统处理性能往往局限在10000M bps以下,因此无法提供与保护目标相称的处理能力。

3. 串接设备无法提供对应的接口类型。防火墙等过滤设备主要面向下游接入网络提供服务,网络接口基本局限为100/1000M以太链路,而作为中间互连通道的高端网络骨干链路中却广泛采用了10GE、OC-192 POS等规程,这对于构建在通用硬件平台上的DDoS过滤设备来难以配置相应接口板卡。

正是由于传统串接防护设备显而易见的局限性,决定了其无法在高端网络中进行应用部署。

网络设备捉襟见肘

当寻求传统DDoS解决方案受挫后,高端网络运维部门转而在网络设备管理维护体系中进行尝试,采取的方式通常包括在网络路由设备中增加静态ACL、手动调整QoS流量整形策略等。但这似乎由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完全忽略了一个现实问题―以DDoS、蠕虫为代表的异常流量本质上是一种人与人对垒的网络安全斗争,而非人与机之间刻板的流量管理配置。这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造成的。

1. ACL列表不可能事前得到异常流量特征。DDoS流量的源IP地址是极为分散的(这主要取决于Botnet),目的IP地址也并不固定(这是因为DDoS的真正目标并不在于目的IP所指向的网络单元,而是迫使DDoS流经的骨干链路遭受“池鱼之灾”),因此静态ACL过滤无法准确命中DDoS流量。

2. 异常流量无法通过简单的流量统计数字进行识别。一个简单的例子可以说明: 同样是10K bps/s的ICMP ECHO流量,在5G bps/s背景负载情况下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而对于5M bps/s的背景负载则几乎等同于一次Flooding攻击。因此,通过人工调整的流量整形策略无法在链路瞬息万变的各种流量比例关系中快速定位异常流量的发生。

3. 网络设备难以识破异常流量的伪装。部分DDoS、蠕虫、P2P通信具备良好的伪装能力,能够混杂在正常业务应用中而使网络设备无法通过传输层以下的表象特征进行识别,这种应用层伪装能力已远远超出网络设备的能力范围。

因此,网络设备在高端流量管理上同样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于传统方式有这样的局限性,业界不断在寻求新的解决之道。据悉,新的思路正在形成之中。

用新方法管理流量

专门针对网络流量管理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正在出现。它们一般定位于运营商骨干等高端网络的检测分析,通过对骨干流量信息的提取、分析,实时检测网络中DoS/DDoS攻击、P2P通信、Worm、Spam等网络滥用事件,进而驱动响应系统进行阻断防御。同时,面向管理员提供流量图式、趋势预警、关键应用服务质量等各类关于骨干网络运行状况的统计分析数据,帮助管理员监控和掌握骨干链路及关键资源的运行情况。

专家介绍,这些方案的具体技术实现方式是:

1. 旁路接入设计防止性能下降。其技术机制需要通过旁路接入方式实现对监控网络的分析采集,能够彻底排除串联式DDoS防护机制给原有网络稳定性所引入的负面影响。同时还利用现有设备内嵌的各类自动完成数据提取,可无缝支持各种物理/链路层规程接口,如POS、MPLS、万兆以太网等。

2. 数据采集能力强。相关技术所支持的各种采集方式不再是简单的并列平行运作,而是能够按照检测策略要求在彼此之间进行智能化的复合关联,一种数据采集方式所产生的分析结果能够智能驱动其他数据采集方式的启用,自动引导数据进入不同层次的分析引擎中。

上一篇:危房改造方案范文 下一篇:建房施工合同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