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案范文

时间:2023-03-04 04:06:56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1篇

1.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采用对比逐层论证的方法。

3.掌握课文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现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六王毕,四海一”,在《阿房宫赋》里,杜牧用这六个字概括了秦灭六国、一统寰宇的历史进程。也许因为秦王朝过于短促,历二代便骤然灭亡,所以后人总爱在秦的暴灭上作文章,而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课题:秦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以小胜大?或,六国何以由强趋弱,转胜为败?历史学家语焉不详,文学家往往指斥不当。

贾谊《过秦论》主要指责秦之过,但对秦的胜利(六国的灭亡)之因也作了简要的剖析:在六国,“争割地而奉秦”,使秦国“有余力而制其弊”;在秦国,“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横而斗诸侯”。这种剖析顾及斗争的双方,是辨证的;但分析不尽准确,因为并非这六个国家都争着割地奉秦。

《六国论》是历史上第一偏不鞭强秦之暴行,而剖六国之痼疾的文章,所以它具有历史的严肃性;它分析了忍辱求和、赂敌为安的悲剧结局,乃是有感而发,它具有现实批判的针对性(这一点,我们在学习课文中会进一步认识);它不足600字,言简意赅,机锋雄辩,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三性”合一,使得本文兼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学生自读注释一)补充两副写“三苏”的对联:

萃父子兄弟于一门,八家唐宋占三席;

悟骈散诗词之特征,千变纵横识共源。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家。

三、阅读课文

学生先初读,扫清语音障碍;再齐读。

四、疏通字词

学生自译。补充(板书):

重要字词:率、厥、弥、判、速、洎、殆

词类活用:小/大则……、义不赂秦、却、礼、西向、日削月割

古今异义:其实、祖父、至于、智力、可以、故事

通假字:厌、当

特殊句式: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天下之大

一词多义:暴、与、犹、亡、始

五、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四题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完成练——四题

二、分析课文

1、齐读课文

2、思考练习一。

3、提名思考回答: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哪一句?两个分论点是?分别是就哪些国家而言的?文章的论证段落有哪些?哪一句是对历史教训的总结?哪一句点明了写作意图?

4、教师简析(参考教师用书)

5、简介写作背景,进一步了解作者的爱国之情

作者生于真、仁、英宗三世。其时,宋王朝虽然尚未疲弱不堪,但北有契丹(大辽),西有西夏,它们不断骚扰,国家不得安宁。1004年,大辽举兵攻宋,当时宰相寇准力主抗辽,宋辽在澶州打了一仗,宋军大胜。形势如此有利,真踪却一味求和,订下“澶渊之盟”,规定宋每年向辽进贡银10万两,绢20万匹,自此,抗敌卫国只气锐减,委曲求全之风日上。后辽又连连加码,宋均慨然应答。1044年,西夏元昊上书停战求和,宋却反而给西夏银、绢、茶。一代又一代的“为国者”皆被敌人积威所劫,以物供敌,以钱富敌。苏洵是睹之心忧,忧而思救,以为这和战国六国以地赂秦相比,有国之而无不及,下场更加不堪设想,于是写下了这偏醒世文章。

所以,结合背景,我们能够更加体察到作者的一片爱国之情。

三、小结

本文立论鲜明,论证严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

语言上,长短相间、整散交错。确如王安石云:“苏明允有战国纵横之学”。

文章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的感情,不仅有“呜呼”、“悲夫”这样感情强烈的感叹,就是在夹叙夹议的文字中,也洋溢着作者的情感,如对以地赂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赞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对为国者为积威之所劫的痛惜、激愤,都溢于言表,有着强烈的感染力,使文章不仅以理服人,而且以情感人。

四、齐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比较阅读《过秦论》;

学习苏辙《六国论》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

背诵中心论点句、写作意图句;背诵全文

二、比较《过秦论》

1、都是史论文

2、都借古讽今,以史致用,都得源于作者的忧国情怀

《过》讽谏汉武帝施行仁政,防止重蹈秦朝施行暴政而迅速灭亡的覆辙;《六》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奋起抵御外侮。

3、论证方法:都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4、中心论点的提出:《过》卒章显志,《六》开门见山。

5、语言:同:多排偶句,句式整齐;长短相间,错落有致。

不同:《过》词采华丽,《六》浅显易懂。

三、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另二篇《六国论》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提问 艺术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1]可见“问”之重要。课堂如同一台戏,教师如同导演,高效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离不开教师的辛勤耕耘,也包含了教师充满艺术魅力的提问。如何精巧设问,才能使得思考不再成为学生精神上的负担,而是一种身心的愉悦和享受,是每个教师需要认真思考和努力探讨的一个课题。我就此谈几点看法。

一、幽默风趣地问

英国学者鲍门在《幽默教学:一门表演的艺术》中说:“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教师提问的语言表达上有较大的发挥空间,若能引奇激趣,则可使大家如坐春风,教学效果更佳。我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就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提问时,班级里一半以上的学生要么答非所问,要么抓不住问题的要点,我就引用了一个小故事《我不是我了》来启发学生。在古希腊流传着一个故事:“有一个人一次外出忘带了钱,便向他的邻居借钱。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人不还钱,邻居便向他讨债,这个人说: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当初借钱的我了。”赖账不还,邻居发脾气了,一怒之下就打了他,他要去告邻居,邻居对他说:“去你的吧!一切皆变,一切皆流,现在的我,已经不是打你的我了。”赖账人无言以对、干瞪着眼睛。故事里的希腊人借口事物是发展变化的,就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状态,从而把一切事物都看成是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这就陷入了不可知论,属于唯心论。我通过这个妙趣横生的小故事,让学生在捧腹大笑之余彻底明白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二、生动形象地问

生动形象就是寓抽象内容于具体形象的事例、情节之中,使枯燥的概念生动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位老师在提问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时,先引用了“诗训不孝子”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姓陈的老大爷,与一儿一媳一孙同住,由于儿媳不孝,老翁衣不暖身、食不果腹。一年腊月临近春节,老翁饥寒交迫,一同村人深感同情,写了一副对联:“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把祖孙三代关系描写得淋漓尽致。对联贴出去后同村人议论纷纷,儿媳感到内疚,到老人面前赔礼。这个事例既典型又生动,使同学懂得社会舆论对于道德的维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很受启发,然后结合书本内容把社会舆论与道德的关系回答得非常到位。

三、曲问

教学中一个问题往往有多种提问的方式。直截了当、单刀直入的提问叫直问,曲问则是从侧面或反面迂回地提出一些学生意想不到的问题,“节外生枝”的问题,问在此而意在彼,“醉翁之意不在酒”。在课堂教学中,如果一味地直接提问难免显得笨拙,往往造成启而不发的僵局,若能转换一种方式,运用迂回战术变换提问角度,让思路拐一个弯,从问题侧翼寻找思维的切入口,易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有一个例子堪称曲问的经典。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教《愚公移山》这篇课文时,为了解释“孀妻”、“遗男”二词,别具匠心地发问:“有个孩子也去帮助老愚公移山,那孩子的爸爸让他去吗?”[2]学生们一时傻了眼,答不上来,想了一下,才恍然大悟:原来这孩子没有爸爸,他母亲是个寡妇,自己是个“孤儿”(遗男在古汉语中指失去父亲的孩子)。由于提问方式新颖,引发了学生思考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大大加深了“孀妻”、“遗男”两个词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

四、辨与问

在比较辨析中提问,利用反差效应突出了不同事物的差异或相似,可达到加深认识、全面认识的目的,增强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能力。在教《六国论》(苏洵)时,问:苏辙的《六国论》、贾谊的《过秦论》、杜牧的《阿房宫赋》都写到了秦灭六国的事,它们在写法上、立意上有什么不同?在教《答韦中立师道书》时,问:柳宗元《答韦中立师道书》和韩愈的《师说》,两文有什么异同?通过这些比较式提问可以温故而知新,还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在求同寻异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可以说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是沟通师生思想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解决教学矛盾的一个有效方法。教师应追求课堂提问的艺术,让提问变成课堂上严肃紧张时的一种调味剂,让提问成为教师与学生之间一次心连心的交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3篇

高中语文高考150分,谁人会不在意语文?课堂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受到重视,如果能更好地把握课堂教学,那么语文教学影响力必增无疑。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方法很多,我的思考或许理论高度还不够,但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还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才能,重新整合课本,制定教学目的,增添适当的内容,使课堂大容量呈现,并从小细节入手,达到着重训练的目的

日e月累,对教学的影响力提升应当大有裨益。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一首首诗作组合而成,简单处理,字词句段,就文章讲文章,很是到位地传授了语文基本知识,讲清了高考的重难点,但课堂也许就会变得生硬、死板,学生听课的效果就打了折扣。我们教师可以想办法从课文的广度和深度上扩展,整合课本,确定教学目标。就我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散文部分教学,我对课本进行了加工和深造,有意整合,巧妙渗透。史论文章学习,先复习《过秦论》、再讲《阿房宫赋》、再学苏洵《六国论》、后学苏辙《六国论》、再讲欧阳修的《伶官传序》,并补上《伶官传》,通过学习汉人论秦过,唐人论秦过,宋人论六国之过,宋人论五代后唐之过,序列式教学,让学生深刻领悟什么是以史为鉴,懂得“哀之而不鉴之”的惨痛教训,反复诵读,并延伸到写作教学,训练写史评,锻炼学生的理性分析能力,巩固议论文的写作,效果很明显。我给了《始皇本纪》几处节选,让自选角度写史评,学生兴趣极高,确有话说,文章自然流畅,其中《欲望是最深的陷阱》《名归帝王,难称仁主》《始皇之伤》《敬其气魄,怒其残暴》等文章很是惊艳,观点大胆,佐证有利,大开大阖,有古人遗风。这次史论文章的教学很成功,反响很不错。

《项脊轩志》《祭十二郎文》《春夜宴从第桃花园序》设计为情感教学,从亲情、爱情、友情等角度培养学生丰富的感情,通过对文中细节描写和真切文字的分析和体悟,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意。《项脊轩志》教学补充《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以及现代散文以物写人的名家作品,席慕容的《小红门》,实的《父亲的树》等;《祭十二郎文》补充学习王安石的《祭欧阳文忠公文》,袁枚的《祭妹文》;当代《祭汶川大地震文》,简单介绍讣告等,打通古今,情感一致,再迁移到写作,自己的书斋,或者与人情有关的事物,要求文言写作,叙事与抒情兼具。这样类型化的教学虽然容量看似加大了,但因为无论语言和还是情感都有共通性,所以学习起来速度并不慢,我觉得这对课堂教学影响绝对有益。这次练笔由于学考,只安排构思,推后一周再写,我很是期待。

《过大孤山小孤山》《游沙湖》等归于游记散文类教学,复习之前所学《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岳阳楼记》《游褒禅山记》,复习文言知识,总结游记散文阅读要领,大小孤山学起来也就不再费力。

课堂是有权力保障的阵地,利用教师自身的非权力性因素,将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力最大化。

二、提高教师自己的课堂参与度,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讲授,而是亦作为一个学习者分享学习体会和效果,激活课堂,给学生引领和借鉴作用

语文课堂不同于理科课堂,生成性和不可控因素太多,实时调整教学方法常有之事。一种是灵活运用,现场而定。讲诗歌时,对某种艺术手法的赏析,一时兴起要求学生现场学以致用,写几句诗,或者仿写句子,老师也现场试笔,然后再分享,当然有时光彩照人,有时技不如人,不过,师生相互切磋,其趣妙不可言。学生的课前演讲或点评或感悟,由心而发,尽量用典雅的文字表达真实的现场感受。

另一种是课前已设置的活动。《项脊轩志》课前再在看教案时,看到文末归有光表达对亡妻的怀念时,一时兴起,提笔仿写《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词未填完,上课铃已响,进教室先讲完文本,再要求学生帮我填词。时间紧迫,留成了周末作业。(今日课堂亮点,学生的答案)一下课就有学生跑上讲台和我分享:怎奈枇杷今犹在,树亭亭,白发苍。无奈枇杷树下坐,谁人在?谁梳妆?(庭中枇杷今尚在,吾儿中,状元郎)周末亦有人强烈要求周一师生分享。《项羽之死谁之过》小论文写作,先讨论,我评价他们的观点,他们也有评价我的观点,有争锋相对,甚至面红耳赤,也有不谋而合,会心一笑,课后再付之笔端,学生的见解令我赞叹。

我已尽力发挥了我的非权力性影响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应该有所提升吧!

三、非权力性影响力实际上不完全依靠老师,学生亦可

不同的学生,风采不同,术业有专攻,学生们也可以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添砖加瓦。

课前演讲就是很好的办法。要求学生分享其最擅长的、最关注的、最感兴趣的。事实上,这个年龄的他们,特别在意在公众面前的发言,很重视个人的展示,利用其此心,打造精品的课前演讲。高一偶有中断,高二至此到已到第二轮,每天必修课,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精彩纷呈,几乎无一中断;第二轮,各个同学明显有了登台之风,讲解自如多了,内容更是精心择选,语言也更为精练。我戏言第二轮就是:用来弥补自己昔日的遗憾,拯救曾经那个失败自己、超越往日精彩的自我。点评他们的演讲,有的放矢,包括内容、走姿、手势、声调、神情等,褒其优,砭其缺,我真的没有想到学生会如此重视,在意,或许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所展示的风采;同时每节课都有新鲜血液,让人很是期待。

语文课堂听说读写练,演讲与口才,这不就是我们语文教学的影响力吗?老师的语文、学生的语文,这才是大家的语文,大家学才是真的学,一起参与和一起分享,一千个哈姆雷特,带来一千种看世界的观点,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不丰富多彩了吗?大语文,生活语文,这样我们何愁语文教学影响力呢?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4篇

一、悬念激趣式

导入时设置悬念,能唤起学生的注意力,拓展学生思维跨度,使学生处在心求通口欲言的“愤”、“悱”之中。这样学生的思维从一开始便处于一种跃跃欲试的理想状态。

如我在教《烛之武退秦师》,就用“三十六计”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问“本文用了‘三十六计’中的哪一计”来设置悬念。再如教学《诗经・氓》、《孔雀东南飞》等课文时,可说:“女主人公聪明美丽,勤劳贤慧,那么她究竟因何而被休弃的呢?”学生的好奇心被激起,并结合《礼记》中的古文化知识“女子七弃”及有关事例,学生展开讨论,从而达到对本文积极而深入地学习。如在教学《祝福》时,用“祥林嫂是自杀还是他杀”设置悬念导入。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设置悬念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从而提高阅读的积极性,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串联照应式

比如在学习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已学过的《过秦论》和《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简单的几句话不仅点明了前两篇课文的风格,也提示了学生对新课的注意,引起学生对前两课内容的回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新课学习中。

三、面点过渡式

学生学习知识是由点到面的积累,由特殊到一般的转变。我们在导入课文时则可反其道而行之,由一般情况落实到特殊的一篇课文上来,这样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如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时这样导入:“许多古人,每见名山大川,必有所感怀,如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范仲淹临洞庭忧苍生,欧阳修游滁州而醉山水,他们心为山动,情为水发,锦文华章喷涌而出,留下许多千古绝唱。宋代文豪坡来到历经沧桑的赤壁古战场,同样情难自已,醉书一曲《念奴娇》,让后人传唱。”

四、故事吸引式

例如,在讲授英国作家房龙的《〈宽容〉序言》时,我先讲了一个故事:“在茫茫的草原上,当暴风雨将要来临的时候,人们能看到一种天蓝色的小星星。这是非常奇怪的天蓝色的小火舌,仿佛暗示着某个神话故事似的。据说这些美丽的小星星是古时候一位勇士的血化成的,他的名字叫丹柯。穿越不过的森林从三面把这族人的营地包围着,而在第四面――才是一片草原。当一场灾难降临时,他要把自己的部族领向幸福,但在密林里,他受到了误解、猜疑、谩骂。于是,他撕开自己的胸膛,捧出自己的燃烧的心脏,用心灵之光将人们带出了死亡之地。但是,在人们狂欢的时刻,他却流尽了鲜血,躺在了地上,而他的心也被人们踩碎,变成了这些美丽的蓝星星。丹柯是一位英雄,他深爱着人们,但却这样悲哀地死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人类的先驱者?如何理解恪守传统和大胆创新的关系?从房龙的《〈宽容〉序言》中,相信大家会找到答案。”

五、对联引入式

对联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对于它,学生知道不多,但都很想了解,教师如抓住学生的这一求知欲,进行适当的引导,便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如教学《勾践灭吴》时,可用“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学生读了这副对联,兴趣倍增,因为学生对对联中两个历史人物的命运大都知晓,但具体的故事内容却讲不清楚,促使学生学习时会更认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概括留白式

国画中的“留白”有着无穷的空间,使人无限遐想,是一种特殊的审美需求。而语文教学的导入,提倡概括简练的粗线条设计,以便能给予学生教学的整体感,并留出“足够”的空白,为学生营造一个想象和创新的空间,让学生在空白处放飞思绪,进入文本。如在教学《项脊轩志》一文时,可如此导入:“本文可用三句话概括,即‘一间破屋,两种感情,三个女人’。请同学们带着这三句话进入文本,寻找感觉。”在教学《赤壁赋》,则这样导入:“本文很美,美在‘事’、‘景’、‘情’、理’的有机结合,请同学们美读体会,再畅谈感受。”而在教学《逍遥游》时,导语可这样设计:“本文中有‘四笑’,它们是谁‘笑’谁呢?又是为何而‘笑’呢?请同学们在这些‘笑’中去揣摩庄子的大智慧,领会庄子的思想。”

七、关注生活式

世事洞明皆学问,生活处处是语文。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心里呈现不同形态,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作为语文老师,一定要有敏锐的视角和开阔的视野,留心学生关注的焦点话题,并能信手拈来,认真提炼。这样的开场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顺理成章地从课内向课外拓展,从而使语文课真正地和课外联系在一起。

八、情境创设式

平时的生活和课文中所描绘的情境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能创设出一个与课文相符合的情境,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角色,将会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习《鸿门宴》时,可先让学生听歌曲《霸王别姬》,音乐声响起,学生立即被歌曲中所体现出来的项羽对虞姬的万丈柔情以及英雄末路的无奈深深吸引,然后再问:“曾经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怎么会沦落到这样一种下场呢?让我们来看一下司马迁是如何告诉我们的。”这样便将学生的思维引入了恰当的轨道,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角色。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导语设计 高中语文教学 高效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语文导语设计得精妙,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迅速了解教师的教学意图和教学重点,甚至在导入的过程中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从而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教师下一步教学活动的开展。于漪老师说:“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可见,设计一个精妙的导语,对于整堂课的“定音”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如果老师一上台,就用一段娓娓动听的导语引入课堂教学,就像一场精彩的戏拉开了序幕。另外,好的导语,像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我们从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中,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可见设置精妙导语是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关键。那如何设置精妙的导语构建高效高中语文课堂呢?

导语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导语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不允许随意性,要充分利用时间,争分夺秒;二是要有针对性,导语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教材内容、学生语文知识的接受能力进行设计;三是导语内容具有启发性,导语的设计不是作秀、装门面,而应该富有深意,使学生有所得;四是导语设计要富含趣味性,语言的措辞、内容的选择都应考虑其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有所思有所得。

我们在遵循以上导语设置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置精妙的导语,实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设置带有悬念且充满趣味性的导语

所谓悬念,就是给人们心理上造成一种强烈的想念和挂念,是对人们期待、渴望心理的强化。悬念式导语是利用学生的期待、渴望和乞求等心理,诱导他们对作品感兴趣,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力,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在讲授孙犁的散文名篇《黄鹂》时,我先问:“大家能说出哪些有关黄鹂的诗文?”这是课堂上的一个“逗”,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淀,说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等,最后教师总结:“在这些诗文中,黄鹂作为春天的使者,给大好春光增添了盎然的生机和无限的活力。那么,在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孙犁的笔下,黄鹂又是怎样的呢?”这样设置出来的导语,悬念中充满兴趣,引人入胜,更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好奇心。

二、导语设置要吸引学生

语文课程蕴含丰富的人文内容,对人们的精神领域有深广的影响,加之选进教材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名篇佳作,所以教师在设计导语时除了要考虑知识的传授外,还必须把握文中的“情”,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入情、移情、冶情。如教学鲁迅的《祝福》时,可以这样导入:“大雪漫天,狂怒吼吼,爆竹声声。在现代文学人物画廊里,艰难地走出一位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神色悲哀、白发蓬松、目光呆滞的四十上下的女人。那又瘦又长的左手提着一个装着只破碗的竹篮,干枯的右手拄着一支下端开裂的长竹竿。她,这就是祥林嫂――鲁迅著名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一个惨遭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迫害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鲁迅先生1924年3月25日发表在《东方杂志》上的小说――《祝福》。”这样,学生很快就走进教材,积极地投入学习。

三、用轶闻趣事设置能深入人心的导语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神话、典故、传说、逸事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心神、智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这样导入:“同学们,天下名山无数,历代帝王和芸芸众生何以独尊东岳泰山呢?话还要从开天辟地的说起。传说,在很早以前,世界初成,天地刚分,有一个叫的人生长在天地之间,天空每日升高一丈,大地每日加厚一丈,也每日长高一丈。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就这样顶天立地地生活着。经过了漫长的一万八千年,天极高,地极厚,也长得极高。他呼吸的气化作了风,他说话的声音化作了雷,他的眼睛一眨一眨的,闪出道道蓝光,这就是闪电;他高兴时天空就变得艳阳晴和,他生气时就变得阴雨连绵。后来慢慢地衰老了,最后终于溘然长逝。刹那间巨人倒地,他的头变成了东岳,腹变成了中岳,左臂变成了南岳,右臂变成了北岳,两脚变成了西岳,眼睛变成了日月,毛发变成了草木,血液变成了江河。因为开天辟地,造就了世界,后人尊他为人类的祖先,而他的头部变成了泰山,所以,泰山就被称为至高无上的‘天下第一山’,成了五岳之首。”这样的导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优化的导语要短小且能导出学习重点

导语设计贵短,过于冗长的导语,除了有喧宾夺主之嫌外,还易使学生疲劳、注意力分散。比如在教学苏洵的散文《六国论》时,就可结合刚学过的《过秦论》,联系将要学的《阿房宫赋》进行导入:“同学们,我们刚刚学过贾谊的千古鸿文《过秦论》,这篇文章气势磅礴,汩汩滔滔,论述了秦王朝的什么过失呢?(学生回答:“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我们今天再学一篇有关秦国的文章《六国论》,大家可思考两篇文章在主旨、写作目的和创作角度上的异同点。”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依据语文教学目的、教材内容特点、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师自身特点,创造性地导入新课,扣住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以最佳的心理态势学习新课。

参考文献:

[1]于漪主编.语文教育艺术研究.全国中语会教师中心编.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6篇

当然,我们首先应该承认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许多里程碑意义的好课例。在我有限的积累中,我以为钱梦龙执教的《愚公移山》是“串讲”文言文的极品;张必锟执教的《五柳先生传》是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经典;黄岳洲设计的《岳阳楼记》教案是深挖古文知识的代表;张孝纯设计的《乌有先生历险记》是文言词汇训练设计的绝唱;沈蘅仲执教的《六国论》是扩大文言文文化内涵和教学视野的典范--先辈们把文言文教得古香古色又生动活泼,都是文言文教学实践中弥足珍贵的资料。

那么,后来者的脚步迈向何方了呢?宁冠群的《〈鸿门宴〉单元教学探新与思考》(《语文学习》2002.1.),以“重点评价鉴赏历史人物与人格特点”为“目标定位”;邬建芳的《经典文章的现代解读――我是这样上《〈石钟山记〉》(见《语文学习》2003.1)设计研究性学习,认为“苏轼教子的方式具备‘研究性学习’的特质,《石钟山记》本身可以作为一份研究性学习的结题报告”;马万茹的《〈三峡〉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8-9)提出“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张国生的《〈论语〉十则》教学设计》(《中学语文教学》2003.8)再一次让人领略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下文言文课堂内容的丰富多彩;余映潮关于《狼》的八种教案设计(《中学语文教学与参考》2004.1-2.)集文言诵读训练、词汇训练、说话训练、听读训练、读写结合训练之大成。――新秀们把文言文上得高屋建瓴、现代感十足,是新课改在文言文教学中的生动写照。

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似乎被忽略了:文言文首先是语文课程下的文言文,不是大学语课堂上的文言文,“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些基本原则应该在文言文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这方面的课程内容少而又少,这方面的教学尝试也少而又少。我曾经很惊喜地看到了韩军执教《与朱思元书》的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6)和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的教学实录(《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3.3),它们不再仅满足于字面的意义,也不留恋古文博大厚重的积淀,而是着力于对语言本身的推敲、品味和实践应用,我看到了希望。不过,像容老师用力如此集中地昭示古汉语语言特点与现代汉语言特点的课例还不多见。

所以该课例给了我们一个惊喜,也给了我们一个启示――如果说新时期文言文教学应该完成一种新的超越和突破,那么这种努力似乎应该致力于寻找语文课程视野下的“文言文语言教学”:认真思考与现代汉语一脉相承的文言语言究竟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中有什么价值,进而寻找出切实的汉语言特点作为文言文教学的“抓手”,设计出更灵活有效的语言教学实例来。

河南南阳师范学院中文系 473000

石老师:您好!

我是一名普通的中学语文教师,最近在教学中产生了一些困惑,其中最大的困惑就是不知道如何理解和体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近年来许多人也在倡导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整体感知”,并且还有人把教师的分析作为“整体感知”的对立面加以批判。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究竟要不要教师的分析?“整体感知”具有怎样的特点?应该如何实施?

希望您对这些问题发表看法。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 历史文化的穿插与渗透 语感

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文言文,就是向中国的传统文化走近;学好文言文,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程标准》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第八条写到:“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在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的今天,新教材中加大了文言文的量,必修的20个单元中,不仅有古代叙事散文﹑古景散文﹑古代议论散文﹑古代人物传记﹑古代抒情散文共5个古文单元,在小说和戏剧单元,还分别选有《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和《窦娥冤》。在选修课中,有《先秦诸子选读》。近几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中文言文部分的分值比例相较过去也在加大(占到了21.3%)。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而不容忽视的地位。因此,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思考与探索灵活而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文言教学,就显得尤为迫切而重要。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一直致力于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思考与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谨在此分享予读者,不当之处,还请指正。

一.通过形式多样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与渗透,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浓厚兴趣和热情,以促进文言教学。

1.课堂上适时地恰如其分地穿插历史文化知识。教学中,教师可充分运用有关的历史文化知识,将搜集到的那些引人入胜的典故,名人伟人功绩,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悬疑等知识,恰当穿插,通过巧妙的设疑、精心的引导和精彩的讲解,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使之自觉地刻苦钻研,则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时,我适时地给学生分析了战国后期的各国形势:战国后期,秦国的实力在七国中最强。秦王嬴政时,已具备足够的实力(人力、物力、财力)席卷六国,并吞天下。(给学生在黑板上展示七国地图)公元前230年灭掉了最弱小近邻韩国,建颍川郡,然后北上,灭赵,公元前228年,秦军攻赵,俘虏赵王迁,赵灭。在灭赵的过程中,秦国大军已兵临燕国边境,燕国君臣一片恐慌。燕王喜惶惶不可终日,眼见秦国扫平韩、魏、赵,就要向自己杀来,却无计可施。燕太子丹最终想出了孤注一掷的暗杀行动,派出刺客荆轲,前去刺杀秦王,时值公元前227年。刺杀行动最后失败,但是秦王政差一点死于荆轲的匕首下,他深恨燕国,立即增兵大举进攻。前226年,秦军攻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郡。秦将李信率领秦军数千人,穷追太子丹至衍水。太子丹因潜伏于水中而幸免于难。后来,燕王喜经过权衡利害关系,派人将太子丹杀掉,将其首级献给秦国,想以此求得休战,保住燕国。但是这一切纯属空想,燕国没能逃脱灭亡的厄运。通过精彩的讲解,学生完全沉浸在了这种历史的氛围中,在我的引导下,积极、自觉地探究、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恰当的历史文化知识的穿插,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极大地促进文言教学。

2.播放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优秀视频。如《林黛玉进贾府》、《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鸿门宴》、《窦娥冤》、《荆轲刺秦王》(《秦始皇》中的剧情)、《信陵君窃符救赵》(《东周列国·下》中的剧情)、《苏武传》(《汉武大帝》中的剧情)、《六国论》(《秦始皇》中的剧情)、《韩非子》(《秦始皇》中的剧情)等都有经典的影片或剧片片段可作为教学的有益补充。通过这些直观、生动、鲜活的情节画面,学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也更能体会到作品思想的深邃,同时也更深刻地了解、熟知了那段历史,丰富了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系统地讲解文言文语法知识,并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最好先把文言文的语法知识归纳总结,给学生讲一遍,专门地上一次语法课,比如句法、语法方面的。在具体的课文教学中,遇到相关的语法知识,教师再点一遍,有利于学生形成系统的语法概念,便于记忆总结。

如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这个知识点,教学中教师首先必须充分发挥主观“导”的作用,从古今语言运用规律上讲清楚什么是词类活用现象,从典型例句的分析解剖中明确名词活用作动词和名词作状语的区别。如让学生比较“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事不目见耳闻”(《石钟山记》)中两个“目”的解释,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确名词活用作动词,他后面势必不能带动词,名词作状语,他后面肯定是动词。然后让学生在课文中找出此类活用现象的句子。

三.重视朗读。朗读是教好文言文最重要的教学形式,是提高语感的重要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应重视朗读。

1.对学生要进行细致的朗读指导,不仅要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处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在这些技巧的帮助下读出作者内在的情感,读出文章的情味。

2.对朗读的要求不宜太苛刻,朗读的整个过程应该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态,一种零负担的心态。

3.朗读时可选择一些意境接近的乐曲来播放,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读可大大地扩展想象的范围,触发灵感,净化情绪,提高悟性,塑造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受到一种强烈而浓郁的艺术熏陶。

四.加强优秀篇目的背诵和默写。

《语文课程标准》对背诵作了量的规定,高考也有名言名句默写,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上的文言文,也都是文质优美、人文性强的好文章,对于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背诵与默写。

1.通过疏通文意,理解课文,熟读成诵。这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背诵方式。

2.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加强背诵。即就是把篇幅长的文章或段落像切豆腐块一样切分成几个短小的部分来背,背出一部分,再背下一部分,以此类推,一篇长的文章就容易背会。

3.默写方面,教师要多指导学生在消灭错别字上下功夫,把容易出错的字在教学中明确标出来(用彩笔),如同音异形字、同音异义字,还有一些生僻的字等。其中同音异义字,教师定要让学生辨析,比较,既知其音,又知其义。如《琵琶行》中“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这里的“幽”意思是“隐蔽的、隐藏的”,易误写作“忧”。

总之,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灵活而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通过科学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夯实学生的文言学习基础,提高学生的文言学习能力,提升学生文化素养,增强学生文化底蕴,从而有力地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第一册,王力主编,中华书局

[2]《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语文课程标准》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合作学习 无效教学

根据新课标,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为了达到一个共同的目标或完成一个共同的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小组活动。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等方面实效显著,在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中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和魅力。然而,由于部分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精神实质的全面把握,教育倾向的习惯性往往使合作学习“误入歧途”,导致了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的无效性。

一、重形式,轻内容

笔者曾经听过一堂《宽容序言》的教学公开课,教师设计了两次讨论:“一读课文,讨论了解文章大意,口述主要内容。”“二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描写两个人物的有关句子,总结出这些形象的特点,并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他们的深层含义?”对于第一次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独立解决,文章的主要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己独立阅读并思考后得出的,而不是让学生讨论出来的。在讨论过程中,其实学生都在自己阅读,很少有学生参与热烈的讨论。在教师对回答问题的学生夸奖时,夸奖的不是学生讨论的结果,而是学生个人思考的结果。第二次的讨论中,虽然大部分的学生是参与讨论的,可是,在要求某一组同学回答问题时,却是一个代表回答,其他同学也没有发表不同意见,好像没有异议,而老师当然也就是一味地表扬。可是在老师满意地总结结论时,有些表情疑惑的同学只能欲言又止,只为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合作学习的目的是把小组不同的思想进行优化整合,把个别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解决问题。没有个别学习这一前提,合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结果收效甚微。这是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无效性的一个表现。

二、急于求成,轻视思考

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基础。只有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才会是真正有效的。当学生在独立思考中产生错误认识时, 在交流中就会和其他学生产生思维的碰撞,在争执中使问题越辩越明, 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而在很多公开课上,教师刚提出问题,随着老师“一声令下”,由同桌或邻桌学生组成的自由小组马上“行动”起来,每个学生都在张嘴,各说各的,好不热闹,乍看倒是真有合作学习的样子。而时间不长,只听得老师“啪啪”两声拍掌,学生便又恢复原位,这样学生就很少有时间独立思考问题,导致有些学生根本不开动脑筋,只是听别人的发言或急于在课本中寻找答案,有的则是脱离主要内容进行探讨。如在讲公开课《祝福》时,在讨论祥林嫂悲剧的原因时,老师给的时间不长,有的小组为了答题的速度,根本不加讨论,立刻拿出参考书中的答案,稍加整理一下,便形成答案,竟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有时,教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在小组内交流,因为选择的内容不一样,甚至每人都选择了不同的段落,学生就没有时间去思考自己没有选择的段落,他们怎么能讨论呢?

三、重“主体”,轻“主导”

在现今的一些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扛着《语文课程标准》这柄尚方宝剑,一味地强调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则退避三舍(尤其在合作学习中)。听同行讲述了一位老师教学苏洵《六国论》的情况:上课伊始,他就让学生分组讨论并翻译全文,而教师自己呢,则坐在讲台上浏览教案,准备下一个教学环节。教室里一开始就热火朝天,颇为热闹。约30分钟后,教师让小组长走上黑板写出本组成员不懂的问题,结果一个班的学生提出了近20个问题。自然,问题之中确有问题,但如此放羊式的合作有什么效果呢?

事实上,在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布置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后,自己要么倒背着双手站在讲台上,一副欣赏自己导演的好戏的模样;要么蜻蜓点水般地在各学习小组间游走,象征性地在这一组插一言, 在那一组提一句,或弯下身子做做样子(给听课者看的);要么时而看看学生,时而看看手表,无所事事。只待此环节所预先设定的时间一到,便迫不及待地命令小组开始汇报?

乍一看,这种做法尊重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重视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活动,实质上是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将自身当作合作交流过程的局外人。这样的合作学习失去了“教师”这一参与学习的主角,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急需的帮助不能得到及时的给予,这样的合作学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四、重个体,轻整体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中,一不留神,合作学习就会成了“优生”挑大梁,“学困生”跑龙套的假合作学习。在听课过程中,我们还会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一宣布讨论,学生就“千姿百态”,你说你的,我说我的;或窃窃私语,自得其乐;或自己读读课文;或静坐一言不发……当教师确定的时间一到,便请小组代表(均为优生)汇报,整个合作学习的过程只有尖子生在唱独角戏。随着时间的推移,基础好的同学慢慢地成了小组内的“权威”,基础差的同学渐渐地也失去了发言的勇气,学生虽然团团坐,几个人在一起,但小组里往往成为优等生“一言堂”,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包办了其他小组成员,于是小组讨论让少数人“垄断”。

“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指导、引导学生合作是我们每一位教师的义务和天职。合作的宗旨和归宿是在学生“个人钻研(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其他学习活动,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改变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合作学习”无效性的现状,努力提高“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有效性,是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简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1).

[2]王鉴.合作学习的形式.实质与问题反思――关于合作学习的课堂研究[J]. 课程・教材・教法.2004年8月1.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医学生 网络化 语文教学

近几年,一些医院的临床带教老师反映部分医学生实习期间:病案记录书写不规范,层次不清,错别字成堆;与病者及其家属交流词不达意,语言艺术性差;知识面窄,对医学专业以外的相关学科知识知之甚少;个性张扬,合作不协调。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语文课程教学有很大关联。

传统医类职校偏重于专业课程,所以学生对非专业的文化课程重视不够,而语文教学往往又局限于课堂和教材,使教与学的活动都相对封闭了。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很难体验和享受语文的学习乐趣,更别提综合素质的提高了。所以,在基础教育的高级阶段,作为工具学科的语文也应与时俱进,进行适当的改革了。那么怎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随着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网络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1 备课的网络化

网络具有快速、开放、自由、信息量大等特点,这就可以大大改善以前传统备课“教参+教材”的单一模式。教师可以通过网络链接了解相关信息,还可以进入全国乃至全球的图书馆藏资料库,搜索到全面的资料,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与不同地区的同仁进行教案交流,借鉴各种教学方法。

笔者认为除了教案之外,还可以适当进行动画课件制作,将原有稳定但呆板的文字与各种丰富直观的图像、声音、动画综合,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手、眼、脑并用,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运用。比如当教授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时候,笔者录制了名家的朗诵,配以康桥实地的照片资料,让学生充分体会诗歌的情境;当讲解《华佗传》时,录制了有关“五禽戏”的示范动作,以激发学生对传统医学的关注和了解。

虽然这样做要花费传统备课的2~3倍的时间,但通过对大量资料的查找与整合工作,使知识量和信息量均大幅度增加;节省了板书时间,提高了效率;便于学生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审美愉悦。

2 预习的网络化

许多教师常常会布置预习作业,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不高,多半是敷衍了事,并没有开动脑筋研究课文,更不会在课堂上提出疑难问题了。

经过多次实践,笔者采用了“任务+奖励”的办法。在讲授说明文《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提前几日布置任务一上网查找有关荔枝的形态、品种、销售、种植、诗文等图文资料,制作相应的资料卡片或幻灯片。在课堂教学中,打破传统的“从一而终流水式”的教学模式,改用“模块”教学,将学生查找到的资料分类,与课文相关的文字进行对照学习,由此学生不仅通过图片具体地了解了荔枝的形态、习性、历史等知识,还从课外资料的讨论中积极思考,发现“习性-种植-品种-销售”之间在商业经济中的相互关系,与现实生活挂钩不仅超越了课文学习本身,还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交叉性、实用性。又如在讲授《游褒禅山记》与《登泰山记》前,让学生先上网查阅有关两山的具体地理位置与环境,根据课文里的描写,勾勒出简要游踪图,在讲解课文时,进行现场展示,看看谁画得最准确、美观。再如《鸿门宴》一课,课前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背景史实与传说故事,在课堂上按角色进行叙述、表演。最后根据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和课堂发言的情况,进行适当分数的奖励,并将之纳入“成绩考核”体系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锻炼。

3 阅读的网络化

古人云:“欲学诗,功夫在诗外”,陈金明先生就曾强调过:“在互联网这个最大的信息载体进入社会后,一个人要想跟上时代,成为能够有效地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分子,他就必须阅读――及早学会网上阅读。”教材毕竟有一个比较长的更新周期,但网络却不同,只要鼠标轻轻一击,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各种美文名著,精彩华章,尽收眼底,是语文教材的有机延伸和无限补充。所以笔者定期向学生介绍一些好的图书网站,并推荐网上的一些好书、好文章,让学生自主阅读。

在教授李煜的《虞美人》后,笔者先让学生上网阅读有关《虞美人》的赏析文章,有一位学生通过网络阅读,发现了一首《虞美人致萨达姆》的打油诗,说的是人们对当时伊拉克战争的看法:枪林弹雨何时了,战事知多少。巴城昨夜又遭袭,伊国不堪回首沙漠中。精锐之师应犹在,只是格局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管石油向西流。当这个学生在课上一念,大家听完后不仅从形式上理解什么是“词牌名”,而且从内容上有一种“古诗新作”的新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有部分学生进行了类似的“仿作”,以抒发对自己学习生活的感想。

有时相关文章进行比较阅读。也能让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分析、归纳,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比如教授《药》时,课后让学生上网阅读鲁迅的《阿Q正传》,以加深对“国民愚性”的理解。教授《过秦论》时,让学生上网阅读《六国论》,思考强秦灭亡的历史教训。教授《祝福》时,让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分析鲁迅笔下的其他女性形象,体会旧礼教与社会吃人的本质等等。

4 口语交流的网络化

传统教学中,偏重于“听、读、写”,“说”往往被忽略,造成“高分口吃”现象。所以在上世纪90年代末的语文教材改革中,逐渐增加了许多“口语”训练单元,有“介绍、演讲、采访、评析、主持、质疑、辩论、研讨”等模块。可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应试没有“语文听力和口试”这一项,所以教师对口语训练的授课时数安排不多,引导泛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平平。而现实是,学生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社会的成员,学习、生活都需要与人进行沟通和交流,不“能说会道”,怎么融入集体,怎么真正进入社会?

我们都有这样的教学经验:越是贴近生活的人和事,越能在学生中引起共鸣。例如《学生当众放屁罚五元》在《北京娱乐信报》刊登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网评如潮。于是我便在课前将学生分组,正方观点:好习惯是严管出来的。反方观点:谁在剥夺学生的生理权利。然后要求学生上网浏览这则新闻的具体内容并搜集相关评论准备辩论。在课堂上,正反双方引经据典,古今中外,名家例言,无所不有,辩论的气氛非常热烈,也从中学会了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又如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作品浅薄,无聊,低俗,虚假,矫情,是电子化时代的语言垃圾。也有人认为它经典,说它是网络文学的“旗子”,誉它为“开山鼻祖”。笔者认为,对处于青春期的学生禁读反而适得其反,教师不但要让学生读,更要让学生议!通过“议”,来培养学生的人文品质。因为阅读之后

的讨论和交流,有助于学生进行有效的质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提高信息价值判断能力,积累文化底蕴。通过这样的口语训练,既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还培养学生的口才,学生很显然也自信了许多。

5 写作的网络化

传统的课堂作文教学,往往是教师布置完题目,学生在下面咬笔杆子憋文字。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受环境和年龄所限,城市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体验户外生活,作起文章很可能成无源之水,由此他们对作文就会产生害怕和抵触情绪。如蒲公英本是极不起眼的植物,作文课上,教师可利用网络迅速搜集冰心的散文《蒲公英》,也可播放日本作家壶井荣《蒲公英》的录音,学生知道了蒲公英既可以是平凡的英雄,也可以是战争中苦难日子的象征。学生会发现:原来生命的意义可以有这么多的诠释。这就大大的激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也在逐步地形成。

又以“非典”话题作文为例,课前我布置了预习,要求同学上网收集一些有关“非典”的小知识,了解“非典”疫情,浏览有关医护人员忘我奉献精神的报道。然后在课堂上顺势播放《非典人生》,看着画面,听着医护人员的感人的话语,动情处,有的同学流下了激动的泪水,这使他们产生了想对医护人员表达敬意的需要。在有了表达的愿望后,同学们开始提笔写下了心中的感激、祝福与赞美。

有时学生在课外产生萌发写随笔的念头,有的学生想交流自己比较隐私的想法,所以笔者便创建私人邮箱与班级公共聊天室,学生可以将他们的文档发送到电子邮件中进行修改、交流,这个过程也可以以匿名的方式进行。教师几句真挚的评语,对于学生的引导是有利的。对于写作程度较好的学生,便鼓励通过班级网页或校园网上传,也可向刊物投稿,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能激励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发展性能力。

六国论教案范文第10篇

鲁迅先生说得好:“要极省俭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倘或画了全副头发,即使细得逼真,也毫无意思。”(注:鲁迅《南腔北调集·我怎么做起小说来》,《鲁迅全集》(第四卷),第513页。)语文教学正与此相类似,何不用“画眼睛”的办法“极省俭地”提炼文章的精髓呢?早在1985年,淮北煤师院中文系中教法教研室副教授金海侠便从事这方面的研究。金先生依据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继承前人“评点法”的精髓,结合系统论原则和语文教学实际,创立了“文眼导读教学法”。十几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法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省时高效,能够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在金老师的指导下,从1996年开始在煤师院附中高中进行“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以下是实验情况的阶段性总结。

一、“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的客观依据

首先,这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注: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第42、44页。)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是工具,语文水平低,影响别的学科的学习。”(注: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第80页。)这个工具性决定了语文的重要地位,也赋予了语文教学艰巨的任务。花大力气学好语文,熟练地掌握运用这个工具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然而实际教学效果却令人们大失所望:“十年的时间,2700多个课时,用来学习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注:吕叔湘《当前语文教学中两个迫切问题》第80页。)教师循规蹈矩,字词句段语法修辞等面面俱到,为应付考试,将一篇篇形神兼备、文质兼美的课文分析得支离破碎;学生死记硬背,抓不到规律,得不到方法,不见长进,花了十几年的时间,仍旧不会读书,不会作文。这费时费力低效的教学方法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第二,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知识作为人类大脑的记忆物,其遗忘是必然的,而且遗忘率很高;思维作为智力结构的“变性组件”,其衰退是偶然的,而且衰退率很低。知识只有通过思维的“过滤”和“再组合”,才能变成有用的东西。然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却恰恰违背了这一规律。课堂上,教师是主宰,学生只能消极被动地服从;教师是演说家,学生只能随声附和地听。无论成绩好差,统统“一刀切”,结果好的“舒舒服服”,差的“稀里糊涂”,中等的则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种无需动口、动手、动脑的“原始积累”,显然不利于智力结构的形成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第三,从学生的现状看,高中学生学语文普遍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的状态。学理科的学生更是整日埋头于数、理、化的题海中,早晚有时间背背外语,语文则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因而语文基础薄弱,普遍对语文学科兴趣不浓,有相当多的同学不知语文该学些什么,更不知该怎样学,有的学生甚至认为读书作文是浪费时间。轻视语文学科固然是学生不对,但其根源却是我们教师那不切实际的教法。孔子说:“不愤不悱,不启不发。”学生没有疑问,何须研读?没有目标,怎能用功?不见进步,哪来兴趣?

“文眼导读法”则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它以文眼为核心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需要,点线面一体化,把精讲、议论、赏析、图解和练习熔为一炉。教师的作用体现在一个“导”字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培养自学能力,最后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文眼导读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体,它形神兼备,能把教师的“指点”与学生的“独创”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赋予语文教学以生命力。

二、“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的具体操作

这项实验是从九六届高一开始的,由于是初步尝试,高一时实验只限于小范围部分篇章,高二文理分科以后,则选定一个理科班进行了为时一年的系统实验,并将我同时带的另外一个平行班作为对照。实验班和对照班都有学生54人,是根据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语数外理化五门课的总成绩平均分开的,分班语文平均成绩相当。在实验中两个班采用两套教案,两种教法,实验班以“文眼导读法”为主,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讨论,对照班以传统教法为主,重在老师讲授。

在具体操作中,实验班的“导读”教学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读课文抓“课眼”,这是整体把握课文的过程,是最基本的一步。这里的读是通读,这里的课眼指的是一篇课文的写作目的、主要内容及中心思想等。课眼是一篇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抓到并打开这扇窗户,便能窥见全篇,居高临下,整体把握。认真阅读“预习提示”是抓课眼的捷径,抓课眼又是为找文眼铺平道路。如《六国论》的预习提示这样说:“这是史论,主要论述了六国灭亡的原因。但论古是为了讽今,目的在于讽谏宋王朝要以六国为鉴……本文论证自己的观点,充分分析历史事实,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为了讽今,于文末又巧妙地联系北宋的实际,指出全文的主旨,更发人深省。”(注:高中课本《语文》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第312页。)这则提示已通过两个“但”字明示出课文的主旨目的是借“论古”来“讽今”,抓住这个课眼,就能很顺利地找到“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这一藏于文末的文眼。

二读课文找“文眼”。这是分析理解的过程,是关键步骤。这里的读是选读,是在通读基础上选读重点段落,旨在找出能够集中体现课眼的文眼。所谓文眼就是“文中藏眼”。清人刘熙载有个生动形象的说法,叫做“眼乃神光所聚”,就是文章艺术构思的凝聚点,也是作品外景内情的交融点,它在结构上起着牵动制约全篇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抓住了文眼,就等于抓住了理解和把握文章的钥匙。例如茅盾先生的名篇《风景谈》中,“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便是它的文眼,是全篇的“通体之眼”,找到并抓住它,便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治繁从简,治杂从约。

找准文眼是“文眼导读”的关键一步,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边读边议,认真研究,弄清文眼的位置,掌握识别文眼的方法,还要体会文眼设置的巧妙之处。不同文章文眼的设置方式也不相同,但是只要学生在通读时抓准课眼,选读时便可有的放矢,经过反复练习,便可熟能生巧。文贵有眼,文眼又贵在巧设——不事雕琢,不露痕迹。找到这巧设的文眼,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三读课文析“字眼”。这是赏析品味的过程。这里的读是精读,这里的字眼,主要指课文中除生字词外的重点字词,如直接表达主题思想的字词;含义深刻、耐人寻味的字词;富有表现力的字词;使用频率高,社会交际能力强的字词等。的词《沁园春·长沙》中“鱼翔浅底”的“翔”字,便是极富表现力的关键字眼。“翔”本意是鸟飞,鱼怎么会“翔”呢?经过引导点拨,充分讨论,学生终于明白了“翔”字的妙处:①水流清澈,观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游鱼的优美姿态;②水流缓慢,鱼儿在水中游得自由自在;③明净如镜的江水像一面大镜子,将蓝天白云倒映在水中,水天浑然一体,那鱼儿可不就是“翔”吗?一个“翔”字,境界全出。析透“翔”字,便可领悟到那如诗如画的深邃意境。

辨析关键字眼的过程,其实也是深入品味文眼,透辟赏析全文的过程,因为文眼之光即是对那一处处字眼之光的凝聚,反之,这些关键字眼文句也是对文眼的顾注。

四读课文列“板眼”。这是总结归纳的过程。这里的读是精读基础上以分析概括为主要目的阅读,是将前面零散的分析归结成整体的过程。板眼则是针对文章坐标图解及板书设计而言的。

所谓坐标图解,是指根据文章的文眼位置及其文眼顾注的巧设过程,按照“欣赏画面点睛之妙意境开拓情意升华”四个环节,深入指点学生理出文章的外在线索、内在线索、轴心线索,运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数学知识,画出文章的坐标示意图,其画法如下:

一画O点:表示文章的“通体之眼”即文眼;二画X轴:表示文章的段落层次,是文章的外在线索,又叫实线;三画Y轴:表示作者的思路情感,是文章的内在线索,又叫虚线;四画Z轴:表示文章的点睛之笔,是文章的轴心线,又叫中心线索;五画XOZ:表示文章的内容;六画YOZ:表示文章的形式。

准确、简洁、新颖的板书设计,不仅便于学生迅速准确地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形成美与愉悦的熏陶和感染。板书有核心,统帅全板的核心即是板眼,学生见板眼而知全板,见全板而明全篇,而这板眼,又恰是文眼的突现。如《守财奴》的板书:一枚铜钱,四个场面,一个核心,便活画出了老葛朗台这个拜金主义执着狂的灵魂,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以上四个步骤,简而言之则可概括为:整体把握抓“课眼”,分析理解找“文眼”,赏析品味析“字眼”,归纳概括列“板眼”。课眼是教学设计的纲,文眼是通篇的神,字眼是文中的闪光点,板眼则是诸眼在课堂上的聚焦点。在教学目标的统帅下,眼眼相扣,步步深入。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注: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认识》第75页。)有鉴于此,学生的模仿与训练当然也是教改实验的重要步骤。一般来说,对于便于进行整体教学的单元,我便直接从其中选出典型的一篇做示范,其余篇章请学生自读讨论,做模仿练习,并通过研讨点拨体会各篇章之间的异同;对于不便直接进行整体教学的单元,则根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以及教学实际进行小范围的适当调整,以便于学生举一反三。我在教改实验中尤其重视及时补充课外阅读训练材料,以加大容量,开拓视野,培养锻炼学生的迁移能力。

三、“文眼导读法”教改实验效果

“文眼导读法”教学改革经过一年的系统实验,已初见成效。实验班学生学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提高了。无论课上还是课下,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课堂上一改以往死气沉沉看老师唱独角戏的局面,真正做到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文者情、教者情与学者情融为一体,学生已逐渐由厌学向好学、由苦学向乐学转变。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同是一篇难度大些的课文,如《林黛玉进贾府》,实验班只需两课时便能圆满完成任务,对照班用了四个课时仍不能彻底解决问题;一个同样的教学单元,实验班两周内便可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对照班则需三周才能完成。由于有了充裕的时间,实验班学生每周都能在教师指点下阅读课外材料一万字以上。

其次,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听说读写能力有所增强。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在独立扫除文字障碍的基础上,实验班学生能准确迅速地找出“外祖母家自与别家不同”这一文眼,从环境、人物两个方面理清作者的思路,整体把握课文,在淮北市教委组织的“香港百年”知识竞赛中,以实验班学生为主的参赛队(占四分之三)勇夺第一,他们那敏捷的反应,机智的应变,丰富的表达受到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在校团委组织的九八寒假社会调查报告评比中,实验班学生获12个奖项中的7个,分获一二等奖的作品《关于龙河污染情况的调查》和《中学校园“追星热”》等先后被《小记者导报》以头版发表。能力是可以迁移的,实验班学生在其它学科的学习中也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受到任课教师的普遍赞誉,在上各类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时,大家总是不约而同地选定在这个班。由于有了良好的学风和班风,实验班被淮北市教委评为97~98学年度市级先进班集体。

第三,学生的考试成绩有所提高。第一学期结束时,在用外地试卷统一考试,由任课教师流水阅卷的期末考试中,实验班语文总评72.51分,对照班语文总评70.03分。在第二学期与兄弟学校的联考中,由外校教师命题,学校组织其它年级教师阅卷,考试结果比较如下:

上一篇:陈情表教案范文 下一篇:火烧云教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