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破灭范文

时间:2023-12-13 16:36:45

六国破灭篇1

从《六国论》这个题目上,我们能读出什么信息?(根据“论”字,知道本文文体是议论文)大家还记得议论文三要素吗?(论点、论据、论证)很好,我们将结合议论文三要素来阅读这篇文章,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目标。从文章题目上,我们还能读出其他信息吗?(六国论,论六国,这题目揭示了文章的论题)能不能说得具体点,论六国的什么呢?(论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能不能简洁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就是本文的什么内容?(中心论点)文中还有其他表论点的句子吗?(“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不赂者以赂者丧”)这两个论点与中心论点是什么关系?(它们是中心论点的分论点)它们是从什么角度立为分论点的?(从赂秦与不赂秦两个角度)赂秦导致自身力量削弱,灭亡是自然的,不赂秦又为何会灭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六国相较于秦国,实力弱于秦,联合才有自保的希望,一旦失去别国支援,就会被各个击破。赂秦诸侯灭亡后,不赂秦诸侯就失去了援助,难以独自保全。)

所以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总根子在于赂秦。论点阐释清楚了,接下来就要论证了。作者扣住分论点论证了吗?(扣住了。第三段和第四段分别论证了两个分论点。)何以见得?(第三段举的是赂秦诸侯的例子,第四段举的是不赂秦诸侯的例子。)很好,从两段所用的事实论据可以看出。那么,这两段分别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进行论证?(第三段以对比论证和引用论证为主,第四段以举例论证为主,兼用了假设论证。)

我们来读读第三段,作者将哪些方面的内容进行了对比?分别得出哪些结论?按顺序说说看。(一、将秦受贿得地与战胜得地,赂秦之国赂秦失地与战败失地相对比,得出秦所大欲,诸侯所大患,都不在战而在赂的结论。二、将诸侯祖先创业艰难与诸侯割地不甚惜对比,看不出结论。三、将诸侯割地的幻想与实际效果对比,得出奉之弥繁,侵之愈急的结论。四、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对比,得出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的结论,或薪不尽,火不灭。)第二组对比没找到结论,从论证分论点的角度出发,这组对比可以去掉吗?将原文相应语句改为“诸侯赂秦割地,如弃草芥……”怎么样?(可以去掉,在论证分论点上语意是完整的,并无脱漏。)那作者原文不就显得冗余了吗?该怎么理解原文这层对比呢?(有这层对比,后文写诸侯割地不甚惜,就有一种讽刺惋惜的意味。结合写作目的,作者通过议论六国灭亡的原因,批评北宋朝廷以钱帛贿赂契丹西夏以求苟安的国策。作者此层对比实有婉讽当朝苟安国策的意味。如果去掉就失去了此层婉讽现实的意味,也将作者痛心惋惜的情感一并去掉了。)仔细品味,确实如此,看来此处可看作一处似冗实佳的妙笔。那么引用论证又有什么用呢?(这处引用本身又运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赂秦诸侯地不割尽国不灭亡就不得安宁的道理,同时也作为对前面对比论证的总结,指明了赂秦有百害无一利的事实。)

很好,我们再来读读第四段,看看不赂秦诸侯不能独完的具体情形。(齐本是大国、强国,最后终究还是灭亡了。因为它“与秦”而不助五国,最终亡于孤立无援,正是对第二分论点的最佳注脚。燕赵都是小国,却因不赂秦而用兵抵抗得以后于赂秦诸侯灭亡,这对于赂秦诸侯来讲真是莫大的讽刺。作者此处当有将燕赵与赂秦诸侯对比观之的意思,以此揭示赂秦早亡,抵抗能存的事实,或许也是让当朝统治者认识到,燕赵之亡,非战之罪,乃智力孤危,战败而亡,不得不然。)假设论证部分又有什么作用?(假设六国诸侯对秦谋略无误,则可与秦一争高下,胜负成败,或未易量。从赂秦的反面揭示,不赂秦,诸侯才可能有活路,赂秦则必亡,从而回扣“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既然赂秦必亡,那么诸侯都不赂秦就一定不亡吗?这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回答?(没有)也就是说,不赂秦,仅仅是胜负成败或未易量的结局。作者有没有为诸侯支招,使其立于不败呢?(有。在第五段。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也就是变赂秦为招揽人才,变各自为战为联合抗秦。)事实上,六国因赂秦而灭亡了。赂秦诸侯为什么放着联合自保的路不走,非要走赂秦亡国之路?(为秦人积威之所劫。说到底,他们怕秦国,在他们心里有秦的积威。)因此,作者总结六国赂秦灭亡的历史教训说,“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你认为,这一句仅仅是客观总结历史教训吗?(不。还有告诫的意味。只是,为国者的范围还比较宽泛,没有直指当朝。)那作者有没有联系实际的告诫呢?(有。文章最后一句。也揭示了本文的写作目的。)作者联系实际发出告诫运用了哪些方法?(对比:将弱于秦的诸侯也能有胜秦形势与当朝拥有天下已自不弱对比,告诫当朝,借助偌大的天下,敌人再可怕也有抵抗自保的活路。假设:以假设的语气,避免矛头直接指向当朝,委婉告诫,如今富有天下,远非六国诸侯可比,再走六国老路就连六国都不如了。激将之意寓于奉承之语中。)

至此,本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思路都清楚了。还有一个问题需要大家在此基础上课后思考:如果将本文的段落全部取消,请你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为本文重新划分段落。(此思考题意在激励学生再审视文本的论证思路。实际上,苏教版教材的一、二两段确实可以合并,第四段的假设论证部分也有可分立出去的道理。)

以上是笔者在备课中的一段不成熟的思路,敬请方家批评指正。

六国破灭篇2

一、确立论点要见解独到。

高中生立论的缺陷是什么?人云亦云。“立”的往往是“地球人都知道”的公理、常理、大道理,鲜见“我认为”的己见、锐评、新视角。苏洵是如何来立论的呢?请看: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六国为什么会被秦国所灭?世人都认为“兵不利(军事实力差)”“战不善(作战不得法)”,而苏洵却“惟陈言之务去”,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弊在赂秦”。它警示我们:众口一词,只会让人大倒胃口;见解独到,方能让人耳目一新。

二、阐发论点要切割分解。

高中生阐发中心论点的缺陷是什么?整吞整咽。不能横向联系、纵向开掘,将中心论点切割分解成2至3个分论点,使议论入里、入骨。苏洵是如何来阐发中心论点的呢?请看:

① (赂秦)破灭之道也。

②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并没有都去“赂秦”,所以苏洵对中心论点“弊在赂秦”的论证没有整吞整咽,而是机智地将它切了一刀,把六国分成“赂者”和“不赂者”两大阵营,并分别提出了一个分论点。“同归”但“殊途”,这就将两条迥异的破灭路线图划向了纵深。它警示我们:整吞整咽,只会不明就里;只有切割分解,方能鞭辟入里。

三、剖析事理要分步推进。

高中生剖析事理的缺陷是什么?一步到位。直接从起点跨向终点,而不能“走两步”,将推进的过程分步展示出来。苏洵是如何来剖析事理的呢?请看:

①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分论点一)

②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分论点二)

苏洵在剖析事理时,很擅长“走两步”,剖析“分论点一”的推进过程是“赂秦力亏破灭”,剖析“分论点二”的推进过程是“赂者丧(不赂者)失强援(不赂者)不能独完而丧”。正因为分步推进,事理才剖析得明了透彻。它警示我们:一步到位,让人只觉“不讲‘理’”;只有分步推进,方能让人感到“理之凿凿”。

四、分析问题要放出眼光。

高中生分析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缺少眼光。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叫视力,眼睛看不到的地方才叫眼光。仅靠视力,往往近视、短视;凭借眼光,方能透视、远视。苏洵是如何来分析问题的呢?请看:

① 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

② 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苏洵在①句中放出的是联系的眼光,燕、赵为什么会陷于“智力孤危”的境地,“战败而亡”,是因为“秦革灭(韩、魏、楚)殆尽”,燕、赵失去了“强援”。在②句中放出的是发展的眼光,地有限,越“赂”越少;欲无限,越“赂”越大。以“赂”求和,只能苟安一时,久必“颠覆”。它警示我们:缺少眼光,就会囿于眼前,浮于表面;只有放出眼光,方能高瞻远瞩,入木三分。

五、解决问题要亮出实招。

高中生解决问题的缺陷是什么?空喊口号而无实招,诸如“我们一定要(应该、必须)……”等。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在议论文中解决问题时也应该挤干“吐沫”,拿出“干货”。苏洵是如何来为六国出谋划策的呢?请看:

①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②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③ 并力西向。

苏洵为六国设的图存之道有三:一是重用谋臣,二是礼贤下士,三是六国联合。此三策,“可谓至论”(陶望龄《三苏文苑》)。它警示我们:空喊口号,只有虚张声势之嫌;只有亮出实招,方显试手补天之力。

六、论证方法要随机应变。

高中生运用论证方法的缺陷是什么?单打一,而且多半为例证法。他们往往不能根据论证的实际需要选用最给力的论证方法。苏洵除了例证法之外,还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呢?请看:

① 六国破灭,其根本原因在“战”还是“赂”?一比即知: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对比论证)

② “赂秦”能息战吗?一喻即明: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比喻论证)

③ 齐、燕、赵亡于用兵抗秦吗?把历史假设一下即晓:

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假设论证)

④ 北宋朝廷以赂求和是明智之举吗?把古今类比一下即醒: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类比论证)

苏洵在综合运用上述论证方法时,既能因需而选,又能各尽其用。它警示我们:单打一,只会削足适履,法“钝”其力;只有随机应变,方能量身定制,法“尽”其用。

七、论证思路要充分展开。

高中生论证思路的缺陷是什么?原地绕圈。既不能深入进去,剥笋抽丝;又不能生发开来,拓展延伸。最典型的莫过于有些同学的“三段论”:“三段论”式论证思路论证层次1语言标志1苏洵“跟进”思路第一部分:提出论点1我们应该……1提出论点+切分说理第二部分:例证论点1某某人(事、物)就是……才……1例证论点+分层对接第三部分:得出结论1所以,我们一定要……1得出结论+提出主张苏洵是如何展开论证思路的呢?他在“三段论”的每一部分之后都追加上了“跟进”论证,请看上表。它警示我们:原地绕圈,只能抱住“理”,“知其然”;只有充分展开,方能摊开“理”,“‘揭’其所以然”。

八、举例论证要以议带叙。

高中生举例论证的缺陷是什么?讲故事。在议论文写作中,举例本身不是目的,论证观点才是目的。为此,举例论证不能追求例子的感染力,把故事讲得活灵活现,而应注重例子的说服力,以议带叙――用“观点”剪辑例子,能印证观点者,留而串之;与观点游离者,剪而弃之。苏洵是如何以议带叙的呢?请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

苏洵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观点来修剪齐亡史实,以区区31字就将齐国结交秦国、不助五国的外交政策以及由此导致的灭亡结局论述得一清二楚。言虽洗练,但理已析透。它警示我们:讲故事,只能讲清事情;只有以议带叙,方能厘清事理。

在时下一片“奇文熏得学子醉”的炒作声中,我们呼吁广大高中生“不畏浮云遮望眼”,回归课本这个“娘家”,走读写结合之路,练一招一式内功。我们坚信:你阅读会心颔首之日,就是写作妙手偶得之时。

六国破灭篇3

六国之亡于秦者,非在秦之兵利而战善也。六国之所亡者,亡于其之小失。

故曰:“六国之小得者,毁其千年之基业也;而六国贪其小得,以致助秦立其霸业矣。”

秦非圣贤之国,不免有其之失,然六国之失百倍于秦之失,是故秦可并六国而得天下也。

七雄皆曾变法,而六国之法皆不足。燕赵魏之变于兵政,齐楚韩之变于民政,而未得全也。反观秦之卫鞅公之变法,兵政与民政兼有所顾。是故秦虽地处山西而强,六国虎踞中原而衰。

赵自武灵王变法,兵自强盛,几与强秦相衡,犹有略胜之势。然于长平一役,赵以括易廉颇,而括为纸上谈兵之辈,致四十万赵卒卒为秦将白起所坑杀,赵始衰矣。后又至秦击赵者,李牧御之,然赵诛李牧,以致秦破邯郸,赵亡于秦矣。是故赵之所以亡,亡于用臣而不明。

韩魏两国同出于晋,本友邻之邦,又扼中原之命脉,乃六国与秦之必争之域。然韩魏之争于尺寸之间,不同御山西之强秦。韩魏曾九战之,而战秦则少矣。且韩魏慑于秦虎狼之威,数度割其地以求和,以致秦不费兵卒而强矣。是故韩魏之所亡,亡于友邻不谐而和于秦。

自燕将乐毅破齐七十城,齐燕已结世仇。后则征战不休,皆欲灭敌以后快,而无余力助三晋御山西之强秦。三晋以亡,而齐燕无力御山西之秦也。至秦破灭临淄,燕丹使荆卿刺秦王未果,而招致王翦之六十万秦兵渡易水而灭燕矣。是故齐燕之所亡者,乃记于世仇,而不助中原三晋御虎狼之秦。

楚踞于江南之地,天府之土,兵多将广,而数冠七雄之尊。至秦之卫鞅公变法以来,楚犹强于秦,然楚人独善其身,而不与嬴亦不助三晋御于强秦也,以致秦灭五国,势力强盛,天下大势已定矣,楚终继五国而亡矣。是故楚之所亡,是其坐山观虎斗,以致坐以待毙。

六国皆有所失,而秦之失少于六国,是故秦得以并天下。

向使六国合纵御秦,三晋之兵西进于秦,齐楚之师北入函谷关,则恐秦人之御其不及也,又何以并天下邪?

是故古人云:“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此言得之。

六国破灭篇4

2、公元前226年,王翦攻破燕都蓟,燕王杀太子丹求和,燕破。公元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 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3、公元前224年,王翦率领十万大军攻打楚国,屯兵练武、坚壁不战、以逸待劳。一年后,楚军斗志涣散、粮草不足,遂从前线撤军。王翦乘机追击,消灭楚军主力,占领楚都寿春,俘虏楚王负刍。王翦又率军渡过长江,平定了江南,灭越国置会稽郡。楚亡。

4、公元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公元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

5、秦乘势各个击破,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雄的局面结束。

六国破灭篇5

苟以天下之大出自宋朝的苏洵《六国论》,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苟以天下之大的意思是如果凭着一统天下的大国。

《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代表作品。《六国论》提出并论证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精辟论点,“借古讽今”,抨击宋王朝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政策,告诫北宋统治者要吸取六国灭亡的教训,以免重蹈覆辙。

(来源:文章屋网 )

六国破灭篇6

1、思焉而得,故其言深;感焉而得,故其言切;触焉而得,故其言易。

2、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

3、天下无内忧必有外惧。

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5、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6、知理而后可以兵举兵,知势而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7、用心于正,一振而群纲举;用心于诈,百补而千穴败。

8、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9、明于大而暗于小。

10、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

11、未战养其财,将战养其力,既战养其气,既胜养其心。

12、兵良而食足,将贤而士勇。

1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14、一忍可以制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15、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16、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7、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18、君子不待囊而劝,不待贬而惩。

19、善用兵者以形固。

20、君子慎始而无后忧。

2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22、百人誉之不加密,百人毁之不加疏。

23、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24、声不绝于耳,色不绝于目。

25、择之以才,待之以礼。

26、教化之本,出于学校。

27、敌国相观,不观于其山川之崄、士马之众,()相观于人而已。

28、贫民耕而不免于饥,富民坐而饱以嬉。

29、忧在内者,本也;忧在外者,末也。

30、事垂立而辄废,功未成而旋去。

31、夫功之成也,非成于成之日,必有所由也。

3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六国破灭篇7

曾记否,秦灭六国就是利用六国的不团结、不合作的这个弱点逐一攻破的。故苏洵在《六国论》中总结道:“灭六国者六国也,而非秦也。”若是六国能团结起来抗秦,六国之亡或许就能免矣。秦始皇用其远交近攻之策,而六国君主只顾自己的利益,却没想到正中秦人心怀,这六国灭亡的事实就深刻地揭示了“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由此可见合作是多么重要呀!

还记得那个黑色的“5·12汶川大地震”吗?中华大地上发出了阵阵的撕裂声,国人悲痛万分。但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它震不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团结关爱的合作之情。

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加美丽的山河图,纵然山河破碎,纵然困难重重,但人们手拉手,心连心,筑成了一座坚强不摧的长城。我们也看到了武警战士们义无反顾冲向废墟的身影,看到了白衣天使悉心照料着受伤的群众,看到了心理老师耐心地为孤子们讲述着梦想的伟大,看到了用爱编织成的一件件物品运向灾区……在这场灾难中,我们看到了更加顽强的中国。

三个臭皮匠抵上一个诸葛亮。伟业积累在一个个看似渺小的个体上,是一个个平凡的付出,却造成了伟大的传奇。爱迪生因发明电灯而流芳于世,但他的发明离不开全身沾满土灰的工人,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离不开那些为新中国事业顽强奋斗的人。

而我们,从现在起更应该明白合作的重要,前面的路或许布满荆棘,你走过去需要的不仅是个人的智慧,还需要众人的帮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你有信心向前吗?

迈入新时代雄心勃勃的你,别忘了合作就是力量,合作会让你充满活力与信心。

六国破灭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拓展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常常机械地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模式,所有的问题都有标准答案,学生失去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资格,创造力也被扼杀了。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要求教师必须对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

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学生实际,要达到时代性、趣味性和实用性的统一,既注重基础,又拓宽视野。语文创新教育的根本内涵是“语文创造力绝非是一种知识特征,绝非是对语文知识进行简单的摄取、改组和运用,而是与积累、涵泳、顿悟相伴而生的一种强烈的发现问题,探求问题,解决问题的不懈的心理取向,超越意识和精神品格。”

要想在阅读中扩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教师首先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创新教育”,也就是教师要创造性地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非常好的一种形式,因为语言本身就为读者创设了想象的空间。“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想像使人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探索。”

的《沁园春?雪》是把古典的诗词格律与豪迈的革命情怀融合一体的现代诗歌奇葩。在朗诵和品味这首词时,一幅壮美的雪景展现了:长城内外,苍茫一片,滔滔黄河,雪冻冰封,茫茫大地,白雪覆盖,玉裹银装。红日升起,霞光万道,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娇艳多姿!这就是想象的结果。通过对“望”“看”“惜”等关键词的想像,让我们感受到一位意气风发、充满豪情的伟人形象,以及他博大宽广的胸怀,雄伟旷达的气魄,豪迈奋发的感情和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正是想像为学生插上了创造的翅膀,在想像中,进入了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中,享受魅力,理解作品的意蕴,从而获得人生的感悟。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常用形式,这种思维方式是从一个基点出发,多方位,多层面地展开思维。在讲授苏洵的《六国论》时,让学生体会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展开了丝丝入扣,步步紧逼的论述,畅快淋漓的说理,铿锵有力的语言。首先给学生介绍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借古讽今,以六国破灭的旧事,来劝谏宋王朝不能采用投降屈辱的政策。课前预习让学生回顾搜集六国破灭,秦国一统天下的历史,学生在搜集材料时,也会有自己的看法。同时教师结合苏辙的《六国论》让学生比较阅读。苏辙从另一个角度阐发了自己的观点,也就是六国之所以覆灭,是由于将相谋士目光短浅,缺乏政治主见;胸无战略,不能联合抗秦。通过两篇文章的比较,学生朝着多种方向去分析问题,思维的局限被打破,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就会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理解,提出新的观点,在激烈的讨论和辩论中加强了发散思维的训练。

三、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采用通常情况下的普遍习惯的单向思维完全相反的思路,从对立的,完全相反的角度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思维。这种思维方法,是一种打破常规,非常奇特而又绝妙的创新思维方式。

在指导学生阅读《林教头风神庙》时,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对理解文章有很大帮勘。官差董超、薛霸在野猪林要谋害林冲,在这危急关头,鲁智深对林冲及时搭救,愤怒之下要杀害两位公差,在林冲的劝告和坚持之下,董、薛二人才免于一死。讲到这里,教师及时提出一个假设,如果鲁智深和林冲在野猪林把两个公差杀害了,然后一起投奔梁山,这样对人物的塑造和情节的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老师的讲析,自己的理解和课外知识的补充,他们对作者塑造的林冲的形象特点,即“忍”和侥幸苟安有了深刻的认识:首先,在野猪林,“官逼”的程度还没达到林冲“忍”的极限。其次,林冲如果杀了两个官差,他的性格特点就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再者,《水浒传》中还有其他一些人物靠林冲来表现,一些情节也需要靠林冲的经历来展开,因此林冲和鲁智深杀死二公差的情节就不够合理。最后,在山神庙,官家要置林冲于死地,林冲就不可能再忍,杀了恶人,投奔梁山。因为这才是人物命运发展的必然,也是故事情节发展的必然,读者看得痛快,作者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的火花,关键在教师的引导,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一块阵地。要最大限度地引领学生思维求变、求新,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插上创新思维的翅膀,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空间,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独创能力的人才。

上一篇:描写秋景的诗句范文 下一篇:天冷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