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摘抄范文

时间:2023-03-03 20:15:19

狂人日记摘抄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1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对课外阅读的实施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纸,接触更多、更丰富的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更现代的途径了解到最新信息。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比,课外读物虽然是间接材料,但也有其优势。由于作者已经对一些信息进行了加工整理,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这些材料往往更精练,更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而且书籍报刊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不同门类的知识、见解都有涉猎,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见闻,增加对事物认识的深度,自然也可以帮助他们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但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还并不完全具备独立筛选、合理吸收的能力。在丰富的媒介中,如何选择对初中学生有益的内容,确保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必要的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做好积累。可以在班级成立图书角或是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每个孩子所拥有的藏书量和种类是有限的,但是一个班级五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对图书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拿出一本书来交流,每个孩子就能看到五十本不同内容、类别的书。长期坚持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各种知识储备均衡,积累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引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指导学生读哪些书,用什么方法读,什么时间读,等等。尤其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告诉他们应该阅读哪些方面的书,一天、一周的最佳阅读量是多少,还要提醒学生及时积累,如摘抄、写提要、写读后感等。对于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在理解意思和手法的基础上摘抄,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要能学会加以评析,能抓住其中最精妙的地方。长期坚持这样的语言积累,自己进行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还可以引导学生做批注,直接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冰心的许多小诗就是她整理自己的读书批注和平时的灵感而成的。对于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文章、书籍还可以有选择、有方法地做读书笔记,并学会对自己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需要时即时查阅,并经常回顾、思考,不断加深理解。

采取一些方法鼓励学生读书,可以在图书角旁设计“新书推荐栏”,帮助孩子找到合适自己阅读的书的同时,在班级形成积极的正面导向。还可以设计“读书统计表”,让每个孩子自己记录下读书的题目、页数,并在班级进行评选,等等。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在班级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例如组成读书小组,自发规定每天的读书时间,并建立读书汇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准备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旦被激发,积累的材料自然就会日渐丰富。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多练习,包括进行仿写训练。读是为了写,引导学生投入地读,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用心地写,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文中之长,如根据所读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续写训练,或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定向写作训练,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一种技能,甚至可以成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模仿和不断反复的实践得到培养与提高的。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练习。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自悟其理法,不至于空讲知识。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很多名家大家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借鉴,并加以自身创造,从而获得成功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就是王勃模仿了北朝庾信所写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作。而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一篇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大诗人莱蒙托夫少年时期写的很多诗,就是对普希金的诗句的简单改写。既在创造中适时进行合理模仿,又在借鉴中不断增加自己的创造性因素,这些文学大师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学生而言,多读多写,不拘长短,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也就会逐步提高。

对于优秀的长篇名著,每个学期应有明确的读书计划,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此丰富作文积累。

苏教版七到九年级教材共推荐了六部名著:《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和《朝花夕拾》。但作为初中三年的阅读量,这六本书显然远远不够。师生共同推荐,共同认可,补充了《目送》、《文化苦旅》、《花田半亩》《骆驼祥子》《茶花女》等十八本中外名著,每个学期达到每位学生最低四本的阅读量。学生自由组合,组成读书小组,自主推荐一位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组长,组长和成员共同讨论,选出本月要读的名著,并在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读书成果。学生在对大量的经典书籍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书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还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素养。

每两周开设一节美文赏析课,由各小组推荐美文,美文的来源主要是各类杂志。杂志上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放学前后的点滴时间翻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班级构建喜爱读书的风气。此外,每位学生每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摘抄一篇美文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或者针对自己比较欣赏的文字写写自己的感想或心得。在美文赏析课上,可以让小组选出的推荐美文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美文的理由,再由其他同学补充,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丰富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注释: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小学习作 存在问题 解决办法

习作教学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二是学生的学。在实际习作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习作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1)习作的立意雷同,立意水平不高,甚至不会立意。有的学生不懂得立意,不清楚习作的目的,写作过程思路不清,语言不丰富,或者无话可说。有时候一篇习作,全班几乎一个口径,雷同现象严重。

(2)习作的材料不足是学生不愿完成习作的一个主要的原因。没什么可写,表现在没有自己的语言,说空话、套话甚至摘抄别人的习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象普遍。

(3)不会选择材料。学生的生活经历很丰富,有些方面的知识超过我们。如学生经常练写人的习作,而在他们的身边有大量可歌可赞的人物,如父母、同学等,但学生对选择材料感到困难。

(4)语言积累单一。学生认为学习语言只需学习语文书,写习作须看习作书,这样就把语言积累面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其实语言学习的面是非常宽泛的。“行万里路,破万卷书”说明语言的学习积累无处不在。在数学、科学、信息技术课堂上都有学生学习的语言,和同学的交谈,师生问答,长辈的对话,人们的嬉笑怒骂,甚至风声、雨声,动物的鸣叫都是学生语言积累的材料。

(5)语言没文采。习作是由语言堆砌而成的,语言质量的高低是衡量一篇习作优劣的主要标志。很多学生写作都过不了语言关,表意不明确,表达不准确,不生动是常见的毛病。

2.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

(1)教师工作不认真,浮于形式。在学生习作之前,教师对习作的要求讲解不细或直接要求学生按照书上的要求完成,其结果只能是做了一锅夹生饭,不尽如人意。

(2)教师的要求过高,与实际脱节。教师对学生的高要求,无可厚非,能促进学生的进步,但要求过高就是脱离实际,是理想主义者,其结果是徒增烦恼,事与愿违。

(3)教学模式陈旧,训练太机械。在习作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习作指导侧重于习作的布局谋篇,字词、修辞方法的运用、材料的选择,如何开头、过渡、呼应等,形成固定的教学模式,束缚学生的想象空间,这样学生在写作时顾虑重重。

(4)教师的批改流于形式,学生对习作优劣兴趣索然。我们对学生的习作的评价通常有等级、评分和习作评语,而尤以评语为主。习作的评语是沟通老师与学生的纽带,评语可以把教师的希望、习作的不足及习作的闪光点传递给学生,对学生的习作起到指导作用,也可调动学生写习作的积极性,然而很多时候,老师的评语过于简单,而且充满批评与指责,对不同的习作评语大致相同,评语达不到应有的作用。

(5)教师忽略学生模仿,追求新颖。在教学中我们经常说别人吃过的馍不香,表明我们对模仿的忽略甚至反对,但模仿是学生习作的一种方式不应被忽视。

二、小学习作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1.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任何事情,只要感兴趣,你就会全力以赴,乐此不疲。(1)根据情趣,指导学生习作。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领略大自然的风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联想、想象获得写作的冲动,使学生产生表达、交流的欲望,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2)根据情感,指导学生习作。写能打动心灵深处的内容,学生就有话可说。如:语文版六年级上册《卖火柴的小女孩》,我通过课件展示小女孩为卖火柴挣钱而冻死在大年夜的过程,对比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学生感慨万千,很快写出读后感。

2.帮助学生积累习作材料,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1)多阅读多实践。书是学生间接获得知识的阶梯。大量阅读能帮助学生扩大视野,积累知识,间接接触社会,丰富学生的语言,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及写作能力。当学生的文学语言积累到一定程度,并用其表达自己的思想时,学生的习作语言一定不会干巴巴,定能写出文情并茂的文章。

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可又高于生活,很多作品语言能真实、细致地表现生活,给人以美感,让人动心,这都是“生活积蓄”的结晶。在生活中,我们教给学生观察生活,品味生活的能力,达到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的目的。在春季,带领学生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美景。在夏季,看微风轻拂杨柳。在秋季,观赏金黄的庄稼及山上繁星点点似的水果。在冬季,带领学生欣赏晶莹的雪花,堆雪人,打雪仗,从而获得对大自然的主观认识。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如:小组活动、歌咏比赛、诗歌朗诵活动、英语角等。鼓励学生在家中多参加家庭活动,为家庭做力所能及的劳动,如:打扫卫生、洗碟、刷碗、养猪、放羊、春种、秋收等,为习作积累材料。

(2)多写日记多练笔。对学生提出写日记的要求,但要因人而异,不搞一刀切,不拘体裁、格式,但要说真话,实话,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长此以往,学生必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写作有材料,下笔就会如有神。

3.教师应提高认识,创新教学方法。

(1)学生习作行为是主观意愿表达行为。教师对于学生的习作的作用是感情的疏通、思路的开导、方法的指导和表达的指导。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学生有了写作动机,才会有写作兴趣。

(2)鼓励学生模仿,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方式。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俄国作家莎士比亚的《狂人日记》写成的。名人尚且如此,何况学生呢?模仿不等于照抄,在模仿中要有自己的东西。习惯成自然,模仿成功就是自己的东西。

(3)认真批改习作,让评语发挥应有作用。很多学生不愿看教师的评语,也不敢看教师的评语,究其原因,是我们用成年人的思维想象学生的习作能力,而忘记他们只是初学者。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只是学生考卷上的语文成绩?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什么?难道只是教科书上的那几篇文章?我觉得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是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和提升学生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同样也应是我们广大一线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学的目的所在。而诸多语文能力中,"写"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写作,是学生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最重要的形式,也是语言学习和运用的最全面的总结和检测;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它牵连着读、说、听的能力;学生写得水平,也就客观地反映了他读、说、听的能力水平,是衡量一个学生语文能力素养的重要尺度。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必须长期把作文教学紧抓不放,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但在农村中学,能写好作文的学生并不多,作文教学的任务更加艰巨。如果只在每周一次的作文课上,才抓作文教学,由于缺乏很好的实例,难免干巴巴,并不解决问题,学生做起作文来还是不知从何下手。如何克服困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呢?我认为,结合课文,利用课文来指导写作,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好方法。那么,如何利用课文来指导写作呢?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唤起学生表达的欲望

要想使课文成为一篇好例文,必须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逐步分析,即由分析课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每个自然段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学生往往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的思想感受。教师设计问题要抓住能够与学生形成共鸣的一些思想内容,唤起学生表达自我的欲望。然后再从思想内容回到语言文字,回味作者是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其实这就是在潜移默化地教学生怎样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如果不激起学生的写作欲望,学生没有作文表达的动机,写作文只是完成作业,作文仍然会空洞单调,干巴乏味。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文本,巧设问题,诱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才能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比如:在学习莫泊桑的名篇《项链》时,在解决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小说主旨等问题,领悟"即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巧妙构思,理解结尾项链之假的必然性后,我说:"小说刚刚告诉我们项链是假的,就结束了,这可怎么办!我还有好多好多的疑问没有答案呢,马蒂尔德知道了项链是假的,会不会要求佛莱思节夫人赔偿?是要求赔偿她的项链,还是她十年的青春?她会怎么做?佛莱思节夫人又会怎么做?赔!还是推脱?马蒂尔德的丈夫知道了项链的真相,又有何反应?会不会影响他们夫妻的情感?他会怎么做?佛莱思节先生知道了这件事又有何反应?都十年过去了,对佛莱思节夫人来说那挂项链是由假变真了,它还在那个青缎盒子里吗?你一定有很多的想法,给《项链》写个后传吧。"

2.充分感受课文之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材所选的很多文资兼美的文章,很容易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如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所选的刘白羽的《日出》烘云托月、满怀激情;徐志摩的《泰山日出》想象奇幻、感情奔放;高建群的《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比喻形象、拟人生动--尤其是写太阳跳跃着,颤抖着降落的那一自然段,写景细腻,充满人情味。教师带领学生充分感受课文之美,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再比如,赏析完马致远的《秋思》之美后,成功的激发了学生对"天净沙"这一曲牌名的兴趣,学生课后尝试着写出了好几首"天净沙",虽然稚嫩,但是有几首很值得一读。

3.尝试借鉴课文写法,训练学生写作的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要"以课文为例"。鲁迅先生说:"凡是已有定评的作家,他的作品全部就说明着,应该怎么写"。既然名家名篇已告诉我们怎么写,我们就应该深入体味和领悟名篇的奥妙,掌握名篇的写法。有鉴于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大胆地借鉴。

要借鉴写法,模仿是一条捷径。

东汉的张衡,仿班固的《两都赋》作《二京赋》;唐代的柳宗元,仿郦道元的《水经注》作《永州八记》;清代的吴伟业,仿白居易的《长恨歌》作《园园曲》;鲁迅借用果戈理的《狂人日记》的命题和斯坦尼的写作手法作《狂人日记》……不要觉得仿写太"入格"了,要知道是先有"入格",而后才能"出格"。

我在上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蚂蚁》一文时,就让学生模仿了本文的"感悟式"写法。先让学生采用拟人化手法细腻地刻画自己熟悉的动物,然后寻找契合点抒发感慨,发表议论,效果非常好。

4.坚持积累好词佳句,丰富学生写作的素材

多抄多记多背名篇佳句好词,可以使学生增强语感,掌握优美生动的词汇,熟悉灵活多样的句式,了解不同的语言风格。

农村学生,课外书相当缺乏,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的积累,就显得特别重要。我让学生把每一课的好词佳句分门别类地摘抄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上,并且要求学生多读多记。坚持一段时间后发觉,学生写起作文来不再像挤牙膏,而是呼之欲出,信手拈来,文章的内容也不再空洞无物,而是日渐地丰富、具体起来。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4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做怎样的现代文阅读作业呢?笔者认为应该首先从作业的形式上加以优化。现代文阅读作业的形式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体现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寓学于乐。既可读课文,也可读报刊,读杂志;既可看纸质材料,也可看影视网络;既可读文本,也可读生活,读自然,读社会;既要把听、说、读、写结合起来,也要把观察、想象、体验、感悟穿插其中。当然,探索初中阶段学生现代文阅读作业的具体形式,还得把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尝试:

一、以读,以背代答。

所谓“阅读”,当然首先是“读”,通过读把文本读懂读透。但我们似乎习惯于书面问答的作业形式,而忽略了“读”。其实,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慢慢积累的过程,不是凭几次训练就可习得的。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就是对语言的感知能力,而语感的培养主要借助语言的积累,多读多背是培养语感的捷径。王尚文教授在《语感论》中反复强调“只有读才能创造语感”这一道理,提出要培养学生的语感,除了“课内的精读、美读、烂读外,更需要课外的泛读”。《课程标准》也强调读的重要性,指出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并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浏览等分别作出相应的评价要求。所以我们在布置现代文阅读作业时,要合理考虑“纯读”这种形式,并留给学生读的时间。

有的文章情感真挚,富有韵味,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文章情感。如果学生能读得声情并茂,就说明学生对文本主题已有深入理解。相信,口头朗读作业肯定比书面问答更受学生欢迎。有时我们在课堂上学习了名家的著作,很有必要进行课外拓展。如学习鲁迅的《孔乙己》,我们肯定向学生介绍鲁迅的第一篇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如果在该天布置作业“课外阅读《狂人日记》”,想必学生是多么愿意啊!既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激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又有效拓展了课外阅读面,何乐而不为呢?

知识就是积累,学习语文尤其需要积累。对于课内外文本中一些经典文句,我们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还可以适当要求背诵。如描写精彩、生动传神的语段,抒情强烈、感人至深的语段,说理透彻、精辟独到的语段,或是蕴含哲理、回味无穷的语段,都可以让学生背一背。笔者认为,出几道问题让学生做,其作用是微乎其微的,而就其中能引起学生共鸣、颇有感慨的片断进行背诵,相信若干年后,学生还会记忆犹新,因为这个年龄段正是背诵记忆的好时期。

二、寻章摘句,批注点评。

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之一,所以也是每次阅读作业或测试不可或缺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品味能力,是否只能是书面形式呢?其实不必急功近利。在课内外阅读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准备一本欣赏摘录本,就文段中优美的词、句、段摘抄下来。如人教版七上第三单元为同学们展现的是色彩斑斓的大自然,这里有春风夏雨,有秋霜冬雪,作者用美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美的景色,抒发美的情感。“单元导读”里就明确要求:“要反复朗读,在整体感知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句段和词语,并将它们摘抄下来。”该单元的课外阅读作业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从报刊、杂志或网上查找描写四季景色的文章,并把有关春、夏、秋、冬的精彩词句和文段归类摘抄。从表面看来,学生只是摘录,没有体味和推敲,但其实,学生在摘录之前要作出选择,这不正是鉴赏的第一步吗?况且寻章摘句,细水长流,日积月累,定能厚积薄发。

对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我们可以提高难度。不仅要求摘录,还应问个为什么。要求在摘录的同时,简要作出批注,加以点评。为鼓励学生积极性,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摘录成果,简述摘录理由。这种批注点评自由度大,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能激起学生的阅读共鸣和阅读热情。

三、定时定点,专栏专题。

《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书,养成阅读习惯,我们要积极探索现代文阅读的新形式。在班级里,笔者专门设置了“每周论坛”、“半月文摘”和“每月一书”等阅读活动。所谓“定时”,就是该项活动有规定的时间;所谓“定点”,就是在指定人数范围内;所谓“专栏专题”,就是每次交流讨论有规定的栏目和主题。如“每周论坛”规定在每周一早上,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在一周报纸中读到的重要消息及评论;“半月文摘”为隔周阅读作业,要求学生把半月里读到的一篇最精彩的文章以打印、复印或誊抄的形式呈现,可在原文中就优美词句作圈点勾画,也可在后面作批注点评,写上推荐此文的理由。统一用A4纸,每人一份,每半月装订成一本,在班级中传阅;“每月一书”要求同学们每月读一本书(较厚的也可以两个月读一本),于每月底专门设一节阅读课,就主要内容与阅读心得进行或详或略的交流。有时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定本月阅读主题。如七年级上册第三课为台湾作家席慕蓉的《贝壳》,作者委婉轻柔的文笔和执着真挚的情感一定让同学们意犹未尽,就此我们可以趁热打铁,课外让同学们阅读“席慕蓉诗歌和散文”,进一步感受其风格。又如该册第六单元的五篇文章中有安徒生童话、中国古代神话、伊索寓言等,这个月我们可以要求学生课外阅读相关故事,举行讲故事比赛。

这样把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做到定时定点,设定专栏与主题,既便于活动持续开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又有利于教师指导,提高阅读针对性和有效性。如果能把这一活动落到实处,那么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就不再会是一句空话。

四、走进生活,实践体验。

语文是母语,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相等。《课程标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育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努力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业,也不能拘泥于课本知识,广阔的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学习语文的广阔天地。阅读不仅是读文本,也要读生活,读自然,读社会,读人生。把课文与生活结合起来,把阅读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失为阅读作业的又一形式。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许多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哲理意味,如何让学生体会其内涵,我们常常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把文本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在教学《散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中年人尊老爱幼、承前启后的人生责任,我们可以布置“生活阅读题”,要求学生去采访爸爸妈妈,了解爸爸妈妈的家庭责任;并进而扩大到社会,让有条件的学生去采访一个单位或一家企业,了解该单位或企业的人事组成和年龄结构,调查中年人在单位或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在完成这份作业的同时,真切地体会到父母的辛苦,感受了中年人的责任,从内心萌发出对父母的孝顺和感激之情。先不说这种访谈活动对于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单就学生深入生活、实践社会的教育方式,就比书面做题具体务实的多。

五、借助网络,探究拓展。

借助网络资源,用新课程理念改革语文作业形式,丰富语文作业内涵,拓展语文作业外延,是新时期设计语文作业行之有效的途径。网络平台信息具有丰富性、快捷性、互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为我们的语文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作业资源。与时俱进,利用网络平台构建适合学生的阅读作业新体系,是学生很感兴趣的。

例如,有感情朗读课文,能配上合适的音乐当然效果更好。那么在该天的预习作业中不妨就布置“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网上搜索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可以想象学生在寻找音乐、尝试配乐朗诵的时候是多么地投入,多么地专注。而且,学生在挑选乐曲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激发了阅读兴趣,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

当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相关资料搜集,更是方便快捷。如让学生搜索作者的生平经历,文本的创作背景及相关的课外拓展资料,或某一疑难问题、社会热点问题等的探究等,网络都不失为最有效的凭借工具。网上读书也不愧为一种时尚的读书方式。有时,让学生课外阅读某作家的作品,学生不一定有,若改成网上阅读某一作品,多么方便快捷。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5篇

俗语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无米,无论教师如何传授烧饭的方法,学生仍然无法烧出可口的饭菜来。君不见,蚕不吃进桑叶便吐不出丝来。蜜蜂不采集花粉,便酿不出蜜来。同样,学生没有储备生活的积累、材料收集和真切的体验,又怎么能写出像样的文章呢?所以说,积累和聚材是作文的第一门槛。首先,要把好这一关作文才会焕然一新,只有大量地占有材料,才会得心应手,左右逢源,这就是要做一个有心人。深入体验勤于阅读,日久天长,就会“材源广进”。

一、熟读背诵,积累材料

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教法和学法,也是我国几千年来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私塾教学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千家诗》《幼学琼林》,私塾能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老师才开讲,而我们今天的课文讲解也是在学生认真吟咏、体味的基础上进行讲评,而不是脱离实际地讲大道理,讲究理论。古语有“收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治学经验之谈,无不强调一个“读”字。现代作家鲁迅、茅盾、巴金对传统古典文学《古文观止》《红楼梦》,唐诗、宋词无不熟读背诵,多读文章,熟读文章,要花费时间心力是件苦事,可是一旦工夫用上,无论是说话,还是作文,稍加思考就有许多词语句子涌来,任你取舍调配,所以应引导学生多读课文,精粹典范文章,尽量要求背诵。

二、字斟句酌,吸取语言精华

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许多老师主张让学生大量阅读,但怎样才能取得收益和实效?如果多而有得这当然最好不过,倘若贪多。而嚼不烂,积食不化,则不如少而精。所以我们主张学生聚材,不应片面追求多,而应努力做到质量“好”。它讲究的是一个“熟”字,不熟就不能转化迁移,也无法提取运用。有些学生每天勤读苦抄,却不见作文水平长进,关键在于阅读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研读。这种消闲的阅读心态,消极情绪的调动和微量心智的投入,使阅读一开始就烙上先天不足的印记。又怎能促进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朱熹强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其次,也是更重要的一点,一些书在阅读和摘抄之后就放在一边,不再“谋面”,可叹一次性阅读留下的印迹模糊、朦胧,究竟能起多大作用。而上述夹生式的阅读,只在头脑中留下了浅浅的印迹,并没有形成有效的记忆。阅读积累一定要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化入自己筋肉血脉,熟了才能广纳博取,才能活跃于脑际,呼之欲出。只有充分吸收,全面滋补,才能真正转化为有效手营养品。

三、加大作文密度,从实践中积累语言

现在的中学生整日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来,很少有时间光顾阅览室阅读报刊。而写作文时便没了词,真可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说过:“读书是学习,使用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只有通过熟读背诵,调动大脑增加语言的信息量。数理化需要天天练习,重知识轻作文是一个普遍现象,怎样才能改变现状?而作文也需要加大力度。不但要加大作文密度,也需要改变观念,把自己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在设计练习和评讲作文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全身心地去感受,在写作文之前就应理清思路,潜心思考同一个教室的同学,面对同一个事物为什么有些人能够“言之有物”,而有一些人却不行。这是因为客观人物、景物、入耳入目但不入心,那么这些事物对你来说永远是陌生的事物。观察仔细,体验不深入,总觉得生活平庸,区区小事,何足下笔,没有创作的欲望。作文是学生人生体验和思想感情的流露,所以作文要让学生过好“体验关”“思想关”,才能有一个奇妙的构思,深刻的见解。老师可采用大作文与小作文结合,口头与书面结合,自由与统一结合。灵活多样,加大作文的训练。这样,学生在不断运用语言中激活了自身语言的沉淀,又不断吸入他人的新鲜语汇,使自身语言不断丰富。

背诵、阅读与写作相结合是提高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可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6篇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苏霍姆林斯基也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所以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学生对各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学生正是通过阅读各种资料收集信息,接收知识,培养自己。

初中语文教学的两个重点,一是阅读,一是写作,就像是一个人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那么,如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在阅读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使阅读深入到学生生活之中,成为未来学习的主要技能呢?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开设阅读指导课,提高学生阅读的兴趣;指导选择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加强阅读指导的层次性、针对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层次,克服阅读盲目性,增强阅读效果。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结合课文教学,由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扩张。如学过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生命的意义》之后,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学习鲁迅的《孔乙己》可以向学生推荐《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种延伸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二是按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如:喜爱文学的可多推荐一些中外名著;好奇心强对理科知识兴趣浓厚的可多推荐《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读物;对政治、历史感兴趣的则建议他们多读一些名人传记……这样学生既乐于接受,又培养了学生的爱好,为学生发挥个人潜能打下基础,而阅读能力也就在这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三是注意容量适当,循序渐进。在向学生推荐的读物中,既要注意与学生的阅读能力相适应,又要注意不能一次要求太多,这样学生才能读得好,而兴趣倍增。

二、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学生对阅读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动力,才能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知识广博爱读书的人,读书是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的妙语连珠旁征博引常常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阅读的欲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制订个人读书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查学生读书计划落实的情况,适当举办读书之类的活动,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的方法很多,技巧也不少,教师应首先应让学生掌握“速读”与“精读”这两种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篇课文开始应通读浏览,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思想感情,然后开始“精读”,精读的时候要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关键的词句,精美的词语,生字新词应圈点、勾画,疑难之处,心有所感的地方,应批注。这种阅读方法要在教师具体反复指导下,学生才能逐步掌握。对于课外阅读,学生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确定“精读”或“速读”,读完之后,要把一篇或一本书的内容串起来融会贯通。 “速读”可以增加阅读的广度,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精读”则增加阅读的深度,理解前人的思想精髓。

四、指导课外读物的选择

古人云:开卷有益。课外阅读益处多多,但我认为开卷未必有益。别林斯基说得好:“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对于学生而言,好读书只是开始,读好书更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一是选择符合学生自身阅读兴趣的课外读物。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学生喜欢《电脑爱好者》、有的喜欢《四书五经》、有的却去看《中国法律和中国社会》。学生只有对读物感兴趣,才能主动去阅读和思考。

二是选择符合学生阅读能力的课外阅读。低中年级学生适宜读图文并茂的短文,如童话、寓言、民间故事等,高年级学生知识面较广,阅历较丰富,可以阅读一些游记、惊险和科幻小说甚至古典名著等。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7篇

语文学习中量化泛滥败坏了学生的胃口。量化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一种手段,在学校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许多语文老师将其过多的引入,让学生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最早的如错一个字写一百遍,一天必须一篇日记(不少于350字),一个星期交一篇大作文(初中不少于600字,高中不少于800字,因为考试就是这字数,平时就得未雨绸缪,戴着镣铐跳舞)。后来逐渐发展,加上了一周不少与2500字的摘抄,一个月至少读一本名著(当然得附上读后感或者填写一张读书卡片)……。有的甚至在量化管理中渗透了“因材施教”的原则,以考试的分数作为布置作业的标准。

以上的量化管理的方法笔者也曾经尝试过,我认为不能全部否定这种方法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但过多的量化容易让学生生活在“怕语文”的环境里。魏书生老师曾经说过,语文挺好学的,也就是高高兴兴写一篇文章,高高兴兴说一段话,高高兴兴读点课外书。如此多的量化,学生会高兴吗?不会,他们也怕高兴过头被量化了。

日益狭窄阅读课堂阅读败坏了学生的胃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时间的挤压和想讲完教案上所写的众多的知识点,一篇文章还没有读上两遍,就被老师急匆匆地拽入课文的条条框框的讲解与枯燥的分析。学生还没有找到自己求知的兴奋点和触发点,与作者的文本和老师的理解还隔着厚厚的一堵墙。其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也可想而知,理所当然了。阅读是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流,学生只有在碰撞交流中才能提高阅读能力。近年来,语文学习须多读的观点已深入人心,对学生阅读拓展的指导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般来说,阅读拓展可采用以下方法:

1、由课文延展到课文作者的相关作品,如鲁迅的《孔乙己》延展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不朽作品,甚至还可以介绍《鲁迅自传》及其它相关作品。

2、从课文延展到体裁类似、时代相同的作品,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可延展到《唐诗三百首》。

3、由课文节选延展到全篇,如初三教材节选《威尼斯商人》,就可延展到整部歌剧,而《智取生辰纲》更是引导学生读名著的良好契机。

4、由课文注释典故神话传说延展到相关作品,如成语“负荆请罪”就可延展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神话传说“望帝啼鹊”延展到李商隐的诗。

5、由课文延展到内容、风格相似的作家作品,如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可延展到闻一多的《死水》和郭沫若的《女神》。

6、由课文延展到写作手法类似的文章作品,如《海燕》的象征手法可以延展到《白杨礼赞》、《荔枝蜜》等。

从以上方法可以看出,他们都强调了教材是例子的作用,但教材绝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涵盖所有可以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笔者认为还可以作以下尝试:

1、由家乡的风俗习惯、故事传说延展到乡土教材、校本教材的阅读。

2、由学生的作文交流延展到校园文学的阅读。

3、由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作品阅读。

4、由教师的阅读感悟组成推荐书目,内容至少应包括当代文学精品、网络文学精品、中外名著等。

虽然成果丰硕,但我们的语文课堂让学生读的时间还是过少,特别是学生无“任务”读的时间过少,“如果你觉的讲不好,你就干脆让学生读吧!”那样至少不会败胃。

试题的所谓模拟、强化训练败坏了学生的胃口。语文学习有这样一个规律“平时靠积累,临场靠发挥”。为了分数,一些宽松的语文阅读课堂却日益萎缩,学生用“宝贵”的读书时间换来了机械重复拷贝式的训练,鲜活的课堂变成了讲座式的备考,走进这样的误区,只会倒了学生的胃口。

试题训练的所谓模拟、强化训练在阅读中犹为突出。“阅读是半壁江山”这是学生试题研究后的顿悟。分分,学生的命根,阅读训练是不得不面对的客观现实。面对考试阅读所占比例,阅读试题训练成了对症下药的民传秘方,一篇篇从报刊杂志上原版摘抄,转眼间成了学生单调机械的一节节课,又被学生幻想成考场上珍贵的一沓沓资料,考试结束,学生才知道其中的大部分是一页页废纸。如此的阅读试题训练强度,教师痛苦、学生痛恨,也让语文备考迷失在痛心的沙漠里。

围绕应试的作文教学败坏了学生的胃口。在一些中小学,作文教学还停留在教师布置,学生写,教师再改(或者打个分数)、念“写的好的”的简单流程上。不同的年级,作文教学的重点没有变化。曾经写“下水作文”呼声早已销声匿迹,满分作文、升格作文、考试作文秘籍充斥着教辅读物、报刊杂志。面对如此强大的功利性写作的攻势,作文教学也就选择“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这条路了。当语文教师自觉不自觉的选择了这条路,学生作文也就离“我手写我口”朴素观念越来越远了。学生写时,得提醒自己要升华文章的主题,得锤炼不是很应试的语言,得符合字数的限制,得符合积极向上的审美要求。这样折腾了数次,部分学生的作文胃口也就败了。写到这里,有人会说,是应试教育败坏了学生的胃口。也不尽然,试想,如果学生有好的学习语文的胃口,他还怕应试吗?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8篇

【关键词】亲近;触摸;感受文字

【Abstract】LuXunisnotonlytheliteraryarenagreatmaster,isalsoanationalflag.Mr.LuXuntheshortlife,hasleftbehindnearlysurelythecharacterculturalheritageforourChinesenation.Hiswork,hismanner,histhoughtthataffectsandfollowsmetopassthroughmeLuXunthelife.Mr.LuXunisourexample,readstheLuXunwork,Lurapidthoughtinfluence,isalsowetotheLurapidworkteachingpursue.Asteacher,wecannotnotbeimpossibletohopethateachstudentsbecometheLurapidsuchwriter.But,weareactuallypossible,shouldalsocauseoureachstudentstolooklikeLurapidsuch,deeplylovesthemotherland,deeplylovesthepeople.ThisisLuXunthespirit.TheLurapidworkissuchclassics.InheritsLuXunthespirit,readstheLurapidwork,insistedthattheLurapidworktheteaching,shouldstillbewefromnowontheteachingpursue.

【Keywords】Beingintimatewith;Touching;Feelingwriting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可悲!”前几日在网上看见一个消息,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说中小学教材上的鲁迅文章将淡化课本,理由是语言生涩难懂,学生不好学,专家称应结合时代背景删掉一些文章,我感到很不可理解;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更让我感到匪夷所思。陪伴我们成长的鲁迅作品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怎么一下子就成“鸡肋”了。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走过我的鲁迅人生。

1亲近鲁迅,触摸童心

我相信读过刘华建老师和钱理群先生合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的人,都能在书中读到一个“可亲、可爱、又特别”的鲁迅形象。正如编者所言,鲁迅是值得一辈子去读的。透过他的作品,中国人能更了解自己。

在我们六年级语文书中有一个单元是初识鲁迅。教材以“初识鲁迅”[1]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心融意畅。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编排这组课文,让学生能借助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小学生尽己所能地初步认识、了解、感受鲁迅,其意义不言而喻。

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我真替现在的小学生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单元专题来了解、学习我们民族的一个伟大人物。同时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对鲁迅作品的印象。一想到童年的往事,人们就能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想到闰土,就想到月夜刺猹的画面。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而且很喜欢那个生气勃勃,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少年闰土。首先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从比我早读书的叔叔哥哥姐姐们那里开始的,他们放学回来,在家学着闰土的模样,用草绳编织的银项链,用木棍制作的钢叉,做保卫瓜田的游戏。从此,鲁迅这个名字也就在我心中占据着崇高的位置了。上小学了,亲自学鲁迅的《少年闰土》,对知识丰富、月夜刺猹的闰土更是钦佩万分。课后和儿时的伙伴也曾学着闰土雪地捕鸟的方法捕过麻雀很多次。为什么中年闰土的形象远远不及少年闰土在儿时的心中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因为少年闰土的童心吸引着我们的吧。上中学时,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老师讲鲁迅刻“早”故事的第二天,班上每个学生的课桌都会贴出一个“早”字。鲁迅就这样情深款款地向我们津津乐道童年的乐园,使我们很容易地入乎其内,并神游不已。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倡《童心说》,文章开始所言“夫童心者,真心也,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触摸童心,寻找乐园,让我在童年时代亲近了鲁迅。

在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鲁迅读本》,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引领着我的学生更进一步地走近鲁迅文字。教学完本单元,我禁不住自己的情绪,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鲁迅是个犀利深刻的人之外,鲁迅更是个有着童心童趣的人。从那之后,爱读书的学生们,在日记里也写了很多关于鲁迅文章的读书笔记,也摘抄了《小学生鲁迅读本》里很多好句好段。此外,“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着这些精心摘抄的鲁迅文字,我似乎明白了,我这样的教学,担负起了“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任务。或许将来他们会和我一样谈起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时候能回忆起这一篇篇典范的文章。

2色貌如冰,肝肠似火

“色貌如冰,肝肠似火”,第一次记住这句话是我大学的现代文学老师评价鲁迅的时候教给我的。鲁迅故事在她那里真是如数家珍,说起来头头是道,谈起鲁迅来她就很激动,每次几乎都是用“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来结束她高潮的讲解。后来阅读到张宗刚《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2]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时,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亲切,用这句来评价他的《彷徨》真是切评了。似乎又看见我的老师站在那讲台上给我们讲“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他的书唤醒了世界”的场景。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首篇《祝福》是我中学时候学的,文中祥林嫂是中国文学长廊中着名的悲剧女性形象。她辛酸坎坷的遭遇引出了许许多多学生的眼泪。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四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第一次来到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来到鲁家时,丈死子亡,“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

第三次是在捐门槛后,在祭祖时节仍遭到斥退,“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连精神也不济了。”

第四次写她被赶出鲁家流落街头,临死前“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是一个活物。”

通过四个时期的肖像变化特点,又特别是抓住眼睛,准确地表现出她的精神状态和她每况愈下的辛酸过程,深刻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性格的顽强。鲁迅写得真是具体,那头发、那脸色、那眼珠、那竹篮、那拄着的竹竿,使我们看上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这就是为什么祥林嫂让人家喻户晓,历历在目的的原因吧。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彷徨》里还有篇让我难忘的文章《伤逝》。对它的偏爱不仅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的一篇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仍然也来源于我大学授课的女老师那难忘的讲解。记得在讲授人物形象的时候,老师采取的是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来和它进行分析比较的。那节课的主题好像叫做《子君和娜拉的命运轨迹比较》。我们知道娜拉个性解放的精神曾激动过不少中国妇女的心,子君就是一个具有自我的娜拉式的新女性。“我是我自己的!”娜拉喊出了这句让女性为之震惊觉醒的话,并勇敢地离开了所谓的幸福家庭。在鲁迅的《伤逝》中,子君也喊道:“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这两个女性的人生演绎只有两条出路:除了堕落便是回来。易卜生是位激情型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给娜拉提供的出路无疑地是理想化、浪漫化的。鲁迅的小说《伤逝》,就通过子君的“出走——回家——凋逝”给出了一个相反的答案!鲁迅提出了中国妇女走出旧社会囚笼的出路:“解放了社会,便解放了自己”。结束课题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句话:

个性解放却不能因为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会失去附丽。

此后,在班上很多女生笔记本上都常有“我是我自己的!”座右铭。坚持“我是我自己的”,其实也就是坚持要有独立的人格吧。那时候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该去做一个有独立个性与追求的女性,无论是爱情上还是事业上,不甘作傀儡!

3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都知道鲁迅。”中华民族不能没有鲁迅——因为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中华民族拥有一种贯穿历史长河的民族精神,“舍生就义”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实守信,勤俭廉政”[3]的道德品质,这些都是有指导性的为人准则。语文教学的“传道授业”,把民族精神的“道”通过各种语言文字而深入学生的骨髓,营造出一个不屈不挠、厚重踏实的民族精神。新课改带给语文课堂很多亮点,然而我们却无不遗憾的发现,属于民族灵魂的中华民族精神,已从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作品中消失。特级教师韩军的《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我想,文言文之所以能够引领着我们“回家”,那是因为文言文中蕴涵着太多的民族要素吧。如今,把最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文章从教科书中减少下来,这样的改革是否能体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提到鲁迅精神,首先记忆最深的是“横眉冷对”,后来读到写的《论鲁迅》,其中对他的读解,才知道他的政治远见、他的战斗精神、他的牺牲精神汇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精神到底是什么?除了的解读外,我们还可以用民谣清唱史诗剧《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演讲的话来回答“我从前看工农大众,就好像是花鸟鱼虫,全不知道他们流血流汗,都是在为别人劳动。其实他们都是泥土,泥土才能种出繁荣,我们自命不凡的优越,实在是低级趣味的平庸。”在这几句话中,也就明确了鲁迅的民众思想。

收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鲁迅文字,显得那么悲凉而滞涩,与小学语文课本上明朗流畅的鲁迅文字截然不一样。然而我对鲁迅灵魂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他的集子《野草》、《呐喊》里学到的。谈及鲁迅文字的民族魂,我们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概括: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高中学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他文学革命的实绩。《狂人日记》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比喻和象征了肃清封建思想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和毒害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毒害,充满旧文和酸腐气味的旧知识分子形象。此外,知识分子题材,写作形式也纷繁多样,还有对封建知识分子伪善面目丑恶灵魂进行揭露的形象,比如封建伪道士高老夫子;还有对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进行批判的知识分子,比如《孤独》中的魏连殳等等。

我多次讲授《文学概论》,讲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偏爱拿鲁迅塑造的阿Q来分析。每讲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感觉阿Q就是一面镜子,无论哪个阶级、阶层都可照出自己的阿Q相。鲁迅喜欢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的,喜剧性与悲剧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正如他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读鲁迅的着作,受些鲁迅思想的影响,也是我们对鲁迅作品教学的追求。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鲁迅那样的作家。但是,我们却可能,也应该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像鲁迅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就是鲁迅精神。

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提供了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同样,鲁迅的小说则是“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4]经典的修习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心灵。如同学习三字经一样,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经典存留下来。鲁迅作品就是这样的经典。传承鲁迅精神,多读鲁迅作品,坚持鲁迅作品的教学,应仍是我们今后教学的追求。参考文献

[1]人教论坛六年级上册系列备课之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教材是如何“编写鲁迅”的》

[2]张宗刚.《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年5期,总第126期).

[3]刘详.《语文课改中民族精神的张扬与颠覆》.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亲近;触摸;感受文字

【abstract】lu xun is not only the literary arena great master, is also a national flag. mr. lu xun the short life, has left behind nearly surely the character cultural heritage for our chinese nation. his work, his manner, his thought that affects and follows me to pass through me lu xun the life. mr. lu xun is our example, reads the lu xun work, lu rapid thought influence, is also we to the lu rapid work teaching pursue. as teacher, we cannot not be impossible to hope that each students become the lu rapid such writer. but, we are actually possible, should also cause our each students to look like lu rapid such, deeply loves the motherland, deeply loves the people. this is lu xun the spirit. the lu rapid work is such classics. inherits lu xun the spirit, reads the lu rapid work, insisted that the lu rapid work the teaching, should still be we from now on the teaching pursue.

【key words】being intimate with; touching; feeling writing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悲的,一个有了伟大人物而不去景仰的民族更可悲!” 前几日在网上看见一个消息,在第四届鲁迅论坛上,说中小学教材上的鲁迅文章将淡化课本,理由是语言生涩难懂,学生不好学,专家称应结合时代背景删掉一些文章,我感到很不可理解;北京师大附中一位老师坦言:“鲁迅作品几乎快成了中学语文教学的一块鸡肋。”更让我感到匪夷所思。陪伴我们成长的鲁迅作品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怎么一下子就成“鸡肋”了。鲁迅既是文坛巨匠,又是一面民族旗帜。鲁迅先生短暂的一生,为我们中华民族留下了近千万字的文化遗产。他的作品,他的为人,他的思想,影响并伴随着我走过我的鲁迅人生。

1亲近鲁迅,触摸童心

我相信读过刘华建老师和钱理群先生合编的《小学生鲁迅读本》的人,都能在书中读到一个“可亲、可爱、又特别”的鲁迅形象。正如编者所言,鲁迅是值得一辈子去读的。透过他的作品,中国人能更了解自己。

在我们六年级语文书中有一个单元是初识鲁迅。教材以“初识鲁迅”[1]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周晔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通过自己的真情回忆,展现了鲁迅的音容笑貌,读来使人心融意畅。阿累的《一面》,文中的对话和外貌描写十分传神,字里行间倾注着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三篇文章之后,教材安排了臧克家的诗歌《有的人》。四篇课文都是引导学生潜心研读、感受人物形象的极好范本。编排这组课文,让学生能借助文质兼美的课文,让小学生尽己所能地初步认识、了解、感受鲁迅,其意义不言而喻。

教学本单元的时候,我真替现在的小学生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单元专题来了解、学习我们民族的一个伟大人物。同时也不禁想起自己小时候对鲁迅作品的印象。一想到童年的往事,人们就能想到鲁迅笔下的闰土;一想到闰土,就想到月夜刺猹的画面。在我还没上学的时候,我就记住了而且很喜欢那个生气勃勃,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少年闰土。首先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是从比我早读书的叔叔哥哥姐姐们那里开始的,他们放学回来,在家学着闰土的模样,用草绳编织的银项链,用木棍制作的钢叉,做保卫瓜田的游戏。从此,鲁迅这个名字也就在我心中占据着崇高的位置了。上小学了,亲自学鲁迅的《少年闰土》,对知识丰富、月夜刺猹的闰土更是钦佩万分。课后和儿时的伙伴也曾学着闰土雪地捕鸟的方法捕过麻雀很多次。为什么中年闰土的形象远远不及少年闰土在儿时的心中记忆犹新?我想大概是因为少年闰土的童心吸引着我们的吧。上中学时,读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老师讲鲁迅刻“早”故事的第二天,班上每个学生的课桌都会贴出一个“早”字。鲁迅就这样情深款款地向我们津津乐道童年的乐园,使我们很容易地入乎其内,并神游不已。明代思想家李贽提倡《童心说》,文章开始所言“夫童心者,真心也, 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 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 触摸童心,寻找乐园,让我在童年时代亲近了鲁迅。

在教学中,我结合《小学生鲁迅读本》,紧紧把握鲁迅的这颗童心,引领着我的学生更进一步地走近鲁迅文字。教学完本单元,我禁不住自己的情绪,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鲁迅是个犀利深刻的人之外,鲁迅更是个有着童心童趣的人。从那之后,爱读书的学生们,在日记里也写了很多关于鲁迅文章的读书笔记,也摘抄了《小学生鲁迅读本》里很多好句好段。此外,“路本来是没有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看着这些精心摘抄的鲁迅文字,我似乎明白了,我这样的教学,担负起了“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启蒙任务。或许将来他们会和我一样谈起博大深邃的鲁迅精神和鲁迅文化的时候能回忆起这一篇篇典范的文章。

2色貌如冰,肝肠似火

“色貌如冰,肝肠似火”,第一次记住这句话是我大学的现代文学老师评价鲁迅的时候教给我的。鲁迅故事在她那里真是如数家珍,说起来头头是道,谈起鲁迅来她就很激动,每次几乎都是用“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来结束她高潮的讲解。后来阅读到张宗刚《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2]一文中对《彷徨》的评价是“色貌如冰,肝肠似火”时,如同久别重逢的老朋友那样亲切, 用这句来评价他的《彷徨》真是切评了。似乎又看见我的老师站在那讲台上给我们讲“目前是这么离奇,心里是这么芜杂,他的书唤醒了世界”的场景。

《彷徨》是鲁迅的第二本小说集,首篇《祝福》是我中学时候学的,文中祥林嫂是中国文学长廊中著名的悲剧女性形象。她辛酸坎坷的遭遇引出了许许多多学生的眼泪。最让我难忘的是那四次祥林嫂的肖像描写:

第一次来到鲁家时,“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来到鲁家时,丈死子亡,“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

第三次是在捐门槛后,在祭祖时节仍遭到斥退,“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只是失神的站着”、“第二天……连精神也不济了。”

第四次写她被赶出鲁家流落街头,临死前“五年前的花白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是一个活物。”

通过四个时期的肖像变化特点,又特别是抓住眼睛,准确地表现出她的精神状态和她每况愈下的辛酸过程,深刻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性格的顽强。鲁迅写得真是具体,那头发、那脸色、那眼珠、那竹篮、那拄着的竹竿,使我们看上一眼就再也不会忘记,这就是为什么祥林嫂让人家喻户晓,历历在目的的原因吧。正如高尔基所说:“艺术作品不是叙述,而是用形象、图画来描写现实”。

《彷徨》里还有篇让我难忘的文章《伤逝》。对它的偏爱不仅仅因为它是鲁迅唯一的一篇写男女爱情的作品,仍然也来源于我大学授课的女老师那难忘的讲解。记得在讲授人物形象的时候,老师采取的是将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来和它进行分析比较的。那节课的主题好像叫做《子君和娜拉的命运轨迹比较》。我们知道娜拉个性解放的精神曾激动过不少中国妇女的心,子君就是一个具有自我的娜拉式的新女性。“ 我是我自己的!”娜拉喊出了这句让女性为之震惊觉醒的话,并勇敢地离开了所谓的幸福家庭。在鲁迅的《伤逝》中,子君也喊道:“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力!”在妇女解放的道路上,这两个女性的人生演绎只有两条出路:除了堕落便是回来。易卜生是位激情型的浪漫主义作家,他给娜拉提供的出路无疑地是理想化、浪漫化的。鲁迅的小说《伤逝》,就通过子君的“出走——回家——凋逝”给出了一个相反的答案!鲁迅提出了中国妇女走出旧社会囚笼的出路:“解放了社会,便解放了自己”。结束课题的时候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两句话:

个性解放却不能因为离开社会解放而单独解决;没有远大的理想,爱情也会失去附丽。

此后,在班上很多女生笔记本上都常有“我是我自己的!”座右铭。坚持“我是我自己的”,其实也就是坚持要有独立的人格吧。那时候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应该去做一个有独立个性与追求的女性,无论是爱情上还是事业上,不甘作傀儡!

3表现的深切,格式的特别

我想起了这样一句话:“英国人都知道莎士比亚,俄国人都知道托尔斯泰,德国人都知道歌德,中国人都知道鲁迅。”中华民族不能没有鲁迅——因为他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

中华民族拥有一种贯穿历史长河的民族精神,“舍生就义”的价值取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诚实守信,勤俭廉政”[3]的道德品质,这些都是有指导性的为人准则。语文教学的“传道授业”,把民族精神的“道”通过各种语言文字而深入学生的骨髓,营造出一个不屈不挠、厚重踏实的民族精神。新课改带给语文课堂很多亮点,然而我们却无不遗憾的发现,属于民族灵魂的中华民族精神,已从部分老师的课堂上、作品中消失。特级教师韩军的《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共鸣。我想,文言文之所以能够引领着我们“回家”,那是因为文言文中蕴涵着太多的民族要素吧。如今,把最能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鲁迅文章从教科书中减少下来,这样的改革是否能体现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弘扬民族精神的目的?!

提到鲁迅精神,首先记忆最深的是“横眉冷对”,后来读到写的《论鲁迅》,其中对他的读解,才知道他的政治远见、他的战斗精神、他的牺牲精神汇成了一种伟大的“鲁迅精神”。鲁迅精神到底是什么?除了的解读外,我们还可以用民谣清唱史诗剧《鲁迅先生》中鲁迅先生演讲的话来回答“我从前看工农大众,就好像是花鸟鱼虫 ,全不知道他们流血流汗,都是在为别人劳动。其实他们都是泥土,泥土才能种出繁荣,我们自命不凡的优越,实在是低级趣味的平庸。”在这几句话中,也就明确了鲁迅的民众思想。

收在高中语文课本上的鲁迅文字,显得那么悲凉而滞涩,与小学语文课本上明朗流畅的鲁迅文字截然不一样。然而我对鲁迅灵魂的理解,更多的是在他的集子《野草》、《呐喊》里学到的。谈及鲁迅文字的民族魂,我们可以用鲁迅自己的两句话概括:一是“表现的深切”,二是“格式的特别”。高中学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都以“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显示了他文学革命的实绩。《狂人日记》所发出的“救救孩子”的呼吁,比喻和象征了肃清封建思想文化对青年的影响和毒害的时代要求,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孔乙己是深受封建科举毒害,充满旧文和酸腐气味的旧知识分子形象。此外,知识分子题材,写作形式也纷繁多样,还有对封建知识分子伪善面目丑恶灵魂进行揭露的形象,比如封建伪道士高老夫子;还有对小资产阶级的软弱动摇进行批判的知识分子,比如《孤独》中的魏连殳等等。

我多次讲授《文学概论》,讲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都偏爱拿鲁迅塑造的阿q来分析。每讲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我感觉阿q就是一面镜子,无论哪个阶级、阶层都可照出自己的阿q相。鲁迅喜欢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的,喜剧性与悲剧性达到了和谐的统一。正如他说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先生就是我们的榜样,读鲁迅的著作,受些鲁迅思想的影响,也是我们对鲁迅作品教学的追求。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希望每一个学生都成为鲁迅那样的作家。但是,我们却可能,也应该使我们每一个学生都像鲁迅那样,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这就是鲁迅精神。

恩格斯称赞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提供了法国社会的现实主义历史”;列宁则称赞“列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同样,鲁迅的小说则是“中国社会从辛亥革命到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的一面镜子。”[4]经典的修习能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塑造人的心灵。如同学习三字经一样,一个民族一定要有一些真正的经典存留下来。鲁迅作品就是这样的经典。传承鲁迅精神,多读鲁迅作品,坚持鲁迅作品的教学,应仍是我们今后教学的追求。参考文献

[1]人教论坛六年级上册系列备课之第五单元“初识鲁迅”.《教材是如何“编写鲁迅”的》

[2]张宗刚.《伟大的灵魂探秘——解读鲁迅》.(《名作欣赏》2001年5期,总第126期).

[3]刘详.《语文课改中民族精神的张扬与颠覆》.

狂人日记摘抄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教材 诵读 积累 导写 兴趣

在作文教学中由于没有现成的“作文指导”,老师的指导往往是三言两语、发张例文草草了事,学生亦如挤牙膏、榨芝麻,写出来的作文既没文采又无章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教材”就是语文老师写作指导时下锅的“米”,就是学生写作时植根的“沃土”。

一、植根教材,扎实教学

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业界专家的精挑细选之作,它们文质俱美,形神兼备。但是部分语文老师由于受素质教育及新课改的影响,课堂过于施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自己讲得很少或根本不讲,课堂热闹的气氛是有了,但是由于学生知识经验不足,理解往往停留于表面,对文章要义的把握、结构的剖析很难到位。这就必须发挥主导作用,立足文本,吃透教材,对文章美妙的语言、精巧的构思、独特的风格进行细致的研究,适时适势地点拨给学生,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吸收、积累、摹写,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二、注重诵读,培养语感

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而语文素养的核心是语感,语感的培养又必须依靠诵读来实现。放声的、动情的、陶醉的朗读是体悟文章思想感情的有效方式,也是学生获得语感的最佳途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直接感知并品味语言,“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生在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品味了语言,培养了语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我们不能只重讲练而忽视给学生读的时间。自读、齐读,美读、仔细研读……都是培养语感的有效形式,尤其是诵读,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更能让学生增强语言的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背得多了,一个人的文化底蕴自然就增强了

三、点滴积累,焕我文彩

于漪老师说过,语文课就得咬文嚼字,该教的语文知识就得让学生掌握,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与应用就得扎扎实实地积累,提高语文能力。此言多么精辟。我的做法如下:

摘抄:把文中优美的词句摘在本子上,有条件的可用读书卡片,一有空就拿出来看一看、读一读,并定期对摘抄的优美词句作一次归类,方便记忆。如写人类、写景类、抒怀类、名言警句类……

读后感:每过一个阶段,就对所学文章的选材、结构、立意的特点发表感言,作出评价。

交流: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定期进行组内及组际交流。“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同学间相互交流心得,取长补短,完善知识体系,丰富素材知识库。

学生的积累一旦多起来,就会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写作时自然会得心应手,文采斐然。

四、迁移导写,事半功倍

教材是一个丰富的素材库,只要老师有心、学生用心,就可以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养分。而学生感知文本与自我创作却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而衔接这个过程的桥梁则是教师的迁移导写。

1.拆分训练。吕叔湘说:“掌握任何技能,一要正确,二要熟练。”他特别强调拆分法。即把复杂的能力拆开来分解训练,小目标,高效率。如根据《劝学》、《师说》的议论特点重点练习议论文的写作,根据《十八岁和其他》、《我的四季》重点训练结构的安排,根据单元板块的特点重点训练多角度选材及切入等。

2.仿写。宋代大儒朱熹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盖学文既久,自然纯熟。”古今中外一些文学大家也因仿写而名垂千秋。如李白仿崔颢的《黄鹤楼》而得《登金陵凤凰台》,鲁迅仿果戈理的《死魂灵》而得《狂人日记》等,指导学生仿写的形式多种多样:仿句、仿段、仿选材、仿构思等。如学习鲁迅的《祝福》时,学生对鲁迅用人物肖像的变化反映了人物命运的变化印象深刻,我就趁热打铁设计了片断练习:你能否通过肖像描写来反映人物的精神风貌?学生热情高涨,有的描写老师,有的描写同学,异彩纷呈。学习《荷塘月色》时同学们被朱自清笔下的荷塘迷住了,我趁势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向我们描述“梦里风荷”的呢?生答: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及形容词,让语言变得曼妙起来。我就顺势提出:你能否对咱们学校门前的广场来一个激情勾勒呢?学生一挥而就,个别学生居然连通感手法都用上了。还有的同学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写出了《我的最后24小时》,仿《我的四季》写出了《人生五色》。学生的习作一改以往的干枯乏味而变得五彩斑斓。

五、培养兴趣,激发热情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老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夸美纽斯说过,教育者的最大责任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热情。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激情。

在平常的教学及写作指导课上,让学生充分讨论,在听说训练课中注重学生求异思维的发展,创设多元的切入空间,对语言活跃、才思敏捷、富有个人独到观点的学生给予充分的肯定。

针对某一个词(句、段)或某个名言警句、作家作品(创作风格)的理解,进行课前三分钟的演讲,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针对积累,利用假期办好个人手抄报,展示自己的才华。并在班级中开辟佳作园地,张贴学生的佳作美文,特别优异的推荐给正式刊物或参加征文比赛,让学生在品尝成功的喜悦的同时获得奋勇前行的动力。

上一篇:美句美段摘抄范文 下一篇:美文摘抄及赏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