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13 10:23:02

狂人日记读后感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1篇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枣旁人侧目枣家人延医救治枣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枣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枣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枣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2篇

下面,我将对《狂人日记》进行个人化的解读,其中自然有偏颇之处,然而作为一位读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权力。

翻开《狂人日记》,首先进入读者视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这个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过“常人视角”叙述出来的:狂人发病棗旁人侧目棗家人延医救治棗狂人复原。这一层的意思凡识字者均可以解读出来,因为在小说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隐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学时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渐阙。日前偶闻其一大病;适归故乡,迂道往访,则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劳君远道来视,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补矣。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持归阅一过,知所患盖“迫害狂”之类。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体不一,知非一时所书。间亦有略具联络者,今撮录一篇,以供医家研究。

通过常人视角,我们可以合理地解释狂人眼中他人对其的“迫害行为”。比如小说的第一节中狂人记道:

今天全没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门,赵贵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还有七八个人,交头接耳的议论我,张着嘴,对我笑了一笑;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妥当了。

因为得知狂人发了狂,因此大家对他有些害怕,并且议论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里,却认定是大家谋划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请了医生来给狂人诊治,开了药,嘱咐大哥赶快给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里,却是这样的情形:

老头子跨出门,走不多远,便低声对大哥说道,“赶紧吃罢!”大哥点点头。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见,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这些描写,于是我们得到一个完整的符合逻辑的故事:一个年轻人由于脑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对他进行迫害,并且吃人,但不久之后由于医生的治疗年轻人的疯病治愈了,重新进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轨道(赴某地候补矣)。我们所看到的“狂人日记”就是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病例的记载。由于鲁迅曾经学习过医学,并且护理过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这份“狂人日记”模拟得十分真切、详尽。

以上是对《狂人日记》的第一层解读,然而大多数人都可以很轻易地透过病例的假象,看到鲁迅以象征的形式对封建传统所进行的批判棗在这里,我将它作为我的第二层解读,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层批判”。

当我们以“狂人视角”对作者笔下的世界进行关照时,我们就开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传统”杀人、吃人的罪恶棗周围人无法容纳清醒者开始对他进行迫害:加之“疯”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于恶势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这是在《狂人日记》发表的当时和以后,大多数评论者所解读出来的共同结果。在这种解读中,出现了一个时代化的批判对象:“传统礼教”----这正是新文化运动着力批判的对象。鲁迅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的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此为自己批判的焦点,是无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确是鲁迅当时的创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来: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另外,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记》“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弊害”。

正因为有了这种共同的解读,《狂人日记》才被作为“五四”启蒙运动的一个文学范本,通过它,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个文本在它被创作完成之后,便脱离了作者成为独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中,不同的读者将会有不同的解读出现。正如世纪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记》可以解读出的第三层意义:这就是狂人“对人类的深层批判”。

依然是通过“狂人视角”关照周围世界的真相:敢于对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发现了人与人之间提防、倾轧、残杀,并且已经成为一种难以扼止的恶性循环: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

于是狂人呼吁人类和睦相处:

去了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饭睡觉,何等舒服。这只是一条门槛,一个关头。

然而:

他们可是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师生仇敌和各不相识的人,都结成一伙,互相劝勉,互相牵掣,死也不肯跨过这一步。

绝望当中狂人呐喊、,发出“救救孩子……”的绝望之音。

对人类整体的批判也许并非鲁迅创作时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却具有广阔的共时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决不仅止于五四前的中国国民而可以延伸到整个人类;其批判所指的人类劣根性也不是仅仅消灭“封建文化制度”并可以根除----也许它本就是人类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个分子,永远无法消除,并将在最终导致人类的自我毁灭。这征兆,我们在今天已经可以看出:可以将地球毁灭几千次的核武器、每个人都参与其中的对地球的污染、因人类道德沦丧爆发出来无法治愈的世纪疾病“爱滋”……鲁迅正是因为看到了人类的这种难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绝望,“救救孩子”的呼声之后才不是一个“感叹号”而是“省略号”。在他看来,这呼声俨然如将封闭在无法打破的铁屋子里的将死之人唤醒,使他们感到无法解脱的痛苦。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课外阅读、范围、方法、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可见阅读对提高语文的知识和能力,甚至对他们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初中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都飞速发展的特殊时期,精力充沛,求知欲望强,是吸取知识量最大的阶段。但他们的人生阅历浅、经验不足,在阅读范围的选择和阅读方法的把握上,还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

一、语文课外阅读的范围

一般来说,所有健康的报刊杂志、世界名著,初中生都可以涉猎。但是初中生受时间、阅历、环境和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在阅读范围上要么过窄,要么过乱,在阅读量和质上有的过少,有的过滥,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这时为学生制定一个读书计划,就显得十分必要。

初一上学期,学生必需阅读的内容为:本学期的阅读配套教材《翻过那座山》,本学期语文课本上推荐的名著《繁星》、《春水》、《居里夫人传》、《伊索寓言》,类似《读者》这样的一类健康期刊。以上内容要精读,要做读书笔记。同时还鼓励学生去浏览《论语》、《一只猎雕的遭遇》、《聊斋志异》。初一下学期,学生必须阅读的内容为:本学期的阅读配套教材《大海的召唤》,本学期语文课本上推荐的名著《狂人日记》、《鲁滨逊飘流记》、《繁星》,类似《读写天地》这样的一类健康期刊。以上内容要精读,要做详细的批注。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去浏览《城南旧事》、《上尉的女儿》、《卖火柴的小女孩》。

二、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

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精读时速度稍慢,小到词义的把握,大到文章的写作方法、思想意义和影响启示等,都要认真地咀嚼体会。同时,要学会做批注,还要做读书笔记,写心得体会。“人生有涯知无涯”,如果把宝贵的人生阅读时间用于漫无目标的阅读,无疑也会收效甚微。果戈理的名著《死魂灵》中就有个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书如命,什么书都读。结果,由于他毫无选择、毫无目标地阅读,最终还是一事无成。

在看书的过程中,若有所悟、怀疑、疑问,可以在其相应位置,及时地些记载,这就是批注。批注可以抓住某些转瞬即逝的东西,以此来提高阅读效率。把精彩的词句语段记下来,以便将来查阅;还可以把一篇文章的题目、作者和内容简介记下来,以此来加强记忆。还可以用写读后感的方式来加强对文章的印象和理解。

略读时就要有意加快速度,要学会找提前量。提前量——就是眼睛看书的速度要超过大脑思维的速度。在大脑消化、处理眼睛传来的信息时, 眼睛已经在识别新的信息了。

要一段一段地看书, 不要一字一字地看书.一段一段地看书,使字变成句子, 意思比较完整, 简化了大脑整理和贮存信息的过程, 加快了阅读速度。在阅读不太重要或比较熟悉的地方时, 不必逐句逐字地读, 只要知道意思就行了。

请教工具书。在精读较为重要的材料时, 遇到生僻的字、词、概念和公式等, 随手就可以从工具书中查到, 可以节约很多时间。

先读头尾。在读一般文章时, 可先读文章的头尾,弄清文章的结论和主题, 使阅读思路清晰, 便于理解文章内容,为了提高速度,要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如注意力集中、头手不动眼珠动;根据文体的特点来快速整理文意,如记叙文可从六要素入手,说明文可从说明顺序和说明对象的特征入手,小说可以从情节、人物和环境入手。

对于一篇好的文章,特别是一本好书,阅读批注完后,再写一写读后感,概述其内容,理清其思路,鉴赏其韵味,探讨其思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感悟,以此来进行解读、吸收,提高阅读效率。但大部分同学不会写读后感受,不愿写读后感受。这时老师应该加以指导示范。可以先告诉学生一个基本的写作模式,然后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加以巩固。写读后感一般采用“引、议、联、结”的模式,“引”就是有针对性地引述原文的内容,“议”就是找一个切入口,对文本进行分析论证,谈自己的感想,“联”就是联系现实社会,联系自己的经历来谈感受,“结”就是对全文进行一个总评。例如,当我们看完《伟大的悲剧》之后,可以写这样层次水平的读后感。

《伟大的悲剧》的故事情节,写的是英国和挪威两国的南极探险队,为争夺第一个揭开南极极点秘密的荣誉,当英国南极探险队——斯科特探险队一行五人筋疲力尽地赶到南极点时,阿蒙森探险队已经捷足先登,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踏上了归程。但归程比来时的危险增加了十倍,天气愈来愈恶劣,而抵御严寒的唯一武器——燃料,却越来越少,直到“弹尽粮绝”,他们在暴风雪中用冻僵的手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最后一个个长眠于茫茫冰雪之中。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剧情中的人物,他们是多么坚毅、执著、团结和无私。威尔逊在离死神只有寸步之遥时,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款矿石样品,他把事业看得比生命更重;奥茨为了不拖累同伴,选择了自我牺牲,独自走向帐篷外的茫茫风雪,表现了自我牺牲的精神和团结协作的精神;斯科特冷静将日记记录到生命的最后一息,表现了其坚毅、执著和无私的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考虑的不是一己之私,而是朋友、同伴、亲人和祖国。

斯科特他们探险失败了,虽然有死亡之悲、失败之悲,但是他们面对死亡所表现的诚信、坚毅、执著、为事业献身的精神,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对人无私的爱为后人所敬仰,肉体虽倒下,但精神永存——这就是伟大的悲剧。

联系现实,正因为有了“斯科特式”的精神,人类才能不断地发展,文明才能不断地进步。

总之,七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要加大,内容要加深,但也要处理好广与博的关系,精读与略读的关系,速度与效率的关系。做到既要放手让学生去读,又要让学生知道读什么、怎么读。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4篇

“狂人日记”写于一九一八年四月,是鲁迅用白话写的第一篇小说(他在辛亥革命那一年——一九一一年——的冬天,用文言写过一篇小说,题目叫做“怀旧”,现在收在“集外集拾遗”中),发表在当年五月的“新青年”杂志上。这篇小说的发表,在中国文学创作上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它被公认为新文学的第一篇作品;这不仅因为它是用白话写的,也不仅因为它的格式是新颖的,尤其是因为它的内容是突出地革命的——猛烈地反对封建主义的。

这个时候,正是后来称为“五四”时代的初期;反对封建主义的思想革命运动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和俄国伟大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正在逐步高涨起来(关于这个时代,请看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分析,“选集”第二卷)。“狂人日记”这篇小说的出现,就是当时民主革命运动和民主革命的思想运动正在高涨起来的表现之一,同时它当然也促进了当时革命运动。

这篇作品,最尖锐地揭露出了维持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的家族制度和礼教的黑暗面目。鲁迅以作品中狂人的那种锐敏的感觉,战li而清醒的声音,指出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以及一切封建传统的道德和伦理的毒害人民的实质。

这篇作品,我们从开头读下去,立刻就被那跳跃在纸上的这个狂人的深深地被迫害的心理状态和强烈的反抗情绪所捉住。这个狂人,不是真的狂人;然而他是一个真的被迫害者,一个被封建家族制度和礼教迫害到了发狂地步的人;是一个亲身受尽了封建传统的道德伦理的束缚、压迫、损害而感到了恐怖的人;是一个在黑暗社会中受着精神上的苦刑而开始觉醒和反抗的分子。

这个狂人喊出了反对封建势力和否定封建的道德、伦理和思想的、极端革命的声音。这个声音是可以代表当时的民主革命者和觉醒了的青年们的声音的。这个声音也反映着数千年在封建统治的压迫之下,奴隶一般地生活着的人民群众的痛苦和正在开始觉醒的声音。

这个狂人,是伟大现实主义者鲁迅所首次创造的一个反封建主义者的成功的艺术形象。这样的反封建主义者的人物,在中国文学上是第一次出现,是空前的。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和在整篇作品中,鲜明地、光辉夺目地反映着空前彻底的民主革命思想和人道主义精神;这种思想和精神是鲁迅的思想和精神,也是“五四”时代的革命思潮和精神。

这个人物有他自己性格上的特点,同时具有着最深刻的时代特徵,这些特徵是当时许多革命者和许多觉醒的青年所共同或相类似的。怎样的时代、怎样的阶级和怎样的家庭形成这个人的性格,作者描写得非常清楚和具体。这个人,是士大夫地主阶级的一个子弟;这个阶级是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然而正是这个士大夫阶级,这样的地主阶级,是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热心的倡导者、最用力的维持者和最顽强的保卫者。当这种家族制度和礼教,随着整个封建社会的开始崩溃而显得矛盾百出、而开始动摇的时候,这个阶级的人们也当然要以卫道者自居,要挺身而出,为维护旧礼教和家族制度而奋斗,同时反对一切的革新;因为所谓革新,无非就是要革除封建主义的一些制度,而旧礼教和家族制度是封建主义的菁华和命根之一,也是这个阶级的存在和利益的命根之一。这时候,所有的这些卫道者,所有这样的家长们,所有这样的父兄和宗族长辈以及师长们,所有的君权主义者、父权主义者、夫权主义者,以及一切遗老遗少们,就都要以几千年以来的、“从古就如此”的“仁义道德”、“忠孝节义”等等的名义,向革命者和一切革新者喷吐着“人心不古”、“世道浇漓”、“禽献”等等咒骂的毒液,露出了真的吃人的面目来。这些人们为了维护自己阶级的命根之一的旧礼教和旧家族制度,当然也不惜以自己的子弟为牺牲。这个狂人就是这种被牺牲的子弟之一,然而他已经是感觉到了这种牺牲的可怕,要起来反抗,要号召叛逆的一个人。

正是封建社会开始崩溃的时候,人们能够最清楚地认识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毒害,这是不用说的。而受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毒害最深的,恐怕也是士大夫地主阶级的子弟;因为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就是在这个阶级最有支配的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5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了对课外阅读的实施建议:“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①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杂志、报纸,接触更多、更丰富的文学作品,也可以通过电视、网络等更现代的途径了解到最新信息。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相比,课外读物虽然是间接材料,但也有其优势。由于作者已经对一些信息进行了加工整理,融入了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这些材料往往更精练,更便于读者吸收和积累。而且书籍报刊可以不受时空限制,古今中外,不同门类的知识、见解都有涉猎,可以帮助学生开阔视野,丰富见闻,增加对事物认识的深度,自然也可以帮助他们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

但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初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还不够成熟,还并不完全具备独立筛选、合理吸收的能力。在丰富的媒介中,如何选择对初中学生有益的内容,确保学生自主阅读的有效性,就十分重要。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上加以必要的正确引导。

鼓励学生广泛的阅读,做好积累。可以在班级成立图书角或是举行“图书漂流”活动,每个孩子所拥有的藏书量和种类是有限的,但是一个班级五十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对图书的选择也有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拿出一本书来交流,每个孩子就能看到五十本不同内容、类别的书。长期坚持这样的交流,有利于学生广泛阅读各类书籍,各种知识储备均衡,积累就越来越丰富,写作时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引导学生制订科学合理的读书计划,指导学生读哪些书,用什么方法读,什么时间读,等等。尤其对于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教师要耐心指导,告诉他们应该阅读哪些方面的书,一天、一周的最佳阅读量是多少,还要提醒学生及时积累,如摘抄、写提要、写读后感等。对于自己喜欢的语言要能在理解意思和手法的基础上摘抄,对于自己喜欢的段落要能学会加以评析,能抓住其中最精妙的地方。长期坚持这样的语言积累,自己进行写作时自然有话可说。还可以引导学生做批注,直接在书旁写下自己的点滴感受,冰心的许多小诗就是她整理自己的读书批注和平时的灵感而成的。对于自己感受比较深刻的文章、书籍还可以有选择、有方法地做读书笔记,并学会对自己所积累的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便在需要时即时查阅,并经常回顾、思考,不断加深理解。

采取一些方法鼓励学生读书,可以在图书角旁设计“新书推荐栏”,帮助孩子找到合适自己阅读的书的同时,在班级形成积极的正面导向。还可以设计“读书统计表”,让每个孩子自己记录下读书的题目、页数,并在班级进行评选,等等。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利用零碎时间阅读,在班级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例如组成读书小组,自发规定每天的读书时间,并建立读书汇报制度,每周进行一次读书交流。准备的过程也是积累的过程,学生的读书兴趣一旦被激发,积累的材料自然就会日渐丰富。

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多练习,包括进行仿写训练。读是为了写,引导学生投入地读,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用心地写,可以鼓励学生学习文中之长,如根据所读内容进行改写、扩写、续写训练,或结合自身经历进行定向写作训练,等等。在某种意义上,对语言文字的运用也是一种技能,甚至可以成为习惯,是可以通过正确的模仿和不断反复的实践得到培养与提高的。写作是一种技能,需要在实践中练习。只有在实践中,学生才能自悟其理法,不至于空讲知识。古今中外文学史上,很多名家大家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模仿借鉴,并加以自身创造,从而获得成功的。《滕王阁序》中有一句家喻户晓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话就是王勃模仿了北朝庾信所写的《马射赋》中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而作。而鲁迅先生的第一篇成名作《狂人日记》就是模仿了俄国作家果戈理的一篇同名小说《狂人日记》。大诗人莱蒙托夫少年时期写的很多诗,就是对普希金的诗句的简单改写。既在创造中适时进行合理模仿,又在借鉴中不断增加自己的创造性因素,这些文学大师也是这样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学生而言,多读多写,不拘长短,日积月累,写作水平自然也就会逐步提高。

对于优秀的长篇名著,每个学期应有明确的读书计划,并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以此丰富作文积累。

苏教版七到九年级教材共推荐了六部名著:《格列佛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西游记》和《朝花夕拾》。但作为初中三年的阅读量,这六本书显然远远不够。师生共同推荐,共同认可,补充了《目送》、《文化苦旅》、《花田半亩》《骆驼祥子》《茶花女》等十八本中外名著,每个学期达到每位学生最低四本的阅读量。学生自由组合,组成读书小组,自主推荐一位有能力、有责任心的组长,组长和成员共同讨论,选出本月要读的名著,并在每两周一次的读书交流会上展示自己小组的读书成果。学生在对大量的经典书籍阅读的过程中,了解了书中主人公的悲欢离合,体会到了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区别,还大大丰富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素养。

每两周开设一节美文赏析课,由各小组推荐美文,美文的来源主要是各类杂志。杂志上的文章大多短小精悍,学生可以利用课间、放学前后的点滴时间翻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在班级构建喜爱读书的风气。此外,每位学生每周要根据自己的兴趣摘抄一篇美文在自己的积累本上,或者针对自己比较欣赏的文字写写自己的感想或心得。在美文赏析课上,可以让小组选出的推荐美文的同学说说自己选择美文的理由,再由其他同学补充,在这样的思维碰撞中丰富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积累写作素材。

注释: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狂人形象;疯癫与文明;新文学;文化气质

中图分类号:I210.9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08(2012)01-0148-07 收稿日期:2011-10-14

基金项目:2011年南开大学亚洲研究中心项目成果

作者简介:耿传明,博士,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300071

五四新文学是以鲁迅《狂人日记》这样的非常态人物和非常态叙事作为开端的,由此这种现代“狂人”出现也就成为新文学标示其自身文学文化特性的突出标志。这种现代“狂人”与既往中国历史文化中的“狂人”具有怎样的联系和区别?他带给中国文化以什么样的新质?五四新文学区别于前此清末民初文学的深层差异何在?等等,这些都是需要我们去探究的问题。关于鲁迅笔下“狂人”的政治、道德内涵、文化启蒙意义,学界已多有论述,本文的侧重点是将“狂人”这一文化形象纳入到既往的历史、文化流变中来考察,探究文学上的“狂人”形象的源流及其文化意蕴,分析“狂人”作为五四新文学的“开山人物”,赋予新文学和现代文化的独特的精神特征和文化气质。笔者认为新文学区别于前此文学的深层差异即在于此。近年来学界流行的“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说法,是一种强调了晚清文学与五四文学的连续性,而忽略了其间明显的断裂性的模糊判断。从深层来看,“近代文学”与“五四现代文学”之间的确存在着明显的断裂和差异,它突出表现为一种基本的文化气质的转变,这种变化具有一种突变、质变的性质。

一、“性其情”与“情其性”

――道德人性论与自然人性论的对立

据孙伏园回忆,刘半农曾赠送鲁迅一幅联语:“托尼学说,魏晋文章”。上联把鲁迅和托尔斯泰拉在一起,有点似是而非,因为鲁迅明显与托氏的宗教性人道主义并非同类(至于尼采和鲁迅的关系则是众所周知的);但下联“魏晋文章”说得非常准确、到位。鲁迅在“竹林七贤”特别是阮籍、嵇康那里,是得到了某种精神共鸣的。这种精神共鸣的基础,即在于其所共同拥有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非汤武而薄周孔”、立足于自然人性论的反礼教精神。它表现于政治理想上,就会发展出一种与传统君主中心论对抗的“无君论”,这种“无君论”可以说是中国原发的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源头。对嵇阮“老庄”之学和传统“无君论”的认同与共鸣,可以说构成了鲁迅邂逅西方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人性论哲学时的重要前识。两者内在的相通性使其一拍即合,达致了中西自然人性论思想的有机结合。也就是说通过嵇康、阮籍,鲁迅对西方自然人性论特别是卢梭的浪漫主义哲学产生了共振,由此形成他自己的基于自然人性论的文明批判立场。

“自然人性论”和“道德人性论”的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由来已久,主要表现为崇尚“自然无为”、以人向自然的回归为旨趣的自然人性论和将礼教道德视为人的本质的道德人性论之间的分歧。传统中国对于人性的看法大致可分为两派,一派可称之为“性其情”派,另一派可称之为“情其性”派。所谓“性其情”派强调以性统情,而“性”则来自“天命之谓性”,“性即理”,理是对于自然人性的超越与升华。所谓“情其性”派主张以情统性,一切纯任自发自主的自然情感;前者基本上可归之为一种道德人性论者,后者则可归之为自然人性论者。所谓“道德”的本意指的是“道者通物之名,德者得理之称”(《礼记正义》)。道德源于天理,它是通过礼来体现的,然而过分拘泥于礼却往往会造成德的异化,由此出现《老子》中所描述的情形:“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这可以说是一种礼的异化,失其内涵,徒留形式。如何摆脱这种道德的异化,老庄开出的路是抛弃文明的回归自然之路,而儒家坚持的则是在人世中通过礼乐教化来实现天道理想。所以虽然孔子在《八佾》中也认为:“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但人的存在的社会性决定人只能在人世间来实现其天道理想,因此也就无法放弃以礼来求道的教化天下的方式,所谓“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也就是强调仁礼不二,礼的实现也就是仁的实现。由此孔子与老子说的人的求道顺序是相反的:即由礼到义、由义到仁、由仁到德、由德到道,而不可能直接由道一以代之,取消德、仁、义、礼的中介,那就可能陷入每个人都以自己所认为的“道”才是“道”的“道术为天下裂”的混沌状态,导致社会整体秩序的瓦解。老庄以超世间的方式去追求至善之路,有缘木求鱼之嫌,因为道德完善只有在社会中实现才有意义。道家回归自然的至德论理想,其意义并非是追求一种正面的理想,而是否定主义的看待现实,保持现实与非现实之间的张力,以一种减负的方式使人获得心灵的自由,由此得到一种逍遥出世的解脱。其性质可以说是一种“负的哲学”,一种去社会化的损减之道。这种“负的哲学”的形成机制类似于“打鬼借钟馗”,其并不是因为钟馗自身原因而喜欢钟馗,而是因为钟馗能使自己所憎恶的牛鬼蛇神闻风丧胆,所以将形貌狰狞的钟馗奉为偶像,由此钟馗的存在意义缺乏自足性,其是被作为一种“打鬼”的工具和策略来运用的。鲁迅也说过这样的话:“s城人的脸早经看熟,如此而已,连心肝也似乎有些了然。总得寻别一类人们去,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无论其为畜生或魔鬼。”这种对“畜生和魔鬼”的认同意义也在于此,即作者只是为了与其所厌恶的S城人作对,才认同另类、利用另类。这种认同本身即带有某种佯狂性的自虐虚无色彩,所以看似逍遥自得的名士并不希望其后代和亲属步他们的后尘,关于这一点,鲁迅在他的文章里也曾有如此的剖析:

凡人们的言论,思想,行为,倘若自己以为不错的,就愿意天下的别人,自己的朋友都这样做。但嵇康、阮籍不这样,不愿意别人来模仿他。竹林七贤中有阮成,是阮籍的侄子,一样的饮酒。阮籍的儿子阮浑也愿加入时,阮籍却道不必加入,吾家已有阿成在,够了。……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

鲁迅最为佩服而精神气质上也最为接近的故乡人物可以说是嵇康。嵇康性格狂放愤激,对现实的统治者司马氏采取强烈不合作态度,最终也因此被司马氏杀害。在其《幽愤诗》中,嵇康曾自述其孤傲性情的由来:其父早逝,“母兄鞠育,有慈无威。……凭宠自放,抗心希古,任其所尚。托好老庄,贱物贵身,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反对

名教的态度较之阮籍更为激烈,所以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越名教而任自然”(《释私论》)。他认为社会上之所以存在虚伪和欺诈,都是因为纲常名教的产生及其教育所产生的,所以纲常名教及其教育是产生社会罪恶与破坏“自然”的根源。“昔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至德之世也。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义?”源于这样一种道家“回归自然”的理想,嵇康对于礼教的存在进行了激烈的抨击,这种对“至德之世”向往与他对现实的憎恶和反感是同步增长的。

除了嵇康,鲁迅欣赏的另一位人物就是阮籍,而阮籍的《大人先生传》则类似于魏晋时代的《狂人日记》。《大人先生传》开篇即推出一位与世俗庸碌小人或尼采所谓的“末人”相对应的、得老庄精神真传的世外高人,作者尊称其为“大人先生”。由这位超然世外的大人先生俯视“小人国”里所推崇的圣贤君子,都成为不入眼的俗人、奴才。阮籍也以虚拟的“双簧信”式的方式列出正人君子们对大人先生的批评,并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辛辣鄙夷的嘲讽,阮籍把他们称为是“中之虱”。大人先生对自以为是、自命非凡的正人君子说:“汝君子之处区内,亦何异夫虱之处中乎?悲夫!而乃自以为远祸近幅,坚无穷也。亦观夫阳乌游于尘外,而鹪鹩戏于蓬艾,小大固不相及,汝又何以为若君子闻于余乎?”这种嘲讽已不只针对某种沽名钓誉的伪善者,也是对文明社会本身的拒绝。

当然,这种讽刺挖苦再尖刻也并不足以使真正的“正人君子”们改弦易辙。看《论语》中的楚狂接舆、长沮、桀溺、荷丈人都对孔子等进行过规劝讽刺,孔子也早就对此作出过回答:“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被嘲讽的子路经乃师点拨后又专门原路折回去告诉老丈的是:“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显然,自然人性论与道德人性论之间的对立,不是一个孰是孰非的问题,而是一个各有千秋、各具怀抱的问题。在文化鼎革之际,总是先有反文明的自然论者开路,而当文化重建之时,文明论者又会成为主流。如此周而复始,两者分别承担起追求自由与追求秩序的责任,从而具有一种相互依存的互补性,两者之间的张力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所必需的动力。鲁迅一生专喜与社会上的新旧“正人君子”为敌,他对“正人君子”之流的鄙夷与不屑,与魏晋时代嵇阮如出一辙,于此可以看到鲁迅与这种中古名士精神上的延续性。

二、“自然无为”到“自然有为”

――入世的个体与道德浪漫主义

近代出现的一种比较吊诡的文化现象,是出世者的人世化与人世者的出世化的逆向流动。本是出世的哲学成为人世者的精神动力,“以出世的精神从事人世的事业”成为时代救世者的口号,而本是人世的哲学却转向了神秘化、心性化。以出世的价值观来进行现实世界的改造,其所造成的结果往往具有悲剧性。因为其理想主义的反世俗性,往往将人性自身推向其对立面,往往因为陈义过高而矫枉过正。所以其存在意义并不在于其能提供一种为大众普遍接受的人生观、价值观,而是在于让人意识到流行价值观的有限性、虚伪性。

《晋书・阮籍传》曾述阮籍丧母之后不遵传统礼制和醉卧邻家之侧等故事。显然,阮籍与礼法之士的分歧在于衡量道德的标准是在于个人内心真挚、自发的情感还是在于“礼”的形式。他是宁愿以“举声一号,吐血数升”来表达其真挚的“孝心”,而不屑于遵循俗礼的。也正因为他有这种异乎常人的表达孝心的方式,所以他得到了“外坦荡而内淳至”的评语,从而避过了来自礼俗社会的进一步的非议。但假如一个人像加缪《局外人》中的主人公那样对母亲去世漠然无感,既做不出阮籍那样的惊人之举,而又不肯依从俗礼,那就只能加剧他的“局外人”之感。阮籍并无意成为众人摹仿的对象,而“礼”的存在并不会因为这种阮籍式的挑战而被抛弃。因为礼的意义就在于它为纾解人的七情六欲提供了一种公用的标准的形式,与名士文人追求独异的志趣不同,礼是讲求普遍性、排除个体性,追求标准化、反对独创性的,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具有普遍适用性。阮籍的意义在于他揭示出礼所造成的对人的个人自然情感的扭曲和压抑,揭示了以礼代情之弊,这也是鲁迅认同嵇阮的原因所在。

从鲁迅的创作中,可以看出很多其与阮籍的这种精神联系。如:《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在祖母下葬前逾出常礼、出人意料地狼似的长号、痛哭:《在酒楼上》吕纬甫将并不相关的邻家女孩喜欢剪绒花的小事记在心上,跑了好几个城市才终于买到、带回,然而女孩已被冷酷的人情世态吞噬。这与阮籍在“母丧”和“兵家女”上的态度与行事颇有神似之处。此外鲁迅对弟媳羽太信子的态度显然不像礼教所规定的那样严格,他会不避嫌疑的与其直接通信、聊天;而他与女弟子喝酒高兴时“以拳击其掌”的率性、随意,同阮籍的与嫂话别、醉卧邻家之侧等都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他如阮籍一样把心灵的纯洁、情感的自然流露当作是道德的最高标准,而把礼教视为是供俗人信奉的伪善之举。这种以情抗礼、以情代礼的倾向进入现代之后,汇成了一股唯情主义的人性解放的大潮,对礼的颠覆和摒弃也是题中应有之义。这也可以说是嵇阮以来的反礼教传统的延续,而且其又从西方浪漫主义文化那里得到了巨大的支持,于是渐近自然、“本我”的“超我”化就日渐成为了现代性文学、文化的主流。

老庄式的“自然无为”的至德之世乌托邦与孔子“汲汲鲁中叟,弥缝使之醇”的道德努力显然是迥然异趣的,这也可以说是划出了道德上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野。老庄“至德主义”的文化批判后来发展出一种政治上的“无君论”,以东晋鲍敬言的《无君论》和唐末五代时期无能子的思想为代表。鲍敬言认为君主制度的本质是强凌弱、智诈愚的暴力征服的结果,并非是什么神秘的“天授”:“夫强者凌弱,则弱者服之矣;智者诈愚。则愚者事之矣。服之,故君臣之道起焉;事之,故力寡之民制焉。”(《无君论》)而无能子的激愤也使他写出了比《狂人日记》更为惊世骇俗的惊人之作:其中他甚至对人成为人都进行了否定,认为“自然而虫之,不自然而人之”(《无能子・圣过》),也就是说人应该向虫回归,因为虫比人更合乎自然。由此,这位唐代狂人之“狂”已经进入到对语言中的名实关系的解构,与儒家“正名”说恰成对照。他在千年之前就敏锐地揭示出了语言名与实、能指与所指关系的任意性,从而以“乱名”颠覆固定的名实关系,表现出解构一切文化强权,进而消解一切既存秩序的狂态、狂气。

“疯颠与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理性与非理性的冲突也贯穿于整个的人类文明史。鲁迅《狂人日记》的重要性在于它于文化鼎革之际,通过传统自然人性论与西方浪漫主义文化的结缘重新激活了这一命题,为在一种

现代性语境中全新层面上进行文化重组打开了通道。而所谓“现代性”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立足于自然人性论的道德浪漫主义态度的复兴。这种立足于自然人性论的“道德理想主义”在西方是以卢梭为代表的。被视为是浪漫主义之父的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一书中认为:“人天生来是善的,让种种制度才把人弄恶。”因此“文明是道德的沦丧,理性是感性的压抑,进步是人与自然的背离,历史的正线上升,必伴有负线的倒退,负线的堕落。”因此,他推崇一种“高贵的野蛮人”,呼唤回到自然状态,认为唯此才能实现人类的至善理想。卢梭自然人性论与中国传统自然人性论的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将老庄的“自然无为”转变成了“自然有为”,将出世的逍遥转变为人世的自我扩张,投身于现实的改造、使其符合理想的应然的要求。由此也就使其由一种审美哲学进而成为政治哲学。

卢梭的学说与他的性情、气质、命运、遭际在浪漫主义的文化批判者中具有极强的典型性,他的自我中心、唯情主义、特立独行以及由自卑导致的高度的敏感和自尊等,都是他声名大振然而四处碰壁的原因。但他却以他的失败和受难为后世提供了一种忠实于自我的生活方式,为久被传统压抑的个人性情感打开了通道。

卢梭在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心目中一直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在清末时他被视为是世界性的“革命老祖”,五四时被视为是人性解放的先驱。1927年前后,受美国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影响的梁实秋撰文对卢梭及其所代表的浪漫主义倾向进行了批判。此举立即激起了新文学领军人物鲁迅和郁达夫激烈的反应,他们写了数篇文章为卢梭辩护,两人都引了美国作家Upton・Sinclair的话来表达对卢梭的认同与维护:“无论在那一个卢梭的批评家,都有首先应该解决的唯一的问题。为什么你和他吵闹的?要为他的到达点的那自由、平等、调协开路么?还是因为畏惧卢梭所发向世界上的新思想和新感情的激流呢?使对于他取了为父之劳的个人主义运动的全体怀疑,将我们带到子女服从父母,奴隶服从主人,妻子服从丈夫,臣民服从教皇和皇帝,大学生毫不发生疑问,而佩服教授的讲义的善良的古代去,乃是你的目的么?”可见对卢梭的态度实际上触及到大变革时代的“政治正确”问题,要与这种时代潮流作对,显然是有些不识时务的。浪漫主义在现代中国的文学、文化、政治、道德乃至经济领域的大行于世,已成为一种人心所向、“定业”难移,不是任何个人或思潮能够阻挡的。

三、近现代“狂人”的变异――对协

同性的突破与对客观性的追求

与现代“自我”的发现相伴随的,是现代文化对于反世俗、异于常人的“狂人”、“疯子”这类人物的发现和推崇,它是一种社会转型期文化危机的症候,代表的是一种常态的颓败,常识的破裂。人们开始将目光于一种世外的反常态的生存,倾向于聆听“狂士”的“狂言疯语”所带来的非常启示,所谓“思必出位,所以应天地之变”,脱离常规、颠覆常识成为一种新的风尚。这种脱轨、脱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衿奇尚异、特立独行,正是转型期求新、求变、思想文化活跃的表征。

近代士人风气的改变与近代中国文化由因循、守成进入变革、创新的时代转换有关。社会风气由“重贤”转为“重才”,“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唤,推动了士人阶层的个性解放潮流。溯其源头,可从明朝王阳明的“心学”、李贽的“童心说”说起,到晚清龚自珍形成一波张扬个性的高潮。龚自珍是近代士风转换中的一个关键人物,他为人恃才傲物,狂放不羁,崇尚今文经学,密切关注现实,鼓吹变革,其思想极富叛逆性,对于现实政治的批评往往肆无忌惮,人目为“狂怪”,其诗文凌厉剽悍,“亦狂亦侠”、哀艳雄奇,影响甚广。他的思想品格已开始溢出传统之外来发现自我、张扬个性,已经成为了具有独立性和开放性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

近代内忧外患的时局推动着士风由名士到志士的转换。吴趼人的《新石头记》中的贾宝玉由原著蔑视“功名利禄”的“翩翩浊世之佳公子”、“情圣”一变而为探访“自由村”、忧国忧民的志士,就可从中看出这种士风转换的端倪。孙希孟的《轰天雷》则在纪实的基础上塑造了另一位狂士形象――荀北山,他的发自良知的呼声打破了失败后国内万马齐喑的局面,表现出向“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传统古道的回归。该小说的本事来源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常熟名士沈北山冒死上疏奏请西太后归政光绪,杀荣禄、刚毅、李莲英三凶。这在当时万马齐喑的沉闷氛围中,不啻于一个轰天雷,喊出了常人压在心头不敢吐露的心声。而小说中的荀北山之所以敢言人之不敢言,按照小说的叙述则在于他的疯癫性格和长期郁郁不得志导致的破釜沉舟的绝望一搏。此文一出,他一下由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成为万人瞩目的英雄。而这种英雄之举在他的朋友看来,也只是破釜沉舟的求名之举,所谓“此身无长物,未死是名心”。当时士大夫的出路除了做官的正途,也就剩下成为“名士”,荀北山前路不通,就只好走后路了。此时现代传媒报纸的出现为他的出名更创造了有利条件,使他一朝成名天下知,成为轰动朝野的英雄。

该小说的叙述者并不站在荀北山的立场上来叙事,而是与主人公刻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量采用世俗眼光、常人心理、他人视角来讲述这个反常的故事,因此也就使得故事显得更为自然、客观,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接受。书中荀北山的冒死上书,实际上乃是儒家文化中的“拼死卫道”传统的延续。他所捍卫的是道之于势的超越性,他之成为万人瞩目的英雄,是因为当时的士林与他共享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共识。而这种共识再往前发展,就逐渐瓦解。清末体制外的读书人开始建立起一个独立的公共空间,反清革命浪潮的兴起,推动了现代独立的批判知识分子群体的出现。

晚清最有名的“疯癫之士”当推章太炎,而且他已将“疯癫”正名,形成了一套独有的“疯癫”理论:1906年他在上海坐牢日满、东渡日本时,曾在留学生界及同盟会的欢迎席上说了这样的话:“大概人生在世,被他人说个疯癫,断然不肯承认,除那笑傲山水诗豪画伯的一流人,又作别论,其余总是一样。独有兄弟却承认我是疯癫,我是有神经病,而且听见说我疯癫,说我有神经病的话,倒反格外高兴。甚么缘故呢?大凡非常的议论,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想,就能想亦不敢说。遇着艰难困苦的时候,不是神经病的人断不能百折不回,孤行己意。所以古来有大学问成大事业的人,必得有神经病,才能做到。”他举了琐(苏)格拉底,路索(卢梭)、摩罕默德、熊廷弼、左宗棠、德毕士马克,说“这六人的才典功业,都是从神经病里流出来的”。这种对“疯癫”的推崇一直延续到五四,鲁迅的《狂人日记》成为了整个新文学的开山之作。此小说前边有一文言文的小序,讲“狂人已病愈,赴某地候补矣!”正是章太炎“所谓富贵利禄已现形,神经病就好了”的例证,这说明“新文学”与章太炎的联系比我们已经认识到的

还要密切。

鲁迅的《狂人日记》发表后引发了很大的反响,傅斯年曾发表过这样的读后感:“狂人,狂人!耶稣、苏格拉底是古代,托尔斯泰、尼采在近代,世人何尝不称他做狂人呢?但是过了些时,何以无数的非狂人跟着狂人走呢?文化的进步,都由于有若干狂人,不问能不能,不管大家愿不愿,一个人去辟不经人迹的路。……我们最当敬从的是疯子,最当亲爱的是孩子。疯子是我们的老师,孩子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关于“疯子”的主题进入到了假“疯颠”开创新文明、赖“英哲大士”以救世的克里斯马英雄时代。这是五四之后的一个发展,它与尼采发出的“超人”时代即将到来的预言有关。

近代以来文学对“疯癫”的推重意蕴非常丰富:它集中表现为一种对超乎社会的“诚与真”的追求。鲁迅清末时翻译的安德烈耶夫的小说《谩》,写的便是一位病态的追求真实的疯子,因为执着地要得到真实,不惜要用刀斧从恋人的脑中、心中掏出真话,结果成为杀人犯。小说认为人生即是一个“大谩”,所以追求真实的结果往往只能落空,由此可见鲁迅早期对“诚与真”问题的特别关注。冯雪峰的散文《发疯》可以说是对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精神的最好的诠释和发挥,其中写道:“(疯子)的确有点不近人情,因为他太爱追求社会的真实,太爱和社会的真实碰击,而且太爱拿出自己的真诚,用了自己的生命去碰击。于是就看见了完全的真实;然而又始终以为还不够真实。疯子发疯的唯一理由,是以他自己的真实,恰恰碰触着社会的真实。”如此“疯子”的意义在于它是在为人类“发疯”,它要以此去穿透社会习俗的阻障,深入人类意识的不毛之地,去发现被遮蔽的真实,以求在这种客观的真实基础上重建文明。由此它就提供了一种新的意义建构的方式,那就是对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真理的追求,而这正是五四新文学以科学主义的信仰表现出来的最为鲜明的文化气质。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7篇

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最重要环节。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本人深深体会到,将审美教育渗透到阅读和写作之中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通过课文表现出来的立意、语言、艺术手法等方面的美,不但能启迪、感染、熏陶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情趣,净化心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并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具体路径是:

一、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欣赏美

语文课本本身的思想内容、体裁、结构、风格、语言表达等都是美的,都是按美的法则营造的,都是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欣赏。在阅读文章时,我注意引导学生向名作家们学习审美、立美的能力,主要注意以下两个层面:

⒈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立意美

立意,也叫主题。主旨,它是文章的“纲”,是文章的灵魂。古人说:“意者,一身之主也。”所谓立意美,就是文章立意新颖,格调高雅,能给人新鲜感和美的享受。教材中每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内容和立意(主旨):有的歌颂伟大,有的歌颂平凡,有的歌颂善良,有的歌颂纯真,有的鞭笞丑恶……多样的立意无不显示作者的审美情感。我们启发、引导学生感受美,欣赏美,能更好地理解课文

例如,孙梨的《荷花淀》,它是一篇反映白洋淀地区抗战斗争的名篇。作者没有正面渲染战争的残酷,而是以轻松愉快的笔调,通过白洋淀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妇女,由送夫参军到自觉组织起一支战斗队伍的细致描绘,歌颂了中国劳动妇女的美好心灵,她们识大体,顾大局,爱丈夫,爱家乡,更爱祖国,并且生动地表现了根据地军民在党的领导下奋勇抗敌的爱国精神。课文立意新颖,从普通的人、普通的事上发现了美,展示了美。

再如,沈从文的《边城》一文所表现出来的人生形式是自然的。这里的人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那里的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作者通过对质朴善良的人和热情奔放的民俗的描写,反映了湘西和睦安定的社会生活,表达了对这片具有淳朴民风土地的热爱、向往。

⒉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语言美和表现手法美

课文的内容和立意往往是通过精美的语言和艺术的手法来体现的。高尔基指出“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美往往表现在简明、生动和极富表现力、感染力上,表现手法能艺术的再现内容之美。

例如,的《沁园春·长沙》一词,“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句,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橘子洲头看到的一副色彩绚丽的美丽秋景;“万”写出了山之多,“遍”写出了红之广,“层”描绘出林木的重重叠叠,“染”活画出湘江岳麓山一带的枫树林仿佛人工染成一样的壮美。其中“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一句不但写出了江水的碧绿清澈,也描绘出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场面。语言精炼形象,极富感染力,让人在美的语言中品味、陶醉。

二、在写作中引导学生运用美、创造美

经过课文阅读学生欣赏到美之后,接着通过写作的形式运用美、创造美。这既是审美教育的归宿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1)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运用美。矛盾说:“模仿是创作的第一步”;王勃仿庾信的诗句,仿出了“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鲁迅从果戈理的同名小说获得启示而作《狂人日记》。可见,仿写是鼓励学生运用美的规律借鉴和创造美的良好开端。

(2)引导学生通过作文的形式创造美。尽管这是比较高一级的要求,但只要用心,肯定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例如,我们学了《毛遂自荐》这篇古文,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有个同学这样写道:“毛遂是战国时期平原君的门客,它不受地位、等级的束缚,敢于冒死纾难建功,这才是真正的美德。可我们在优越的环境下工作,稍不顺心,就退却不干,这与毛遂相比相差太远了……”习作不仅揭示了毛遂的美德和勇于自荐的精神,也表现了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

总之,中学语文教材中文质兼美、闻道统一的课文比比皆是,只要我们在教学中充分挖掘美的因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能在感受、鉴赏、评价、借鉴过程中提高创造美的能力。正所谓:“寓美与教,其乐无穷,其美无穷。”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主题阅读;理念;框架;意义

“主题阅读”就是围绕一个主题,在充分重视学生个体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具有共同主题的多个文本的理会研习和碰撞交融,在重过程的生成理解中,实现文本主题意义建构的一种开放性的阅读实践活动。

一、主题阅读的设计理念

1.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是新一轮课程改革对语文课程提出的总目标。

关于“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表述的: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阅读是一条主要的途径。

2.语文学习的内在特点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也是语文的源泉。因此,我们的语文阅读就要树立“生活语文”的观念,获得情感体验、生活经验等,丰富人生的涵养,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基。

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因此阅读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3.教材编写的大势所趋

纵观各地教材,无论是“人教版”,还是“苏教版”“语文版”,各地教材的编写体例已经都是按照“人文题材”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这种编排方式突出以人文话题为教材组元的中心指向,显然是试图打破长期以来的以文体特征为语文知识支撑点的教材结构体例,而代之以学生思维能力的多元发展,立足于对学生进行人生意义、道德取舍、个人修养等多视角的人文精神熏陶。

4.读写转化的现实诉求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学生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二、主题阅读的操作框架

1.确立主题,精选文本

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读,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特别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开卷有益”已经靠不住了,“读什么”是我们当下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所以,提高我们的选择能力尤为重要。

选择确定哪些主题呢?这是实施“主题阅读”首先需要思考的问题。确立主题的根据有很多,如:以学生的生活为依托,发现问题,确定阅读自然、亲情等主题;再如:以作家为主体,经典作家,有争议的作家等。这些都成为我们确立主题的依据。

主题确立后,我们要围绕主题大量搜集与之相关的范文佳作,作为主题阅读的主体读物,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尽量多地、集中地接触大量同一主题的文本。

2.积累表达,读写结合

读写是发展学生语文能力的两翼,读促进写,写促进读。对于阅读材料,我们引导学生自主迁移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快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

这一过程中,学生自主研读文本,扫除阅读障碍,寻求阅读帮助,批点阅读感受,书写阅读感言。或者在当周的随笔中,围绕这一主题自己再写一篇“同题(主题)异构”的文章来。如:李白仿崔颢《黄鹤楼》写出了与之齐名的《登金陵凤凰台》诗,场景相似;韩愈仿扬雄《解嘲》而作《进学解》,境遇相似;鲁迅写作《狂人日记》从果戈理的《狂人日记》得到启示,事件相似,等等,莫不是找到相似点而去模仿。

通过这种模仿,学生读思结合、读写结合,可以得到较系统的语言积累,从而达到自主内化的目的,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3.互动交流,品味提升

自读后的互动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切实可操作的多元对话平台。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且愉悦的互动交流空间,教师不必作刻意的设计和阅读的推敲,只是与学生聊聊读后感受,如:你觉得这篇文章哪里最有趣?你觉得这篇文章中哪个地方写得最好?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你认为故事的结局应该怎样?通过以上这些开放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心地畅谈自己的体会,真诚地交流彼此的看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敞开内心世界,真诚地倾听和接纳学生,才可能在相互接受与倾吐的过程中与学生实现精神的相遇,实现心灵的沟通。实践证明:这种充满生命力的互动交流让学生真情驿动,让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神思飞扬。这样的互动交流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明显地提高了他们的阅读综合能力。

三、主题阅读的意义建构

对学生而言,它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扩充知识积累

围绕一个主题进行阅读实践,一个主题多个文本,阅读密度高,阅读容量大,阅读综合性强。学生所学是多方面的、立体的,既有信息资源的获得,又有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还有价值取向的形成,更有语文素养的逐步形成和发展。

同时,形式多样、难易适中、富有趣味的阅读材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自觉地对文本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读、体味和欣赏,让学生在阅读的天地里自由驰骋。

2.提升写作水平

从现实和功利的角度来说,主题阅读还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实现阅读向写作的有效转化。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思想;一个主题,就是一种情感;一个主题,就是一个知识体系;一个主题,就是一个智慧世界。

学生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把主题阅读中得来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来,让作文的语言更丰富、更深刻、更有思想。

3.塑造心灵人格

学生有主题地阅读,有精神引领地阅读。在主题关照下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以抵达“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阅读境界。因此,这样一个一个的主题加起来就形成了多个主题。这样的阅读在教学中不仅富有操作性,还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塑造学生的心灵。

特级教师窦桂梅说:“不是在教学中造就学生的思想,而是学生个人的思想从阅读中汲取营养而成长,由种子到大树,到开出花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在主题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在获得基本、认同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个性及经历产生不同的感受,走上正确便捷的知识积累和精神成长的跑道,并最终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丰满而充满活力的生命世界。所以,主题阅读是塑造心灵的阅读。

对教师而言,主题阅读操作过程表明,实施“主题阅读”可以延展教师阅读的面,加深教师阅读的度,加速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可根据每位老师的术业专攻,发挥每位教师的兴趣特长,如:有的教师在哲学方面很有研究,就请他负责编印哲学主题方面的材料;有的教师对书法研究很有造诣,就让他选择部分书法文章,编印《宣纸上的话题》等。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发挥了每一位教师的聪明才智。

这样的阅读理念和阅读策略,使阅读教学的功能增强,容量变大。它不仅是组合文本的一种方式,更是实施阅读教学、改革阅读教学的一把钥匙,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有效途径。

当然,就主题阅读本身而言,究竟确定那些主题?主题确定是否有效和科学?主题阅读的具体操作策略以及阅读的效果如何有效评价等问题还存在不少问题,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章熊.中国当作与阅读测试[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3]施金凤.课外阅读的意义与做法[J].语文学习,1998(2).

[4]潘双林.试论阅读向写作有效转化的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11(6).

[5]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M].1版.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03.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9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升;写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4.32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009-01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推行,彻底改变了传统教学仅仅注重知识传授与学习成绩提升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主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软实力的培养。对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而言,应切实顺应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特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以使每一位学生的写作能力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提升。为此,笔者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问题进行如下分析。

一、初中生语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笔者在多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把作文书作为写作依据,写作时照搬作文书,命题说的是什么,他们就找什么,范文是怎么书写的,他们就怎样抄写;写作文的时候常常是无话可说,半天写不出几个字,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即使好不容易写完了,也是口水作文,毫无新意,没有吸引力和生命力。原因在于:学生并没有身临其境,没有亲身体验和感悟,日常生活中不重视观察和积累,书写作文的时候缺乏素材;平时在生活和课堂上学到的词语成语会背、会记,但是在写作文的时候就是不会用,至于老师课上传授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等知识虽然已经理解但是不会运用,不能做到学以致用;除了老师要求的阅读很少主动阅读,导致阅读量远远不足,大多数初中生阅读中外名著的数量很有限,甚至有一小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过名著,语言匮乏,理解能力也很弱。

二、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1、引导学生注重观察,积累写作素材。

爱默生说:“细节在于观察,成功在于积累。”契诃夫就是一个善于用眼睛和耳朵去追寻的人,他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典型的人和事,再通过自己幽默的写作风格进行艺术概括,进而创作出了著名的《变色龙》、《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经典作品。鲁迅之所以能写出《狂人日记》、《呐喊》、《彷徨》等脍炙人口的佳作是因为他对社会生活的细心观察。那么,怎样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提高写作水平呢?首先,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要明确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时的目的和计划,让学生观察的中心和观察的范围具有明确性,这样才能准确而迅速地获得观察的信息。如果观察没有目的性,就谈不上观察效果。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对社会生活中具体的人、事、物全面细致地进行观察。另外,要培养学生敢于下笔,勤于下笔的习惯。艺术来源于生活,写作作为艺术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学生对身边的事物不仅要留心,对生活要充分感受,无时无刻地积累素材,而且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将生活中观察到的事物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

2、教材为主,实践为辅。

加工创新初中语文教材是最好的素材库。每一篇课文都文质兼美,是一道道精神的佳肴,让我们细细品味,慢慢回味;一次又一次综合性学习,是一次次精神的探险。首先,教师在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渗透作文教学,把课文中运用到的好的修辞手法、写作技巧及时地提炼出来,让学生体会,这样学生就会养成随时搜集素材的习惯。如在学习《故乡》和《我的叔叔于勒》之后,笔者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写半命题作文《我的xxx》,学习课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模仿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及细节刻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次,还应巧妙借用和加工课本中的素材,使文章更具创新性。如《曹刿论战》、《热爱生命》、《唐雎不辱使命》等优秀文章,我们均可以引用相关的文段和典型事例作为作文的论据,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并更有说服力。实践证明,对课本中的丰富写作材料进行吸取,能有效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3、广泛阅读,以读促写。

好文章是在阅读大量书籍、积累大量材料的基础上,经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写出来的。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要找到二者的结合点,使阅读为写作服务。那些读书多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妙语连珠,表情达意生动。反之,则词语匮乏,文意晦涩,苦不堪言。如何做到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笔者认为可以从下述几方面入手:(1)仿写。依据新课程校本教材开发的精神,搜集汇编具有导读导写功能、文质兼美的经典名篇,利用它们的经典性和示范性,模仿写文。(2)续写或创写。通过续写人物命运来深化对课文的认识,通过写读后感来加深对教材所展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同。例如教学《孔乙己》抓住“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让学生续写“孔乙己之死”;《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发挥想象和幻想,续写“巧遇百万富翁于勒”。

4、体现主体,开展活动。

作文是一种精神活动,具有创造性,不能只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由教师布置学生写作就可以。教师要让学生实际感受到生活,要让学生走出去,感受生活。例如:可以设置情境,让学生做一名主持人、当一名解说员、演一名导游、当一名小记者、做一位小作家等,说出或写出感受;可以经常鼓励每位学生自主写作,写随笔、散文、诗歌、小小说、日记、读书笔记等,不拘形式,只要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出个性、写出特色就行;可以组织课前五分钟故事会、演讲赛、成语接龙、诗文诵读、课本剧表演、名言警句展等活动,将听、说、读、写结合起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

三、结语

狂人日记读后感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高考;作文;阅读;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4-0079-02

作文在语文考试中占据着半壁江山,每年高考结束都会引来众多的媒体和教育界人士对高考作文题目品头论足。高考作文已经历了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几个阶段。近年来,话题作文一直作为高考作文形式。于是,老师就带领学生跟着高考的指挥棒转,话题作文便成了作文训练的主旋律。当然,学生读高中肯定是为了考学,但这种训练方法是否是行之有效的呢,答案当然是否定。作文教学是慢工细活,想不做“无用功”,一切向高考看齐,对作文教学来说恐怕是行不通的。那么作文教学究竟怎么做才能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作文是什么。

现代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说:“作文就是说话,为了生活上的种种需要,把自己要说的话说出来”。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是表达的需要,是学习、生活的需要。面对众多的学生作文,我们通常会遇到作文中的材料老套,内容虚假,表述杂乱等现象,提到这些,就会让我们想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句话。作文是生活的外延和内引,学生整天呆在学校里,埋于题海中,连看电视看课外书的时间都会被剥夺,生活体验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对生活缺少激情,就更提不到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了,也就没有了思考和创作的激情。王蒙在《致习作者》一文中指出:“从生活中才能发现文学,才有写作的源泉,才有写作的真实货色。”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热爱生活,炼就一双会发现生活美的“火眼金睛”。

但要让学生从生活中去发现,对于高中生来说机会可能是少了点,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辅助方法,那就是阅读。阅读是学生获取间接经验的最好渠道。让学生从阅读中去发现生活、理解生活、认识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事实也证明,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往往能从阅读过程逐步提高。

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分为选修和必修。“必修”教材共包含5个模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为主,加上“梳理探究”、“名著导读”组成“语文①”至“语文⑤”五个模块。“选修”教材共包含5个系列:①诗歌与散文;②小说与喜剧;③新闻与传记;④语言文字运用;⑤文化论著研读。收录了大量经典名著,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相融合。

有了这样好的教材,那么语文课上,教师就要加强阅读的教学,引导学生从阅读中发现认识和感悟生活,这对积累作文的素材是非常有必要的。仅仅是这些,恐怕学生的阅读量还远远不够,教师还要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品读世界名著和名家经典散文等。以及报刊杂志上名人大家的精美作品和思想前卫、颇富创新的现当代时文美文:如贾平凹、、余秋雨、余光中等的作品,指导学生学习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对历史的思索,对情感的关注,对生命的探求,对未来的憧憬;鼓励学生利用长假阅读一些经典名著,学生在名著的陪伴下一定会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在阅读中让学生学习名人大家的语言风格,构思技巧、点题艺术,学习他们观察思考的态度等,在写作时有效仿的对象,作文成绩自然会相应提高。

阅读之后还要激励学生多背、多说。精彩的段落必须背过30个左右,好的文章得滚瓜烂熟。“语言文化”是一个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文学应指示人类真美善的将来,因此,指导阅读时,特别看重精美作品对学生知识的丰富、人格的导向、情感的陶冶、精神的培养、心灵的塑造和写作的指导所起的作用,也就更加注重学生在选材构思,谋篇立意,用语行文上的阅读和借鉴。

此外,还要养成勤练笔的好习惯,把自己读来的“经验”咀嚼消化。坚持写日记、练语法、句法、文法,养成写读后感的好习惯。再者就是让学生多进行仿写,并大胆想象、创新性模仿。古人云:“诗者有三偷,浅者偷其字,中者偷其意,高者偷其气。”其含义就是摹拟、借鉴、化用。鲁迅创作的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狂人日记》,其形式和题目,均“偷”自果戈里的同名作品。名家大作尚且如此,何况我们急待提高作文水平的高中生们呢?一般的学生每周都要做到几千字的写作量,这样坚持下来,就会逐步改变原来的那种“挤牙膏”式的写作状况。老师进行作文教学也不再是纸上谈兵。原来作文就是这么简单,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把原来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

最后,我们还不要忘记一点:作文也需要一个“改错”过程。学生很难明白自己作文的长处与缺点,所以教师要加强作文的评改,评改的方法可以多样化。例如采用面批指导,带动全体;采用学生互评互批。比如将学生中的佳作或部分可取之点推荐给大家,教给学生一些评价的标准:(1)立意要符合题目要求,观点新颖。(2)结构要思路清晰,结构分明。(3)语言表达要语句通顺连贯,言之有序。(4)选材要紧扣中心,力求有新意。(5)亮点要有特别好的句子、开头、结尾、修辞手法等。由同学们共同欣赏分析其中可取之处,尤其就考场作文的借鉴与交流。随着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从而激起写作的动力。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以前写过的作文拿回来进行修改,站在一个新的高度重新审视昔日之作,又可以发现不少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自己作文水平的提高,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并学生重新修改好的作文和以前的作文进行对比,这样在写作中学生更具自主性,对于以后写作都是一次宝贵的经验。作文的评改是下次作文的基础,是作文提高的又一关键环节,通过写作后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在合作探究中完成,这样学生对写作的信心会不断的加强,从而写出更加优秀的作文。

上一篇:团员日记范文 下一篇:感恩日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