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题纲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07 07:00:07

考试题纲总结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1篇

1.围绕着历史《考试大纲》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深入理解

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以历史教材为依据,围绕着历史升学考试而展开,特别是教学进入到高三总复习阶段,作为高中历史教师,除了能够对于教材内容熟记于心之外,还要对《考试大纲》中的内容熟练掌握,并与教材内容相互贯穿,形成清晰的教学脉络。对于《考试大纲》中的每一部分的内容都有充分的理解,并能够衔接成为一个脉络。作为文科高考重点学科,历史以知识运用、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为主。从对《考试大纲》的解读中可以了解,历史学科的考查内容都体现在每一项具体能力的要求中。历史教师有责任将《考试大纲》中的考试知识点融入到历史教学内容中,以其为核心进行延伸教学,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理解历史知识。学生对于《考试大纲》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要随时考查。如果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明确提问的重点,并围绕着知识点回答问题,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有所掌握。相反,如果考生对于问题的回答已经偏离了《考试大纲》的逻辑脉络,甚至已经出离了《考试大纲》,就说明学生对于知识点还没有掌握。此时,教师就要从课本的角度出发,对知识点重新讲解,引导学生对于这部分知识重新学习,以充分掌握。

2.从《考试大纲》的角度对高考试题进行分析和预测

教师要提高历史教学效果,就要将《考试大纲》充分地利用起来,以其为教学框架开展教学,并对于历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断地摸索,从中找出规律。近些年来,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应该对有关高考试题的热点问题予以关注,而《考试大纲》则是对主干知识的归纳,以高考试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教师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对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有所掌握,并灵活地运用于历史教学中。此外,教师还要具备试题分析能力,配合课程标准,有效地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2012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孔子和柏拉图的比较”这道历史试题就极具社会时代性,其中所涵盖的内容不仅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而且还诉诸到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学生的答案要符合试题的能力测试标准,就要跨越中西文化的历史、哲学和社会学的知识,虽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学生对于目前的社会发展形势有所了解,且深入领会西方哲学思想,就会使答案尽善尽美。该试题从出题方向上,符合《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与社会实践相统一,以培养学生分析社会现象的综合能力。

二、正确地解析高考试题,以其为基准建立科学的历史教学模式

1.解读历史高考试题对高中历史教学发挥着教学启示的作用

虽然高中历史教学最终要通过高考环节,但是按照课程标准,主要是培养学生历史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这一点,在目前的高中《考试大纲》中就已经体现了出来,这就意味着历史高考试题已经不在拘泥于对于历史教材内容的考查,而是对于高中历史知识运用能力的考查。那么,教学中,要认真体会高考历史试题中所蕴含的知识点,对于其中的教学启示深入地探索,并在课堂上不断地实践,逐步地总结。学生的学习能力要有所提高,历史教师就要领会《考试大纲》,从高考试题中查找与教材知识相关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重点学习内容。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学生对于历史学习方法的掌握,就是建立了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的角度而言,在详细阅读教材的同时,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对相关知识从实际出发深入领会,并提高知识运用能力。教师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通过解读历年高考试题而总结出经验,帮助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深刻理解。学生不仅要对教材知识有所掌握,还要充分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的内在涵义,并懂得向不同领域延伸,以提高自身的历史综合素养和历史知识学习能力。

2.解读历史高考试题有助于建立科学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高中历史教学模式,多以单向的授课为主。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的学习发挥着引导的作用。新课程标准出台后,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转变为围绕着学生展开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学生而言,高考成绩是考查高中阶段学习情况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对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体现。作为教师,要将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予以改变,就要对高考历史试题以解读,并选择历年具有典型意义的高考历史试题作为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以学生解答问题的方式展开教学。按照新课程标准,高考试题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的考查已经不再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的考查,而是更为关注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和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讲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时,可以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选择相应的材料分析题,让学生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解答材料问题。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完善程度,教师就可以对学生的相关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定位,然后在后续的教学中有所补充。为了促进教学多样化展开,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对于“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经济发展”的评述,为了让学生更为直观,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手工业作品———瓷器,同时还要查找相关的历史内容。当学生观看这些瓷器的时候,教师还要将学生的思维空间进一步展开,让学生对于瓷器的特点予以思考,并从中国手工业经济发展的角度予以陈述。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对教师课堂上所讲授的历史内容进行分析并重新整理,以自己的逻辑思维方式将各个知识点衔接起来,并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分析、解决问题。学生运用高考试题提升学习效果的同时,还掌握了高考试题的应用方式,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利用考点加强历史知识教学

从高中历史知识教学的角度而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成为高考重点内容,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完全掌握,特别是《考试大纲》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教师要以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灵活运用,做到触类旁通。当进入到高三历史总复习阶段,教学已经不再以历史基础知识为主,而是将这些基础知识充分地利用起来,着重于对历史试卷答题技巧的训练。针对于目前历史高考考题的题型所强调的能力立意倾向,且考题分值相应地有所提升,一些新型的考题模式逐渐地在高考试卷中出现。通过对历年的高考试题进行分析所总结出的出题规律,虽然是对于学生思维特点以及分析能力和论述能力的考查,但是,都需要学生对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有所熟悉,才能够准确地做出答案。历史高考试题的发展趋势,要求高中历史教学也要相应地发生改变。学生的历史基础理论水平要有所提高,就要提高历史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建立历史知识结构,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知识表达能力。首先,将高中历史知识的专题知识体系建立起来,注重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之间的关系,建立起必然的联系,以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以2014年江苏历史高考试题为例,第37题就需要以“美丽中国”为主线展开论述。自十召开以来,中国的未来发展指导思想就是要实现“中国梦”。这道历史考题就是从这一主题思想出发,考查学生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了解程度,对于政治、文化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了解。如果学生仅仅从理论材料中获得相关知识,很显然难以达到知识考查标准。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的学习中,将历史知识、社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历史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注重对学生相关能力的培养,让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内容,可以对主干知识进行梳理,将各个历史事件相互建立起关联,并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其次,就是对每一个阶段内的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比较。例如,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列强侵华历史。引导学生以相关的高考试题材料为论题,进行整体性分析,也可以针对某一个历史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对这部分时间段的相关事件建立起关联,进而对于考点更为明晰。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课程标准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指导方向,要求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扩展历史知识面,而且还要对相关知识充分理解,并形成认知。面对繁杂的历史教学内容,要提高教学效率,就要以历史《考试大纲》为标准了解教学脉络,以高考试题作为重点历史教学研究内容,以在历史教学改革背景下,明确历史教学方向。对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深入理解,从历年的历史高考试题中就可以获得。通过对历年高考试题的解析,从中总结历史内容重点在高考试题中的运用,并总结出规律,就可以作为高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提高高考的历史认知程度、知识水平也能够很有效地从参考答案中体现出来。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2篇

一、高度重视高考试题在政治高考复习中的作用

1.构建知识体系,领悟考试要点

高考中的政治考试,是对学生政治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全方位考查,包括经济、哲学、政治三大类,涉及的知识面较广,复习备考的时候不可能进行全面复习。高考试题由命题专家制定,代表着高考命题的方向和特点,包括了《考试大纲》中的主要知识点,也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教师在引导学生复习的时候,可以利用高考试题为切入点,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复习、归纳与总结,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与巩固,努力构建各个模块知识的框架结构,建立起系统化的知识网络,同时把握考试的要点,从而在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

2.熟悉考试方式,提升应试能力

从当前来看,高考决定了学生在高中学习结束后的去向,带有很强的压力。激烈的竞争中,学生对考试试卷的熟悉与否、解答方式正确与否,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经过第一、二轮复习,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已经基本掌握,如何才能提高分数、赢得高考胜利,最后阶段的冲刺复习非常重要。科学运用高考试卷,可以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全面考查,提高复习效率,更能让学生在“实战”中积累答题经验,提高应试技能。例如,高考命题的一个设问方式就是――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研究题干,答题时紧扣教材知识,适当补充时政观点。

二、政治高考复习中运用高考试题的策略

1.精选精练,注意时效和方向性

根据近几年的高考政策,每年全国各地都有十多套高考政治考题,虽然都是紧紧围绕《考试大纲》设计,但各有侧重、各有优劣,难易程度也有不同,例如新课标全国卷1和2就有所差异。在高考复习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试卷统统让学生做一遍。我们要把握时效和方向,将侧重点放在近三年的高考政治试题上,尤其是在全国新课标卷之上。2016年,采用全国卷的省份将达到26个。我们应将其与其他省份的试题相比,与所在省市之前采用的试题相比,进行认真、仔细的研究与训练。通过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紧跟时代步伐,所选的材料大多是国家重大时事、热点问题。如2015年的全国新课标卷1中,第16、17题选择题关于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38题材料一关于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39题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均需要教师关注社会生活、了解时事热点,并在精选的典型试题中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2.整合类比,提高分析运用能力

因为试卷篇幅有限,一个知识点在一份高考试卷中一般只设计一道考题。教师在运用高考试题进行复习的时候,要广泛地收集不同的高考试卷,对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试题进行归类整理,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不仅可以避免盲目选题带来的忙乱,还可以从不同角度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考查,加深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熟练程度。例如,关于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15年的高考试题材料题有:山东政治43题、北京文综40题、上海政治34题,分别从量变与质变、生活与哲学、内因与外因等不同方面进行考查。

3.熟悉题型,提升考试答题技巧

在政治高考复习中,合理运用高考试题,能够让学生熟悉高考试题的设计方式,明确能力考查的要点,也能让学生把握高考题型,明确不同题型的考查方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某种题型的专题训练,掌握不同题型的解题方法。例如,选择题的题干情境设计和设问方式多种多样,题肢似是而非,迷惑性很强,稍一疏忽,就会选错。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与分析题干,排除与题干内容相违背、脱钩的错误选项或同义重复选项。对于主观性的考题,引导学生在解答时注意要点清楚、层次分明、书写规范,注意政治术语的使用,并合理采用序号,严禁整体无序地作答。

4.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学科思想

每一套高考试卷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是一个个的高考试题却以零散的形式存在,跳跃性较强。为了提高政治高考复习的实效性,教师在运用高考试题的时候,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思考试题背后的知识点和解答方法,在进行知识查漏补缺的同时,进行迁移,做到举一反三。如2011浙江文综41(3),表面上是考政府职能是什么,实际上还要考查政府应如何履职,学生经常会忽略这一点。

总之,高考试题是政治高考复习中的一大优质资源,教师要认真研究、科学运用,引导学生把握试题背后的设计要点和考试方向,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和综合运用,努力使高考政治复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3篇

一、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把握备考方向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考纲”是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制的,它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但“考纲”又必须反应时展的变化,体现当今生物学科的特点,所以应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句话的精髓。复习时,要以“大纲”为标准去对照和理解“考纲”,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

二、认真研究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

仔细分析近几年来高考生物学科的试题,有利于追寻高考命题的轨迹,捕捉高考命题的规律,洞察高考命题的信息。通过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①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

②突出对生物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主要分布在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与变异这三块中。

③注重对识图、析图、及绘图的考查。

④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

⑤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

通过对高考试题和考纲的研究,找准特点,把握要点,面对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效。

三、确定复习模式和安排复习计划

采用二轮复习法。第一轮把选修教材的知识内容穿插整合到必修第一、第二册的内容中,根据知识内容分成七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第二单元是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第三单元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四单元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五单元是遗传、变异和基因工程;第六单元是生物与环境;第七单元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按照知识复习―――课时练习―――单元测试―――讲评归纳―――构建知识网络的模式进行复习,每个单元复习结束时用一节课来构建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高密度梳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兼顾能力培养。

第二轮主要是模拟测试阶段,其中穿插一些小专题。这种模式既注重知识系统性又节省时间,有利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相关知识的交汇点,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精选精练,总结反思

对高考的热点、重点、难点、易错和薄弱环节要多练,对典型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总结,多开展举一反三的变式训练,提高应变能力。还要演练高考真题,高考试题凝集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思维和智慧,容量大、科学性强、突出主干知识和逻辑性强等特点,且能反映出高考命题的趋势,也能使学生感悟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式。在练习中注意总结反思,每隔一段时间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自己错在哪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节奏快,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和高考成绩优劣。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技巧和学科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在第一轮复习中穿插解题方法的小专题,如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填空题的解题方法、遗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等。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如何在审题中找到关键词、隐含条件等,并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六、加强试题讲评课的研究

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试题的讲评,一是要抓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比如选一道题能集中表现某个章节的主要内容。二是分析命题思路,把握试题规律。教师在阅卷时找出问题的共性,看学生哪里错多,错的原因是什么。三是要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凡是碰到这类试题该注意哪些事项,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四是对试题的延伸和拓展,这类题可能还涉及到哪些知识点,与现实中的哪些现象相关等。

七、心理辅导,提高应试能力

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考备考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很大。普通高中的学生有一个共性,就是一碰到难题就怕,没有信心去完成,总认为自己不行。笔者经常跟学生说考试题目会变,但考点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意如何变化,都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看题目涉及哪个章节的内容,把有关内容从大脑里调出来,再仔细审题。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实现超水平发挥。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4篇

一、精心研究《教学大纲》和《考纲》,把握备考方向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生物教学和高考命题的依据,《考纲》是依据教学大纲所编制的,它体现了教学大纲的精神和内容,但《考纲》又必须反映时展的变化,体现当今生物学科的特点,所以应正确理解“遵循《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这句话的精髓。复习时,要以《大纲》为标准去对照和理解《考纲》,把握好复习内容和方向。

二、认真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仔细分析近几年高考生物学科的试题,有利于追寻高考命题的轨迹,捕捉高考命题的规律,洞察高考命题的信息。通过近几年高考试题的研究,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1)复习要立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对“三基”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头戏。(2)突出对生物主干知识的考查,考点主要分布在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与变异这三部分。(3)注重对识图、析图及绘图的考查。(4)突出对实验能力的考查。(5)关注社会热点,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对高考试题和考纲的研究,找准特点,把握要点,面对高考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有效。

三、确定复习模式,安排复习计划

采用二轮复习法。第一轮把选修教材的知识内容穿插整合到必修第一、第二册的内容中,根据知识内容分成七个单元。第一单元是生命的基础、结构基础和细胞工程;第二单元是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发酵工程;第三单元是生命活动的调节与免疫;第四单元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第五单元是遗传、变异和基因工程;第六单元是生物与环境;第七单元是实验、实习和研究性课题。

按照“知识复习―――课时练习―――单元测试―――讲评归纳―――构建知识网络”的模式进行复习,每个单元复习结束时用一节课来构建知识网络,把本单元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高密度梳理基础知识,突出主干知识兼顾能力培养。

第二轮主要是模拟测试阶段,其中穿插一些小专题。这种模式既注重知识系统性又节省时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相关知识的交汇,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

四、精选精练,总结反思

对高考的热点、重点、难点、易错和薄弱环节要多练,对典型的解题方法、解题规律进行总结,多开展举一反三的变式训练,提高应变能力。还要演练高考真题,高考试题凝集了高考命题专家的思维和智慧,容量大、科学性强,突出主干知识和逻辑性强,且能反映出高考命题的趋势,也能使学生感悟高考命题的思路和方式。在练习中注意总结反思,每隔一段时间将原先做过的试卷及练习题整理出来,看看自己错在哪里,避免再犯同样的错。

五、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高三第一轮复习时间紧、内容多、任务重、节奏快,学习方法直接影响到复习效果和高考成绩优劣。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技巧和学科语言能力的训练,有效提高复习效果。在第一轮复习中穿插解题方法的小专题,如选择题的类型及解题策略、填空题的解题方法、遗传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步骤等。教会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加强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教学生如何在审题中找到关键词、隐含条件等,并指导学生规范答题,减少失分。

六、加强试题讲评课的研究

试卷讲评课不能从头到尾面面俱到,而应有选择,有侧重,否则既浪费学生的宝贵时间,又难有成效。试题的讲评,一是要抓典型,选择有代表性的题目,比如选一道能集中表现某个章节的主要内容的题。二是分析命题思路,把握试题规律。教师在阅卷时找出问题的共性,看学生哪里错得多,错的原因是什么。三是要善于将试题分类,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凡是碰到这类试题该注意哪些事项,并教会学生进行比较性小结归纳。四是对试题的延伸和拓展,这类题可能还涉及哪些知识点,与现实中的哪些现象相关等。

七、心理辅导,提高应试能力

心理辅导对学生的高考成绩有很大的影响。高考不只是考查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还要深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特别是学生的心理素质对高考备考复习及高考临场发挥的影响很大。普通高中的学生有一个共性,就是一碰到难题就怕,没有信心去完成,总认为自己不行。笔者经常跟学生说考试题目会变,但考点不变,万变不离其宗,不管题意如何变化,都要用所学的知识来解答。看题目涉及哪个章节的内容,把有关内容从大脑里调出来,再仔细审题。考试时沉着、冷静,思考问题细心、严谨,坚信自己一定会成功,实现超水平发挥。

高考复习方法多种多样,可以说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只要能“量体裁衣”就是好方法。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考;考试大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目前的高考也已经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就近几年生物高考试题的分析来看,生物高考命题已经完全从“经验型命题”转换到“素质型命题”。“素质型命题”就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生物科学素养,重视对考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引导,关注生产实践、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的实际问题,反映生物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分析了高中生物高考复习的策略。

一、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充分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认真解读《考试大纲》,深刻地参悟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准确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理清各个知识点的考查方法,是高中生物教师在指导高考备考必须开展的基本工作。

1、老师要以《考试大纲》为主导,发挥《考试大纲》的重要作用。

在进入高考复习阶段的时候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寻找考试的要点,知道哪些地方是需要重点花时间复习,为学生的复习找准方向,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有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认真研究考纲和高考试题,多渠道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分析与全国卷高考题在考查形式方面的异同,同时,各学校领导也要重视组织老师学习外地先进经验。

2、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

理解《考试大纲》的要求关键是做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两大方面文章。“把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是要求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实验与探究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就是要求学生熟练地掌握基本技能。

对于基础知识,我先让学生在复习中先把课本各单元的重点知识先掌握,突出重点,加大对主干知识的复习力度,然后注意细节知识,再掌握各重点单元间知识点的联系(如遗传与蛋白质之间的关系)。所谓的难点知识,我要求基础好的学生必须掌握,其他同学必须尽量理解。这样在做题过程中,基础知识分就尽量不会丢失。

例如:“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脂蛋白摄入不足”很多学生包括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在选择题时认为这个说法是对的,就是因为课本的基础知识面不熟悉,正确的说法是“脂肪肝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磷脂摄入不足”。

另外,类似这种因为基础知识不熟练而造成的失分的现象在选择题别突出,所以在选择题讲解过程中,反复通过解释复习题目涉及到的基础知识,加强加深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寻找关键词的能力,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从学生心理上来讲,就是要不断地强化训练,他们才能逐渐养成解题过程中注意基础知识的习惯。

二、抓基础知识,知识要点重点复习

1、重点知识复习到位。

新高考的重点内容和常考内容有细胞呼吸、遗传定律、伴性遗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种群和生态系统,针对这些重点内容,教师要做到精心组织教学,并让学生反复训练,让学生对这些单元内容了如指掌,每一个考点都非常熟悉,要求学生对些基础知识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确实经过复习,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还是相当熟练的。

高考试题每年都有变化,但是,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

2、制定计划,加强教研合作

针对高考复习,教师要制定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样以便学生进行科学的复习。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强了校本教研,每一轮复习开始前都组织各高中老师集体教研,各高中老师回校后都能按照总体安排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校本教研,制定合理的复习方案,从而不断使学科复习水平不断提高。

3、复习全面

新高考题量增大,考查面也进一步增大。因此,除了要对重点内容进行复习外,其它内容也进行全面复习,如细胞结构和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细胞的生命历程、生物的变异和进化等,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充分了解并掌握书本中的知识。

4、注重单元检测,精选习题,实现强化训练的实效性。

在复习过程中,练习是熟练掌握考点知识和检测复习效果的常用的和较好的复习方法之一,也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针对单元检测的结果,师生都进行科学的总结,总结复习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经验要在下段复习中继续发扬,不足要进行及时的改进。教师要精选习题,不同类别的练习题有不同的要求,我们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设计要求新、精、基。新是题目新颖;精是练习题要层层精选,保证复习效果和课堂效率。基是题目要回到课本基础知识上去,做题的目的还是引导学生看书。

三、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约占20%的分值。近几年来生物高考实验考查呈现多样化,有基本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等基础实验的内容,也有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评价。

高考生物试卷中突出的变化是没有了独立的实验设计,而是将对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渗透到各题干、选项和解题思维过程中,并且着重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验题的突破上,我进行实验专题的复习时,归纳了常规实验和实验设计两个类型,实验设计题又包括常规实验设计题和遗传实验设计题两种类型。

例如:在遗传题的讲解上,用“表现型与基础型的关系”这一基础知识加常见题型归纳的方法去解答,不管是何种类型的遗传题,先找出表现型与对应基因型,然后去推导有关个体的基因型组成,立足于遗传的基本定律。同时对相关题型训练也做的比较到位,教会了学生每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和规范,每一类型题都能做到举一反三,学生在考场上遇到这些章节的试题能较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准确做出解答。

教材常规实验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各实验的“主要原理、常用试剂、主要步骤”。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6篇

在理综考试中,化学科的题量和内容是有限的,所以2009高考试题仍然是以学科主干知识、重点知识的考查为主,以往的一些热点的主干知识应高度重视。如: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离子反应、离子共存与鉴别;化学平衡;电化学;盐类水解;常见元素化合物、有机基本概念、反应类型、各种官能团的性质、有机信息推断题等。

对于大纲中“理解”“综合应用”层次要求的内容,要做到心中有数,反复训练,熟练掌握。

构建知识网络,使各部分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条理化

经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对于基本的知识都已理解掌握,但由于化学学科的知识比较散,所以需要进一步加工整理,应先形成知识主线,再构建网络。如: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复习。

六种非金属知识主线:气态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五种金属知识主线:单质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应含氧酸盐;再构建知识网络。如“氮网”“硫网”“铁网”等。

有机网络,以烯烃为中心的网络体系,两条主线:苯 炔烃 烯烃 烷烃;醇 醛 羧酸 酯;中心辐射点为烯烃:烯烃辐射一大片;烃与含氧衍生物的桥梁:卤代烃。这样在无机推断和有机合成及推断题中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回归课本,重视考纲

在本阶段的复习中,要以“课本”为纲,回归教材,注意教材内容的知识点、增长点,综合点。要学会读书,要通读、精读、反复读,带着问题去读。读书要与高考紧密结合起来,不是简单地看看而已。有些高考试题就来自于课本上的原题或改编;对于大纲中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在历年的高考试题??是相当重视。有时是直接考查某个实验,有时是按某些课本实验的基本要求考,或依据课本实验发展、衍生出来的内容来命题,如:“2005年北京卷28题(18分)改编自课本‘铁与水反应’的实验,”“2008年重庆卷8题,四个实验全部来自课本”。由此可见,重视课本是相当重要的。

联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等联系紧密,大纲上强调“试题应注意考查考生初步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生产生活中的各类有关化学问题的能力”,这在历年的试题中都有体现。如:2008年广东卷23题;2008年山东卷29题;2008年宁夏卷26题等。而在2009年高考备考中,要关注“神七”“三鹿********”“人禽流感病例”“诺贝尔化学奖”“ 美俄卫星相撞事件”等涉及化学方面的知识。

注重反思,努力做到题不错二

对于曾经做错的题,要再次重温,认真反思,总结出一些东西,沉淀出一些精华。反思主要从试题涉及的知识点、解题方法、解题规律、失误原因、语言规范、思维的优化等方面进行。

关注并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例题,以及近三年的高考试题

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中的例题,是专家们根据大纲认真整理总结的历年典型高考真题,无论是题型、命题角度、能力考查等,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而高考命题人也会以此作为下一年命题的参考,不会原题照搬,只会有一些改编,但也应引起重视。对有代表性的试题,要反复研究,落实到位。对解题技巧要重点研究,灵活掌握解题技巧可节省很多宝贵时间。

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减少非智力因素失分

高考的后期复习更要在细节上、审题上、表达上下功夫。学科知??是基础,审题能力是关键,规范表达是保障。审题不慎,急于求成,考虑不周是同学在解题时常出现的通病,也是考试失分的因素。审题主要审题目的表达要求、突破口、有效数字、解题过程、题型等。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7篇

1、根据中考和高考大纲要求,掌握复习重点和方向

中考和高考都有相应的考试要求和大纲,也是中考和高考命题的依据和重要参考,考纲又是根据生物教材大纲所制定的,它反映了生物学习的重点和方向,而且,考试大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时代的变化和考试形式的变化不断调整的。总的来说,教材大纲和考试大纲还是考试的重要依据,因此,老师要好好研究考试大纲,根据大纲来把握生物的复习方向。

2、改变复习模式,制定阶段性目标

生物复习参考传统的考试复习模式,主要是采取三轮复习法,第一轮复习主要是要充分熟悉生物每一章节的主要内容,并建构主要的知识框架,将知识点用点、线、面的方式一点一点串联起来,并进行梳理,根据每一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理解并全面记忆。第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模拟试题和大量联系的方式来巩固记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单方面追求题目的数量,还要尽可能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题目。此外,还可以采用专题训练的方式,每次生物课针对一个小专题进行测试和训练。第三轮复习主要是查缺补漏,巩固知识。在完成第一轮复习和第二轮复习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学习重点,第三轮复习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3、重视试题纠错和错误总结

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在精心研究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对考试的经典题型进行规律总结,然后对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还要选用大量中考真题进行演练,中考真题和普通的试题不一样,真题具有科学性强、题目设计得更合理、重点突出、逻辑性强等特点,而且真题更能反映出生物教学的趋势。另一方面,生物老师要引导学生重视错误和经验总结,在练习中,不能只关注做题的量,还要定期对所做的题目进行分类和经验总结,每过一段时间就将之前做过的题目整理出来,重点看一下做错的部分,然后找出造成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因为同样的原因犯同样的错误。

4、深入研究考试题目抓住试题方向

复习生物,还要关注近几年的考试试题以及考试方向,生物老师要仔细分析近几年的生物试卷,捕捉考试信息,发现题目的规律。笔者通过对生物试题的研究,总结出以下几点:1、生物复习要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每年中考高考试题中都有部分题目是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2、发现重点难点,生物复习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与免疫、遗传等模块中。3、重视生物教材中的图片的理解和分析。4、复习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5、关注社会热点。生物复习也要结合社会实际,结合社会热点问题。总的来说,只有对试题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5、结合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方法对学习效果很关键,尤其是对要参加考试需要及时复习的学生来说,一个好的复习方法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生物老师在带领孩子进行每一轮的复习时,都要注意调整复习方法。比如说在进行每一个专题的练习时,分别指导学生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实验题的解题方法和解题步骤,不要急于告诉学生题目的答案,教会他们自己建立一个全面的知识框架,然后引导学生的思路往正确的方向靠拢。在审题时,教会学生如何迅速找到题目关键字并从文字、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6、有侧重点对试卷进行讲评

生物老师定期对学生完成的试卷进行点评和分析,但是并不是说要对试题中的所有题目进行讲解,这样既浪费课堂时间,又让学生抓不到考试重点。所以,针对试卷讲评,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讲解典型题目,举一反三。选择典型题目讲解,根据题目所涉及到的知识点回顾生物教材内容。二、分析造成错误的原因,找出试题规律。生物老师要研究学生容易出错的试题,避免犯同样的错误。三、对试卷中的题目进行分类分析,研究每一类题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四、重视知识点的扩展讲解。老师要看到题目所涉及到的其他知识点,重视对学生知识的扩展。

7、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进行第一轮复习或者第二轮复习时成绩表现很好,但是越接近考试成绩越表现出下滑趋势,这是因为很多学生心理素质不高。所以老师不仅要一味地讲解知识,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笔者作为一名生物老师,就经常鼓励学生,给学生信心,经常告诉学生虽然考试题目不是固定的,但是知识点固定的,不管题目怎么变化,用到的都是我们学过的知识点。同时,老师还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差异,调节试题的难度。总而言之,生物复习方法有很多种,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是符合学生发展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进步的,都是好的方法。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 高三数学 复习教学 有效途径

一、高三复习教学的现状分析

通过对高三数学课堂为期一个月的观察发现,高三数学课程的时间呈现出以下特征,知识整合复习占到总课程时间的20%,巩固训练和综合练习的时间占到课堂教学的80%。高三数学的复习教师通常采用两条线路,第一条线路是高中所学数学知识的复习和回顾,第二条线路是高考模拟试题的练习。在第一条线路中,教师通常按照一定的线索将单元知识进行串接,然后进行跟踪训练,第二条线路就是做题讲题的方式,占到课堂时间的一半以上。高三数学的这种复习思路将学生牢牢控制在题海战术中,学生每天都要做跟踪巩固练习,同时平均每三天要完成一份高考模拟试卷。从高三数学的复纲来看,基础知识的考核占到高考命题的80%,也就是说学生的成绩应该达到110分左右,但是调查发现很多学校高考数学的平均成绩在80―90分,这就证实传统以试题为中心展开的高中数学复习是低效的。在试题的讲解上,笔者通过观察发现,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是向学生询问困难试题然后讲解,教师对于难度较小或者难度适中的试题大多采用的是口述讲解的方法,而关于难度高的试题教师则采用的是详细的书写方式,并在时间的分配上存在很大程度的倾斜。高难度试题是区分学生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过分关注高难度试题而忽视基础试题,会造成更多学生的数学学习困难,影响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教学效率的途径

(一)认真分析“两纲一题”,确定高中数学的复习重点。

“两纲一题”为高中数学复习课堂有效进行指明了方向,一是指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它规定了高中数学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及不同知识点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是高中数学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二是指高中数学的考试大纲,它规定了高考要考察的知识范围,对知识的能力层次做了明确规定,这为教师选择课堂教学的重点提供了航标,这两个方面构成了两纲;三是指高考数学试题,高考数学的考题难度如何,高考试题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折射出历年高考试题的基本走向和考查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为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了基本范例。例如,在高中数学空间几何的复习中,课程标准要求认识柱、锥、球的基本结构特征,能用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两种方法画出视图和直视图,并计算这些图形的表面积和图形,通过对考试大纲的分析可以看出,考试更多考的是学生的空间分析能力,对图形的尺寸和线条不做严格的要求,也不要求学生记忆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这就为高三数学复习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依据,同时也折射出高考数学的一个趋势,对记忆知识的淡化和对高中数学灵活应用能力的加强。高中数学教师要有效分析两纲一题,在分析两纲的基础上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认识,哪些是基础知识,是应该重点复习的,哪些是能力知识,哪些是超纲知识,是不需要学生掌握的;同时,要认真分析高考试题,对高考试题进行统一类型试题的横向对比,找差别,找共性,找联系,把握同类试题解题的关键。对同一省份的试题进行纵向比较,了解自己所在省份高考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总结出高考的热点、难点和冷点。

(二)回归课本,巩固高中数学的基础知识。

高中数学课本是专家根据课程标准和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的内容编排,它包含了高中数学基本知识点的要求,试题也是在精心设计和逻辑分析基础上的经典试题,通常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同时,通过对近些年高考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出,高考试题已经由考查难点试题向考查基础试题转换,有些试题都是对课本原有试题的变型和综合。因此,高三数学的复习课堂应该回归课堂,回归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具体来说,要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学生重现高中数学重点知识的动态形成过程,包括在这个过程中的数学思维过程和蕴含的数学思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二,要引导学生梳理出高中数学的知识主线,通过知识主线将数学概念、数学公式、数学定理、数学性质、数学解题方法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梳理高中数学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能够根据试题充分联系高中数学基础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第三,充分理解和做透高中数学的典型试题和习题,对试题进行变式、分解、综合等的练习,引导学生活用知识点,活用解题方法;第四,通过在高考试题中寻找课本的原型,记录每一道高考试题考查的知识点,对没有掌握或者不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的复习和巩固,以不变应万变,提高高中数学复习效率。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行,高考数学已经由难点试题向基础试题转变,传统的以题海为中心的高中数学复习方案已经不能够适应高考基础试题灵活考查的特征,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研究“两纲一题”,在分析两纲一题的基础上,着眼于课本,着眼于高考原题,训练学生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建理.“问题导学”教学模式引领高三数学复习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学数学,2014,01:11-13.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 期末考试 题库 建设与研究

一、前言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是大学英语教学环节当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大学生而言,期末考试是学生了解自己学得好或不好;就英语教师而言,期末考试是了解学生是否掌握本学期所教的知识必不可少的手段。期末考试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本学期课堂讲授内容的掌握程度,从而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更上一层楼。

二、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必要性

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能有效加强大学英语教学的管理,以及期末考试的科学化,保证了期末考试的客观性,在试卷面前人人平等,体现了公正、公平原则。

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能使英语教学的管理和测试科学化,能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学质量,方便教学考核,减轻教师负担,克服传统的“考教合一”(combing testing and teaching),从而做到“考教分离”(separation of testing from teaching),以考促教,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风,学风进一步好转。

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有利于因材施教,分级教学。贵州财经学院从2008级进行分级教学,分为A、B班。

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适应了现代教育的需要,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一重要的组成部分。贵州财经学院学院03年―06年、06年―09年把大学英语列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2010年“贵州财经学院学院大学英语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应用研究”获校级年度课题。

三、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理论依据

题库的建设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其中比较成熟的是经典式测试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经典式测试理论(Classical True Score Theory)又称为真分数理论,该理论已有百年历史,探索出一系列题目分析的公式用来检验测试的效度、信度、区分度、可行性等。项目反应理论(Item Response Theory)又称为潜在质理论(Latent Trait Theory),是科学修定、筛选和调取使用试题的重要基础。唯一的要求是要有一些连接项目,这些项目必须包括在不同时期测试的题目中。

四、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策略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是整个教学质量的有效检验,因此建设高质量的试题库举足轻重。试题库不是试题的拼凑、罗列,而应该是“教学大纲”具体实施的总结、检验。贵州财经学院学院二本大学英语教学学大纲,材,实行分级教学。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属于学业成绩测试,应该从教材出发,命题规范化,设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应该以读写教程为主要依据,合理组织试题。试题库的命题策略如下:

1.明确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目的和性质。

2.集体命题,严格筛选。

3.题目言简意赅,符合教学要求和教学目的。

4.依附一本主导教材,确定选题的范围。根据教学计划定出具体的单元,包括教材内、教材外的。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包括听力理解、阅读理解、词汇和语法、完型填空、翻译和写作六个部分。

5.合理分配试题的难易程度,分为简单题、中等题、难题三个等级,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简单题、中等题、难题所占比例为4/4/2。

6.题量适度,不能多或少,以保证英语中等的学生在考试时间内完成。

7.试题清晰、明了,有完整的标准答案,有各个大题和小题的具体分值。评分标准合理。

五、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作用

1.建库功能。建库作用是题库的最基本的作用,包括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试卷的输入、修改、删出、重组、存贮等作用,对期末考试题不断积累,不断充实,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2.贮存作用。通过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收集每学期n套期末考试试卷,以备在未来的命题和考试中备用。试题库具有资料库、语料库的作用。

3.生成作用。期末考试题库是生成新的试卷的前提和基础。常用的试卷生成有随机式自动组卷、交互式配合组卷和人工组卷。

4.系统作用。期末考试题库具有对整个试卷和每个试题进行评估分析能力,评分之后,可以生成成绩排序表、难度、试卷答题情况等信息表。

5.动态作用。期末考试题库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充实的过程。每个学期都会增加n套期末考试试卷。

六、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注意事项

1.购买适合本校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管理系统。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建设周期较长,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资金、人力和物力,为了避免走弯路,应根据本校大学英语的实际情况,借鉴其它大学先进的建库经验,购买比较成熟的试题管理系统。

2.明确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的应有的条件。学大纲,材,学进度,学单元,统一考试题型。

3.挑选业务水平高、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认真负责的教师组成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命题组。负责试题的设计、分析和研究,收集和保存每个学期的试卷和数据,不断提高试题的质量,逐步实现试题的标准化。

4.增强大学英语期末考试的透明度和可信度。试卷必须严格保密,考试应具有公正性和可比性,避免“人情分”,避免学生钻空子,进行考前突击,考试作弊,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

5.试卷生成格式化。试卷的生成、排版、打印全部由Word完成。统一试卷纸张大小、统一字体、统一行间距、统一页眉页脚等。

七、结语

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得益彰。大学英语期末考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举足轻重,是检验、评估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一方面,大学英语期末考试设计得好,就会积极地推动大学英语教学。反之,就会对大学英语教学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妨碍大学英语教学。建立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是一项较为艰巨的任务,我们对大学英语期末考试题库建设与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开发、设计出更多、更好质量的期末考试试题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有利于大学英语教学的良性循环发展。

参考文献:

[1]Bachman,F.L.& Palmer,A.S.Language Testing in Practic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郭丽.大学英语校内测试模式的调查与分析[J].外语界,2003,(2):76-80.

[3]李兆增.外语测试题库理论及试题编制策略的研究[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95-98.

[4]王倩倩等.大学英语I试题库的建设与实施[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7,(4).

2010年校级年度课题“贵州财经学院大学英语题库及网上测试系统应用研究”

考试题纲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高三学生 政治复习 试题研究 研究型高考复习

高三复习的内容庞杂繁多,备考工作量庞大无边,其中,高考试题研究是高考必需备考内容。但是,传统的高考试题研究模式是:老师搜集试题――老师整编试题――学生考测试题――老师分析评讲试题,如此循环。其实在这种模式的高考试题研究过程中,老师完全“独唱主角”,整齐划一,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效果不好,成绩难以进步。在素质教育新形势下,必须改变传统的高考试题研究模式,落实研究性学习。我打破常规做法,在高三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由老师指导高三学生适当参与高考试题研究的部分环节,成效凸显,在此略作介绍。

一、掌控教师主导性,发挥学生主体性――试题研究的主体性。

高三学生经历两年多的高中学习,面对高考的挑战,已经具备开展初级研究的能力和独自探究的愿望。在高三政治复习课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开展研究性学习,可以充分体现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从全部只是“接收”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转变到同时重视通过实践活动、体验获得直接经验,重视培养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反思和运用能力,重视含知识、能力、情感、意志在内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我进行高考试题研究性学习的一般过程是:确定研究内容――探索研究――结果展示及评价,而且这过程中体现出试题研究的主体既有老师又有学生,特别是学生的主体性更为突出。

以评讲研究2011年广东高考政治试题选择题部分为例:共12道选择题,刚好分为一组3道题,由4个组共同承担完成,每个组14-15人为宜,课堂上由老师分配好组任务,明确要求,合作探究。如:A组负责分析讨论研究第24、25、26小题,组成员再分成3个小组,每小组4-5人,各完成一道题,每个小组派出1位代表分别做好3道题的记录并准备好发言稿,在20分钟内完成,接着在学生代表发言分析和老师的指点补充中结束试题的评讲和评价。以其中A组的研究成果的一部分介绍如下:

(2011广东高考文综政治)24.图7描述的是某品牌奶粉的需求曲线由D左移到D。下列事件中能导致这种变动关系的是:

A.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

B.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

C.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

D.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

【学生发言稿(作者略作修改)】影响消费需求的因素很多,如:消费者的个人收入、商品的价格、商品的质量和政府的经济政策,等等。需求的变动表现为整个需求曲线的向左或向右平行移动。“该奶粉生产商供应减少”和“居民收入水平大幅上升”都会引起需求量扩大,导致整个需求曲线发生向右平行移动,不符合题旨,应排除。“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是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但它会导致整个需求曲线发生如图的向左平行移动,即商品价格不变而需求量发生变化。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税暂行条例》中,奶粉不属于消费品应税对象,因此,“政府提高了商品消费税”不是“提高了奶粉的消费税”,应排除B。正确答案为D,即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此题自公布至今,仍令较多人迷惑。其实仔细想来,本题是考核“需求的变动”这一知识,课本上也有类似的例子。需求和需求量是两个不等同的概念,需求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原因和表现是不同的,“有害”不能等同于“有毒”,“某品牌奶粉”也不能等同于三鹿奶粉。据此,答案只有D这个选项能够导致需求萎缩,需求量减少。在这种情况下,应当选D,因为该奶粉检测出有害物质,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减少,使需求曲线发生向左平行移动。

可见,相比传统的高考试题研究复习,许多老师习惯于将所有有关试题的工作“负责”地自觉全部承担起来,老师一直是试题的唯一命题者、改卷者、评讲者和研究者,大量的试题工作完全由老师单方面完成,学生彻底地成为试题的“接收器”。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做法有它的优点但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有效形成与提高。因此,必须掌控教师主导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实践高考试题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将部分试题研究的复习环节转换成自己的研究专题,使传统的试题研究复习转变成由学生从被动转变成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验研究过程,真正提高能力。

二、立足本省高考题,研究命题规律――试题研究的科学性。

高考原题最具科学性、权威性和导向性,特别是最新本省高考题,值得仔细研究、深入领会。要做好对高考试题的复习研究,只有立足本省高考题,讲究科学研究方法,研究命题规律性,才能提高研究效率和质量。那么,在学生研究试题时,老师就有必要注意引导学生研究和思考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规律性问题,做到有效研究。

譬如,学生在高考试题研究中要重点思考和总结哪些问题,我主要做出以下指导:第一,考了些什么?是哪个模块哪个版块?第二,怎样考的?是什么题型?第三,怎么解答的?如何组织答案?第四,怎么赋分的?如何拿到最多分数?第五,研究后有什么启示?我们要复习什么和怎么复习?

比如:2011广东高考文综政治第37题第(1)问。(题略)

学生思考和总结成果列表如下:

学生在老师上述的指导下,对试题研究就会避免盲目性,并且在每次研究试题时都对这些问题做到重点思考和总结归纳,逐渐形成科学的学科思维习惯,增强对高考命题的科学性和规律性认识。

三、把握新课程标准,研究大纲及说明――试题研究的导向性。

高考备考中要求把握新课程标准,研究大纲及说明,明确高考命题导向。只有明确高考命题导向,才能认准试题研究的方向。我在指导学生做高考试题研究时,要求学生做到对新课程标准和大纲说明心中有数,研究课程标准规定的不同知识的能力层级目标,把握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明确考试内容范围和试题的考核目标要求。学生在亲身研究分析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内化为自己的认识,认识到备考的方向和要求,在试题研究时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试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这不仅改变了只是老师才认识到备考方向和要求的传统模式,而且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感受到了角色的平等性和重要性,体验到了研究过程中的成长感和成就感,因而从内心调动激发了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了学习的研究性和趣味性。

根据《考试大纲说明》所规定的必修二《政治生活》高考考点,结合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要求,以指导学生研究2010、2011年广东省高考政治试题为例:第一节课,老师首先把三份材料(包括:2011年《高考考纲说明》、《政治生活》新课程标准、两年的高考试题)完整地印发给学生,并且在课堂上指导和要求:统计两套试卷中有关必修二《政治生活》高考考点的分布、题型和能力层级目标,分组分工合作完成,A、B、C、D四个组分别负责第一、二、三、四单元,可以不同的形式整理归纳,形成研究成果,时间为一节课加课余时间,第二节课分组展示交流。以其中C组的研究成果介绍如下:

C组:2010、2011年广东省高考政治试题考点分布统计

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三单元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主干知识考点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

注:能力目标层级包括:A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B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C描述和阐述事物能力;D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通过以上做法,学生对四个必修加一个选修的考点分布统计,在整个过程中既复习了知识考点和考查要求,又形成了对高考命题的方向和特点的正确认识,这样就保证了自己在整个高考复习中不会迷失方向,不打迷乱仗,提高备考复习效率。

总之,传统的高考试题复习模式应成为过去,而研究性的复习正显示其勃勃生机,这是新课程改革中提高高三政治复习成效的方向性问题。研究性学习给中学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带来的是强有力的推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在学校,而在这块主阵地上高三的课堂复习是不可或缺的制高点,我们再也不能人为地在研究性学习和高三复习之间设置无形的屏障,而应给力学生研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在知识探寻中孕育一种课题研究意识,从而推动学习方式的变革,实现高考试题研究的主体性、科学性和导向性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汤伟,研究性学习在高三政治复习中的尝试,?uni=588f0848-d78c- 4c54-9192-90847a464f8d

[3]吴作武,新课程高三政治复习中渗透研究性学习,zz.省略/Soft/0911/1028086.shtml

上一篇:地埋考试总结范文 下一篇:大二考试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