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

时间:2023-02-28 15:53:33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1篇

这次考试从学科来看,三大主课语、数、英处于年级前列,四门小课头政、史、生、地整体成绩一般,相对而言历史较弱。其中英、史、生、地都出现低分现象,数、政、生、地都有满分,语文有两人上了90分。

从班级总体成绩来看,平均分在90分以上有12人,平均分在80分以上有33人,班级平均分为405分,这三项指标也位于年级前列;但特优生处于劣势,其中整个年级470分以上有11人,二班只有两人。

年级特优生、优生横向比较表 (略)

从以上述来看,班上整体成绩位于年级前列,但尖子生不突出,在年级中没有一席之地,培优转差要加大力度。

二、 班级管理

七年级是初中的起始年级,是增强学生的初中生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树立良好的班风和学风的最佳时期。在班级管理中,我紧紧围绕这三方面作以下工作。

1 以制度约束人,以考核激励人。

开学不久,我就通过民主推荐和选举产生班委会,在班委会的组织学生学习了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班级实际制定了班规,规范了自习纪律、课堂纪律、课间纪律、两操纪律和作业要求,制定值日生职责。为了保证制度的落实,又通过民主选举产生10位纪律监察员,分5组负责管理班上纪律,处理违纪事件,并作翔实记载,作为考核每位学生行为的依据,一星期一汇总,评比出行为标兵,大力进行表彰,对于记录次数过多的学生要书面检讨。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规范学生的行为,课间疯狂打闹基本杜绝,课堂纪律越来越好,仔细能够安静下来自觉完成作业。

2 开好“两会”,以活动为载体,促进了良好班风、学风的形成。

班会是师生、生生互相交流的了解的好机会,每次班会我不是一言堂,而是围绕主题让每个同学都有发言的机会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刚开学时,我以 为 主题开了一次班会,在之前我让学生做好准备发言稿来介绍自己,开办班会时,要求每位学生发言不超过一分钟,结果个个同

学都脱稿发言,不管好坏,学生都报以热烈的掌声。当时张爱琴老师听说会也来参加这个班会,在总结性发言时,也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这次班会有助于师生尽快得到了解,使新进来的学生很快融入班集体中去,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在组织这次运动会时,在班上公开征集开幕式的口号,让每个同学都写出能反映应我班的精神风貌并有激励性的口号,每个同学都推荐见自己口号,虽然质量都不高*,但我还是从中选出两句“七二争锋,必能成功”“奋力拼搏,勇夺第一”作为开幕式的口号。经过同学们的奋力拼搏,取得10多个冠军,特别在男子3000米中,我班囊括前5名,总分高居年级第一。之后,我以此为机,开了一次班会,让每位同学发言这次运动会所体现出精神,大家归纳出这种精神就是“团结友爱、奋力拼搏、不怕吃苦、勇夺第一”的精神风貌,最后一致同意这十六个字作为班级的精神灵魂。很多老师感觉到,运动会过后,班级大变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家长会是家长与老师、家长与学生互相交流的了解的好机会。在十月初,根据班上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老师的提议,召开了第一次家长会,向学生家长介绍七年级特点和现阶段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于如何与老师、孩子进行沟通提出了一些建议,对如何监督学生的家庭作业提出了具体要求。通过这次家长会,使学生的家庭作业的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促进了良好的班风的形成。这次家长开后,很多家长主动与老师联系,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每次都在孩子的作业本签字。

班会和家长会只是一个载体,通过举办这些形式活动,让学生参与体验,对学生起着潜默移化作用,比一味训斥、说教更有说服力。

3 及时与学科老师沟通,协调各学科之间的平衡发展。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经求任课老师意见,主动与任课老师沟通。任课老师也主动对班级管理提出宝贵的意见。张爱萍老师对班级管理很有经验,给班级管理提出很多行之有效的办法,比如对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应准备一个与家长的沟通的联系簿,将学生的表现及时与家长汇报。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作业质量不好时,及时建议召开家长会。黄慧敏老师当发现早自习让学生打扫卫生对

自习带来很大的影响,及时建议将打扫卫生的时间移到早读后;当发现课堂上有几个学生喜欢凑在一起讲话时,及时建议将这几个学生调开;黄老师还建议将*中午学生到校后的这一段时间利用起来背诵英语单词。任课老师的这些好的建议我及时采纳,中午到校后我安排班长和学习委员坐到讲台上监督同学识记英语单词。由于小课头需要记忆的内容,平时忙于上课,很少有时间来背诵所学的知识,所以在期中考试前一个星期,我安排学生利用三个时间段来复习四个小课头。从考试的结果来看,确有成效。

当然,在班级的管理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的不足,比如跟班不太及时,班级的卫生区的打扫督促不力,与学生交心不多等,这些都是在以后的班级管理中改进的地方。

三、班级学生现状与对策

由于这次运动会取得很好的成绩,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加上在这次期中考试班级也取得好成绩,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班级的自豪感,所以就目前来看,班风、学风是很好的。但这种势头是否持续多久,是值得思考的和努力的。同时,这种良好的局面背后也隐藏一些隐患。

从学生的学习态度、智力水平、学习水平可分为四类:

1 学习基础很好又具有一定的资质的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进取精神,而这些学学生是以后所谓“特优生”,也就是说这些学生有特优生的潜质,而无特优生的素质。她们是;:王成林、彭志强、刘天宇、樊怡雪、孙思豪、何文洁。对这些学生要严格要求、施加压力、确定高目标。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2篇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2级和2013级三年制共6个班的学生,合计769人。6个班均采用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使用相同的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共6位带教教师,工龄3~21年,教龄1~3 年,其中硕士3 人、学士3人;教授2人、副教授1 人、讲师2人、助教1人。

1.2 评价方法

考试试卷由任课老师统一命题,分A卷 和B 卷两套,其中一套作为本次考试试卷, 另一套作为补考试卷。考前不进行集体辅导答疑,严格按学校的考试制度进行考试。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满分为100 分。考后进行统一流水阅卷,对2012级和2013级学生及格率和平均分进行比较,再探讨见习课带教教师的工龄、教龄、学位、职称与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分析

连续型变量形式的数据以±s 表示,2 组数据间的比较用t检验,2 样本率比较用χ2 检验,2 分类变量相关分析用秩相关分析。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P

2 结果

2.1 2012级学生与2013级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

三年制6个班学生的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为18~93分,平均分为(72.5±9.6)分,及格率为87.7%。2012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为(71.5±10.3)分,低于2013级期末考试平均成绩(76.4±5.2)分(P

2.2 相关分析

教师工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67,P=0.358),教师教龄长短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9,P=0.371),教师学位高低与6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47,P=0.524),教师职称高低与4 个班期末考试成绩无相关性(r =0.052,P=0.450)。

3 讨论

3.1 成绩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考试是检查教学质量优劣的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 也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试卷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学生考试成绩分析的过程, 也是一次教学反思的过程。试卷分析既可作为教学评估的手段, 又是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对我校三年制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试卷的测试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是学生的成绩是呈正态分布的,说明此次考试的出卷及阅卷是科学的、合理的。从而也说明了学生平时较重视妇产科学的学习,能够较好地掌握了妇产科学考核的重点内容,除此之外,81%以上的学生成绩都及格,最高分达95分,说明了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良好,和高职高专对医学生所要求的目标是相符的。同时从成绩中也看出,有个别考生分数偏低,只有15分。我们试图从师资方面寻找原因,探索教师的素质与学生成绩的内在联系。但是结果表明,教师的学位、职称、工龄、教龄、并不是学生成绩的独立影响因素。专科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基础教育,关键是教师要用心去做,与教师本身的硬件条件关系不大。同时我们发现,原来基础好的学生,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也高,对妇产科学的学习积极性也高,都能在课前进行预习,能在课堂上及时领悟教学内容,对提问能准确回答,考试成绩相应均较高。

3.2 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

经过分析, 能够总结经验、找出不足, 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及方法, 为今后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 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 指出他们的学习缺陷, 并提出改进意见。通过试卷分析, 老师也可以找出教学中的不足, 总结经验教训, 改进教学方法。

我们应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妇产科学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采取各种激励措施。另外,应选派热心于教学又有一定资质的教师承担见习课带教任务。

总之,通过此次妇产科学期末考试成绩分析,一方面,肯定了我校三年制教育的成果。另一方面,提示教师要采取措施提高三年制学生学习妇产科学的积极性,以便提高妇产科学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古丽扎尔・买买提依明,周晓辉,古丽胡玛・艾斯,等.民族考生与汉族考生《诊断学》考试成绩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6,29(9):896-897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Excel;教学管理;考核质量;分析报告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084-02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the Quality Analysis Report for Course Teaching and Test

LIU Song-shan

(Henan Arts Vocational College, Zhengzhou 451464,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help the teachers accurately and effectively accomplish the quality analysis report for course teaching and test, a program is worked out based on Microsoft Excel 2003. For the input information of the course and students’ scores, several function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luding many fault-tolerant processors, auto-testing of the possible wrong input, the error type feedback and instruction for the error position, etc. The identical score rate and the mode rate for regular grade are presented as indexes, the teachers regular tests for students are analyzed. In the report the teacher should analyze 4 parts. The program is easy to handle, and runs feasibly.

Key words: Excel; teaching management; quality of test; analysis report

在期末各高校一般要求教师对学生考试情况写分析报告,这是教师自我完善、提高教学水平的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我校则要求教师对授课班级写“课程教学及考核质量分析报告”,它用Ecxel研发的分考试课和考查课两种电子报表(简称:“报告”)的程序[1-5],目的是方便教师准确高效完成“报告”。考试课程的“报告”如图1的A1:S42区域,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创新:1)在“报告”之外集中输入课程信息和成绩;2)提出对这些输入信息再处理的方法,即设置容错功能、自动检查可能输入错误的信息、反馈错误类型并指出错误信息所在位置等多项智能功能;3)提出“成绩相同率”和“平时成绩众数率”指标,分析教师对学生平时考核情况;4)教师在“报告”中要写四项分析内容。下面介绍研发考试课程“报告”的主要内容。

1 几个相关概念

1.1 考试难度系数

考试包含笔试考试和无试卷的技能考试。为了反映考试的难易程度,采用考试难度系数更能客观反映考试情况。本“报告”采用失分率定义考试难度系数: [d=1-X/XT],式中[X__]为平均分,XT为考试的满分,按100分计。一般平均分数越低,d的数值越大,考试则越难。参考文献[1-2]的经验和我校的实践,判断考试难易的对照表,如表1所示。

1.2 成绩相同率和平时成绩众数率

成绩相同率定义为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等的数量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用η1表示,它是描述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同程度的指标。平时成绩众数率定义为平时成绩中某分数出现频率最多的数量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用η2表示,它是描述平时成绩相同程度的指标。平时成绩反映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各项得分,需要教师努力做好这些工作。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有差异,多数学生的平时成绩不会相同、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也不会相等。有部分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考核不认真,到期末无法给出或不愿费脑筋给出学生的平时成绩,就采用让全部或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相等的方法给出平时成绩,或给出全班相同或部分相同的平时成绩,对η1或η2值过大的不良现象需要遏制。η1、η2与平时考核情况对照表,如表2所示。在“报告”中统计η1和η2数值的不同情况,在U13:W13指出须纠正平时成绩的情况,或在基本情况中提出教师改进平时考核的建议。

1.3 四项分析内容

考试结束,教学效果如何,教师需要总结。在“报告”中教师要写四项分析内容。在“一、本课程教学实施状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中主要分析:⑴本课程完成教学计划情况;⑵在教学、教改中自己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体会;⑶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纪律和学习效果等。在“二、考试命题和学生考试情况分析”中主要分析:⑴考试命题情况;⑵学生考试情况、考试成绩分布情况等。在“三、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中主要分析:针对学生平时学习和考试情况,分析教与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最后讨论“四、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本课程教学的改进措施”。分析这四项内容,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2 程序的设计

2.1 “报告”选用软件和界面设计

“报告”选用Microsoft Excel 2003研发,运行于Ecxel 2003及其更高版本的程序,用于单课程学生人数不超过230人,页面大小为A4在A1:S42区域,并设置为打印区域,如图1所示。

2.2 容错处理、检查和反馈

为了快速输入信息,采用集中输入课程信息和成绩。由于输入的课程信息或成绩中可能有错,若忽略部分错误不影响程序运行和统计,对这部分错误可以采用容错处理。经过容错处理的课程信息和成绩存到别的区域,再对其进行分类检查。当有错误时反馈错误类型,并指出错位置方便教师纠正。有两种容错:⑴输入多余的空格。处理方法:用TRIM函数对输入的信息删去多余的空格。⑵以文本格式输入数字。文本格式的数字与数字运算可能出错,处理方法:用VALUE函数过滤输入的数字,把可能输入的文本数字变成数字。

2.3 对课程信息容错处理、检查和反馈

在U2:U12输入课程信息。对固定内容(如:学年学期;开课单位;本科专科(选本科或专科);组卷方式(选题库或非题库);考试方式(选学院考试或系、部考试);评分方式(选集体评分或独立评分)),在AF4:AH14分项目设置数据源,分别设置“序列”数据有效性的功能生成下拉列表,让教师选择内容输入最方便。设置班级人数在U5的数据有效性条件为:整数,数据介于1~230之间。对固定内容和人数,限制格式有利于准确输入。对课程信息容错处理后存在AN28:AN38,在AM28:AM38为项目名称。在AN28输入公式:=TRIM(U2)。填充该公式到AN38。把班级人数的公式改成:=IF(U5="","",VALUE(U5))。

反馈信息在U1:W1提示,其公式:=IF(COUNTBLANK(AN28:AN38)>0,"在下面先输入并输完课程信息",IF(COUNTIF(AN28:AN38,"#REF!")>0,"剪切或移动单元格的错误",IF(S30,显示:剪切或移动单元格的错误。S3为班级人数,N4为考试人数,若S3

出错位置在T2:T12指示。在T2公式:=IF(COUNTIF(AN28,"#REF!")>0,"撤销剪切移动",AM28),填充该公式到T12。把班级人数在T5的公式改为:=IF(COUNTIF(AN31,"#REF!")>0,"撤销剪切移动",IF(S3

2.4 对成绩容错处理、检查和反馈

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分别在U15:U244和W15:W244输入,对其进行容错处理后分别存在AE28:AE257和AF28:AF257,并在AH28: AH257检查4种错误、1个相等情况。综合成绩在AG28:AG257计算获得,方法是,本科:综合成绩=平时成绩×20%+考试成绩×80%,专科:综合成绩=平时成绩×60%+考试成绩×40%。在AD28:AD257是序号1至230。AE28到AH28的数据对应序号为1的学生成绩。下面以AE28到AH28公式的设置为例说明。

在AE28为:=IF(TRIM(U15)="", "",VALUE(U15))。在AF28为:把左式中的U改成W即可。

在AH28为:=IF(COUNTBLANK(AE28:AF28)=2,"",IF(COUNTIF(AE28:AF28,"#REF!")>0,"错1",IF(COUNTIF(AE28:AF28,"#VALUE!")>0,"错2",IF(OR(MAX(AE28:AF28)>100,MIN(AE28:AF28)

在AG28为:=IF(OR(COUNTIF(AH28,"错1")>0,COUNTIF(AH28,"错2")>0,COUNTBLANK(AE28:AF28)>=1),"",IF(U$6="本科",ROUND(AE28*0.2+AF28*0.8,0),ROUND(AE28*0.6+AF28*0.4,0)))。计算综合成绩并取整。选中AE28:AG28填充这些公式到AE257:AG257。

反馈错误类型在U13:W13:=IF(S30)),"在下面输入并输完成绩",IF(COUNTIF(AH28:AH257,"错1")>0,"剪切或移动单元格的错误",IF(OR(COUNTIF(AH28:AH257,"错2")>0,COUNTIF(AH28:AH257,"错3")>0),"输入成绩中有错误",IF(S4=1,"平时成绩全相等错误",IF(S5=1,"平时与考试成绩全相等错误","成绩输完了,分析左边内容")))))))。其中,S4=1是平时成绩众数率为100%,即“平时成绩全相等错误”。S5=1,是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全相等的错误。若成绩没有问题,显示:成绩输完了,分析左边内容。

出错位置在T15:T244指示。在T15公式为:=IF(AH28="错1","撤销剪切移动",IF(OR(AH28="错2",AH28="错3"),"修改错成绩",IF(AH28="错4","输完成绩",AD28)))。其中,AH28="错4",表示在U15或W15有一个成绩未输入,因此提示:输完成绩。填充该公式到T244。

当输入的课程信息和成绩没问题时,显示成绩的统计结果。为了完成此功能,设在AH19的公式:=IF(AND(U1="课程信息输完了",U13="成绩输完了,分析左边内容"),"输对","")。当显示:“输对”时,与成绩统计有关的单元格显示统计结果。如:综合标准差在S8的公式为:=IF(AH19="输对",STDEVP(AG28:AG257),"")。其中,STDEVP(AG28:AG257)统计综合成绩的标准差。

2.5 与基本分析有关内容

平时成绩众数率在S4公式为:=IF(OR(COUNT(AF28:AF257)=0,COUNT(AG28:AG257)=0),"",ROUND(COUNTIF(AE28:AE257,MODE(AE28:AE257))/N4,2))。其中,MODE(AE28:AE257)检查平时成绩的众数,COUNTIF(AE28:AE257,MODE(AE28:AE257))统计众数的数量,N4为考试人数,ROUND(COUNTIF(AE28:AE257,MODE(AE28:AE257))/N4,2),计算平时成绩众数率并取两位小数。

分析平时考核情况,需要S4的值结合表2的内容。分析平时考核在AK27公式为:=IF(OR(S4=1,COUNT(AF28:AF257)=0,COUNT(AG28:AG257)=0),"",IF(AND(S4>=0.9,S4=0.8,S4=0.6,S4

成绩相同率在S5公式为:=IF(OR(COUNT(AF28:AF257)=0,COUNT(AG28:AG257)=0),"",ROUND(COUNTIF(AH28:AH257,"相等")/N4,2))。

分析平时与考试成绩情况,需要S5的值结合表2的内容。分析平时与考试成绩情况在AK28公式为:=IF(OR(S5=1,COUNT(AF28:AF257)=0,COUNT(AG28:AG257)=0),"",IF(AND(S5>=0.9,S5=0.8,S5=0.6,S5

考试难度系数在S9公式为:=IF(AH19="输对",1-K5/100,"")。其中,K5表示考试平均分。

分析考试难易程度在AK29公式为:=IF(AND(S9>=0,S90.15,S90.35,S9

基本分析在B9:P9公式为:=IF(AH19="输对",IF(S4>S5,AK29&"。"&AK27,IF(S5>=S4,AK29&"。"&AK28)),"")。

2.6 成绩分布及其分布图

例:80~89分在E7公式为:=IF(AH19="输对",COUNTIF(AF28:AF257,">=80")-COUNTIF(AF28:AF257,">=90"),"")。占考试人数的百分比在G7公式为:=IF(AH19="输对",E7/N4,"")。其余成绩分布的公式与上述公式的设置方法相同。

按图1中分布图的分数段及其对应的成绩,分别在AI4:AO5和AI7:AO8设置考试成绩考试和综合成绩的数据区域,选“图表向导”功能创建图表即可。

2.7 对教师写的分析内容的检测

教师在A18:S24写“一、本课程教学实施状况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的内容,在K17:S17进行提示或检测的公式为:=IF(AND(AH19="输对",TRIM(A18)=""),"下面分析内容至少写230个字,最多可写约430个字",IF(LEN(TRIM(A18))

3 总结

教师通过写“报告”分析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将有利于教师自我完善,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报告”对成绩进行33项统计分析,还有考试和综合成绩分布图,能够全面反映考试和教学情况。由于对集中输入的信息有多种容错和自动检查,以及反馈错误信息的类型、指示出错位置等多项智能功能,该程序使用简便,经过多年的应用能够很好完成任务。学校的教学是有目的、有意图的活动[6,7],高等学校的考试是合格水平的测验,教师安排考试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内容要难易结合,比较理想的考试成绩分布是,中间大的是七八十分的人数占多数,两头小的是90分以上、60分以下的人数占少数,从成绩分布图能够看出。这样的教学能使多数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参考文献:

[1] 罗海凤,谢垂益.基于Excel VBA的高校考试质量分析模板[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13,34(2):5-10.

[2] 刘丽君.高职院校成绩分析评价系统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3(3):169-172.

[3] 刘文莉.基于Excel VBA的高校成绩统计分析模板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6):3863-3865.

[4] 唐楠.基于 Excel 2007 VBA 的成绩分析程序[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9(2):299-301.

[5] 李祥杰,杨忠伟. 基于Excel 2003成绩质量分析表的设计与制作[J].电脑学习,2009(2):27-28.

[6] 谭忠,孟丽,蔡勇.军校考试成绩分析的新思路[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0,33(3):36-39.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临床医学;有机化学;分析;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200-02

《医用有机化学》是临床医学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基础课程。医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既是对中学基础教育和大学医科学生教学的衔接,也是医科大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后期课程教学奠定基础。期末考试起到评价教学质量的作用,通过对期末考试成绩的分析找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本文通过分析我校临床医学专业的《医用有机化学》自2010年以来的期末考试成绩,寻找存在的教学问题,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一、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本院2009~2014级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899人,以陆阳、刘俊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有机化学》(第8版)为教材。2013年,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为响应教育部MOOC新政策的号召,我校将有机化学授课学时由64学时降为48学时,其余学时以辅导和网络课程学习为主。

2.命题方式。根据三峡大教学大纲要求,由授课教师命题两套,随机抽取一套作为期末试卷,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命名10题(共10分),判断题10题(共10分),单项选择20题(共20分),填空题20题(共20分),鉴别与问答题5题(共25分),推断分析题2题(共15分)。

3.评分方法。为避免教师主观因素对学生成绩评判不同的影响,统一采用阅卷评分标准,以流水线作业方式固定每位教师的阅卷题型,核分总分均采取双人核查制。

4.统计分析方法。为获得准确数据,本文采用数理统计专用软件公司SPSS公司产品“统计产品与服务解决方案”(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SPSS)软件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了分析比较以及作图。

二、考试成绩统计结构

分析6年学生考试成绩的总体(平均)情况,从卷面各分值得分人数情况及其比率分析,学生成绩频数分析及正态性检验,均分、最低/最高分、不及格人数/不及格率比较,各年成绩分布对比情况,2013年前后成绩分布对比等六方面进行了比较,掌握有机化学考试成绩基本变化趋势,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1.卷面基本情况分析。将6年来所有成绩排序,初步分析卷面成绩及格率。结果发现60分以上人群占绝大多数,占总数的66.4%;均分60.4分,最高成绩97分,最低仅7分;不及格人数较多达302人,不及格率较高为33.6%。进一步比较各年面均分、最低分、最高分及不及格率。对比卷面均分,2012年最好68.4分,2014年最低57.5;对比最低分,2010年最好23分,2015年最低仅7分;对比最高分,2012年最好97分,2011年最低仅86分;对比卷面成绩不及格率,2012年最低为23.5%,2014年最高53.6%。各年卷面成绩基本分析结果表明,授课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总体把握较好,学生总体学习状况尚可。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成绩差距较大,各年成绩存在一定波动等。

2.学生成绩频数分析及正态性检验。将6年来所有学生的总体成绩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SPSS软件做了频数分布图(图1)。以单样本k-s检验法检验全体学生成绩是否正态分布,根据P值是否大于0.05进行确定。结果表明,p=0.002。统计结果表明,学生成绩并不呈正态分布。

3.各年成绩分布对比情况。为进一步确定各年成绩变化趋势,做了成绩分布曲线比较,见图2。结果表明,考试基本情况比较稳定,各年得分基本接近。以2011年最好,2014年最差,其顺序为2011>2013>2010≈2012>2015>2014。其中,2014年和2015年高分者比率明显减少。

4.2013年前后成绩分布对比。为进一步确定成绩变化是否和培养方案改革有关,比较2013年前后各3年的成绩分布曲线。结果表明,2013年前较为稳定,2013年后考试成绩波动较大,2014和2015两年成绩滑坡较为明显;2013年前考试成绩确实好于2013年后,其高分者比率明显较多,且60分以下者明显较少。

三、教学思考

考试成绩是检验教学质量、寻找教学问题的重要方式和手段。通过对考试成绩的分析,能够达到寻找教学薄弱环节、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把握授课重点、提高命题技巧的目的[1]。为强化教学质量,我们统一了试卷题型题量及分值;为保证阅卷质量及公平性,采用了流水线阅卷方式;为了掌握教学情况,教师每学期都必须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对有机化学考试管理工作做出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推动教师客观掌握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日益丰富,授课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发展到现在的PBL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反转课堂、网络课程、慕课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提出“将学生的时间还给学生”,目的是保障学生课堂外学习的时间,进而修改了2013年的培养方案。但近2年学生成绩明显下滑,反映这项改革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学生基本素质不一致所致;二是教师对学生自学引导和要求不够;三是学风不严,自学时间过少所致;四是医学生对有机化学不够重视所致;五是教师和学生对新培养方案不适应。为解决上述问题,应在教师授课、学生学习、大学管理等多个环节采取相应措施。就教师而言,应通过改革教学手段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2],使试题库更加科学、客观、完善,启发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仅仅是单方面对教师的要求,并不能完全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教和学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在强调教的同时,更应当强调学生的学,学生应当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主动调动自己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等。学校也应制定新的合理的管理办法,以提供更好的教和学的软硬件环境,以促进教风、学风的真正好转。只有做好了教学环节中的每一步,才能真正保证教学质量,让学生学有所获,从而培养出优秀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周坤,郭晏华,孙艳涛,等.由期末试卷分析谈提高有机化学教学效果的措施[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60-61.

[2]徐正春,陈北光,陈锡沐.关于有机化学课程的成绩分析、问卷调查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2,4(130):44-46.

Analysis and Thinking on the Organic Chemistry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Our University

LIU Wei,ZHANG Hong-qi,YU Ling-ling,WANG Ying,HE Yu-min,DENG Gai-gai

(Medical Science College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Yichang,Hubei 443002,China)

Abstract:Studied on the final exam scores of medical organic chemistry of our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analysed the score distribution curve,the achievement frequency,and the failure rate,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of organic chemistry course for clinical medicine specialty in order to further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Results show that teaching profession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meanwhile there are also some problems that can't be ignored,in particular after 2013. This study provided experience for reform in education.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据挖掘;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聚类分析;K-Means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高职院校把计算机等级考试:计算机一级MS-Office考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的考核方式,学生在一级MS-Office中取得的成绩以及过关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对该门课的掌握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效果。该项考试同时得到了很多用人单位的认可,但是由于试题题型更新、题量稍多等原因,学生普遍的通过率不是很高,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通过考试,也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将当前比较热门的数据挖掘技术引入到对学生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目的是为了从中找到考试中所隐含的信息,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老师的教学提供较好的帮助和指导。

1.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以前未知的并具有潜在可用的模式的过程。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要解决的首要和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对于那些复杂的、不完整的数据如何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来发现这些数据间的关系;对于有用的模式如何进行提取,使得信息能够进行简化处理;对于某些不经确、不完备的知识如何确定其表达。

数据挖掘的分类的方式有很多种,根据数据挖掘的任务来分类可以分为如下的几种:分类或预测模型的数据挖掘、数据总结、数据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序列模式发现、依赖关系或依赖模型发现、异常和趋势发现等。其中常用的数据挖掘分析方法有:关联规则分析、分类分析、预测分析、聚类分析几种。

数据挖掘的过程有如下几步:首先对数据进行清理、收集;接着是数据的选择、变换、挖掘;然后是数据的挖掘、模式评估;最后是知识表示等。而对于这些过程并不是一次就可完成实现的,对于其中的某些步骤甚至是全过程有可能需要反复多次的进行,之后才能得到最终的结果。

2.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考试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除了大家公认的试题本身之外,还有任课教师的年龄、职称;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学习前的知识掌握情况、课堂学习效果以及课后练习时间等等,都可能成为影响成绩好坏的因素。一级MS-Office也不例外。本文拟从这几方面来综述数据挖掘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2.1 采用聚类算法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

将聚类算法中的K-Means算法应用到一级MS-Office的考试评分系统中,根据搜集到的一些现有数据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对一级MS-Office的题型进行说明,在最新的一级MS-Office中题型有:选择题(20分)、基本操作(10分)、文字处理(25分)、电子表格(20分)、演示文稿(15分)、上网题(10分)。因此将采用K-Means挖掘算法对6个属性间的聚类分析挖掘。

在进行聚类分析之前,为了更好的进行分析,第一步需要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在进行标准化时需要遵循一个原则,即:将各个题型的实际所得分数除以该题型的总分,如对于选择题,某同学得分为15分,选择题的总分为20分,15/20得到0.75。以此类推,最终能够得到的标准化值的范围是[0,1]。第二步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传统的K-Means算法由于其初始聚类中心是随机产生的,每次的聚类中心都会有所不同,这样就导致了聚类结果的不稳定,为了使得聚类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这里在分析之前给定好中心。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优秀、良好、中等、不及格4个等级。不同等级根据其概化后的数据分布区间来确定其初始聚类中心。第三步是对最后的聚类结果进行分析。通过聚类分析老师都能够很容易的分析出学生对该考试的题型掌握程度、以及今后在教学方面需要在哪方面下功夫,极大的方便的了日后的教学。

2.2 采用关联规则对教师年龄、职称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的影响进行分析

关联分析方法当前被普遍运用与教学之中,用于寻找数据库中数值的相关性,常用的关联分析技术有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从大量的教学数据中找到有意义的关联关系,可以指导教师的教学工作。在很多高职院校中,关联规则常被应用到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过关率的分析上,并以此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依据。同时将关联规则运用到考试成绩的分析当中,也会挖掘出影响学生过关率的一些相关因素,其挖掘结果对日后的教学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2.3 采用分类算法对影响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的其他因素进行分析

分类顾名思义就是对一个时间或者是一组对象根据他们的特性进行分类。分类模型不仅可以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未来进行预测。作为两类主要预测问题的方法:分类和预测,根据它们的不同分别用于离散数据和连续的预测。对于一级MS-Office的影响因素考虑到其数据的特性,将采用分类算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步骤为:首先,需要先对数据进行采集,主要采集的数据有: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生情况的调查(学习兴趣、对之前知识的掌握情况等)等。以上情况可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获取。其次,对获得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得的数据进行集成,然后对遗漏的数据进行填补,接着对数据进行离散化操作,最后将需要挖掘的数据的规模在不影响最终挖掘结果的基础上进行缩减。第三,对数据进行分类挖掘并生成分类规则。通过以上三个步骤便可分析出其他因素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影响了。

3.结束语

本文以高职院校一级MS-Office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为例,阐述了数据挖掘技术在一级MS-Office考试成绩中根据不同的方面不同挖掘技术的应用方式。实验结果表明,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成绩分析中的分析方法是使行之有效的,其分析结果不仅能够帮助学生通过考试成绩发现自己对于这门课程掌握的不好的部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一些有针对性的改进;同时也为教师针对不同的学生的特点的教学方式有一个指导作用,也为后面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考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曾旭,司马宇.K-Means算法在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2012(12).

[2]刘芳,林海霞.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分析中的应用[J].广西轻工业,2008(11).

项目基金: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课题(项目编号:QY13-1-04)。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6篇

学生考试成绩,作为一项衡量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授课效果的重要指标,在教学评价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学评价提出了更为客观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统计和评价的过程中必须借助于相关的统计学知识,从考试成绩中充分挖掘出有意义的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文章以我校2010届高三理科两个班级学生省质检理综成绩为例,介绍如何应用SPSS统计软件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SPSS简介

SPSS(Statistical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s)即社会科学统计程序,是一款享有“世界优秀统计工具”之美誉的专业统计软件,它和统计分析系统SAS(Statistical Analysis System)以及生物医学程序BMDP(Biomedical Programs)并称为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三大统计学软件。SPSS可以用对话框的形式实现各种管理和分析数据的功能,拥有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图表分析和输出管理等功能,从而实现描述性统计分析、均值比较和相关分析等分析功能。它具有操作简便,统计分析方法全面,图形绘制快捷等优点,作为一种有效的统计工具,SPSS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各个领域,近年来,SPSS在教育教学统计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一)数据收集和分析内容

1.调查对象

三明二中2010届高三(8)、(9)班学生省质检理综成绩。

2.成绩分析内容

(1)试卷成绩分析

主要包括,学生人数、参加考试人数、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及格率、标准差和成绩分布是否呈正态分布等。

(2)学生成绩分析

比较高三(8)和(9)班,两个不同班级的学生成绩是否有差异,以及两个班级男生和女生成绩是否有差异。

(二)应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试卷分析

首先可以将学生成绩输入Excel中,然后导入SPSS中,主要设置的变量包括编号、姓名、班级、性别、理综成绩等。数据处理操作步骤如下:

1.定义分数段

在成绩分析时,为了更直观地看出不同分数段学生人数及其所占比例,这里可以将分数转换成分数段,SPSS中具体操作如下:点击Transform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转换重新定义不同变量),弹出Recode Into Different Variables(重新定义不同变量)对话框,把“理综”成绩这个变量输入Output Variable(输出变量)对话框中,在Name(名字)栏目中输入“分数段”,单击Change(改变);然后单击Old and New value(旧的和新的值)按钮,选择Range(范围),在其下栏目中输入相对应的分数范围,由于理综总分为300分,180分代表及格,所以用0179.9,Value(值)中输入50用来代表不及格的分数,单击Add(添加);同理,我们可以定义60、70、80、90分段的分数段,如图1所示。

图1 定义分数段对话框示意图

2.成绩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试卷分析,绘制成绩分布直方图和Q-Q概率图对本次理综考试情况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单击AnalyzeDescriptive StatisticsFrequencies(分析统计学描述频数分析),在弹出的Frequencies(频数分析)对话框中,把“理综”和“分数段”两个变量导入Variable(变量)中;点击Statistics(统计)按钮,在弹出的Frequencies:Statistics(频数分析:统计)对话框中,选中Mean(平均分)、Std deviation(标准偏差)、Minimum(最低分)、Maximum(最高分)和Range(范围)这五个常用指标,单击Continue(继续),返回主对话框,点击Charts(绘图)按钮,在弹出的Frequencies:Charts(频数分析:绘图)对话框中,选中Histograms(柱状图)和其下的With normal curve(正态分布曲线),再点击Continue(继续),返回主对话框,点击OK按钮,就可以获得学生总数、缺考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优、良、中、差和不及格人数分布及其百分百直方图,统计结果如表1、表2和图2所示。

表1 学生理综成绩基本统计情况

表2 学生理综成绩分布情况

教育学与统计学理论认为,一次难度适中信度可靠的考试,其成绩分布应该接近正态分布(陈捷,2008),文章为了验证本次理综考试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采用Q-Q概率图对考试成绩进行正态分布分析,具体操作如下:执行Graphs(图表)Q-Q,打开“Q-Q Polts”( “Q-Q 图”)对话框,将“理综”作为变量输入Variabls(变量)中,其他采用系统默认选项,点击OK按钮,就可以得到学生理综成绩正态分布Q-Q概率图,如图3所示。

3、考试成绩差异性比较

(1)不同班级之间学生理综成绩比较

执行AnalyzeCompare Means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分析比较方法独立性T检验),在弹出的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独立性T检验)对话框中,把“理综”选入Test Variable(检验变量)对话框中,将“班级”选入Grouping Variable(分组变量)对话框中,单击“Difine Groups”(分组)按钮,在弹出的Difine Groups(分组)对话框中,在Groups1(第1组)中输入8班;在Groups2(第2组)中输入9班,点击Continues(继续)返回主对话框,单击OK,完成比较,统计结果如表3、表4所示。

表3 不同班级学生理综成绩情况表

表4 不同班级学生理综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表5 男女学生理综成绩情况

(2)男女学生理综成绩比较

操作步骤同(1),得到统计结果如表5和表6所示。

表6 男女学生理综成绩独立样本T检验

四、结果分析

1.从表1可以得到,参加理综考试的学生人数为107人,没有缺考学生,平均分为211.55分,标准差为41.63,最高分为273分,最低分为85分,全距为188分。说明本次考试整体难度较高;标准差为41.63,最高分与最低分的差距为188分,说明这两个班学生理综水平两极分化较大,这可能与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有关。

2.从表2和图2可知,大部分的学生集中在良、中和及格分数段,不及格的人数占到约20%,而优等分数段的学生仅有一人,主要是由于这两个班级都是平行班,尖子生较少;此外,本次理综考试的难度偏大导致及格率较低。而从图3学生成绩正态Q-Q概率图看,尽管有一定数量的学生成绩在趋势线附近有波段,但从总体来看,基本还是呈直线分布,因此,本次理综省质检考试成绩还是可以近似认为呈正态分布。

3.表3和表4显示,高三(8)班和(9)班两个班级学生理综成绩的平均分分别为213.91分和209.15分,虽然(8)班的平均分高于(9)班,但是两个班级学生的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557>0.05);表5和表6结果显示,两个班级男女生的理综成绩平均值分别为211.36分和211.89分,男女生理综成绩没有显著差异(P=0.95>0.05)。

五、总结

考试既是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对考试成绩进行有效地分析和评价是每个教师必备的能力。文章较为详细地介绍如何利用SPSS软件中的各项基本功能来实现对考试成绩的分析和统计,从而达到对某次考试的客观全面评价的目的。通过SPSS软件,我们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到考试成绩分析结果,透过繁杂的成绩表面得到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从而科学有效地指导教学。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尝试,以使其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 Excel;成绩分析;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187-1

每学期结束时,教师经常要对各门课程的成绩进行统计和分析,以综合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利于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由于每学期每门课程都要重复做这项工作,给教师带来很大的工作量,而且容易造成统计错误。EXCEL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完全可以胜任成绩统计工作,且其丰富的图表功能,还能使统计数据更加直观。借助EXCEL的模板功能,可以使设计好的成绩统计功能重复应用于每门课程,这不仅大大地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且避免了错误统计数据的产生。

考试是教学评估中检查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考试成绩是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一种直接体现。试卷内容和质量不仅影响考试的可靠度和准确度,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成绩分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个教师必须完成的工作,通过对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因此只有对学生的考试成绩做出正确、合理的分析,我们才能客观、公正地进行教学评估和教学分析。本文使用Excel软件对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进行了数理统计量化分析,并据此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一、数据取样

我院13级电子专业80名学生的高等数学成绩:

二、数据分析

假设高等数学考试内容与教学大纲一致,试卷质量良好。

(一)均值

实践表明,若70

(二)离散度

标准差S=是描述学生考试成绩离散程度的最常见、最重要的统计量。标准差越小,表明成绩越集中;标准差越大,表明成绩越分散。一般认为,标准差S=10较为适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VAR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得S2=231.8783,则S=15.22755,可见成绩离散度偏高,这说明学生高等数学学习情况差异性较大。

(三)偏度

如果试卷内容设计合理,学生的成绩会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一般来说,当偏度系数g1=0时,学生成绩呈标准正态分布;当g10时,曲线向右偏,即呈正偏态分布,表明高分段人数较多,低分段人数较少。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SKEW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偏度g1=-1.81536

(四)峰度

峰度系数(g2)可以定量描述正态分布的陡峭程度。当g2=0时,成绩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当g20时,曲线呈尖峰态,显得较陡峭,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集中。我们利用Excel软件中的统计函数KURT对上述数据进行计算,可得峰度g2=4.57311,这表明学生成绩分布较为集中。

三、教学评价

从上述考试成绩分析不难看出:(1)学生的学习状况。我院电子专业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高等数学的基本知识,且成绩较为集中,但学生个体差异较大,个别学生成绩过低。(2)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教学,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但对个别落后生关心不够。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稍微调整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的同时,应拔高尖子生,提高落后生,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四、结语

在上述分析中,Excel软件处理各种数据所带来的方便是显而易见的。通过高等数学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教与学的情况,它是前期教学的事后反馈,我们需重视成绩分析对今后教学的指导作用。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调查、研究,教师可以及时发现、解决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做出教学调整,总结经验,使得自身教学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层次。

参考文献:

[1]贾俊平.统计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岳粮跃.Excel在学生成绩统计分析中的综合应用[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S1):197-199.

[3]卢越萍,林企.微机自动选题及学生成绩分析系统[J].信息与控制,2008,(05).

[4]张世龙.“TUTOR”――在微型机上实现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J].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09,(11).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试卷分析;教学;成绩;贸易谈判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2-0386-01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考试成绩是目前衡量教学质量最常用、最重要的指标,对考试成绩分析是教学总结的一种手段,是对教和学的质量的检验,通过试卷考试成绩合理分析可以提供许多重要信息,对指导教学、准确评估考生学习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对考试题和考试成绩进行科学分析, 为评估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一、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2009级国际贸易专业102名学生的期末测验试卷成绩。试题组成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教务科下发的考试命题方案,着重考查学生对专业基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综合分析能力,命题内容紧扣教学大纲,涵盖教材的所有章节,命题采取多种形式,其中:单项选择题15题,共15分;判断题15题,共15分;名词解释5题,共15分;连线题15题,每空1分,共15分;简答题4题,共20分;综合分析题2题,共20分。试题以参考答案统一评分,实行流水密封改卷。

(二)方法。运用教育统计学原理,应用SPSS 13.0软件建立数据库后,对试卷的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进行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频数分布。试卷满分100分,最高分84分,最低60分,全距24分,平均成绩为73.05分,标准差5.96分。学生成绩频数分布为60-69分26人、70-79分63人、80-89分13人,呈102人考试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见表1),说明学生考试成绩集中在70分左右,70以上的人占61.76%。

(二)信度。信度是指是指同一个测验对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或多次 , 所得结果一致性程度。信度系数 γxx=ST2SX2 (ST2 叫真分数方差,SX2 为获得分数方差)。信度系数的范围为[-1,1],一般来说,要求信度在0.4~0.7之间 ,本次试卷的信度为0.635,认为本次的考试成绩基本上是可信的。

(三)效度。效度代表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本次试卷的效度为0.718(P=0.000),说明此次测试结果与测试目标的符合程度较好。

(四)难度和区分度。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它是衡量试题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参数,它和区分度共同影响并决定试卷的鉴别性。一般认为,试题的难度指数在0.3~0.7之间比较合适,整份试卷的平均难度最好在0.5左右,高于0.7和低于0.3的试题不能太多。试题的难度指数计算:

(1)主观性试题的难度 :基本公式法:P=1―x/w

(2)客观性试题的难度:基本公式法 :P=1―R/N

R 为答对人数,N 为全体人数。

本次考试的试卷难度为0.74,总体来说试卷难度适中。

区分度是区分考生能力水平高低的指标。试题区分度高,可以拉开不同水平应试者分数的距离,使高水平者得高分,低水平者得低分,而区分度低则反映不出不同应试者的水平差异。

区分度的计算方法:

基本公式法 :D=(H-L)÷N(D代表区分度指数,H代表高分组答对题的人数,L代表低分组答对题的人数,N代表一个组的人数即高分组与低分组人数之和)。

区分度指标的评价: -1.00≤D≤+1.00,区分度指数越高,试题的区分度就越强。一般认为,区分度指数在0.15~0.3之间区别良好, 区分度指数>0.30时表示区分度好的试题; 区分度指数

根据教育学测量学理论,分析试题质量应该把难度指数和区分度综合考虑起来评价,难度和区分度都好(P≥0.5,D≥0.15)的为“优秀试题”、 难度较差但区分度较好(P

三、讨论

(一)试题质量的分析 本试卷包括六种题型,涉及内容比较广泛。试题设计思路清晰、内容紧扣教学大纲、准确、严谨。学生成绩平均分73.05,表明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程度相对较好,试题难度0.74,难度适中;区分度0.26,说明试题的区别性较好。综合以上各项指标,总计54道试题,优秀试题占74.07%,合格试题占98.14%,说明本次试题有较高的质量,题型分配比较全面周到, 试题难度适中,区分度较好,成绩分布较合理,基本上客观反映了学生对贸易谈判这门课程的掌握程度。

(二)通过对《贸易谈判》试卷质量统计结果的评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1.一些基础的知识点掌握的还不够扎实,个别题目得分率相对较低。2.学生的纵向联系能力不强。3. 综合分析能力薄弱。4.个别学生考试成绩与平时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密切的联系。

四、反思与提示

《贸易谈判》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由于该课程的理论性、策略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 因此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通过对本次试卷的综合分析,发现了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教师要以教材为依据,适度开拓认知面。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教师应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内容,并进行合理的重组。(二)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强教学过程中的纵横联系,使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三)将知识的书面形态转化为学生乐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形态,帮助学生发现问题,提高他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商务实践,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引导学生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使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地主动积极地参与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增强学生的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高学习效率。

作者单位: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对外经济贸易系

作者简介:刘娜娜(1981― ),女,河南郑州市人,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助教,国际商务管理硕士。

参考文献:

[1]万金凤.关于试卷质量的分析方法[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20(1):22-24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项目风险管理;考试成绩;统计分析;问卷调查;教学改进方向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634(2012)03-0094-03

0 引言

为了培养学生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技能,河北工业大学从工程管理专业2005级开始,在专业培养计划的第六学期中设置了《项目风险管理》课程。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大量的项目风险管理活动实例,系统分析项目风险的客观规律,研究项目风险管理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概念体系,掌握项目风险管理规划、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应对、风险监控等过程管理的基本框架、科学方法和实用技术、工具。

控制论创始人维纳认为:“一个有效的行为必须通过某种反馈过程来取得信息,从而了解目的是否已经达到。”对课程成绩分析的研究经历了从重要性认识到成绩的作用分析,再到成绩分类统计进而分析原因并将信息反馈给教学的过程。早在1999年孙剑米就提出对试卷及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析,可为教与学提供有针对性的反馈信息的观点。成绩分析既是教学评估的手段,又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建立对考试成绩分析的反馈利用机制,有助于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陈国敏教授针对2004级至2009级《系统解剖学》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了试卷的难度及区分度、男女生成绩的差异性、年级成绩之间的差异性。李素红等在分析理工科学生《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时,对学生分别按学院和生源进行了分类,然后根据考试知识点、重点和难度对不同学生的考试平均分、及格率以及各知识点的得分率进行了研究。与以上两个文献研究侧重于对试卷本身分析不同的是,王佳眉教授通过对比分析《大学物理》3个年级考试成绩的平均分和峰值成绩、成绩达标度及整体分布等成绩分布情况,提出了对于学风问题、教师和学校投入等问题的思考。本文在试卷分析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环境等因素的分析,研究改进教学效果的途径。

1 考试成绩总体分析

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对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出题的思路主要是突出知识应用,重视学生的听课效果及对知识系统性的掌握。试卷主要包括四个题型: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15分),简答题(50分)和综合计算题(25分)。

本次考试主要的考核点:项目风险的内涵;项目风险与项目特性的关系;风险特征;项目后果标度;风险效用;风险态度;忧虑价值;利率风险;风险管理规划依据;风险识别方法;风险登记册;决策树分析方法;AHP;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不确定风险决策的特点和方法;风险等级评价;风险处理技术;项目风险监控的步骤。参加本课程考试的学生有本一和本三两个类别,本一和本三试卷题型相同,本三试卷总体难度低于本一试卷,两种试卷试题不同。参加考试的学生情况见表1。考试成绩统计情况见表2。

就成绩总体情况来看,平均分接近60分,单选题得分率高,多选题和简答题得分率低,本一学生成绩标准差为12.61,本三学生成绩标准差为13.08,不及格率高,命题偏难。从试卷本身和考试情况来看,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考试成绩与试卷难度不符,组卷初衷是难度适中,统计结果显示难度偏高。二是从题型来看,单选题考查的都是基本知识点,得分较高;多选题、简答题得分低,总体显示侧重知识应用的题得分不高。估计原因可能有:(1)考前没划重点,学生对考核点的理解有偏差;(2)整套试题侧重知识的应用,偏重课堂听课的效果,学生并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知识运用能力需要加强。

2 考试成绩对比分析

2.1 学生类别与考试成绩

本次考试的成绩统计结果显示:本一学生平均得分和及格率都高于本三学生,各题得分率基本高于本三学生,只有综合计算题例外,原因在于本三试卷的综合计算题与课堂例题类似,本一试卷的综合计算题加大了难度。考试成绩总体情况说明本一学生的学习能力优于本三学生。

2.2 性别与考试成绩

经计算,本一男女生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8.71、60.31;本三男女生的成绩平均分分别为55.85、61.91。本一男女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42.11%和30.76%。本三男女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67.50%和38.10%。无论哪种类别学生,女生的平均分均高于男生,不及格率均低于男生。一般而言,大学女生学习态度比较认真,在课程学习上投入的时间高于男生,课堂听课情况好于男生。

2.3 出勤情况与考试成绩

学生出勤情况包括三种:缺勤、迟到和正常。统计结果显示:较多缺勤和迟到(2次或以上)学生的最高分为67。当然点名次数比较少,有些学生有可能因为很重要的事缺课却恰好被查出,但统计结果基本上可以反映真实情况。本一学生中有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3.88,无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60.24;本三学生中有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3.09,无缺勤记录的学生平均分为59.86;本一和本三有缺勤记录的学生成绩均低于总体平均分,缺勤学生的不及格率分别为55.56%、81.82%。这可能有两个原因:(1)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有关;(2)考试成绩与听课效果有关。

2.4 宿舍环境与考试成绩

同一宿舍的学生,一般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和作息时间,彼此对学习的态度也会互相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因为按大类专业招生,二年级下学期再分专业,而分班后宿舍不变,因此参加考试的学生住的比较分散。但统计结果也表明,有的宿舍不及格率达到80%,同时也有宿舍平均分在70分以上,分数最低的学生也考了60分,因此宿舍学风太差会影响所有的宿舍成员,而一个积极的学习氛围也同样影响所有宿舍成员。

2.5 上课座位与考试成绩

经过成绩统计,发现河北工业大学经常坐前排学生的平均分高于经常坐后排学生的平均分。以本三为例,前者平均分为60.15,远远超过后者的平均分50.55。可见上课时所坐的位置对听课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一般来讲,前排距离老师比较近,视听都很清楚。另外,距离老师比较近注意力会相对更集中。相反,坐在后排很容易走神,行动比较自由,很容易说话或玩手机等。

3 考试成绩影响因素分析

为了更好的研究教学情况,设计了针对课堂教学和期末考试的调查问卷。共设计了16个问题,包括了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对考试的看法以及学习态度等方面。共发放问卷133份,分发给所有学习该课程并参与考试的学生,收回有效问卷132份。对回收问卷统计后,结合考试成绩的统计分析和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情况,认为影响考试成绩的因素如下。

3.1 考核知识点是否明确

调查结果显示,60.61%的学生认为考题难,仅有一个学生认为考题简单。多数认为考前未划重点对自己影响大,61.36%认为复习的没有考,20.45%的学生感觉不适应题型,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好多题会做,但答错了。83.33%都认为考前划重点比较好,有53.79%的学生认为划重点可以促进学习,支持划重点的学生里有相当一部分认为划重点仅为了方便考试,而不是为了真正学到知识。

3.2 学生的学习重点

由考试结果来看,学生对考查基本概念的题得分率都比较高,而对于知识的扩展与运用方面的题型得分相对较差。显示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是机械地记忆,欠缺理解或者思考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也许很大程度上只是想单纯的应付考试,没有想过要扎实地掌握重点知识和基本方法。

3.3 学生的学习态度

成绩统计结果显示学习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考试成绩。调查结果显示有14.39%的学生上课喜欢坐后排,但是认为坐后排更有利于学习的只有4.55%。51.02%的学生坐在后排的理由仅仅是因为心里舒服或是可以自由支配时间。竟有44.70%的学生认为上课时自由出入教室、随意接电话等行为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只有45.45%的学生上课会做笔记,48.48%的学生只是在老师强调会考的情况下才会记下来,还有一小部分人上课什么都不带,也根本不做笔记。

3.4 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多数课程知识不感兴趣,因此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的主动性直接影响学习效果。14.39%的学生很不支持老师要求出勤,15.91%的学生会缺勤或迟到。理由多种多样:很多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实际中用不着:有学生认为只有土木技术类课程才是重要课程;还有部分同学只有在教师讲实际项目经历时才能聚精会神。非常有趣的是,这些学生也认为项目风险管理对于从事项目管理工作非常重要。

4 结论

通过对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以下问题: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认知存在较大差别,学生的学习情况与教师的期望存在较大差距,教师的授课与学生的期望存在较大差异。这些问题导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未能有机结合。针对以上问题,课程改进的思路是:(1)明确课程定位,加强课程重要性的认知。工程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由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土木工程学四类课程构成,这是专业特色,许多课程知识对于就业也许不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长期的影响。非土木工程类课程的重要性,教师必须说得明白,讲的透彻,只有学生感知到了,才能产生兴趣。(2)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加强自学能力培养。教师端正“教”的态度是学生端正“学”的态度的前提,对自己和学生严格要求,本着教有所成的原则,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增加课下阅读推荐量,并明确考前不划重点的闭卷考试方式,引导学生自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认识本课程。及时批改课下作业,通过充分讨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师生的相互学习与探讨中,把新旧知识融会贯通。(3)突出知识点和考核重点,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在列出每章学习目标的基础上,在课程开始时向学生发放教学计划和课程考试大纲,加强师生互动沟通,结合课程知识体系,调整和优化授课内容,将知识模块化。(4)逐步实现完全的案例式教学模式。这就要求任课教师认真设计教学过程,从问题提出的方式、解决的过程到结论的形成与讨论深化,将知识融入到其中,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布置开放性问题,发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思考和自我求解。

参考文献

[1]孙剑米.谈考试成绩分析[J].统计教育,1999,(6):29-30.

[2]刘战芳.高校应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分析与反馈[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7,(5):79-80.

[3]陈国敏,肖新莉,李月英.留学生系统解剖学考试成绩综合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9):939-942.

[4]李素红,陈立文,尹志军.理工科学生《技术经济学》考试成绩综合分析[J].考试周刊,2008,(46):4-5.

考试成绩分析总结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成绩分析;指标;在线成绩分析系统

中图分类号:G42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09-0101-03

Index of Result Analyses and Its Application//Hao Rongxia, Peng Yuzhong

Abstract Examination i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check up the status of student study. It can help teachers to find out the deficiency in teaching and proposition and improve teaching better through statistic and analysis of examin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usual used indexes of examination analysis, constructs an online result analysis system by these indexes, and presents an idiographic example of system application. Experiment shows that these indexes can appraise the examination effect preferable.

Key words result analysis; index; online result analysis system

Author’s address Weifang Medical College, Weifang, Shandong, China 261053

考试是考查学生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为了充分发挥考试的功能,使考试真正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如何对考试进行评价甚为关键[1]。统计分析是对统计资料采用科学的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或评价,作出科学的结论,达到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2]。将学生成绩的评价体系建立在统计分析理论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指标对考试结果予以评价和监控[3],能有效地找出教学及考试中的不足,并及时进行改进。

1 成绩分析指标

1.1 难度

难度指试卷的难易程度,是评估试卷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设P为试卷的难度系数,为试卷的均值,W为试卷的满分,则试卷的难度,P值在0~1之间。难度系数越趋近于0,难度就越小;难度系数越趋近于1,难度就越大。当P<0.2时,说明试卷难度过低;当0.2≤P<0.4时,说明试卷难易适度;当0.4≤P<0.8时,说明试卷较难;当P≥0.8时,说明试卷难度过高。

1.2 标准差

标准差表示变量值与其均值离散的程度,是反映事物发展变化平均状况的指标。标准差在考试中可以用来衡量学生成绩的差异程度[4],以便对此次考试的区分程度有大概的了解。计算公式为:。式中,S为标准差,为各观测值,为平均数,n为观测值的个数。一般情况下,标准差控制在9~15之间比较恰当。如果S<8,说明成绩分布较为集中,试卷区分度太小,中等难度的题目偏多;如果S>16,说明成绩过于分散。

1.3 频数分布

一般情况下,考试分数接近正态分布,但实际考试中,考试成绩有4种分布形态,反映的试题信息各不相同,如图1所示。A图反映出试题难度分布正常。B图中,正偏态分布反映出低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低,说明难度大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负偏态分布说明高分人数较多,平均分较高,难度小的试题占分比例较大。C图中,高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集中在平均分周围,中等难度试题占分比例较大;平峰形频数分布表明学生分数差异较大,易、中、难三类试题占分比例接近。D图反映出高低两类分数集中,试题难度梯度大,中难试题占分比例较小。

1.4 区分度

区分度是指试卷对学生实际水平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区分度高的试卷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加以区分,使能力高的学生得高分,能力低的学生得低分;区分度低的试卷则不能对学生的能力进行很好的鉴别,使水平高和水平低的学生得分相差不大或没有规律可循。区分度可用极端分组法计算,首先把考生试卷总分由高到低排序,取前27%的学生作为高分组,取后27%的学生作为低分组,分别计算高分组学生的平均分和低分组学生的平均分,设试卷满分为W,则试卷区分度,D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D≥0.4的试题区分度为“优秀”;0.3≤D<0.4的试题区分度为“良好”;0.2≤D<0.3的试题区分度为“可以”;D<0.2的试题区分度为“较差”。

1.5 信度

信度是衡量试题可靠性与稳定性的指标。信度高说明考生分数不易受偶然因素的影响,考生分数可以比较真实地反映考生的实际水平。信度。其中,n表示试题总数,Si表示第i题标准差,S2表示试卷方差。B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B<0.5的试卷信度较差;0.5≤B<0.8的试卷信度良好;B≥0.8的试卷信度非常好。

1.6 效度

效度是衡量考试结果对考试目标实现程度的指标,反映了考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效标关联效度较为常用,但由于客观上的许多原因,有效的效标难以确定,因此,可以采用求平均区分度代替试卷的效度:。其中,Di表示第i题的区分度,n表示试题总数。一般认为,R≥0.4的试卷可以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0.2≤R<0.4的试卷可以较有效地实现考试的目标;R<0.2的试卷则未能有效地实现考试目标。

2 成绩分析系统构建

建立于成绩分析指标基础之上的成绩分析系统,应该提供用户登录、成绩录入、查询、分析和系统管理等功能。根据功能需求,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图2中,用户登录模块提供教师和管理员登录页面。成绩录入模块给出录入学生考试成绩的页面,系统提供两种方法将学生成绩录入后台数据库:一是在线录入方式;二是用外部文件导入数据,如Excel表格或文本文件,表格和文本文件必须符合预设的格式。成绩查询模块提供教师或管理员在线查询学生成绩的网页。成绩分析模块根据分析指标对学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分析报告。系统管理模块提供系统备份、成绩表初始化、用户管理、成绩管理、设置分析参数和指标值等。

3 成绩分析系统应用

利用成绩分析系统对考试效果进行评价。潍坊医学院2009级预防医学系统计学专业本科生动态网页设计教程考试成绩如表1所示。

对学生成绩按每5分为一个分数段进行划分,绘制柱状成绩分布图,利用成绩分析系统生成分析报告,如图3所示。

分析报告表明,本次考试学生成绩均值为69.625,标准差为11.087,服从正态分布,试卷难度适宜,区分度可以,信度良好,较有效实现考试目标。

4 结语

运用统计分析对学生成绩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可以得到丰富的教学信息,同时为从总体上把握考试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成绩分析系统的应用,改进了命题水平,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樊丽俭,冯振宇.科学评价考试成绩 努力提高教学质量[J].交通高教研究2001(4):31-34.

[2]余建英,何旭宏.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3]周明.教学评估中的试卷分析[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3,4(1):44-45.

上一篇:小学二年级考试总结范文 下一篇:高中生物考试总结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