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剖析材料范文

时间:2023-03-06 10:35:55

抗疫剖析材料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历史教学 创新思维

中学历史教学在现代教育的大嬗变中,应重构具有历史学科特点的素质教育模式,强化创造意识的渗透,塑造学生积极健康的创造人格与个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富于创造的实践活动得以成熟和发展。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从创造思维内容来看,它包括四种形式:

1、扩散思维,即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的思维。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就能得出6种结论:⑴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⑵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⑶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⑷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⑸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⑹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造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

2、聚合思维,即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则,解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逻辑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如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谋求的治国之道,通过聚合,形成系列:以夷制夷、平均方案、洋务自强、君主立宪、共和政体、实业救国、军阀独裁、马列救国等。由此又可总结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3、立体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的多维联体思维。如打破教材体例,分类重组的专题系列。以“中国农业史”为例,广义看,它属“中国古代经济史”;狭义看,可析出“工具、农作物、水利、耕种技术、经验总结、历朝农业政策”等各线的演变;深层看,可归纳出理性认识:“人定胜天”、“民以食为天”、“农本”等哲学观念。如此,通过不同层面的纵横延伸,使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后,成为新的思维体系。

4、直觉思维,对客观史实或现象的直接领悟和认知。如某学生阅读《三国志》时,对数条史实颇为留心:⑴“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盛行,吏士多死者,乃引半还。”(《魏书・武帝纪》);⑵“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魏书・贾诩传》);⑶“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蜀书・刘焉传》);⑷“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曹操致孙权信》)。该生认定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不在火攻而在将士患“疫”,发生在长江沿河,可能是血吸虫病。这一结论刚好与近期刊行的研究文章惊人相似。可见直觉思维的感悟作用是很大的。事实上,创造思维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动态分配系统,是以上四种思维的综合,并构筑成四个发展阶段[1]:准备阶段,在获取多种材料及更多的假设与创造思路方面,扩散思维尤显其长;酝酿阶段,逻辑分析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快捷、跳跃、直接的直觉思维,可促使潜意识勃发;明朗阶段,多种思维联合运行,直觉思维重在筛选信息,缩小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围、距离,及时调整思维方向,聚合思维则在科学检验与系统论证,选优汰劣,立体思维重在营造思维广度与跨度;验证阶段,直觉思维使运作向度朝结果向度转化,立体思维则重在多维构建结果向度的整体化。可见,“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过程,人在思维时,把问题的各个细节同整个情境的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各方面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确定整个情境结构内的‘缺口’所在,亦即问题所在。”[2]因此,功能不同、各具特点的思维形式构成创造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成为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动态认知系统。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创造素质的锻炼,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改进教法,使教学洋溢着创造气息,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孟英茹等.国民中小学学习行为特征检核表.新竹师范特教简讯,

2001(2):32

2 秦丽花.学障儿童适性教材之设计:为数学学障儿童解题诊断开教

学处方.第一版.台北:心理出版社.1999.21~25

3 江素风.自我教导策略对国小数学学习障碍儿童学习效果之研究.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2篇

创造思维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结论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且能清楚地勾划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表现为打破惯常解决问题的程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探索规律,得出新思维成果的思维过程。例如某学生一反史学界对方伯谦临阵脱逃、最终伏法的定论,认为“方案”纯属冤狱,并通过旁征博引,自圆其说,得出‘重新认识甲午战争中的方伯谦”这一观念。该过程实际就是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造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学生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不囿于成规,突破问题的固定反应方式,从史实的现象及本质中,剖析探索,寻找新切口,得出新的思维结论。

从创造思维内容来看,它包括四种形式:(1)扩散思维,即学生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重组眼前的新信息及贮存的知识,得出独特的、多维的新结论的思维。如对中国近代史“落后挨打”这一命题进行重组演绎,就能得出6种结论:a.落后可以不挨打,如隋唐对待日本的政策;b.落后打先进,如法兰克王国入侵西欧、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c.落后与先进平等共存、互通有无,如唐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d.落后受先进援助,如三国时,蜀国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开发南中;e.落后反击先进,先进受到重创,如非洲埃塞俄比亚抗意斗争的胜利;f.落后必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这些富于创造火花的观点,就是扩散思维组合分解的产物。(2)聚合思维,即学生根据一定的规则,解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逻辑结论。它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形式。如中国近现代史不同政治力量在不同时期谋求的治国之道,通过聚合,形成系列:以夷制夷、平均方案、洋务自强、君主立宪、共和政体、实业救国、军阀独裁、马列救国等。由此又可总结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3)立体思维,即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的多维联体思维。如打破教材体例,分类重组的专题系列。以“中国农业史”为例,广义看,它属“中国古代经济史”;狭义看,可析出“工具、农作物、水利、耕种技术、经验总结、历朝农业政策”等各线的演变;深层看,可归纳出理性认识:“人定胜天”、“民以食为天”、“农本”等哲学观念。如此,通过不同层面的纵横延伸,使问题的广度与深度交叉后,成为新的思维体系。(4)直觉思维,对客观史实或现象的直接领悟和认知。如某学生阅读《三国志》时,对数条史实颇为留心:a.“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盛行,吏士多死者,乃引半还。”(《魏书·武帝纪》);b.“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疫大兴,以损凌厉之锋。”(《魏书·贾诩传》);c.“曹公军不利于赤壁,兼以疫死。”(《蜀书·刘焉传》);d.“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曹操致孙权信》)。该生认定赤壁之战曹军大败不在火攻而在将士患“疫”,发生在长江沿河,可能是血吸虫病。这一结论刚好与近期刊行的研究文章惊人相似。可见直觉思维的感悟作用是很大的。事实上,创造思维是一个多层次、多结构的动态分配系统,是以上四种思维的综合,并构筑成四个发展阶段〔1〕:准备阶段,在获取多种材料及更多的假设与创造思路方面,扩散思维尤显其长;酝酿阶段,逻辑分析相对较少,更多的是快捷、跳跃、直接的直觉思维,可促使潜意识勃发;明朗阶段,多种思维联合运行,直觉思维重在筛选信息,缩小解决问题的思维范围、距离,及时调整思维方向,聚合思维则在科学检验与系统论证,选优汰劣,立体思维重在营造思维广度与跨度;验证阶段,直觉思维使运作向度朝结果向度转化,立体思维则重在多维构建结果向度的整体化。可见,“人的思维是一个整体过程,人在思维时,把问题的各个细节同整个情境的结构联系起来加以考虑,从各方面来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确定整个情境结构内的‘缺口’所在,亦即问题所在。”〔2〕因此,功能不同、各具特点的思维形式构成创造思维过程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成为相互作用、辩证统一的动态认知系统。

创造思维的发展是一个由“潜”到“显”的内化过程,创造力的大小取决于创造思维的水平。影响创造思维的因素是创造思维的品质。创造思维的品质特征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跨越性、深刻性、广博性和预见性〔3〕。

(一)创造思维的流畅性指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思维速度敏捷顺畅。如笔者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讨论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有一个学生在短短的三分钟思考后,一口气说出五个要点,而且富于创新:a.挽救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b.阻止西欧国家发生革命,从而排除苏联势力;c.打开美国商品和资本进入欧洲的大门;d.用苏联不能提供的东西来吸引东欧国家,促使他们对苏的离心倾向;e.更加明确和深化两大政治军事集团的对峙。

(二)创造思维的变通性又称思维的自由度,指改变思维方向和范围的能力。比如学生由哲学论点“任何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进而以整体观念分析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由此派生出系列专题(如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国别史……等等)。在思维变通中,既有扩散思维,也有聚合思维;既可顺向思维,又可逆向思维。

(三)创造思维的独创性意即超越固定认知模式,以逻辑与非逻辑的思维巧妙结合,得出新论。它是“独立思考创造出社会(或个人)价值的具有新颖性成分的智力品质”。〔4〕如对李鸿章、曾国藩的历史评价新论,甲午战争中丁汝昌的过失,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性质相同的亚洲国家(朝、印、中、土)的革命途径、方式、结果、教训进行比较所得出的结论等,都是力排众议,改变习惯定势,产生质的飞跃的全新见解。

(四)创造思维的跨越性是指创造思维的广阔容量及跨度张力。即思维主体避开事物“可见度”的限制,扩展思维前进的空间,迅速完成“虚体”与“实体”间的转化。例如笔者的一位学生在理解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民族矛盾时,拓开思维时空,认为其本质就已体现了无产阶级与国际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理由是资本主义发展日益把全球结为统一整体,东方资本主义虽不发达(故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不尖锐),但它处于世界历史之中,它的各种矛盾必然带有世界历史整体特征;进而又推导出东方落后国家不仅可能而且先于发达资本主义而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同时还据其内在联系而得出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必然性的结论。

(五)创造思维的深刻性指思考问题的深度,即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幽发微,把握事物发展的方向与趋势。如学习“西安事变”时,我设问引导:西安事变时若将杀掉,中国政局会怎样变化?何应钦能否顺利掌握国民政府的权柄?中国是否迅速亡国?如此寻根究底、深入挖掘,可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活跃。

(六)创造思维的广博性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推导、想象和创意联想。多条思维路线互相渗透、相互作用、彼此调剂,从而实现最优组合。例如“罗斯福新政”,从其客观结果看,它是美国反危机的举措,相对缓解了危机,社会安定有了改善;但若多维联想,又可得出两条思维渠道:a.它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机构大调整的尝试,提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模式;b.为“二战”中美国作为反法西斯国家的兵工厂准备了条件。

(七)创造思维的预见性即通过联想,推测未来的发展。它主要是以事物环链模型(即重复出现的现象所形成的规律性)为依据,推测事物发展的“后一环”。比如,通过东欧剧变和世界局势的区域性动荡,引导学生预测未来发展:两极格局消逝后,多极化格局产生,和平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流,在一定时期内,不会发生世界大战。在思维的这一品质中,创造思维折射出“读史使人明智”的史学现实功效。

“创造活动可以被看成具有双重作用,它增添和开拓出新领域而使世界更为广阔,同时又由于人的内在心灵能体验到这种新领域而丰富发展了人本身。”〔5〕可见培养创造思维是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完善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渠道。近年高考题已有考查学生创造思维的意向。如1997年高考第37题,以《欧洲家庭史》记载,得出“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的这一结论;第46题材料解析题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认识等。这些都为学生创造思维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因此,中学历史教学必须打破传统教育的局限,“树立创造的志向,培养创造的才干,开展创造性的活动”〔6〕。如何实施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呢?笔者敢冒鄙浅,对此作了一些探索:

(一)鼓励质疑,开发思路,多角度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始,有利于启迪学生的创造“潜质”。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提出不同凡响的见解。“学则须疑”〔7〕,“义理有疑则濯去旧见,以来新意”。〔8〕孔子也说:“多闻阙疑,多闻阙殆”,主张广闻质疑。笔者注意在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提问:

1.紧扣“提问”的科学性,进行积极地开导

例如在学习“意大利统一”时,有位学生对加里波第将政权拱手让给伊曼纽尔,提出问题:革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在关键时刻,加里波第让权,使革命毁于一旦,历史为何还要肯定他呢?笔者表扬学生“学起于思,思缘于疑”的探索精神,同时,也极时纠正其认识的偏颇,加里波第毕竟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在统一中是有功的,虽然政权由撒丁国王攫取,但伊曼纽尔也顺应了历史潮流,意大利的发展方向是议会制的资本主义道路,不能说革命完全失败,只是带有较多的封建残余性而已,从而帮助学生拨正认识,回归于史实认知的科学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

2.善抓“提问”的客观性,加强理性点拨

提问的新奇独特,并非都属创造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客观史实,围绕其发展过程(或规律),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不能为猎奇而置实际于不顾,石破天惊地提出诸如“慈禧太后是爱国主义者”,或者说“林肯发动内战,消灭了南方种植园经济,是破坏了美国多种经济并存,不利于美国社会的进步”的怪论。这些结论都是脱离了客观史实而主观臆意的结果。因此,教师要适时提示,恰当点拨,既要帮助学生树立新颖而独创的大胆想象的意识,也要帮助学生营建创造思维的理智而清醒的现实定向,在他们思维的内化中,逐步提高创造能力。

3.深挖“提问”的创造性,注意技能方法的指导

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一切创造源于问题的发现。学生通过积极思考,由已知信息延伸到未知领域,在知识的组合创新中,提高思维的质量。教师要善于授之以渔,教育学生在提问时,兼顾全局,求异标新,把握思维技巧的规律。例如在学习“西安事变”时,笔者启发学生站在全球史的角度探索有关问题,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相继提出:1936年中外历史上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这些历史事件折射的国际形势有何特点?各派政治力量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表现出哪些政治主张(或态度)?这些政治主张有哪些历史影响?这几道提问颇见创造性,学生从全局出发,较理性地注意了国际形势的特点及世界主要矛盾的变化等有价值的问题,说明他们潜在的创造意识是令人乐观的。

(二)转换程式,活跃气氛,营造激活创造意识的积极环境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需要良好的教育环境,包括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创造能力的物质环境(如文物、挂图、有关资料等)以及促进学生创造智能发展的心理环境(如情绪、心境、兴趣等)。在教学中,笔者注意做到:

1.改变课堂教学程式,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培养创造动机

根据教育的开放性原则,适当改换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宽松的民主教学环境,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担任学习主角,加强学生的个体间的信息交流。如以讨论、辨析、导演历史小剧等多种形式,诱发学生进入学习的角色中,在激发其自主意识时,刺激他们的创新兴趣。另外,教师还要允许学生对教师讲课提出的见解(观点、结论)提出质疑,并调动学生参与,如引导若干学生支持或反对教师的某一观点,通过有序的积极辩论,使学生各抒己见,想人之所不想,见人之所不见,能人之所不能,从而优化学生的创造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想象的冲动、联想的新颖、思路的开阔,有效调动学生的潜意智能,使之成为创造思维的策源地。

2.允许学生走入“误区”,在思维磨擦中,自省自悟

学生在进行创造思维中,难免出现错误。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冒险,敢于犯错。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探索之误。无错无以自悟和更新,这些思维的“黑匣子”,正是撞开创造大门的金钥匙。教师要善于以“错误案例”催开学生的创造之花,对学生的知识性、结论性、判断性的错误,教师不要马上给予否定评价,要以点拨为主,采取激励、暗示、提醒等方式,促使学生继续思维,认清错源,把改进的机会留给学生自己,在矫正误点的同时,促发学生的自悟,启动他们的创造潜能。如果学生的创意思维超过了教师,教师更应虚怀若谷、积极鼓励,协助学生的思维成果日趋成熟。

3.加强学生的实践锻炼,向他们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思维是动作的内化,动作是思维的外现。教师要有的放矢指导学生参与探索性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查、文物考古、模型制造、古画摹仿等,使学生感官与感知并用,劳心与劳力结合,激发思维创新发展。例如,我指导学生制作“张衡地动仪”的模型时,只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原理、外形,学生从自选材料、模具制造到演示,都显示出他们的创意水平。此外,我还让学生制作殷墟龟甲、兽骨模型;临摹《清明上河图》、《步辇图》、《蒙娜丽莎》等;到革命老区调查,并撰写调查报告;编辑刊行油印小报《历史报》。如此等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多功能思维在实践中得以发挥,促进了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4.扩大信息输入的容量,加强思维“能源补给”

教师要针对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及创造个性,善于引进大量的课外知识,加强信息量的补充,使学生在丰富的信息中,活跃思维,诱发创新。比如我将多年订阅的《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杂志及珍藏的《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版)的有关材料,以及大量其他书刊,组成一个小型历史知识书库,对学生开放。在长期“能源补给”中,学生的创意思维有了明显的进步。有的学生的史学小论文,从他们自拟的题目中可窥其分量。如《对王莽的重新认识》、《唐代的寺院经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中国战场》等。在教学中,我还选编了大量历史材料,充实教学内容,如讲授世界上最早的日食时,我引用古籍中有关最早记录的材料“十月之交,朔日卒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9〕,为学生拓宽知识层面。此外,我还将丰富的原材料按教科书的顺序,以章节为线索,配套设计材料解析题。由于材料解析题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题型,知识、方法、思维的含量较高,且在有效信息的取舍中,需要一定强度的思维质量。因此,加大材料的容量,既促进学生实弹实战能力,也刺激学生创造潜意识的觉醒。此外,我还注意学科间的彼此渗透,如政治、地理、语文、美术及有关自然学科,加强学科横向系统的联结,推动学生思维的迁移、融合、借鉴,加大信息贮量,使之为创造思维服务。

(三)弃旧扬新,改革教法,加强创造教育的实践操作

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勇于扬弃旧的传统教学模式,选用以适应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新教法,并大胆进行教改,自创新的教育路子,以创造教育为主轴,带动创造教学的研究与投入。笔者的做法是:

1.打破思维定势,创设悖逆情境

教师要勇于突破教学常规,以史实为依据,对已形成定论的史实,运用悖逆法,设立新情境,启发学生打破思维定势,挖出教学中的隐性问题,交给学生猜测、推导、反证,启迪思维,使之得出富于创新的结论。这是寻找思维新途径和培养学生的初步史学研究才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2.利用感性材料,交换思维角度,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中学生心理学认为学生对新材料、新情境具有猎奇的心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充实新材料的同时,抓住学生的新奇刺激下的活跃力,引导学生转到“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的思维运动轨道上来。“开拓未来的学生的教育,必须立足于精选过的教材,使之牢固地掌握创造思维”〔10〕。在教学实践中,笔者注意精选有关材料佐助教学。例如,在讲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时,我充实了三则感性材料:a.“我皇即日复大柄,义和团民是忠臣,待等逐尽洋人后,即当回转归山林。”b.“团民仇教,合门惨戮,虽妇婴亦纵横数十刀。”c.“拆铁路、拔电杆,旋再破坏大轮船。”我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统摄伸缩,使他们在多维交叉思维中,理出结论。结论一:义和团本身存在有许多缺陷,如富有浓厚的封建忠君气息,表明革命的不彻底性;结论二:他们灭洋的手段过于残忍,连无辜的洋妇婴也不放过,显然带有过分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结论三:义和团排斥先进文明,夜郎自大,具有封闭落后的小农意识。通过思维角度的转换,推动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使学生的认识源于教材,却又高于教材。

3.归纳类比,分解组合,实行开放引导,激励学生的灵感迸发

在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归纳、演绎、类比等多种逻辑分析手段,帮助学生探索和发现新规律。其方法或者是对学习的内容提出问题与假设,并设计探索程式;或者是对一定史事进行互换(如孙中山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家的两面性,甘地、凯末尔也有这一特性吗?)、拆卸(如资产阶级革命最本质特征是清除资本主义发展障碍。以典型国家进行拆卸分析:英法等国是重在封建主义;美国是重在殖民统治和扫除奴隶制种植园经济制度)、嫁接(如“交子”为何出现于四川?可归于经济的发展需要。具体由丝织、交通、矿产三项嫁接合并。①丝织业的发达:汉时丝绸、三国蜀锦;②“蜀道难”、交通不便;③金属矿产不多等)、分解(如唐文化的特点与历史地位可分成4个小的方面:①全面繁荣;②兼收并蓄;③领先世界;④影响深远)、重组(如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统一战线”知识系列,从必要性、可能性、理论上理解各阶段的特点)。教学中实施开放引导,可激发学生无意识状态下闪现的灵感,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活跃与深化。

总之,教师要充分抓住学生的创造心理需要与心理动力,激发其创造激情,培养其创造意识,塑造其创造精神。这不失为素质教育的实际操作的方法之一。同时,值得提出的是,教师也要加强自身创造素质的锻炼,不断发展自己的创造个性,改进教法,使教学洋溢着创造气息,把学生的创造能力挖掘出来,使他们真正成为新世纪的创造型人才。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心理学》“创造性思维”条目。

〔2〕韦特墨:《创造性思维》。

〔3〕邵明德:《催开创造力之花》,教育科学出版社。

〔4〕周忠昌:《创造心理学》,中国青年出版社。

〔5〕西尔瓦诺·阿瑞提:《创造的秘密》,辽宁人民出版社。

〔6〕邓颖超:《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载《教育改革重要文献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7〕〔8〕张载:《经学理窟》,中华书局。

〔9〕孔子编订:《诗经·小雅》,贵州人民出版社。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3篇

一、事件回放:“看夕阳”爆红网络

2020年3月5日晚,一张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照片在网上被迅速传播开,虽然很大一部分网友都不清楚照片的来源,但大家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转发。照片上一位一身防护服的医生和一名躺在移动病床上的患者,两人背对镜头望向远方,同时手指天边的落日,而落日正位于一栋高楼顶部,夕阳余晖把一切染成金色。在连续多日被疫情笼罩的灰暗时刻,这张照片像冬日的暖阳,带给人们强大的希望与爱,瞬间感动了无数人,刷爆了朋友圈,网友感慨,照片“太治愈”。为了发掘真实的新闻背景,当天晚上11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辗转联系上照片主角之一、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刘凯医生,进行了详细的电话采访。次日凌晨1时许,又采访到刚刚下班的拍摄者、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担任陪检工作的志愿者甘俊超。清晨7时许,配图的新闻报道《刹那夕阳,一瞬永恒———刷屏照的拍摄者和暖心医生找到了》,刊发于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和看楚天APP,“自己来武汉后,每天早出晚归,基本上白天一直待在病房,也很少看到太阳。所以看到金色的夕阳时,我是本能地被打动了。”“真的就是卡点,刚好抓到了那个动作,两个人手势都一样,当时刘医生正在跟老人说话,说带他出来晒晒太阳,刚好两个人指着太阳的一瞬间,我就按下了快门,一共只拍了两张,其中一张刚好定格下这一幕。”记者进一步的采访,让新闻事件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多了一点打动人的力量。在新闻阅评中写到:在武汉战疫中出了名的《看夕阳》,被网民称作“2020年最治愈照片”。照片显现的人文关怀之光,于困境、危难中点亮人们的希望;照片背后的“编辑部故事”,则提示新闻人在互联网环境下革故鼎新、顺势而为。

二、编辑部故事:展示新闻策划的力量

照片背后的“编辑部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原来是这样的:3月5日下午5时许,楚天都市报一名记者看到朋友圈刚上传的《看夕阳》照片,迅速将它转发至内部工作群后,在记者编辑中曾有过一次讨论。现在看来,这次很踊跃的讨论对照片超规格处理起到决定性作用。当时,大家不约而同感叹它“触动人心”“暖人心田”……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连续多日被阴影笼罩的人心太灰暗、太压抑了,太需要那抹阳光、那种暖色了!假如没有这个“群”,没有这场讨论,这张照片会不会在小编的键盘上一划而过?由共情形成共识之后,楚天都市报从报社顶层编委会调度安排,要求多平台、多形式快速落地。首先,立刻在该报官方微博上转发;之后,设计“融媒体封面”,推出微信图文;着手配乐,制作抖音、快手短视频。当晚10时21分,以《山川日月暮光银河有爱相伴人间值得》为题的系列产品,在楚天都市报各新媒体平台同步刊播,成为全国首批报道《看夕阳》的新闻单位之一,且渠道更为多元、类型更为多样。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还推出时评《相携沐夕阳,落日余晖映出强大的希望与爱》,升华照片主题。《看夕阳》虽然刷屏了,但多发掘一点背景、故事,就多一点新闻价值,多一点打动人的力量。为了做出新闻价值的核心,必须找到照片中医生、患者和照片的拍摄者,了解幕后的故事。于是,当晚11时许和次日凌晨1时许,楚天都市报记者分别采访了照片中的刘凯医生和拍摄者甘俊超。3月6日凌晨3时许,稿件《刹那夕阳,一瞬永恒———刷屏照的拍摄者和暖心医生找到了》撰写、编审完成,当天早上7时许刊发在楚天都市报官方微信和看楚天app上,这是全国媒体第一篇也是最详细的关于“看夕阳”的幕后故事的报道。新闻阅评材料《“看夕阳”刷屏给新闻改进创新留下多道思考题》中写道:“分析楚天都市报对这张照片的编发、传播过程,感慨多多”“由共情形成共识之后,楚天都市报的执行力令人起敬”。

三、新媒体时代下新闻策划显得更为重要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早已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单向式传播,变成全民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传播。如今拿起手机就拍,点个按键就转发,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者和传播者,信息的共享度空前高涨,越来越多的新闻信息不再可能是独家线索。独家资源会变得越来越少。同时,受众选择获得信息的渠道也越来越多,信息的多样化和碎片化容易导致受众阅读疲劳,千篇一律的普通内容已无法吸引他们的关注。那么,在网上铺天盖地的同质化信息的时候,策划亮点和创新之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新媒体时代,媒体竞争越来越激烈,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越来越困难,如何在海量的新闻信息传播中占据优势地位,引导舆论,增强传播效果,是一个众多媒体都在思考的问题。而对新闻报道进行策划与创新是非常重要的手段,这是众多媒体的共识。以获得独特的视角、见解、思考,联合运用新媒体的手段,选择不同的角度,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来撰写出独特的新闻,制作出吸引眼球的全媒体产品,才能够在新媒体行业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样不仅能提高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同时也能让新闻更全面、更生动、更迅速地传递给广大受众。做好新闻策划,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提前预判新闻传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变数,及时提出解决和改进方案,便于新闻传播的顺利进行。

四、新媒体时代下如何做好新闻策划工作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策划与传统媒体时代是不同的,它必然带有新媒体时代的特点,这一点不容忽视。如何做好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策划?

1.转变思想

进行报道策划创新的人员要清醒地意识到,现在不再是主流媒体一手掌握信息的从前,现在的时代,受众更确切的应该叫用户,才是最重要的。用户不再是被动的去接受信息,他们的眼光变挑剔了,需求更多样化,这就倒逼各大新闻媒体进行的报道策划与创新必须“投其所好”,因为没有特色没有亮点,就无法吸引用户。报道的策划与创新人员,一定要具有独到的眼光和创新意识,深刻理解用户的需求,具备调动用户情绪的能力,把用户放在第一位,将新闻的专业理论与用户的需求相结合,大家需要放下身段,去思考和琢磨,才能顺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扩大媒介影响。

2.内容为王

传统媒体在长期的采编过程中,有丰富的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专业水平较高的新闻采编写团队、党和国家给予的各种政策支持以及长期以来形成的品牌资源等,比如澎湃新闻是脱胎于东方早报社,转型新媒体之后,新闻质量很高,很大一部分得益于它以前办报的信息渠道和人员优势等。新媒体时代的新闻报道,归根结底,最终的目的还是吸引受众注意力,想要在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做出亮点做出特色,避免产生同质化内容。因此新媒体时代依然要坚持内容为王,新闻媒体的报道策划应该充分利用上述资源,生产有温度有深度的新闻报道,在基础性的信息传播之上,进行编辑策划,在内容上做出自己的专业性,进一步拓宽受众视野、挖掘深度新闻,同时让公众更多地参与,对事件的原因及社会影响进行剖析。

3.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

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是专业化的新闻生产能力。而新媒体是伴随着发达的移动端和网络技术出现的,它的优势在于传播速度快、交互性高、与用户(受众)联系紧密等,这正是新媒体进行报道的策划与创新所必须抓住的点。在充分发挥内容优势的基础上,传统媒体更可在新闻策划报道中,利用自己长久以来形成的权威媒体形象,即品牌优势,借助新媒体的技术优势,比如客户端、直播、H5、小视频等,进行全媒体的策划报道,构建全媒体策划报道矩阵,发挥品牌效应。在报道中融入自己的媒体形象,通过更多更全面的平台,以更丰富的方式新闻,有效传播品牌理念,强化品牌优势。

4.要提高自身专业素养

从新闻业务的角度来看,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更高,以前只需要把信息传递出去,现在不仅要传递出去,还要考虑如何被用户所接受。新媒体时代,网络成为了记者和编辑的主要信息来源和采集渠道之一,他们的主要职能不再只是采写和编辑单一的新闻,而是要对海量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使这些杂乱的信息转化为有效信息和知识,同时增加新闻深度,提供更多完整、拓展性的信息,提升新闻产品的品质和价值,挖掘更深刻的意义。此外还需要熟练掌握新媒体的技术,能够制作出吸引受众的新媒体产品。这些对于媒体从业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媒体从业人员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创作出更优质的产品、更有深度的文章。总之,时代在发展,媒介的表现形式在变化,新闻报道的策划与创新的形式也在变化,但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新闻都是为受众服务的,都应该以自己的权威性、准确性来更好地引领人们的生活。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4篇

3.卢济威从建筑设计到城市设计刘之灵,傅秋瑛

4.亲历百国社会考察借鉴世界城市建设——从四大世界城市看北京世界城市建设吴季松

5.北京——从人文奥运走向世界城市金元浦

6.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空间模式李国平

7.世界城市目标下的北京城市规划——北京的研究进展吴唯佳

8.基于世界城市发展目标的北京主导产业定位苏雪串

9.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华科技六十年(八)年王渝生

10.三峡工程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沈国舫

11.完善粤港澳合作的基本原则杜钢建

12.为了生命的嘱托——记总医院普通外科主任李荣教授井芳芳

13.秉人间大爱书杏林春秋——记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医师戴生明徐秋红

14.爱心浇灌生命之树——访上海瑞金医院血液学研究所白血病副研究员施静艺陈婷婷,张凤

15.引领纺织工业新时代——记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科带头人徐卫林教授吴应清

16.智慧凝聚光芒绽放——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化学品安全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会明访谈高慧娟

17.与水之缘——刘国纬教授的水文学研究刘之灵,赵利平

18.慧眼识珠善取它山石——访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吴九汇教授陈婷婷,陈艳华

19.明天的期待——记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范明天教授张静,吴彪

20.谭建平:为绘制神州宏图博弈许素平

21.王暾:构建地震减灾网络的设想王暾

22.城市的思想者——访何小强工作室设计总监何小强陈婷婷,丁力

23.徐磊青:探索人的知觉、行为与城市空间的互动发展高慧娟

24.让滨海盐土绽放农业之花——访高效滨海盐土农业课题组马永超

25.为了更美好的环境——记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工程设计研究院周集体院长和他的研究团队刘之灵,王辉

2.老江大人的新梦想——记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佟旭,蔡巧玉,尹志国

3.中国城市发展的智库——专访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吴唯佳教授郝莹,王雷

4.社会复杂问题与综合集成方法顾基发,刘怡君,牛文元

5.复杂性概念辨析沙基昌

6.从微观行为视角科学地揭示复杂经济之谜王国成

7.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中华科技六十年(九)年王渝生

8.人的才能可以规划吗?顾海兵

9.把京津冀一体化发展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吴敬华

10.加快建立京冀水资源补偿机制——协调京冀水资源和区域发展关系的必由之路高智,罗静,王素平

11.为了公共的卫生——记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陇德周夫荣

12.先知气象早绸缪——访北京市气象局计算机专家谭晓光教授傅秋瑛

13.聚合的力量——记蒋亚东与他的"电子聚合物与微结构传感器"研究团队伍泠豫

14.中药的未来团队的梦想——记黄璐琦研究员和他的团队张静,蔡巧玉

15.郑春福:与病毒"共舞"的青年科学家柴玉泽

16.号脉铁水——记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材料精确成形研究室主任李言祥教授黄为军,徐芳芳

17.创新网络计算模式展现力量——访陕西省计算机网络重点实验室主任桂小林教授吴应清

18.论21世纪在唯物史观语境中的公民思维装备探究——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道德与宗教研究中心何庆特聘研究员李春丽

19.我的中国心——记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崔铮黄为军,柴玉泽

20.从梦想到现实——访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杨善林教授刘之灵

21.张晓凯:科学的未来在试验中探索王妍

22.科学与艺术之间——北京宝贵石艺科技公司总经理张宝贵访谈刘之灵,包晓萱

23.王全杰:皮革行业的播火人季委

24.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杨绍卿蔡巧玉

25.儒将马民书——记中国武警指挥学院副院长马民书将军陈婷婷,孙继文

26.大地的欢歌——记四川农业大学任正隆教授郝莹,乔占卫

27.雪域的召唤——记第三届中华农业英才奖获得者、农牧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王保海蔡巧玉

28.稻香满园四季春夏炎,赵久增

29.小花生大学问——访广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周桂元王银凤

30.片片都是赤诚——记岩溶学专家蒋忠诚胡魁元,吴应清

31.和谐生存环境的创造者——记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建筑师周小棣章晶晶,丁力

32.再创光明——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师刘文博士许敏

33.心系黑土地温暖千万家——记吉林省农科院农业环境与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玉米首席专家王立春蔡巧玉

34.我国信息分析现状的调研及对策魏立本

35.浅析我国牙科医疗技术现状与展望胡晔华,杨凯

36.超统一场论冀绪根

3.济世显真情精诚铸医魂——记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院长、著名胸外科专家许绍发教授孙永华,张凤英

4.向军旗致敬——热烈庆祝中国人民建军83周年夏炎,王银凤,王继红

5.精彩纷呈的"中国-欧盟科技周"刘德英,秦秀梅

6.拳拳五十年心寄箭翱翔——记中国飞行控制执行技术专家曾广商院士石雨

7.为神舟七号配备"贴身护土"——记朱振才带领的神七伴随卫星科研团队胡敬,张静

8.送卫星走出国门——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总工程师、卫星专家于洪喜李春丽,王平,王同心

9.深化形态教学改革建好国家精品课程——记华中农业大学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课程组李娟

10.科技创新引领绿色未来——记南昌航空大学生态诊断修复与污染阻断创新团队张欣浪

11.赠献光华为教育付与真知释难疑——记华北电力大学付忠广教授黄为军,高彤

12.兢兢业业做研究循循善诱育人才——访含能材料与阻燃材料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刘吉平教授陈婷婷,李春丽

13.张林森:一部沉甸甸的高原史刘德英,秦秀梅

14.李宏:低碳发展绿色冶炼朱刚刚

15.情系热土——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院长周健民徐秋红

16.向生活微笑夏炎,王军

17.为了理想永不停息——访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海南省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余丹季委

18.坚持中西医结合创建新医药学理论——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病证关联研究课题组胡敬

19.为生命铺路搭桥——访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冠心病诊治中心主任杨跃进教授陈婷婷,季委

20.莫惧人生无通途唯有精诚至魂魄——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颈椎组组长孙宇教授马立微

21.骨创伤外科专家——周东生教授孙继文

22.武予清:守望麦花飘香张欣浪

23.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写在中国农机院"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三周年之际井芳芳

24.园林的设计之道黄为军,许素平

25.渠道衬砌混凝土缺陷处理王乃超,聂欣岩

26.万有引力、重力、向心力三者关系剖析王小爱

3.世博会与科技创新李光明

4.世博会见证大国崛起光荣与梦想张国庆

5.上海世博:中国新起点世界新期待周庆安

6.一种将改变人类"命"运的新技术——集成流路芯片-数字金钦汉

7.应对高技术革命新挑战——中华科技六十年(七)年王渝生

8.与时俱进的华彩人生——记中国热力涡轮机专家翁史烈院士陈曼如

9.创新经济呼唤中国教育变革李建军

10.从西南干旱看全球气候变化钱维宏

11.百味书屋

12.人民军队的衣食守卫者——记总后军需军代局质检处处长刘宝钢和他的团队张静,乔占卫

13.王春茅:永远的军事教育情结孙继文

14.我为祖国找石油——访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塔里木分院院长李明陈婷婷,李明丽

15.科教大事

16.十载春秋雕刻一所大学的升腾——记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的十年建设钱良春,杨倩

17.大胆创新,实现科研与教学相长——访西北工业大学葛文杰教授陈婷婷,韩双双

18.走自己的路——记东南大学制造系统控制与优化研究所所长严洪森教授方方,王辉

19.新一代航天固体动力技术研发的领军人——记航天四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获得者侯晓李威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5篇

一、总体目标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县委“12463”战略部署,对标司法行政系统“四型机关”创建和干部队伍“四化”建设,围绕全省司法行政“五年三步走”规划和依法治县战略,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尚法、担当”司法行政精神和“一家人、一条心、一个目标”价值取向,着力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利用1年时间集中开展“树形象、提能力、强作风”为目标的能力作风提升活动,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把全局干部的能力发挥到“会干事”上,作风体现在“想干事”上,目标锁定于“干成事”上,实现主动作为的思想观念明显提升,奋进向上的精神状态明显提升,知责担当的履职能力明显提升,推动落实的执行力明显提升,从严从实的作风形象明显提升,着力打造求真务实、作风过硬、执行有力、改革创新、献身教育、廉洁奉公的新时期司法行政队伍,力争在全县政法机关争创一流,在全州司法行政系统争先进位,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乡城司法行政队伍的新进步、新作为、新形象。

二、主要任务

(一)聚焦工作标准不高、质量不高、推进缓慢、缺乏创新等现象,着力解决能力不足的问题。

1.通过教育培训提升能力。针对司法行政队伍能力现状,每年组织有针对性的各类教育培训,每季度开展专题讲座,提倡每周集中学、每天坚持自学1小时,不断更新和丰富干部职工知识结构。

2.通过实践锻炼提升能力。以轮岗交流、上挂顶岗、外出考察等形式,有计划组织干部职工,特别是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加强实践锻炼,让他们有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经受锻炼、培养才干。

3.通过鲜明导向提升能力。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坚持抓“两头”促“中间”,一方面大力培养、大胆提拔优秀年轻干部,另一方面积极探索末位管理推进举措,对末位管理对象全程纪实、教育转化,鲜明既能上又能下的选人用人导向,引导干部自觉提升能力。

4.通过奖励政策提升能力。积极鼓励35岁以下年轻干部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后根据a、c各类情况分别给予奖励,进一步优化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法律服务行政执法和执法监督能力水平。

(二)聚焦机关法治元素缺失、执法车辆使用不规范、队伍仪容不整等现象,着力解决形象不佳的问题。

1.树立司法行政干警法治形象。以正规化建设为牵引,规范着装,开展警务督察、体能训练和军训,着力锻造过硬纪律部队、时代法治精兵。

2.落实司法行政办公场所法治元素。以机关文化建设为载体,落小落细法治文化建设,在办公区域恰当地彰显法治氛围。

3.逗硬执行执法执勤车辆管理使用法治铁规。进一步强化执法执勤车辆检查和使用监督,规范执法执勤车辆标示、编号、喷漆以及警报、警灯、警牌安装使用,确保安全使用、合法使用。

(三)聚焦基本建设滞后、基础管理粗放、基层状态堪忧等现象,着力解决作风不实的问题。

1.坚持调查研究。每年各股室完成至少一篇能够供领导参考的调研文章。

2.坚持下沉基层。开展领导进乡镇精准指导司法所工作,全局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以“一对一”或“一对几”方式全覆盖服务指导司法所工作。

3.坚持司法为民。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只要是司法行政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必须精简程序,压缩时限,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倡“无条件”解决,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和社会公信力。

(四)聚焦“光说不练、虎头蛇尾、不推不动、临阵磨枪、相互推诿”等现象,着力解决执行不力的问题。

1.下任务书、列时间表。司法行政工作要做到年度有计划、季度有成效、月月有汇报、周周有进展、件件有台账、天天抓落实,确保政令畅通,工作落实有力。

2.破难题、重实效。对重点工作实行专班运作,做到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考核化,整合各类资源,有效解决工作落实打折扣的问题。

3.突出特色、创造亮点。整合资源和力量,定期会商工作创新,定标准、定目标、定任务,争取每年至少推进1个法治建设创新品牌。

4.注重关爱、强化保障。加强后勤保障服务,为工作开展、推动落实提供必要的人、财、物支持。

(五)聚焦管理失之过宽、失之过软、失之过柔等现象,着力解决执纪不严的问题。

1.建章立制。进一步清理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好“废、改、立”,用好的制度管人管事,把好的制度落到实处。

2.严实管理。保持查岗考勤常态化、制度化,注重日常考核,全面掌握干部平时表现。

3.逗硬奖惩。充分运用干部日常管理和考核结果,与目标考核、晋职晋级、评先选优、提拔任用挂钩,坚决破除“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坚冰。

三、方法步骤

“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从2020年4月启动,至2020年12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学习动员阶段(6月底结束)

1.研究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有关要求。

2.召开动员部署会,对活动进行全面部署安排。

3.成立组织机构,抽派工作人员,落实办公条件。

4.组织集中学习,主要采取邀请专家辅导学、单位领导领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重点学习新时代政法工作重要思想、新时代司法行政职能职责、司法队伍礼仪、纪律禁令和《公务员法》、《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以及政法系统先锋模范、违法违纪正反面典型案例等,突出集中学习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5.启动司法行政干警体能训练和军训模式,规范着装和仪容。

(二)对照检查阶段(9月底结束)

1.开展“六看六查找”活动。采取自已查、群众提、上级点、互相帮的办法,通过发放征求意见表、召开座谈会、撰写剖析材料、开展民主评议等形式,主动接受人民群众评议,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行政队伍的意见建议。一是看政治站位高不高,查找有无不重视政治业务学习,思想境界不高,业务素质能力不强,说话跑题,干活落后,甘愿掉队行为;二是看工作责任心强不强,查找有无办事拖拉、办事效率质量不高,不能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执行落实打折扣、绕圈子行为;三是看组织纪律严不严,查找工作中有无个人主义、自由主义,不讲规矩、不讲组织程序,甚至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四是看规章制度全不全,查找履行岗位职责能力是否到位;五是看工作任务抓得实不实,查找目标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六是看自我要求严不严,查找有无仪容不整洁、举止不端庄、语言不文明,不遵守纪律规律的行为。

2.开展谈心谈话活动。主要领导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股室负责人、股室负责人与股室人员分级全覆盖谈心谈话,谈话人要着重指出被谈话人以往工作落实、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关要求,同时听取被谈话人履行岗位职责、遵纪守法情况和对本单位能力提升、作风建设、工作推动等方面的意见建议。

3.开展专题讨论。围绕活动主题,结合各股室及个人查找出来的问题讨论如何改进,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司法行政干警,撰写心得体会,营造良好活动氛围。

(三)整改落实阶段(12月底结束)

1.认真梳理意见建议,从单位、股室、个人三个层面分别制定整改方案,建立台账,明确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形成“责任制+清单制+限时办结制”,并挂牌督办销号。

2.在一定范围内进行群众满意度测评,清理、完善相关制度,堵塞漏洞,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迎接活动领导小组统一进行的检查验收,不达标的责令“补课”。

3.做好活动总结,结合年度工作总结召开活动总结大会,并转入常态化推进能力作风建设相关工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局机关主要领导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办公室,由王诗瑶同志负责日常工作。

(二)坚持领导带头。领导干部要坚持先学先行、先查先改、先改先做,作出示范,做到上级带下级、主要领导带班子成员、班子成员带股室负责人、股室负责人带一般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局机关班子成员、股室负责人要结合下沉司法所工作,深入农牧区村组或寺庙,每人或宣讲一堂法治课,或化解一件疑难矛盾纠纷,或协调办理一起法律援助案件,或帮教一名刑释解矫人员,或探访一名服刑在教人员家庭,或指导一名社区服刑人员矫正工作。

(三)加大舆论宣传。坚持正向引领,一方面要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电子显示屏等平台,加强宣传报道;另一方面要借助外力,邀请电视台、报社记者参与深度报道,大力宣传“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的工作进展和实际成效,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新时代司法行政工作影响力。

(四)注重统筹协调。要正确处理好开展“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与做好业务工作的关系,把“能力作风提升年”活动与日常工作通盘考虑,与推进党政中心工作和司法行政重点工作落实结合起来,与县委开展的省委巡视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结合起来,与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争创“三个党委”(“团结战斗、攻坚克难、示范引领”党委)、争建“三个支部”(“铁拳、尖刀、冲锋”支部)、争当“三个先锋”(“防控、抗疫、平安”先锋)结合起来,与政治轮训、业务培训和中心组学习结合起来,与“公共法律服务能力建设年”活动结合起来,与创建“四型机关”评选结合起来,与领导干部进司法所精准指导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要坚持点面结合,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全局面上活动开展,各股室结合自身实际积极主动推进活动。要将学习教育始终贯穿活动始终,推动各环节、各阶段相融互动,边学边查、边查边改,不刻意剥离开来。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医学人文

医学是最富人文关怀和人性温暖的科学[4]。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将承担起救死扶伤、维护人民健康的神圣使命,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更要具备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敬佑生命、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崇高精神。因此,将课程思政融入医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仁爱之心,形成良好的医德,做当之无愧的“白衣天使”。人体解剖学是医学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推进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建设,对于培养既有优秀专业能力又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医务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一、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人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关注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其形成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形态发展要求的社会实践活动。医学人文是一门医学和人文学的交叉学科,专门研究医学与人文关系及从人文观念角度出发对各种医学现象、事件进行思考、剖析,致力于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专业人才。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的方向是一致的,这对推进医学课程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医学人文教育的基础支撑,医学人文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延伸与拓展,两者存在目标统一、内容同构、过程并行、功能互渗的耦合,高度统一于医学教育教学实践中[5],两者协同发展既是对教学瓶颈的突破、新医学模式的顺应,又是学科创新的基础、育人格局的依托[6]。并且对于医学教育来说,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马列哲学思想、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思想政治元素。因此,医学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学人文教育充分、有效地无缝对接、融合,即医学课程思政。这既符合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政治要求,又满足高校人才培养的教学要求,有利于培育政治立场坚定、思想素质过硬并具有高尚品格和人道主义情怀的医学人才。2.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核心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位置毗邻关系和生长发育规律进行分析探讨,大多设置在医学教育早期,是学习其他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的基础。该课程要求学生从认识标本和尸体开始,全面、准确掌握人体形态和结构,将静止固化的知识动态化地学活,并能够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与应用评价。这就必须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为指导,同时还要坚持进化发展、形态与功能相互影响、局部与整体统一以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7]。因此,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在学生心中播下感恩与生命、责任与使命的种子,能够为后续人文素养和政治素质的培养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人体解剖学有自身的学科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人文精神。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通过参透人体之美领悟生命之美,即运用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指导维护生命健康的实践。随着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医疗服务模式逐渐发展为“以患者为中心”,医务人员的德行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就医体验与医务的工作质量,也与个人职业发展和自我价值实现紧密联系。诚然,人体解剖学课程不仅只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还要更多地关注人文关怀、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等思政素质的培育。因此,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是顺应医学教育发展的趋势,符合提高医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人文素养,培养其成为一名合格医务人员的要求。

二、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现路径

1.明确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人体解剖学作为一门基础主干课程,涵盖了人体的各局部和九大系统的人体结构知识,融思想性、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实践性为一体,是开展课程思政的良好载体。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仅要关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更要体现情感、价值、素质培养的指导性、引领性和达成度,引导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科学发展服务的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的医学人才。2.加强师资建设“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也是学生的培养者、引导者和影响者。教师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任。教师是推动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关键环节,要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就必须依靠专业课教师在授课中深度整合、渗透、融入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传播医生职业道德和医学人文精神。专业教师的育人意识和育人能力直接决定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因此,专业教师必须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提高思政素养。首先,提高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鼓励教师树立正确观念,主动深入学习、研讨、交流课程思政的政策、形势、思路、模式、经验及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思政元素,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教学中的渗透力。其次,加大对教师课程思政的培训。发挥学校、院系层面引领和指导作用,建立教师培训机制和制度,以定期开展教学思想讨论会、邀请专家作专题报告等形式,组织教师参加课程思政培训和学习,使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及各类课程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在交流中碰撞思想,提高教书育人的能力。最后,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估。建立学校、系部、教研室三级教学督导制度,实现督导和同行共同评价。通过督导组和系部与教研室听课、填写评议表,对思政目标体现、思政元素融合、思政成效展示等情况进行评议并及时反馈,促进教师针对优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与改进,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水平。3.优化教学设计优化教学设计是成功开展课程思政的关键。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要素合理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人体解剖学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教师坚持少而精、点线面贯穿、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无缝衔接的原则,通过网络、图书、研讨等途径挖掘知识内容中蕴藏的传奇故事、典型案例、人物事迹、临床例子等思政素材,精心提炼和构思,并将其中思政元素与知识内容有机融合,优化教学设计。人体解剖学以“理论课程学习—实验课程操作—专业社会实践”的形式实施,教学过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将思政元素贯穿到每个教学环节,既有各自的侧重点又一脉相承。理论课程学习主要以故事、人物、案例等思政素材教学为主,注重人文思想和素养的塑造与培养。在实验操作课程中以临床例子教学为主,侧重人文精神的应用,使学生形成敬畏生命、热爱生命与尊重患者、善待患者的行为习惯与自觉。例如,在讲授颈部解剖结构操作时,设计“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模拟实验,采用协作学习,既要求学生手法轻柔、准确,做到人性化切除,又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共处。在专业社会实践环节,主要通过第二课堂,例如,对大体部分结构进行标本制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达到活学活用,使学生领悟用知识与技能服务于患者的真谛,明白医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传承仁心仁术的医德医风。4.完善教学内容青年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对未知充满好奇、喜欢接受新事物,其思想可塑性强。教师要深度研究课程特点,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完善教学内容。人体解剖学要在专业教学内容中渗透、贯穿思政教育,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需求,体现新思想、新成果,注重与医学人文教育相结合,适时有机融入思政元素,不断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分析与思考一些社会现象,润物无声,开展好课程思政教学。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人体解剖学的绪论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的发展简史。通过讲好发展简史,让学生认知我国在人体解剖学领域作出的贡献,了解我国灿烂的文明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启迪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到国家和民族事业中。融入生命美学教育。人体解剖学是关乎生命的学科。将生命美学教育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中,通过观看《无语良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形式,引导学生将生命美学教育内化于心、实践于行,培养学生具备对人类生命的尊重、敬仰、关爱与维护的神圣感和责任心,真正理解敬畏生命的意义和医者仁心的使命。融入科学精神教育。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学科,需要伟大的执着奉献精神。人体解剖学在各系统的教学内容中,可以通过讲述科学家科研的艰难历程和感人事迹,引导学生树立尊重事实、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理性精神和执着追求、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无私奉献精神。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因此,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还应融入医学伦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社会责任、爱岗敬业、健康中国、团结友爱、仁道博爱、严谨奉公、时代精神等思政教育,达到立德树人之目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致力于服务健康中国的医学人才。例如,在呼吸系统的教学中引入新冠肺炎疫情,讲好抗疫战场上白衣战士的先进事迹和英雄壮歌,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和时代使命感,增强学生的职业自信心和社会责任与担当。5.创新教学方法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方法,将思政教育春风化雨般融入人体解剖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在情感、心理上产生共鸣,促进学生认知、行为自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成效。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法,学生的主动性及师生的交互性缺失,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思维发展。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导向,注重学生的有效参与和主动作为,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可以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体悟“以生命为重、以患者为先”的深刻内涵,从而塑造良好的医学人文精神,提高道德素养[8]。具体而言,开展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要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积极创新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探索启发式、探究式、翻转式、讨论式、案例式、协作式、问题导向式(PBL)、混合式、情景模拟与角色体验等多维教学方法,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并辅以教师的针对性指导,使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当中。例如,学习“女性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位置关系”内容时,采用PBL、协作学习和角色扮演教学法,创设场景,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和体验,学生开展课堂小组讨论,子宫动脉和输尿管的交叉关系,手术结扎错的后果,怎样最大限度地补救,如何处理医患关系,教师面对学生的讨论与角色扮演进行指导、评价和总结。如此,在教授专业知识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关爱女性、敬畏生命的职业情操及正确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和责任心。6.丰富考核方式教学评价是检验教学过程和结果的导向指标。将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体系有机结合,达到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学,利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提升课程思政的成效。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考核应突出以人为本,注重教学质量信息运用、反馈和改进,主要从课程目标达成度和学生学习满意度两个方面进行测评,且遵循注重形成性评价、体现结果性评价、实现评价主客体多元化等原则。在课程目标达成度方面,首先将课程思政相关内容融入课程考核中。采用平时成绩、期末考试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情感、价值观等思政指标,减少识记性知识的考核,加大材料分析、问题论述、实践性与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强调活学活用。例如,在考察“老年人防跌倒日”的内容时,以材料分析的形式考查学生是否掌握“髋关节骨折作为最后的骨折”是老年人跌倒后导致卧床不起的重要原因,如此可以对课程内容知识点进行考查并在题干中融入思政元素。其次,设计一套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教师自我评价量表,评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的完成情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提高。在学生学习满意度方面,设计一份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思政知识点掌握、思政情感行为自觉、思政素质提升等)和对教师的评价(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的内容、方法、活动等),以及对整体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价与建议。在课程结束后开展调查,以此为改进课程建设的依据。

三、结语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教育不仅在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在于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时期,高校要把为国育人、为党育人放在首位,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思政教育真正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中去,形成“三全育人”格局。充分发挥人体解剖学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教学目标是核心,教师队伍是根本,教学设计是支撑,教学内容是重点,教学方法是关键,教学评价是保证。如此,做到知识传播和价值引领同向同行,培养有担当、有情怀、政治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医学人才。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7篇

类圆环病毒因子P1感染对猪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抗病毒蛋白mRNA转录的影响 温立斌 何孔旺 杨汉春 郭容利 俞正玉 茅爱华 倪艳秀 (7)

棉花GhCOMT3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李波 倪志勇 范玲 (12)

中国荷斯坦牛BOLA-DRB上游近端调控区序列分析王学清 王昆 吴占军 张峰 李魁英 (17)

猪Cst B基因5'侧翼区序列的克隆研究王文涛 何鑫淼 张冬杰 彭福刚 吴赛辉 刘娣 (20)

乌骨鸡黑色素基因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迟良 邹明 孙晓凤 刘焕奇 (22)

Cst B基因在90日龄大白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研究王文涛 何鑫淼 张冬杰 彭福刚 吴赛辉 刘娣 (25)

玉米品种纯度SSR鉴定与田间鉴定的相关性盖树鹏 (28)

版纳甜龙竹DNA提取方法及AFLP反应体系建立研究杨清 苏光荣 韩蕾 王正良 孙启祥 彭镇华 (32)

耧斗菜属AFLP体系的建立和优化朱蕊蕊 高亦珂 张启翔 (38)

甜瓜育种亲本材料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的SSR标记分析王美荣 许勇 詹永乐 郭绍贵 任毅 宫国义 张海英 (41)

棉花品种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检测 郭宝生 张建宏 刘素恩 刘存敬 崔瑞敏 王兆晓 张香云 (47)

不同黄瓜基因型子叶再生体系的建立张若纬 顾兴芳 王烨 张圣平 张宝玺 (50)

不同种源黄连木遗传多样性研究王超 路丙社 白志英 王洁 冯献彬 (55)

冰草属植物ISSR遗传分析与评价闫伟红 徐柱 李临杭 马玉宝 (60)

7个玉米合成群体选系的杂优类群分析李燕 杨克诚 (65)

玉米茎秆性状与倒伏性的相关和通径分析丰光 景希强 李妍妍 王亮 黄长玲 (72)

黄淮海地区绿肥种质资源的筛选与评价马卫萍 苏宝新 李志杰 曹卫东 孙文彦 王来清 宁东峰 (75)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条件优化的初步研究李喜艳 王加启 魏宏阳 卜登攀 胡菡 周凌云 (80)

大白菜与甘蓝种间BC1的减数分裂观测及其性状鉴定孟雅宁 陈雪平 刘畅 申书兴 (86)

离子注入桉树大田生长的变异与选择研究李光友 徐建民 杜志鹄 韩超 吴世军 李宝琦 王伟 (90)

草莓果实重要性状动态规律研究杨雷 杨莉 李莉 李海山 郝保春 (96)

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热应激对鲫鱼肝脏中HSP70 mRNA含量的影响苏岭 李绍戊 王荻 刘红柏 卢彤岩 尹家胜 (100)

水分胁迫下黄瓜生理生化的变化与抗旱性的关系梁玉芹 刘子会 曹彩霞 刘云 郭秀林 宋炳彦 (105)

NaCl胁迫对不同苜蓿种质苗期生长特性的影响李源 刘贵波 高洪文 孙桂枝 王赞 (109)

番茄种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指标的研究梁玉芹 曹彩霞 刘云 宋炳彦 (117)

铅胁迫对糯玉米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韩金龙 王同燕 徐立华 徐相波 周柱华 邱登林 阴卫军 (121)

紫茎泽兰叶水提液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徐成东 浦雪梅 李国树 冯建孟 (124)

生态因子对玉米多育性的影响张欣 张宝石 赵明 李连禄 王美云 张旭 (128)

外来入侵植物黄顶菊生长及光合特性许贤 王贵启 樊翠芹 李秉华 (133)

减源对甜高粱光合产物生产和分配的影响池云花 王空军 蒋高明 吴秋平 石雷 (139)

辣椒9024苗期茸毛性状测定及其光合性能比较胡能兵 隋益虎 张子学 何克勤 (144)

一种新型玉米苗期反复干旱存活率鉴定试验设计及效果研究 姚艳荣 贾秀领 马瑞昆 贾银锁 张丽华 董志强 申海平 (148)

转基因抗虫棉衡科棉369抗旱生理特性研究刘丽英 戴茂华 吴振良 岳海旺 郭秀林 (152)

不同贮藏温度对秦阳苹果采后生理的影响高华 鲁玉妙 王雷存 万怡震 赵政阳 胡艳妮 (154)

矮秆、早熟、大穗大粒冬小麦品种衡观35籽粒干物质积累初步研究孙书娈 陈秀敏 乔文臣 孟祥海 魏建伟 李丁 (157)

苗期不同水分处理对菜心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徐燕 王永飞 (162)

种植密度对玉米先玉335和郑单958生理特性、产量的影响白志英 李存东 郑金风 毕常锐 唐光雷 (166)

不同热处理方式对牛奶中IgG和乳铁蛋白的影响程金波 王加启 李珊珊 甄云鹏 刘光磊 卜登攀 刘开朗 (170)

我国不同来源DDGS鸡代谢能的研究李秋菊 邓立康 李超 张军民 赵青余 王志祥 (175)

日粮添加DDGS对奶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颜志辉 王加启 王萌 卜登攀 魏宏阳 周凌云 周振峰 (179)

DDGS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吴丹 贾连平 陈冠军 王修启 赵青余 张军民 (184)

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调节效应马少康 赵广才 常旭虹 杨玉双 杨桂霞 徐凤娇 (190)

河北省麦田土壤硒的含量、形态及其有效性研究唐玉霞 王慧敏 刘巧玲 吕英华 孟春香 (194)

冬小麦硒素吸收积累特性及叶面喷硒效应的研究唐玉霞 王慧敏 吕英华 刘巧玲 杨军方 (198)

不同耕作及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养分利用率研究杨云马 贾树龙 孟春香 孙颜铭 (202)

规模经营稻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与高效平衡施肥效应黄立梅 黄绍文 刘双全 周卫 (205)

有机无机配施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邢素丽 刘孟朝 徐明岗 (212)

硝化抑制剂CMP对土壤中尿素转化的影响研究于阁杰 石元亮 古慧娟 王婷婷 魏占波 (217)

山东栖霞市红富士苹果花样营养诊断研究陈志强 李絮花 赵庚星 朱希存 (220)

氮钾肥对南粳44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杨艳华 张亚东 朱镇 陈涛 赵庆勇 周丽慧 王才林 (225)

控释BB肥对大葱生长和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 张玉凤 董亮 李彦 张英鹏 孙明 杨力 于淑芳 (230)

间作三叶草对大田甜玉米产量品质及土壤矿质氮的影响张银燕 高丽红 周文萍 李志芳 (236)

概述氮肥水平对玉米生理及产量性状的影响刘武仁 郑金玉 罗洋 郑洪兵 李瑞平 李伟堂 (239)

生物多样性对牧草生产力、营养成分和氮循环的影响廖智毅 王敏 朱珏 易爱军 谭支良 王克林 (243)

菌根菌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中的作用董明 王冬梅 王晓英 (250)

咸水灌溉对紫花苜蓿生物学性状的影响秦文利 刘忠宽 刘振宇 智健飞 (254)

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eIF4E、PPARGC-1、VEGFA和C-Jun mRNA丰度比较研究杨舟 王修启 (258)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分离鉴定邹立宏 翟含流 武现军 李玉荣 霍书英 (263)

利用显性标记对寒地水稻稻瘟病抗性基因Pi-b的检测 程芳艳 李春光 孟昭河 刘华招 刘永巍 孟巧霞 张景龙 (266)

二氢吡啶对热应激奶牛产奶量以及奶牛体温、呼吸频率的影响张峰 吴占军 张新同 王昆 王学清 马书林 刘小虎 (270)

河北省棉花立枯丝核菌菌丝融合群及其致病性研究王伟娟 鹿秀云 李宝庆 郭庆港 李社增 马平 (274)

烯酰吗啉与百菌清复配对辣椒疫霉菌的增效作用齐永志 张小风 王文桥 赵卫松 马志强 韩秀英 (279)

棉花抗除草剂2,4-D品系抗性遗传分析 郭宝生 刘素恩 张建宏 崔瑞敏 王兆晓 刘存敬 耿军义 (285)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王秀芳 任广伟 周显升 王新伟 陈丹 李世博 (287)

抗猪附红细胞体药物体内筛选模型的建立与应用李辉 刘聚祥 刘静 王建平 李宏娟 许亚改 (290)

树木挥发物及其抗虫作用研究进展史胜青 雷静品 胡永建 李良俊 邬江辉 (295)

我国棉粕和棉籽蛋白营养成分和棉酚含量调研王安平 吕云峰 张军民 赵青余 王加启 田科雄 (301)

生物复合添加剂对苜蓿青贮效果的影响王国良 李顺 贾春林 盛亦兵 何峰 李向林 (305)

绿肥对番茄发病率和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董晓霞 刘兆辉 王梅 王学君 郑东峰 孙泽强 (309)

木质纤维素生物降解机理及其降解菌筛选方法研究进展王士强 顾春梅 赵海红 (313)

白洋淀芦苇田常见杂草种类及发生情况调查浑之英 袁立兵 苏增朝 王紫鹃 (318)

大花蕙兰的品种分类研究王日明 王利民 王四清 (323)

基于灰色统计的打叶复烤片烟结构稳定性评价何结望 王满 谢豪 吴风光 闫铁军 毛福利 许自成 (328)

小G蛋白Rab2基因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研究杨静静 李星 李亚宁 刘大群 (1)

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 游光霞 孙京燕 张秀英 武淑祯 苑菲 王海波 (6)

应用mtDNA Cytb基因全序列分析中国5个马鹿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张丽 滚双宝 雷天云 刘丽霞 秦大伟 赵世峰 (12)

牛β-酪蛋白座位无启动子基因打靶载体的构建李瑞国 苗朝华 侯健 关宏 安晓荣 陈永福 (17)

TcLr35小麦β(1,3;1,4)葡聚糖苷酶基因cDNA全长的克隆及分析王海燕 刘大群 杨文香 李在峰 张立荣 李星 (25)

夏黑葡萄花及果实全长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王晨 王文艳 初建青 杨光 郭磊 房经贵 (30)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1By8的分子检测和应用 何盛莲 雷振生 吴政卿 赵献林 方保停 杨攀 杨会民 (35)

含cry7类基因的苏云金芽胞杆菌菌株的分析宋萍 郭丽伟 苏俊平 王勤英 王晖 (40)

抗草甘膦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对玉米的遗传转化李敬娜 刘亚 李翔 袁潜华 赵久然 (44)

转基因玉米LAMP检测体系的建立及应用兰青阔 王永 赵新 朱珠 景海春 程奕 (49)

转录因子CBF4基因的克隆及其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徐春波 王勇 赵海霞 李兴酉 (53)

内蒙古羊源细粒棘球蚴Eg95基因原核表达及蛋白鉴定李志伟 王志钢 湛奎 陈献威 杨军 李洁 (57)

甜瓜品种河套蜜瓜ACC氧化酶基因1(ACO1)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郝金凤 高峰 博彦泰 李凤 哈斯阿古拉 (61)

莱芜猪和杜洛克猪肌肉H-FABP基因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和脂肪酸含量关联分析呼红梅 王继英 郭建凤 张印 沈彦锋 武英 (64)

水稻孕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定位范淑秀 王嘉宇 毛艇 徐正进 (69)

基于玉米BC2F2群体的穗部性状QTL分析胡利宗 刘均革 郭晋杰 赵永锋 祝丽英 宋占权 陈景堂 (73)

大豆染色体代换系CB4F2回交群体的构建及聚类分析 史宏 刘学义 任冬莲 马俊奎 任小俊 王勇 赵晶云 (78)

陕西省地方小麦品种黄色素含量基因的遗传分析杨松杰 张影全 王茹 张晓科 (83)

毛蚶、魁蚶和泥蚶核糖体DNA转录间隔区的RFLP分析郭永军 戴伟 王晓梅 周晓犊 (88)

利用正义RNAi技术提高玉米直链淀粉含量效果的研究张桂堂 卢东长城 孙重霞 梁荣奇 杨凤萍 张晓东 (92)

西马特罗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鼠源多克隆抗血清的制备 职爱民 刘庆堂 李青梅 杨苏珍 胡骁飞 柴书军 邓瑞广 (97)

甘蓝型油菜萝卜质雄性不育恢复系的筛选和初步研究文雁成 张书芬 王建平 朱家成 赵磊 曹金华 (102)

猪流感病毒河南株的分离鉴定和生物学特性赵朴 郑玉姝 贾贝贝 刘丽艳 刘兴友 李海燕 (107)

菠菜AFLP反应体系初探梅燚 侯雷平 崔艳玲 陈海丽 孟淑春 (111)

不同温度对胡萝卜花粉活力的影响武喆 刘霞 张光星 (116)

不结球白菜SRAP反应体系的建立与优化李向 轩淑欣 王彦华 赵建军 申书兴 (119)

耐盐杂草稻幼苗对NaCl胁迫响应及其生理基础张丽丽 马殿荣 林志强 孙健 陈温福 (123)

外源H2O2对孕穗期转C4PEPC水稻及原种光合特性的影响任承刚 李霞 (130)

不同品种甜高粱幼苗耐受渗透胁迫能力的研究丛靖宇 杨冠宇 张烨 王瑞刚 (136)

NaCl胁迫下不同大豆品种形态学变化的研究商蕾 张洁 张孟臣 王冬梅 (141)

限量补灌对旱地冬小麦灌浆期旗叶光响应及产量的影响谭念童 林琪 李玲燕 刘义国 张玉梅 (145)

灌水及化控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杨桂霞 赵广才 许轲 常旭虹 杨玉双 马少康 (152)

不同品种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对弱光的响应李愚鹤 李加旺 张文珠 (158)

镉胁迫对银条生物量及光合特性的影响刘会超 刘孟刚 姚连芳 贾文庆 (162)

密集烘烤烤烟细胞壁主要成分及降解酶变化研究霍开玲 宋朝鹏 张卫建 武圣江 余金恒 宫长荣 (166)

不同时期打顶对不同地点夏芝麻产量、品质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卫双玲 高桐梅 张海洋 孙梅英 刘焱 张仙美 郑永战 (170)

CaM及各亚型基因参与小麦抗叶锈病反应的研究霍建飞 宋水山 李星 杨文香 刘大群 (175)

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 Stx2B-Tir-Stx1B多价融合蛋白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 张雪寒 何孔旺 卢维彩 赵攀登 温立斌 李彬 郭容利 (180)

黄瓜枯萎病接种方法及抗性遗传的研究周红梅 毛爱军 张丽蓉 张峰 王永健 杨文才 (186)

黄瓜灰霉病产芽孢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与L-72菌株的鉴定张蕊 李术娜 李朝玉 王全 李红亚 朱宝成 (191)

河北省棉花黄萎菌落叶型和非落叶型菌系初步鉴定 王彦 鹿秀云 郭庆港 李宝庆 张乃瑾 李社增 马平 (196)

河北省果园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分离鉴定雷会霄 宋萍 张毅功 南宫自艳 王勤英 (201)

呼和浩特市保护地蔬菜丛枝菌根真菌初步研究杨秀丽 闫伟 (206)

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条件下黄瓜根际酶活性的影响闫海霞 郭世荣 刘伟 (209)

北京地方品种鸡禽白血病病毒的跟踪检测与PCR检测方法的建立王改利 刘华贵 初芹 张剑 赵权 张莉 (213)

甜瓜根腐病病原分离与抗源鉴定杨颖 耿丽华 王建设 宋晓华 (218)

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孙建 刘苗 李立军 刘景辉 (221)

籽粒灌浆特性对小麦磨粉品质的影响及其氮肥调控效应研究马冬云 郭天财 宋晓 岳艳军 查菲娜 (226)

叶面施硒对谷子硒富集及品质的影响张鹏飞 张爱军 张建恒 王晓娟 刘建民 周大迈 (231)

木醋液叶面喷洒对人参产量及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平安 杨国亭 高方 魏金玲 (235)

水分亏缺条件下豌豆肌动蛋白异型体PEAcII基因的表达张少斌 刘曦 赵依诗 汪澈 刘国琴 (1)

45S rDNA基因在新麦草染色体上的分布云岚 云锦凤 王秀娥 李海凤 方宇辉 (5)

新西兰白兔γ-干扰素在昆虫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活性测定王芳 胡波 任雪枫 范志宇 张则斌 徐为中 何孔旺 (9)

中国荷斯坦牛HSP70基因3'-非翻译区多态性与耐热性的关联分析 杜方磊 王洪梅 黄金明 李建斌 仲跻峰 张廷荣 刘剑飞 (14)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NP)基因的进化及原核表达邬成业 王爱萍 郝慧芳 史平玲 游雷鸣 李培培 张改平 (19)

高抗体水平肉种鸡H9N2的分离鉴定及HA基因序列分析王友令 袁小远 徐怀英 张玉霞 秦卓明 (23)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胞外区基因的原核表达、纯化及鉴定 杨艳艳 王丽 杨继飞 郅玉宝 滕蔓 邓瑞广 肖治军 (28)

口蹄疫病毒O/HN/93疫苗株的拯救及病毒活性鉴定曹伟军 李平花 白兴文 卢曾军 孙普 刘在新 (32)

甜瓜PGIP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初步分析段玉娟 郭庆勋 刘志伟 宋阳 怀凤涛 (38)

利用介导法建立hHT/hDAF双基因转移小鼠模型 郭战军 马毅 李三华 韩瑞发 李胜芝 孙光 乔宝民 (43)

蒙古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ADAMTS1的电子克隆及RT-PCR验证何小龙 刘永斌 王峰 田春英 达赖 荣威恒 (47)

湖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交后代BMPR-IB基因多态性徐小波 王公金 窦德宇 储国良 赵伟 花为华 刘亚柏 (52)

转Bt+Sck双价基因棉花的遗传稳定性研究郭金英 张天真 (55)

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细菌多样性的PCR-DGGE分析张永生 赖欣 张静妮 李刚 赵帅 杨殿林 (58)

亚比棉×海岛棉杂种F_1的遗传分析渠云芳 黄晋玲 (64)

~(60)Co γ射线辐照花生种子后代的SSR分析 陈静 胡晓辉 苗华荣 石运庆 崔凤高 吴兰荣 孙令强 (68)

绍兴鸭微卫星DNA遗传多样性分析 袁青妍 陶争荣 李国勤 沈军达 陈奕春 陈文标 王德前 (73)

西瓜种质资源遗传差异的SRAP和EST-SSR分析赵胜杰 刘 阎志红 何楠 包文风 (76)

大白菜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与染色体关联分析 原玉香 张晓伟 孙日飞 王晓武 张慧 蒋武生 姚秋菊 (80)

冬小麦调亏灌溉下次生根和初生根对植株生长的影响薛丽华 段俊杰 王志敏 王润正 (87)

水杨酸提高黄瓜低温耐受性的生理及CATmRNA基因响应机制王磊 刘兴旺 金宝燕 陈明远 张雷 任华中 (92)

NaCl胁迫对燕麦与小麦幼苗生长及其营养吸收的影响康文钦 娜荷雅 张子义 刘景辉 樊明寿 (97)

遮荫对茄子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的影响吴雪霞 查丁石 (102)

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期耐镉性的研究何俊瑜 任艳芳 周国强 杨良静 王阳阳 (108)

不同晾房晾制白肋烟中性香气成分含量及感官品质的差异史宏志 杨兴有 周开绪 李浩 赵永利 张定贵 谢子发 (113)

镉对玉米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宇克莉 孟庆敏 邹金华 (118)

温室西葫芦生长动态及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研究李燕 温祥珍 雷逢进 李亚灵 (124)

浑善达克沙地麻叶荨麻必需矿物质含量及其季节动态变化张晓庆 李维红 金艳梅 (129)

栽培方式对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齐华 梁熠 赵明 王敬亚 吴亚男 刘明 (134)

北方粳型超级稻根系生长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变化许明 贾德涛 陈温福 (140)

丁二酸浸种对玉米根系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刘福建 杨青华 (145)

缺锌对不同基因型玉米激素代谢的影响王景安 柴娜 梁晓华 (148)

水氮处理对日光温室不同茬口黄瓜风味品质的影响王实娟 王永泉 王树忠 张振贤 高丽红 (153)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郭丽 张凤路 贾秀领 任会芳 董志强 张丽华 邢素丽 (159)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农田土壤无机氮和土壤脲酶的影响赵鹏 陈阜 李莉 (165)

麦秸还田对夏玉米田养分含量的影响王春虎 陈士林 冯荣成 (170)

硫对烤烟钾营养吸收与积累的影响朱英华 屠乃美 肖汉乾 张国 (175)

不同冬小麦品种对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 赵刚 王淑英 王勇 李尚中 唐小明 张建军 王磊 (180)

灌溉量对灌浆期麦田土壤呼吸的影响王建林 赵风华 欧阳竹 (186)

不同品质类型冬小麦气冠温差的差异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李豪圣 李法计 程敦公 刘建军 付雪丽 刘爱峰 宋健民 (190)

土壤微生物对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呼吸速率影响的研究屈冉 李俊生 肖能文 胡理乐 罗建武 范俊韬 (196)

低磷石灰性土壤加入四种作物秸秆土壤微生物量磷的变化特征赵小蓉 周然 李贵桐 林启美 (200)

重度苏打碱土饱和导水率特征分析迟春明 王志春 (205)

钾素对云烟202干物质积累和光合特性的影响李杨 于吉琳 齐华 刘明 (209)

亚硫酸氢钠和碳酸氢钾对甜菜光合作用、块根产量及含糖率的影响斯琴 魏磊 田自华 邵金旺 李国荣 史树德 (212)

不同基因型烤烟烟叶碳氮代谢差异研究张生杰 黄元炯 任庆成 杨铁钊 (217)

不同覆盖方式下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时向东 耿伟 焦枫 石秋环 张雪 (221)

中间偃麦草抗小麦白粉病基因导入及其抗性评价闫金龙 畅志坚 孙美荣 张晓军 詹海仙 李欣 (225)

活体条件下玉米灰斑病菌毒素对玉米胚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王桂清 张涛 徐秀德 (231)

两株杀鞘翅目害虫Bt菌株的生物活性及杀虫蛋白基因鉴定初立良 郑桂玲 周洪旭 李长友 李国勋 (235)

携带结核杆菌Ag8SB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李君武 刘艳 黄清华 叶秋萍 (1)

小麦黄花叶病毒河南驻马店分离物的鉴定与全序列分析张宗英 徐建美 韩成贵 张振臣 李大伟 于嘉林 (5)

阔褶水蛙皮肤组织抗菌肽latouchiin-1和latouchiin-2的基因克隆和序列分析王辉 郧海丽 赵军锋 王多 冉然 胡玉红 (12)

棉铃虫中肠cDNA表达文库的免疫筛选及其克隆分析李杰 张霞 郭巍 刘小民 李新娜 赵丹 (18)

棉花肉桂醇脱氢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倪志勇 李波 吕萌 王娟 白岩 范玲 (23)

朝鲜碱茅甜菜碱醛脱氢酶cDNA5'末端序列的克隆及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王磊 钟鸣 郭志富 张丽 张佳 赵莉 李浩戈 (30)

茉莉酸诱导的拟南芥叶片蛋白质组分析 潘怡欧 刘琳琳 张炬红 张静 安少利 许鹏 靳军灵 (35)

脐橙CsCAB基因的克隆及表达载体构建苏丽艳 李正国 樊晶 高雪 杨迎伍 邓伟 郝彦伟 (40)

桃果实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徐培华 李唯 杨德龙 王旺田 张亚林 (44)

水稻根系不同强度干旱胁迫下5个基因表达分析马廷臣 陈荣军 余蓉蓉 曾汉来 张端品 (51)

Galectin-13基因在仔猪断乳前、后胃肠道组织表达差异性分析孙娅莉 韩立强 李宏基 郭豫杰 鲁维飞 常磊 杨国宇 (56)

小金海棠金属硫蛋白基因MxMT2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张玉刚 韩振海 (60)

利用F2:3家系分析粳稻矮生性遗传 程海涛 杨宏楠 王建强 吕文彦 曹萍 高燕 王玉 (64)

籼型恢复系导入群体株高的遗传剖析 王辉 钱益亮 张宏军 陈满元 夏加发 李泽福 石英尧 (69)

观赏桃花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宋银花 牛良 刘淑娥 王志强 (78)

玉米生育期QTL定位及上位性互作效应的遗传研究韩娅楠 刘福建 王瑞霞 丁俊强 李志敏 李贤唐 吴建宇 (84)

晋大52×晋大57RIL群体重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杨竹丽 李贵全 (88)

甜高粱重要种质材料的SRAP指纹分析 高建明 罗峰 裴忠有 陈秋玲 魏进招 李子芳 桂枝 (93)

牛Src基因三个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 刘文艳 李秋玲 鞠志花 王洪梅 黄金明 刘顺德 李荣岭 (99)

加拿大披碱草×老芒麦杂种加倍一代群体的聚类分析李景环 云锦凤 王慈航 杨敏 张丽 (106)

农杆菌介导的番茄Micro—Tom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陈双臣 刘爱荣 王凤华 王菲 周洲 (112)

正交优化枣树ISSR-PCR反应体系的研究申洁 侯思宇 孙朝霞 王玉国 郝炯 (116)

抗卡那霉素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的筛选及间接ELISA法的建立齐红莉 杨广 刘金兰 (121)

甜樱桃AFLP反应体系优化及多态性引物的筛选张超杰 徐维华 刘万好 唐美玲 (125)

与甜高梁相关的SSR分子标记筛选初报籍贵苏 张立英 (129)

小鼠IgGFc受体(moFcγRⅡ)稳定表达细胞系的建立及鉴定 苗现伟 席俊 刘玺 张改平 邓瑞广 李清州 张利娜 (133)

花生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的方法与优化邵媛嫒 柳展基 王龙龙 毕玉平 (136)

一种植物总RNA的快速提取方法刘芬 于秀梅 刘大群 (140)

河北核桃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雷玲 王红霞 张志华 何富强 高仪 赵书岗 孙红川 (145)

两种形态硼对小麦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徐建明 汪鑫 罗玉明 李师默 孙国荣 陈刚 (149)

二氯喹啉酸胁迫下SNP对烟苗活性氧及保护酶系统的修复效应刘华山 李晶新 韩锦峰 徐淑霞 左涛 袁仕豪 (156)

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灌浆期籽粒库活性的差异王文静 刘福建 (160)

1-MCP处理对贮前预熟南果梨货架期间果实衰老的影响杨卫东 李江阔 张平 孙希生 (164)

低温胁迫对不同辣椒品种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柴文臣 马蓉丽 焦彦生 邢国明 (168)

NaCl对斧翅沙芥种子萌发的影响宋兆伟 郝丽珍 文静 李娜 李红艳 (172)

杂交粳稻及其亲本抗倒伏性的相关分析兰彩霞 郭玉华 赵鑫闻 赵东霞 雒鸫 (178)

苜蓿秋眠标准对照品种的幼苗形态与秋眠性、越冬率的关系于林清 云锦凤 郭九峰 孙国琴 张利军 孙娟娟 (182)

秦岭太白山土壤CO2的释放特征及温度的影响屈冉 李俊生 罗遵兰 吴晓莆 赵彩云 汤博 (188)

不同施氮量下夏玉米产量形成的源库关系吕丽华 王慧军 王璞 (194)

设施土壤盐分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分析研究姜伟 王建国 靳玉荣 崔世茂 王勇 岳玲 白晓雷 (200)

天津市设施蔬菜不同种植年限土壤及地下水养分特征高伟 朱静华 高宝岩 李明悦 赵秋 郑鹤龄 (206)

砂姜黑土区麦田土壤有效钾施肥指标及小麦施钾研究孙克刚 李丙奇 和爱玲 (212)

水肥耦合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赵进恒 赵铭钦 韩富根 李元实 金洪石 刘友杰 宋鹏飞 (216)

氮素形态对芫荽光合作用和硝酸盐积累的影响李晓静 樊明寿 (221)

浸种剂和灌溉对幼苗期人工低温下直播稻幼苗质量的影响李武 罗锡文 黎国喜 王在满 田华 唐湘如 (224)

外源水杨酸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的影响谷守芹 张运峰 范永山 路粉 (229)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2蛋白B细胞抗原表位免疫小鼠试验 肖治军 张改平 杨汉春 场艳艳 赵东 李学伍 邓瑞广 (233)

山药多糖对PRRSV灭活苗免疫猪抗体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张红英 王学兵 崔保安 赵现敏 陈红英 金钺 (236)

共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的构建田飞鹏 曹轶梅 卢曾军 孙普 高云英 刘在新 (1)

棉花GhRDL1基因启动子分析上官小霞 吴霞 李燕娥 (6)

菊苣叶绿体同源片段的克隆及多顺反子定点整合表达载体的构建王玉华 韩晓玲 黄丛林 贾敬芬 (11)

水稻苗期低温诱导表达新基因OsCOI的克隆、过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孙琦 刘香玲 张宁 余柏胜 (18)

猪T细胞受体α链基因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其结构预测冯海燕 莫斯科 房永祥 景志忠 (23)

绵羊Toll样受体家族在肺泡巨噬细胞的分布及脂多糖(LPS)刺激对TLR2、TLR4表达的影响盛金良 陈创夫 杨霞 王远志 张辉 (30)

球孢白僵菌HFW-05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甄伟 杜立新 曹伟平 王容燕 宋健 王金耀 冯书亮 (36)

黄瓜抗枯萎病相关基因cDNA的分离及鉴定 沈凤瑞 吴萍 毛爱军 周红梅 王永健 于拴仓 张丽蓉 (40)

BMP15基因作为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 杨燕燕 邵凯 达来 曹贵方 苏和 田瑛 杭乃诚 (44)

中国西门塔尔牛bLF-exon4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炎的相关分析 王国富 吴慧光 孙国权 许尚忠 李俊雅 高雪 季守财 (50)

灰斑古毒蛾核型多角病毒EcoR I-O片段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杨丽荣 闫海霞 全鑫 薛保国 达楞巴雅尔 (55)

虎纹蛙皮肤组织cDNA文库的构建及抗菌肽基因tigerinin-HRs的克隆王辉 张秀清 胡玉红 孙君社 (61)

沙冬青脱水素基因的克隆、重组及对糖料作物的遗传转化 李晓东 白晨 张玉金 于卓 孙国琴 张惠忠 郭九峰 (68)

RAPD多态位点数变化对小豆遗传变异信息估计的影响文自翔 金文林 濮绍京 赵波 卢为国 李海朝 李金英 (75)

冬瓜枯萎病菌核糖体rDNA ITS区的克隆与序列分析王翠霞 徐金茹 习雨琳 白雪菲 温晓蕾 段会军 (80)

上西早生柿ETR5基因RNAi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及遗传转化研究于丛丛 马俊莲 宋春丽 陈佳 (84)

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F_1结实性状的遗传分析牛娜 张改生 梅拥军 马守才 李红霞 (88)

黄淮海麦区四省份小麦品种的农艺性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任欣欣 姚占军 岳艳丽 王莉 (94)

不同生态区扁蓿豆野生居群种子产量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李志勇 师文贵 于林清 赵成贵 李鸿雁 (99)

苹果MicroRNA的茎环RT-PCR检测及离体试管苗与田间苗表达差异黄飞飞 李贺 张志宏 (104)

提莫菲维小麦与葡萄牙野燕麦远缘杂交后代的SRAP分析耿广东 张素勤 贾开家 徐如宏 任明见 张庆勤 (110)

奶牛性控冻精人工授精效果的研究 马毅 陈小强 贾福德 田雨泽 张聚忠 朱芳贤 赵庆斌 (113)

中国南瓜F_1砧木对黄瓜嫁接苗生长的影响周俊国 扈惠灵 赵润洲 吴航 谢振伟 (117)

冬小麦蒸腾效率对土壤水分响应的生理机制探讨李玉欣 师长海 乔匀周 董宝娣 廉诗启 刘孟雨 刘海培 (121)

不同水分条件对小麦-玉米两熟制作物生长和水分利用的影响武继承 杨永辉 郑惠玲 何方 (126)

不同有机酸对烤烟不同成熟度烟叶香气质量的影响刘世亮 杜君 化党领 介晓磊 陈启龙 朱金峰 (131)

干旱胁迫下茉莉酸甲酯对水稻叶片质膜透性及无机离子含量的影响董桃杏 蔡昆争 曾任森 (136)

自毒物质对番茄幼苗光合作用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及碳化玉米芯的缓解作用李亮亮 李天来 张恩平 张文博 衣宁宁 (141)

不同株型水稻对杂草稻的生态控制研究吴云艳 马殿荣 李金英 马巍 陈温福 (147)

银杏内酯对活性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清除作用的研究吕平 林明涛 (151)

外源γ-氨基丁酸(GABA)对小麦苗期耐涝性的影响王晓冬 解备涛 李建民 段留生 (155)

ABA诱导玉米初生根根尖细胞胞质Ca^2+浓度变化张凤莲 郭伟 张红梅 崔秋花 刘子会 (161)

种植密度对小麦石新828光合特性及产量的调控效应毕常锐 白志英 李存东 郑金风 唐光雷 (165)

水分胁迫对水稻剑叶气孔特性的影响赵姝丽 陈温福 徐正进 (170)

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及相关防御性酶活性的影响肖相政 刘可星 张志红 刘亮 廖宗文 (175)

定位水氮组合对冀5265小麦叶片硝酸还原酶、可溶性蛋白及产量的影响郭丽 贾秀领 张凤路 马瑞昆 姚艳荣 张丽华 (180)

氮用量对烟叶质体色素及中性香气基础物质的影响王新发 杨铁钊 殷全玉 张小全 刘培玉 任庆成 (185)

马铃薯镁吸收规律的初步研究赵永秀 蒙美莲 郝文胜 孙淑英 (190)

马铃薯硼素吸收分配规律及施肥的影响张胜 白艳殊 崔艳 于卓 (194)

不同基因型烤烟生长期间叶片矿质元素的差异分析赵铭钦 李元实 刘友杰 杨磊 王莹 赵进恒 (199)

污水灌溉和镉胁迫对菠菜品质的影响解静芳 郭晓君 杨彪 郝婷娟 马倩 范仁俊 (204)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杨兆顺 吴俊强 钱芳 楼辰军 (208)

小麦新种质N95175抗白粉病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王长有 王秋英 刘志立 张宏 王亚娟 刘新伦 吉万全 (213)

小麦近等基因系与白粉病菌互作的生理指标研究关西贞 张卫东 田纪春 (217)

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在鸡源大肠杆菌中的流行肖方 李新生 张素梅 刘河冰 潘玉善 刘建华 杜向党 (222)

快速检测水果中桔小实蝇卵的分子诊断方法研究 孔秋莲 叶军 岳玲 陈志军 包英姿 徐赟 郭卡 (226)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课程思政;环境类专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设计;价值引领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环境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认识大气污染的本质、明确污染物扩散的行为和机制、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和治理的能力,体现了学生在该领域的“知识-技术-能力”的培养目标,展现了教学水平与质量的衡量标尺。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改革与建设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基础,融入思政价值引领将突显课程教学的情感目标,实现知识、能力到情感的升华,课程培养学生树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浓浓的家国情怀和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课程思政引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的设计与实践进行了探索,对如何融入课程思政的价值观到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举措中进行了细致的探讨。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1.1深入分析教学背景,融入多维度环境问题思考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教学活动是在整个时代大背景下进行的,针对层出不穷的大气污染空气问题和各种防治技术手段,可充分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因此,对于课程教学背景的内容要精心选择,融入多维度的环境思考,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大气圈层作为与人类接触最密切的环境要素之一,大气污染和空气质量的下降曾一度引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切。借助历史数据分析,展示2013年至2018年我国PM2.5年均浓度的分布与变化。通过动画展示全国PM2.5年均浓度分布情况,引导同学们思考PM2.5为主要污染物导致的雾霾控制取得显著成效的原因。从国家层面看,这些年来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离不开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比如,2013年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条措施(“大气十条”)、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8年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9年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等中央部委针对特定行业联合出台《关于推进实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的意见》等[9-11]。从社会层面看,全社会高度关注大气污染的相关话题。据统计,2017-2019年度国际十大“涉及大气领域”的新闻每年都三到五条之多。从个人层面看,居民的环保意识得到极大的增强,无数环境保护领域的人才投身到大气环境治理的努力。通过多层次、立体化和启发式的课程背景教学,引导同学们对课程的价值认同,激发他们投身大气环境保护的工作的热情,将提升对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1.2梳理教学内容主线,强化课程情感目标培养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内容较多,教学框架主要通过“理论+实验”的形式讲授大气污染物排放源、排入大气环境后经历的一系列环境行为和造成的影响三个方面,遵循“Pollution-Environment-Effect”的主线,分别再细化教学章节的介绍。污染物的排放部分主要在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燃烧与大气污染、第五~六章颗粒污染物控制理论与装置、第七~十一章气态污染物控制介绍;污染物进入大气环境进行传输、稀释和自净等部分,集中在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和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两个章节介绍;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影响部分,包括对人体健康、材料和全球气候的影响,在第一章概述和第十二章全球气候章节有具体的介绍。通过对本课程教学内容框架的认真梳理和总结,可使同学们明晰教学主线,做到心中有数,便于后续有重点的掌握相关知识。传统的教学方式聚焦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培养,对于情感目标的把握和培养不够突出。本课程教学目标既需要关注同学们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使他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具备大气污染控制设备设计的能力。此外,强化情感目标方面的培养,坚持立德树人的要求,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团结协作的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人生观、价值观,恪守环境人的职业道德,培养浓浓的家国情怀,敢于投身大气环境治理的伟大事业中。从中国传统的武术角度类比,知识和能力目标的达成,犹如功夫门派与招式,可以打出招数,形成一定的力量;情感目标的达成,犹如内功的修炼,不同类别的功夫需要修炼内功,以提升武术的修为和影响力,融入家国情怀,方可成就大业。通过教学内容主线的梳理,课程情感目标培养的强化,增强同学们内外兼修的能力,形成高水平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1.3探索创新教法学法,激发学生课程学习积极性

要想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教法学法的研究和设计非常关键。探索创新教法学法,可以极大限度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教法方面,要突出以生为主的理念,切实增强学生的课堂主体角色,采用“导-驱-论-辅”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该目标。“导”—案例导学,循序渐进:通过生动的案例导入课程,在案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元素,与同学们开展讨论和交流,巩固提升对已有知识的掌握,自然过渡到新课内容讲授;“驱”—任务驱动,思维提升:以任务的形式引导同学们关注知识点的串联,在任务的完成中分析问题、互助探究、总结归纳、巩固反馈等提升能力;“论”—热点讨论,取长补短:传统教学以讲授为主,课程的教材编写较早,很多知识并未能及时更新,在相关知识讲授中应当考虑吸纳最新的科研进展,以专题研讨和名家讲座相结合的方式,共同讨论环境热点,增强能力。“辅”—聚焦共性,课堂辅导:主要针对课程习题存在的共性问题,在课堂上集中把脉问诊,释疑解惑,消除学习盲区。学法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即自主学习能力、体验探究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实现由“我学会”向“我要学”的转变和飞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导-驱-论-辅”的教法和“我要学”学法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角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1.4专注教学过程设计,彰显课程思政价值引领

教学过程是对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交汇点,充当方法践行的载体和平台的角色,过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教与学的效果和质量。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六大模块,逐步递进,层层拔高,具体包含案例引入、理论分析,分组讨论,任务评价、知识总结和思政升华等教学环节。其中,通过案例引入环节明确教学的目标和要求;理论分析环节的设计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难点,对涉及到的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讲解;分组讨论环节旨在通过讨论形成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任务评价环节的设计在于总结和点评分组讨论的成果,攻克重点知识;知识总结环节对于重点难点知识再次重申,强化同学们对知识的认知,实现巩固;思政升华环节是教学过程设计的终极目标,通过案例、知识、讨论,穿插课程思政的教学,引导同学们红专并进,共同发展。此外,教学还采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主要通过腾讯课堂和超星学习通软件两个平台进行作业布置,实时的互动、完成作业、提出问题、释疑解惑、习题讲解和网络资源的共享等。通过线上和线下课程的高效结合,形成教学不停歇,互动不终止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深化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

2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

在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探索,将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理念和过程,运用到教学实践。下面以第一章第二小节“大气污染物和排放源”的授课为例,从课程导入的设计、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讲解实例和教具辅助教学方面进行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

2.1课程导入设计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病毒能否通过气溶胶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之一。2020年5月,国际顶级期刊nature杂志刊发了香港大学团队的研究成果,他们通过金仓鼠动物模型实验,将一只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金仓鼠和未感染病毒的金仓鼠进行气溶胶接触,结果表明新冠病毒是可以通过气溶胶传播,使原本未感染的金仓鼠感染新冠病毒。借助这个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气溶胶传播病毒的问题。我们在探究新冠病毒传播途径的过程中,多次提到了气溶胶传播,从未有确切证据证明到不排除这种传播途径,再到现在有确切的证据表明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机制。那么究竟实验当中所说的大气气溶胶是什么?它的组成是什么?为什么可以传播病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顺利过渡到授课内容,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础理论角度学习。

2.2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讲解实例

“课程思政”的教学实施有别于专门开设的思政类课程,尤其在工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应该结合相关的知识点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在专业授课的同时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思想政治的熏陶和教育,强化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基础上的情感目标培养。因此,积极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才能真正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功能。笔者以“大气污染物和排放源”这一节授课为载体,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方面挖掘课程思政的元素。2.2.1思政元素1: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在课程导入部分,以新冠肺炎的全球流行为背景,介绍我国抗疫取得的伟大成功,与美国的疫情防控的懒散、低效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导同学们思考中美之间的制度引起的差异,融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教育。根据2020年9月3日的数据,我国累计确诊90442人,累计治愈85169人,累计死亡4734人;美国累计确诊6290737人,累计治愈3547032人,累计死亡189964人。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死亡人数是我国的40倍,形成巨大的反差。这背后充分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四大优势,即政治优势、体制优势、价值优势和治理优势。

2.3教具辅助教学

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教具辅助教学,有助于同学们直观的认知大气污染控制一些最新的成果和应用案例[15]。通过设计道具辅助教学环节,引入大气污染成因和监测分析工具、可视化软件程序等,激发同学们探究大气科学研究的热情。在大气污染研究工具方面,介绍我校范行军博士自制的空气中颗粒物分级采样装置,在大气颗粒物组成、有机气溶胶理化性质研究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鼓励同学们自主探究、积极创新,投身大气环境保护的研究中。在大气环境质量观测的软件小程序,对比国产软件和国外软件的差异,从界面、功能和操作性角度评价程序的性能。例如,展示AirVisualAPP小程序实时查看某地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和生活指导建议。该软件由国外开发的,功能和用户体验都比较好,已经覆盖了全球100多国家的上万个城市。在软件操作系统开发等软实力上,中西方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以此勉励同学们专注大气领域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大气污染控制和管理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3结语

课程思政是推动立德树人总要求的重要创新,能够培养更高层次的专业技能人才。通过《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专业课的课程思政设计和教学实践的探索,将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实现传授知识与课程思政的价值引领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做到心中知国策,脑中明方向,脚下有力量。通过课程思政的教学,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环境类人才价值观、正确的职业操守,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境保护理念和思想付出不懈的努力,共同守护我们的“蓝天白云”,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相信在课程思政价值引领下培养的专业人才,必将焕发出持续的活力,成为我国环保事业的坚定支持者和践行者。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9篇

根据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2020年我区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为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区人民政府与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签订目标责任书,区卫健委加强民生工程领导,拟定实施方案,及时报送民生工程信息,加强民生工程宣传,落实3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2020年妇幼健康水平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为3900人,1-5月实际实施免费婚检121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31.23%;平均婚检率95.16%。2020年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常规免疫接种项目全年目标任务数约85192剂次,2020年1-5月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31149剂次,完成目标任务的36.6%,第一类疫苗适龄儿童接种率达90%以上,疫苗建卡率达100%。职业病防治项目方面,4月25日-5月1日开展了2020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宣传主题为“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活动期间,结合辖区实际,深入工业园区人口密集区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整个活动期间,全区共出动宣传人员20人,接受咨询18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00余份。广泛推进“智医助理”系统,把“电子健康卡”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预约诊疗和公卫随访验证手段,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服务能力。全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正常运行智医助理系统,1-5月,电子病历规范率96.0%,辅诊活跃率84.06%,外呼活跃率52.27%。

(二)努力提升卫生应急水平,增强疾病预防控制能力

1.进一步做好传染病防控,急性传染病管理到位。

一是加强传染病基本情况报告。根据“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统计,截止5月底共审核传染病报告卡5235张,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报告乙类传染病2411例,报告丙类传染病1690例。处理传染病预警信息74条,对35条疑似事件进行了核实调查。二是实现年度结核病防治规划目标。截止2020年5月底共处置3起学校结核病疫情,对学校结核病患者共计67名密切接触者进行PPD结核病筛查。截止2020年5月底辖区新增结核病患者59人,已全部转交社区医生进行服药督导管理。进一步落实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工作,收集辖区各学校新生入学体检结核病筛查数据结果,按时上报上级单位。三是重大传染病救治工作有序开展。截至5月底,我区救治艾滋病病人26人,完成全年任务(26人)的100%,救治金额4.9335万元,完成全年救治任务(12.5万元)的39.47%。四是开展以霍乱、手足口病为重点的肠道传染病防制工作。五是加强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六是开展病媒生物、登革热监测,做好传播风险评估。

2.全力抓好血防工作。

为实现我区防治血吸虫病的规划目标,保障全区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区疾控中心坚持“综合治理,科学防治”的方针。大力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国务院颁发的《血吸虫病防治条例》,依法开展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制定《区血吸虫病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成立血吸虫病防治领导小组、急感防控技术小组、急感防控疫情处理小分队,同时建立预警机制及值班制度,专人负责浏览“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保证一旦出现疫情,能够及时处置。

一是大力开展查灭螺工作。截止到5月31日,共计查螺243.3万㎡,街道、街道共查钉螺2300余个,完成率40.55%,灭螺45万㎡,完成率37.5%。圆满完成国家、省监测点、市级风险监测点监测任务。二是重点开展查治病工作。1月20日,在街道办事处开展了2020年春节街道返乡民工查治病活动,共计查病201人,未发现阳性病人。三是普及健康教育。街道办事处在广福社区长江沿岸设立了4块血防警示牌。四是落实急感防控工作。在、荆山街道聘用共计8名禁牧协管员,签订相关工作的责任协议,发放登记卡,督促按照要求履行工作职责,避免人畜接触疫水。

(三)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市爱卫办工作部署,结合我区实际,制定《2020年区爱国卫生工作要点》并对各街道和爱卫重点单位开展培训,明确工作任务。5月19日,组织召开全区病媒防制暨创建省级、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培训会议。根据各单位爱卫联络人员调整情况,及时召开部署培训工作会议,做好知识普及业务指导,有利于后期各单位各项爱国卫生工作的顺利推进;各街道办事处、卫生服务中心、创卫重点单位爱卫负责科长和爱卫联络员、工作人员共三十余人参加了培训。

2.制定下发《区爱卫办关于开展冬春季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市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通知》1号、《区爱卫办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爱国卫生有关工作的通知》2号、《区爱卫办关于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3号、《关于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的通知》4号、《关于开展区2020年病媒生物防制及创建(复核)省级、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培训会通知》5号和《区爱卫办关于做好2020年城区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通知》6号等系列文件,有序推进全区爱卫工作开展。

3.组织开展全区以“防疫有我爱卫同行”为主题的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通过制定《区2020年第32个爱国卫生月活动方案》并与大砻坊街道在西洋湖健康主题公园的中心广场联合举办主题宣传活动,为本次爱卫月活动拉开序幕,同时部署各街道、各爱卫重点单位共同开展第32个爱国卫生月系列活动,并将其活动开展情况收集汇总,上报市爱卫办。

4.根据疫情后期和疫情结束后的不同特点,以建立健全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为根本,统筹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各项重点工作,大力开展冬春季灭鼠、灭蝇、灭蟑、灭蚊工作,在老旧小区(村)、垃圾中转站、公厕等重点场所投放鼠板、鼠夹等灭鼠设施,清理积水、清理过冬蚊类孳生地,消灭潜在传染病传播来源。结合2020年全国第32个爱国卫生月“防疫有我,爱卫同行”的主题,以“改善环境共享健康”、“向不卫生不文明的饮食陋习宣战”、“和谐心态快乐生活”等为重点专题,目前我办和各街道、各爱卫重点单位正逐步深入开展全区爱国卫生运动。

(四)全面推进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建设

2020年1-5月区共计发放免费计划生育避孕药具3685人/次,其中短效药203人/次,速效药8人/次,外用药231人/次,3243人/次。5月荆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及区婚检中心各新增一台智能计生药具自助发放机,让更多群众享受免费、高效的免费计生药具服务。4月17日组织全区各街道药管员开展了计生药具购调存新系统使用培训;5月11日组织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管员开展药具工作培训。在3月8日妇女节、5月9日全国防灾减灾日、5月20日全国母乳喂养日等开展了一系列避孕药具相关宣传活动。对辖区内各街道、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了2020年一季度药具业务督导。

2020年5月制定完成区2020年全区20-64岁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项目实施方案、落实初筛机构,一系列初筛前准备工作。6月1日起正式启动,预计今年区约有3500左右适龄女性享受到这一政策。

1.推行“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2020年,我区继续深入推进“全面两孩”政策,开展优生优育全程服务。一是实现“一次录入全程使用,提高信息资源共享和利用效率”。二是简化优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三是强化宣传力度,让群众知晓除可以线下现场申请办一卡通,还可以从线上省政务服务网申请办理一卡通,且证件可经邮政快递免费送到申请人手中。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极大方便了群众。截至5月份底全区共办理《省健康家庭一卡通》1069本,其中办理二多孩《省健康家庭一卡通》408本,办理《生育证》审批40例,《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17本。四是建立登记信息共享互通机制,街道已办理健康家庭一卡通与所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建立孕产妇保健信息每周互通一次,提高各自早孕发现率。

2.加强业务培训和督查指导,夯实基层基础。

2020年4月17日,卫健委举办了全区计划生育常住流动业务知识培训班,各街道计生办主任、计生专干,部分社区(村)计生专干参加了培训。现场培训讲解了统计管理口径、办证口径、平台督查事项、计划生育药具考核细则解读及药具新系统操作、卫生计生政策宣传、孕优检随访系统操作及相关要求、独保费和退休一次性奖励申报要求及注意事项;奖特扶新系统日常操作等。此外还以会代训方式对日常工作进行多次专门的培训和指导。

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计生各项工作,区卫健委于2020年5月11日-20日对全区10个街道、14个社区(村)围绕街道、社区机构改革后计生队伍建设、各项法定奖励优惠政策落实、免费孕优检项目完成、生育服务登记制度改革与落实、计生协会、宣传阵地建设、流动平台督查、常住人口管理与服务、卫生计生政策宣传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

3.全面提升全员及流动人口数据质量,加大新市民和“三留守”人员健康关爱。

一是上半年区卫建委完成了区划调整后全员系统平台内村组的调整。平时每月通过开展全员、流动系统督查,利用县级分析软件和离线软件做好系统逻辑审核、各项信息比对工作,进一步提升全员人口数据项目完整率和逻辑准确率。二是规范卫计互通制度,提升流动人口均等化各项服务落实率。2020年1月至5月累计为辖区流动人口建立健康档案609份,共为140人进行了流动人口孕产妇保健建档管理,为174名流动儿童建立了保健管理档案,为147名流动儿童进行计免接种。二是开展新市民、“三留守”健康关爱活动。5月初,开展了新市民疫情防控健康关爱活动。给全区95户困难家庭发放了4750个口罩,190瓶消毒液及宣传慰问品。5月底,联合街道在埭南中心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让爱快乐成长"防溺水宣传活动,让青少年了解防溺水安全知识,保护生命安全,从自身安全防护做起,让他们远离危险水源及励志教育,并且现场为他们赠送“六一”礼物。

(五)全面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1.完成2019年度绩效考核,全额兑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

区卫健委牵头成立考核组,由卫健委主任担任考核组组长,对全区8所中心和25所站12所村室进行年度绩效考核,每天由班子成员带队,考核过程重点是项目执行情况,注重任务完成情况和真实率。考核结果,以区级为单位,完成了市级下达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各项任务。考核后制发通报,对考核成绩进行排名,奖优罚劣,按照“两卡制”工分值结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3899.38万元,全额拨付到项目实施单位。

2.推进家庭医生服务项目,年度目标任务接近完成。

区卫健委修订2020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制订了2020年签约服务实施方案,逐步引导支持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机制形成,家庭医生团队开展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质优价廉的有偿签约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4.1万人,重点人数签约7.5万人,有偿签约4.1万人,按照序时进度可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建立电子健康档案48.02万份,按照57.2万常住人口计算,建档率83.95%;预防接种率90%以上;新生儿访视率98.39%;早孕建册率81.95%,产后访视率97.75%;老年健康管理11710人,高血压规范管理31764人,规范管理率56.6%,糖尿病规范管理8896人。

3.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知晓率。

围绕“携手家医,同心抗疫”主题,在抓好常态化商情防控工作同时,大力开展“世界家庭医生日”宣传活动。积极响应市卫健委、传媒集团“守卫健康圆梦基层”为家庭医生(团队)点赞活动,遴选了2支家庭医生团队和2名家庭医生参加网络点赞评选活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举办宣传(义诊)活动28场次,咨询(义诊)受益3000余人次,横幅(LED)标语21条,发放宣传手册/单页5700余份,制作宣传栏/展板39块,滚动播放市卫健委拍摄的家庭医生日宣传片及区卫健委制作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动画等。荆山、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护士节”和“世界家庭医生日”活动有效结合,分别举办了演讲比赛和知识竞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作了家庭医生团队入户标志性背包;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多数运用微信公众号、智医助理短信平台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宣传覆盖面。

4.继续推进“两卡制”工作,为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新增有效手段。

拓展两卡制管理应用项目内容,把健康教育服务和卫生监督协管等纳入“两卡制”工分值管理,调整了“两卡制”项目管理部分工分值,工分值占比渐趋合理。开展了拓展项目和电子健康卡应用培训,把电子健康卡作为“两卡制”验证手段,增加了社区居民的依从性。两卡制身份验证数16.6万人,面部信息采集数27.4万人,采集率58.74%,慢性病验证率68.13%。

5.加强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升卫生服务能力。

区卫健委高度重视基层卫生人员服务能力提升,分专业分批次选送24人,参加市卫健委组织的管理人员、医护专业共六类人员实地培训以常态化疫情防控基层人员在线肺炎疫情防控培训。区卫健委组织“两卡制”信息系统、电子健康卡应用及智医助理强化培训,基层卫生专业人员服务技能有所提升。

6.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2所中心通过省级复核评审。

全区8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继续推进“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对照评审标准,严格进行自评,区卫健委进行初评复核,筛选出新城和滨江两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社区医院创建活动,5月,两所中心通过省专家评审组的复核评审。

(六)全面构建计划生育家庭发展支持体系

1.兑现各项奖励优惠政策。2020年,区新增特扶对象182人,经社区(村)、街道、区三级入户审核,已全部录入国家PADIS平台。全区应享受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政策的对象共计1762人,需发放特扶资金1036.74万元,2020年全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777人,需发放奖扶资金77.424万元,目前正在与财政积极协调筹措资金,预计6月底发放到位。开展计生特扶“三个一”活动督查,5月初,区卫健委拟定方案,开展了督查。督促村(居)建立完善帮扶联系人制度,完善特别扶助结对帮扶联系人花名册;督促中心(街道)、村(居)每月开展“三个一”活动(一次宣传,一次随访慰问,一次帮扶)。

2.计生协会和人口健康基金。(1)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根据新时期计生协的总体要求,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区计生协组织广大协会会员学习《省计生协2020年工作要点》,为今后计生协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下一步的工作指明方向。(2)加强组织,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协会组织,截至2020年6月,已顺利完成了66个社区(村)、11个街道计划生育协会换届工作。截止目前,共录入基层协会组织96个,协会会员15382名,志愿者900名。研究、分析了区区划调整,并相应地对省计生协系统内区计生协的基础数据进行调整和完善。我区积极组织督促各街道村居计生协开展信息化培训,熟练掌握省计生协/人口健康基金系统的操作和应用,使各类项目的实施更加快捷有序,信息共享,公开透明,成果明显。(3)扶贫济困,注重实效。区计生协在积极组织、执行疫情防控的同时,审核、发放了2019年人口健康基金项目(紧急慰藉、大病住院救助、慢性病救助、贫困慰问)经费28.55万元,救助计生特扶家庭、贫困群众420人。监督、指导、核实了各街道计生协录入特扶家庭(1080户共2531人)、计生专干(183户共530人)参保人员的信息。完成了2020年特扶、计生专干、双女户计生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及2020年区人口健康基金募捐省人口健康基金会50万元的支付工作。(4)开展活动,积极宣传。区计生协通过“5.29”系列活动,充分发挥了街道、社区计生协宣传和服务的能力,充分发挥了计生协的桥梁纽带作用,为区倡导新型婚育文明、促进家庭和谐幸福,营造家庭友好、人口均衡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真正体现了计生协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凝聚力在于服务的理念,受到了加强广大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为人口计划生育事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七)充分做好妇幼健康服务工作

1.高度重视妇幼健康工作。2020年1-6月,区免费孕优检任务数为1230对,因疫情影响各参检医院2月-3月期间停检,所以造成进度缓慢,截止5底,全区共完成参检数为324对,完成总任务的26.34%。在努力完成任务数同时,还需要做好目标人员筛查工作、随访工作。另外,市第五人民医院作为被查单位,参加了省2020年度第一次全省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项目质量评价,参检结果已反馈省妇女儿童保健中心。

2.积极开展婴幼儿照护和科学育儿活动。对辖区内已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登记的四家0-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信息情况进行了摸底调查及实地考察;对有关托幼机构的相关政策、指导性文件进行和宣传;对区人大、政协委员关于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提案、议案进行了研究、剖析,并跟提案、议案建议人进行了对接、沟通、交流并予以积极答复。

3.加快母婴设施建设工作。根据国家母婴设施建设总体目标要求,区卫健委于2018年3月初,对全区范围内火车站、汽车站、商场、医疗机构,旅游单位进行了全面摸底登记、分类协调推进设施。2019年底需配备到位单位有市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弋矶山医院、皖医二附院、市二院、市五院、苏宁广场、八佰伴、华强广场、奥莱枫尚、万达广场、赭山公园等12个单位,截止2020年5月底,除赭山公园和新火车站正在建以外,其他10个单位已按文件要求配置母婴室,配置率为83.3%。另外,区境内有3个星级公共厕所已配置母婴设施,分别是东效路公厕母婴室、两站广场公厕母婴室、北门口清真寺公厕母婴室。在建火车站西站、赭山公园和3个二级医院广济医院、伊丽莎白妇产医院、区医院及其他公共场所和用人单位,正在积极推进中,对照《指导意见》总体目标,拟2020年底配基本建成标准化的母婴设施。

(八)切实做好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工作,启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

定期收集公安、民政、残联新增严重精神障碍信息,及时下发到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精防人员核实情况,建档管理;区卫健委每季度组织考核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督导检查工作,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建档、随访及随访信息录入情况进行检查,抽查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并形成通报;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诊断复核和风险评估,诊断复核评估结果与公安部门共享。协调落实监护人监护补贴和关爱帮扶小组工作;印发区《关于加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关爱帮扶小组工作的通知》,要求各中心(街道)全面开展关爱帮扶工作和建立关爱帮扶小组成员信息共享机制;开展多部门多层次培训。邀请政府部门、各中心街道、居民参加精神健康知识培训。继续推进全国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根据市级要求开展相关工作,逐步完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搭建基层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居民心理卫生素养。

(九)坚持依法行政,完善医政管理

目前共有区管医疗卫生机构175家,一级综合5家(一家在停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家,社区卫生服务站27家、卫生院2家、村卫生室11家、门诊部44家、中医坐堂诊所6家、其它(诊所、卫生所、医务室等)医疗机构75家。共有执业(助理)医师791人,医师603人,助理执业医师188人)、口腔医师161人、中医师125人、公卫医师30人、护士1050人。

1.严格医疗机构、医护人员审批。

1-5月份年依法依规同意设置6家医疗机构,注册了1家医疗机构,变更执业注册5家医疗机构(包括变更法人、负责人、地点、床位、诊疗科目等),依法吊销13家医疗机构,到5月31日共完成医疗机构校验59家,暂缓校验0家医疗机构。

1-5月份完成医师注册56人次,完成医师多点备案注册23人次,完成护士注册32人次,完成了214人医师资格考试报名资料的审核工作,完成了2019年副高评审资料的取回发放工作,次职称(资格)考核的材料审核和报送工作。

2.加强医疗机构管理

加强对辖区医疗服务市场秩序的整顿,规范医疗机构的服务行为,对1家医疗负责人进行了1次约谈;调解医疗纠纷9起;委托市第二人民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口腔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市中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中医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区医院对区管医疗机构的临床医师和护士进行定期考核,委托市疾控中心对区管医疗机构的公卫医师进行定期考核,对区管医疗机构注册的公卫医师进行定期考核,目前医护定期考核正在做准备工作。

3.积极推动无偿献血工作。

在疫情防控期间,积极组织、宣传、鼓励辖区居民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完成献血485000(ml),截至今年5月31日完成全年献血的76%,避免了血液资源浪费和用血紧张的情况,确保用血平衡。

(十)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严格执法

1.加强公共场所监管。

区公共场所总数为1193户,相比去年同期增加154户;其中有证公共场所为1088户,相比去年增加244户;无证公共场所为105户,相比去年减少90户;全区公共场所持证率比去年增加10%,达到91.2%,突破90%的大关。截止至5月31日对有证公共场所监督检查了350户,监督覆盖率达32.2%。

根据我市分类监管、综合执法的总体规划和要求,开展分类监管、综合执法,实行网格化管理工作。今年截止至5月31日,共受理问题157户,同比去年抄告数增加74户,现场处理140户。20年上半年共计转归抄告单位173户,剩余未转归单位38户。

疫情防控期间对全区公共场所(大型商超、住宿场所、公共浴室含足浴店、美容美发场所)开展全覆盖巡查,共巡查公共场所1214户次,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601份,发放《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宾馆酒店防控指引(试行)》、《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期间公共场所防控指引(试行)》、《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58份,出动卫生监督执法人员480人次,对其中个别单位防控工作未落实到位的约谈2户。

2.加强医疗机构监管。

根据疫情需要,区卫生监督所全体职工放弃休息时间,在区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统一指挥下,立即投入战“疫”行动,每日全方面巡查,督促辖区内各医疗机构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工作措施,同时多措并举和做好服务助力各监管单位有序复工复产。加强对辖区内疫苗接种单位的疫苗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自2月20日起,对全区14家预防接种单位和1家疾控中心开展监督检查,意在避免人员聚集引发交叉感染,指导各单位在疫情防控期间合理有序开展预防接种工作的同时科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3.加大处罚力度,落实投诉处置

加大行政处罚力度。截至目前,共立案14件,其中医疗类案件4起,公共场所类2起,传染病防治类6起,二次供水类2起,截至目前下达《行政处罚决定书》11起,涉案金额达45184.5元,对1家医疗机构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抗疫剖析材料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病媒生物控制学科 发展现状 发展规划

0 引言

控制病媒生物是对病媒生物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国家37种法定传染病中,由病媒生物传播的有10种,占27%。经由鼠、蚤、蚊、蝇、螨等病媒生物传播的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痢疾、黄热病、恙虫病等是人类重要的虫媒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疟疾、肺结核、艾滋病)之一。福建省曾经是重要虫媒传染病鼠疫、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恙虫病等的严重流行区,解放以后,积极开展病媒生物鼠、蚤、蚊、恙螨等的防制研究,鼠疫的传播媒介鼠和蚤得到有效控制,福建省的鼠疫已于1953年消灭。开展传疟媒介的防制研究,现福建省重要媒介嗜人按蚊(嗜人按蚊)已被清除,丝虫病已被消灭,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群、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而且某些已知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由于病媒生物伊蚊的大量孳生繁殖,重新出现流行,许多动物性传染病或未知的野生动物性传染病亦可能经由病媒生物的传播,从而在人群中暴发流行。我国于1986年首次在黑龙江省海林县林区发现了莱姆病。1990年又在福建省林区发现,并从蜱中分离出疏螺旋体。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对我国20个省调查发现,我国人群感染率平均为5.33%,13个省、市、区有莱姆病散在发生和流行。因此,莱姆病已成为我国一种新的重要虫媒传染病。近年来,在河南、山东、安徽等暴发流行的蜱传布尼亚病毒,在印度洋群岛和我国广东等暴发流行的基孔肯雅病等新发现的病媒生物传染病,均是当前严重威协人类身体健康的虫媒传染病。

控制病媒生物对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减少其对人群的骚扰和危害的重要性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的管理条例及国家标准相继制定、经常开展环境整洁卫生和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然而,我省近几年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相对缓慢,与当今飞速发展的社会背景、需求不相适应。因此,加紧对病媒生物防制人才的培养、培训,增强病媒生物防制研究投入力度,继续开展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从而卓有成效地预防和控制病媒传染病的防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1 福建省自然和地理气候与病媒生物控制的重要性

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由于西北有武夷山山脉阻挡寒流,东南又有海风调节,温暖湿润是福建省气候显著的特色,属典型的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多山,雨量充沛,植被良好,生物多样性是华东地区最为丰富的省份。根据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福建省卫生防疫站)王敦清、徐保海等多年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病媒生物种类数量仅次于云南,是全国最多的省份之一。

病媒生物(如鼠类、蚊、蝇、蟑螂、蜱、螨、蚤、虱、白蛉等),由其作为媒介传播的传染病占我国法定传染病的1/3以上。据调查,我国现有鼠类180种,蚊类约350种,蝇类1386种,室内蟑螂19种,蚤类520多种,螨类534种,蜱类110种,其中很多是媒介生物,这些媒介生物所致的鼠源性疾病和虫媒病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福建是病媒生物传染病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我国医学昆虫研究最早的地区。

20世纪末,鼠疫、疟疾、登革热、病毒性脑炎等病媒传染病流行死灰复燃,成为当今世界公共卫生重要问题,这些疾病除少数可应用有效疫苗控制外,大部分仍主要依靠控制病媒生物等综合措施。病媒生物控制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加强法规管理是保证病媒生物控制与社会发展和环境协调发展的保证。

病媒生物控制还可能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形象,是这个国家或城市的生活环境、文明程度和居民素质的重要标志,对于优化城市环境、改善城镇人民健康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病媒生物也是进行生物战和生物恐怖袭击的主要载体。因此,不论是从预防和控制媒介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民众健康,还是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病媒生物控制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 福建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研究历史和现状

1876年,P.Manson在厦门发现丝虫病是由致倦库蚊传播的虫媒病,从而奠基了全球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房子防治研究。1932年,冯兰洲于厦门传疟媒介的研究,首次报告微小按蚊是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解放以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为主体的病媒生物防制队伍,积极开展病媒生物的防治研究,取得显著成绩。

2.1鼠传痰病的历史与现状

2.1.1鼠疫的防治

鼠疫是南鼠疫杆菌所致的烈性传染病,鼠疫杆菌存在于啮齿类与跳蚤,并经跳蚤传染给各种动物及人类,因此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福建省是我国鼠疫流行重灾区,最著名的暴发流行源于1884年,一个已染病但尚未发病的香港客商乘商船停泊在厦门梧村引起鼠疫的暴发流行。福建省鼠疫暴发流行,根据年代流行划分,主要是:1884年~1899年暴发流行,发病20万例;1900—1919年暴发流行,发病33万例;1930一1949年暴发流行,发病19万例。福建省的鼠疫发病人数之多,流行年代之长,病死率之高在我国鼠疫流行史上是十分罕见的。由于鼠疫长期反复肆虐,我省有的乡村人口死绝成为废墟,重病户3天内死亡三代人,甚至出现今天抬尸掩埋人,明天自己病死被人埋的惨象。同时,台湾历次鼠疫暴发流行,也均由福建扩散至台湾引起暴发流行,主要流行有:1896年由厦门传人台南安平街暴发流行;1896年由厦门经淡水传至台北暴发流行;1897年由厦门传入鹿港引起台中鼠疫流行;1914年由厦门传人台北大稻埕引起暴发流行;1916年由福州传人淡水街引起暴发流行;1946年~1948年经福建撤退到台湾引起暴发、散发流行。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福建省人民政府开始在原东南鼠疫防治所的基础上筹建卫生防疫大队,并提出各级卫生防疫部门的首要任务应以鼠防为中心,号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省政府首先成立“福建省鼠疫防治研究所”,负责全省鼠防的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并在严重疫区浦城、建阳、邵武、古田、福清、惠安、同安、永安、南靖、莆田、仙游、永春、政和、周宁、福安等县成立鼠疫防治站,主要担负所在地和邻近疫区的鼠防工作,组建基层鼠防机构400余个,培训乡村卫生员15万人次,常年开展灭鼠灭蚤运动。上世纪50年代,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从鼠体、鼠疫病人和家兔中均分离到鼠疫病菌,从666份材料中分离到26株鼠疫菌,阳性率3.9%。1951年从福州分离到1份,1952年于莆田分离到2份,1953年于仙游分离到1份,1954年以后的监测未再查获鼠疫菌。福建省查获鼠类有7科15属28种,1950年一1954年先后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和臭鼩嗣鼱分离到鼠疫杆菌。黄胸鼠在鼠疫流行时是优势种,占种群50%以上,是福建省最为重要的鼠疫贮存宿主。跳蚤是鼠疫的传播媒介,全省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蚤类有7科34种,先后从印鼠客蚤、缓慢细蚤、不等单蚤中检测到鼠疫杆菌。根据地理分布、种群优势、季节消长、带菌率等流行病学的调查研究,判定印鼠客蚤是福建省鼠疫主要传播媒介。

在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发动广大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开展灭鼠灭蚤运动,我省鼠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1951年一1958年,全省灭鼠近1320万头(以群众上缴的鼠尾计),其中1953年灭鼠之最,计灭鼠418万头。与此同时,以二二三粉(油)剂喷洒或氰化钙熏蒸鼠洞灭鼠灭蚤,有效降低鼠、蚤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福建省的鼠疫暴发流行,鼠疫发病率:1951年发病1401例,1951年发病300例,1952年发病286例,1953后未再发生暴发流行。病死率随着年代的进展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呈明显下降,1884年~1859年病死率95.03%、1940年~1949年病死率79.54%、19513年病死率43.51%、1951年病死率39.33%、1952年下降为12.58%、至1952年停息。福建省鼠疫流行长达69年,波及全省56个县(市),发病823485人,死亡711685人,病死率高达86.31%。自从1953年控制鼠疫暴发流行以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卫生厅(局)、防疫站加强鼠疫的疫情、传播媒介鼠、蚤的监测和灭鼠灭蚤工作,随着灭鼠灭蚤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广泛应用溴敌隆等灭鼠剂和杀虫剂如有机氯“六六六、DDT”、有机磷“敌敌畏”、第四代拟除虫菊酯类等灭蚤的防制措施,每年开展鼠、蚤和疫情监测均未发现阳性病例。目前福建省鼠密度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居家人房已难见跳蚤踪迹,有效巩固了福建省消灭鼠疫的成果。

2.1.2出血热的防治

流行性出血热,国际上统称为肾综合征出血热,属布尼亚病毒科汉坦病毒属(Hantavirus)。流行性出血热分别为肾综合症出血热及汉坦病毒肺症侯群,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等。流行性出血热经蚤类叮咬于鼠间传递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常经由老鼠传染给人类,是一种高致命性病毒传染病。本病在我国流行广泛,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国家重点防治传染病之一,也是严重危害我省人民健康的一种鼠传病毒性传染病。福建省流行性出血热首例报告出现于1963年,在莆田县医院收治1例仙游县患者,1972年于闽东北又有病例报告。经调查研究,至今已知全省有50个县(市、区)出现暴发流行,高峰期:上世纪80年代金省发病1480例,死亡60例,病死率4.05%;上世纪90年病1134例,死亡32例,病死率为3.69%,严重流行区主要有顺昌、邵武、周宁等闽东北地区和沿海地区,闽两呈散在性流行。

为有效控制我省出血热的流行,在流行区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黑线姬鼠、黄毛鼠、社鼠、针毛鼠、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鼩鼱等携带出血热病毒抗原。开展蚤类调查,首次在我国于印鼠客蚤和缓慢细蚤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其主要传播途经是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咬伤;进食被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食物;接触带有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的尿、粪、唾液污染的物件,再触摸口、鼻。实验研究发现,带有病毒的病鼠之尿、粪、唾液亦可经正常皮肤感染致病。为迅速控制出血热的流行,我省在流行区举办防治培训班,普及出血热的防治知识,召开灭鼠动员大会,根据鼠类的生物学特性,于9月份开展以灭野外鼠兼灭室内鼠,于4月份以灭室内鼠为主,兼灭野外鼠的防治对策,使鼠的密度明显下降,有效控制了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在加强灭鼠灭蚤的基础上,对疫区高危人群推广出血热疫苗接种,保护易感人群,迅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了我省流行性出血热的暴发流行。加强疫情、鼠、蚤的种群监测,提高预测能力,为制定防治策略和及时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2.1.3恙虫病的防治

福建省是恙虫病严重流行区,也是我国较早开展恙虫病防治研究的省份之一,1951年在平潭驻军发现大批患者,病死率高达12%,经血清学检测首次作出恙虫病诊断,平潭岛恙虫病1953年~1955年发病率高达100/万左右,50年代中期年疫报约600例。为迅速控制恙虫病的暴发流行,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在平潭岛开展病媒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53年于恩庶等从患者、鼠类和恙虫中分离出恙虫病东方体。恙虫是恙虫病的唯一传播媒介,随着我国不断有新出现的恙虫病暴发流行,开展恙虫及病虫病的调查研究不断深入,至今我国已知恙虫500余种。王敦清、廖灏溶等对福建省恙虫区系分布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共发现福建省恙虫2科82种。分别从地理纤恙螨、小板纤恙螨等分离出立克次体。地理纤恙螨是夏秋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小板纤恙螨是冬季恙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福建省卫生防疫站先后对野栖啮齿动手开展恙虫病立克次体(Ot)的分离,我省已发现自然感染恙虫病东方立克次体的动物有17种,其中啃齿动物12种,食虫目1种,兔形目1种。鼠类尤其是野栖鼠类为我省主要动物宿主,分别从黄毛鼠、黑线牙鼠、东方出鼠等11种鼠类分离到Ot,其中黄毛鼠阳性率最高。此外,从家兔、猪、猫、鸡、麻雀等分离到Ot。

1954年,我省科技人员在平潭重点疫区开展恙虫病防治实验研究,次年在流行区推广,提出主要防治措施:野外活动者勿将皮肤暴露,须穿眷长袖衣裤、鞋子、手套,或擦涂防护油防止螨虫叮咬;清除营地周围之杂草或槿术,或喷洒杀虫剂(当时使用六六六、DDT)消灭恙虫。开展堵洞灭鼠运动,严防老鼠进入人房、卧室;野外劳动后洗、烫衣服保持卫生等综合性措施,发病率明显下降。自从平潭岛恙虫病防治后,福建省恙虫病相继在其他县(市)发生暴发流行报告,主要流行于沿海尤其是海岛地区,山区县(市)暴发流行较前者略轻,但全省从未间断暴发流行,上世纪60年代约300例,70年代约200~300例,80年代约100例,1990年后我国恙螨病不再列入疫情报告病种。但是,不完全的病例报告数据显示每年我省临床诊断的恙虫病病例仍达300余例。

2.2蚊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蚊虫是全球最重要的虫媒传染病传播媒介,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主要有疟疾、丝虫病、黄热病、登革热、西尼罗热等传染病。

全球已知蚊类有3600余种,1997年由陆宝麟院士主编的《中国蚊科志》记述我国蚊类361种。福建省的蚊类研究是我国开展最早且较全面的省份之一,1828年,Wiedemann报告的福州迷走库蚊Culex vagans新种,是我国最早的蚊虫研究报告,Giles(1890),Theobald(1901),Lamborm(1922)等在福建的调查均是我国早期的蚊类研究报告。1927年,我国早期热带传染病专家钟惠兰教授和林元荫氏在漳州的调查,查获蚊科5属10种,是我国学者蚊类调查的首次报道。胡梅基氏(1937)在福州发现蚊类5属20种,他们都是我国早期蚊类研究专家来闽的调查研究。省内的顾瑞岩(1940)在永安、周明蛘(1942)在沙县、唐仲璋(1944~1945)在郡武、南平、建阳等地,开展疟疾媒介按蚊的种类调查。至1949年,本省记载蚊类6属35种。上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虫媒传染病防治研究工作的开展,福建省蚊类调查有了很大进展。陈桂光、王乾章等在福州的调查,谢麟阁和廖定西在厦门,福建省卫生防疫站陈亢川、夏稚侠等(1954—1958)对全省15个疟疾、乙型脑炎重要流行县(市)开展媒介调查。此外,我国著名蚊类学家陆宝麟院士、陈汉彬、马素芳等多次来闽开展调查研究,至此福建省蚊类已知80余种。1980年后,徐保海等埘福建全省开展有史以来最为全面的蚊类调查,增加了许多福建省新记录种,至此,福建省已知蚊类12属100余种,是我国继云南、四川后发现蚊类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

2.2.1疟疾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历史上是疟疾严重流行区,根据有文献记载,福建省疟疾曾发生3次暴发流行,1937年~1938年流行高峰,发病率为3933/万,疟原虫有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我国早期蚊虫及其蚊虫传染病专家冯兰洲教授于1932年在厦门何厝开展疟疾传播媒介调查研究,发现微小按蚊是人房优势蚊种,子孢子感染率5.8%(15/281),首次发现微小按蚊为我国南方疟疾的主要传播媒介。1949年以前,福建省医疗与卫生保健缺医少药,农村普遍无诊所,仅有少数祖传式中医在行医,疟疾防治多数以中药常山等治疗。疟疾传播媒介蚊虫的防控多以艾叶驱蚊,因此,疟疾的流行基本处于地方性暴发流行状态。

1952~1955年,福建省疟疾出现暴发流行高峰,全省各县(市)均有流行,发病率最高达213.09/万。60年代术至70年代初由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批人口流动引发疟疾暴发流行,1968—1974年发病率为61.93历~238.75历,据当时不完全疫情统计,1972年全省发病512550人,主要流行于闽西北和闽东地区,闽南沿海仅少数县、市暴发流行。

1949年以后,医疗卫生保健有所改善,沿海地区村一级建立诊所,普遍使用奎宁等抗疟药,50~60年代沿海地区已无疟疾流行。60年代末70年代初闽北、闽东地区出现的疟疾暴发流行,在普及乡村卫生保健即建立村一级卫生所运动中,在地区、县、乡举办各种疟疾防治培训班,向乡村赤脚医生培训有关疟疾防治知识。政府免费供应抗疟药盐酸喹宁和伯氨喹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开展群防群治运动,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治对策,提出“送药到手,看服入口。服下才走”的防治口号,取得很大的成绩,疟疾发病率从最高期的1972年238.25/万降至1978年的2.8/万。但由于对疟疾传播媒介防制认识不足,因此较少开展媒介的防制研究,主要传播媒介种类及其生态习性不甚了解,杀虫剂仅用少量的高毒性六六六用于熏杀灭蚊。因此,疟疾流行规律仍然无根本性改变,年年出现暴发流行,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1980年,许龙善、徐保海等在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崇安县(今武夷山市)五夫乡应用Garrett-Jones数学模型开展媒介传疟能力研究,嗜人按蚊传播疟疾的媒介能量是中华按蚊的19.2倍,子孢子自然感染率0.40%(11/2745),中华按蚊未发现子孢子感染,确定嗜人按蚊是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中华按蚊为次要传播媒介。为有效防制传播媒介,迅速控制我省的疟疾流行,积极开展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生物学调查研究,先后在武夷山、将乐县等嗜人按蚊主要分布区开展嗜人按蚊的生态习性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的幼虫喜欢孳生于污染较轻,水质清洁阴凉的山区梯田(71.06%);成蚊偏嗜人血,人血指数为0.947;成蚊家栖型,吸血后90%以上栖息于人房;成蚊于4月中旬开始吸血活动,6—9月为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高峰期,与疟疾暴发流行高峰期相吻合,于12月下旬消失,生物学调查为开展疟疾传播媒介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1976年在浦城县石陂、临江、毫村乡,1980年在崇安五夫乡开展疟疾重要传播媒介嗜人按蚊的防制研究实验,以2g/m2受药量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灭蚊,试验结果显示,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当地疟疾流行。1980年~1983年在全省多次举办疟疾传播媒介防制培训班,在全省开展嗜人按蚊地理分布调查,发现福建省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三明市的梅列、三元、将乐、明溪、清流、沙县、永安,南平市的建阳、武夷山、浦城、邵武、顺昌、政和、建欧,福州的永泰等15个县(市、区),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的34.1%。

根据嗜人按蚊传疟作用、家栖性、对杀虫剂敏感和使用DDT人房滞留喷洒可有效杀灭嗜人按蚊,迅速控制疟疾流行的防治效果,重新制定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传染源防治等综合性防治对策,在嗜人按蚊种群密度高峰期和疟疾流行高峰前期的6—7月份,对闽北疟疾严重流行区14个嗜人按蚊分布县(市)实施大面积DDT人房滞留喷洒,每年一次,连续喷洒2~3年。开展复查考核防制效果,灭蚊后第一次复查发现,80.94%的分布点已末再捕获嗜人按蚊,残存嗜人按蚊占人房按蚊种群从灭蚊前的34.1%降至4.02%。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开始进口部分低毒高效的溴氰菊酯,1988年在建阳黄坑开展溴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取得良好的防制效果。为消灭疟疾,防止疟疾卷土重来,福建省实施“清除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阻断疟疾传播,巩固抗疟成果”的防治对策,对所有新出现的疟疾暴发点和顽固性病灶点开展媒介调查,复查灭蚊点搜索残存嗜人按蚊,对残存嗜人按蚊分布点以20mg/m2氰菊酯浸泡蚊帐灭蚊,有效杀灭嗜人按蚊。为彻底清除嗜人按蚊,有效巩固抗疟成果,在全省灭蚊区开展灭蚊效果考核,经反复查灭证实,现福建省嗜人按蚊已被清除。防制前福建省年年发生疟疾暴发流行,1980发病率44.90/万。实施灭蚊措施后,迅速控制了疟疾流行,1994年疟疾发病率降至0.4/万,1998年嗜人按蚊媒介区14个县、市、区均实现“基本消灭疟疾”达标考核。2004年以后,福建省未再出现本地疟疾感染病人。福建省通过实施以控制媒介为主结合控制传染源的综合性防治措施,迅速有效控制了疟疾暴发流行,为保护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作出千秋功业,现福建省的疟疾已被基本消灭。

2.2.2乙型脑炎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乙型脑炎病原体于1934年在日本被发现,是黄病毒科的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炎热,媒介蚊虫密度高,是乙型脑炎严重流行区。1953年,吴皎如等首先从脑炎死亡病人脑组织中分离到乙脑病毒,以后又先后从病人血液中分离到多株病毒,首次证实福建省乙型脑炎的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查清漳州和泉州地区是福建省乙型脑炎最为严重的流行区,漳州地区发现率高达45.16/10万,病死率为50.00%,7月、8月、9月为暴发流行高峰期。开展乙型脑炎宿主和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确定猪是主要宿主。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开展媒介调查显示,三带喙库蚊是福建省沿海乙型脑炎流行区的优势蚊种,偏吸猪血兼吸人血,其种群密度高峰和季节消长与当地乙型脑炎流行相吻合。根据病毒分离和流行病学与媒介的调查结果,判定三带喙库蚊是主要传播媒介。上世纪60年代末,由于乙型脑炎疫苗的研制成功,1970年初普遍对儿童实施免疫接种,同时在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区对人房和猪舍开展DDT滞留喷洒灭蚊,明显降低三带喙库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疫情,1970年发病率为1.99/万,1975年降至0.386/)7(965例)。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加强计划免疫工作。重要杀虫剂DDT也已在我省主要蚊虫传染病疟疾与乙型脑炎流行区普遍应用于灭蚊,乙型脑炎的暴发流行已得到有效控制,1980年,福建省乙型脑炎发病率下降至0.22/万(583例),2005年0.0099/万(35例)。为了防止乙型脑炎在局部地区重新暴发流行,福建省加强各级传染病疫情疫报,在不同地区建立日本脑炎监测点,开展传染原监测包括猪的带毒率和人群乙型脑炎免疫水平的监测,开展媒介种群密度和季节消长监测,有效预防和控制了乙型脑炎暴发流行,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近年来,福建省乙型脑炎每年仅出现少数病例。通常呈散发性发病,是全国发病率较低的省份之一。

2.2.3登革热与传播媒介的防制

登革热是由蚊虫传播的登革热病毒传染病。福建省登革热最早报道见于1873年厦门的暴发流行,全岛75%1)2上的人发病。1940年和1944年在厦门和福州发生局部流行,此后福建省50余年未见报道。改革开放后,福建登革热流行始于1999年福州仓山区城乡结合部的暴发流行,由于初次暴发流行,对登革热不了解,延误诊断和防治措施,导致疫情波及3乡镇18行政村,发病1549例,首发病例连板村村民1420人中,发病561人,发病率39.51%,免疫萤光法检测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本次暴发流行的传播媒介,布雷图指教高达175.5,刺叮率为42.3只/h.m(人工小时)。开展清除孳生地和氟氯氰菊酯滞留喷洒防制措施,迅速控制了流行。2004年,登革热笫二次在福州暴发流行,PCR检测系登革1型病毒,首发病例出现于台江区(73例),波及连江县(15例)和闽候县(7例),白纹伊蚊布雷图指数分别为33.7、76.0和128.0。由于是继1999年的第2次暴发流行,已有应对经验,实施紧急防控措施,迅速控制疫情,共发病95例。2007年莆田涵江暴发流行,8月19日出现首例病例,9月23日后进入发病高峰,10月1日后开始呈下降趋势,10月8日后无新发病例,期间共报告病例103例,本地病例102例,经检测证实为登革Ⅱ型病毒,白纹伊蚊为传播媒介。2008年全省报告25例登革热病例,其中,莆田涵江区发生1起登革热暴发流行,共报告本地感染11例登革热,应用PCR方法确定为登革Ⅱ型病毒,该起疫情的首发病例可能系一从马来西亚回国人员。台湾、福建登革热流行与全球一样,有越发严峻之势。

2.2.4丝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防治

福建省丝虫病自1872年Manson在厦门的研究至1948年陈国忠等零星报告福建省丝虫病疫情外,从未开展流行病学与防治研究。1953年~1957年,唐仲璋院士等在全省开展丝虫病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的纯马来丝虫病与班氏丝虫病的流行区,班氏丝虫主要流行于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等沿海地区,马来丝虫则主要流行于三明、南平、龙岩等山区丘陵地区,两种丝虫病混合感染则流行于沿海与山区相交地带。继唐仲璋调查之后,1958年开始,福建省卫生厅组织省、地、县卫生防疫站在全省开展血丝虫病普查普治工作,调查遍及68县(市、区),血检113l余万人次,占当时全省人口的70%,检出微丝幼血症893410人,阳性率7.9%。根据1958年~1982年的调查结果统计,福建省有约208万丝虫病人,是全国丝虫病流行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开展丝虫病传播媒介调查,发现致倦库蚊是沿海班氏丝虫病的传播媒介。1978年和1980年分别在永泰县赤里和建阳县周墩开展马来丝虫病传播媒介的调查研究,发现嗜人按蚊是福建省马来丝虫病的传播媒介。

福建省在1958年开展的丝虫病全民普查普治运动中,采用乙胺嗪(海群生)大剂量短程治疗为主,取得良好成绩。在开展丝虫病普查普治运动中,根据福建省马来丝虫病与疟疾一样,主经传播媒介为嗜人按蚊,且该蚊对杀虫剂敏感的特点,结合疟疾媒介防制工作,在马来丝虫病流行区实施DDT人房滞留喷洒防制措施,有效降低嗜人按蚊的种群密度,迅速控制了马来丝虫病的流行。1988年卫生部考核组抽查复核,确认福建省基本消灭丝虫病达标。2007年经WHO考核,确认我国包括我省已消除淋巴丝虫病。

2.3蜱传疾病的历史与现状

蜱、螨属蛛形纲,是多种病毒性传染病的传播媒介,蜱有硬蜱和软蜱,经蜱传播的主要传染病有蜱传森林脑炎、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莱姆病、蜱传回归热、北亚斑点热和埃立克体病等。全世界已发现蜱类有10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蜱类100余种。福建省蜱螨类的研究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蜱、螨类研究著名专家王敦清、廖灏溶等在福建开展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蜱类有30余种。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由蜱传的共患疾病,1990年,潘亮等根据流行病学、血清学和临床首次报告福建省6例典型莱姆病和9例非典型莱姆病,主要分布于邵武、建瓯、浦城、沙县、漳平等山区林业工人。并从社鼠、针毛鼠、裼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检测到特异抗体,从社鼠和裼家鼠分离到病原体。1995年,廖灏溶报告福建省蜱类有2科8属28种,潘亮等从粒形硬蜱分离出病原体,认为粒形硬蜱可能是福建省莱姆病主要传播媒介。我国莱姆病尚未列为国家疫报传染病,如同美国和台湾一样,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福建山区莱姆病的病例将越来越多。

2.4开展病媒生物及种群密度、抗性监测工作

2.4.1病媒生物种群与生物学调查

解放以前,福建省自行开展的病媒生物研究几乎是空白。解放以后,在全省开展病媒生物种类分布与生物学的调查研究发现,福建省鼠、蚤、蚊、蝇、蟑、吸血虻、蠓、蜱、螨等1800余种,新种约60余种,是我国发现病媒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之一。黄耕诚等在国内首次对澳洲大蠊和褐斑大蠊的生物学及生态学作了较为科学、全面的实验室和现场调查。研究结果已录入《我国室内蜚蠊的种类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并提出澳洲大蠊的分布界限在北纬27°30′以南的概念,其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正相关;黑胸大蠊的分布、种群比重与年均气温呈负相关。在全国率先开展蜚蠊垂直分布的调查,据对武夷山(挂墩,海拔1200m)与戴云山(九仙山气象台,海拔1650m)的调查,发现蜚蠊种类受海拔影响,即随海拔的高度增加,其种类逐渐减少。在海拔1650m处仍有美洲大蠊与黑胸大蠊生存。并在国内首次开展澳洲大蠊、褐斑大蠊对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调查。陈金秋等在国内首次报道从美洲大蠊检出迪氏奇尾线虫和E1-tor弧菌,并对其携带E1-tor弧菌的期限,通过人工感染的方法在实验室进行试验研究。

2.4.2蚊、蝇、蟑、鼠种群密度监测工作

近年来,为促进我省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的防控和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工作的开展。2010年,省卫生厅正式下文。在我省选择疟疾、登革热、乙脑、痢疾、伤寒、甲肝及鼠传疾病好发地区,分别开展蚊、蝇、蟑、鼠及抗性监测工作,先行选择27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开展此项工作,以后逐步转入常态监测。经过持续监测,基本掌握了我省四害(蚊、蝇、蟑、鼠)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四害本底及变化动态,对今后制定、开展防控策略与评价防控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2.4.2.1蚊蚴监测

分别在台江区、仓山区、涵江区、晋江市、石狮市开展蚊蚴监测。共检查容器12406个,阳性容器376个,阳性率3.03%、其中福州市台江区、莆田市涵江区蚊蚴容器阳性指数较高(详见表1);全年蚊蚴季节消长见图1。

2.4.2.2成蚊监测

经统计,共布放诱蚊灯864个(次),诱蚊2896只,蚊类总平均密度达0.5586只/灯/小时,其中致倦库蚊占62%,三带喙库蚊占23%,白纹伊蚊占13%,中华按蚊仅占2%。2010年,自1月上旬至4月上旬均未监测到蚊类活动,4月开始监测出蚊类活动,以6月蚊类活动最为频繁,7~8月逐渐减少,9月略有回升,10月至12月逐月减少,12月下旬减少到极底(详见图2)。

2.4.3蝇类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蝇类监测在连江县、龙海市、宁德市、上杭县、思明区、仙游县等六个单位开展。经统计,共布放蝇笼471个,捕蝇7822只,总平均密度指数16.61只/个,其中宁德市较高,仙游县、上杭县较低。

蝇类构成比以大头金蝇为最高,占30.67%;丝光绿蝇和家蝇次之,占14.83%、14.36%;巨尾阿丽蝇最少,仅占0.36%;厩腐蝇略多,占0.77%。2010年,蝇类1月份极少活动,自3月份开始出现活动,4~6月份是活动高峰期,7~8月份下降,9月份活动回升,随后逐月减少(详见图3、图4)

2.4.4蟑螂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蟑螂监测点设置于龙岩市、莆田市、永安市和漳州市。合计布放诱蟑纸屋4694个,其中840个纸屋诱获蟑螂,纸屋阳性率17.9%。诱获蟑类7893只,密度指数1,68只/个。以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98.24%,美洲大蠊占1.634%,黑胸大蠊仅占0.127%。莆田市纸屋阳性率较高(30.98%),永安市较低(3.93%)。蟑螂全年均有活动,以1月份较低,6—8月份活动较为频繁(详见图5、图6)。

2.4.5鼠监测数据结果分析

鼠情监测在海沧区、南安市、沙县、邵武市及武平县开展。合计布放鼠笼(夹)14400个,捕鼠446只,平均鼠密度3.097%。以邵武市鼠密度较高(7.05%),武平县和海沧区较低(1.65%,1.66%)。全年以4月、5月份鼠密度略高,纵观鼠类季节消长曲线,可见鼠类活动呈明显的起伏(详见图7)。

3 成立消杀研究室及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

为了贯彻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消杀灭工作的通知》精神,福建省卫生防疫站于1980年3月20日成立了消毒杀虫科,1983年更名为消毒杀虫研究室。消毒杀虫研究室的基本任务是消除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危害,改善环境卫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消毒杀虫研究室成立后,在站、厅领导下即致力于病媒生物、病原微生物的调查研究,消毒杀虫药物的研究,消毒杀虫药械、一次性医疗卫生用品的监测、监督,培训基层消毒杀虫技术人员。指导各地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协助省卫生厅相关处室开展有关消毒杀虫工作。

1980年前,全省卫生防疫系统从事消杀灭的专门机构只有福州市站1个科,随着卫生部和省卫生厅的重视,以及省卫生防疫站的宣传动员和对骨干力量的培养,全省卫生防疫站逐步有了兼职、专职人员或设立专业科室,负责开展各地的消杀灭工作。

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福建分会的关怀、支持下,经福建省卫生防疫站消杀科室积极倡导、认真筹备,于1989年4月成立消毒学会。为适应消毒、杀虫、灭鼠工作的需要,在省卫生厅与省爱卫会支持下,按闽预会(1991)第05号文决定,于1991年6月13日扩大更名为福建预防医学会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按学会管理原则,现已产生四届委员会委员,2012年产生第五届消毒、杀虫、灭鼠专业委员会。学会先后在泉州、长乐、屏南、泰宁、连城、清流、周宁、永春召开8次学术交流会,有300多篇论文参加交流,活跃了各地经验交流与学术气氛。学会成员在全省各地开展消毒、杀虫、灭鼠工作中充分发挥了技术性指导作用,为当地除害防病、创建卫生乡(镇)、城市做出了积极贡献。

4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治获得科研成果

许多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传染病须经媒介生物的传播而扩散,由此媒介防制是有效控制进而消灭传染病的重要措施,某些虫媒传染病如疟疾、登革热至今仍未成功研制疫莆,甚至至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登革热),由此媒介治理是有效控制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重要手段,或是唯一的手段。福建省开展大量的病媒生物防制研究,为控制和消灭传染病作出重要贡献,获得国家、省、部级科研成果项目如下:

(1)《福建省流行性乙型脑炎媒介昆虫的研究》,1978年,福建省科学大会奖(陈亢川等)。

(2)《首次从蚤体内分离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及流行性出血热传播途径的实验研究》,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李世清等)。

(3)《病媒恙虫病研究的新进展》,1988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廖灏溶等)。

(4)《凯素灵药笔的研制及触杀蜚蠊效果观察》,1988年,省卫生厅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二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则铨、工碧桑)。

(5)《我国室内蜚蠊分布及主要种类生活习性的调查研究》,1988年,被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卫生部评为部(委)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黄耕诚等)。

(6)《福建省嗜人按蚊的调查研究》,199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许龙善等)。

(7)《班氏和马来丝虫病的系列研究》,1993年,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刘心机等)。

(8)《杀虫净研制》,1993年,省卫生厅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陈金秋、林立旺、王碧桑等)。

(9)《福建省莱姆病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1994年,获得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潘亮等)。

(10)《恙螨生物系统分类的研究》,1994年,获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王敦清、王灵岚、孙玉梅)。

(11)《新灭蚊幼(5%孑孓灵颗粒剂)药剂的研究及应用》,1997年,被福州市人民政府评为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黄耕诚、陈金秋等)。

(12)《福建省主要传疟媒介嗜人按蚊生物学及其防制研究》,2009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13)《福建省登革热传播媒介生物学与防制研究》,2010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徐保海等)。

5 病媒生物及其传染病防制的挑战

5.1病煤生物的扩散将导致新的或潜在的病媒传染病发生

由于全球都市化的迅速进展,全球商贸和旅游业的迅速增长,许多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如飞机、轮船等成为媒介扩散的最好工具,如原分布于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日本等典型东洋区蚊种白纹伊蚊,如今已扩散致全美洲、欧洲、澳洲、非洲等地区。某些新的和旧的虫媒传染病(如登革热、西尼罗热等)在全球暴发流行越严重。蚊虫传播的重要传染病疟疾至今仍是全球三大传染病之一,至今人类尚未成功研制疟疾疫苗,因此,媒介的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疟疾暴发流行的有效对策。登革热至今既无疫苗,亦无有效治疗药物,因此,蚊虫防制是预防和控制登革热暴发流行的唯一手段。由于蚊虫在病媒生物防制的重要性,因此,蚊虫防制研究仍然是人类同虫媒传染病防治最为重要的领域。

5.2急需加强病媒生物抗药性监测和筛选有效杀虫剂

20世纪中期,使用DDT等杀虫剂防制媒介按蚊,是国内外控制和消除疟疾的主要措施之一,曾取得显著的成效。但使用不到10年,蚊媒对DDT的抗药性便成为灭蚊的一大障碍a抗药性的产生与杀虫剂的使用密切相关,如:有监测资料表明,家蝇自然种群对6种杀虫剂存在不同程度的抗药性,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抗性有的地方高达40多倍,许多地方的抗性倍数在20—38倍之间;其次为氯氰菊酯、敌敌畏、氯菊酯。抗药性严重影响杀虫剂防治效果。可见,加强媒介按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之高。1993年,美国中西部9个州洪水泛滥,为了预防虫媒传染病流行,准备使用杀虫剂灭虫,但9个州缺乏病媒害虫抗药性资料,后来发现害虫对准备使用的杀虫剂已经产生相当程度的抗药性。为此,美国CDC建立了病媒抗药性监测网。开发一个新杀虫剂,从开发到市场应用一般需10年时间,花费约1亿美元。应该说,近10年成功进入市场应用的新杀虫剂很少。由此也可看出,加强对抗药性监测与抗性产生机理研究具有十分重大意义。

我省对病媒生物抗性研究工作一直较弱,曾于上世纪80年代(蚊、蝇)、90年代(蚊、蟑)开展过一些这方面的工作,然后中断了,直至2011年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又开始了这方面的工作,并于2012年7月在福州举办“福建省病媒生物(蚊、蝇、蟑)抗性监测技术培训班”,为我省9个设区市CDC与平潭实验区CDC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今后应加强抗药性的监测工作,通过定期监测,了解各种病媒生物对当时使用的杀虫剂的敏感性、各地病媒生物抗性水平及分布情况。为抗性治理对策的研究、合理选择有效的杀虫剂提供科学依据。

5.3探讨无环境污染、可持续发展的生物灭虫方法是未来病媒生物防制的方向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病媒生物防控领域在增多,对防控措施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大型运动会、交易会及各种根据地方特色组织的旅游搭台、经贸唱戏的大型活动等,不能单纯依靠药物来控制医学害虫。实践证明,彻底的环境治理远比反复使用化学药物效果更好、更彻底。不搞环境治理,即使突击杀灭取得一定效果,也达不到巩固的目的。必须坚持环境治理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政府重视,部门监督,责任落实,常抓不懈,全民参与,科学防治。建立病媒生物预防控制责任制和长效机制既是国家法律规定的内容,也是实行病媒生物防控动态管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有效措施。病媒生物可持续控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现,从社会、经济和自然方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5.4“除四害”创建卫生城市,是公众对改善卫生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的新要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旅游和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病媒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为病媒生物繁衍提供了温床,1991年德国小蠊在我省只有部分地区分布,但由于通过汽车、火车、轮船的传播,目前我省各地区都有德国小蠊侵害。在新环境、新形势下如何评估病媒生物给人类健康带来的风险,以及依法防控和降低病媒生物危害是各级爱卫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面临的新课题。病媒生物控制不但是病媒传染病预防控制的重要措施,也是改善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5.5病媒生物控制科学人才的培养

2010年之前,南于长期没有专项经费与行政指令性任务,我省各地消杀监测工作开展的较少,专业人员队伍也不稳定,各地CDC负责病媒生物防控工作的兼、专职人员经常变动。现在除泉州市CDC有消杀科、厦门有病媒生物控制科外,其他地市均无相应科室与专职人员。这几年,我省消杀培训工作尽管开展了不少,但由于人员不稳定,培训效果不佳。现我省病媒生物防制专家相继退休,专业人才培养面临危机,市、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几无病媒防制专业人员,由此严重影响我省病媒生物防制工作的开展,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病媒防制投入是关键。

6 病媒生物控制科学发展趋势预测

6.1构建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体系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WHO),还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均围绕病媒生物防治的实际需要来制定标准,力求使病媒生物防治的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标准予以指导和规范,这些技术标准基本上涵盖了病媒生物防治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对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一直缺乏相应的管理法规和配套的技术标准与规范,无法适应新时期卫生防病工作对病媒生物控制的要求。

为了健全我国卫生标准管理体系,进一步推动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标准化建设,卫生部于2006年11月23日在京召开了病媒生物控制、医疗服务等7个专业标准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卫生部马晓伟副部长及政法司、疾控局、医政司、规财司和人事司等有关司局长和各专业的全体委员200余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全国病媒生物控制标准专业委员会秘书处挂靠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该委员会由来自公共卫生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农业与科研院所、出入境检验检疫等部门的15名专家委员和1个单位委员组成。科技部于2006年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评估及关键控制技术标准研究》课题列为“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关键技术标准推进工程”中“卫生安全重要技术标准研制”(2006BAK04A11)的研究项目。目前课题已经构建了病媒生物危害风险分析标准体系,结合国情,优先制定一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中急需的标准,现已完成了3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的报批稿,相关成果已经成功运用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公共卫生保障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今后这项工作势必会加快步伐,以病媒生物防治实际需求为导向,建立完善的符合自身国情的病媒生物控制技术标准体系。这些标准的制定,对我国病媒生物控制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2理想杀虫药械的研发

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过程中,化学防制仍是当前最主要的控制手段。近年来,杂环类杀虫剂在世界范围内发展最快,由于它具有超高效、杀虫谱广、作用机制独特、对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正在逐步取代高毒高残留药物,成为防治害虫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一些杂环类杀虫剂的合成工艺较为复杂,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不利于大范围内推广应用。因此,进一步降低现有杂环类杀虫剂的生产成本将对这类杀虫剂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昆虫生长调节剂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安全.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然而,昆虫生长调节剂也有其局限性,如作用活性谱较窄、速效性较差、施用时间十分苛刻等,因而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常规杀虫剂。但已商品化的品种向我们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昆虫生长调节剂作为新一代杀虫剂,经过结构的修饰一定会有药效更高、作用更迅速、使用更方便的新品种出现。

虽然化学防治的核心是卫生杀虫剂,然而,杀虫效果的好坏,则取决于化学药剂及器械与施药方法的合理配置和正确应用。施药器械是撒布药剂的重要工具。其操作使用得当与否,直接影响杀虫效果、工作效率等。杀虫效果的好坏取决于药剂、器械、应用技术三方面的因素,三者必须密切结合。不同剂型的药剂只有通过与之匹配的器械,才能充分显示其药效。好的药剂,如施药器械操作使用不当,既不能达到均匀撒布、杀灭害虫的目的,又造成器械的损坏和药物的浪费,尤其是在要求迅速扑灭烈性虫媒传染病的紧急关头,器械如果不能正常使用,将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药剂、器械及施药方法三者构成了一个药、械、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可分割的系统。

6.3病媒生物控制将逐渐转化成商业化运转的服务性行业模式

PCO是中国的朝阳产业。近年来,PCO在广州、上海、北京等大中城市迅速发展,并对当地的有害生物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各种大型活动中传染病的预防控制起到积极作用。鼓励单位签订有害生物防治(PCO)协议,使病媒生物孳生地处理、定期监测、化学防治、效果评估融为一体。

7 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思路与战略任务

7.1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加大投入力度

病媒生物控制是公共卫生问题,属政府行为,应列入政府财政开支预算,加大投入力度,建立规范的病媒生物防治机构。我省病媒生物预防控制与国内先进省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在专业队伍建设、研究设备、经费投入、以及PCO队伍数量、市场规模等方面都无法相比。2006年,为增强奥运病媒生物保障的技术储备能力,提升首都病媒生物防制技术水平,北京市政府为北京市CDC启动了3年实验室建设项目,包括病媒生物密度监测、病媒生物生态模拟试验、病媒生物种类鉴定及标本保存、病媒生物抗药性基因快速检测四大系统,总金额800万元。而我省CDC消杀科用于病媒生物控制研究的总装备不上10万元。如何加强我省病媒生物控制队伍建设、提高防控科研水平、打开新局面是我省病媒生物控制学科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实际问题。我们应当学习借鉴其他兄弟省病媒生物防治经验,结合实际,从经费投入、机构设置、人员构成、网络建设、长效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着手发展我省病媒生物防治工作。

7.2以法律为依据、以“国标”为指导,建立病煤生物控制学科创新平台

加强病媒生物控制专业队伍建设,培养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加强多学科协作攻关,研发成本低、污染小的病媒生物控制新方法、新技术。开展多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学术交流,以此推进病媒生物控制学科的发展。

7.3加强监测敏感性,防范病媒传染病发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口流动更趋频繁,输入性疟疾防制成果巩固构成很大威胁。因此,除了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回归人员和外来人员管理与重点监测,及时发现和治理传染源外,还应继续开展对疟疾主要媒介生态习性的调查研究,及时掌握主要媒介生态习性、吸血行为动态变化,以便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继续巩固已经取得的疟疾防制成果。因此,在疟疾防治中仍应继续加强媒介的监测与控制,警惕因中华按蚊密度升高而导致疟疾疫情回升。

7.4加强监测、风险评估和控制规划制定,强化风险应对能力

上一篇:假期剖析材料范文 下一篇:建筑材料剖析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