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2 05:58:56

机械与电子论文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1篇

在1930年以前,工业的制造很多还以动手制作为主。普遍使用老式的仪表来操纵湿度、温度、压力、速度等,开始掌握了机械控制的根本原理。计算机控制系统的产生以及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进展,使数字技术完成了制造的参量把握以及过程操纵。目前普遍使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主要有:PID,模糊控制(FIC)以及变结构控制。PID是完美控制理论的标志,FIC是使用模糊数学理论,经过仿照人的综合判断以及很相似推断的过程,从而使算法的适应性、可控性和合理性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对于繁杂的系统,变化的量很多,模糊控制能够比较好的处理问题。变结构控制对于线性和非线性系统都适合,以及对于控制系统的调节、跟踪等系统都非常适用。

2机电一体化在工业上的应用

计算机和机械电子这两种技术的合并使用,不仅仅限制在工业制造方面上,通过对以下几个例子的分析,能够看出它已经融入到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2.1工业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有很多用处、能够反复编程的、多自由度的、有很多性能以及能实施自动操纵的操作机构。对于很多简单的、可重复做的工作可以用机器人去做,能够减少劳动强度,使劳动环境变得更好,使人身安全得以保障,加大了生产力度,使用的材料变得更少,还能让产品的质量更好。

2.2自动售货机

自动卖货的机器是由买家挑选货品的类别,外面投进去的货币是经过光传感器辨认货币的值的大小,并且通过PIC使数码管展示其大小,经过判别等一系列的操作完成项任务。CPU经过PLC限制物品的如何移动,经过传动装置把物品移动到出货口,高档的自动卖货的机器还可以有找零钱的功能。自动售货机的使用,使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得以节省。

2.3农业方面的应用

从目前农业机械的检查测试可以看出,从单个变量到智能化终端的转变,人机交互界面越来越和谐。它能够在屏幕上显示,任意挑选不一样的机组,及其不一样地方的终端信息,能够任意使用数据库的信息,按照操作者的不同需求,可以在屏幕上展示语音、数据、图形等可用的信息;也能把操作的指令、决策按时的送给农机上的智能操作终端,完成自动化的农业制造。

2.4电脑横机

最开始的横机是用手来操纵的,仅仅可以实施很简单制作。但是产品颜色样数的加多,电脑横机便开始产生。设计人员能够使用电脑策画花的类型,使用特别的软件进行数字方面的完善,用计算机指令系统来操作机械的弯沙、脱圈、垫沙等步骤自动完成整个制作,制造成果显著提升。

3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的融合发展应用

3.1计算机技术与机械电子技术融合的简介

机电一体化是计算机技术和机械电子技术协同产生的,把电子技术用到动力功能、控制功能、信息处理功能中去,而且联合着计算机软件系统、机械装置一起使用,把几种技术合并在一起,就生成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的联合,让他们有了更好的进展,这样不但能用在工业生产中,而且它的联合进展已经进入到了人们生活以及工作的每一个方面。

3.2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的领域

在柔性制造系统中,机电一体化技术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使用。这个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包括计算机、数控机床、自动化仓库。能够按照总装线的条件,对工件实施随机地、按照数量地一批一批的加工,而且还能对不一样品种的零星的零件实施制造和加工。计算机技术、机械电子技术合并在一起之后,可编程控制器是使用它最多的。它对继电接触器故障多、消耗能量多的缺点实施了改造,而且能够完全顾及加工的需求,实施不一样的控制程序的制作。

4结语

计算机信息技术、机械电子技术的合并到一起的发展,来源于机械制造的领域,机械工业中十分重要的革命是产生了机电一体化,科学技术的日渐进展,就会使多种技术交融进展的情况更加突出。而且还要渐渐的归纳除去搅扰的经验,探索新的技术,适宜新的形势,才会保障系统的安全、平稳。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2篇

1.1不同的设计方法

与传统的机械工程相比,机械电子工程已经超越了单一的学科,显而易见,机械电子工程是一个交叉学科,它充分的融合机械技术与信息技术,这就要求其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应用自己的设计方法,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之中,设计人员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这种设计方法是机械电子工程设计之有的方法。

1.2产品上的差异

机械电子工程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其产品上的与众不同,与一般的产品不同,机械电子产品的结构看似简单,但是在实际的设计与开发过程之中却融入了很多先进的技术与理念,这就远远的超越了传统的机械,这就是产品的外观更加的轻盈小巧,同时可以实现更加的智能化与现代化,是生产力飞跃的具体体现。

2.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过程

前文已经讲过,机械电子工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孤立学科,它是一个涉及机械与信息技术的交叉学科,又受到人工智能理念的影响,因此是一个典型的交叉学科。正是由于该学科的复杂性造成该学科在形成的过程之中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相反,该学科在形成的过程之中经过了很多阶段,经过相关的发展才最终形成现阶段的机械电子工程:

2.1机械电子工程学的开端

机械电子工程学的起步阶段是传统的手工生产,在这个阶段,机械电子工程学的发展十分的缓慢,这是由于此社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相对较为低下,劳动力资源相对也较为匮乏,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比较缓慢,但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之中,机械电子工程还是逐步的发展起来了。

2.2机械电子工程学的高速发展阶段

机械电子工程学的高速发展阶段主要是流水线生产线的成功应用,这一时期的生产过程已经具有了相应的标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并不断的拓展机械电子工程产品的种类,逐步满足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2.3机械电子工程的成熟阶段

进入21世纪,机械电子工程逐步走入其成熟阶段,逐步的形成了其特有的生产体系与发展体系,并实现了与现代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完美融合,进入了现代机械电子工程的成熟阶段,不断的促进现代生产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3.人工智能的发展史

3.1萌芽阶段

人工智能的萌芽阶段起源于法国,当时法国科学家首先研制出了第一部计算器,从此世界开始了人工智能的研究之路,直至冯诺依曼发明第一台计算机。人工智能在其萌芽阶段和其他技术一样,发展打偶较为缓慢,但是却为后来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2第一个发展阶段

1956年美国人第一次提出“人工智能”的命题,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这是引起人工智能第一发展高峰期的标志。这一阶段的人工智能属于较为简单的发展阶段,主要针对的的任务是:博弈、计算以及证明等任务。在这一阶段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一阶段的主要贡献是大大的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人们认识并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可行性,对人工智能后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3.3第二个发展阶段

1977年全球召开了第五届人工智能会议,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第二个阶段的开始,由此之后,人们认识到知识工程对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并不断的进行相关的发展与研究,促使人工智能与实际生产相结合,逐步的推进了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与进步。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人工智能获得了巨大的飞跃,并表现出广阔的市场前景,在不确定推理、分布式人工智能、常识性知识表示方式等关键性技术问题和专家系统、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理解、智能机器人等实际应用问题上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4.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机械电子系统具有不稳定性,这就使得机械电子系统在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处理上比较困难。推导数学方程的方、建设规则库的方法以及学习并生成知识的传统方法,虽然在解析数学方面具有精密性,但是这些传统的方法还只能适用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系统。然而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系统是纷繁复杂的,往往会需要一个系统能够处理多种信息类型。人工智能建立系统所采取的方法中,主要使用的是神经网络系统和模糊推理系统。神经网络系统能够实现对人脑结构的模拟人,能够分析数字信号并给出参考数值。而模糊推理系统则是通过模拟人脑的功能,来实现对语言信号的有效分析。在处理输入输出的关系上,这两种方法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各自的差异性。神经网络系统在信息的储存上是采用分布式的方式,而模糊推理系统则采用规则方式实现信息的储存。神经网络系统输入时由于每个神经元之间都有固定联系所以计算量一般都很大,而模糊推理系统的连接是不固定的,所以其计算量相对较小。人工智能系统的建立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现代机械电子工程发展与进步。在实际的机械电子工程的设计工作之中,我们必须依靠相应的人工智能技术植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与此同时最大限度的促进人工智能功能的实现。很显然这个过程相互促进的过程,只有在发展之中充分的考虑两只之间的相互结合,不断的开拓出全新的技术,促进两者之间的更好的融合才能不断的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不断的促进其进步,实现机械电子工程的不断发展,推进人工智能的持续进步。

5.结束语

机械电子工程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可以极大地提高现代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产条件,促进人们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实际的发展之中,我们必须充分的认识到人工智能与机械电子工程之间的关系,抓住两者发展的共同点与相通点,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3篇

一、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与特征

(一)发展历程

在机械电子工程发展初期,主要体现为手工制作,生产力水平较低,资源技术等对其发展产生制约。为了提升生产效率,逐渐朝着机械工业方向发展。在生产线阶段,机械工程己逐渐发展到流水线生产,实现标准化大批量生产,.这一生产模式使劳动力得到解放,生产力水平大大提升,同时生产效率也得到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部分生产仍就以进口为主,生产成本较大,在市场方面缺少适应力舀灵活性较差,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在机械电子产业发展阶段中,产品生产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对于不断变化的产品需求产业化发展能够满足。

(二)机械电子工程主要特征

机械电子工程是复杂综合性学科,同各类学科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机械电子工程发展要以计算机、电子以及机械为基础,结合其他学科做出合理、科学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求每一个模块都能够实现有机结合,进而使得各个模块都能将其最大优势发挥出来。机械电子产品内部结构简单明了,并不复杂,无需复杂原件的投入,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产品性能得到提升,进而扩大消费市场,

二、人工智能简述

人工智能是一门复杂,并且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所涉及到的学科比较多。也可以说,21世纪人工智能是最伟大学科之一。人工智能实现了对人的智能模拟,并且能通过计算机使认得智能化得到进一步的延伸,人工智能这门学科有着较好的发展潜力。人工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主要经历下列几个阶段。

初步阶段。人工智能在17世纪开始发生萌芽,法国在这一阶段成功诞生世界上的第一部计算机,这一计算器只是单纯的能进行加法简单运算,但是仍就轰动世界,进而在世界范围内,对这项技术开始进一步研究。在最初阶段,人工智能并没有明显的进展,主要是在实践的过程中积累与总结知识,这为今后人工智能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发展初始阶段。美国人在二十世纪首次提出人工智能专业用语。在这个发展阶段,人工智能主要以证明与阐释为主要体现,在这一时期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就是首要任务。

发展起伏阶段。随着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不断深入研究,人工智能也处于持续的发展阶段,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要想使人工智能模仿和人类思维同步是非常困难的。大部分对于人工智能的科学研究仅仅是停留于简单映射层面,.对于逻辑思维的研究仍就没有突破性进展。不论怎么说,在发展的起伏阶段,人功能智能也在发展中得到了技术创新,特别是在系统方面、计算机机器人以及语言掌握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

起伏阶段发展以后。在这一阶段,人工智能的相关研究得到了发展,尤其是第五届国际人工智能联合会议的召开,人工智能逐渐朝着知识层面的方向发展,大部分的人工智能研都会结合相应的知识工程,在这个阶段中,人工智能发展的高度是前所未有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工智能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稳步发展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人工智能研究方向发生重大转变,由原本的单一主体朝着集中统一主体的方向发展。关于人工智能在实际中的运用以及研究,受到了互联网技术的影响。网络的普及与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在传送方面发生率重大性变革。在人们逐渐进入信息化社会后,在信息有效处理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模拟设计方面,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需要人工智能的大力支持。

三、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社会不断的进步,对于信息人们越来越重视。在21世纪,互联网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同时信息的传递也逐渐注入新鲜血液。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说明人们正朝着信息时代的方向迈进,在社会逐步信息化以后,更加需要有人工智能这一技术的支持,特别是机械电子工程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机械电子系统本身缺少一定的稳定性,这样在机械电子工程设计方面就有着较大阻碍存在。在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处理量持续增大,并且较为复杂,有些时候需要同时对不同类型的信息进行处理,所以需要采取人工智能的支持才能完成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主要包含模糊推理系统、神经网络系统这种两种方法。神经网络系统倾向于对人脑结构的综合分析,模糊推理系统更加重视对于语言信号的分析与理解。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仅仅采取单一的人工智能方法,明显己经无法适应目前社会中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所以,对于人工智能相关问题的研究正逐渐朝着多方位、全面的人工智能方向转变。多方位全面人工智能系统通过模糊推理系统和神经网络系统相互统一的方式,扬长补短,将二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二者的优势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总结

人工智能同机械电子工程之间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逐渐产生崭新的行业。首先通过现代科技逐渐,将人工智能融入到机械电子工程中,使机械工业发展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其次随着机械电子工程发展难度的加大,对于人工智能也就提出来新的要求,这从某种程度上来推动了人工智能发展。在将机械电子工程与人工智能有效结合的基础上,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同时也能促进有关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这种效应将会对整个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使我国经济得到全面发展。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图书馆;信息时代;创新与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30-0104-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职图书馆作为文献储存、管理和传播的载体机构,对高职教学与科研起到了极大促进作用。特别是信息时代下现代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运用,极大地促进了图书情报行业的发展,同时对图书馆传统的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高职图书馆必须加强信息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

一、高职图书馆数字化服务实践

图书馆数字化资源介绍,为适应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发展,近年来,高职院校图书馆逐年加大对数字化资源的建设力度。现高职院校图书馆共拥有各类数据库12个,资源类型涉及20 000余种中外文全文电子刊、50万种电子图书,以及各类专业教学资源等。下面将按不同资源类型对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进行介绍,希望对各位老师能够有所帮助。

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全日制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全国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之一。2012年,学院作为天津市首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二本B类)试点单位,与天津理工大学联手,开设“通信技术”专业,共同开展技术应用型、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工作,并由学院具体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学院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近50万册、期刊报纸近千种,以及各类电子图书、光盘、数据库(CNKI)等数字资源。学院不断改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加强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校园内实现了有线无线网络全覆盖,网络出口宽带达五百兆,万兆双核心交换机、高性能服务器集群、60TB大容量数据库存储可为师生提供丰富的通信和数据服务。高职图书馆的数字化服务检索包括中外电子论文和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国家标准制定及专业数据库。

1.中外文电子论文、电子期刊

中文电子论文、期刊,查找中文电子论文、期刊可以使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简介: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是目前国内最早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之一,现有期刊7 000余种。期刊涉及理工,农业,医药卫生,文史哲,经济政治与法律,教育与社会科学,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等众多学科。阅读全文需下载安装CAJ浏览器或PDF格式浏览器(AdobeReader)。

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简介:收录了1989年以来我国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教育科学和图书情报等学科8 000余种期刊的660余万篇文章的全文,并以每年100万篇的速度递增。阅读全文需下载安装PDF格式浏览器(AdobeReader)。

外文电子论文、期刊,查找外文电子论文、期刊可以使用SpringerLink数据库和EBSCO数据库。

SpringerLink数据库简介:德国施普林格(Springer-

Verlag)是世界上著名的科技出版集团,通过SpringerLink系统在因特网上提供受版权保护的资料的电子版本。2002年起,JALIS集团采购SpringerLink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包括电子、医学、计算机等11个大类的400种期刊的电子全文。读全文需下载安装PDF格式浏览器(AdobeReader)。

EBSCO数据库简介:EBSCO是美国的一家私人工业公司,成立于1984年。EBSCO数据库是其出版发行的一套大型全文数据库系统,现有60多个电子文献数据库。JALIS集团采购了ASP(AcademicSearchremier,学术资源数据库)/BSP(BusinessSourcePremier,综合性商业资源全文数据库)。阅读全文需下载安装PDF格式浏览器(AdobeReader)。

2.电子图书

查找、阅览电子图书,可利用超星数字图书馆。超星数字图书馆简介: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是国家“863”计划中国数字图书馆示范工程。高职院校图书馆使用的是JALIS超星镜像站点,目前有电子图书近50万种。下载、阅览超星电子图书需下载安装超星浏览器。

3.国标及专业数据库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资源除期刊、图书外,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配合本院专业建设特色,还购置了如国家标准,机械数据库等特色资源。

万方标准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标准全文数据库,包括国家标准、国家推荐标准、行业标准、行业规范等内容。根据我院专业设置的情况,我院用户可使用该数据库中电工、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机械等类目下标准,共计1万余条。阅读全文需下载安装PDF格式浏览器(AdobeReader)。

机械设计与制造支持系统:该系统中包括“工程材料数据库”“机械传动设计”“通用零部件设计”“优化设计”“铸造技术支持系统”“锻压技术支持系统”“切削磨削支持系统”“焊接切割支持系统”“热处理支持系统”等内容。

4.课件资源、网络课堂等资源(畅想之星)

畅想之星非书资源管理平台,主要用于为读者提供非书资源服务。目前提供近2.5T非书资料数据,包括音频资源(mp3小说、中外文学名著欣赏、流行歌曲、经典名家名曲等)、视频资源(中外电影和电视剧、学术讲座、文化历史记录资料片、音乐演唱会、经典MTV等)、外语学习(外语学习资料如CD、VCD、磁带等)、随书资源(馆藏随书附赠的光盘和磁带等)、课件资源(教学科研方面的一些课件)、电子图书和网络课堂等各种非纸质资源。

二、高职图书馆数字化的特征

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数字化的特征主要包含使用文献信息的数字化,文献的载体的多元化,数字文献的实时更新和共享化。

1.文献信息的数字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和云技术的使用,高职学生使用互联网检索图书、论文、国家专利。因此,各种知识不仅仅局限于纸质媒体和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于信息资源的数字化检索,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还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动态化和实时化上。

2.文献载体的多元化

文献载体的多元化,文献信息的迅速发展,各种终端的载体进入学生的视野。传统的纸质文献无法满足同学们的需求。同学们使用个人计算机终端,平板电脑终端,手机终端。可以检索光盘影像数据,硬盘资料数据以及数据库技术。大数据技术和数字云技术,使用互通互联,压缩储存空间,提高文献信息的利用率。

3.数字文献的实时共享化

一般认为高职图书馆往往只是简单提供借阅图书资料服务,提供阅览图书室,由于部分高职院校是从中等职业院校、劳动部门直属的技术学校升格而来,高职院校的图书馆的功能低下,难以发挥有效的数字化图书馆的功能。图书馆信息网络化建设做到了数字文献的实时共享化,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迅速地查找图书馆的网络数据,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文献查询和检索服务。

三、数字化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模式

高职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主要包括管理模式观念的改革,传统图书管理服务模式的突破,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的创新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往往能够突破等等。用科学发展观去探索图书馆管理模式,积极推进高职图书馆快速健康发展,适应信息时代下高职教学与科研对高职图书馆的新要求,是提高高职图书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为应对高职图书馆在信息时代下管理模式的新要求,着重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数字化管理模式改革

传统的高职院校管理模式创新,往往以收藏传统文献,孤本、书籍等纸张文献为主。围绕藏书为目的,当然可以提高高校的文化氛围,但是对于以实用为目的的高职教育往往是不适合的,因此要重视实用,必须重视数字文献的新要求,革新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观念,信息化的发展需要创新数字化和规范化的改革。

2.突破传统的图书管理服务模式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重点之一,文件的有效性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教师在文献检索和阅读过程中,通过筛选,挖掘信息资源,从而进行科学思维论证演算,提炼科学问题和解决方案。大学生自我学习也离不开信息资源的研究。因此,如何有效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文献资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3.信息一体化管理模式创新

在信息时代,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模式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需要加强信息集成管理模式的创新。从图书馆文献组织结构的变化到图书馆管理体制改革,需要考虑如何处理信息环境下图书管理工作的新模式。文件更新很快,人类在知识创新和探索的过程,需要更好更新的文献信息服务,图书馆员需要改变管理,创新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的概念,提高管理文学创新意识、知识和技能,提高知识和能力素质。

四、结语

信息时代下高职图书馆的功能得到了扩展。文章从高职图书馆基本特征、新时代下高职图书馆新特征、高职院校图书馆的创新模式,提升高职图书馆在高职教学科研方面的服务功能,使高职图书馆的管理模式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建立信息时代下高职图书馆管理新模式,从而提高高职教学科研水平。

参考文献:

[1]张维赞.新时期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策略探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12(5).

[2]任雪磊.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与发展研究综述[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1).

[3]沈音乐.基于本体的高职图书馆与本科图书馆比较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4(7).

[4]江新,马坤.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3).

[5]梁列怡.关于高职院校图书馆建设的若干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4(22).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霍尔 霍尔效应 反常霍尔效应

中图分类号:O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b)-0085-03

霍尔效应作为一种磁电效应,它是1879年由美国物理学家霍尔发现并以此命名的,在其后的2年内又事实上发现了反常霍尔效应。由于半导体材料的霍尔效应比较明显,因此现在有各种各样的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霍尔元器件,使得霍尔效应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近代,由于新型半导体材料(如超宽禁带半导体)和低维物理的发展(如石墨烯技术)、新的极端物理条件(如超低温度和超强磁场等的应用),使得凝聚态体系(特别是低维凝聚态体系)中的磁现象研究取得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例如德国物理学家冯・克利青在研究硅场效应管霍尔电阻时发现了量子霍尔效应;美籍华裔物理学家崔琦等在研究二维电子系统时发现了分数量子霍尔效应;2013年3月14日,美国《科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关于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成果,这是由我国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领衔组成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在中国实验室做出的一项重要科学发现[1],这次发现意义十分重要,使超低能耗的高速电子器件的大规模使用成为可能,杨振宁教授认为,这是“诺贝尔奖级的成果”。霍尔效应及反常霍尔效应后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仍是今后的重点和热点,该文拟重点回顾发现霍尔效应的历程,旨在从中发现霍尔能够成功的原因,并简要回顾反常霍尔效应理论机制的研究历程,以便更好地理解发现霍尔效应的重要意义。

1 霍尔效应的发现

1875年霍尔毕业于美国鲍登学院,从事教学2年后,去了霍普斯金大学研究生院,随罗兰教授学习物理学,在阅读麦克斯韦《电和磁》一书时,对麦克斯韦“在磁场中的通电导体受到的机械力不是作用于电流上的,而是作用在导体上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的理由有3点:一是只有通电的导体才有作用力,而不通电的导体是没有的;二是作用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成正比,作用力的方向与电流流向有关系;三是作用力的大小与导体的尺寸和材料无关。他感到“磁场对通电导体的机械力是作用在电流上的”。于是他请教了自己的导师罗兰教授,罗兰说他也曾怀疑过麦克斯韦论断的真实性,以前也为此仓促地做了一下验,但没有成功。

1879年10月,在罗兰教授鼓励下,霍尔开始了他的探索和实验。一开始,霍尔认为导体中的电流在受到作用力后,会偏向导体的一侧,导体的电阻会有所增加,根据这一想法,霍尔用惠斯通电桥测量银丝电阻变化的实验,尽管电磁铁产生的磁场比地磁场强近2 000倍,银丝电阻增加量也只有百万分之一,这个变化太小了,霍尔认为如果是电流偏向导体一侧的话,变化不会这么小,但电阻又毕竟有所增加,难道前面的假设不成立吗?霍尔感到很困惑。忽然有一天,霍尔想到可能是电磁铁通电后散发的热量使银丝温度升高造成的,在排除各种热效应干扰后,霍尔反复做了几十次实验,实验结果银丝电阻值的变化只有五百万分之一,否定了前面的假设。然而失败并没有使霍尔放弃研究,经过认真思考,改革思路,由于当时金属经典电子理论还没有建立,他把导体里的电流类比管子里的水流,水流虽然受到某些东西的侧向作用力,虽有侧向运动趋势并没有侧向移动,但会对管壁有压力,若在管子直径方向开上小孔、装上细管,连通小孔的细管里也会有水流。同样电流在磁场作用下,有侧向运动趋势,但并没有真正运动,若在导体两侧对应点上连接细导线,在侧向电压作用下,细导线里会有电流。于是霍尔在这样的思路下设计了实验装置,他用安装在玻璃板上的金箔窄条作导体,磁铁的磁场垂直于金箔面,金箔窄条两侧对应点接上检流计,检流计放得较远,避免磁场对检流计的影响,如图1所示。

霍尔在1879年11月进行了操作,表1是在他毕业论文中观察记录了流过检流计的电流随流过金箔中电流和磁场的改变而改变的数据。

从表1中看到,虽然流过检流计的电流很微弱,由于霍尔自己制作的检流计十分灵敏,测量到的电流还是有3位有效数字,实验成功地证实了霍尔的想法,而且非常可贵的是,霍尔从前3项看似毫无规律的数据中敏锐地发现了更为有意义的规律,这就是最后一项,这一项的数值几乎是一个常数,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仅8%左右,我们知道,若把流过检流计的电流Ig与检流计的电阻Rg相乘,就是金箔条两侧对应点a,b的电压,由此可得到“导体两侧对应点之间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和磁感应强度的乘积成正比”的结论,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霍尔效应”,霍尔把这一发现作为自己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1880年霍尔获得了博士学位。

2 霍尔成功的启示

上面简述了霍尔发现“霍尔效应”的过程,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一是霍尔好学但不盲从,爱动脑筋,理论联系实际。麦克斯韦是一位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开创了近代电磁波理论,他的几个预言如电磁波的存在和电磁波与光具有相同的传播速度在23年后才被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但霍尔并不盲从,在研读麦克斯韦的《电和磁》一书时,对书中“磁场对通电导体的机械力是作用在导体本身上的,而不是作用在电流上的”这一论断,经深入思考认真分析,认为与实际情况并不一致,产生疑虑,正是由于这个疑点,才产生了后来的“霍尔效应”这一伟大发现;二是把握科学前沿和得益名师的指导。在阅读《电和磁》并产生怀疑后,他又读到了刚发表不久的瑞典物理学家Erik Ed-lund1878年发表在《哲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单极感应”,在那里作者明确指出,磁场作用在一固定导体中的电流上,与它作用在自由移动的导体上是完全相同的。发现这两位物理学家的见解不同,请教了自己的导师罗兰教授,罗兰说他也曾怀疑过麦克斯韦论断的真实性,并建议霍尔进行实验;三是令人惊叹的想象力和实验能力。开始的想法似乎是合理正确的,如果是电流受到磁场的作用,电流自然会发生侧向运动而挤向导体的一侧,使导体径向电阻增大,而实验也确实发现了电阻的微量增大,但霍尔并没有轻率相信,因为它的变化太小了,变化量只有原量的百万分之一,霍尔感到若电流挤向导体的一侧的话,电阻的变化远不止这么多,有一天他突然想到可能是电磁铁把热量传给导体,温度升高使电阻增大了,在外界各干扰因素排除后,霍尔再做实验,原来观察到的电阻值增加的情况就完全消除了。研究的失败并没有使霍尔气馁,但也没有在这条思路上一条道走到黑,电流受到磁场作用而挤向导体一侧的想法经实验证实是错误的,年轻的霍尔既认准目标又思路活跃、勇于创新,由于电流一些情况与管子里的水流相类似,灌满水的管子,如果在垂直于水流方向上施加作用,水流并不侧向运动,但会对管壁有压力,霍尔把导体里的电流类比于管子里的水流,认为电流虽然受到磁场作用,虽没有侧向运动而使电流挤向导体的一侧,但有垂直于电流方向的运动趋势,这种趋势会引起侧向的电压。现在我们知道,霍尔当初的想法并没有错,霍尔效应刚开始的时候,载流子在磁场作用下做圆弧运动是要偏向导体的一侧,只不过它几乎在瞬间完成,随后就平衡了,即截流子受到的洛仑兹力和霍尔电场力相平衡,这时电流仍沿导体轴线纵向运动,没有偏移。在洛仑兹建立经典电子论26年之前,霍尔基本符合实际情况的假设,其想象力令人惊叹,正由于这种假设才使霍尔发现霍尔效应成为可能。同样令人惊叹的是霍尔有超强的制作实验设备仪器能力和实验能力,在当时的条件下,电流能测到10-9的数量级,简直不可思议。

霍效应的发现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被开尔文称赞为可以与法拉第电磁感应这一伟大发现相媲美,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兴趣,霍尔效应的3个副效应,即埃廷斯豪森效应、能斯特效应和里吉-勒迪克效应,均是在1987年发现的。而霍尔效应的理论解释还是在1895年洛伦兹建立经典电子论后,霍尔效应才广泛应用,是在被发现后大约70年的半导体技术兴起之后才开始的。

3 反常霍尔效应

在发现霍尔效应后紧接着的2年内,霍尔又测量了铁、钴、镍等铁磁性材料的这种效应,发现这些铁磁性材料的霍尔效应与金和铜等非铁磁性材料不同,具有3个新的特点[1-2]:

(1)霍尔系数比早期测量过的金和铜的霍尔系数大10倍;(2)随着温度升高,霍尔系数迅速增大;(3)霍尔电压与外加磁场不再有线性关系,而且,当磁化强度达到饱和时,它就变成常数。这3个新特点事实上标志着反常霍尔效应的首次发现,后来研究发现即便不加外磁场,霍尔效应同样存在,它的内部机制完全不同于常规霍尔效应,所以把它称为反常霍尔效应。在接下来的将近80年的时间内,许多研究者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例如,孔特发现霍尔电阻近似与磁化强度成线性关系;史密斯和西尔斯于1929年列出了霍尔电阻与磁化强度的经验关系式。尽管反常霍尔效应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应用,如它是探究和表征铁磁材料中巡游电子输运特性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之一,它的测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在新兴的自旋电子学方面,促进了稀磁半导体材料学的诞生等,尽管它的理论研究已进入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层面,但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机制在历史上进行了长期地、反复地研究和争论。从1954年,卡普拉斯和鲁丁格从理论上详细研究了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自旋极化巡游电子的输运影响,第一次提出了反常霍尔效应的内禀机制,认为反常霍尔效应是自旋-轨道耦合的必然结果,仅与材料的固有能带结构相关。然而这个结论很快受到斯米特的质疑,他批驳了卡普拉斯和鲁丁格的观点,认为在真实的材料中总是存在缺陷或者杂质,电子的运动将会受到散射,结果对于理想周期性晶格,内禀的反常霍尔系数将会消失为零,于是,他提出了螺旋散射机制,认为对于固定自旋方向的电子,由于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电子受到杂质的散射是不对称的,结果定向运动的电子偏离原来的方向,形成横向的电荷积累。然而在1970年,伯杰又提出反常霍尔效应的边跳机制,使人们对反常霍尔效应量子力学的起源更加迷惑。近来由于需要对稀磁半导体材料的性质进行深入探索,迫使人们对反常霍尔效应理论机制进行深入思索。最新研究工作的进展主要是从贝里相角度出发重新审视最早由鲁丁格提出的内禀机制,并认为在很多情形下反常霍尔效应主要是由内禀机制引起的,即动量空间布洛赫波函数的贝里曲率决定了霍尔电导率。 动量空间内规范场的特性决定了霍尔电导率的特性,也就是反常霍尔效应是由磁性材料能带所决定的,是材料的内禀特性。然而,结合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建立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来令人信服地解释螺旋散射、边跳等外在机制与内禀机制的所有争论,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4 结语

从霍尔发现霍尔效应至今已有近140年的历史,期间对霍尔效应及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在半导体材料科学兴起后,霍尔效应得到广泛应用,也带动了凝聚态物理、自旋电子学等一批新兴学科和稀磁材料、自旋电子学材料等一批新兴材料的蓬勃发展。2013年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及其领导的中外科学家团,首次在实验室观察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对霍尔效应和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到了终点,相反这次理论和实验的成功,将会进一步激发人们对该领域更深入、更广泛地研究,而且反常霍尔效应至今还没有完善的理论机制,而人们在理解和探究稀磁半导体材料的性质时,迫使人们对反常霍尔效应的理论机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要从实验室真正应用到新经济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所以对霍尔效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仍将是今后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李海.量子霍尔效应及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探索历程[J].大学物理,2014,33(12):23-26.

[2] HallEH.Philos.,Mag.,1880,10:301.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行业特色; 高校; 文献; 获取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3)03-0040-02

一、行业特色高校及读者文献需求

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源于上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时出现的,主要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行业特色高校原来由行业管理,后因管理体制的变化,从行业中分离出来,但仍然具有显著行业办学特色与突出的学科优势。[1]行业特色高校读者主要指此类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南理工从哈军工炮兵系分建而来,历经国防科委、兵器工业部、机械电子工业部、兵器工业总公司、国防科工委等部委管理,现直属工业和信息化部,具有兵器科学与技术等特色学科和专业,是一所典型的具有行业背景的特色型高校。

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科技和学科特色化办学过程中、专业设置等因素影响下,出于自身发展需要,高校依旧保持行业办学的鲜明特色,继续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任务,其教学、人才培养及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重点依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因此行业特色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对文献需求主要围绕本校优势学科进行,对文献资源需求也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2]

二、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情况

1.基本馆藏资源

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包括馆藏书刊、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多媒体资料、本校学位论文、非书资料平台、CALIS外文期刊网、机构知识库、本馆特色资源等,以教学参考书、科研用书为主体,基本覆盖了学校各个学科专业,如机械工程、化学化工、通信工程、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经管与人文、法学等。截止2012年底,馆藏纸质文献中外文图书、中外文期刊213余万册(件),中外文报纸100余种。电子文献资源有100多个中英文电子文献数据库,中外文电子文献(含电子图书、期刊、科技报告、会议录、标准、学位论文等)600余万种。

2.馆藏资源特点

南理工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相对集中于兵器行业核心。学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排名全国第一,作为学校特色学科,馆藏资源的特点集中表现在对兵器类文献资源的采集和收藏,在兵器学科领域积累大量特有的文献全文资源,形成了丰富的兵器类文献资源,其种类和册数的拥有量以及文献收藏的时间跨度都位居前列,这是学校在多年行业办学过程中积累的优势文献资源,为学校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基础。

3.特色馆藏资源

南理工图书馆通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构建了集多种文献类型、多种载体为一体、纸质及电子资源相互补充、自建资源与共建资源共同发展、相关学科资源协调发展的军工文献信息保障体系。目前,收藏有中外文纸本型军工文献共6200余种,1.5万余册,相关电子数据库资源50余个,主要涉及兵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核能及船舶六大领域,包括国家军用标准数据库以及自建国防科技文献特色数据库等数字化文献资源系统。作为中国兵工学会全国唯一一所文献定点收藏单位,实现了中国兵工学会及其分支机构产生的纸质及电子文献资源的全套完整收藏。特藏中国兵工学会主办和出版的十几种科技或科普期刊,及其下属40余个专业委员会所主办学术会议的会议论文集。

三、文献原文获取途径分析

通过对行业特色高校师生对文献需求分析,可以看出,此类读者需要具有自身行业特色的文献。为满足行业特色高校教学科研师生对文献的需求,不仅需要基本的常规途径和方法,而且需要建立新的途径。

1.本馆资源使用

(1)查阅图书馆的纸质文献

尽管数字图书馆迅速发展,数字资源比例不断加大,但纸质文献仍会长期存在。读者可根据书名、期刊名称、论文名称或掌握的其它相关信息,通过南理工图书馆主页上的馆藏目录检索系统进行查询。还可通过“南京城东高校图书馆联合体”进行查阅,可实现馆际间的纸质图书通借通还。

(2)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获取原文

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建设与高校的学科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各所高校的数字资源各有特色。南理工的数据库资源能兼顾各学科需要。进行外文文献检索时,读者可先通过SwetsWise外文电子资源整合平台中的篇名查找功能可以检索到相关匹配文章并直接链接到全文(若学校已购买此全文)。

(3)馆际互借及文献传递

信息量的无限增长,读者自身需求的变化以及经费因素的制约,任何图书馆都无法依靠自身的资源来完全满足读者的需求,借助于资源共享馆际互借系统,可弥补单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不足,很多需求就可以得到解决。[3]

南理工的读者可通过下列途径获取本校未购买文献原文。1)国家图书馆。2)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简称CALIS)。3)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简称CASHL)。4)读秀知识库。由海量全文数据及资料基本信息组成的超大型数据库。

(4)网络免费资源

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免费资源也是读者获取文献的重要途径。以下为笔者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一是利用Google 等搜索引擎来获取文献全文。二是利用电子论坛获取原文。综合性学术论坛如博研联盟等;专业学科性的论坛如中国科学论文在线系统等。三是利用国内外专利网站。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美国专利、欧洲专利局等。四是E-mail作者。EI、SCI 等文摘型数据库均提供作者的E-mail地址,这为向作者索取原文提供了方便。

2.其它途径

行业特色高校的特点就是与行业联系紧密,行业高校或研究所等都注重自身特色馆藏资源建设,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应加强与同类高校或行业研究所等馆藏机构合作,通过建立行业性图书馆联盟建立良好沟通合作机制,促进馆藏资源利用和共享,以满足本校师生对文献资源的获取需求,促进学校教学和科研发展。[4]

在兵器行业领域,如北理工、中北大学、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兵器工业204所)等,都积累了具有行业自身特色文献资源。中北大学自建数据库,如兵器科技视频、机构、专家、图片、专著、学术论文等数据库。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兵器行业唯一从事科技信息和图书出版的研究所,文献资源建设突出兵器和国防特色,馆藏资源100万册(件),兵器科技出版刊物包括专业核心期刊《情报理论与实践》和《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以及《现代兵器》、《机器人技术与应用》、《电脑自做》等科技读物。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兵器工业204所)技术图书馆经过多年积累,收集以化学化工、火炸药领域的为主,兼有其它各类专业书籍及国内外各类专业会议论文集。与火炸药专业有关的其它各类技术报告、专利等2万余册。历史悠久、馆藏系统文献资料参考价值极高。对兵器火炸药行业科研生产起到重要作用。

这些单位资源丰富,可以“服务国防、资源互补”为目标,依托成熟的系统平台,充分利用各成员馆藏资源和便捷的网络环境,建立原文传递、馆际互借、资源协调中心,帮助读者方便、快捷地获取更多优质文献资源,为教学科研师生服务。

四、结束语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行业特色高校读者对文献资源需求和利用将更加广泛和深入,将不再满足于图书馆提供的一般性文献获取服务,图书馆应建立高效的机制,提供问题解决的核心内容方案,及多途径便利获取文献原文的途径。因此行业特色高校图书馆,不仅要加强特色资源的建设,更要建立广泛获取同行业机构文献资源的有利途径和方法,做到服务个性化、机制便利化、途径多样化,满足不同层次需求,适应行业特色高校发展的需要,为行业特色高校读者提供比较专门、系统、完整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李爱民.行业特色型高校研究现状评述[J].中国高校科技,2012,(10):54-57.

[2] 张长宽.行业特色高校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8-01-21(006).

[3] 范秀凤,李佩,袁国竞.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中的原文获取[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04):103-106.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7篇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

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

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

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通过对工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实施对策如下。第一,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题目的研究价值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优化与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水平而定。第二,工科毕业设计需要兄弟院校的优质实验平台,即资源共享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兄弟院校同领域的研究成员进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互派学生到对方的实验室,学习彼此的优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真正的价值。第三,建立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实现师生的互动,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工科毕业设计工作向科学化、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现象;科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6-0214-02

毕业设计(论文)是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在培养大学生探求真理、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科生毕业设计是教学培养计划的重要的实践环节,是对大学四年的理论环节学习的总结与知识升华,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筑造坚实的基础。对于工科类高质量的毕业设计论文和设计图纸是学生知识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毕业设计环节的锻炼,可使学生具备严谨的思维方法、较好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制约毕业设计质量提高的因素很多,涉及以下方面。

一、工科毕业设计选题问题与对策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通过对工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实施对策如下。

第一,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题目的研究价值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优化与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水平而定。

第二,工科毕业设计需要兄弟院校的优质实验平台,即资源共享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兄弟院校同领域的研究成员进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互派学生到对方的实验室,学习彼此的优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真正的价值。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工程管理公路施工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L372+.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我国一个重要的支柱产业首推选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现代建筑的发展更是对基础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指标,各种大规模的建筑项目不断的应运而生,譬如奥运会的主体育馆,超高层的建筑大楼,随着我国对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和工程设施安全要求的不断提高,相对的对其建筑前设计和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要保证公路工程工程项目在质量和安全双管齐下的前提下,按照既定的工期内完成,这就使得公路信息电子化的应用在建筑施工工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电子信息化促进公路工程的飞跃发展。

公路工程的管理在于提升公路施工质量、规范工程施工进度、合理控制工程施工费用,并能合理利用各项资源。公路工程管理的信息管理是为了真实并及时的反映施工工程管理的有效控制信息,能及时总结工程经验,同时为工程管理提供及时、有效、真实的参考依据和理论参数。公路工程从开始调研、进行可行性研究、开始工程立项、前期勘察、工程设计、公路工程施工、工程验收、竣工等各阶段,各项信息、数据资料的收集、输送和整理以及分析等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并且工作量较大。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并被逐步应用到各项工程中,由于计算机数据处理能力超强,对各项信息能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相关资料,等等优点正好符合公路工程管理的需要,于是电子信息化开始应用到公路工程管理中。公路工程管理中的信息电子化是以计算机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为基础的,通过先进技术的使用,提供了高效、快捷、便利、准确、高质量的服务,便于对公路工程实现自动化管理。公路工程中的信息电子化提升了工程管理的自动化意识,规范了工程的现代化施工,相继提高了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最终带来了较好的效益,促使公路工程得到飞跃发展。

三.电子信息化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1.电子信息化在公路工程前期测绘中的应用。

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和空间技术的成熟与发展,现代数字化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遥感技术(RS)、全球定位技术(GPS)等各种新技术给测绘学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工程测绘学的服务范围和对象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飞速发展,同时也给公路工程管理带来了新的科学技术。由于电子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到公路工程中的技术也越来越多。

(1)GPS技术在测绘应用中的特点也是很明显的,譬如定位精度高、观测时间短、提供三维坐标、全天候作业、观测站间无需通视、操作简单、经济效益好。这样的发展,使得GPS技术在工程测量、地形测绘、竣工测量及工程机械控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现在形式不难发现,GPS定位系统在测绘中的应用朝着高精度、多功能、和集成式的方向迅速发展,当然GPS也将广泛地应用于众多的行业,甚至进入更高端的科学领域。通过GPS定位技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

(2)GIS在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可以以信息的数字化、直观化、可视化为出发点,将复杂的施工过程用动画图像形象的描绘出来,同时也为施工组织设计与决策提供直观形象的信息支持和可视化分析手段,有助于工程施工的智能化和现代化发展。GIS 的发展与应用在工程测量中可以显示施工总布置的三维全景、设计前的勘探、实现工程布置的各种信息化查询,主要包括工程设计参数、图纸、一些基础数据、工程施工进度等。也可以实现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动态演示,对施工过程总体施工强度的统计等等。GIS在工程测量中主要体现在工程地质勘查中(主要对工程地质的分析)、工程制图中以及对施工进度进行全方位管理和监控,并建立施工安全系统。

(3)遥感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主要是指从远距离、高空或外层空间的平台上,利用可见光、红外线、微波等探测器,通过扫描、摄影来传递信息和处理信息,从而识别地面物质的性质和运动状态。由RS技术具有时效性、数据综合性、经济性等特点各种大的、小的比例尺地形图都可以快速的利用其影像来获取为工程测量中城市的基本地形图,包括对资源勘测,工程设计前的准备都快速的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2.电子信息化在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的应用

电子信息化在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的应用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工程管理的筹划阶段。

公路工程管理的筹划阶段中,通过电子信息化的应用,建设了公路工程局域网。在搭建的工程管理局域网基础上,大力的推广公路施工办公自动化平台,主要包括工作计划、人事管理、电子论坛等,期间所有的系统性文件都实现了其工程项目内部信息的共有化、公开化,实现资源共享,在一定程度上充分展现了公路工程管理筹划的合理化。

(2)提供公路施工建设管理系统。

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管理系统实现了公路工程建设单位、工程监理方和承包人三方的业务网络化处理,实现了对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控。通过增加图文管理系统,实现了图文资料的电子化,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并且可以通过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查询公路工程建设期间的所有信息,节省了人力、物力、更大限度了降低了公路工程的经济投入,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实现工程建设单位的效益最大化。

(3)提供招标管理系统。

在原有工程报价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电子信息化技术,为各阶段的投标单位提供了投标的报价系统,从而在根本上避免了人工在招标过程中成本较高、时间长、计算复杂、误差大等弊端。运用信息化的招标管理系统,也充分的体现了工程招标全过程的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化的招标管理系统,提高了企业的自身形象,同时为今后的发展谋求了更多更为广泛的资源,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更高的利益。

(4)提供竣工管理系统。

公路工程管理中的竣工管理系统,将整个公路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以信息的方式做成资料,并且进行文档归类,系统自动的将资料的数据生成卷宗号,并且归类成档,以便今后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作为参考,更大限度的节约资源,运用电子信息化的在公路工程的管理中更加实用,更加科学。

四.结束语

工程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科学性是通过严格的管理、科学的组织、规范的施工建立起来的,电子信息化的优点在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的现实面前是最好的映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作为相对社会高科技的结晶,在社会生活中各个领域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地位。通过对电子信息化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我国应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现代化、自动化发展,并大力提倡电子信息化的管理方法在我国交通系统中取得长远的发展,最终实现经济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邵小燕章立 浅析公路工程管理中信息电子化的应用[期刊论文]

科技与企业, 2012年22期

[2] 冯岩萍 现场管理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期刊论文] 《科技资讯》 ISTIC2012年8期

[3] 李云峰辛秀艳王志斌 电子签名技术及其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期刊论文] 《北方交通》2006年8期

[4] 罗东信息电子在公路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信息通信》2013年1期

机械与电子论文范文第10篇

选题工作包括指导老师立题和毕业设计学生选题两个环节。指导老师确定研究题目的过程称为立题,该项工作关系整个设计的周期与质量。准确的题目有助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必须严把毕业设计立题关,确保毕业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工科类毕业设计题目来源于科学研究项目、企业生产一线以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类别有基础理论科学研究、技术工程开发以及工程设计三大类。一般指导老师将确定好的题目直接安排给所带的学生,但在实际执行时,此方法存在的一些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如毕业设计工作量偏大或偏小、题目缺少工程背景以及研究内容跨专业程度过大等,制约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甚至有的毕业设计题目与学生所学专业知识脱钩。针对以上亟待解决问题,根据多年的毕业设计指导经验,毕业设计立题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进行题目的设定,在最终毕业设计题目确定之前,必须进行毕业设计立题申请,成立毕业设计立题审核专家组对指导老师提出的毕业设计题目进行逐一研究与讨论,评价题目的可行性,通过专家组的研究决定指导老师提交的题目是否可以立题,对于存在问题的题目,给出修改建议,以便学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近年来陕西理工学院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下,实现学生和毕业设计题目的双向选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自身的发展需要,在毕业设计系统中实现双向选择,每个学生至少可以预选报三个毕业设计题目志愿,同时附上自己的专业信息和研究特长,指导老师在此基础之上,在毕业设计选题系统中再确定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有效避免直接将毕业设计题目分配给学生存在的弊端,同时也激发学生对该课题的兴趣,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达到毕业要求。

二、工科毕业设计文献查阅、开题报告问题与对策

对于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开题报告是毕业设计研究工作的总纲领,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过程起到指导性的作用,阅读大量中外文献是完成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的首要工作。对于开题报告工作,最好阅读与该课题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明确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其研究方向,通过大量阅读,书写文献综述,阐明该课题已经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然后对于未解决的问题进行分类细化,哪些属于国内都没有解决的学术问题,哪些属于国外已经解决而国内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研究有方向,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课题,提出自己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方法等。在此基础上完成开题报告的填写工作。

三、工科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问题与对策

工科毕业设计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图纸以及开题报告等。近年来,毕业设计电子资料逐渐取代纸质资料,方便师生信息交流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亟待完善与改进。

1.毕业设计电子论文格式规范化与对策。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化也是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规范化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给美的视觉效果,更好地展现学生毕业设计劳动成果。但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不规范的论文现象。究其原因:一方是在学生对毕业设计规范化的实施意义认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就是指导老师没有严格要求或指导不到位,从思想上根本没有重视本次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对于此类问题应对学生进行该方面教育工作,使学生从思想上重视毕业工作,切实重视毕业设计格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毕业生通过对自己论文格式的规范化处理,也是在锻炼自己、规范自身的行为,逐步形成一种做事情的态度和方法,为走上工作岗位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2.毕业设计电子工程图问题与对策。对于毕业设计工程图纸,传统的方法,工程图纸在绘图室采用手工绘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学生招生数量的增加,计算机绘制越来越适应目前形式的发展,计算机绘图已经逐步替代手工绘图,电子版的图纸很方便师生交流信息,为柔性化的指导工作建立良好的基础。但电子图纸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学生通过各种手段寻找往届毕业设计图纸,出现毕业设计工程图纸抄袭现象,同时弱化了传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对于此类问题,本科毕业设计图纸可以采用电子图纸与手工图纸同时进行的方法,如对于工科机械类毕业设计题目,在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时,要求学生用计算机绘图同时也得采用手工制图相关的零件图。这样可以减少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抄袭现象,同时又加强了学生手工绘图的基本能力。同时加强论文重复率和相似性检测工作,要求工科类本科毕业设计重复率不能超过10%,可有效杜绝学生大面积抄袭别人的学位论文,举办科学道德与学风宣讲大会,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研究态度。

四、工科毕业设计过程指导问题与对策

1.团队指导与资源优化。团队具有丰富的学术资源,团队具有集体的智慧,团队具有柔性化的指导优势。因此急需要团队的建立与扩展。团队指导可以将不同的指导老师优质资源共享,实现高效、高质量的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优质资源互补原则,借助兄弟院校的试验平台或丰富的理论经验,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如陕西理工学院可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相距较近的省内高校联合指导学生,也可让学生去兄弟院校进行毕业设计的实验工作,使我校毕业生真正体会到高等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精髓,也使得我校毕业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过程中发展速度更快,人际交流与合作能力更强。例如,对于研究增材制造方面的题目,就需要优质资源共享方式,如西安交通大学部级重点实验室已在增材制造方面取得创造性成就,无论是实验设备,还是实验水平都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甚至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力。所有这一切都是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的,也可邀请该校的增材制造方面的专家来我校进行学术报告,以激励我校毕业生的求知欲望,拓宽其毕业设计的新思想、新方法。通过资源共享的方式,搭建我校增材制造实验室,为后续的毕业设计学生提供实验的条件和场所。

2.周汇报环节的实施与推进。毕业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每周定时安排课题组的汇报与总结,让学生以PPT的形式汇报自己的一周内的工作情况,即使没有进展也要汇报工作。达到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同时检查学生一周的工作情况,及其对课题的研究进展,包括查阅资料、企业调研、实验进展、CAE软件运算进程、国内外学术领域的研究状况以及该研究能否解决实际的问题。及时发现学生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便于指导老师有的放矢地安排和指导学生。课题汇报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另一方面培养学生交流表达能力。当然汇报不是走形式,对于本次汇报工作表现相对落后的同学,要求提出改进与后续的措施,否则按照学校毕业设计教学文件规定延迟或终止毕业设计进程。

五、工科毕业设计答辩、成果保护问题与对策

毕业设计答辩是指导老师和毕业设计学生辛苦劳动的收获节点,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创新能力、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如何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自我表达能力,首先要扎实做好毕业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小环节,做到有备无患,只有在毕业设计工作过程中付出了,才能在毕业设计答辩过程中心中有数,临阵不慌。也可对毕业设计答辩整个过程进行录像,从录像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大环境,也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锻炼自我表达能力的机会。毕业设计答辩结束后,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思想、方案及其预期的成果以论文、专利等形式进行保护,一方面在肯定师生辛勤劳动的成果,另一方面在夯实该领域的研究基础,推动科学研究健康成长。

六、结语

通过对工科类毕业设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探讨与分析,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法及实施对策如下。第一,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知识、题目的研究价值以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优化与分析,同时结合学生的水平而定。第二,工科毕业设计需要兄弟院校的优质实验平台,即资源共享平台,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与兄弟院校同领域的研究成员进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也可互派学生到对方的实验室,学习彼此的优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和真正的价值。第三,建立毕业设计选题系统,实现师生的互动,发挥各自的优势,促使工科毕业设计工作向科学化、智能化、数据化方向发展。

上一篇:机械工程博士论文范文 下一篇:机械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