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常用知识范文

时间:2023-12-28 17:32:03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1

机械制图教学现状对策

一、机械制图教学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机械制图整合了原理及操作,基本制图要融人日常性的制图实务。机械制图相比于其他教学更应落实操作,学员要熟识现今常用的各类绘图软件并尝试着动手描绘明确的机械图。与此同时,机械制图课还设置了必备的反思环节,在具体制图时要衡量更全面的制图影响因素。但从目前来看,机械制图授课仍并不完善,存在如下缺陷:

(一)学生的基础参差不R

由于近几年招生政策的改革和扩招,中专的生源参差不齐,再加上很多工科专业文理兼收,新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差异很大,而《机械制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图能力、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手工图示和计算机图示能力, 学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中采用统一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已经不能适应各类学生的学习。

(二)教学效果不理想

机械类的中专学生刚进入职业学校就开始学习制图,从制图基础知识开始,到投影原理、基本体的识读,再到绘制图样和识读工作图,学习的内容很丰富,学习目标是既能绘图又能识图,但学生的认知水平与教学目标相差很多。中专生文化水平偏低,机械制图需要大量的立体几何知识做基础,是教学难度较大的课程,规定划法、尺寸标注、公差配合需要学生牢记和运用,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这些制图技能。

(三)课程体系与内容跟不上发展

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又有很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而且重在培养技能。目前的课程体系仍保留着画法几何、制图基础、机械制图3段式教学模式,后者与前者相对独立封闭,缺乏应有的相互联系,缺乏知识的贯通和糅合,缺乏工程应用性。考试基本上也是知识性考试,较偏重理论知识的考察,没有针对学生技能的考核测试。

课程内容已不合时宜,跟不上现代化的发展步伐。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作图上的计算机化和应用上的工程化、多样化”已经成为非常明显的发展方向,机械制图已从以仪器绘图为主发展到今天手工草图、仪器绘图、计算机绘图并举的现代工程图学。当前的课程体系将计算机绘图作为一门独立的软件课程去讲解,几乎完全与机械相脱离,学生虽学会了绘图软件,但却不能将其在机械制图中灵活应用,这种相互孤立的课程设置必须加以调整。

(四)师资队伍不健全 。

教学队伍不稳定,或者没有实践经验;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存在差异;“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依然存在;过于强调现代化教学手段而忽略传统教学方法或拒绝现代化教学手段。

二、采取措施改善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现状问题

面对中职院校对于机械制图教授的现状来说,其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对此一些教师与学者均提出来很多改善的方法,积极的调动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进行良好的互动沟通等等,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更好的适应以后的工作岗位。将教学重点放在识图领域上。

(一)实行分层教学

面对基础参差不齐的学生, 如果用同一个标准来要求学生,势必会导致学生两极分化,学习基础差的学生越学越差,而学习好的学生会因轻而易举地就取得了成绩而产生轻视课程的态度。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中教师应以完成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为主,对基础好的学生多进行一些复杂、高难度内容的练习,发挥其潜能;对基础差的学生适当降低难度。

(二)采用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指导、鼓励、点评。“平面立体三视图的画法”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备课制作,让学生用硬纸制作各种不同的平面立体模型,既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制图的兴趣。课堂教学简单讲解三视图的基本画法,然后让学生把他们自制的立体模型以三视图的形式画出来,最后学生互评,教师点评与引导,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将前后知识衔接起来,综合进行实践检验

机械制图的学习是环环相扣的,课堂练习和平时的作业是针对单一知识点的巩固训练,对学生全面掌握制图的方法和形成连贯且有层次的思路,还是有一定距离的。为将前面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让学生掌握绘图和读图的顺序、步骤和方法,形成一个清晰的思路,给他们安排一定量的阶段性练习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如在学习完组合体的三视图的绘制和尺寸标注后,就应该安排一次综合性的阶段练习,让学生绘制一张完整的图纸,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

为挖掘学生任务驱使意识和提高学习兴趣,绘图方面,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配给他们不同的绘图任务,让他们把所学到的绘图知识连贯、有序、综合、灵活地运用起来。读图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事先体验工程,带领学生深入生产第一线阅读相关图纸,也可以就学生绘制的图纸进行阅读。综合画、读这两方面的实践来达到教学效果验证和学生自我检查的双重目的,为改进以后的教学和学生的自我提高提供参考依据。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要求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和补充专业知识。学校要重视教师的培训,加强实践锻炼,不断更新和补充知识。 特别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使青年教师较快地成长,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机械制图 》的教学队伍要做到相对稳定,有利于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之间应经常沟通和交流, 了解专业发展动态,把握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

三、结论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2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 ,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加快微课进入高校课堂内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新的教学形式进课堂并不能盲目,否则不仅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还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厌学,老师教学的压力变大。每门课程有其自身的特点,应该根据这些特点制作微课,才能使得其发挥最大的功能。机械制图是高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的学习好坏直接关系到之后的一系列机械专业课的学习。把微课和机械制图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1机械制图课程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一门基础课,一般是大一第一学年就开始开课。它是机械专业学生进入高校面临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所以它的教学效果会影响学生对于专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同时代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不同的时代同一门课程也有不同的教学任务。机械制图也不例外,为了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社会的要求,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改应该发现问题,富有针对性。

1.注重学生的学习特点,新时代的学生学习能力更强,接受新事物更快,同时具备比较好的计算机基础,而且学校的硬件设备也比较好。所以我们的教学改革应该与互联网紧密的结合起来。针对于机械制图来讲,机械制图是一门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同时逻辑性也比较强的科目。如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让我们的机械零件走进学生的头脑里是我们应该解决的问题。

2.机械制图分为画法几何,计算机绘图和机械零件图与装配图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课程的结构特点,对其课程的结构分析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是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建设的依据。要想搞好机械制图的课程建设,就应该遵循离散的分析各个章节和知识点,然后系统的总结归纳其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功能。

3.机械制图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画出规范的图纸,让同行业的从业人员能准确无误的读懂工程师想表达的内容。要达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首先头脑中有图,同时能按照规范画出来,重要的是学生要明白规范的重要性。如果要使得学生明白规范的重要性,还不能把机械制图孤立起来,而是要让这门课程和其他的课程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这不仅仅是一门课程几个学分的事情,而是关系到整个课程体系的重要事情。

2微课能解决机械制图课程的那些问题

微课是互联网教育发展的产物,它能够解决传统课堂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让微课服务与机械制图是机械制图课程改革必须要面对的一个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一问题,就应该对其进行分析。微课归纳起来就是“微,精”。它的微体现就是一个视频比较短,一个视频只是一个知识点,但是对这个知识点,它讲解透彻,深入,应该能走进学生的脑海里。

1.把微课用于机械制图,它要解决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陌生感,让学生全面的认识这一门课程,同时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最终引起学习的兴趣。

2.对于机械制图中的画法几何部分,微课要能让学生认识到点、线、面、体的学习是一个体系,并由易到难的培养其空间想象力。对于计算机画图部分,微课应该分解知识点,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制图的操作。而在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部分,微课则可以针对轴套类、盘盖类、箱体类、和叉架类等几大类零件进行常用典型零件的制图细节进行充分的讲解。

3.机械制图最终体现的是零件图和装配图,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针对常用典型零件图和装配图进行互换性及制造工艺的讲解。这样能够使得学生把机械制图当作机械课程体系中的重要一份子来理解,从而提高其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并增强学习动力。

3具体措施

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的体现手段,所以微课可以方便快捷的进入各种互联网终端: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等,从而方便学生的学习。要想起到相应的作用,在让学生很方便的看见的同时应该让学生很容易的看的进去。所以微课的制作是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的,针对于机械制图来说,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微课的各个内容应该相互独立并简单易懂,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系统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了,就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更深入的学习。所以我们应把机械制图当中最简单易懂的部分加入进来。比如说:课程导论,点线面体等的逻辑性等。让学生在看每一个视频的时候能看懂,同时及时这个视频没看也不影响其对下一个视频的学习。

2.针对计算机制图方面的微课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软件的基本介绍;②绘图基本操作的详细解读;③绘图前软件的基本设置(图层,字体样式,标注样式);④常用样本文件的制作;⑤二维软件和三维软件的特点及其相互转化。

3.针对机件常用表达方法方面,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各种表达方法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②针对各种表达方法分别制作几个特殊工件对其进行详细的阐述从而加深同学对这部分内容的认知。

4.针对标准件及常用件方面,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讲解各个标准件及常用件的特点及使用场所;②分别介绍他们的标准画法;③根据计算机制图的知识,详细讲解标准件块的制作。

5.针对零件图和装配图,制作以下几个微课:①分别讲解零件图和装配图的用途以及区别;②针对四大类零件,并以典型零件为例详细讲解各类零件图在画图时的布局技巧;③以泵,减速器,阀等装配体为例,讲解装配图的画图技巧和注意事项。

6.针对零件的尺寸标注,几何公差的标注,表面粗糙度的标注的内容,使其与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联系起来,讲解尺寸标注的重要性;针对各典型零件,根据其工艺结构,讲解其制造工艺;针对零件的使用要求,讲解其设计的过程,使其自然的和机械工程材料,材料力学,机械设计等一系列的课程联系起来,形成体系。

4总结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3

中职学校“机械制图”课程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专业基础课,要求以实际操作为主,通过有效教学,使得中职学生掌握机械制图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基本的绘图技能,提高中职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创新能力。本文结合当前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研究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中职机械制图的教学现状

机械制图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能力、读图能力及绘图能力,具备继续学习专业技术的能力,为今后从事机械行业工作打下基础。当前,部分中职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及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学生感觉学习困难、枯燥无味而厌倦学习,而且教师也感觉自己是“出力不讨好”。虽然专业教师一直强调本门课程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及作用,但从CAD课程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的机械制图知识非常薄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补充相关专业内容。另外,从近几年的顶岗实习反馈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反映机械制图知识很重要但没掌握好。总的说来,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虽然很重视,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即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比较低。

二、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低的原因分析

(1)中职生的学习状况不佳。近几年来,伴随着高中教育普及程度的提高,几乎所有中职生都是未考上普通高中或不想读书的,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普遍较差。同时,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我约束力较差,缺乏自学能力和自信心。进入中职学校,对新环境、新教师、新教材、新教法难以适应,对全新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学起来更感费力。部分中职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就选择放弃,缺乏克服困难的毅力。有的中职生不愿意学习,而把精力用在打电脑游戏及玩手机上,荒废学业。因此,中职学生的学习状况大大影响了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内容有待更新。当前,中职机械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大多数是操作工、技术员。企业对中职生手工绘图能力要求不高,但对读图能力和用计算机绘图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大多数中职学校机械制图教学还沿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教学内容,课本及习题册都以手工绘图为主,教材中存在着许多陈旧老化、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教学内容。同时,本课程为了追求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导致教学内容庞杂,学时膨胀,实用性和针对性不强,很多偏难的内容学生学不懂。而且还有许多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需要记忆。这样的教学内容,不但让学生感觉学习内容枯燥无味,缺乏现实针对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3)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目前,中职教师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数采用说教式教学方法,主要运用板书、典型的模型及挂图等进行教学,效率低、信息量小。虽然使用的教具、模型及挂图具有典型性,但是数量太少,不够丰富,学生难以很好地形成零件的形状结构及空间思维。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三维空间想象力,教师有时会利用许多课堂时间绘制一些模型的视图,但是学生没有耐性专心听讲,效果也欠佳。虽然教师很努力地上课,但是传统的课堂说教式的教学方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不佳。

三、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1)精心调整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应该根据中职教学大纲、生源质量及现代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精心调整教学内容。例如,现在采用计算机绘图,可以使用中望CAD软件中的“制图标准统一化”和“机械图库”功能,对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图纸幅面与格式、比例、字体、图线、尺寸标注)和标准件、常用件及其规定画法进行教学优化,减少繁杂的记忆;而手工绘图趋向于草图绘制,常用几何图形画法也需要适应计算机软件绘图的要求。三维实体造型技术在计算机上得到广泛使用,轴测投影的绘图内容及原理简单介绍即可。重点在于掌握投影作图的原理与方法、零件的表达方法及熟悉制图国标中的相应规定,最终做到用平面图形准确完整地表达零件的结构、形状,并标注出尺寸和技术要求。基于基础理论适度的要求,形成以专业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标,以“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的教学内容体系,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综合能力。

(2)应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在计算机技术迅速普及的今天,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可以解决传统机械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现机械制图中的图形及立体模型,减少板书,有效突出教学重点及解决难点,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利用3D软件建立模型,通过动态演示代替各种木制教具讲解基本几何体、组合体、装配体、零件等,在屏幕上可以随意进行翻转、剖切、拆卸和装配,使学生全面了解空间形体的结构、观察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空间想象力。同时,在教学中还能随时调用已制作好的各种素材,使课堂教学更为灵活、教学过程更为生动,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3)注重“做中学、做中教”。部分中职生的素质较低,但是有动手能力强和对计算机感兴趣的特点。根据中职学生这两个特点,可以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教”中掌握知识及技能。中望CAD软件绘图很容易入门,因此,可以让学生使用计算机在抄画图中学习制图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简单的3D建模中学习正投影法、视图、基本体、组合体和图样画法等内容。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机械制图知识的理解,可以到拆装测绘室测绘典型零部件及绘制装配草图,然后用计算机绘制并打印图纸。通过精讲多练,直接用计算机绘图,突出实践,突出专业性,不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效果,而且提升学生的成就感,强化了计算机绘图能力。

(4)开发校本教材。为了提高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需要,针对中职生的学习状况和特点,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计算机绘图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会用、实用、够用”为原则,编写《机械制图》校本教材,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5)使用愉快式教学法。目前机械专业的部分学生处于“厌学、被迫学”状态,缺乏远大的理想目标,觉得上课很乏味、苦闷,甚至是煎熬。因此,在上课的时候,教师不能只顾自己不停地讲,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听课情况。当许多学生听不进或听不懂的时候,就应用生动的比喻进行讲解,甚至利用一些相关的趣味常识及生活趣事调节课堂学习气氛,把笑声及欢乐带入课堂,从而让学生想学、乐学。同时,机械制图课堂上讲授的内容要能够应用于实际,让中职学生感到能学以致用,因而更有收获感。还可以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和竞赛绘图的方法,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在欢快的氛围中学习机械制图知识,更能强化记忆,使得学生牢固掌握知识,提高能力。

四、结束语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4

【关键词】机械制图 教学模式 实践 中职

前言

机械制图作为机电专业中的主要内容,在机电专业的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中职机械制图,其关系到学生今后对于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也关系到学生自身知识结构的完整性与实际上机操作能力。具备良好的机械制图知识,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力的激发,对于机械制图教育的重视一直以来就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立场。

1 中职机械制图教学现状

对于教师来说,机械制图就现如今的教学来说是机电专业教师进行日常教学的难点之一,其看起来比较容易,实际上却有很大难处,不是所有与机械有关的就是容易的,这就出现了以下各个问题。

1.1 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遇到困境

在机电专业教学中,机械制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难点,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但实际上制图时,却涉及到很多问题。一个教师的教学方法和知识量是教好学生如何学好机械制图的重要因素,因此,机械制图课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学质量。在传统的机械制图教学设计中,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在听,整节课内容充实,但是却没有给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的时间,更别说是同学之间进行互相的探讨。教师在无意中就占领了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置。教师的教学方法出现了问题,导致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时不具有主动性,进一步恶化了课堂氛围,降低了教学质量与课堂效率。

1.2 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遇到困境

中职机电专业,是为了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需求与市场需求的专业型人才,最重要的就是熟练掌握其实际操作的能力。但是因为机械制图本身就涉及很多数理方面的内容,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对于中职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所以除去一些本身就不爱学习的学生之外,其他想学习的学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本身没有很好地掌握课堂内容之后,同学之间也并没有进行学术上的交流,只是将知识停留在表面上。还有一部分同学将课本理论知识掌握得不错,但是因缺少实际的机械制图经验,不能将自己掌握的知识学以致用。

2 对于机械制图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职学校应该通过全新的教学理念针对机械制图课程进行一次教学改革。其主要强调的是在实践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欲望,下面就机械制图教学模式进行了简明扼要的探究。

2.1 通过实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想要充分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就要做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同时也是中职学校机械专业学生的专业课程。其中,金工技能属于机电专业的一个基本技能,在一般情况下,在学生入校门的第一个学期便会安排金工实习。在金工实习中,每个步骤都会涉及到机械制图的知识,在之前的金工实习中,指导教师往往只重视教授金工技能,却忽视了其他的相关知识,尤其是机械制图。提问是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极其重要的,心里面出现了疑问,也就有了知根问底的动力,更加有了求知的欲望。所以,作为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做到鼓励学生提出问题,除此之外,还应该多提出一些疑问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求知欲望。

还要做到在实践中设计问题。就比如,机械专业中的钳工实习往往在新生开学的第一个学期。学生从往常的课本文化学习过渡到生产工作技能学习,必然会对于所有东西具有新鲜感。教师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注意学生对新事物想要动手尝试的心理,充分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保证完成钳工学习任务的情况下,激发起学生对机械制图的学习欲望。在实习的课题里面提出一些有关的、严肃的问题,提出的问题能够唤起学生针对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了。

2.2 统一前期实践中所提出的问题

机械制图课程的日常教学,务必要做到根据学生前期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有关问题来进行。第一,其实际上来说都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第二,机械制图的日常教学,既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过程,也是班级全员参加的过程。必须要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参加到教学中,唤起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来提升教学质量。第三,教师教授学生的本质就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一种沟通、对话、交流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而出现的,而不是教材的代言人。学生在进行练习时,教师应该在旁边适时地给予一些引导与点拨,来进一步激励学生去思考与总结,让学生作为学习的主要人物。这样不仅仅活跃了课堂氛围,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小结

我国的中职教育一直都处于快速发展的形势中,社会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改变,与此同时,已经具有的教学模式也有了一定的变化。在日常的机械制图教学中,必须要做到结合当前实际与学生自身情况来进行教学活动,要把学生放到最主要的位置,深入了解学生内心所需要的东西,适时地对于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与完善。更加要积极探讨合适学生们日常学习的教学模式,并且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机械制图的教学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立军. 教学案在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1(76):55-58.

[2]徐志辉. 中职机电专业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机械制图有效教学模式的微探[J].科技致富向导,2012(23):88-89.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5

摘 要:结合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应该从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考评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而且在教学中特别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工学结合,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零对接。

关键词 :机械制图 技工院校?教学改革

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课程机械制图是其必修的专业性基础课程。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绘图与识图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在技工院校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机械制图课程一般安排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年学习,它是学好该专业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同时它也影响学生将来实际工作能力。

一、教学改革指导思想

教学所需要解决的关键在于所学知识应该与工作实践相适应,以便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够立即上手,学生能独立地完成绘制图以及识别工程图样。为此,笔者认为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改革指导思想为:以任务教学贯穿机械制图整学年教学,将大纲规定学生需要掌握的教学内容分配在每一个任务中;重视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学生在真实情景中的任务驱动下完成学习任务;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任务驱动下强化练习。

二、改革教学内容:工学结合原则

技工院校教育目标主要是为生产一线培养技术人才。所以,技工院校培养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学生时,也应该以学生能够满足企业的需求为最大原则,改革教学内容。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时只是简单地绘图,学生很少见到工厂内实际加工零件图。由于学生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少接触到加工零件图和加工零件图,导致学生就业后很难迅速上手,为此,在机械制图教学时应该改革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实际加工零件以及实际加工零件图下进行讲授,同时多安排学生深入工厂车间一线去观摩加工零件实际操作过程,以便学生能迅速掌握知识点。

三、改革教学方法:灌输教学转向启发引导教学

传统教学法以老师为主导,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即采用灌输式进行教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而且技工院校的理论课教学内容安排得很紧凑,学生没有完全消化第一节课的内容,就进入第二节课学习新的内容,没有时间思考与消化,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该改革教学方法,可以考虑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从学生日常所见所闻为入口,将教学内容和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改革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

传统机械制图课程教学方式多采用黑板、模型、挂图,学生用尺子进行画图,这种教学方式缺乏立体感,很多时候老师只是口述方式传授知识,学生学起来非常乏味和吃力,教学事倍功半。特别是在学习装配图和剖视图等知识时,传统教学方式下的学生很难构建出如此的图形,为此需要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多采用更加直观和学生易接受的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

在进行机械制图教学时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法,以及AutoCAD等制图软件教学,这些方法能够充分利用计算机绘图的优势,而且能及时进行修改,从而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减小学生手工绘图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学效果。

五、注意学科知识的连贯性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课程中,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为此,在教学机械制图课程时也应该注意它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尽量对所学知识进行展开,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比如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中,AutoCAD课程、机械制图以及Pro/Engineer课程可以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效果,可以利用AutoCAD完成二维图的绘制,或者利用Pro/Engineer软件绘制剖视图以及装配图等方式提高绘制的图形的空间立体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看懂图形,提高教学效果。

六、以学生为主体,建立科学的考评模式

技工院校学生学习的目的是能够实现知识运用于将来工作中,因此考评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多元化、互动式考评模式。考试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知识为主,考评的目标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所谓多元化考评模式,指的是建立多种形式的考核办法,考核中学生可以主动参与考核过程,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七、结语

由于技校生基础比较差,为此机械制图课程在教学时应该对传统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进行改革创新,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实现学习与企业工作岗位的零对接。

参考文献:

[1]蒋益英.立体化教学模式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2014(9).

[2]周华锋.机械制图教学方法初探[J].河南教育(职成教版).2014(1).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6

关键词:机械制图;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19.1

项目教学法,是德国职业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教学形式”,这种以项目为主体的职业行业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的一种教学方式。是一种通过组织学生真实地参加项目设计、履行和管理,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该教学模式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助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目前,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实习实训课程中得以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对于《机械制图》这样一门理论课来说,能不能也引入项目教学法进行课程改革呢?现就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的概念和特点

项目教学实质上是以项目为导向,选用实际中可动手制作的工程项目为平台,为学生创建学习情景,通过动手实践完成项目的制作,学生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的认识与了解,学习并掌握构筑于该项目平台上的相关理论知识,最后对所完成的项目进行评价的一种教学过程和方法。

项目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最大的不同在于实现了三个”中心”的转变:一是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工程项目为中心;二是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三是由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工作为中心。

二、《机械制图》项目教学课程的目的

《机械制图》课程的任务是: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识图能力和徒手画图能力,培养学生识读、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两方面的作用:1、建立工程语言能力,使学生顺利完成专业学习。2、建立相关职业能力,能顺利就业并渡过岗位熟悉期。

《机械制图》项目课程的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零件图和装配图的基本能力。学生在此能力的基础上再通过专业课程教学,达到对图样的设计意图有更全面的认识。

三、教学项目的设定——源自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特点

原则一:使绘图过程贯穿于制图学习过程中。高职所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是以应用技术能力和基本素质的培养为主线,学习的主要目的是看图。要使学生看懂图可以采用实物或者软件勾画出实体造型和几何实体,将这些经常用到的实体存储在学生的大脑中,以备后续在用的过程中调用出来,同时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想象力做出详细的分析,并根据机械制图拟定产品的特点,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采取情境创设、虚拟空间结构具体化、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这样才会让学生的体会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对学生的空间转化思维很有帮助。经过类似的多次训练,学生的空间想象会很大提高。

原则二: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兴趣。充分利用轴测图引导、启发、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同时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可创造一种民主、自由、开放的课堂氛围,启迪学生的扩散性思维和空间想象力。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机械制图绘图样件的处理中应做到紧扣空间结构的重难点,根据学生课前准备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课堂上可以自由讨论,畅所欲言,学生大胆质疑,回答问题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和鼓励,师生间、同学间在课堂上自由平等地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讲到组合体视图时,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学生想象立体图较困难,教师可以画出轴测图,帮助学生建立立体形体。学生能够体验到自身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在分析、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学习目标中空间想象力的升华。如在平面视图和立体图的转换过程中,轴测图就起到了纽带的作用。也可让学生练习把平面视图转换成轴测图,经过多次练习,学生的空间想象提高。

原则三:项目内容与专业知识应有所联系。机械制图是机电类专业的一门必修主干课程,对学生学习专业课程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尤其是标准件、零件图、装配图部分,更是和生产实际联系紧密,因此在课程讲解时,要给学生适时适量地讲解一些相关专业知识,这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着很重要的先导作用。《机械制图》与典型零件测绘结合的教学内容要体现行业实用和够用的原则。根据不同行业应用需要选择教学内容,坚持“必须、实用、够用”的原则,体现职业应用的特色,突出行业应用性和岗位的针对性。如先从学生熟悉的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等基本形体的图纸绘制,以熟悉投影原理、图幅标准、线型使用、尺寸标注等机械制图基本常识,然后,以实际生产中机械零件的常用结构类型为依据,设置轴类零件识读与测绘、盘类零件识读与测绘、叉架类零件识读与测绘、箱体类零件识读与测绘等实训项目。如可选普通减速器为典型任务,再以减速器分解为许多子任务。这样通过零件测绘与总装配图的实训,使学生熟悉各类零件的常见结果、常用表达方法和绘图要点,熟悉公差与配合的概念,最后设计简单产品的装配测绘。达到系统培训学生的目的。

在项目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出四个项目内容,第一、轴套类零件的绘制与读图。第二、类零件的绘制与读图。第三、叉架类零件的绘制与读图。第四、箱体类零件的绘制与读图。

四、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实际应用。

1、机械制图课程零件图项目内容的设计

根据设计出四个项目内容。项目教学法一般分为以下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同学讨论。第二阶段,制定设计项目的结构框架和计划。第三阶段,实施计划确定分工合作完成。第四阶段,检查评估记录归档,应用实践。第五阶段,归档或结果应用,记录归档应用实践。

项目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归档五个方面。为了便于项目的组织实施,我们在项目中设置了八个模块:项目目标、项目任务、基本实践知识、理论知识、拓展性知识、练习、效果评价,归档或结果应用。基本实践知识是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步骤。其中项目目标不仅指向某种专业知识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而且指向专业知识的深究过程。拓展性知识是工作任务涉及到的相关知识,理论知识是促进学生对实践知识的理解。当四个项目任务全部完成知识点就全学完了,同时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应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也逐渐形成。

2、项目教学法课题设计的具体实施

如项目一:“轴套类零件的绘制与读图”的实施方案。

(1)研究选定的零件,参照相关零件图思考零件图要有哪些内容,怎样在零件图上表达出来才能让人看懂。(2)利用课本参考资料确定绘制图形所依托的理论。(3)通过各种实践理解轴的技术要求的实践意义。(4)小组讨论提出问题以备老师精讲。(5)徒手绘制图,交换图纸,识读零件图。(6)计算机绘制。

五、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体会与成果及问题

1、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的实施体会,项目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因此,要求教师具有极大的创造性和应变能力,经常需要临时调整教学措施,与学生共同学习、相互依托,扬长避短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沟通与协作,在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综合教学的能力。同时可以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教师利用项目引导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给定的目标零件进行细致地观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极大地激发,从而能够自觉学习并高质量地完成项目作业。运用项目引导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潜心投入,学得活,记得牢。

2、项目教学带来的成效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专业能力形成时间前移。由于工作任务本身就是工程项目实践,又结合现场教学、情境教学、多媒体演示使学生提前和加深了对机械行业的认知。(2)识读、绘制零部件的能力显著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删去了大量点线面、基本体、组合体的练习,使得零部件的阅读、绘制量多出一倍多。(3)降低了掌握知识过程中的认知难度。(4)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机械制图》课程的终结考试是读零件图和读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因为这种技能已得到充分训练。明显好于传统教学。(5)培养了多方位获取信息的能力。(6)培养了团队精神,工作协调能力。

3、《机械制图》项目教学课程尚属成长期,到达成熟期还有一段路要走,由于项目课程只适合单班教学,大课收不到理想效果,同时相对投人大,教学成本高。

六、结语

通过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我们深刻体会到: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和掌握书本的理论知识,更使他们懂得怎样灵活应用这些知识。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项目教学法充分发掘了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了学生的各种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全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最关键的是项目教学法的实践过程中,既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更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教育模式和特征。

参考文献:

1、李典灿项目引导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中的应用,《职业与教育》2009年3期

2、.江静对《机械基础》课程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3期

3、李幸福技工学校机修专业《机械制图》课程一体化教学改革的设想“绿色

制造质量管理”——海南省机械工程学会,海南省机械工业质量管理协会2011年会论文集

4、孙乐平项目教学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17期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7

关键词:机械制图 AutoCAD 课改 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1(b)-0-01

机械制图、AutoCAD机械制图是高等职业教育机电、数控类专业必须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程,然而机械制图、AutoCAD两门课程最初是分别开设的,以致把这两门关系密切的课程割裂开来,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分别学习这两门课程的效果不佳,笔者学院进行了课程设置改革,将两门课整合为《机械制图与CAD》一门,课改坚持理论知识实用、够用的原则,突出技能应用;使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掌握如何进行计算机绘图,既提高了绘制图形的效率质量,又为学习三维软件打好基础。笔者结合自己学院课改之后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1 正确认识机械制图与AutoCAD的关系

进行课改首先需要正确认识两门课程之间的关联。机械制图就是研究机械图样的绘制(画图)和识读(看图)规律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讲授正投影的基本理论,识读、绘制图样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能,重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能力及看图、画图能力。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零件图及装配图。传统的机械制图都是用图板手工绘制完成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手段都已不能适应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AutoCAD是当前流行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高职学生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其各种指令绘制图样,代替手工作图,掌握各指令的使用技巧,提高绘图效率和质量,能够方便的完成复杂图形的绘制;大大提高了技术人员工作效率。虽然CAD取代了手工制图方法,但制图的基本理论、标准、规范并没有因此改变。所以说机械制图是根本,AutoCAD软件是工具;二者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2 合理的删减教材、确定教学内容

课程改革后的机械制图与CAD,总的课时量为180学时,分两学期完成;采用组合式教学模式,上学期90学时主要讲授制图知识,下学期约60学时主讲CAD内容,再用一周30学时完成测绘大作业。这样不但使学生对制图课程的学习符合认知规律,而且突出了计算机绘图的重要性和完整性,避免了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只能抄图,处于应用的低层面上。目前该课程选用《机械制图》和《AutoCAD2005机械制图》两本教材。在使用时对两本教材的相关的内容进行删减、调整讲授的先后顺序,使之更加实用,更加符合知识学习的循序渐进,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系统性与连贯性。上学期制图课程的教学主要完成制图的基本知识,正投影及三视图、基本体、组合体,机械图样的表达方法,标准件和常用件等内容。教学重点考察学生对国家标准的掌握,学生如何运用制图的基本原理、方法来解决实际的问题的能力。手工绘制完成组合体三视图、机件表达等图板图;并阶段性的锻炼学生徒手绘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应对今后的工作岗位。整个过程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相互交叉,反复进行,着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绘图与看图的能力。

下学期的CAD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递进进行,逐步提高。第一阶段打基础约占30学时,主要学习CAD的基本知识,绘图命令、图形编辑与修改命令,编辑文字、尺寸标注等基本内容。在讲授的过程中结合平面几何作图、绘制三视图、绘制轴测图、绘制剖视图等实例来完成CAD绘图练习;把基础打牢夯实。第二阶段巩固提高约占30学时,结合制图讲授零件图的表达方法、画法、技术要求等相关知识,学习使用图块、表格等命令创建块及标题栏、明细栏等;然后应用前一阶段的基础来绘制轴类、盘类、叉架类、箱体类典型零件的零件图,画图的过程中着重掌握各个命令的使用技巧,提高绘图效率,最终学会应用CAD来完整正确快速的绘制出典型零件的零件图。在此基础上学会用零件图拼画装配图以及AutoCAD设计中心组合装配图。

3 改进教学模式方法,构建“双证课程”体系

课程改革后总体采取项目式、任务驱动法实施教学,改变了原有章节式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制图部分的讲授采用多媒体与传统讲授相结合,充分发挥直观教学与动画演示的作用,坚持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在教师的指导下,以一个具体项目为切入,紧紧围绕任务中心,进行分析细化给出解决任务的方法、步骤。指导学生边学边练,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之目的。AutoCAD是一门技术和软件应用结合的课程,非常适合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了CAD讲解命令、学生操做、教师总结、再练习的原有教学方法。这使得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由传统的“主导”地位转变成“引导”作用,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充分体现高职高专学生掌握高技能的特点。

将两门课程整合后,在课程的定位上把考证纳入教学大纲中。实施“双证课程”,即将CAD 技能考证与教学结合起来,把CAD 技能考核标准和课程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使技能教育融入学历教育中,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结束的同时,完成绘图员技能鉴定的培训、考试。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用技能,而且缩短了学生与社会的差距,为学生就业上岗创造良好的

条件。

4 开发校本教材

结合整合课改后实践发现,要想更好的发挥课改后综合课程的优势,只有开发符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总的思路以学生“会用、实用、够用” 为根本,以机械制图为主线,以CAD绘图为辅助工具。对内容进行删减,调整了顺序与结构,使制图与CAD更加的融合,更加的实用,更有利于学生认知掌握知识。教材整体采用组合式教学保持知识的整体性连贯性。教材将制图中的画法几何部分删除。重点讲解正投影的基本原理和基本体的投影;加大机件的表达方法及机械图样的画法与阅读的比重,加强徒手绘图的内容。教材重点对制图部分国家标准做介绍,让学生建立较强的标准意识.养成自觉遵守标准的习惯。

综上所述,AutoCAD技术的出现改变丰富了《制图》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机械制图与CAD 课程的教学改革缓解了课时减少而课程更新的矛盾,学生在学习机械制图的同时掌握了CAD 绘图技术。这将有效促进学生的绘图和识图技能。也为实践性教学铺设了一条可行之路。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ro/E、UG等三维软件的应用,制图课程体系也将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 金大鹰.机械制图[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2] 魏光清.探讨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教学[J].中国市场,2009(27).

机械制图常用知识篇8

【关键词】《机械制图》;教学;课程

《机械制图》是机电专业、数控专业、模具专业这些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机械制图》作为专业的基础课程以及专业的入门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经常把它比作一门“语言”,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不懂外国语言的中国人和一个不懂中国语言的外国人在一起交谈,他们的交流情形是怎么样的。《机械制图》于初学的学生而言,就是一门“外国”的语言,在本人从事职业教育近十年的时间里,我发现即使是名列前茅的在校学生都没能完全把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这种现象值得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去深思。我也带着这个问题,从教师自身的教学出发,结合本人多年的《机械制图》教学实践,对《机械制图》教学进行了许多的思考和探讨,体会很深刻。下面我将从六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

相信凡是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课程的课时欠缺,实际安排教学课时远远少于课程所需的教学课时,即使是《机械制图》这么重要的课程也不能幸免。在课时远远不足的情况下,教师们也只能无奈的对课程内容进行削减。结合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要使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这门课程的前提就是教务部门安排合理的教学课时,依据有以下:①《机械制图》是专业的基础课程,所包含的章节并没有说削减就能削减的教学内容。②《机械制图》是开设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年,这是学生刚刚从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的起步转型阶段,而且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他们需要时间去适应专业教学,更需要时间去喜欢上自己的专业。③在《机械制图》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动手绘图,这只能在课堂完成。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勉强没有幸福,强拧的瓜儿不甜”,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更是如此。如果《机械制图》教学要靠教师一味的灌输知识点,一味的逼学生去学习,收效必然甚微,更可能适得其反。教师很有必要去培养学生学习《机械制图》的兴趣,这也是任何课程展开教学的第一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机械制图》产生了兴趣,主观性的想去了解、掌握《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机械制图》,不断的练习、思考、想象、讨论、下问。我相信,所有《机械制图》教师在教学中都希望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为此,我在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我在授课的时候,注重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说,我在授课时向学生展示实物零构件、提供工件设计图纸作为参考、播放绘图员绘图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了,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了,这样他们在学习《机械制图》的过程中始终兴致勃勃,而我的教学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注重课程基础

在《机械制图》教学的过程中,本人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正在讲授的绘图过程需要运用到之前已经讲授过的投影作法,学生却对这些投影作法一脸茫然。这就是没有打好课程基础所导致的恶果。一门课程的章节编排是有逻辑的,课程的基础一般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环环相扣,课程靠后的章节往往要综合运用到前面各个章节的知识。《机械制图》的基础也是编排在开始的章节,即是制图的基本知识和点线面的投影,《机械制图》教学要特别注重这部分内容,试问一个连制图基本知识都不知道的人如何制图?同时,学生对三维形状和相关位置的空间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正是从《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部分开始逐步系统的形成,空间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对学生能否轻松学习《机械制图》这门课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因此,我在《机械制图》课程的教学中十分注重课程基础。

四、精讲多练

在我参考的许多论著中,《机械制图》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是精讲多练法,这个方法也贯穿在本人的《机械制图》教学过程。精讲,就是要求教师控制好讲授时间,讲授过程抓住课程要点,抓住学生绘图的错误环节,一击即中。多练,更多指的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动手绘图,让学生在教师的眼皮底下绘图。在本文中,我提倡的精讲多练法具体做法是:教师先讲――抓课堂要点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布置,在课堂进行练习;教师观察――观察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这些错误往往是普遍的);教师再讲――针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错误环节讲;学生再练――按照教师指导之后练。精讲和多练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一方面只有教师做到了精讲,学生才有时间做到多练。另一方面只有学生做到了多练,教师才能在观察学生的绘图过程中发现错误环节,从而针对这环节进行精讲。

五、模型教学

师生们普遍都认为《机械制图》很抽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想象能力,然而模型能使抽象变为了直观。模型教学是《机械制图》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方法,它使本来是空间想象的存在变成了现实,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就是惊喜。比如,我讲授《机械制图》第十章第三节展开图的时候,在课前用纸皮做了一个斜口直四棱柱管模型,课堂上我直接用剪刀沿着模型的棱柱把模型剪开,斜口直四棱柱管的展开图立马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无不惊呼原来展开图如此简单。由此可见,模型教学是最直观的,给学生的视觉冲击是最强烈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机械制图》教学中必须要得到传承。

六、多媒体教学

左手手提着挂图和小黑板,右手捧着大小模型和绘图工具,这就是多年以前我去上《机械制图》课程的真是写照。然而近年来,《机械制图》教学应用了多媒体,教师的一切都变得轻松灵活了。《机械制图》课程里所有的图纸都储存在课件里,教师再也不用提前在小黑板上绘图然后提着它去教室,也不再需要在教具室里和其他教师抢挂图。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手段,应用于《机械制图》教学,不但减轻了教师的备课工作量,而且提升了教学质量,效果相当显著。比如,在设计《机械制图》教学课件时,我把幻灯片按照绘图步骤分页,每一个步骤一个页面,而且在每个页面显示对应的绘图步骤说明,这样的话绘图过程就会一目了然,而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路也会十分清晰。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在《机械制图》多媒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对课件的使用绝对不能翻页过快,否则,再好的课件也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也不会达到它的预期教学效果。

上一篇: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方法范文 下一篇:供应商及供应链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