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建筑改造范文

时间:2023-03-19 22:41:09

旧建筑改造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1篇

(1)立面改造。旧建筑立面改造遵循总体改造原则,在不破坏旧建筑立面肌理的同时,体现时代感,是一种折中的思想态度。通常的立面改造有修旧如旧和修旧如新两种方法,前一种方法是按照原先的形式进行复原,补缺补漏。后一种方法则是根据旧建筑的历史所留下的烙印利用现代的设计手法和材料对旧建筑进行改造,改造后的结果既能联想到旧建筑的历史感,同时又能体现现代的时代气息。(2)屋面改造。屋面改造按屋面结构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普通的混凝土屋面,一类为桁架式坡屋面。坡屋顶桁架的改造要按照民用建筑防水和保温的要求,将镀锌铁皮屋顶进行重构,并初步考虑彩钢夹芯板的转换处理,并在表面覆以瓷砖表面,同时要求整体风格、包括屋面和立面风格的统一。大型厂房中的普通混凝土屋顶,屋顶改造除了在防水,防热方面处理,还必须在屋顶改造时增加采光顶棚,用来改善室内光环境。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锯开屋面板,保留屋面的主次梁结构作为玻璃顶棚的结构支撑。同时在现有的主次梁体系,通过增加支撑钢梁,减少玻璃顶棚的跨度,并形成一个方形网格系统。(3)室内空间分隔。在旧厂房改造中,人们都希望把旧厂房建筑的单一大空间改造为灵活多变的可使用空间,最简单的做法就是对原有厂房的大空间进行垂直的和水平的灵活隔断,使得室内布置多样化。关于室内空间的分隔,可分为以下两种:(1)水平空间分隔。在水平空间的分隔上,旧厂房改造所使用的材料主要为轻型混凝土空心隔墙材料。通过考虑原有厂房的结构的安全性下,且不对结构进行改造的前提下,如果使用传统砖墙进行厂房室内空间的水平分隔,不仅限制了室内空间的灵活性布置,同时由于砖墙材料本身的自重过大,会加大结构的重量,因此不利于改造,而采用轻质混凝土空心隔墙本身强度高,自重轻,不仅有利于结构荷载的降低,隔墙抗冲防震的整体性能好,建筑平面还划分灵活多变,尤其能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去改变平面的布局。利用该材质的墙体去灵活分隔室内的空间,管线布置方面也很方便,加上轻质混凝土空心隔墙的构件本身的截面尺寸非常小,大大增加了使用面积,提高了使用率。(2)垂直空间分隔。之所以能够进行垂直空间的分隔,是利用了旧厂房在垂直方向上的高度较大,原结构体系的荷载预留相对充分的原因,通过在室外或者室内进行加层处理,竖向空间的分隔通常有两种方法: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桁架结构厂房,通过在原厂房内加柱加层,形成室内回廊空间,同时利用通透敞开的楼梯间,形成了一个流动的空间。对于那些大型混凝土的厂房,通过采用整体的加层,再结合设计的需要,在室内中设置大型的中庭。垂直空间的划分手法一般是采用钢结构进行划分的,通过钢结构的连接,简单而又灵活,并且在垂直面内比传统的结构能更好的应用到错层、跃层的加建改造设计。

2旧建筑改造的美学特征

2.1层次性作为嵌入式系统和生态系统的体系之一,建筑具有层次结构。这从某种意义上决定了旧建筑的转型必须有一个分阶段实施的过程:从技术到文化和艺术的精神层次的过程通常对应于感性,创造性和开放意识的强大的过程。总体来说,从体系结构技术的理想发展成建筑的情感与文化的结合,才算完成了整个改造的过程。设计可以概括为“真”,“善”,“美”三个层次的追求。“真”即人工环境与自然和谐的“真实”,“善”强调施工活动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保护,“美”强调建筑外表皮与文化环境和当前审美层级相统一。它强调的是一种符合人类审美意识的潜意识的不可争议的特征。2.2整体性在生态环境中的旧建筑改造中,整体性设计显得尤为关键。其特征在于与旧建筑的各种要素的整体协调。其中,既有“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外部环的因素,也包括老建筑形式本身的维护;不仅是建筑使用者—人与生态系统进行整体性的协调。通过追求旧建筑的整体性,改造并非强加于自然,而是将其融于自然,“空间”代替“生态秩序”,“有意味的形式”代替“共生”形式;“永恒”代替“超越”。这一切也表明:机械论的思维方式已经结束,与老建筑的生态现实统一的审美理想是基于目标之上的。2.3动态性一方面,旧建筑的改造需要在全球化背景中,运用交流方式,在全球性旧文化与旧地域性文化融合中,逐渐形成自己新的环境下的建筑文化,从而使得旧建筑与城市设计在新陈代谢中永远保持永远的生命力。另一方面,在不同地方、不同时间、不同城市环境的旧建筑改造,其改造目的明显存在着差异性。因此旧建筑的改造目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在动态中逐渐发展并不断提高才能符合美学标准。动态性作为一种旧建筑未来的标识语,其美学特征是在不断发展,不断修正自我,超越自我的进步过程中慢慢显现出来的。2.4文化性从二十世纪至今,随着建筑艺术日趋活跃,建筑文化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重要。尤其是文化性的建筑,更加侧重于设计语汇对建筑地域性特征的描述,文化孕育建筑中已成为文化性建筑的共识。

3旧建筑改造的审美标准

3.1使用功能改造是为了给使用者使用的,旧建筑的空间环境承载着使用者的使用场所,它必须提供给人们一个舒适宜人的室内外环境。一个充满活力的室内外空间是改造设计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必须从生态观念出发对旧建筑进行改造,给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使旧建筑“活”起来“动”起来。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对改造的使用方式进行正确观念的树立。通过寻求合适它的使用功能,并且促使他成功。赫尔佐格和德梅隆改造的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就是通过发电厂的功能的更新而焕发出新的朝气和活力。3.2健康功能老建筑大多是在城市环境的长期沉积中,通过大量的无序扩张,建完后往往分布杂乱,不仅道路十分狭窄,环境还十分肮脏,再加上旧建筑本身设计未考虑清楚。旧建筑改造的健康问题非常的严重。中明确提出:建筑必须为身体健康而设计,改造必须从建筑空间方面,空气质量,热环境质量,声环境质量,水环境,光环境质量,提高人体的健康指标”。柯布西耶的“阳光,空气,绿色”的理想也是该观念的直接反应。3.3场所功能场所感的意义在于人工与自然环境共生的生态意识被提取,注入到功能需求与人工系统的生态特征中,相辅相成,从而创造了一个人工与生态共生和谐的场所。在旧建筑的改造中,这种共生应体现出物尽其用,即对土地和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利用。空间功能的和谐是旧建筑空间的生态意义的具体表现。在现代主义建筑观植根于世界的动态视图,通过第一次世界战争和的影响,是机械的思维方式的体现,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老建筑被理解为文化的衰落和破坏。生态危机,生存环境的恶化,LED在旧楼改造的新思路的迫切需要,雅可布开始提出了旧建筑的意义,从社会生态的角度对城市生态进行了鼓舞人心的倡导,这在他的书中“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体现的淋漓尽致。自那时以后,路易斯康,文丘里,科林罗,相继推动了雅可布的思想,他们一致倡导老建筑与城市的共生思想———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都强调历史发展的重要性,和老建筑的概念和方法的转变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强调历史,区域,国家和环境方面的整体性,当今社会的共生性,重新唤起精神和文化意识的审美标准。

4结论

本文通过以南京老城南旧厂房的改造为例,例举了几点关于旧厂房改造的设计策略和方法,以及关于评判厂房改造效果的标准,为旧建筑改造提供一定的参考。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普通的旧建筑改造计划已势在必行。对旧建筑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转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对新的建筑所处的新时代和新的社会背景中,充分挖掘出老建筑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确保改造旧建筑的本质时,重新审视和利用旧建筑的新价值。在新的时期和标准规则变换中,更复杂的是我们要通过建筑形式,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旧建筑改造,在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意识下,也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旧建筑物改造;观念;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9-0141-02

一、当今旧建筑物改造行业的发展

正如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保健事业的发展延长了人类的平均寿命,设计和施工水平的提高也使得许多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得以延长;然而一些建筑物建成后,寿命多至百年以上,少则几十年,时过境迁,随着社会结构和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原来的学校会因规模问题而被扩建,厂房会因企业的倒闭被闲置,办公楼会因机构的迁移而被遗弃等。这些建筑或者仍坚固如初,完全可以满足使用要求;或者本身沉积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如果将这些建筑合理改进,对于减少社会财富的浪费,使建筑物继续创造经济效益,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计划经济时代已经过去,市场经济的到来及中国加入WTO的驱使,使得国内许多城市对原有城市功能和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由原来一直以生产为主要职能,工业用地比例大且集中于城市中心,城市用地畸形化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经济发展迅速,这些给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改造提供了契机,同时时间、利益的驱使也使更多的人在接受建筑改造。新发展产生新行业,新行业需要新空间与其适应,在文化观念之外,经济利益可谓商业社会一切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换言之,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然发展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在此过程中人们也提出了一些疑问。很多人持有这样一种观点:旧建筑的改造设计由于是对现有建筑的空间及装饰的变更,因此常常比设计一座新的建筑物更受到制约,创作自由度减小;但是换个角度看这些制约也为新的“作品”提供了更多的依据和机会,创作时可利用的素材增加,原有的空间特色也可以成为改造设计过程中灵感的泉源。对此,像中国古典文化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一位著名建筑师指出:“有人争辩说设计的限制条件抑制了正在萌发的真正的创作性,而我要争辩的是,真正有创作性的建筑师是以排除约束为乐的。这些制约仅仅扰乱了那些对自己信心不足的人,而这些人缺乏内在的应变能力。”

二、旧建筑物改造的环境分析及其相对新建建筑物的优势

旧建筑物的改造在发达国家近几十年的房产开发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关数据显示,在英、美等国,改建项目占到建设项目总投资的30%~50%,甚至有人预言,建筑改造将是建筑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21世纪将是建筑改造的世纪;然而在中国,旧楼改造像西方的“跳蚤市场”与中国的“二手市场”一样,还处在发展阶段,正逐渐被人们关注,并且目前也少有这方面的专注,因此,对从事建设和设计行业的人来说,将之作为一种行业现象,并逐步付诸行动,也是不无裨益的。

当然上述所提及建筑师说的设计并不是没有依据的设计,对旧建筑物的设计,需要对原有建筑与室内空间及改造后的用途有充分的了解,对其潜在价值有敏锐的洞察力,像一些专业人士所讲的那样,能充分发觉原有建筑在空间结构、结构体系、材料运用、光影变幻、功能组成、环境特点等诸多方面的潜在价值,总之,像一句古话“知史而明理”。而我们认为,在设计时,首先根据新建筑的需要对旧建筑物的空间、材料、结构及经济性进行分析,整体做一下把握,保证改进后建筑的安全与实用,进而再考虑经济和美观。

通过上述旧建筑改造的意义、环境及现在的发展状况,我们对旧建筑物的改造有了一些了解。仔细想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设计师们可能会注重改造的创意、价值;但开发商等则会更注重时间和利益,无独有偶,旧建筑改造也具有这些方面的优势。这种经济优势体现有三:工期短,可以提早运营;投资少,开发成本低;改造花费少,据以往统计数据,对原有旧建筑的改造,比新建同规模建筑的标准楼可节省20%~50%的费用,除此之外,还省去了拆迁过程的花费。

三、空间改造的八种方法

目前,建筑改造在建筑物室内外装饰上应用很广泛,比如在商业类店面、文化旅游景点等。然而空间是建筑的灵魂,是建筑物得以实现的物质基础,空间构成了装饰的基本骨架,而在中国外部装饰的发展较内部空间的改造更有优势,因此,我们在此文中重点关注旧建筑空间的改造。

通过了解,我们对旧建筑空间改造总结了几点想法:

建筑扩建过程注重新老建筑之间的关联。建筑物扩建过程注重运用姊妹建筑,对称空间,使得新建筑中有旧建筑的影子,旧建筑中能找到新建筑中的一些东西,这其实是建筑之间的一种传承,也是一种形式的改造和再创作。像日本著名建筑师古谷章成设计的隔河流的小学新校区。

覆盖――给庭院加顶。中庭是一种在建筑内部贯穿上下各层的共享空间,由于其特有的物质精神功能,中庭在现代建筑中被广泛运用,旧楼改造中因地制宜地采用这种空间形式,容易形成良好的采光通风环境和空间氛围。

挖空――拆掉楼板,挖出中庭。将原本对采光要求不高的建筑改为民用建筑时,必然要改善其内部的通风采光条件。常见做法是将腹地地空间部分楼面拆除,形成中庭,减少进深,同时也形成了空间的变化。

加层。许多旧建筑设计以工业生产为主,一般在4.2米~9米,当这些建筑被赋予第三产业新功能时,常常采用夹层的方法加以改建,一则将高度降至适当的位置,二则可以成倍的增加使用面积。许多利用夹层的改造方案,常采用局部夹层,使空间高度富有变化;也可以利用错层,使建筑中不同部分的标高相差不多,然后通过踏步连接,使建筑物不失层次性,化被动为主动。

升降――改变地面标高。旧建筑空间由于受到当地种种条件的限制,空间组成形式往往单一,地面高差变化不大,要想满足现代人丰富的视觉需求,建筑日益复杂的趋势,可以通过具有独立性的地面标高予以实现,结合新的功能需求提高或降低旧建筑中某些部分的标高,以形成几个相互贯穿,又有一定限制的新空间。通过对抬高和降低地面的灵活运用,从而达到对空间整体进行软分割的效果。

旧建筑中大层高的空间比较常见,利用上述原理加以改造,不仅可以划分出不同功能的空间,而且有些旧楼在改造时可以把更新后所需要的设备隐藏在顶棚中,从而节省了空间,又提高了室内环境质量,使顶棚的装修设计也有更大的回旋余地。

穿插――插入异质元素。在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难免有单调乏味,缺乏变化的空间,因此,在结构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建筑内部穿插一个形式完全不协调的实体空间,作为点睛之笔,打破原建筑物格局,给新建筑物注入新活力。入的空间可以分别作为楼电梯间、采光塔等,一举两得。

嵌套――嵌入独立实体。对于一些加层处理有困难、或需要保持原空间完整性的高大空间来说,最妥善而方便的办法是嵌入一个完整独立的新房子,形成“屋中屋”的嵌套格局,给人一种空中楼阁之感。新房子的顶层往往没有遮盖,而是利用原建筑的屋顶,这样空间的内外关系变得模糊不定,新房子像件巨大的的家具,占据着空间,又提供着空间。

分割――让空间流通起来。由于技术手段的进步,空间观念的变革,现代建筑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空间划分形式,流动空间就是集中而典型的空间模式,这些空间营造方式被较多的用于公用建筑,以适应其功能和精神需求以及现代生活方式。而工业建筑及较早年代的建筑在空间处理上则没有或不必进行如此处理,他们往往有多个单一空间并列形成,空间之间由墙体完全分开,这种格局无法与现代公共生活及新的功能相匹配。因此,在旧建筑改造中引入现代空间概念及其分割方法,增加空间层次,丰富空间感受。诸如可以通过改变墙面形式以取得空间的变化,采用特殊形式的楼梯,运用各种形式的隔墙灵活划分空间等,从而一改单调气氛,使改造后的建筑物富有现代气息。同时还需要设计者匠心独运,考虑或恢复、或仿古、或完全更新、或新旧并置,把握其设计风格,赋予旧建筑物新的内涵。

四、这一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21世纪成为建筑改造的世纪或许在中国同样适用,但正如上文提到,经济效益是目前旧建筑改造行业兴旺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真正需要改变的是我们对待旧建筑的思想、观念,对待历史的态度。像我们的教材中常提到“国外先进的理念”,但殊不知别人是从我们这学的,比如老子和孔子的一些思想就贯穿在许多“国外理念”中,正如在多次中日战争后,我们在“以一个被打败的老师身份向胜利的学生学习”。 在许多经济发达国家,旧建筑保护与更新的工作非常受重视,在那里,建筑如同生命,其存在权利也受到尊重,不可随意被剥夺。然而在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建筑建筑的认识从未达到这样的高度;相反视建筑为草芥,大量具有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建筑被毫不留情的拆除。不良的城市开发模式,对历史的曲解,对利益的追求及急功近利的心态将许多建筑的生命结束在壮年。因此我认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像在国外一些数学家以为是第一个推算出π时,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刘徽,祖冲之已经推导出来了;而非亦步亦趋。

当然,随着城市职能和空间结构的调整,经济利益的驱使,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文化历史资源的保护,公众观念的变革等诸多因素的推动,旧建筑改造在中国强大的生命力也正逐渐体现出来,人们也对先前的建筑、城市发展方式作检讨。作为检讨的一部分,旧建筑的改造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并且呈现出一些引人注目的新趋势。改造的对象在扩大,历史性建筑改造方法在变化、创新,不再局限于对建筑本身的改造,而是通过加进了新的环境标准与服务设施,单一功能的旧建筑在被改建成混合功能的建筑,改建后的建筑对象由原来只重视体积巨大的公用建筑转向几乎所有人们日常用途的建筑。慢慢的,旧建筑改造在走进人们的生活。

五、结束语

西方国家走过的路,可以作为我们的前车之鉴,让我们看到方向,也有助于我们走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但我们自己应该有所为。而当今,尽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还余热未尽,但可以预见,旧楼改造必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从事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它将带来一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袁培煌.高崎市立樱山小学[J].新建筑,2010,(1):86-87.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旧建筑,旧建筑改造设计;实践方法

一、当今旧建筑改造行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代表着都市文明发展进程的建筑已经千疮百孔。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灿烂。我们经常看见映入眼帘的“拆”字,证明了它们命运的脆弱。

老建筑伴随着推土机带给我们巨大的轰鸣声在尘土中轰然倒下,变成等待运输的建筑垃圾。目前,这种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影响了地域性建筑符号、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关于旧建筑的改造作为建筑设计师研究的新课题是极富有挑战性的。

二、旧建筑改造设计存在的一些问题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是现代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和财富,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予以完整的保留与守护。

旧建筑改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有些城市因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轻易把些没有历史纪念性的旧建筑拆除了,这样做是对这个城市的不负责,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长远的意义,一些没到年限的旧建筑的消失,不但是这个地区历史的消失,同时也更大的浪费了建筑资源。

三、旧建筑改造的表现形式

1、主体整体结构改造

如“八号桥”以打造设计创意产业为目标,将原上海汽车制动器厂上世纪50-80年代的八栋车间大楼重新规划布局。由于厂房不是保护建筑,所以在改造中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2、旧建筑材料有效利用

旧建筑材料是在建筑拆解中而产生的,应该做到将这些旧材料被回收,经过处理,在旧材料市场出售,以实现再利用。目前,美国和加拿大的旧材料市场发展较好。

四、旧建筑改造的结构分类

1、木结构

木结构指竖向承重结构和横向承重结构均为木料的改造形式。它由木柱、木梁、木屋架、木懔条组成骨架,而内外墙可用砖、石、木扳等组成,成为不承重的围护结构。木结构建筑具有自轻重、构造简捷,施工方便等优点。多用于寺庙、宫殿、民居的旧建筑改造。

2、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建筑物的承重构件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包括墙承重和框架承重,现浇和预制施工。此结构优点是整体性好、刚度大、耐久、耐火性能较好。多用于多层或高层的住宅或高度在24CM以上的旧建筑改造。

3、钢结构

主要承重构件均用型钢制成。它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平面布局灵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等优点。因此,目前主要用于大跨度、大空间以及高层旧建筑改造。

4、特种结构

这种结构又称空间结构,它包括悬索、网架、壳体、索—膜等结构形式。这种结构多用于大跨度的旧公共建筑的改造。大跨度空间结构为30M以上跨度的大型空间结构。

五、旧建筑改造的设计原则

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原则

在旧建筑改造设计过程中,由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和某些特殊需求(如隔热、保温、隔声、防潮、防水、防震等)。给旧建筑改造提出了技术上的要求。在旧建筑改造设计时必须综合有关的技术知识,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便选择经济、合理、美观的旧建筑改造方案。

2、有利于结构安全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中首先考虑建筑的坚固、实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除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及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须尺寸外,对一些部件(如栏杆、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门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旧建筑改造使用后的安全。

3、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在旧建筑改造中,应注意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问题,既要注意降低改造成本,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减低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要考虑其综合的经济效益。在选用材料上应根据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意节约用材,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在满足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4、整体性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必须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的要求是来自于多方面的。除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特质。

六、结语

城市旧建筑进行必要的改造设计,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对于设计师来说,一直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命题。旧建筑改造设计必将在中国的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从事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人员来说,它将带来一片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佳妮.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模式探索[J].山西建筑.2009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旧建筑 改造 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suzhou city,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each have use value but not be heritage of old buildings, is to face down position. A building is to have life, some old buildings in the modern city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rough some of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old building, it can continue to survive. Such already can realize the transfer of its economic value, and reflects its cultural value continue; Not only is to the past respect, also is responsible for the future. Reform for old building design is an urgent need to discuss important topic.

Key words: the retrofit design of the old building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发展史,在整个城市不断的发展、更新和变化的过程中,城市的建设大体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大规模新建阶段、新建与维修改造并重阶段以及主要对旧建筑更新改造再利用阶段。因此如果一个城市的文脉及其历史连续性的遭到破坏,也就失去了城市个性与历史的厚重感。所以对相当一部分仍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的旧建筑,就要通过一定的方法予以保留。而如何对待现存的旧建筑成为了需解决的问题。

一、旧建筑改造的现状:

2500多年来,苏州古城积累了丰厚的历史遗存,有古典园林,有名人故居、寺庙道观、府学书院等,为世人瞩目。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沉重的人口增加,现代城市文明对千年古城咄咄逼人的挑战。城市旧建筑的改造再引起了建筑学界的关注。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不断地拓展和完善下,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正以合理的更新、改建过程替代原有大拆大建的方式,以促进资源可持续再利用。

二、旧建筑改造的类别

1、 旧工业建筑:

苏州古城区原来承担着大量的工业生产和教育、医疗卫生服务职能。在上世纪90年代初,古城区工业企业最多时有286个,用地共达172公顷,占古城用地12.2% 。城市发展到如今,这些建筑已经相对较久远,多数简陋不堪,很多就地改造发展,与住宅、园林、文物古迹等犬牙交错,布点混乱。随着原有的部分单位向外搬迁,原有的厂区变成了大量的空置建筑。而这些旧工业厂区地理位置佳、交通方便。因此改变其使用功能,又能为这些旧建筑注入新的生命力。

案例:录像机厂改建为苏州金阊区区政府、苏州第三纺织厂改建为平江府酒店

2、 城市建筑过程中的烂尾楼:

整个城市发展进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会产生一定量的长年闲置的建筑。而这些建筑因仍处于设计寿命期,但因功能、设施、外观已不能满足当前发展新需要,因此可将这些建筑进行重新设计、定位,让它重新获得新的生命。

案例:园区便利中心改为某园区企业办公楼、吴中越溪苏街办公楼改为吴中豪生酒店

3、 原有建筑基地上改建、扩建:

古城区内保留了容积率低、绿化环境好,文化底蕴深厚的商业地块。而这些单位因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对原有建筑采用小修小补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有的经营模式和竞争。因此需要对原旧建筑进行改建、扩建,依据现有经营模式梳理内部流线、功能,从而发掘这些拥有得天独厚条件的“风水宝地”。

案例:苏州东吴饭店、苏州阊门饭店。

三、旧建筑改造的方法:

1、项目定位策划 :

每个旧建筑改造项目,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调查,比如年限、改造前后的使用功能、周边环境、建筑风格、历史文化等等进行了解。结合业主所提出的需求进行旧建筑空间的空间划分,内外的环境采用与之相适的建筑风格等等,形成系统的、可实施的改建策划方案。

2、外部空间的优化、流线的重组 :

外部空间首先梳理整个建筑群体之间的交通流线,满足相关消防规范的要求和改建后的需求。对一些陈旧且无保留价值的旧建筑进行拆除。

3、内部空间的优化、流线的重组:

在对旧建筑进行改建的时候,依据新功能定位、需求,重新对旧建筑内部空间进行梳理、组织,从而满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在整个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同时,需结合外部空间流线的需求、建筑立面的需求,做到内外设计风格统一、技术可行、经济合理。

四、旧建筑改造的趋势:

随着绿色建筑设计的不断发展,日后旧建筑的改造设计也必然会与之结合、并存。如何利用拆除旧建筑中可循环使用的建筑材料,对既有旧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而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在这方面已经做了许多工作。这将又会成为国内建筑界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1]《苏州古城的保护》夏驯

[2]《旧建筑的改建与再利用》张宁

[3]《探寻古城保护和发展的结合点--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 李路轻

[4]《改造“烂尾楼”, 塑造城市文化,提升城市品位》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1年第12期 胡骏

[5]《论旧工业建筑的创意改造方法》李博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5篇

关键词:老旧建筑改造;建筑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曾经代表着都市文明发展进程的旧建筑已经千疮百孔,失去了昔日的辉煌与灿烂。我们经常看见映入眼帘的“拆”字,证明了它们命运的脆弱以及最终的归宿。老建筑在伴随着推土机带给我们巨大的轰鸣声和尘土中轰然倒下,变成等待运输的建筑垃圾。目前,这种趋势已经严重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影响了地域性建筑符号、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同时又是对自然资源及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污染,增加了新的建筑垃圾。因此,关于老旧建筑的改造是作为建筑设计师亟待研究的新课题,它同时又是一种建设发展的新趋势。

1.改造工程实例概述

以下为近期做的一个老旧建筑改造的实例。这个项目从前期进行实地踏勘,了解改造使用功能,方案设计推敲修改,到施工图绘制、交底,再到工程验收,最后交付甲方使用,全程跟踪服务,收获感想颇多。工程完成使用后并得到了领导、群众的一致好评,并且还获得了优秀设计奖。此工程为改造已作他用的原赤岸村小学校舍,使其符合村委办公、村民活动及社区服务等要求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根据建设单位提出的使用要求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重新布置,合理设计,并使其符合下列一些要求:

1.1必须保证结构安全,满足消防疏散要求;

1.2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影响,减少投资;

1.3外形设计要简洁大方,有地方特色并和周边建筑协调;

1.4室内装修要简约明快,符合卫生及安全标准;

1.5增加室外活动场地,配建绿化景观及停车设施;

1.6改造方案要方便施工,可操作性强,选材方便,减少施工周期。

依照要求,充分利用原有房屋的实际尺寸,经过多次调配,巧妙地安排了各种功能房间,将原来的教室改造为办公室、活动室,将原来的二层大跨度房屋改造为会议室、便民服务大厅等。由于使用功能的调整,在室内改造增设了卫生间,在会议室的西侧还增加了一部疏散楼梯;并在西楼和北楼的二层加了一部连廊。整个建筑群体平面调整后功能分区明确、使用方便。立面上按照现代中式进行改造设计。根据方案设计需要,将三栋建筑的屋面统一更换成青灰色水泥瓦的坡屋面,在每栋建筑的山墙上增加砌筑了简化的马头墙造型,檐沟也按统一的风格进行改造。同时统一更换了门窗,全部采用铝合金中空玻璃节能门窗及成品木门。外墙采用灰白两种色彩粉刷,局部墙面采用小青砖贴面并用增强水泥板做出线脚,增加了立面的变化。在服务大厅的东侧增设的一道月亮门造型,成为主入口的对景,也成为该建筑的亮点之处。在室内装饰设计上则延续了建筑设计的风格,注重传统与现代元素的结合,强调简洁明快的效果,减少装饰荷载,保证结构安全。此外室外的景观设计也根据建筑的形式、周边的现状,因地制宜地从满足功能、经济实用和绿色生态等方面出发,力图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美丽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庭院绿化、粉墙黛瓦、步道小径,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特有的空间风韵。对既有房屋进行改造升级相比于拆旧建新优势十分明显,一是保留了原有的村落肌理、空间形态;二是不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从而保护了周边的环境;三是节约了大量的新的建筑材料,减少了碳排放;四是节约了有限的投资,减轻了财政压力。所以改造升级既有房屋是一条利国利民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建设之路。

2.老旧建筑改造的表现形式

老旧建筑改造的形式有多种多样。有些是某个区域的整体改造,有些是单个建筑的个体改造;有些是建筑的立面改造,有些则是建筑内部的空间改造。但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改造,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在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使用功能、不同现存状态的旧建筑重新发挥它的使用价值,体现它的生命活力。如今许多老小区的整体建筑改造,平改坡工程,某个建筑风貌区的立面改造,废旧厂房改办公、展厅、商业的工程,细化到单体建筑的空调位、广告位统一设置的沿街立面改造工程都体现了改造利用、改造优化的优势所在。通过对一个适宜的旧有建筑改造,不仅是对社会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也是对社会历史及文化资源的延续和传承。当然改造的同时还应满足国家现阶段对节能、消防及地方对城市设计的要求。

3.老旧建筑改造的建筑设计

3.1立面改造

一些老旧建筑的改造,为内部功能格局不变仅是对其外立面进行翻新。如有些建筑原有外立面为涂料或面砖,门窗还是钢质或单层的铝合金门窗,因时间久远已是破旧不堪,严重影响了视觉效果,或者是要在某个区域达到统一的建筑外立面分格,于是就对其立面外饰材料进行翻新改造。重新粉刷涂料,或是更换新的面砖和节能门窗,根据立面设计的需要有些部位用上了多孔装饰铝板或是LOW-E中空玻璃幕墙。一些建筑在改造时外墙上还加设了保温材料。通过这些立面的改造手法,运用多种现代立面饰材,既改变了立面视觉效果,同时又达到了国家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如今许多沿街立面改造等就是这种情况。

3.2平面功能改造

有些旧建筑的立面风格富有历史意义,值得修缮保留,但平面功能却已不能满足现在使用功能的要求,于是就需对旧建筑的平面进行改造,上海的“新天地”就是用旧建筑演绎新功能并获得成功的例子。“新天地”采用的是保护建筑的一层外皮,改变内部结构与使用功能,类似于巴黎市旧建筑改造的方法。“新天地”分为南北两个地块,大片的保留了里弄的格局,特别是花了大量精力和资金精心修复和保留了石库门建筑的外观立面、细部,对建筑内部则做了较大的改造,以适应办公、商业、居住、餐饮和娱乐等现代生活形态。这个开发项目带有传统建筑保护的性质,受到了专家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3.3结构安全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中应首先充分利用原有结构,减少对原有结构的破坏影响,考虑到建筑的坚固、实用,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经久耐用。除根据建筑物荷载大小及结构的要求确定构件的必须尺寸外,对一些部件(如栏杆、顶棚、墙面和地面)的装修、门窗与墙体的结合以及抗震加固等都必须在构造上采取措施,以确保旧建筑改造后使用的安全。

3.4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在旧建筑改造中,应注意整体建筑的经济效益问题,既要注意降低改造成本,减少材料的能源消耗,又要有利于减低运行、维修和管理的费用,还要考虑其综合的经济效益。在选用材料上应根据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注意节约用材,充分利用现代节能环保材料,在满足旧建筑改造设计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3.5整体性原则

旧建筑改造设计必须严格遵守整体性原则。这种整体性的要求是来自于多方面的。除了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其自身也应具有整体性。虽然各有特性,但彼此之间应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将个性纳入共性的框架之中,体现出一种统一的特质。

4.结语

建筑是历史的缩影,是现代文化的体现,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和财富,在可以利用的情况下都应该予以完整的保留与守护。老旧建筑改造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有些城市因为要进行新的建设,就轻易把那些没有历史纪念性的旧建筑拆除了,这样做是对这个城市的不负责,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长远的意义。一些没到年限的旧建筑的消失,不但是这个地区历史的消失,同时也更大的浪费了建筑资源。对某些旧建筑的改造利用,既是合理的也是可行的;既可实现其经济价值的转移,又体现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负责。因此在新形势下城市化迅速发展的今天,老旧建筑的保护与重新再利用,对于我们建筑师来说是一个富有挑战并值得探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陆地.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李佳妮.旧工业建筑空间改造模式探索[J].山西建筑.2009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 改造 内外空间 功能 整合划分

1.内外空间的改造融合

旧工业建筑自身规模大、空间宽敞,比一般的民用建筑要宽敞很多,平立面的设计整体简洁、整齐划一,外墙一般为围护墙,可以利用自身材料特点进行利用或者重建,并且厂房内存大量原有旧工业零件和材料,为其改造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可观性和重塑性,可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更多的空间设计或者用在建筑本身进行修饰或者增建。如“蓝顶”简单规整的空间就很便于艺术家进行自我重新规划设计,开敞的进深也有利于创作(作画时经常需要远观画面整体效果以进行修改)及作品展示。

在旧工业建筑的基础上,要保留能够反映原建筑特点的室内、外元素的想法,运用设计师独特的想法与创意去支配原有建筑的特点。在内部空间的设计中尽可能打破常规,不用吊顶,沿建筑立面完整地保留,充分保留原建筑立面的总体风格,比一般旧建筑改造更实用,也更加具备历史传承价值。建筑空间开阔、平立面规整、立面简洁、改造的范围广。如悉尼一座旧的发电厂,虽其貌不扬,但本身的体积庞大和开阔让它保留了下来改造为实用艺术和科学博物馆

2.功能的置换

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中最基本的模式是使用功能的转换,寻找新的功能与原有功能进行相互置换,来满足现代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求。纵观全国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标志性案例,可以从中发现改造后的使用功能各式各样,有展览馆、创意产业园、博物馆、办公、住宅、艺术中心和学校等等,其中创意产业园是最多的。

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的功能置换应以原有建筑空间结构改造的可能性为基础,一般以下两点为依据:空间改造的可能性和结构体系的相似性。

2.1空间改造的可能性

老工厂本身特点就是宽敞并且毫无分隔可言,所以可将原有旧工业建筑空间结构进行调整以满足新工业建筑空间里新功能的需求,就是将厂房宽阔空间分为多个小空间进行再重建和再利用。美国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是将旧的仓库、厂房等进行旧工业建筑改造与再利用建造出了风靡一时的“LOFT阁楼”,就是将原有大空间中进行多次分割,让其拥有更多个小空间以进行再建再利用。

德国最早包装工厂本身空间狭长,所以造成办公室的空间更为有限,这种空间类型正和大部分老工厂有区别。抓住这个狭长的特点,就是在原工商本身墙壁外隔板取下运用在空间结构内部当做小空间的隔板,分割出多个小空间,因此办公室转变成半秘密半开放式,取代了原有死板的走廊设计,让其更美观更实用,并且更具设计感。而且交通空间和新设备墙分为一边,另一边是私人的独立办公室。同时,墙内安置空调、供电和照明设备,限定并归档了不同的空间。最终使所有的房间都聚合到中心空间

2.2结构的相似性

所需新旧功能在建筑空间结构大体相似时,可以在不改变原有建筑结构的情况下完成新旧功能的置换。这对于所有建筑类型都是适用的。并且老厂房、仓库等工业建筑改造为创意工业园、学校、图书馆等的再利用项目,则这些特点更加一应俱全。厂房自身具有的宽广空间结构正好和市场或展览的所需空间结构具有一定相似性,所以建筑空间结构基本不需要进行改造,即可和新功能相结合或直接被利用。

3.新旧特点的联系

建筑表层以及外立面的加建是通过老建筑旧功能和新材料新结构的相结合,当对旧工业建筑原有空间结构改造未能满足新功能需求时,则可以考虑通过对外立面顶部、侧面或地下进行扩建增建,在其原有旧工业建筑的结构进行变化修饰改造等办法使改造后的建筑本体和新的使用功能相融合,也运用最多最常见的改造形式。 保留建筑自身全部元素有时会起到反作用,而完全取而代之全新又会失去原有旧建筑的历史特色,因此,运用现代材料与技术去表现建筑本身原有历史特点的手法,经常被用在改建与设计中。

4.内部空间的整合划分

4.1横向空间划分

可以运用室内的家具、楼梯、坡道等任意可以利用的材料对原有的宽广空间进行合理划分,最后效果既达到一种既多不乱、新老结合交替的视觉空间效果。

4.2竖向空间划分

可以运用老工业建筑的高度要比一般建筑高出许多的特点,可以竖向空间分割,把原大空间的整体一层分成为两层或多层进行再利用再分割,这样既能让空间更有层次,也能使得竖向空间得以更为充分的利用。

结语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旧建筑改造;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我国的城市建筑也发展到了相当大的规模。尤其是对于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仅仅依靠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已经无法解决城市的建筑建设问题。因此,现在人们开始将注意力转向对一些旧工业建筑的改造,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旧工业建筑的使用价值,在功能利用、节能减排及感官意识上与城市发展步伐保持一致,以提高城市的整体生态建设。对城市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显得很有必要,也是我国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在我国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体系下,改造旧的工业建筑是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较好的选择。当然,旧建筑的改造不是简单地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及维护,而是指通过创新的方法赋予旧建筑新的生命力,从而使得旧工业建筑具有更加深层和广泛的创新意义。

1、旧建筑改造基本原则

1.1、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

旧建筑实施改造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求改造能够满足建筑使用功能。建筑的功能或特殊要求加防水、防潮、防震、保温、隔热、隔声等在进行改造时必须要予以保障。这就要求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必须结合相关技术知识合理进行设计在满足建筑使用功能要求的同时选择美观、经济、合理的改造方案。

1.2、有利于结构安全原则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进行改造设计时首先要确保建筑结构安全,确保建筑实用、坚固要保证建筑物经久耐用、安全可靠。依据建筑物结构要求和荷载大小确定构件基本尺寸伺时对于地面、墙面、顶棚及栏杆等部件实施装修、抗震加固时都必须采取合理措施确保旧居住建筑改造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满足旧建筑改造经济的综合效益

实施旧居住建筑改造时要注意改造经济效益问题。在降低改造成本的同时要尽量减少对材料等能源的消耗,尽量减少管理、维修及运行费用。进行改造设计时选用材料要依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当地建筑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工业废料往意节约用材在实施改造设计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改造成本。

1.4、整体性原则实施

旧居住建筑改造必须要遵守整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基本要求是多方面的,除了建筑自身的整体性外,要保证同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建筑虽然各有特性胆各个特性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具有相互倚赖的联系实施改造设计时将个性纳入共性框架中,表现建筑统一的特质。

2、旧建筑保护再利用的意义

2.1、具有对保护历史的意义

建筑是一个时期的产物,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承载了许多社会的记忆,对一些废弃的旧工业建筑进行保护再利用,是保留了工业时代的痕迹,同时也保留了城市的记忆。把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再利用,赋予其新的功能,不仅缓解了城市发展的用地紧张,同时也增加了用地的可识别性。

2.2、具有一定的环保意义

将旧的厂房、仓库作为现存的环境资源开发再利用,不仅避免了因拆毁重建而导致的资源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垃圾及粉尘污染,对周边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与建筑相协调的景观又会使环境质量提升,因此,对旧工业建筑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是一项对城市环境有效的环保措施。

2.3、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对旧建筑进行改造再利用,大大降低了建筑重建的费用,同时一些具有创意的改造设计,又会吸引更多的人来投资,可谓是低投入,高回报,这是其显性的经济效益;而改造好的旧建筑同时会促进地块内部和周边的经济,甚至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复苏,起隐性的经济效益更大。

3、旧居住建筑改造设计策略

3.1、建筑屋顶的改造

屋顶是建筑的“第五立面”,在旧居住建筑中屋顶形式大同小异,基本上都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漏水现象。部分旧居住建筑的屋顶采用预应力空心板通过设置刚性防水层、铺设钢筋混凝土隔热板来实现屋顶功能。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和设计、施工及材料问题导致屋顶时常出现渗漏问题。屋顶包含平屋顶和坡屋顶两种基本形式,从渗漏率来看坡屋顶的渗漏率为10%,平屋顶的渗漏率高达70%。在进行旧居住建筑改造时为解决屋顶渗漏问题,可以通过种植屋面、倒置屋面等技术来改善屋面热工性能。伺时设计特殊的坡屋顶屋顶形式既能提高住户舒适度,又能改善建筑形象。在不影响原有建筑日照条件下,对坡屋顶的空间充分开发利用将多层旧房的顶层通过改造变成复式住宅。

3.2、旧建筑坡屋顶呈现高低错落的形式

同时增加建筑轮廓的丰富性通过实施整体改造,能够同周边新城市住宅保持一致成为城市新的风景。由于旧居住建筑屋顶为平屋顶,经常出现渗漏本次进行改造时将屋顶改造为坡屋顶。

3.3、改变建筑外立面饰面材料

旧居住建筑的外立面通过饰面材料进行改造。利用块状、条状的材料美化旧居住建筑外立面修补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不足。针对旧居住建筑外立面的空调外机盒以采取此种方式进行遮档。由于旧居住建筑在建成时未设置外立面空调位置而建筑外立面零零散散的空调外机成为影响建筑美观和城市景物美观的重要因素。在不影响窗户功能及日照要求基础上投置金属百叶栏或金属栅栏对立面进行装饰既能对建筑外立面空调外机进行遮档,同时又能确保建筑外墙整体协调。通过此种方法进行改造,既能保证通风性同时又不会对建筑采光造成影响改造成本较低。

3.4、旧建筑的低能耗改造

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再利用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师还应该考虑改造的能耗问题,从而处理好旧工业建筑的空间利用、形态把握、材质处理等问题。但是,在进行旧建筑的改造过程中,很少有人关注节能减排等生态问题,导致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不能给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首先,设计改造。旧建筑的设计改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墙的保温性能设计。外墙保温性能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旧工业建筑改造后的日常运营中的能耗量。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师通常把外墙作为厂区建筑的一个重要特征,然后采取清洗、修复和改善保温性能等措施对其进行保温保护。同时,利用原有厚砖墙的蓄热性也是降低旧工业建筑能耗的一个重要手段,从而还能提高室内环境气候的舒适感。第二,外窗的保温性能设计。一般情况下,旧工业建筑的外窗气密性、隔声性和保温性较差,因而需要将原有玻璃替换为中空低辐射节能玻璃,同时,也可以在窗台内侧增设一道窗,从而改善外窗的保温性能。第三,屋顶保温性能设计。目前,建筑工程师在设计旧工业建筑改造时,一般需要将生态节能与屋顶形式结合起来考虑,从而提高旧工业建筑的生态性。其次,技术改造。为了保证旧工业建筑改造完成后能够正常使用,在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可以配备一些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墙脚干燥、墙体蓄热测定和红外线热辐射等技术,这些智能控制技术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地降低旧工业建筑的热能需求量。

3.5、空间调整

3.5.1、外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外部空间整治目的:a.疏通交通,使建筑遗产更易到达,更易与社会生活无障碍地紧密联系,创造更为人性、富有个性、设施完备的城市空间,如绿地、街道、广场等;b.使建筑遗产的历史文化氛围更为清晰、纯化。

3.5.2、内部空间的优化与重组

在对旧工业建筑(厂房、仓库等)进行改建的时候,为了满足其新的功能需求,就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大体分为两种:a.不改动原有建筑结构,只对非承重墙的位置进行调整,或者通过夹层,获得新的内部空间分隔;b.重新组织内部空间关系,并对有影响新功能的原有建筑结构进行局部改动,这种难度较大,但适应性广泛,更加合理,而通过一些新元素的外延,又会产生有趣的空间感。

4、结语

现在我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个普通的旧建筑改造计划已势在必行。对旧建筑的道路仍然是漫长的转变,还需要我们不断探索和在以前的研究的基础上,从新的建筑所处的新时代和新的社会背景中挖掘出老建筑的城市生态系统的潜在价值,确保改造旧建筑的本质时重新审视和利用旧建筑的新价值。在新的时期和标准规则变换中,更复杂的是我们要通过建筑形式看到一个全方位的旧建筑改造,在同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前提下要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晶磊.建筑改造中“地域表情”的表达及延续[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2]郭银丽.基于老旧建筑改造下卫生服务空间的设计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郑宁.关于建筑改造之中西比较研究[D].天津大学,2007.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8篇

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些最美好的记忆,这些记忆往往和童年的生活有关。北京的孩子,可能会记得自家的四合院,门前那一棵大槐树;上海的孩子可能会记得在弄堂里玩耍的是隔壁小伙伴家的石库门;乡下的孩子会记得门前的小河淌水,后山的桃花满坞。而在我的记忆里面,夏夜有满天的星斗,比星光更明亮的是矿区高大的厂房里和塔架上闪耀的灯光;学校教室外的走廊、操场是我们游戏的天地;更快乐的是偷偷混进电影院,看那些百看不厌的黑白电影,直到能背出每一句对白……,后来,再后来,我们长大,读书,工作,一次次的远离,在缓缓行驶的列车上看到家乡离我们渐渐远去,却一次次把心留在了站台上。那些被称之为建筑或是房子的东西,在一开始就偷偷地躲在了我们的记忆深处,和我们的快乐与思念生长在了一起。

时光会老去,建筑也会在时间的河流里被磨去光泽,对于旧建筑,冥冥中三种命运在等待他们:拆除;或是失去功能后的整体保留;亦或是改建,在保留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功能和设施,实现新与旧的交融。二战中的莱比锡火车站瞥见过太多青年离去的背影,也许他们再也没有回来;改造后的新站台是如此的幸运,见证的更多是回家的喜悦和相逢的泪水;那座西岸的煤气工厂,在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在为这座城市的人们提供能源,她曾经温暖过一代人的身体,今天,改造后的厂房成为了一个影剧院,她将继续温暖这个城市的心灵;上个世纪末的九十年代,离今天并不遥远,但是电脑的普及就像一种高能物质的蔓延,在加速的时代,科技、观念、标准都在日新月异,即使是建筑学院的建筑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空间以适应时代的变化。

但是,还好,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或许都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智慧、精力、时间和金钱,他们的身上凝固着设计者和建造者的心血,历史刻上烙印,真实的世界不断延续。今天后人为他们继续付出,是对用心而做的建筑的最好回赠。一个建筑,凝结的是众人的智慧、精力、时间和金钱,对建筑的“浪费”,应该是对资源最大的浪费。让建筑进入资源的循环利用,也是对城市空间的谦让和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它保留的不仅仅是建筑本身,同时也在为一代人,甚至更多的人们保留一份美好的记忆,更为今天的人,以及后面的人创造一份记忆。如果今天我们有幸看到百年前的阳光洒在那面山墙上的影子,那么就让我们也付出努力与心血,用诚挚的心做好我们手上的每一件作品,我相信后人也会在我们的“山墙”上看到我们的那颗建筑之心。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9篇

关键词:旧建筑改造复建,总体布置 , 环境设计 , 空间设计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DaSanYuan restaurant of reform of the rehabilitation of project practice, facing the complex function requirement and limited, unfavorable geographical location, the geographical posi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solving contradiction, is the key to successful design. For the project through the general layout,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main body design from three aspects the reform of and rehabilitation of analysis, mainly from the function layout, traffic org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layout, and the building of the use function and space design to design and innovation, has protected the historical architecture unique region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realize the national strictly protect arable land and economical use of land, land so as to realize the goal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words: old buildings rehabilita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the general layout, the environment design, space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三元酒家地处广州市越秀区长堤大马路258~266号,创建于1919年,在20年代,与南园、西园、文园合称广州四大酒家,并位居榜首。由于长堤大马路是岭南文化集散地、“十里洋场”商业文化发源地和广州金融发源地,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广州对长堤大马路的街区布局、产业形态进行重新设计与整体规划,还原长堤大马路的岭南建筑风情,挖掘长堤大马路的金融文化底蕴。

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建设工程就是在此背景下,由大三元酒家旧建筑改造的“三旧”改造工程之一,也是广州市政府打造的国内首条民间金融街工程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9160平方米。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原址为大三元酒家所在地,现将在其原址上复建一栋6层高(局部5层)办公及商业综合楼,即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建设项目。此地块东面为广利来宾馆(5层,局部4层),与本项目相隔约1米宽小巷;西面紧贴广州市烟草局越秀分局旧址(4层);南面约为16米宽的长堤大马路,北面紧贴多栋已建两层住宅,场地基本平整。是落实推进市“三旧”改造工作之一。

总体布局

(1)功能布局

结合用地的位置、地形特点及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服务功能区域的特点,将服务中心分为车道区,公共交通区、办公服务区、酒家餐饮区等四个区域。人流量最大的办公服务区设于用地前端,靠近城市主干道,且低层楼层。酒家餐饮区要求相对热闹,同时要有良好的独立区域,为金融街提供环境优美的便利用餐场所,位于高楼层是最佳选择。服务于办公服务区和酒家餐饮区的公共交通区,设于两者之间,位于首层。用地位于老城区,三面建筑紧挨,前面紧挨长堤大马路,为了舒缓停车堵塞交通,特在首层设置一条车道,便于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与城市的缓冲空间。(见下图)

总平面图

(2)交通组织

交通组织设计成车行系统与步行系统两个部分,这两个系统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分开。

服务中心内及周边交通流线庞杂,有人流:包括外来人流—办事,咨询、用餐等人流,内部人流—工作人员流线;车流:包括外来办事、用餐车流、内部工作人员上班车流、酒家货物车流、后勤车流等。理顺各种流线关系,使相互之间互不干扰,是在规划设计中比不可少的一环。车行入口:设于南边的长堤大马路上,为避免较大车流量等靠在马路上而使人流车流混杂拥堵住出入口,本方案在首层建筑西侧专门开辟了一条架空车行道;车流从长堤大马路进入西侧架空车道,在大厅西侧入口处接送客人后,由汽车提升电梯入口进入地下车库或调头离开。人行入口:设置了办公服务入口、酒楼客人入口和后勤货运入口。金融服务办公人员和前来办事人员主要是通过架空车道上的主入口和骑楼街上的次入口进入服务中心大楼,再通过扶梯及独立电梯到达各办公服务区。南面骑楼上另有独立电梯厅供酒楼客人直接上下大三元酒家。后勤货物入口位于建筑东北侧,有独立的货梯运送货物到各楼层。停车:设一层地下停车库,地下共有机动车位58个,考虑到项目用地较小,方案采用汽车提升电梯取代传统车行坡道,采用敞开式的机械停车方式,力求在有限的空间内设置更多的停车位,满足就近停车的需求,保证服务中心办公及商业的停车需求,及缓解老城区停车难问题,且减少停车穿行和干扰。(如下图)

交通分析图

(3)环境设计

由于用地是一块老城区地(即是拆迁复原),周边紧挨已有建筑物,寸土寸金,除去建设用地外,是没用绿化用地,为了还原原生态,增添新绿化,在屋顶露台设屋顶花园和绿化平台,营造一个充满野趣的空中花园。屋顶花园不仅可以观赏,更可以进入穿越,内外交融的室内绿化构成了不同层次,全方位的绿化空间,提供了一个绿色、生态的园林式环境,同时低碳环保有更大做,为屋顶降温节能发挥作用。

建筑设计

金融服务中心大楼共有六层(局部5层),服务中心大楼低楼层(即首至三层)为金融服务中心接待、公共交通、办公区及咨询服务。四至六层三层为大三元酒家餐饮功能区。外来办事人流可通过车道次入口和主入口进入到首层大厅,通过大厅电梯和扶梯到达楼层内各部门及相关单位。

使用功能:分公共交通、金融街服务中心综合性办公和大三元酒家三个部分。三个部分共用首层大厅出入,既相互独立又彼此相通,使外来办事人员可从大厅电梯直接进入二三层办事,同时能直到大三元酒家就餐,通过扶梯能把二、三层服务性办公紧密贯通相连在一起,也可从大门独立电梯厅电梯直接进入大三元酒家。大厅、电梯和扶梯构成了水平和垂直的交通网络,使人流、物流方便快捷地达到金融街服务中心所需每个功能角落,同时可改善水平及垂直交通关系(如下图)。汽车可从首层车道进入机械式升降车梯直接进入地下室车库,减少坡车道,增加停车库停车位。

首层功能为过街骑楼、地下室车道、架空入口及大堂公共交通;二层有三间办公室、10间相当于VIP性质服务区、宽敞公共接待有休息区;三层为三间大办公室、一间120位大会议室,一间小会议室,9间小办公室,豪华气派的中庭;四、五层功能为超大空间餐厅,可以承办重大婚宴、喜宴等宴庆酒席,及配套设备辅助用房;六层为三间大包间,四间小包房,屋顶花园和采光棚。地下室一层功能为机械停车库和配套设备房,共有51个停车位,提供完善的所需使用功能。

空间及造型设计:基于南方建筑的传统表达,以“中西结合、豪华气派、富有岭南古广州特色”为基本原则,设计中从造型风格、建筑材料、使用手法和色彩等方面,针对长堤现有情况,结合老城区布局特征,尊重老广州岭南特色的前提下,提出动静结合,刚柔并挤,体现传统文化及现代特色相结合,与现代高技术手段完美结合,创造出来源于岭南传统建筑文化,但又具有自身新建特色的融入原来周边建筑群,呈现出古典与现代的高度融合,并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

项目用地有限,位置繁华,历史背景厚重 ,寸土寸金,尽量发挥老城区建筑群相挨特色,用心设计,使本项目在该老城区成为一道城市的新时代建筑。结合周边岭南特色的风格,采用大方、厚重、虚实对比的新古典主义的建筑设计手法,通过丰富的建筑体型变化细部处理,体现近代岭南传统文化底蕴,打造节能、环保低碳型综合性商业办公岭南特色建筑。见下图

立面效果图

历史照片

主体

金融街服务中心大楼考虑旧城区旧建筑“两共”(即共墙、共基础)等紧挨特点,结合现场实际,结构形式采用框架混凝土结构,地下室外墙采用350厚剪力墙,基础采用钻孔、旋挖灌注桩,另如果地址条件较好,采用筏板基础;基坑支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的支护形式。

思考与启示----传统与现代的矛盾融合

历史建筑承载着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与地域文化,那“三旧”改造是否会对无形传统形成的破坏呢?

省政府《关于推进“三旧”改造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若干意见》指出:确保我市“三旧”改造工作规范有序推进,实现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目标,符合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对旧城区改造的利用而形成的各种空间,体现了落实广州“三旧改造”方针实效性的特点,对进一步提高对“三旧”改造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旧建筑的改造复建利用营建了新生活的容器,保护的不仅是建筑的外壳, 更重要的是实现了国家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目标,实现了土地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功能的置换保护了传统、提升了文化品位、创造了商机,最终使得有形的物质形态和无形的历史文脉都得到了延续和发展。

旧建筑改造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 建筑改造; 表现语言

1 引言

建筑是城市的史书,记载了城市的文化和历史,承载了人们对过去的追忆,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而旧工业建筑则记载了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历程,是工业时代遗留下来的生动展示,用建筑的语言诉说着过去的辉煌。20世纪60年代,欧洲最先出现了大规模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20世纪80年代至今,旧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掀起一股热潮,很多工业建筑的厂房车间被改做生活、休闲和办公、工作空间;有的甚至改做艺术馆、博物馆:有的则以工业建筑出色的空间品质而吸引了一批前卫艺术家,成为了前卫艺术家们的创作舞台;有的则改做工业文化公园,成为对工业历史进行回忆和反思的一个途径。

近几年,中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尤其是旧厂房改造成为一种潮流。并设计出一些值得学习的成功例子。如北京东郊的“798”工厂是艺术家的居落、上海苏州河工业仓库区的“艺术中心SOHO区”(“798”工厂)。它们都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亮点。这些项目的改建成功,使得旧工业建筑历史文化承担起现代生活中新的社会职能,既可以使对旧工业建筑的保护取得有效的成果,也可以带动一定区域的文化生活发展,成为推动城市文化发展的积极因素。

2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与类型

通过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实例研究与分析,不难发现其中表现出了许多共性,它们集中反映了当前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特征、手法和思路,即保留旧工业建筑外观形体,只做必须的修缮,让其与周围环境相适应,充分保留旧工业建筑原有的结构,不对其进行大规模的拆除和加建,只是为了满足现代功能需要而进行必须的少量的改建,充分灵活的组织利用建筑内部空间,为各种不同的新功能的需求创造可能,完全展现出新、旧工业建筑在形体、空间、功能和材料之间的差别,让人们在欣赏现代艺术文化的同时体会到旧建筑的魅力所在,并将历史与现实相联系,既是对过去的回忆又看到新需求的发展变化。

目前,我国旧工业建筑类型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大跨型”旧工业建筑,是指单层跨度大的建筑,其支撑结构大都为混凝土钢架和拱架等,形成内部无柱的开敞高大空间。这类建筑常见于重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等。这类旧工业建筑可以改造成博物馆、美术馆等要求有高大空间的建筑,改造费低,一般控制在总造价的10%-20%,却极具实用价值。其次是“特异型”旧工业建筑,是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如煤气贮藏仓、贮粮仓、冷却塔等。这类形态特异的建筑,对改造形成很大的制约,但同时也为再生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这类建筑适合改造为大小不一的建筑,如艺术中心、娱乐中心和各类工作室。最后是“常规型”,是指层高较“大跨型”低而空间开敞的建筑,这类建筑常见于轻工业的多层厂房、多层仓库等。其灵活的建筑空间适合改造为餐厅、办公楼、住宅、娱乐场所等多种建筑形式,这种改造类型的数量也占到改造项目的绝大部分。

3 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的语言

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意义已经超过了对建筑物本身的利用,需要尊重已经成熟的周边建筑环境和生活需求,我们是通过创造性的挖掘原有建筑的潜在价值,并结合现代建筑工艺手法给予新的诠释,最大限度的利用旧建筑,使其得以再生来实现的。事实上,现代建筑设计的种种技术工艺如今已经大都被广泛的应用到旧工业建筑改造设计当中,优秀的设计则表现出各种风格手法的综合运用。建筑师的创新设计、景观设计师的综合考虑并结合现代艺术家的天才创造。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旧建筑形象或新建筑语言并不是改造的目的,新旧建筑环境共同围合形成的再生空间才是建筑师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3.1高技表现

在现代的建筑设计中高技术的设计手法已经深入人心,从早期探索钢和玻璃的材料表现力,到现在的节能高技和适宜技术,高技美建筑思想已经渗透到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领域,钢和玻璃为表现素材的建筑就是公众对现代建筑的朴素理解,运用这些材料可以尽量减弱建筑本身的厚重和体量感,这也自然带来有别于传统建筑的审美观。在旧工业建筑内部空间改造中,钢和玻璃等现代材料的运用,与旧建筑砖、石材料的悠久质感容易形成鲜明对比,有利于表现新旧的更替和融合因而被广泛采用。

3.2玻璃表现

玻璃作为一种有着独特个性的现代建筑材料,有自己特有的风采。它的应用从屋顶到地面,从门窗到墙体,从陈设到装饰,几乎无处不在、无所不能。同样,在旧建筑改造和更新这个建筑设计领域,玻璃也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材料的应用角度,在旧建筑改造中,出于旧建筑的真实性和可读性的要求,与旧建筑肌体直接相连的新改造部分的新肌体,应尽可能采用与旧建筑不同的材料。与混凝土相比,玻璃则是较为广泛使用的理想的改造材料。玻璃与砖石等材料可以明显区分和识别。玻璃与旧建筑连接时,对旧建筑特有的肌体的破坏程度小,还有易于拆卸等优点。另外,玻璃具有真实虚幻的现代建筑形式美,能与旧建筑的历史氛围形成良好的对比。正是由于玻璃特殊的光学性质以及鲜明的时代性,它在旧工业建筑改造及更新设计中,更是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3.3混凝土表现

混凝土建筑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使得混凝土建筑获得空前的研究和发展。这种被称为所谓的“低技”材料不仅具有理想的可塑性和丰富的表现力,而且成为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并使得混凝土材料成为和砖、玻璃同等重要的表现素材。现代建筑多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许多破败的旧工业建筑都会袒露出其混凝土的质地,展现出特有的结实的粗糙质感。改造旧工业建筑不再强调混凝土作为结构材料的内在逻辑,而是强调其作为承载历史文脉的情感内涵,并成为建筑表现的中心,与新技术设计的更新相结合,表达了旧工业建筑改造的精神所在。

3.4木结构表现

木结构是旧建筑中使用寿命较短的部分,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必须对其加以改造,使之与旧工业建筑中使用寿命较长的部分和新添加的部分相适应,以提高建筑的整体寿命,这也是旧工业建筑改造需要达到的一个目的。现代人对木材有着深厚的感情,不但是因为木材特有的质地,也是因为建筑的木结构曾经是建筑历史发展的主要线索。和混凝土一样,很多旧建筑都会有木结构暴露出来。混凝土材料给人以厚重沧桑的感觉,那么木结构给人的则是宁静的想象空间。

3.5异型体表现

早期解构主义建筑热衷于异型体的创作,按照其自身系统的逻辑关系生成了很多建筑,拓展了人们对建筑的传统印象,也预示了建筑的多种可能性。而许多旧建筑的空间和结构大都矩形平面、单调呆板,显得规整有余而生气不足。但这为旧建筑改造寻找一个新旧结合的契合点:即在规则的即有空间中增加活跃空间的形体元素。

3.6构件雕塑化表现-

在建筑空间设计中雕塑的作用显而易见,雕塑不但是构成,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回味和思考。由于旧工业建筑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殊性,建筑中的机械设备和一些特殊生产构件,在改造过程中便利用这一特性进行创作,将其雕塑化处理,使其在新的建筑空间中发挥新的功能,这些实物的继续存在就是对历史和文化最好的追忆。

3.7极少表现

现代主义建筑的发展有一种回归简洁的趋势。简练的形式、纯净的空间和精巧的构造是极少主义建筑所要表达的内在本质。极少主义建筑表现的就是一种简约之美。在旧建筑改造方面,SOHO区的住宅大都利用早期工业建筑改造成居住建筑,改造中尽量保留原车间或仓库的阔敞空间,以“空”的韵味取胜,从繁杂中解脱出来,变成了洁净而直截了当的建筑美,也表现了业主对平静单纯、朴素清雅的一种向往。

4 结语

上一篇:设计策略范文 下一篇:中西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