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城镇化范文

时间:2023-02-26 16:40:55

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1篇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在近期一次内部场合,国家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特别请各地提供就地城镇化的模式样本。

另一重要相关部门国土资源部,于7月中旬专门组织部分中央媒体和相关专家,对“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展开专题调研。

5月至7月,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也组织了城镇化的专题调研。有消息人士向《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透露,政协调研结果显示,无论从政府财政支出还是从农民融入城市生活的难易程度来看,就地城镇化都是符合国情的道路。

所谓“就地城镇化”,就是农村人口不再一味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坚持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同步,把散落的农村居民点适时适度聚集发展为新社区,并逐渐成长转化为新城镇,实现农民工人化、农业产业化、农村社区化,让农民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逐步与市民同权。

《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日前走访苏南地区的张家港、常熟等地的重点小城镇,在这些地区,较为雄厚的产业基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及万顷良田工程,为其推进就地城镇化提供了足够空间。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由于这一模式对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实力要求较高,经济落后地区或难简单复制。

新农村样本

张家港市南丰镇的永联村,是当地现代化农村建设的典型。现代化的村委办公楼和成排的居住用楼,显示这里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村。

永联村党委副书记吴惠芳告诉记者,该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始于2006年。当年永联村开展了土地增减挂钩试点工作,合并了周围的5个行政村,复垦出宅基地1144亩,600亩用于村民集中居住,投资15亿元建设了建筑规模为80万平方米的永联小镇,98%村民入住。剩下的540亩土地用于发展壮大永钢工业。

拆迁并居按照“拆归拆,分归分”的原则,拆迁时对村民原有住房的面积、装修以及宅基地上的附着物进行清算补偿。分配房屋时实行一户一房,平均面积140平方米,平均成本价为1600元/平方米,而村民只需付500元/平方米。

农民上楼后,生产方式迥异从前。农民不再直接种地,以每年每亩1300元的价格,流转给村里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行规模化经营。

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一部分到永钢集团就业,一部分在村集体投资建设的小型标准厂房创业建厂,一部分经过永联劳务公司培训后安排到绿化维护等岗位,还有一部分年纪大的传统农耕农民,安排到了永联村为发展乡村旅游而建设的农耕文化园工作。

“在永联,农民已经不是身份,而是职业。”吴惠芳表示。

吴惠芳坦言,永联村的拆村并居之所以没有遭到村民抵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永联村一直享受永钢集团25%的集体股份分红,每年保证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8000万元。

经济账本

同永联村一样,全国小城镇建设的示范镇——常熟市海虞镇,也采取了拆迁并居的就地城镇化模式。有所不同的是,永联村是围绕本村进行扩张,而海虞镇则是围绕中心镇区进行扩张。

海虞镇镇长顾浩介绍,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建设工程为平台,海虞镇自2010年起适时适度地开始进行了拆迁并居,以30万元/亩价格,对村级整合建设用地实施收储。复垦验收后,每年拨付所在村8000元/亩,2013年提升至1.5万元/亩。

搬迁并居后的农户,除了能够获得260平方米有产权的公寓房外,每户还可以拿到20万元左右的补偿款。

据了解,海虞镇正力争成为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示范点,在现有基础上开发出更大面积。

顾浩介绍,由海虞镇和中新集团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对中心镇区核心区1.66平方公里的地块进行整体规划、一级开发后,吸引二级开发商投资建设,力图将海虞镇建成规模适度的常熟北部现代化新型小城市。

顾浩给记者算了一笔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经济账:2010年到2015年,海虞镇计划建设7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安置3000户老百姓。每户老百姓的安置成本大约是120万元,总共的安置成本需要36亿元。

他对记者表示,按照每户1亩宅基地计算,能复垦的宅基地约有3000亩,就能够置换出建设用地3000亩,1/3用于建设安置房,1/3用作城镇化建设经营,1/3用作新型工业化建设。目前海虞镇的商业用地的市场价约为200万元/亩,1000亩城镇建设用地出让后可带来土地收入20亿,1000亩工业用地出让后可以带来土地收入3亿。

与36个亿的安置成本相比,还差13个亿,该如何弥补?

“我们预计1000亩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产生7个亿的税收,地方可以留到40%,即2.8个亿。还差10个亿,必须靠新型工业化项目的税收。这就要看我们在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招进多大规模产值的企业。”顾浩表示:“现在中央财政分配的分成压力非常大,如果分成维持现状,地方的账务平衡就得往后延长两年。”

海虞镇党委书记马维刚说,未来要推动新型就地城镇化,财政分配体制须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同时还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开发。

探寻可持续性

无论是张家港的永联村,还是常熟市的海虞镇、古里镇等,就地城镇化模式的背后,都要求地方产业支撑,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方可避免发生强制拆迁和“农民被上楼”。

“农民希望每年的分红都增加,不会因为企业遭遇经营困境而愿意降低分红。”吴惠芳另一个身份是永钢集团的副总经理。她表示,永钢集团是目前少数仍然保持盈利的钢企,但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钢铁产能过剩的影响,目前正在寻求产业转型,培育旅游、金融等版块。

而海虞镇之所以能够坚持先建后拆、启动70万平方米的安置房建设,也源于其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目前已经初步形成服装纺织、化工新材料、红木家具等五大特色产业,同时积极培育了生物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

苏南地区推行的就地城镇化模式,还有两个共同的政策,即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万顷良田建设工程。常熟市国土资源局局长张俊华表示,对于建设用地指标紧张的东部城市,这两个政策对推进城镇化建设意义重大。

但比照地方的发展胃口,腾挪空间仍显不足。“东南部的很多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量已逼近2020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即便通过增加挂钩政策增加一些建设用地指标,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刚性约束下,也没有空间可以置换了。”张俊华表示。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研究员冯奎建议,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似应考虑允许农民在集体土地上建设城市,宜在大城市郊区、交通沿线、大企业周边的村庄进行试点推进,逐步探索出可行的路径。这不仅有利于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的瓶颈问题,减少城镇化过程中的冲突,也有利于为村镇构建产业基础。

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袁崇法则提醒,村镇就地发展为城市,这条路能走多远,还要看其所仰仗的产业发展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有的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阶段性,随着产业被淘汰,这些人员将面临安置问题。

“从这个角度上看,新型城镇化很难界定是就地城镇化好,还是大城市集聚好,还是中小城市扩容好。”袁崇法说。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2篇

城镇化过程的两个流行观点:

一.有的专家提出城镇化就是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户口二元结构,把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其实这只是一个表面形式的,不是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户口变了,就城镇化了。

二.是人口向大、中、小城市集中,这又是一个方向性错误。如果人员向大到北京、上海,小到县城集中,带来的问题显而易见:①住房怎么解决?老百姓能不能买的起。②就业怎么办?不能就业就有可能成为盲流或无业游民,对社会治安都会带来影响。③公共资源如学校、医疗,如何保障?④农村土地怎么办?原来土地已经荒芜化,村庄空心化,势必会加剧这个过程。⑤老弱病残怎么进城,现在农村能走的走了,剩下的都是老人、妇女、有病之人,他们进城干什么?⑥城市如何适应?现在城市大城市病已越来越显现出来,如污染、交通、卫生等各个方面。甚至县城也已出现城市病。其实导致城市病的出现也是长期忽略农村、农民利益造成的,因为考虑到良好生活条件、健全的子女教育、完善的医疗保障等主要生活要素都集中在城市,造成大量人员被迫向城市流动,才出现日益明显的城市病,同时出现乡村病。如果新型城镇化还是向这个方向发展,两个病不是减轻而是在同时加剧。

城镇化过程两个可能出现的倾向:

一.地方政府借城镇化之机,单一城市扩容,忽略乡村城镇化。由于地方财政收入过度依赖土地财政,用土地收益弥补政府指出缺口最容易成为城市扩容的直接动力,这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在现实情况下,即要正视土地财政的现状,又要减少因土地财政把城镇化引向歧途的风险。

二.防止企业尤其是房地产企业以旅游、农业开发为名,变相进入农村大兴土木,为房地产推波助澜。

大中小城市的扩容应以自然状态扩容为主,在可调控、有序的原则下进行。主要体现在年青学生毕业在城市就业后,呈现的渐进式扩容。不应以城镇化为时机的极速膨胀性扩容。城镇化的主要方式应为就地社区化的形式就地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可以简单总结为四句话:“发掘当地资源,引导资金流入,就地社区转化,现代农业支撑”。

一.发掘当地资源:土地是国家的宝贵资源,是国家发展的生命线,不能让农民简单城镇化一走了之,而是要让农民留下来,这就要发挥市场的作用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国家不需强行发现、安排或强行配置这部分资源,只要制定合理政策,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这一领域,让其充分自由配置这部分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旅游资源、农产品资源、文化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等。

二.引导资金流入:如果要发挥当地资源优势,就要利用当地独特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对于当前大部分农村来说,最适合的应该还是现代农业。现代农业不是简单把土地集中起来,它需要巨大的技术及资金支撑;还有要实现就地社区化,特别是老百姓的居住、医疗、教育、娱乐、交通等一切生活条件无一不需要资金的大量投入。如何引导资金进入农村,进入社区,这需要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地方政府的切实可行的配套措施,从法律、从制度上保障这部分资金的收益不受侵犯,否则资金就不会进入,所谓城镇化也就会成为纸上谈兵的事。

三.就地社区转化:农民的离乡很大程度上是被迫的,年青人在这里看不到机会,没有发展空间,离开也成为非常自然的事情。如果反过来创造条件让他们看到希望和机会,一方面老、妇、弱有用武之地,他们的一技之长,也就是农业经验。虽然大的方面需要现代高科技支撑,但还是有很多基本的农业劳作经验可供现代农业使用,这同时也是一种巨大的资源。

还有这些年青人的回归同时有巨大的人文意义,他们不再漂泊,父母、子女及孙子辈能在一起团聚,他的价值有时是用金钱无法衡量的,城乡的巨大差距,加剧了城市病和乡村病,也撕裂了人们的亲情。社会发展进步的意义在哪?难道就是老人与子女的分离,空巢来人和留守孩子无奈的眼光?

逐步取消自然村,就地社区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意义之一,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因为只有社区化,才可能实现交通、居住、公共设施、文化、体育、教育的综合配套,从而大大改善农村百姓的生活现状。

四.现代农业支撑:就地城镇化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但还要解决人们的长期收入问题,因此现代农业就成为一种主要方式。这里原因有二:一是国家因素决定城镇化过程要以农业及与农业有关的服务业、旅游业等为主,而工业等其他产业可以发展,但不会成为广大农民的主要就业方式,农村的现状决定现代农业是其解决收入的主要方式、就业的主要途径,也是城镇化的主要支撑方式。二是农村现有资源决定发展现代农业是最容易成功、也是最有潜力的一个发展方向。这两个资源就是土地和劳动力技术特点。只有现代农业才能大大提升土地的利用率和产出效率,进而才能保障农民的长期持续收入,这也是城镇化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农民的农业技术特长可以不需要多大培训而得到发挥,也是这种资源的巨大节约。兼顾土地高效利用和农民长期收益的城镇化,才是真正的新型城镇化,才是健康的城镇化。

发掘资源是基础,引导资金是关键,社区转化是载体也是结果,现代农业是途径。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3篇

关 键 词: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农民城镇化;产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544(2014)05-0059-06

城镇化已经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但是随着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现象;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导致“空城”、“鬼城”、“睡城”出现; [1] 城镇化进程进入快速期,而城市管理服务水平相对滞后,出现了城市病等诸多问题;自然文化历史遗产保护不力,城乡建设缺乏特色。城镇化推进中重物轻人,重增长轻服务,重速度轻质量的发展模式, [2] 严重影响了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指出,要“努力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3] ,为走出一条城乡融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指明了方向。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为例,探讨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之一――农民就地城镇化。

一、农民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农民城镇化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它是各国在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适应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需要的城镇化会推动产业升级和第二、三产业的繁荣发展,以及人文社会环境的改善,因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 为了避免和缓解农村人口过度向大中城市集中而造成的交通拥堵、 住房价格过高等现代城市病, 更为了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避免他们因盲目转移而沦落为城市贫民,我国吸取国内外城镇化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提出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即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

农民城镇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的产业转移,即实现非农就业的问题;二是农民的空间转移,即工作和居住地改变的问题。二者之间,产业转移是主要矛盾,它体现着经济现代化发展的根本要求, 只有实现了农民产业转移的城镇化才会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村人口的空间转移应适应人口产业转移的需要而进行。

农民城镇化的途径和形式是多样的, 按空间转移情况分为两种途径:一是农民进入大中城市工作和居住而实现的城镇化;二是就地城镇化,即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的城镇化。就地城镇化的主要特点是:(1)由农民转化为市民无需远距离迁徙;(2)人口集聚程度比较高,具备二、三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条件和其他基本条件;(3)生产方式上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但以二、三产业为主;(4)享受的公共服务已经达到或接近城镇水平。

由于大中城市发展二、三产业的基础条件优越,劳动生产率较高,在劳动力需求存在缺口和公共资源可以容纳的条件下,农民进城的城镇化之路更有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和进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也是各国历史上农村剩余劳动力会自动大量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原因。但是在大中城市的人口容纳能力不能满足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需要时,通过就地城镇化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产业转移和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就成为完全必要的。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供求矛盾已比较突出,引导和支持那些具有发展二、三产业条件和潜力的农村实现就地城镇化是理性的选择。

二、保定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现状与举措

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大大解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农村出现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在短期内要把所有农民集中到大中城市,这是不可能的。只有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向中小城镇集聚,实现农民就地创业安居,才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实现就地城镇化,需要解决好进城农民工问题,实施城乡协调发展,建设好新区新城,还需要有产业依托,有了产业才有就业,“乐业”才能“安居”。课题组对河北省保定市小城镇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探索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实现途径,把握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

(一)涿州模式――以农业产业化生产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涿州市紧靠北京,区位优势很强,总人口64万,其中有40多万农民。从2009年开始,涿州市在河北省率先启动城乡统筹试点,把农民放在心坎上,真心对农民负责,热心为农民服务,为解决三农问题,积累了三步走的宝贵经验。(1)农村纳入规划。涿州市聘请中国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 上海同济规划设计院等一流规划设计单位,先后完成了《涿州市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涿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全市404个行政村,按人口、区位和资源被规划为5000人、8000人不等的49个农村中心社区,从空间上推动了城乡融合。(2)农民住进社区。农民的住宅按图建设,全市已建成17个省级新民居建设示范村,1358户农民搬进新社区, 在城乡居住环境上实现一步到位。农民像城里人一样,住在干净舒适的楼房,做饭不用烧柴,取暖不用煤炉,入厕不用出屋。农民还像城里人一样按点上班、到点下班,领取工资、享受福利。(3)农业规模经营。依托北京这个巨大的市场,政府制定土地流转方案,农民土地被集中规划, 将农民手中的土地以长期租赁的方式集中后按规划进行招商引资,吸引有实力的企业投资农业,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2012年达到10 858元。“农场经济”新方式,把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转型为资金、 土地等优势资源高度集中的现代农业,建设蔬菜生产基地,现已建成100个千亩以上的标准化蔬菜生产园,建设规模1.45万亩,形成“京南第一菜园”产业集群格局。当地四五十岁的农民都变成了产业工人,约有3500多位农民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就业。 农民出租土地每亩每年可获得1300元的地租,在农场打工每月还可获得人均2000元工资,将“黄土地”变成了“金饭碗”。农业产业的发展,使农民的生活方式改变,收入增加,农村面貌也发生明显改变,推进了农村就地城镇化,推动了农民就近市民化。

涿州模式实行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的重要途径,选择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制定了科学的发展规划,抓住了统筹发展的核心问题。以农民为主体, 农民把世代耕种的土地租给企业家经营, 采取“农场经济”新方式,帮助农村、农户发展特色种植业,建设生产基地,做实了农业基础,提高了农业科技含量、产出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把一家一户的农民变成产业化工人,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为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二)高阳模式――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高阳县总人口30.5万,其中农业人口27.4万,是著名的纺织之乡,自古工商发达,贸易活跃。近年来,高阳县初步形成了“两主两次多辅”的产业格局,“两主”是纺织产业、汽车农机配件产业;“两次”是新光源产业、电器电料产业;“多辅”是电子商务、乳制品加工、小家电等多个辅助产业。2013年,全县工业化率达到66.2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70.3亿元,该县探索走出了以发展产业集群来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道路。(1)城中村融合模式。南关、南沙、北关等多村实施城中村改造,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民变为市民,享受城市居民待遇。建设中把促进产业发展、扩大就业放在首位,把腾出的建设土地主要用于发展高效农业和新型工业,用于产业集聚区建设,让更多社区居民能够在现代农业和二、三产业领域就业,实现“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进厂不进城、就地市民化”。(2)自主改造型模式。邢家南镇是工业重镇,全县8家毛毯企业全部集中在该镇,巾被织造行业十分发达,商业氛围浓厚。该镇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民丢下农具进入工厂,变身工人,不出远门就能挣工资,工业化为农民带来了就业的机会,城镇化为农民带来了幸福的生活,由村集体自主进行改造,企业帮农民圆了城市梦,实现村民变市民。(3)特色小城镇模式。庞口镇是全国最大的农业机械配件集散地,去年县政府与四川昊三农实业有限公司成功签定了中国・庞口国际农业机械产业城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0亿元,分为零配件市场升级、高端整机装备、物流园区、后市场服务四大区域板块。庞口镇十分注重产城融合,已经成为农机零配件市场专业村,为城镇化提业支持,农民通过进厂,在园区内打工,变身成为了产业工人,既保证了收入的增长,又达到了收入的可持续性。该镇居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重大转变,实现了以小城镇建设带动村民就地城镇化。

高阳模式实行工业化与就业城镇化协同发展的新路子,以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基础,实行以工补农、以工建农来带动农村小城镇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该模式是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指导,坚持小城镇与中心村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理念,突出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群众不出远门就能找到工作,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好了,农民进城“上楼”,真正变成“城里人”。

(三)白沟模式――以商品流通市场化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白沟镇是“全国小城镇建设示范镇”和“中国可持续发展小城镇试点”, 白沟新城区位优势明显,地处京、津、保三角腹地,是“中国箱包之都”。该镇坚持以产业为魂、市场为根,夯实了城市发展基础,形成了箱包制造、 商贸物流和旅游休闲三大支柱产业。(1)商贸流通业。白沟的市场发展经历了马路市场、棚户市场、现代专业化商城三个阶段。白沟镇把市场建设与城中村改造、新民居建设结合起来,政府统一规划,村镇拿出闲置土地,企业出资建设,三方按照一定比例占有股权,实现了市场上档升级,村民也有永久性收益。依托市场建设开发新居民小区,位于镇区内的仁和庄等13个村街都进行了新民居开发建设,按照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思路,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实现了农民居住的城镇化。目前,白沟已形成了集箱包、服装、鞋帽、 小商品等14个专业市场的大型综合商贸集群,总经营面积400多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8000多个,电子商务发展繁荣,有15 000家网店,拥有货运站点132家, 年货物吞吐量1700万余吨,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形成了辐射全国的物流集散基地。2013年市场成交额达760亿元。白沟商品流通市场化的繁荣与发展,吸引了商户、企业入驻白沟,目前,有近10万外地客商、上万家商户在白沟新城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农民实现了就业城镇化。 [4] (2)箱包制造业。该产业带动了高碑店市10个乡镇,200多个村街的近20万人,从事箱包加工及相关服务行业;同时,白沟市场拉动了周边5个县市,即容城服装、安新制鞋、高阳纺织、安国中药材、蠡县皮毛等区域经济的发展,带动50多个乡镇、50多万人走上致富之路。 白沟镇为众多的农民提供了二、三产业就业岗位,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实现了生活的城镇化。(3)旅游休闲业。依托白洋淀温泉城, 打造了环京津冀地区高端商务休闲中心和旅游度假基地,以华润集团、隆基泰和集团等企业为龙头, 建设了功能完备的旅游休闲项目, 吸引了众多游客到白沟旅游购物,2012年通过旅游带动箱包及小商品成交额8亿元。在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白沟积极对接北京产业转移, 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加快了城镇化建设的步伐,为农民实现到市民的身份转变奠定了基础。

白沟模式通过“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依托商贸流通业、箱包制造业、旅游休闲业三大特色支柱产业,夯实产业发展基础,使农民逐步变成了市民,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白沟新城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商户投资置业并逐步发展壮大,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实现了新型产业化和城镇化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融合发展。通过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促进了人口的聚集和小城镇发展,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有了明显增强,带动了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有序转移。

(四)易县模式――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易县环境优美,生态良好,总面积为2534平方公里,总人口56万,被誉为“太行山区最绿的地方”,有华北万亩古松林所在地清西陵、红色教育基地狼牙山、“太行明珠”易水湖、县级示范千亩森林公园荆轲公园,是河北省文化名城。该县坚持“千年古县、绿色易州、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确立了建设京南生态旅游文化名城的总体目标,探索走出了以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道路。(1)因地制宜建设生态文明村。易县围绕清西陵、狼牙山、紫荆关景点景区,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全力建设生态文明村,在村内的主干路、村民集会场所、文化广场等地安装路灯等亮化设施,临街建筑、沿村庄主要街道绘制文化墙,增强示范村的文化内涵。通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打造天蓝水净、地绿山青、村容整洁、舒适宜人的美丽乡村。(2) 以旅游产业解决农民就业。易县自然景观与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狼牙山、清西陵、云蒙山、千佛山,“山清水秀风光好,鸟语花香莺声悦”,构成了特有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农家宾馆,发展农家乐,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业。把旅游产业与打造农家乐新民居衔接起来,按照游客需求设计休闲、养生、商业、游乐的房舍,既融入了现代元素,更延续了历史文脉,还弘扬了优秀文化。通过旅游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实现了旅游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现了生活的城镇化。(3)绿色产业使农民走上增收路。旅游业既可直接富民,又可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易县坚持造林与景区绿化相结合,紧紧围绕清西陵、狼牙山、易水湖景点景区,种植苹果、核桃、樱桃树,建设生态观光园,磨盘柿无公害栽培技术示范基地3万亩,“三优”富士苹果基地0.5万亩,薄皮核桃基地1万亩,京南优质板栗基地1万亩。 苗木收入是种粮收入的3倍还多,易县积极发展苗木花卉(玫瑰园、牡丹园、桑园)、蔬菜园艺、食用菌种植、山区矿产石材开发等产业,现已形成30多个苗木种植专业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走上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农民实现了生活的城镇化。

易县模式以景区景点为依托,发展生态旅游,开办红红火火的农家乐,既有农业生产经营,又兼具生态观光、休闲娱乐、餐饮服务等农家乐功能。发展以“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内容的旅游业,促进观光农业、观光牧场、休闲农庄、度假旅游等现代新兴农业发展, 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来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城镇化。

(五)保定南市区杨庄乡西高庄村模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释放的新思路

西高庄位于保定市天威东路, 隶属南市区杨庄乡,占地70亩,全村386户,859人,是典型的城中村,2010年全部登记为市民, 实现了身份的城镇化。1994年被保定市政府命名为“小康村”,2011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2013年全村固定资产总值3.5亿元,年人均收入16 800元。1986年以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该村以“育民、强村、为民”工程为载体,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 探索出新时期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 新办法, 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1)实施育民工程。以提升文明素质为根本,通过常态化教育确保农民“不失志”,1996年创办了保定市第一家农民高中班;2008年投资300万元建起了设施齐全的村民服务中心;2011年建设了420平方米的西高庄综合展室,以实物、文字、图片、视频、沙盘模型等形式, 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该村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以此激励广大村民更加奋发有为地去创造美好的未来,通过实施育民工程,培养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2)实施强村工程。以促进就业发展为关键,致力发展集体企业,通过多样化扶持确保农民“不失业”。1986年, 集资办起了村里第一个集体企业――联盟线材厂,当年盈利10万元,二十年来先后投资办起了超达体育设施有限公司、 超达净水剂厂、超达酒店、南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超达双语幼儿园、超达老年护理院、超达服装厂、亨佰丽小商品批发城等多家集体企业。2011年投入运营的“亨佰丽小商品批发城”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项目总投资1.6亿元,提供了2000多人就业的机会。在社区建设了产业园区,大力发展集体经济,积极引导农民在非农领域就业, 促进农民生产方式的转变。(3)实施为民工程。以实现住有所居为基础,通过集约化安置确保农民“不失居”,改造完成8栋多层、2栋高层住宅,2009年村民已全部入住新居。 建设好新区新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实施新民居建设,提高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居住水平;以完善社会保障为支撑,通过同城化社保确保农民“不失助”,为适龄村民办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实行村民男60岁、 女55岁退休制度, 退休村民每月至少可领取800元的退休费;实行在校生奖励补助办法;以加强社会管理为抓手,通过科学化管理确保农民“不失序”。西高庄村按照国家新型城镇化的要求,“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人文关怀,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管理,引入城市管理的理念和方法,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全面提升了城乡综合治理能力和水平。

西高庄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发展道路,成功实现了被征地农民就地城镇化,为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借鉴:要有一个好的致富带头人,要有一个廉洁奉公的领导班子,要实事求是地选择正确发展方向,要有一个发展集体经济的好办法。被征地农民为城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首先要帮助他们实现居住条件的市民化,在城市“安居”;为被征地农民提供适应城镇生活的制度保障,做到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避免城镇内部出现新的“二元结构”,让被征地农民共享城镇化发展的成果;被征地农民转化为市民,既要通过户口“农转非”,还要经过城市文化的洗礼、城市精神的熏陶,改变农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使其能自觉、自信地融入城市生活。

三、完善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以上五种模式的探讨,我们发现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关键是尊重群众的意愿,解决好农民的住房问题、就业问题、收入问题,让农民安心放心。而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梦想,就必须坚持“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大方向不动摇,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为此,亟待在以下五个方面加以研究和完善。

1. 构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特征 [5] ,十报告提出,“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创新规划理念,把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全过程” [3] 。在推进农村转社区的实践过程中,要尊重科学规律,既要量力而行,坚持群众自愿、就业为本的原则科学推进,又要适度超前,科学规划,具有前瞻性。要加快构筑村镇建设格局,即乡村地区县城、重点镇、中心镇、中心村(社区)的空间布局,主要包括村镇人居空间、产业空间、生态空间和文化空间。建设新型美丽村镇,就要坚持统筹城乡、以人为本的方针,彻底转变先城市、后乡村,先市民、后农民,先工业、后农业的传统观念,推进以村镇化、镇城化为主要特色的就近就地城镇化,让“回不去的故乡”重获生机,成为创业者、投资者建设乡村、绽放梦想的“土壤”。

2. 构建新型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 这是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最大着力点。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不断推进,很多农民转移到二、三产业,虽然具有农民身份但已不再从事或不主要从事农业, 虽然是集体土地的承包主体, 但已不再是集体土地的经营主体。为解决“谁在种地,谁愿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需要创新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家庭经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等共同发展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5] 。实现农民生活的城镇化, 需要解决好生产方式从一家一户粗放经营的小农模式,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集约化的大生产模式,“让更少的农民种更多的地”,使土地向掌握科技的种田能手集中,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在规模、效率、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推动农业生产经营的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 要重点扶持新型职业农民, 培养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与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走出一条“大园区、小业主”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3. 以产业支撑发展县城和中心镇。 这是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最佳突破点。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是吸纳人口的主体,中国6亿多农民、2亿多农民工的生存之根是农村,好的村镇最能凸显绿水青山之美、安居乐业之福。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把培育和发展产业放在首位,以业立城、以业兴城、以产业带动就业,引导人口向中小城市流动,逐步形成人口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布的良性格局。根据当地的特色优势资源,发展“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特色产业,以产业支撑发展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农村“现代小镇”和“中心村落”。集聚有效资源,加强引导和管理,科学合理布局产业园区,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专业产业、产业集群、龙头企业,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做大产业,做强县域经济,通过产业创造就业,实现农民增收,从根本上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4. 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 这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最佳支撑点。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城镇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就要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1)要加快社保制度改革,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基本社会保障,要对农业转移人口全覆盖,在子女就学、城镇住房保障、公共卫生等方面享有同城镇居民相同的待遇,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能够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可创业。要落实农民法律赋权,要重点落实和维护好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把它作为农民权益维护的核心点和农民收入的增长点。(2)要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推进农村新型社区建设。这是推进农民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在农村投资医疗卫生、教育培训、社会福利、社会服务、文化旅游、体育等各类事业。(3)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民职业技能、生产技能,农户学会科技种地就会提高农产品的质量;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通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信息服务,有针对性地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发展生态农业、休闲农庄、观光牧场,实现农民就地生活城镇化。

5. 秉承历史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 这是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的最好发展点。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实施白洋淀、太行山区的旅游开发,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乡村的自然生态优势和人文资源优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按照中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把城市服务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把推进以县市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结合起来, 立足资源优势, 把优化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农家乐发展结合起来。要在建设美丽乡村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 彰显地区特色,防止千城一面,发展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开展秀美县城、秀美乡镇、秀美村庄、秀美农户创建活动。农民的生活方式从传统的村居式转向现代的城居式, 社会管理方式也要从村委会式的管理转向新型农村社区管理模式。如何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生活,是新市民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只有用丰富的文化生活来熏陶新市民,才能让他们找到精神家园, 才能使他们在气质上有所改观,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农民就地城镇化的目的是生活方式的转变, 城镇化最重要的是精神的现代化, 农民变为市民, 不仅仅需要完成身份、工作的转换,更需要完成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生活模式的提升。 [6] 农民变市民,需要文化营养的滋润,文化是促使精神风貌转变的最佳途径。

总之, 实现农民就地城镇化,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导向,不断改善民生。强调“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农民就地城镇化,就要尊重农民意愿,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要始终注重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把群众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惟一标准;农民就地城镇化,就要做好顶层设计,做到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城镇化,从整体上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农民就地城镇化, 就要有让农民转型后有能够致富的产业,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就要让农民有收入,能得到持续性的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养老保障,消除农民后顾之忧, 让农民成为新型城镇化的最大受益者。

参考文献:

[1]易鹏. 激发城镇化的乘数效应[N]. 人民日报,2014-04-22(5).

[2]韩俊. 以人为核心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N]. 人民日报,2014-04-09(10).

[3]中共中央、国务院.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4]顾江曼. 白沟新城积极对接北京大红门[N]. 保定晚报,2014-05-12(A13).

[5]编写组.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 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4篇

裴春亮16岁以后辍学经商,做起了生意。他自强不息,艰苦拼搏,依靠党的富民政策率先致富。1999年以后,他开始回报家乡,奉献社会。2005年,裴春亮被村民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他个人出资为村里修涵洞、打深水井、安装路灯和健身器材,并拿出15万元购买了两台大型农机,免费为村民耕种土地,收获庄稼。为彻底改变裴寨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个人出资3000万元建成裴寨新村——一个集办公大楼、敬老院、幼儿园、体育场、小超市、村民办事大厅于一体的新型居民社区。2008年,全村村民告别了土坯房,住上了小洋楼。村民们高兴地说:“老宅基地建了日光棚,荒山头变成了新社区。”目前,裴寨社区二期工程已全面启动,裴春亮个人出资为每户补助lO吨水泥,政府为每户提供3万~5万元贴息贷款,每个拆迁户还能得到2000元拆房补助,此举掀起了新一轮建房热潮。

2007年4月,全体村民入股,投资10亿多元开始建设春江集团水泥厂。到2010年8月,建成了两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两台7.5兆瓦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和两条水泥粉磨生产线,年产熟料400万吨、优质低碱水泥500万吨。目前,春江集团水泥厂已发展成为拥有金融、化工、铸造、宾馆、房产等多家经济实体的集团公司,走上了一条多元化、规模化的发展之路。

为了增加土地收益,裴寨村在“农”字上做文章,发展高效设施农业。从2010年至今,该社区共建成示范性普通大棚175座,3750平方米高档玻璃温室一座,钢架地温温室34座,解决了600多名农民的就业问题。到2015年,该社区计划建成5000亩蔬菜花卉基地和观光农业园,打造我省特色景观旅游,让农业实现产业化发展,成为社区居民就业、增收的新亮点。

2007年以前,裴寨村由于道路狭窄,门面房破旧不堪,有的商户被迫迁往外村做生意。裴春亮上任以后,带领群众首先拆除路两旁的破旧房子,把原来只有7米宽的道路拓宽到20米,然后兴建统一式样的商业楼房。2010年年底,已建好门面房900多间,安置近300名村民在商业街做生意。为了满足更多商户的需求,社区“两委”决定将在裴寨村境内建成1500米商业街。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裴春亮提出了一些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在谈起裴寨社区建设的经验时,裴春亮说:“建新型农村社区没占一分耕地。我们提前做好规划,以裴寨新村为依托,统一规划了裴寨社区。社区覆盖全乡24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预计到2015年,人口将升至1.5万。为保护耕地,我们挖平了荒山,整理出建房场地。把老村全部变成高效农业园,集约用地。我们边建、边住、边拆迁,已经完成了4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入住人口4000多。”

在裴寨社区建设中,裴春亮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就地城镇化的路子:农工商综合发展、齐头并进。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确保社区居民“一年四季有活干、有钱赚”。

“就地城镇化,农民变市民”不能只建房子,最关键的还要提升居民的文化素质。裴春亮说,为了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社区成立了图书阅览室、远程教育室,建立了健身广场,引导居民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让生活方式更加健康文明。同时,建立了具有裴寨村特色的文化景观,如文化石、宣传栏、道德墙,建立了学习雷锋文化长廊。他们提出了“情德法治村”理念,要求党员干部在依法管理的同时,还要用温暖的感情、道德的力量影响大家的日常行为。

如今,裴寨社区流行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在路东是农民,在路西是工人,商业街里是商人,住进社区是城里人,走进春江是主人,来到夜校是读书人。”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就地城镇化 路径

新型城镇化与就地城镇化的界定

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它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主题,以生态文明为理念,在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几轮驱动中,注重化解二元结构矛盾,通过完善城镇功能,着力推进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社会各项制度改革,逐步实现公共卫生、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民在居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村向城镇转变。

新型城镇化推进模式应该是多维的。西北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比较薄弱,城镇化先期基础投入相对较大,因此短期内还是采用鼓励农民走出去模式(异地城镇化)为宜。东部地区,产业聚集,人口密集,资源稀缺,建议通过中小城市(镇)群,采用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

所谓就地城镇化,也叫家门口的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中心村和小城镇,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发展社会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

近年来,农村以其宜人的规模、较好的环境质量,轻松的氛围和适当的生活节奏等比较优势不仅留住了想进城的农民,而且也吸引了部分城市居民开始下乡定居。如果不设门槛让农民自由进城,不仅会加剧城市的隐性失业,而且会使众多“城市病”日益凸现。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上,伴随国家越来越多的赋予一些非主流小镇国际标准的城市功能,城市预期收益将大大减少,就地城镇化将以其独特优势和魅力成为非农就业化和市民化的可行的城镇化模式。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地城镇化的问题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速度缓慢,农民依旧在编织大城市梦。一方面在广大农村千百年来积淀的“跳出农门”的观念在农民思想深处根深蒂固,他们千方百计实现主动积极迁移;另一方面,由于部分专家、学者,包括少数政府人员,热衷于大中城市建设,忽视或不屑小城镇建设,因此,在许多政策措施的导向上,依然鼓励农民进城,严重制约了就地城镇化推进的速度。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方式过于粗放,城镇化质量大打折扣。一些地方提到城镇化,就急功近利,靠行政区划调整,撤乡并镇、撤县变市,盲目扩大城市市区的管辖面积,让失地农民上楼成为居民。中国土地的公有制性质,决定了低成本征用农民的土地、短期内迅速完成土地城镇化显得十分容易。这种带有强烈行政色彩的粗放式城镇化模式并没有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没有考虑农民农村在城镇化过程中如何真正富起来,更没有考虑城乡如何一体化协调发展。

就地城镇化推进的动力不足,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有的乡镇零工业区;有的工业基础薄弱,普遍处于工业化初期及向中期过渡阶段,经济效益也很差,企业现有劳动力的职业不稳定性强、潜在的流动机率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缺乏强有力的吸引;有的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分散布局,难以形成聚集效应。这种缺乏产业支撑、一味追赶城镇化推进速度的模式,虽然短期来看确实消除农民、农村,但是发展后劲却令人担忧。

就地城镇化推进遭遇要素资源瓶颈。广大的农村地区,人力资源数量是巨大的,但是受工资待遇、生活环境、工作条件等比较优势的影响,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人才引进难度也较大。靠剩下的老弱病残人员结构推进城镇化难度可想而知。同时,由于乡村两级取消了“三提五统”,造成村集体财力普遍匮乏,仅靠每年上级拨付的日常经费度日,有的还能靠有限的土地承包租赁,拆迁安置管理费等。再看硬件设施状况。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农村基础设施总体比较落后。有的只注重道路、房屋、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忽视对医疗、卫生、教育、环卫、环保、公共交通等公共设施的投入,难以形成较为完善的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公共事业的城乡二元制度痕迹很重。

就地城镇化推进保障措施滞后,农民与土地若即若离。首先,农民的土地权利形同虚设。土地虽然是农民的命根子。但是由于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特殊性质,基层政府却在直接经营土地,并通过征用补偿标准的订立、土地出让给谁、价格多少、利益如何分配等,把土地作为最大的财政收入来源,农民在被动土地农转非过程中几乎没有话语权,土地溢出价值也几乎都给了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发公司。其次,户籍制度是樊篱。户籍制度的基本功能是证明公民身份、提供人口资料以及方便社会治安。但是从实践来看,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城市人口到农村去双向都受到限制。而且户籍制度上捆绑着上学、买房、就业、社保等过多的其他职能。第三,社会保障得不到保证。社会保障本是国家赋予每个劳动者的一种权利。那些长期在城市从事生产劳动,为城市发展做出了不可忽视贡献的非农非工流动人员,理应与其他的劳动者一样完全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但实际操作中,这一部分人养老问题却被排除在社会保障网之外,靠其拥有的小块土地,归其户口所在地负责,造成他们既不能完全从农村和农业中退出也不能完全融入城市,离土不离乡这显然是有失公平的。

就地城镇化的管理体制不匹配,镇政府“权小能弱责大”。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乡镇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发达镇。然而在管理模式上却一直沿袭着服务农业经济和农村社会管理的模式。镇政府名义上是一级政府,但在实践中作为基层政府应该具备的行政许可权、处罚权、强制权等管理职能却严重缺位,造成镇独立管理事务能力有限,行政管理能力严重不足,无法提供充足的服务。对于许多事和物,乡镇行政管理欲管不能、欲罢不忍,拳头打在棉花里。此外,随着大量外来人口的常住,管理对象不断增长,原有镇政府机构编制严重缺乏,行政管理人员难以完成当前的管理目标,一些地方只好聘用雇员来缓解人力不足。与此同时,由于乡镇没有独立财权,在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框架下,绝大部分财政收入必须上交到县级政府,而县级政府则根据镇级政府的人头费下拨财政支出数额。这样就造成了乡镇自身可支配能力收入偏低,城镇化推进没有积极性的局面。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就地城镇化战略优化路径

(一)统一思想认识,坚定推进就地城镇化的信心和决心

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切实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小城镇建设上。尽快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推进农村“就地城镇化”列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分解,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同时,利用广电、报刊等广泛宣传新型城镇建设的战略意义,在广大农村营造氛围,传递城镇建设的正能量。

(二)科学合理规划,打造城乡一体化布局

城镇是一座“微型城市”,也要用“经营”的理念去打造。在摸清本地城镇建设现状的基础上,一定要以发展的眼光、超前的意识、高起点高水平编制不同时期的发展规划。因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制度等软件可以修补,而城市建设等硬件却无法推倒重来。

(三)实施产业先导战略,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

城镇化要聚集人气不唱空城计,关键必须落实项目为王理念,以产业为支撑,以工业化为先导,才能让企业安营扎寨,让流动人口驻足落户,让城镇像城市。没有产业的发展,人口集聚可以说只是纸上谈兵。为此,必须严格控制大中城市工业用地指标,倒逼制造企业向小城镇作梯度转移,从而将大城市逐步打造成政治、文化、科研开发、金融、商业中心,那些游离于城市边缘的务工人员受城市变迁的影响也会逐步返乡就业。随着投资者开办工厂吸引人口向城镇集中,形成工业和商业;居民建房买房租房形成居民区,解决人口城镇化问题指日可待。当然也要注意项目的选择性,遵循群众利益至上的原则,尽可能避免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

(四)整合要素配置,切实推进各项民生幸福工程

1.创新土地制度,确保农民土地权利。要深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平台,实行土地资本化和土地交易市场化,变土地不动产为动产,变虚拟资本为实际资本,允许农民带着资产进城。同时,加强对土地经营权流转的监管和指导,实行阳光操作,不断提高失地农民的政策补偿水平,将土地增值的收益真正从政府手中转移到农民手中。

2.探索新的户籍制度,实现城乡居民迁徙的双向自由。人的城镇化绝对不是简单地改户口,而是实现从户口身份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实质转变。要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分层次设不同门槛让该进的进该出的出。同时逐步剥离粘附在城镇户口的各种福利,这样城市化才能均衡发展。与此同时,还要研究探索城市居民到农村落户的情况,一并考虑小产权房的合法化问题。

3.改善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设施是一个城镇先导性、保障性的基础工程。改善基础设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资金的筹措。要积极探索市场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民间组织社会力量和闲散资金共同参与基本公共服务。为避免重复建设,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一些优质资源可以通过联合办学、连锁布点、集团化管理、组团结对等方式实行向小城镇延伸,从而有机整合文化、教育、医疗等资源。

4.健全社保体系,实现城乡居民幸福指数的攀升。要在土地之外给予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特困人群医疗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框架的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性地拓展社保筹资渠道,结合当地实际,谨慎运用“以土地换保障”、“以农村住宅换城镇安置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模式。同时应进一步加强农民就业培训,以便为那些因知识结构单一处于明显就业劣势的农民提供长期保障。

(五)改革行政管理体制,实施社会管理创新工程

1.实施“扩权强镇”改革。针对苏南一些人口达20万人、财政收入达10亿元、已经初步具备发展中小城市条件的经济强镇,要借鉴温州做法试点建设镇级市。赋予中心城镇政府基本的财权和事权等10项权限,增强中心镇政府的权能,改变“人大衣小”、城市乡镇化管理的局面。

2.探索中心镇管理体制。大量流动人口的涌入改变了传统农业社区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出现了以职业为纽带、同时又保留了乡土社会某些生活秩序和原则的人际关系。因此必须吸纳和借鉴城市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的经验教训,摸索出一套适应城镇化发展特点的新型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

3.加大政务服务平台创新力度。要围绕服务型政府建设目标,逐步探索整合镇行政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产权交易中心、政府采购中心、工程建设管理中心等,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程序,实行政务公开,把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同时鼓励社会监督,使政府行为更透明,办事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1.倪方钰,段进军.基于区域视角下对江苏城镇化模式创新的思考[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曾亿武,丘银.我国农民工市民化成本研究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2.3

3.屈志勇,宋元梁,屈泊静.农村转型发展中的就地城镇化问题探索[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2.12

4.祁新华,朱宁,周燕萍.乡村劳动力迁移的“双拉力”模型及其就地城镇化效应―基于中国东南沿海三个地区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12.1

5.赵德铸.中国社会保障的社会排斥问题分析―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为例[J].济南大学学报,2012.7

6.潘海生,曹小锋.“就地城镇化”: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关于浙江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与思考[J].政策 望,2010.9

7.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述评[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2.9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就地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路径;农村公共服务

一、就地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传统城镇化发展变化的结果,新型城镇化也是我国现阶段和未来城镇化发展变化的主要方向,新型城镇化区别于传统城镇化,时展赋予其新的内涵和特点。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2所谓就地城镇化,是指农民在原住地一定空间半径内,依托所在的村、镇,通过发展经济生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农民自身素质,在农村过上城市人的生活。

总的来说,新型城镇化无论从概念内涵还是外延都比就地城镇化更宽泛,就地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的实现形式。

二、就地城镇化存在问题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镇化是以农村富余劳动力单向转入城市而进行的,这给城市留下诸多城市病,而这一方式驱动下的城镇化也给农村地区的发展和统筹城乡带来了新难题。

(一)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农村地区相对滞后

当前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缓慢,由于资源的聚集性,资源向城市集中,这导致二元结构加剧,农村与城市之间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差距体现在:居民收入差距,包括绝对差、收入比、增长速度的差距;居民消费差距,包括绝对消费值、恩格尔系数、主要耐用品的普及率三方面差距;教育发展的差距,包括教育资源配置和升学率的差距;社会保障的差距,包括社保覆盖率以及人均享有社保的绝对值的差距。

总的来说,城乡不协调本质上就是农村地区的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体现在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存在巨大差距,这是现阶段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最大现实。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就地城镇化缺乏持续动力

农业是就地城镇化的的主要推动力量,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央财政对农村地区的投入逐年增长,但是力度仍然不够。农村青壮年劳动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不足,农业发展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发展急需创新驱动,机械化率水平低;农产品附加值提升空间巨大,没有完备的农产品种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三)制度灵活性和可操作空间不足,制约农村活力迸发

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决定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效果,制度藩篱制约了农村地区活力。表现在二元户籍制度障碍、公共服务体系存在指标不合理和主体覆盖不足、土地制度抑制农业发展活力。二元户籍制度将城乡居民分割为两个权利不对等的群体,在保障城市居民权利的同时,侵占和剥夺了农村居民的合法权利。已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户籍制度的附属物,不平等的社会保障阻碍人口、资金、信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合理流动。

(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够完善,就地城镇化缺乏坚实基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与地域分布不均衡,公共服务也存在问题:教育资源短缺、医疗资源短缺、社会保障滞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这极易影响到农民心理,农民工在城市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回到农村也缺乏公共服务保障,农民工更倾向于追逐高收入而进城务工,这导致农村就地城镇化劳动力要素短缺,这加剧了城乡发展的不协调性。值得注意的是,流失劳动力大多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青壮年群体。

三、就地城镇化有利条件分析

(一)统筹城乡发展为农村地区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近年来,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引导下,农村地区得到了资金、政策与制度上的倾斜,农村经济社会迸发出活力,取得了质和量的突破,为农村、农业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加上农村与城市相比较、人口、环境的吸力,转而对原来流向城市的要素转而开始流向农村。

(二)逆城市化现象带来了机遇、动力和要素

由于交通、犯罪、生态环境各方面城市问题日益严重,城市人口流向主城区以外乃至农村地区,以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发生逆转,市区出现“空心化”。逆城市化造成了资源流失,但是给农村地区带来了机遇。劳动力与资金的流动给农村地区带来了动力,资源的回流聚集也就必将引导产业转移,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三)国内多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积累了丰富经验

国内学者对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研究,主要从农民受教育程度、收入、农业发展要素、农村社保与土地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以理顺农业、农村、农民的关系为出发点,就完善社保与土地制度、农业产业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虽然其代表性与适用性有待检验,但是从各维度发现问题并制定措施的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参考。3

四、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

本文所指就地城镇化实现路径是以现有的城镇化为起点,以就地城镇化的方式,从而达到协调、高效和多元的城镇化目标的道路。

(一)总体要求

1、协调性

协调性是指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所涉及主体之间以及各方面利益的关系处理,主要涉及到三个方面:城乡协调;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构建协调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城乡之间劳动力人口、资金、技术等资源的流动通畅性,应该将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这既符合当下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的主题,也为以后的发展预留了空间;政府作为主导,应该发挥其掌舵者的作用。市场仍然起决定性作用,要顺应市场规律,在市场机制的指导下顺势而为。

2、效益性

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人的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本质上是农民的就地城镇化。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成长发展内在力量是动机,把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是由个体构成,其需求层次与该理论吻合的。无论农民群体利益还是社会利益,都要满足三方面利益需求。一、经济效益;二、社会效益;三、生态效益。三者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有之义,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4

(二)实现路径

1、制度改革为前提

合理的制度是就地城镇化的重要保障。城镇化路径创新实质上就是制度创新。以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例,应打破二元户籍制度,将平等的社保制度与一元户籍制度统一,从而引导公共服务公平分享,吸引劳动力、资金等要素。就地城镇化战略迫切要求配套的城镇管理体制,如财税、审批、规划、劳动保障等,最重要的是户籍制度改革。具体可以从放开小城镇落户限制入手;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医疗服务人口全覆盖为手段,缩小差距,逐步与城镇对接。核心是“简政放权”,赋予同人口和经济规模相适应的管理权限。

2、公共服务改善为主体

总体上,全国财政用于农村公共服务保障性支出呈现上升趋势。但是,这一项资金的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仍低于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基本公共服务配置不均等问题。建立健全优质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城乡共享机制,推动大中城市优质公共资源向小城镇延伸,全面提高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的就地城镇化,要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的投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活方式等方面与城镇接轨。

3、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

就地城镇建设要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投融资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建立多渠道可持续资金保障体质。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5,城镇化建设要构建“市场决定―政府引导”模式,健全政府和民间投资的合作机制; 完善多元化可持续资金保障机制,建立城镇建设债券发行管理制度,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城镇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小城镇的信贷,减少私人投资进入障碍,允许更多的私人资本发挥作用,提高私人投资的积极性。

4、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核心

农村地区就地城镇化必须依靠政府的资金扶持,依托国家城乡一体化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来发展农业,提高效益,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形成外力和内部内力的有效结合是根本出路。内力最核心的就是科学发展现代农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第一,政府部门必须在充分掌握本地区地理位置、气候特点、资源优势等大量数据的基础上科学地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大对传统农业的改造力度,合理调整农作物种植面积,合理分配农种植和养殖的比例,在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发展生态农业,让农业发展和生态安全良性共生。

第二,加快农业合作发展步伐,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技术支持和政策引导。各种农业经济组织的发展不应该停留在数量的增加上,现阶段应该更加注重质量的提升,鼓励做大做强,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将具有代表性的实力强劲的企业打造成典型,鼓励、支持和引导知名品牌的创建。

第三,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和渠道是农业生产转化成经济效益,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力保障。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农产品销售必须掌握市场行情和最新信息,政府在这方面应该积极搭建信息共享网络平台,让农民不出家门就能了解市场农产品价格、供求和规模等重要信息,并有针对性的在农业生产上做出调整。

第四,创新发展农业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相结合的产业链,通过观光旅游和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产品种植规模、市场销售和品牌效益增加。这方面必须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保障,以政府政策引导为依托,以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以地方资源优势为特色。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2]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3]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4]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

注释

1张磊,男,籍贯湖北,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4级行政管理专业研究生;欧书阳,男,籍贯广东,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城市与治理,统筹城乡发展。

2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

3胡银根,廖成泉,刘彦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就地城镇化的实践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4个典型村的调查[A].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114期)2014(6).

4吴江.城乡统筹视阈下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基于重庆的实证.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4):132-166.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产业融合;就地城镇化;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使得大中城市难以再承受大规模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同时,传统的以大工业为推动力带动农民“进城”为主的城镇化衍生出的“城市病”和“农村病”愈发凸显。在此双重背景下,探索以农业自身发展为推动力,带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亟待破解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一)农村产业融合的内涵

农村产业融合是以农业为基本依托,通过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融合发展,拓展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功能,形成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流通、农资销售和农业休闲旅游等新兴业态,借此推进农村产业协调发展和农业竞争力提升,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繁荣和农民增收。[1]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中,一产是基础,二产是水平,三产是引领,即农业为二三产业发展提品基础,农产品的加工、特色农产品开发等第二产业通过对农产品的加工带动一产的种植业和第三产的餐饮业、住宿业、旅游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现代服务产业、休闲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农业产业审计,增强了种养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后劲。可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业与二、三产业共赢与发展的过程,是当前我国推进农业现代化的现实选择。

(二)就地城镇化的内涵

就地城镇化是相对于农民的进城城镇化而言的。在我国传统城镇化发展的实践历程中,主要形成了以乡镇工业带动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和以城市大工业带动农民“离土又离乡”的进城城镇化发展模式。农村人口不向大中城市迁移,而是在原有的居住地实现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但与20世纪80年代乡镇工业(与农业联系较少的工业)带动的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就地城镇化不同,这里所指的就地城镇化是以农业、农村、农民的内生力量为依托,在不改变农业性质,不对外转移农业人口的情况下,通过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以及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的横向融合发展,推动农民“不离土不离乡”,就地实现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变。可见,这种就地城镇化发展模式既能规避乡镇工业带动就地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兼业、进厂不进城的半城镇化现象,也能缓解进城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抛荒、农村三留守等“农村病”以及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和雾霾严重等“城市病”,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从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中不难发现,农村产业融合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就地城镇化是我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二者统一于我国的“三农”现代化。同时,农村产业融合本身也内涵了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农村产业融合所搭建的农业产业化、农业与工业融合、农业旅游业等新的产业体系既为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和物质基础,也为农民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提供了引擎。此外,农村的就地城镇化也有利于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大量农民就地接近转移就业也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和市场支撑。可见,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不是单向的表征关系,而是互为动力,相互促进,是当前我国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抓手。

二、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机理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是相契合的。城镇化发展的动力规律表明:农业发展是城市化发展的初始动力,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农业发展的推力和工业化发展的拉力成为这一时期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进入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以信息技术和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逐渐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农村产业融合内涵了三大产业的交融互动发展,从其互动发展的模式看,一是农业自身的纵向融合即农业产业化;二是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横向融合;三是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这三种典型融合模式其实质都是依托农业大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通过发挥农业的基础动力、第二产业的根本动力,第三产业的后续动力来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以此来实现农民就地就近的产业转移及生产生活方式的转换的。其具体机理为:

(一)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产业化强调工业、服务业等商业活动在农业生产中的融合与延伸,它以市场为导向,旨在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农业生产模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农业经营规模化、市场化、现代化的有效途径。[2]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生产率,为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农产品。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中,以农业企业为中心的上下游企业部分属于工业产业,如肥料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等,部分还属于第三产业,如物流运输业、农业技术开发等。这些企业尤其是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销售、储藏、运输企业,就业门槛相对较低,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进行产业转移提供了产业支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新常态下农民工结构性失业问题。此外,对农业进行产业化生产经营能够优化并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为农民就地城镇化奠定了经济基础。伴随着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农工贸相关产业逐渐向农业产业园区聚集,而农业产业区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必然需要农业产业工人、需要配套的基础设施等,随着产业的发展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农业区人气、财气逐渐聚集,小城镇逐渐形成。

(二)农业与工业、旅游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工业的融合发展简称农业工业化,从广义上讲,农业工业化是指用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技术装备农业,如用现代的生物技术、种植技术、信息技术等改造农业,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用现代工业的经营理念和组织方式来管理农业的生产和经营。[3]其实,农业工业化其实质就是工业化。工业化的实质是一个产业升级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各产业生产经营方式向规模化、社会化、专业化发展的过程,还是一个社会由自然经济观念向商品经济观念全面转变的过程。具体而言,农业工业化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是指立足农村实际,用工业化理念、思路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使农业劳动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为农民就地城镇化提供生产要素支持;另一方面,要依托农业抓工业,围绕工业抓农业,实现农业资源工业化,带动农民产业工人化,以工业和农业相互融合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就是依托农业生产、农村风貌和农民生活而发展起来的休闲农业、都市农业等。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能够促进城乡之间人员与物质的交流,打破农业、农村、农民相对封闭状态,使现代文明在农村得以传播和普及,促进农民生活、生产观念的城镇化和现代化。通过农业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还能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就能享受到城市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所形成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层次多,涉及面广,可以吸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就近就地非农化,还可以充分发挥女性、老年劳动力等农村弱势劳动力的作用,实现劳动力多元化就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新路。[4]

(三)农业与高新技术、信息产业的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就地城镇化

农业与现代高新技术的融合发展,产生了工厂式农业、塑料大棚、玻璃温室、无土栽培、沙地种植,水体养殖等技术,摆脱了农业因气候、环境等自然条件带来的发展难题,大大提高农业生产率,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粮食保障,也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进而推动了农业剩余劳动力不断向非农产业转移。同时,农业与现代技术的融合发展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动局面,并且农业信息化使得精准农业得以实现,不仅可以帮助农民从繁琐劳累的劳作中解放出来,而且能够实现高层次的耕种细作,无限提高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使农民的生产方式越来越现代化,农民与城里人的区别仅仅在于生产的产品不同,赚钱的方式不同,农民不再是身份的标签,而是与工人一样成为一种职业。此外,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通信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撑为农产品、农业旅游提供服务平台,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城乡交流的频度和层次,为城乡一体化水平不断向更高级的阶段发展提了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三、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其基本要义就是强调在不放弃农业优势、不改变农业性质,通过发展以农业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旅游化发展,促进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改变生活方式,让农民过上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最终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大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政策支持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是农民就地城镇最可靠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是,农业作为弱质性产业,走以农业为核心的产业融合发展之路必须要依靠政府给予政策上的大力倾斜和支持。当前,尽管我国政府一直把“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资力度,但主要以农业直补、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主,缺乏对农村产业发展这一促进农村内生发展模式的支持力度。因此,政府一方面要利用一些宏观调控措施或制度促进农业与其他产业价值链进行交叉、重组、整合以形成新的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政府要注重对农业农村的财政支持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增加必要的激励规制,促进其他产业加入到农业竞争中。具体而言,要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通过市场准入、税收扶持、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政策性支持;同时积极引导金融资本投向农业开发,农产品生产等项目,在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农村金融市场的基础上,引导金融组织支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所需的各项资金。

(二)加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制度供给

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为其保驾护航。目前,影响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制度因素主要有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一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是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及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关键因素。农村的土地制度包括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和农村宅基地制度。土地制度改革关系到农民生产方式的变革,农户宅基地制度的改革有助于农民生活空间的转变和农民的生活方式转变。土地流转不畅和农村宅基地的闲置,既影响农村产业融合难以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明晰土地产权,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实现土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进而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的有效整合,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就地城镇化提供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同时要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通过以宅基地换房等形式,为分散的农村向中心村集聚提供制度支撑。二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是实现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前提。因此,户籍制度改革的方向是在给原来严格控制人口迁移的政策松绑的同时,拆除户籍壁垒,改革户籍制度与福利挂钩的局面,同时要改变就业、社会保障、就学等制度规定中对户口的特殊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城乡户籍管理制度,以实现城乡居民的自由迁徙,进而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要素支持。三是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影响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的最大难题就是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虽然近几年农村医疗、养老覆盖率较高,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是一种低水平的全覆盖。其实,低水平的社会保障是阻滞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的最大障碍,也抑制了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双向流动,很多农业科技人才望农村低水平的社会保障而却步。因此,政府要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多途径的筹措社会保障性资金,寻求有效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的衔接机制,并通过城市反哺农村加快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缩小城乡社保差距,才能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最基本的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

(三)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农民是农村产业融合与就地城镇化的主体,以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一方面需要农民提高素质技能,适应大量机械化作业和企业化管理这种新型生产和管理方式;另一方面,也需要通过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来改变传统后的小农思想。对此,要强化农村的基础教育,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资,完善农村教育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此外,还要努力探索农村教育的办学体制,发展与农村环境相配合的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培训,培训的内容除了包括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经营知识外,还要强化对农民进行农业性质与农业功能、农业政策及农业文化、农业管理、农业法律等农业教育,同时对于培训费用、设施、师资方面要给予支持。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和农业技能及管理培训,为农民提供现代文明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与技能,使农民不再是愚昧落后的传统农民,而是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的现代新型农业产业工人,从素质上和身份上拉近农民与城镇居民的距离。

(四)加强小城镇的建设

小城镇是农村产业融合带动就地城镇化的空间载体。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并不是在原地城镇化,也需要农村人口通过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企业集聚等方式引导村庄合并,形成小城镇。由于小城镇就业门槛低,就业风险低,生活成本相比大城市较低,天然地成为农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因此,政府要科学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立足于当地的资源优势,科学编制产业规划,发展以农业企业、特色加工业、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业为主要类型的特色小城镇。同时要注重小城镇功能的完善,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商业、科技、教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为农村产业融合推动就地城镇化发展提供空间支持。

参考文献

[1]马晓河.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几点思考[N].经济日报,2016-02-25

[2]张贞,曾令秋.促进农业产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N].人民日报,2014-08-26

[3]孟晓颖,孙一恒.城镇化”视域下的三农问题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5(10)

[4]王新越.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博士论文2014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就地就近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

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区来说,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业”,实现就地就近城镇化,更符合实际要求和农民的发展愿望,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选择,更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实施就地就近城镇化的意义及作用

(一)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助推器

从农村发展角度来看,首先,能有效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实现农民增收。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后形成的小城镇,其经济技术结构、职业结构等与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状况较接近,降低了就业难度,利于农民快速增收。其次,能加快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大量人口从农村流向城镇,利于土地集中,为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条件;同时,非农人员增加,农产品市场需求必然增大,将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强大动力。第三,能推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发展和农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可以科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仅可以优化农业内部的种养殖业、畜牧业以及副业结构,还可以发展壮大二三产业,推动农村经济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医治“大城市病”的良方

从城市发展角度来看,其可以减轻大城市压力,有效缓解“城市病”。通过就地就近城镇化,一方面可以建立众多适宜人居的村镇,就地消化转移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截流作用,从而减轻大城市的人口压力,缓解因人口过度膨胀带来的系列“城市病”问题;另一方面,就地就近城镇化还可通过城市群的建设,以功能、职能分化来为大城市瘦身,既可以带动辐射周围城市经济的发展,又能够有效改善大城市的环境,从而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城镇协同发展的局面。

(三)是化解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

从社会发展角度来看,其能有效缓解异地城镇化所带来各种社会问题。2014年全国农民工达2.74亿,外出农民工1.68亿,举家进城务工的仅有3578万,这就诱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例如农村中出现留守老人和儿童、土地资源浪费、劳动力缺乏、空心村和空置房现象;城市中出现城中村、贫民窟,不仅影响城市美观、带来治安隐患,也阻碍城市化进程。就地就近城镇化,强调就地就近实现非农就业和市民化,可减少大规模人口异地流动带来的社会代价,既减轻农民外出务工成本,消除农村留守老人和儿童、土地资源浪费和空心村等问题;也为城市的健康发展清除隐患、创造良好环境。

二、就地就近城镇化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一)推动理念存在误区

单纯以基础设施改善为目标的理念误区较为突出:有的认为城镇化就是大兴土木、造城运动,导致部分地区的“小城镇化浪潮”,在侵占农地而修建的楼堂馆所、高楼大厦的繁荣景象下,农民变身“市民”后,却面临失地又失业的困境,各种社会问题突出。有的认为村庄如果要加入到城镇化进程中,唯一路径就是拆、毁、建,把农村建设得和城市一样就是实现了城镇化。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的城镇化,就地就近城镇化强调的是因境而成,不是毁境而就,是把城市文明延伸到农村,让农村既有“乡土风情、田园风光”,又有“现代文明、舒适生活”。

(二)发展方式缺乏特色

一是对资源条件、文化形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把握不准,缺乏体现本地优势的科学规划,导致功能定位、发展战略无特色;二是忽视挖掘城镇自身文化底蕴,盲目模仿“克隆”,甚至照搬大城市模式,脱离本地资源环境特色,造成“千城一面”,毫无特点;三是许多地方仍把“工业化”作为“城镇化”的主要路径,片面强调工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纷纷兴建工业园区,不顾资源、环境的承载力,盲目争抢企业入驻,形成恶性竞争。

(三)综合承载能力低下

一是部分城镇资源禀赋较差、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数量少、水平低、配套不完善、运行状态差等问题较为突出,更有极个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城镇建设造成“鬼镇”“空镇”等现象;三是就业机会不充分,提供就业的能力是衡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城镇产业发展的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均较低,无法提供充分就业机会。四是公共资源配置较差,城乡教育、医疗等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为了子女教育、医疗,许多农民宁愿在大城市为蚁族而不愿返乡定居。

三、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统筹城乡发展

(一)转变发展理念,加强规划与布局

首先,要摒弃单纯以基础设施改善的思想,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实质是农民职业非农化、生活方式城镇化和思想观念现代化,而非简单的基础设施和房屋建设。其次,要做好科学规划,应将农村就地就近城镇化纳入总体城镇化建设体系中,构建以中心城区、重点乡镇和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础的三级城镇体系,统一规划,与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规划相衔接,做到“一盘棋”发展。第三,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在推进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小城镇的现有发展水平、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根据自然、资源环境条件来谋划城镇发展,特别要注意保护好文明古迹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自然景观,促进城镇资源、文化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二)立足优势资源,实现特色化发展

1. 以适宜的发展战略为指导

俗话说,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目标不对努力白费。在制定城镇化战略及发展目标时,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一方面,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特点,统筹考虑资源、环境、产业发展等要素,来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要突出本地特色。另一方面,要根据本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所处的区位特点、所拥有的资源禀赋、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和当地群众的实际需要来合理确定发展目标,不能盲目追大求全、脱离实际,造成资源浪费。

2. 以独特的城镇建设为抓手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建设应该强调“风格独特”,避免“千城一面”。应在充分保护和尊重现有地形村貌、田园风光的前提下,进行合理规划设计,使处于城市近郊、平原、农村区域、山林地带等不同地形地貌的城镇保持各自的风格特色,尽可能在城镇原有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与此同时,在城镇建设中还应突出文化内涵,把当地特色文化有机融入园林打造、广场、道路、住房等建筑的建设中,营造风格独特的城镇风貌,走个性化城镇发展之路。

3. 以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支撑

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关键在于农村产业发展。应根据本地资源禀赋、区位和环境优势、经济结构等条件,发展适合本地且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在选择时,一要做到“三结合”,政府扶持、市场需求和地域传统三方面有机结合;二要引导农民培育特色产业,做到“一乡一业”或“一镇一品牌”;三要深度挖掘本地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业,扩展农产品产业链,打造有本地特色的农业品牌,以此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三)创造良好环境,提高综合承载力

综合承载能力是资源环境承载力、经济承载力和社会承载力的有机结合体。

1. 注重绿色高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

首先,规划时应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确定城镇开发边界,优化功能分区,加强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开发地下空间;其次,强化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环保产业,严格限制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第三,加大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修复力度,提高居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强化对城镇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资金保障,对于存在的环境问题及时修复,确保城镇资源环境承载力稳步提升。

2. 注重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承载力

发展产业,是提升城镇经济承载力的有效途径。城镇要发展产业,一是,谋划立镇强镇的优势产业和主导产业,把本地的资源和区位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能追求小而全。二是,大力发展和培育龙头企业,依托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走龙头+规模+特色的镇域经济发展之路。三是,以抓重点项目为突破口,以兴镇强镇的项目为依托,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3. 注重功能完善,提升社会承载力

首先,应按城市化的标准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以交通、水电、通信为重点,加强供水、电力、人防、防灾、污水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注重城镇综合功能的完善;其次,要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应该配套完善科教文卫、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功能,保障公平、均衡供给;最后,要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提升其社会管理水平,构建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管理服务网络,为城镇的和谐稳定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刘文勇,杨光.以城乡互动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3(08).

[2]林建.农村城镇化与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考[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12).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9篇

[关键词]:因地制宜 美丽乡村 就地城镇化 丹东

建设美丽乡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缩小城乡差距的基本方向。当城镇化达到相当水平之后,会有相当大的人口比例留在农村。而就地城镇化就是使海量农村人口有序转移,宜城则城,宜乡则乡,尽可能做到“离土不离乡”。可以说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实现这个目标是一项综合系统工作。作为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的丹东,有着建设美丽乡村的天然优势,我们要根据丹东自身特点,以“美丽乡村”的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

近年来,丹东市的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全市64个乡村实施了村镇道路、供水、排污、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改造,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已有18个镇、村喜获省级“宜居示范乡镇”和“宜居示范村”称号。但由于丹东市农村基础建设薄弱,地域发展不平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就地城镇化意愿,制约了丹东市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为促进丹东市城镇化发展,帮助农民“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我们尝试给出可以践行的建议。

一、强化政府投入,保证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满足农民就地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城镇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城镇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农民“离土不离乡”的先决条件。丹东市农村乡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要实现农村城镇化、村民市民化,就要建设等同于城市的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热、垃圾污水处理、学校、医院等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撑。因此,应强化政府投入,市场运作,安排固定的资金用于城镇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建立扶持和激励机制,通过贴息贷款、转移支付等方式,支持村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量的城市建设专项资金支持重点乡镇、村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资金的使用上应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发挥引领作用。按照就近(距离城市近)就优(村镇地理位置和财政实力好),先郊区、县镇,后乡村的原则,统一规划和逐次延伸财政资金的使用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缩小城市与郊区、县镇、乡村之间的发展差距。要根据县(市)区财政实力和现实条件,合理分配辐射和承载城镇化建设份额(如东港市份额比例可以大些),形成以强带弱,梯次推进,协调发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局面。切忌只唯上、不唯实,贪大求全,运动式造城的政绩观和工作态势。

二、强化产城一体,增强城镇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广开就业渠道。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旅游业,鼓励发展农村第三产业,尤其应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整合生态资源与农业资源,充分发挥耕地、园地的生产、生态、景观和间隔功能。大力发展都市农业,观光农业,使农业与旅游休闲业融合发展。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扎实推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推进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东港的前阳镇等均实现了以产业兴城镇,以城镇促产业,产业集聚区与城镇布局相融合,人口板块与经济板块相协调的良好态势。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化,“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专业市场、园区和城镇建设的有机结合。不但让农民成了庄稼地里的工人,其不断放大的观光旅游功能也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开辟了新渠道。一些旅游度假资源丰富的乡镇则通过开发利用特色资源,建设成为旅游服务型小城镇,以特色经济带动了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以旅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模式。凤城的大梨树村、东汤镇、宽甸的河口村、青山沟镇等都走出了一条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度假经济和城镇建设相结合的成功之路。产业发展是城镇化的根本动力,只有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地缘、资源、环境、文化优势,促进资源加工、特色农业、旅游服务等产业发展,才能帮助农民实现“离土不离乡”就地城镇化。

三、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和壮大村镇企业及合作组织,促进农民向产业工人过渡。需要合理调配土地资源。根据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在依据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对自然村落进行整理,使村落布局更加集中、合理,节约土地,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可在一些试点村探索经验,逐步推广。

而农业龙头企业和涉农专业合作社的快速发展,解除了留乡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推动了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促进了农村土地进一步流转。经过土地流转,分散的土地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既提高了土地经营效益,又帮助农民获得了红利,促进了农民的身份转换,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也为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到城镇化建设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丹东市土地流转面积仅达28万亩,发展空间巨大。

四、加快户籍管理制度和相关配套政策的改革步伐,为农民“离土不离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造条件,从而增强公共服务对农村居民的服务保障能力。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在于户籍改革和相关配套政策的完善。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贯彻落实2014年7月国务院印发实施的《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在充分考虑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提供基本公共服务能力的基础上,谋划制定可操作的实施办法,加快消除原先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城乡不平等待遇,让在小城镇居住的农民,在求学、参军、就业、医疗、社保等方面能够享受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让农民愿进城、能进城、能安居、能乐业,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向城镇聚集。

在乡镇和中心村加强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建设,扩大服务半径,使尽可能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接近城镇水平的公共服务。尤其是要搞好衔接配套规划。要深化城镇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着力推动农村现有的“低保”、“新农合”、“社会养老保险”三个最基本的社会保障制度与城镇社会保障体系中相对应保障制度的衔接,优先考虑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福利和保障问题,推行城乡一体、统一公平的医疗保障政策。对进城落户后愿意放弃农村承包地的农民,在养老、医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方面享有城镇居民同等待遇,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就地城镇化范文第10篇

一、城镇化的基点在县域小城镇

中国的城镇化之路,究竟以哪里为基点?国外通常的办法,即转移出来的农民向大城市聚集,这是各国的必由之路吗?带着这些问题,调研组踏上了澄迈调研之途。

在和澄迈县领导座谈时,围绕城镇化问题,大家热烈讨论今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提出的“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思想,同时讨论了今年7月在湖北考察时提出的“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的问题。县委书记杨思涛对的这些思想高度认同、心得很深。他对我们说,中国的城镇化一定不能只注重大城市的发展,不能把农民都往大城市赶,转移出来的农民,还是要按照“离土不离乡”的原则就地安置,不然,走国外过度城市化的老路,必然导致国外那种“城市病”,一边是萧条败落的乡村,一边是富人区与贫民窟并存的畸形大城市,人满为患、治安不宁、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生活质量却越来越低,经济、社会、环境乃至政治的成本和代价难以预计。

澄迈县、镇两级领导形成共识,认为,从澄迈的实际情况看,城镇化的重点应放在澄迈县域内小城镇的发展上,这些小城镇是城乡的连接点,有利于实现城乡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的共建共享。如果以这些小城镇为依托,通过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事业,提高农民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农民就可以像城市人一样享受现代化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实现“就地城镇化”。

在“就地城镇化”的思路下,澄迈人理顺了城镇化发展思路,即:通过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鼓励农民在家门口自主创业或以土地使用权、房屋使用权等固定资产入股合作,开发乡村公园、农家乐、乡村旅馆、休闲养生馆、放心菜园、果园采摘、劳动体验、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旅游服务业,提高农村常住人口中从事非农生产人员的比例,实现农民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就地转化。为促进“就地城镇化”,澄迈坚持规划先行,结合各地的自然禀赋,打造具有不同特色的现代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业。

澄迈县历史悠久,是海南历史文化古县,海南传统文化重要发源地。自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置县,至今已有2123年历史,是西汉时期海南三大历史名邑(即玳瑁、紫贝、苣中)之一,史脉久远,人文炽盛,境内文物古迹众多,古村落遍布县域各地。位于金江镇美榔村的美榔双塔建于元朝初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位于老城镇的罗驿村,是世界上最大的用火山岩建造的古村落,自南宋1256年建村延传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是海南省有名的历史文化古村;该村走出了一位古云南丽江的知府,他返乡后,依照丽江古城样式再建了古罗驿村,罗驿村堪称海南的丽江城。澄迈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融入对这些古村落的保护和修复中,城乡统筹,有力带动了这些古村落及周边的发展。如今,像美榔村和罗驿村这样古朴天成的美景,每天都吸引许多游客前来参观旅游。目前,澄迈正在实施对这些古村落集中连片整治修复的工程,并筹划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精彩亮点。

位于澄迈县北部的福山镇,环境空气质量优良,是种植咖啡的理想基地,也是海南省最早种植咖啡的地方。当地农民以传统方式种植和炒制的中粒咖啡为咖啡上品,享誉海内外。澄迈以咖啡为抓手,打造咖啡文化,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这一我国首家以咖啡文化为主题的风情镇项目,总体规划范围约76平方公里,集世界咖啡种植文化观赏、咖啡交易中心、世界咖啡口岸、咖啡制作观摩品尝区、陶艺制作创意体验区、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今年1―10月,来到福山咖啡文化风情镇品咖啡的游客约有89万人次,省外游客25万人次,境外游客 10万人次。咖啡文化风情镇的建立和发展,大大促进了周边村庄的“就地城镇化”进程。例如,毗邻的向阳村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村庄与咖啡文化风情镇一体融合,环境优美,风韵独特,游人如织,多种产业和家庭旅游收入可观,68户村民过上了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很高的城镇化生活。

在建设福山咖啡文化风情小镇的同时,澄迈还打造了台湾风情小镇、欧洲文化风情小镇、地中海文化风情小镇等,这些风情小镇各具特色,绿色、低碳、宜居、宜业、文明、富裕。这些小镇将用小火车连通,小镇及周边的村庄,连片形成就地城镇化的美丽风景,使澄迈成为海南新的旅游目的地。据统计,2013年上半年澄迈县旅游接待人数125.9万人次,同比增长114.4%;旅游收入6.28亿元,同比增长147.5%。

澄迈就地建设小城镇,既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依托这些小城镇发展起了专业市场、特色市场,也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目前,澄迈已重点打造出三条“美丽乡村”带,以此为纽带,计划串连县域内的村、镇、开发区和农场,使产业聚集区和人口聚集区之间,形成传统与现代、城市与乡村互为依托、相互支撑的空间格局。按照计划,澄迈到2015年要建成6条“美丽乡村”带,并力争到2018年,全县99个500人以上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要求。

“就地城镇化”,农民离土不离乡,必然要求城乡统筹建设发展,相应地带来了农村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的旺盛需求,路网、供水网、供电网、通讯管网、垃圾处理网、污水处理网以及公共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建设纳入了城市建设的统筹方案。

二、关键是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

人往哪里去,也就是转移出来的农民,如何留得住,有保障,生活好,也是调研组的问题。我们意识到,“就地城镇化”问题,说到底是使人就地“转型”的问题,其中的关键,是要有新的产业承接兜底,使惯于务农的农民,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转型为新产业的自食其力者,从而打下新的安身立命的根基。澄迈的实践令我们鼓舞。

澄迈“美丽乡村”建设的突出特点,正是注重产业带动和支撑,帮助传统农民转型。“以工业化思路发展农业”,让“美丽乡村”成为一个“整体性可经营的商业品牌”,这是澄迈的雄心壮志。为此,澄迈采取多项措施,积极推动农业现代化,千方百计发展新型农业,振兴农村经济。

在《澄迈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总体方案》中,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很多。比如,发展新型农业。以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基础,重点培植特色农业、包装农业、旅游(观光)农业、彩色农业、外向型农业。以澄迈火山岩红土地罕见富含微量元素硒为亮点,建设“开心”农场,开展消遣性农事活动,农民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开辟活动场所,提供生产生活设施,即将土地作细致切割,每块农田占地 0.1―0.2 亩,由周边市县游客和外地游客认领种植,也可以由当地农民有偿代为种植,成熟瓜果由地块所有者自由支配。再如,发展特色林业。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村庄周围,房前屋后,种植珍贵树种或果树,在三条“美丽乡村”带上打造出一批咖啡村、福橙村、槟榔村、椰林村、花梨木村、沉香村等。又如,发展长寿产业。借助澄迈是世界长寿之乡、中国长寿之乡的品牌,开发长寿康体休闲项目、长寿康体休闲旅游线路、老人用品和富硒保健品等。提升城乡基本养老保障水平,完善公共养老中心、敬老中心设施建设,等等。

根据“以发展工业理念发展农业”的原则,澄迈持续加强农业的品牌化和标准化建设。2009年至今,坚持“围绕品牌抓农业”工作思路,把注册商标与品牌打造作为农产品销售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把商标品牌做精做强,努力走出“打造一件商标、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品牌发展之路。经过4年“商标富农”探索实践,累计有效注册涉农商标1033件,其中著名商标18件,成功打造福山咖啡、澄迈福橙、澄迈福牛等一系列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有力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如今,澄迈的沙土地瓜、福牛、白莲鹅等特色农产品的种养示范点已全省开花,成为广大海南农户的致富法宝;福山咖啡、福橙等也成为澄迈周边市县农民的摇钱树。由此形成的整个农业――工业――商业――旅游――消费的产业链,成功吸纳了大量转移出来的农民,“旧式”农民在转移中成功转型,找到了新的用武之地。

可以说,切实推动农业现代化,并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乡村休闲旅游相结合,发展新型农业――通过一、二、三产业的全面带动,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做好产业承接这篇大文章,以多种产业支撑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正是澄迈的成功之道。

同时,澄迈注重推动大中城市优质资源向中小城镇乃至中心村延伸。例如,澄迈积极打造海南生态科技新城,开出了一片新天地。海南生态科技新城走产城融合的新型城镇化之路,通过发展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新城内建设农园,发展观光休闲农业,既为新城提供服务配套,又解决部分农民就业。对原土地上的农民进行就业培训,成立服务公司吸纳农民就业;为下一代农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机会和条件,使他们成为新城重要的后备人力资源。目前,园区凭借日渐凸显的环境、政策及服务三大优势,吸引了包括中科院云计算中心、印度NIIT集团、浪潮、惠普、东软、中软、长城信息、久其软件、展创光电等294家企业落户园区,初步形成数字医疗、地理信息、旅游信息化、物联网应用、高端电子制造、服务外包以及动漫创意等七大业务板块的产业格局,产业集聚快速形成。2011年园区实现产值33.9亿元,2012年实现产值和软件外包服务收入超65亿元,今年将努力实现生产总值超100亿元,力争容纳4-5万软件工程人员,向国家软件产业基地的目标迈进。位于澄迈的中航特玻材料有限公司的发展也令人振奋,这是我国唯一能够生产飞机机窗玻璃和高铁车窗玻璃的国有控股企业,填补了国内玻璃生产的重大空白,就是这样的大型高科技企业,其物流、包装、检测、运输等业务,也为吸纳当地农民转型就业作出了实质性的贡献。

三、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硬指标

据统计,2012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52.6%,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35%,两者相差17.6%。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转移到城里的人,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诸多公共服务方面,并未真正享受与城里人同等的待遇,处于被城市边缘化的状态。因此,调研组认为,是否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就地城镇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子。“就地城镇化”后,农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特别是在享受公共服务方面,究竟能达到什么水平,有没有一个可以评估的指标,是调研组十分关注的问题。

可以明确地说,澄迈的“美丽乡村”建设,是有这样的硬指标的,澄迈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将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体育、电力通讯、金融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均等化统筹建设,并将之作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环节和基本前提。

澄迈从2008年起,就开始实施并持之以恒地抓“8+2民生工程”(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就业、住房、文化建设、电信服务、金融服务8个方面,以及富民增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个工程),作为澄迈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大举措。

“8+2民生工程”覆盖澄迈全县城乡,并注重向“三农”倾斜,取得了重要成果。比如:

率先全省实施“十二年义务教育三免四补”政策,从2010年秋季起,将“三免二补”升级为“三免四补”,即免除十二年义务教育学杂费、课本费、住宿费,补助学生作业本费、职校和中技学生生活费、住宿贫困生生活费、贫困生助学金;

率先全省实现村村有标准卫生室目标,2012年,全县投入1179万元建设142家标准化村卫生室,覆盖率达93.7%,医疗健康信息化项目全面实施,建成了连接177家村卫生室、20家乡镇卫生院、3家县级医疗机构以及卫生局的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医疗健康信息化网络,创造了农村卫生试点改革县镇村一体化的“澄迈健康模式”;

率先全省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推进农村“两场一室”(标准篮球、排球场,文化室)覆盖所有行政村和500人以上自然村,实现数字广播电视村村通,完成全县所有行政村农家书屋建设;

率先全省实行分散供养和社会供养相结合的养老体制机制,对建省后被征地农民实行养老保险政府财政全支付,同时由政府财政予以老年生活保障补助。此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200元提高到240元,新农合参合率99.8%,城镇居民养老参保率99.6%,新农保参保率95.6%。60周岁以上人口基础养老金发放率达100%,每月给80岁以上老人发放长寿补贴。最近,当地又把100―104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800元/月,105―109岁老人长寿生活补贴费提高至1000元/月,110岁以上老人长寿补助提高至1500元/月;

率先全省实现所有行政村通宽带,从2010年起,在全县11镇、177个村(居)实施推进宽带村村通工程,2012年继续投入2380万元,加快实施工程进展, 有线宽带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居委会和半数以上自然村(463个),基本实现有线宽带、无线宽带城乡全覆盖;

率先全国实现金融便民服务延伸到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累计安装823部POS机(刷卡消费终端),发放借记卡8万多张,通过“一卡通”的方式将47项财政支农惠农资金直接划入补贴对象,惠及8万多户农民;等等。

同时,澄迈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注重新能源(生物质能源、风电等)、绿色建筑和现代信息技术等在乡村基础建设上的应用,把生态环境资源优势作为产业运营资本,以“低碳发展模式”,实现生态经济与环境治理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立足对“绿色崛起”的正确理解,澄迈扎实推进“生态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创新思路保护生态,狠抓以生态林业、生态海洋、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生态文化、生态家园、生态人生为内容的“八项工程”,强力发展绿色低碳经济。注重在乡村发展各种类型的生态产业,以加强农村“造血功能”,通过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生态林业、休闲娱乐等产业发展,既美化人居环境,又推动农民致富。让农村更美、让农民更富,构建“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示范典型。

目前,澄迈人均预期寿命77.79岁,分别高出全省、全国平均水平4.77岁、6.59岁;百岁以上老人215人,占总人口的38.05/10万,超出中国和联合国“长寿之乡”规定存活百岁老人7/10万、7.5/10万标准,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澄迈广泛开展创建亲老敬老活动,帮老助老、敬老爱老蔚为风气。党委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等问题。中国长寿之乡、世界长寿之乡的荣誉,不仅是澄迈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证明,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最好标志。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澄迈以“美丽乡村”建设引领“就地城镇化”的理念和实践,无疑是符合中央城乡一体化建设总布局精神的一个有说服力的案例。

上一篇: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 下一篇:中国城镇化进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