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07 15:59:10

新型城镇化规划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意义;要素;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设计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做好这一工作需要从思想上、观念上、选择上做好多种准备。新型城镇化建设对于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必将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同步,解决我国发展过程中的多种矛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社会与经济的共同进步。

一、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一、认知现状、明确目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期间,改革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期和深水区,开展城镇化建设,也是进入的关键时期,要规划新型的城镇化,明确未来城镇化发展的路径和目标,首先就要准确掌握当前情况下的城镇化发展趋势,重大意义以及发展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重大意义。历史发展表明,要实现现代化,必须在发展工业化前提下,注重城镇化发展。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与信息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也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城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承担着平台和载体作用,能承载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空间,能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它是现代化建设的融合济。它是带动着经济可持续发展,能使产业结构顺利转型,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农民问题,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城镇化发展现状。在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中,出现了一些矛盾突出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研究解决办法。一是大量农民工拥入城市,却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在城市中应该享受的城市居民基本公共服务,享受不到,城镇内部出现二元结构矛盾。二是建设用地粗放低效,一些地方过度依赖土地出让,加剧了土地土地粗放利用,浪费了大量的耕地面积。三是城镇空间分布以及规模机构不合理,大城市人口密集,压力过大,造成资源环境趋紧,综合承载矛盾加剧;中小城市人口不足,潜力得不到发挥;小城镇居多,规模小,人口少,功能服务弱。四是城市服务水平有限,制约城市发展,体制不健全,阻碍了城镇化监控发展。

二、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二,以人为本、注重民生。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在新型城镇化的规划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城镇化一个基本目标就是将农民转移的城镇,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它所遵循的原则是自主选择、尊重意愿、分布推进、因地制宜、带动增量、存量优先。同时推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加快公共服务配套化进程。

(一)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的权利。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不仅要放开小城镇落户、也要放开大中城市落户条件。规划建设的城镇要考虑自身承载能力和发展能力,要以就业年限、居住年限和社保年限为基准条件,因地制宜地制定落户标准;同时也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根据城镇的人口数量,以合法稳定就业和稳定住所为条件,确定融入人口数量,以先前条件为基准进行人口落户。

(二)推进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新型的城镇化的规划人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农业转移应该享有城镇基本的公共服务。一要考虑随迁子女是否能平等享受教育的权利;二要考虑公共就业以及创业服务体系;三要考虑基本医疗卫生条件;四要考虑社会保障是否覆盖;五要考虑住房保障问题等因素。

三、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三,优化布局、协调发展。

城镇化发展,建设新型城镇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布局和选址,要综合考虑到土地、水资源、大气环流特征以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要优化空间布局。在我国新型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城镇化地区,都是统筹规划、布局合理、以大带小、分工协作的原则划分的。

(一)考虑到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首先要制度城市群实施规划,明确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开发方向以及空间规划等,明确城市的分工及功能定位,建立交通基础设施和网络信息布局等,推进城市一体化进程。再次,建立完善的跨区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平台,对城市间的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进行协调联动。同时,加快城市各种配套建设、一卡通服务平台建设等,实现城市群一体化发展。

(二)综合考虑交通运输网络功能。要考虑到完善城市之间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形成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国道、省道为基础,与民航、水路共同发展;要考虑到构建城市群内部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考虑到建设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还要考虑到改善小城市和城镇的交通条件。

四、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四,持续发展、创新城市。

新型城镇化规划发展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加快转变城市的发展方式,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一是优化城市产业结构,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或不适合发展的产能,要科学发展新的产业,保证节能环保,发展科技信息技术、开发新能源,研发新能源交通工具等具有战略性新兴行业。二是增强城市自我创新能力,适应发展需求。顺应发展趋势,发挥城市创新载体作用,依靠教育、科技和人才优势,推动城市走创新发展的道路。三是要提供较好的创业环境,利用城市规模经济分工效应,激发创业活力,更好地解决农民转移城市就业问题、高校毕业学生就业问题、城镇困难人员就业问题。

五、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五,市场主导、城乡统一。

一是以加快消除二元结构体制为前提,推经城乡一体化市场建设。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保障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入,创新面向“三农”金融服务,完善农业保险制度,鼓励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建设。二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体化。合理安排市县城镇建设、产业集聚、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三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升乡镇管理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网络建设,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六、新型城镇化的规划要素六,强调生态、注重人文。

新型城镇化要体现生态文明、低碳、环保、绿色、节约等要求,绿色生产、绿色消费推向城市经济生活的主流,节能节水产品、再生利用产品和绿色建筑比例大幅提高。注重人文城市建设,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化城市。

结语

新型城镇化是中央对城市规划的调整。新型城镇化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一个长期的时间来完成。新型城镇化涉及经济、人口、环境、产业发展、科技进步、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的内容。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力量共同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在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整中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国家多方面政策的扶植和保护。

参考文献:

【1】葛海明,新型城镇化的趋势分析及制约因素[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50期。

【2】吴江、申丽娟,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姜爱林,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回顾与述评[J],城市规划汇刊,2002年03期。

【4】俞宪忠,人口流动规律及其政策含义[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年01期。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2篇

新型城镇化实质是农民的市民化,这已成各界共识。但围绕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户籍制度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等体制问题,各界存在较大分歧。此次会议通过的《规划》,比较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此前争议不休的一些重要问题。

“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中国城镇化的基本方针。”一位官员说,规划同时强调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旨在实现人口的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

国家发改委牵头完成的《规划》初稿,更倾向于城市优先发展模式。规划涉及20多个城市群、180多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万多个城镇的建设,并提出将在未来十年拉动40万亿元的投资。这一度让地方政府为之振奋,地方投资冲动亦十分强烈。

此后,这一方案进行了大幅度修改,至其完稿,已与初稿大相径庭。例如,城镇化路径由过去的大城市带动模式转变为更加侧重中小城市、城镇发展模式。由于牵涉部门众多、利益多元,在城镇化会议召开之际,类似争议不止。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11月28日曾表示,过去的城镇化更多是土地的城镇化,今后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户籍改革的措施,将分为四类城市,分类推进,下一步还会有具体的方案”。

在“地”的问题上,未来将会强调健全用途管制,合理供给城市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现在住宅用地供应紧张、价格过高,而工业用地供应充足、价格偏低,未来要通过价格机制,压缩工业用地规模。

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传闻,并不在此次会议决策议题上。目前开放的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在“钱”的问题上,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七年中国城镇化建设资金需求预计50万亿元,每年需要7万亿元,资金缺口巨大。今后,国家将允许地方政府发债,把原来的暗债变成明债;允许社会资本进入;建立城市基础设施和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功能主要为城镇化服务;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挂钩机制;完善地方税体系。

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有3000多个县,3.4万个建制镇,人口众多,地区差异较大,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式也应多样化,不宜全国一刀切。中央政府应着力解决城镇化发展中的体制机制性问题,避免新型城镇化“穿新鞋,走老路”。

“(城镇化)是难,但这些问题不解决,你就很难往前走。再难的问题,底层第一线,还是会有突破和解决方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院教授周其仁告诉《财经》记者,解决这一问题,都要以三中全会讲的全面深化改革为指导思想。 人的城镇化

北京市现有常住人口2100万,其中三分之一为外来人口,相当数量则是从农村来的农民工。这些农民工早已远离农村生活,常年生活在城市,却不曾真正享受城市居民的福利待遇。由于在城市无法落户,上千万的农民工,不得不像候鸟一样,每年在城市和农村之间飞来飞去。

在官方统计中,他们是有名无实的城镇常住人口。根据中央文件精神,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第一次统计为城镇人口,中国的城镇化率也从原来的29%提高到36%。目前城镇化率为52.57%,但按照户籍人口来算,目前城镇化率仅为35%,全国大约有2.3亿农村人口“被城镇化”。

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让绝大多数流动人口无法在城市购房,转而只能选择在租金便宜的城郊租住。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他们及其随迁家属无法在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便是学者常说的城镇内部二元结构。

这种“半城市化”现象,制约了城镇化对扩大内需和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更现实的社会问题是,第二代农民工已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年轻时外出打工,年迈时回到农村养老。他们宁愿在城市待业也不愿再回到农村,如不解决他们融入城市的通道问题,有可能变成社会重大隐患。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让农民工尽快落地实现人的城镇化,是社会各界对城镇化会议的最大期许。综合多方信息来看,户籍改革会有新说法,但是难有“大动作”,预计本次会议会重申放开中小城市户籍限制,大城市有条件接纳外来人口,特大城市仍以限制为主。

据悉,今后国家有望全面推行城市居住证制度,并逐步剥离与户籍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持证人在就业、义务教育、技能培训、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方面享受与当地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上海、深圳等地已有类似探索,采取积分入户的方式吸纳外来人口。

但这种制度安排仍然主要针对外来人口中的高学历或高技能人群,暂时不会惠及农民工群体。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认为,对于城镇化改革中矛盾较小的问题应予优先解决。例如,已经在城镇长期定居就业、举家迁徙的外来人口,应该一次性放开管理壁垒。这样既可以减少城市户改压力,也会由于彻底解决了长期积累的矛盾,获得这批人对改革的拥护。

一些经济发达省份,尤其是劳务输入大省(市、县)极力反对户籍放开改革。因为一旦放开,将稀释原住居民的社会福利,政府也要承担巨大改革成本。按照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三年前的测算,将一个农民工转化为城市居民的综合成本约10万元,转化2.3亿农民工,意味着需要23万亿元的总成本,谁来承担?

一位财税专家说,户籍制度改革滞后与财税、土地制度改革不配套有关系。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省以下政府分税模式未进行调整,由于进城农民转化的成本主要由流入地城市承担。由于农民多半从事第二产业,产生的税收以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为主,而这两个税种都要上缴中央,因而地方缺乏为农民工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激励。

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与户籍人口挂钩,也造成户籍制度改革进展缓慢。例如,公共安全、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管理机构的设立、人员编制、任务下达、办公经费等支出,均按照城市(或辖区)户籍人口设置,这意味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并不会对流入地政府财权带来增量,当地缺乏动力转化、服务外来人口。

随着新型城镇化规划落实,上述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后将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这解决了流入地政府转化外来人口的激励机制问题,也为未来城镇化实现“人的城镇化”解决了最大难题。 分歧仍大

城镇化规划经历了起草、征求意见、完成初稿、反复修改而成,最终定稿突破性不大,妥协色彩颇浓。在此期间,各方争议不断,政府部门之间也难以就一些敏感问题达成共识。

以土地问题为例,一位知情人士介绍,在规划初稿中提出的方案,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383方案”很接近。但是在征求农业、国土、中农办等部门意见时,遭到强烈反对。

“383方案”提出,要构建平等进入、公平交易的土地市场。在规划和用途管制下,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与国有土地平等进入非农用地市场,形成权利平等、规则统一的公开交易平台,建立统一土地市场下的地价体系。

反对声音主要来自涉农部门。这些声音认为,类似的“激进改革”会让一些市县领导高兴,因为今后城市建设用地指标有了着落;也会让企业高兴,因为可以到农村去圈地,城里人可以到农村买房;但是对弱势的农民群体来说,却可能导致很难保护应有的权益。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383方案”,是有关机构向中央提出建议的一种方案,该方案披露后仍然掀起不小波澜。例如,方案提出视不同情况补缴土地出让金,妥善解决小产权房问题,这直接带动了各地小产权房急速升温,导致小产权房价上涨惊人。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在解读三中全会时认为,目前社会上对有三个误读:一,认为农村土地都可以入市,实际上只有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才可以;二,认为土地承包权可以抵押,实际上土地承包经营权可抵押的是经营权,承包权作为物权依然不许抵押;三,认为宅基地可以自由买卖,实际上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土地则属于农民集体所有。

由于各部门对土地问题的分歧较大,最终在政策上延续了以往限制禁入、禁出的思路。这也使得城镇化规划中,难有大的突破。

各地推行城镇化,还面临城市建设用地不足的严峻考验。土地供不应求是各级城市管理政府的普遍诉求。《财经》记者获悉,河北、吉林等多个省份的住房建设用地实际供应量低于计划供应量的60%,供需之间存在较大差额。实际上,河北等地并非个例,全国各省市几乎都存在城市用地紧张问题。

地方为了招商引资,却不得不故意压低工业用地价格,工业用地供应相对充足;同时还有一些地方大量土地闲置,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城市政府不同的利益动机,造成了土地供求上的不足与闲置同时存在的现状。

决策层面对这一现实,一直努力寻求新型城镇化的出路。

有研究机构测算,如果按照2020年全国人口14.5亿人,城镇化率达到60%(即城镇人口8.5亿人),城镇人口中每万人平均占有0.7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测算,至少需要新增126万公顷城镇建设用地。

杨伟民11月28日表示,过去城镇化发展中,建设用地使用太多,今后将合理供给城市用地,重点放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上,同时要调整城市用地结构,通过理顺价格机制,压缩工业用地数量。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陶然认为,地方政府手中握有包括大量工业用地在内的存量土地,这些土地可以进行更集约化利用,在未来十年持续获取土地出让收益。其中一个关键措施,就是对工业用地和开发区重整,同时腾出空余土地逐渐转化为商、住用地。

“这一措施可以增加住宅用地供给、逐步化解现有城市房地产泡沫,还可为地方政府筹集数额可观的土地出让金和各类房地产开发税收,用于地方建设融资和巨额存量债务偿还。”陶然说。 路径与选择

与人的城镇化相关的一个争议是,城镇化是以发展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为中心?

在规划初稿中,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就是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上世纪90年代提出城镇化政策以来,改革的思路一直是放开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户籍,而对省会城市和直辖市进行限制,但现实是,大城市成为外来人口最为聚集的地方。以北京为例,外来人口超过700多万,上海超过900多万。

这是中国等级化城镇管理体制的必然结果。高级别城市更容易获取资源,居民会获得更多的社会福利。但特大城市遭遇的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城市病”也广受诟病。

从规划早期思路来看,发展城市群,异地转移型城镇化思路占据上风,后来城乡差别化协调发展思路被决策层接纳。这意味着今后发展的重点是以县、市为基础的就地城镇化,强调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两条腿走路”。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上述分歧中既含有认知的不一,也兼有部门间利益分化,以及中央和地方利益上的不一致。

城镇化过程中存在一种悖论:推动有就业的城镇化才是治本之策,但就业机会往往集中在大城市,而政策主张中小城市、小城镇向农村人口放开。这就导致外来人口聚集的中小城市实际上不会放开,真正放开的是中西部中小城市,但由于就业机会少,吸纳能力又很有限。

规划提出了要产(业)城(镇)融合,但在研究人员看来,资源、资本、技术、人才流动向大中城市聚集是无法逆转的,同时在中国城市管理体制不改变情况下,行政资源向大中城市聚集,小城市、小城镇产业发展空间有限。如果没有产业依托,推进有就业的城镇化只能是一厢情愿的事。

中国科协副主席陈章良前不久完成了一份调研报告——城镇化过程中如何避免在城市出现“贫民窟”。相关政策建议已经递交中央决策层。

在陈章良看来,城镇化的过程中如果政府不作为,就会出现早期的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出现过的贫民窟现象——大量失业人口慢慢聚集,形成一个没人做清洁,甚至连警察都不敢进去的贫民聚居区。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北京市有50个左右低收入群体聚集区。在北京人印象中,唐家岭、小月河、肖家河等“蚁族”的聚集地,脏乱差的同时,也潜伏着危险的诱因。

“进城农民工没有工作对城市是一个灾难,我把它叫做癌症。”陈章良认为,城镇化必须和就业联系在一起,让进城农民有工作、有收入,否则城镇化过程就是空的。

比起“城中村”“贫民窟”等现象而言,政府“人为造城”、强推城镇化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

过去30多年的城镇化被认为是一种粗放式的城镇化,带来诸多问题。城市化过程中,人口城市化速度慢于空间城市化速度,形成了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失配现象。一些城市城区快速扩张,最终沦为无人居住的“鬼城”“空城”。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城镇化是把“双刃剑”,要避免灾难性后果就要防止政府之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要防止推进速度过快,要防止土地财政依赖,要防止消灭村庄倾向,还要防止大城市病。 规范规划

作为政府职责之一,城镇规划的编制已纳入法治轨道。但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原有的规划暴露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例如城镇规划理念落后,粗放式“贪大求快”现象突出;城镇规划内容缺乏特色,相邻城镇之间缺乏协作分工;规划滞后与随意修改、违反规划的现象同时存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范必认为,目前的城镇规划编制和审核的权力过于集中。当前城镇规划都要经过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审核,规划编制大都由该部门所属的少数几个城市规划设计机构指定,由于长期由同一支队伍编规划,难免会出现“千城一面”现象。

目前,城镇规划审批权仍集中于中央部委。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108个大中城市的总体规划需经国务院审批才能实施。层层审核、层层报批,审批时间较长,出现规划批准滞后于形势发展的困境。所以,应将城镇规划审批权应部分下放到省级规划部门。

范必告诉《财经》,城镇规划与其他规划衔接不够。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规划“三规”相互关联,但是不能相互统一和衔接,致使经济发展、人口规模、建设用地指标与城镇化规划提出的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置上存在重重矛盾。

“我们现在的城市开发没有界限,未来一定要划定,目的是落实用途管制。”杨伟民说,三中全会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建立空间规范体系,主要任务是划定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开发管制的界限。在他看来,现在规划很多,有的只管地不管人,有的只管GDP、不管什么地方生产GDP,有的只管生态不管人,所以把这些规划统筹协调,形成全国统一、定位清晰、功能互补、统一衔接的空间规划体系。

据悉,本次城镇化会议明确,今后在市县层面要推进“多规合一”,即一个市一个县一张规划图,一张规划图管100年。规划初稿曾提出要形成20多个城市群的构想,在思路调整之后,明确今后城市布局将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确立的“两横三纵”的格局,“不再有其他布局了”。

杨伟民注意到,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洋洋洒洒2万多字,“坚持、坚定”的字眼很多,“坚定不移”用得很少,但它用在了主体功能区战略上。

主体功能区规划有三大空间战略构想,包括要形成“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规划提出,对过度开发地区进行优化、重整和修复,形成优化开发区;对支撑未来发展的地区,加大工业化城镇化的开发,即重点开发区。

杨伟民介绍,提出主体功能区时,有“9+1”的政策,最关键问题是财税体制和政绩考核。现在限制脆弱的生态区和扶贫重点县取消GDP考核,意味着明年以后将有一半以上的县不再考核GDP。在钱的问题上,将建立生态补偿制度。

一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城镇化是工业化进程中的自然结果,而非一种政策选择。因而主导城镇化的是市场,而不是市长。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新城规划生态宜居文化休闲产城一体

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近年来,我国进入快速城镇化时代,城市规模迅速扩大,新城规划建设热潮涌动,一方面,新城规划建设极大地扩大了城市发展规模,拓展了城市空间结构,另一方面,新城规划建设也出现了空城、鬼城、生态破坏、交通拥挤、文化缺失、千城一面、功能单一、产城分离等诸多的城市问题。伴随国家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城市新城规划建设已经步入转型升级的时代,如何构建适合新型城镇化的城市新城,已成为城市规划建设的当务之急,本文以亳州市北部新城规划设计为例,对新城规划进行实践探索。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城规划策略

2.1 城镇化的转型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升级、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未来几十年城市新城建设最大的发展潜力所在。

2014年3月16日颁布实施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是指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强化城市产业支撑的城镇化;是提升公共交通、市政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新”将由过去“旧”型城镇化片面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增长、空间扩张等城市“量”的发展,转变为以挖掘城市文化、提升环境品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产城融合等城市“质”的发展,促使城市成为生态宜居之所。

2.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城规划策略

2.2.1 将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理念融入新城规划设计

将生态宜居、绿色低碳理念全面融入城市新城发展,构建

生态、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

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创造多元的城市生活休闲场所、完善高效

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形成充满活力的生态宜居新城。

2.2.2挖掘相关人文资源,注重文化资源的传承和创新

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为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注重在新城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与原有城市自然人文特征相协调。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保存城市文化记忆。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交融,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新城文化。

2.2.3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建设“产城一体”新城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新城规划必须要强调产城一体,对产业布局与居住空间进行功能整合,充分考虑市民生活居住、商业购物、社区配套等城市各类功能,形成功能完善、空间复合的新城,最终实现城市与产业相互融合,达到“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产城融合”的目标。

3 新城概况与发展条件分析

3.1 新城现状概况

北部新城位于亳州城市发展中轴线北端,紧邻亳州老城区,扼守亳州北大门,具有交通区位便捷、文化底蕴浓厚、滨水景观丰富等众多发展优势。新城规划范围北至泗许高速,南临涡

河,西至绕城快速路,东至济广高速,规划面积约80平方公里。

3.2 新城发展优势分析

一是政策优势。在市委市政府与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伴随着区行政服务中心的搬迁、重大文化设施项目的启动,将带动北部新城全面发展。

二是区位优势。亳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结合部,处于郑州、徐州、合肥三大经济圈交汇点,是未来皖西北地区中心城市。北部新城扼守亳州北大门,紧邻泗许高速、济广高速等多条高速公路,同时又邻近亳州老城区,区位优势明显。

三是资源优势。新城文化底蕴深厚、滨水资源丰富、土地资源存量充足。首先,亳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国文化、汉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等众多文化资源,素有“天下道源、曹魏故里”之称,更被誉为“华佗故里、中华药都”。其次,亳州作为北方城市,水系资源丰富,北部新城具有涡河、小洪河、陵西湖、陈治沟等众多滨水景观资源。最后,亳州老城区分布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保护与城市建设难以同步进行,北部新城土地存量充足,与主城区相比,制约条件较少,城市开发建设潜力大。

3.3 新城发展瓶颈分析

一是缺乏核心项目带动开发建设。目前,新城仅有一处商业中心,缺乏重大文化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等项目带动,难以聚集人气、提升土地价值。

二是作为城乡结合部发展。亳州历次总规都强调城市重心南移,北部新城被边缘化,加上受涡河阻隔,无法与主城区连片发展,目前仍作为城乡结合部发展。

三是缺乏跨河道路桥梁联系。现状14km长涡河岸线跨河车行桥仅有5座,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南北交通联系不便,成为阻碍涡北发展的重要瓶颈。

四是城市整体环境品质有待提高。新城现状环境品质存在城中村现象突出、大量城市滨水岸线被村民自建房占据、建筑质量普遍偏低、城市街道环境凌乱、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落后等众多问题,整体城市品质有待提高。

3.4 新城发展的战略意义

北部新城发展建设对亳州城市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第一,完善城市结构,南北均衡发展。沿陵西湖向北延伸城市发展轴,强调城市南北均衡发展,重视滨水地区的开发建设,沿涡河两岸东西向发展,形成集中紧凑的城市空间格局。

第二,利用水系资源,建设滨水绿城。重视水系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完善陵西湖、涡河、小洪河两岸用地功能,塑造“三江六岸”的空间格局,使涡河从城市的“后院”变成“前厅”。

第三,打造入口节点,塑造门户形象。结合城市主要入口道路,分别打造东部、北部、西部三个城市入口节点,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4新城战略定位与空间布局

4.1战略目标

亳州北部新城发展将实现以下3大战略目标:

4.1.1重视滨水绿地建设,建设生态宜居新城

通过建立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建设具有活力、功能复合的“两河一湖”城市滨水空间;创造多元的城市生活休闲场所;完善高效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体系,打造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生态宜居新城。

4.1.2挖掘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文化休闲新城

通过打造华佗旅游小镇,曹操故园、百草园、嬉戏谷等文化休闲项目;建设养生养老社区、旅游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策划美食文化节、酒文化节、赛龙舟等多样性的文化旅游活动项目,提升新城文化旅游品牌,打造文化休闲新城。

4.1.3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建设产城一体新城

规划进一步突出产业布局和产业支撑,重点完善以公共管理、商业金融、教育医疗、住宿餐饮等服务功能的中部现代服务业;建设以中医药养生,文化休闲为主要功能的西部养生休闲产业;打造集商品交易、会展展示、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体的东部现代商贸物流业,最终实现北部新城产城一体的目标。

4.2 功能定位

规划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充分利用丰富的滨水资源,提升北部新城文化、环境、空间品质,将新城打造成集行政服务、养生休闲、商贸物流、商业娱乐、文化旅游、高尚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生态宜居城市。

4.3 发展规模

(1)用地规模。新城总用地面积7722.47 公顷,其中,水域面积82.03 公顷,建设用地面积7640.44 公顷。(图1)

(2)人口规模。根据国内相似新城的发展经验,预计到2030 年,北部新城总人口为54.70 万。

图1 土地利用规划图

4.4 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轴、两带、四中心、三片区”的开放式总体空间布局结构(图2)。其中,“一轴”即陵西湖城市发展轴,通过建设市民服务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市民公园、商业服务设施等项目,打造具有活力、功能复合的城市滨水空间。“两带”为涡河城市风光带和小洪河城市风光带 ,沿涡河建设多样、亲水的滨水绿地、广场,形成连续的滨水岸线,营造公共开放的滨水空间;对小洪河滨水岸线进行优化,局部放大形成港湾,增加商业、居住功能,建设功能复合、空间开放的风情港湾。“四中心”包括文化旅游中心 、养生休闲中心、行政商服中心及商贸物流中心。“三片区”为中部政务文化综合片区、西部养生文化产业示范片区及东部商贸居住片区等三个功能相对集中独立的区域。

图2 空间结构图

5新城核心理念与规划策略

5.1 核心理念

5.1.1 做好文化、产业、水系三大文章

(1)做好文化文章。将文化资源与休闲旅游结合,整合三国文化、汉文化、药文化、酒文化等资源,开发文化旅游产品, 形成休闲文化产业链,带动亳州文化旅游发展。

(2)做好产业文章。结合亳州产业发展布局,充分考虑新城产业与老城错位发展,重点发展养生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商贸物流业等三大特色产业。

(3)做好水系文章。利用水系资源建设滨水绿城,重点建设陵西湖中央水轴、涡河城市风光带、小洪河风情港湾等三条滨水景观带,形成“两河一湖”生态带。

5.1.2 启动四个中心引爆点(图3)

(1)行政商服中心。位于陵西湖城市发展轴北端,结合陵西湖水系建设市民服务中心、市民广场、中央公园、商业综合体等项目,带动中部政务文化综合片区发展。

(2)文化旅游中心。规划重点建设旅游服务中心、曹操故园、郑店子温泉度假区、嬉戏谷等特色项目,建设集文化旅游、高尚居住等功能的高品质养生休闲岛。

(3)养生休闲中心。规划重点建设百草园、百家酒馆、华佗中药博物馆、中药老字号一条街等项目,形成特色风情港湾。

(4)商贸物流中心。结合北部铁路货运站,重点建设商贸综合体、总部研发基地、购物中心、商贸物流园、古泉公园等项目,拉动东部商贸居住片区发展。

图3 新城中心引爆点示意图

5.2 规划策略

5.2.1 对接南北城市道路

规划打通魏武大道、105国道、汤王大道、花戏楼路等11座跨河道路,对接南北城市道路,加强新城与老城交通联系。

5.2.2 建设两条滨水风光带

(1)小洪河滨水风光带。规划对小洪河滨水岸线进行优化,局部放大形成港湾,增加商业、居住功能,建设功能复合、空间开放、景观丰富的小洪河文化旅游风光带。

(2)涡河滨水风光带。通过贯通滨江路、建设涡河文化创意街区、光明路商业广场两个中心节点,打造涡河综合性城市风光带。

5.2.3 延伸城市中轴线

陵西湖正对老城区,规划对滨水岸线进行优化,整合两岸土地资源,沿陵西湖从南向北建设商业中心、滨水居住,社区中心、市民公园、市民服务中心等,建设功能复合、空间开放,南北约5公里的城市发展轴,拉动城市向北集中紧凑发展。

5.2.4 打造三个门户节点

规划结合315国道古泉公园、亳柘路带状城市复合空间、 105国道高速公路收费站公园绿地,打造东、西、北三个城市入口节点,提升城市门户形象。

5.2.5 整治建成区环境

规划通过逐步拆除、搬迁城中村、工厂,改造新华北路两侧建筑、魏王酒厂等城市特色地区以及增加街头绿地广场、完善道路市政设施、替换街道家具设施等措施,提升新城整体环境品质。

图4 新城陵西湖中央水轴鸟瞰图(1)

图5 新城陵西湖中央水轴鸟瞰图(2)

6 结语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在建设新型城镇化、文化强国和宜居城市等战略要求下,未来新城的开发建设必将更加关注城市居住环境的提升、城市文化的挖掘、产城一体的融合等方面。

本文所介绍的亳州北部新城规划,正在“产城一体、文化休闲、生态宜居”理念指导下,全面启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未来,依托便捷的交通区位、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滨水资源,北部新城将建设成为充满活力和文化气息的产城一体新城、文化休闲新城、生态宜居新城。最后,本文希望通过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新城规划探索,能够为其他新城规划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林昆勇,谢鹏飞.新型城镇化时期城市新区开发建设研究

.城市(City).2013(06)

(2)陈长云.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新区基础设施规划策略研究.城市建筑.2013(22)

(3)李红玉.城乡融合型城镇化――中国新型城镇战略模式研究. 学习与探索.2013(09)

(4)李丽萍,郭宝华.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城市发展研究》 2006 (02)

(5)张捷.新城规划与建设概论.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01)

(6)朱旭辉.行动规划在新城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理想空间.2011

(7)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

(8)刘畅,李新阳,杭小强. 城市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实施路径[J]. 上海城市规划.2012(07)

(9)李文彬,陈浩. 产城融合内涵解析与规划建议[J]. 城市规划学刊.2012(07)

(10)刘玉. 城市滨水区旅游开发与保护新模式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2(08)

(11)舒肖明.国外著名滨水城市水上旅游开发的实践与经验[J].人文科学版.2008(03)

(12)于立,张康生.以文化为导向的英国城市复兴策略.国际城市规划.2007(04)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4篇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14年3月出台,它是指导全国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基础性规划。[1]规划要求地方各级政府要全面贯彻落实该规划,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和具体政策措施。于是,各省基本紧随其后出台了本省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尤其是《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2015年初正式启动,江苏、安徽两省和宁波等62个城市(镇)被列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国家发改委将对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工作进行跟踪监督,开展年度评估考核,建立试点动态淘汰机制。科学的规划评价是引导、调控和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是目前很多地方还没有认识到规划评价的重要性,更谈不上对建设规划的科学评价,以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还处于盲然或失控的状态。所以,建立新型城镇化的评价机制十分必要。那么,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应包括哪些内容?如何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进行科学评价?本文在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解读的基础上,基于指标体系的方法,拟分别构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程度和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也将试着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编制成果进行初步评价,并就单列的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的实施进行初步诊断。

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概念内涵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应该要有规划,而且要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评价工作。进一步讲,规划不是编制好就完事,规划重在实施。[2]基于系统观和过程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包括了对规划编制阶段的规划文本、规划方案进行评价和对规划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价,还包括了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评价,三者总称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价。

2.1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是对新型城镇化未来状态的描述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指引,规划成果内不仅包括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还应包括达到目标的方法和手段。也就是说,对规划本身的评价首先应对规划目标的合理性和可实施性做出评价。

2.2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规划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上,研究的方法倾向于通过实证来分析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但是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过程,所以这里强调对规划是否达到目标进行跟踪评价。2.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过程评价以往的规划评价侧重于对规划编制成果和实施效果的研究,但问题是往往很难判别哪些结果与规划本身有关、关联度有多大。换句话说,如果忽略对规划实施过程的研究,就很难客观评价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科学分析影响规划实施效果的动因。对新型城镇化而言,笔者认为应综合考量规划实施的执行性和对规划实施的进程。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概念内涵的解读,可以提升对这一规划实施重要保障机制的认知。

3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建构

为了简化工作和便于实用,从以下两方面来建立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的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是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在编制和实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给出相应的评价方法。3.1针对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一般来说,规划编制成果包括规划文本、规划方案等。对规划方案的评价不是本文的关注点,本文强调的是对规划文本即规划本身的评价。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的质量进行评价,为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工作的开展,以及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评价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各种规划文本的评价中。表面上看,这是对规划文本质量的评价,实质上是在回答“什么才是一个好的规划”的问题,表现为内在有效性评价和外在有效性评价两方面。[3]内在有效性指的是规划文本自身的完整性和承接性,一般来说是由基础事实、远景描述、目标政策、实施工具四项要素组成;外在有效性主要有以下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垂直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接应程度的评价,二是“平行级”相关规划的协调和配合程度的评价。具体地说,内在有效性包括了规划的核心要素,如规划目标、远景描述、基础事实、内容和格式、政策(为实现规划中的各个目标而制定的具体措施)和实施性;外在有效性涉及范围和覆盖面问题,反映的是上下层规划之间的协调关系,以及各左右规划之间的一致性。鉴于当前我国规划评价的基础和水平,基于简明和可操作的原则,本文试着给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指标体系(表1),对其规划文本质量予以评价。表中的评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规划目标的合理性评价;(2)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评价;(3)规划成果表达和内在逻辑性评价;(4)规划外在有效性评价。前三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内在有效性;第四项反映了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需补充说明的是,规划文本的外在有效性是不忽视的。以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为例来说明,一方面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与国家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相衔接,另一方面则是要考虑下面县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承接性,尤其是同一层次的“多规协调”问题也是必须考虑的。需要说明的是,通常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操作者为监测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政府部门、规划师或者是第三方机构,而表1只是针对规划评价请的专家而言,即评价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的方法是依据这个明细单来确定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遗漏了一些规划要素,从而判断规划质量的高低。表1中应用的计分方法作为初期处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要素赋值的技术指引,直观呈现评估的定量结果。具体地说,由熟悉掌握评分原则的专家对文本条目逐条进行评判赋分。根据评价后的总得分,可以评判规划文本的质量亦即规划的优劣水平。规划是为未来建设提供远景发展目标,为远景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具体的操作框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总的要求是,判断规划是否满足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否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这样的评价可以促进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中深入考虑规划中各要素的完整性及逻辑性,并加强规划间的协调。尽管这里只是一个初步建议,但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文本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将会日渐提升。

3.2针对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于规划实施的评价研究,国内外有着明显的差别。国外较为完善的公开化的规划评价信息系统或支持系统以及管理机制为规划实施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并且多采用定量分析方法。相比之下,我国“重编制、轻实施”现象依然严重,不仅忽视了对规划实施评价的研究,其评价工作也未充分落实。前面介绍了规划实施其实分为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两部分,这里不打算详细划分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效果评价,主要考虑到新型城镇化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过程,加之由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复杂性所导致的规划实施不确定性,所以笔者把规划的实施和规划的效果结合起来考虑,即把对规划进度的评价和对规划是否达到预定目标的评价结合起来,不断跟踪和定期反馈,进而提出针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表2)。关于该指标体系的几点说明:(1)一个指标体系应该符合以下要求:指标体系应该是全面的和多方位的指标组合;指标应该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可以分享的;指标是清晰的,而不是含糊的;对于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评价,重点内容分为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和对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两大部分。规划实施执行情况的评价主要是对规划的执行情况的进度进行跟踪和对规划发挥作用的情况进行评价;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则主要是是否达到预定目标进行评价。(2)考虑到弹性与刚性控制的结合,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设立了引导性和控制性两类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不仅应该与发展目标相一致,而且指标应该反映公众参与,结果让公众可以接受,所以,规划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基于规划目标的指标和公众满意度这个附加指标。在这里,把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目标确定为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发展目标以及城乡统筹目标(最能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特征的目标),这四个目标还可以进一步细化,可以参照相关的成熟研究成果。[4]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主要是体现公众参与规划这一新鲜事物。[5](3)关于如何给指标赋分。规划的执行情况,粗略按实施、未实施、违反建设三类划分。实施得1(100%)分,未实施得0分,违反建设得-1(-100%)分。规划目标的落实情况按达到目标的百分数计算。(4)关于如何汇总得出结果。首先,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分别得出规划实施程度和实施效果的得分;其次,仍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按照规划实施占30%,实施效果占70%的比重,求得最终的评价结果。(5)关于最终结果的解释。得分在80%以上,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好,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60%—8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一般,规划具有一定引导和控制作用强;得分在30%—60%之间,表明规划实施程度比较差,规划引导和控制作用弱;得分在30%以下,表明规划实施程度很差,规划基本没有发挥引导和控制作用。综上所述,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实施效果和实施程度的评价,可以选取一些指标并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计算来跟踪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是否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向预定目标发展。这些指标可用来监测新型城镇化在经济、社会、生态(资源、环境)方面的进展,尤其是城乡一体化的程度。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开展评价,可以动态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落实情况,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实际情况与规划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弄清民众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情况的看法,从而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调整、修编提供决策依据,加强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监督管理。

4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初步评价与诊断

4.1对两个试点省——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的初步评价对照规划文本的评审条目,下面对江苏和安徽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编制成果做定性评价。2014年5月,《江苏省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了江苏未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总体目标、重大任务、空间布局、发展形态与发展路径,提出了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方向和关键举措。该规划的最大特点是以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把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发展一体化规划统一。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把发展目标分为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质量显著提升、城乡空间布局形态更加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城乡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升、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目标设置比较科学合理;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在对发展现状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分析必须高度重视和需要着力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该规划有清晰的指导思想。特别值得肯定的是,该规划有策略和行动安排,便于指引实施;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在考虑平行级规划的协调方面明显考虑不足。规划最后指出,由省发展改革主管部门会同各有关方面负责规划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检查规划落实情况,评价规划实施效果,并适时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和专项监测。但如何监测?如何评价?并没有给出具体方法。2015年2月,《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安徽总体方案》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努力形成有利于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体系。该总体方案的最大特点是明确了责任主体,让各政府部门清楚自己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工作任务。从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看,该规划方案把发展目标分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机制初步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产城融合发展进一步加快、多元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基本建立、与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但这些目标如何衡量是个问题;从规划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看,该规划方案并没有展现出来;从规划的内在逻辑性看,有明确的试点任务,也给出了相应的策略和行动安排;从规划的外在有效性方面看,该规划方案也没有展开,当然作为总体方案这部分可以忽略。该规划方案最后指出,新型城镇化试点省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改革试点总体进展、政策落实和实施效果开展督查指导、考核通报,及时协调解决试点推进中出现的问题,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反映出它们是把规划作为一项政策来对待,十分重视政策落实和政策措施完善。

4.2关于试点城市——青岛市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实施的诊断与建议2014年底,《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共享为指导原则,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该规划的目标有: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大都市区、实践科学合理的发展模式、建设宜居幸福的生活环境、完善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该规划的任务是稳步推进人口市民化、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城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均衡城乡要素配置、推进城镇生态文明与文化传承。对照前面关于规划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建议,在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中,一是要区分哪些是引导性内容,哪些是强制性内容,以便了解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要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发展指标体系,目前在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资源环境方面均列出了指标,并明确了标准,但是如何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公平共享,让公众满意,所以建议增加公众满意度指标。关于考核评价,该规划强调要形成以本规划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指标体系、人口市民化、城乡一体化、行动计划为主确定重点考核内容,这就需要建立健全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完善新型城镇化监测评价制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年度动态监测与跟踪分析,定期青岛市城镇化发展报告;另一方面,要开展城镇化规划中期规划评估与专项监测,推动本规划顺利实施。本文建议,只有把年度考评、中期考核和期末考核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新型城镇化规划实施评价体系,才能真正使规划见效、实施有果。总的来看,目前出台的各级新型城镇化规划,只是在末尾提出要进行考评,至于如何考评,没有给出具体的考评方法。以上对试点省市新型城镇化规划的考评,也只是从定性上指出问题,有条件的话,可以依据本文前面提出的指标体系组织开展定量评价。

5结语

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刚刚起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工作还没有规范,甚至缺乏对其的主观认识和科学的方法论,本文只是对此做了初步的探索。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评价,核心目标是强化规划作用,提高规划的有效性。对应于规划的编制、实施程度及实施效果评价,规划编制成果的评价能够促进规划的完善,指导下一轮规划决策;规划实施程度的评价能够监测规划执行情况,动态调整规划;规划实施效果的评价能够对规划目标的达成作出最终的效果评判,并对产生规划偏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纠正。总之,本文提出的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为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有力依据。我们将在后续研究继续展开相应的实证研究。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规划设计;分析研究

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不是以牺牲生态和环境为代价,从而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新型城镇化”一词由来已有10余年,公认最早是伴随党的十六大“新型工业化”战略提出, 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正式提出“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本文主要研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基本原则,探讨新型城镇化主要策略,为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分析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必须遵循训相应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整个城镇群的发展,而不是简单地城镇经济以及产业的叠加或者排斥。新型城镇化规划基本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为本原则

人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最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人的需求而开展的。为此,以人为本成为了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首要原则。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应该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其他因素紧密结合起来,而不是为了建设城镇而将农业以及田地消除,新型城镇化规划的最重要目的是让人们生活的更好。

2、绿色低碳原则

绿色低碳原则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需要注意的另一重要原则,绿色低碳原则主要指的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注意低碳环保,建设环境优美的人文环境,进而提升城镇的软实力。同时,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节能减排,是否最大限度的做到生态环境保护,早已成为衡量新型城镇化规划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进一步遵循低碳环保基本原则,相关部门应该大力开展清洁工程,加强对于乡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同时,着重的解决工业企业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建设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城镇。

3、基础设施完善原则

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需求,应该加强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体系的完善,只有这样才可以打造出利居、乐居以及宜居的环境,这就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中的基础设施完善原则。基础设施是城镇空间互动的桥梁,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生活设施以及生产设施建设并重,才可以缩短城乡间设施落差以及空间距离,才可以促进人们生活安康。

4、城乡经济一体化原则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有关部门应该注意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实现城镇化与工业化的有机结合,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城镇带动乡下,工业促进农业的新局面,进而促进我国城乡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实现。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着力发展服务业,提高自身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城镇核心竞争力,促进我国城镇化建设水平。

二、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策略研究

1、实现新型城镇化产业发展

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产业化的发展,这是城镇人口聚集的前提和基础。在实现产业发展过程中,有关部门需要注意一下几点:第一,合理布局,要始终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既要做到合理规避大城市中心病,同时还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以及周边城镇的同步发展,通过统一规划布局,实现发展小城镇,做好大城镇的目标。第二,实现产业配套。城镇化实现的过程中需要产业的支持,建立城镇化互动以及三次产业发展机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不断提升二三产业所占比例,合理调节第一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中城市基础设施过于落后,是目前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例如垃圾处理不及时,管网设置不合理,排水以及排污管道不分,这些问题都属于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例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尽量做到基础设施建设先行,逐步完善城镇服务功能,进而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

2、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

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当中,除了要进行产业化发展之外还需要不断的在体制机制方面进行创新,提高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的全面性以及灵活性。例如,建立完善的城乡平等要素交换机制,将城乡用地市场进行统一管理,探索农业组织化体制建设,实现城镇化建设与农业组织化建设相结合,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水平。实行空间、土地、产业、生态、主体功能区“五规合一”,将城乡规划的触角延伸到各个领域,实现规划从传统的城乡割裂、局域分离、单一平面规划向城乡协同、局域联动、立体多元规划转变。重点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发展空间和资源要素,统筹规划区域内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城镇特色、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内部路网、基础设施建设、村庄布局等;编制城乡一体发展规划,加速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产业发展体系、规划建设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公共服务体。

3、新型城镇化空间布局策略

在环境、人口、资源、经济以及其他各个方面都比较适宜的地方实施相应的镇群战略,通过不断的优化原有的镇群,提高镇群发展质量,在优化镇群发展过程中,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同时,更多的强调工业化与城镇化、社会以及生态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制定出相应的集中以及引入优惠政策。对于那些生态承受能力较弱的地区,除了要限制该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之外,还需要限制人口规模已经工业化发展。对于生态保护区以及地质灾害较多的地方,尽量避免出现城市建设活动,而应该将更大的精力放在生态保护方面,结合国家出台的就业培训、转移指导、对口支援移民、生态移民等相关政策,以多种方式大力进行人口外迁。

总结:

新型城镇化着眼农民,涵盖农村,体现了人本化、集约化、多元化、低碳化,

强调协调性、融合性及多样性,有利于资源的统筹配置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恢复,

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建设宜居家园,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

然的和谐发展。尽管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过程中,很多问题仍然存在,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进一步开展,影响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目标的进一步实现。为此,深入研究我国在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策略,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规划以及建设的重要方向以及课题。

参考文献:

[1]胡际权. 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10(06)

[2]张占斌. 新型城镇化的战略意义和改革难题[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1)

[3]邵宇,王鹏,陈刚. 重塑中国:新型城镇化、深度城市化和新四化[J]. 金融发展评论,2013(01)

[4]张占仓.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研究[J]. 经济地理,2010(09)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绿色低碳;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F29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人的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问题的积极回应,有一系列的基本要求。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注重借鉴西方国家城镇化的基本经验教训,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坚持“四化两型”同步推进,不断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一、新型城镇化的本质和基本要求

1、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

实现人的无差别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灵魂,是新型城镇化最本质、最核心和最关键的内容。只有完成人的城镇化、人的无差别发展,新型城镇化发展才名至实归。包括发展理念、方式、政策等都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2、现代农业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型城镇化的基础。目前,我国农业发展水平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推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的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营体系的专业化、组织化、集约化和社会化,加快城市资金、信息、技术和人才等农业生产和发展要素的逆向流动,才能够有效发展现代农业,进而夯实新型城镇化的基础。

3、新型工业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

新型工业化能够为新型城镇化提供重要的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是人口城镇化的前提。工业化经济的集中和规模化,不仅能引发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人口等向一定地域集中,还能为社会化大生产提供就业岗位,最终形成产业集聚和人口集中相适应的格局,支撑城镇的形成和发展。

4、信息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

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新型城镇化的牵引。通过信息化技术和产业的牵引:首先,能够为城镇经济提供强劲动力;其次,能够提高城镇社会管理效率;三是能够加快市民生活方式的信息化、智慧型城市的建设。通过信息化的强有力的牵引,将大大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

5、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是新型城镇化的保障

城镇化发展有三种模式:首先,放任式模式,即一种完全让市场调节的模式;其次,政府主导式模式;最后,政府引导式模式。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政府既不能越位,也不能缺位,实现“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才是最佳选择,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

6、城乡发展一体化是新型城镇化的目的

实现城乡发展由分割态转为融合态,城乡关系的互补协调、和谐共荣是新型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新型城镇化不仅要实现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优化城乡人口结构,同时也要为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创设良好的环境,是一种能够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村发展、吸纳农民发展,促进城乡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二、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途径

1、改革和完善城镇化发展体制机制

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一是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改革城乡二元制度,剥离户籍的福利属性等;二是完善公共服务体制,加快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切实保障农民工基本利益,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等;三是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切实保护18亿亩耕地红线,积极开展土地综合治理和集约利用等;四是完善财政金融体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能力,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和地方税收体系建设,放宽市场准入,建设多渠道投融资平台;五是加快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调整行政区划,加快形成设置科学、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坚持走“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

“四化两型”是指: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基本途径,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党的十报告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两型”同步发展的路子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其实质就是坚持以“两型”引领“四化”、“四化”带动“两型”,就是要求按照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标准,促进新型工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发展,同步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3、推进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

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而且城市越大问题越突出,有些城市已经濒临承载极限。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就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人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实现既有城市的生态更新,使城市碳排放量逐步降低。争取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的称号,在此基础上对城市逐步进行改造,逐步使城市的建造、交通、垃圾处理、水处理都能够走上低碳的发展道路。其次,城市的产业也要实现逐步转型,淘汰落后产能,发展一批低能耗、低排放、科技含量高的绿色产业。最后,对于当前存在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要有非常好的应对措施。

4、城乡统筹、互利双赢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具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特别注重城乡统筹发展,在全面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利双赢。一是统筹城乡建设规划。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三是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四是统筹城乡管理制度。五是统筹城乡收入分配。

5、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多样,各地资源禀赋不同,社会经济条件各异,文化习俗差异较大,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也不尽相同。因此,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别具一格、各展特色。一是秉持城镇规划的特色。在城镇规划中融入专项特色规划,明确城镇特色主题,挖掘地域要素,提炼历史文化精髓,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城市形态特色,避免雷同发展。二是坚持城镇风貌建设的特色。充分突出本地建筑风格,借助地方典型的建筑符号,使用具有地方或民族特色的建筑材料,着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点和地域特征的城镇特色风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统一。三是打造城镇产业的特色。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培育城镇主导产业,构筑城镇产业集群,做到“一城镇、一特色”,“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四是传承和培育城镇文化的特色。

结束语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各种利益关系。在推进过程中,要注重突破旧的思想意识惯性和体制惯性的内生循环,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坚持转变政府职能,坚持科学规划、不失时机、因地制宜、尽力而为。只有这样,才能释放新型城镇化的“正能量”,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改革的红利。

参考文献

[1]姚冬琴.城镇化≠土地城镇化[J].中国经济周刊,2013-04-17.

[2]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推进高质量城镇化”调研组.应高度重视城镇化推进中重速度、轻质量的问题[N].中国经济时报,2013-04-22.

[3]倪鹏飞.传统城镇化是高成本、低收益的城镇化[J].中华建设,2013,(5).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特征;规划设计;措施

Abstract: urban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a's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new period, is the policy of city in china.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new tow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various points, and provides reference for urban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scale, intensive and intensive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new urbanization; features; planning and design;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一、新型城镇化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城镇化质量不断提高,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推进新型城镇化既是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特色不明显、承载能力差及发展方向不清晰等城镇化自身问题的基本途径,也是解决“双二元结构”、“城市病”、“”城市化、被城镇化等经济社会问题的重要出路。因此,如何充分发挥城镇化进程在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作用,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新型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在产业发展研究、城乡规划设计、城镇体系规划、工程规划、土地规划设计等方面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发展规划、规划设计及专项规划于一体的新型城镇化综合解决方案,整合有关城镇化发展的社会、生态、经济、人文等重大问题,积极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方法和路径,注重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走产业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城乡统筹、区域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1、城镇发展产业化

产业支撑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新型城镇化发展,应立足区域产业发展基础,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加强城镇间及城乡之间的产业关联和融合,积极打造集聚效益佳、辐射能力强、城镇联动紧的新型城镇,使城镇化发展更具活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城镇建设生态化

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新型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以生态文明引领、支撑新型城镇化,能有效解决城镇化进程中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提升城镇化质量。

3、城镇服务均等化

城镇基础设施条件差异大、城镇化建设与公共服务不协调,城乡之间、进城农民工与市民间的公共服务不平等是新型城镇化最大的挑战之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应使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方面的衔接配套,并加快建设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和管理水平。

4、城镇运行智慧化

智慧化是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向,以知识经济为中心,集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于一体,以智能化服务使城镇的管理更具备系统化、安全化,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加舒适、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使城镇投资环境更宽松、更公正,使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加和谐、更加低碳节能和环保。

三、新型城镇化四大规划要点

1、提高城镇化发展的人本质量

人是城镇化的主体,人口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区别于我国以往城镇化工作的重要特征,一个地区的人口城镇化程度决定了其城镇化的质量。从现状来看,随着大量流动人口进入城市,他们建设城市却不能享受城市福利,被户籍制度等藩篱阻隔在城市之外,成为突出矛盾。因此,要推进城镇化质量提升,实现“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引导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放开中小城镇的落户条件,对非户籍人口渐进式地增加社会福利,逐步推进公共服务的属地化和均等化。

2、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

审视过去的城市化路径,多数地方走的是“规模扩张式”道路,呈现出高速度、高消耗、高扩张的特征,城镇规划范围扩大了,房屋道路建得更多,资源配置效率却不高,盲目扩大城区,忽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过分追求“大而全”,造成城市不堪重负。在新型城镇化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格局,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规模结构,使之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是重点解决问题之一。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配套和产业发展引导,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成为吸纳进城农民的重要载体,提升我国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3、建设生态文明的和谐城镇

用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推进城镇化是我国解决能源、资源和环境问题的必然趋势,也是实现十新要求与新目标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将着重研究如何将生态文明与城镇化相结合,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建设生态宜居城镇。 四是推进城镇建设产城融合。在城镇化过程中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协调好“产业”与“城市” 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地规划区域内产业,增加就业,集聚人才,将产业和人口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城市里不仅有生产,还有生活,把城镇化作为拓展农民就业的重要空间;二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完善基础配套设施,配备文化设施、娱乐设施、生活设施等,建设功能完备、设施现代、环境优美的新型城镇。

4、建立城市群发展协调机制

统筹制定实施城市群规划,明确城市群发展目标、空间结构和开发方向,明确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分工,统筹交通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加强城市群规划与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等的衔接,依法开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央政府负责跨省级行政区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省级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城市群规划编制和组织实施。

建立完善跨区域城市发展协调机制。以城市群为主要平台,推动跨区域城市间产业分工、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等协调联动。重点探索建立城市群管理协调模式,创新城市群要素市场管理机制,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新型城镇化下总体规划设计范例--咸宁

咸宁是湖北省首个编制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的市州,在全国也为数不多,规划编制在不断探索创新下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就,也体现出了新型城镇化下的总体规划设计的地方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并举,从生态资源环境容量和国土集聚、集约开发的角度着眼,进行市域新型城镇化总体空间布局,协调全域城乡关系,既结合了自身实际,又有创新想法。

1、发展目标具体化

规划以“省级战略咸宁实施”作为发展目标,并对四句话进行延伸和扩展,让目标更加具体、更有深度。

目标一:实现绿色崛起――打造生态城镇簇群、建设绿色经济示范区

目标二:建设鄂南强市――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新兴增长极、培育区域运营中心

目标三:打造香城泉都――建设国际知名的温泉之都、桂花之乡和国际旅游休闲胜地

目标四:构建中三角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打造三省通衢通江达海的战略枢纽门户

2、发展进程有序化

规划构建沿106、107国道和沿江、垂江4条“新型城镇化试验带”,实行规划先行、政策先试,通过示范引领、继而推广咸宁全域新型城镇化健康跨越发展特色之路。

3、县市发展有指引

规划根据全域城乡空间布局和区域协调要求,对各县市、各重点镇从战略空间、定位、规模、产业、交通等方面提出规划引导和管控要点,编制县市分区规划指引,指导下一层次县(市)、镇域城乡总体规划编制和社会经济发展。

4、发展支撑体系化

规划按照“城乡一体、区域协调、城乡均衡、基本服务均等化”的原则,从全域产业布局、综合交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信息与社会管理方面构建“六个一体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支撑体系。

5、全域发展有突破

规划提出近期沿4条“新型城镇化试验带”示范建设20个“四化同步”重点镇和200个新型农村社区,作为咸宁全域新型城镇化的突破点和切入点。

6、发展策略全域化

规划坚持“拓展提质咸宁都市区、发展完善五个县城区、集聚发展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小城镇区、创新发展新型社区”的“五区共进”发展策略,实现纵向到村,推动咸宁全域新发展。

7、实施措施有计划

规划对如何实施咸宁市全域新型城镇化总体规划,提出了十大行动计划:区域枢纽与运营中心振兴计划;全域特色城镇组群推进计划;武咸一体化对接计划;新型社区建设推进计划;重点产业培育提升计划;旅游国际化品牌营造计划;低碳生态城市创建计划;全域公共服务设施改善计划;全域重大基础设施协调计划;全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计划。

参考文献:

[1] 彭爱珍.关于新型城镇化规划问题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3.

[2] 臧家良.新型城镇化规划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3] 仇保兴.科学规划,认真践行新型城镇化战略[J].规划师,2010.

[4] 张京祖.规划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要有大作为[J].中州建设,2011.

[5] 王伯承,王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管理学家,2013.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协调;规划;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我国城镇化的主要问题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保持了较高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水平从1977年末的17.5%提升到2012年末的52.6%。城镇化已经成为解决就业、实现市场扩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力。2001年,在国家十五规划中首次把城镇化作为一个独立专题提出,城镇化上升到国家的发展战略高度,逐步走入各级政府的计划和议程,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青睐。然而由于更多的焦点关注到提高城镇化的发展速度上,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城镇化的发展质量,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1.1城乡矛盾在改革开放后的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实际上是逐步拉大的。农村地区在收入水平、设施水平和福利保障等许多方面都与城市存在着较大差距。同时由于城乡二元管理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大量进城农民不能在城镇定居,不能享受市民待遇,二元矛盾并未得到改善。1.2 资源与环境问题城镇化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给城市的承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过度追求经济发展速度而降低了环保门槛,许多城市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城市环境压力越来越大。由于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土地利用不够集约,大量土地闲置,土地资源浪费。此外,中国的城市扩张还面临着资源紧张的压力。目前中国有三分之二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其中有114个城市严重缺水。而能源问题也一直困扰着许多城市的发展。2.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城市规划学科是伴随着城镇化进程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发展早期,城镇化进程缓慢,城市规划学科也处于萌芽阶段,理论体系很不完善。工业革命之后,城镇化进程加速,城市迅速扩展,大量人口向城市集聚,导致了后来被称为“城市病”的大量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就是为了解决“城市问题”而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规划理论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分散主义和集中主义两种理论趋势。前者以霍华德、沙里宁、赖特等为代表,认为城市的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城市中心过分拥挤造成的,主张分散的城市结构,与大自然亲近,有很强的人文主义色彩;后者以柯布西耶为代表,对现代城市、特别是超大城市充满信心和渴望,体现了理主义的思想。针对不同的城镇化模式,产生了不同的城市规划思考。在这之后,随着主要发达国家城镇化水平趋于稳定,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走向多元化,关注点深入城市的经济、地理、社会、文化与空间等多个方面,城市规划与城镇化的关系更加紧密,城市规划的好坏成为城市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3.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城市规划应对3.1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水平预测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是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测算的重要依据。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和城镇化策略的制定,应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人为抑制”,也不能“拔苗助长”。要根据不同城市的区位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推进城镇化建设,走多元化的城镇化发展道路,科学地制定城镇化的发展目标。要正确处理近期规划和远期规划的关系,近期规划目标作为实施目标,远期的发展规模和质量目标要有弹性。3.2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城镇化的研究不能就城市论城市,而应从宏观层面,从区域规划角度入手,统筹区域内的城镇结构体系。要综合评价区域与城市的发展和开发建设条件,建立合理的等级体系和职能分工,统筹安排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引导、调控和保障区域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城镇建设,形成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的城镇化发展格局。3.3环境友好的城市发展模式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区域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所能支撑的城镇规模和容量。必须改变传统的城市规划思路,城市发展规模的预测不能仅仅考虑人口规模的无限增长,而应首先立足对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配置能力的研究分析。将城镇化发展置于整个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中,综合考虑区域的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等重要因素,按照区域环境承载力确定城镇化的发展规模、速度及其布局,保持城镇化与经济、社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协调。3.4统筹协调的城乡关系对城乡产业发展、城镇空间布局、公共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保障等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着力破除城乡二元化的体制,为农村 人口向城镇转移和聚集、城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条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切实增加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和容纳能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将社会保障与农地产权剥离,为农民进城及失地农民提供公平的社会保障。

3.5健康强大的城市产业结构

城镇化的发展离不开工业化的推动,必须有强大的经济动力推动。应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3.6公平公正的城市服务设施城市规划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保障社会公平。通过城市规划手段,公平公正的配置医疗卫生、基础教育等公共资源,合理引导城市人口的集聚和疏散。同时,通过合理的规划,提供完善的保障性住房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妥善处理居住与就业的关系。同时,通过改善住房、绿地、公共空间、社区服务等人居环境,提高城镇生活的品质和质量。

4 结束语

城镇化应有总体布局设计,鼓励企业和广大市民、农民参与,形成新型城镇化科学规划发展的支撑。参考文献

【1】赵泽林.理性看待城镇化:质量先行[J].中国集体经济,2008(07).

【2】王志燕.山东省城镇化质量区域比较研究[J].山东经济,2009(06).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9篇

一、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城镇棚改为住房市场发展提供长期利好

新型城镇化规划最大的亮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重点是有序解决农业转移人口的落户问题。

城镇化水平逐年提高,为住房市场发展提供长期需求潜力。《规划》首要目标便是城镇化率发展目标,提出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既然要落户城镇,则住房问题不可避免。假定到2020年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按35平方米计算,这1亿人的住房需求约为35亿平方米,平均每年约为5亿平方米,这几乎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的新建商品住宅总量的一半(约5.8亿平方米)。

城镇棚户区改造和旧城改造,也为住房市场提供强有力的需求支撑。《规划》提出,改造提升中心城区功能,优化市辖区规模和结构。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旧城改造机制,优化提升旧城功能。加快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稳步实施城中村改造,有序推进旧住宅小区综合整治、危旧住房和非成套住房改造,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目标。根据我们的研究,未来十年城镇住宅拆旧和棚户改造的理论需求总量约为30亿平方米,年均约3亿平方米。

由此可见,随着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新进人员的住房需求和城市旧改需求也不断增加,这些都为住房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二、城市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为商业地产繁荣提供良好契机

随着新型城镇化逐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望从投资拉动转为消费拉动,目前国人的消费潜力不容小觑,因此引起了我国商业地产市场的兴起和发展,随着新型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商业地产将大有可为。

首先,城镇化下的人口红利为商业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2013年末,我国城镇化率为53.7%,还处在加速发展时期,未来十年至少有约1亿人口流入城市。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加与集聚,必然会带动商业地产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城市群联动发展步伐的加快是商业地产发展的契机。一方面,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会进一步增强对商业地产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国大致可划分为20个重点城市群,城市群将作为我国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形态,起到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引领作用,通过其集聚和辐射作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城市群的发展必将因集聚人口和集中资源而大大推动商业地产的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群的联动发展将极大地推动中小城市经济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升级。

再次,优化城市产业结构,以产城融合和服务经济为主导,将促进各类商业地产发展。一方面,产城融合给商业地产发展提供更大空间。《规划》指出,要适应制造业转型升级要求,推动生产业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发展,引导生产业在中心城市、制造业密集区域集聚;统筹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功能区规划建设,推进功能混合和产城融合,在集聚产业的同时集聚人口,防止新城新区空心化;加强现有开发区城市功能改造,推动单一生产功能向城市综合功能转型,为促进人口集聚、发展服务经济拓展空间。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满足日益增加的城镇居民的多样性需求,特别是中小城市和新城镇居民的社会文化消费需求。《规划》指出要适应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提升生活业水平,扩大服务供给,提高服务质量,推动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推动特大城市中心城区部分功能向卫星城疏散,强化大中城市中心城区高端服务、现代商贸、信息中介、创意创新等功能。这就要求对传统商业地产进行改造升级,提升商业业态等级,完善城市配套功能,通过对旧城的改造和商业业态的更新,优化商业网点布局。这些都为大中城市商业地产的发展和繁荣提供良好机遇。

三、中小城镇放开户籍限制,中小城镇的房地产业发展迎来机遇期

《规划》提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这就意味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格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城市群要科学布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为了促进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的顺利落户,《规划》提出了差异化的城市落户政策。同时,《规划》还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小城市。《规划》也提出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特别是大城市周边的重点镇,要加强与城市发展的统筹规划与功能配套,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城。同时发展具有特色资源、区位优势的小城镇,通过规划引导、市场运作,培育成为文化旅游、商贸物流、资源加工、交通枢纽等专业特色镇。

由此可见,未来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将逐步提高中小城镇的未来发展地位。中小城镇将成为大城市与农村之间的重要联系纽带,缓解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资源匮乏、房价高涨、空心村等矛盾,同时也将通过吸纳农村人口转移,成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新的增长极。

四、“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为房地产企业区域布局指明道路

“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是指: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城市群和节点城市为依托、其他城镇化地区为重要组成部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

《规划》指出,到2020年,“两横三纵”为主体的城镇化战略格局基本形成,城市群集聚经济、人口能力明显增强,东部地区城市群一体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明显提高,中西部地区城市群成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的重要增长极。城市规模结构更加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更加突出,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小城镇服务功能增强。

根据我们的研究梳理,按照新型城镇化和全国主体功能区两个规划的要求,我国大致可划分出20个重点城市群,这20个城市群就是未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最为重要的抓手。

东部地区的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辽中南、山东半岛、海峡西岸等六大城市群。

中部地区的城市群:哈大齐、吉中、太原、中原、皖江、武汉、长株潭、环鄱阳湖等八个城市群。

西部地区的城市群:成渝、北部湾、滇中、关中、呼包鄂榆和天山北麓等六个城市群。

《规划》强调要培育发展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加快培育成渝、中原、长江中游(武汉)、哈长等城市群,使之成为推动国土空间均衡开发、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同时提出要依托陆桥通道上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推动形成与中亚乃至整个欧亚大陆的区域大合作。这主要是陇海沿线附近的城市群和节点城市,如陇海铁路的东部起点连云港,苏北重镇徐州,兰州,西宁,以郑州、洛阳为代表的中原城市群,以西安为代表的关中城市群,以乌鲁木齐为代表的天山北麓城市群等。

这20个城市群以及重点节点城市,是未来十年我国新型城镇化推进的重点区域,长期发展前景良好,这也为今后房地产企业的区域拓展和布局指明方向。

五、走集约紧凑型城市发展模式,要求房地产业向集约化转型升级

根据国际通行标准,当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时,视为集约内涵型发展产业。而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不到30%,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60%-80%的贡献率,可以说当前我国的房地产业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高投入、高耗能、资源消耗大,但随着未来城市发展转向集约紧凑式,房地产业也必须向集约化转型。

《规划》的目标之一就是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科学合理。即形成以密度较高、功能混用和公交导向的集约紧凑型开发模式为主导,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严格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建成区人口密度逐步提高。

《规划》提出建立城镇用地规模结构调控机制。《规划》还提出健全节约集约用地制度。

从上述规划要求可以看出,挖掘存量土地、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效率和推行以 “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城市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房地产开发的土地利用更加集约化、容积率水平适当提高和沿公共交通线路进行重点开发。

依托轨道交通等公共交通,进行城市拓展的“TOD”模式,已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的重要路径之一,这种状况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尤为突出。轨道交通对改善城市功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房地产和商业需求的拉升更是显著。凡是轨道交通规划经过的地方,特别是轨道交通站点和车辆基地周边,通过综合开发,改善了周边的整体环境,通过建设大体量的商业、办公、住宅和公建配套,迅速成为区域性的商业、人流和居住的集聚区,成为新的建成区,带动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和功能完善,丰富了城市发展的模式。当前,上海市有关部门已明确提出今后将大力发展以公交导向的“TOD”模式,推进土地综合开发集约利用,促进城市和轨道交通发展。

六、推动绿色城市建设,促进房地产业向低碳节能环保产业化转型

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有三:一是发展绿色城市,二是发展智慧城市,三是发展人文城市。

《规划》提出要加快绿色城市建设,将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市发展,构建绿色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和能源等资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控制总量,提高效率。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体系,推动分布式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多元化、规模化应用,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完善绿色建筑标准及认证体系、扩大强制执行范围,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建材,强力推进建筑工业化。

房地产业作为能耗最大的产业之一,是推进绿色城市建设首要解决的难题。在现有建筑中95%达不到节能标准,新建建筑达标率不足20%。如果延续目前的建筑能耗状况,每年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煤,接近目前全社会总能耗的46.7%。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比较落后。

因此,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未来要大力发展低碳节能环保型住宅,提高住宅的安全性能、耐久性能、经济性能、舒适性能和环境性能。一方面是强化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作,另一方面是实施绿色建筑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加快住宅产业化发展步伐。以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保障性住房为重点,积极推行住宅性能认定和住宅部品认证制度。通过税费减免、信贷优惠及政府补贴等措施,鼓励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在住宅建设中的推广应用。鼓励和推广新建商品住房全装修。这些都是未来房地产业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

新型城镇化规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城乡规划;规划转型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镇化发展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我国不断深入全球化合作而进行的。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东西部地区城乡差异逐步增大。同时各种资源受限,各个地方上的转型升级意愿前所未有的强烈,传统的以增长为目的,过度关注城市的城乡规划已经不能适应先进社会的要求,因此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正式进入社会各界的视野。

1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考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之下,城乡规划的主要目的已经从满足我国经济的增长需求过渡到向新型城镇化发展,全面统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等要素的科学发展已经取得了全社会的共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当要以广大的人民群众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将以人为本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强调城乡统筹,区域协同,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并将这些要素落实到具体的政策制定与政策执行上来,为新形势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化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1城乡规划的任务重点

城乡规划,就是要将一定范围内的空间资源以及各种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与协调,同时也是各级地方政府配合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城乡规划,从宏观到微观角度保障了各个地区各种资源配置监督的可靠。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要注意以下的几个内容。①区域协调。城乡规划的观察视角应当从过去的关注城市向着区域协同,大中小型城市与乡镇协同发展转变。从城乡以及区域的角度更加重视城市之间的以功能关系为纽带的资源配置方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应当更加重视功能、形态、城乡结构、基础设施以及政策环境之间的协调。②城乡协调。过去我国为了实现高速的经济发展,在城乡规划中过度重视城市的发展而忽略了乡村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应当改变这一具有历史局限性的发展规划。我国的城镇化应当向着城乡协调互补共同发展的方向转变。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城乡一体化并不是要把乡镇都变成城市,也不是要追求乡镇和城市的一致化,而是要按照各自的需求以及实际,在尊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走差异化发展以及协调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的内涵包括城乡在空间上协调合作,在产业上互利共赢,在生活上互惠互利,在文化和文明风貌上共同学习借鉴发展。③城市内部发展改变。城市功能进步,居住环境改善,城市文化包容开放,社会环境安全宜居,这些要素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城市发展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城市规划的重点关注内容也已经从过去的扩张城市范围向着上诉几个方面综合发展进行转变。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发展中提高效率,在发展中改善城镇功能品质以及城市内部发展不均衡不合理的问题。

1.2城乡规划转型挑战

(1)规划理念转变挑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应当回到以人为本上,要将提供给人民群众更加优良的生活环境作为重点目标,将过去的重视人口数量转变到重视人口结构优化以及满足人的需求方面,从过去片面关注城市居民转变到关注农村转移人口以及农村留守人口,并且以人的的需求为着眼点进行各项规划工作。(2)规划价值观转变挑战。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是也带来饿了不同程度的城市发展问题。我国应当改变过去片面以经济发展为主要导向的城乡规划方式,将社会、环境、生态、文化等等要素与经济发展统筹起来,遵循新的更加全面的发展价值观。(3)主导范式挑战。在我国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以及我国客观的资源与社会环境的约束之下,我国城市的发展道路应当由过去的粗放型、高资源消耗型向着内涵型、资源集约型发展转变,控制增量,盘活存量、优化城乡结构,讲这些工作作为未来提升城乡规划的关键手段。

2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规划转型思路

(1)促进城乡差异化发展。构筑良好的城乡环境体系,以县为基本单位统筹城乡发展,同时重视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作用。(2)仔细研究城市发展阶段,探索新的规划模式。首先要从宏观角度梳理发展规划,优化空间配置,提升存量管理,将发展向着城市空间功能补充进步。(3)探索以人为本、低碳生活的生态化城市与社区规划。坚持以人为本涉及城市以及城镇乡村,同时注意生态化社区规划建设。

3总结

自从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高速发展,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在这一阶段,我国主要是以经济增长为导向进行城乡规划,增量型、蓝图式规划是这一阶段的主要规划类型。不过近些年来,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发展已经无法满足我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以及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倒逼我国的改革,全社会都面临着转型升级。

作者:施建福 单位:云南省红河州泸西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参考文献

[1]刘一荻.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居业,2016,04:149~150.

[2]张宝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规划的转型思考[J].中国商论,2016,25:150+153.

上一篇:城镇规划范文 下一篇:就地城镇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