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饮水措施范文

时间:2024-04-22 17:55:02

安全饮水措施

安全饮水措施篇1

一、主要措施

根据《*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辖区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协调各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饮用水源水质保护工作,对影响饮用水源水质的陆域污染源进行监督管理”。我局作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将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行业职能作用,采取如下措施,协调做好县城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工作。

1、加强主水源黄田水库库区管理。一是规范管理库区鱼类养殖的数量和品种,制订计划,科学放养对库区水质起净化和生态平衡作用的鱼类品种;二是黄田水库库区鱼类养殖不再发外承包,由黄田水库管养所统一负责库区的养殖管理,原已订立的库区鱼类养殖承包未到期合同,由我局向承包人做好解释说明工作,取消有关养殖合约;三是禁止在库区内无序捕捞、钓鱼活动,维护库区鱼类生态平衡,确保库区水质安全。

2、我局水政监察大队负责协助相关镇政府和有关部门调查饮用水水源污染问题,并且采取举报和巡回检查相结合办法,预防和监督保护区内违规行为的发生,按水事相关法律、法规,及时依法查处和打击无证、无序采砂、采矿行为。

3、采用涵管直通的办法来解决饮用水流经地污染问题,是避开水库以下河流污染源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由于用涵管由水库直接取水,直通县城制水厂大约有17公里,鉴于管道直通具有距离长、投资大特点,就目前而言,筹措管道直通水资金难度较大,条件尚未成熟。考虑到这种实际情况,今后将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向省争取县城饮用水项目改造资金;待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将涵管直通供水方案尽快列入议程组织实施。

二、几点建议

1、在保护区范围内,宣传和鼓励农村群众在开展农业生产时,尽量使用低毒高效环保型农药,减少农药残留对水质的污染,同时制订集中回收农药瓶制度,采取有奖激励政策,让群众自觉上交使用后的农药瓶。引导农民尽量使用有机肥,减少化学肥料使用。

2、饮用水源保护区内的镇,应尽快建立垃圾填埋场,集中处理垃圾,减少面源污染。同时,有关职能部门要定期加强对库区及上游水质的监控和检测。

3、控制保护区内河头、八尺、中行镇的较大型禽畜类养殖场,已建养殖场必须完善污水排放设施,绝不让养殖污水直排河内。

安全饮水措施篇2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解决;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因此,做好饮水工程很重要。但是,就目前来看,农村人口的饮水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农村的饮水安全意识还不到位,同时,饮水工程也没有做好,从而导致了农村饮水安全性不高,农村饮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二、农村饮水安全

水是生命之源,干净的水对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更好的发展农村经济,很多地方都开始启动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将改变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方式,提高广大农民的卫生意识,改善卫生环境。农民可以利用改善后的用水条件发展各种经济以增加收入,同时从不安全饮水的重负下解脱出来的农民可外出打工,改变固有的生活方式和理念,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社会。故没有安全的饮用水,就没有健康的生命,更没有和谐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现状

近年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加大了解决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工作的力度,农村供水事业的发展,减少了地方性传染疾病的发生,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减轻了农民取水的劳动强度,解放了一大批农村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但目前,我国农村供水工程主要以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为主,其中村级集中供水工程占农村集中供水工程的91%。而村级集中式供水工程中,多数为单村供水,工程设施简陋,只有水源和管网,缺少水处理设施和水质检验措施。分散式供水工程则多数为户建、户管、户用,也普遍缺乏水质检验和监测。另外,我国相当多的单村工程和分散工程的专业化管理程度比较低,管理人员业务素质低,管理能力弱,难以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服务涉及工程维修养护、技术咨询服务、人员培训、水质检验等若干方面,内容丰富,工作量大,仅靠政府部门和工程管理单位很难满足工程运行管理的需要,必须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饮水安全,系指农村居民能够及时、方便地获得足量、洁净、负担得起的生活饮用水。洁净的饮用水。系指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长期饮用不危害人体健康的水。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按户籍现状统计,2012年有7亿多农村人口,受自然、经济、社会等条件的制约,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突出。

四、目前农村饮水安全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村饮用水安全是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的大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具有公共性。我国现在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水质差、水量不足、取水不便、不能保证供给等方面,对农村饮用水造成了安全问题和隐患。

2、由人畜粪便引发的微生物指标超标是威胁农村饮用水安全的主要问题。由于大量的人畜粪便未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处理,导致农村饮用水中,微生物的指标超标。为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问题,尤其需要重点解决局部地区饮用水微生物超标和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等不达标的情况,国家仍需不断地完善供水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加强农村供水基础设施的建设。

3、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一些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向农村地区转移,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经过多种途径危害到饮用水源水质;很多地区还存在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现象,造成生态环境的改变和退化,水源涵养能力下降,大量矿渣、污水和植物腐植质进入水体。

4、工程建设标准偏低,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部分农村供水工程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及90年代初期,由于受资金、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制约,建成的农村供水工程简单粗放,工程标准偏低。一是农村供水规模偏小,达不到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二是饮水处理设施一般都比较简陋。不论是以地表水还是地下水为水源的农村供水工程,在供水量与水质处理上均达不到饮水安全工程标准的要求,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标准已不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活,水平的发展需要。

5、水质处理技术尚不成熟,水质达标率不高。

水质不安全因素主要是水中氟含量超标,苦咸水、细菌学超标等,水质不达标情况较普遍。由于农村特殊水质处理工程特别是低成本除氟、除砷尚缺乏成熟的水处理技术和水处理设施,加上原来已建工程水处理方式简陋,造成水质达标率不高,目前的农村供水工程水处理主要是在参考过去城市供水工程的工艺和技术的基础上完成的,对于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的处理在整个农村供水领域还是一个需要不断攻关的新课题。

五、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措施

1、加强污染防治,保护水源地安全

转变农村粗放型的生产模式,推行循环经济、清洁生产工艺及废水深度处理技术,实现废水达标排放和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利用;走生态农业道路,推广科学施肥和优化种养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分散型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垃圾集中处理设施,严禁在水源地周围堆放垃圾及排放污水,从源头做起保护饮水安全。

2、多措并举,建设并完善安全供水工程

加大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投资、建设力度,探索长效管理机制。通过以国家投资为主、集体和村民投资(投劳)为辅,适当吸收社会资金,鼓励符合条件的承包人参与投资、管理的模式,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集中供水设施,逐步淘汰老化设施,对保留的老水厂完善环境影响评价,引导企业做到达标供水;有条件的村镇纳入城镇供水管网,实现城乡一体化供水,进一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同时,建立良性循环的运行管理体系,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饮水工程充分发挥效益。

3、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机构。

建立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以县(市)农村自来水管理站或县(市)水利管理总站、乡镇水利站(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或其他乡镇水利服务组织、村级用水合作组织为依托,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三级技术服务组织。由县、乡、村三级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实行定期巡查和检验、定点维修和服务收费,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行管理提供技术咨询、工程维修与养护、技术培训以及药剂和材料供应等服务。

完善社会化的水质检验,与监测服务体系。县农村自来水管理站应建立农村饮水水质检验中心,适度规模的水厂应设化验室,做好水质的常规检验。同时需要以较大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为依托,分片区建立常规水质化验室,配置便携式水质检验设备,对辖区内各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巡回检验,并对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定期或不定期地检验饮用水质。此外,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负责对全县农村饮水水质实施常年监管。进一步加强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等其他形式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创造发展环境,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公司(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多种形式的经营管理服务。

六、结束语

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性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农村居民一起努力,首先要培养安全饮水的意识,深刻认识到农村居民饮水安全的重要性,然后,实施可行的措施,保证饮水工程的质量,同时避免各种污染,这样,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就能够得到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国奇,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研究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第33卷第四期2010.

[2]李明孝,孙松林,汪思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问题探讨[J].节水灌溉,2009.

安全饮水措施篇3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措施

一、我国农村饮用水安全的状况

(一)在我国,有限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比城市状况更为突出严峻,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与贫困地区的农村。这地区的人口比较分散、生活习惯各不相同,当地的经济发展不均衡、供水成本较高等,受这些因素的影响,要想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困难就显得特别大。

(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对安全饮用水要求标准越来越高,而与此同时由于环境的污染造成饮用水越来越不安全。据初步统计,我国目前还有3亿多人口的饮用水存在着安全问题。据资料记载,到2004年为止,我国尚有33%的农村没有用上合格的饮用水,自来水通村率也不及50%。

(三)在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尤为突出。据《2004年中国农村贫困监测报告》记载,截止到2003年,我国贫困地区有18%的村民饮用水比较困难,14.1%的农户饮用水水源招到污染,37.3%的农户没有安全饮用水。按取水水源的不同,饮用水可分为,自来水、深井水、浅井水、江河湖泊水、池塘水和其他水源的水等几类。饮用这些饮用水水源的农民分别占全部农民的32.2%、、20.9%、24.9%、6.9%、2.3%、12.7%。在自来水、深井水、浅井水三种水源中,除去水源被污染与取水困难的农户,实际上安全饮用水的农户只占总户数的62.7%。

二、对农村饮水安全产生影响的因素

(一)水源污染情况严重,饮用水被污染的人口众多

《环境公报》载明,我国每年的废水排放量有670亿之多,在对全国七大水系407个监测点的调查了解得知,只有38.1%的水源可以达到饮用水的标准。而对二十八个重点湖库的调查发现,只有7湖库的水源个符合饮水的标准,比例仅为25%。通过对我国44个城市地下水的调查发现,有42个被污染,并检查出水源中有毒物质的含量达数百种之多。先前水质超标一般都是物理与细菌方面的指标,而如今却是化学与有毒物质指标严重超标。

(二)部分地区的农民饮用水水质高氟、高砷、苦咸严重超标

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不但可以导致骨骼变形甚至瘫痪,而且严重的还可导致皮肤病、癌症、智力低下等地方性水质疾病问题。调查表明,我国高氟水源区的人口为5,085万,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为289万,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为3,855万。这些人口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以及黄淮海等地区。

(三)我国饮用水中的病原菌与有害微生物严重超标

饮用水中铁锰等的含量也是严重超标。还有,我国局部地区还存在着严重的季节性缺水与水源保证率低等的各种问题

三、关于农村供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饮水工程的建设与供水量的标准相对较低,就现在而言,供水工程建设的标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要求,而水质污染的问题仍然在不断恶化。我国的农村饮用水的处理设施大多都比较简陋。农村水源中的深井水和泉水一般都都是未经处理直接饮用,直供到户。即使地表水源也只是在水源处投放药物消毒,进行简易处理。我国农村饮用水工程一般都是规模较小、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它的这种特点,注定会出现维护、管理与经营的难度都比较大。

四、我国农村饮用水问题的解决办法

(一)加强领导与责任分工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水源加强控制,将这项工作纳入工作的重要日程中,将任务采取层层分解的方式进行落实,并完善领导责任制与责任追究制度。对有关职能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在各方密切配合的同时,要加大力度,共同努力把农村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做好做实。环保部门要对农村饮用水源的环境监督进行加强管理。

(二)对饮用水工程做好可行性分析报告与实施方案

农村饮用水工程的施工具有量大面广的特点,要想把工作抓好、做实的难度较大,在国家宏观指导下,充分发挥好地方政府的积极性,由地方确定任务目标、建设的规模和标准后,再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具体提出实施计划,制定出管理的方法,工程施工中严格把好质量关。对方案的实施尽可能选择水质良好、净化难度较低、方便卫生防护的水源,采用合理的处理措施。在工程的选型上,首先要根据当地的水源分布、需求、地形地貌、居民分布等情况,经过技术分析与经济比较,因地制宜地选择合理方案。

(三)加强对水资源保护与水污染防治工作

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倡导水污染的防治,但是,实际的污染负荷想要降低难度很大。我国农村有将近三亿多的饮水不安全人口,饮用水的水源地被严重污染的人口约为一亿。因此,想要搞好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必须对饮用水污染防治问题要高度重视。应采取依法严格实施农村饮用水的水源保护制度,合理划定保护区,对破坏涵养林与保护设施的行为要严格惩治。要根据不同情况开展水源的安全防护、生态保养以及水源地涵养等重要工程的建设。加大对污染的治理力度,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要严格控制,严厉打击非法排放行为。加强对集中供水的水源的检查保护。积极开展农业水源的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农户合理的施用农业肥料。

(四)加大对农村饮用水工程的建设以及管理的力度

对农村供水工程要采用集中、分质、分散的供水方式,重点要解决的是饮用水安全的问题,健全对饮用水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在确保做好前期准备的同时,要严格按照工程技术规定的要求与实施程序进行施工。应确保工程能够长期发挥效益。

(五)加强对饮用水的安全监督管理

对农村供水工程,要加强对其源头、水厂以及采水点的监测工作,对取水、制水、供水实行全过程的监管,及时了解掌握水源的环境、供水的水质等状况,定期对供水做好检查。供水单位则必须有以水质为核心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对水质建立好取样、检测以及化验制度。而且应采取必须的消毒与净化措施,确保水质的安全。

(六)做好以点带面效应

结合对新农村的建设规划,各级政府要建设二到五个不同类型的农村饮水安全典型示范工程,加强对示范工程的指导工作。示范工程要把农村饮水的安全建设和新农村的建设进行有机结合,在对饮用水安全发展的方法、技术指标、管理以及运行机制等多方面创造优秀的经验,树立标杆与样板形象,用来带动全国类似该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与管理。

五、结语

根据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不安全的饮用水与周围恶劣的卫生环境给人类造成很多的痛苦。维护人类生命的健康,首先要从安全的饮用水与合格的卫生环境做起。使用安全的饮用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事关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丁倩.农村饮水卫生[M].贵州科技出版社,2007

[2]曹升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7

[3]吴晓萍.农村饮水安全分析[J].内蒙古水利,2007(03)

安全饮水措施篇4

关健词:农村;饮水;现状;防治

1 地理位置及地貌特征

1.1 地理位置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北部,范围介于东经122°2′13″至123°30′37″,北纬44°13′5″至45°16′27″之间,县政府驻开通镇。县境东与乾安县相接,南与长岭县相连,西南与科尔沁左翼中旗相交,西与科尔沁右翼中为旗为界,北与洮南市为邻,东北与大安市接壤。南北长约111.25公里,东西宽约116.25公里,总幅员面积8496平方公里。

1.2 地貌特征

县区内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薄者几十米,厚者达百米以上,因而主要呈堆积地貌景观。嫩江流域与辽河流域分水岭在县区南部呈北西、西向延伸,将县区地貌分为松嫩冲积湖平原与辽河上游河谷冲积平原。地形西高东低,地面凹凸不平,多以波状起伏的沙丘组成。尤其西南部地区,沙丘连片。地面海拔高程在140-180米之间,最高处206米,最低处139.6米,地面自然比降为1/3500左右。

2 水资源及水质概状

2.1 水资源概状

通榆县是贫水(特别是地表水)县份,属中度缺水地区,现有水资源总量5.3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1500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0.5亿立方米,且难以利用;地下水资源量4.88亿立方米,可开采利用量为3.88亿立方米,人均占水资源量1370立方米。通榆县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年降水量少,且分布不均,多集中在七至九月份。多年平均降水395.4mm高东低,多以起伏不平的沙丘组成,丘间为平原,特别是西部沙丘连片,东部为冲击湖积平原。

水文地质情况是大体相当于新第三纪开始继承性发展了的松嫩沉积盆地,南部是个向北开中的蓄水构造盆地。盆地的隔水底板绝大部分是白垩系泥页岩。新第三系弱胶结的砂岩、砂砾岩和第四系的砂、砂砾石层都是良好的含水层,为地下水的汇集与赋存提供了条件,地下水较丰富。盆地内新生代地层具有多个沉积旋迥层,盆地中大部分地区具有相互迭置的多含水层结构特点,属霍林河冲积扇潜水亚区。河谷地带为孔隙潜水,地下水主要贮存在冲积砂砾石层中,含水层岩性和厚度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变化都较大。含水层岩性自上而下为亚砂土、砂砾石、含砾中粗砂,含水层透水性好,单井涌水量为50-100吨/小时。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钙镁型水,矿化度及含砷量、含氟量较高。

2.2 水资源概况

通榆县地下水资源总量为4.88亿立方米,可利用量为3.88亿立方米,2012年已利用量为1.64亿立方米,包括工业用水0.104亿立方米,城市居民生活用水0.091亿立方米,城镇公共用水0.022亿立方米,生态环境用水0.011亿立方米,林牧渔畜用水0.112亿立方米,农田灌溉用水1.30亿立方米,地下水已利用量占可利用量的42%。

3 饮水安全现状与分析

3.1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成因分析

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主要是高氟水、污染水等,造成农村饮水安全的原因主要有气候、降雨等因素。通榆县是一个十年九旱的县份,气候是高氟地下水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县内多年平均降水量为395.4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93.6mm,蒸降比达到了4.79:1,加之又是春旱夏涝,涝后又旱的现象使土壤中水盐运行频繁,积盐和脱盐在年内交替发生,这样就促使了碱性环境的形成。干燥的气候与碱性环境的协同作用,构成了通榆县高氟地下水的成因。

长期饮用高氟地下水,轻度患者会出现神经麻痹、皮肤病、胃肠疾病或牙齿、牙釉质出现黄竭斑点,或引起氟骨症、骨质疏楹、骨折、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全县760个自然屯,其中重砷、氟屯456个,中砷、氟屯228个,轻砷、氟屯76个。

3.2 农村人口饮水安全现状

通榆县农村人口饮水的村屯760处,人口24.9万人,大牲畜共计12.4万头(匹),小牲畜共计72.9万头(只)。自1980年以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下,加快了我县农村饮水工程建设步伐,投入了大量资金,逐步加以解决。特别是近几年我县的饮水安全工程扎实有效推进,到2013年底已打797眼深水井,合理配备机泵,管网铺设到户。使农村23.4万人用上了安全卫生水。砷病、氟病以及其它疾病得到明显控制,发病率逐年降低,农民的生活水平及生活条件有明显提高。目前我县还有约1.5万人仍不同程度地饮用潜层地下水,饮水条件极不安全,时常有严重的地方性砷病、氟病和其它疾病发生。氟、砷含量分别在3.0mg/L和0.11mg/L左右,大大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氟含量不超过1.0mg/L、含砷量不超过0.05mg/L的标准,是严重的高氟水、高砷水,存在着极大的疾病隐患,所以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

3.3 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方案

3.3.1 工程措施

根据我县的自然地理条件、水源及水质、农户居住情况,按照因地制宜、经济合理的原则,达到实效、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根据我县饮水安全的成因以及以前饮水安全工程的成功经验,确定我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工程措施为:打130-160米深∮330毫米高强度、高标号水泥管深水井,提取深层第三系承压水,通过潜水泵、输水管道将安全卫生的纯净水送到每个农户。并每处建6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管理房一座,保证卫生安全、便于管理、维修和养护。

3.3.2 建设管理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本着建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的原则,为确保此项工程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建设任务,按《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要求,由政府职能部分和工程所在地的领导组成项目建设管理机构,具体负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组织实施,工程建设执行项目法人制、工程监理制、招投标制,科学、实事求事、保质保量地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做到当年施工、当年投入使用并发挥效益。

3.3.3 水源保护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卫生防护范围主要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水源类型和附近地区的卫生情况,在水源井20米范围内,不设置生活居住区,50米范围内不设置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等;不堆放垃圾粪便废渣或铺设污水管理;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并加以绿化,确保水质,保证水源的可持续利用。

3.4 环境影响评价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可以改善农村人口饮水质量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生活水平、居住条件,水环境向城市标准化转变,改善饮水质量,各村屯的住宅布局逐步达到小区花园化,避免了过去那种到处是臭水坑、遍地是粪便的脏乱现象,发展畜牧业和庭院经济,改善了空气净化和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身体素质,保证了农村劳动力的身体健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调整农村生产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议

4.1 建议加大资金投入,近早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摆脱贫困,提高生活水平。

4.2 建议进一步明确工程管理责、权、利问题。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是一个薄弱环节,缺少相应的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工程不能全部按成本收取费用,工程得不到正常的维修、养护,严重地影响了工程效益的发挥。

5 在饮水安全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

安全饮水措施篇5

青河县位于准噶尔盆地东北边缘,阿尔泰山东南麓、东北两面同蒙古国交界,西邻富蕴肥周岁与昌吉回族自治州在奇台县为邻,是阿勒泰地区最东边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5579.5km2。全年水资源总径流量为9.97亿m3,地下水总储量为8亿m3,水能总量为23万kw[1]。

2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

一直以来,青河县辖区内居民仍然沿袭着以浅层地下水为主的饮水方式,由于饮用水水质超标严重,卫生条件无法保障,导致肝疤虫、肠道寄生虫等多种疾病和地方病发病率较高,饮水安全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为彻底解决青河县的饮水安全问题,根据青河县饮水安全总体规划,青河县政府积极申报项目,多方筹措资金,组织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但是农村的群众饮水不安全问题仍然困扰着居民的生活,急需继续加以解决,确保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3 工程运行管理

3.1 建立责权明晰的管理体制

随着工程规模的增加和投资来源的复杂化,按照“改制从产权入手、管理从建设开始”的思路,逐步实现工程管理由责任制管理向经济合同制管理和经济效益型管理转变的总要求,各级水利部门要深入实地,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制定管理模式,通过拍卖、租赁、承包、经济合同制等切实可行的有效管理形式,确保工程持续利用。对规模小的供水工程可以承包、租赁给产权方或受益方使用,签订相关合同,依法实施,做到管理责任到人,责、权、利明晰。对较大的集中式供水工程,可按股份制办水利的原则,成立专门的供水服务组织,按企业化运营方式进行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变过去的行政管理和责任管理为经济合同管理[2]。

3.2 建立良性运行机制

要保证供水工程能够良性循环运行,应成立供水管理机构,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水价收费标准,做到受益者能承受,能维持供水工程的维护、更新,实行统一经营管理[3]。

3.3 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

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要走集约化、规模化和社会化服务道路,设置收费员和工程管护、维修人员,对供水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维修,定期保养,以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建立农村供水社会化服务保障体系[4]。

3.4 建立科学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为确保饮用水卫生标准,必须加强饮水工程的水源保护,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好水源保护区(水源周围50m半径范围内),严禁向保护区内排污和设置污染源,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工程的水源选择和竣工验收卫生学评价制度,确保水源水质安全。同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配有规范的消毒处理设施和消毒处理工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自检实验室建设,加大对水质卫生监测经费的投入,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5]。

4 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

4.1 在水源选址上,保证附近没有污染源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区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和污染防治要纳入有关流域、区域、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6]。要切实保护好农村饮水工程水源,应划定水源保护区,加强水源地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污染[7]。

4.2 提高水资源优化配置,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加强水资源保护统管职能,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水资源保护管理体制,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应用新工艺和新技术,提高节水、用水效率,实现对水资源优化调度和高效利用[8]。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应全面调查计算境内水资源数量,弄清地表和地下水天然资源和可开采资源,坚持地下水位观测和定期的水质监测,取用的水量应控制在多年平均补给量之内,不宜动用地表、地下储存的不可更新的水量,防止超采地下水造成饮用水源水量不达标,更要防止串采不良含水层的水,造成饮用水中氟、砷等有害物质超标[9]。

5 结语

安全饮水措施篇6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难点;措施

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过关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中,施工材料是工程的主要构成要素,所以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在实际施工中,由于施工企业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材料的质量检验不规范,经常出现见证取样,先用后检的现象,导致送检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到施工材料的质量,进而为饮水安全工程留下质量隐患。

1.2 施工工序不合格

由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建设会受到资金的限制,经常出现财政拮据的现象,所以在设计和施工中所投入的资金缺乏,就会影响到技术水平。因为设计方案不佳,在实际施工中,就会影响到施工技术。而施工企业为了节省成本,就会偷工减料,违反施工规范流程,导致工程的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1.3 制度建设滞后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农村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相应的有所进步,但是在饮水安全工程的制度建设方面还比较落后,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缺乏质量意识。现有的管理模式只是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对于饮水工程的长期运行缺乏预见性,所以在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方面不够完善,导致工程建设存在众多的质量隐患。农村饮水工程的用户没有专业水平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工程建设缺乏质量保障。

1.4 质量意识较差

近些年来,由于水利工程市场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自发组成的水利施工队伍,施工人员基本没有受过专业的技术培训,整体素质不高,所以质量意识较差。在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随意性较强,不能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标准执行,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导致工程质量问题频发,不利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发展。在工程的后期运行中,由于各项配套设施的缺失,村级管理的饮水工程没有专业管理队伍,导致维护不到位,饮水工程无法正常发挥应有的效益,丧失了饮水工程建设的目的。

2 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质量管理

2.1 严格把关工程主要原材料的采购质量

原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最直接的组成部分,施工材料的安全是保证水质安全的源头。工程中采用的原材料都要选购有资质的生产厂家的合格产品,且使用前必须经过取得产品合格证、签订供货合同、取样复检的程序。在材料验收过程中,遇到有质量问题的材料时,供应部门必应及时与供货单位协商沟通,根据原材料构配件质量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2.2 抓好工程施工过程,确保施工质量

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过程中,现场跟踪检查往往能够及时发现项目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和质量问题,因此我们可以采取现场跟踪检查与管理对工程质量进行严格把关。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资金缺乏的状况,建设方应拓展多资金筹措渠道,通过地方配套、群众集资等多种渠道进行筹资,确保工程款项到位。在施工图纸设计方面,可寻求条件好、水平高、技术过硬的高等院校研究所进行设计,邀请其来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量身订做施工设计,标注施工用材标准和配套设施型号。在监督管理方面,聘请专业人员对审核设计图纸,并负责制定对工程进料、用料、施工技术的验收标准,监督后期配套设施的安装调配。从施工方面说,应寻找技术过硬和信誉好的单位合作,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和职业道德水平。

3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难点和措施

3.1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难点

根据近几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运营管理,发现水厂在运营中常因工程质量造成管网漏水等情况,其成因:

一是 PE、PPR 管材热熔时间短或温度过高、冷却时间不够,致使在接口处漏水,甚至脱节情况发生;

二是 管沟开挖深度达不到设计深度,致使管材受上部外力挤压,使管子变形损坏(目前农村管网大多沿乡村道路铺设,如管沟深度不够,车辆在上部行使很容易造成管网损坏);

三是 土方回填不符合要求,在土方回填时,没有把砖碴、石子等捡出也易造成管子破坏;

四是 管件安装不规范,在施工中三通或弯头竖立,这样易造成管件上部回填土达不到设计高度,致使管件受外力挤压受损;

五是 管子过沟河没有采取防范措施,易受到人为破坏,造成漏水,而且还不易发现。所以在工程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技术管理。

3.2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技术措施

3.2.1 管网工程施工技术

一要严格按照管网设计图纸施工,不得随意变更管道铺设路线,如确需改变,要经监理工程师及项目业主实地勘察核实,如果不影响工程质量,又不增加管材使用量可作行适当调整;二是严格按照沟槽开挖设计技术要求施工: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沟开挖深度一般设计规定管径 D≤100 mm 管沟开挖度度为 0.70 m,100 mm

3.2.2 阀门井安装技术

对阀门井的安装,一是阀门井本身不能渗水,必须保证管道、伸缩节、阀门连接的密封性;二是自来水管道在使用过程中,管道会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压力,从而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抖动或沉降,要求给水管道与阀门井的连接方式要可靠,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抖动和沉降,而不会使水渗进井室;在管径较大时一般都采用铸铁阀门,铸铁阀门长期在水里浸泡,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或引起断裂,因此对密封性的要求更高;三是阀门井体、井盖的连接方式要牢固,并且阀门井口要稍高于地面,防止大雨或积水渗入井室里;四是阀门井埋设于地下的,要承受来自各个方向的不同压力,要求其承压能力要好;五是阀门井的位置选择上一定要选择在车辆及行人不易经过的闲置地方,因农村乡村道路和城市道路不同,自来水管线设计有固定位置,一般不受外力损坏,而农村道路则不同,如果把阀门井布置在道路上,极易造成车辆碾压破坏。

3.2.3 水厂电力工程安装技术

水厂电力工程涉及用电安全,一定要按设计图纸施工,高压电缆或低压电缆除埋设深度达到设计深度外,在沿铺设电缆方向要设置安全标志桩,一般每 30m 设置一个。电缆线、变压器及配用发电机组等设备要有出厂合格证,使用说明书等。

4 结束语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民生工程,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所以要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质量。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的难点和重点掌握。将工程设计和施工水平不断的提升,为农村水利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杨光钊,谢新华.浅论农村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建后管理[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2).

安全饮水措施篇7

【关键词】饮水安全;存在问题;改进措施;水质检测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乡镇和城市的生活、生产用水量逐年增加,一些城市、村镇供水紧张,缺水严重,原有的供水工程因水源不足或规模较小已不能满足用水需求,严重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为此,要依靠政府调控,将财政、计划、扶贫、民政的人饮项目进行捆绑,把农村供水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加大工程投资力度,努力开展水田林综合治理,保护植被,涵养水源。

一、农村饮水面临的主要问题

首先要调查清楚农村地区的饮水现状,地方政府及水利局应该组织有关专家和骨干在农村地区管辖范围内开展饮水现状调查,并对具有代表性的饮用水源进行抽样卫生安全化验工作。

对于仍延用传统井水进行取水的一些地区,由于水井没有调节水量作用,加上遇上干旱时节,水源经常枯竭,致使水量不足。虽然部分地区安装了简易的自来水或集中供水点,但由于当时限于资金的不足,工程设施简陋,工程供水能力差,加之管理不善,用水量严重不足等情况要据调查资料及化验报告显示,对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及水源保证率等方面的比重做到数据准确、根据翔实。多种因素交互造成的技术问题主要有:

1.工程设计规模偏大。目前农村供水工程平均的实际供水规模只占设计规模的1/3,造成工程供水能力的浪费,主要原因有:一是农村管网延伸需要一段时间,农民改变用水卫生习惯、接受用水付费还需要一个过程,用水量的增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二是《村镇供水技术规范》宣贯力度不够,工程技术人员对农民日用水定额的计算还存在误解,并且期望供水工程能尽可能满足未来新增的用水需求,超前量过大;三是全国有2亿多农民外出务工,他们全年有10多个月不生活在农村,造成供水能力过剩。

2.净水处理、消毒工艺不当或不全。据卫生部门统计,现行的工程中仅30%有消毒设施,高氟、苦咸水处理工程约有30%处理后水质不达标,其主要原因是考虑到农村供水工程面广、量大、单个工程规模小,《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8-2006)对农村地区日供水规模1000吨或者受益人口10000人以下的工程,在14项主要指标要求上有所放松,另外一个主要因素就是受投资有限的制约,对一些水质较好的深井水为供水水源的工程简化了净化和消毒工艺;二是一些高砷、高氟、苦咸水和微污染水处理工程,采用火山石、三氧化二铝等吸附措施的,吸附剂再生工艺相对复杂,总的运行成本较高,并且对运行环境、操作人员素质要求高,如果没有财政补贴,农村地区接受起来尚有难度。三是农村供水技术人员对一些正在转化成生产力的新工艺新技术还缺乏细致了解,而对高砷、高氟等特殊水质处理在整个供水领域还是在不断攻关的课题。四是农村供水工程以县为单位实施,部分工程由乡镇负责建设和管理,在净水处理设备、材料选择上视线优先,为了节省投资,往往是最低价中标,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小厂生产的质量不高的设备、管材进入农村供水工程,影响供水质量。

3.工程可持续运行面临挑战。目前农村供水工程水价只能勉强达到运行成本,主要原因是:一是受投资制约,部分工程建设时就因陋就简,先天不足,运行一段时间后维修费用高;二是水价不足以弥补成本,折旧、大修理费,连按规范要求的定期水质化验费用也难保证;三有些地方供水管网长,道路与村庄的建设以及耕作等影响,人为破坏加大,漏水损失大,维修费用高;四是在水价不到位、农村供水水厂分散、规模小、受益人口和用水量小,单方水运行成本较大,受农民经济承受能力及付费意识的影响,农民接受起来还有一定困难。

二、提高农村饮水安全措施

为使农村供水的水质符合国家现行《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1.保证水源的可持续性。水源布局要合理,既要考虑当前,又要考虑长远;既要考虑水量,又要考虑水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设一些高标准的水源工程,保证群众在特大干旱年份有水吃。要十分珍惜深层地下水资源,确需开采深层地下水时,一定要做到采补平衡,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要保证工程的可持续性。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和农民的承受能力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标准,建设资金要充足,工程要配套,质量要达标。在选择工程方案时要充分听取群众的意见,根据民意选择工程形式和建设方式。

3.要注意统筹规划,水量水质并重,防治结合:(1)加强对饮用水水源的保护。(2)加强安全饮用水工程建设,在供水设施简陋且饮水不安全的地方,可以建自来水工程;对水源受污染严重且恢复困难的已有饮水工程,更换新水源;对缺乏必要水处理设施的已有饮水工程,增加水处理设施。(3)加强水质检测建设。

4.加强用水管理,防止季节性供水不足。通过制度约束以及宣传教育,提高用水群众节约用水意识。在春夏季节加大对用水户的检查力度,严禁用水户用自来水灌溉,力争消除季节性供水不足的矛盾。

5.加大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水费收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争取足额收取水费,弥补管理经费不足。

安全饮水措施篇8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一、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之所在

(一)水质问题

水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农业生产。当前,由于基本设施、政府投入、饮水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等方面存在的诸多主客观因素, 致使一些农村地区的农民仍在饮用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地表水,农牧用水使用的是受到工业污染的河流水。

(二)水量问题

近年来, 工农业发展迅速, 无论是企业工厂还是居民农户都争相开发利用地下水, 虽然政府对此进行一定的治理,但是,利用程度远远大于管理力度,致使部分农村地区地下水位严重下降, 平时用水采用分段分村供水, 一遇干旱天气情况就更为糟糕。水量性缺水问题严重。这里面涉及地理、政府、农户个体等多方面的原因,虽然一些乡镇已经把自来水或其他供水管道通至村口、地头,但一些农户却存在思想上的误区,不愿意进行初投资或重复投资, 仍愿意使用原有的供水设施,如自挖的井水,但原有供水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需求,同时也造成了地下水的浪费。

(三)供水保证率问题

供水保证率是我国评价供水工程供水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由于不同地域供水工程的水源以及用水户存在着较大差异,所以,供水保证率的计算比较复杂。按照《体系》中的相关规定,供水保证率不低于90%即被视为供水基本安全。高标准、高质量的供水工程是获得稳定且较高供水保证率的前提。在我国的城市地区,除了个别城市由于特殊地理结构而会偶尔出现较低的供水保证率之外, 大部分的城市居民用水的供水保证率均能达到95%以上。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经济以及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 当出现诸如干旱灾情、蓄水工程调蓄能力偏低、地下水过度开采等问题时,便会产生供水破坏的现象,从而降低了供水保证率。

二、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饮水源受到污染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水源受到污染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主观原因方面,主要是在农业生产以及日常生活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虽然近年来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典范性的进步,但是,快速发展所留下的“后遗症”则正在慢慢发作,如畜牧养殖产生大量的动物粪便, 在得不到科学再利用的情况下被随意丢掷;农作物乱放或被燃烧;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化肥或农药; 工厂废弃物在没有被净化处理便被排出, 这些不良行为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了污染。

(二)资金投入不足

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工程,需要耗资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其中,资金投入所起到的作用最为关键也最为基本。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少许来自于社会捐款或群众自筹,资金支持主体较为单一。虽然国家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制定了专项政策予以支持, 如拨付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 免费提供饮水基础设备等等,但是,由于在地方政府这一级所出现的如农村多、面积大,配套资金匮乏等问题,致使很多农村的饮水工程建设滞后,农民资金来源较少,筹资困难。

(三)管理体系不完善

合理的建设是存在的前提, 而高效的管理则是使存在长久的保障。当前,我国广大农村在水利工程方面普遍存在着“重建轻管”的现象。对于政府来讲,建设是显示政绩的平台;对于农民来讲,建设的越多可能自己受惠的就越多。可是,在这个过程中, 一些在建设初期就存在着规划不科学不合理的“先天性缺陷”,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进一步误导了农民大众。其次,供水工程缺乏健全完整的管理体系。

三、保障我国农村饮水安全的对策

(一)加大对农村饮水源的保护力度

就近十年以来我国所发生的农村饮水安全事件,有近86.7%的事件是起因于饮用水源受到污染而造成的,所以,加大对农村饮水源的保护工作才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的核心。当前,舞钢市水库水质不佳,遇旱应变能力不足,所以,很多城镇或乡村更愿意选择使用地下水。因此,应当下大力气保护地下水源。根据“因地制宜、水源互补”的原则,可尝试构建三个地下水源保护区,依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的源头,应根据实际地理情况,在水源地通过种植树木、草被从而提高植被的覆盖率,以滋养水源。二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的直接补给区, 这一区域应远离能够产生“废渣、废水、废气”的工业项目,可考虑发展新型绿色农业。三级保护区即是水源地所在地,要建立地下水源头水量、水质、水位的实时监测系统,严格限制农户自挖水井或抽取利用地下水, 严禁农户、企业通过地下管道向地表层排放废弃物。此外, 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对农村饮水安全的宣传力度, 提高农民参与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增强保护水源的意识,增加对水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常识的了解。

(二)加大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多元融资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项目,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投资项目。就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讲, 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投资应主要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 另根据实际情况,辅以社会资金投入与农民自筹。目前,农村区域普遍存在水价过低的现象, 水价是乡镇基层供水事业发展的生命线, 水价制定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投资的来源,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以及滚动发展。虽然过低的水价在短期内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却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供水企业利润降低,收益远低于生产成本,严重打击了供水企业的积极性。所以,应加快对目前现行的供水水价管理制度的改革, 建立科学的水价政策和水费征收体系,政府可对供水企业进行财政补贴,并对企业的供水、水质监测、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程建设给予政策倾斜与支持。此外,政府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同时, 还要在拓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社会股份合作、贷款融资方面做文章,进行多元融资,积极对产权制度进行改革,采取产权流动、拍卖转让、租赁承包等方式将供水设施的基本建设以及供水站的管理更为科学化、合理化。

(三)尝试构建参与式管理模式

在目前世界范围内较为成功的农村公共饮水管理模式当属欧美国家, 政府一般不参与供水企业的管理, 主要是通过市场的自发调节以及民间机构或社会团体的运作来实现农村供水的良性管理。我国在农村公共供水供给的管理方面主要还是采取政府有关部门进行指导, 供水企业直接管理的方式, 这种方式虽然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农村公共用水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 但是在促进供水企业积极性、供水过程的监管方面缺失一定的主体。所以,建议成立农民用水者协会,会员由政府人员、供水企业以及农民组成,采取民主自律,自主管理且财务独立, 让农村用水的直接受益者直接参与供水管理,了解供水过程,增强其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发动和带动身边其他的农民共同参与到农村公共用水工程的建设中, 以减轻社会压力。此外,协会还会对政府部门以及供水企业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督促相关工作的有效落实。

(四) 加强饮水工程建设,确保质量

农村饮水工程是百年大计,是民心工程,是积德工程,过硬的质量是使其为农夫造福,为社会服务的唯一标准。所以,在饮水工程的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质量第一”放在第一位。首先要合理规划,契合农村的实际状况,最大范围内满足农民的饮水需求,杜绝为了政绩而乱建的现象。其次要严把质量关。无论是从工程项目的招标、施工队的挑选,还是建筑材料的购置、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均要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第三要创新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制。如何使得农村饮水工程获得健康可持续发展,让一代代的农民得到实惠? 唯有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按照有利于农民长期使用、饮水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的原则,明确工程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以村为单位的工程,可尝试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并实行自主管理;以跨乡村、跨区域的集中供水工程,要建立多方管理机制,实行有偿供水,合理收费。在工程运行机制方面,要积极向市场靠拢,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建立以水养水的新机制。

结语

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普遍存在,缺饮用水、水质差、用水难等,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已经成为推进新城镇化建设的掣肘点。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 消除农村饮水安全隐患,妥善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唯有正视农民的公共主体利益诉求,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提高农民的参与度。

参考文献

[1]刘超,蔡西湖.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 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01).

[2]刘立娟.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4,(01).

上一篇:预算控制策略范文 下一篇:新业态与新技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