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汇报范文

时间:2024-04-19 17:48:47

校本研修汇报

校本研修汇报篇1

为进一步增强教师参加研修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以远程研修为载体推进补校教学改革,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质量,河东补习学校创新研修形式,要求教师在观看网上研修视频资料后积极撰写作业、认真阅读其他学员相关作业、发表针对性评论的基础上,再以教研组为单位组成网下研修小组,以研修专题和当前补校学科教学实际的结合点为对象,以提高补校高效教学为目标,进行了热烈而有针对性的研修。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根据学科特点安排学校教干深入到各个教研组参加指导,参与研修。

为了更好的达到“以网上研修带动网下研修,以网下研修引领高效教学”的目的,今天业务校长张珩、教导主任密书胜、教导副主任尚连云全程参与了语文教研组的研修。

语文教研组全体成员在观看完视频资料后,集中撰写各自的作业,然后由担任指导教师的刘佃凯老师与宋春联老师整理各自担任指导教师的网上班级学员作业的精华发言,组织老师们交流、学习,然后针对补校教学实际进行消化、吸收。针对今天有关“积累”研修专题,我校语文教研组集中研修了XX届课前语文的内容、序列、实施方法与注意事项,提高了研修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提高了研修的实用性,有力地推动了我校高效教学工作的进展。

通过“以网上研修带动网下研修,以网下研修引领高效教学”的实践,河东高考补习广大教师进一步认识了此次培训的意义和对学校发展、学科发展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为下一阶段的培训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校远程研修学习汇报2

随着远程研修的推进,在“以网上研修带动网下研修,以网下研修引领高效教学”的研修指导思想的强力推进下,我校远程研修务实性在增强,教学的实用性在加强,许多教学中的难点、疑点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必将推进研修后我校教学与管理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今天,我校领导全程参与了英语教研组的研修,参与英语学科“高中英语新课程复习教学与运用能力培养”的专题学习、讨论,敦促教师完成当日作业,然后和语文教研组老师一起学习该专题的精华作业,然后结合我校英语教学的实际,进行了热烈而务实的讨论。

学校远程研修学习汇报3

随着远程研修的推进,河东高考补习学校教师教干的研修热情越来越高,许多人已经不满足于观看视频、撰写作业、提交评论,而是如饥似渴的认真学习班级简报与课程简报,从这两个简报中学习系统的知识,汲取有益的经验,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学习与教学实践。

指导老师和各个学科组的教研组长也适应形势需要,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地把各个学科的精华作业与专家的指导整理出来,编辑成学科学习资料,供每个学科的老师学习,极大的增长了各个学科教师的理论水平与业务水平。

在语文组的研修、学习中,李刚老师说:“没有学习就没有提高,没有借鉴就不知道差距,只有努力取人长才能补己短。随着研修的深入,感觉自己每一天都想在成长,每一天都在提高,每一天都越来越对自己不满,感觉自己如果不学习就会落伍,不学习就不适应新形势下的教学需要。”这是河东高考补习学校每一位教师教干的心声,是河东高考补习学校教学与管理效益不断提升的根本原因。

校本研修汇报篇2

[关键词]英语专业 词汇学课程 历史回顾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2-0059-04

一、引言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和实体表征,是语言实践(听说读写译)的重要基础。历来的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都对学生的词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但学生的词汇学习往往处于自发状态,缺乏早期专门系统的课程学习和指导,英语专业的词汇课程研究也始终是一个比较薄弱的领域。从目前的研究状况看,关于英语专业学生词汇学习的课程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词汇学”方面,但已有研究大多关注教材或教法,缺乏对课程设置历史轨迹的追寻,也没有较大范围的实证调查。本文基于外语教育史和国家英语专业教学指导文件,对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予以追寻,利用网络平台对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总体状况与具体维度予以探析,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视角来审视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发展状况,以此扩展和丰富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研究,为词汇学课程改革提供历史与现实理据。

二、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回顾

高校外语专业教育史料表明,解放前我国高校外语专业教育“重文学轻语言”。建国后,仿效前苏联模式重视语言理论教学成为词汇学课程得以独立设置的重要契机。这首先体现在国内的俄语专业,然后推及英语专业。我国于1955年在苏联专家协助下制定了三、四年制俄语专业学计划,弥补了我国无学计划的空白。其中现代俄语理论课包括语音学、语法学、词汇学等。国内大学外语专业开设词汇学课程沿袭了苏联高校外语专业的做法。这与当时中国大陆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开展向苏联学习、与苏联进行全面合作所形成的苏联教育模式这种时代大背景密切相关。

我国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历史肇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期。南京大学已故著名英语教授陈嘉先生于1983年12月在为《现代英语词汇学》所写的前言中明确指出:“我国英语教学……关于英语词汇的规则一般都并入英语语法中讲授,仅占语法的一小部分。解放以后,传人苏联斯大林语言学学说,语法和词汇被并列为语言的两大组成部分,而苏联高校内英语词汇学独立设课讲授的方法,也同时介绍到我国各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北京外国语大学是国内较早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的院校。根据《北京外国语大学志》,早在1951年,北外英语系就建立了基础英语、口语、翻译、词汇4个专业教研组,在一定程度上为词汇学设课做了前期的准备;1956年2月,北外英文系在苏联专家杜陆尼娜的指导下率先开出了一些语言理论课程,比如语言史、文体论、理论语法,词汇学课程则由著名语言学家许国璋先生负责。

尽管建国后有关部门颁布过一些关于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文件,但具有实质内容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颁布的。相关研究表明,教育部在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之后的1978年12月制定并完成了3个不同类型(外语学院、综合大学和师范院校)的英语专业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这些文件在课程设置中都将英语词汇学作为语言类选修课程,对该课程的开设学期与课时分配也做出了一些说明,比如规定词汇学可开设在高年级,课时为36。

1983年12月初,高校外语教材编委会英语编审组和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在北京召开的25所高校外语院系代表参加的英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座谈会对高年级教学的主要任务及设课的指导思想、高年级的课程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会议认为,读写译和文学、英语语言学基础作为必修课程,而其他文学、文化课程和词汇学、文体学等可列为选修课。显然,在20世纪80年代,词汇学仍然是作为英语专业高年级的选修课程之一而加以设置的。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英语词汇学作为高等院校英语々业课程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很长时间没有自己的教材,且开课的院校亦寥寥无几。直到80年代中后期,该课程才逐步走向普及与繁荣”。因为这个时期出现了多部由我国学者自行编写的英语词汇学教材,比如汪榕培和李冬的《实用英语词汇学》(1983)、陆国强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3)、林福美的《现代英语词汇学》(1985)等,这使词汇学课程得到了较大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规定,除了语技能(阅读、写作、翻译、学十论文指导)为必修课,其他关于语言、文化、文学的课程都作为选修课。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言学概况、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都是作为语言学类选修课程来设置的。大纲对选修类课程的教学目的、课程实施(课程描述、课时、教材、教法和测试)给予了简要的描述。

2000年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为指导思想,将英语专业课程分为英语专业技能、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三种类型。其中英语专业知识课程是指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将语言学概论、英美文学、英语国家概况列入必修课;关于语言、文学、文化的具体分支学科课程则作为选修课程,比如英语词汇学与英语语音学、英语语法学、英语文体学等均列人选修课程。但就这些选修课程如何开设,大纲并未做出进一步的规范。

除了上述普通高等教育英语本科专业可开设英语词汇学课程之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我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英语专业(本科段)也将英语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类课程加以设置,旨在培养和检验自学者词汇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际语言能力。

综上所述,根据建国以来国家关于英语专业教学的指导性文件,词汇学始终属于英语专业语言(理论/知识)类选修课程,但缺乏关于其作为选修课的具体规范。比如,从课程论的角度而言,选修课程还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但以往文件都未做出任何阐释。国家已有关于英语专业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对于词汇学课程作为选修课的规划,使各个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词汇学课程设置上有了很大的弹性,这可从下而的调查数据中得到反映。

三、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现状调查

2000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给出了英语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参考性和指导性方案,但同时也指出:“各校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知识课程和相关专业知识课程进行调整,确定教学时数,开设时间和教学内容。”那么,英语词汇学课程在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的开设情况

究竟如何?针对此问题,笔者于2010年12月采用网络调查方式,对国内本科院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简介或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收集。鉴于一些高校没有提供网络版课程设置信息,笔者最终获得国内54所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详略不等的基本数据。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对国内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状况进行描述与分析。

(一)词汇学课程设置总体印象

近年来,有两项研究对个别省份或部分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状况有所报道。比如,乔相如借助调查问卷对湖北省17所高校的340位学生和12位教师(共计352人,实际332人)进行的英语词汇学教学现状调查发现,英语词汇学课程目前在湖北省高校的开设比率较高,但也有少数学校没有开设该课程。郝红梅基于全国各地115名英语专业教师和全国11个省市42所高校的42名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关于我国各类高等学校(外语类、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英语专业课程设置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高校英语专业英语词汇学课程的开设比例为62.3%,但该课程在不同类型院校英语专业的开设率存在差异:外语院校38.1%,师范院校84.2%,理工院校68.0%,综合性院校65.6%,重点院校58.1%,一般院校70.5%。重点大学和外语院校词汇学课程设置比率明显低于其他类型院校,这可能与前者学生的英语水平整体高于后者有着直接的关联,也反映了学校层次与课程设置之间的关系。

从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历史发展来看,由于建国以来国家指导性文件并没有要求各个院校必须设置该课程,所以该课程的实际设置与否完全是南院校自行决策。本文基于网络调查的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涉及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4所院校,已有调查(乔相如2009,郝红梅2009)与笔者的研究都表明,词汇学课程在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都占有一席之地,这也反映了英语专业教育对词汇学课程教学的重视程度。

(二)词汇学课程设置具体情况

1 课程名称使用

从本文调查情况来看,97%的院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采用了“词汇学”或“英语词汇学”的名称,仅有个别院校使用了其他称谓。比如,中国科技大学设置了“实用英语词汇学”,“实用”二字彰显了该课程指向语言实践和指导语言运用的价值取向。再如,西北师范大学英语专业课程计划中有一门“英语词汇学习”课程,其课程内容提要是:学习词的基本概念、词义的演变、词素、构词法、同义词、反义词、词义与语境、成语、美国英语与英国英语、词典学等。据此可以认为,该课程即为“英语词汇学”课程。不过,该课程的冠名也体现了一种课程价值取向,即希冀该课程有助于促进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与发展。

此外,吉林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设置了“词汇语义学”课程。显然,从学科关联来看,词汇语义学既是词汇学的分支和细化,也是词汇学与语义学的交叉。词汇语义学虽然仅仅是在两所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中得以体现,但也反映了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有进一步细化的趋势。

2 课程类型定位

基于课程管理方式和学生学习选择自由度,课程可以划分为必修和选修两种类型。一门课程属于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其定位是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学生需求分析来确定的。必修课是指确保人才培养规格的强制性修业课程,往往包含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核心课程和主干课程;选修课则是扩展学生学科和知识视野、培养其在特定领域的兴趣、偏好以及未来职业发展指向等方面的拓展性和发展性课程,可细分为指定/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选修课通常与一个专业的学科类课程或方向/倾向类课程相关联,因而成为模块课程的有机构成。词汇学作为必修课或任选课,反映了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以及对学生学习权利和自由的考虑。

那么,国内高校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型定位情况如何?已有专题问卷调查表明,一些省份的高校(如湖北省)开设词汇学课程,其课程类别或者作为专业必修课程,或者作为专业选修,但必修比率高于选修比率。而基于更大范围的相关问卷调查则显示,在开设词汇学课程的院校中,必修类型比率为26.5%而选修类型比率是73.5%;英语专业学生对词汇学(选修课)的选择比率则在54.8%。

本文所调查的52所院校(共54所,其中2所院校缺乏课程类型信息)中,词汇学课程作为必修类型的院校仅为8所(15.38%),其余44所(84.62%)院校的词汇学课程均为选修类型。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程,除23所高校的词汇学课作为选修课的具体类别信息不明而无法做进一步的分类和分析之外,5所高校将词汇学归人专业“任意选修课”,16所学校把词汇学作为英语专业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经贸英语、法律英语、双语、翻译等方向的限制选修课。

词汇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学科,对语言学习和应片具有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和价值。现行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建议,将作为英语专业知识核心的语言学、文学、义化各取一门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将基于三类学科领域的分支学科的课程作为选修课。这种课程安排,从保障专业教育的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的习得、遵循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认知流程以及考虑专业教育课时的分配等角度来说都是较为合理的。总体而言,本文所调查的多数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设置的类别定位与既往和现有的英语专业教育国家指导性文件所拟定的课程类型定位基本上保持一致,即将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选修课程加以设置。至于一些学校自行将词汇学作为必修课程予以设立,从英语专业课程体系的建构和学生词汇习得和发展需要的双重角度去审视,仍然是一个值得进一步探究的话题。

关于词汇学作为选修课的具体划分,相对于强制性的必修课,任意选修课赋予学生的学习自由度最大,可以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意愿。学生可以在任意选修课模块中自南选择欲选修课程,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但调查所涉及的词汇学作为限制选修课的设置却存在一些问题。(1)词汇学课程在同一学校英语专业的某些方向开设而另一些方向却没有开设。那么,词汇学课程是否适合于英语专业的某些专业方向而不宜另一些专业方向的学习?词汇学课程是否具有专业方向区分性?是否在学习对象上应该窄化?依据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现行大纲关于英讯专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要求,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各地高校英语专业大都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英语专业的方向/倾向设置呈现出多元格局。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案也根据专业分流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设计,但课程设计的专业方向性区分却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话题。(2)个别学校对词汇学课程在相同专业不同方向的模块课程中给予不同的课程类别定位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现象。比如,某师范大学的“英语词义学”和“英语词汇学”在师范类和非师范类课程计划中的课程类型划分就出现了既是限定选修课又是任意选修课的情况。课程类型如此划定的依据是

什么?显然,这种课程设置既缺乏词汇学与词汇学习的关系考虑,也没有课程论的相关依据。

3 课程时间分配

一门课程的设置时间,其内涵包括开设课程的学期划定、每周课时、总学时以及学分赋值。目前,国内高校英语专业词汇学课程开设的课时分配情况如下:

(1)学期分配。在21所提供相关数据的高校中,词汇学课程除了1、3学期之外均有设置,其中在高年级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有16所,在基础阶段设置该课程的有5所。由此可见,词汇学课程的学期安排大多在大二三或大四。该课程的学期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词汇学课程作为专业知识课理论性较强的特点所决定的,也与部分高校英语专业将该课程与高年级专业方向设置有一定关系。至于部分学校将词汇学课程下移至基础阶段则可能与该课程的实用性价值定位有关,即希望尽早通过词汇学理论的学习来指导和促进学生的词汇学习。

(2)学时规定。调查证实,词汇学课程周学时为2。由于各个高校学期教学周数存在差异,因此调查中发现词汇学课程每学期总课时在各所高校中少则24学时,多则56学时,但以30-36学时居多(18所高校)。由于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局限――倾向高年级阶段以及大多历时一个学期,所以该课程的学时有限。

以往有些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涉及对词汇学课程学期和学时的规定。比如,教育部于1978年颁发的三个文件都有相关描述:在《外语学院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作为语言方面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总课时为36,在三四年级开设,但具体学期未作规定;在《综合大学英国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词汇学被安排在5-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72;在《高等师范院校英语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试行草案)》中,将作为选修课程之一的英语词汇学设置在第6学期,周学时2,总学时369。此外,1990颁布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对所有选修类课程的课时做出过指导性规定:周学时为2,开设时间为一个学期。从目前国内部分高校英语词汇学课程设置的学期分配和学时规定调查来看,其情况与以往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文件的相关规划基本一致,即词汇学课程在高年级设置,历时一个学期,每周学时为2。

(3)学分赋值。学分制是基于选科制而产生的一种将课程学习时间换算成学分、学生修完该课程考核合格即可获取该课程学分的课程管理制度。因此,学分是指学生成功地完成某一课程学习所获得的分值,是用于计算学生课程学习量和达到合格标准的一种计量单位。从相关研究来看,基于规定学习量和考核合格底线的学分制在计分方法上较为简单易行。比如,潘懋元认为:“每门课程每周上课一学时,自学二学时,修满一学期,经考试及格,即可获一学分”;也有研究指出,国内“大学选课和课程学分计算的差异不大”,“大约16个学时计1个学分”。相关研究似乎都倾向于将一个学期的课时量转换为一个学分的标准。在本文所调查院校中,除词汇学课程在临沂师范学院和西北师范大学的学分为3、河南工业大学为1.5学分之外,其他院校均为2学分。这表明,绝大多数院校对一个学期的选修课的学分赋值定为2个学分。由此可见,课程学分赋值的具体标准可能与各个院校规定的学分制度及其专业教学计划有着直接关系。

四、结语

要认识现实必须首先了解历史,历史研究是作为现实研究的基础并为现实研究服务的,而且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是任何系统研究的基本向度。“当我们在进行任何一个重要的教育问题研究时,必须对该课题进行纵向的历史研究和横向的现实研究”,“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正是我们探讨任何教育问题应把握的两条基本线索”,“只有使二者结合,才能理清事物发展的基本线索,抓住事物发展的各个环节阶段和联系”。这是进行教育研究时必须掌握的一个基本思路,也是本文开展研究的逻辑起点。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工作小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试行本)[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0

[3]林福美,现代英语词汇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5

[4]汪榕培,英语词汇学在西方开始引起重视[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

[5]王文斌,从词汇学研究走向词汇语义学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9,(2)

校本研修汇报篇3

坚持科学发展和以教师为本的理念,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为重点,紧密结合本校教育教学工作实际,面向全体,突出重点,通过集体培训、学科教研、教育教研和个人研修等多种形式,开展校内学习活动和研究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培养一支师生高尚,业务精湛,创新力强,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二、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

1、学校现有教师105人。退休45人,约占40%;中青年教师60人,约占60%。

新学年,初、高中所有年级均已进入新课程实验,在课改实施中,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逐渐改变,课程建设逐步加强,但仍然有许多矛盾和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2、近两年学校有不少中青年骨干教师被国办校招走,补充进来的多是新毕业的大学生,缺乏教学实践经验,必须加强培训,才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3、学校有的学科组,青黄不接,缺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培养亟须加快、加强。

三、校本研修目标

1、通过培训使新参加工作的教师基本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2、采取各种措施加大各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的力度。

3、通过学习、培训、实践、反思,进一步改进与加强教师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统一,教学策略的把握,有效地推进高效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

4、以师为本,充分发挥学科组作用,提高校本教研的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四、研修内容与措施

1、进一步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上学年我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上有进展、有成绩、有实效。在总结经验,找出问题的基础上,本学期要进一步加强。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单位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它有利于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有利于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改进教师教的方式和学生学的方式,全面提升育人质量,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校本教研工作的直接领导是教务处和德育处,由主任或主任指定的教导员专门负责统筹领导。

校本教研分两个层次进行: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学科集体备课组。

校本教研的内容:一是研究学校中真实的教育教学问题,是从学生的发展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的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和汇集的现实问题;二是认真研究教师本身的问题,教师如何利用教研,发展教材,拓展知识领域,落实三维目标等等;三是研究学生,研究学情,研究学生的发展过程;四是研究我校多年推行的“师生共创优质高效课”怎样不断发展,特别是在“共创”上有突破性进展。

校本教研开展的实效,教研组长和备课组长的责任心,组织能力,业务水平是个关键。组长要不负重托,切实履行职责,为学校发展,为学校提质创优再立新功,并在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和威望。

校本教研开展要全员参与集体互动。强调学习气氛和争鸣氛围,形成全员参与,互助碰撞的动态过程,要求全体参与教师准备充足,畅所欲言,在观念、方法的碰撞中,升华教育思想,丰富教学艺术。

校本教研要有认真思考研究而后制订的教研活动计划,并保证认真实施。

校本教研要有时间的保证,现每学科都有一天不排课,学校要用足区教研之外的时间,保证专时专用,保证校本教研每周平均3课时。

校本教研可搞跨学科共研与交流,探讨共性问题,促进各学科的整合增效。

校本教研在期末要搞汇报展示交流,学校将奖励确实做出成绩的学科组与备课组。为此两处要有可信的资料积累与情况记录。

2、加强学习,提高认识,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实验

在课改工作中,坚持边学习,边实践,边反思,边改进的原则,促进教师更新观念,提高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本学期继续组织教师进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考试方案、选修课开设、学分管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的学习和研讨,深刻理解领会课改精神,认真贯彻落实课改要求,做好新课改首届高中毕业班选修课开设与高考复习工作,探讨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3、以师生共创优质课为载体,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

本学期要继续抓住集体备课教研、课堂教学实例研讨和个人总结反思三个环节,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关于高效教学的指导意见,落实“课标引领,狠抓基础,设问启发,讲练结合,当堂反馈”高效教学的五点要求,注重教学实例的分析和研究,通过解决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开展青年教师汇报课和师德建设敬业爱生汇报活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创造条件,搭建平台,培养典型,促进教师队伍建设。

4、坚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提升教师科研能力

认真进行学校承担的天津市“十一五”科研课题《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与研究》的探索与实践,组织各科教师结合学科特色,研究设计具有学科特色的研究性学习课题目录,供学生自主选择,逐步形成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坚持进行德育课题,区项目带资金课题,教师个人承担的各类科研课题的研究与探索,认真进行课题阶段研究的汇报交流工作,积累实验数据,撰写论文报告,推动学校教育科研的进展。

五、研修时间与形式

1、教师平时自学,提倡自主反思。听课全学期不少于10次,用电教手段上课不少于5次。学期初制定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措施,期末总结发展成果和不足。

2、学科组教学研究活动全学期不少于6次。时间在教研活动日无全区教研活动的半天。按学科组计划中所确定的专题进行研究。

3、集体备课活动原则上每周一次,全学期不少于12次。时间在教研活动日无区级、校级活动的半天,内容按集体备课计划中的具体安排进行。

4、集体培训活动。开学初按全校统一安排的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和研讨。期中考试后按年级进行分析和研讨。市区统考或模拟考试前,适时对有关科目的教师进行培训和研讨。结合落实新课程实验的具体项目:如学分认定、社会实践、综合素质评价等在相应的范围内进行培训和研讨。期末按不同的范围和层次进行总结考核。

5、每学期举办青年教师培训班,时间为每周二下午第三节课,参加人为新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

校本研修汇报篇4

Abstract: Small-scale sergea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ilitary academ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mall-scale sergeant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 The tutor system and the specific matters in various teaching links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and the tutor system is applied to the course XX Test Equipment Maintenance and good teaching effect has been achieved.

关键词:导师制教学;职业技术教育;小规模;设备维修

Key words: tutor teaching system;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education;small-scale;equipment maintenance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1-0180-02

0 引言

随着军队院校改革的逐渐深入,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将逐渐成为军队院校的重要教育模式。职业技术教育与当前的学历教育、升级培训、轮训相比,具有专业指向性强、学习针对性强等特点。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很多专业的学员数量偏少,且学员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将来的任职岗位也比较明确。

本文针对军队院校小规模(≤5人)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提出导师制教学在这种教学对象中的应用方法和过程。本文描述的小规模特指学员数量小于等于5人。

1 小规模职业技术教育对象特点分析

1.1 学员数量偏少

由于装备自动化、计算机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专业所需的岗位大大减少,再加上某些专业装备少,导致了军队院校很多专业的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数量少。因为学员规模变小,师生之间彼此的关注度增加,互动性势必增强。

传统教学形式往往限制学生的表达自由,师生互动很难展开。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习惯接受知识的灌输,其思考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参与意识都会大幅萎缩[1]。而导师制教学将师生双方置于一个平等位置,为自由教育创造条件。

1.2 任职岗位明确

职业技术教育学员是经过初级预选士官培训,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本专业优秀士兵,对部队和装备有一定了解,而且大部分遵循“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原则,即所学专业就是将来的任职专业。学员的学习目的非常明确,往往对部队实际问题有一定的思考和看法。

1.3 基础知识差别大

根据往届初级预选士官学员情况,职业技术教育学员的学历从初中、高中到中专、大专、本科都有,所学专业相差也比较大,这就导致学员的基础知识差别比较大。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很难根据学员的不同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讲解,而导师制教学则可以打破“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针对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指导和讲解,提高教学效果。

2 导师制教学模式

导师制教学是最早源于牛津大学的一种教学模式[2]。这种教学模式主要以导师布置选题、学生课前准备、撰写论文、师生辩难、课后总结为主要环节,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初的牛津大学所开展的导师制教学主要应用于学术研究教育领域(相当于研究生教育),但是由于这种教学模式的思维方式、组织形式与职业技术教育有相似之处[3],所以同样适用于小规模职业技术教育。

导师制教学属于一种典型的小规模教学。采取的是导师和学生“一对一”或者“一对多”(一般不超过5人)的对话形式,而军队院校存在大量的小规模专业,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导师制教学比较适合于小规模职业技术教育。导师制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2.1 论题

首先,导师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布置论题,每个学员的论题可不相同,也可分组完成。论题可由教员指定,也可由学员自定,但每个论题都应紧密结合部队实际问题和课程内容。论题的选择不宜过于笼统,也不宜过细,既要考虑学员的专业基础,也要兼顾学员的课下学习时间。

2.2 调研

学员根据上述论题,展开课下调研,学员调研方式如图2所示。

调研分为文献查阅和专家咨询两个部分。在文献查阅初期,教员可以为学员讲解参考文献范围、关键词、文献查找方法、文献阅读技巧等内容,也可由学员亲自查找,充分发挥学员的学习能动性。在专家咨询初期,教员要向学员提供专家咨询的问题准备方法、专家范围、部分专家联系方式等,为学员提供咨询条件。学员调研又可分为分组调研和单独调研两种。分组调研需要组员之间相互协调,完成调研的分工和汇总,这种调研方法比较适合文献、专家数量较多,且论题有明显方向区分的情况。分组调研不仅可以完成调研任务,而且让学员体会协作研究带来的乐趣,锻炼学员合作研究精神和团队意识。单独调研主要是由学员单独完成论题调研的过程,这种调研方法比较适合论题方向单一,文献、专家较少的情况。单独调研对于提高学员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有重要作用。

2.3 形成报告并汇报

学员根据调研的结论,形成一个完整的报告,报告内容应包括:论题意义、论题研究现状、论题解决方法、结论、参考文献等内容。

根据报告内容,学员应以多媒体(如PPT)的形式在课堂上汇报报告内容,根据学员数量,汇报时间应控制在w以内,w为:

w=80/n-h(1)

式中:n为学员数量;h为质疑询问时间,一般5min?燮h?燮10min。

2.4 导师质疑及学员现场解答

导师针对论题中的盲点、误区、模糊薄弱处进行随机质疑并发问,要求学生现场作答。在学员汇报过程中,导师可以不断插入连环性提问、追击性反问与诘问,向学生不停地“发难”,以促使激烈辩论的展开,将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也可以采用课堂辩论的形式,让不汇报的学员也参与到“发难”环节中,进而达到探究性教学的目的,使得学员对某些具体问题有深入的了解。

2.5 导师总结

导师根据学员的汇报情况,对学员调研情况、论题的把握程度、汇报的规范性等方面进行总结,总结应以鼓励为主,但对抄袭、态度不端等行为应及时指出。

3 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应用

本文以某专业《XX测试设备维修》课程中的“XX测试设备艇员级维修”一讲为例,论述导师制教学模式的应用。

①教学目标:

描述艇员级维修工作要求,说出XX测试设备舰员级修理工程范围,阐述XX测试设备维修保养相关规定。

②布置论题: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员(4人)具体情况,将学员分为两组,分别布置论题如下:

第一组:艇员级维修与保养工作要求;

第二组:舰员级修理工程范围。

目的:在满足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密切结合部队实际问题,找到当前艇员级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③调研范围:

包括学院图书馆、军网资源、教研室相关专业教员、副艇长班相关专业学员、艇员队相关专业人员。

④准备时间:

一周。

⑤课堂汇报:

第一组汇报内容:艇员级维修保养工作要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组:XX测试设备维修工程范围与建议。

在汇报过程中,汇报组与导师、不汇报组形成了针锋相对的“两派”,针对“载弹值班艇员维修程序复杂”、“艇员维修责任不明确”、“战时要不要突破艇员级维修范围”、“艇员级维修训练不足”等部队实际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对艇员级维修的相关问题有了深刻的了解,教学效果非常好。与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相比,教学效果有了明显提高,对比数据如表1所示。

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导师制教学方法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明显好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

4 总结

通过实际应用,可知导师制教学方法在小规模职业技术教育中的教学效果比较好,这种教学方法提倡跟踪式的“诊断性提问”以及带有压迫性的反问与诘问,此类提问往往都是就敏感问题而发,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由于学员任职岗位明确、基础知识差别大,需要针对不同的学员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就需要教员课前详细了解学员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导师制教学方法不仅可用于小规模职业技术教育,对于人数较多的课堂,通过分组的形式也可以将这种教学方法引入课堂。

参考文献:

[1]黄文博.导师制教学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3,34(708):45-47.

[2]刘平国.高职院校建立思想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7,10(196):82-83.

校本研修汇报篇5

【关键词】蹲点调研 有效调研 校长资格培训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255-02

校长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面临一些陌生的教育情境,需要校长在最短时间内开展调研、迅速掌握信息,并对进行处理,发现问题症结并给出对策。为了帮助校长具备此项工作技能,在校长培训中我们尝试“蹲点调研”这一培训方式,取得一定成效。现结合具体工作,谈谈笔者对有效开展蹲点调研的思考。

一、从调研目标看“有效调研”

调查法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是研究者从一定的研究目的出发,深入教育实际,有计划地、有系统地向有关人员收集关于研究对象的资料,从而达到了解事实、发现问题,并解释有关现象的发展趋势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的一种方法。

蹲点调研是在某所学校开展的调查研究,即以某所学校在学校管理某个领域开展的实际工作作为案例,进行深度剖析。因此,蹲点调研的目标至少有两个:一是结合所蹲点的学校,对所要探究的问题的实然状态有所理解,并对后续的行为改进提出有深度的建议。二是对调研的技术有所掌握。具体来说包括:学会如何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研究应遵循哪些研究伦理、采取哪些手段、如何对研究问题进行分析、如何撰写研究报告等。

基于这样的目标,在选择蹲点学校时,我们就不必拘泥于示范性学校,学习的任务也不止是学习示范性学校的先进经验,而是要通过有效的研究手段获取有价值的、真实的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在评价调研成效时,也不能被蹲点学校成功经验所遮蔽,而是考察研究者是否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手段获得最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对研究主题有更深入的理解,即也原有基础上是否有所生成、有所构建。

二、确保“有效调研”的实践策略

1、对蹲点调研的基本内容进行框定

调查研究的内容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一是确定调查研究的主题,即设计研究内容让学员围绕着一定的主题进行调查研究。因为学校的工作涉及方方面面,作为学校外来者的调研人员很难在短期内对学校的各类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解,为此,实施短期的蹲点调研最好实现确定调研主题,让所有参与调研的人员围绕着主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调研。第二个层面是确定具体调查研究的内容,我们根据调研报告撰写格式,将调研的内容大致分为学校在*主题方面的基本做法、成功经验、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后续改进的建议四大方面。

三、对调研方法进行范例指导

当前教师队伍中接受过教育科研方法专门训练的老师并不多,为此,在校长培训课程中,需要对调研方法进行介绍。

例如,在活动实施方案中,我们向学员们推荐了实地观察、听取学校领导汇报、设计问卷对教师、中层干部、校长等不同的教师群体进行问卷调查、与教师、学生座谈、查阅文献资料、观摩课堂教学、参与教师的教学生活等调研手段。考虑到不同的调研主题所采取的有段有别,我们在调研之前,除了总体介绍之外,我们还出示了一所学校的调研方案,帮助学员理解设计思路。

1)根据调研主题选择调研对象

如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专项调研时,需要对分管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学生进行调研。而如果调研主题是学校校本研修,则需要对教学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研组长、普通教师进行访谈交流。

2)根据调研主题选择查看的文献资料

因为大多数被蹲点学校对外来者总是抱有一定的戒备心理,不会主动地呈现自己的问题,因此调研中经常会发生很多必要的资料没有提供的现象,为了确保调研的有效深入,在进入调研现场之前,调研组在调研方案中必须明示需要调研学校提供的文档资料,而不至于被蹲点学校牵着鼻子走。如对学校的校本研修进行专项调研时,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有:学校校本研修三年规划、年度(学期)研修计划、研修总结、各教研组的研修计划、学校针对不同教师层次制定的研修方案、研修活动记录,研修课程资源、教师研修反思日记等。

3)根据调研主题搜集或自创调研工具

调研之前,需要对调研主题进行学习,尤其是对理想的目标状态有清晰的把握。而要了解理想的目标状态,可以参照一定的工具。例如在对校本研修进行蹲点调研前,事前查询全县校本研修考核评价表,明确理想的校本研修需要达到的具体指标。在进行德育工作调研时,可查看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目标管理考核中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等。但是不能迷信调研工具,尤其是对学校在规定动作之外的一些体现学校特色的成效,要积极予以肯定。

4)对问题的表述方式进行指导

调研之前,最好根据调研主题设计要调研的问题,并且考虑适当的顺序,问题不能重复问、不能跑上来就一个难题难倒别人,而是要像唠家常一样循序渐进地引导调研对象进入角色并主动应答。同时还要考虑适当的提问方式,例如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在对教研组长进行调研时,先是问“你们日常的教研活动中碰到的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有个别组长始终一言不发,估计是不愿意把问题公告与众。于是,调研组巧妙地换了提问方式,变成“你理想中的教研活动应该是怎样的?”这一问才使得所有教研组长都打开话匣子。同样的问题,不同的问答方式,起到的效果却大相庭径。

3、对调研伦理做必要的提示

培训班中开展蹲点调研与教育行政部门开展调研有本质的区别,行政部门多是检查工作,给予等级评分。而培训班搞蹲点调研是要挖掘学校的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借助调研组的团队合力来分析问题,引发思考,训练思维、帮助学校解决难题。因此,调研人员要秉持积极、谦和的工作态度,进入蹲点学校之后,不能时时去抓问题,而是善于躬身求教,引导学校不断地展现成功经验,提升他们工作幸福感,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当面对学校所遭遇的困惑时,不吝惜将自己所知的成功经验与调研学校共享。在调研活动之后,要尽快完成蹲点调研报告,并反馈给蹲点学校,为学校改进提供有益的参考建议。

4、精心策划经验交流会确保培训成效

调研后的深度交流包含两个环节,第一是调研组内成员在调研活动之后,合作完成调研内容记录册。调研活动记录册的具体项目有:调研活动方案设计安排、调研学校基本情况、成功经验(案例)、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改进的对策、调研后的感受。

第二环节是由各小组选取代表交流蹲点调研的成果。交流汇报分两阶段展开,第一阶段中,我们要求同一调研主题的学校先进行组内交流。在组织分配调研主题时,我们预先安排好2-4个学习小组调研同一类主题,例如校本研修主题,我们有四个组分别去幼儿园、农村初中、示范性高中、九年一贯制学校进行蹲点。这样便于同一主题的研究小组对比借鉴别组的经验,例如如何组织调研活动,如何采集信息、如何对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的。第二阶段是班级交流,就是同一主题的调研小组选派一组进行班级交流,这样最后选派的班级交流的小组都介绍不同的调研主题,班级学员既有点的深入、又有面的把握。

而深度交流中,我们不仅仅是让小组代表介绍调研过程和收获,还安排了台上台下互动交流的环节,台下学员可对汇报者所述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发问,组员可以帮助汇报者现场作答。发问有不同的类型,一是对不明白之处进行追问,力图了解更详尽的信息。二是对调研者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性建议。例如,象山二中组在介绍学校德育管理措施与成效中,有关军事化管理的相关措施受到学员的质疑,学员们纷纷就“德育的终极目标是否是限制人的不良行为?疏与堵的手段各有什么优势?军事化管理短期内的成效与学校德育管理的代价如何权衡?”等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

5、对各调研组的成果进行深度加工

汇报交流之后,并非意味着培训已结束,而是要对各组的调研成果进行仔细的研读,肯定优点、明确不足、共享优秀成果。尤其是培训教师要从学员作业中挑选出优质的调研活动纪要、调研报告、调研活动记录册、调研方案,刊登在班刊或放置在网络研修平台上供学员学习共享。另外,需要对每一个调研小组上交的作业进行批阅,对调研活动记录册、调研报告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注,并通知调研小组查阅评改建议,以明确自己调研存在什么问题。即让每一个调研小组都得到培训教师悉心的个别指导、让每一个成功的案例都最大程度上得到共识。

参考文献

校本研修汇报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以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主线,进一步加大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力度,努力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培养一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

2、认真完成《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任务,       切实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素质。

3、争取在“奉化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中取得满意成绩。

4、继续抓好教师英语300培训。

5、落实师徒结对工作,促进新教师各方面水平的提升。

6、每位教师本年度继续教育课时达到48课时以上。

三、工作措施

1、积极推进师训工作的层级管理。校级决策层(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把握师训工作的方面);培训执行层(教导处、教科室要组织和开展校本研修活动,提高研修水平);教研组基础层(教研组长要动员组织本组教师参加培训,主持以组为单位的校本研修活动)。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新课程师资培训为重点,把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的培训作为本学期校本培训的核心工作来抓。围绕《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的专题培训,组织全体教师完成好培训任务。专题培训突出重点性、实现开放性、强调实践性、注重全程性、关注层次性;培训方式以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相结合、课程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要求每位教师完成:每章后面的一个练习题;摘录有关理论30条;点评一个案例;撰写一个教育教学案例;设计并实践一堂教研课。

3、深入开展“师徒结对”活动。明确师徒双方职责,签订师徒合同,建立考核监督机制,保证结对工作的成效。

4、继续分阶段抓好教师英语300句培训,本学期的目标为100句过关。

5、继续实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培训考察,回校归来要求他们写学习汇报材料,对其他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上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三、工作安排

九月份

1、拟订、学习本学期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2、制订“新课程与学习主题构建”专题培训实施方案

3、新教师拜师活动

4、“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十月份

1、“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内容培训

2、“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学校选拔赛并上报成绩

3、设计《课程改革与学习主题构建》学习手册并分发,并建立网上学习档案,共享资源。

4、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一单元。

5、邀请求真学校董秀亚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一)

6、英语300句培训(一)

十一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师教学大比武”活动

2、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二单元

3、邀请溪口镇校徐治平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二)

4、英语300句培训(二)

十二月份

1、自学《新课程改革与主题构建》第三单元

2、英语300句培训(三)

3、邀请西坞中心小学孙红怡老师上主题培训辅导课(三)

4、师徒结对成果汇报。

一月份

1、做好师训档案整理工作

2、学期师训工作总结

                                                                                           萧王庙中心小学

校本研修汇报篇7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时间汇总

>>>全国各省各高校2017年考博考试科目汇总

2017考博英语通用签约全程班【直播+录播】!!点击免费试听<<<

网上报名及材料提交

1.报名时间: 2016年11月10日上午9:00—12月10日晚上22:00。

2.网上报名要求

(1)考生需先注册再进行报名信息填报,请牢记注册用户名及密码,考前准考证打印、初试考场查询、初试成绩查询及复试确认等均通过报名系统完成。

(2)考生应按要求准确填写个人网上报名信息并提供真实材料。考生填报信息完成未提交(审核完毕)前,可重复进入系统查看并进行信息修改,但一旦确认提交,报名信息将被锁定不能够修改。请考生信息填报完成后仔细核对所填报的信息(特别是学籍学历学位信息),确保信息准确无误。考生因网报信息填写错误、填报虚假信息而造成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3)以申请审核方式报考的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选择考试方式为“申请考核制”,并仍需选择初试考试科目,如材料初审未通过且学院尚有招生计划时,考生仍可按选择的初试科目以普通招考方式参加初试和复试。以申请审核制方式报考博士研究若初审未通过,且同意以普通招考方式继续报考博士研究生者,请在报名信息备注栏填写“若申请审核初审未通过,同意按普通招考方式报考博士研究生”。

(4)申请“创建一流学科博士生专项指标”专项计划的考生,请在报名信息备注栏填写“报考创建一流学科博士生专项指标招生计划”。

(5)为方便对考生的报考材料进行审核,请考生通过博士网上报名系统上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学历学位证书及其他相关材料的电子图片,具体详见系统内要求。

3.网上缴费

(1)我校博士报名缴费实行网上缴费,考生网报信息填报完毕并提交后需通过网上银行缴纳报考费,缴费标准:120元/人。

(2)考生因学院招生计划所限自愿放弃参加初试的,经考生本人书面申请可在初试结束后一周内,向研招办申请办理报考费退款手续,因其他原因放弃考试的,一律不办理退款手续,请考生慎重缴费。

4.提交材料

(1)网上缴纳报考费成功后,考生方可下载打印相关报名材料及相关表格。请考生按招生简章等文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将报考材料寄送至我研招办。

校本研修汇报篇8

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点,坚持把师德教育放在师资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整合区域培训资源,借助网络等新平台,努力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全面提高我区教师队伍的素质。

主要工作:

一、借助网络平台,扎实开展全员培训

1.加强调查分析,做好继续教育规划。在《**区教育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和分析,总结前一轮全员继续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制定新一轮全员继续教育规划。

2.全员新课程培训。通过教育城域网提供培训内容,不断丰富资源库,提高培训效率。摄录积累部分骨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内容,借助共享教育城域网、苏州市教师培训网提供的培训资源,不断丰富更新培训内容。整理出网络培训内容,供各校校本培训和教师使用。

本学期“**教育报告厅”主要以提高教师的品行品德、思想境界和人文素养为重点,安排教师工作中心灵关怀的意识与艺术、信息技术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内容。“网上**教育报告厅”在本区组织的报告均录完的基础上,要拓展到人文、科学方面,不断搜集更新报告内容。

二、创新研修方式,不断提升不同层面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1.学科带头人领衔的骨干教师研修。督促各学习型团队按照《**区骨干教师学习型团队建设行动方案》和小组活动计划,学习、实践、研究、积累、展示、分享,紧密结合教学,并将过程和成果制作成专题网页。9月底完成网页设计,12月结合教研科研网改版,完成链接,展示学习型团队研修成果,丰富区资源库内容。年终结合考核开展团队研修成果展示汇报活动,评价量化成果,进行团队考核。

2.教导培训。结合教研室组织的全区教导主任教学研讨、管理研讨活动,优化教务主任队伍,提高教务主任的执行力。继续落实《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结合示范区建设,加强《中小学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的应用。通过交流、互助,要求各校教导部门能利用教务管理模块对学校进行信息化辅助管理,提高效率。

3.班主任培训。认真组织参与各类班主任培训,提升班主任素养与工作技能。区班主任培训班即将结业,修改后完成《班主任育人一得》专辑,包括制作一期电子期刊。

4.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在组织参加市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安排好符合要求的的骨干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专业培训,尽快联络组织,年内完成“部级心理健康咨询师”培训班的组班和开班工作,并争取取得较高的合格率。

5.新教师见习期培训。加强对新教师的二级培养与管理,完善试用期汇报制度和考核制度。对新教师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统筹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全面发展,增强新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研员和学校教导期初听课、了解、指导,期末再次调研其变化,并有个人情况记载。试用期满,学校对新分配教师的师德、教学、管理等项作出综合评价和鉴定,各方面的工作和表现达到学校规定的一年目标要求(本人有书面的工作总结和思想汇报,教研组有评语鉴定),并记入个人教学档案。一年见习期结束后,将根据学校相关部门、学科教研员针对新教师师德表现、课堂教学、六认真和参加培训、个人素养提高情况作出综合评价。

6.完善考核和评价机制。第五批教师综合素质考核和“双百”基本完成,要在实施完成考核基础上,听取教师建议,努力制定出符合我区特点、实际的评价方法,真正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和机制

1.进一步建立和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对校本培训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督导和检查,发现典型,总结经验,及时推广。

2.认真执行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加强对继续教育证书的发证、登记和验证的管理。加强对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尤其是校本培训的登记验证要规范,确保培训目标和任务的完成。

上一篇:安全风险与安全隐患范文 下一篇:混合式校本研修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