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化:校本研究之魂

时间:2022-09-18 11:15:01

校本化:校本研究之魂

把“校本化”看成是一种结果的时候,它可以是一个名词。但更多的时候它应该是一个动词,因为校本化是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校本化”一直应该是新课改的关键词,但一直没有成为关键词。新课改的致命伤是忽视了校本化的可能性程度。但无论怎样,我们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尽其所能,使一切有形和无形的教育资源在校本化的民间通道上扎实前行。

一、教材校本化

现在学校很“流行”编教材,美其名曰校本教材。我看了不少这样的校本教材,其实大都是资料收集而已,基本不具备教材的特点。其实,编教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我们农村小学来说,自编教材更是不易,无论人力(包括智力)、物力、财力都很难有这样的实力,编教材必须明确什么是校本教材、为什么编、怎么编、有没有实力(包括能力)编等问题。

其实,我们更多地应该这样来理解校本教材,就是使国家教材和地方教材校本化、个性化。也就是把非校本教材(不是自己编的)“结合实际”不断地内化为适合自己学生、学校和教师的教材。我们应该也必须把我们使用的一切教材通过研究的手段使之越来越本土化,也就是校本化、生本化、师本化。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甚至高效的,否则,这些教材就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风景,只能是“飘在外面”“浮在上面”的一些空洞玄乎的东西。“校本化”(动词)教材,是我们应该树立的基本的教材意识,是我们无止境地学习和研究的过程,也是使新课程改革步履更稳健甚至取得成功的必然策略,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路径。

二、理念校本化

新课程改革之所以进展缓慢,与学校和老师们未能将许多新理念内化直接相关。我们很多学校和老师都说自己并不缺少理念。既然不缺少理念,根据老师自己认同的“理念指导行动”的观点,为什么又不能带来行动的变化呢?这说明学校及老师其实不一定不缺少理念,记住了理念并不等于有了理念。理念在内化之前还不能算是自己的理念(最多只能算知识),还是“身外之物”。这就是我们的学校和老师都说自己不缺少理念而又不能把理念化为实践的根本原因所在。理念再多,不内化,也只能是一种堆砌。

三、研究校本化

我们做小课题研究,就一定要立足于解决自己教育、教学以及管理实践中具体而又真实的小问题(分析小课题研究难以校本化、难以正常发展的重要原因,我必须说一句题外话: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自己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具有很强的情境性,所以它不是十分追求创新意义、推广意义、理论意义)。“以校为本”我们都会说,然而现实中的校本教研真正做到以校为本的真得不多,浮的、虚的、假的太多。有的农村小学自己立项的校级小课题个数虽然不少,但只要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那些课题大都不切实际,“洋”味很浓,漂亮有余而朴素不足。诸如什么“语文教学中研究型学习指导策略研究”“学校文化的教育力量研究”等等。相反,有的学校定位就很准确,比如,“小学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无话可说的指导方法研究”“提高学困生计算能力的实践研究”等等,这些课题才是真正的走向校本化的课题。

我们研究课堂教学,很重视“走出去”“请进来”的研究途径。把老师派出去观摩了,然后回来上移植课。殊不知,课是能移植的吗?移得了形移不了神,就是移形也很困难。学别人的课堂重要的是悟其神,有了神的根,就不乏方法的枝叶。一句话,学别人的课堂,也需不断内化不断校本化,否则,学的意义就不大。“请进来”也是一样,我们不能光看请进来的老师在课堂上是如何得光彩焕发,更重要的是要观察该老师课前是怎样与学生进行沟通的,怎样向班主任和相关人员了解情况的,怎样熟悉学校的其他教育资源的等等,即该老师在课前课中是如何把他(她)的教学实践与我们的学校和学生实际相融合的,也就是如何进行校(我们的学校)本化的。

我们平时的很多教研活动,如老师自己的研究课、业务讲座、评课辩课、教学反思、教育叙事等等,同样都必须努力校本化(包括生本化、师本化等)。“校本化”是校本研究的魂,离开了这个魂,就只能是花里胡哨,故弄玄虚,浪费生命。

(作者单位 重庆市巫山县巫峡教管中心)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 下一篇: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