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范文

时间:2024-04-19 16:54:08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1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教育

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1]至今已有40余年,信息素养是人类在信息社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已得到学界和社会的广泛认可。作为一个极其特殊、复杂和广阔的领域,信息素养涉及的知识技能涵盖诸多学科领域,且不断深化融合,在哲学、人文、技术、社会、经济、管理和法律等领域保持联系。信息素养既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它与道德品质素养、文化知识素养均为大学生基本素养的构成要素,成为大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2]。当前,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正在推进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战略部署,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也在积极推进内涵式转型发展,因此,适应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面临重构,相应的理论与实践也需要摸索。鉴于此,本文分析了加强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及现实需要,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加强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人才培养基本特征与要求,重点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与对策。

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

1.1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意义

应用技术大学是我国借鉴欧美应用技术大学办学模式,以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目标提出的,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理想模式。在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构建具有应用技术大学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尤为重要。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理论知识较为扎实但实践动手能力偏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弱、创新思维滞后等现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及成功案例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3]。其重要原因就是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还未达到相应要求,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整合、与新岗位所需技能信息的融合不足,从特定行业、工作领域、事务范畴中获取有用信息的意识与能力都较欠缺。西方应用技术大学的成功办学模式成为国家重振经济发展潜力的重要助推器,这些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大都具备较为扎实的信息素养能力,能够极快适应各个岗位,极大地降低培训成本,加速技术创造,稳定社会秩序,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保障。因此,重构应用技术大学建设导向下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无法回避且必须重视的重要内容。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探索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基础。长久以来,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就不断探求适合自身特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技术、教学方法等教育教学的核心要素改革在教育理论界与实践改革界取得丰硕成果。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是打通知识、实践、创新与创业的关键环节,大学是使学生真正具备终身信息获取与应用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块,而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有着多样性、动态性和复合性等内在特性,因此,构建适应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已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必须加大实践力度的重要支撑载体。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拓宽与完善信息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再到成人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益受到政府和教育机构的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在全国高等教育界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不断深化,已积累的诸多成功经验也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改革发展进程。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作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未来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包括信息素养教育在内的教育教学改革必然成为完善我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有益补充。

1.2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现状

为了更全面深入地研究应用技术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我们结合文献调研及课程教学经验,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现状进行总结。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是1999年国家高等教育扩招后产生的,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类高校一般位于地级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应用性等特点,其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也必然带有显著的特色。当前,国内大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信息资源认知、数据库检索及信息研究与开发(文献综述撰写等)为主,教师队伍主要由高校图书馆馆员和相关学科专业的院系教师组成,上课形式基本分为理论教学及上机操作,大部分属于公共选修课,一般为20~50学时,教学对象以本科生为主,各校自主安排教学时间。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①重视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课程面向度不够、课程边缘化、课程资源调配困难、教师队伍不稳定等。②课程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五花八门、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材老化现象严重、教学针对性不足、实践实习教学力度不够等[4]。③课程总结不足,效果不佳。信息素养课程因前述原因无法得到科学动态的总结与反馈,教学质量存在低水平重复现象,未尽完善的评价体系也导致课程教学效果无法评判。

2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体系建构

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了基于应用技术大学建设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框架。

2.1总体思路与目标

在吸纳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良好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技能为导向[5],实现职业、行业及产业需求与信息能力高度融合,实施精细化、重交叉、强实践、可发展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体系,建立螺旋式多元教学模式,打造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要求,符合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实际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

2.2基本原则

应具备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①多维建构原则。进一步保持大学生信息素养层级性、多面性等特点,多维度实践、应用与推广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②纵横发展原则。坚持多元化教学模式,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完美嵌入整个大学生教育体系中。③因地制宜原则。各高校应该根据所在学校实际条件,制定符合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信息素养教育方法。④开放集成原则。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是一个开放的教育综合体,在其他课程教学或实践中可以融合互鉴、集成创新。⑤持续发展原则。信息素养是大学生终身学习的重要手段之一,信息素养知识随着经济社会及高等教育发展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因此,必须坚持持续学习、发展学习、创新学习[6]。

2.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笔者提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综合框架,具体见图1。整体框架体系包括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4部分。能力训练模块是与大学生信息素养4要素相对应的必备核心学习单元,主要包括信息专题研究、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检索利用、信息素养与意识4部分。其中,信息素养与意识训练模块主要有信息文化、信息知识、信息思维、信息伦理、信息法律等内容;信息检索利用主要训练大学生信息检索的基本技巧、数据库操作方法、文献检索方法等;信息技术应用主要涉及有关信息检索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内容;信息专题研究主要是大学生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本专业研究热点追踪、行业领域就业信息、行业市场调研情况、必备的报告撰写基础等。知识学习平台为创新创业平台、学科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专业课程平台,是实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载体,其中:专业课程平台主要为信息素养基本课程平台、信息素养教育相关课程平台;行业课程平台主要是为大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相关行业领域竞争情报的平台;学科课程平台为大学生学科专业更高级别应用研究型知识学习平台;创新创业平台是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信息储备支撑平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主要是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训练平台,贯穿于能力训练模块、知识学习平台、课程(内容)配置结构。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主要是相对应的具体课程设置,体现在能力训练模块中,以知识学习平台和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重要载体。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是一个有机系统,以能力训练模块为主要教学设置基本目标,以优化大学生信息素养课程(内容)配置结构为基本课程单元,以知识学习平台为基础理论载体,以实践实训技能平台为实践应用载体,四者相互统一、相互促进,紧密围绕并推动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

2.4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

信息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高度吻合。笔者结合普通本科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的一般规律,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整体框架及其框架内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实训技能平台,构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践教学框架(图2所示)。该实践教学框架主要包括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及其实践目标,课内实践主要包括信息检索上机实训、行业考察总结、课程期末考察、毕业课程设计等内容,课外实践主要包括自主专业知识巩固、社会志愿信息服务、学科专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项目开展等内容。这两大块实践教学以基础能力认知、体验真实技能、仿真综合应用和专题信息开发为主要目标。这些目标是检验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成效的主要标杆。

3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建议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诸多内外要素,根据当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教学状况及前述构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整体框架,笔者对提高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水平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要加强重视,改变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地位。积极提升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信息素养教育的地位,按照实际情况将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列为大学生通用必修课或重点选修课程或通用平台类课程,加大课程学时学分比重,针对本科生灵活选择上课学期段,在教学立项、经费资助等方面对信息素养课程予以政策倾斜。二是要建设完备的、更有针对性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课程链。要进一步规划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主要课程应至少包括信息基本素养、媒体素养、计算机素养、因特网素养、信息识别与检索素养、信息伦理与安全素养等七大模块,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应有机融入相应的专业课程中。三是要不断丰富信息素养课程课堂课外教学形式与方法。除了主讲教师讲授课程基础理论知识和上机实验外,还可以邀请校外网络安全专家讲课,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企业及图书馆竞争情报部门、信息统计分析部门、网络安全部门、信息资源存储与开发部门学习相关实践操作与应用原理。四是要不断完善应用型本科院校信息素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相关教学或研究基础的教师都可以加入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中,师资队伍的学科结构除了图书情报学科以外,还应包括计算机学科、市场营销学、经济管理学、工程管理、社会心理学等。五是要强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材品牌本地化建设。要及时跟踪国内外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研究热点,吸纳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学内容,编写符合本校电子资源实际、学生能力范畴之内、与师资队伍研究密切相关的本地化品牌教材。

4结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必然要求为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目标服务,需要紧密围绕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核心特征、任务指标开展。本文从理论框架层面构建了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信息素养体系框架,并提出相关建议。鉴于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复杂性,相应的机理分析、动力分析及实践应用等仍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赵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5,25(4):123-125.

[2]刘跃华.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D].西宁:广西大学,2014.

[3]肖检蓉.论新建本科院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5):69-71.

[4]王友富.普及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振图书馆学学科地位[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2):68-71.

[5]卢雪英.应用技术型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评论,2014(12):18-20.

[6]刘巧英.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体系构建方案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2,30(5):3-6.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2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改革;课程管理;课程设置;课程实施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28-0004-02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该框架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核心素养是我国当前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突破口,是我国课程改革进入新阶段后的着力点。对学校而言,课程管理、设计、实施以及评价要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总目标,用核心素养来引领学校课程改革。

一、把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作为学校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课程管理是学校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是学校组织教育教学的具体路径。学校强化课程管理,就是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育的根本目标是立德树人,培育核心素养是其具体抓手。所以学校课程管理聚合点必须是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当前,学校对课程的管理是通过教育教学的相关职能部门具体执行。如国家课程由教务处管理,校本课程由教科处管理,一些活动型课程由学生处管理等,各校的课程管理可能有些差异,但大同小异。这样的课程管理模式,表面上看分工清晰、职责明确,对教育教学的有序组织也是有益的,但这种管理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比如,教务部门对于国家课程管理,目标直接指向高考,以应试为唯一旨归。而教科等其他部门管理的校本课程与活动型课程如学生社团活动等,目标主要指向是拓展学生知识,培育学生能力,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往往成了摆设。如果学校整体课程管理目标分散。无法共同指向立德树人与核心素养,那么,这样的课程管理无疑是不成功的,也远离了课程改革目标,甚至有悖教育本质。因此,学校整体课程管理必须进行改革。通过改革使得学校全部课程瞄准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把核心素养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

笔者所在的南通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建校刚满三年的新校。学校建校伊始,针对当前课程管理机制的弊端进行了大胆改革与创新。具体举措就是逐步淡化许多学校共同实行的课程管理模块分割机制,仿照大学学院管理模式,在全校建立了“人文与社会学院、数学与科学学院、工程与技术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体育与健康学院”等五大学院。依托学院打造课程基地,把五大学院建设成五大课程基地,让五大课程基地变成学生课程超市,在课程超市中,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校本课程与社团活动,以此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张扬、兴趣挖掘与拓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实现自主性发展。

管理机制的这一创新。使学校的课程管理主体归属五大学院。五大学院可以对自己所属的课程进行整体管理与设计。比如语文课程属于人文与社会学院,学院就可以将其进行从国家层面的语文课程、语文国家课程的拓展课程、与语文相关的校本课程以及与语文相关的社团与实践活动等进行整体管理,并尽可能厘清其间的关系,目标指向就是培养学生与语文课程关联的能力素养。如此,学校的具体学科教学就可以由原来的小学科拓展为大课程,由原来的只是关照应试的小教学变成关注学生素养提升的大教育。实施三年来,这种课程管理模式,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学校的高考也取得了丰收,2016年高考的本科录取率比同类生源学校高出20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的高考已经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素养,另一方面也说明学校的课程管理创新对学生综合素养提升是有效的。

需要指出的是,学校在课程管理方面的尝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时间进一步观察,不少地方处在不断完善之中。各校可根据自身情况就课程整体管理方式进行调整革新。尤其是当前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已定,学校只要能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把核心素养真正作为课程管理的聚合点,这样的课程管理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二、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多层次的课程设置

宏观层面的课程管理改革只是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提供了体制机制上的保证。而要通过课程实施达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培育,必须以核心素养为纲科学谋划学校课程体系,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学校特色、融入学校文化元素的课程图谱。这个图谱有国家课程、拓展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等多个不同层级。图谱从纵向看以国家的某一课程为出发点,围绕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向下进行系列设置:从横向看就是一个个围绕某一课程的系列课程的并列。无论是纵向与横向,都必须是有一个内在的统一的指向,纵向方面指向就是学科核心素养,加起来十八个基本要点:横向方面指向学生的六大核心素养。整个图谱指向就是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国家层面培育学生核心素养内容确定后,接着就是新课程标准的制定与新教材编写。基于核心素养制定的学科新课标就是该课程所有纵向课程系列的总蓝图。比如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内容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那么作为这一课程校本化拓展的课程以及活动课程,都必须围绕这一内容而具体展开,也就是说,在中学思想政治课程的纵向系列中,都指向一个共同的东西,就是“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他课程也是如此。

在本校依托五大学院所建的系列课程中,尽管已经由各个学院纵向建立了许多不同层级的课程体系,但之前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尚未正式公布,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还没有确定,所以在不少课程中对学生素养达成的要求没能明确,课程间的总体目标要求也不一致。所以,接下来我们的任务就是根据国家公布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对现有课程设置进行修改,再在实践中调整,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拿出基于核心素养的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图谱,以此作为学校具体课程实施的规范与依据。

谈及学校特色。笔者的理解,一是各校要针对不同生源层次的学生以及学校教师的具体专业背景特别是其个人专L,设置符合学校实际师生状况的课程体系;二是各校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出学校自身文化特质,如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校训、所在区域文化特征等等。比如,本校校训是“博雅、勇毅”,因此那些依托学院的校本课程开设与社团活动的项目设置,就有不少是围绕“博雅、勇毅”而展开的,这样使得学校在课程设置中有机融入了本校特有元素。如:围绕“博雅”主题,人文学院开设模拟联合国、经典阅读课程:数理学院的生活中的物理、技术学院的创客空间、机器人社团等。围绕“勇毅”主题,体育学院开设了篮球、击剑、攀岩等运动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

三、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检验学校课程实施效度

学校在优化课程管理、科学谋划学校课程图谱后,课程的具体实施过程以及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如果学校的课程图谱仅仅画在图纸上,仅仅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那就没有丝毫意义,甚至是对学生犯罪;如果未能真正实行到位,效果甚微,那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也就没有真正实现。因此,在学校课程实施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用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与否来检验课程实施效度。

为此,在具体课程教学中要有核心素养达成的分级目标,对目标的达成都要有量化评估,在对分级目标进行量化评估后。最后评判出该课程实施后学生核心素养的总体达成度,并以此作为该课程学生学习的评价等级,还可以用此指标作为对教师教授该课程的教学效果的评判。以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政治认同”的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道路自信”为例,具体可以大致设计为三级水平:水平1:能够列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水平2:能够通过中国近现代史的回顾,证实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水平3:能够比较各国发展道路,说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够发展中国。这样的设计可以作为测量学生素养水平的阶梯指标。还可以在对这些目标的达成度进行量化打分后作为对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评价依据,这也就从一个具体的方面测量了学生核心素养的达成度。

显然,围绕核心素养科学设计评价标准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关系到评价结果是否合理公正,关系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否达成。关系到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目标的实现程度。国家课程的评价标准,在即将出台的课程标准中肯定是明确的,而且这些标准是经过国内该课程的顶级专家们的集体研究讨论后最终确定的,其中汲取了一些国外经验。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会有一个完善与调整过程,但其科学性毋庸置疑。作为学校层面的校本课程,其评价标准的制定必然是一个艰巨而复杂的过程:一方面要集中校内学科优秀教师共同研讨。另一方面也要听取当地教科研管理部门的意见,必要的时候还要通过召开一定层面的课程专家论证会予以确定。这些工作尽管繁琐,但不可或缺。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3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程体系;课程改革

我国教育部于2014年3月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其中要求:要对各阶段的学生进行详细了解和分析,构建其科学合理的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在未来发展和适应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和品格。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是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和关键。到目前,核心素养越来越被教育界关注和重视,已经成为教育界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西安市育才中学为了突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彰显学校的办学思想,展现学校的个性特点,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特别是管乐、美术、体育、击剑在全市乃至全省的地位),逐步建立“领域-学科-模块”的三级课程体系。按照“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课程”的要求,将学校的德育活动、学科教学、管乐合奏、美术写生、社团活动等一系列活动有计划纳入课程管理体系,构建以学生核心素养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多元评价为纽带,以“开放性、选择性、综合性”为特征,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

一、学生核心素养的定位

近年来,各国对课程改革研究的目标不约而同地转到了关注学生发展上来,以培养现代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生素养、强调传统学科融合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核心能力已经成了主流趋势。各国专家纷纷制定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未来的生存能力和竞争能力为主要目标。1997年12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启动的“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成为第一个学生核心素养的系统。该系统从广泛的跨学科视角对核心素养进行探讨,确定了一组核心素养,这些素养都是在现代社会中所必须具备的。

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教学实践的指导,是从发展的角度出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适应社会能力,这也提出了学生核心素养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旨在能够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培养,其离不开与现行教育实践的结合,归根到底,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n程体系是为了促进教育模式转变,从传统的重视科学知识体系转向重视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构建

在确定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下,围绕核心素养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主要目标,如何将学生核心素养落实到课程体系中,是校本课程制定的核心思想。西安育才中学以本地区特色为指导,以传承文化、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制定了具有独自特色的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

1.构建自主成长课程体系

根据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结合社会实践,构建了培养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自主成长课程体系,同时对国家和地方课程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和整合。不断细化和调整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将核心素养理念具体化,将理论转化为教师能够实施的教学内容,让核心素养完美地融合到课程里,力求把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实处。

2.拓宽学习领域

为了让学生素养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作用,进一步挖掘了具有关联的若干学习领域,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技术、艺术生活、健康体育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会根据学生的具体要求继续开发新的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加完善的核心素养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拓宽的学习领域中,每一个领域都包含若干门课程,具体见表1。

3.推动课程实施

根据社会需求,将其转化为课程目标,再把这些目标融合到学生学习活动中来,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课程体系,具体实施方法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基础课程,也就是国家和地方课程,要对这些课程进行校本化设计,围绕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进行二次开发;第二,设置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想要学习的课程,以走班的形式参加学习;第三,课程活动化,比如早操就是一门课程,每天早上有管乐团的同学吹响集合号,同学们整齐集合跑入操场,在独具特色的跑步音乐中开始锻炼身体,学校的校训、校风、学风等通过呼号深入头脑,最后在校歌声中走步调整。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生命成长,包括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这种发展就体现在学生的日常体验中;另外,鼓励适当且大量利用科技媒体,协助学生由“知道”的层次,进入“理解”及“体验”的层次。提供体验与探索课程,使教学兼顾“知识能力”与“方法能力”的培养。还有“我爱我校”书法接力比赛、组建航模活动小组、校园学生微课堂活动、团报队报展览等活动,都是很有意义的。

三、结语

我国的课程建设体系中,校本课程留给学校自主开发的权利,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种创造性工作。在校本教材研发过程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是目标,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条件,学校的特色形成是成果。

新课程改革以来,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不断推进,老师们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建构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机会,同时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丰硕的果实。在开发学生核心素养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开发思路、理念要不断更新,在保证课程目标的同时,内容要更加科学可行,同时要精准地与核心素养对接落实,不断行走在校本课程建设的路上。

西安市育才中学校本教材的研发工作得到了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得到了延安保育精神研究会、校友会的很多帮助,也得到了退休老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校本教材既凸显了学校的特色,又体现了学校较高的师资水平。当然,校本教材和课程的开发,也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对学生的有效管理、评价等。但教育是慢的艺术,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拔苗助长。我们将通过学习、实践,不断完善校本教材和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体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提高学生的素养及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涛,姜宇,刘霞.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模型的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

[2]王立宽.彰显学校特色滋润学生成长:关于开发实施校本课程的实践与思考[J].河北教育,2014(3).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4

关键词: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076(2016)03-0113-06

Abstract:With the literature data method,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expert interview method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aking Shandong as an exampl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esent situation research,it made an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curriculum goal, curriculum content and curriculum.Studies suggest that the current qualit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ports curriculum content long-term follow course content system in gene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iled to reflect the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colleges,and it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occupational special physical fitness.Based on this,it put forward to career for oriented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practical PE curriculum content optim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deas so as to improve the content of sports and teaching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ultiv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ccupational physical quality training ability and habits, effective prevention of occupational diseases.

Key words: occupation; practical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2005年10月11日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2006-2010 年)》,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截至今日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的后起之秀得到蓬勃发展,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型人才,逐步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院校体育教育肩负培养高职学生良好职业体能、岗位特殊适应能力、体育技能以及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等多重使命,打破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束缚,结合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体系迫在眉睫。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取的山东省12所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情况为调研对象(其中包括山东现代学院、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英才学院、菏泽职业学院、聊城职业技术学院、临沂职业学院、德州职业技术学院、莱芜职业学院、济南职业学院、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和淄博职业学院)。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内容的需要,通过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现代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和超星数字图书馆等文献数据库,查阅和搜集了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相关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结合相关部门下发的有关高职教育和体育教学方面的文件,梳理总结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和内容以及有关课程改革方面的文献资料。

1.2.2 问卷调查法

为了解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内容设置现状,本研究结合研究的具体问题和调查指标,设计了《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调查问卷》,就山东省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现状等问题向高职院校体育教师展开调查。问卷的发放委托各院校体育教学部,借机教学工作例会时间统一发放向任课教师当面回收,共发送调查问卷96份,调查对象每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8份,共回收94份,有效问卷94份。为了解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主管领导对于当前课程内容的态度,以及对于本研究中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课程内容优化方案设想的看法,另设计《山东省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构想调查问卷》,向调查对象体育教研室负责人发放,问卷发放随教师问卷一同发放,共发放问卷12份,回收12份,有效率100%。

1.2.3 专家访谈法

就有关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以及高职院校实用性课程优化设想方面的问题,当面和电话咨询专家、学者8名,了解当前山东省内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及一些热点问题,咨询专家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和课程设置的见解和实用性课程优化方案的建议。

1.2.4 数理统计法

对于问卷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筛选和剔除,然后运用Excel2010和Spss13.0进行统计学处理,综合分析真实反映调查内容的数据,以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

2.1.1 体育课程目标情况

体育课程目标是体育课程内涵的核心要素,是学校体育课程设计和课程开发的关键依据,它是体育课程设置的根本目的,是通过体育课程期望在某一特定教育阶段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所要达到的程度。体育课程目标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它的确立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息息相关,富有较强的时代特色。2002年教育《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将课程目标明确分为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目标包括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5个领域,发展目标是基于基本目标对于学有所长和有余力的学生提出的提升目标。针对当前大学生体质下降、发展水平不平衡等现象,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下发了《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并建立了“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的监督机制。这些政策的颁布不仅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有宏观指导作用,对于高职院校同样适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应在普通高校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征,结合各院校专业设置实际情况,在发展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体质水平的同时,兼顾专业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设置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目标,为即将踏上工作岗位的“准职业人”培养职业特点鲜明的专业性身体素质。

调查发现,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基本包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观念”“自觉锻炼习惯”“身体素质提高”“发展体育专长”等几个方面,这也基本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要求。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与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趋于一致,体质达标和终身锻炼意识是主要内容,部分高职院校还存在课程目标不明晰、目标设置过于简化等现象。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目标基本涵盖运动参与、运动技能以及身体健康目标,但是对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较少涉及,而这两项目标恰恰与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息息相关。

2.1.2 体育课程内容设置情况

体育课程内容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的需求,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教学条件进行加工的、在体育教学环境下传授给学生的体育知识原理、运动技术以及比赛方法等。课程内容设置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决定性因素,内容决定价值需求和实现途径。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开设项目的数量应该保障学生的选课需求,并且也要有持续的学时保障,以便各项目的练习能够贯穿修学年限。山东省教育厅2012年《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规定,每所学校所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不应少于10项。当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基本符合该意见,项目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兴趣爱好和个性发展的需求。在保证项目设置数量的同时,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应结合各专业就业岗位工作特点设置实用性教学内容,为就业岗位提供职业身体素质保障,有效防止各专业岗位职业病的产生。

调查结果显示,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项目基本能达到教育厅关于项目设置数量的要求,但是项目多为传统体育课项目,篮排足以及田径教学普遍开设,武术、健美操等对于地区器材设施需求较低的项目也较受欢迎,但是一些新兴项目及对于场地器材和专项技术特点要求较为严格的项目开设的学校就屈指可数,而这些项目恰恰是更受学生欢迎的项目,如瑜伽、网球、游泳等。

2.1.3 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设置情况

课程设置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课程设置有严格规定: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必修课程,其中本科学校总课时不少于144学时,专科学校不少于108学时;要为高年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选修课,并且要覆盖学生全部修业年限。高职院校学生的修业年限包括在校学习和校外实习两个阶段,其中在校学习时间一般为三年或者两年,与普通高校相比在校学习时间的缩减对于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指导纲要》还规定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理论教学内容可以独立开设也可以穿插在实践教学之中。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教育特点合理调整学时安排,有效利用学生在校学校和校外实习时间开展针对性的职业性体育课程,培养学生职业身体素质和日常保健能力。

调查中得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基本贯穿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大部分高职院校会安排3~4个学期的体育课程,普遍采用前两个学期进行大纲内容学习,后两个学期进行选项课教学以及学生体质测试内容。但是83%的高职院校选择将理论教学内容穿插于实践教学之中进行,单独安排理论授课的学校仅占17%,并且理论授课有部分学校选择在学期之初或终结阶段进行,多为体育课课堂常规和课程评价内容,针对教学内容的理论普及以及比赛训练方法的讲解较少,与职业相结合的专门素质培养和保健知识的普及更是鲜有。

2.1.4 体育课程教材选择情况

体育课程教材是与课程设置相适应的系统配套,是反映课程设置合理性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目标得以实现的主要保障。《指导纲要》提出要加强教材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科学锻炼水平的基础依据,不断将教学经验和最新科研成果充实到教材内容之中。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普遍采用普通高校的统编教材,目前虽然部分院校也组织过自编教材的编写,但是独立采用自编教材进行课程教学的学校还没有,有高职院校选择自编教材与统编教材相结合使用。

2.2 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的弊病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设置存在较多问题:1)课程目标的设置与普通高校趋于一致,对于职业院校的特殊培养体系欠缺充分的考虑。职业院校的办学特点和专业设置与普通高校不同,除对于学生素质和锻炼意识的培养之外,更应结合学生职业岗位的特殊需求加以区分对待;2)体育课程内容项目的设置始终未能摆脱形式化和传统化的束缚,项目设置多为迎合《指导纲要》等政策的相关规定,项目设置没有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的共性和个性特点,课程内容设置缺乏职业实用性,职业岗位的特殊体质需求没有得到充分体现;3)体育课程修业年限和学时安排缺乏连贯性和持续性,现有的学时只能保障基本的必修课内容学习,学生疲于应付学分压力和体质测试内容,难以真正引起足够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和职业体能水平;4)教材选用不能完全适应高职院校体育教学需求,长期沿袭普通本科院校体育教材缺乏对职业素质培养需求的关照,教材内容仅限于学生普适性需求,发展学生基本运动技术和提高学生基本身体素质有余,而培养高职学生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和职业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是高职学生步入社会踏上工作岗位的最后教育阶段,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衔接段,是终身体育意识形成以及良好身体锻炼技能习得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肩负着实现高职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任,为即将从业的“准职业人”提供体质保障,培养他们良好的健康水平、全面的运动技能、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考虑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在保证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同时,结合职业岗位的工作性质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体系,增设与学生学习专业和未来职业相适应的特色体育知识内容,实现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补偿性、合理性和终身性。

2.3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2.3.1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相关理论

以职业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是高职院校的基本办学宗旨,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的设置势必要为该宗旨服务。以职业为导向设置体育课程内容就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当前选择专业以及将来职业岗位需求,为顺利走上工作岗位迅速适应职业能力需求,改善职业岗位工作体能水平做准备。课程内容设置讲求实用性、针对性,除培养学生良好身体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之外,应结合职业特点培养学生所需要的职业体能、职业特殊身体素质等,培养学生良好职业心理素质,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为提高工作效率、延长工作寿命服务,这也是该实用性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

2.3.2 体育课程内容优化

1)高职院校专业岗位职业特点

高职院校所设专业种类繁多,各院校一般会根据办学特色对于所开设的专业有不同的侧重,不同的专业具有不同的岗位职业特点。根据调研结果,本研究依据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认定的职业分类目录,结合各职业岗位工作时的主要身体姿态进行相关分类,将山东省高职院校的各专业分为三类:静态类、动态类、姿态变换类。不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于健康的影响不同,岗位所需的职业素质和体质、职业保健措施有相对的差异。

2)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选择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既要依据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实际需求,还要兼顾就业岗位职业特点,以培养学生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术为基本要求,延伸至培养学生从业所需的专门身体素质以及有效防止职业病的拓展目标。这就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各职业的岗位身体素质要求、职业素养以及易患职业病症等等,根据专业特点设计和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普及日常保健措施有效规避职业病的发生。职业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要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踏入工作岗位之后保持良好的职业身体素质和积极乐观的职业心态。

2.4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构想

2.4.1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引入和实施是个逐步尝试和改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并且,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是传统体育教学内容的有益补充和提升,而是在发展学生共性身体素质需求的基础上向职业岗位专门素质的延伸,不仅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而且也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职业适应能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这也是由体育教学根本目标所决定的。高职院校应结合自身专业设置状况,在正确理解职业教育共性和个性的前提下,完成传统体育教学内容基础学习,并有选择地向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延伸。

2.4.2 高职院校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可以选用多种模式进行:可以单独列为某一学期的教学计划,第一、二学期普修课+第三学期选修课+第四学期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学期安排可以灵活调动;也可以将课程内容穿插于体育教学常规普修课或选修课中间进行,在普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中,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同时可以加强与职业有关的特殊身体素质和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甚至还可以将此内容融入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进行。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施应结合高职教育实际,充分利用有限学时在培养学生基本运动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将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贯穿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始终。

2.4.3 以职业为导向的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实现有多种方法和途径,课上可以采用传统的讲授方法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职业专门身体素质的习得方法和手段,熟悉职业病预防和康复的保健对策;也可以采用虚拟岗位工作情景或课外步入工作岗位实习和实践期间进行体验式教学方法,学生体会岗位职业特点针对性进行练习。学生体验职业岗位特点过程中发现自身职业素质缺陷,了解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的重要性,方能进一步重视和积极地投入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内容的学习。

2.4.4 从提升基本体能技能、提高职业岗位专业素质以及全面提高综合素质要求出发,借鉴统编教材内容结合专业特点组织自编教材的编写,完善高职院校体育教材体系。在充分理清高职院校和普通高校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针对职业院校专业特色和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形成有职业特点的高职院校体育自编教材。结合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特点以及运动用力形式,设置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和运动保健措施,进一步突出职业实用性课程内容的规范性、实用性、预防性和科学性。

3 小结

高职院校教育在办学特点和培养方案方面与社会发展和生产需求直接相关,在推进社会发展和全民素质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长期沿袭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忽视了职业院校的个性特征,缺乏对于职业岗位特殊体能需求的研究和认识,这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效果和价值实现的瓶颈。以职业为导向对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的优化,可以形成职业特色鲜明的体育课程体系,帮助高职学生树立职业体育意识,增强职业体育素养和自我保健能力,降低和缓解职业病的发生几率。该课程内容的提出和实施将进一步完善高职教育体系,丰富“准职业人”的专业素养,对于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和提升学生岗位适应能力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车志宏,马思远.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

[2]陈青.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实用性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湖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吉首:吉首大学,2012.

[3]张建华.河南省高职院校实施职业实用性体育教育的可行性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08.

[4]徐建超.山东省高职院校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方案的研究[D].聊城:聊城大学,2014.

[5]曹锦飞.我国高职院校78类专业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0(10).

[6]朱伟强,潘海波.论体育课程目标[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6).

[7]刘守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评价的优化与重构[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33(12).

[8]曾永忠,董伦红,赵苏.高职体育课程内容体系设计与实施构想[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24(4).

[9]花树洋.江苏省民办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10]孟莎.北京地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现状与改革对策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8.

[11]邱丽.软式排球引入山东省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可行性分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5,37(6).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5

论文摘要:本文从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9挑战入手,探讨构建科学合理的适应新建本科院校发展需要的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材内容、教学评价体系等内容,为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

1引言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新时期面对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及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新《纲要》),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与健康教育、生活教育相结合,与未来社会接轨,逐步建立起学校、社会、家庭体育相联系的新体制,这是新时期社会发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新形势下新建本科院校全面展示体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因此。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将有助于尽快提高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水平.推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向纵深推进。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调查访问、逻辑分析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的有关方面文章及国内4l所本科高校体育教学文件;调查访问全国部分高校的专家、教授及一线教师;在此基础上对当前新建本科院校课程建设中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归纳分析,并对其发展过程进行探讨。

3分析与讨论

3.1新建本科院校背景分析

2o世纪末,为了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教育部决定在学校合并重组的基础上组建一批本科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布全国普通高校名单(截至2004年6月28日),全国普通高校1683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143所。何谓新建本科院校呢?目前较为一致的观点认为:是指经教育部批准于2000年1月1日以后新组建的,未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合格评估的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一般都是专升本的院校。摆在这批专升本院校面前最基本问题就是弄清专科向本科教育转轨的基本内涵以及理清发展基本思路,尽快地进行有针对性建设,提升办学水平达到本科教学要求。

从本人一项针对全国41所本科高校(其中“211”院校11所、普通本科高校21所、新建本科院校9所)的调查可以看出(见表1)。截止2004年12月底,新建本科院校2002年9月以后修订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仅占55.6%。而该项调查的“211”院校重新修订率为90.9%,普通本科院校重新修订率为76.2%,显然新建本科院校重新修订教学大纲的比例明显低于其它本科院校。选择各高校现行《大纲》的修订时间进行分析,目的是了解各高校对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

表1全国41所本科高校现行教学大纲修订年限一览表(截止2004年12月底)

3.2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2.1终身教育思想的呼唤

法国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科长保罗-朗格朗(p.lengrad)的《终身教育引论》(1970年)问世以来,终身教育思想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使终身教育思想和实践在今天的高等教育中备受人们的重视,终身教育已成为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原则。学生进入高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不再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最后环节,而是一生教育“承前启后”的重要一环,是今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在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终身体育思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终身体育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人的一生进行体育教育的连续性教育,高校是学生接受终身体育思想的最高层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应引起高度重视。

3.2.2素质教育思想的呼唤

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质量和数量。这对于培养和造就我国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2l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着眼于为未来社会培养具有科学的价值观、全新的思维方式、全新的知识、健康的身心素质、科学的生活态度以及文明的行为方式,能够自由地、能动地、创造性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高等教育要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就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具体体现。

3.2.3教育新理念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呼唤

所谓教育理念,是关于教育基本问题的深层次本质和规律的观念。当今一些重要的高等教育理念,对高校体育课程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起着指导性作用。如: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学术自由和院校自治;高等教育的适应性与全民化;高等教育的灵活性与多样性等等。尤其是近年发展和成熟起来的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挑战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并形成新的、有时代特点的课程设计思路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体育课程的改革应以培养学生林立、江芸、昊燕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的多元智力为基础。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势必涉及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培养目标、办学模式、课程设置等诸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必将对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想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人才。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大、加快课程改革的力度。

3.2.4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的呼唤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国内外各种不同的教育观念也在影响着人们并逐步被接受,先后出现并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课程理论。目前被多数学者认同的是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以素质教育为主体的课程理论是指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标的教育,要求通过体育课程,既掌握必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又增强体质,同时也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发展心理素质,不再把重点单独放在技术或发展身体的某一方面上,而把人的情感、理想、兴趣也都作为教育过程的重要方面,提倡体力、情感和认知的三者统一。

3.2.5新《纲要》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呼唤新《纲要》紧密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批准实行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有更明确的指向性,更鲜明的时代性和更大的灵活性,是当前大学公共体育课程改革的依据。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全面取代原有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使公共体育课程更符合时代精神、更能体现出大学体育功能、也更受学生欢迎。

纵观我国社会发展进程所发生的变化,从终身教育思想的引进到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从素质教育决定到“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确定,诸多教育的新观点、理念得到普遍认同并被广泛应用于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与实践中。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

3.3新建本科院校公共体育课程探析

3.3.1课程目标

体育课程的目标是体育课程编制的起点,是进行公共体育课程设计的依据,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归宿。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制定体育课程目标。如美国学者提出体育课程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目标,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向自觉学习的方向发展:加拿大学者提出促使所有学生身体健康的目标。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健康;日本则通过各种合理的运动实践,在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培养明朗、健全的生活能力和态度,以及健康安全地参加运动的态度;德国要求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因为体育课程与知识、感情和操行这3个领域密切相关,这就是学生具有的终身从事体育活动的本领。我国也提出了两个层面(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五个领域目标(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目标[3]。从国内外所确立的体育课程培养目标的情况来看.以下五点是我们在制定新建本科院校体育课程目标时可以借鉴的。(1)要树立全新的全面的人才质量观;(2)要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标准;(3)要注重学生健康教育;(4)要树立本科教育思想,重视学生独立获取体育知识、技能的培养;(5)要“以人为本”.注重知识技能的人本价值,发掘体育课程的人文内涵。

3.3.2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是学校教育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合理的体育课程结构与设置,必须突出学习者的主体角色.新建本科院校的课程结构应充分考虑学科需要、学生需要和社会需要,形成多种形式交叉组合的课程结构。(1)考虑到大部分新建本科院校场地设施尚不配套.而且新生入学后对课程及教师需要一个了解的过程,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作用,采用逐步过渡、分阶段实施的方法,从半开放式教学向完全开放式教学转轨,必修阶段只实施“两自主”,选择项目和时间相对固定,选修阶段可完全开放;(2)根据体育教学规律及教学资源配置情况,由师生共同选择学习内容,给教师弹性设计内容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3)改变理论教学模式,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一年级以专题讲座形式设定几个学生普遍关注的内容系统讲授,二年级用多种形式和现代化手段,由教师根据各自教授班级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3.3.3课程设置

新建本科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采取分步走的办法。(1)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体育必修课,保证正常的教学规模和教学秩序;(2)对体育特长生及校运动队主力队员开设以各专项运动训练为主的体育课程。利用高校可招收体育特长生的政策许可。推动学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辅修课,倾向于社会体育方向,为学生走上社会多预备一张通行证;(3)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推出跨校选修课.从各校的办学特色及师资力量考虑,新建本科院校可以与相邻的本科高校一起为各高校大学生推出跨校选修课。新建本科院校只有在竞争中占据主动,才可稳固和扩大自己。

3.3.4教学组织与管理

新建本科院校的教学组织与管理,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适应本校特色的教学组织与管理模式,主要思路有:(1)一年级新生入学后发放《学生体育手册》,介绍大学体育课程设置及要求等。配有学生各学年的学习评价、课程安排及项目介绍,通过网上同步推出,在规定时间内学生上网点击自己喜爱的课程。为便于管理.原则上各院系相对固定时段选课。选择不到满意的课程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另行选课;(2)选修课与各单项俱乐部实现“三自主”选课.任课教师简介、照片和课程介绍通过网上全面开放,学生可自由选择喜欢的项目和教师;(3)向全体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程,包括时尚休闲运动项目及养生类体育项目等.学分由教务处统一管理。各单项课外俱乐部根据项目特点有偿服务,鼓励健康消费;(4)各教研室负责教学内容、大纲进度及考评标准修订.鼓励教师开拓创新.不断开发新内容、新教法,全院统一安排公共体育课,加强教师业务学习,适应教学需要。对无法满足“三自主”要求的教师.实行停课进修,合格后上岗;(5)成立体育健康中心,专门负责测试学生体质,给出相应评价,再反馈到学生手册上,健康中心还承担对全校学生的健身、健心咨询,开设运动处方等工作。

3.3.5教材内容

教材内容必须反映时代的特点,必须适应社会的变革而不断进行教材内容的更新与改造。新建本科高校教材的选择应体现新《纲要》精神,由教研室、任课教师,学生共同精选和增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现代健身气息强的体育基础知识、健身方法和项目,使学生在校期间能掌握到一定的健身知识和方法,培养一两项体育爱好或特长,最终养成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教学内容的选择应注意以下四条原则:第一,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第二,注意教学内容实效性;第三,关注学生运动兴趣;第四,注意教学内容科学性。

3.3.6教学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评价是课程编制科学化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结构的设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以客观的科学评价为依据。评价具有导向作用。通过评价。既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反馈。改进教学。新建本科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应做到“三结合一转变”,即: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相结合;逐渐由单一内容评价向多元内容评价转变。结合新《纲要》对教学评价的要求,重新设计教学评价体系,(1)采取等级制与百分制相结合评分方式,在各项目的权重上不采用平均制,简化实践教学考评标准,注重过程评价,在部分内容上可采用师生共同评价;(2)体质健康标准内容不在教学中出现。但参与成绩总评。有效促进课内、外一体化;(3)理论部分考评采用答题卡与制订个性化健身处方相结合的形式。一年级重点检查学生基本知识.学生以口头表述和实际操作结合来答题,二年级主要观察学生是否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制订的健身处方是否符合实际。

4结语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6

关键词:“5・11”;素质教育;课程开发

如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摸索出一条带有普遍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有效途径,是我们一直困惑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反复实践与认真思考,我们确立了“用实践为素质教育求解”的理念,提出了以“多元・‘课程+评价’”为切入点,落实素质教育要义的构想。通过实施,学校教育焕发出了新气象,学生发展萌发了新活力。笔者现结合教育实践,谈一谈一些实际的做法和思考。

一、着眼现实,回到素质教育的课程原点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国家提出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理念。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和载体,课程改革更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全社会的关注和期盼下,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业已取得了显著成果。国家课程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完成了一次根本意义上的蜕变。

要实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课程的开发与设计给我们留足了充分的思考、发展空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路上,我们经历了千折百回的探寻与摸索后,最终发现还是回到了原点――在课程上做文章,在学校课程上用心思考。于是我们确立了“多元课程+多元评价”,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构想,架构起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方新天地。因为教育虽是多维的,但课程是实施教育的基、教育的本。

二、整体规划,构建多元系列的课程框架

我们成立了学校课程委员会,下设学校课程开发指导小组、学校课程实施领导小组、学校课程评审委员会、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保障指导小组。由校长、业务副校长为项目总负责人,负责项目规划、方案制订以及各课程实施情况调研指导,项目推进工作整理与总结;各学科领导为各分项课程的直接责任人,负责分项课程的具体组织实施。这就为学校课程建设奠定了组织基础。

其次,经过学情分析和资源需要评估,我们提出“明德、砺志、博学、笃行”的校训,“德才兼备、品行高尚的现代公民”的育人目标,着手进行“多元・‘课程+评价’”的实践探索,厘清了学校课程目标。

第三,结合以上课程目标,遵循“生本、多元、整合、创新”的课程理念,整体构建了“5・11”多元系列化课程框架。所谓“5・11”是指设置“习惯课程”“德育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综合实践课程”“阳光艺体课程”5大课程门类,这5大类课程再辖设11门小课程。所谓多元是指关注学生“知、情、意、行、体、能、美”等目标的培养,实施多元化的课程内容,落实学生的知行、情意、能力与技能、艺体素养等多元化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多元发展。所谓系列化就是每个课程的内容都按主题进行系列设计,旨在促使学生的发展能够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三、理性实践,实施系统规范的课程开发

1.分析现状,做好需求评估和资源调查

结合目前我校德育工作开展现状:学校德育工作开展不够系统,不成体系,无章目可循;部分德育内容不能及时更新,滞后于形势发展,必须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凸显“以德为首”的育人教育;整合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优化德育形式等问题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都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阳市各学校都有着多年德育的经验,我校也积累了“德育活动化,教育生活化,多方位、多角度实施德育教育”等有效的德育工作经验,也有一大批长于品德教育的优秀教师,为德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奠定了厚实的基础。

2.开发课程,建构本课程的框架体系

基于对以上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我们开始了边实践边探索的前行之路。通过几年的实践摸索,我们确立了学校德育工作课程化的总体思路,以课程的刚性化优势,规范、有序、高效地推进学校德育工作。

在确立了德育工作课程化的思路之后,我们组织相关领导和教师编撰德育课程教材。编撰教材过程中,我们坚持“生本、多元、整合、创新”的课程理念,规范现行德育内容,整合现有德育资源,融合时代新元素,开发了德育系列化课程――“常态德育课程”和“主题德育课程”。

3.课程,落实课程方案

(1)组织课程培训。通过审定立项的校本课程都要召开课程会。由课程开发负责同志向教师解读本课程开发的目的,内容编写意图,实施中的教学建议等,在此基础上,开课教师要在实施之前初拟《课程纲要》,实施中加以修改、完善,并定稿上交。

(2)面向学生推介课程。在这方面,教师需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向学生介绍所开设课程的内容、目的、方式等;二是开课教师要善于“包装课程”,让学生喜欢这门课程,使学生爱学、乐学。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7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持续增加,地州高校的办学水平在逐渐提升,办学条件日益完善,“三生教育”校本课程开发需要的资金逐渐充裕,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建设逐渐丰富,如师资队伍的充实稳定、校内校外实践实训基地的建设等,这为“三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基本条件。另外,高校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整体素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无论是课程观念、参与课程开发的意识还是课程的实施能力、拥有的知识和信息储量都有了显著的增强,最后,各地州高校明确而独特的教育哲学观和办学宗旨以及近年来的众多高校推行的课程改革的经验积累都为“三生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的良好的基础。

二、“三生教育”校本化实施的途径分析

(一)“三生教育”课程实施目标的校本化

“三生教育”校本化的课程实施目标是指通过对学校教学理念、教学资源环境、师生状况的细致分析,确定总体目标之后细化的课程目标。可以针对各地州高校、学生实际发展水平的差异及时做出调整,切实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情状况和教师的特点设置分层级、分类型的教学目标,“三生教育”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它的校本化教学目标的设置对不同的学习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学情状况有不同要求,甚至不同的地区(比如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的重点要求,这样才可以真正做到基于学校、为了学校,促进学生全面、自主、协调的发展。以笔者所在的滇西北一所高专为例,“三生教育”课程的目标设为三级:一级目标为学校层面已经定位的办学特色;二级目标为课程实施对上级目标的解读,以类别划分;三级目标为具体目标,分学生类别、专业类别、学制类别、课程类别,三个层面分别设置课程目标,将“生命、生存、生活”三个内容逐层细化,确立重点后分别实施。

(二)“三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校本化

“三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校本化是指在严格遵循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要求的前提下,针对地州院校的办学特色、不同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等情况教师有意识地对所授课程内容、教材进行合并、改编与补充等。“三生教育”课程总体来讲内容比较多而课时又较少,一般从整体、宏观的角度对大学生提出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教学内容理论性强、笼统、抽象、可操作性差,可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要想收到教学实效就必须对“三生教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处理。处理的途径一般分为以下几种:(1)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与创新。任何学校都处在一定区域内,学校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当地人的思想观念、地方传统、文化氛围等因素都是重要的“三生教育”资源,结合这些资源对“三生教育”课程进行重组与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多的更符合本校学生认知的材料;(2)对教学内容的删减和增加。在结合本地实际和本校学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三生教育”教学目标,决定教学内容的删减和增加,做到更有针对性;(3)整合,它指根据教学需要,联系其他学科中有关“三生教育”的内容进行扩展与延伸,各高校都有与“三生教育”相关的通识性课程,所以此举并没有太大难度,这种教学内容的扩展与延伸,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体系,更为“三生教育”的课程目标达成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与方法。

(三)校本化的“三生教育”课程评价方法

校本课程评价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制度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校本化的“三生教育”课程评价方法要在深刻领会素质教育课程实施的总体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学校教育个性化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富有学校特色的评价模式,由于“三生教育”属于素质教育并非应试,所以考试这个手段可以适当弱化,科学的“三生教育”评价模式应当是一个民主、开放的动态过程,使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等共同参与评价,充分尊重学校师生以及学校和社区环境的独特性和差异性,以“适宜性”为原则,避免用唯一的标准对所有学生作一次性的“优劣”划分,在评价的内容上,可以是教师课堂日记、日常表现访谈记录、学生的学习笔记、小论文、实践活动、调查报告等等。

(四)校本化的“三生教育”教学方法

“三生教育”的教学方法校本化是指教学方式、手段的选择要综合考虑本校学生学习需求与个性特点、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学情境变化和学校或学校所在地区的资源条件等因素,形成的有效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在自身发展中个性的差异,各高校、各地区、各专业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能力以及学习目的、态度、情感和意志品质等都会不同,基于因材施教、差异教育的理论我们需要校本化教学方法。“三生教育”的校本化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当选择讲解、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等多种方法的组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参与性,使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社会、开阔视野、拓展知识。

三、“三生教育”校本化的条件及策略分析

(一)教师个人的学习和研究。“三生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实施目前还是一项处于研究期的事业,研究就不能没有学习作为支撑,没有学习,“三生教育”的校本化就会走入盲区无法深入。所以教师的个人学习和研究是开展“三生教育”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当然,这种学习是基于“三生教育”教学实践需要、解决实践中的问题的学习。

(二)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三生教育”的校本研究虽以“校内教师”为主要力量,但校外专业研究人员的引领和指导必不可少,学校要促进教师与“三生教育”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对话,开展学术报告、课题申报合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现场指导等活动,使教师在校本研究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地得到释疑和解决,有效地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使研究得到深化和提升。

(三)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要形成有特色的“三生教育”校本课程,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和支持,而且这种支持需要通过制度化的建设和保障措施来实现。地州院校“三生教育”的校本化本来就是基于学校的问题、为了学校的发展的一项研究,离开了学校一切只能空谈,只有大力加强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对“三生教育”课程的校本化开发进行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才能真正实现促进学校的发展。比如划拨专项的经费,建立健全各类型“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基地,组织灵活多样的交流活动等等。

校本课程的基本要素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04-0020-03

公共基础课程是高职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承担着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的重任,具有基础性、综合化和服务于专业教育的课程功能。高职院校应本着“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为终身发展服务”的原则来建设公共基础课程。但在实际过程中,各高职院校可能因学校性质、类别、办学理念以及所处地域不同而存在差异

一、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建设阶段

(一)第一阶段: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

高职教育兴办之初(20世纪80年代),其各方面的基础和条件都比较薄弱、目标定位和办学模式尚处在探索过程中,主要是借鉴了普通高等教育的经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也不例外。这一阶段开设课程基本上与本科相同,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概论、大学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军事教育等;教学内容与本科差不多,以学科为主,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科的完整性。这种课程设置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但其与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衔接不够。如在我社教材建设之初,一线老师们普遍反馈的是教材内容太多、太深、太难,理论性内容偏多而实用性的例子偏少;在呈现方式上,大多是枯燥乏味地说教或逻辑推导,缺乏可读性。

(二)第二阶段:重专业技能和实用类知识的传授,轻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把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就业率作为考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一些高职院校增设了职业基本素养和人文素养类的课程以及就业创业方面的课程。如现代礼仪、职业基本素养、艺术欣赏、文学欣赏、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就业与创业指导等。

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招生就业压力的加大,不少高职院校过于强调职业教育的功利性,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而忽视了学生人文等综合素质培养。因此,在课程设置上仅仅强调“专业课需要什么,基础课就讲什么”,人为地割裂知识间的联系,在很多专业中,公共基础课逐步淡出了课堂。如数学、物理等远离了文管类学生,而语文、写作等在理工科课堂中逐渐罕见。

(三)第三阶段: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积极探索

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围绕“立德树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适应需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等重要思想,提出了“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等重要举措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曾经被冷落或被边缘化的公共基础课程重新引起广泛关注,为建设具有高职特色的公共基础课程积极探索。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还停留在第一、二阶段。

二、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无统一标准,没有稳定的公共基础课程体系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设置没有统一的标准,除了开设国家规定的思想政治课程以外,是否开设其他公共基础课程学校有很大的自主性。如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热火朝天的专业建设和教改中,有些高职院校为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国家没有明确规定要开设又不属于评估中要检查的课程,常在没有应有论证的情况下,随意削减课程或压缩课时。由此,造成公共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很大,要么象征性的设置一两科,要么根据现有的师资而定,甚至有的根据领导的喜好而设。

(二)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不少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投入明显不足,致使其师资力量明显不足,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忙于应付,没有精力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师资力量的不足,再加上一些院校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规模效益”,导致公共基础课课堂规模不断扩大,开展一次课程调查或布置一次课外作业,都会大大增加工作量,教师不可能对每个学生进行指导,许多好的教学方式(如模拟式、体验式、讨论互动式等)也无法开展,教师偏重以课本内容为主进行灌输式的单纯讲授。

以我社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教材的市场反馈为例。本教材为广西“十一五”规划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课程的实施与研究”成果,无论是内容选择、呈现方式以及其所创新并推举的教学方式,都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的高度认可,但是在适用性方面受阻。因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均为大班授课,很多活动如“做做心理游戏、体会心理历程”、“谈谈成长经历、交流心理感受”以及心理拓展等,都无法开展。

(三)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样化教学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的选取主要存在两大问题。

一是脱离学生实际。公共基础课多是文化理论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客观地讲,大多数高职学生的文化基础水平相对较低,甚至很多学生均处于未达标状态,学习时极易产生畏难与抵触情绪。在这一点上,以数学、物理、外语最为突出。

二是缺乏培养目标的针对性。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具备一定管理能力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应突出其“为专业建设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为终身发展服务”的特色。但当前的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内容基本上还是按照过去本专科课程内容,只是做了一些简单的压缩或删减,并且很多课程的同一教学内容覆盖所有专业,缺乏对不同专业、不同层级学生的针对性,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同一种类教材版本甚多,质量堪忧

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一方面师资不足,教师没有更多的精力或机会参与教学研究与培训,但另一方面又因为职称评定、晋级、工作量考核等,几乎所有院校都在编写和使用自编的教材。一部分教材作者会根据本校办学理念、学生实际情况以及专业设置情况确定编写内容,但大部分教材会因作者时间精力以及本身水平所限,质量堪忧。市面上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版本重复太多,一是造成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二是出版社引导教材建设的作用难以发挥,优秀教材得不到应有的示范引领作用,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对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积极探索

(一)对课程体系的探索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没有统一标准,但有一点基本上达成共识,即课程体系的构建应紧紧围绕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来进行,为此各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程体系的构建作出各种探索。

有的高职院校把公共基础课程体系分解为两个模块:一是基础素质模块,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身心健康、人文素质、科技素质和职业素质等,用于完成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成人教育。二是职业通用能力模块,主要包括语言交流、协调合作、信息处理、数字应用、应用文写作、解决问题和创新改革等,为学生成才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有的高职院校将公共基础课程分为三大部分:一是人格培养教育课程,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哲学”等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在人格、人品、人性等方面有一个较大的提升。二是素养提高教育课程,包括大学语文、应用写作、大学英语、艺术欣赏、现代礼仪、计算机基础等课程,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三是思维创新教育课程,包括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创业教育等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以及创新品质。

(二)对课程内容的探索

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具体到某一课程内容,大家一致认为应把握“必需、够用”的原则,只保留必需的基础知识,要大胆地删去“偏、杂、难”的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根据专业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内容。如同一门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个模块:一是为所有专业公用的知识模块,二是为适应不同专业要求的知识模块。如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的高等数学课程内容就如此设置,数学分为通用的基础模块,然后再按专业细分有机电数学、农科数学、经济数学等。

(三)在教学方法方面的探索

针对公共基础课程的特点,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在教学方法与手段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改革。任课老师尝试着根据课程特点运用各种灵活的方法实施教学,如采用现场教学、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项目教学、分层教学,并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此外,还借助网络手段开拓学习平台,如在写作教学方面,老师们借助学生们关注的微博、微信平台内容,选择相关文章进行分析,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四)在教材建设方面的探索

上一篇:社会医疗保险概论范文 下一篇:防治校园欺凌应急处置预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