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岗位工作要求范文

时间:2024-04-17 11:30:06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1

[关键词]供电企业;财务队伍建设;财会人员

10. 13939/j. cnki. zgsc. 2015. 28. 156

1 财会队伍建设管理的理念

在国网公司打造“一强三优”的现代化公司背景下,尤其是“三集五大”要求下,供电企业对财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财会队伍建设是财务管理永恒的主题,必须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财会队伍建设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多种机制并举,相互支持,相互促进,共同营造团结向上、追求价值的成长环境,锻炼财会人员开创的激情、综合的思维、负责的勇气、推进的能力和表率的行为,铸就一支懂经营、强管理、善决策、重执行的财会人才队伍。

2 县级供电企业财会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2. 1 财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

由于正规会计教育和会计继续教育过程中过多地强调财会专业知识而忽视其他相关领域知识,单一的知识结构影响了财会人员视野和工作思路的拓展,最终影响必要管理职能的发挥。

2. 2 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欠佳

新的企业发展环境下,财会工作的内涵不断丰富,对财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部分财会人员综合素质无法满足三集五大财务管理需求,加之财会人员缺乏自我提升的意识,导致目前企业财会人员在信息整合能力、咨询策划能力以及关系协调能力等方面比较欠缺。

2. 3 工作压力较大

财务工作在不断改革创新,财会专业知识更新快、国家又不断出台新的政策法规以及针对财务人员的会计职称、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等考试也是名目繁多,这些都是其他工作领域的人员体会不到的压力。

3 县级供电企业财会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 1 重视财会人才队伍建设,合理进行岗位配置,引进人才,改善队伍结构

一是以人为本,打好基础。在县供电企业上划、清产核资,SAP与财务管控系统上线,关键用户集中学习等大变革背景下,依照县公司实际,原有实际到岗人员已难以满足工作的需要,县级供电企业可以依照省市公司“三集五大”体系财务机构设置和财会人员配置指导方案要求,通过岗位竞争、借调、毕业生入职定岗见习等方式增加财务人员,以满足工作需要,实现年龄结构合理搭配,综合素质快速提升。在全公司公开选聘财务人员是快速提升财会队伍实力的快捷方式。通过公开竞聘,实现财务资产部的年龄、职称、学历趋于合理,工作岗位更优组合,推进财务会计工作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二是严格制度管理。在财会人员管理的过程中,常态机制是以制度管理,明确岗位制度、职责分工。通过岗位制度规定,区分预算、资产、税政、资金等各个岗位,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根据业务内容对岗位职责规定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制定了公司财务负责人、主管会计、其他会计岗位的岗位分工,确保岗位职责覆盖所有工作内容。通过合理的岗位职责分工,来尽量平衡在岗会计人员的工作量,明确其责任。

3. 2 在岗位合理配置,人员合理、高效运转的基础上,实行财务岗位轮换制和双岗管理制促进财会队伍和谐运行

在财务岗位管理方面,可以实施财务岗位轮换制和双岗管理制。结合内部控制对财务岗位轮换要求,对公司财会人员有计划地组织定期轮岗制,最长三年调整一次。通过组织工作经验丰富、对财务系统运用熟练的会计,将账务处理业务步骤编制成会计核算人员业务规范手册,对新上岗或轮岗人员进行指导学习,对关键业务点以及容易出现错误的账务处理进行重点提示等方式,防止因业务不熟,导致出现错误凭证问题,也有利于岗位变动人员尽早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新上岗或轮岗人员通过业务传授和实际操作相融合的学习方法,跨岗位业务角色转换较快,熟练新业务的程度较扎实,岗位之间的业务流程传递流畅,可以实现工作效率和财务人员的履职能力、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在日常工作中,公司财务人员存在较长时间的出差、培训以及某一段时间的个人事务处理,但是工作还是需要正常运转,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通过采取双岗管理制的方式并结合岗位轮换制,在一名财务人员外出时,另一名备岗财务人员迅速顶替,防止工作出现间断或停止。

3. 3 以人为本,以大培训计划做统领,以财务员工自学为内在驱动力,以公司举办的内外部培训为抓手,注重德、智、体三位一体发展,实现财会队伍素质的持续提升

一是开展大培训计划。大培训计划鼓励员工取得本科、研究生学历学位;取得执业资格;取得中级、高级职称;对于完成提升的财务人员给予一次性或持续奖励,能够调动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大讲堂、人人上课堂活动。鼓励有业务专长的财务员工上讲台进行讲课,既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也普及专业财务知识,同时可以提升公司各部门对财务工作的新认识,易于得到公司各部门的认可,积极配合财务的工作,潜移默化的提升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是外聘教授、专家现场传授或组织财务人员参加专业财务培训机构的培训活动,鼓励员工采取网上听课方式节省时间和精力并获得高水平的提升。

四是对于财务人员日益增长的压力,可以从财务部门层面协助员工减压。可以提供参与公司优秀人才评价的平台,拓宽员工多渠道成才的途径,让员工有努力的方向,有目标的人抗压能力更强;通过定期的岗位交流,丰富员工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岗位职责、权限范围的制定,在制度允许的范围内赋予员工更多的责任,使员工感觉到自己在工作中深受重视,更容易成为工作的主人;当员工家庭在遇到困难或是结婚、生子、子女升学等事情的时候,组织周围的同事予以人文关怀,不仅做到“锦上添花”,更做到“雪中送炭”,使员工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增强其属于财务部一员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五是注重员工德育培养。“德不优者,不能怀远”。在财会队伍建设中,我们也应该始终抓住道德教育这条主线,对于财务从业人员而言,廉洁自律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尤为重要。

通过财务人员的合理配备,财务人员素质的持续提升以及对标赶超,能够使财会人员学历水平不高的情况得到改变,拓展财会人员视野和工作思路,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整合能力、咨询策划能力以及关系协调能力,从而为最终实现管理职能的目标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明东,陈传东. 企业集团加强财会队伍建设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8).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2

[关键词]主干课程 会计专业 工作岗位

[作者简介]唐锋(1981- ),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财务会计。(广西 南宁 530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广西省教育厅新世纪教改工程立项项目“构建基于工作岗位的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0JGB17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26-02

2000年教育部设立了“新世纪高等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高职高专教育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原则的研究”的专项课题。十余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取得一定的成果,但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多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依然沿用本科课程模式,没有突出高职教育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学目标,人才培养的效果与企业需求存在一定差距,使得高职教育不能很好地与就业环境对接。文章通过对企业会计人才能力需求及岗位设置情况进行调研,力图从企业需求的角度探索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以缓解人才培养效果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偏差,提高市场对会计专业人才的满意度。

一、企业会计人才能力需求

为准确把握企业会计人才能力需求情况,课题组对广西65家企业进行调研,发放问卷65份,收回有效问卷65分。本次调研企业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1.企业需求的财会类人才类型。对企业相关领导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企业需求的财会类人才更青睐那些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实际操作的人才。被调研的65家企业中,有约70.77%的企业选择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实际操作的人才,约52.31%的企业选择应用型人才,44.62%的企业选择复合型人才,选择创新型人才的企业约27.69%。表明对财会类人才的需求,企业更加注重的是其实际操作能力,是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所追寻的目标。

2.企业在招聘财会类人才时,对能力、学历、证书、工作年限要求。调研结果显示,企业在招聘财会类人才时,最注重做账能力、财务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及财务分析四项能力,其关注度分别为:87.69%、72.31%、70.77%、61.54%。同时对压力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计算机能力等也比较重视。而对财会人才的学历,企业的要求并不是特别高,企业注重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调研表明,67.69%的企业认为大专学历即可,32.31%的企业选择本科学历的会计专业毕业生。

目前,按照国家会计准则规定,只有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的人员,才能从事会计工作,86.15%的企业在用人时要求应聘者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部分企业要求有助理会计师、中级会计师资格证,甚至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访谈中一些企业领导表明,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强且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如果暂时没有从业资格证书,也会先使用并给予在工作中考取从业资格证书的机会。

会计工作是一项操作性极强的工作,许多应届毕业生在毕业找工作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企业的招聘条件上非常清楚的一条是要求有工作经验。在调研中,38.45%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有一年的工作经验,24.62%的企业要求应聘者有两年的工作经验,值得庆幸的是,有约26.15%的企业对应聘者没有工作经验的要求,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居多。调研结果表明,企业非常注重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经验,而要想让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就需要对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进行调整,摒弃“学科本位”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更多地设置实训操作课程。

二、企业财会类岗位设置

在调研的65家企业中,80%的企业独立设置财会部门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约18.64%的企业在办公室或其他部门设置专职的财会岗位,另有部分企业聘请会计服务有限公司进行记账。

企业设置的财会岗位主要包括出纳、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经理或会计主管、审计人员、证券及投资部门人员及其他,且一般企业均设置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及会计主管几个岗位。

会计核算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一些大型的企业,特别是业务较多的企业,其会计核算岗位往往划分的比较详细,见表2。

由表2可知,企业会计核算岗位主要包括财产物资核算会计、薪酬核算会计、成本会计、资金核算会计、往来核算会计、总账会计、财务报表会计、税务会计、收入、费用会计、银行会计及会计档案管理员。

三、重构高职会计专业新的主干课程体系

通过以上对企业财会类人才能力需求及财会岗位设置情况调研分析可知,目前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的设置与企业会计岗位设置情况相去甚远,以出纳岗位为例,多数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并没有设置“出纳实务”课程,出纳内容的学习仅为“财务会计”课程中的一个章节,即“货币资金”,为纯理论课程。

通过对广西高职院校进行调研,在37所高职高专院校中,目前按照会计工作岗位设置主干课程并进行教学的仅有2所,其他院校依然按照“学科本位”设置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即“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学”“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等。这样的课程设置与企业财会岗位及核算岗位的设置基本不一致,没有突出具体核算岗位的教学,不利于学生掌握具体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任务,拖延了学生就业后对具体岗位熟悉的时间,导致学生不能立即上岗,影响学生就业。

1.构建会计电算化专业主干课程的基本思路。调研结果表明,多数企业设置的财会类岗位主要包括出纳、会计核算岗位、财务经理或会计主管、审计人员、证券及投资部门人员及其他岗位,根据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情况,统一将这些岗位归纳为四大类岗位,即出纳岗位、会计核算岗位、会计监督岗位及财务管理岗位。故高职院校会计应基于具体工作岗位,改变传统会计专业课程设置的价值取向,把让学生掌握具体业务操作技能作为课程目标,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会计具体工作岗位职责与能力,缩短就业后熟悉工作岗位业务的时间,争取做到到岗即上岗。

2.构建新的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基于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岗位及人才需求情况调研,并结合会计专业的工作任务及学生的就业去向,高职会计专业应按照财会类岗位重新构建专业主干课程,如出纳岗位可以开设出纳实务课程,会计核算岗位可以开设基础会计、财产物资实务、薪酬核算实务、涉税会计实务、往来核算实务、财务报表分析、总账会计实务、银行会计实务、资金核算实务、收入、费用会计实务等课程,会计监督岗位可以开设会计查账实务或审计实务,财务管理岗位可以开设企业理财基础、财务管理课程。

可见,基于企业需求设置的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突显了会计具体工作岗位,较之于“学科本位”的课程设置更为清晰,有利于学生对会计工作的掌握,突出课程设置的模块化、技能化,更加符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同时,调研结果显示,76.9%的企业支持按照工作岗位设置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体系,原因主要包括新的课程体系更加符合单位会计岗位设置、课程按岗位细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尽快上手、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岗位职责及业务等。

四、新课程体系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配套的教材建设。基于企业需求,按照工作岗位设置的高职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有配套的教材建设,课程内容的编写应突出项目化、模块化、技能化的特点,根据各具体工作岗位具体项目来编写,在设计各项目时,应难易适中,突出层次性,强调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让学生有完成任务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化、模块化、技能化课程教材的建设,对高校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只有自己先掌握会计各具体岗位工作职责与业务,才能在教学的过程中设计出更合理的项目与任务,并指导学生动手完成各项任务,强化学生的操作能力。从高校到高校的中青年教师更应该抓住去企业锻炼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3.多方位、多层次的考核方法。基于企业需求按照工作岗位设置的主干课程体系,强调的是学生对业务的操作能力,即实践动手能力,采用传统的考核方法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业务的掌握程度,同时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提出理论知识、岗位业务操作能力、综合模拟实训等多方位考核,以及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行业专业评价等多层次的考核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院已按照该主干课程设置方案实施教学,并在教学中取得一定效果。由于精力、条件所限,在教材建设、教学设备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但与传统的课程设置相比较,基于企业需求、按照工作岗位设置的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在专业知识上没有减少,同时突出了会计电算化专业就业各岗位的专科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针对性,有利于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赖凌.会计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学改革初探[J].南方论刊,2010(S1).

[2]李文兰.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7).

[3]李月月.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会计专业新课程体系的新思考[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7).

[4]欧阳翰夫.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教通讯,2010(7).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3

关键词 企业 财务部门 岗位设置 职责划分

一、引言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我国的企业获得了更宽广的发展空间。为了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是,由于固有守旧思想的影响,有些企业认为财务部门的工作并不重要,因为财务部门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财务部门只是开展记账、资金管理和预算等工作,企业缺乏对财务部门的重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形同虚设,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混乱,职责划分不清,不利于提高财务工作效率和财务信息质量。

二、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的基本原则

(一)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会计核算工作是财务部门的基础部门,会计核算工作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后续的财务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会计核算工作的岗位设置是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设置的关键和基础。会计核算岗位包含的内容比较多且繁杂,会计核算人员应当尽职尽责的审核各种原始凭证,及时登记会计账簿等。会计核算工作的最终成果是财务信息资料,会计核算成果不仅仅能够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也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正确决策。

(二)财务预算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目前,财务预算已经成为企业财务部门当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科学的财务预算有助于激励员工积极开展业务工作,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通过企业财务部门预算的实施,企业财务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现有业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发展计划做出合适的调整。因此,财务预算岗位是财务部门岗位设置必须考虑的组成部分,企业应当重视财务预算工作人员的职责内容,保证财务预算岗位发挥应有的预算效果。

(三)资金管理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资金管理岗位是财务部门的重要部门,资金管理不仅仅是对资金运动进行有效管控,更涉及资金管理中的整个过程,包括筹集资金的来源、资金预算编制,资金使用状况的考核。有效的资金管理有助于企业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企业运营的充足的资金使用,从而为企业的资金及时使用做好坚实基础。因此,财务部门的岗位设置必须考虑资金管理的相关内容,从而确保资金管理的岗位职责足够明确清晰,保障资金管理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审计监督工作的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

企业财务部门中的内部审计监督模块负责财务工作的过程监督与审核。有些企业的审计监督职能归属于财务部门,但是有些审计监督职能是由独立的审计部门掌控。因此,在设置审计监督工作的职能时,要确保审计监督职能的独立性,进而保证审计职能能够发挥应有的效果,实现对财务工作的客观性和主动性的时刻监督,进而弥补内部控制工作中的不足。

三、建立科学的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的对策

(一)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

企业要准确定位内部岗位与职责,保证财务岗位设置合理,职责划分正确。财务岗位的设置不仅要满足职责划分合理和定位准确以外,还应该满足财务工作的实际需求,遵守财务工作的内在规律。财务岗位的设置应当包括合理的设置原则以及岗位工作内容要求。企业财务部门的岗位责任制度具有整体性、科学性和合理性,至少应当包含职责分工、部门协调以及考核与奖惩机制。不同的财务岗位所拥有的权限应当详细阐述,明确责任以便发现问题时,及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例如,会计预算工作的相关职责内容,会计预算人员应当根据企业的发展现状、外部环境、资金状况以及对市场的预期做出合理时段内的财务预算,对于执行预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向上级反馈,及时查找预算偏离实际的原因,对于相关岗位应当落实责任,确保预算质量。

(二)重视内部岗位之间的相互协调

企业构建财务岗位设置制度时一定要重视岗位之间的协调,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制定要严格按照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要求,避免财务违法行为引发的法律风险的发生。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设置应当结合企业实际经营状况,科学的确定岗位的职责,使得岗位的设置与职责划分既不能逃避责任,也不能超出权限扩大操作权力。企业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的设置要严格按照不相容职位相分离的制度,根据企业人员的数量,按照一岗多人、一人多岗等岗位设置方式实现不相容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财务岗位职责要明确财务部门、具体岗位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其内容既要有财务部门的职责范围,还要有岗位分工后的主要职责、具体要求。财务工作协调是财务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明确工作协调的范围和负责人,明确工作协调的内容和要求。

(三)构建完善的内部控制和内部监管机制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设置与职责划分工作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工作的实施必须有正确严谨的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依据。有些企业不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则导致内部控制度的实施无法可依。在建立了完善的内部监督体制的情况下,才有利于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内部控制的构建中,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优势,综合考虑有效性、整体性以及成本等因素,集思广益听取各个员工的意见,努力构建一套适合自身的内部控制体系。除了内部控制制度以外,企业的内部监管机制同样重要,内部监管机制构建涉及的方面比较广泛。在企业可以构建审计部门或者是会计监督小组,同时也可以动员内部员工时刻监督经济业务往来。企业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监管制度环境中,财务部门的内部岗位才能按照规则发挥职能效果,进而保障财务信息的质量。

(四)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财务部门内部岗位工作离不开合格的财务人员。为了保证企业财务部门岗位职责能够顺利履行,加强财务部门人员的素质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财务部门人员不仅仅是会计核算人员,财务部门人员还包含其他会计预算、管理会计、资金管理人员。因此,总体上,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准。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瞬息万变,企业的财务部门工作对财务部门人员要求更高。首先,企业的财务部门应当是具备核算能力、管理能力和经营能力的综合型人才,也就是财务部门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财务专业知识以及工作技能,同时也应当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以及财务管理理论的相关内容,另外财务部门人员也应该知道组织的战略目标以及市场定位并及时关注组织的经营状况。财务部门人员只有具备综合性的技能,才能更有利于实行财务部门工作,全方位监督和管理经济业务的整个过程。因此,企业不断提高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素质是履行岗位职责的重要基础。企业应当定期组织人员学习最新的财经政策以及会计和财务管理理论知识,及时交流学习经验和培训心得,监督会计人员认真学习岗位管理制度,提高其业务工作能力,同时也要注重对财务部门人员职业道德的培养,宣传道德楷模事迹,形成榜样力量,从而不断地提升财务部门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保障岗位设置的存在意义。

(作者单位为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 刘晓燕.财会部门内部职责划分及其人员配备合理化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4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财务;轮岗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8-000-01

引言

财务工作在高校发展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良好的财务管理体制制度离不开一系列财经法规制度的健全也离不开一支具备优秀业务素质的财会队伍,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高校实施财务人员岗位轮换是新形势下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实行岗位轮换,不仅能够有效提高财务人员业务水平,还有助于加强内控,预防财务舞弊。

一、高校财务人员轮岗制的积极作用

定期轮岗首先有利于调动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提高综合素质。会计人员在一个岗位工作久了,难免出现情绪懈怠,容易出错,定期轮换岗位,能够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其认真学习新岗位职责及工作内容,熟悉整个业务流程。其次能够减少财务舞弊,强化内部控制。财务会计工作有其专业性和复杂性,一般在岗位上3年,就可以充分适应岗位需求,对于专业熟练的会计人员,容易发现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当这个人思想稍有松懈时,就可能发生贪污、舞弊现象,定期的岗位轮换可以保证工作人员对于岗位的熟悉度掌控在一定范围,加大财务会计岗位以及会计人员之间的监督力度,有利于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防止错误发生。由于岗位轮换都有交接手续,还可以起到监督会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作用,避免账目不清,财务混乱的现象。最后,实现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岗位轮换,财务管理者能够发现每个人的优势,从而结合岗位特点,分配职位,达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最大限度的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二、高校财务人员轮岗制的消极作用

高校财务岗位的设置不仅有其特殊性,而且财务工作复杂又繁琐,所以轮岗制会给财务工作及财务人员带来一定不利影响:一方面岗位轮换之后,面对新业务若在短时间之内没有理清工作思路,效率低下,错误增多,出现工作不能顺利开展的现象,尤其是未按个人意愿进行岗位轮换的财务人员,不愿意放弃业务熟练的岗位,容易出现不服从分配闹情绪的现象。另一方面虽然岗位轮换之前都有交接,但是由于接手人员对于工作内容及责任的不了解,如果该环节存在问题,财务工作的连续性就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并且在轮岗之前,也会出现消极工作的现象,延误一些本该完成的工作,增加了新人上岗的难度。另外,新形势下,财务信息化发展迅速,财务工作方式的改变,交接不仅有纸质、书面材料,还涉及系统权限的设置,登录密码的重置,密钥的申请等等,给岗位接任人员带来不必要的困难,以至于对轮岗会有抵触情绪。

三、高校财务轮岗制实施的建议

1.领导重视,加强财务人员培训

财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专项业务由专人负责,所以领导应充分重视,增加资金投入,有计划地对财务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核心岗位的后备人员培养,鼓励与支持财务人员开展岗位技能竞赛,确保财务人员对各个岗位的专业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增进彼此间的沟通与联系,为轮岗做准备,此外轮岗之前,要做好财务人员的思想工作,以免出现负面情绪,影响工作。

2. 建立规范的财务人员轮岗制度

财务工作各个岗位的设置有其专业要求,但各部门各岗位之间会有交叉项,领导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及岗位轮换制度,合理安排轮岗比例和轮岗期限,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并结合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分配岗位职责,尽量缩小岗位间的差别,减少由于轮岗带来的矛盾。此外,高校财务业务量大且有明确的忙碌时间点,轮岗应尽量避开开学及年终,在不影响正常业务工作的情况下有计划有秩序合理地进行。

3.重视并完善财务交接

为保证财务工作的前后衔接,轮岗前要按照规定做好交接工作,交接时要有熟悉业务的相关财务领导在场,交接双方应就所交接的工作任务,工作进展以及相关资源、注意事项等进行罗列和阐述,对轮岗前一些未了事项应由移交人负责完成,对于一时难以处理完毕的未了事项,应由移交人员负责写出书面材料,说明情况,作为移交说明书的附件一并交接,使得接手者可以尽快开展工作。

四、结束语

财务人员轮岗制有很多优势,同时不可避免地有一些不足,整体来说利大于弊,只要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采取正确的方法,就能够克服消极影响,充分发挥积极的作用。新形势下,高校的深入改革以及反腐的大力推行,高校应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定期轮岗,逐步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加强会计监督与内部控制,预防贪污舞弊案件的发生,确保高校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孙东光.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作用[J].经济论坛,2008(08).

[2]缪慧.会计人员轮岗的利弊分析[J].中国市场,2010(44).

[3]刘利.浅谈会计岗位的轮岗与定岗[J].时代金融,2013(05).

[4]何金龙.试论高校财务人员定期轮岗的利弊[J].商业会计, 2013(08).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5

关键词:教育改革;财务管理;实训教学

广东科技学院自创立以来就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财务管理本科不但是热门专业,更是向珠三角地区提供财务技术性人才的主力输出。为了应对当前本科教育教学中的难题,广东科技学院的财务管理本科专业在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开设《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识证能力、制证能力、登账能力和编制会计报表的能力及相关经济活动的分析能力,熟悉企业业务的流程奠基。本课程是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等专业课程的综合, 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缩短理论和实践的差距,达到真正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动手操作的效果,而且能够复习、巩固已学专业知识,将所学全部知识融合、运用、拓展和升华。此时,在我院应用型本科办学定位和改革背景驱动下,在学院领导的指导下,《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拉开帷幕,再谱新篇。

一、利用“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进行课程开发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按企业会计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划分为工作岗位,即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财务成果核算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在课程开发过程中,以工作项目为导向,根据每个工作项目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要求设置不同的工作任务,再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列出应掌握的知识点。通过“项目导向”与“任务驱动”相结合,将把财务会计的每个知识点融入到模拟实训课程中,同时让学生更容易掌握会计每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范围与任职条件,加深学生对各岗位的理解。

二、开设仿真的工作流程,融“教、学、做”为一体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以会计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整理出会计工作岗位的各个工作流程,引入实际工作中使用的各种会计实物,让学生融入仿真的工作环境,即“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凭证传递”。实训课程需首先给学生展示真实的企业原始资料,从取得或填制原始凭证开始进入教学内容,教师做出基本讲解,指出完成工作任务的基本过程和思路,由学生判断该项业务的性质与内容,最终要求学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及相关账簿资料等,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中的账务处理流程一致,实现“教、学、做”的合一。

三、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设的同时,配套开设会计分岗实训课程。该实训课程设置九个小组,前八个小组分别按出纳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产物资核算岗位、工资核算岗位、成本会计岗位、资金核算岗位、总账会计岗位设置,由学生根据实验要求及提供的实训资料单独完成,第九个小组为某一小型企业的全部经济业务。每个小组负责一个会计岗位的核算工作,由教师派发原始凭证,各小组完成各自岗位的业务核算,并能把已编制的凭证传递到其他相关岗位。在独立的实训课中开设仿真的工作岗位,学生不仅能掌握工业企业里每个岗位的业务核算,还能处理好单个岗位与其他岗位的业务联系,真正把企业的财务部门搬到课堂上,实现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

四、创建真实的工作岗位,实行工学交替

《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组织学生到校内、校外(会计师事务所或者某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如超市可提供收银、仓库管理员、会计记账等岗位。学生完成顶岗实习,经任课老师考核合格。通过这真实的工作岗位训练,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收据的填写方法,真假币的辨别方法、存货盘点、日常的记账工作和月末结账等账务处理方法。

五、体现创业教育,增强学生综合素质

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教育必须加速教育观念的转变,提高对于实施应用型本科学生创业教育的认识,通过强化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增强自身引导,服务社会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创业教育是有着非常明确的目标指向和十分具体的教育内涵和要求。财会人员的创业教育主要是指对于学生作为企事业的财会人员所必备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和教育。

在《财务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将财务、税务、审计、经济法、工商管理知识和法律法规体现在实训课程内容中,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当前整个市场的就业形式以及相关的扶持和鼓励政策,把追求创业理想的激情和现实客观形势和自身各方面素质的理性思考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建立起科学、理性的创业意识和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从开展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普遍认为本课程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课程内容能根据专业需要,充分体现技能实训课为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特点。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会计人员 岗位轮换

会计岗位轮换是新形势下加强会计监督和财务管理的有效形式,是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重要措施,是提高会计人员业务水平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我国会计工作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各事业单位为了加强对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锻炼、提高财务会计人员素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促进事业单位健康稳定发展,越来越重视对会计岗位轮换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一、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的有利因素分析

1、有利于激励财务人员,满足财务人员内在需求

一方面,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在同一岗位时间长了会产生厌烦感,工作中还会存在习惯性、局限性思维,很难进行开拓创新。适当的轮换会使财务人员有一种新鲜感;另一方面,当财务人员能胜任新的工作时便可得到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还可以提高财务人员的竞争意识,使财务人员在恰当的工作岗位上施展自己的能力与才华,激发出财务人员的潜力与积极性,有利于发现和培养优秀的会计人才。

2、提高财务队伍素质和完善内部管理

会计工作实践性强,需要会计人员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和业务能力,而各个岗位工作特点不同,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存在差异。事业单位适时的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可以提高财务队伍素质。因为会计人员轮岗的过程就是一个相互学习、交流,促进更新知识、共同提高的过程。人员流动起来,才有竞争和压力,才能增强责任感和进取心,才能在流动之中开拓创新,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才能为会计队伍的建设和会计人员的成长成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3、会计人员岗位轮换促进岗位之间相互交流与协作

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轮换需要严格的交接手续,为了不影响各岗位工作的顺利进行,会计人员间需要合作交流,每个人在准备接手新工作的同时,也要把手里的工作交给“下任”,既要谦虚积极地学习新业务,又要不折不扣地传授老知识。大家一起学习切磋,取长补短,不仅能提高业务水平,还能增进团结,营造和谐协作的工作环境,培养团队精神。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岗位轮换还能让每一个会计人员都体验一些不同岗位的工作性质,可以使会计人员之间增强友谊和理解,从而在财会队伍中形成一个团结、容忍、协调、向上的集体。

4、 会计人员岗位轮换杜绝财务内部控制的漏洞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定期轮换有利于加强财务管理,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时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和漏洞。一个人长期在一个部门从事某一项工作,就可能形成拖拉作风。如果缺乏监督,工作中的错误和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纠正。会计人员的定期轮换可以在会计人员的工作交接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责任并纠正错误,还可以堵塞人为管理上的漏洞。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定期轮换还有利于单位财务风险的监控。一个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有可能对本单位的财务活动长期依靠经验管理或依附于单位行政领导,对单位潜在的财务风险熟视无睹,财务人员的定期轮换有利于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并通过风险评估、风险分析、风险报告对财务风险进行全面防范和控制。

5、岗位轮换可以弘扬正气,遏制邪气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对特殊岗位、重要岗位定期进行轮换,可以及时发现其中有无违法乱纪行为,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从客观环境上制约了员工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能够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和经济案件的发生。近年来,会计丑闻、经济犯罪等社会丑恶腐败现象不乏会计人员参与,除了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及这些会计人员的自身素质不过硬外,“长期不动”的工作状况也给了他们可乘之机。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轮换实际也是员工间互相监督的过程,能增加各项工作的透明度,能使会计人员自省自律,提高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大家都能“坚持准则,不做假账”,会计诚信水平自然就高了。

二、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度出现的弊端分析

1、影响财务工作的一致性和连续性

会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就提出了会计信息应该相互可比,包括纵向可比,即会计核算、业务处理方法等一贯性,连续性。会计工作有些是根据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判断处理的,如果实行会计工作岗位轮换,就容易出现不连贯和不一致。

2、容易产生一些不稳定因素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容易影响财务人员的稳定性。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容易使会计人员在心理上存在不稳定情绪,尤其是业务水平较低的会计人员,对自己的前途感到恐慌,情绪容易不稳定,从而影响他们的工作热情。

3、平常需要增加培训成本

事业单位实现会计岗位轮换,要求会计人员业务全面,职业素质较高,也就必定增加会计人员的培训成本,否则就会影响整个部门财务工作的工作效率,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4、容易形成短期行为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人员岗位定期轮换,有些会计人员可能会形成工作不认真、敷衍的习惯,容易责任心降低,时间久了容易形成短期行为。

三、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制采取的具体措施

1、规范会计岗位轮换的程序

首先,会计人员要对本岗位会计工作作出详细的业务写实,包括本岗位工作的程序、注意的问题、与其他岗位的配合等内容,为岗位轮换做准备。其次,要做好会计工作轮换前后衔接,防止账目不清,财务混乱,分清移交和接管人员的责任。移交人对已受理的经济业务尚未填制会计凭证的要填制完毕,尚未记账的进行记账,结出余额,并加盖经办人员印章;在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监督下,将本人经管的会计工作全部移交给接管人;接管人应该按照交接清册逐项点收,交接双方在交接清册上签名盖章,接管人员应继续使用原账簿,不得另立账簿。除此之外,单位还应制定严格的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

2、必须引入业务知识培训机制,对各个岗位流程的业务知识形成系统化

通过定期不定时地对各个会计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岗位知识的培训,客观上形成一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的内在动力,从而一方面能够及时充实各个岗位业务空间,弥补业务空白区,以减少会记主管的工作量,消除其对轮岗可能性的怀疑;另一方面能够督促使会计人员在办具体实际业务时能够自觉地严格各种会计核算手续,从而达到岗位轮换提高整体素质和财务管理水平的需要。

3、会计人员的岗位轮换要有计划的进行

会计岗位轮换要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结合会计人员的情况进行轮换。这就要求事业单位会计主管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多观察、了解会计人员的情况,对重要的岗位安排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根据人员业务知识结构不同,选择最能发挥其特长的工作岗位,这样既不损害单位的利益,又能更好的发挥会计人员各自的专长,有利做好各项工作。

四、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应注意的几点

1、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轮换制,会计人员交接是关键

做好交接工作有利于会计工作顺利进展,也是会计轮岗工作的重要环节。在交接工作中应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移交人进行前段工作总结回顾,接管人虚心学习。二是移交人将分管业务按会计制度规定结账,接管人同时作好新老岗位交接准备。三是选派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会计负责人进行监交。四是会计轮岗走向制度化,移交档案必须保存好。

2、要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调换岗位后,人员对新的工作环境与业务需求要经历一个适应的过程,整个工作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与调整,才能达到原有的协调性、一致性与高效性,因此必须组织员工学习培训,通过学习使员工能及时补充新知识、掌握新岗位的规章制度,更好地适应新岗位的需要。

3、要合理安排会计岗位轮换的期限

会计人员轮换的频率不能过高,轮换速度不能过于频繁,操作不能过急,不能一概而论、一蹴而就。轮换时间长短应根据单位性质和工作需要而定,以及根据轮换岗位人员掌握各会计岗位业务技能而定。

五、结语

事业单位实行会计岗位轮换有利有弊,正像许多新生事物一样,会计岗位轮换制,将在自我肯定与否定之间发展。目前,财务系统的集中核算为实行岗位轮换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实行岗位轮换制势在必行。会计主管部门应制定科学详细的岗位责任制,并制定切实可行的轮岗计划,严格按岗位责任制要求,把岗位轮换当作日常会计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武革平,《会计岗位轮换制浅析》,交通财会,2010.(04)

[2]吕素平,王静,李延云,《谈会计岗位轮换制》, 卫生经济研究,2000.(12)

[3]魏敏,《论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之利弊》,税务纵横,2003.(08)

[4]邱梦葵,《浅议深事业单位会计岗位轮换》,四川会计,1999.(03)

[5]杨悦欣,《岗位轮换不能为了轮换而轮换》,中国外汇管理,2001.(12)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7

1.岗位设置不合理目前,我国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的设置不合理,岗位分工不明确,甚至存在“兼岗”的问题,这严重违反了我国《会计法》有关财务岗位的规定。因为我国事业单位机构比较精简,工作人员都是由上级人事部门统一考试,同一录取,统一分配,所以大部分事业单位的财务岗位的人员都相对不足。这给岗位设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也成了普遍现象,导致岗位责任无法明确。2.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虽然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的工作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其制度建设还是很缓慢,部分制度不健全,导致会计核算的不规范,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也受到限制。财务制度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二是审计监督的制度不完善。由于财务制度的不完善,很多财务会计工作的管理存在漏洞,这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造成了障碍。3.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约束力不强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遵照各项制度和规范,发挥其制约、监督、治理财务会计工作的作用,但这些内控制度,有时会受到单位领导及各种原因的干预,从而无法发挥其作用。这说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方法、方式还不够灵活,不适应本单位,从而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作用大打折扣,失去了应有的约束力。

二、实现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措施

1.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事业单位的管理层必须首先增强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转变观念,给内部控制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才能领导财会人员实现内部控制。事业单位的领导人员要对财务会计工作高度负责,要求财会人员明确自己的责任,提供的所有会计信息必须准确有效。同时,还要及时梳理本单位的财务信息,保证财务信息的可控性。对有关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要严格执行,可以利用专题培训或者宣传教育等方法,提高财会人员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认识。强化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意识,必须严格执行财会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法规,只有遵守了法律法规,才能约束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的行为并建立起内部控制的意识。这样实施从思想到行动的一系列措施,才能保证财务会计工作人员遵守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2]。2.调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没有完整的管理体系,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无法进行,领导及财会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己的责任。因此,事业单位领导要不断调整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可以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解决财务管理的问题。同时,要加强财务业务记录的管理,这是进行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基础,也是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信息顺畅的保证。可根据对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立体化管理,形成立体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保证内部控制可以顺利进行。调整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管理体系,还要求提高内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不断完善财产安全控制体系,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3.规范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岗位设置各事业单位要弄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了解每个财务岗位对人员的要求,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科学合理的设置财务会计岗位,有利于内部控制的展开,坚决杜绝与岗位专业不符人员,不允许“身兼数职”现象的发生。同时要加强对岗位的监督,明确岗位职责,形成完善的岗位机制[3]。4.完善事业单位的审计制度当前,很多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并为落实到财务工作实际,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大部分事业单位的审计制度不够完善,必须要让审计部门独立出来,并设置专业的审计人员,严格遵守相关制度,使审计部门充分发挥监督作用,为事业单位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有效的制度保证。

三、结束语

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被越来越多单位认同,内部控制对事业单位的有力影响日趋明显,但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涉及到本单位生产、管理、经营的各部门,需要各部门的通力配合,因此不仅是财务会计部门的工作变化,而是所有部门的一系列变革,所以事业单位要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作长远规划。

财务岗位工作要求篇8

关键词:出纳 风险 降低和分散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3-157-02

一、出纳岗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

1.内部控制风险。从企业财务管理的角度看,现金、银行存款等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其内部控制风险也是最大的,一般来说,各个企业单位对现金、银行存款等资产的收支及使用情况都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流程,从制度上讲应该是完善的。但在实际工作中,在发现各种违规、违法、不合理的经济业务发生后,出纳人员却往往无法制止或纠正,其原因有如下几点:①很多人对出纳岗位的职责不了解,认为出纳人员应该无条件服从领导,只要领导同意,就必须付款。②管理制度设计尤其是审批制度不合理。目前,多数企业或单位对款项的支付都设计了垂直型的审批环节,即按照单位领导、主管领导、业务部门、财务部门等的顺序实行签字审批,但由于很多单位领导对各项财务法规甚至财务工作都不甚了解,仅仅根据管理工作或其他需要就认可了某些有问题的经济业务的发生,由于有了领导的签字,其他审批环节一般也是一路绿灯,等到出纳人员发现时,很多情况下只能将错就错,却已无法纠正或制止了。另外,很多企业和单位对各项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不够。如盘点制度、设立备查账制度、人员定期轮岗制度等在不少单位往往执行的不好。

2.会计核算风险。作为财务管理工作最基础的环节,仅从技术角度分析,出纳工作并不复杂,工作程序也相对简单,但这却不意味着出纳工作难度低,要求低,实际上,由于一般单位设置出纳岗位均不多,相对于其他岗位而言,出纳岗位往往是接触人最多,业务量最大的。如某所高等专科院校,各类在校生年均万余人,再加上各种培训班、短训班,近两万人次的各项收费以及学院的日常往来核算均由几名出纳人员(含收费岗位)负责,其工作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与其他会计岗位不同,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一但发生错误往往是无法更正(会计制度专门设有会计差错更正的相关规定,在发生核算错误时,一般情况下可以按规定进行差错更正或账务调整,因此其差错往往是可以更正的),发生损失时,也只能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样出纳岗位就面临巨大核算风险,同时也给出纳人员造成了巨大压力,可以说几乎所有出纳人员(尤其是现金出纳)均有过自己承担损失的经历。

3.职业道德风险。长期以来,在企业及其他单位部门的管理中,对财务工作及财务人员普遍不够重视,近些年来虽然已有很大改观,但依然还有不足,主要体现在对财务工作的评价度不高,财务人员的工作强度高,压力大,收入偏低,升迁机会少等。而作为财务基础的出纳工作虽然重要,但在整个财务管理中受重视程度却不高,这是因为人们长期形成的一种观念认为,出纳工作相对程序简单,技术性不强,对人员的专业性要求不高,所以出纳岗位大多由刚参加工作的新人或业务水平相对较低的人员担任,出纳岗位的设置仅从财务制度及财务管理要求、业务流程、人员配备等角度出发,并未过多考虑其岗位的特殊情况及要求,另外,无论是各项相关财务法规、制度还是日常管理,均更多的是强调岗位的要求及人员承担的责任,却忽视了出纳岗位及人员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因此,出纳人员在具体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差错,并产生懈怠、反感乃至抵触情绪,长此以往甚至可能诱发职务犯罪。所以说,出纳岗位也面临着较大的职业道德风险。

二、对化解出纳岗位的风险及压力的设想

1.加强内部管理,严格按照财务法规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并结合单位实际情况设定出纳岗位的工作职能。加强内部控制,切实做到不相容岗位的分人管理,对重要的证、章、票据严格管理,尽量实行分人保管并建立定期核查制度。严格实行定期盘库制度,做好盘点记录,积极核对账项,定期编制银行账户余额调节表,对未达账项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不留后患,对各项由出纳人员记录的日记账要由专人定期审核,建立健全备查账制度,出纳人员要严格按照规章办事,努力抵制白条入库,杜绝账外资金。完善管理制度,在现有的授权审批制度中,设立出纳岗位初审环节,在经济业务发生前或在费用支出报销时,由出纳岗位人员对该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及其相关票据的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方面进行初审,对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签字认可,然后再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后方可付款,对不符合各项要求的经济业务或费用支出予以抵制或责成相关人员改正,直到符合要求为止,在管理上最大限度地降低出纳岗位的风险。

2.规范资金的收付制度,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的各种理财手段,灵活运用网上银行、信用卡等现代电子商务技术进行款项的收付,尽量减少并严格控制现金收支业务,从技术上减少出纳岗位尤其是现金出纳岗位的核算风险。

3.建立健全轮岗制度,实行定期岗位轮换,建立岗位考核制度。财务工作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对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但一般来说,会计核算主体的业务范围、管理流程等相对稳定,加之财务工作又严格遵照诸多相关的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财务工作又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建立各个岗位的定期培训制度,加强财务人员的业务学习,除了综合性较强的一些工作外,使大多数财务人员包括出纳人员都能胜任各个会计核算岗位,应当理解并重视出纳岗位的工作压力,努力给出纳人员创造良好宽松的工作条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出纳岗位上尽量做到人员的新老搭配,创造浓厚的业务交流学习氛围,从各个方面疏导出纳人员的工作压力,降低会计核算风险。

4.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应当定期对财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道德典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实行奖惩结合制度,在明确岗位责任的前提下,给予相应的奖励和补偿,笔者认为有以下三种途径可以考虑,(1)可以尝试设立特殊岗位风险基金,在财务核算的各个岗位中,出纳岗位相对风险最高,一但出现差错时,损失往往由出纳人员自己承担,这极大地影响了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设立风险基金则能有效地对出纳人员进行额外补偿。当然,应当在相关规定中明确在何种情况下才能补偿、如何进行补偿、补偿金额如何确定等,原则上应该对由于特殊情况下的工作失误造成的后果并不严重的金额较小的损失进行补偿。(2)针对出纳等风险性高的岗位,也可以考虑实行特殊岗位津贴制度,按照岗位风险的不同,设立额度不同的特殊津贴,从物质上给予支持,尽量减小出纳人员的心理压力,这样就非常有利于保证出纳人员的工作热情,减少出差错的机率,从而降低核算风险。(3)建立健全岗位考核制度,设立不同的量化指标,设立考核机制,结合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岗位实行量化考核,对完成考核指标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并且在制度上对出纳等高风险岗位予以倾斜,最大限度地调动出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分散职业道德风险。

总之,出纳工作是财务核算中最基本的环节,我们不应当仅从业务角度看待它,更应当关注出纳人员的选择和任用,改变以往的错误观念,支持、关心出纳人员,理解他们所承受的风险,努力为他们降低和分散各种风险,化解各种工作压力,这对我们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1.财务成本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试论企业会计环境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财会研究.2010(2)

3.甘春兰.经济法规汇编,2010

上一篇:常见疾病预防知识范文 下一篇:卫生院健康扶贫工作职责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