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制度创新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4-02-19 11:46:41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1

关键词: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界定;结构;运行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00-03

1 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和内涵

1.1 国外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

区域创新体系英文表述为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简称RIS)。英国卡迪夫大学的库克(Philip Nicholas Cooke,1992)教授首先提出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他将RIS定义为“主要是由在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系统,该系统支持并产生创新”。瑞典的Asheim和Isaksen(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技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荷兰乌德勒支大学的Jan G. Lambooy(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区域生产中的合作者组成的互动的、动态的结构,这些体系能使区域经济各主体充分发挥和扩展其才能,它们也能引导那些致力于建立认知能力(如学习、研究等)和构筑企业间网络的政府和组织。加拿大的Doloreux(2002、2003)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

1.2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概念的界定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存在众多分歧,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对区域创新体系中“区域”的理解不同。有学者认为是经济区域(陈浩,2006;李虹,2004),有学者认为是行政区域,更多学者认为是技术区域(张斌等,2004;陈德宁等,2004;方旋等,2000);(2)对区域创新体系定义的角度不同。大多数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组织结构去定义,但也有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方式(温新民等,2002)、目的(陈德宁等,2004;李虹,2004;王子龙等,2003;顾新,2001)去定义,还有学者是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和作用定义(陈琪等,2007;梁凯2005;邱红等,2002);(3)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认识不同。一般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政府、中介机构等创新主体构成(冯之浚,1999;胡志坚等1999),但对主体数量的认识不一(梁凯,2005;周亚庆等,2001;张斌等,2004);还有观点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不仅包括不同的主体要素(创新的机构和组织),而且还包括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陈浩,2006;李虹,2004;刘友金等,2001),以及其他新要素(包括新要素组合)(冯根尧,2006;邱红等,2002);(4)对区域创新体系功能的认识不同。一般认为RIS的主要功能是技术创新(周亚庆等,2001;温新民等,2002,),但也有观点认为RIS的功能包括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应用(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还有观点认为RIS的功能应包括制度创新(梁凯,2005)等;(5)对区域创新体系的性质认识不同。有的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技术体系、复合系统(刘友金、黄鲁成,2001)、社会系统等(陈光等,1999;潘德均,2001),它的性质是一个系统;也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制度、政策网络(陈浩,2006;刘友金等,2001),制度、组织网络(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2001;方旋等,2000),制度、机构网络(柳卸林,2003;潘德均,2001),关系集合(王核成、宁熙,2001)等,它的性质是一种关系;还有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状态空间整体等,它的性质是一种空间结构(温新民等,2002)。

2 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

关于区域创新体系的类型,国外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做了一些研究。

Ashceim和Isakson(1997)根据社会的根植性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区域性的国家创新系统和根植于特定区域的创新系统。Cooke(1998)从“治理结构”(governance structure)和“商业创新”(business innovation)两个关键维度将区域创新系统分为六种类型。首先,基于治理结构,可以将RIS分成基层式(grassroots)、网络式(network)和统制式(dirigiste)三类;其次,基于商业活动模式,又可以将RIS分为地方式(localist)、交互式(interactive)和全球式(globalist)三类。Howell(1999)根据地域临近性和空间集聚在创新中的作用,将区域创新系统分成了两类模式:一类是从属于国家创新系统的自上而下的区域创新系统;另一类是自下而上具有独立的内部特征和内部联系的区域创新系统。Isaksen(2001)通过对区域壁垒和创新阻力的分析,也把区域创新系统分成三类:缺乏组织的、零散的和封闭的区域创新体系。Cooke(2004)根据技术转移的管制类型,归纳了三类区域创新体系:即草根类(grassroots type)、网络类(network type)、管制类(dirigiste type)。Doloreux(2005)根据Braczyk、 Cooke等人的研究,区分了两种区域创新体系:新经济系统,称为“企业家的区域创新体系”(ERIS);传统的区域创新系统,称为“制度的区域创新体系”(IRIS)。Asheim和Coenen(2005)还根据各种产业和经济部门的知识基础描绘了两种区域创新体系:基于分析知识的区域创新体系(the analytical knowledge bas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以及基于综合知识的区域创新体系(the synthetic knowledge base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

我国学术界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的研究相对较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

张斌等(2004)从区域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两个维度,把RIS的模式分为四种:(1)价值网络型的区域创新体系;(2)企业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3)高校――科研机构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4)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涂成林 (2005)在研究国外区域创新体系类型时,从动力角度将其归纳为市场牵引型、研发驱动型、政府主导型、重点扩散型四种;在对国内区域创新体系不同模式的比较与借鉴时,涂成林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大背景,选取了四种有代表性、有成效的区域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即原始创新主导型(北京模式)、全面综合协调型(上海模式)、企业主体主导型(深圳模式)、政府推动主导型(苏州模式)。林迎星(2006)从两个角度对区域创新体系类型进行了划分。首先,依据区域优势产业维度,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高技术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传统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和混合产业型区域创新体系;其次,依据创新资源的配置机制,把区域创新体系分为政府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政府与市场共推型的区域创新体系、市场主导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毛艳华(2007)依据治理结构、社会根植性、创新主体、创新环境以及主体互动程度等将区域创新系统区分为三个类型,即地域根植性区域创新体系、区域网络化创新体系和区域化国家创新体系。

3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与基本结构

3.1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

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是指那些在特定区域内,参与、影响创新活动的要素主体,它们通过不同方式对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转产生作用(胡凯、尹继东,2007)。自弗里曼(Freeman,1987)对国家创新体系组成单元进行研究后,波特、伦德瓦尔(Lundva11,1992)、帕威特(Pavitt,1994)等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教育部门和政府部门被认为是创新体系主要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学者已取得基本共识,认为RIS的主体要素包括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政府部门等。其中,企业处于中心地位,是区域创新活动的执行者;大学和科研机构是知识创新的来源;中介组织是连接区域创新体系各要素的纽带;政府是区域创新政策的制定者,是区域创新体系的特殊要素,是联系组织要素与制度要素的纽带。

3.2 区域创新体系的基本结构

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是指区域创新体系构成要素的组合形式或关系模式(林迎星,2006)。

Erkko Autio(1998)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有两个子系统构成,即知识应用和利用子系统和知识产生和扩散子系统。Cooke等(2000)指出,任何起作用的区域创新体系有两个子系统:知识应用与开采子系统和知识生产与扩散子系统。Andersson等(2002)认为集群在RIS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并提出了以集群为中心的RIS结构图。此外,从实证分析角度,学者们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从国内研究看,由于各地的优势特色和创新制约因素不同,各学者和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对构成区域创新体系的子系统的提法也不同。如王丽丽(2000)认为RIS主要包括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等体系。潘德均(2001)认为RIS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技术扩散系统等三个主体系统和创新人才培育系统、政策与管理系统、社会支撑服务系统等三个支撑系统。黄鲁成(2002)从系统论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RIS由组织创新系统、制度创新系统、政策创新系统、运行创新系统、基础条件创新系统五个方面构成。张斌等(2004)指出,RIS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陈琪、徐东(2007)认为RIS主要包括六个子系统,即投融资系统、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政府调控系统、知识技术流转系统、知识与技术应用转化系统。

4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指区域创新系统内部创新活动各主体之间及其与创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过程的原理(林迎星,2006)。

Cooke(1998)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企业及其他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地从事交互学习的地方。这里,他引入了三个重要的概念:“交互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根植性(embeddedness)”和“制度环境(institutional milieu)”。Doloreux(2002)将“内部机制”描述为区域创新系统内部的基本动力(principal internal dynamics),认为正是这些基本动力解释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成功。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内部机制有四个:互动学习(interactive learning)、知识生产(knowledge production)、邻近性(proximity)和社会根植性(social embeddedness)。

冯之浚(1999)根据世界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和我国区域创新的国情,认为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学习培训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张敦富(2000)等人也持类似观点,认为创新主体、研发、融资、中介、管理等各系统之间的关联,是依照内在的利益机制和外部的竞争压力机制,相互依存、相互约束、相互作用。其中基本的机制包括:利益驱动机制、决策信息机制、竞争协作机制、学习培训机制。李虹(2004)认为,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应从微观创新机制入手,着重分析区域创新的动力,进而研究创新在区域中的扩散机理,目的是希望通过人为的干预和调控,提高区域创新的整体效率。区域创新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交织着多种动力,区域创新行为的产生是外部动力(市场需求、区域竞争、国家创新引导等)和内部动力(企业利润、区域创新瓶颈、地方政府推动)共同作用的结果。陈广胜等(200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应包括:交互学习机制、知识创造机制、空间聚集机制、社会网络机制。

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最主要的方面,也是区域创新体系区别于其他体系的本质特点。在某种意义上讲,区域创新体系的内部运行机制描述了区域创新体系内部动态性的原则,而这种动态性说明了区域创新体系的效率和成功的源泉。因此,区域创新政策主要是要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内部运行机制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国内外区域创新体系研究进展[J].科技与经济,2006,(6).

[2]陈琪,徐东.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结构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24(8).

[3]方旋,刘春仁,邹珊刚.对区域科技创新理论的探讨[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9).

[4]冯根尧.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及构成要素分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6,(7).

[5]顾新.区域创新系统的内涵与特征[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

[6]胡凯,尹继东.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作用机制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7,(7).

[7]胡志坚,苏靖.区域创新系统理论的提出与发展[J].中国科技论坛,1999,(6).

[8]黄鲁成.宏观区域创新体系的理论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2,(1).

[9]李虹.区域创新体系的构成及其动力机制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2) .

[10]梁军.产业模块化与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J].社会科学辑刊,2007,(1)

[11]林迎星.区域创新优势[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12]柳卸林.区域创新体系成立的条件和建设的关键因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3,(1).

[13]刘友金,黄鲁成.基于行政区划的区域创新体系研究[J].企业经济,2001,(3) .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2

??中心词:知识创新工程所取得的知识创新成果要有合理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来保障,应当树立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的必然要求。

??一、知识创新工程所取得的知识创新成果要有合理的机制和完善的制度来保障

??高新科技的发展及由此引发的新的产业革命已经并将继续对世界经济、军事、社会生活产生巨大影响。我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知识创新工程的主要功能是知识的生产、传播和转移,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的必然要求。中国科学院在推进知识创新工程中也应当根据知识创新工程的需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成果保障机制和转化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只有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才能推动知识创新工程向更高层次的发展(一次创新,二次创新)。这就要求科研院所把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

??当前,科研院所还存在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脱节的现象,常常是重视推进知识创新而忽视知识产权保护,比如没有建立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没有形成对科研人员的合理化管理制度,没有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等等,致使知识产权以各种形式流失和得不到有效的转化。对已有的技术不及时申请专利,对技术秘密没有采取必要措施保密,对已有专利技术管理不善,合同制度尚不健全,不顾实际情况往往套用标准格式合同或者签订合同缺乏必要的法律常识,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具体实施保护,致使知识成果流失的现象还经常出现. 高新技术知识产权保护难度大,有许多方面现有法律尚不能解决。这些情况说明,推进知识创新工程不重视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就不能实现知识创新工程的目的。当前,制定和健全知识创新工程成果保护制度,对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对知识创新成果,要树立和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当前,科研院所尚存在以下一些现象,阻碍知识产权保护:

??1.没有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是科研院所的重要及核心资产

??知识产权现今已成为科研院所的重要资产,是科研院所最值钱的财富,越来越多的科研院所把技术开发、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有机的核心来对待。科研院所存在的市场意义就是围绕知识创新所取得的知识进行开发生产、传播及成果转化,并在这之中获取市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这个意义而言,知识产权是科研院所的重要资产及核心资产。当前,一些科研院所还停留在过去科研计划管理模式下,成果首先考虑的是鉴定,,申报奖励,盲目争取专利申请量,造成成果没有获得专利保护并没有采取必要的技术保密措施,或者获取了专利后不加强管理,听之任之,致使成果流失或产生不了应有的价值。树立知识产权是科研院所的核心资产的观念并加强保护,是保障知识创新工程成果的必须选择。

??2.没有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观念、法制观念、国际竞争观念

??一些科研机构没有树立在市场经济中知识产权就是商品的观念,没有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认识和管理知识产权,一方面是我国科研机制长期处于计划管理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我国科研机构的科研人员尚缺乏市场经济的经验的原因。在此思想的影响下,对知识产权的市场价值和运行规律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法律和经济常识,缺乏科学的可行性论证分析和法律风险分析,盲目下海转化或者进行各种概念式的合作研发,致使成果被合法化吞并并可能招致各种经济违约责任。

??3.过于重视鉴定和忽视专利后管理及技术秘密的制度管理。

??很多科研院所队知识成果的管理,形成了三种狭隘的错误保护观念。一种认识是经过鉴定的科技成果已经明确了权利主体还怕别人侵权吗?一种认识是我已经申报并取得了专利权有国家的强制性保护我还保护什么呢?最后还有一种认识就是,技术秘密我已经通过合同违约金和单位规章的形式进行了约束我还能够怎么保护呢?

??实际上“科技成果”、“科技论文”都属于非专利保护范畴,即属于技术秘密状态,鉴定“科技成果”没有严格的法律概念,在国际上也没有通行性,即使通过了鉴定明确了法律权利主体,也因为其属于技术秘密没有通过专利保护而不能获得强制性保护,相反在鉴定过程中因技术资料的公开和鉴定人员的故意,往往会造成成果的流失。

??优先采用鉴定或者的方式来公布自己的创新技术,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如一项发明创造完成后,首先,它的内容就无偿地公布于社会,为大家所公用,如果再失去了优先权的保护,再想申请专利也很难;再如采用“科技成果”形式来保护也达不到好的效果。例如一项发明创造,没有知识产权专利法律保护,只要科技成果以各种形式进入市场,别人可以任意仿制。如一项生物技术与成分工艺有关,经过反推工程分析、计算也可以把发明创造的内容基本推导出来进行仿制,而反推工程往往只需研究开发投资的几十分之一,甚至更少。这些非专利保护,不能阻止第三者并非不正当行为作出相同的发明创造申请专利保护,或者公开发明创造的内容,这样对于前者而言,其无形资产就会受到损失。因此,对于技术秘密而言,认为通过了鉴定或者认为有协议或规章制度管理就万事大吉了,是错误的认识。

??认为已经取得了专利权就视为成果已经获得了保护的认识,也是不全面的,获得了专利权,也会出现各种侵犯专利权的行为,科研院所应当及时对侵犯专利权的行为进行处理但往往是有心无力;还有很多情况,专利法也是不能进行全面有效保护的,如因为专利权公开了专利技术资料内容,别人可以轻易的在此基础上进行再研发创新获取新的专利,通过全新的新的专利涵盖,又比如如果申请了产品发明专利但别人可以在此基础上申请产品生产方法专利产生法律冲突,这都是法律所允许的但科研单位所不能达到申请专利的目的的。因此,申请取得了专利,并不意味着就获得了充分有效的保护,科研院所应当进一步加强专利后管理,如围绕已取得的专利申请保护性的专利,通过进一步的研发保持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制度管理和法律机制及时处理侵权专利权行为。

??实现专利的公开保护和技术诀窍的秘密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即在不断创造中来保护自己,走在同行者前头,这是科研院所发展的根本。

??4.忽视知识创新工程科研人才管理的新特点,造成科技成果流失。

知识创新工程在世界范围内公开招聘研究人员,可以以各种方式进入知识创新工程,目的是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使创新工程科研人员具有了国际性;研究课题制的改革促进了科研人员流动性的加剧;全员聘任制打破了人事铁饭碗,科研人员与科研院所之间形成了较松散的雇佣关系,形成了工作契约性;现代高新技术工程往往是协作的结果,科研人员之间也存在协作性;知识创新成果具有的商品性使科研人员也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人力资源商品性等等;知识创新工程所形成的人才管理的新特点造成对知识成果管理的新问题,如在新特点下,在具有国际性、流动性和协作性下常常出现知识产权权属争议;在流动过程中成果非法流动造成成果流失;在契约性和商品性的特点下,没有通过有效的契约和制度管理约定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细化职务成果与个人成果的区分标准,没有形成违约责任追究制等,致使科研人员因个人利益侵吞知识成果。

??5.不重视产权制度合理化

??科研院所对知识创新成果产权往往理所当然的认为其所有权全部属于单位,其成果属于职务成果,往往不重视或者不敢擅自改变成果产权取得方式。但产权制度的合理化是知识创新所导致科学技术进步的关键,因为科研人员是否愿意进行知识创新与创新成果有关,而知识创新成果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即科研人员与创新成果权的产权关系。所以产权制度成为激励知识创新的根本制度。知识创新工程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新的特点,根据我国产权制度改革的发展,为了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中充分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发明创造积极性,应不仅仅采用对科研人员享有署名权并获取转化奖励报酬等简单方式,还可以根据合同法和专利法的规定,通过约定单位与科研人员个人知识产权权属比例,通过股权奖励等各种方式调动其聪明才智,不断进行知识创新,这可以防止科研人员对分配方式的不满意所造成的成果流失,产权合理化改制同时也是对知识产权保护方式的新的探索。

?三、推进知识创新工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具体建议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它所对应的形态比较抽象,其管理较有形财产复杂得多。有关法律规定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带来的法律制度变化以及我国对知识产权法律的修订,目前框架已经基本完善;我认为,在法律框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知识创新工程相关立法保护尚需要进一步完善,如科技开发制度,科技成果转化制度,科技人员管理制度,科研机构管理制度,科技成果司法保障制度等等;否则,知识产权很容易被剽窃、仿制或无偿占用,造成知识产权流失。如何管理好创新成果知识产权,涉及微观具体科研院所的管理,本人认为:

??1.制订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科研机构应当根据我国知识产权法律如《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根据我国加入的世界知识产权条约的规定,根据中国科学院有关知识产权保护暂行办法以及知识创新工程的政策,制定符合本单位实际的知识产权管理规章制度。该规章制度的形成,应当具有合法性和合理性,应当通过开会及书面送达等方式进行传达。该规章制度的内容,应当包括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知识产权的权属确定,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的管理办法,知识产权的保护方式,违反知识产权管理的责任规定等等。

??2.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门

??科研机构应当在本单位科技管理部门的基础上,有所一级负责人及法律顾问参加,有专职的管理人员的情况下组成知识产权管理部门,以制定和实施本所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3.设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

??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基金,该基金维持知识产权保护所需要的管理及活动经费,如专利等成果的申请、维持、变更等费用;如对侵权行为进行必要追究所需要的诉讼费用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所必需的硬件投入经费。

??4.加强对知识创新工程科研人员的成果管理

??在签订劳动聘用合同和岗位聘用合同时,应当根据不同的课题特点和实际情况,明确而细化约定科研人员应当遵守的知识产权保护义务,约定相适应的违约金,掌握国家秘密成果辞职的限制条件,告知并取得科研人员书面认可必须遵守单位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的意见,签订不侵犯先单位知识产权保证书。在科研人员退出课题组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当告知其应当承担后合同义务,即在什么时间和什么条件下,科研人员不得以各种方式侵犯单位知识产权,否则,视同违反合同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应当按照管理制度的规定,交还有关技术资料和文件等。科研人员在工作期间,明确其应当保密的具体范围,加强对其进行知识产权保护培训和教育,支付保密费用等等。应当对本单位的技术秘密予以严格界定,并采取相应的合法、有效的保密措施。

??5、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硬件建设

??如对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区域应当设立监控机构和添置必要的监控设备,对的技术资料和文件建立专门保密的放置空间,对网络传输应当建立监管平台等等。

??6、实行合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管理

??把知识产权管理纳入科研机构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要结合规划、重大专项、专题、课题的立项和进展,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战略和策略,进行必要的知识产权状况分析和评估。要充分运用知识产权信息资源,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制度,完善必要的管理措施。

??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方式。结合创新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新的特点,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如进行产权制度合理化分配,鼓励知识和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切实保障职务技术成果完成人的技术权益和经济利益。及时、充分地兑现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奖励政策,切实保障科技人员创造性劳动的经济价值实现。应当严格按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规定》要求,兑现相关的奖励措施,支付相关报酬。

??知识产权保护应当树立管理在先,救济在后的管理观念。通过对科研院所所出现知识产权权利纠纷的研究表明,出现权属、侵权或者合同纠纷,首先是因为相关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不到位的原因造成的,也就是在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没有进行合理必要的管理,没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措施;在出现知识成果被侵犯后,应当及时与有关部门合作和采取必要的措施通过诉讼或者非诉讼的方式采取保护措施,因不及时依法处理的造成损失得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知识产权的流失的,应当等同于资产流失看待,相关的责任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追究其民事及刑事责任。

??知识产权保护应当树立以人为本,以科技成果为核心的管理思想。人就是进入创新工程的科研人员,科研院所要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要围绕解决科研人员的需求为目的并提供相应服务为出发点,为其提供较稳定科研环境和具有竞争力的科研条件,从项目立项、课题申报开始,协助其有关工作,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提供管理支持,要修改不合时宜的奖酬分配制度,引进科研人才以技术要素参与入股分配,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要根据新政策的规定,及时调整科技人员管理制度,对按照课题制和过在流动过程中的科研人员要建立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等新方式。要修改不合理的成果管理制度,建立以科技成果为核心的管理思想,要围绕科技成果的立项、课题的申报开始,研究并制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和制度,要熟悉相应的开发及转化政策法规,要根据单位实际要求制定技术合同管理办法,要对成果转化熟悉市场规则等等。

??我们要认识到,科研机构的核心资产是科技成果,其发展依赖于对科技成果的开发和转化,科技成果的产生率和产生质量的高低,其具体指标就是专利技术及技术秘密的取得的数量和创新水平质量,决定了科研机构的生存和发展,从这个意义说,现在如果有科研机构不重视保护知识产权,不建立完备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对各种利用国家投资的项目科技成果,科学家采用各种规避的方式侵占而漠不关心,造成知识产权各种形式流失相当于自杀行为;从管理者的角度,就是渎职行为;从知识创新工程的角度而言,就不能很好实现创新工程的目的,试想投入巨大的战略工程所取得的科技成果,其目的应该不仅仅是发表了多少论文,所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都具有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如果因各种管理制度漏洞而流失,这就违反了知识创新工程的目的。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3

    摘 要:信息化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基本工具,提出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企业知识管理渐进模型,探求了通过知识管理构建企业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从知识的角度研究了信息化对高新企业的影响,并从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知识管理;协同管理;创新机制        1 信息化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      企业是产业创新体系的核心,起着引领产业的主导作用。企业知识理论认为企业以契约为保证积聚和整合知识,知识与资源的组合能够创造新的知识,进而通过可观察的企业能力及行为转化为企业绩效,企业的知识存量、结构,以及吸收、整合知识能力的异质性是形成企业绩效差异的根本原因,因而增强企业的知识管理能力成为企业提高创新能力,构建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基于信息技术的企业网络作为内部显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成为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知识管理的操作平台和基本工具。   国外学者从企业管理职能(运营、规划与战略)层次范畴揭示了信息化对企业资源的配置经低阶到高阶的发展路径(图1),呈现一种高阶依赖低阶支撑的综合运用形态,国内学者从功效的角度将信息化的功能归纳为媒介、协同、驱动和诱导四类功能,并提出四种功能相互作用下的创新促进机制:主体关系培育引导机制、创新资源配置均衡机制,以及知识创新链优化机制。   企业的创新是各创新要素的全面协同创新,而信息化需要与企业的组织、管理、技术、制度诸要素协同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综合理论研究,并结合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可以从四个逐级抽象和深入的阶段来认识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知识管理的影响(图2),从中探求创新机制的发展路径。   (1)信息流通媒介功能。实施了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企业,内外部实体可借助电子邮件、浏览器、文件服务器等方式进行快捷沟通。显性知识以可编码的信息形式存储在系统中,提供了信息共享和跨实体范围的信息检索服务。   (2)信息化革新了企业生产和管理方式。这是应用于组织结构整合的知识体现,引致了组织协作程度提高和管理优化。由于组织内部存在分工,可编码知识在流通与运作过程中,将因各组成单元的功能及任务需求差异性而出现有选择的淀积,从而呈现知识配置的优化和分布的不均衡性。借助信息系统的媒介功能,不同管理层次的员工可以平等、开放地快速沟通,命令链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组织层级,以及时间、地域的限制,驱使组织架构向网络化、扁平化进行整合。企业在电子商务、决策支持系统等各种先进信息技术的支撑下,有能力提高计划精度,减少时间消耗,通过实施时间管理获得速度竞争优势。   (3)企业知识理论从知识共享、运作的需求解释了企业的存在。信息化媒介可以明显地促进知识共享和运作的效率,然而这是一种处于下意识层面的对知识的管理。当企业认识到自己作为知识集合体的本质,能将知识管理上升到意识形态的高度,从而主动地为企业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创造条件,如:激励组织内部知识共享,开发组织单元的知识学习能力,减轻知识转移的障碍等。知识管理的内容包括知识的积聚(学习、获取、存储)、知识评估体系、知识的运用和转化(SECI模型)等。知识管理过程中应当对知识价值的鉴别和知识资产的商品化予以充分关注:前者是促使微观知识存量和宏观企业战略保持一致性的必要步骤,也是提高知识存量应用效率的重要环节;后者则是知识资产价值和企业绩效体现的根本目标,是知识管理的核心所在。   (4)信息化条件下的组织、管理优化,和知识管理的实施,是企业运营管理进步的外象,深入到战略层次,其底蕴和根本目的则是建立具备创新诱导能力的学习型、创新型组织,这类组织具有知识良性动态循环的环境,体现为:知识流通、共享、转换的阻尼小;组织单元及员工个体拥有足够的知识存量来学习、理解新知识;企业管理者具有创新的管理理念,组织中,容忍失败、鼓励创新、全员创新的创新型文化得到崇尚和弥漫;在管理机制上,应能协同发挥创新个体的外部激励和内在的创新自激励;组织的创新不是一时的,而是受到知识的运动所诱导,遵循“知识流通和运用发现创新点或问题涌现创新行动实施产生创新成果再激励”的路径,源源不断地持续产生的。企业创新型核心能力(企业配置、使用资源,以及发现未来机会的能力)由此得以提升和优化。   以上四个阶段相互交融和影响,逐级支撑,构成一个逐步抽象和螺旋式上升的形态。对创新型组织机制形成路径的认知将为企业实施知识管理提供有力的指导。      2 信息化对微电子企业知识范畴产生的影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领域是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由于产品生命周期短,高新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产品、技术的创新能力,知识的运用至关重要。微电子产业早在1991年即被国家认定为高新技术范围之一。微电子企业可划分为IC(集成电路)设计和制造两类,前者通过CAD软件生产IC功能电路图和工艺版图;后者则通过复杂昂贵的大规模生产设备制造出最终的集成电路。两者分别是技术研发型和生产制造型高新企业的代表。   我们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对上海地区部分微电子企业调研了信息化对其产生的影响。调查表明微电子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优势明显。受调研企业均实现了内部联网,与外部广域网接通,并拥有或正在筹建对外的WEB网站.受调研的IC制造企业和近60%的IC设计企业建立了用于生产计划、进度控制的信息系统,CSCW(计算机支持协同工作)方式被广泛运用。微电子企业的高技术含量和生产环节繁多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对信息化需求的内生性,能够积极投入信息化建设,而国家对高新企业发展的支持(如高新开发区的建设)也对此起到了重要作用。 受调研企业明显体现出信息化基础之上的知识管理特征。①企业在内部广泛运用网络手段共享知识资源(图3),同时通过外部网吸纳外部知识。受调研员工中,70%认为大部分的企业内部信息由内部网获取,46%认为主要通过外部网获取与工作相关的外部信息。②IC制造类企业基本都通过广域网向供应链上游的IC设计企业客户提供了信息虚拟通道,以便客户在授权的范围内局部访问自己的内部生产数据,进行进度监控,体现了供应链范围的知识共享行为。③通过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委派使企业组织架构一定程度上突破了层级关系、时间及地域的限制,呈现出柔性化组织的特点,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幅度也有所增大。然而在管理沟通有效性方面,绝大部分员工则认同“工作会议”与“面对面委派”等非信息化方式。   3 当前的问题及对策      就被调研的企业总体来看,对知识的管理还是处于自发性的、下意识的形态。管理者容易产生一种误解,认为有了信息系统就实现了对知识的管理。这其实仅仅处于知识管理渐进模型的第二进阶。这种管理形态容易受到市场的短期利益所驱动,因片面追求市场份额而忽视了培育创新竞争力的核心任务,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不利。在享用信息化所带来的便捷性的同时,容易旁生出对信息系统的非理性依赖。信息化的直接优势体现在可编码知识的共享上,然而应用于默会知识的转移则是困难的,这方面组织单元、个体间的正面沟通和长时期磨合不可或缺。如果管理者认识不到这一点,过分依赖信息系统来沟通,会产生沟通效率损失,还可能使管理者产生信息接收者拒绝知识转移的误解。在微电子企业员工中对沟通方式有效性的调研结果佐证了这个问题的存在。   知识外溢是企业知识转移过程中的负效应,通过信息系统外溢是引起知识外溢的其中一种原因。在所考察的微电子企业中,存在着通过严格监控信息载体进出,尽可能减少对合作企业的数据共享范围,以及限制离职人员一段时间内不能在本行业从业等手段减轻知识外溢的做法。对合作客户降低数据共享程度一定情况下会引起合作的信任缺失问题,这需要从知识联盟管理的角度加以研究。与传统企业相比,高新企业人力资源工作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一方面,我国高新产业起步晚,专业人才紧缺,企业呈现人员的高流动性,员工跳槽将引起知识外溢和企业内知识资产遗失的问题。另一方面,对员工的培训工作要求提高,除了要进行企业规章、常规技能等显性知识的培训外,还需要研究如何将企业所赖以生存的创新观念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员工。   面对这样一些问题,企业需要走出片面强调信息化的误区,从知识管理的高度,以及管理要素与信息化协同的角度来完善管理体制。   1)企业管理者应当对企业是知识管理体系的本质有所认知,并要认识到知识良性循环环境和企业知识存量的有效积聚是产生创新能力的根本驱动因素,从意识层面上主动实施企业知识管理。企业内设置首席知识官(CTO)和各个层级的知识经理是有效的途径,进而构建公司层面的知识管理体系结构。   2)培育知识共享和转换的良性循环过程。既要促进组织单元之间的紧密关系和沟通频度,同时也要提升组织单元和员工个体的知识存量及其与新知识的相关性,从而提高吸收、理解新知识的能力。尤其要重视默会知识的转化:默会知识显性知识,对体制改变、科研成果产生的历程进行分析和总结,挖掘成功背后所蕴含的思维方式、理念,将其显性化,通过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网络服务器及其他手段广为传播;知识资产默会知识,将显性成果及其背后的思维方式、管理方法贯彻到新的创新过程中去。可操作的手段有增加正面协作和交流频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实行一定比例的人员轮岗制,兼顾开发团队的人员稳定和流动性。应促使个体知识转换到企业组织的结构知识体系中,这种知识体系是具有排他性、难以复制的,能有效避免知识的外溢和遗失。以CTO为首的企业知识管理团队在知识转换过程中应当发挥指导和监控作用。   3)建立多方位的创新激励体制,如运用知识产权手段,在进行知识保护的同时,授予创新员工署名权也能对其形成精神激励;通过创新知识人股及知识员工股权分享提高知识持有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从而保护企业知识存量,减轻知识流失和非授权使用。   4)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发挥宏观引导作用。我国的高新产业一方面起步晚,技术存量低,许多产业依赖产品和技术引进,另一方面,国内消费属成长性市场,比如IC设计行业,技术要求低的中低端需求占据了市场主导。受利益驱动,企业必然更注重以现有产品抢占市场份额,缺乏研发自主技术的动力。中国科协领导多次警示我国高新企业缺乏科技创新理念,重引进技术轻消化吸收,重规模扩张轻研发投入,不少行业有产业技术空心化的危险。政府职能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应采取国家科研项目支持等手段激励企业从短视的市场争夺向培育长期创新能力转变,在市场导向和国家战略的双重任务间取得平衡。教育部门也应当积极实施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采取多样的教育方式为高新企业跨越式地培养专业领域的创新型人才。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4

[关键词]技术体制 自主创新程度 企业

〔中图分类号〕F0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6-0056-07

一、技术体制的概念

技术体制的概念最早由Nelson和Winter(1982)提出,他们建立的模型表明用技术机会和保护程度表示的技术环境对技术创新模式有重要影响。在随后的经验研究中,研究者们纷纷指出,与企业规模或需求相比,这些变量是影响市场结构和技术创新的最相关的因素。Malerba和Orsenigo[1] (P45-71)(1996)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概念,把技术体制定义为四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组合:技术机会、对创新的保护、技术进步的累积性以及知识基础的性质。这一定义被后来的研究者们普遍采纳。

技术体制的概念提供了对企业所处的技术环境的描述,定义了与企业创新行为相联系的学习过程、知识来源和知识基础性质的典型特征,其主要贡献在于,它可以对不同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和组织技术创新模式间的差异作出解释。Malerba和Orsenigo[1] (P45-71)(1996)以及Breschi等人[2](1996)的经验研究提供了相关支持证据。Malerba和Orsenigo(1996)使用德国、法国、英国和意大利四个国家的专利数据,构建了创新活动的两种熊彼特模式的一组影响因素。他们发现,随着技术种类的不同,创新模式表现出系统性的差异,而在不同国家,每一技术种类的创新活动模式存在显著的相似性。这一发现强有力地表明技术规则和技术因素(与技术体制紧密联系)在决定企业的创新活动模式中起着重要作用。

Breschi等人(1996)研究了一些技术体制变量对不同行业间的创新模式的影响,他们发现了大量证据,表明在技术变化的行业模式和技术体制的性质之间存在相关性。Stefano 等人[3] (P388-410) (2000)的研究支持这一观点,认为技术体制与不同行业创新模式的特定组织方式有关。

下面,本文将从技术体制的四个方面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一)技术机会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

研究者们已经注意到,在一些行业中取得技术进步比另一些行业容易。这主要是因为每一行业的科学和技术诀窍以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困难程度在前进。反映不同行业技术进步可能性的概念就是技术机会。技术机会表示在特定的知识领域(也就是特定行业)用时间和成本来反映的创新的容易程度。技术机会取决于技术领域自身的性质,取决于它们过去遵循的路径,取决于它们存在的时间长短和与基础科学的接近程度。这一变量与其它因素结合在一起,用于解释观察到的行业间技术进步速度、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方面的差异。

相当多的经验研究发现,技术机会的存在会刺激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Scherer[4] (P1097-1125) 早在1965年对美国448家最大的制造企业进行的实证研究中就得出结论:技术机会是决定行业间创新产出(以获得的专利数量来衡量)差异的主要因素。后来的学者在技术机会与研发支出的关系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Klevorick等人[5] (P185-205)(1995)对美国130个行业中的650个研发主管的调研发现,研发强度与技术机会密切相关。这与Pake和Schankerman[6](1984)、Scott[7](1984)的研究结论相当一致,后者认为,技术机会是决定研发支出的重要因素。Cincera[8] (P265-280)(1997)对分属15个行业的181家跨国制造企业的研究则表明,代表技术机会的变量与投入应用的专利数高度正相关,国家与行业间的创新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可以认为,技术机会越多,在同样的努力程度下,取得积极的创新成果的可能性更大,企业投资于自主研发的动力就越大。因此,本研究提出下述假设:

假设1: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与技术机会正相关。

(二)创新保护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

创新保护指的是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保护使其免遭模仿,保护企业从创新活动中获得收益。保护程度与行业中知识溢出的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企业保护新的技术知识越困难,行业中存在的知识溢出量就越大。大多数的经验研究都指出,低保护水平下的知识溢出的存在一方面加速了行业的技术进步,因此提高了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私人的研发投资,降低企业的自主创新努力。

从操作层面看,创新保护主要体现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企业保守商业秘密。保护知识产权是有效阻止模仿创新的一种手段,多数国家都认同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但保护的条件、范围、内容和期限存在很大区别。正如Foray[9](1993)所指出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建立是一个在激励个体创新和集体扩散之间达成某种程度妥协的变化过程。当这一政策总体上来说具有扩散导向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将是无力的,反之,当政策强调保护个体的创新动力时,知识产权保护就会是强有力的。Sherwood[10] (P59-75)(2004)对具有不同保护强度的知识产权制度体系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了比较,发现弱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下的自主创新明显少于强知识产权制度体系。

鼓励自主创新活动是严格执行专利保护的主要出发点,专利执行通过保护创新者的技术免受模仿并提高模仿的预期成本,增加了自主创新的收益,同时降低了模仿动力。Yaylor和Silberston(1973)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他们考察了在英国如果没有专利保护企业的研发支出的减少程度,发现在缺乏专利保护的情况下,企业的研发支出将减少36%。Leonard等人[11] (P187-207)(1999)的研究从数学推导上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他发现,专利法的执行越严格,企业的创新性研发努力的均衡水平越高,而模仿性研发努力的均衡水平越低。

很明显,知识产权的保护强度会影响到企业对自主创新或模仿创新的选择,在知识产权保护强度较低时,知识产权垄断性较小,研发成果很容易向外扩散,因此,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较低。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强度提高,知识产权的垄断性增强,自主创新的积极性提高。

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提出下述假设:

假设2: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与对技术创新的保护效果正相关。

(三)技术的累积性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

技术的累积性指的是新知识的产生以现有知识为基础的程度。这种累积性有三种不同的来源:第一种与学习过程和技术的动态递增收益有关,学习过程的认知属性和过去的知识约束了现在的研究,但同时也产生了新的问题和新的知识。第二个来源与知识管理能力有关,这些能力是企业特有的,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提高,它们对企业学了什么和在将来可望得到什么作了界定。第三个来源与市场反馈有关,正如Nelson和Winter[12](1982)在其模型中使用的:成功创新产生了利润,于是可以在研发上进行再投资,因此提高了进一步创新的可能性。Franco等人[13] (P289-302)(2000)认为,知识积累决定了企业的特定技术进步轨迹。

企业和技术层面的累积性意味着对创新的保护机制,它反映了今天的知识构成和明天知识进步起点的特性,意味着现有的创新性企业更可能沿着特定的轨道在将来作进一步创新。也就是说,累积性创造了技术优势,并因此产生了市场优势。技术的高累积性意味着先行企业得以不断发展已有的技术能力,持续增加技术创新活动,它们对创新知识和能力的不断积累,事实上构成了新的进入者和模仿者的门槛。这正是在大多数行业动态模型中揭示的情况。

因此,本研究提出下述假设:

假设3:企业自主创新程度与技术累积性正相关。

(四)知识基础的性质对企业自主创新程度的影响

1. 知识的缄默性。

Pavitt[14] (297-316)(1987)认为,技术创新中所产生的新知识具有非正式和非编码性质,即与缄默知识相近的性质。Mansfield等人[15] (P907-918)(1981)的调查发现,对处于以知识缄默程度大为特点的行业中的企业而言,要吸收竞争对手的研发成果不得不付出相当大的研发努力,甚至可能超过自主研发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知识的外部性就比较弱,或者说研发溢出的程度非常低。

之所以转移大量缄默知识存在困难,首先是因为接受者缺乏有效利用这些知识的经验。在创新中包含的缄默知识必须在体验中才能掌握,且不能进行清晰的表述,要把与这些创新相关的知识传递给在“实践团体”之外的人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不能理解与这些知识相关的术语和基本原理。其次,知识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间的沟通渠道不够流畅并且关系较疏远也是原因之一。获得缄默知识的关键在于分享经验,即便是在企业内部,也需要特别强调采用非正式的聚会以及一些自由的讨论空间才能实现缄默知识的交流。因此,当企业存在以缄默知识为基础的知识缺口时,只能依靠个人经验或组织成员间的知识交流来弥补,很难通过模仿从外界获得同类技术。

由于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缄默知识和显性知识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循环过程,因此成功模仿的可能性随情况而不同。在产品包含的是标准技术常规组合的极端情况下,由于在制造过程中不存在缄默知识,所以只要通过“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就可以进行切实可行的模仿。在另一种极端情况下,目标企业的技术创新包含了非常多特殊和内生的缄默知识,就连成功的复制都成问题,更别说远距离的模仿了。很明显,在这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知识缄默性成为模糊性的源泉,也创造了对竞争者的模仿壁垒。

有鉴于此,本研究提出下述假设:

假设4a:企业自主创新程度与技术创新知识基础的缄默性正相关。

2. 知识的复杂性。

知识复杂一直被认为是导致模仿困难的原因之一。Reed和DeFillippi[16] (P88-102)(1990)指出,技术创新知识的复杂性来自于大量的技术、组织惯例和以个人或团队为基础的经验,这种复杂性保证了几乎没有人有足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来把握整个绩效包,信息安全因此得到保护,即便员工被竞争对手雇佣,也无法侵占企业的技术信息。

在近期的文献中,研究者们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Rivkin[17] (P274-293)(2001)认为,知识中有价值的部分往往由许多相互交织的要素所构成,这导致了知识的复杂,使其它企业很难复制。复杂知识会增加知识在企业间转移的困难,因此构成了模仿的障碍。

知识的复杂性来源于对许多不同部门技能的必要组合,它对模仿造成了困难,可以推断,知识的复杂性将使企业通过观察进行模仿的可能性受到限制。模仿创新过程实际上就是模仿创新企业的一个知识学习与知识创新过程,其根本任务是通过对模仿对象的“分解研究”和“反求破译”等途径,挖掘、消化和吸收那些寓于其中的技术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知识创新。

模仿创新中的知识运动过程可以划分为知识引进、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三大阶段。在知识引进阶段,模仿创新企业要通过有效的知识转移渠道和方式,将模仿对象的有关技术资料和知识载体(如创新产品)等引入企业,这些知识对模仿创新企业来说构成了知识黑箱。在知识学习阶段,组织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打开这些知识黑箱,将其中的模糊知识转化为明晰知识,然后对明晰化的知识进行系统的集成与整合,从而实现对模仿对象的技术知识和技术诀窍的破译和掌握。该过程中的知识运动包括无知、感知、描述、控制、解释和全知6个阶段,模仿对象的知识性质以及模仿者与模仿对象之间存在的“知识距离”等因素决定了这一过程的效率与效果。如果模仿对象所涉及的知识的复杂性较低,且模仿者与模仿对象之间在相关知识领域内的“知识距离”较小,模仿企业的学习目标比较容易实现。反之,模仿企业将不能成功消化、吸收和掌握模仿对象的知识。

因此,本研究提出下述假设:

假设4b:企业自主创新程度与技术创新知识基础的复杂性正相关。

三、实证研究

(一)变量衡量

1. 自主创新程度:采用产出导向的衡量方法,请被访企业提供过去三年内进行的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的数量、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对企业销售收入的贡献,然后分别计算自主创新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再取平均值。

2. 技术机会:用从各种外部来源处获得的技术信息对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性来衡量技术机会。Breschi等人(2000)确定了5种外部技术信息来源:原材料与零部件和设备供应商、独立用户、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合资企业、行业协会的会员企业。在本研究中,考虑到我国政府在技术信息提供中的作用,因此在以上外部技术信息来源中加上政府机构,并用6个来源的得分平均值来衡量技术机会。

3. 对创新的保护:分别要求被访企业对专利保护和保守商业秘密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并取平均值来衡量知识产权保护的有效性。

4. 技术的累积性:估计频繁的技术创新在使其产品创新难以模仿或模仿无利可图方面的重要性能相当好地反映技术进步以一种积累方式来进行的程度。本研究要求被调查企业就所在行业的技术创新频率对模仿创新收益的影响进行评价,并估计新技术知识对现有技术的依赖程度。

5. 知识基础的性质:知识基础的性质被具体化为两个方面:知识的缄默化程度和知识的复杂程度。在本研究中,设计了一个包含2个变量的量表,对知识的缄默化程度进行衡量:技术创新所涉及的知识能够用手册和文件准确解释的程度、技术创新所需要的技术人员很容易在较短时间内培训出来的程度。

King(1992)认为创新所涉及知识的复杂程度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衡量:创新难以执行、在智力上难以理解以及原创性。这种观点被后来的研究者们普遍接受,在本研究中也采用这一观点,设计了一个2个变量的量表,包括:技术创新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的复杂程度和难以推广程度、技术创新活动在行业内的独创或全新程度。

(二)调研对象选择与研究过程

本研究的对象是广东省的制造业企业。在问卷试填写过程中发现,服装、制鞋、制帽等企业倾向于将产品款式的少许改动也视作自主创新,从而容易导致自主创新概念的混淆,因此,在正式发放问卷的时候,明确将该类行业排除在发放范围之外。

从2006年2月20日开始,笔者从统计局系统的制造企业名录中随机选择了符合研究条件的2000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至2006年4月20日,共回收问卷381份,其中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为16.8%。研究工具为SPSS11.5。

(三)信度和效度检验

在实证研究中,测量信度最常用的方法是计算Cronbach α值。美国统计学家小黑尔(Joseph F. Hair Jr.)、安德森(Rolph E. Anderson)、泰萨穆(Ronald L. Tatham)和布莱克(William C. Black)等人认为:Cronbach α值大于0.7,表明数据可靠性较高,在探索性研究中,Cronbach α可以小于0.7,但应大于0.5。本研究使用SPSS11.5软件对技术体制量表的信度进行分析,其结果均大于0.6,具有较高的信度(见表3)。

选择单项与总和相关系数来测量问卷的效度。具体的做法是计算每个项目分数和得分总和的相关系数,如果相关系数不显著,表示该项目鉴别力低。如果把这个题项纳入量表,将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因此最好剔除。相关系数的显著程度越高,则量表的效度越高。① 对技术体制的效度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从表4可以看出,技术体制的各指标在0.01的显著水平下都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因此,可以认为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

(四)技术体制与自主创新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本研究分别计算了技术体制的四个构成要素与企业自主创新程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如表5所示。

从表5中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成果保护的有效性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P

技术的累积性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p

知识基础的缄默性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之间显著正相关(p

虽然技术机会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作用方向相同,但相关性不显著,未能验证假设1(技术机会越多,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越大)。考虑到本研究中,技术机会变量由6个指标组成,笔者进一步将这6个指标分别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其结果见表6。

由表6可见,技术机会的不同来源对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存在不同方向的影响,原材料、机器设备和零部件供应商、与其他企业创办的合资企业、客户代表着行业内的技术机会,而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政府机构和有关非政府机构代表着行业外的技术机会,行业内技术机会的存在促进了模仿,其可获得性高意味着对自主创新的保护程度低。竞争对手可能得到关于新产品和流程的知识,如果有能力,就会进行模仿。在能力均衡分布的情况下,可获得性高将减少自主创新者的垄断租金和市场份额,并降低行业的集中度。这与从Dasgupta和Stiglitz(1980)以及Nelson和Winter(1982)开始,大多数的行业动态模型显示出的结果(Malerba & Orsenigo,2000)是一致的。

表6数据同时显示,行业外技术机会的存在会刺激企业从事自主创新活动。不过在行业外技术机会的多种来源中,只有来自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的技术机会与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显著正相关,这说明了在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基础较薄弱的情况下,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在企业自主创新中的重要性。

四、结论

通过对广东省336家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影响因素的问卷研究发现,企业的自主创新程度与对技术创新的保护效果、行业技术的累积性、技术创新知识基础的缄默性与复杂性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由此可以得出两点启示:

1. 加强对技术创新的保护能有效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程度,而对创新保护的一个主要方面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因此,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效果,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收益和自主创新动力,在实现我国经济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在那些技术累积性强、知识基础的缄默性与复杂性较高的行业和领域(如芯片制造、高精度机械加工、高性能材料以及系统软件等)中,其技术体制决定了跟踪模仿比较困难,这也是造成企业选择自主创新的原因之一。但这些领域既是制约我国企业总体技术水平提高的瓶颈,又是国外企业相对我国企业优势最明显、技术封锁最严格的领域,其核心技术是难以通过引进获得的。因此,应加大对这些领域的投入,加强自主创新,以促进我国企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Malerba,F. & Orsenigo,L.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firm behaviour.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J]. 1996,2:45-71.

[2]Breschi,S.,F. Malerba & L. Orsenigo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chumpeterian Patterns of innovation. Paper prepared for the Meeting of the Josef[J]A. Schumpeter Society,Stockholm. 1996,6:2-5.

[3]Stefano Breschi,Franco Malerba & Luigi Orsenigo. Technological regimes and Schumpeterian patterns of innovation[J].The Economic Journal,2000,4:388-410.

[4]Scherer,F.M.,Firm,size,market structure,opportunity,and the output of patented invention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5,55:1097-1125.

[5]Klevorick.A.K.,Levin,R.C.,Nelson,R.R.,Winter,S.G.,On the sources and significance of interindustry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ical opportunities[J]. Research Policy,1995,24:185-205.

[6]Pakes,A.,Schankerman,M. An exploration into the determinants of research intensity[J]. In:Griliches,Z.,(Ed.),R&D,Patents and Productivit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Chicago. 1984.

[7]Scott,J.T. Firm versus Industry variability in R&D intensity[J]. In:Acs,Z.,Audretsch,D.(Eds.),Innovation and Technical Change,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Ann Arbor. 1984.

[8]Cincera,M. Patents,R&D and technological spillovers at the firm level:some evidence from econometric count models for panel data[J]. Journal of Applied Econometrics 1997,12:265-280.

[9]Foray D. Genera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technological knowledge:incentives,norms and institutions[J]. In:Edquist C(ed) Systems of innovation,technologie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Pinter,London. 1993.

[10]Sherwood R.M The trips agreement: benefits and cost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J]. Int’J.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4,19(1/2):59-75.

[11]Leonard,K.C & ZhangTao. The impact of public policies on innovation and imitation: the role of R&D technology in growth model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Feb. 1999,6:187-207.

[12]Nelson, R. & Winter, S.(1982) An evolutionary theory of economic change. Cambridge, MA: Belknap Press.

[13]Franco Malerba,Luigi Orsenigo. Knowledge,innovative activities and industrial evolution.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2000,6:289-302.

[14]Pavitt, K The size distribution of innovating firms in the UK: 1945-83[J].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87,vol. 35:297-316.

[15]Mansfield,E., Schwartz, M., Wagner, S.(1981)Imitation costs and patents: an empirical study[J]. Economic Journal.1981,vol,91:907-918.

[16]Reed, Richard & Robert J. DeFillippi Causal ambiguity, barriers to imitateion, and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0,15/1: 88-102.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5

一、区域创新体系概念

在国外,Cooke(1996)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由地理上相互分工与关联的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等构成的区域性组织体系。在这个体系内,企业和其他组织通过根植性的制度环境相互学习并产生创新。

Asheim和Isaksen(1997,2002)则在Cooke定义的基础上,突出了系统中创新主体的多元性。他们指出,该系统是支持组织围绕两类主要行动者及其相互作用组成的区域集群。第一类主要行动者是域内产业集群及其支持产业的公司;第二类主要行动者是制度基础结构,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技术中介机构、职业培训组织、产业协会、金融机构等,它们具有支持区域创新的重要能力。

Doloreux(2002,2003)的研究不仅重视区域创新主体的多元性,而且也重视创新的网络性。他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相互作用的私人与公共利益体,正规机构和其他组织的集合,其功能是按照组织和制度的安排以及人际关系,促进知识的生产、利用和传播。此后的学者基本上是在以上学者研究的框架内,从构成要素、组织形式、运行方式、作用功能等角度给区域创新体系下定义。

在国内,冯之浚(1999)明确地概括了区域创新系统是某一地区内的企业、大学科研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和地方政府构成的创新体系。该定义既强调了体系的地域性,又突出了体系的行为主体;胡志坚、苏靖(1999)则从体系的联系、作用程度方面区域创新系统界定为,由参与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有市场中介服务组织广泛介入、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的相互作用的创新网络系统;黄鲁成(2000)从制度、政策网络的角度强调区域创新系统中主体要素及其联系性。认为区域创新系统是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主体要素(创新机构和组织)、非主体要素(创新所需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该定义明确指出了区域的经济区界定;顾新(2001)不仅在阶段性,而且在更具操作性的思路上定义为,一定地域范围内,将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要素或这些要素的新组合引入区域经济系统,创造一种新的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实现新的系统功能,使区域内经济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形成区域竞争优势,促进区域经济跨越式的发展;柳卸林(2003)主要以技术应用为目标界定为,一个地区内由各类创新主体形成的制度、机构网络,其目的是推动新技术产生、使用。

在以上学者的定义中,有的明确了区域的边界,有的没有明确,但大多数学者认为是经济边界。而邹再进(2006)在他的定义中则将区域明确界定为行政区,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的行政区域内,各创新主体彼此密切联系,依靠各种创新资源(如资本、人才等),借助各种创新条件(如基础设施、政策、法律等),利用各种创新手段(如制度、组织、管理等),建立起来的有利于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运用的开放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网络系统。

近年,随着中央政府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重视程度的提高和学界研究的深入,我国学者多从网络角度进行定义。黄志亮(2007)认为,区域创新是指在特定经济区域内,各经济活动主体通过在经济活动中置入新需求、新要素、新产业、新组织、新制度等而建立的促进区域发展能力提高,和区域民众福祉增进的、有机联系的、各具特色的经济网络系统行为;杨忠泰(2008)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一个区域内有特色的、与地区资源相连的、推进创新的制度组织网络。突出了与地区资源的联系和地区特色;陈琪(2009)进一步认为,区域创新体系是在特定区域内,促进创新的网络机构的总合,是集成创新要素、创新政策制度、创新动力等的复杂系统。

二、区域创新体系结构

在国外,Cooke等(2000)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应包括知识应用与开采和知识生产与扩散两个子系统;Asheim、Isaksen(1997,2002)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三个部分:区域产业集群及其支持的公司,支持的知识组织和这些行动者的相互作用;Porter(1998)认为,产业集群是竞争且合作的相互关联公司、产业供应商、服务提供者、相关产业公司以及有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聚,是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部分;Asheim(2004)认为,一个区域创新体系可以包括若干个产业集群,而一个产业集群并不必然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一部分,因此,区域产业集群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依据,区域创新体系也必然表现出集群创新的特征。

与国外学者相比,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结构的研究较多,界定也较宽泛和具体。刘曙光(2002,2005)认为,区域创新体系包括五部分:具有一定的地域空间范围和开放的边界,以生产企业、研究与开发机构、高等院校、地方政府机构和服务机构为创新主要单元;不同创新单位之间通过关联,构成创新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空间结构,创新单元通过创新(组织空间)结构自身组织及其与环境间相互作用而实现创新功能,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产生影响,通过与环境的作用和系统组织作用维持创新的运行和实现创新的持续发展;王瑛(2008)则将区域创新体系概括为三个维度: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和经济要素。

与国外学者的研究基本一致,近年来许多国内学者也将注意力转向产业集群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重要性方面,特别是对中小企业集群的研究已成为一个亮点。李柏洲、朱晓霞(2007)运用协整方法发现,政府的直接干预对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弹性在短期内不太明显,但从长期观察,必然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

三、区域创新体系运行机制

国外学者中,Cooke(2000)在引入交互学习、根植性及制度环境三个重要概念后指出,该系统是企业及其他机构经由以根植性为特征的制度环境,系统地从事交互学习的地方;Doloreux(2002)在此基础上阐述了相互关联的四个内部机制“内部动力学”:互动学习、知识生产、邻近性和社会根植性;Richard Joseph(2004)归纳了区域创新体系中的政策设计、研发实施、资金筹集、教育培训、技术中介、企业家精神等六个功能和合作研发、非正式交流、技术扩散、人员交流等系统中创新者间的相互作用。

国内学者对区域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成果多集中在近几年。李虹(2004)指出研究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应从微观创新机制入手,着重分析区域创新的动力,进而研究创新在区域中的扩散机理;丁敬雯(2007)指出,区域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有三:微观层面自主创新成果的产出机制;经济增长层面科技创新因素的引入机制;社会发展层面科技创新的全面融入机制。并分别对三大机制的运行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陈莉平、黄海云(2007)更进一步明确了区域创新网络运行机制是由创新机制、学习机制两个基础机制以及信任机制、维护机制两个支持性机制组成;冯邦彦、段晋苑(2008)将区域创新系统内部运行机制概括为:邻近资源,包括地理邻近、社会文化相通和公共设施共享三个方面。智力合作,即区域内各个主体之间在合作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互补、相互学习和知识生产,进而获得创新成果和区域竞争优势。制度化管理,强调在政府引导层面,区域创新系统内的不同地区之间需要逐步实现制度相容和联合管理;赵喜仑、李冉、吴继英(2009)认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三者之间的资源共享与合理分工,中介机构和地方政府的桥梁、纽带及支持作用能有效地完成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目标。

可见,我国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内部运行机制的研究正日趋完善。

四、区域创新体系模式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发现,由于不存在区域创新体系的理想模式,也没有一个“最佳实践”的区域创新政策,因此有必要区分不同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模式(Cooke等(2000),Asheim(2004),Doloreux等(2005))。

韩国学者Sunyang Chung(2004)基于韩国的实际按照各地创新主体,特别是公共研究机构的多寡,将韩国划分为发达的、发展中的和欠发达的区域创新类型区,并提出在不同的类型区运用相应的创新模式。

同时,国外学者还结合世界新经济、新技术的发展,与时俱进地提炼了新型的区域创新类型。如Doloreux(2005)根据Braczyk等(1998)、Cooke等(2004)技术转移、管制类型等思路,分别以意大利工业区、德国的巴符州、日本和法国为例,将区域创新体系归纳为草根类、网络类和管制类三种类型。Asheim和Coenen(2005)还依ICT、生物技术等组成技术产业和汽车、纺织、冶金等传统产业的知识基础,描绘了基于分析知识和基于综合知识的两种类型的区域创新体系。

我国学者对区域创新体系模式的阐述和提炼虽较国外学者晚,但研究成果较多。涂成林(2005,2007)从动力角度将区域创新体系归纳为市场牵引、研发驱动、政府主导和重点扩散四种模式。并在分别将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主要城市创新模式具体比较中,归纳为原始创新主导型、全面综合协调型、企业主体主导型等模式;杨开忠(2006)从政府实施角度归纳为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结合法三种模式;任胜刚、陈凤梅(2007)从国内外区域创新模式对比的研究中,以创新主体地位和作用及创新主体间相互联系的空间层面两个维度,概括出六种典型的区域创新系统发展模式:科技主导的地方性区域创新系统、企业主导的地方性创新系统、企业主导的外向性区域创新系统、企业主导的多层面区域创新系统、研企结合的多层面区域创新系统;周柏翔、丁永波(2007)分别以RIS短链线性结构和网络结构模式两方面,将结构模式与运行机制结合,论述了RIS体系推动下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李宪建(2008)还对欠发达地区创新体系模式的构建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有实践价值的见解;苏华、赵生让(2009)从产业转移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欠发达地区利用产业转移培育区域创新体系的对策。

综观以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虽在区域创新体系的概念、内部运行机制、创新环境等的研究方面取得了富有开创性的成果,特别是许多学者从实证和项目运作研究中提炼出的一些模式,对一些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6

摘 要:本文拟对精神所有权说、“非物质财产权说”以及现代制度(产权)学派理论观点加以分析来探讨知识产权的经济成因和法律性质。 论文关键词:“精神所有权说”:“非物质财产权说”;知识的私人产权安排;民事权利 关于知识产权性质的理论 (一)精神所有权说。近代知识产权法理论依据自然法思想提出“精神所有权说”,认为知识创造者为社会做出了贡献,社会就应赋予其特定权利,以体现社会的“公平”和“对价”。“精神所有权说”将知识视为物的一种,认为知识产权是对精神创造的成果的权利,精神创造的成果和物质成果一样是其创造者的财产,其“所有人”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处分自己的财产,未经权利人授权或许可,他人无权使用该成果或者妨碍权利人行使权利。国家政权只是起证明权利的真实性和保证权利不受来自第三者的故意侵犯。 (二)“非物质财产权说”。该理论由约瑟夫·科勒提出,认为传统的物权只能涉及物质财产,而创作者的权利具有另外的性质,涉及的是对被视为具有经济价值的非物质财产的作品享有的专有权利。由于作品这一非物质财产得到经济上的利用,作者享有的是一种具有经济性质的权利。法律的主要准则之目的是保护作者的著作权以保证作者获得经济利益。当然,作者还享有其他非经济性质的权利(科勒称之为个人权利)。个人权利不属于著作权的内容,而是作者总的人身权利的一部分组成,个人权利有助于对作品的保护。因此,科勒提出有必要创造一个新的法律类别:非物质财产权,第一个把创作者权利的客体作为应单独研究的一个问题加以论及。 (三)“产权的制度安排”。知识产权制度(产权)经济学派(现代产权学派、新制度学派、新经济增长理论)侧重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对经济增长作用,提出知识产权是制度产品,是产权的一种类型。 1.新经济增长理论。二战后,西方经济的长期、稳定的持续增长促使经济学家思考决定经济发展的经济增长因素问题。1983年美国学者保罗·罗默在博士论文《外部因素、收益递增和无限增长条件下的动态竞争均衡》中将知识要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建立相应的理论框架。他认为知识是一个生产要素, 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像投入机器那样投入知识;知识能提高投资收益,知识要素和其他生产要素加在一起,生产函数表明的收益是递增的。他的博士论文标志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出现,现代知识产权理论研究重心已逐渐由“公平”、“权利”观念出发转移到知识产权制度的效率及其社会作用上来。 2.科斯的“产权安排”。罗纳德·科斯是产权学派的创立者。科斯的研究集中对“产权安排”和“产权结构”的分析上。科斯用经济学的费用———收益理论分析方法进而阐明私有财产制度下的产权安排即制度形式对交易费用的影响,他把“产权安排”作为经济变量,将产权安排与资源配置效率直接联系起来,一起放到经济运行中考察,研究产权结构与经济效用的关系。产权安排不同,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效率不同。据此,知识的私人产权制度安排使知识在市场流通从而使知识的产业利用更有效率。 3.诺思、林毅夫的制度变迁分析。诺思是新制度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用经济理论探讨制度的基本功能,分析影响制度变迁的因素,提出了制度变迁理论等。根据诺思 的理论,即知识产权的产权界定、政府以法律保护知识产权以提供市场运行规则是市场体制的制度基础。林毅夫是产权学派最新代表人物,提出了“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观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不可能离开政府的努力而由诱致性制度创新过程自行产生。 知识产权性质的理论分析 (一)现代制度(产权)学派的理论分析揭示了知识产权形成的经济构成因素 1.生产力发展使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知识不是独立的物质财富主体而只是创造价值的生产要素,必须应用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实现其使用价值。哈贝马斯指出,科技属于一般社会生产力(潜在的生产力)而不是现实生产力,主要是由于科技没有与生产结成一体。现代资本主义已基本解决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一系列问题,开拓了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途径,使科技与其在工业方面的应用结成一体。由于知识在生产中改变和优化创造价值的生产的形式、规模、效率和质量等内容及关系而创造出比原有生产力更大的生产力,知识成为核心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必须像投入机器那样投入知识。虽然土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没有消失,但它们已成为次要了,而正规专业化的知识则被视作关键的个人资源和经济资源。 2.知识作为生产要素就要进入市场并接受市场选择。但由于知识自身的属性使知识不能作为商品在市场流转。(1)抽象性。知识是“自然界的思想物”(马克思语)。知识包含双重抽象:一是事物(自然物,社会现象或他人)的抽象。知识是客观物质结构形式在人的意识中的观念存在;一是形而上学化的抽象,即通过人脑的创造性思维以一定顺序形成之思想体系。可复制性。一个母本知识可以复制无数次、无数份,可能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使用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其使用范围和领域。(3)可共消费性。它建立在可复制性基础上,知识可为无数消费者同时共同消费。知识不同于其他物质,知识没有形体损耗,在时间上具有永存性,在空间上可以无限再现,可为人们共享,可能在不同的地方为不同的人同时利用。知识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分别由若干人使用,例如,一项专利技术,专利权人既可以自己使用,也可以同时许可给他人使用。现代知识借助于各种先进的电子设备传递的速度非常快,更易为大家分享。知识的上述属性决定知识的非排他性。对于物质资源而言,排他性是其自身的属性,所有者可以通过自身的占有、使用而排除他人占有、使用的可能。知识很难通过自然的使用实现排他,无法通过占有来控制对它的利用,先掌握的人并不能完全占有,也不能阻止他人进行同样的创造性活动,加上知识的迅速传播、易于掌握的特点,使得他人可轻易地获得别人创造的知识而进行利用和收益。因而知识一旦被创造出来并予以公开就提供了人们共享该知识的可能,他人可以不受限制无偿利用该知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知识必须具有与物质同样的商品属性,才能成为自由交换的标的。有用的资源成为商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使用性。二是专属性(稀缺性)。当资源处于共享状态时谁也不会花钱去买。如果资源无须付费,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资源利用主体。知识的非排他性等特征使其不能进入市场,知识不能作为商品流转。知识要形成使用上的排他性成为解决知识的市场流通问题的关键。 3.知识的产权制度安排使知识在市场流通从而使知识的产业利用更有效率,解决了生产力发展对经济基础的矛盾。科斯认为,产权对于资源成为商品在市场流通具有特殊的意 义。产权描述的是对资源的行为权力,通过产权的界定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一般来说,产权的形成是市场博弈的结果。产权赖以成立的条件是取决于他人的认可。只要他人和社会认同你的行为,不对你的行为发生异议,就表示产权的成立。知识使用上的排他性决定市场不能形成产权机制(“市场失灵”),知识使用上的排他性要通过私人产权制度安排解决,知识的私人产权制度安排使知识的属性发生变化,知识从共享品转入私有制下从而形成排他性。 (二)知识产权是民事权利 1.停留在产权层面来理解作为民事权利的知识产权的权利性质是不够的。现代制度(产权)学派的制度安排的基本分析研究揭示知识产权形成的经济动因,也可以说是在经济基础层面上对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存在的一种合理解释。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制度问题是一种学术视角,对于实现相关学科的对话与沟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原理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分析知识的私人产权安排,解决的是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的核心问题、知识作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问题。但是,应该认识到,现代制度(产权)学派研究分析方法是经济学角度的,是对在宏观范围内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形态下如何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效用机制的探索。知识产权应该说是知识作为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法律反映,而知识产权作为民事权利其要旨在于对与权利人相对的其他人对其创新知识利用行为的禁止,是对人与人之间行为的规范,反映是社会关系。而现代制度(产权)学派的产权范畴反映的是经济关系(经济基础)不是财产关系,不能等同于法律上的权利(上层建筑)。经济学上的产权关系必须通过民事法律的确认演变财产关系才能取得法律的保护。正如美国学者Y.巴泽尔所说,一般来说,法律权利会增强经济权利,但是对于后者的存在来说,前者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分条件。 2.知识产权是私权。它作为新型的民事权利类型扩充并丰富了民事财产权权利体系。知识在18世纪前是人类共享的财富不受到民事权利的保护,直到18世纪由于知识广泛地应用于生产领域,知识创造人才要求通过法律确认知识的私人专有使用权来获取物质利益。为了激励知识创造者的创造热情,许多国家的民法典对知识产权加以确认,辅之以侵害救济的规范,这才建立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产生了新型的民事权利———知识产权。①就知识产权主体而言,是对特定主体(知识创作者)设定的,但并不意味权利属性是一种特权,因为当人人在法律上均有可能成为权利主体(知识创作者)、任何人得在法律上享有主体地位和主体对权利的取得具有普遍性时,权利就有存在的合理性。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产生以来,知识产权作为获得财产的新方式、作为影响和支配现实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权利,已获得法律的承认并纳入财产范畴而受到认可和法律的保护、成为民事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产权制度确立知识的私人所有制并将知识产权分配给不同的创造者,其根本目的在于对权利主体以外的他人对其创造的知识利用行为(与利益相关)的禁止、限制保证知识产权权利人以技术许可协议、版权许可合同等手段将专利、商标以及版权作品的使用权转让给受让方以获取使用费或版税收入,通过利益机制鼓励发明创造,激励人们从事知识创新活动。 3.知识产权与所有权是不能等同的,知识产权不是私人占有权。所有权概念以及所有权的客体在大陆法系是非常明确的,如《德国民法典》第903条规定:“以不违反法律和第三人的权利为限,物的所有人得随意处分其物,并排除他人的任何干涉。”而且,《德国民法典》将“物”的概念限定在有体物。知识产权指权利人就营业资产、顾客、作品、发明专利、工业设计、商标、商业名称等享有的专有使用权利,其私有性质来自于法律制度。而且,知识产权也非私人占有权,知识本无占有之说,任何人、任何时间都可以自由使 用,事实上是必须通过制度安排才能使知识成为私人控制的生产资料,但这不意味着是对知识的独占。至于知识产权的客体问题,科勒的见解值得重视。作为一种独立的民事权利类型,知识产权基础理论应注重“确定这些权利所涉及的客体并明确它的特点”。 李 芬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7

[关键词]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5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29 [本刊网址]http:∥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全会深入研究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这五大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了时代的声音、人民的意愿,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极端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当前,树立这五大发展理念就首先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推进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这对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提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奋力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涵解读

“创新型”是我党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品质的重要体现,始终保持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良好状态。创新型要求在做好本职工作,解决困难的基础上,更好解决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这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动的动力之源。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明确创新包含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针对具体工作有新举措,这需要将坚持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成功实现领导改革开放,既要用创新的精神去与态度解决好党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改进并完善党的组织形式、工作制度、领导体制和工作方法。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始终以实事求是为基础,同时也要讲科学,在全面认识客观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用新的思路去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二、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价值分析

(一)有利于全面提升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新时期党的建设科学化,强调在全面认识并遵守党建规律基础上,使用科学的理论去全方位指导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制度去保障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方法去推动党的建设,全面提升党建水平。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能全面把握党建规律,提升党的科学化执政水平。从理论角度来讲,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建理论创新,能更好地指导党的建设;从制度的角度来讲,构建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一项复杂、系统性工程,涉及到的党制度创新问题,能全面体现制度保障;从方法的角度来讲,建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是党自身建设的新方法,能为新时期党建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总之,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有利于提升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

(二)有利于加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认识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特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进行的科学判断,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是最大的国情。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只有实现社会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才能转变为现实。因为我国当前还未达到高度发达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从“五位一体”的整体布局出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在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从时代特点、中国国情出发,创新发展理念,丰富民主表现形式,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为目标。同时,坚持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在继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境界。

其次,有利于加深对社会执政规律的认识。事物的发展需要遵守客观规律,我们党的执政规律与建设规律一样,党的建设是动态、发展的过程,尤其是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产生了邓小平、和等党建理论,党建理论的新发展是共产党人坚持开拓创新的结果,是几代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新的理论与成果的出现,也说明了我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因此,在认识与发展党的执政规律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在不断实践过程中去掌握规律。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更要用创新的精神不断加强党的建设,使用新的理论、经验和方法,不断推动党的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在新阶段,结合中国国情,努力探索新的执政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制度去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三、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途径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政治品格,新时期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善于创新和勇于创新,在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战略实践中,去不断强化创新意识,全面培养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始终坚定不移地推动制度创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适应党的建设事业发展需要,将我们党建设成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执政党。

(一)全面树立创新意识

同志指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要切实将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各个方面,加快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和勇于实践,去把握时展的基本要求,顺应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诉求,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始终保持党的生机和活力,永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持久动力,在党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发展之路。由此可见,创新是我们党保持生机与活力之源,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更应全面重视创新,全面解放思想认识,在解放思想的过程中,去激发创新精神,敢于突破旧的思想观念的束缚,全面树立改革意识,永葆开拓创新的状态,永不懈怠,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

(二)坚持理论创新,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

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突出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性地位,因为理论创新是先导,是开展创新的灵魂,只要党与国家事业永不停止,就需要不断开展理论创新。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把握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争取方向,一直坚持理论创新,大力坚持与发展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展理论创新,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规律以及执政党建设规律的认识,从当前我国国情出发,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点、方法来分析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处理好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实践的过程中持续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永葆党的理论建设的先进性。创新党的建设理论,确立“执政党建设思维”,建立系统、整体和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念,从党本身的执政规律、建设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规律出发,来全面把握好党的建设,使用科学的党建观来全方位指导党的建设,创新并推动党的建设。同时,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实践发展、认识真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需要不断坚持理论创新。为此,在全面重视实践理论基础上,使用最新的理论成果去武装全党,这是重要的经验和理论优势。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方法和观点,坚持丰富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以及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提升理论创新的水平,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形成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三)坚持实践创新,为党的事业提供不竭生命之源

实践创新是基础,是创新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实践是检验创新效能的唯一标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从党的执政基础、执政方式、执政资源和执政环境等多个方面出发,加强并改进党的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与组织建设。党建工作在全面植根于党的事业中,才能具备实践基础与持久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不断坚持实践创新,注重实践,将实践放在首位;敢于实践、勇于实践;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在实践基础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所以,加强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需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出发,紧密结合经济社会的“五位一体”的建设步伐,通过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来进行检验,注重通过实践来全面推动创新,围绕全面推动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坚持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中,推动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同时,实践创新也是实现理论创新之源,是加快理论创新的持久动力。要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创造与发现,我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实践创新。新时期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全体党员干部树立“实践第一”的观念,敢为人先、积极实践,在实践基础上,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局面。

(四)坚持制度创新,全面发挥制度的激励效能

创新活动的开展依赖制度创新,需要制度创新的激励。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提升党的执政水平,实现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进一步深化党的制度改革,巩固民主集中制建设成果,全面完善党的执政方式与领导机制,始终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提供政治保障。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需要破除机制障碍,从制度方面进行创新,持续推进党建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与制度化。加强制度创新是保障,是创新的核心,由于制度本身存在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特点,创建并完善党的制度建设机制,完善当前的制度机制,从新的形势和变化出发,紧密结合党的建设实际,创建制度机制。尤其是在建设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进程中出现的有价值的经验、做法,进行全面的总结提炼,采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实现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新常态。要全面加强党的制度创新,建立激励创新的机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要做到埋头苦干,更需要用创新激发效能,敢于废除落后的体制机制,通过加强制度创新,全面激励创新,在全社会逐渐形成创新的良好风气与氛围,以党的工作机制、领导体制作为依托,建立健全党的工作方式与领导方式,坚持并完善基层党内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全面深化培养并提拔高素质的执政队伍的新认识干部制度,让党的建设能适应新时期党的事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坚持党建制度创新,完善党的各项制度,运用科学有效的党的制度来加快党的建设,完善党领导制度,全面推动政治体制改革,特别是党内选举要坚持以德为先、德才兼备,全面贯彻民主、竞争、公开的方针,完善差额选举、竞争上岗等制度,培养全心全意、高素质的队伍,加强党的制度的科学化建设,将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提高到一个新层面。

(五)坚持党的领导方式、执政方式的创新

党的领导是组织领导、思想领导与政治领导的有机结合,创新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有利于提升党的执政水平与领导水平,党的十八报告中指出,要全面改进并加强党的执政方式、领导方式,确保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有效的治理。在党的领导方面,坚持从大局出发,全面协调多个方面的利益的原则,既要保证党对国家政策方针、全局工作的有效领导,全面解决好战略性、全局性与前瞻性的问题;科学协调好多个方面之间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各方面发挥各自职能作用,逐渐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党与国家事业发展。其次,在执政方式上,要做到依法执政、民主执政与科学执政。始终坚持科学执政,将马克思主义原理和中国时代特征相结合,深化党的执政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理论与制度来进行执政,提高执政的科学化水平;始终坚持民主执政,为人民服务,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完善各项民主制度,全面丰富民主形式,提升执政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坚持依法执政,科学使用执政权力,从制度与法律上确保实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升党的执政法制化水平。

对制度创新的认识篇8

关键词:市场导向 吸收能力 技术创新

市场导向和企业创新之间的问题引起了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和争议,争论焦点是市场导向是否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导致琐碎的创新和R&D的短视,另一种观点认为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战略产生影响,是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的归因。就市场导向对技术创新模式的影响问题,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较少,那企业市场导向是通过什么机制作用于技术创新的?本文试图从吸收能力的视角,探讨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方式之间的关系。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相关概念

自从1990年提出市场导向概念以来,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是行为观点以及文化观点(Harris,2001)。行为观将市场导向定义为三种活动的集合:市场信息的收集;部门间信息的传播与扩散以及组织层面上对市场情报的反应能力;此观点认为市场导向是一种信息管理的过程,是组织通过学习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路径。文化观将市场导向界定为一种组织文化,这种文化能最有效地诱发为消费者创造卓越价值的行为,从而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可以取得良好绩效。按照文化观的观点,市场导向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包括顾客导向、竞争者导向、部门间协作三个不同维度,由于市场导向的文化观点涵盖了市场导向的行为观点,可以更为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市场导向的含义,且构成市场导向的三个维度有各自不同的内涵,每一个维度都涉及不同的认知活动。因此,本文将分别研究市场导向三个维度对于技术创新的影响。

技术创新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创新程度和创新的知识基础不同,创新可以分为渐进性创新和突变性创新。这两种技术创新模式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包括创新目标、创新重点、技术、不确定性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而两者差异的实质在于新知识的内涵以及使用知识方式的不同。渐进性创新是在现有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小幅改进,并强化已有的设计、惯例和结构;突变性创新是在全新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对现有产品、服务和管理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二)研究理论框架

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关系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仍然充满了矛盾(Grinstein,2008)。市场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源于营销研究中市场导向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中介作用,认为市场导向是产品创新的重要诱因之一,对技术创新方式有较大的影响。Zhou,et al(2005)基于中国转型经济市场中的一些著名企业样本的经验研究表明,市场导向通过对高级技术的利用和主流客户提供更大的收益促进了技术上的突破创新。Atuahene-Gima(2005)研究发现市场导向通过促进能力开发和能力探索提供了一个关键的机制,在促进了企业渐进创新的同时还促进了突变创新。但具有市场导向的企业关注顾客需求信息,它们不一定拥有满足顾客需求所需要的所有技术知识,因此,市场导向必须通过向外界进行知识的获取来弥补自身知识资源的短缺,进而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而吸收能力可通过对外部知识的使用扩大企业的知识存量(Leonard-Barton,1995),促进提供新产品和新技术的想法(Grantand,2004),创造企业竞争优势与顾客价值。也就是说,企业在吸收外部知识能力上存在差异,正是这些能力的差异导致了企业创新绩效的不同(Beaudry & Breschi,2003;Giuliani & Bell,2005)。本文基于以上论述,本文将以市场导向—吸收能力—技术创新为框架进行研究。

市场导向与技术创新方式关系

(一) 顾客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顾客导向可以分为两种情况:顾客现实需求导向和顾客潜在需求导向。顾客现实需求导向要求企业关注现有的知识和经验领域,开发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现有需求,并且注重改进企业在现有领域的表现从而满足目标市场上大部分顾客的需求,同时不断地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Jaworski et al.2000)。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通常使用态度和认知研究、概念测试、市场模拟和联合分析等适应性学习技术来理解消费者需要,导致企业在进行资源配置时,更加倾向于与现有市场相关的产品创新,导致企业在信息获取和知识学习上的短视行为。也就是说,过于以顾客现实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可能会无视激进式创新,从而制约了创新的潜力。另外一种是关注顾客潜在需求导向,此种需求导向了解和预测现有竞争对手的行为和战略(Slater,1996),通过变革价值流程来从根本上改变现有市场结构和市场现状,并识别和充分利用未开发的市场空间,使得企业摆脱“目标市场专制”的限制,更容易产生创造,实现突变性创新。但由于突变性创新创造的产品一般是针对消费者潜在需求的,它被市场接受和认可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短期内很难对企业业绩有利润的回报,这对于一般的企业是难以接受的,在长期内会抑制企业的突变性创新行为。基于以上论述,本文认为:

命题1:顾客现实需求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顾客潜在需求导向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正倒U型关系

(二)竞争者导向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持续监控竞争对手的动向,然后通过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和营销项目或者通过采用“比附营销”的有效策略来赢得市场机会。搜集竞争者信息有助于企业追踪行业技术动态,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可能会导致更为新颖的产品或者技术的出现,使得企业维持目标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但是,一些学者认为过分关注竞争者会使企业忽视差异化的机会,忽视细分市场和顾客需要的变化,单纯模仿竞争者的战略而阻碍了创新战略的开发(Day&Wensley,1988)。对产品创新而言,过度以竞争者为导向的企业倾向于开发仿制品,而回避革命性新产品的研发。Lukas&Ferrell(2002)认为,关注竞争者行动的企业往往遵循风险以及研发和上市成本最小化的原则,视模仿为产品开发的重要途径,他们的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竞争者导向与产品开发的激进程度负相关。

命题2:竞争者导向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竞争者导向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三)职能间协调对技术创新方式的影响

Narver&Slater(1990)认为职能间协调是指不同职能部门为了共同的组织目标抛却小集体利益而进行协作,它能改善部门间的沟通、配合、信任和承诺,从而实现组织资源的协调使用以便为消费者创造更好的价值。部门间协作的过程促进了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合作、信任和承诺水平,促进新的市场信息的产生、收集和传播,这有助于鼓励研发人员开发出创新性更强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然而也有学者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职能间协调并不能促进突破性产品的开发,原因有三:随着产品研发牵涉到的部门数量增加,组织压力程度随之增加,克服组织压力的常见方式就是回避不太熟悉的更具创新和挑战的研发项目;职能间协调程度较高的企业往往要牺牲过于创新性的观点来调和部门间的争执和异议;职能间协调试图同质化不同部门的专家和技术人才,适得其反的制约了创新(Auh&Menguc,2005)。

命题3: 职能间协调与企业突变性创新呈负相关关系;职能间协调与企业渐进性创新呈正相关关系

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企业吸收能力是企业评价、消化和应用外部新知识以产生新知识的能力,具有累积性和路径依赖特点(Cohen & Levinthal,1990;Teece,2007),是一系列技能的集合。企业的吸收能力可以对知识进行识别、转换、探索以产生新知识,强化现有组织资源的重整能力。这种吸收能力说明组织有能力利用外部知识并将其转化为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同时,组织也需要具备可整合不同领域知识的能力,尤其在高度动荡的市场环境中,需要创造更多的新知识,并把这些知识运用到新产品开发、流程改善、组织决策等方面。因此,组织需要有足够的吸收能力才能从外部获取信息和知识转化成为已所用的新知识,实现组织对新技术的创新和新市场的开拓。

就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研究而言,国内外众多学者证实了吸收能力对创新有着影响。Cohen&Levinthal(1990)认为,吸收能力是基于先前的相关知识积累发展出来的,拥有相关知识积累的企业对新技术会有较好的理解,也更容易产生新想法并开发出新产品;Szulanski(1996)认为组织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其捕获外界信息,有利于其对行业技术、市场动态等前沿信息的监测,从而可指导企业进行正确投资、研发与市场开发。因此,企业的吸收能力有助于其不断监测外部环境的变化、行业的最新动态变化趋势,及时获取并消化外部信息与知识,并最终促进企业创新能力的形成(Zahra&George,2002)。拥有较高吸收能力的企业对外部环境的辨识将更加敏锐,使得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中能够加快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时缩短新产品的开发周期(Atuahene-Gima,2003)。吸收能力与新产品开发知识和制造流程技能知识流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和技术转移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会促进企业创新(陈怡安,2009)。

企业为了维持现有顾客,提升对现有市场的占有率,保持竞争优势,必须通过市场导向从顾客、竞争对手等渠道获取对企业运营起关键作用的外部知识,对组织外部知识的消化使得企业能够不断反思传统的思维方式,并对企业的心智模式在认知上进行转变,而这种转变对于创新是非常必要的(Holmqvist,2004)。也就是说,企业通过所获取的外部信息和知识,经过消化、转换并应用,并进而在企业技术创新和能力生成中发挥作用。由此本研究认为,市场导向能够促进企业对外部信息和知识的获取,并通过吸收能力与内部互补性知识进行消化、转换并应用推动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提出以下命题:

命题4:企业吸收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企业吸收能力对市场导向和技术创新的关系有调节作用。

结论

在动荡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想成功地进行技术创新,市场导向和吸收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两个影响因素。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市场导向,积极主动的了解顾客信息,注重顾客现实需求,挖掘其潜在需求,及时掌握竞争对手的动态,并做好部门的协调工作,为顾客提供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企业要重视吸收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就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增强自身的知识积累,加强企业研发团队建设,引进高级技术人才,加强产学研的合作等途径,促进新产品的开发和内部知识水平的提升,提升企业吸收能力,从而进行技术创新。

参考文献:

1.Cohen,W.M.,Levinthal,D.A. Absorptive capacity: A new perspective on learning and innovation[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0,35(1)

2.Atuahene-Gima,Kwaku. Resolving the capacity-rigidity paradox in new product innovation[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

3.Zhou,Kwin Z et al The effects of strategic orientations on technology-and market-based breakthrough innov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2005(69)

4.Harris, L.C. & Ogbonna,E.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market orientation and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1, 51(2)

5.Kohli,A.K. & Jaworski,B.J. Market orientation:The construct, research propositions and manageri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54(2)

6.Narver, J.C.& Slater,S.F. The effect of a market orientation on business profita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1990, 54(4)

上一篇:教育线上营销范文 下一篇:校园安全管理意见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