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经济建设范文

时间:2024-02-17 15:06:03

大规模经济建设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1

【关键词】设计隐患高密度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城市化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与工业化、现代化密切相关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化率也已经达到45%以上,形成建制城市655座,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118座。东部地区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60%以上,珠江三角洲、长江已达到80%。经济与城市飞速发展,各种“城市病”不可避免。中国在快速扩张的现代化道路上付出了沉痛代价。

根据相关调查,在一定范围内,城市的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而有着明显的提高。城市经济发展收入同城市的外部建设和运行成本相抵之后,城市人口在10-1000万人规模的区间内有正的经济发展收益,这个收益在人口在100-400万人的区间内达到最大值,此后,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规模的不断提高,城市建设规模超过一定范围的时候,城市的规模收益会逐渐被城市建设外部成本所抵消,经济增长的质量和速度会逐渐下降。

一、适当提高城市建设规模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首先,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利于城市相关产业的发展,首先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有利于促进城乡结合,促进城市第一产业的发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可以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扩大城镇基础设施,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其次,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促使城市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吸纳劳动力,推动资金和劳动力不断向城市集聚,适当的加大城市建设规模可以根据城市规模经济递增的特点,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优良的基础条件,提供完善的生产和金融环境,提供有效地信息技术服务,集中科技,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相关要素,为经济发展提供成熟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提高城市工业化规模,促进建筑业、机械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生产领域,提高发展空间,促进第二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规模的扩大在提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同时,还可以促进第三产业的大力发展,一方面由于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从而急剧拉动投资需求,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增加就业总量;另一方面,许多行业在城市规模扩张的过程中获得规模收益,一些原本无投资价值的行业由于城市消费规模的扩大而变得有利可图,许多微利行业也将提高预期收益。

二、城市建设规模的过度扩张会限制经济的发展

城市规模的扩大并不一定会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如果城市的建设规模过快,也会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问题,加重城市经济运行的负担,降低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率,甚至会引发一系列金融问题。

首先,部分地区过于注重城市发展速度,加强城市地域扩张的速度,不重视城市发展的质量,小城市希望可以尽快发展成为中型城市,中型城市希望可以尽快发展成为大城市,大城市希望可以尽快发展成为特大城市,不顾实际情况去追求城市建设的规模和速度,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下,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情况愈加严重,城市建设规模的盲目扩大会导致城市外部成本的增加,并且过快的增加城市建设会造成城市建筑设计隐患,城市生活和生产环境逐渐恶化,城市为此需要支付大量的公共基础投资和环境治理的费用,同时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建设超出合理规模,导致资源配置状况恶化,这也就是在发展中国家大量出现的“城市病”。城市的客观环境无法承受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从而加重了城市经济运行的负担,降低了城市经济发展的速率。

泰国于2011年7月下旬至今引发的洪灾就是典型的事例之一:泰国洪灾目前已造成506人死亡,近百万人受灾,三分之一省份被淹,经济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洪灾产生的原因固然有降雨量大,雨季时间长,国内气象雷达设备老化,森林覆盖面积减产等多重原因.人口与城市建设规模扩大也是造成洪水无处可排的原因之一.曼谷、大成府和巴吞尼府是本次受灾较严重的3个地区,同时,也是泰国人口和工业高密度的地区之一。过去几十年来,城市不断建设道路、房屋和工业区,破坏了自然水道,占用了能够渗透、储存洪水的低洼地带。例如,大城府和巴乔他尼府的七个工业园区都建造在洪水进入三角洲必经的低地,破坏了自然的蓄洪条件。纵观国内,亦是如此。5月7日,广州暴雨吞噬了35个地下车库;6月13日,深圳暴雨引发内涝,街上积水近膝盖深;6月18日,武汉大雨致全城内涝,浙江、杭州一场大雨导致“水漫金山”;如此“城市病”应当引起我们城市建设者的警醒。

其次,城市规模的扩大导致大量人口和企业的涌入,导致许多企业头脑发热,盲目投资建设,同时引发社会对资金的借贷需求加大,许多企业需要的生产和流动资金增加,借贷意愿增强,借贷需求增加,间接导致银行信贷增长速度过快,贷款规模和结构不甚合理。一旦市场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暴露,就会对银行的资金回收造成严重影响,引发金融系统的波动,导致金融系统存在严重的问题和隐患。更有甚者,可能最终引发城市经济发展的瘫痪。

三、采取措施,促进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良性运行

作为现代化城市,要在城市发展规划和目标,以及城市人口、城市性质、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基础上,严格分析城市的集聚能力和承载能力,提高城市建设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制定城市建设规模,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合理控制和规划城市建设规模,优化城市的布局和规模,实现城市,人口,资源的和谐发展。

对于大城市的盲目扩张要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重点城市的建设不能盲目上马,要具有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引导城市合理发展,在扩大城市规模的过程中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避免重复建设,构建合理的城市规模和体系。对于外来进城人员,要设定一定的门槛和限制,减少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减少不必要的城市资源浪费。合理调配城市资源配置,优化城市发展模式,促进城市经济良性运行。

对于已经达到相当建设规模的城市来说,要把建设重心放在优化城市结构上,而不能再鼓励其扩大城市规模。同时在城市的建设和扩展规模上应该稳步提升,在城市化过程中引入市场机制,辅之以政府宏观调控,完善市场环境,提高城市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促使其发展成为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合理城市布局,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的现代化城市。比如可以在实施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基础上,以生态城市为目标,适当加大相关投资,扩大建设规模,加大管理力度,打造出一个高效完善的城市规模体系,进一步提高城市公共服务水平,比如供气,供暖,供水以及公共交通的运行效率和规模,加大污水处理力度,推进城市道路、防洪排涝设施的建设,增强垃圾处理能力,增强城市绿化建设,加大公益设施的建设力度,比如购物中心、科技文化馆、图书馆、公园、博物馆等公共设施和建筑,扩大城市居民的休闲娱乐空间。

四、结语

总之,城市规模和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城市建设规模要依据城市的客观现状,这样才能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的竞争,提高城市资源整合效率,推动城市的创新和竞争能力,提高经济的发展速度。否则只能抑制城市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永雯.城市规模与经济发展动态关联启示―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J].经济研究导刊,2011,(14):81-82.

[2]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节点与政府责任.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2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新农村规划;规划类型;典型模式;经济带动模式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3-0194-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13.094

随着“三农”政策的实施,国家和政府部门不断加强农村建设,希望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在“新农村建设”建设中,相关部门应该要做好类型规划,转变规划理念,并结合农村实际状况改造农村面貌,这样才能达到建设目标,为农村人民群众创建更好的生活环境,推动我国新农村的进步与发展。

1 新农村规划类型划分条件

1.1 从经济角度进行划分

在进行新农村建设规划时,规划人员要从经济角度进行,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制定不同的建设方案,这样符合建设要求。比如在经济发达地区进行新农村规划时,就可以提高建设预算,充分利用当地的经济以及地理优势来改善村容村貌,更好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进行农村建设规划时则要从交通、经济角度考虑,积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帮助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在提升农村生活环境的同时提高经济水平。

1.2 从地理角度进行划分

我国城市化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不同地区的农村地理条件不同,在这样的状况下进行新农村建设时,规划人员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条件。比如在对山区农村建设时,则要充分依靠当地的地形,尽量选择沿山谷、河道地区,使其呈现出散射状,这样有利于提升当地交通的便捷性,实现新农村的稳定发展。

1.3 从城镇关系角度进行划分

新农村建设时需要充分利用城镇资源,因此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与城镇的位置关系。比如距离城镇比较近的农村可以利用城镇资源,转变自身产业结构,实现“以城带乡”,为农村发展创造更好的机遇。

2 新农村规划典型模式

2.1 经济带动模式

不同经济条件下的农村规划模式不同,对于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见表1):

第一,工业企业带动型。在这样的模式下,农村要积极转变自身发展模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为农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以我国珠三角为例,这里聚集着大量的电子企业,它们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还要有广阔的生产空间,当地政府部门在进行新农村规划建设时,就可以将这些企业搬迁到农村之中,为农村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以我国长江三角洲为例,该地区工业经济发达,农村发展过程中充分利用优势地位,从而带动自身发展。

第二,城镇发展带动型。在建设该种类型的新农村时,规划人员要充分利用农村地理位置优势,引导农民群众逐渐向城镇聚集。比如浙江省的周巷镇,它就是典型的城镇发展带动型,其周边农村与城镇逐渐融合在一起,形成现代化、花园式的大型城镇,不仅提升了当地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还增强了城镇发展活力。

第三,商业贸易带动型。随着我国信息网络技术的提升,电子商务贸易备受青睐。因此在进行新农村规划时,规划人员应该要利用这一技术,调整当地农村生产结构,建设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用商业贸易带动农村发展。以温州地区为例,这些农村以小商品加工、贸易为主,农村间逐步形成集约化生产形式,客商往来量增多,从而改变了农村群众以往的生活方式,其村容村貌也逐渐得到改善。

第一,劳动经济带动型。对于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规划人员可以采用劳动经济带动型,将农村剩余劳动力集中起来进行优化配置。比如可以采用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模式,将外来企业引入到农村地区,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用本地市场吸收本地劳动力。此外还可以实现异地转移,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然后将资金、技术带回农村地区,实现农村稳定发展。

第二,特色产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要求在进行农村规划时应该要从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出发,找到适合农村发展的特色产业,然后规模化生产,以提升农村经济水平。以云南省呈贡县为例,其农村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条件种植花卉,并按照功能将其划分为种植区、生活区、文化区等,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成为亚洲最大的鲜花生产、集散地,以优美的环境、富裕的生活闻名于世。

2.2 空间布局模式

规划人员在对新农村空间进行布局时,要遵循相应的模式,比如中心整治型、征用型、组团集聚型、内调整合型、就近并点型、设施集中型等。以中心整治型布局为例,它主要是针对农村中心地区废弃、破旧的房屋进行整治、改造。众所周知,农村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张的过程,导致村中心出现“无人区”,这样不仅会造成大量土地的浪费,而且严重影响新农村村容村貌的建设,这样的状况下就可以采用中心整治的办法,将村中心的旧宅院拆除,可以建设相应的文化娱乐中心、绿地或者其他生活服务性设施。组团聚集型建设模式主要是针对一些规模较小、自然村数量相对集中的地区,规划过程中可以将这些自然村集中成为一个大自然村,并对其进行统一规划,并修建共同的基础设施,以提升整个地区群众的生活质量,使群众享受到应有的经济发展成果。

山区丘陵地区的自然环境比较复杂,农村空间分布相对分散,如果还采用上述布局模式则会增加规划难度,不利于当地农村的快速发展。因此规划人员可以采用错位整合型、小组团分散型的模式(图7、图8)。

其中错位整合型主要是在保存原来具有人文历史价值的建筑基础上进行错位整合,结合当地地形、地势建设基础设施,处理好拆除、保留与新建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以达到新农村建设要求。小组团分散型模式主要针对分散程度较大的自然村,每个自然村之间可以用绿化带进行连接,并在连接沿线建设相应的商业网点,在提升当地绿化度的同时改善自然村的空间布局,让当地农民群众对享受到更优质的生活,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建设的总

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相关部门在进行新农村建设时应该要做好规划工作,结合当地实际状况制定规划方案,建立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和实际经济发展需求的模型,让农村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此外,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城乡间的统筹工作,保证发展的公平性与稳定性,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序进行,以提升我国社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志国.坚持城乡统筹 加快村庄改造――浦东新区

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上海农村经济,2012,

(12).

[2] 钱紫华,易峥,王芳.城乡统筹理念下的城乡规划编

制改革――实践探索与改革展望[J].城市规划,

2015,(1).

[3] 陈可石,闫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发

展与实践[J].开发研究,2015,(4).

[4] 马晓萱.城乡统筹规划的探索――以《天津市新农

村建设布局规划(2011年~2020年)》为例[J].城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3

改善了沟域经济建设软环境农村生活环境更加和谐健康沟域经济发展使农民逐步从单纯的农业生产中解脱出来,从事农产品深加工、旅游产品的开发制作和民俗旅游接待等工作,生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农民作为沟域经济建设主体,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增长就业技能和提高素质,生活观念和方式更加文明;农村特色文化得到了发展,各类文化艺术团、文艺演出队和体育协会等活动,丰富了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提升了农村文明程度。作为维护农民的利益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在沟域经济建设过程中,大力发挥民主决策作用,为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出谋划策,推动建设项目顺利进行。沟域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山区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条件变得更好,吸引了城市各界人士参与沟域经济开发建设、休闲旅游等活动,活跃了社会资金,扩大了市民生活空间。卫生整洁、趋于城市化、更加文明的农村生活方式,提高了沟域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例如,怀柔区渤海镇北沟村从环境卫生入手,充分发挥村民的自主性,加上地理上的优势,吸引了不少外国游客来此定居。深化了沟域经济发展内涵从“经济沟”到“沟域经济”实践探索,再到沟域经济模式的提出及市政府推动沟域经济建设意见出台,各级政府领导及沟域经济建设者,逐渐从单一农林产业开发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沟”模式跳出来,明确山区经济建设方向和产业定位,清晰了经济建设路线,加深对沟域经济建设内涵理解,也丰富了沟域经济发展理论。沟域经济是特定环境下的区域经济模式沟域经济是在山区特定环境下,各项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模式。理论上,沟域经济是以沟域为单元,以生态建设为主题,以农民增收为宗旨,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为支撑,以生态友好产业发展为手段,各项社会事业,包括产业、民居、生态、社会等各方面全面、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模式。这一建设模式遵循的是经济与环境对立统一规律,将区域内的经济、社会、人文、地理等所有条件统盘考虑,最终实现上下游统一开发、点线面有机结合、农民与市民互惠、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目标。在实践中,北京山区以沟域为单元开展建设,通过生态道路将区域内的各产业节点串联起来,并与周边区域及平原发展互动,城乡统筹,促使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功能更加齐全,相对独立而又完整的沟道区域经济逐步形成。“三农”问题是沟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农村是沟域内的基本经济单元,农业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是沟域经济建设的主体,也是沟域生态保育的主体。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沟域经济建设就脱离了实际,失去了生存土壤和支持者。破解“三农”问题是沟域经济建设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也都是沟域经济建设最应考虑的核心问题。应警惕陷入两个误区:第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忽视农民主体地位。企业进来了,当地GDP上去了,企业也获得利润了,但缺少农民利益保护相关政策;对于产业调整和发展,农民没有话语权和决策权,伴随GDP的增长,农民没有获得应有的实惠,被排除在沟域经济建设之外,将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第二,过度追求提高山区服务都市功能,忽视原始风貌保留。山区水土资源稀缺和生态脆弱的特点,决定人类对沟域各类资源利用都要适度,不是基础设施建设和建设项目越多越好,人来的越多越好,警惕山区经济开发的“”。单纯追求提高服务能力而开发山区资源,必将用尽原本稀缺的水、土地、动植物、传统文化等宝贵资源,大规模的建设也会使山乡失去了原有风貌和传统,不但沟域自身发展不可持续,而且也损害了平原和城市的利益,要防止“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坚持“两民”观点发展沟域经济北京沟域经济模式的提出,依托的是大城市,满足的是城市居民物质和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发展沟域经济须坚持“服务市民、富裕农民”,即“两民”观点。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促使其对体验山区原生态、休闲养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3]。为满足城市居民的休闲旅游消费,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村生活条件,经过探索,山区创造出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可以说,沟域经济发展模式是农民和城市居民两者利益有效结合。城市人不来消费,农民没有收入;农民不进行沟域经济建设,城市人也享受不到山区的生态和民俗文化。在这个意义上,沟域经济必须同时兼顾农村与城市的关系,城市要积极主动地以资金、技术、人才等优质禀赋对沟域高起点、高标准的建设进行有效的支撑,才能满足城市居民日益增长且高质量的消费需求,也才能实现山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沟域经济建设需要政府、农民及社会广泛参与山区经济建设是一个庞大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农民、社会的广泛参与。政府需要从先期规划、项目审批、环境打造、产业培育等各个方面掌控山区经济建设大局;农民是沟域经济建设主体,农民的积极性、自身素质、经营能力等都关系着沟域经济建设可持续性;同时,也应看到,由于政治、经济、人员、财力等多种因素影响,政府对沟域经济建设投入有限,山区沟域经济建设更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只有建立良好的政策环境,才能实现引资、引智上山;只有通过社会资金和智力投入,才能最终实现山区规划的美好蓝图。

沟域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理论层面问题自沟域经济模式提出到重点沟域经济建设启动,短短几年时间,山区民众和各界人士对其认识仅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沟域选择和范围确定工作非常困难,沟域的名称也是思来想去,相关部门不但要考虑自然因素、地理条件因素,还要权衡各方面利益。结果出现了:沟域面积大小不一,最大沟域是最小沟域面积的9.5倍;沟域拥有行政村数量最多为48个行政村,最少只有6个行政村。由于没有统一的划分标准,后续建设过程中,一些沟域边界和范围还不断变化和调整,由此加大了管理和评估上的难度,也对实际经济建设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沟域的边界被无限扩大,可能使经济建设找不到突破口,具体操作人员无处下手,建设资金的需求缺口将更大。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管理层上存在浮躁心态和过分追求政绩,将山区经济建设这一长期战略性事物当做短期战役来打;另一方面是对沟域经济理论研究深度不够、边界不清,而且市政府又缺少相关政策引导等造成。政策层面问题政策环境对沟域经济发展产生极大影响。沟域经济作为具有先进理念的山区发展模式,政府有必要从保障公共利益层面制定政策保障其健康发展[4]。规划编制管理不完善从各区县沟域经济建设来看,进度快慢不一,这其中有规划编制和管理方面问题。一些规划编制者对沟域内涵理解不透,没有立足沟域“三农”实际,过度追求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与产业培育力度不够,出现农村土地流失、农民利益受损问题;也有规划对政府政策吃不透,设计项目与沟域实际土地利用情况不相符,致使多数沟域出现缺少用地指标,规划项目无法落地情况。另一方面,规划还缺少权威部门认定。有关部门坚持“规划先行”理念固然可取,但规划过于草率和缺少规划管理机制,也使得沟域规划的权威性受到置疑。目前,政府各职部门都编制专业规划,各行政区域编制区域发展规划。所有规划之间关系不清,有些规划文本并不知道上报什么部门审批,规划项目只停留在纸上,落实与否,无法管理与查证。建设用地指标缺乏在沟域经济建设起步时期,建设用地指标缺乏影响了其健康和快速发展[5]。突出表现在有些区县在过去发展中有历史遗留土地问题,尤其是一些近郊区县。平原区土地“占补平衡”,把山区土地换成耕地或基本农田。一些不适合耕种的坡地、台地等都被划成了耕地,土壤环境不好,又无水浇条件,土地产出效益非常低。随着沟域经济发展,对旅游接待用房、停车场、休闲娱乐等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不断增加,使土地政策制约矛盾显得各位突出,很多招商引资、经济开发项目无法落地,有必要研究和调整沟域经济土地政策并形成规范。沟域经济建设资金缺口大同一类项目,山区建设难度大,资金使用量远高于平原,在平原优先发展的经济条件下,落后山区经济建设资金更显不足。目前,市政府每年1亿专项资金,除规划补贴外,7条重点沟域平均不到2000万元,对于基础薄弱的沟域建设来说杯水车薪。虽然,沟域经济建设所用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引进社会资本,但社会资本的进入也需要好的建设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山区资源性产业退出后,基层乡镇的财政收入大幅度下降,很难再拿出更多资金用于沟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市区政府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以便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来投资兴业[6]。建设层面问题区县在具体沟域经济建设过程中,暴露出的对建设范围不明确、农民利益考虑不周全、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需要从源头加强管理监督。沟域系统边界不清楚典型示范的沟域选择与范围划定、沟域名称确定等比较混乱,存在或小或大现象。“小”是部分沟域建设大多数只关注沟域内的面上某个点,忽视了沟域系统内基础,尤其是生态建设,有注重“形象”、“经济优先”的味道;“大”是部分区县对沟域范围边界无限扩大,接近于该区县的整个山区,使得沟域经济建设找不到突破口。只关注一点,不把沟域按一个整体生态与产业建设,背离沟域经济建设的初衷;而无限放大沟域,有“争取”政府资金嫌疑,也让具体操作人员无处下手。生态安全存在隐患在大搞经济建设过程中,山区生态脆弱问题容易被人们忽视。调研数据显示,仅有三条沟域实现防洪完全达标,而怀柔天河川沟域防洪达标率仅为50%;只有两条沟域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而农村污水集中处理率无一实现100%处理。有些沟域存在私搭乱建占用防洪河道、向河道随意排放污水、生活垃圾处理不了等问题;一些沟域注重面上工程,建大规模寺庙、城镇、旅游接待中心等。沟域对于地处水源保护源头,太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必将对生态造成明显伤害,由此出现的污染也无法处理,弥补损失和修复生态的代价将无法估量。

对策与建议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4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一些重化工产业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同时一些具有资源、人力条件的城市中都建立起来一个个的化工园区。在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采用循环经济理论,不仅能够提高园区规划的合理性,还能为化工园区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循环经济概述

 

1.1循环经济概念

 

所谓的循环经济,是上个世纪九十年达国家实行的一种经济模式。这种经济模式采用一种新型的经济思维方式,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上循环经济环境下要求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协调与统一发展,强调经济活动的生态性与经济性并重,是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潮流趋势,同样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从本质上来说,循环经济是生态经济的一种,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传统经济主要表现为单向流动,即资源—产品—排放污染这一线形经济模式,具有高排放、高开采、低利用效率等特点;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以及高效利用,具有能量梯次使用以及闭路循环等特点,能够实现高利用率、高循环率等,不仅能够节约资源,还能够降低污染排放,保持物质与环境之间的循环利用。

 

1.2循环经济的主要实践模式

 

现阶段,循环经济实践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模式:

 

1.2.1内部循环经济模式,即清洁模式。这种实践模式是微观层面上的一种基本方式,是小循环,主要以推行清洁生产模式,从生产源头上实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保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废物排放无公害、合理化等,是现阶段企业资源消耗与产品形成阶段主要的经济方式;

 

1.2.2企业间循环经济,即生态园区。这种循环经济模式上升到区域层面中,主要通过促进工业生态群落为主要的实现途径,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建立等等,将不同的工业工厂有机的联结起来,形成资源、产品等共享的生产组合模式。如一家企业的排放废料、废水等称为另一家企业的生产原材料等,实现对废物的有效利用。

 

1.2.3区域间循环经济,即社会循环模式。这个经济模式又上升到了社会层面,主要是区域终端产品或废弃物等的循环。这种实践模型中主要提倡使用可再生资源,节省自然资源,实现废物的回收利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强调其协调性、规划的合理性,尽可能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从整个社会循环中,应该加大对废物的回收利用,逐渐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发展模式。

 

2化工园区规划与发展中循环经济的作用

 

2.1化工园区规划中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指导

 

传统意义上化工产业属于高污染行业,在全国行业内化工产业废气、废渣、废液排放量居高不下。这主要与化工产业生产过程复杂程度有直接关系,传统的化工产业生产过程消耗的原材料较多,需要的能源量较大,因此在生产过程会有各式各样副产品、副反应产生,因此产生的废弃料也相对较多。

 

为了保证化工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在其规划中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延伸产业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量,建立与完善生态园区,实现化工园区的循环性、生态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

 

2.2化工园区规划入驻企业需要满足循环经济模式要求

 

生态型化工园区的建立,应该远离环境污染严重的企业群体,园区环境表现的质量与企业环境表现有直接的关系。在园区建立过程中,应该摒弃“既然建立了防污基础设施,就能无节制的进行排污”的理念,化工园区中基础设施任然需要将企业层此清洁生产作为主要元素。对于入驻化工生态园区中的企业,必须满足循环经济理论下的各项要求,每一个企业必须对粉尘、固体废弃物、废水等进行有效的处理。每一个入驻园区的企业,不能给园区带来负面的影响,并且需要紧密合作,为园区的环境以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所以,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对入驻企业建设项目需要进行审查,要求所有企业的建设项目满足清洁生产的相关指标,并在企业内部建立小循环经济体系。

 

2.3加强产业链的延伸

 

化工产业的产业链具有交错明显、延伸等特点,产业链之间具有明显的共生关系。化工产业产业链可以延伸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并实现资源的整合。

 

在园区规划过程中,可以将园区主打产业链作为基本的主线,坚持合理、健康发展的原则,促进产业集聚的效果,从而使静脉产物能够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以技术改造、结构调整为主要的手段,对产业布局、结构等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升级。在园区规划的建设项目之间的联系是非常密切的, 并最大限度地依据市场和园区资源状况规划设计延长产品链, 同时充分考量利用主导产品项目产生的废弃资源设计产品链, 如在安徽无为煤基多联产精细化工中利用甲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CO2设计生产食品级二氧化碳产品。

 

2.4加强对化工园区公用工程、基础设施一体化,实现节能减排最大化

 

化工产业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重化工产业。为满足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需要蒸汽、电、水的供应,并伴随着“三废”的治理。为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必须以借鉴先进的“一体化”的理念对园区的公用工程、基础设施进行配置。首先进行公用工程一体化,对园区能源、水源供应进行统一规划、集中建设,形成一体化的公用工程岛;二是物流传输一体化,通过输送管网、仓库、码头、铁路和道路等,形成园区内一体化的物流运输系统;三是环境保护一体化,园区内设立环保中心,统一处理废水、废气、废渣;四是园区管理服务一体化,为入驻园区的业主提供一门式办公、一站式服务。

 

任何一个化工工业园区都不是孤立的,在某一领域上必然与别的工业园区有着必然的联系,另外任何一个工业化工园区不可能实现园区内绝对的物质、能量循环。这就需要在化工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对园区内的资源、信息流、物质等进行充分考虑,做好企业生产废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园区内的大循环经济。

 

3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循环经济是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中主要的发展趋势,是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增长、社会和谐发展以及生态合理化的有效手段。对于化工产业来说,建立有效的化工园区,实现产业集聚,在化工园区规划过程中,采用循环经济理念,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实现园区产业一体化发展,促进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提高产业发展的生态性、经济性。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深入,相信循环经济理论会在我国各个领域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增砖添瓦。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5

关键词 种养结合;农业循环经济;经验做法;问题;对策;河北宣化

中图分类号 F30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2-0259-02

宣化县位于河北省西北部,全县面积24.33万hm2,辖13个乡镇、304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肉羊养殖标准化示范县,生猪、奶牛、蛋鸡、肉羊生产在全市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宣化县抢抓列入部级扶贫攻坚示范区、京津冀一体化等机遇,采用“生态养殖+绿色种植”模式,推行“猪-沼-菜”等多种种养结合综合利用模式,全县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1 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据统计,宣化县已形成李家堡神农、常峪口龙祥等8个5 000头规模的现代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园,规模养猪场带动建设的100多个育肥养殖小区规范经营。已建成肉羊规模养殖场83家,标准化生态养殖小区95个,发展适度规模养羊户2 420户。该县按照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要求,合理布局规模养殖场,大力推行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国家有关设计规范、标准作为设计依据,应用农艺、园艺、生物等综合技术,建成以沼气池为纽带(畜禽排泄物入池发酵,沼渣、沼液用作蔬菜、果品种植基地肥料),种养有机结合,实现循环、再生、污染物零排放,具有明显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2]。

2 经验做法

2.1 科学规划,统筹推进,推动畜牧产业布局合理化

一是在总体上划分为禁养区和养殖区,禁止在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主要河流及干道沿线等区域发展分散养殖和规模养殖。二是将养殖区规划在种植业发达地区,使养殖业与种植业同步发展。三是依托养殖区规划,编制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展规划[3]。

2.2 龙头带动,典型示范,促进畜牧产业发展规模化

引进建设了河北宣化正邦农牧发展总部基地、张家口帝达农超对接物流配送中心等22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严格建设标准,多渠道投入资金,建成近200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县现代畜牧产业规模化发展。到2012年底,全县出栏生猪65万头、肉羊52万只,实现产值18.21亿元。

2.3 种养结合,集约经营,促进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宣化县李家堡神农、赵川同建等规模畜禽养殖场采取“干湿分离、雨污分流、节水养殖、循环发展”等措施,注重种养优势互补和良性生态循环。据统计,该县自启动沼气池建设以来,共投入1 200万元在全县80余个规模养殖场和蔬菜种植基地建设大中型沼气池12 236 m3。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通过干、湿分离,雨、污分离,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后,变废为宝,产生出沼气、沼渣、沼液。沼气用作养殖场和周边农户的生活能源,沼渣、沼液处理加工成有机肥后直接施入蔬菜、果品种植园,增加土壤有机质,有效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促进了畜牧产业发展低碳化。

3 存在的问题

3.1 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比例不高

一方面,目前养殖业向种植业转移,循环的粪便和污水量占比偏低,循环方式单一,并受到肥料运输成本高、季节性强等因素影响,而种植业受重化肥轻粪肥等问题的制约,业主不愿过多投入资金。另一方面,在种养结合循环过程中,养殖场与种植园的布局难以匹配,种植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制约着两者良性循环。

3.2 投入不足成为制约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瓶颈

目前,各级财政缺乏专项资金、融资渠道不畅、业主不愿投资或无力投资等因素制约了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项目建设资金存在缺口,制约着农业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

4 对策及建议

4.1 健全完善机制,加快农业循环经济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政府要转变发展理念,研究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采取有利于种养结合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取向。二是加强法规建设,建立绿色农产品生产机制和农业治污补偿制度,制订和完善农产品安全质量生产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三是完善土地经营制度,稳步推行土地流转,促进土地使用权向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集中,使其成为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的主体[4]。四是完善市场经营制度,建立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盈利主体。五是各级财政对业主投资建设沼气池、灌排管网渠系等基础设施进行适当补贴,开辟多种融资渠道,解决业主资金量不足的问题,运用贴息、补助等财政杠杆,加大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政策投入。

4.2 强化人才队伍和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业循环经济的科技水平

一是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建设一批先进的绿色技术科研基地,培养一大批实用型、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建立农业清洁生产、废弃物资源化、生态产业链等绿色循环技术体系。二是创新农技推广体制,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为主的多元化农技服务组织,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结构,形成完整的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和普及的网络体系和激励机制,鼓励、引导各类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4.3 调整布局协同配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是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共同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措施,促进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快速发展。二是根据种养殖业的规模程度,将相同规模的种植业向养殖业区域分布,将相同规模的养殖业向种植业区域分布,力求养殖排污量与种植业的消化量相匹配,做到就近排污、就近消污,形成种养业相互匹配、互为利用的布局,提高种养循环经济的综合效益[5]。

5 参考文献

[1] 黄国清,王博,李华.江西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问题,2007(8):62-65.

[2] 朱莲,左静枫,张巧英,等.淮安市农业循环经济现状与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07(22):195-196,198.

[3] 宣立锋.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技,2008(1):5.

[4] 吴碧珠,郑天和.莆田市种养结合型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08(6):84-85.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6

关键词: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1-0017-05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东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破口重点在于转型发展。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对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尤其是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极大。我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主要依赖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义重大。

一、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的基本方式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最为密切。就单一向度来说,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来说。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所需的技术技能人才及创新研究支持,从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另外职业教育是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技术创新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和发展指引。首先会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规模。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规模呈现出与经济发展规模相同的东中西阶梯分布结构;其次,区域经济发展还会制约职业教育的投入、发展质量、人才结构、资源分布、布局结构等。具体来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人才产出速度、人才输出质量、资金投入规模、专业结构设置与区域经济的规模、经济增长速度、经济发展需求、经济总量、产业结构相互关联,一一对应,互为因果,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二者共荣共衰。从立体逻辑架构来看,二者通过中间资本这一纽带来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的是硬资本(资金、机械设备等),职业教育提供软资本(技术、人才);从二者之上的角度――责任主体来看,政府、企业和学校等是二者的主体,多元化的责任主体下牵引着两个要素――职业教育和区域经济,整体形成了立体的逻辑结构,彼此互相联系。以下具体从五个角度来分析。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

人才培养规模的主要参与者是作为责任主体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国家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总指挥在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规模协调发展的问题上制定过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计划原则和意见,并制定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力图将二者统一规划,互为权衡因素。

地方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之一在该问题上提出要把职业教育纳入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规划中,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优化配置职业教育资源。

(二)职业教育人才产出速度

职业教育的人才产出速度与人才培养规模具有内在的关联,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就会呈现人才产出速度的提升。除以上各主体为扩大人才培养规模的举措外,还可通过减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费,对家庭困难学生给予补助。扩大生均经费等措施等来增加职业教育的招生人数,扩大在校生数量,以提升职业教育人才产出速度。

(三)职业教育人才输出质量

人才输出质量在职业教育c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极大,而在这方面的规定和举措甚少,并且多与专业建设混为一谈。从国家角度来看,只提到应重点支持一些工学结合及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地方政府提出确定一批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制定技能型人才培养规划:学校作为人才的输出窗口提出开展提升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建设: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主体之一,在人才输出质量提升上基本没有参与。

(四)职业教育资金投入规模

同人才培养规模一样,在职业教育资金投入方面。主体仍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一方面在逐步完善政策,另一方面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除此之外,还确定了高等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逐步实行依据生均经费标准核定高等职业院校经费的制度。

(五)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

在专业机构设置方面各责任主体均有参与。国家在专业建设上提出要选择一批优质的专业进行建设,重点支持一些工学结合及高技能人才紧缺的专业;鼓励地方和学校建设国家、地方、学校三级重点专业体系。

地方政府在贯彻、细化国家的专业建设方针之余,因地制宜地制定了自己的专业建设计划,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就业状态和供求情况,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明确了中职学校专业具备条件和相关细化指标。另外。各地都要审核中职学校设置专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院校致力于建设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教材调整机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调整、设置专业,建设龙头专业,形成专业群,开展专业建设情况自查和自评工作,调整已开专业内涵,提高专业建设的针对性。

企业行业在这方面的贡献主要在专业标准建设上,开发具有行业特色的教材以及建立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机制,指导构建中高职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二、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实证分析

我国东部地区的职业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但是目前我国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在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从几方面对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规模不协调

人才是沟通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中间资本之一。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必需的劳动者,区域经济以人才为基础创造效益从而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保障,决定职业教育的速度和规模。近年来,中职学校的招生不理想,招生人数下降与区域经济发展也不相匹配,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高。2010-2014年间东部十省的地区生产总值呈持续增长趋势,2014年较2010年平均增长了3.4倍,而东部地区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模整体呈现递减趋势,东部十省2014年较2010年职业教育在校生人数平均减少了15.16万人。GDP总和与在校生人数总和呈负相关。据此可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具有很大的吸纳空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模与区域经济发展还存在不协调现象,如图1所示。

(二)东部地区人才产出速度与区域经济增长速度不协调

除了人才培养规模要与经济规模相一致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预测区域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别及数量。人才类别方面,高技能人才有极大的市场需求,数量方面也要具有前瞻性,也就是说,人才的产出速度要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关。人才产出速度用东部地区中职院校在校生增长比率来表示,东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用地区年GDP增长率来表示,以2010-2014年东部地区人才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的比值来衡量二者相关性,比值越接近1,二者相关性越高。越匹配。见表1。

由表1可知。东部地区人才产出速度严重滞后于经济增长速度,特别是2013年和2014这两年。中职学校招生人数下降明显。在技能人才输出方面达不到区域经济的可吸纳人数。也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三)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人才输出与经济发展需求不协调

人才输出与区域经济需求不匹配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经济发展需求产生错位;二是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达不到经济发展的要求。就前一方面来说。主要原因是学校在开设专业时更多的是参考专业的“热度”,而非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点,大多数职业院校都开设酒店管理、导游一类的专业,而一些稀缺的专业,如计算机编程、通信维护、铺设网路需求较多,但职业院校这方面的人才培养输出甚少。再有就是输出人才的层次不达标,目前我国最需要的是高技能人才。职业教育是高技能人才输出的窗口。而现实却是职业院校培养输出的人才多集中在中低端技能人才方面,制造行业尤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输出远远达不到市场需求。以计算机专业为例,职业院校很多开设计算机相关专业,但学校培养出的编程人员达不到企业的要求。企业所需编程人员多来自课外编程班,而不是职业院校毕业生。

(四)职业教育投入规模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经济发展与职业教育的投人具有较强的联动关系,随着经济发展职业教育的投入也会随之增长。以2009年到2013年的经费投入为例,东部十省职业教育的投入总和由2009年的747亿上升为2013年的917亿元。虽然2014年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但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依旧呈增长趋势(见图2)。

图2说明。职业教育经费支出与GDP呈现较强的线性关系。即便如此,东部地区职业教育投入与经济总量仍存在不匹配问题。以2010-2013年十省中等职业教育生均教育经费增长率与十省GDP增长率比值来分析职业教育投入与地区经济总量的协调性,比较发现2010-2013年的年平均协调性为0.68,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低于地区经济总量增长率,且2010年这一比值为负值。由此可知,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与经济总量不匹配。

(五)东部地区职业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相协调

我国整体的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模式,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现以东部地区三大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贡献率来衡量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由下页表2可知,近五年第三产业的贡献率在逐步提升,但除了北京、上海、海南三地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明显高于第二产业之外,整体来看第二产业贡献率居第一位,第三产业的贡献率接近第二产业。2013年和2014年是转折性的两年。广东省和天津市的第三产业赶超第二产业,以2013年和2014年各地统计局提供的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高等专科学校专业毕业生占比来看我们东部地区的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见下页表3)。

由以上数据分析。除了北京、上海、海南以外,其他省份与产业相匹配的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应该是发展第一产业,增强第二和第三产业,保持第三和第二产业基本相当,目前的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方面超前于东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通过计算2013-2014年的专业与产业协调度可发现,即使是北京、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地区二者的协调度依然不匹配,毕业生人数超过第三产业发展要求。其他省份二者匹配性更差。表3中2014年六省第三产业毕业生人数平均值高于同年六省第三产业贡献率平均值约21百分点。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具有很强的就业吸纳能力,地区产业结构的最优化是实现三、二、一的结构形式,而这一目标的完成需要以扎实的第一和第二产业为支撑。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我国的产业结构不相协调。

三、促进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关乎整个国家经济的活力,近几年我国的职业教育在拉动经济增长方面做出了贡献。但远没有达到我们期待的效果。通过以上的归纳和分析,我们获得了一些启示,在此提出一些促进东部地区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一)实行自下而上的人才培养规模规划

在职业教育人才规模举措方面,国家和地方政府是主要的决策者,国家制定宏观规划,地方根据经济发展合理化配置资源。其实学校和行业企业应该在这一方面发挥建设性的作用。学校和企业相对是最贴近市场的主体,企业应把自身的经济发展数据以及空缺岗位汇总,学校应拿出学校往年招收学生的数据,二者进行商定,做出调整,在以就业为目的的基础上商定当年的招生规模。地方政府应积极促成企业与学校开展此类合作。并给予经济上的奖励,然后把二者商定的结果整理上报国家,国家依此数据进行整体规划。所以,在人才培养规模的规划方面应把学校和企业积极接纳进来,并积极促成二者对话,为地方和国家规划决策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

(二)提升职业教育人才产出速度

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的补助力度,除实施生均经费和补助制度外,可以设立专项奖学金。除奖励成绩优秀学生外,对学生的发明创造也应给予奖励。另外,各地区政府可根据东部各省的经济发展总量合理安排本地区的职业投入和招生数量,增加职业院校的人才产出速度。企业要搞好配合,与学校建立供应机制,派代表出席学校召开的招生类讲座。

(三)严把输出人才的质量关

目前,就职业教育如何完成为国家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任务来看,严把输出人才的质量关是最有效的方法。企业明确制定所需人才的标准并拿出来交给学校,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制定教学计划,并严格规范考试、毕业程序,地方政府在不违背国家大政方针的前提下赋予学校颁发学生技能等级证书的权利。国家颁布法律法规将技能等级证书的制度固定下来,并推行开来,达到全国统一的效果。这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会收到实在的效果。

(四)增加职业教育资金投入

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更多地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拨款,学校依据拨款进行相应的教学安排和设备采购。更加合理的模式应该是企业学校就合作培养、设备购买等达成一致后上报。地方政府依此合理安排国家财政拨款。并积极筹集资金支持地方职业教育发展。

(五)专业结构设置双管齐下

职业教育专业结构设置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不相适应,问题不是出在我们不知道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而是由两个方面的不足导致的:一是资金支持不足,二是企业指导不足。

第三产业涉及的更多是服务业,服务业所需的设备机械很少,而第二产业更多的是机械制造、建筑等行业。职业院校在教学方面需要采购或者联系企业保证学生动手操作教学的实现,而资金不足使得与第二产业相匹配的专业的学生培养不达标,教学难以顺利开展。由于这一制约。很多职业院校开设了大量的服务类专业。所以。资金支持是扭转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不匹配问题的根本性力量。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7

【关键词】露天矿区;生产规模;经济效益;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

0 引言

露天矿山生产规模是露天矿区开发技术决策要素的核心,其他技术决策均围绕生产规模来决定,例如,矿区总平面布置、设备规格、劳动力数量和投资等。这些要素一旦确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有的矿山投产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其关键技术决策要素不断变化;有的因各种原因迟迟达不到设计生产规模,造成资金及人员的浪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矿山生产规模确定过程中的复杂性及不确定性,同时也反映出对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和长期性。一般影响露天煤矿矿山生产规模的因素包括:市场需求、资源条件、技术条件、经济条件和其他条件。

1 资源储量约束

1.1 设计规范的限制

按国家经济管理体制的需要,将露天矿的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划分为3类5级并按此制定了相应的露天矿工程建设标难。为了保证露天矿有足够的服务年限,按可采储量计算服务年限时,要考虑一个储量备用系数。储量备用系数是露天矿抵御可能发生风险的一项措施。例如,①地质资料的准确性不足;②开采工艺的适应性不强;③突然发生的滑坡等事故。这些都使可采储量减少、服务年限缩短而造成损失。另外,也为生产发展留有一定余地。根据工程设计研究利地质勘探阶段,结合煤层的复杂程度,储量备用系数大致可按下面方法选取:规划设计(地质普查)一般取 1.3-1.4;可行性研究(地质详查)一般取 1.2-1.3;初步设计(地质精查)一般取 1.1-1.2。

合理的服务年限应能充分发挥设备和工程设施的效能,使投资和生产成本最低;合理地利用资源,一方面,避免服务年限过长使露天矿生产能力偏低,或是矿田划分密度偏稀,提前占有勘探资金和储量价值;另一方面,同一矿区内如有两个以上的露天矿可以接续开采时,每个露天矿的服务年限可小于相应的规定,但是全部接续的服务年限必须达到上述标推。

关于矿田储量、矿山产量规模及服务年限的关系,我国有关部门在技术政策及设计规范上做了具体规定。矿山服务年限应满足:

式中:T为一定产量规模下的矿山服务年限,a;Q为矿田境界内矿石工业储量,Mt;K为储量备用系;A为矿山生产规模,Mt/a;Tg为规程要求的矿山服务年限,a。

在矿山服务年限满足设计规范所要求的矿山服务年限时,矿山的最大产量规模为:

1.2 按泰勒准则可达到的生产规模

根据国际著名的露天矿山经济寿命与矿田储量关系经验公式:

2 技术约束

2.1 按开采强度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

露天煤矿开采强度受到矿床赋存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是无限大的。根据矿山的具体条件,可能选用开采工艺和主要设备,不同的矿山生产工艺所能达到最大开采强度差别也很大。这些工艺和设备所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制约着矿山生产规模。开采强度是露天矿山优化设计的重要内容,圈定开采境界和进行产量规模优化一般是在所能达到的开采强度一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由开采工艺的开采强度决定的露天矿生产规模为:

2.2 按主要生产环节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规模

露天矿山的生产是由矿岩松碎、采装环节、运输环节、排土环节等环节组成的串联系统,各个生产环节利用均衡剥采比折算成生产能力:

2.3 按外部条件可达到的生产规模

外运条件是限制矿山生产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露天煤矿多数处于内蒙古、陕西、山西和新疆地区,交通十分不便,承受不了长途运输的费用负担。虽然运输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但也受到资金的限制。在有条件时,可以采用就地利用矿石来改善外部条件提高露天矿可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如建设露天矿坑口电厂。

此外,矿山规模还可能受到其他条件的制约,如供水、供电、疏干等。外部条件是可以改变的,当矿山规模受条件约束而变得不合理时,应考虑改善条件,提高外部条件能满足的生产规模。

3 经济约束

3.1 市场规模

市场需求量是影响矿山生产规模的最关键因素。市场需求量大,才能进行大规模建设。反之,没有市场需求或需求最很小,就不能上马或不能建大型矿山。因此,在确定规模之前,必须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详细调查、预测,弄清矿石产品有多大市场、矿山建成后能有多大的市场份额、了解用户对产品质量有何具体要求等。

3.2 投资规模

矿山规模往往受到资金条件的制约,即所谓有多少钱开多大矿。资金短缺时,固然可以通过借贷来弥补资金的不足,但贷款是要支付利息的。因此,必须计算矿山偿还本息的能力。投资条件规模可用下式表示:

A=L/C

式中: A为生产规模,Mt/a;L为可能获得的资金,百万元/a;C为单位投资,元/t。

3.3 效益

矿山的生产成本可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在一定范围内与产量无关,可变成本与产量成比例关系,矿山的最低效益应该盈利或至少不亏损,则保证矿山效益的最小规模应为:

式中:A 为保证矿山有起码经济效益的下限规模,万 t/a; Cd为固定总费用,元/a;K1为考虑规模对固定费用影响的系数;Cc为可变的单位费用,元//t;K2为考虑不完全成比例的调整系数;m为煤炭销售价格,元//t。

从上式可以得出:矿山固定费用越大,就越需要增大矿山的下限规模,来分摊固定费用。反之,矿山的市场价格越高,矿山的下限规模可以减小,也不至于引起矿山的亏损。

4 其他条件

矿山生产特别是露天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如可能占用大量耕地,破坏生态环境,造成地下水位乃至地表沉降,严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等,这些不利影响以及人们对改善生存条件的要求,会不断促使国家、地方政府对采矿作业做出越来越多、越来越严格的限制,最终会影响到矿山的建设规模。

5 结束语

总之,合理确定矿山的生产规模(即经济规模),其实质是进行规模经济评价,使所确定的矿山规模符合规模经济的规律而获得规模效益,并应避免出现规模不经济带来收益递减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张瑞新,梅晓仁,高永胜.露天开采规划决策系统及其应用[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3,32(3):270-273.

大规模经济建设篇8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新农村;村镇模式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不断的提升,同时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顺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在这样的情况下,社会已经很难再保证可持续的发展,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必须要从外部因素逐渐转换到内部因素当中来,我国也已经明确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二元结构,就能够要将解决城乡一体化当做是解决农村区域正常发展的一个最为关键的模式,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两种主要的经济发展模,资源分配方面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必须要v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的提高城镇各个地区的经济辐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一体化的顺利实现。

1、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理念

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策略,同时它也是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新型的建设模式,城乡一体化一般来讲就是将城市和农村经济、居民、文化等多个要素当成是一个整体来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在这一过程中要积极的对其进行政策上的支持和体制上的牵制,这样一来也就使得城乡的产业建设和功能区域的划分等等都能处在相对较为协调的状态,这样一来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二元结构的不利影响,这样一来也就可以十分有效的实现经济上的互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在20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就已经对城乡一体化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探讨,但是我国不同地区的城乡经济因为很多因素的影响,在发展中差异非常的明显,城乡经济之间的联系也被阻断,思想和文化方面的差异和矛盾日益显现,这样一来也使得区域一体化的速度一直都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城市发展水平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这样一来也使得我国的农村经济增长更加的明显,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城乡之间巨大的观念差异和硬件水平方面的差异,使得村镇城市化的进程非常缓慢,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较多的矛盾。城乡一体化是社会转型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它也直接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村镇也一定要对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城市具体的产业布局来规划未来的发展道路,只有这样们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2、新时期村镇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道路选择

2.1自然村布局较为分散,城乡资源难以整合

在我国,自然行政村根据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格局。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山区,自然村数量庞大且布局分散,人口稀疏、土地分散,土地自然条件较差,难以进行大规模集约化、商品化发展。而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及大城市边缘地区,各村镇之间已连为一片,在经济上互相依存。但由于村镇之间行政分割、各自为政,使得区域之间的公共基础设施难以共享,并且在产业整体布局上,各村镇大搞“小而全”模式,造成资源极大浪费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2.2村镇配套设施建设缺乏,城乡经济联系薄弱

近年来,我国已在全国大部分农村地区开展“村村通”公路建设,在村级道路建设上已迈出了城镇化的坚实一步。然而,村镇公路大多处于2-3级之间,道路狭窄、承载力和通行力十分有限,部分道路损耗严重,道路安全管理设施缺乏。另外,村镇“三通”(通水、通气、通网)建设还十分欠缺,村镇公共设施,如公园、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也还极不完善。

2.3村镇建设缺乏合理、科学的规划

当前,房地产行业已开始覆盖部分村镇,而农村自建房现象也十分突出。不少村镇居民违规建房、强占耕地,导致新农村建房入住率低下、难以形成规模化聚落。村镇房屋建设虽然统一规划,但缺乏科学性,小型加工厂房、商店等经济点也缺乏科学地布局。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背景下,我国村镇发展道路的选择并非唯一、固定的,各村镇必须根据地区实际情况和城市的功能布局来进行规划,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城镇化转型。村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跳出单纯的“农村建设”的范畴,摆脱长期以来形成的“低投入、低产出”以及被动等待国家政策的建设思维,必须站在城乡一体化的高度,开展新型农村建设。这种新型农村必须以农村建设为中心,依托大城市的优势资源帮扶,走特色化转型发展道路。

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的村镇建设

在城乡一体化政策引导下,我国村镇建设的模式主要可以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

(1)依托大城市的功能转移优势,向卫星镇转型。大城市的人口负担过重、交通压力、产业布局压力等都降低了大城市的整体功能的发挥,而处于大城市边缘地区的村镇,在发展模式上完全可以向大城市靠拢,“迎合”其压力转移的需求。尤其是解决大城市人口过密、重型产业转移等问题,最终形成大城市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迅速实现转型。

(2)依靠地区优势产业、科技、资源等因素,以市场为导向,打造专业化、集成化程度高的“专业村或镇”。这种村镇发展道路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镇化模式,其形成的主要目的在于进一步发挥村镇的资源优势,推动技术和产业集中化、规模化升级,同时集中人口,完善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实现城市化转型。一般来说,专业村镇建设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尤其要具备基础支柱产业和相对完善的市场功能,以便加强与大城市的经济交流。

(3)依靠政策引导,建设“普通型村镇”。

“普通型村镇”是当前我国大部分欠发达地区村镇城市化转型的首要模式。其主要建设目的在于将农村过于稀疏的人口聚集起来,解决农村自然经济比重过重、市场经济不活跃的现实问题。这种村镇建设要改变高度自给自足的农业自然经济增长类型,通过新农村建设、村镇街道建设等集聚人口,疏通市场经济,以增强小城镇的凝聚力。

4、结语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城乡一体化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所以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措施对村镇进行建设和发展,只有这样,城乡之间才能统筹发展,城乡之间的差距才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国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才能得到改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这一问题引起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挺,郎政伟,陈科屹,艾大宾.城市化背景下乡村聚落空心化问题初探[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06)

上一篇:妇联家庭教育工作总结范文 下一篇:新中式庭院景观设计特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