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4-01-24 16:14:43

协调发展的意义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1

努力开创安居政协工作新局面

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2006年4月25日)

各位常委、各位同志:

区委在安居发展的关键时刻,组织考察团学习考察外地城市建设工业发展、招商引资等工作,目的是举全区之力,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谋发展,再掀发展高潮。同时,区委把政协工作列入了重要日程,常委会专题研究政协工作。对此,我就学习贯彻中央〔2006〕5号文件精神讲三点意见。

一、准确把握中发〔2006〕5号文件精神实质,扎扎实实推进人民政协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一)5号文件重大的意义。5号文件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阐明了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规定了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肩负的历史任务和工作原则,规范了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程序和机制,明确了搞好人民政协自身建设的任务,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要求。学习贯彻5号文件,对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对于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祖国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赋予了政协新内容、新的精神。这次中央颁发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决定》,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有许多新提法和新精神:一是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战略高度,大力加强人民政协工作,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二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指明了人民政协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理论依据。三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四是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五是明确提出了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七条原则,强调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领导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三)对政协“三大职能”作了新的表述。

1、政治协商:一是明确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强调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中国共产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二是明确了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强调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三是要求各级党委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统一部署和协调,并认真组织实施。四是在明确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规范了协商的程序。

2、民主监督。一是确定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性质,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二是明确了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内涵,指出它既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派、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三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倾听来自人民政协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四是规定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要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

3、参政议政。一是明确了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二是在明确了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的基础上,对政协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的专题调研和反映社情民意这两种基本形式提出了具体要求,即:要注意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运用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同时提出要注意发挥派和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在参政议政中的作用,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三是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沟通,为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对政协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党政有关部门要密切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协作和配合,为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四)对加强党对政协的领导提出了新的要求。5号文件提出要以发挥参加政协的派和无党派人士作用、突出界别特色、发挥政协委员履行职能的主体作用以及加强政协机关建设等四个方面为重点,全面推进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

二、正确估价我区政协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困难。

安居政协,在区委的领导和市政协的指导下,坚持民主、团结两大主题,以推进新区发展为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发展这个中心,切实履行职能,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了积极贡献。

(一)紧扣安居发展关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建言献策。去年开展的“治理污染、保护母亲河、打造琼江风光”,“挖掘安居财税新的增长点”和“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三个与安居发展和建设关系紧密的调研课题,形成了证据充分、数据详实、内容全面、剖析深刻、建议中肯的调查报告以区政协《调研与建议》报送区委、区府,受到高度重视,为我区相关决策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参考。

(二)紧扣安居发展实际,认真开展民主评议工作。2005年民主评议区林业局工作,对区林业局的工作予了充分的肯定和应有的评价,明确地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对以后的工作提出了7条具体的建议。参与评议会的到会人员认为评议活动开展得好,评价客观公正,揭示问题有深度,评议活动有力度。有力地推动了我区林业工作。

(三)紧扣安居发展重点,积极参与全区中心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千方百计确保重点工程建设顺利进行。政协领导牵头的玉西路工程、琼江明珠会务中心、兴吉山庄、苹果湾安置小区、许家祠堂安置小区等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快、质量高、效果好,受到区委的表彰。二是狠抓招商引资。充分发挥政协联系广泛的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2005年以来,我们共引进企业8个,引进资金超过1.6亿元。其中虫草酒业、明华印务、四川港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是今年引进的3家重点企业,也为安居引进外商投资实现了零的突破。三是为区委中心工作提供人力支持。先后抽派了一名副主席和三名中层干部参加全区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区四大班子办公楼建设;机关干部职工也积极投入到抗击“猪链球菌”、“禽流感”等的战役,并都出色地完成了区委交给的中心工作任务。

(四)紧扣安居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办好委员提案。区政协成立以来,共收到委员提案266件,确定立案174件,作为意见与建议的92件。区政协加强对提案的交办与追踪,对办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视察,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为加快安居发展发挥了作用。

(五)紧扣安居宣传重点,打造“黄娥”品牌文化。政协文史学习委与广电局合作,制作“话说安居”、《百年风韵话黄娥》,《解读黄峨,解读散曲——专家访谈录》等电视节目,宣传了安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提出的“打造安居文化名片一一建中国女诗人黄娥展览馆”的建议,得到采纳。

我区政协工作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政协工作机制不太健全。按照省市政协对政协中层工作机构划分,安居区政协应由“五委一室”变成“六委一室”。即:办公室(研究室),提案委、法制委、文史联宜委、科教文卫委、农资委、经济委。

2、政协机关人少事多且人员结构老化。政协机关现有干部职工14人(行编12人,事编2人),请求区委、区政府增加3个行政编制和1个事业编制。

3、政协机关经费短缺,难以维持正常运行,请求增加预算经费。同时派工作条件有待改善,办公经费有待增加。建议每个派每年应预算1-2万元进入财政盘子。

4、政协委员小组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兼职领导工作精力不够,所做的工作落实不够;二是委员活动单调;三是议政建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结合实际,把《意见》精神贯穿于政协各项工作中

(一)充分发挥政协党组的领导作用,加大政协凝聚力。要发挥政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委的决策在政协工作中的贯彻落实。政协党组在重大事项、重要问题上主动向区委请示,邀请党政领导参加政协的重要活动。切实发挥政协中的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搞好平等协商、加强合作共事,多做增进团结、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凝聚人心的工作。

(二)坚持科学发展观,为打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规划先行,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采取政协及参加政协的党派、团体联动的形式,组织委员开展视察、调研,充分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和政协委员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政协的整体优势和集体智慧,为建设社全主义新农村提出高质量的意见和建议。

(三)增强“四个意识”,做到“三个更加注重”。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使政协工作更加注重创新、更加注重特色、更加注重实效。

(四)加强政协自身建设,推进“三化”建设。通过和实践活动巩固和发展政协各参加单位、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的共同思想基础和政治基础。切实抓好政协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进一步加强机关建设,充实力量,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悉的高素质政协干部队伍,进一步改善派办公、活动经费等工作条件,推进我区政协工作更好地向前发展。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2

关键词:协商民主;选举民主;国家治理;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D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5)01-0011-05

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近年来理论界探索的热点问题。要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五个方面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党的领导的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对这五个方面的关系展开探讨,以求教于学术界同仁。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选举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存在明显区别。第一,协商民主以对话为中心,表现形式是讨论、争辩与沟通,体现的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做出重大决策前参与协商的权利;选举民主以投票为中心,表现形式是选票,体现的是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力。第二,选举民主属于“政道”民主,涉及权力的来源,解决的是合法性问题;协商民主属于“治道”民主,关注权力的运行,解决的是合理性问题。第三,选举民主的前提假设是协商主体的偏好不变,选举是偏好的集聚;与之相反,协商民主认为偏好是可以改变的,能够通过协商、讨论和争辩实现协商主体偏好的转变。第四,选举民主“求同”,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选举的结果最终体现多数人的偏好和意志,少数人的权利被忽视;协商民主“求同存异”,强调协商主体平等自由的协商,协商结果既是多数人意志的体现,同时也使少数人的主张和意见得到表达和尊重。第五,选举民主“求善”,认为多数即合理,承认多数原则的合法性;协商民主“求真”,要求集中协商主体的理性和智慧,最大限度地做出科学决策。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存在诸多共通之处。第一,两者的实质相同。民主的要义是人民当家作主。无论是选举民主还是协商民主,其最终目标和根本宗旨都是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选举和协商只是健全民主制度、规范民主形式、完善民主程序并最终实现民主价值的形式和手段。第二,两者遵守的基本原则相同。无论是选举民主还是协商民主都是公民及其组织通过制度化的程序和机制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它们都强调以宪法和法律为依据,重视参与者的平等机会和有序参与,倡导参与的公开、公平、公正。第三,两者的基本功能相同。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都有助于保障公民的政治权利,推动公民广泛有序的政治参与,调动公民参与热情;

收稿日期:2014-10-26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社会主义党际协商民主制度研究”(13YJC710026)。

作者简介:刘俊杰,男,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哲学博士(无锡 214122)。

有助于民众意见和主张的表达,促进公共决策民主化,避免社会暴力与冲突,实现社会和谐;有助于提升党的执政能力,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增强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及政治合法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不是相互替代、相互否定的,而是相互补充、相得益彰的,共同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特点和优势”①。第一,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体现在我国政治制度各领域。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民主表现形式是选举民主,而人民政协制度的主要民主表现形式是协商民主。但这并不是说人大就没有协商,政协就没有选举,实际上人大在立法和决策前也都有协商讨论,政协领导人的产生和政协决议的通过最终也由投票决定。第二,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贯穿于政治决策全过程。从国家层面政治决策过程来看,政协是在决策前协商,人大是在协商后决策,政府是在决策后执行。从具体决策过程看,决策前一般会协商讨论,但大多数决策的通过最终要借助于票决。第三,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度和深度。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丰富了人民参与的形式,拓宽了人民参与的渠道,保证了人民参与的权利,因此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广度;同时,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也综合了各方意见,协调了各方利益,既体现了多数又尊重了少数,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实现,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因此拓展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度。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存在显著差异。第一,本质不同。我国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实现形式,这保证了我国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方向。西方协商民主建立在相互竞争、权力制衡基础之上,这决定了西方民主的资本主义方向。第二,政治前提不同。我国协商民主的政治前提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在总结我国协商政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与我国现行政治制度相适应。西方协商民主主要是基于选举民主的现实困境提出来的,强调公民自由、平等、参与的权利,与西方政治制度相适应。第三,目的不同。西方协商民主是作为选举民主的补充形式而发挥作用。我国协商民主是为了更好地保障党的科学、民主决策,完善党的领导方式,提高党治理国家的能力,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第四,存在基础不同。一是文化基础不同。我国协商民主源自中华民族长期以来形成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优秀政治文化。西方协商民主主要建立在自由多元的资本主义文化基础之上。二是实践基础和制度基础不同。我国协商民主“源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源自新中国成立后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政治制度上共同实现的伟大创造,源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不断创新”②。西方协商民主的实践开始于20世纪末协商民主理论兴起之后,起步晚且主要限于基层治理。作为资产阶级国家政权中产生的新的民主实践形式,西方协商民主的制度化才刚刚起步。三是理论基础不同。我国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理论。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自由主义和共和主义。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西方协商民主也存在诸多共同点。第一,都承认社会发展的多样性。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思想文化和社会利益的多元化都是滋润协商民主产生发展的重要土壤。换句话说,中西方协商民主都承认并强调社会发展的多样性。第二,都试图通过对话协商达到增进共识的目的。公共协商是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核心要素,而围绕涉及公共利益的决策和事务进行理性协商同样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标志。第三,都建立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中西方协商民主都重视协商活动的透明度,强调协商信息、协商程序、协商结果的公开等;都重视建立科学合理的程序、原则和方法,并强调用其对待所有协商主体;都重视协商主体间的平等。第四,都有助于解决有序参与及决策合法性问题。参与是民主的第一要义。中西方协商民主都倡导公民有序参与公共决策以集中智慧提升公共决策的合法性。第五,都能弥补选举民主的不足。西方协商民主是针对选举民主的不足提出的。我国选举民主尽管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在逐步完善的过程中也暴露出某些固有的弊端,但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选举民主的弊端。

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从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区别和联系可以看出,中西方协商民主存在一些相通之处,但更存在根本区别,它们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民主政治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和独特优势。正如所指出的,“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独特的、独有的、独到的民主形式”③。既然如此,这就决定了认识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立足于中国国情和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出发试图诠释甚至是否定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当然,强调这一点,并不是要否定西方协商民主的积极价值。西方协商民主的理论和实践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比如,注重审慎思辨,注重构建协商程序,注重社会层面协商,注重国家和公民的互动,注重协商精神和意识的培养,注重保障公民的协商权利,能够较好地将共识和多数民主结合起来,等等。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需要我们积极吸收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积极方面。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

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奠定了国家治理的深厚基础并凝聚了国家治理的强大力量。在纪念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民主的真谛。在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商量的过程就是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就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的过程,就是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过程,就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这样做起来,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才能具有深厚基础,也才能凝聚起强大力量。人民内部各方面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参与协商,可以就决策和工作达成广泛共识,避免利益集团因一己私利而相互竞争、相互争斗的弊端;可以畅通利益表达渠道,避免不同政治力量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而固执己见、排斥异己的弊端;可以形成发现和改正失误和错误的机制,避免决策中情况不明、自以为是的弊端;可以形成人民群众参与各层次管理和治理的机制,避免人民群众无法参与国家治理、无法进行利益表达的弊端,从而最终广泛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奠定国家治理的深厚基础。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其他什么道路。后一句规定了在根本方向指引下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指向。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这就为从协商民主方面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最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路径,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之间存在诸多契合之处。第一,两者以多元化为重要存在前提。协商民主存在的重要前提是社会利益和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而这也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前提。现代治理的一个鲜明特点就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强调多元共治。第二,两者都要求推进制度建设。当前党和国家正在推进协商民主的制度化发展,这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第三,两者都强调有序参与。治理与秩序是紧密相连的,现代治理的直接目标是要形成某种稳定的秩序。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党领导人民有序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协商的民主形式。第四,两者都强调公正的重要性。现代国家治理是人人平等的共享式治理,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注重维护和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强调求同存异,要求公正地对待不同利益群体的合法利益与合理要求。

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共产党领导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遵循着民主集中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和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的民主形式。人民内部各方面广泛协商的过程也是发扬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过程。当然,人民内部的协商需要相应的组织领导,而这个组织领导主要是由中国共产党来承担的,比如,国家政权机关协商、政协协商、政党协商,中国共产党都对协商活动的开展发挥着重要组织领导作用。基层协商,基层党组织也大都直接参与组织领导。人民内部充分协商的直接目标是要“取得一致意见”。为什么要“取得一致意见”,这与共产党组织领导协商活动的目的是紧密联系的,因为共产党希望借此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而组织领导、纳言集智是集中制原则在协商民主中运用的结果和体现,它从根本上反映了共产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一方面,这是由我国社会历史发展决定的,也是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确立的;另一方面,这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我国是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的要义在于共产党领导人民民主政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犯罪分子实行。人民民主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也需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这是因为,一方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性质同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一致的,只有坚持了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民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另一方面,现实地看,在中国,也只有中国共产党可以通过党的职能组织以及所团结的各派和各族各界人士,建立协商民主制度的规范和程序机制;通过基层组织、社团组织以及党所联系的社会经济组织,为协商民主运作建立覆盖面广、协调面大的制度体系,保障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行。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助于改善和增强党的领导。第一,有助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党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共产党通过发展协商民主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治国理政,有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以及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水平。同时通过发展协商民主,增强公共事务和公共决策的透明度,促进群众协商参与和民主监督,有助于化解各种风险和矛盾,增强党抵御风险的能力,有助于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提高党拒腐防变的能力。第二,有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既是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又是民众实现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对于引导群众合理表达利益诉求、实现和维护自身利益,对于实现群众与执政党沟通交流的制度化、有序化,对于进一步加深党同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有利于提高党治理国家的能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必然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决策效率的关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决策效率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有序的民主,这可以避免无序参与导致决策效率低下甚至是无效率的情形。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有序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具有组织性。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具有组织领导的协商民主,总体上讲,它要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无论是在国家政治层面还是在基层自治层面,党组织都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施推进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其他行业组织、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也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实施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组织作用。第二,具有规范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包括法律法规保证。当前,国家政权机关的协商、人民政协的协商及政党的协商都有着比较完备的制度规范。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制度规范尽管不完备但也在不断探索完善之中。规范的协商保证了民众的有序参与。第三,具有程序性。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包括一系列前后衔接、过程完整的程序。从协商活动的组织筹备到具体实施,再到协商成果的运用及反馈,完整合理的协商程序保证了民众参与的有序性。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决策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体现在决策过程上。“公正与效率两个价值之间确实存在着张力,但是公共决策作为涉及公共利益的公权力行使行为,在这两种价值之间应当更倾向于前者。注重过程的公正性而牺牲一定效率的决策过程,要比注重过程的高效而牺牲结果的公正性的决策过程更为可取。没有效率的决策只是推迟了决策方案的出台时间,缺失了公正的决策则意味着公权力调控机能的紊乱,而这会破坏法治社会的根基。”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等协商渠道,公民及其组织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为内容,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在全社会开展广泛协商,协商包含了协商主体的智慧和理性,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降低了决策风险。尽管注重过程的公正会牺牲一定效率,但它有利于预防决策失误产生的负面效益,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从而产生真正有效的决策。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决策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也体现在决策结果上。协商民主保障了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保证重大情况让人民知道,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经人民协商讨论,协商充分凝聚了协商主体的智慧和理性,因此赞同最终决策的协商主体会拥护并积极执行决策。即便是不赞成或者是对决策持保留意见的协商主体也会支持决策的贯彻执行(至少不干扰决策的执行),这是因为,这些人的意见和观点在协商讨论时得到了表达,他们的意见和观点即便是最终没有被采纳,但也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因此,尽管协商的过程延缓了决策的时间,但由于决策获得了大多数人的同意、理解和支持,所以决策执行的时间大为缩短,也就是说决策执行的效率大为提高了。所以,从整个决策过程来看,决策的效率并未受到多少影响。另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是相互补充、紧密结合的,在决策协商不能达成共识或存在较大分歧时,最后还是要借助票决来加以确认,因此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有机结合也避免了决策的低效率。

注释

①②③④:《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2日。

⑤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24页。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式协商民主;治理式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DOI:10.3963/j.issn.1671-6477.2015.06.0011

中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中国的经济、社会以及与之相应的文化和制度基础共同决定的。尽管中国业已形成和发展的这种协商民主与西方国家的协商民主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很大区别,但是不能否认中西方发展协商民主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实质性民主――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在理论与实践上取得了较大进步,特别是在实践方面,在国家与基层社会两大基本领域形成了两种不同进路的协商民主发展形态,即自上而下的制度式协商民主和自下而上的治理式协商民主。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协调互动机制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式协商民主还是基层社会层面的治理式协商民主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单轨”发展的困境,未能形成良性互动发展的合力。因此,推进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的有机联系,形成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和机制,应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取向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取向

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已经在国家和基层社会两大基本领域展开,逐步确立并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制度式协商民主和自下而上的治理式协商民主两种不同进路的协商民主形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的有机联系,形成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和机制,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重要取向。

(一)国家层面制度式协商民主的形成

国家制度式协商民主主要是在国家政治活动层面以一种政治制度形态运行的协商民主。制度式协商民主的生发最早可以溯源于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陕甘宁边区按“三三制”原则确立的抗日民主政权等实践,这些实践中不同阶级、阶层和派别民主联合、共同参与结成的议政协商制度构成了当时国家政治体系运行的社会基础,成为制度式协商民主的最早雏形。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京顺利召开,新政协的成立和召开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各革命阶级、各派民主联合、协商国是的一次重大民主实践,不仅通过民主联合、协商共议的方式促成了各民族、各阶级、各党派之间的民族共识,建立了新的国家,而且以制度形式正式确立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民主制度,开启了新中国国家政治层面协商民主发展的新历程。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国家领域的制度式协商民主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要“完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协商制度,进一步发挥派和无党派爱国人士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1989年,中共中央制定并颁布了第一个正式规范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对于进一步确立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规范并深化中共与各派之间的合作和协商制度具有深远的意义。1992年,党的十四大把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写入,成为党的一项基本制度和纲领。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载入宪法,上升为国家意志。进入新世纪,制度式协商民主的发展进入全面深化阶段,中央不仅先后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2005)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2006),而且党的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2]等重大战略,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体系之中,进一步将国家层面的制度式协商民主建设引向新的阶段。通过上述分析表明,我国国家层面的以制度形态发展的协商民主已经逐步形成,并因其具有广泛性、包容性、多元性、社会性以及规范化和制度化等鲜明特征,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二)基层社会层面治理式协商民主的发展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巩固新生政权和汲取发展资源,国家权力向下延伸至社会基层完成了对整个基层社会直接的控制和管理。具体而言,在农村基层,国家通过“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的组织形式建立起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和管理体系,即体制。在城市基层,国家通过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管理组织以及依托社会成员所属的“单位”,逐步建立起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系。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系的建立为巩固国家政权基础和恢复并发展国民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作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阻滞了基层社会自主发展的活力。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国家政权逐步转变基层社会的控制和管理方式,逐渐由管制转向治理。具体表现为:在农村,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1983)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1988),从而普遍确立了乡一级建立基层政权,乡以下成立村民委员会的“乡政村治”的新型农村社会治理格局。在城市,国家重新颁布了《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恢复并发展了以居民委员会为载体的城市居民民主治理体系。同时在企事业单位,《国营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的实施,确立了以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为核心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体系。这些国家转变城乡基层管理体系和管理方式的实施举措,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不仅激发了基层社会多元自主、开放发展的活力,而且推进了城乡基层主体向着多元协商、民主互动治理的方向发展。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城乡基层多元主体协商民主治理的实践和探索开始出现,发展出了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南京市的社区“市民论坛”和浙江台州市隆标集团的企业协商民主恳谈等较为典型的城乡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尽管这些协商治理实践形式不一、议题各异、功能作用各有差别,但都共同体现了吸纳民众广泛参与、改善政府决策质量、共同治理公共事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社会协商治理的特点。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基层协商民主实践的发展运行不断走向深入,不仅自身的程序性和规范性不断增强,而且有些民主实践形式被国家制度体系所吸纳,并逐步开始在省市地区乃至全国逐步推广,从而呈现出自下而上的制度深化趋势,充分展现出治理式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取向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得以在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形成并发展,受益于国家的政治推动和社会的良性发育,但是从现实状况来看,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所采取的彼此分立、单向推进的发展取向,不仅使各自不同程度地陷入“单轨”发展的困境,而且因缺乏必要的协调互动机制而难以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的发展合力。因此,有必要促进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的有机联系,构建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和机制。实际上,随着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完备、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以及国家与社会之间联系互动的日益紧密,不仅拓展了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发展的制度空间和社会基础,而且提供了二者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协调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同时,实践中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呈现出“相互内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制度式协商民主逐渐民主化,即居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协商民主制度逐渐自上向下地拓展和延伸,在层级和领域上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社会化和民主化的趋势。目前全国已经有近20个省级和副省级市党委制定了政治协商制度实施的规程或意见,明确了协商主体、规范了协商内容、细化了协商程序,切实把协商纳入了党委政府的决策程序[3],体现了政治协商制度由国家向省市逐层推进的趋势。此外,近年来人大立法越来越多地实行开门立法,如《婚姻法》、《物权法》、《个人所得税法》的起草修改工作都广泛听取并吸收社会公众意见,将原来的政治精英立法拓展为社会公众参与立法,呈现出由政治领域协商为主向其他领域协商逐渐拓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治理式协商民主逐步制度化,即处于基层社会层面的协商民主治理形式逐步被国家治理制度体系所吸纳整合,呈现出自下而上的制度化过程。如浙江温岭市探索创建的“民主恳谈会”模式,从最初的农村思想教育工作的载体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并为体制所吸纳和整合,最终形成了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为核心内容的乡镇基层政府治理模式[4],逐步在浙江全省乃至全国部分地区推广。综上所述,促进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的相互内化、协调互动,进而形成上下协调、双向互动的协商民主运行体系和机制,应成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向前发展的重要取向。

二、当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面临的困境

受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局限性制约,不论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式协商民主还是基层社会层面的治理式协商民主,不仅各自自身存在孤立片面的“单轨”发展的弊端,而且在二者协调互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许多张力和不足,致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受阻。

(一)国家层面制度式协商民主发展的能动性不强

在国家层面以制度形态运行的协商民主其显著特点是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但同时存在具体的实施细则和程序安排上比较笼统和模糊的问题,特别是在国家层面不同领域的协商活动中,由于对实施协商民主的刚性化和原则化的规定较多,而存在协商活动较为简单随意、协商形式较为单一和固化、协商的前期准备和结果执行等工作落实不到位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政治活动及时性、多变性、复杂性的要求。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过程中,相关的程序规定不够明确具体,如在协商议题的提出程序、协商活动的具体执行程序、通报情况和听取意见及参与协商的程序、及时整理并报送协商成果的程序、意见和建议处理及答复反馈程序等方面缺乏明确的界定和说明,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等专门性的协商制度和具体工作机制存在许多不足,甚至有些政协活动只是笼统地规定了各种协商形式,而没有规定哪些问题采用哪种形式,更没有详细列出采用这些形式的具体步骤。二是在政党协商过程中,注重突出中共对各派的统一领导,而忽视各派的利益代表性和自身独特优势,致使各派的参与积极性和自主性不强。三是在行政协商的过程中,将协商纳入决策程序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对于决策协商何时进行、如何进行以及决策前后的协商准备和落实工作,均缺少详细明确的规定,使得很多地方的政府决策协商徒有协商之名而无协商之实,致使有的行政协商规定上过于僵化死板,难以适应公共决策的临时性、突发性需求,有的行政协商变成了情况说明会、汇报会、通气会等,背离了协商的本质,使协商“变了味”。四是在立法和司法领域的协商活动中,涉及到重大立法和司法事项时需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公民之间进行必要的协商和沟通,但是实际工作中立法部门和司法部门往往我行我素,各行其是,既没有形成日常工作的沟通协调机制,也没有与民众建立起平等协商、对话沟通的平台和渠道。

(二)基层社会层面治理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制度化不够

随着基层社会治理的开放化和复杂化,基层社会治理式协商民主因其具有成本低、风险小、灵活多样等特点而发展迅速且效果明显,但是这种协商民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社会自发生长起来的民主形态,既缺乏相应的制度吸纳和整合作保障,可持续性不强,又面临与现行法律制度相冲突的风险,存在违宪违法的问题,此外,基层协商民主自身运行也面临诸多挑战。其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其一,基层协商主体产生的公正性缺乏制度保障。在一个利益多元且复杂交织的社会中,不同主体间的利益博弈十分频繁,潜存着弱势群体利益被裹挟、被侵犯的风险,特别是在基层民主协商实施过程中,协商代表的选举产生经常受到强势集团的干扰,公正、平等、随机等选举原则难以得到贯彻,协商主体产生的公正性和科学性难以得到保障。其二,参与协商的主体地位和权利平等难以保证。在多数协商讨论的过程中发言机会优先被政府官员、社会精英占去,普通民众表达诉求的机会却很少,在发言时间上前者也是远远多于后者,协商主体地位的不平等直接使基层协商议程被强势群体所操纵,弱势群体合法权益无法保障和实现。其三,基层协商议题的设置缺乏规范性。由于基层社会协商涉及的事务范围较广、问题较为复杂,因而对于协商议题设置的规范性要求相对较高,否则容易出现无序或者无效的协商。然而目前基层协商民主的议题设置缺乏规范,既没有明确划分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议题,也没有具体规定何种议题能够纳入协商议程以及采取何种形式进行协商。其四,基层协商民主监督机制缺失。民主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基层协商民主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协商过程易纵,存在协商结果不公、落实不力等问题。

(三)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存在张力

首先,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互动发展的实效性不强。一方面,国家制度层面运行的协商民主存在制度虚化(空有形式而无实质内容)的问题,不仅具体实施协商的程序和规范上模糊不清、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协商与决策相分离甚至只有协商形式无决策内容,致使这种制度层面运行的协商民主在自上而下拓展延伸中仅有“空壳”而无实在的民主价值。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层面运行的协商民主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协商民主所追求的民主价值和目标,但这种民主价值和目标实现的制度保障体系并没有建立健全起来,因而很容易造成基层协商民主被强势群体裹挟,成为少数人手中操纵民主的工具,使其徒有民主虚名而无民主实效。其次,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缺失。如前所述,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呈现出“相互内化”的发展趋势,即国家制度层面运行的协商民主需要向下拓展民主化的空间,基层社会治理层面运行的协商民主需要向上寻求制度化的体制保障,但是现实中促进二者相互协调、互动联动发展的运行机制缺失,致使国家层面制度式协商民主缺乏来自基层社会民主力量的基础支持,基层社会层面治理式协商民主缺少来自国家制度体系的有效吸纳和支撑。最后,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社会条件不足,其主要表现为: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必要的制度体系还不完备甚至存在缺漏;政府、市场以及公民社会等不同主体的职能边界尚未理清,存在越位、错位以及失位的问题;民间社会组织、公民协商精神和素质等社会资本的培育和发展较为迟缓等。这些都造成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依托于国家既定的法律制度环境运行的动力不足,根植于社会内生的协商性环境和资源的基础较为脆弱,使得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协商民主机制体系的构建和运行无法顺利实现。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推进策略

破解上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困境,关键应着力推进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形成上下协调、良性互动的协商民主体系和机制,为此需要从多个方面协同推进。

(一)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社会共识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内在要求必须要摒弃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单轨”发展的思路和观念,将国家层面制度式协商民主与基层社会层面治理式协商民主统一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整体框架和布局中,增强彼此联系,促进协同发展。为此,应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社会共识:首先,从思想上树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理念和意识,消除注重国家层面的协商、轻视基层社会层面的协商的片面想法,明确国家与基层社会互促互动发展的思路。其次,加快相关法律和制度建设,以法治思维来强化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共识,通过严密的法律和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协商民主的具体运行,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提供根本性的保障。最后,鼓励和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各项协商活动,扩大协商民主的主体范畴,聚合社会协商的共识,夯实协商民主的社会基础。

(二)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主体建设

协商主体即参与协商的各利益相关者,不仅包括政治领域中活动的各党派、无党派、各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等,也包括社会领域中活动的各类社会组织。独立平等、积极参与的协商主体有利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和实现高效有序的协商民主。加强协商主体建设就是要使国家和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参与协商的政治力量和社会力量相互协调、彼此联系,明确和强化各主体职责,提高协商民主成效。一是完善中国共产党同各党派、各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联系和互动机制,在继续深化政治协商制度的同时,拓展各党派、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参与中共和国家各项重大事务和决策的协商渠道和形式,广纳善举、集思广益。二是发挥各党派、各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中的职能作用,借助各级人民政协的组织体系、运行机制和制度规范等平台优势,增进其利益表达、关系协调、矛盾调解、社会整合与安定的主体责任。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增强各类社会主体参与协商的能力和水平。社会组织是连接公民与政府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公民利益聚合、诉求表达以及与政府协商对话的重要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不仅为公民参与社会治理提供组织化渠道,也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有效管理社会提供便利。四是以法治保障协商主体的平等地位以及协商过程的公正和秩序,使各方充分享有自由表达意见和建议的权利。

(三)拓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资源空间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市场化、个体化、信息化以及全球化,不仅给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更好地发挥调解矛盾、促进团结、扩大共识、稳定社会等职能作用带来巨大挑战,同时也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拓展了资源和空间。目前我国协商民主的主要资源体现为党派的协商合作、政协的民主协商、基层民众的恳谈议事、社会利益的协调沟通、政党的群众工作以及互联网的协商论坛等方面,如何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有效地开发、整合和运用这些协商民主发展所需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资源,来增进不同领域和层面的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并以此不断赋予现实政治以合法性和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对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民主程序、机制和原则的设计,促进不同领域和层面的协商民主有机联系和良性互动,形成领域全面、层次广泛和形式多样的制度化协商网络。需要“通过开发协商资源,强化协商体系和协商能力,来协调政党和社会关系,协调国家与社会关系,协调社会内部关系,以巩固政党,发展民主,健全制度,发育社会”[7]。从而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不仅仅作为一种民主的程序、制度和原则,还应成为一种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各种协商资源以及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重要实现形式。

(四)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渠道

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利益格局和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各种矛盾和问题显著增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日趋多元化。作为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的实现形式,推进不同层面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可以增进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表达、矛盾协调和政治参与。为此,应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途径渠道,建立多层次、多领域、常态化的协商民主治理体系和机制。一方面,应努力探索和拓展不同领域和层面协商民主的实现途径和渠道,特别是要进一步拓展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网络媒体等协商民主渠道的具体实现机制和形式,增强各个领域和层面协商民主之间的互动和协作。另一方面,应着力促进协商民主协调互动发展的制度体系建设,将不同领域和层面的经过实践检验且运行成熟的协商民主机制和形式吸纳进国家制度体系之中,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框架下,协调不同领域和层面的协商民主的关系和职能作用,构建完整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治理体系和网络。

综上所述,任何民主的建构和发展都需要国家的推动、社会的发育以及二者合力的共同作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仅仅在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的“单轨”推进是不可取的,而应构建国家与基层社会两个层面协商民主的协调互动发展的体系和机制。只有将自上而下的制度协商与自下而上的治理协商协同并举,以国家带动基层社会,以基层社会促进国家,并在国家与基层社会的协商民主协调发展中,寻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一步发展的空间,才能使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持久地发挥政治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历次党代会、中央全会报告公报决议决定:(上)[G].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305.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09(01).

[3]刘佳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N].人民日报,2012-12-24(13).

[4]贾庆林.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J].求是,2012(23):11-13.

[5]张献生,吴茜.坚持、完善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协商民主[J].新视野,2007(5):68-71.

[6]杨弘,肖克.论中国协商民主的价值取向[J].东北师大学报,2009(4):34-38.

[7]林尚立.政治协商:中国特色民主政治的基本形态[M].罗豪才.软法与协商民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94.

On the Coordinated Interaction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nd Push Strategy

HU Yong-bao;YANG Hong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 ,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130117, Jilin ,China)

Abstract:The goals of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18th of CPC are to promote widely the development of deliberative multilevel system, and complete the building of institutionalized and reasonable procedure of deliberative democracy. At present,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gradually expanded on two types―the state and the grass-root society levels. But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ly interactive mechanism, socialist deliberative democracy has got into “single track” development and failed to fully play its function. The paper proposed that it be necessary to promote the organ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grass-root society levels for the coordin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in the deliberative democracy mechanism.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价值;优势

中图分类号:D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7)04-0001-05

深化民主政治建设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中国现代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正如有学者指出的:“民主不仅是党的生命,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命。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也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①我国在长期民主政治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两种民主形式,这两种民主形式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完善选举民主的基础上着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新的着力点。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多维价值

何谓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目前学界对此主要有四种界定。一是基于民主形式视角的界定。这种界定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的一种以民主协商为基本特征的人民民主形式,是同我国人民民主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相适应的一项国家民主制度,是充分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民主实现机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②二是基于公共决策视角的界定。这种界定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除了具备协商民主的一般含义外,还具有不同于其他协商民主的特殊规定性,也就是在党的领导下,社会各个政党、阶层、团体、群众等,就共同关心或利益相关的问题,以适当方式进行协商,形成各方均可接受的方案,做出决策或决定,以实现整体的发展。③三是基于公共治理视角的界定。这种界定认为,协商民主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重点,是实实在在的具有巨大优势的民主,是我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步骤。④四是基于综合视角的界定。这种界定认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它以权利为基础,以平等为前提,以对话和协商为手段,以达成共识为核心原则,以合法决策、促进公共利益为目标。⑤应当说,这几种界定都有其合理之处,都揭示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某些要素和特征。从以上几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界定可知,社会主

义协商民主在现实中呈现出多样化的形态,无论是作为民主形式、公共决策还是公共治理的协商民主,都体现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多维价值。协商民主正以丰富的形态、多元的路径嵌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推进中国政治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1.从民主形式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丰富了民主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的性质要求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了一元领导和多元参与的有机统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相适应,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二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弥补了选举民主的局限。“f商民主重新强调公民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强调对民意的质的提升,即通过不断地公共协商,使各方都能了解彼此的立场,拓宽彼此的心胸,进而把私利提升为公利,以弥补选举民主多数票决的制度缺陷。”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体多元性、平等性和广泛性突破了传统代议制民主政治参与不足的局限,夯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群众基础。三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增强了政治统治的合法性。民主是现代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协商民主的要义在于公共协商,强调决策前、决策中都要经过相关利益主体的平等协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所提供的是一元领导和多元参与有机统一的民主形式。它主张通过不同民族、党派、界别、群体之间的平等协商达成政治共识,既强调协商过程中意见的充分表达和权利的充分尊重,又强调意见的合理集中和利益的适当让步。”⑦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离不开社会成员的政治共识,正是基于广泛的公共协商达成的这种政治共识,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的正当性,使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正是通过有效的协商民主运作机制,使中国政治一元领导与多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矛盾得到缓解,公众的政治认同感不断提升,政权合法性基础有所增强。

2.从公共决策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协商民主概念的两个关键因素:政治协商要求公民超越‘市场’的私利而诉诸‘论坛’的公共利益;只有当其改善政治决策尤其是实现共同目的时,源自公民立场的协商才是可以正当理解的。”⑧党和政府把民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广泛协商,不仅在决策之前协商,在决策实施过程中也开展协商。多元化的公共协商有利于协调各方利益,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提升决策质量和水平。二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公共协商的主要目标不是狭隘地追求个人利益,而是利用公共理性寻求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所有公民愿望的政策。”⑨在民主协商过程中,党和政府通过听取民意、广求良策,吸收社会各界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利益,制定反映人民意志的方针政策。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发展较为完备的组织,广泛邀请派、无党派人士开展党际协商,使参与党和政府决策的群体具有广泛性,从而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三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的公共政策参与。当前我国公民的公共政策参与存在着参与主体意识不强、形式不够广泛、规范化程度不高等问题。协商贵在参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深入开展,将大大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渠道。更为重要的是,协商民主有助于增强公共政策参与的内动力,激发公民的主体意识。因为,“在协商民主语境中,弘扬人的主体意识就是通过鼓励公民以独立的人格、积极的姿态和理性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诉求和观点,使得公民彻底摒弃政治臣民意识,做到对政治主体角色的自觉,从而真正意识到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意识到自己是社会治理的主体和公共政策的决策者”⑩。

3.从公共治理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

一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促进社会团结稳定。与选举民主相比,协商民主是一种能超越分歧、具有包容性的柔性民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社会阶层分化等现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主体涵盖各党派、各民族、各人民团体、各社会阶层等人士,通过有效的协商机制,可以使各方的利益诉求得到较为全面的反映。“协商民主不仅能够平衡和协调社会力量之间的利益关系,而且能够平衡与协调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可见,广泛而多层的制度性协商,天然是缓解利益冲突、促进社会和谐、增强社会团结的重要平台与机制。”二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从其本质和功能来说,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具体体现。”在现代开放社会,协商民主为国家与社会治理构建了共治平台,协商的过程是具有不同利益倾向和不同偏好的政治主体参与的过程。现代国家与社会治理要适应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和意见表达,形成多方合作共治的格局,架构起多方沟通、协商合作的民主制度,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刚好具有这些功能。三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改进基层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基层协商制度化,建立健全居民、村民监督机制,促进群众在城乡社区治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中依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我国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是自上而下的“一元制”单向管理,更多地是靠行政命令来解决问题。随着公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碎片化,传统的基层社会治理方式已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探索基层协商的更好方式,是改善党的领导和地方政府治理的有效路径。基层协商可以汇集群众利益的最大公约数,使基层社会治理真正实现多元治理。如浙江温岭将民主恳谈作为基层政府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事务决策的必经程序,经过不断探索创新,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已成为我国基层协商民主的典型范式。

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

作为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有一些共通之处,如要求协商主体平等,协商程序规范,协商过程理性、包容等,但由于中西方政治制度、历史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不同,两者在形式上和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

1.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背景不同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而西方的协商民主则是为应对选举民主的危机而产生的。20世纪后期,西方的选举民主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民主过程过于关注个人利益,导致实际政治操控在少数人手中;按照多数原则的投票活动,简单地聚合选民的利益倾向,导致选举结果无法保证公共利益;行政权力的扩张削弱了议会权力,民主制度存在结构失衡的危险。为应对这些挑战,西方国家尝试以协商民主弥补选举民主的缺陷。与西方的协商民主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不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源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就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了民族统一战线“三三制”政权,这是协商民主的最初实践。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中第一次较为正式地提出协商民主的思想。2012年,党的十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总要求,并对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进行了系统规划和部署。

2.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的政党基础不同

中西方f商民主制度具有不同的政党制度基础。西方的协商民主以竞争性政党制度为基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前提。在竞争性政党体系中,西方各政党把成为执政党、获得执政地位作为根本目的。为了赢得执政地位,各政党相互攻击、相互对抗,政治问题容易被选举所左右,政党不能根本上成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者、协商民主的领导者。与西方的协商民主制度不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克服权力角逐、政治冲突等局限,能有效促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健康、有序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障。在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的文化基因不同

中西方协商民主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主义的中国坚持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张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与西方的协商民主体现个人主义传统不同,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深深植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中。中华民族长期积淀的天下为公、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精神奠定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形成的文化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则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的协商民主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体主义精神,有深厚的理论底蕴,而西方的协商民主则是以资本主义个人本位的价值观为其文化背景。

4.中西方协商民主制度的实践程度不同

中国的协商民主上升到了国家民主形式和制度层面,而西方的协商民主目前还缺乏大规模、系统化的实践,更多的是在理论探讨层面,较少的实践也是在学术机构主持下进行的。从协商民主的内容看,西方的协商民主更侧重于公共行政和公共政策的协商,而中国的协商民主内容多元化,协商内容涉及国家大政方针和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等。在各级政府主导下,中国的协商民主呈现出主体广泛、内容多元、形式多样等特点,并逐渐向纵深发展。我国协商民主的主体涵盖各党派、民族、团体和各阶层人士;协商民主的内容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多个方面,从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重大问题到涉及群众权益的具体政策,都有所体现。

综上所述,从历史发展和现实经验看,中西方协商民主具有不同的生成逻辑和发展脉络。在某种意义上,西方的协商民主是“外生”的,其逻辑起点是个人主义。西方的协商民主是为了应对选举民主的危机而产生的,实质是资产阶级利益集团的政治博弈,是对国家权力与利益分配的一种修补。西方的协商民主不是国家基本政治制度设计,因而其协商是表面的、技术的。中国的协商民主是“内生”的,契合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是中国的基本民主形式和政治制度。中国的协商民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中国的协商民主建立在社会共同利益基础上,旨在保障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因而其协商是根本的、全面的,具有独特性和优越性。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提升路径

协商民主作为基本民主形式之一,在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关键路径在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1.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发展

我国要广泛实践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丰富协商内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要协商,涉及民生的实际问题也可以协商,特别是基层协商要接地气。过去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协商民主的担子主要交给了政协,协商的内容主要是一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协商民主的地方实践蓬勃开展,如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等,协商的内容非常广泛,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协商。二是扩大协商主体。协商主体的广泛性是我国协商民主的一大优势,也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合法性的基础。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需要扩大协商民主的主体范围,最大限度地吸收各方意见。协商主体要涵盖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政府与群众、人民团体与群众、群众与群众、执政h与参政党等各个方面。随着社会事务越来越专业化、复杂化,各层次协商要广泛邀请专家参与,重视专家的意见建议。三是拓展协商方式。通过建立和完善恳谈会、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咨询会以及民意调查等方式,进一步探索和创新民主协商方式。

2.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层发展

如果说协商民主的广泛发展是横向延伸,那么协商民主的多层发展则是纵向延伸。我国协商民主应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再到基层多个层面展开,构建起上下关联、左右互动的立体式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格局。协商民主各层应有相应的重点发展方向和功能要求。“作为一种民主范式,中国式协商民主应基于系统性和统驭性的视角,通过顶层政治构建重塑协商民主的制度基础,中层政策创制提升协商民主的主体效能,并以基层治理民主开辟协商民主的实践进路,从而以多元化、多中心的社会治理模式有效应对现代异质性社会的复杂治理需求。”我国协商民主多层发展中,加强基层协商民主建设无疑是发展的重点之一,因为涉及公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主要在基层。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多层发展,需要完善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协调联动机制,通过富有成效的基层协商,改善各地民生问题,化解矛盾冲突,促进社会稳定,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

3.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化发展

制度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根本保障,协商民主制度化的实质是协商民主法治化。“作为国家形式和国家形态的民主,塑造了国家权力的运行体制,由此构成法治中国的体制框架。这是民主与法治关系的一个重要维度。”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是我国全面实施依法治国战略的应有之义,也是协商民主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法治化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落实协商民主的宪法保障。宪法体制是一个国家法治体系的根本。党的十以来,党的重要文件多次述及协商民主,为协商民主发展明确了方向。在此基础上,应将协商民主这一基本民主形式纳入宪法框架。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将协商民主纳入宪法能从根本上保障协商民主持续发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二是为协商民主专门立法。要通过法律规范协商民主的实践操作,协商主体、协商内容、协商途径和协商程序是协商民主的核心要素,在专门立法中应予以明确规定。此外,针对立法协商、政党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大协商、基层协商和人民团体协商等不同协商类型及其特点,要有区别地做出相应规范。简言之,协商民主法治化就是要用法律解决谁来协商、协商什么、怎么协商的实践问题。三是构建协商民主运作的法治体制。要加强党依法执政机制建设,这是推进协商民主法治化的根本保证,重点是建立健全各级党委依法决策和权力行使机制;加强政府依法行政机制建设,使各级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为公众广泛参与民主协商创造条件;加强公民守法机制建设,引导公民依法、理性、有序地参与民主协商,促进协商民主良性发展。

民主作为一种基本政治价值得到了当今世界的普遍承认,保障人民的民利、建设更高质量的民主政治,已成为世界性潮流。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巨大的价值,发展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巨大,但毕竟协商民主是我国基本民主形式中的一种,况且协商民主在实践中也有其自身的局限,因此,我国要在促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的同时,吸收人类民主政治发展的优秀成果,使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有机结合、协同发展,这样才能更大程度上彰显中国特色民主架构的独特优势。

注释

①俞可平:《民主是共和国的生命》,《人民论坛》2007年第22期。②郑万通:《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几个问题》,《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3年第2期。③刘佳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3年第1期。④叶小文、张峰:《协商民主与国家治理》,《光明日报》2013年12月28日。⑤陈家刚:《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思考》,《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5期。⑥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⑦王新生:《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光明日报》2013年10月29日。⑧[美]詹姆斯・博曼、威廉・雷吉:《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陈家刚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第5页。⑨[美]乔治・瓦拉德兹:《协商民主》,何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⑩王岩、胡媛媛:《论协商民主的内在价值意蕴》,《哲学研究》2015年第9期。林尚立:《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现代政治得以成长的基础》,《湖北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包心鉴:《协商民主制度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学习与实践》2014年第3期。金太军、张振波:《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分层建构》,《江苏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马一德:《论协商民主在宪法体制与法治中国建设中的作用》,《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1期。

Abstract:The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presents a variety of forms in reality. Whether it is a form of democracy, public policy, or public governance, the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reflects its multi dimensional value.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political system, historical culture and ideology, the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China has unique generative logic and development context, and it is quite different from western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the political party foundation, the cultural gene and the practice level. The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and it is one of the basic forms of democracy in China.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the key way i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ultative democracy in a broad, multi-level and systematic way.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5

关键词:协商民主;和谐社会;关系;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20-02

一、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协商民主(deliberative democracy,又称审议性民主、商议性民主、商谈民主)理论,是20世纪晚期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民主理论,它强调公民是民主体制的参与主体,主张公共政策必须经由公共协商的过程,在自由、平等的公民之间进行讨论、对话和争辩,在此基础上形成决定,从而让公共政策在实质上符合更多公民的利益,而不只是在表面上体现了公民的意志[1]。协商民主承认差异性和分歧,强调协商和平等。协商民主具有协商主体的平等性和责任性、协商过程的程序性和包容性、协商结果的合法性、社会基础的多元性等特征。协商民主在中国发展具有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提供的制度资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协商思想的文化资源、新社会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的社会资源、互联网迅速普及的技术资源以及地方协商民主发展成果的经验资源,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实践条件,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在十六大报告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被正式提出。2005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重要价值目标。我们要建立的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一个仅仅简单解决矛盾的社会,也不是一个没有矛盾的社会,而是一个维护社会稳定和永续发展,达到动态和谐的社会。《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和谐社会的矛盾、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2]

二、协商民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协商民主承认差异性和分歧,强调协商和平等。这有利于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有助于推动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一)协商民主顺应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和利益结构变化调整的需要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经验的观察在任何情况下都应当根据经验来揭示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同生产的关系,而不应当带有任何神秘和思辨的色彩。”[3]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经济结构、利益结构不断变化,经济主体多元化,这都要求一种新的发展方式,能够在取得各方共识的前提下寻求和谐与发展,协商民主的价值理念正适应了这种发展要求,减少矛盾,化解冲突,促进和谐发展,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协商民主顺应了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需要

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4],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民主政治的基本途径之一。发展协商民主可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三)协商民主顺应了中国和谐文化发展的需要

中国传统文化中倡导的“和而不同”思想与协商民主所提倡的宽容、妥协、多元、兼容等理念是十分契合的。不仅如此,协商民主也顺应了当代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发展要求,推动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社会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协调整合。

另外,协商民主的发展推动了公民社会的建立、培育了社会资本、加强了媒体的效应、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等,这些都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发展协商民主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者之间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协商民主的发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为协商民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和谐社会视角下如何推动协商民主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一)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促进协商民主发展

“现代民主完全是建立在政党之上的,民主原则应用的越彻底,政党就越重要。”[5] 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领导,是推进中国特色协商民主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中国协商民主的鲜明特色所在。

(二)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是保障

制度尽管复杂,但其功能作用是十分鲜明的,加强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可以使中国的协商民主合理、有序,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

(三)积极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是前提

要发展中国的协商民主,就要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塑造全新的参与型政治文化,通过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智力条件和心理素质,培养公民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参与意识,使公民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另外,要提高公民协商的能力,使协商科学化、经常化。

(四)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相结合是关键

协商民主理论提出是为了弥补代议制民主的缺陷,是对选举民主的补充与完善。在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选举民主的核心制度载体,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协商民主典型的制度安排。在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规范下两者互相补充、互相渗透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五)创新方式,重视网络公民有序协商

为推动网络协商民主发展,克服网络协商的缺陷和局限,要加强相关的法律和制度建设,要在法律和制度的层面保证网络协商民主的正常运行。此外,要积极发展网络政治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 陈剩勇.协商民主理论与中国[J].浙江社会科学,2005,(1).

[2]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学习》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30.

[4] 庄聪生.协商民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J].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6):31.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6

一、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担负起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有的职责

在《决定》提出的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中,和谐社会建设与政协工作结合的最充分、最紧密、最现实。人民政协有责任也有义务,为党和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服务工作,努力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业的进程。

从性质界定上看,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要坚持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这是人民政协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证。人民政协开展的所有活动,都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切实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和谐社会建设是我国在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执政党建设的主旋律,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理所当然地也应是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今后工作的侧重点。

从地位限定上看,人民政协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组成部分,与人大、政府相辅相成。但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权利机关,也不是行政管理机关,而是统一战线性质的协商机关,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于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其发挥作用的范围,主要是广泛联系和团结各方面人士,充分反映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组织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参政议政,积极推动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和重大战略决策的贯彻执行。人民政协的这种地位,就决定了人民政协在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上有着先天优势,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大展拳脚。

从任务规定上看,新时期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就是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创造和巩固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

由此可见,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任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不谋而合的,人民政协应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因此,我们要切实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进一步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作为人民政协下一阶段的中心工作,积极主动、卓有成效地开展起来。

二、突出特点、弘扬优势,充分发挥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

人民政协地位超脱,旁观者清,利于客观反映问题,敢于一针见血地指出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发现的错误和问题,易于切中时弊地提出意见和建议,便于提供单靠党政机关自身所不易提供的监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有着党政机关和权力机关不可比拟的优势。与此同时,政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还具有以下四大突出优势:

第一,政协有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基本职能。“民心最可畏”,“得民心者得天下”。人心向背从来都是决定一个执政党执政地位牢固与否的关键所在,更是社会安定和谐的重要因素。《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人们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劳动、智慧和资本的活力才会竞相迸发,一切社会财富的创造源泉才能充分涌流。没有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无从谈起。争取人心、凝聚力量作为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最大程度的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范围内取得人民群众的赞成和拥护,使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自觉的统一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二,政协有求同存异、体谅包容的显著特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倾向、价值观念也日趋多样,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使不同社会阶层、不同民族、不同信仰、不同利益群体和谐相处,各尽所能而又各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意。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是以大团结、大联合为永恒主题的,是同和异的矛盾统一体。通过求同存异、体谅包容,能够平衡各方利益,团结各方力量,实现良性互动,最终达成共识,共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努力。

第三,政协有人才荟萃、联系广泛的突出优势。人民政协“揽八方之俊杰,集各界之精英”,素有“人才库”和“智囊团”之称。政协委员来自社会的方方面面,是各个界别的代表人物,很具影响力和号召力。如果把他们都组织起来,把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调动起来,就易于形成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强大合力。同时,他们又都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能够针对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从各自不同角度、不同视点,提出有见地、有分量、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为党委和政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科学民主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第四,政协具有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的社会功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构成出现了分化和重组,不同阶层和利益群体间无可避免的会发生矛盾和冲突,改革发展中必然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及时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群众的思想就会产生波动,和谐社会建设就难以巩固和发展,严重的甚至会产生社会动荡。人民政协按界别组成,政协委员来自社会各界。这种按界别组成的形式,可以为各党派、团体以组织名义发表主张提供场所,可以使群众中分散、个别的意见和问题得到系统综合、及时合理地反映,有利于协调方方面面的关系,保证社会各阶层都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理顺情绪、化解矛盾,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健康发展。

三、履行职能、搞好服务,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宪法》和《政协章程》赋予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政治协商是人民政协的首要职能,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也是党和政府广集民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进行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协商体现民主,协商反映民意,协商集中民智,协商增进共识。我们要积极探索政治协商的有效形式,注重采取多层次、多形式履行政治协商职能,坚持并完善集中协商、专题协商、对口协商,促进政治协商水平的不断提高。民主监督是政协的一项主要职能,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民主监督角度,正在从对权力行使者提供决策支持上,逐步向促进国家和社会更加协调发展上转移。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努力推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提升社会公正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要积极履行民主监督职能,通过提出建议和批评等行之有效的监督,逐步消除体现社会公平与公正的体制和人为,最大限度地激活社会活力,推动经济社会的良性运转和健康发展。参政议政职能不仅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职能的拓展和延伸,而且是对这两大职能的整合与升华,还是党政领导机关广泛听取参加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形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重大任务,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政协委员中人才荟萃,汇集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有利条件,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针对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中的不和谐现象,深入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积极参政议政,提出确能代表政协水平的、对健全和完善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确能发挥实际作用的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政协组织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列入议事日程,集中优势资源,调动各方力量,扎实履行职能,积极开展工作,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服务、献计出力。具体到政协工作中,应该做到“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两大主题、做好三项工作”。

所谓“一个中心”,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围绕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履行职能。“民富则天下和,民穷则天下忧”,贫穷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甚至社会冲突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原因。而发展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之道,离开了生产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天下和顺、社会和谐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人民政协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就一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要求,为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作用。要心系大局、立足政协,不断增强为发展服务的中心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抓住重点、发挥优势,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宏观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要充分发挥政协委员的人才智力优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抓住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委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开展协商讨论,搞好科学论证,提出有真知灼见的意见建议,协助党委和政府解决好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所谓“两个主题”,就是要突出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为实现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不懈努力”是做好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启示之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性质的集中体现,是人民政协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依据,是人民政协继往开来的方向和使命。人民政协要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所作为,就必须将团结和民主这两大主题贯穿于人民政协的全部工作之中,必须按照团结和民主的要求履行职能、发挥作用。

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指出:“团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突出团结的主题,要求政协开展的各项工作和组织的各种活动都要体现和利于团结,通过政协内部各界别的团结和政协委员所联系群众的团结,达到各族人民和海内外一切爱国力量的团结,实现大团结大联合,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同志曾经指出:形成一种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可能是对和谐社会在政治层面上的一种比较完整的表述。李瑞环同志说,“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是政协工作的基本条件,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应当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全过程。”突出民主的主题,就是要求政协广开言路、广开才路,让各界委员畅所欲言,认真听取、充分反映来自各方面的意见、要求、批评和建议。既要能够听取支持的、赞同的意见,又注意倾听批评的、不同的意见,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好、完善好、落实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可靠的政治保障。

所谓“三项工作”,一是做好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社情民意和提案工作,是广大政协委员履行职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协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要善于体察民情、民事,关注民生、民意,做到防微杜渐。提倡广开言路,集思广益,求同存异,增进共识,既充分反映多数人的普遍愿望,又认真吸纳少数人的合理主张,真实地反映群众中和社会上有代表性、倾向性的问题,使政协成为中央了解真实情况、获得可靠信息、听取中肯意见的重要途径。一要充分发挥政协各专委会的作用,将提出社情民意列入专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二要充分发挥各界别组的作用,把反映社情民意纳入本组年度活动内容。三要充分发挥委员的主体作用,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四要充分发挥常委会的作用,将社情民意列入常委会议事内容,提出全局性、针对性、真实性的社情民意。通过社情民意,及时、准确地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各方面的情况,使党和政府把民情民心了解得更全面,把政策制定得更正确,把工作开展得更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舆情氛围。提案工作是人民政协工作中具有全局性重要意义的工作。不仅广大政协委员要多提提案,提精品提案,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政协机关专委会也要把提案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当前尤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带有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出来,以便领导层更好地掌握情况,分析问题,科学决策,推进工作。进一步做好提案工作,应实现四个转变,即在提案征集上,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在提案督办上,从部分人负责督办向“大合唱”转变;在提案作用发挥上,从注重提案答复向督促提案落实转变;在提案服务工作上,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服务转变,充分发挥提案工作应有的作用。

二是要做好协调关系、维护稳定的工作。和谐社会应首先是一个社会政治局面安定团结的社会,这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民政协是联系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与纽带,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是政府职能转移的载体。人民政协要多做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广求共识、维护稳定的工作。要努力协调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和各方面成员之间的关系,及时消除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增强各方面的团结。要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联系面广的优势,密切政协委员与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关系,及时掌握所联系群众的思想动态,理顺情绪,消融误解,争取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雄厚的群众基础。

三是要做好扶弱济困、奉献社会的工作。互帮互助、扶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人民政协的光荣传统。我们要把帮助困难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要继续动员和组织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志愿者开展“送温暖、献爱心”和各种公益活动,尤其是要继续鼓励和发动政协委员中的民营企业家,致富思源,在个人富裕的同时积极回报社会,帮助困难群众渡过难关,由个人富裕逐步向共同富裕迈进,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真挚的感情基础。

此外,还要注意发挥政协委员中教科文方面人才济济的优势,努力推动科教事业发展,促进文化创新,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四、夯实基础、改进工作,不断提高人民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能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为人民政协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可以有所作为的广阔舞台,同时也对人民政协下一步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围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在改进工作上花气力,在开拓创新上费心思。归纳起来,就是四个“进一步”。

(一)进一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开展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就必须提高政协履行职能的水平,关键在于“三化”建设。新形势下继续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三化”,也是时代进步的要求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之举。要提高认识,开拓创新,以推进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拓宽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空间,为广大政协委员及其所联系的群众发挥专长,参与和谐社会构建创造良好的条件,不断增强人民政协工作的生机与活力。

(二)进一步加强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加强自身建设是人民政协履行好职能的前提,是更好地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服务的基础,必须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抓学习。广大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的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坚决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提高依法履行职能的能力。要认真学习政协章程,切实贯彻章程,坚持按章程开展工作。特别是政协领导和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工作人员中的领导干部,要做带头学习的模范,做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的模范,努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二是强作风。要在政协委员和政协机关中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发扬团结民主之风,形成勤政清廉之风,高扬“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要改进工作作风和领导作风,谦虚谨慎、平等待人、协商办事,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特别是不同意见。三是建制度。随着新政协章程的修订,各地政协组织要尽快建立健全与新政协章程相配套的履行职能的制度和程序,抓紧搞好制度建设,使人民政协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行为有章可约、成绩有章可嘉。四是重理论。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政协工作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为人民政协更切实地履行职能,为人民政协事业更好地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政协各专门委员会是按照联系各界别、各方面人士的要求组建的,是政协组织委员开展经常性活动的工作机构,是政协工作的基础。制定和实施常委会的工作要点,离不开专委会;组织委员开展有关和谐社会建设的专题调研,进行视察、考察,举办座谈会,召开论证会等,也离不开专委会的组织协调。因此,专委会是开展界别工作的载体,也是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重要组织保证。要积极探索做好政协专委会工作的新路子、新方法,把专委会工组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主席会议要定期听取专委会工作汇报,专题研究专委会的工作问题;办公厅要加强与各专委会的联系,为专委会开展工作搞好服务。实践证明,只有进一步发挥专委会的基础作用,充分调动起专委会的工作积极性,才能丰富和活跃政协工作,促进政协工作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提高政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整体工作水平。

(四)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首先应重视对政协理论的宣传。人民政协的理论只有被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所了解、所认识,才能产生积极效果。同时,要把理论的研究工作与宣传工作结合起来,使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过程同时也成为向社会宣传的过程。二是应加大对人民政协成功实践的宣传,当前就是要加强对政协为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所开展的工作的宣传报道。包括对有关和谐社会建设提案的办复情况的跟踪报道,对反映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社情民意的重点报道,对政协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展的重要活动的及时报道,对政协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行的专题调研和视察的突出报道,使人民群众认识到,政协不是可有可无的,政协工作不是无所事事、无所作为的,是大有前途的。三是大力宣传政协委员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的典型人物和先进事例。要注意发挥报刊、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的作用。要切实改进文风,采取灵活多样、生动活泼、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宣传普及工作,使我党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和人民政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优势和作用,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入耳入心。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7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协商民主 政治协商 社会协商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有机整体,它涉及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一项系统而繁重的工程,其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全体社会成员的参与和支持,需要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积极性。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深刻认识和把握,对于发挥社会主义民主的特点和优势,确保人民当家作主,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协商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1、协商民主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吸收和借鉴人类民主政治发展有益成果,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即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特别是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的创立和实现,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大创造,为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作为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形式的协商民主,可以拆解为两部分:协商与民主,民主意味着任何集体决策必须经过所有会受到影响的公民或其代表者参与而达成;协商则意味着决策的过程是以讨论的方式进行的,且参加讨论的公民或其代表者必须珍视理性与公正的价值。

2、协商民主具有很大的政治优势

没有完美的直接民主,也没有完美的选举民主,民主的理想模式应该是直接民主与选举民主相结合的制度。我国民主政治发展也离不开直接民主和选举民主两种形式。在选举民主面临困境的情况下,协商民主所包含的理念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一、协商过程的政治合法性不仅符合多数人的意愿,而且还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二、由于协商的公开性,可以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公民有权对制定的政策提出疑义,能够使公民仔细审视协商过程。三、由于知道特定建议的来源,以及其理论依据,所以公民就能够更好地确定支持特定政策的机构、政党和组织。总之,“协商民主是一种具有巨大潜能的民主治理形式,它能够有效回应文化间对话和多元文化社会认知的某些核心问题。它尤其强调对于公共利益的责任、促进政治话语的相互理解、辨别所在政治意愿,以及支持那些重视所有人需求与利益的具有集体约束力的政策。”我国的协商民主深深根植于中国的土壤之中,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反映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二、协商民主的两种基本方式--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

1、政治协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渠道

我国协商民主的实质是最广泛地发扬社会主义民主,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行使民利。这种民主形式主要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之中,贯穿于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全过程,表现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协商民主体现在政治协商中,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就国家大政方针、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等,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与各派、各人民团体以及各族各界代表人士进行协商。中共中央 2005年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法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规定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重大问题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

2.社会协商:促进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途径

政治协商是是实现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派通过同执政党就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涉及到的国家路线、方针、政策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在决策之前进行协商,并就决策执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进行协商,有助于实现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美国政治学家李普塞特认为:“政治合法性危机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现有的体制结构在社会变革中受到挑战,二是成长的社会团体在提出政治要求时不能进入政治体系”。我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结构不断分化,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新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不断涌现,甚至形成冲突,从而对政治系统形成严峻挑战,这更需要有效的社会协商来缓解和调节各方面的冲突,促进社会平稳发展。

三、政治协商与社会协商的互动模式

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同派之间的协商和中国共产党在人民政协与各派、各界代表人士的协商,它涉及权力在执政党和其他党派之间的分配;社会协商涉及政府让渡权力给社会自治团体,权力要在政府和社会之间分配,由此带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新调适和定位,从而进行利益的整合。

1.权力的让渡

所谓政府权力的让渡,是指政府与企业及其他非政府组织之间职能的重新调整和组合,政府职能的重点应转移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上来,当好“掌舵人”和“监管者”,将其他职能外移给市场、社区、中介组织。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格局呈现多元化特征,大量自治性的社会组织兴起,国家与社会逐渐分离。关注组织间制度化合作的法团主义作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模式为我国今后政府与社会组织良性互动关系的建构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在法团主义的模式中,国家与社会组织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制度化的协商、合作关系,国家让出了部分公共权力,允许他们进入公共政策的决策过程,结果是国家与社会双方在社会结构中的相互地位及行为是互动的结果,他们相互创造并互为结果。

2.利益的整合

社会协商包括政府让渡权力给社会自治团体,由此带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的重新调适和定位,从而涉及到利益的整合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从一个平均主义盛行的国家转变为收入差距超过了国际上中等不平等程度的国家,同时,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各种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关系的不和谐加剧,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社会阶层分化加快,新的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突出,表现为:一部分社会利益主体自体制外产生,一部分利益主体从原有体制中逸出,都成为游离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对各种利益主体进行有效整合,明确界定国家、市场和社会的关系。

明确界定国家、社会、市场和其它社会系统的界限并不意味着国家权力的减少,而只是确定了什么是正当权力,什么是不当权力,什么是滥用权力。在利益冲突普遍化的当今时代,要使冲突不至于瓦解整个社会基本秩序,已不可能依凭统治者或某个强势力量单方面的自觉性与意愿,而只能通过建构起实现冲突各方利益调节的机制,使社会各阶层的利益、愿望都能够充分表达出来,进而借助于利益整合机制,形成社会价值的基本共识,形成对维系利益共同体的社会共同利益的尊重。

3.格局的重塑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还存在着影响和谐社会建构的各种矛盾和利益冲突。不论着眼于世界历史的发展阶段,还是从国内国际的现状来看,当代社会都是一个充满利益矛盾与冲突的风险社会,出现了如贫富差距、社会阶层和政治腐败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对政府、市场和社会进行重新定位,适应转型时期的社会特点,重新塑造权力格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相对滞后之间的反差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府权威。一些地方政府宏观调控效率低下,政府各层级之间、组织和个人之间缺乏有效协调,人治色彩较为浓重,民主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民众对政府信任度不足。政治权威的弱化状况给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带来了深刻的负面效应,并严重影响了社会公正和社会稳定,这种现状使我们不得不对政府权威本身进行深入的思考。不论是在社会生产还是社会生活中,权威都是不可缺少的,社会转型中的政府尤其需要有足够的权威,因此要首先要增强政府权威,加强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强化政党整合功能,实现社会和谐。

四、加强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的互动,完善协商民主

任何民主形式都有一个不断建设、发展和完善的过程。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政

治参与的意识不断提高,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愿望日益增强,更加需要我们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这种民主形式,进一步扩大有序的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政治协商和社会协商两种模式中,社会协商相对来说比较弱,民间政治参与的程度和能力比较低。因此,要拓宽社会协商的渠道,加强社会协商的力度,在如劳动者与企业利益、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利益、利益群体的诉求和表达等问题上积极发挥社会协商的作用。当然,在重大原则问题上,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集体利益又要服从国家利益,正确地兼顾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妥善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协调发展的意义篇8

一、人民政协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风雨同舟、团结奋斗的伟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历来高度重视和关心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一系列具有独创性的重要思想,有力地指导了人民政协事业的创立和发展;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新时期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全面开创了新时期人民政协事业的新局面;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人民政协事业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推动了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世纪新阶段人民政协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新的重要部署,把人民政协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立足我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人民政协是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要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同各派和无党派人士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促进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充分体现和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人民政协是我国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社会主义国家里,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广泛协商,体现了民主与集中的统一。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坚持和完善人民政协这种民主形式,既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又体现了中华民族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

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大团结大联合的组织。人民政协的基本属性、主要职能、组织构成、工作原则和活动方式,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是紧密相连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

人民政协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任务是: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在热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事业、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把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都团结起来,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为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而奋斗。

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坚持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要支持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把加强团结和发扬民主贯穿于政协工作的各个方面,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认真搞好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

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重要体现,是党和国家实行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环节,是党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把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就国家和地方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是政治协商的重要原则。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统一部署和协调,并认真组织实施。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和地方的大政方针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各党派参加人民政协工作的共同性事务,政协内部的重要事务以及有关爱国统一战线的其他重要问题。

人民政协政治协商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务委员会会议,主席会议,常务委员专题协商会,政协党组受党委委托召开的座谈会,秘书长会议,各专门委员会会议,根据需要召开由政协各组成单位和各界代表人士参加的内部协商会议。

三、积极推进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

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通过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的政治监督。它是参加人民政协的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通过政协组织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的监督,也是中国共产党在政协中与各派和无党派人士之间进行的互相监督。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监督。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内容是: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参加政协的单位和个人遵守政协章程和执行政协决议的情况。

人民政协民主监督的主要形式有: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建议案;各专门委员会提出建议或有关报告;委员视察、委员提案、委员举报、大会发言、反映社情民意或以其他形式提出批评和建议;参加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调查和检查活动;政协委员应邀担任司法机关和政府部门特约监督人员等。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认真倾听来自人民政协的批评和建议,自觉接受民主监督。要完善民主监督机制,在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上建立健全制度,畅通民主监督的渠道。党委和政府的监督机构以及新闻媒体要密切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加强工作协调和配合,提高民主监督的质量和成效。要切实发挥政协提案、建议案在民主监督方面的作用,对政协的提案和建议案要认真办理,及时给予正式答复。

四、深入开展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

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重要形式,也是党政领导机关经常听取参加人民政协的各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工作的有效方式。人民政协的参政议政是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党和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

人民政协要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开展咨询论证,提出意见和建议。要运用包容各界、联系广泛、人才聚集的有利条件,了解和反映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愿望和要求。人民政协的重要考察活动及重大外事活动要请参加政协的派有关负责人参加,政协专门委员会要积极开展与参加政协的各党派团体的联合调研。要建立健全人民政协参政议政的各项工作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和沟通,为人民政协参政议政创造良好条件。对政协提出的重要意见和建议,要认真研究、积极采纳。党委和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同政协专门委员会的协作和配合,对他们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五、切实抓好人民政协的自身建设

各派和无党派人士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的作用,支持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参与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讨论协商及其履行职责的各种活动。尊重和保障各派在政协的各种会议上以本党派名义发表意见的权利;尊重和保障各派和无党派人士开展视察、提出提案、举报、反映社情民意以及参与调查和检查活动的权利;保证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在政协委员、常务委员和政协领导成员中占有较大比例;政协各专门委员会要有派和无党派人士参加;政协机关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派和无党派人士担任专职领导职务,并做到有职、有权、有责。

由界别组成是人民政协组织的显著特色。要根据界别的特点和要求开展活动,充分调动各界别参政议政的积极性,认真探索发挥界别作用的方法和途径。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研究并合理设置界别,扩大团结面,增强包容性。要通过界别渠道密切联系群众,努力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增进社会各阶层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

政协委员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主体。要认真组织政协委员的学习和培训,促进政协委员提高自身素质,遵守政协章程,履行委员职责,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加政协组织的会议和活动。要尊重和依法保护政协委员的各项民利,为他们发挥作用提供方便。政协委员所在单位要支持其参加政协活动,保障其各项待遇不因参加政协活动而受到影响。

大力加强人民政协的机关建设。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弘扬与时俱进和改革创新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提高全局观念、服务意识和政策水平。要适应壮大爱国统一战线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要求,完善为政协履行职能服务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要着眼于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的长远发展,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人民政协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配备好工作班子,加强干部选拔、交流和任用,加大干部培训工作、挂职锻炼的力度,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高素质政协工作干部队伍。

六、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

按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对人民政协的领导,支持人民政协依照章程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各级党委要深刻认识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善于运用人民政协这一政治组织和民主形式为实现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要把政协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听取政协党组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并统筹解决人民政协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在政协全体会议期间参加讨论、共商国是和在政协常委会议期间通报情况、听取意见,应形成制度。不是同级党委常委的地方政协党员主席或党组书记,可请他们列席党委常委会议和其他有关重要会议。国务院和各级地方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和有关会议时,可视需要邀请政协有关领导同志列席。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政协干部交流、活动经费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切实帮助解决。各级党委要把是否重视人民政协工作、能否发挥好人民政协的作用作为检验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

发挥政协组织中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政协委员中的共产党员和政协机关中的共产党员,要增强政治责任感,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和能力,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带头遵守政协章程,继承和发扬党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广交、深交党外朋友,努力成为合作共事的模范、发扬民主的模范、廉洁奉公的模范。

努力创造全党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人民政协工作的新局面。各级党委要积极组织并大力推动关于人民政协的理论研究、宣传和教育工作,把人民政协理论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的教学计划。要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新闻媒体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以及各级政协组织履行职能的情况,形成有利于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食品安全整改措施范文 下一篇:工作分析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