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态学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4-01-23 11:18:26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1

【关键词】稳态 环境模块 教学建议 价值地位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7-0141-01

在经济及科技的影响下,我们所面对的社会发生着变化,如果我们不想被社会所淘汰,就必须不断地学习。新课改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能够促进带动我国更好发展的栋梁。在这一基础理念下,进行稳态与环境模块教学的改革发展。

一 稳态与环境模块及其价值和地位

第一,稳态与环境模块。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了关于普通高中的生物课程标准的实验规定,规定了“稳态与环境”是高中的生物学课程中的三个必修的模块之一。

稳态,这一概念的最初来源是生理学。生理学上的定义是把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使其呈现相对恒定不变的状态,这就是稳态。稳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由生物体内所存在的各种的调节机制所达到能维持的动态平衡,一方面是在代谢的过程中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所存在的相对恒定被破坏,另一方面是指通过调节功能恢复平衡。整个集体所进行的生命活动是在稳态不断被破坏但又能不断恢复的过程中实现维持并进行。而这些稳态恒定状态的呈现,是在环境中进行的。

稳态与环境模块,一是个体的水平生命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二是作为群体的水平上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内容:植物所进行的本身激素调节、动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以及稳态、群落和种群、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的保护。

第二,稳态与环境模块的价值和地位。作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必修三大模块之一,稳态与环境模块有其本身的价值和地位。

这个模块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生物学。在对其学习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对我们的生命规律和生命现象有更深入的了解。在群体和个体水平认识生命系统的内部调节机制包括与环境的关系。这决定了我们的生命系统一直处于不断运动的变化状态。只有生命系统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动态的变化,才能让我们的系统正常运转。也就是说,作为生命系统独立存在的必要条件,就是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状态。稳态的维持要通过动物以及植物的本身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在群体水平上是生态系统所进行的自动调节。通过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学习,这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应用十分有益。人体的很多疾病产生,都是因为内环境稳态失衡。对这个模块的了解,能更好指导人们生产生活,让人类的经济生产活动和生产活动都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理解生命活动本身的本质及其规律,稳态与环境模块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深入了解,我们明白了环境与生物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这有利于人们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对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学生对科学方法有了更全面的领悟,有效地领悟了学习系统分析方法、建立模型的学习方法以及取样调查的分析方法。

二 稳态与环境模块的教学建议

在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措施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模块的意义,更好地运用这个模块作用于生产生活。关于模块教学,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第一,对稳态和环境模块进行有关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教学,教师多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方面的活动,通过活动来了解个体水平方面的调节和稳态,这些内容较抽象,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教授概念和原理,并不能达到学生高效理解利用的效果。可适当开展一些讨论活动,或进行模型教学,通过资料分析这些活动,让学生能够获得更深入全面的了解。

第二,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对科学的方法进行领悟,在本模块中有关的科学方法是:系统性分析方法、建模型式方式、进行取样调查的方法和实验的方法等。这些方法能让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到主动寻找知识,深化学生对这一知识的了解以及有效运用。

第三,准确把握科学、技术及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其进行教育。这个模块中存在着个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和群体水平的稳态与环境模块的内容,这些与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的实践都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授学生这个模块时,应鼓励学生去做调查和进行资料的搜集,对我们的科学、技术以及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 结束语

稳态与环境模块是相当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在我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让这个模块的学习能够深入到学生的观念中,并对社会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意义,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谭永平.人教版高中《生物3:稳态与环境》常见问题解答[J].中学生物教学,2007(6)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环境问题;生态环境;修复;发展

随着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工农业发展速度的日益加快,全球各地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从工业革命胜利以来,生产力的提高促使了人们对自然资源需求水平的提升、生产强度的增大。在这种基础上,有毒、有害物质不断的输入到环境之中,远远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人类面临的这种重大问题,有关工作人士对大气污染、地表水污染的研究不断深入,且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绩。生态环境修复就是基于这种时代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环境修复新技术,在基于原有修复基础上延伸形成的生态修复手段。

1.生态环境修复概述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了工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已成为党中央和政府高度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使得社会、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全方位、全面性的工作模式,这也为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1生态环境修复概念

生态环境修复是基于生物修复基础上实施的一种修复新技术,是正在发展的一种新技术。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也被广泛的称之为生态修复,在目前被广泛认同的一种生物修复定义主要指的是利用微生物的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从而使得修复被污染的环境或者消除环境中所含有的污染物问题,是一个受控或者自发性的过程,这也是目前我们常说的狭义定义。

1.2生态环境修复特点

从当前环境污染现状进行分析,环境污染问题是一个普遍性、隐蔽性、累积性、滞后性以及难以治理特点的问题,其修复周期与大气、地表水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问题截至目前已成为环境科学工作人员研究最多的课题之一,同时也是一个世界性难题。虽然人们目前已经在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物理修复、化学修复、生物修复领域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较为普遍,这些修复方法在应用的同时往往会对地下水、土壤结构造成二次污染,不仅使得污染面积扩大,甚至是形成累积污染。为此,在近年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研究中,逐渐形成了生态修复这一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中除了微生物修复之外,还具备着植物修复、动植物修复乃至酶学修复等方式的出现,赋予了生物修复广泛的内涵,即生物修复是指利用细菌、真菌以及其他微生物进行分解,然后改变土壤、水质金属活性在环境中结合态,通过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或者物理特性来改变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降解速率,是目前使用最广、最多以及最有效的环境修复技术。

1.3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的构成

从修复原理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这一技术是一个集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为一体的环境修复技术,是在充分利用光、温、水、土、气、热等环境要素,根据污染物的理性性质,通过机械分离、蒸发、点解、磁化、冰冻、加热、凝固、氧化—还原、吸附—解吸、沉淀—溶解等物理怪和化学反应,使环境中污染物被清除或转化为无害物质。通常,为了节省环境治理的成本,物理修复或化学修复往作为生物修复的前处理阶段,近年来根式作为生态修复的构成要素。无论是环境要素或生态因子,还是工程措施,对于修复生物的生命活动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影响要素。

物理与化学修复措施与生物修复的结合,是生态修复必不可少的构成要素,其利用的是否直接关系到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成败。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把物理修复、化学修复措施更好地与生物修复结合起来,才能形成有效的生态修复技术。

1.4植物修复—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植物修复这一概念大约是1980年代前期提出来的,其最初的思想是利用超累积植物的的超量富集作用来去除污染环境中多余的重金属。

目前,植物修复这一技术已经涵盖了污染环境治理的各个方面,如城市树木、草坪乃至花卉植物对大气或室内空气的净化;池塘中水生植物通过对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利用而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污染土壤及水体中无机污染物的去除及有机污染物的讲解等。

在污染环境治理中,从形式上来看,似乎主要是植物在起作用,但实际上植物修复过程中,往往是植物、根系分泌物、根际圈微生物、根际圈土壤物理和化学因素(这些因素可以部分人为调控)等在共同起作用。因而,总的来说,植物修复几乎包括了生态修复的所有机制,是生态修复的基本形式。

1.5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生态修复评判基础

污染环境修复标准是指呗技术和法规所确定、确立的环境清洁水平,通过生态修复或利用各种清洁技术手段,使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降低到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不构成威胁的、技术和法规可接受的水平。

近年来,污染环境的修复一直是热点领域。然而,污染环境修复标准的制定远远落后于修复方法的研究,这就很难说清楚环境修复到什么程度才可以认为是清洁的。

在世界范围内,污染土壤修复标准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一些发达国家也是刚刚制定玩土壤修复标准。从总体上来看,各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均大大滞后于其大气、水环境质量标准的建立工作;各国污染土壤修复标准的建立工作,又大大滞后于去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监理工作。

2.可持续发展途径的生态修复前景

目前,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是实现生态文明,因为在生态环境的基本思想中,生态文明就是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宗旨,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共同发展,在维持自然界再生产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再生产。国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以物质体系为出发点,一定的物质体系基础,决定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纲领、战略与对策。在这种条件背景下,正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观念以上的特点,生态环境修复理论主张把人的角色从自然共同体的征服者改变成共同体的普通一员,强调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相互依赖的各个部分组成的统一体的,在修复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原有修复技术,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入改造,并将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使环境条件和生态因子在有利于生物生活的同时,也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或转化,将极大地提高生物修复或植物修复的效率,这一点对于生态修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类赖以生存、生产的生态环境在现阶段虽然还面临着许多问题,而且也有部分问题是目前难以克服和解决的,但是作为社会活动的主体,人类势必在关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密切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环境修复的可持续发展能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限度内合理运行,为合理、科学的解决环境问题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金瑞林主编.环境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2.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3

论文摘要:伴随着人口剧增和工业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造成环境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生态失衡等生态学问题,这些已引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教育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态环境教育的含义、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方面,阐述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所具有的深远意义。

初中生物课程标准和教材的的内容突出了“人与生物圈”这一主线。课程标准中的情感价值观目标明确要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是每个生物教师的责任。生物教师要利用生物学的丰富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有效地开展环境保护教育。要将环境保护教育渗透到各部分相关知识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感悟。

一、生态环境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

1.生态学有关概念、原理教育

生态环境意识教育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的概念、原理,如对生物有影响的生态因素、生态系统、生物圈等基本概念及生态平衡的基本原理等。通过学习有关的概念、原理,帮助学生认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密切关系,理解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必须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办事,才能调控、改造、优化生态环境,造福于人类和整个生物圈。

2.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由于人类对自然的不合理利用,生态平衡已受到严重的破坏。进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如介绍水质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危害,酸雨对农业生产等多方面的有害影响,大海中的赤潮和淡水里的水华, ddt等物质随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对环境保护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自觉地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去。

3.自然资源保护意识教育

自然资源是人类非常珍贵的财富,我国地大物博,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我国人均占有量却很少,自然资源也并非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向学生介绍当今世界和我国的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水资源、土地资源等的现状,以及森林毁坏、草原退化、物种灭绝、淡水紧缺等对人类发展的影响,使学生重视、关心资源问题,积极参与资源保护。

4.可持续发展思想教育

在生态环境意识教育中,应该强调在发展生产的同时,要保护好生态环境及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的保护,用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主导进行教学,使学生将来走上社会后,能自觉地用可持续发展的新观点、新知识去改变传统的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消费方式、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协调的发展。

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可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1.结合教材,在课堂上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课堂是师生相互交流的场所,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阵地,也是实施环境意识教育的主渠道。依据教材内容、因地制宜地进行生态环境教育,是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加强环境保护教育的主要形式。七年级教材第一单元是“生物和生物圈”,专门介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和原理,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全面了解生态环境有关知识。生态环境知识贯穿于整个课程体系,各章节都蕴藏了许多这方面的素材。如关于“水资源”---水是生命的源泉、水对生物的重要性、水资源的短缺、饮用水时刻面临污染、保护水资源等等,渗透到许多章节。教师要充分重视,具体分析研究,使课文的知识与环境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达到教育效果。

2.补充教材,适时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的家园。当学习“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时,使学生了解:随着植被的减少,生态环境的破坏,工业和生活用水的增加,水的污染日益加重,目前出现了江河水位急速下降、湖泊萎缩导致航运受阻,以及水资源危机。一项权威资料显示: 18世纪人类为土地而战; 20世纪的工业社会,人类为能源而战; 21世纪,由于全球化的生态环境被严重的破坏,有专家预言,全人类将为水而战。这些事实向学生敲响了警钟,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爱护我们的环境,珍惜每一滴水。

3.通过习题的分析,渗透生态环境意识教育

生态环境问题在生物练习题中亦有体现。因此,选用适宜的项目,让学生在解答问题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学会在深思熟虑中增强环保意识。例如,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时,补充下面这道习题: 20世纪50年代,ddt作为一种植物杀虫剂运用于欧亚及美洲大陆,但是后来人们却发现从来没有使用过ddt的南极地区的企鹅及北极附近的因纽特人体内也有ddt存在。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中的原因,并谈谈所受的启发。

三、寓“生态意识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有些教学内容必须在课外通过学生参与才能完成。如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等时,需要学生课余的参与,并通过实践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进而使这种认识转变成真正的行动。由于课外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合课外活动开展生态意识教育能联系实际,具有针对性强,学生耳闻目睹,效果更为显著。

结合重大纪念日积极开展专题活动。在“世界环境日”(6月5日)、“地球日”(4月22日)等举办相应的知识讲座、知识竞赛或观看有关录像;在校内定期举办图片展览、黑板报、墙报等,宣传环保知识,披露环境污染情况;组织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自己所在城市环境状况进行调查,重点了解当前的环境状况与生物生存状况之间的关系,提出建议等。并以“爱护环境,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为主题写小论文。

引导学生关心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上有关生态环境知识和环保方面的报道,定期进行交流讨论,结合一些重大生态事件,分析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走进自然、深入社会,定期开展实地考察、社会调查活动,让生态意识理念潜移默化地渗入学生的心田。结合书本一些知识带领学生参与环境保护的某些具体工作,如带学生参观生活污水处理厂,去化工厂等企业了解治污措施;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和护林宣传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提醒学生以身作则,从点滴小事做起。

参考文献: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4

关键词:林业院校;大学生;生态素养

重建人类与生态环境的新秩序,建立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发展的关系,是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要求。反思我们所面临的生态危机,这些问题不只出自人类的行为,更来自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及观点。如果缺乏生态意识的支撑,人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淡薄,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不能从根本上得到遏止。因此,培养和提高公民的生态素养尤为重要。而大学生作为我国高素质的公民群体,承载着国家的希望,是国家建设和未来的中坚力量[1],他们生态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好坏。林业院校担负着为我国林业建设与发展培养跨世纪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大多数专业方向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林业院校大学生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也将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事业,所以林业院校在青年大学生中加强生态素养培育是时代赋予的使命,也是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的必然要求,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生态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培育大学生生态素养的意义

1.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社会关系与和谐的自然关系,其中,建设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核心目标,和谐的社会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保证,和谐的自然关系是其目标实现的基础[2]。创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的基础是必须要有一个人和自然共生共荣的自然生态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必须要在一个适宜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稳步发展。社会是一个“人”的社会,人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社会的素质高低。林业院校培养的大学生,将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会成为各个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他们是否具备良好的生态素养,能否将国家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是我国能否逐步走上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道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一个没有受过良好环境教育、没有较好生态素养的决策者是不大可能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当代大学生生态素养的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社会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2.有助于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

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将生态文明的行为要求成为自觉的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生态文明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3]。而生态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感知、理解生态文化知识,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情感直至信念;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并以此影响社会。培育提高大学生生态素养,可以促进学生自觉地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

3.是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内在要求

高素质人才不仅仅是对知识积累和技能掌握方面的要求,还是对个人生态素质的要求。高素质人才必须把生态行为从以前的仅仅是避免一些生态伤害提升到促进万物和谐发展的自主行为。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生态素养,才符合现代社会对每个人基本素质的普遍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教育是现代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大学生群体具有受教育程度高的优势,肩负着我国未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责任,他们有可能,也有必要率先实现环境意识水平对经济生活水平的超越。所以高校重视和加强对大学生生态素养的培育工作,把生态素养真正变成大学生个人的基本素养,使大学生对环境的理解不仅仅停留在认识上,而且体现在行动中,养成符合生态伦理观的行为,有利于全面加强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有利于大学生各方面的综合发展。

二、大学生公民应具备的生态素养内涵

生态素养强调通过生态知识、情感,特别是生态伦理观和生态哲学世界观的建立,掌握环境技能,改善环境行为,形成自觉自愿有利于环境的生活行为习惯[4]。我们认为应是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途径来促进大学生具有对环境保护的知识、情感与行为习惯及环境伦理,并使这些环保意识和行为成为他们的日常修养。

1.生态知识素养

体现为个人对生态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表现为对全球自然环境问题的由来和状况有基本的了解,并能随着环境问题的发展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对个人所在地区的各种环境问题和相关知识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人工环境、环境法规、环境认证标准等相关知识有认识和了解。

2.生态伦理素养

体现为个人在人与生态环境方面的一种道德观、世界观和发展观。表现为能善待自然,尊重其它生命,全面了解自然生态的价值。了解人类活动的特点,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了解我国传统文化天人和谐的思想,并知道人类如何活动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由此形成人类对保护自然环境具有责任和义务的环境道德观及天、地、人系统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观和发展观。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环境思想境界,它对指导和影响个人的环境行为和生活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3.生态情感素养

体现为个体在心理上对自然生态环境及其生存的具体环境的敏感度,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态度,对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表现为对大自然怀有敬意,热爱、欣赏自然美,对优雅的环境感到愉悦,对人类活动使自然生态受损坏感到担忧,厌恶损害自然的行为,对破坏自然环境的恶性事件表示愤怒等。

4.生态行为素养

体现为把对生态知识、情感、伦理道德观等落实在个人的行为中,实现知行合一,表现为自愿为改善某一环境问题从自我的日常生活行为开始做起;采用一种有利于环境的生活和消费方式;爱护环境、节约资源成为个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并能积极影响他人。

三、林业院校培育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的途径

1.重构学校生态教育体系,合理设置环境教育课程

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构建完整的生态文化教育知识和思想理论体系。高校在各专业中开设环境教育必修课程时,可考虑不同专业尤其是非环保专业学生的实际需求。在教育内容上,主要是进行环境意识教育和关于环境问题一般知识的教育。在教育方法上,则要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既需要有列入教学计划的系统、规范的课堂教育,更需要有运用校园文化活动、学生环保社团活动等第二课堂,以及与其他课程的结合渗透等多种途径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在教育目的上,主要是使各专业大学生了解环境对于经济与社会发展乃至整个人类发展的重要性,了解目前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了解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知识和方法,从而培养强烈的环境意识,形成高度的环境责任感和使命感。开设诸如“社会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生态哲学”、“生态学概论”、“城市生态学”等环境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生态教育,帮助提高他们的生态素养。

2.提高学校教师的生态素养

任何一种教育都是通过教师来实施的。学生生态素养的高低影响因素有很多,教师自身的生态文化素质是关键因素之一。高校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大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进步和思想成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教师人格对青年大学生成长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制度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培育并提高大学生的生态素养,高校教师尤其是德育工作者,自身也必须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素养。高校不仅应当拥有生态教育的专职师资,更重要的是要让其他学科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也贯穿生态文化教育。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既要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要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5]。

3.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高校既是学生学习的园地,又是学生聚集、生活的地方。学校的硬件环境与整体氛围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学校应努力营造生态教育的良好校园氛围,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和形式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引导,促使他们养成环保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1)校园文化载体对大学生形成文明有序、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起着烘托的作用,因此高校校园建设要充分考虑和体现生态环保意识,既给大学生营造一个美丽而舒适的环境又使他们从生态建设中得到陶冶。

(2)林业院校党团组织、各种社团组织要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发挥其教育作用,如可以设计以生态教育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周,开展大学生环保论坛、环保图片的展览、邀请专家专题讲座等系列活动,以激发大学生的环保热情,强化其环保的意识。

(3)林业院校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群体在生态教育中,既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又具有示范作用。因此,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要有强烈的意识抓住一切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生态教育。

(4)管理和服务部门的科学管理、热情服务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教育,所以把学校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和文明有序的校园生态系统,必然会对学生的生态观念和责任的强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4.积极探索,丰富教学实践活动

(1)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要组织学生在校内和校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各种绿色文明的主题活动,学生通过参观考察、绿色志愿者的各项活动,可以在大自然中陶冶性情,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也激发生态危机的意识和责任感。因此,在生态教育的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进行,诸如生态调查、野外生存体验、公益劳动、参观和旅游、环保签名、志愿者宣传等活动,让青年大学生感受大自然、热爱大自然,进而增强生态伦理意识,使他们能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同时,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广播、电视、宣传栏等多种媒体,围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个主题,举办摄影展、征文、演讲比赛等,宣传环境保护的科技知识、法律法规和校纪校规,反对铺张浪费,提倡绿色消费,使生态观念深入人心,逐步形成爱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的良好校风。

(2)营造舆论氛围,扩大宣传力度。学校应通过板报、宣传信息、广播、图片等形式,对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方面做出积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宣传和表彰,同时可以设立曝光台,实施监督,使学生自觉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形成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浪费资源可耻的舆论氛围,从而使道德自律和他律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全校师生中营造“人人注重环境、处处爱护环境”的良好气氛。重视意识形态在大学生思想观念中的作用,开展全方位、多视角、有深度的环境教育宣传,提高学生的生态环境道德意识,使生态素养在大学生中扎根发芽。

总之,生态素养是实现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今人才的必备素养之一。林业院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林业事业的未来建设者,是建设人类生存的绿色家园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主力军,作为未来的林业工作者,林业院校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求实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还必须具备较高的生态素养。林业院校在培育和提高大学生公民生态素养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完善,逐渐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生态教育体系,培养一批又一批具有现代生态文化理念的新型人才,以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担负起历史重任,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证,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 翟金德.浅议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大学生公民教育[J].中国电力教育,2009,(10):169-171.

[2] 刘琼.关于和谐社会下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考[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97-100.

[3] 俞白桦.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J].三明学院学报,2009,(3):252-254.

[4] 朱群芳,王雅平,马月华.环境素养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5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媒介;生存环境;范式

当代许多人机界面的人体工学程序,很多是基于用户加入半自动主体或智能主体组装的环境的隐喻和机制,这些技术形态包括定位、追踪、确认、掌握和移动、修改对象。为了更好地适应用户,媒介的交互设计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体现了和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心理意向。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是对媒介交互智能化的一种适应,更是我们认识观的一次跃进。媒介环境学认为:“媒介即环境,环境即媒介。”[1]从生态心理学的视角研究媒介环境,我们即是媒介,媒介即是我们。新兴的媒介形式要求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赖以生存的媒介。

生态心理学研究特征

(一)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秦晓利在《生态心理学》一书中,定义生态心理学为“运用生态学的视角与方法,研究人与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并把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生态学的生态心理学,主要以吉布森、奈瑟、巴克为代表,强调在非实验室的情景下研究生态心理学;另一种是生态危机的生态心理学,这更趋向于问题型的心理学研究,针对的是生态危机的现象,其代表人物有温特、霍华德和罗杰克,他们试图用心理学的方法,改变人们对环境的不适当的行为。

(二)生态心理学研究方法

强调自然情景的生态效度的研究。传统的科学心理学研究,采用还原的方法,将现实生活简单化,讲究在实验室环境中,通过变量控制,消除无关变量的影响,以线性方法解释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实验的效度。虽然,实验室的研究方法强调内在效度与外在效度的达成,然而,生态心理学认为,影响实验效度的因素是复杂的、多变的,静态的变量控制不足以说明问题的复杂性。生态心理学家吉布森、巴克、奈瑟等力图在现实生活中研究知觉现象,立足于生态世界观,强调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心理学家使用“生态效度”一词,来强调与传统的实验室心理研究的区别。“生态效度”最初是由布伦斯维克(Brunswink)提出的一个术语,指“远近距离的协变程度”。[2]

对还原论和元素主义的批判。来自经典力学的还原论认为一切高级的运动形式都可以转换为低级的运动形式,我们可以把整体性的现象分解为具体的组成部分,从低级的、简单的形式中分析复杂的整体。与还原论相类似,元素主义,也是与简单性相联系,牛顿的机械世界具有因果决定性、统一性、可加性、简单性,因此用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在心理学上体现为将心理和行为分解为基本的元素。生态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到作为部分来研究整体以及强调整体、忽视部分的局限性。吉布森的“生态光学”理论,把对视知觉的研究放在一个整体的环境中,关注来自环境对实验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他允许被试的头部摇动。吉布森的生态光学是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一体的光学。

具体的研究方法的运用。生态心理学采用具有生态效度的实验法,行为样本记录法、行为背景调查法、档案法来实施具体的研究。生态效度实验法与传统的实验法有所区别,在实验的取样、设计或者是实验场的选择方面都尽量靠近真实的环境,以揭示现实生活中人们真正的心理状态。样本记录法,指在自然环境中对人或物的行为进行直接观察、记录,而后分析解释从而获得行为变化的原则。[3]行为背景调查法通过K-12量表,对处于各个不同行为背景的被试进行分类,设定边界,在各个边界中探究行为的差别。这种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方法,包含描述法、自然观察法等;巴克强调进行生态行为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对生态数据的搜集,以及如何在档案中保存这些数据,以便容易接触这些数据。

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研究的视角

(一)人与媒介的关系

在人与媒介的关系上,有两个概念。第一个是把我们作为媒介之外来看问题,我们使用媒介来进行传播。第二个是媒介环境学的观点,是把环境当做媒介来理解,或是把媒介当做环境,我们参与到媒介中达到媒介交流的目的。

我们把媒介定义为“在自然中起中介作用的事物或者物质,通过空气的力量产生了一个效果”(Random House/Reference Software,1993),媒介的这个观点强调了技术使用和作为发送传递信息的通道。与此同时,认知主义把认知描述为信息处理,信号通过转换进程、暂存器和处理模型传输。依照这样的思路,人类使用电脑工作的方法就是通过信号和机器语言与电脑的相互交流。然而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和开发中,我们是否可以单纯地理解人与媒介的关系是一种交流?

传统媒介知觉隐性的我。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环境就是知觉自身,我们与环境是一种交互的、互补的关系。当我们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时,理所当然地把自己的知觉或者思维模式赋予对媒介的理解,当媒介反作用于我们自身时,又体现了我们的知觉形态。我们与媒介的交互也就是与自身的知觉进行交互。在传统的媒介形式中,我们的交互是“我-媒介-我”的转换,另一个我依旧存在于我的思维中。

新兴媒介知觉显性的我。尽管媒介环境学的理论不只是针对新兴的媒介形式,但在一定程度上,生态心理学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正是顺应了新兴媒介的发展。新兴媒介的发展集合了我们人类本身复杂时空与准社会环境中的优良交互传统,不管是对人类认知环境的模拟还是对人类认知模式的模拟,抑或是媒介界面的设计等,越来越顺应了我们的认知模式,根据人类认知处理的差别,跟随适应我们的认知模式,相比传统的媒介环境,无处不在的关怀体验显性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如果说,传统的媒介交互是与隐性的我们进行交互,那么新兴的媒介交互形式,体现为显性的交互形式。这种交互模式体现为“我-媒介-克隆我”,这与生态心理学的“知觉环境即是知觉自身”亦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人与环境的关系

进化论的观点。现代人类与前冰川时代的祖先的区别是我们的适应性是重要的文化,自然选择的许多进程被快速的适应机制代替,塑造了智慧的人类。但是人类的进化速度在某些方面可能会放慢,因为,选择的压力可能由技术和社会政策来调节而不是自然选择来调节。[4]诺曼(1993)曾简洁地总结了信息外化的主题,“事物使我们变得很聪明”。他认为,人类的认知大多不是存在于我们的思考或者记忆能力中,而是我们构建外部认知事物,并使用它们去补偿我们工作的限制和长期记忆。媒介进化是一种系统内的自调节、自组织,其机制就是补救媒介。媒介不断补救的过程就是媒介技术在模仿甚至是复制人体的某些功能,甚至是模拟和复制人的感知和认知模式。莱文森“人性化趋势”的媒介进化论认为,人好比是“自然环境”,人们选择技术和媒介,用以维持、发展自我,改造世界。[5]

系统论的观点。贝塔朗菲的系统论观点指出,机械论有三个错误的观点:一是,简单相加说明有机体的观点;二是,“机械”的观点,把生命现象简单地比做机器;三是,被动反应的观点,有机体受到刺激才做出反应,否则就静止不动。[6]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整体的、动态的、等级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强调,不仅要通过部分解释现象,还要估计它们之间联系的总和。动态的观点把有机体看做是保持动态稳定的开放的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异因同果率。等级观点认为,有机体是按照严格的等级制度组织起来的,具有层级性,生物学的任务是发现在生物系统中起作用的规律,建立机体论代替机械论。

(三)媒介与环境的关系

说到媒介与环境的关系,不得不提到媒介环境学。波斯曼说,媒介环境学主要探讨传播媒介如何影响人的感知、理解、感觉和价值,以及我们与媒介的相互作用,如何帮助和阻碍我们的生存。[7]52麦克卢汉(1962)也指出,一旦世界的主导传播媒介变化了,符号系统就会发生根本的变化,人们依靠媒介进行交流时,感官必然会发生这样的变化。[1]媒介环境学把“媒介本身”作为变化之源、立论之本,不从媒介环境学的传播内容、影响媒介传播的各种噪音,也不从媒介背后的意识形态来分析,而是肯定传播形式的重要性,在它看来“一切历史都是媒介史”[7]15。

4.生态心理学知觉与媒介环境的关系

生态心理学认为,知觉和行为不能分开,知觉包括选择和牺牲其他来处理一些信息资源。奥卡姆的剃须刀理论,要求我们用最简略的途径达到解释的完善。我们的认知过程也是在修剪的过程中处理信息资源,这必然要牺牲其他的一些信息。作为环境的媒介,不能简单地模型化,因为环境中包含了大量独立的信息资源,也就是生态心理学中的“生态位”的影响。

媒介环境设计对认知的支持。哈肯在热力学内容中提出,有机体花费少量的能量去处理环境的某些方面,可能会产出大量的回报。把媒介作为环境来研究,改进媒介环境方面的建设,可以减少我们认知的消耗。举例说,新的写字楼的员工即使住了几个星期也不能画出整个楼层的布局,但这并不影响他在这栋楼里工作,因为写字楼详细的导航保证了员工行为的正常进行。在这个媒介环境中,我们通过外化的媒介环境,增长了热力学效度,减少了有机体认知的消耗。而香农-韦弗的传播信道的模式,简化了我们的认知模式,哈肯因此拓展了香农-韦弗的观点,认为他们的联结的观点是机械的、决定论的,热力学的联结是多对多的联结。要想概括联结和信息转换的讨论,我们应当通过媒介技术来理解人类知识的外延,通过分配人类和他们外化的环境之间的表现工作,减少有机体认知的消耗。

知觉对环境的适应。还是以写字楼为例,如果一组训练有素的突击队奉命在黑夜中潜入写字楼里窃取情报,黑夜中导航对其失去效用,这时,突击队早在行动之前已经费神地记住了该楼的环境。换句话说,人们有对环境的自适应机制。生态心理学假设大部分信息不要求引导日常情境有效的行为,个体能够直接感知情境来适应那些环境。简单的环境能够避免选择复杂的感知能力,甚至促进这些能力的分解。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6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 会计系,湖南 长沙 410205)

摘 要:近年来,西方理论心理学领域逐步涌现出生态心理学这一新型的理论思想,其主要是基于真实环境氛围针对环境系统人类的人力及行为进行分析研究.相较于其他类型思潮而言,此理论架构宏大,微观探索稍显不足,颇具浓厚的生物学及物化特色.在此,本文将针对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及意义进行简要探讨.

http://

关键词 :生态心理学;关系;内容;理论取向;意义

中图分类号:B8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8-0078-02

1 简述生态学跟心理学之间的相互关系

Roszak创造出生态心理学这一名词,其主要是针对人类心理健康跟周边环境的关系展开有效探究,能够将生态学跟心理学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历史发展长河中,人们将环境保护跟人类心理医治看作为统一进程进而衍生出生态心理学.将Roszak作为代表人物的专家能够把生态学以及心理学、治疗学等有机结合起来,基于环境及心理因素,针对行为深层次心理实施探究,并积极寻找实现环境问题解决的心理学途径措施.专家觉得在整个生态系统中,心理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跟心理是相互关联的,二者相互影响,而后,Roszak又给出生态自我以及生态潜意识等概念含义.人类努力保护环境的目的是在获取优质生存环境的同时实现心理需求的充分满足,可谓为人类生态潜意识要求.自形成以来,生态学跟心理学则能够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而进入全新领域.作为至关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可推动人类生活的切实改变,其可针对人类心理及环境问题进行有啊互解决,在保持环境健康的同时解决人类心理健康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生态心理学发展甚为快速迅猛.

2 分析生态心理学的具体研究内容

2.1 思想架构

在生态学的直接影响之下,可认为生物圈中全部事物均存在有联系且影响着彼此,在其中人类仅占很小部分,进而被称作为生态心理学.人类日常生活发展会受到环境平衡健康的直接影响,环境遭受破坏则人类自身发展会收到阻碍限制,人类破坏环境则是在自我伤害.基于该种思想的积极引导,生态心理学能够将心理学以及生态学、治疗学有机结合起来针对环境行为相关的心理因素展开合理研究,选用心理学途径措施针对所存在的环境问题实施解决.

2.2 基于心理学角度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

在生态心理学中,人类保护环境的目的是要努力为人类营造稳定发展的生态环境,同时更加展现出人类内心的某种真实需求.人类环境相互间除客观关系之外存有有一定心理情感关联.生态心理学局的此类感情是与生俱来的,进而可被称作是生态潜意识.相关专家期望可将人类潜在生态意识充分激发坏,使得人类意识到环境保护为自身本身,无需附加任何条件目的.生态心理学家觉得人类生态潜意识时刻处在长期被抑制阶段,且抑制力量愈发强大.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吸取改造自然环境,为实现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完成更多资本的不断累积,无限榨取十分有限的生态系统,把人类自幼教育成潜意识疏远自然环境,对于利益有着最大化渴望.

2.3 心理所受生态环境的直接影响

多数生态心理学家觉得生态环境直接影响着众多领域,其中包括心理学.对于心理发展而言,生态环境作用在于精神上进行治疗.具体来说,荒野领域研究加之巨大,纵观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荒野可将参观者斗志充分激发出来,使之重拾信心,进而实现心理压力的大大减少,与此同时,荒野能够将外界给予人的压力大大减轻,强化人类自我反思进程.生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为治愈影响,通过全面研究分析可知对于损伤进行治疗的绝佳地点为荒野,对于长期斗争病魔的人们来说,置身于秀美的自然环境能够起来良好的安慰辅助治疗作用.纵观西方国家治疗而言,多数结合有自然环境,该治疗方式在各类人群中均较为适用,特别是在治疗精神方面疾病的时候可获良好成效.

3 生态心理学理论取向

基于多方意义角度,生态心理学是被当作一种心理学研究指导思想及方法论所存在着的.学者们可在具体心理问题研究进程中积极引入生态心理学,进而发展得出代表性生态心理学理论.

3.1 行为背景理论

罗杰·巴克系美国中西部心理研究所的重要代表人物,早年曾受教于推孟、迈尔斯、勒温等心理学家.他最感兴趣的问题是环境和儿童心理、行为发展间的关系,并于1968年出版了《生态心理学》一书,系统阐释了他的心理学理论.其认为人类行为能够紧密联系某种特定情境,两者共同构成持久有机的动态结构,在此相对较为真实的结构中,行为方相互联系甚为紧密,且彼此可实现替代,让此结构自行完成调节.基于此,巴克认为“个体都是在具有一定结构性和动态性的生态结构中开展他们的日常活动的.”所以说应该由行为者及其行为背景中充分理解行为产生的具体意义.

3.2 知觉生态理论

在赫尔姆霍茨(1866/1963)无意识推理理论基础上得出传统意义上的知觉理论,即为整合感觉及概念可得出知觉.然而吉布森局的环境信息是十分丰富的,针对外界人类所产生的知觉为直接的,不是整合所得,也就是说外部环境跟信息之间存在有直接联系,环境中分布信息能够被直接拾取,无需使用图式以及心像、表征等类型中介.与此同时,吉布森觉得知觉跟刺激可形成单值函数关系.在知觉研究历程中,知觉生态理论为其开辟出一条新道路,知觉自身拥有的智能共性得以凸显,基于环境有机体所产生的知觉可促进其自身充分适应环境同时操纵物体,并对自身活动实施控制.

3.3 生态系统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在1977年提出生态系统理论.其觉得需在空间以及时间系统背景下针对心理及行为展开有效研究分析.针对空间系统来说,按照由小至大顺序分别为微系统以及中间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与此同时,各个系统相互之间包含作用,形成洋葱般各层叠加模型.对于整个系统,个体被置于其中,环境跟个体生活范围距离好会对个体环境作用程度产生影响.基于时间维度,其将此系统称作是长期系统,则伴随着时间变化系统及个体均会发生更改.

3.4 生态自我理论

传统意义上的心理学理论觉得通过个体经验以及生活环境的不断作用形成拥有独特面貌的稳定心理特征称为自我,其可谓是社会、经济以及政治、文化、生物等多方因素综合衍生形成的产物.在生态心理学中,上述解释疏离异化自我本身,表现为人类文化中心,所表达的是人类主观一项.因此,生态心理学积极倡导构建生态自我,将自身跟自然紧密融合形成自我.纵观人类本性,其先天有着亲近自然的潜意识,然而现今过度的物质文化导致其长期处于抑制状态,将人们生态潜意识唤醒则为生态心理学的主要任务.营造人类自然和谐共处自我生态环境,由社会疾患中将人类解脱出来,使其尽享美好人生.

4 生态心理学意义所在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各界依然十分质疑生态心理学科学合法性,然而其在心理学发展进程当中所产生的影响确实十分巨大的,颇具鲜明意义.

4.1 本体论意义

伴随着生态心理学的逐步兴起,其相关理论获得深化扩展,人们针对心理学生态意蕴的实际人参大大增强.在此需要注意的是,生态性主要涵盖有两方面含义,第一,人类心理是有动物心理演化而来的,包括内在生物基因,所以说必须基于本性出发全面掌握人类心理;第二,基于自然、社会以及文化逐步形成心理,因此必须在三者交互真实情境中针对心理展开洞察研究.生态心理学推广应用可积极转变传统意义心理学视野之下的人类存在观念及心理状态.在科学主义及人文主义心理学争论背景之下催生生态心理学,基于人文精神角度来看,跟心理状态相关的事件历史性以及现象整体性、意义情境舒适性、问题分析等均表面阐述相应理念;基于科学精神来看,在整个生态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内始终贯穿有量化以及客观、精确、因果关系等内容,然而其更为强调试验研究真实情境性,分析所存在因果关系的时候更多多元系统,问题取向着重点在于针对心理意义适宜性展看研究探寻,并不是内在心理的一般性规律及非方法中心论.由此可见,生态心理学取向的目的并不是将科学主义及人文注意消除,其旨在弥合二者心理学理论取向所形成裂痕,实现二者融合共建良性通话桥梁.与此同时,逐步兴起的生态心理学可促进心理学理论社会适应性的强化提升,使得人们对相关理论形态的传统认识得以积极转变.

4.2 方法论意义

方法对于心理学理论演进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说,一部心理学的发展史就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演进、变革史.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必然促生新的心理学理论,而新的心理学思想的涌现也必然孕育出新的心理学研究方法.生态心理学的兴起,有助于扭转心理学研究中“方法中心论”倾向,提升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同时.生态心理学的兴起,不但有助于弱化实证主义方法论的霸权地位,促进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而且对于改善传统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破碎、凌乱的局面,完成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整合有着重要意义.此外,逐步兴起的生态心理学有助于改变心理学研究中“价值中立”的立场,增进心理学研究的道德意识和价值水准.

5 结语

综上可以知道,生态心理学这门新型交叉性学科的逐步兴起努力研究人跟自然关系工作拓展崭新视野,虽然该学科饱受质疑,然而其对于环境意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心理学研究扩展、环保教育的努力强化有着有着巨大的应用价值,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http://

参考文献:

(1)李明.叙事实践:一种人文生态学的心理取向[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

(2)窦东徽,石敏,赵然,刘肖岑.社会生态心理学:探究个体与环境关系的新取向[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

(3)吕晓峰.环境心理学的学科新主张及论评[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4(05).

(4)陆亚.心理学有助于人们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危机[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

(5)刘海仁.生态心理学视角下体育生态文化对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研究[J].网友世界?云教育,2013(12).

(6)王斌.从生态心理学思想看实现大学生体育锻炼坚持性的环境干预设计[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6).

(7)于艺婧,马锦义,袁韵珏.中国园林生态学发展综述[J].生态学报,2013(09).

(8)马杰,张洁,李伟生.态学视角下的网络学习资源筛选模式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3(05).

(9)陶秋荣,柏菊花,徐明,陶亦亦.从信道到生存环境生态心理学视域媒介研究范式的转变[J].新闻爱好者(下半月),2012(02).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7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生态学取向

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取向的必然性

纵观当前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首先呈现出单一学科研究的特点。心理健康是心理学这一学科关注的问题,研究成果众多。但是正如心理学的分裂与破碎一样,心理学内部各派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分歧也在加剧,每一个心理学派别所界定的只是心理健康标准的某一层次、某一部分。

其次,心理健康研究缺乏宏观的理论深度及微观生活世界的现实性。已有的大多数研究并没有真正从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出发,使得既缺乏必须的理论准备,又很难真实反映人的生活状态,缺乏适用于现实生活的有效性。

第三,心理健康的研究西方的多,本土的少。绝大多数研究都集中于对西方各心理学派的心理健康观进行甄别、阐释、转述和验证上。基本上在西方标准的框架内,根据西方心理学对心理的界定,以西方心理学研究心理的方式进行心理健康的研究,因此造成心理健康研究混乱不一,同时又不能产生实际效用[1]。

对生态学取向的探讨

随着现代科学的迅速发展,科学家们越来越倾向于从生态系统用整合的视角来看待科学问题,这是当今科学发展的共同趋势――生态学取向。生态学取向具体地表现为各个学科纷纷把生态学原理和研究方法应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并建立相应的交叉学科。生态学取向最早在20世纪40年代出现在心理学的社会行为领域。目前,心理学研究的生态学倾向有增无减,心理学与生态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重要的学科――生态心理学和心理生态学。生态学的方法论和生态的方法是指以生态的或共生的观点、手段和技术来考察、探讨、干预生活世界、生活过程和生活内容。它主张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即研究人的现实行为和自然发生的心理过程,它在方法上采用的技术要求尽量保持心理和行为发生的自然性[2]。

生态学取向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意义

对心理健康理论研究的意义。如同心理学的分裂与矛盾一样,心理健康的研究也面临分歧与争吵的困境。困境的产生主要缘于心理学内部各学派对心理、心理健康本质理解的片面性、孤立性。生态学的方法论提供整体观、系统观、综合观等,可以带来心理学研究中关于对象或者关于人的心理的理解,关于人的心理与环境的关系的理解,关于心理学的研究方式的理解上的重大改变。因此,在心理健康研究中引入生态学的方法论,就是要将人的心理健康放在人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整体中进行研究。既考虑到人的心理健康与社会、环境的共生关系,又考虑到心理健康发展的动态历程。这种思路有可能使心理健康研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建立系统、合理的心理健康观。

对心理健康应用研究的意义:首先,对个体的健康与成长的价值。个体的生存价值体现为个人目标的实现,而个人目的实现是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紧密相联的。个人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个体的行为,而要了解个体的行为,首先要了解他所处的环境。个体的行为是在个体与个体、个体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生的,了解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有利于调节和控制个体的行为,使之朝着有利于个体和环境的方向发展。另外,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如果人们有目的地控制行为的环境,有意识地促使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加强对个体行为的正确引导,就会有利于个人目标的实现。只有将促进个体心理成长与改变外界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互调适,同步改变,才能收到长远的稳定效果。其次,对社会、环境的价值。人类与环境本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但是,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破坏了人类文明圈的生态环境,引起了人类与环境的冲突,如人炸、能源枯竭、生态恶化等。生态学观点是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最优地解决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反映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诸观点、理论和情感的总和。生态学观点强调用联系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人类与环境的问题,在这个基础上引导我们从一个更深入和更基础的存在的层次来解决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促进人、社会、环境的健康、和谐。

对今后心理健康研究的展望

我国心理健康生态学取向的研究少而散,缺乏系统、有序的研究,因此,今后仍要加大研究力度。

虽然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心理健康的说法,但却包含丰富的心理健康观、心理调整或心理治疗的思想。在今后的研究中,要进一步挖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心理健康思想,以指导心理健康的维护及对心理问题的干预。另外,在对传统文化中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进行分析时,也要用生态系统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考察。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从传统文化到心理学化的方法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的东西进行科学化的解释,使传统的理论和方法与当代心理学知识体系有机结合;又要加强传统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的可操作性,使之能够为人类、为社会、为环境造福。

在对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生态取向的考察时,要考虑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考察的视角包括传统中国文化对心理健康、心理异常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深入探索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应从生态学的视角,将个体置于其所在的生态环境中,综合考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素,并深入分析其作用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寿欣,张秀敏.中西方关于心理健康标准问题的探讨及对我们的启示.心理学探新,2001,21(3):47-50.

环境生态学的理解篇8

关键词:生态教育;幼儿园;文化建设

对于幼儿实施生态教育,让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这对于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促进未来生态建设与发展都极具历史意义。生态教育模式不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要根据生态学规律灵活对幼儿进行教育,因此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等对于生态教育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而这也是生态教育环境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核心体现。

一、生态教育的内涵分析

生态教育的内涵是按照一定的目的与计划对学生进行生态学教育,促进学生对于生态的认识,从而让其感受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生态意识,进而保护生态,促进生态建设与发展。不过传统的灌输式生态教育并不符合生态教育的内涵特征,尽管通过灌输式教育也能促进学生对于生态环境的了解,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生态教育要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园丁式教育模式,以一种更加符合生态规律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生态教学,从而引导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与价值观,促进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也是实施生态教育的根本目的。因此,这要求幼儿园要加强文化建设,为提升生态教育的教学效果提供可靠保障。

二、生态教育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在生态环境教育下,幼儿园中主要的功能之一便是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让他们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发展。这种功能必然要求幼儿园要加强文化建设,通过完善的文化体系为学生们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学习氛围,进而促进生态教学。在幼儿园的文化建设过程中,既需要优化学校的内部设置与人员结构,构建更适合生态教学的文化体系,同时也需要联合校外力量,如学生家长、社会公益组织等,为学生的生态教学搭建一个广阔的平台,让学生在其中通过耳濡目染不断加深对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生态意识。

三、生态教育下幼儿园文化建设的方法

1.利用家庭、社会等资源为幼儿塑造良好的生态环境由于幼儿园这一阶段儿童的心智发展普遍还不成熟,因此要根据其年龄特点针对性的进行生态教育。在建设幼儿园文化时,首先要利用家庭资源、社会资源等为儿童塑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家庭资源方面,争取让学生家长支持和配合幼儿园的生态教育,比如当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中小树林的作用时,学生家长可利用闲暇时间带领学生到郊区的树林中让儿童切身感受小树林,这样儿童便对生态环境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而在生态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社会资源,如田野、草地等生态资源,让学生观察自然环境的四季变化,感受小树林中鸟儿歌唱、花儿微笑的美好场景,促进儿童通过这些直观性的物象理解生态环境。作为延伸,也可以让学生参观一些生态被严重破坏的环境或者图片,如被污染的池塘,当学生看到那些漂浮在水面上的小鱼尸体时,便会对破坏生态环境带来的后果形成深刻印象。这样通过构建生态环境文化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为生态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2.优化幼儿园课程体系,让儿童亲身接触大自然生态教育不适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以在构建幼儿园文化的过程中要根据生态教育这一特点优化课程设置,给儿童创造更多的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也是儿童年龄段的认知特点,如果只单纯的为幼儿园的学生讲解生态理论,而不让其直观感受,那么儿童根本无法对生态产生具体的认知。所以要构建幼儿园的生态文化,就必须采用新型的生态教学方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游戏教学、探究教学等方式,将教学内容与生态环境相融合,通过直观性的感受让儿童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比如在生态教学中,可以直接将教学课堂搬进大自然中,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更加直接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生态环境,学生也可以通过周围的花草树木等形象加深对生态环境的理解。课程的设置是对于幼儿园生态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也是生态环境下建设幼儿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因此必须重视幼儿园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中体现更多的特色生态教育方式,促进生态教学成果。3.加强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生态教育质量教师是幼儿园生态教育的组织者与实施者,因此建设生态环境下的幼儿园文化,就必须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定程度上教师的素质就决定了幼儿园生态教学的质量。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加强学习,积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抛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生态教学规律为指导,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多元化对儿童进行生态教学,同时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可通过游戏教学,让儿童在学习生态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尽情享受学习带来的乐趣,或者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带领学生到田野中或者树林中认识生态环境,向学生讲解相关的生态理论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友谊,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对于提高生态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四、结语

生态教育是当今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促进我国的生态环境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幼儿园要不断完善文化建设,通过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争取学生家长支持、优化内部课程体系,提高教师素质等方法,为学生的生态教学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提高儿童的生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凤莲.谈幼儿园生态艺术环境教育价值[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9:256-257.

[2]彭蝶飞,彭谦俊,谭春风.生态文明视域下幼儿园生态环境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2015,09:93-100.

[3]陈丽湘.生态教育视角下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以福州市丞相坊幼儿园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2015,34:153+49.

[4].发展生态、互动、多元的幼儿特色生态文明教育———上海市徐汇区益思幼儿园生态文明教育纪实[J].环境教育,2016,04:103.

[5]曾昵.亲近自然,关爱生命———基于幼儿园生态启蒙教育基础上的生命教育初探[J].华夏教师,2016,12:19-20.

上一篇:初中班级量化考核细则范文 下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的趣味性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