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5:18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1

      为了论文题目收集新名词、新概念,也为了“求新”,为了一鸣谅人,就把别人的东西照搬过来,囫囵吞枣,东拼西凑,这样的论文当然是写不好的,选题时要引以为戒。怎么选题呢?小编整理了一些三农问题论文的题目,给大家提供帮助。

1.关于三农概念与三农问题提法的考察

2.解决好三农问题亟需农村第二步改革

3.“三农问题”与农村成人教育发展战略选择

4.中国三农问题:现状与未来

5.解决“三农问题”的对策研究

6.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7.我国粮食安全和“三农问题”研究

8.论“三农问题”的现状与解决前景

9.“三农问题”的症结究竟何在

10.“三农问题”的市场经济理论解析

11.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百年三农问题再思考

12.城镇化问题对三农问题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13.乡村旅游:缓解西部“三农”问题的一种尝试

14.“三农”问题与高等农业教育——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业院校改革发展

15.我国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的完善——以“三农”问题为背景的分析

16.三农问题解决路径:协同推进新三农建设

17.“三农”问题的研究综述与反思

18.人口城市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之路

19.农民国民待遇与制度伦理分析——兼论“三农”问题的解决对策

20.“农家乐”民俗旅游与“三农”问题探讨

21.现代化视野中的“三农问题”

22.对治理中国"三农"问题的宪政思考

23.对三农问题的几点思考

24.从解决“三农问题”入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

25.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26.剖析“三农”问题的内外部逻辑——“三农”问题的实质及解决之道

27.权利保护、法律供给与“三农”问题

28.“三农问题”:一个一般分析框架

29.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三农问题

30.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政策反思

31.三农问题:一个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32.浅析法国的重农学派的农业经济思想及其对“三农”问题的启示

33.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及对策分析

34.生态农村工程: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新思维

35.我国“三农”问题与城市化战略

36.全球化与中国“新三农问题”

37.河北省贫困农村地区“三农”问题与金融支持的分析与研究

38.以新的制度设计破解三农问题核心困结

39.我国“三农”问题的特征分析及政策选择

40.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与发展

41.农村社会结构与“三农”问题研究

42.“三农问题”的困境及其对策

43.浅析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

44.从培养、开发农业人力资源入手解决“三农”问题

45.对治理“三农”问题的宪政思考

46.论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所在及其解决途径——兼谈我国农民金融发展权的保障

47.权力资源、生活机会和财政体制——论我国“三农”问题及农村税费改革思路

48.“三农”问题与二元结构政策

49.从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看十八大之一瞥——三农问题

50.三农问题传统解决路径的反思  

51.“三农教育”: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

52.大力发展中小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53.解决“三农”问题 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变

54.制度的彻底变迁与三农问题化解

55.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市场增进观

56.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困境——论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逆向趋势

57.解决“三农”问题的途径——农村工业化与城镇化

58.城中村:一个特殊的三农问题

59.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60.试析新形势下三农问题与城镇化发展关系

61.解决“三农”问题的障碍与路径

62.小城镇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63.“三农”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

64.舒尔茨的《改造传统农业》与中国三农问题

65."三农"问题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66.改革开放以来党的领导核心对三农问题的探索

67.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研究

68.“三农”问题现状反思及工作方法的改进

69.论城乡互动:解决“三农”问题的机制与对策

70.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探讨——论乡村旅游的作用

71.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投资主体的改变看“三农”问题的解决

72.贵州“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兼议贵州农村法制发展的社会背景

73.“三农”问题现状及建议

74.新世纪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

75.统筹城乡: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

76.从政治经济制度的安排与变迁思考西部地区“三农”问题

77.“三农”问题的制度根源与改革思路探析

78.论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三农问题

79.“新三农问题”背景下农地优化配置的制度保障研究

80.中国“三农”问题:分析框架、现实研判和解决思路

81.取消农业税后面对“三农”的公共财政建设问题——兼论解决云南“三农”问题的公共财政政策选择

82.三农问题背景中的村民自治

83.美国内战后南部地区城市化与三农问题之关系初探

84.统筹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85.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农村市场化改革

86.论解决“三农”问题的公共财政政策选择

87.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88.论“三农”问题与农业人力资本的积累机制建设

89.“三农”问题:社会公正与社会排斥

90.“三农”问题网络舆情的传播特点与应对策略

91.三农问题困境与出路

92.农村合作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制度创新

93.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

94.解决“三农”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95.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增加农民收入

96.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给农民国民待遇

97.浅谈三农问题及解决措施

98.三农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思考——以三亚市崖州区为例

99.针对我国三农问题财政政策研究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2

关键词 二元结构 城乡一体化 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20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我国目前存在的三农问题,也就是发展经济学讲的二元结构问题。为了改变这种二元结构,我国从1979年起,先后推进了以农民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所有这些改革和发展的措施,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有明显的带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以非农化解决农业问题,以城市化解决农村问题,以市民化解决农民问题。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进入了新的起点。

二、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问题

(一)我国的二元结构状况。

原来的发展中国家都是农业国,其经济发展必然有个工业化即非农化的过程。大部分发达国家是在农业在制度和技术得到现代化改造后进入工业化阶段。我国不是这样,一方面在人均GNP较低的水平上推进工业化,另一方面在传统农业没有得到根本的现代化改造的条件下推进工业化。

(二)改变二元结构实现一元的方法。

面对二元结构状况,其路劲,在发展经济学界有截然相反的两种思路。一种思路以刘易斯为代表,以农业中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为由,指出改变二元结构的基本途径是,农业剩余劳动为向现代工业部门转移,现代工业部门扩大资本积累,直至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转移完毕,工业部门反过来支持农业部门进行技术改造。另一种思路以舒尔茨为代表,认为农业部门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农业中现有生产要素已得到了最有效利用,改造传统农业的路劲是农业中引入新生产要素。

三、农业现代化

(一)农业技术现代化。

人们对农业技术现代化一般关注的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技术和提高农业产量的技术。中国正在推进的农业技术现代化,虽然需要有足够的投入,但是不能依靠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这要走绿色革命的道路。这涉及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农业生产要素现代化。

从农业发展的进程看,农业要素的流动对农业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农业现代化不只是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包括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在内的全要素生产率。在传统农业中生产要素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引进新生产要素。

四、农村现代化

(一)城市化。

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的现象。它的最初定义是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因此,城市化水平通常是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作为指标衡量的。它基本上是指转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到城市就业。

(二)城乡一体化。

从发展的进程分析,城市化并不是人口和要素单向的流向城市,在城市具有发展的中心地位后,城市化就要转向,也就是推进城市现代要素向农村扩散,农村逐步成为城市化所要“化”的重点,实现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上城乡一体化。

五、农民现代化

(一)农民收入问题。

中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增加农民收入。以积极的财政政策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启动国内需求、消除过剩生产能力最有效的措施,是当前实现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政策。

(二)农民市民化。

人的现代化包括农民的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需要与农民现代化结合在一起,可行的途径是农民不进城就市民化。其内容是农民享受平等的城市人的市民权利,城乡居民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平等,城乡生活方式趋同,公共物品的享受权利平等。

六、结论

本文在分析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出于人为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后,分析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途径,即三农现代化。归结起来,农业现代化突出建立在科技进步基础上的农产品品质的现代化;农村现代化突出农村生活和居住环境的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突出农村市民化。在这个高度上推进三农现代化,就不仅仅是现有农村和现有农民的问题,而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推动。

参考文献:

[1]洪银兴、刘志斌等.三农现代化的现代途径.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舒尔茨. 改造传统农业. 商务印书馆, 1987.

[3]刘易斯.二元经济论.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4]任保平.论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3(2).

[5]周作翰、张英洪.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破除二元社会结构.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4,(3).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3

[关键词]就业 城市化 服务业 中小企业

一、当前的形势和我国的就业问题

金融危机和其带来的经济紧缩给中国的就业形势造成重大影响,大量企业倒闭或停产,工人大量失业,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保持经济健康发展的首要难题。据国家统计局2008年2月27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五号)数据显示:至2006年末,中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31亿人,其中外出从业劳动力1.3亿人。另据报道:2009年大学生毕业生610万人,加上往届未就业生200万人。又据商务部2009年6月18日预计:今年全国“待就业”人口将超过4000万人,其中约60%为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在未来几十年内,中国每年将新增劳动力700万人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长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转移约1000万人;而在经济每年增长8%~9%的情况下,每年新增就业岗位800-900万人。因此,城镇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的劳动力得不到工作岗位,就业总量矛盾突出,中国将长期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

促就业是一个涉及政策、经济、体制、结构等多种综合因素的系统工程,解决起来绝非易事。就业需求归根结底是由社会投资、消费需求带动的,当前经济的典型特征是世界范围内的产能过剩。前者是属于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资源不协调的矛盾,后者属于高度发达的工业化生产能力与相对落后的消费能力的矛盾,此矛盾的根源在于财富分配不公,极少数人掌握了过多财富,而社会消费主体没有消费能力,金融危机更加剧了这一矛盾。

世界已经进入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时代,需求不足使世界经济进入通货紧缩通道。为防止经济大萧条,各国政府竭尽全力推出刺激经济的应对措施,甚至不惜开动印钞机或放出流动性,以人为制造通货膨胀的极端手段来对抗通缩(这可能为未来的恶性通胀埋下祸根),中国的刺激经济措施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中国已有650种产品严重过剩,单纯扩大生产能力的举措(如扩大投资规模)都无法解决消费需求严重不足这个根本问题,且可能造成更严重的产能过剩。

在消费需求决定经济前景的情况下,核心问题是如何消化过剩产能,以消费需求来带动经济发展。相应的经济模式也应调整为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当然要实现从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模式的转变,涉及到多方面的改革。例如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转型等。这些改革可以消除我国制约消费需求的根本障碍,也可为就业问题的解决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和今后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

1、以加强服务业为容纳就业的战略方向

加速发展服务业,对于扩大就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服务业,尤其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及现代管理理念基础之上的现代服务业,其范畴包括如信息传递服务(电话、电信、网络、媒体);信息创造服务(科研、设计、创意、软件);商贸流通服务(EB、物流、会展、批发、零售);金融中介服务(证券、保险、投资、法律、会计);休闲服务(交通、旅游、文化、体育、娱乐)等。

新型服务业的经济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属于高技术、高赢利、高效益的产业,在国际分工中占有优势地位,与其他产业相结合,能够提升其竞争力。因而是许多发达国支撑经济发展的最主要产业,是获取竞争优势之根源,其产出通常都达到GDP的60%以上,美日更是超过80%。服务型经济符合两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建设两型社会的最佳选择。

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是农业在经济中所占份额持续下降,工业份额在工业化阶段迅速上升,服务业产出比重持续上升,最终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人口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不断转移,最终服务业会成为容纳就业人口最多产业。例如美日欧盟的服务业就业比重已超过总就业的80%。

目前,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服务贸易还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从总量看,规模还明显不足;从发展质量看,服务水平偏低,竞争力不强;从内部结构看,传统服务业较为发达,现代服务业和新兴服务业明显落后;从区域布局看,农村服务业十分薄弱,东、中、西三大地区发展很不平衡。

发达国家经验告诉我们,服务业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中国在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模式转型的过程中,可通过加速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的途径,延伸其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产生更高的发展效益。加速服务业的发展,可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中国解决就业问题的战略方向。

2、以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为解决就业的主要途径

从过去20年国企与民企吸收就业变化来看,尽管国企的固定资产投资是民企的约3.5倍,但国企的就业人数仍减少了0.4亿。而中小民企的就业人数增加了1.6亿。据估计,中小民企吸收的就业总数,已经达到中国总就业人数的近些年来的80%。因此,中小民企才是创造就业需求当之无愧的主力,而中小企业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的最有效途径。

金融危机的冲击造成的消费不足,是当前中小企业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搞活中小企业的根本途径是通过改革和经济模式转型,寻找能够产生强大可持续消费需求的战略方向。无论从投资规模还是市场风险来看,服务业的进入门槛都不高,是中小企业最容易进入、最容易发展的行业,也是就业容量最大的行业,而服务业的发展空间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因此,加速城市化进程就意味着加速扩大了服务业的需求空间,这又为中小企业加速发展提供了动力,而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则是解决就业难题的主要途径。

3、以城乡统筹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为创造就业的最大引擎

城市化进程是拉动需求最有效的战略方向。“我国经济过去一直延续的工业化超前,城市化滞后的发展模式。从产出水平看,已经达到了可以满足人均收入3000美元国家的生产能力;但是从需求水平看,只有人均700美元的消费水平(按农村消费水平算)。因此,当前我国经济的重要矛盾是:城市化创造消费需求不足,工业化创造供给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就是城市化与工业化不协调的必然结果”(王建,2009)。

据世界银行统计,1995年世界高收入国家城市化率为75%,中等收入国家为60%,低收入国家为28%,而目前中国城

市化率约40%。城市化滞后已经成为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研究表明:日本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65%转移到城市;美国经济现代化过程中。农业人口转移了72%;而中国在1985-1995年间,从农业人口转移出去的人口,即使包括临时流动的人口在内,也不超过10%,这是限制中国经济总量扩张的重要原因。

2001年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并产生最重要的经济利益。”据专家估计:中国城市人口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其直接效应可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因此,城市化进程是中国长期拉动内需的主要方向,或新时期应对世界性危机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实现经济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城市化进程通过创造投资需求、就业需求、服务性需求和生产性需求的方式,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最终将其转化为消费需求。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困扰中国的根本问题。农业现状是人多地少,增产几倍人均增收也不多。单靠种地,农民是永远富不起来的,关键是如何让大量过剩劳动力充分就业。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须走城乡统筹发展之路,通过城市化带动工业化进程让大量农民集中到城市务工,最终成为城市居民。这将极大改变我国一、二、三产业的就业结构,是优化经济结构的必然选择。提高发展效益和居民收入水平是创造消费需求最有效的武器,也是推动经济模式转型创造强大持续性内需的根本途径。

加速城市化进程尽管也需要大量投资,然而这种投资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公共服务业建设,不会造成产能过剩,且其规模巨大,可延续数十年。它创造的巨大需求可以有效消化当前工业化超前造成的过剩产能;城市化进程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可解决大量农民工就业;若同时改革制约城市化进程的不合理制度,并辅以完善社保机制来促进大量农民向城市群低成本转移(例如让农民用宅基地置换部分城市保障性住房,加点钱还可换商品房;其责任田作为可分红的股份转交给专业户集约耕种等)。农业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既有利于农业集约经营和农业的产业化进程,又可为城市服务业创造巨大需求。农民变市民和服务业的兴旺一方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另一方面又将为中小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小企业的兴旺发展,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为刺激经济中央投资大幅增长而民间投资急剧萎缩的困境。实际上,只有民间投资热情快速增涨及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才能真正有效解决中国的就业难题。民营企业兴旺、就业增加和收入水平提高又将为工业化注入更大动力,有利于进入城市化与工业化双轮驱动的良性循环,于是促就业、调结构、增效益、扩内需的问题迎刃而解。

三、结语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通过什么路径才能达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一、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完成这一重大历史任务,基本的出发点就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的角度分析,其目标与途径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成现代化大农业;一个是“退化”,即生态与环保化,建设生态环保产业。

    ——农业产业的“异化”。城市要接纳“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剩余人口,为现有农业的“进化”和“退化”提供转移空间。这就“逼迫”我们必须同时考虑城市的接纳能力。城市哪里来?哪里有那么多的城市接纳这么多的剩余人口?从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扩容比新建成本要低得多,但扩容也有它的经济限度。所以“扩容”和“新建”都是需要的,要“两条腿走路”。“新建”要依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比较优势,通过非农产业带动农业变成工业、服务业。

    ——传统农业的“进化”。资源条件好的地方要利用各种优势,把传统的、落后的小农业生产改造、提升为现代化的大农业生产。现代化农业首先是规模化农业,规模化农业首先是特色农业。“宜瓜种瓜,宜豆种豆”,如山东寿光的蔬菜、北京郊区的西瓜水果、东北的粮食等等,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是一个“技术排挤农民”的过程,置换出来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要进入城市。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我国农村大量农民工陆续涌入城市,成为城市产业工人的一部分,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这事实上也在表明由传统农业生产向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进化”过程是大势所趋。         

    ——传统农业的“退化”。很多地方资源条件较差,甚至没有任何资源,不适宜继续进行农业生产,不适宜人居;有一些地方虽然有资源,但出于生态环境保护等考虑,也不适宜继续农业生产,如青海西藏的“三江源”地区,贵州、云南、四川等省的部分偏僻落后地区。这些地方的原有农业人口要逐渐大部分退出或全部退出,退耕还林、还草等等。这个过程可称为“资源排挤农民”的过程。这些人口当然也要进入城市。

    二、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政策

    认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与途径,我们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针对不同的资源状况和产业前途,要么搞城市化;要么搞特色农业、规模农业、现代农业;要么搞生态和环保,包括生态旅游。城市化需要什么样的政策,现代农业需要什么样的政策,归于生态与环境保护需要什么样的政策,

    城市化、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一体两翼”。没有新城市就没有新农村。城市化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一条归宿和“进路”要解决的问题是,接纳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技术排挤”和“资源排挤”出来的农村剩余人口。以此反思我们现在的很多制度和政策,恰恰相反,城市不仅没有很好地接纳和吸收这些剩余人口,而是排挤农民进城。所谓的城乡分治、二元结构,说到底是“制度排挤农民”。农民工问题是“三个排挤”的集中表现。

    城乡统筹发展,以城市带动农村,以工业带动农业,首要的涵义是,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包括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等等,这是一个盘根错节的制度系统,这一系统最核心的是户口制度,其他所有制度对城乡所规定的不同“待遇”都是以户口为纲领的。解决户口制度问题,如果不能一下子完全放开,那么也要逐渐放松,由“硬约束软约束无约束”,最终彻底取消。

    因此,新农村建设的“战场”不只是在农村,至少有相当的分量、相当一段时间是在城市。如果我们老是不拆除“制度排挤农民”的藩篱,长时间不疏通阻止农民进城的制度通道,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艰巨任务最终也就会停留在计划上和政策上。

    那么,我们目前应该如何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整接纳农民进城的政策?最起码我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规划进城人口(主要是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尽快建立起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五”计划期间,整个政府财力翻了三番,而用于广大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却少得可怜;同时,通过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也只用于城市而没有用于农民,农民理应得到的收益没有得到。因此,要从国家财政收入和征购土地获得的巨额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用于安排农民的社会保障,这是对农民土地补偿的一个核心问题。

    (2)提供廉租房和低价商品房。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保障物,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最大问题是根本上没有建立起一个结构健全、功能层次分明的住房保障体系。廉租房严重不足;经济适用房变味;高档住宅、别墅泛滥成灾。应该进行做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目标是:以廉租房、低档商品房为主体,占有足够的比例,保证包括进城农民在内的所有人都有房住;高档商品住房、别墅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内。

    (3)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医疗问题与住房问题同样极其重要。我们要急需解决长期以来的泛市场化问题,政府有责任建立起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平价医院和社区医院,与完全市场化的医院区别开来,保证所有的人都看得起病。对医院、医疗市场秩序的维护和监管是政府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基本状况以及管理、政治与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

(一)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我国的农村社区建设主要是指在行政村的地理区域范围内,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民政部门的协调指导下, 由村党组织和村委会直接组织通过直接民主和自我管理的方式依靠政府、社会和村民自身等多方面的资源和力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社会保障和公共产品体系建设,强化各项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农村社区成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过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是要按照现代中国规划性社区的基本要素将广大农民的生活区域再造为物质基础设施完备、基层民主政治发达、公共管理体制健全、文化体育活动丰宫、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治安有序、环境优美、乡风文明的宜居之地,将农村纳入现代国家建设的总体轨道之中。

(二)管理、政治及法律途径的适用性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农民发展状况的基本的路径,而农村社区建设的推进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政府对新农村建设力度的加大,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同时在其建设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到位、农村资源整合不到位、政府工作人员文化素养低下、社区社员参与意识薄弱等等。农村社区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复杂程度使其任何单一的视角或途径都不能获得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全面、科学、系统的理解,公共行政学的管理、政治和法律途径提供了研究公共行政问题的全新视角,利用三种途径分析和研究农村社区建设,得到的观点虽然不是很恰当,但各个途径之间有一定的一致性,所以一旦各种途径达成交叉一致的地方,对政策的分析和执行有很大的作用。

二、多元途径下的农村社区建设

(一)管理途径

根据管理途径的观点,公共行政的意义在于追求效率、效能和经济的最大化,强调其结果。效率、效能及经济是管理途径的基本价值取向,所以,从这一途径考量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主要关注其效率和效果。

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经济效应和积极效果。(1)从社区的本身意义方面来说,社区的的内涵实质是社区自治、公民自主参与等治理理念,社区在解决社区事务和社会问题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积极的效果。一般来讲,社区的范围相对较小,有利于个体信息的传播和收集,这就能大大减少政府部门收集和处理信息的成本,提高信息利用的准确程度,同时有效缩短问题的时间间隔,使政府部门更快更好更有效的解决社区和社会中的问题。(2)从农村社区建设对我国农村发展的作用来看,可以更合理的实现土里流转,保护耕地,实现农业集约型发展,从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很多农村地区,村宅基地超标准批地、一户多宅、建新留旧、长期圈而不建等现象不同程度的存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村社区建设将农村分散的土地要素集中布局,重新调整土地使用结构,整理出大量闲置用地用于补充耕地。

2、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管理问题和负面效应。(1)我国农村社区建设和维护资金匮乏。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和农村社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社区的日常办公设施、服务设施、保障设施、配套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专项资金投入与实际需求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同时存在着地方政府挪用、克扣财政资金等现象。同时,农村社区建设尚未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农村社区设施未列入社会公共设施配套规划,使社区居民点布局散乱、道路不畅, 环境脏、乱、差的状况比较普遍,既影响了交通和村容村貌,又浪费了大量土地,造成农村土地利用率低,制约了以后的发展空间。(2)工作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不到位。一些政府部门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素质不高、业务能力不强、工作责任心不够、遇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无法发挥协同管理作用。

(二)政治途径。公共行政的政治途径其主要价值取向是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从这一视角进行分析,也能很好的理解和把握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农村社区建设所提倡的自治、公民参与、公民意识等理念,给农村的政治发展带来了积极影响。一方面,它增强了农村、农民的民主意识。我国农村社区建设与治理过程中,不仅仅是对社区住房、道路、环境等硬件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而且关注社区文化、道德及公民意识等软文化环境的建设和培育。另一方面,以社区居民委员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和自治管理体制为平台和渠道,社区农民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建议等,更有效的传递到政府中去,使政府更加快捷的了解群众的需求,从而增强政府的政治回应性。同时,社区自治的自理体制,强调政策、决策的多元参与,政府人员通过多元参与的决策过程,能更好的关注公共利益,代表群众作出决策,从而体现政府的政治代表性和责任。

(三)法律途径。公共行政学的法律途径视角强调宪法的诚实、正当法律程序、实质权利、平等保护及公平等价值取向,我们可以从法律法治的角度对我国农村社区建设进行思考分析。农村社区建设中的社区自治、公民参与等能更好体现公民权利的平等和对公民个人的自由的保护,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社区建设的法律现状不容乐观,法律的缺失、农民自我权利意识淡薄等原因使得农民的法律意识、公平、平等等权利不能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农民在社区自理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实现。

1、农村社区建设法律法规缺失。从现行《宪法》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来看,关于基层自治组织规定都是围绕着“村民委员会”展开的,并没有就农村社区或者城市社区自治制定规定。在两部法律中,“社区建设”、“社区自治”、“社区发展”这些新生事物和提法没有得以真正体现,农村社区自治出现法律缺位;同时,有关农村社区建设的鬼发行文件几乎空白,而且规定不明确。

2、农民的法律法治意识薄弱。我国农民法律意识的淡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法律知识水平的匮乏。由于历史传统和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上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农民对法律知识的认知仍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性认识上,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法律知识和法律心理结构;二是权利意识淡薄,受传统人治思想的影响,长期以来,法制在农村的着眼点都是如何加强管理,着重于法的政治统治功能,法律工具主义色彩比较浓重,而忽视了法律维护农民权益这一功能。

【参考文献】

[1](美)戴维・H・罗森布鲁姆.罗伯特?S?克拉夫丘克.公共行政学:管理、政治和法律的途径[M].张成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宗山.农村社区建设:内涵、任务与方法[J].中国民政,2008(3).

[4]刘云.农村社区建设法律问题研究[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

[5]周悦,崔炜.社会参与理论下的农村社区建设现状分析与机制构建[J].前沿,2012(17).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6

(一)幼儿教育机构

幼儿教育机构的形式多样,主要是服务于0~6岁幼儿的保育教育机构。多指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胎教学校等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相应教育指导的机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有其自身历史性,不仅包括幼儿园,还有与小学一体化的衔接班,乡镇中心学校幼儿教育教研机构,社区幼儿教育服务机构,妇联、企事业单位等。本文主要从幼儿园、城镇社区教育两个角度来解读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

(二)家庭教育指导

家庭教育指导一般是指由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组织的,以家长为对象,以提高广大家长的教育素质、改善家长的教育行为为目标,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目的的一种教育过程。[4]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要体现出自身的教育特点与教育素养,它不仅包含教育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学习相应的教育技巧,以及与幼儿交流沟通的教育艺术。农村幼儿家长在育儿理念上更秉承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方式,以及老人看护的教育形式,或多或少的影响了幼儿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总之,农村幼儿家长教育意识的萌发,教育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升,还需要农村幼儿教育机构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国家重视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积极向小型单元的家庭教育倾斜,将会给农村幼儿教育带来帮助。

二、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存在的问题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家庭环境、家长的教育意识和教育观念,家庭的教育行为、内容以及家庭结构中的关系、社区教育机构的影响、家园互助行动等多方面的因素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是进行家庭教育指导所要解决的范畴。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探索家庭教育指导的有效途径。

(一)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

家庭教育实施的关键因素要放在家长的素质上。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幼儿家长的文化水平也逐渐提高,他们越来越重视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从意识层面角度都愿意接受先进的育儿理念,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教育。但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教育困惑,不知道从何入手。家庭的收入也是影响家庭教育的有效变量。农村幼儿家长无论收入高低,都会在物质层面尽量满足子女的需要,而缺少精神上的关怀。收入的高低会决定教育的投入,但对教育的投入高并不意味着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所以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势在必行,适度的投入,获得有效的回报。以农业生产为主体的农村幼儿家长,他们的职业也决定了对幼儿教育指导的局限性。因为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的因素,很难有固定的时间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所以幼儿教育机构进驻幼儿家庭中进行实践指导会更好地服务父母,提供育儿理念,提升育儿意识。

(二)农村幼儿家庭结构的关系

农村幼儿家庭结构关系中分为两大结构,一个是两代的亲子关系,一个是三代的三世同堂。两代的亲子关系中,农村的大多数家庭以两个孩子为主要结构。农村幼儿父母与子女关系融洽,但因为父母自身素质或劳动时间过长等方面的原因,会出现无暇或无意识顾及孩子的情绪情感变化、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培养等方面的问题,不懂得怎样疏导孩子的心理问题,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等。尤其两个子女的家庭,教育负担过重,会忽视家庭教育的有效实施。

(三)农村幼儿教育机构的影响

城镇化背景下的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在国家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扶持下,已经有了显著的提升。从幼儿园到乡镇中心幼儿教育教研机构,从小学内部的衔接班(学前班)到社区教育机构,都为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进行服务。因为地域方面的因素,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家庭教育的发展更是被忽略。只有各个机构以发展幼儿教育为己任,在分析幼儿园外部因素问题的同时,重视对家庭教育内部机制问题的探索,认真研究,积极实践,派专业人才对家庭教育进行指导,才能促进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进步。

三、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纲要》中明确地提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当前家庭教育的内容由健康教育、认知教育、品行教育和审美教育构成,[5]幼儿园和社区等幼儿教育机构以此为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寻找最有效的途径对幼儿家庭进行教育指导。

(一)幼儿园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途径

农村幼儿园作为家庭教育指导的主要力量,它具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丰富多彩的指导策略,形式多样的指导方式。而且国家对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通过对幼儿师资的相关培训,使教师吸收了很多优质的育儿理念,可以把当前的家庭教育内容,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方法通过有效途径输送给幼儿家长,提高他们的育儿能力。

1.建立沟通渠道

农村幼儿园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仅仅限于早晚接送幼儿,而需要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途径。家访和家长约谈是最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此种方式教师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家长的幼儿经验,针对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问题,给予指导。班级QQ群、微信群的建立,可以随时接受家长传递的困惑性信息,并能够进行及时的解决。家长的调查问卷和致家长的一封信可以通过书面的形式,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的难题,进行必要指导。因为地处农村地区,很多幼儿都是由老人来照顾,家长与父母的沟通和交流成为了难题。但多种沟通渠道的建立,可以间接的对父母进行必要的指导。

2.搭建互动平台

互动平台的搭建可以给家长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增长教育理念的平台。最直接的途径是新生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思维发展的不同阶段以及一些良好习惯的养成等知识。家长学校可以邀请相关的专业人才进园为家长提供育儿知识,例如乡镇的妇幼保健医院的医生讲解幼儿的饮食营养等方面的知识。条件和设施略好的农村幼儿园,可以建立育儿互动平台,可以让家长在平台上提出问题,参与讨论,最后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3.参与开放活动

农村的家长开放日不能只是形式性的参与,而需要家长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园来建立对幼儿的关注,和其他的家长进行育儿经验的交流。以家长学校为主要途径的开放活动,要有计划的组织家长进行系统家教知识的讲授,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同时幼儿园也要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不仅及时解决家长的教育困惑,也请家长根据孩子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幼儿园出谋献策,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二)社区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渠道

城镇化发展的进程必然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城镇社区的出现与逐步的发展完善正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城镇社区的发展逐渐被认可,其前提需要农村社区发展的整体与全面,以及格式布局的合理性。社区中对农村家庭教育的指导还处于起步阶段,对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值得期待。但城镇社区作为幼儿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幼儿通过社区获得知识、掌握技巧、培养健康的体魄已经成为必需。社区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地服务于本区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

1.联合辖区资源,进行育儿专项指导

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指导离不开社区的扶持。社区可以充分利用本辖区的有效资源,进行育儿的专项指导。例如,可以利用辖区内的医院,邀请相关医生为家长讲解卫生保健的常识,补充家长在幼儿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也可以邀请当地的广播、电视台,录制相关的育儿采风,增补家长幼儿美育教育的知识。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果有村官大学生的社区,可以邀请为本辖区的家长讲解育儿品行和认知教育方面的知识,增加知识,拓展视野。

2.根据不同需求,开展育儿沙龙活动

城镇社区和城市社区对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同样重要。根据本辖区家庭的不同需要,城镇社区也应该定期为家长举办育儿沙龙活动。可以邀请幼儿园的园长与老师向家长介绍幼儿入园认知学习的重要性问题,幼儿良好习惯养成以及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育儿方法等问题。还可以邀请乡镇中心学校的教育教研员讲解国家对幼儿教育政策的倾斜,幼儿教育发展的价值和意义等方面的知识。提升农村幼儿家长重视育儿教育的意识,补充育儿知识的理念,从根本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的巨大影响,为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争取政府资金,完善育儿资源建设

社区的资源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城镇社区还在稳步建设中,必然会存在缺少资源的问题,尤其是教育资源。国家对农村幼儿教育给予重点的鼓励和扶持,那么城镇社区应该积极做出本辖区育儿指导教育方面的计划与预算,争取获得政府资金的支持。城镇社区需要建立教育图书馆,采买书籍要包含幼儿家长的育儿知识与经验的书籍。有条件的社区还应建立阅览室和放映室,在休闲时,可以组织家长到阅览室阅读书籍,到放映室观看科学育儿知识的视频。同时,城镇社区应该为辖区幼儿建立城镇档案,从而制定科学的育儿计划,指导父母详细记录幼儿的成长,并及时提出指导建议。

四、结论

农村幼儿教育机构要有责任地服务于家庭教育。育儿教育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形式与表面上,应该深入到生产生活具体的实践中,让农村幼儿有知识、有素养、有能力的健康的发展。总之,农村家庭教育指导要在外部机构的有效干预下,家庭内部因素的积极内化配合中,根据实际情况,利用一切有效的途径进行切实的指导,来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素质,从而实现社会全体家庭教育质量的提升。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7

关键词:三农;增加农民收入;途径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中国13亿多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可以说,没有农民的小康和富裕,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和富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繁荣,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繁荣。同时,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性途径,城乡一体化的中心问题就是解决农民问题,农民的收入问题又是农民的核心问题。所以,在十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增加农民收入仍然关系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进步;仍然是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保证,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在于农业技术创新

(一)农业技术创新的科学内涵

在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表明:“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在现代农业的建设中,农业技术创新已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持续稳定发展、最终解决农业问题的关键所在。

农业技术创新是一个不断发明新的农产品、新的农艺和新的农具设备,进行农业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或实验发展的全过程;是一个把原有生产要素转变成新的农艺和新的农产品, 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

(二)农业技术创新对农民增收的作用

邓小平同志在20 世纪80年代就曾指出:“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作用是无穷无尽的。”“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依靠尖端技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村也逐渐改变了过去贫穷落后的局面,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地改善,其中农业技术创新发挥了巨大作用。改善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要依赖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在农村中的普遍应用,不但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也不断地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农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目标就是不断的提高农作物产量,保证农民创收,促进农业发展。同时,农业技术创新和其他技术一样,其创新不是一帆风顺的,仍然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受制于农业的生物学特性。从时间上看, 农业的生物性延伸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季节性。从空间上看,农业的生物性延伸决定了农业技术创新的地域性,受地域性的制约,农业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必须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先进适用技术。受此制约,农业技术创新不能得到广泛性的推广。其次,受制于自然条件变化程度和动植物生命体自身生物规律。在自然条件变化程度较高,动植物自身生物规律变化较大的地方,将大大增加农业技术创新的成本和风险。最后,受制于农民的自身的认识程度。农民自身的传统生产观念、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和农业技术创新宣传力度等都大大影响着农业技术的创新。

受此诸多因素的制约,加之在农业技术运用的过程中,由于某些运用方式的不当和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从而导致了不少的问题:(1)盲目的注重农业发展,而忽视对环境的保护,造成环境恶化。(2)大量使用化学肥料,使土地质量下降,同时也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3)使用新的农具设备,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率,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的生产观念,造成植被的破坏,资源的浪费。

农业技术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稳定进步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关键所在。但在其运用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当的运用,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应该在不断推进农业技术创新的同时,运用一套更科学的、完善的、合理的方式进行推广,以更好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把提高农民素质和国家的投入相结合

(一)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农业大国,长期以来自然经济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观念一直禁锢了农民的思想,这导致我国的农村发展长期落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使我国农民的思想观念逐渐的发生着变化。一直以来,“三农”问题都是国家非常注重的重大问题,国家也在不断的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不断的颁布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为新农村建设而努力。然而,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较低的自身素质成为了农村发展的重大阻碍。然而,文化知识水平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也是转变农民思想观念的关键。所以,作为农业生产主体的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农业的发展和收入的增加。因此,注重对农民文化知识水平的培养,使农民转变观念,培养其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所在。

(二)加大国家投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国家也在不断的加强对“三农”的投入,克服多种困难挑战,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迎来了又一个黄金期,初步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新台阶。农民增收实现“九连快”,农村贫困人口生存和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农村民生加速改善,办了许多深得民心的大事好事,农村社会安定祥和。农业农村形势好,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效维护了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实践证明,中央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大政方针完全正确,出台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也是卓有成效的。同时,在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一次明确表态:还要不断健全农业支持保护制度,不断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

所以,在面对增加农民收入问题时,就必须要把提高农民的素质,转变农民的观念与国家的投入相结合。在加大国家投入力度的基础上,以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为根本,集中主要力量转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同时,强本固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多元投资体制,改善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在可能的情况下发挥农业银行、信用等金融机构的帮扶作用,为农民致富提供资金上的支持,为农民增收提供各种便利。

三、从实际出发,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多元文化,复员辽阔和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虽然国家在发展农业的问题上有很多优惠的政策措施,也在不断的加大投入力度,但这都是从整体上把握的。根据各地区的差异,就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发展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发展方式,某一种产业。所以必须把国家的理论政策同各地区的具体实际相联系,走一条具有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道路。

所谓特色,就是一个事物所特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特色产业就是要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型的一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具有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特色产业的本质是“我”最擅长的经济,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是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是由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所决定。特色就是质量,特色就是效益,人无我有是特色,人有我强是特色,人强我新是特色。从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一个地方经济要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就必须谋求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持久的特色竞争优势。

所以,不管是地区的农业生产如在农产品品种的选择上,还是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如发展乡镇企业,发展旅游业等,都必须从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寻求一条具有该地区优势的发展道路,才能不断的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综上所述,农民的收入问题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农业健康发展,农村稳定进步的根本,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和不断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根本。增加农民收入,关键在于不断的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加大国家的扶持力度,同时也还需不断地转变农民的观念,增加农民的自身素质,走一条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道路。同时,发展农村的途径很多,哪种方式能更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这就需要国家从宏观上,整体上对“三农”问题进行把握。同时,要把具体的政策落实到实处,奋力拼搏,锐意进取,求真务实,使我国对农民的增收途径能更有针对性,采取正确对策,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北京.2013

[2] 中国共产党十报告.北京.2012

[3]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北京.2012

[4] 邵建成.论农业技术创新的涵义、特征、行为主体及其相互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 2002,18(2):103-106

[5] 陈会英.中国农业技术创新问题研究. 农业经济问题,2002,8

[6] 傅新红.试论农业技术创新的内涵和特征.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 22(4):332-335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篇8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生态路径;社会主义新农村

[作者简介]华启和(1975―),男,江西临川人,硕士,东华理工学院政法系讲师。(江西抚州34400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关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议和思考。但是,笔者认为,针对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现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从生态的角度,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生态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容回避的问题

人们谈到污染,更多关注的是工业领域。实际上,近几年,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非常严重,有关环境事故不断出现,严重制约了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1、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制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从根本上侵蚀了农业耕作的物质基础,致使农业生产减产,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第一,农村水污染严重,水环境状况不断恶化。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日益下降,生产和生活用水受到严重污染,许多河流出现了“60年代饮水淘米,70年代洗衣灌溉,80年代水质变坏,90年代鱼虾绝代”的现象。我国农村饮用水符合农村饮水卫生准则的比例为66%,还有34%的人口饮用水达不到准则的要求。[1]水污染对农业生产的破坏非常大,可导致农业减产、减收,降低农产品质量,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

第二,耕地污染严重,土地退化和沙漠化加快。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多达2000万公顷以上,受农药和其他化学品污染的农田约6000多万公顷。[2]农膜及各种塑料制品废弃物,由于极难降解,且降解过程中还会溶出有毒物质,对耕地的污染非常大。耕地污染使其转换为财富的能力下降,加快了土地退化和沙化,削弱了土地的产出能力并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增加了后代农业生产的成本,直接损害后代人提高收入的能力。

2、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威胁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一,农民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影响。在20世纪末,农民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恶性肿瘤死亡率逐步上升,从1988年的十万分之95.02上升到2000年的十万分之112.57,提高了33.4%。况且,环境污染造成的疾病并不仅仅是恶性肿瘤,还包括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骨科病、皮肤病、胎儿畸形和死胎等等。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世界25%的疾病和死亡是由环境因素造成的,全世界每年死亡的4900万人中3/4是由于环境恶化所致,其中儿童是环境恶化的最大受害者。[3]另外,农产品农药残留现象普遍,农民食品安全受到威胁。

第二,农民的生活质量下降。据统计,1995年全国农业污染损失至少为819亿元,相当于当年5196万农民的纯收入。1993年、1995年的全国农业税分别为125.7亿元和278亿元,而环境污染造成的农业损失分别为当年度农业税的3.5倍和2.9倍,最终演变成沉重的生态负担,成为生态灾难。[4]与此同时,对于排除在医疗保障制度之外的农民来说,因环境污染致病是一个天灾人祸,且不说长期的病痛所带来的痛苦,仅仅医疗费就会使人因病返贫,因病致贫,成为沉重的经济负担。

3、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诱发农村的不稳定

第一,生态破坏导致生态移民的出现,影响农村稳定。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报告,自20世纪80年代起,腾格里沙漠先后吞噬了数万亩农田、近百个村庄,当地群众成了“生态难民”。内蒙古自治区将在未来10年内被迫生态移民20万,山西省将在未来5年内被迫生态移民40万。[5]大量的生态移民严重扰乱了农村正常秩序,也给接受移民地区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我国污染防治不公加剧了城乡之间的矛盾。我国污染防治资金几乎全部投到工业和城市,农村环保设施几乎为零,农村还有3亿多人喝不上干净的水,1.5亿亩耕地遭到污染,农民的生存权利受到严重威胁,这是一个巨大的社会不稳定的潜在因素。

第二,环境污染诱发并加剧社会矛盾。近年来,各类环境纠纷日益增多,环境问题投诉以年平均30%的速度增加,2004年达到60多万件,群众上访达8.6万批次以上,“两会”期间提交的人大建议、政协提案超过1.3万件,一些地方由环境问题引发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如2005年4月,浙江东阳市画水镇因竹溪工业区污染导致严重冲突,造成30多人受伤,数十辆汽车被砸,学校停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严重影响社会稳定。[6]

二、生态路径:破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效,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必须以生态为突破口,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态路径。

1、生态路径的价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领“三农”工作的突破口,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举措,应该充分认识到生态要素的制约性作用,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一,生态路径是解决农业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化肥农药的使用量、生产量、进口量均为世界第一,导致了严重的面源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影响了土壤、水体和大气的环境质量,对食用安全构成严重的威胁,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削弱了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我国农产品面向国际市场的最大障碍。因此,我国农业只有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才能获得持续性的发展。

第二,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村问题的有效途径。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我国农村生态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农村的发展基础受到严重的损害,这也是我国农村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我国是一个人口密度、人均资源贫乏的国家,农村人口的持续增长和耕地的梯减难以逆转,人多资源少的矛盾非常突出,对农村生态环境资源形成了巨大压力,也扩大了农村生态环境破坏的乘数效应。如果考虑到农民相对落后的粗放经营、生活方式和环保意识,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所以,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为解决农村发展问题提供坚实的基础。

第三,生态路径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农民问题最关键的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变贫困的诉求,成为农民谋求发展的最直接动力。由于受资本缺乏以及发展途径的制约,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能力较差的农民无力顾及对生态环境污染控制,走上资源消耗型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实际上是掠夺式发展,以非持续的方式残暴地从环境中索取的发展,从而直接造成土地退还和沙化、森林破坏、河流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因此,走生态化的道路,选择生态路径,能够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让“生态”为农民发家致富创造机会。

农村生态环境的危机昭示了生态要素的重要性,选择生态路径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历史的必然。正如有些学者指出:“有远见的政治家已认识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问题,比解决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政党与政党之间的矛盾问题更为根本。”

2、生态路径的选择

当前,新农村的建设需要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指导。如何在生态化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路径为突破口,全面、立体探索农村生态化发展的模式,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学、生态经济学规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农业。生态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同其资源、环境及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强调因地、因时,以便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力,适应最佳生态环境,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因此,发展生态农业就是要通过实施高产稳产基本农田建设、庭院生态经济开发、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等工程的推广适用,逐步实现农业结构合理化,技术生态化,过程清洁化,产品无害化的目标。当前,主要是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生态农业旅游,把它们的发展都纳入到生态的轨道上来。

第二,加大政府投入,制定生态法规。

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公正和公平问题。在我国环保工作中明显存在着重城轻乡的现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从一开始就把投入重点放在大城市,投入结构放在大工业和大工程上,农村成了被遗忘的角落。但是,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村环境状况决定着全国的环境状况,并对能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城乡环保投入平等。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农村生环境保护的投入,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基础实施和医疗卫生事业。

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还要加强生态法规的建设。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必须走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近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订了一系列涉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但从目前的环境现状看,应该尽快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税法》等绿色税法,开征环境税和生态补偿税。环境税既可调节人们的经济行为、减少污染,又可以为国家公共财政筹集资金,从而扶持农村的环境保护事业;生态补偿税是指自然资源使用人或生态受益人在合法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所有人或对生态保护付出代价者支付相应费用的税收制度,这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解决好农村问题。

第三,提高人的素质,培育生态农民。

我们现在很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还缺乏生态环境和生态消费方面的知识,需要加强生态道德的教育。我们要把生态道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内容之一,逐步落实到教育体系和教育计划之中,落实到地区的社会发展计划之中。特别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绿色生态教育,新闻媒体要把环境保护作为宣传重点,强化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使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成为农民的自觉行为。[7]

当前,关键是要引导建立农村民间环保组织,以保证农民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中的话语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农村民间环保组织的发展和参与不仅可以约束、监督企业和政府,而且还可以将社情民意全面真实地反馈给政府,便于真正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这种农村民间组织还可以通过农民的参与,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解决好农民问题。

农村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质量,关系到新农村的建设,关系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选择生态路径,就是选择一条绿色的道路来建设新农村,这在新农村的建设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李锦顺.城乡社会断裂和农村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生态经济,2005,(1).

[2]李佩.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 [J].生态经济,2005,(1).

[5][6]陆新元.农村环境保护与“三农”问题[J].环境保护,2005,(9).

上一篇:妇女保健专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对文明的理解演讲稿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