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9 17:22:31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1

[关键词] 医院档案; 管理; 信息化; 历史发展; 阶段; 特点

[中图分类号] TP3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13- 0075- 03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各项工作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查考价值的不同形式和载体的历史记录,具有记录社会历史的功能[1]。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快速发展,医院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医院档案的历史发展,了解其构成、特点及功能,将有助于医院管理水平的提高。

1 医院档案管理的历史发展

医院档案伴随医院发展的历史进程,由最初单一的文书档案,发展到具有各种门类和载体的综合档案。医院档案管理工作大致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

1.1 部门文书材料立卷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初至60年代末。这一时期,是医院各职能部门文书立卷时期,文书部门在工作中形成各种文件材料,经工作人员的简单鉴别,将其中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分类、整理并分门别类地保存下来,即是部门文书立卷。这一时期档案材料的保存利用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档案管理处于“无政府”状态。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开始规范地保存病历档案。

1956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家档案工作的决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提出档案是“国家的历史财富”的科学观念。各医院积极贯彻执行《决定》精神,推行和完善文书处理部门立卷归档制度,收集、整理历史档案和清理机关积存档案。

1.2 机关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

第二阶段为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这一时期,大、中型医院开始建立机关档案室,将各职能部门主要是文书处理部门保存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管理有了“家”——机关档案室。20世纪70年代主要集中统一保管文书档案和会计档案,到了80年代初,增加了科技档案。机关档案室隶属于行政办公室领导,在业务上受上级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的领导、监督和检查。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实行全宗管理;二是开始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如编撰《全宗介绍》、《大事记》、《组织沿革》等;三是档案管理工作得到重视,软硬件投入加大;四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得到落实;五是档案库房管理得到加强。

1.3 综合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

第三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末。这一时期,各大中型医院相继建立了综合档案室,对医院各门类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部分档案分室保存,档案管理实现了“家族式”管理。1988年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颁布实施,使档案管理有法可依。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一是加强对综合档案室的领导,统一组织协调,制定了档案管理的职责、制度和办法;二是实行档案集中管理,编制统一的分类大纲;三是开展档案管理升级达标工作,档案管理不断规范化科学化;四是档案的利用及编研工作得到重视。

1.4 信息化管理档案阶段

第四阶段为信息化管理档案阶段,这一时期的档案管理的显著特征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管理档案,最大限度地实现档案的信息共享,提高档案的收集率和利用价值。进入21世纪,随着信息技术在医院管理及医疗活动中的应用,医院进入信息化时代,医院档案管理也随之进入信息化时代,充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档案信息进行系统集成、有序分类和数字化开发应用,对档案的鉴定分类、编目、排序、检索、 归档、保存等进行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最终实现“无纸化”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大致包括4个方面:一是数据资料信息化;二是工作流程信息化;三是档案检索利用信息化;四是培养档案信息化人才。

2 医院档案的构成及功能

医院档案根据其功能与作用可分为以下10个种类。

2.1 病历档案

病历档案简称病案,又称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对病人疾病诊断治疗过程形成的文字、符号、图表、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它客观地、完整地、连续地记录了病人的病情变化及诊疗经过,是经医务工作人员及医疗信息管理人员收集、整理、加工后形成的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真实性的诊疗记录,是临床科学诊断治疗、教学、研究的基础资料。病历档案在医院档案中占有重要地位。

2.2 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是医院在行政管理事务活动中产生的,由通用文书转化而来的那一部分档案。包括命令、指示、决定、布告、请示、报告、批复、通知、信函、简报、会议记录、计划和总结等。医院文书档案可以反映出上级机关及医院在此阶段对工作中某一特定问题提出的意见和解决方案,是确凿的原始材料和历史证件,它是查考、争辩、研究和处理问题的依据。

2.3 科研档案

科研档案是指医院在科学研究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应当归档的并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由于医院科研档案保存的资料大多是原本、原稿,它真实地记录、储存各项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计划任务书,技术总结报告、合同书、课题项目评审意见书、评审报告、实验记录、经费使用等有关科研活动的全过程,是医院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4 人事档案

人事档案记载了医院员工学习培训、工作调动、职务任免、考察培训、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科学研究等内容,是医院每位职工个人经历的真实记载,是其社会历史面貌的体现。全面、系统、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资料能确保医院在人才培养、职称晋升、干部聘用等方面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2.5 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每一台医疗设备从购置论证、采购、运行、维修维护直至报废全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片、声像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材料,主要包括设备购进档案和设备维修档案,是设备维护、更新的重要依据。

2.6 会计档案

会计档案是医院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原始材料。真实、完整的会计档案是参与、反映、监督医院运作的重要信息资源,对医院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持、保证和促进作用。同时,完整、真实的会计档案也是维护当事人及医院正当权益的凭证,是潜在法律意义的有效证据。

2.7 基建档案

基建档案是医院在基础建设的各项活动中积累起来的、包括投资计划、预算、决算、设计、建设、维护等内容的各类文字、图表资料[2]。它真实地反映了医院各种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客观地反映了建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线等基本建设工程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维护、检修活动等各方面的情况,为医院的规划、管理提供重要的历史发展依据,是医院扩建、维护、改造的重要依据。

2.8 声像档案

声像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以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生动、翔实地记录了医院不用历史发展时期的重大活动、重要事件等,是医院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历史依据,是医院文化建设的“见证人”,是医院宝贵的文化财富。

2.9 专题档案

专题档案是由医院在某一特定时期、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精心策划开展的专题活动中的文字、图片、声像等材料形成的,如抗击“非典”专题、创“三级甲等”医院专题、“三好一满意”活动专题、院庆专题等。开展各类专题活动,借助媒体的作用,对打造医院品牌文化,传播医院的品牌内涵有良好效应。

2.10 实物档案

实物档案是医院在医疗、教学、科研和其他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实物为载体形成的档案,是医院在从事各项活动中获得的以物质实体为载体的物品档案。它具有真实性、原始性、直观性和生动性等特点,对反映医院发展史、荣誉史,展示医院形象、研究医院文化具有很好的凭证作用,是医院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医院档案的主要特点

3.1 建档历史长

我国医院的建立一般为4类情况。一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基督教会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竞相派遣传教士入华传道,并兴办了大、中、小不同类型的教会医院[3],在新中国成立后收为国有,被改造为人民医院。二是红十字会举办的红十字医院,1904年中国人建立了红十字组织——上海万国红十字会,红十字总会和全国各地的分会均设立了红十字医院[4]。三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根据区域设置创办的县、市(地)、省级医院及大型企业医院,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医院网络。四是改革开放后,国外资本和民营资本进入医疗领域,建立了部分合资、外资、民营医院等。从医院的设立情况看,绝大多数医院是新中国建国初期建立的,距今有数十年的历史;部分大中城市的大中型医院是由教会医院改造而来的,有上百年的历史。档案是随医院的建立而产生的,因此,医院档案管理历史长。

3.2 门类丰富载体多

公立医院是国家创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又是与医疗技术、为病人服务密不可分的医疗服务机构。因此,医院的档案类别不仅有文书档案、人事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等一般事业单位有的档案,还有大量的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科研档案、设备档案等。从载体上分,有纸质档案、胶片档案、玻片档案、音像磁盘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等。医院的档案无论门类还是载体都非常丰富。

3.3 档案数量大

医院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收集、保存了大量的档案。一是按照事业单位综合档案管理的要求,较为完整地保存了文书档案、人事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等。二是从医疗活动及医疗服务的要求角度,保存了较为完整的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等,县级及以上医院基本上都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建院以来的病历档案,特别是新中国建国以来的病历档案。如协和医院自1921年建院至今,仅患者的病历档案就保存了300万册。

3.4 档案形成的周期长,关联性强

医院的科研档案、病历档案、胶片档案等,其形成过程较长,病历档案、胶片档案之间的关联性强。如一项科研课题,从立项开始收集资料,建立档案,到课题研究、结题、鉴定、申请评奖,整个过程少则2~3年,多则5~8年,甚至更长,科研档案要待课题完全结束后才能归档立卷,因此档案形成的周期与课题研究周期相关。又如病历档案,患者每一次到医院检查治疗形成一份档案,历次检查治疗的相关档案才是一份能完整反映病人检查治疗及身体变化情况的、有充分利用价值的病历档案,涉及病人诊断治疗的档案之间关联性强。

3.5 收集完整保管好

早在1928年,美国就已成立了病案协会,对当时所有的病案进行汇总、跟踪、分析[3]。我国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病历档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确保各类档案的收集保管完整。在医院,病历档案是医务人员诊断、治疗和护理病人医疗活动信息的重要载体,每一所医院从建院开始就注意收集和保管档案资料。如北京协和医院一直将收集整理保管好病历档案作为医院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无论多么艰苦的年代,他们都始终不渝地做好病案收集保管工作,一直将病案视为该院的“三件宝”之一,在该院能够查阅到包括孙中山在内的中外名人病案。

3.6 涉及面广利用好

医院档案是在医院管理、医院建设发展、医疗服务等过程中形成的,不仅涉及医院的各项工作,更涉及其广大的服务对象。医院档案为医院建设发展服务,为医学科学服务,为病人群众服务,为员工服务。医院档案为医院编研年鉴、编辑院史等提供了翔实的材料,是医院文化建设基石。在医院的病历中,还有一些记载世界首例、中国首例、医院首例的疑难重症病例及罕见病例的病案,如协和医院的病历中,有国内第一例贲门癌切除术、第一例全肺切除术等,它们具有医学、文化、历史等多重价值,堪称“活着的历史”。据不完全统计,一所三级医院每年仅病历档案就为病人提供上万次的查阅及复印服务,其全部住院病历提供给医疗质量管理部门检查、评审,为医务人员提供上万次的病历用于病案分析、疗效分析、经验总结、病史跟踪等。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已进入信息化管理阶段。信息化档案管理阶段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设备,提高档案收集、整理、利用水平,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使档案管理走向信息化、现代化。但各个医院信息化档案管理现状不容乐观,医院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是在档案管理格局方面,许多医院还停留在综合档案室管理档案阶段。医院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科研、会计、音像档案等,而人事档案、病历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分属不同业务部门管理,不符合集中统一管理原则,不利于档案的保管和利用。二是在档案立卷、装订、检索等方面,仍然依靠手工操作,不仅程序繁琐,劳动量大,而且案卷质量因人而异,检索速度慢,查准率低。三是在档案保管方面,记载医院发展的档案资料在不断地产生,要全面完整地收集整理并保存好这些资料,需要改善档案库房设施设备,提高管理水平。四是档案服务仍然处于封闭状态,局限于利用者上门查阅档案的被动服务方式,不能主动发挥档案信息资源在服务群众、服务医教研的作用。

回顾档案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要全面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第一,必须理顺医院档案管理体制并建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设立一个独立面向医院整个组织的档案信息管理做到部门。第二,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同时,推进医院档案信息化进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第三,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硬件平台和网络平台的建设。第四,要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人才队伍建设,为档案息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主要参考文献

[1] 李倩. 解析历史联系学说下的档案定义[J]. 兰台世界:中旬,2011(9).

[2] 林宵,陈晖. 浅议医院综合档案门类与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2).

[3] 周典恩. 近代福建基督教教会医院述略[J].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 (1).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2

方案构思:人文、现代

*以人为本,注重生态

医院的设计方案中,不仅关注为患者提供优良的医疗环境,还考虑为医务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方案结合当地地域特点,在适当密集布置建筑群的同时,充分考虑利用自然通风与采光,门急诊、医技、住院楼组合围成多个内庭院。住院部具有良好规划与朝向,大部分病房朝南布置,护理单元各层留有开放式的室内活动场所,使患者有舒适的交流空间。门急诊、医技楼各单元通透的庭院景观体现了现代绿色生态建筑概念,为逐步建设成花园式医院创造了条件。

*科学合理,技术先进

在新建筑物内设计医院主街,使医院内门急诊部、医技科室、住院部、后勤保障部门分区明确。各有关部门布局合理,联系方便。

多通道式的影像放射科、生物洁污层流手术室、智能化综合布线、楼宇自动化、供应中心专用电梯系统等新概念、新技术的应用全面体现了现代医院的设计理念。

*安全卫生,经济高效

在分析人流物流的基础上。从整体到局部都做到洁污严格分区与分流,互不交叉混离,有效降低与控制院内交叉感染。

现代医疗设施运营成本较高,设计方案力求使医院内部交通短捷,工程布线合理,为日后降低日常运营成本创造条件。

*造型新颖,形态别致

方案外观努力体现端庄大方及现代化医疗亲切的个性。同时融入地域特色及蒙医文化,在简约现代的建筑风格中,在细部处理上增加蒙古族吉祥健康的图形文化。新建医院将成为和林格尔县富有现代建筑个性和优美庭院环境的崭新城市形态。

风格造型:民族、个性

*运用抽象化的民族符号

现代建筑风格,简洁明快,经济适用,庄重大方。以抽象化的民族符号,引发人们对蒙古族文化及蒙医科学的联想。

特别是门诊医技楼,水平舒展,通透流畅,似枝干,似哈达,隐喻蒙中医学文化在历史长河中源远流长。

*突出亲切自然的个性

造型力求轻盈端庄,不追求豪华装饰,方案设计在体现功能内涵基础上,利用功能布局体型,刻画出医院亲切自然的个性。尤其是住院楼,以核心筒为中心,两翼舒展,有分有合,高低错落。整个建筑大气庄重,又不乏亲切自然。

功能布局:明确、延展

规划布局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合理利用基地与周边道路的高差,建筑顺应城市道路排列。

*分区明确,洁污分流

住院、急诊、医技、门诊、蒙医治疗等区域相对独立又联系紧密。各区之间以庭院连接,既解决采光又创造绿色宜人的室内外景观环境。

门诊部、急诊部出入口设于基地西侧;住院部出入口设于基地南侧;医护人员出入口设于规划的东北侧道路;污物出入口设于基地东南侧;另外在基地东南部设置传染门诊入口。

院区由北至南依次布置: 蒙中医、儿童门诊――普通门诊――医技急诊部――住院部。

*门厅高大舒适,医疗主街顺畅通达

门诊部、急诊部、医技部以医疗主街组织和联系,沿主街设电梯厅,形成竖向交通枢纽。主街上设计室内绿化及休息座椅,营造轻松活跃的休闲空间。

*门诊科室模块式布局,尽端式延展

各门诊科室分区明确,以主街连接,模块化布局,方便患者快速进入所在病区。

各科室尽端式布局,明确医护及患者通道,也为后续发展留有余地。

*放射科采用多通道式布局

患者使用的通道区域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域分开。在保证改善患者候诊环境条件下,改进了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高效率。

结构设计:科学、合理

工程的结构设计中,病房楼和门诊医技楼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楼板全部现浇。病房楼基础采用筏板基础,门诊医技楼采用独立基础。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建筑抗震烈度为7,设防类别为特殊设防类。并设一条防震缝,将病房楼和医技楼分解为相对规则的平面形状,每幢建筑两方向尺度均不超过规范限制的伸缩缝最大的间距。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3

关键词:医院;档案管理;管理制度;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R1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医院档案现代化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医院的档案管理,其内容主要是包括会议文件、病历文件以及财务报表等信息文件。档案管理主要是将这些档案信息采用统一的分类、管理和存放,从而便于日后取阅和查询。档案管理是十分繁琐的行政管理工作,也为医院各部门工作的开展提供参与信息和依据,特别是病历档案的管理,起到支撑医疗活动正常进行和完成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医院开始引入信息化管理的手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数字化的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对于各类档案信息的快捷、高效的查询和检索。

医院档案管理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能够正确的综合信息、统计和分析。医院的医疗信息一般分为效率管理指标和质量管理指标。效率指标主要有患者的流动状况、床位的周转以及诊断情况等。这些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特定时间内医院收治的实际状况、床位使用情况等,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然后便于领导根据这些信息做出一些应对调整的措施。

其次病例档案信息是教学、科研、总结以及提高医疗服务的最好资料。病历档案作为病人在医院住院期间全部的检查治疗过程的真实的记录,不仅是科研教学最为原始的信息和资料,也可以为医疗效果和质量的控制提供有用的依据,并且也直接的反映着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

二、医院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信息内容陈旧。

医院档案信息由收集到存储,最后通过社会加以反馈,其内容决定着医院档案的质量优劣。现在医院档案信息内容陈旧,不注重更新,不注重开发利用及搜集新内容、新课题,使医院档案在社会上的评价大大降低。

(二)档案编研工作跟不上形势。

现有专题汇编资料基本上源于医院内部的信息,多为一些原始资料、统计数据和基本事实的简单罗列堆砌,不仅外部信息少,跟不上形势发展要求,且由于平时缺乏主动积累、主动服务和超前意识,编研工作缺乏时效性,往往到需要用时才开始着手编制,因此编研成果普遍利用效率低下。

(三)医院档案管理疏漏现象严重。

医院档案管理存在某些疏漏,没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没有规范的管理机制,滥用医院档案,造成医院档案被错误利用,使医院档案管理陷于某种困境。

(四)医院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发展滞后。

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档案从业人员的想象,也给档案管理人员的科学化、高效化管理带来了极大便利。如何在信息现代化时代利用好信息技术为现代化档案管理服务,是摆在目前医院档案管理人员面前的难题。

三、医院档案管理的对策及发展趋势

(一)建立健全医院档案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如档案收集和归档制度,档案利用、保管等制度,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并将这些制度和规定纳入医院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之中。由于医院档案工作具有其内容繁多复杂、部门众多而又分散、专业性技术性强、档案保管要求及机密程度高低差异悬殊等特点,因此,应建立符合医院实际情况的档案管理制度,并在工作中不断加以完善。

其中,建立和健全档案收集制度尤为重要。从医院整体角度看,医院临床医技各科室、医院行政管理及后勤等各部门、医院各级领导、各科室干部和医护技术人员,都会形成文件材料档案,材料形成的这种分散性往往会影响档案的收集工作。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健全有效的档案收集制度,在提高医院全员档案意识、积极配合档案部门工作主动归档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档案材料的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遗漏丢失,及时查找补救,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性。

(二)重视档案的开发利用。

档案的价值只有通过不断开发才能发现,这就需要档案工作者充分利用档案信息,及时编出较深层次的编研材料。

把编研工作列入重要工作。首先把编研工作列入医院工作计划,不仅要落实档案信息开发的专题汇编数据,检查编研成果的利用情况和利用效果,作为考核档案管理水平、开发利用成效的主要表现。其次是医院的分管领导要重视和支持本部门档案编研工作,把编研工作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单位的一项工作抓好,真正落到实处,确实克服编研工作只是档案人员个人行为的倾向。最后,医院档案室在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时,必须结合医院的发展规划及当前的工作重点,全面衡量、多方论证、认真筛选,制定一个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档案编研、信息开发计划及各时期的编研规划。

档案人员要提高自身素质,积极主动做好编研工作。要有主动参与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以主人翁姿态主动参与和服务于医院各项活动,使档案编研工作与医院医学科研、经济建设、管理工作结合得更加紧密。要不断提高创新意识,增强对新生事物的敏感度和接受力,及时捕捉有利于医院发展的选材信息。要提高效益意识,想方设法缩短编研工作的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差,使医院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三)加强医院的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建设。

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建设可以说是医院现代化信息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所以,医院的领导层应对医院基础设施以及信息化的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尽可能的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来增加医院在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的有效的投入。因此,医院要不断加强对硬件环境、软件系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为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建设创造有利的条件和环境

(四)加强档案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

要使档案工作能够主动发挥作用,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服务于医院的建设发展,档案管理人员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医院应当定期组织档案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的培训,不断增强档案人员的综合能力,从而适应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的需要。

1.加强对档案业务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巩固档案管理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技能和信息技术手段;2.从医院的实际出发,注重全院科室和人员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熟悉医院档案材料的形成流程和医院档案材料的特点,不断拓展医院档案的服务效能,提高档案工作的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韩金艳.如何做好医院档案管理工作[J]. 兰台内外. 2008(05)

[2]位世玲. 新时期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科技信息. 2011(22)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4

【关键词】 基层医院;档案管理;规范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21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15-02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工作活动中形式的公文、电报、薄册、图表、书信、日记、录音、录像、盘片等各种门类和各种载体档案,它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这一信息资源的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

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医院档案是医院的宝贵财富。加强对这一信息资源的规范化管理,对医院领导决策科学化和医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档案规范化,是指在档案工作领域内由档案事业主管机关,或会同标准化主管机关以及各有关部门共同协商对档案工作的管理、原则则、方法、质量、概念、设施等,制订出科学的、统一的规则和技术规范.并予以贯彻执行而修订的全部过程,就是要使档案工作规范化、统一化,以获得最佳的工作秩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县级医院及县以下乡镇卫生院的人事档案由县卫生局档案室统一管理,其他档案由各单位自行管理。医院的档案材料主要有两大方面:一是病历档案,由专门的病案统计机构负责编录、回收、质量检查、整理、装订、登记、归档、保管和调阅工作;二是文书档案、会计档案、基建档案、设备档案、声像档案等,由医院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保管。目前,我国许多基层医院受职能特殊性的限制和不同种类档案作用特点的表现形式的影响,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可能存在以下的某些问题。

1 基层医院在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各相关部门没有统一的管理制度,没有制订档案室工作职责和查阅制度,没有明确档案工作人员职责,没有严格执行归档程序和查阅程序,更缺乏依法管理档案的理念。

首先,档案管理格局混乱,管理职能不明确。基层医院档案一般由设在行政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医院行业管理的要求,综合档案室一般只管理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和部分实物档案、音像档案等,而医疗文书档案、X线胶片档案、病理切片档案、各种检查影像图文档案等分属各个业务部门管理,在一个单位内形成多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

其次,对医院档案内容界定不清,管理范围不明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档案的内涵和外延都在发生变化。

1.2 档案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就目前的状况来看,从县到乡镇各卫生院都没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大部分是所在单位办公室的内勤兼任档案员。有的乡镇卫生院由会计兼任档案员,有的由通讯员兼任,有的由工会人员兼任,他们平时负责的工作项目较多,用于档案工作的时间和精力有限,表现为档案专业人员较少,专业知识老化,知识面较窄,知识结构不合理,学历普遍偏低,现代科学知识贫乏,外语水平不高,高层次的档案专业人才较少,这些情况已不适应新形式下的档案事业发展。

随着医院档案事业的规模日益扩大,档案数量日益增多,档案内容日益丰富,档案信息载体日益多样,档案管理手段日益先进,对档案专业人才的素质建设提出愈来愈高的要求。在医院人才培养中,一般来说重视医疗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和继续教育,而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和继续教育没有纳人计划和要求,许多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停留在传统的经验上,思想观念和管理水平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

1.3 档案管理设备陈旧 在医院近期和远期规划中,一般对医院规模、医疗设备、技术水平、人员结构等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规划。而对档案管理、档案设备投人等考虑较少或完全未纳人规划中,造成档案管理水平不能与医疗业务同步发展。在基层医院,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管理档案的较少,基本还停留在手工收集、检索阶段,信息量小,不利于档案的收集、利用和开发。

2 推进基层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化

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要进一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需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推动医院日常工作的开展和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下面笔者就如何加强基层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简述几点体会。

2.1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规章制度 在认真贯彻《档案法》的基础上,医院把上级的有关规定、标准,作为工作的依据,根据档案目标管理的需要,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定出具体规定,重新制定出全院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的《实施细则》,明确职责,完善档案管理的归档、保管、利用、鉴定、销毁、保密、库房管理制度,使档案工作各环节的运行有章可循,这是使档案得以规范化管理的根本所在。

首先,规范医院档案传递程序。医院档案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档案材料的构成和形式不同于其他档案。它包括党政群、个人、设备、财务、基建、特殊病案等多种类型。

其次,严格医院档案编研工作。医院档案的收集与编研是相辅相成的,只收集不编研就会形成杂乱无章的材料堆,用时非常麻烦。

再次,建立档案工作网络。医院档案管理网络组织建设是开展档案管理工作的保证。

2.2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队伍的素质 其一,强化全员的档案意识。医院档案管理与医疗、教学、科研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互为依存,不可分割。加强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提高领导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医院档案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单位档案人员要争取领导重视,明确主导思想,建立健全符合医院实际的档案管理机构和规章制度,实行集中管理,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医院整体管理系统之中。将档案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将档案收集,档案材料规范化、及时性等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升职、晋级、评优、评先等条件之一,以提高归档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档案人员也要熟悉医院档案材料的运行规律,掌握各种线索,循序渐进,广泛收集,为医院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做好前期基础工作。

其二,建设优秀的档案管理队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档案管理水平。

2.3 实现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高科技的发展,也使基层医院档案增添新的内涵。一方面,医院档案门类较多,尤其较繁忙的医疗业务活动,须保留大量的业务归档材料,如病案、影像资料,全部以传统的方法贮存,将占用很大的库房。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也使档案载体更加丰富多样。因而因

此必须实行档案管理现代化,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检索系统,实施档案业务的动态管理。利用计算机使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在档案管理的日常工作方向实行微机操作,按照规定标准配备档案管理设备和办公用具,如:档案办公室、阅览室、标准档案库房、铁皮档案柜、计算机、扫描仪、装订机、缝纫机、空调机、照相机等。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5

1总规划确立后的分期规划细化

在总规划确立后即应对新院科室、基建、设备、信息、人员、资金等资源配置做分期规划细化。其中医院科室规划细化包括一二三期应分别设置哪些门诊科室、医技检查科室、手术单元、ICU单元、教学单元用房、后勤辅助科室;一期科室设置如何保证医院投入使用后基本运营。基建部分应考虑各期建筑用地分块;一期建设完成后扩展二三期如何衔接;电力、雨污水处理容量一次性建设到位还是分期;总体道路与管网预留二三期位置及容量;各建筑布局位置的相对远近与交通联系是否便捷;整体停车位预留及扩展;基础形式及地下室建筑相连的可行性等。信息化布局则应考虑新院与总院间影像及检查资源共享建设;信息化机房扩充需求及可能性等。人力方面应考虑新院建设期人力资源培养与储备;本部人员分流至新院规划等;设备部分应考虑一期建设完成后设备配备的必要性与档次;资金部分则应对建设期资金来源与本部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评估;以及总院与分院就诊检查时就诊卡内金额结算问题做出计划等。

2项目建设实施过程

2.1医院建筑设计关于医院建设设计已有诸多国家规范及诸多前贤做出多方面的探讨,但仍有很多医院建筑工程经常面临这样的情况:许多单位仅在设计招标中简单选定设计单位并放手设计单位按常规思路进行建筑设计,忽略了业主自身对于医疗工艺设计的主导作用。在建筑设计施工图完成及实施过程中又任意改变思路进行修改。临时改变设计初衷,随意调整前期规划,或在建成后再改变建筑功能,不仅造成投资和工期上的浪费,也影响着医院的整体医疗和经营活动,这一切,都是不重视在前期规划中结合医疗工艺设计的结果。笔者建议在医院自身宏观思路的前提下聘请国内外的一些知名医院管理公司为其进行系统的医疗工艺设计,从而使医院的建筑符合医院的定位、战略和功能的实施。

2.2资金管理医院建设投资主要来源为财政投资、单位自筹资金(自营收入)和社会投资等。省立金山新院建设过程中政府投入微薄,主要依靠总院经营收入投资建设,因此经费的筹措、管理以及总院的可持续发展都是医院的重要财务课题。首先,要结合资金收支情况和建设规划编制《建设工程投资计划表》,其次,根据已有资金情况安排具体资金计划,落实每个阶段的资金,充分做好工程计划及年度预算,设立基建专项户头,严格依照政府概预算指标及医院总体年度预算规划控制项目投资,切不可盲目提高档次。

2.3工程的实施管理工程实施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工程建设虽有了初步的建设规划和方案,还必须有详尽的实施计划,包括施工图纸的设计;招投标管理;建设合同与施工阶段的管理;完工后期的管理等。

2.3.1施工图纸的设计施工图的设计是建设工程的灵魂及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本案图纸设计阶段重点考虑的是方案可持续性发展及限额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业主与设计单位反复就一二三期建筑布局及衔接模式进行了论证及思考,确立了以医技检查科室为中轴线纵深发展的设计思路,并对材料选型、结构布局等方案反复探讨,在大体量裙楼空间中运用了多个采光天井,即节约了大量强制照明,又优化了景观。同时在材料选型中大量运用了一些造价适中但符合国家节能规范的新型材料,使工程投资得到控制的同时又保证了整体的美观和谐。同时由于医院设计专业的复杂性,还需要注重不同特点区域设计的特殊性及协调各专业设计之间的交叉,如二次装修方案与原水暖电工程之间吊顶上管线、灯具布局的交叉;医疗气体治疗带与墙面装饰的色调一致,医疗不同区域色彩的选择;医护人员工作区域与病人活动区域的分隔;不同检查科室对于季节采暖的不同需求;整体中央空调控制与部分有独立冷暖需求的科室空调系统的独立控制区分;动力系统的多回路切换等;只有不断细化设计才能避免后期施工阶段的不断修改,达到优化的目的。

2.3.2施工阶段管理及工程后期管理此阶段是建筑实体形成的阶段,重点加强工程建设的管理、监督、控制,减少设计的变更,应严格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设计要求确保材料、设施采购质量,同时在过程中除按国家规定由监理及业主对进度付款进行把关外,本案还引入国家认证的造价单位对过程造价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确保了整体建设工程造价受控。

2.3.3工程后期管理(1)施工质量验收:按照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图纸和建设合同要求,对已完工的各建筑模块装饰、水电、设施等进行验收以及试运转。(2)竣工决算审计:依照前期编制概预算及招标确定的清单、现场签证及中间审计资料等严格把关审核。并做财务决算及运营指标分析表。(3)资料整理和归档:严格按照国家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要求,及时对基建工程项目活动中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及声像载体材料等进行收集、集中、整理、分类归档,它既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和记录,又是今后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据。

2.3.4附属功能完善在基建建设过程中还应按照验收竣工时间提前安排相应附属功能的跟进实施,如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设计;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的政府许可、采购及基建就位配合;医院停车系统的管理等。

3结束语

一座新医院的建设牵涉面极广,需要统筹和规划的内容之多是需要医院决策层及各部门通力合作和不断总结改进的,本文作者根据从业经验从规划和基建的角度作了部分阐述,仅供同仁参考。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6

[关键词]现代医院 总体规划 研究

引言

最近几年来,在医院建设中总体规划工作得到了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医院及设计单位的普遍重视,编制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方案已成为大多数医院建设中必须要完成的首要工作,这对于医院总体协调,科学发展,避免盲目建设和“见缝插针”式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但由于对总体规划出发点、重点的不同理解也使得一些医院,特别是老医院在总体规划编制或实施过程中碰到一些难题,如何合理地确定规划建设目标 保证总体规划方案先进性与可实施性的高度统一,是医院管理者与设计者必须反复研究和思考的问题,有必要将医院总体规划的概念适当的延伸,从社会、国家更大范围内进行探讨,从而进一步确立规划更加严谨与科学。

一 总体规划的出发点

规划是指较全面或长远计划(《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对城市总体规划是这样定义的:对一定时期内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发展规模、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和实施措施。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规划是通过一定技术、经济手段来实现某一区域或行业发展的具有一定时效性和法规,性质的计划和措施。在中国。医院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发展必然与城市总体发展相互协调。

二 老医院建设发展的上、中、下策

医疗技术、设备的迅速发展,以及医疗服务模式的变化都对医院建筑本身带来不同程度影响,使其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这也是人们将医院称为“永不停止的工程”的原因。所有的医院在建成投入使用之日起,就开始面临不断改造、扩建的问题。因此在没有总体规划和资金捉襟见肘的情况下,就出现了“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形成了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杂乱无章的院区布局,使其发展面临两难的境地。结合目前国内老医院普遍面临的用地狭小,拥挤,院前交通拥堵、杂乱的实际情况,从理想状态分析,这些老医院的发展有上、中、下三种对策可以选择:

1 上策一易地重建

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建筑密度的急剧增加、使得原本比较舒适医院环境日益恶劣,同时就诊人数的激增和周边交通状况的恶化,使得众多医院成为城市交通的堵点,在原地继续建设发展无疑是对自身和城市状况的雪上加霜。重新征地,将医院整体搬迁,或大部分搬迁,将为医院发展重新打开了一个新的天地,为医疗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了一个新的舞台。

2 中策一原地征地扩建

征用与现有用地毗邻的用地,使医院的发展成为可能,这也医院建设发展的一种策略。适当的扩大医院用地规模,并与现有院区连接为一体,有利于改善医院内的功能布局、环境质量,同时在建设期间较容易控制建设对医疗服务工作的影响范围。

3 下策一原地改扩建

这是目前国内大多数医院发展建设的主要方式,在一个比较狭小的用地内闪转腾挪,既要满足医疗事业发展的需要 同时还要保证正常的医疗服务不受影响,另外还需要兼顾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这是建筑师可以一层身手的方式,同时在某种角度看,也是一种只能治标的方式,由于土地规模有限,过度的发展势必造成土地开发强度过高,一方面给城市带来更大的压力,同时医院自身的环境也不会得到较好的改善。

三 总体规划面临的几个重要问题

正如通常所说,医疗建筑作为功能最为复杂的一类民用建筑,合理的功能关系是其在无论总体规划还是单体设计中均应给予首要关注的重点,这已得到医院建设者和设计者的普遍认同,不过在总体规划有一些问题同样十分重要,不容忽视:

1 与周边城市环境的关系

作为城市重要的功能节点,医院对城市整体的交通、景观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在医院总体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环境方面的要求,具体在满足城市规划条件的同时。应重视院外交通的合理组织,避免加大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也有利于医院自身交通的合理组织。

2 对现有建筑的利用

“不破不立”,是老医院总体规划的一个基本原则,只有拆除部分破旧的危房,才能保证新的项目得以建设,或是环境得以改善。但应对现有建筑情况进行充分的论证,充分认识到各建筑在医院总体布局中所处的位置和所发挥的作用 影响医院总体功能关系,限制医院发展的建筑应拆除。但对那些建筑质量较好,内部功能布局较为合理的建筑,应充分研究保留的可能性,这不但可以减少建设对医院总体工作的影响,同时更重要的是,在目前国家总体并不富裕,各医院建设资金往往有限的情况下,也是节约资金。提高建设效率的有效手段,应该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具体体现。

3 地下空间的充分利用

狭小的用地与医院对建筑规模较大的需求之间的矛盾是许多医院在总体规划中首先要面临的难题,土地不可再生的特性,使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宝贵,也越来越成为限制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

4 后勤保障系统的规划

如果把医院看作一个有生命的有机体,那么后勤保障系统无疑就是血管和心脏,正是后勤系统的有利保障,才使医院总体高效的运行,而在总体规划当中,后勤系统的规划往往又容易被忽略,使总体规划在实施过程陷于被动。

5 建筑文物的保护与医院文化

总的来看现代医院在中国的历史并不长,不到两百年的历史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不少国内外著名的医院和一些著名医院建筑。

6 投资方面的考虑

一个合理先进的总体规划方案的实施,必然需要有资金的保证,尽管可以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但没有必要资金投入,总体规划方案将只能成为“水中 月,镜中花”了。

结语

医院的总体规划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系统科学,在强调医院发展、建设,重视医院功能规划的同时,我们更应关注医院文化传统的保护和未来不可确定的发展的可能,这些也许才是编制总体规划的真正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郭春雷 新建综合性医院总体规划探讨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7年08期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7

关键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医患关系

医院肩负救死扶伤的使命,每位住院重症患者都有可能会出现病情恶化态势,而患者家属处于心情焦急之中,这时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至关重要。而在医患纠纷不断发生的背景下,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随时有可能发生。究竟如何更好地处理和化解好这些突发性事件,除了加强医院的保安工作和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之外,还需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把手,以应急预案体系为轴心,从高超的沟通艺术和换位思考的心理共振来平息和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焦急心情,努力做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从而使得突发事件不再升级,确保医患关系向着良好态势发展。

1.应急预案体系理论支撑和指导思想

1.1应急预案体系理论支撑

根据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认为应急预案是一种计划工作,要求符合“统一、连续、灵活和精确”一般性计划特点,即要求将单位的各种局部目标融合为单位的整体目标,以便保证预案的统一性;要求对未来做好长期规划和短期规划,以便保证预案的连续性;要求预案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相应对预案进行适应的调整,以便保证预案的灵活性;要求细化各项工作和做好准确预见,以便保证预案的精确性。

根据韦伯的“官僚制”理论和启示,应急预案体系需要做好单位部门成员的明确分工,即职责和权限的固定化,并逐步建立层级节制的权利和指挥体系,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和运转顺畅的指挥链条,保证预案协调进行。

1.2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工作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党的十文件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应急预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全国卫生部门卫生应急管理工作规范》等精神,确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机制、体制建设,积极推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开展,不断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维护医院的安全稳定和事业发展,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2.建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

2.1把握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内涵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主要面对医患之间的关系而建立,是立于解决医患之间的突发纠纷和防范患者暴力性事件发生而构建,因此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之中,基于医患维度建设的应急预案为“一体”,即面对病患者及其家属着重关心的各种与医疗相关问题的应急预案。同时,也不容忽视的是面对医疗工作过程之中意想不到而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进行的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也是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一翼”。此外,还要关注医院其它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它被视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另外“一翼”。总体而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主要包括上述的“一体两翼”。

2.2 加强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力度

基于应急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要坚持领导层设计系统构建理念,以便进行系统构建,防范顾此失彼;同时,也要立足统筹规划,医院各部门不能自立山头,各行其是,而要注重医院的团体精神,加强部门之间进行协调性的应急预案实施力度,确保应急预案能够真正落地而不流于形式化。因此,在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的领导层设计之中,要着重解决应急预案体系发展的结构问题,并从基础设施、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等方面加强建设,为应急预案的医疗技术标准、医疗组织保障、医疗管理流程的制定提供框架依据。为了更好地实现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目标,在医院领导层设计之中,一是要注重医院整体和全局,不要受制于各个部门的影响;二是要主抓业务,明确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构建内容和原则,框架指南和目录,理清各类预案衔接关系。三是要注重绩效评价工作。任何好的应急预案体系都要有绩效评价指标来予以衡量,通过在实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的过程之中,针对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体系的改进和完善,从而逐步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来推动应急预案的优化。

3.稳步实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

在稳步实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方面:重点做好预警和应急处理工作,确保上传下达的通报机制顺畅进行,并做好突发事件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和正常工作秩序的恢复性工作,从而使得各项工作都做到有条不紊地进行,不慌不乱,各项措施都得以真正落地生根。为此,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事项:一是事前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以便提升医院职工的应急意识。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发生,每个个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并不同,有的表现稳定沉着,有的表现则慌乱不堪,这就需要对医院全体员工进行必要的应急培训,使其在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能够利用思想政治方式积极妥善地处理事件。二是结合职工自身岗位工作,明确各自工作责任。医院一般有着科学的分工,每位职工都有相对固定的工作职责,因此在建立和实施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过程之中,要结合每位原有工作职责而予以合理设置应急岗位,并及时更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从而形成岗位责任制度一体化管理。

在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方面:由于应急管理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存在着多项环节或步骤,因此在设计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之中,每个环节或步骤并不可能一步到位地达到完善状态,不可避免地存在纰漏与不足,因此要予以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不断的完善,使得应急预案体系能够妥善处理事件。

4.结论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建设好坏,深刻影响到医院的品牌塑造,密切关系到医院的壮大发展,为此,要予以积极的态度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推进建设,争取实现“无投诉、无事故”的最佳医院。(作者单位:唐山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王宏伟.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基础「M].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10:17-20

[2]张英菊,闵庆飞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评价中关键问题的探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8(6):41-47

[3]刘淑珍、江华、刘荣斌.关于建立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应急预案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1):30―31.

医院文化建设方案和计划篇8

[关键词] 医院档案;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b)-122-02

医院档案是医院在行政管理、医学科学研究、生产技术、基本建设等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材料、报表、图纸、簿册、病案、声像等各种门类及各种载体档案。加强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基础,是探索和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新方法的重要途径。不仅有利于提高行政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高医院领导决策的准确化和科学化,而且对医院的全面现代化建设极为重要。现将我院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如下:

1 医院档案管理现状

1.1 档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档案意识不强,档案利用率低的现象在工作中极为普遍。主要表现为档案管理意识还较淡薄,“重临床、轻档案”, 尤其是领导干部,不能充分认识档案工作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由部门牵头的医院重要工作活动中形成的资料,流失在个人手中,普遍存在“这是我做的工作,放在我手中最安全”的错误思想观念。在管理制度上,仍沿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计划管理为核心的各种制度。没有把档案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致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不足,造成档案利用率不高。

1.2 管理格局不完善,机构不健全

我院档案由办公室的综合档案室负责,管理文书、科研、人事、会计、声像及部分实物档案,而病案、病理切片、X光片等由患者就诊形成的医疗档案材料,则由医务部等科室各自单独保管、单独存放,从而形成一个医院多个部门管理档案的格局,没有统一的管理标准和模式,缺乏统一的专业职能部门全面负责。

1.3 档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由于档案的特殊性及内容的单一性,许多人认为档案工作是人人都能胜任的工作,许多单位缺乏档案专业人才。从业人员专业知识差、全面知识少、知识结构断层、计算机网络和外语水平低下等诸多现象普遍存在,而且档案队伍梯队不合理,年龄偏大,缺乏具有现代知识和创新意识的新生力量。“重医疗,轻档案”的错误观念忽视了档案队伍的日常培训及再教育问题,不利于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的进步与提高。总之,高素质专业人员的匮乏将直接影响档案的管理开发利用工作。

1.4 档案工作硬件及软件投入不足

我院由于门急诊综合大楼的建设工程,导致目前医疗用房严重不足。档案库房被严重挤兑,已不能满足正常工作需要。部分档案无法合理摆放,年年倒柜的现象司空见惯;随着本集团全面实现网络化办公,电子公文时代业已来临,我院已经实现了院内文件网络传输,但档案室却设备陈旧,运用现代网络技术管理的档案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档案工作基本采用手工收集检索,信息量小,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2 提高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学习,增强意识

思想决定行动。加强学习,扭转错误意识是加强档案工作的前提。档案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医院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把它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医院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与医院业务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可以通过会议、参观学习、典型事例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档案工作,使医院领导、中层干部、职工都充分认识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档案与自己日常工作和生活的密切关系。领导重视,全民动员才能使档案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2.2 加强领导,健全制度

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健全档案管理的规章制度,是集中统一管理档案的关键。为适应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我院建立了档案管理网络,成立由分管院长任组长的档案管理小组,各职能部门设兼职档案员,兼职档案员对本部门档案负总责,形成三级管理网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档案管理手段的更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档案管理信息中心,明确职能,将医院各门类档案统一管理、统一考核,使档案管理与医院各项工作同步考核评价,同步发展,这样即能保证归档材料的完整系统,又便于将档案的开发列入计划,纳入日程,落实责任,跟踪检查。

2.3 多途径学习,提高素质

要树立档案教育是终生教育的观念。档案工作者一是要具备良好的政治品德,档案工作的特点和性质要求档案专业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有为档案事业献身的精神,要严守档案保密制度,保守国家机密;二是要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既要有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要有严谨细致、深入扎实的工作作风,要尊重档案,尊重历史,维护档案原始凭证性,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三是要加强档案人员的继续再教育工作,把培训工作纳入医院年度培训计划中。不仅要通过专业培训、继续教育、考察调研、进修学习,特别是要利用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学习国内乃至国外先进经验,提高业务知识水平,同时作为医院档案的管理者,还要深入临床一线调查研究医疗教学和科研对档案信息的需求,不断总结探索档案管理新方法,有的放矢地为临床一线服务,推动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

2.4 重视开发,充分利用

档案的开发和利用是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通过档案深层次的开发,提高档案的使用价值,为医院管理及患者服务。档案工作人员要树立服务意识,要多途径、多渠道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如利用档案编研《组织沿革》、《大事记》、《年鉴》、《专题汇编》等为机关提供多层次、多方面的信息服务;利用病案撰写《急救患者病情分析》、《中西医验方汇编》等资料为临床一线,特别是为新进医院的毕业生,提供常见病的诊断,疑难病的辩治,达到快速提高技术水平的目的。

2.5 加大投入,实现现代化管理

加大资金投入,引进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的必备条件。一方面要购置计算机管理软件,建立文书、科研等档案的机读检索目录,扫描原文存储入计算机系统,方便利用者查找阅读,计算机方便快捷高效的检索系统,既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也可大大降低人工检索出现的失误率;另一方面要配备档案保护设备,延长档案寿命,更好地保护档案。为此我院购置了空调、去湿机等设备,为档案的安全还安装了监视器,配备了高效灭虫、灭火设备。档案设备软硬件的投入,使档案管理更趋合理化。

本集团正在组建医疗集团,准确把握新时期医院发展的特点,适时调整、加强档案信息的管理,尽快实现各级医院信息的纵横网络联系,实现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已是大势所趋。切实搞好档案管理工作,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科学化,为医院积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档案史料,不断满足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需求,必将推动我院各项工作的不断发展,早日实现我院辐射豫西南、创豫西南人民最满意医院的营销战略目标。

上一篇:物联网专题报告范文 下一篇:环保排查工作情况汇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