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4:06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1

一、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以农村稳定、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中心,科学规划,真抓实干,认真抓好驻点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努力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实现驻点村小康建设总体规划目标。

二、工作目标

大力开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畜牧业和多种经济作物的发展。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农业产业的“造血”机能,促进驻点村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家园建设,推进文明示范村工作进程,基本解决村民行路难、吃水难等实际问题。确保本年度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实现农民人均年收入2500元的小康建设目标。

三、工作措施

为完成好今年小康建设工作任务,工作队要认真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争取“一个支持”、突出“两个重点”、抓好“三个示范”、落实“四项措施”。

(一)主动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积极联系县直相关部门,努力争取县委、政府对小康工作的支持

工作队要积极向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及县直有关部门宣传省委、政府关于农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有关文件精神,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充分认识省委、政府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支持和关心,明确小康建设工作的重大意义。努力争取县委、县政府对珠山镇封口坝村小康建设工作的支持,把小康建设工作与“县文明示范村”建设有机统一起来,省县镇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驻点村的小康建设。

(二)突出“两个重点”:把围绕农民增收、调整优化种养结构,确保当年受益作为工作重点;把培植新的稳定的经济增长点作为工作重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1、扩大牲猪饲养规模。从省里引进原种“大约克”公猪一头和二十头良种母猪,改变牲猪品种单一、退化的不良状况。狠抓配方饲料入户、大力推进熟喂改生喂和防疫技术到位。通过良种、良料、良法配套,缩短牲猪饲养周期,提高肉猪品质。力争年内饲料入户率达80%,牲猪出栏率提高30%。确保户平增加出栏商品肉猪一头,全年出栏牲猪2500头左右。

2、扩大蔬菜种植面积。该村距县城仅10公里,且交通便利,海拔高度较高,秋冬季有大量空闲地,非常适宜多种蔬菜种植。计划发展秋冬商品蔬菜1000亩,延秋蔬菜300亩,推广新优蔬菜良种,提高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

3、大力发展优质粮油生产

推广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该村目前的主栽品种混杂、退化严重,计划推广优质高产品种鄂马铃薯3号500亩,占其种植面积的80%以上;

加速双低优质油菜推广。今年重点推广华杂5号等优质油菜品种,确保全村双低油菜种植面积达250亩。

5、加快农业劳动力转移,促进打工经济发展。打工经济作为全村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农民增加非农收入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要积极引导、鼓励和组织农民外出打工,重点是抓好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切实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计划配合有关单位,抓好400人左右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指导就业工作,促进农民务工增收。

(三)抓好“三项示范”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2

(一)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根据我区实际,通过“十抓十促十培育”活动,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做实农业生产、流通环节,克服“暴涨惊市、暴跌伤农”的被动局面。

一是抓基地建设,促农业规模化,培育“十佳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打造以澄江为中心的5万亩柑桔产业带;以新前、头陀为中心的3万亩双季茭白产业带;以江口、南城、平田为中心的2万亩东魁杨梅产业带;以富山、长潭水库库区为中心的西部山区5万亩高山蔬菜产业带;以院桥为中心的1.5万亩蕃茄果蔗产业带。要结合西部扶贫开发,打造西部15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年要重点抓好柑桔1000亩、山地蔬菜3000亩、杨梅4000亩、笋竹两用林3000亩、枇杷2000亩等5个产业15个核心区块的建设。

二是抓专业生产,促特色农业发展,培育“十佳农业特色村”。要继续实施农业特色产业“三强”工程,大力培育各乡镇的优势主导产业,进一步形成一批生产专业村,努力建设2个特色鲜明,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强镇;10个规模较大,优势明显的强村。

三是抓品牌建设,促名牌农产品发展,培育“十佳名牌农产品”。要整合品牌资源,规范品牌包装,扩大品牌宣传,积极鼓励创建或重振农产品名牌。做足“九峰”牌本地早、东魁杨梅、“*溪”牌紫莳药、“红耘”牌西瓜等名特优产品的品牌文章。特别要大力实施*蜜桔提升工程,推进5000亩柑橘核心区和*江两岸柑橘带建设,加快中国柑橘博物馆建设,精心筹办第十届柑橘节,大力弘扬千年橘文化。要充分挖掘利用“东魁杨梅”始祖地的优势,抓好1500亩的江口东岙、2000亩的院桥左岙坑、2500亩的南城药山等优质杨梅基地建设。要深入开展农业标准化建设,应用好产地编码,强化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加快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完善农产品检验检测服务体系。

四是抓科技创新,促农业科技集成应用,培育“十佳科技兴农标兵”。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继续办好单季晚稻优质高产示范方;推广单季晚稻水稻强化栽培技术5万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万亩;实施地力培肥2万亩;实施晚稻重大病虫综合防治9万亩;农药减量控害6万亩;推广稻鸭共育技术0.3万亩;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大力推进农机化,计划于五年内在西部建成高标准的农机化服务示范基地3个,农机服务项目10个,配备各种新农机新机具500台套,增产增收1000万元。大力推进“科技入户”工程,健全农技推广网络。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继续抓好农民信箱的培训应用。

五是抓农副产品营销,促物流体系建设,培育“十佳农副产品销售、配送企业(农户)”。做好农业产前信息服务和产后市场服务。加快农产品市场改造步伐,健全农产品市场网络。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运销专业大户等各类流通中介组织和个人。要充分发挥两个配送中心的作用,加快建设*农副产品物流集配中心,投资1200万元,在新前开发区建造万吨农产品冷藏保鲜库,延长农产品的供应期。

六是抓农产品生产企业发展,促农业产业化,培育“十佳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要以工业理念抓农业,特别要重视引导柑橘、杨梅、茭白、毛竹加工业的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有效带动产业发展,增加生产者收入。

七是抓合作社建设,促农业组织化,培育“十佳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规范现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引导生产、联结市场、塑造品牌、指导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为带动一方产业的骨干力量。

八是抓休闲观光农业建设,促农业功能拓展,培育“十佳农业观光点、农家乐村(点)”。在现有基础上要深度开发大寺基、富山裂谷、上郑瀑布、太湖山、鉴洋湖、浙东十八潭、东方美地、广化寺、划岩山、莲尖萍、中国柑桔博览园、北洋枇杷观光园、泉山峡谷休闲农庄、柑桔博物馆、杨梅观光园、上洋西洋蔬菜基地、澄江柑桔观光园等旅游基地。要结合西部山区资源开发,在西部建设7万多亩的多功能农业示范区。要进一步加大对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的扶持,计划启动2个市级农家乐村(点)的建设,拓展农家乐的带动功能,促进现代农业、旅游品加工业和餐饮服务业等配套产业的加快发展。

九是抓“走出去”农业,促“外向型”农业发展,培育“十佳区外农业创业能手”。加强服务管理工作,运作好*瓜农协会,并在上海、海南等瓜农相对集中的省建立分会,帮助“走出去”农民达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维权的目的。

十是抓农业专业技能培训,促新型农民队伍建设,培育“十佳新型农民”。深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08年计划培训1.1万人。深入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种养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济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专业农民。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紧迫任务,必须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

1、加强村庄集中整治。一是实施“2360”计划,即2条线——黄长路沿线和长潭水库沿线村庄;3个片——东城街道、江口街道、高桥街道;60个村——60个整治村,扩大整治范围,提高整治质量。二是项目整合跟进,抓好30个新农村村庄建设试点村工程。三是深化城乡环卫一体化机制,进一步巩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果,完善“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四是完善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通过思想教育、村规民约和市场机制,来实现村庄环境的长效管理。

2、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严格落实耕地保护责任制,启动“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加快“沃土工程”实施步伐,通过提升土壤有机质、农艺修复、农牧结合等措施,切实提高农田地力。继续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投资2000万,实施1.4万亩的头陀、上洋、富山3个乡镇的农业综合开发。

3、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江治理二期工程,东城、西城、北城街道要高度重视征地与拆迁工作,争取在5月份前完成,以保证拓浚主体工程的顺利进行。开展城西河拓浚等重点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实施*、*、*溪等溪流的小流域治理。投资800万,继续做好跃进闸的外移改造工程。投资1000万,继续实施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逐步消除病险水库的安全隐患,力争完成下水龟、鸟山、英山、水竹4座水库的除险加固。投资1600万,实施屿头、上洋、茅畲农民饮用水工程,增加供水规模5000吨/日,改善饮水人口2万人。加大水环境整治力度,投资2300万,综合治理河道75公里,尽力恢复河道的自然功能,切实改善城乡水环境。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继续开展规模养殖场治理和畜牧养殖小区建设。

4、加强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不断提升我区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巩固省级生态公益林管理示范区的创建成果。着力推进松材线虫病防治工程,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确保林业生态安全。着力推进森林资源培育工程,加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加快阔叶林改造,发展珍贵树种和大经材。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受害率和发生率。探索启动森林城市创建行动,实现我区林业可持续发展。

5、加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充分发挥乡、镇气象服务预警系统和乡村气象信息员队伍的作用。*年计划在高桥、院桥新建两个6要素(风向、风速、气温、湿度、降水、气压)自动站,完善区域地面综合观测系统。

6、加强农村新社区建设。今年要在每个乡镇、街道都建成1-2个农村新社区。做好村镇建设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工作,加快中心村建设,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建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强化农村社区服务和辐射功能。按照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原则,积极推进村庄整理和宅基地整理置换,引导农民建房和居住向中心村集聚,把一批中心村建成经济繁荣、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小康型农村新社区。

(三)保障基本民生,扩大农村公共服务覆盖面。

要坚持以农村为重点改善民生,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全面提高15年基础教育水平。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努力提高参合率,适当增加农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加快繁荣农村文化,深入开展“送文化”下乡和扶持农民自办文化活动。

2、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和水平。巩固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成果,积极探索农民养老保险的有效途径。做好移民后期扶持工作,抓好移民直补资金发放对象的复查复核及资金的发放。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实施农民危旧房改造。加强避灾工程的建设,提高灾害紧急救助能力和减灾救灾综合协调力。

3、全面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加快西部山区脱贫致富步伐,全面实施西部现代农业开发示范区建设规划,争取早日把西部建设成有机农业的生态经济区和休闲度假的生态旅游区。扎实推进下山脱贫和异地脱贫工作,改善低收入农户的生存发展环境。通过加快移民小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吸纳移民安置环境的容量,通过整合政策、整合资源、整合资金加大对下山移民的扶持力度。要按照“扶贫重心下移到村、扶贫对象明确到户”的要求,在全面开展低收入农户奔小康的基础上,将人均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低收入农户列为帮扶对象,以乡镇(街道)为责任主体,进一步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

4、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继续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完善村级财务乡镇制度,减轻农民负担,规范农村各项收费。积极推进土地使用权流转。探索建立规范有序的集体林权流转机制。继续实行种粮大户、粮食良种、农机购置补贴和粮食综合直补。继续实施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构建农业风险防范机制,建立农业风险基金,并开展农业政策性保险试点然后全面推开,避免农民因灾返贫、因灾破产的局面。进一步改善农业融资环境,积极探索金融支农服务模式,帮助解决农业信贷困难。建立健全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体、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信用社为后盾的“三位一体”新型农业服务平台。

(四)完善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要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管理,强化依法行政,完善乡村治理,加强农村社会管理。

1、大力推进农业依法行政。加快农业立法进程,进一步完善农、林、水、渔业等配套法规体系,提高现代农业建设法制化、规范化水平。加强农业综合执法,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提高执法实效和水平。强化农业投入品和初级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民负担监管,完善“一事一议”制度,严厉查处违法增加农民负担行为,构筑农民减负长效机制。

2、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落实集体非农建设留用地政策,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切实加大对经济薄弱村的帮扶力度,通过项目支持、组建合作社、建立农产品基地等形式,增强村级集体的造血功能。继续开展“百村百企”结对共建新农村活动,今年要实现村企结对合作资金3600万以上,安置农村劳动力2500人。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强化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深入开展“先锋工程”和先进性建设,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特别是要做好村党组织、村委会的全面换届选举工作,总结借鉴高桥街道的试点经验,深入研究宣传“十种对象”的危害性,引导广大党员和参选者自觉做到“六个必须、六个严禁”;做好依法推选村民选举委员会、合理制订选举办法、严格把握候选人资格、依法进行选民登记、依法办理委托投票、依法进行投票选举等“六个重要环节”;要研究妇女当选委员的条件设置;要做好工作人员的上岗培训,确保选举工作人员素质好、业务精、指导有力;要做到加强领导、部置严密、民主广泛、意图体现、找准问题、及时化解、又稳又好,确保选举风清气正。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3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tonebtb”为你整理了这篇农业农村局3月工作总结及4月工作计划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农业农村局3月工作总结及4月工作计划

一、农业农村工作(共计32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对全区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及乡镇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每周暗访督查,并形成通报。

2.已行文申请区管委会,将2020年度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资金拨付至70%,行文请款金额1449万元,行文字号为东临农文〔2021〕48号;已初步明确2021年度120个新农村建设村组名单。

3.针对2019年秀美乡村建设已要求湖南乡、七里岗乡、岗上积镇进行项目验收和结算评审,针对不能如期完成任务的乡镇需编写情况报告。

4.已编制下发东临新区2020年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选定湖南乡山塘村揭家村小组、灵谷峰村坪山村小组和七里岗乡封溪村上戴组、下戴组为秀美乡村建设村点。

5.联合区财政金融局、区自然资源局、区经济发展局、区农业农村局等4家单位对5个乡镇(场)的2020年度高标项目进行督查,并以区高标办的名义下发《关于新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给各乡镇(场),抄送给区高标办各成员单位。

6.封溪村智慧农业产业园的田间工程建设、大棚采购和安装已完成招投标,田间工程建设中标单位为南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大棚采购和安装中标单位为山东锐旭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田间工程监理单位采购中选单位为江西诚科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目前现场监理已进场监理。

(二)其他重要工作

1.督查2020年高标项目并下发督办单给施工、监理要求整改。

2.对照抚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抚州市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方案,完善我区禁捕退捕资料。

3.完成新区2019-2020年新农村建设的审计资料。

4.做好各项目部及畜牧站人员每日健康情况汇报。

5.完成东临新区各乡镇村委员换届选举人员无违规建房的联审联批。

6.报送《东临新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方案》及《贯彻落实<抚州市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工作方案>情况报告》。

7.每日报送东临新区早稻生产进度调度表。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报送新农村建设工作每周、每月进度表。

2.报送《东临岁末年初安全生产集中治理百日行动工作情况》。

3.报送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每周、月进度表。

4.完成水产月报表(月报)。

5.完成渔业统计报表(月报)。

6.报送东临新区2020年1-12月村庄清洁行动进展情况表。

7.报送《抚州市东临新区加强涉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情况》。

8.报送东临新区各乡镇春耕到村到户面积、土地抛荒面积统计表及春耕农资供需情况调度表。

9.报送《2021年早稻栽插方式及品种面积情况调查表》。

10.报送中央第二轮环保督查迎检2018年以后禁养区关停退养情况。

11.报送生猪复产情况、生猪运输车辆清洗消毒中心建设、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信息注册等资料。

(四)参加会议、培训情况

1.3月5日,参加全国及省市春季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暨巡视整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2.3月18日,参加江西大球盖菇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会。

3.3月30日,参加全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视频会议。

(五)文件制定印发情况

1.印发《关于新区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的督查通报》。

2.印发《东临新区2020年秀美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3.印发《关于开展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宣讲的通知》。

4.印发《东临新区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工作方案》。

5.印发《关于开展2021年春耕备耕督导工作的通知》。

二、水利工作(共计24项)

(一)其他重要工作

1.完成《抚州市东临新区南港堤前桂段加固整治工程实施方案报告》专家评审及修改工作。

2.完成2021年水利项目汇总表和2021年水利建设投资落实及情况统计表。

3.完成东临新区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摸排整改进展统计表、工作小结的上报。

4.完成东临新区水利工程度汛方案工作、水库大坝五个责任人落实情况表、水库度汛计划表、圩堤度汛计划表、圩堤责任分工安排表。

5.完成各乡镇防汛安全检查工作。

6.完成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核心区水系专项规划工作的批复工作。

7.完成中央水利救灾资金30万拨付工作(岗上积镇20万、红亮垦殖场10万)。

8.完成小型水库水位标尺安装工作,共87根。

(二)一般业务性工作

1.完成重点水域非法矮围专项整治情况的排查并上报工作。

2.完成水库网箱养殖取缔情况的排查并上报工作。

3.完成垃圾围坝整治有关情况排查并上报工作。

4.完成“河湖四乱”问题排查工作。

5.完成水利基建年报、水利基建月报及建设投资落实及完成情况的统计并上报工作。

6.完成关于防汛抗旱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反馈意见。

7.完成各乡镇(场)防汛安全自查表上报。

8.完成江西省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建筑物建管平台视频学习。

9.完成“十三五”期间水利建设基金筹集情况统计并上报工作。

10.完成新区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整改工作微信群的建立。

11.完成病险水库和水雨情及安全监测任务清单复核。

12.完成省、市防汛(水利综合)督查工作。

(三)参加会议、培训情况

1.3月20日,参加全省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整改工作推进视频会议。

2.3月31日,参加2021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视频会议。

(四)文件制定印发情况

1.印发《关于开展汛前隐患大排查的通知》。

2.印发《关于下达2021年抚州市东临新区重要水利工程度汛方案的通知》。

三、扶贫工作(共计17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督促乡镇(场)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

(二)其他重要工作

1.实地查看产业扶贫开工情况。

2.调取医保数据,监测医疗费用支出情况。

3.收集完成三周年脱贫攻坚成效展照片。

4.上户排查贫困户饮水安全情况。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配合两区督促乡镇完成就业监测数据录入工作。

2.梳理《东临新区成立三年来脱贫攻坚工作总结与2021年和“十四五”工作计划。

3.报送《东临新区关于学习贯彻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情况报告》至市办人秘科。

4.完成2021年一季度光伏贴息工作。

5.对接好乡镇(场)档案管理工作,报送精准扶贫档案每月调度台账至市办人秘科。

6.报送乡村振兴典型案例至市办计财科。

7.梳理省委巡视抚州“回头看”反馈意见区扶贫办整改落实进展情况台账并通知乡镇(场)按两区部署安排落实好。

8.对接七里岗乡脱贫户防贫保险申请事宜。

9.梳理综合督查报告反馈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

(四)参加会议、培训情况

1.3月31日,参加全省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调度视频会议。

(五)文件制定印发情况

1.印发《关于认定就业扶贫车间的通知》。

2.印发《关于2021年岗上积镇、红亮垦殖场未享受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补助资金的请示》。

四、民政残联工作(共计18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万福园公墓建设项目:“万福园”公墓截止目前已经建设完成16206个墓穴,累计完成率87%,墓区场地平整及挖填方总面积7850㎡,累计完成率80%,场地绿化10181.82㎡,累计完成率72%,种植樱花树210棵,龙柏树2960棵,塔柏树9500棵,草皮9815.4㎡,消防道完成量3230.64㎡,累计完成率45%,强弱电管网铺设2912m,累计完成率94%,给排水管网系统完成1496m,累计完成率86%,建筑物已完成800.36m(追思厅已建好),累计完成率47%,围墙完成180米基础开挖平整并碾压实及基础垫层、地梁下基础砌砖,停车场、公厕、办公楼完成基础开挖平整并碾压实。

(二)其他重要工作

1.各乡镇敬老院和民办养老院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2.民政低保、特困、孤儿、残疾人、高龄老人等对象提标提补工作。

3.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相关工作。

4.殡葬改革日常监管工作。

5.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

6.筹备成立东临新区慈善总会。

7.指导村两委换届工作。

8.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试点建设工作。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数字民政录入工作。

2.发放低保、特困、两残、高龄等民政对象生活补贴。

3.发放敬老院供养人员供养金。

4.拨付乡镇民政所工作经费和临时救助金。

5.残疾人儿童康复工作。

6.转发相关通知并布置工作:①布置各乡镇(场)敬老院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②收集统计各乡镇(场)上报每日火化安葬情况。③布置各乡镇(场)录入二期数字民政相关数据。④布置各乡镇(场)做好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相关工作。

(四)参加会议、培训情况

1.3月19日,参加2021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

(五)文件制定印发情况

1.印发《关于做好东临新区2021年清明节安全文明祭扫工作的通知》。

2.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新区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标提补工作的通知》。

五、退役军人工作(共计18项)

(一)其他重要工作

1.2020年度退役军人优抚对象核查专项工作。

2.2021年退役军人矛盾攻坚化解工作。

3.退役军人系统审核、信息采集工作。

4.退役军人“高质量考评”相关工作。

5.退役军人信访维稳工作。

6.档案整理工作。

(二)一般业务性工作

1.退役军人优抚对象3月份财政供养资金发放。

2.退役军人医疗补助发放工作。

3.部分优抚对象医保免缴工作。

4.上报东临新区退役军人矛盾问题攻坚统计表。

5.上报东临新区每周信访接待情况统计表。

6.退役就业创业相关工作。

7.农村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信息审批工作。

8.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信息推送工作。

9.关爱退役军人促进会相关工作。

10.对接个别优抚对象迁移工作。

11.退役军人统计业务工作。

(三)参加会议、培训情况

1.3月4日,参加退役军人事务部宣传中心举办首届通讯员新闻业务在线培训会。

4月工作计划(共计69项)

一、农业农村工作(共计21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对全区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暗访督查。

2.督促各乡镇完成2020年度新农村建设验收和结算评审。

3.督促各乡镇(场)开展2021年度新农村建设。

4.督促各乡镇完成2019年度秀美乡村建设验收和结算评审。

5.督促各乡镇开展2020年度秀美乡村建设。

6.要求2019年高标项目施工单位按照实际结算情况控制在超财审价3%-10%内进行结算送审。

7.督促2019年高标项目施工单位、乡镇、村委、管护责任人加快签定移交及建后管护协议。

8.请示市局后,召开高标领导小组会议研究确定新区2020年高标设计变更事宜,便于施工单位尽快完成预算财审。

9.完成智慧农业产业园田间工程、大棚采购与安装、田间工程监理的合同报审与签订,督促参建各方按照计划完成项目建设。

10.开展2020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测量等工作。

(二)其他重要工作

1.强化禁捕退捕宣传,营造禁捕退捕氛围。

2.做好粮食生产工作。

3.推进各乡镇报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月报。

4.做好春耕粮食生产工作,落实每日、每周调度。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继续上报禽流感监测排查和消毒灭源情况日报告表、动物监督检查信息报送表(日报)。

2.继续调度各地对辖区农贸市场进口水产品及进口牛羊肉售卖场所进行日常排查(日报)。

3.继续调度各地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

4.上报高标准农田建设进度,资金拨付情况表。

5.继续上报项目部健康防控情况报表(日报)。

6.继续上报畜牧、屠宰、疫情健康防控情况报表(日报)。

7.上报新农村建设与秀美乡村建设情况进度表。

二、林业水利工作(共计15项)

(一)其他重要工作

1.着力推进全区河湖圩堤管理范围内房屋问题排查和整改工作。

2.分别协调市、临川区廖坊管理局做好七里岗乡关于菩峰村建楼组银家塘水库无法蓄水问题的整治工作。

3.跟进核心区水系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4.跟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规划编制工作。

5.做好东临新区安全度汛工作。

6.推进东临新区南港堤前桂段加固整治工程。

7.中央补助资金小型水库设施维修养护资金拨付。

8.小型水库、乡村堤防标准化管理资金拨付。

9.组织《新型建材产业基础设施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专家评审工作。

(二)一般业务性工作

1.排查非法矮围情况。

2.排查水库网箱养殖情况。

3.排查垃圾围坝整治有关情况。

4.排查河湖四乱问题。

5.上报水利基建月报及建设投资落实及完成情况。

6.应急仓库物资录入应急资源管理平台。

三、扶贫工作(共计11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制定出台《东临新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办法》。

2.做好贫困户和边缘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的监测工作。

3.举办一次现场招聘会。

(二)其他重要工作

1.谋划东临新区2021年第一批脱贫攻坚项目计划的批复工作。

2.边缘户评级授信及贷款工作。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调度乡镇(场)档案管理工作进度。

2.做好动态管理工作。

3.长期监测有需要启动防贫保险的两类人群。

4.报送2020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自查报告至市办计财科。

5.配合两区督促乡镇完成就业监测数据录入工作。

6.为贫困户购买商业补充保险。

四、民政残联工作(共计12项)

(一)区年度重点工作

1.做好万福园和岗上积公墓建设及管理。

2.做好全区“三沿六区”整治、入公墓安葬和项目迁坟等殡葬改革工作。

3.持续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相关工作。

(二)其他重要工作

1.岗上积镇东源村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运营工作。

2.做好新区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3.开展党建+社会救助试点工作。

4.做好清明期间文明祭扫相关工作。

5.持续开展农村居家养老服务站试点工作。

6.做好残疾人动态更新、无障碍改造、机动轮椅车燃油补贴和申请东临新区残疾人服务平台系统账号等工作。

(三)一般业务性工作

1.做好低保、两残、孤儿、高龄等民政对象审核审批及资金发放工作。

2.做好低保审批权下放至乡镇的监督管理工作。

3.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报表材料。

五、退役军人工作(共计10项)

(一)其他重要工作

1.全面推进尊崇工作法。

2.退役军人优抚对象4月份财政供养资金发放。

3.做好退役军人信访稳控工作。

4.带病回乡审批工作。

5.退役军人档案整理工作。

6.残疾军人残疾军人证发放工作。

(二)一般业务性工作

1.农村籍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信息录入工作。

2.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汇报材料。

3.退役军人来访咨询工作。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4

 

为进一步加强我县行政执法工作,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结合我局实际,制定2020年行政执法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精神,进一步加强我县农业行政执法工作,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有关文件的部署,大力推进“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随机抽查机制。

二、基本原则

(一)规范监管。严格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确保“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法有序进行。

(二)公开高效。坚持公正、公平、文明执法,提升监管效能,减轻市场主体负担,优化市场环境。

(三)公开透明。公开“双随机一公开”各项规定和工作制度,实行阳光执法,接受社会监督。

(四)协同推进。协调本部门内部各业务条线,做到内部联合抽查,防止单一事项的检查和各自为政的检查。

三、抽查内容

种子、农药标签、标识、经营档案的监督抽查。

四、抽查方式及工作流程

执法人员要对照《县农业农村局随机抽查事项清单》规定的抽查事项,确定各抽查对象所涉及的检查事项及内容,实施检查,确保抽查工作不缺项、不漏项。对确定的检查事项内容,应当一次性完成检查,负责抽查的执法人员要结合实际,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定切合实际的检查措施和检查标准,进行实地核查时应当按法定程序进行,填写核查表,并由被检查人盖章或签字。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5

创建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的工作计划 随着莲峰公路的开通,加快莲峰山区的综合开发,促进山区经济发展已摆上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莲峰山区的特殊区位、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当前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为创建田中有机农业基地,带动山区发展、帮助农民致富提供了条件。现根据我镇的镇情、山区实际以及市场前景,制定田中村有机农业基地创建的工作计划。 一、创建有机农业基地的有利条件 1、区位条件:莲峰山区位于宁德市西部,距市区仅6公里,离高速公路互通口不到8公里,各自然村也都通了乡村公路,便于产品向外输出。同时,山区地广人少,周边均无工矿企业,不存在土壤、水质和大气的污染源,又有白岩鼻、南峰等大山为天然屏障,其大气、土壤、水质均十分优越。 2、水热条件:生产、生活用水均为山泉水,全部达到饮用水标准,并且拥有2万多亩的山林,水源充足。年降雨量2100mm。山区海拔高度为450-800米,年平均气温为16-18度,不仅适合多种常规蔬菜种植,同时,也适合于发展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山区的通风条件极好,不利于病原体的产生、繁殖,也能抑制虫害的大面积发生,不仅适合于种植业发展,也适合于养殖业的发展,利于山区生态有机农业的整体发展。 3、土壤条件:土壤为红壤土,有机质含量相对较低,靠近村旁现仍耕作的农地和水田的有机质含量相对较高。由于山区经济落后,其化肥、农药的用量相对较少,对土壤结构的破坏较小。同时,从改革开放以来到莲峰公路通车前,山区人口外出务工多,出现了土地抛荒现象。山林保护较好,造成野猪等对农作物的破坏现象日趋严重,加剧了土地的抛荒。绝大部分抛荒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已基本得到了恢复,对发展有机农业极为有利。 4、耕作情况: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山区经济十分落后,处于待开发状态,农民基本上保持传统的精耕细作生产方式,仍有使用农家肥和轮作、间作的习惯。这为引导农户发展有机农业提供了耕作习惯的基础。 5、传统产品优势:山区的水热、土壤等条件,不仅使莲峰山区的传统大宗蔬菜,如佛手瓜、白萝卜、淀粉、茭白等在市区市场享有盛誉,而且,山区家养的鸡、鸭、兔深受市区群众喜爱,常常出现脱销。 二、发展思路 1、主导思想:以“整合资源、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创新机制、基地带动、综合开发”为山区开发的指导思想,通过整合山区现有的土地、人力资源、发挥山区的气候、土壤、优质无污染的良好生态优势,针对山区自然村落分散,地多人少、民风淳朴、农民整体素质水平低,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进入市场参与竞争能力极弱等特点,通过组建行业协会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为农民提供种苗、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服务,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行业协会负责组织生产、技术培训、技术措施落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构建“公司+协会+农户”的运作机制,创办生产示范基地,发挥示范、推广、辐射的作用,以带动山区农民发展有机蔬菜、圈养肉鸡、科学养猪、养兔为主,带领山区农民共同致富奔小康。 2、远期发展目标:通过积极发展生态有机农业,在广大农民中树立了发展生态有机农业的理念,使广大农民自觉地拒绝使用化肥、化学农药和化学激素,掌握科学的种养殖技术,掌握生态型立体式农业开发技术,并且引导农民向休闲生态农业方向发展。在条件成熟时,将整个莲峰山区划为有机农业生产保护区。 3、近期发展目标: 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的原则,积极培育生产技; 城南镇人民政府 二00四年二月十八日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6

一、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截至2020年12月15日,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3410,完成年目标3000人的 113.6 %;实现新增转移就业收入 5867.57万元,完成年目标4000万元的 146.68 %;组织技能培训943人,完成年目标任务905人的104.2%,创业培训105人,完成目标任务105人的100%;举办了“转移就业百日行动”“春风行动”等6场现场招聘会;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工作力度,累计提供寻甸县就业岗位 15531 个,累计转移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就业 1550人,完成目标任务1400人的 110.7%,其中建档立卡 1310人,完成目标任务1120的116.96%。

二、工作措施

(一)建立健全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管理和动态更新。

为进一步真实准确的掌握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不断完善信息系统数据录入更新。年初由于受到疫情影响,为及时调查了解西山区农村劳动力返乡返岗情况,紧急召集全区58名农民信息员加入微信群,组织开展农村劳动力基础信息调查,在人员无法入户调查情况下,以 “手机APP”、电话、QQ邮件等方式,对辖区返乡务工人员情况进行调查,并每日及时通报进度,按照省市级要求,于3月底全面完成全区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5月28日,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进一步核实跟新农村劳动力力资源实名制数据库相关信息的通知》要求,西山区再次组织58名农民就业信息员及各街道办事处农促就业专干进行业务培训,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系统数据的核查、修改、更新,确保6月30日全面完成《云南省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农村劳动力子系统》全库人员信息核实更新。

(二)应对疫情,创新招聘模式,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服务。

西山区原计划于2020年1月上旬至3月中旬组织开展“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系列招聘会活动。1月14日西山区就业局在西山区海口街道举办了2020年“就业援助月暨春风行动”、 “转移就业百日行动”现场招聘会。有10家辖区企业参加,提供就业岗位1400余个,当天进场求职共计100余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0人,免费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000多份。

疫情发生后,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大力开展线上招聘活动。通过网络平台大力推送岗位信息和就业创业政策。依托农民信息员微信推送“就业彩云南”、“昆明智慧就业”“西山人社”等信息平台,通过这些线上渠道加大用工岗位的推送和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宣传,同时以微信方式西山区复工企业急需的一些招聘岗位,帮助农村劳动力在家通过手机扫一扫,就能实现线上查询就业岗位,了解创业政策,电话咨询完成就业招聘。将企业复工和农民工就业连接起来,不间断提供就业服务。疫情期间,通过微信、网络平台共岗位信息12848条,点击次数超过560次,预计为200人提供了线上推荐服务。

(三)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促就业。

为进一步做好我区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组织适合于一类项目的群众参加培训,根据项目采取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如育婴员、美容师、茶艺师、保健按摩师等适合当地生产发展的培训专业引导群众自主创业发展,围绕社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把老百姓需要的培训送到家门口。真正实现送培上门把培训效果和致富增收紧密连续在一起,发挥培训的指导作用。对有创业愿望并具备一定创业条件的登记失业人员、进城求职农村劳动者及返乡农民工、登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不少于10天的创业培训。截止2020年12月15日,组织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943人。

(四)大力开展区级创业创新平台建设。

为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引导和鼓励更多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实现乡村振兴,按照《昆明市西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西山区农村劳动力创业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方案(试行)》(西人社通〔2019〕31号)文件,西山区开展区级农业创业园、农业创业示范村、创业之星的创建。年初经过广泛的宣传动员、项目申报、现场调研,对昆明耙齿山农业创业园、昆明黑箐水果种植创业园、西华社区古莲小组农业创业示范村、团结的两名创业之星五个申报项目进行创建。在创建过程中积极给予创建项目业务指导,开展了创业培训、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组织导师帮扶等活动,9月9日至10日,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由区农业农村局、区科技工信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区商务投资促进局、区劳动就业服务局相关工作负责人组成的评审小组,深入到五个创建项目场地进行评审。评审小组按照评审流程,听取汇报、查阅台账、核实原始凭据、实地勘查种植项目,逐一对创业项目进行了考评验收。

海口街道的西华社区古莲小组进行创业示范村的建设,创业氛围浓厚,创业环境良好,社区牵头成立了三个农业合作社一个协会,10名村干部9人带头创业,以草莓等果蔬种植为一村一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全村总户数369户,创业户数120户,创业人数230人,带动就业人数460人,村民创业热情高涨,带动经济效益效果明显;云南耙齿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果林种植为主,农林业为载体的观光体验型的农业创业园,种植面积1000多亩,建成400余亩的樱桃园、200亩的李园、400亩桃园,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60多人就业,对周边经济带动较大;昆明黑箐水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的农业创业园,以苹果种植为主,种植面积达150亩,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53人就业,具有良好的创业示范带头作用。两名创业之星--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法人孙成都,创建的云南丘山农副产品种植有限公司主要从事花卉、蔬菜种子生产及销售,带动周边村民就业达286多人,年营业收入达390多万元.累计培训800多名周边农村劳动力,创业带动业绩非常显著。昆明市山之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严芝,是蔡家社区的农户创业带头人,承包100多亩土地种植核桃,魔芋,带动周边30多人就业,每年创造经济价值100多万元,带动创业就业成效显著。经评审,最终得出全部考核为合格的评审意见,圆满完成了这次创建项目评审。按照文件精神分别为五个创建项目落实了一次性补助,这些创业项目将进一步推动西山区乡村振兴。

(五)举办6场现场招聘会,加大对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进行转移就业帮扶。举办现场招聘会一直是主城区精准帮扶转移就业工作的重要手段,今年1月19日上午,西山区就业局组织云安会都、中石油,一心堂药业等8家企业,携带客房服务、辅警、卫生保洁、机电操作等732个就业岗位,到寻甸县甸沙乡召开现场招聘会。当天甸沙乡组织“三下乡”活动,组织了约150多名农村劳动力参加了活动和招聘会,现场达成意向共11人,取得良好的招聘效果。

后来疫情爆发,西山区就业局第一时间暂停2020年的春风行动、百日行动等大型招聘活动,也暂停了对寻甸县的现场招聘活动,先后分三次,提供寻甸县5711个岗位信息,通过寻甸县农民信息员工作群岗位信息,以微信联系方式开展转移就业人员和岗位的匹配,疫情期间不间断提供岗位推荐服务。2020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辖区7家用人单位工作人员赶到功山镇,利用赶集的时机开展了现场招聘,招聘会现场提供了1210个岗位,为几十位老乡进行了岗位推荐,达成意向约11人。3月25日,西山区再次组织用工企业深入寻甸羊街,举办了现场招聘会,当天达成意向8人。4月3日,西山区再次组织辖区八家用工企业,携4780个岗位信息深入到寻甸县先锋镇举办现场招聘会。当天的招聘会得到市级的高度重视,市就业局万正文局长、谢承先副书记亲自参与并做了动员讲话,进场参加招聘会的当地农村劳动力近500多人,初步达成意向23人。4月21日,西山区组织辖区13家用工企业,携1252个岗位,深入到寻甸县倘甸镇举办精准帮扶、沪滇劳务协作暨易地搬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会,招聘活动共吸引当地群众400余人参会,初步达成意向21人。

(六)引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把帮扶工作下沉到被援助各乡镇社区。为充分发挥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的优势资源,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转移,西山区制定奖励措施,拿出扶持资金,对第三方人力资源公司给予职业介绍补贴。3月24日,西山区就业局带领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厚致百盈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在寻甸县就业局的帮助下,与功山镇的16位农民信息员及劳务经济人进行了座谈,并与之签订劳务合作意向书,明确合作的内容和具体操作办法,由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帮助寻甸县贫困农村劳动力向省外及昆明主城区现实有组织输出。4月3日,再次组织西山区另一个合作第三方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昆明玄同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深入寻甸县先锋镇,与乡镇分管领导和9名农民就业信息员进行座谈,进一步加大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化转移输出。

(七)继续在寻甸县贫困村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特殊困难就业人员。

继续做好寻甸县部分“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等转移困难人员的就业安置,2020年西山区计划投入资金120万元,用于在寻甸县开发乡村公共服务性岗位安置220人,从根本上解决这部分特殊困难人员的就业难题。

(八)明年工作计划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7

一、提高认识,真正把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纳入重要议事日程

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是制约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根本性原因。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和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特别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整体素质。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则是省委为尽快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从深层次上解决农村矛盾,加快农村改革和发展步伐而做出的一项重大举措。五大连池市作为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市,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则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做好这项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并决定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为契机,全面实施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利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训5万农民,培养乡村干部和骨干农民5000人,重点培养乡村大学生500人。为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和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得以顺利实施,根据我市农业县市特点和农村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农村干部群众承受能力较低的实际情况,决定依托东北农业大学,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市委责成组织部专程赴东北农大进行协商、洽谈,经过双方共同努力,今年9月,全省县市首家现代远程教育培训中心落户五大连池市,省政协、民盟黑龙江省委、省教育厅、东北农大及黑河市委、组织部等有关领导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亲自出席签字和揭牌仪式。远程教育中心的建立,使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可以直接在家里、在村上、在乡镇、在市内接受当前最为先进的科技培训,节省了大量经费投入,为深入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农民素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加大领导力度,确保“村村大学生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省委提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以来,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此项工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主管领导和有关领导为组长,市委组织部、教育局、人事局、农委等各涉农部门和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中的组织、协调、宣传等各项工作,并进一步明确了各单位在实施这一计划过程的具体职责。同时在市委组织部成立了农民培训部,专门负责做好农民培训工作的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服务等工作。受全省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承办单位--东北农业大学的委托,按照东农确定的模式、内容和要求,市委组织部派出3个调查组,随机抽样调查了我市6个乡镇12个村及北安、孙吴、嫩江等附近市县各2个村,搜集了大量关于农户收入、种植、养殖和加工项目、家庭成员学历情况及是否有参加学习培训意愿等基础资料和数据,并形成了调查报告,为东北农业大学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提供了准确依据。市直有关部门和各乡镇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和发放宣传单等形式,广泛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户特别是在外地打工的农村高中毕业都及时了解了“村村大学生计划”的主要内容、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为了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真正能够达到使毕业生回村创业,回村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我们一方面严把政审关,严格履行各项程序,保证生源质量;同时为鼓励农村高中毕业生参加学习,市委专门制定了5条具体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一是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对每个参加“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农村大学生给予4000元补助。二是对农村无高中或中专学历,但确有一技之长和自学成才的乡土人才、致富带头人和村级后备干部,本人积极要求上进的,由市职业教育中心组织培训,经考试及格后获得农业技术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报考参加“村村大学生计划”。三是对毕业后回村参加工作的,乡村基层党组织要将他们列为村级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四是对毕业后回村创业的,根据其所从事的行业和项目特点,由有关部门和乡村负责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协调和扶持。五是对毕业后在本村工作5年的,可根据工作情况调入到市、乡事业单位,或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各乡镇、村及有关部门也相应制定了有关扶持政策,有效地激发了乡村干部群众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今年已落实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157人,其中参加全省“村村大学生计划”学习的30人,我市自行培养的127人。

三、整合教育资源,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打好基础

为了将乡村大学生培养计划和农村干部群众素质升级工程落到实处,我们整合全市教育教学资源,切实加强了教育培训过程的管理。一是将远程教育中心设在市职业教育中心,实现教育教学资源共享。目前已拥有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和多功能餐厅等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微机室、农学标本室等实验实习室14个;计算机200余台(套)及鑫诺卫星和亚洲3号卫星接收设备,开通adsl宽带局域网;校内实习基地5处,校外实习基地12处。二是依托远程教育中心这一教育平台,通过调整农村党员电教点和“三个代表”责任区设置,从中确定220多个乡村教学点,配备微机、电视、vcd等设备,并逐步在朝阳乡等偏远乡镇新上卫星接收设备,成立教学分部,形成市、乡、村、教学点四级教育培训网络。三是根据农村特点,以远程教育为龙头,结合开展“科普之冬”、“跨世纪青年农民培训工程”、“三下乡”等活动,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演讲、参观、交流等方式,并辅之以电视讲座等形式,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有效地开展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构建了新形势下适应农村发展需要、适合农村生产生活特点、符合农民致富需求的教育培训格局。四是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学管理,切实增强了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选择了我市急需的农村管理与发展、法律和金融会计等专业,其中“农村管理与发展”是东北农业大学最新开设的专业,该专业包含了农村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又设置了较多农村实用技术选修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学员可以根据本地实际需要进行优化组合,既能培养自身管理能力,又能掌握较多的致富项目,增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对农村干部群众的教育培训,我们主要选择了农村政策法规、特色绿色农产品种植技术、畜牧养殖知识、劳动力转移有关知识、市场经济知识等十大类培训内容,得到了农村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在教育培训过程中,注意加强组织管理,为学员和教师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保证了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东北农大领导、专家多次检查和评估,对中心招收学员、组织培训考试及日常管理等各方面工作都十分满意,认定我市远程教育中心各项工作达到了较高水平,可以为东北农大组织承办我省北部地区学历班和短期班学员的培训。目前我们已利用远程教育形式培训农民1927人,乡村干部745人,招收学历班学员127人,其中“农村管理与发展”专业专科班学员73人,全部是农村干部群众;本科班农林管理专业23人,法律专业15人,金融会计专业16人,共计54人,农村学员比例占70%。

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是一项政策性较强的工作,根据我市前期的运作情况,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增强机遇意识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前提。农村人才匮乏,干部群众整体素质较低是一个非常现实性的问题,虽然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也经常进行培训,但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省委提出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省政府拿出资金,组织各大学免费为农村培养大学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必须增强抢抓机遇的意识,全面的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

2、加强组织领导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保证。受农村经济基础条件和传统思想观念影响,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落实难度较大。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组织体系,健全考察考核机制,把其作为履行各级党委“第一责任人责任”的主要依据进行考核,切实加大推进力度,才能保证“村村大学生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3、制定扶持政策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基础。农村干部群众生产、工作较为繁忙,经济条件较差,必须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加以扶持,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进一步激发他们参加学习培训的积极性,保证他们安心学习。

4、全面进行管理是落实好“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关键。要使“村村大学生计划”真正达到培养农村发展人才,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目的,必须把好“三关”,全面加强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管理。一是要把好“选拔关”。加强对报名者的考核,严格进行政审,使真正想提高自身素质,热爱农村发展事业,愿意到农村进行创业,并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参加到“村村大学生计划”的实施过程中来;二是要把好“学习关”。要注意配合学校,实施跟踪管理,及时掌握其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学好知识,提高本领,增强素质。三是要把好“使用关”。要根据农村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帮助扶持他们选项目,谋发展,对其中能力突出、业绩明显、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要注意提拔重用,努力使他们尽快成为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头人。

各位领导、同志们,我市虽然在实施“村村大学生计划”,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养乡村大学生、培训农村干部群众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毕竟仍处在起步和探索时期,有待于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和提高。今后我们将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广泛学习借鉴兄弟市县和外地成功的经验做法,努力把这项利国、利民、利于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的实事办好,培训一大批高素质的农村干部群众,为进一步加快农村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做出积极贡献。

村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篇8

关键词:新农村;社会事业;现状;问题;任务;政策措施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是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基本需求的重要手段,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重要基础,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河南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农民和农村问题,始终是党委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完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河南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一、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现状

(一)农村教育进一步加强,农民受教育环境显著改善

“十五”后三年完成了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全面消除D级危房;实施了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工程和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实施优质高中扩招工程,缓解了初中升高中的瓶颈制约;整合农村高中阶段教育资源,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效促进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提高了农村劳动者技能,为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发挥了积极作用;全省农村教师工资的发放权全部上划到县,编制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行“一费制”收费政策,不断扩大“两免一补”范围,覆盖了部级贫困县农民子女义务教育阶段,资助面、在校生享受比例和投入资金总数均居全国首位。

(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实施,农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河南省政府筹措和争取资金改造建设乡镇卫生院,扶持贫困县医院和县妇幼保健院进行业务用房建设,添置必要的仪器设备;在全省大多数县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86.95%。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三)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

对全省109个县级文化馆和图书馆改造建设,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实施了行政村和5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农民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积极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四)旅游资源优势得到开发,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河南省政府安排专项资金,重点加强了郑、汴、洛“三点一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南太行、豫西伏牛山、桐柏-大别山区旅游资源的连线连片开发,在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了贫困山区、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启动了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加强大别山区、桐柏山区等红色旅游设施建设,弘扬了革命传统,促进了老区经济发展。

(五)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

安排资金建设农村计划生育服务站和配备计划生育流动服务车,加强了农村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网络建设,提高了对农民群众的生殖保健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启动实施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使越来越多的计划生育家庭得到实惠,广大农民的生育观念进一步向少生优生优育转变。

二、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要看到,河南省农村人口众多,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难以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要。主要是:农村教育基础依然薄弱,主要平均教育经费指标居全国后列,农村中小学运转困难,学生辍学率较高,农村初中三年保留率仅为93.8%;职业教育发展滞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规模仅占高中阶段的39.3%,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不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外出务工的能力和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人口医疗保障水平不高,农村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比城市高48.6%、42.5%和19.1%,孕产妇住院分娩率比城市低9.8个百分点,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还比较突出;基层文化设施十分短缺,67%的乡镇文化站有站无舍,82%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还有340多万农民不能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滞后,农民生育观念还有待进一步转变,作为人口第一大省,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农村社会保障程度很低,相当一部分困难群体得不到有效救助。

这些情况说明,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和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农村税费体制改革后,许多配套政策还没有到位,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的投入得不到充分保障,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居民公平享有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权利还没有得到切实保证。这种状况也抑制了农民消费水平和发展能力的提高,从而成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今后一个时期,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政府在农村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完善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机制,加快体制和机制改革,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差距,是一项十分紧迫而又影响深远的重要战略任务。

三、河南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优先发展农村教育

一是巩固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强化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提供免费课本和寄宿生活费补助,2007年起对所有农村学生免收杂费。加快寄宿制学校和薄弱初中建设,建立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长效机制,积极发展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二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到“十一五”末,使50%以上的农村教师得到一次专业培训。实行城市教师赴农村学校支教制度。三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点推进100所县级职教中心建设,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使每个适龄劳动者掌握1-2种实用技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加强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切实提高农村医疗装备水平和服务水平。二是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力争到2008年在全省基本普及。三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提高农村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重点控制严重危害农民身体健康的传染病、地方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等重大疾病。四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面向农村的适用卫生技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稳定卫生技术人员留在农村为农民服务。

(三)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一是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的力度,力争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二是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基本实现全省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三是开展农村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加快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并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四是以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为重点,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五是支持有条件的山区农村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大力开展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使旅游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四)提高农村出生人口素质

一是完善现行生育政策,健全“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农村计生工作新机制,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二是健全利益导向机制。落实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实施以“奖励、优惠、减员、扶持、保障、救助”为主题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三是进一步完善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中心乡镇服务站和信息网络系统等,提高服务水平。四是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计划,加大出生缺陷干预力度。严厉打击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终止妊娠的行为,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

(五)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

把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促进社会公平、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农村灾民救助等农村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积极建立与农村经济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项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鼓励和支持在农村开展社会慈善、社会捐赠、群众互助等社会福利活动。

四、加快发展河南新农村社会事业的政策措施

(一)建立健全与农村公共服务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制

明确划分各级政府财权事权,按财权与事权相对称的原则完善公共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公共财政用于农村社会事业的资金逐年增长,重点支持农村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及基本医疗、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社会救助、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形成稳定的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投入保障机制。在加大省级对农村社会事业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基层政府投入的责任,保证与国家和省投资相配套的资金足额到位。

(二)创新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继续深化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活力和效率,重点巩固“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推进乡镇卫生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开发农村社区卫生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兴办农村社会事业,拓宽筹资渠道,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单位分类管理,按照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实行不同的经济政策、管理和运行模式。

(三)加强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规划指导

将农村社会事业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按区域确定发展目标、发展任务,统筹资金安排、建设项目、配套政策,有计划按步骤推进实施。按照城乡统筹和区域覆盖的原则,制定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标准,规范用房面积、设备配置和服务功能。适应农村人口机构变化和行政区划调整,按照配置标准,合理布局农村中小学、乡镇卫生院、计划生育服务站等社会事业机构,整合资源,形成发展合力。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国家对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各项政策规定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R].,2006.

4、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十一五社会事业发展规划[R].hndrc.省略/ghjh/fzgh/,2006.

上一篇: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 下一篇:关于电商培训的心得体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