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范文

时间:2023-11-24 11:34:24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1

[关健词]湖北省 农村产业结构 调整优化

一、改革开放前湖北农村产业结构

(一)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湖北省自古就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但解放前的湖北农村,由于封建生产关系的束缚及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加上连年战乱,河道失修,灾害频繁。广大农民吃不饱,穿不暖,生活极端贫困。解放后,湖北从变革生产关系入手,开展和农业合作化运动,大力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增加农业投入,从1949年到1957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8.5%。1958年到1962年,即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由于受“左”的错误思想影响,严重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加上连续三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全省农业生产出现了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滑坡,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减1.0%。从1962年至1965年的三年调整时期,湖北省及时纠正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消除了极“左”思想的影响,调整了农业经济政策,农业生产中得到较快恢复,并有新发展。三年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6%。时期,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牧副渔业生产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农业生产发展十分缓慢。从1965年到1975年,全省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仅增长2.2%,其中1967年――1969年,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下降。建国初期,湖北农村只有少数以农副产品简单加工和中小农具制造修理为主的手工作坊,劳动生产率和和商品率都很低。改革开放前,湖北乡镇企业虽有发展,但规模很小,到1978年,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只有19.71亿元,在全省农村社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只有19%。

(二)通过考察湖北农村产业结构成长的历史过程,可以总结为下列几个基本特征。

1.结构不完全。湖北农村的产业结构是一种片面的种植业结构,即使是作为农村基础产业的林、牧、副、渔也没有摆脱从属地位,更谈不上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的配套发展。农村工业也不是作为独立的第二产业,而被当作副业,只能限于“三就地”(原材料,生产、销售)的封诸状态。一方面农村还是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并没有引入市场的社会化生产的因素;另一方面,城乡产业的不合理分工,城市从农村获得大量物质资源,通过产品加工升值,再把成品返销到农村,使农村成为资源和价值的双重贡献者。

2.比例不适当。主要是农业内部比例关系失调,因而造成了资源利用不合理,并且长期依靠掠夺经营生态环境日益恶化。1978年林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9%,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12.8%,渔业占农业总产值的0.6%,副业占农业总产值的4.2%,种植业占农业产值的绝大部分。“”的,农业生产受到很大的影响。从1966年到1975年,十年间的农业总产值只增长了24.7%,平均每年增长2.2%,特别是1967年至1969年农业总产值连续三年下跌,“以粮为纲”并没有使粮食大副增产,反而因围湖造田、围垦滩涂、填塘种粮,更进一步破坏了我省的水产资源,1978年湖北省渔业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8%,这与有着“千湖之省”美誉的农业大省地位是不相称的。

3.发展不协调。农业占有绝对比重,农村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金融业、服务业等十分落后,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1978年我省农业,农村工业,农村建筑业,农村运输业,商饮业分别占农村总产值的84%、12%、1%、1%和2%。从农业内部结构看,种植业占有绝对比重,林、牧、副、渔虽有增长,但相对比重提高幅度不大,从而造成农村资源利用的不合理和不充分。从种植业内部结构看,我省长期受农业大省发展思想的影响,只重视发展粮食生产,而其他各类经济作物如棉、油、糖、麻、丝、桑、茶、果、烟等产品的发展速度却相对缓慢。这种不顾各地资源优势而片面地推行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方针,不仅限制了经济作物的全面发展,也使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受到了制约。

二、改革开放以来湖北农村产业结构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长期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农民的生产的极积性倍增。全省农村经济在改革中活跃起来,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合理调整,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湖北农村经济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的道路。

(一)湖北农村产业结构的总体考察

1.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效果明显,生产结构日趋协调。首先,从农业部门结构来看,农林牧渔业产业结构逐渐合理化,种植业在总量保持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比重逐年下降,由1980年的68.1递减到1999年的57.4%,下降了10.7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甲鱼、河蟹、青虾、鳗鱼、珍珠等高价值的水产品养殖业,在改革开放后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特产养殖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农业结构已基本改变了种植业挤压林、牧、副、渔业状况,使各业都得到了全面发展。

2.农村产业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总体结构趋向合理。改革开放以前,以粮食生产为主的种植业一直是农村经济的主体,林、牧、副、渔业及农村第二、三产业极不发达,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在1992年农村第二产业的产值就超过了农业产值实现了我省农村产业结构变化的第一次飞跃,由原来的一、二、三产业结构序列向二、一、三序转变。

表1:湖北农业生产结构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表2:农村社会产值结构(%)

资源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二)湖北农村第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考察

1.第一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农林牧渔业全面增长,内部结构变化明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在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的同时,农业内部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农业单纯依靠种植业、种植业只注重发展粮食生产的单一经营、自给自足的局面向均衡协调的方向发展。

2.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从表3中可以看出农村第二产业在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其中农村工业占了第二产业产值的近八成。从图中看农村工业在近20年的不同时期是不平衡的。

表3 农村第二产业产值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根据《湖北统计年鉴》(历年)计算

改革开放20年来,湖北农村第二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其内部结构不合理现象逐步显现出来。主要表现为农村工业发展脱离其他产业呈现出“中间沉、两头轻”的畸形结构,发展低级状态与膨胀状态同时存在,导致其发展潜力逐渐丧失。生产方式以“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为主,使得农村工业的发展付出了高昂的代价。同时在农产品的加工转化和延伸增值方面做得不够,导致增值空间小,利益流失多,发展困难。第二产业内部建筑业与运输业的发展滞后于农村工业的发展,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状况

湖北农村第三产业自1980年以来,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形成了包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个体农户在内的多种所有制的农村服务业体系。但我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多以零售业和餐饮业为主,第三产业产值在农村总产值的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左右,从业人员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也低于百分之十。农村剩余劳动力得不到有效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力被困在农业内部,人均资源、资本占有量低,农产品流通不畅,从而限制了农村一、二产业的发展。

三、现阶段调整优化湖北省农村产业结构的思路

优化农村产业结构需引导资源从生产率部门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使资源合理分配,最终实现各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大致相等,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各产业协调发展,提高经济效益。

(一)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1.重视粮食生产。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耕地少的发展中国家,需要用占世界耕地总量7%的耕地,养活1/5世界人口,解决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们永远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农业生产是国家的基础,粮食生产则是基础的基础。只是粮食生产稳定持续的发展,其他产业如畜牧业、农产品加工业,乃至整个国家工业才能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才能有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如果因为目前粮食供大于求的局面,盲目乐观而放松粮食生产,势必造成农产品供求关系再度紧张,推动物价全面上涨,引发通货膨胀的局面,使得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陷入被动局面。保护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运行价格杠杆引导农民提高粮食品质。在目前粮价相对较低的情况下更要把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落到实处,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都对农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湖北省农业基础设施从某种程度上讲还是比较脆弱的,低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当前正运行的农业结构调整,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进一步搞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才能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为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为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创造必要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生产条件。(二)大力优化品种结构,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

前几次结构调整也曾提出要发展优质高效农业,但每次都是浅尝辄止,然而,受这次的农产品价格全线上涨和近期内国民经济紧缩的不明朗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此次结构调整难以在外延上做文章,只能注重农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其中全面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是关键。当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由原来的吃饱向吃得安全,吃得健康转变。因此下大力气全面提高农产品品质,选育、推广优良品种,发展绿色食品成为此次结构调整的重点,要立足于各地的自然资源条件,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尽量减少分散的种植项目,形成区域经济带和发挥区域优势。

(三)深化农产品流通改革,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农业产业化这一经营方式较好的解决了农民与市场的联结问题。从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农业已不是单一的生产环节,而是包含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在内的完整的产业体系,即所谓“从田头到餐桌”,农业的效益来自这个完整的产业体系。因此我们通过把发展乡镇企业与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现实途径。

在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同时,要积极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过去农产品供不应求,农民生产什么就卖什么,不愁销路。现在大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农民虽然也知道“什么赚钱种什么”,但却容易造成一哄而上,大家都种,一种就多。暴露了原有农业经营方式的局限性,必须对农业经营结构进行调整,由原来的以产定销向以销定产,也就是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农民要想真正作到以销定产,必须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龙头企业和合作经济组织调查市场,吃透行情,找到商品销路和客户以后,再给农民下订单,从而实现分散经营和大市场的连接,实现产销的有机衔接。这种做法使企业获得稳定的符合质量标准的货源,使农民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增加了效益,提高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对双方都是有益的。

(四)以农村城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的高重复率,加剧了全国工业结构不合理状况。要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把低价值的原料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制成品。从湖北省乡镇企业整体结构来看,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第三产业总量不足,发展相对滞后。第三产业存在两低现象:一是第三产业产值在农村各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低,第三产业滞后于农村工业的发展,使农产品流通不活,卖难问题突出。当前,应以搞活农产品流通为重点,发展一批为生产服务的运输、商贸、金融、信息、教育、环保等第三产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可以通过大力发展各类新型合作制中介组织,鼓励私营、民营、集体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流通组织参与竞争,还可以通过农业产业化组织农民进入流通。政府要制定实施有关的扶持政府,解决其后顾之忧,推动农村流通企业发展。

加快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拓宽第二、三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加速发育农村市场体系,加快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步伐,解决我国因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造成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状况的矛盾。我们要抓住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机遇,加快小城镇的发展步伐。

(五)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企业

我国加入WTO,这对我国农业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又是一次严峻挑战。从量上看,湖北省农产品出口创汇常年在3亿美元上下徘徊,这与湖北农产品产量在全国的地位极不相称。湖北省要积极适应经济全球化,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资金以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农业和企业。第一,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热,加速建立一批出口创汇的特色农产品基地。第二,扶持一批创汇农业的龙头企业,依托这些外向型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农业贸易全球化,促进农民从创汇农业中增收。第三,加大农业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第四,加强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为农产品走出国门提供品质保证。第五,创汇农业要走高科技、高效益、高质量、低成本的“三高一低”发展道路。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2

新年初始,你们不辞辛劳来到XX,就我县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进行考评,请允许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欢迎。考评是一项通过总结成绩、查找不足,进而促进工作的有效制度,作为考评对象,我们将以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此次考评,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意见。下面,我代表XX县委、县人民政府就我县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汇报。

一、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情况

2005年,我县农业农村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及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题,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攻坚,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年来,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克服了自然灾害、禽流感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保持了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良好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丽江市2005年度农业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良好,农民人均纯收入稳定增长。

2005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8369万元,比上年增16%。其中,第一产业收入24212.11万元,增长12%;第二产业收入16426.19万元,增长19%;第三产业收入7730.7万元,增长22%;农业总产值38492万元,增长17.9%,粮食总产量60796吨,比去年增加396吨,增长0.66%,农民人均纯收入1525元,比去年增125元,增长8.9%;解决了3800人的温饱问题。全年财政支农资金3975万元,比上年增18.1%,其中上级下达1942万元,县财政安排2033万元,比上年增长21.4%。

(二)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

1、农村经济结构日益优化。为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单一,农村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过大,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增收缓慢的局面。县委、政府始终坚持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原则和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大力发展农业加工、服务业和特色种、养业。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县畜牧业快速发展,全年大小牲畜存栏36.53头(只),实现畜牧业产值15343万元,增长21.1%,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39.86%;特色经济作物规模不断扩大,效益明显,粮经比例达70:30;水产养殖业异军突起,养殖基地达17846亩;农业加工、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全年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收入达7730.7万元,农村一、二、三产业收入比例为50%:34%:16%;

2、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2005年我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化农业发展,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作、效益驱动、因地制宜”的要求,以培育和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立足发挥资源优势,紧紧依靠丽江、攀枝花经济圈的幅射带动,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使我县农业产业布局日趋合理,原料基地建设快速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日益繁荣,农村专业协会不断涌现,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增强,“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经营模式初步形成。2005年,我县共新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即:永丰竹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丽江绿野生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远光薯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华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亨达畜禽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全年共有农业协会14家,如通达果蔬协会、XX芒果专业技术协会、文乐松竹果蔬协会等。

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快速推进,我县农村经济日益繁荣,农业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生产效益大幅度提高。2005年,冬季农业开发面积达16.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7.63万亩,经济作物8.97万元;特色经济作物中,发展冬早瓜菜18480亩,实现产值2889万元,比上年增271万元;种植亚麻4380亩,收购麻条1581吨,实现产值195.7万元,亩产值597元;种植大白萝卜4313.1亩,实现产值288.22万元,亩产值668元;种植烤烟6587亩,生产烟叶15269.8担,实现产值691.4万元,农民收入714.4万元,收入在万元以上的农户达74户;种植鲜玉米6028亩,冬早豆类8030亩,冬油菜7020亩,冬早洋芋3120亩,其它经济作物31749亩;另外,新发展优质芒果4800亩,嫁接改良3860亩,全县芒果面积达3.52万亩,产量5026吨,实现产值780万元,新发展茶叶780亩,全县茶叶面积达10612亩,实现产值396万元;新发展竹子8900亩,实现产值400余万元,全县竹子面积达3万亩;全年生猪存栏16万头、牛存栏5.1万头,羊存栏12.9万只,禽存栏68万只,实现产值6980万元。

(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良好。全县累计投工1733961个,累计完成投资595万元,修复水毁工程130件,加高加固堤防1.7公里,清理河道2公里,加固水库5座,渠道清淤完成816件,新增灌溉面积1800亩,改造中低产田1486亩;认真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全县33座水库运行情况良好,确保了安全渡汛,全年安全蓄水6231万立方;全面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共完成2296户的人畜饮水工程建设,解决了9574人的饮水困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2、农村电源、电网建设步伐加快。新增电源四项,完成了普鮓电站、鲤鱼河一级站、鲤鱼河二级站及出水河一级站二期工程建设,新增水电装机32600千瓦,全县全年发电量达22629万度,供电量46339万度;新建电网108.5千米,解决无电人口通电649户,1413人。

3、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扎实推进。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以农田水利及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认真实施并完成了河东水库南灌沟三面光水利工程5000米,田间机耕路工程2512米,田间排灌沟工程4374米,水池8个1300立方米,饮水管道2400米,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同时,积极做好了项目的储备和申报工作,目前,已上报的项目有4项。

4、森林管护和公益林建设不断加强。围绕促进全县生态、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积极发动义务植树,认真实施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工作,全年完成人工造林5000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4000亩,截止2005年已累计完成73.92万亩公益林建设任务,森林覆盖率达44%。

5、农村能源建设卓有成效。认真实施并全面完成了3003口农村沼气项目建设任务,全县增加沼气池4623口,完成投资1155万元,目前,全县的沼气池总量达15357口,同比增长43%,沼气户1.5万多户,占农村总户数的47%。同时,以沼气为纽带的“919”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快速推进,农业综合效益明显提高,森林资源得以有效保护,实现了生态、能源、经济的多赢。

(四)扶贫工作扎实有效,农村劳动力转移成效明显。

2005年,我县扶贫工作紧紧围绕贫困地区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大局,调整思路、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了年初预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全年完成6个重点村、3个省级温饱村、4个市级温饱村、50户安居工程项目建设;在项目设施中我县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注重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在搞好扶贫“三项”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着力于提高贫困地区群众的发展意识、科技意识做了大量工作,全年在贫困山区发展科技示范样板1354亩,引进优质黑山羊24只,完成科技培训8600人次;积极做好小额信贷工作,切实加强了信用贷款的清收力度,截止2005年12月累计收回本金266.1万元,回收率达81%;认真开展社会帮扶,全县9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为挂钩点投入帮扶资金25.8万元,援助物资27万元,协调引进资金修建学校5所,引进实用技术2项,发动干部职工捐资为10户危房户解决了住房困难,全县1634名党员干部与1750户贫困农户结成帮扶对子,全年为农户提供的资金和物资援助达59.6万元;深入开展“一对一”捐资助学活动,全年累计接收到190家单位和部门5224名干部职工的捐款101.9万元,结对帮扶贫困学生4913人。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工作,切实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强化职业培训,组织人才交流会,制定县内企业、建筑工地用工保护政策等措施,为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创造条件、提供便利、拓宽渠道,实现了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和输出。2005年我县完成劳动力输出和转移3.01万人,其中劳务输出283人,中长期劳动力转移17687人,短期转移(6个月内)12130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4160万元,占总收入的8.6%,比去年增长23%。

与此同时,农村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农民负担明显减轻;“科技兴农”战略成效明显,动物免疫标识制度深入开展,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农村社会稳定。总之,2005年是我县农村经济发展迅速、提质增效成绩显著、农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一年。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仍须继续保持,创新思路,加快发展的力度还有待加强。

二、2005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

(一)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

强化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切实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弘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精神,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己任,统一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励精图治、倾心发展,务求今年再上新台阶。

(二)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以2005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继续加强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实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条件,打牢农业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积极开展动植物疫病防治工作,全面提高农业安全生产能力;认真实施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搞好森林防火和林政资源管理,规范木材经营市场,严厉打击各项林业犯罪活动,积极争取并实施好以沼气池建设和农村电源、电网建设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快推进“919”生态家园富民工程,“112”科技示范工程和小康示范村建设工作,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继续深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加快发展农业二、三产业,优化农村经济结构;在搞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和畜牧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加快高产、高效基地建设,扶持和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协会,完善生产经营模式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

(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认真解决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

认真实施扶贫“三项”重点工程建设,加大扶贫资金的监管力度,确保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创新扶贫机制,增强扶贫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贫困山区群众脱贫步伐;切实搞好社会帮扶,着力解决好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困难和学生就学。

(五)搞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六)搞好农村医疗、卫生、教育等工作,促进农村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3

“包”字引发的四川农村改革

・1978年10月,省委总结了广汉县金鱼公社生产责任制经验,将“包”字引进农业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四川农村改革的序幕。

・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进行了体制改革,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的典型。

四川是全国农村改革起步最早的省份之一。通过农村体制改革,加上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农业基础设施的加强,使全省农村生产力获得大解放,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变为供求基本平衡,农民收入逐年增加,总体上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同30年前相比,全省粮食产量由人均600斤多一点提高到现在的780斤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27元提高到去年的3546元。农村改革的成功,农业取得的成就,对全省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是个农业大省,成都平原是我国粮仓之一。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四川曾调出几十亿斤粮食,支援国家建设,支持京、津、沪度过经济困难时期。“”期间,农业发展缓慢,人口却增长很快。1975年和1976年,“”横行,加上旱灾和地震,四川的农业和农村经济遭受严重挫折,走到低谷。1976年,全省粮食总产量下降到508亿斤(包括重庆市),人均只有530斤,隆昌县一带的农民甚至扒火车外出逃荒。为安排城市和灾区人民生活,中央从东北调粮入川,原定调进10.2亿斤,由于铁路运输困难,未能全部运到。

粉碎“”以后,四川的经济要恢复,首先要振兴农业、发展农业。当时主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从实际出发,采取一套趋利避害的增产措施。其中影响大、效果明显的,首先是在全省多数地方取消种双季稻,改为主攻一季中稻;其次是对无水源保证的水田,提倡“水路不通走旱路”,改种高产的旱地作物,做到趋利避害,夺取丰收。同时,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立支农工业体系。

二是制定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政策和措施。先是恢复“”以前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办法,健全劳动组织,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1978年10月,省委总结了广汉县金鱼公社率先实行“分组作业、定产定工、超产奖励”生产责任制的经验,以省委办公厅《工作简报》的方式转发全省,要求各地进行试点。“定产”实际上就是“包产”。从此,“包”字引进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拉开了四川农村改革的序幕。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会议指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集中精力使目前还很落后的农业尽快得到迅速发展,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发展是保证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在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农村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生产责任制不断完善,一些地方出现包产到户。1979年11月,省委制定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进一步落实农村经济政策使生产队逐步富裕起来的意见(试行草案)》,即省委100号文件,强调尊重生产队的自,鼓励社员经营好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肯定包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的责任制,对多种经营项目提倡“包产到专业组、专业户、专业人员”,田坎可以“包到户经营”,“还可以划出一部分零星、边远或瘦薄地,按常年产量包到户经营,所包产量顶一部分口粮或饲料,超产部分全部归己”。在那个时候,作为省委的正式文件开口子允许包产到户,是比较早的。这个文件发出后,大大促进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解放,推动了农村经济进一步放开、搞活。不久,《人民日报》全文发表了这个文件的内容,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全国农村改革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980年,广汉县向阳公社率先进行了体制改革,改“政社合一”为政企分开,取消,成立乡政府和乡农工商公司,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的典型。

那一段时间,四川的农村改革有声有色,蓬勃发展。通过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后来的20多年里,党中央、国务院为了处理好我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先后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和指示,最集中的是制定了10个中央1号文件和两个中央全会决定,即:1982―1986年中央连续发了5个1号文件,2004―2008年又连续发了5个1号文件;1991年十三届八中全会和1998年十五届三中全会党中央两次作出了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决定。特别是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总结了农村改革20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与方针。这个决定,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规范为“家庭承包经营”,提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我国农业逐步走向现代化的现实途径之一”。我省结合当地实际,认真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指示精神,把农村改革向前推进。

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几个阶段

・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破除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催生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党和政府花很大的精力减轻农民负担,进行农村税费改革,并最终取消农业税。

・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七大再次强调,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在认识上的升华。

回顾30年,农村改革和发展可以粗线条地划分为几个小段。一是上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主要是破除体制,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农村生产力,调动农民积极性。经过五六年的努力,农业获得很大发展。我省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639.3亿斤增加到1984年的815.9亿斤(包括重庆市),人均粮食第一次突破800斤,解决了长期供给短缺的问题,也第一次出现了“卖粮难”。二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产品多了,但农民收入上不去,增产不增收,出现“卖粮难”和收购粮食“打白条”,催生了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同时,中央提出调整农业结构,要求农产品适应市场需求。然而抓了若干年,虽然有些效果,但就农业抓农业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三是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一方面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农民的负担却不断加重,各方面都向农民伸手。党和政府花很大的精力减轻农民负担,制止向农民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后来进行农村税费改革,最终取消农业税。但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别仍然呈现扩大的趋势,看来单项性的改革还是解决不了“三农”问题。四是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十六届四中全会总书记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不久又明确指出我国已经进入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阶段,十七大再次强调了“统筹城乡发展”。这是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在认识上的升华,这种认识和决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强大动力。当前的农村改革,就是要做好统筹城乡发展这篇文章。重庆市和成都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验区,希望能够提供成功的经验。

农村改革的宝贵经验

・一定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的实践和创造。

・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保障农民的民利和物质利益。

・一定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定要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

・一定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村改革30年的经验很丰富、很宝贵,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有益于今后的改革事业。十五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总结了20年农村改革的5条经验,总结得很好,这5条今天还是适用的。我体会比较深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一定要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重视群众的实践和创造,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改革初期,规定“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后来都搞了包产到户,这是党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2001年,中央18号文件规定,“农村土地流转应当主要在农户间进行”,不提倡工商企业、城镇居民到农村租赁和经营农户承包地,后来在实践中也都突破了。

第二,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自,保障农民的民利和物质利益。我国各个阶层和群体都有自己的组织,唯独农民这个最大的群体没有自己的组织。说共产党可以代表农民的利益,党就要自觉地切实维护好农民的权益。否则,农民没法对话,只能以各种方式抵制。过去我省少数地方发生的从一个侧面提醒我们要高度关注农民群众的民利和物质利益。

第三,一定要统筹城乡发展,逐步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要克服过去存在的“城市偏向”,不再以损害“三农”来发展工业和城市。相反,在公共财政、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要向“三农”倾斜,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繁荣。

第四,一定要构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机制。要进一步贯彻“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特别在“放活”上多做文章。要通过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吸纳农村劳动力多渠道转移就业,减少农村人口。同时,以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农业,以现代设施装备农业。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滞后、自身无力以工支农的地区,国家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多给惠农政策,加以扶持。

第五,一定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尽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年缩小,但它始终是安天下的基础产业,加上农村地域广阔,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一大半,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确实是重点和难点。因此,要切实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筹划、安排和抓好。

加大力度继续深化改革

・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尚未破除,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

・深化农村改革应围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真正打破束缚农村发展的旧体制。

30年来农村改革成就巨大,但改革尚未完成,需要加大力度继续深化。当前,城乡发展差别过大,城乡居民收入差别过大,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三农”问题仍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严峻问题。中央本来想扭转城乡差别、城乡居民收入差别扩大的趋势,也确实采取了措施,做了不少工作,但是差别依然继续扩大。为什么会这样?这里有个体制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体制尚未破除,是农村发展的最大障碍。二元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的背景下形成的。它的特点是:对工业、对城市、对市民实行一套政策,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实行另一套政策,形成“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现在这套体制还未根本改变,农民还不能充分享受到改革的成果。乘农村改革30年之机,希望党中央总结30年农村改革的经验,提出到2020年农业和农村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以工支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提出深化农村改革的新思路,制定加快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十七大强调要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结合“三农”实际,深化农村改革应围绕破除二元结构体制,着重加大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农村金融体制、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和财政体制等方面的改革力度,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真正打破束缚农村发展的旧体制,把农民的积极性进一步调动起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确保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者简介: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农村 劳动力转移 问题 路径 转移效益

【中图分类号】D669.9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现转移总量大、跨省转移和省内转移基本持平、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等特征。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符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客观要求的,有利于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重要举措。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

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规律,此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了整个社会、城乡之间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能够较大地提高整个社会总的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变,加快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当前我国已经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但是依然有超过70%的劳动力在农村,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产生了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果这些剩余劳动力缺乏转移到城市务工就业的渠道,必将极大地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对促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894万人,比2012年增加了633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610万人,比2012年增加274万人;本地农民工10284万人,比2012年增加359万人。在外出农民工当中,举家外出的农民工3225万人,增加150万人。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数量呈现增长态势,而且转移的总量较大。值得强调的是,2013年的统计数据表明,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12528万人,占农民工总量的46.6%,占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农村从业劳动力的65.5%。在新生代农民工中,外出农民工10061万人,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80.3%,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大部分外出务工,在本地务工者所占比例较小。新生代农民接受教育的程度相对较高,高中学历的占20.5%,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占12.8%,这些学历较高的新生代农民工有64.8%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务工,并偏好在大中型城市择业,在中部、西部地区务工的比例较小,在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务工者较少。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务工之后,主要从事制造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分别占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的39%、14.5%、10.1%,所得收入更倾向于就地消费,而老一代农民工更倾向于带回老家。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主要是以农民工的身份到城市打工或者其他择业方式而实现的。农村劳动力可划分为积累型农村劳动力、效率型农村劳动力、结构型农村劳动力。所谓积累型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随着农村人口的增加,由于农村土地有限,导致农村劳动力的总量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要,由此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效益性农村剩余劳动力,也就是由于劳动生产技能技术的提升,在农业生产总量和劳动力总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完成现有劳动生产总量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劳动力,从而产生农村剩余劳动力;所谓结构型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剩余”是相对而言的,即便是在农村生产劳动依然需要那么多劳动力的情况下,由于主要分布于城市的第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其能够带来更高的收入,农村劳动力主动放弃了在农村耕作劳动的机会,主动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以此获得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

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在外出农民工当中,8871万人在本省内流动,7739万人跨省流动,而在早几年之前,跨省流动的农民工数量远远超过省内流动的农民工数量。其原因在于,近些年来,我国通过各类倾斜性政策措施促进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中西部地区许多省份的第二、第三产业已经迅速发展,农民工无须流动到外省就可以在本省找到类似工作。但《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是全国性数据,实际上,目前我国东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农民工以跨省流动为主。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有四种,第一种模式主要以兼业为主,即这些农村劳动力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主要的劳动力外出务工,以兼业的方式从事非农活动,农业生产的收入在家庭收入当中依然占据较大比例,兼业方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家庭占农村劳动力转移总户数的一半左右。第二种模式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农忙时节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只有在农闲时节短时间地在当地兼业从事务工劳动,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三成左右。第三种模式是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作的农民在城市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长期在城市从事第二、第三产业的服务,不再从事农村生产劳动,但是这些劳动力的户口依然在农村,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劳动力转移的占总数的一成左右。第四种模式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并在城市定居生活,户口也迁移到了城市,按照国家相关政策,部分劳动力在农村依然还有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而部分已经实现在城市定居工作的劳动力,完全放弃了在农村的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通过此种模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数量较少。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中,制度与体制方面依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第一,兼业转移的模式导致资源闲置浪费和其他系列社会问题。目前,兼业模式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模式,占转移劳动力总数的一半以上。这些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他们的家依然安在农村,家庭中的主要劳动力长期到城市务工,而家庭的其他成员依然在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劳作。农业生产具有周期性特征,而城镇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并不具有周期性特点,所以,通过兼业模式实现转移的劳动力可能在农忙时节回家务农,在农闲时节回到城市务工,“这就使得劳动力的供求存在周期性的失衡现象”①,产生季节性的“用工荒”。

兼业转移模式下,农村平时的生产劳动主要由妇女、老人承担,农业生产只能粗放式经营,导致土地资源的闲置浪费,而主要劳动力长期外出务工,又导致宅基地等资源的闲置浪费。除了资源的限制浪费之外,兼业转移的模式还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为主要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农业生产主要由妇女、老人甚至儿童承担,产生了大量的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等,家庭成员之间长期处于一种分离的状态,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遭受非法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留守儿童缺乏正常的家庭教育,给今后的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第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受到城市的“排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劳动力普遍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为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在发达城市,在一线进行生产劳作的大部分是从农村转移而来的劳动力,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的先锋,对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繁荣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华商报》记者曾经对此进行采访,受访的大部分民众认为:“城市没有农民工,难以想象”②。

然而,因为缺乏保障,广大农民工一方面在为城市建设付出了艰辛的劳动,而城市却不断地排斥农民工,严重地伤害了农民工的感情和具体物质的、精神的利益,并对劳动力的转移带来严重阻碍。

在城市分配过程中,初次分配向资本倾斜,广大农民工付出了辛苦的劳动,但是所获得的报酬却和付出不相协调,农民工的工资待遇水平远远低于城市居民。不仅如此,拖欠农民工工资、农民工缺乏必要社会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民工始终在城市中处于“弱势地位”,是典型的“弱势群体”。按照当前我国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真正转移到城市进行了极大的限制,许多农村劳动力虽然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户籍仍然在农村,给养老、医疗、生育、工伤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执行带来极大困扰,子女入学问题等亦始终长期困扰农民工。选举权、被选举权、生态环境等政治社会事项的参与权、监督权更是无从得到保障。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后组织化程度较低,其权益受到侵害之时无法及时有效维权。

第三,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在1980年之前出生的老一代农民工当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24.7%,初中文化程度的占61.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的仅占1.8%。由此可见,农民工总体文化素质较低。“调查报告”的数据还显示,高达67.3%的农民工并没有接受过任何职业技能培训而直接进城务工,其职业技能水平的低下可想而知,农民工职业技能的低下无法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加快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劳动力具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学习能力,及时按照工作的需要通过学习提升自身素质能力。而我国农民工职业技能低下,平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很少掌握专业的职业技能,并且,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素质较低,其缺乏必要的学习能力,难以通过自学的方式提升自身职业技能,亟待通过职业技能的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

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建议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不断推进,设施农业、集群化农业不断深入发展,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同时在城市化、工业化和现代化的推进之后,今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还将长期继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必将日益扩大。针对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洗脚进城易、洗脑进城难”等诸多问题,提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效益的对策措施为:

第一,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通过切实提升农村劳动力素质,能够有效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就业机会、增加提高经济收入的机会。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不高、职业技能低下的实际,必须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地区义务教育、鼓励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并提升转移的效益。继续巩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义务教育取得的成果,这实际上就是切实地提高未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劳动力的能力素质。应将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增强各级地方政府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与此同时,政府及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会组织、扶贫组织、农业行政部门、职业院校等,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创造性地按照劳动力市场的需求现状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使之除了农业生产之外具有一技之长,便于在城市谋生、发展。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有效鼓励企业为那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劳动力开展专业培训,促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第二,推进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户籍和社保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当前最为重要的任务在于必须对现有户籍制度进行改革,从而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转移、自由流动。当前,有众多的农村劳动力长期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是由于受到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限制,这些长期在城市工作生活的劳动力无法将其户口落到城市,导致其在城市无法享受各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和其他社会保障问题也无从得到保障,这极大地损害了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当前我国现有的户籍制度,对劳动力原有的身份具有极大固化作用,即便农村劳动力在转移到城市工作生活之后,在城市虽然具有了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甚至部分农民工在城市购买了房屋,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户籍身份的限制,导致他们无法在城市落户,从而无法享受到城市居民应有的各类福利待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也就是要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按照政策和法律的规定迁入城市,在各类社保、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和城市居民完全相同的权利。除此之外,构建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城乡之间的均等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条件。

第三,完善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实现劳动力彻底转移。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是农村劳动力的最后保障,只有在获得了可自由流转的土地使用权之后,才能实现农村劳动力彻底转移到城市。按照现有的土地政策和法律规定,一旦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之后,如果将其户口随之迁移到城市,所在村集体可能将其承包地、自留山、宅基地的使用权收回。在这样的政策法律环境下,即便城市准许这些农村劳动力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但农村劳动力依然有所担忧,一旦他们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之后,如果之前所在的村集体将其承包地、宅基地、自留山等使用权收回,农民就丧失对承包地的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等,一旦将其户口迁移到城市就无“退路”,为此在对转移户口方面农民心存疑虑。而一旦准许农民按照政策法律的规定流转其宅基地使用权、承包地使用权和自留山使用权,能够为转移到城市的农村劳动力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长期转移、彻底转移。而且,随着农民可自由流转其宅基地、承包地、自留地的使用权,可实现农村土地的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有利于提升生产效率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四,推进城镇经济的发展增加转移空间。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后,其可能丧失在农村的宅基地、承包地的使用权,长期在城镇就业。这就需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城镇经济的发展,从而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的就业空间。城镇经济属非农经济,发展城镇经济必须结合当地的区位优势、政策优势、自然资源优势等,大力培育适合当地的经济产业。大力扶持各类龙头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其他企业发展的作用和吸纳劳动力的作用,促使中小企业向城镇地区集中起来,形成产业集群的扩大发展,保障农村劳动力转移之后就业的可持续性、高容纳性。中西部地区在促进城镇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应主动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经验,实现中小企业从劳动密集型企业转型为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企业,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增加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与此同时,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为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支持。

(作者为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副教授)

【注释】

①徐蓉:“制度变迁视阈下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5期,第113页。

②章学锋,田雨杰:“城里不能没有农民工”,《华商报》,2006年2月16日。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 宁波新农村城镇化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不懈努力,宁波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不断加快,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用渐见明显,农村推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工作进展顺利,集体经济薄弱村转化步伐加快;农村各项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农村社会保障初步形成,农村面貌得到很大改观。全市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717.75亿元,村级经济总收入为36.25亿元。全市农业产值173.75亿元;农村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值为1443.73亿元。全市农村已有工业企业8.78万家,完成工业增加值910亿元,其中乡镇工业完成增加值约809亿元,占全市工业的89%。全市乡镇工业共完成出货值832亿元,其中直接出口755亿元。

一、宁波新农村建设发展进程中的制约因素

近几年来,虽然宁波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显著,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市政府“十一五”时期新农村的建设目标还存在很大差距,农村问题仍然是影响宁波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1.随着社会需求发生变化,农业生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出现了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慢、农民增产不增收等新情况和新问题

宁波市农民之间、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是在进一步扩大的。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已由1985年的1∶1.42、1990年的1∶1.47、1995年的1∶2.09,2000年的1∶2.15,2005年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收入之比达到1∶2.23。城乡收入的差距正在继续拉大。如果考虑到农民纯收入中生产投入占有一定比重,则城乡差距更大。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不够明显。从近几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效果看,其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影响甚微。2003年全市农民家庭经营一产纯收入755元,比1999年减少了510元,下降40.0%;农村非农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率在逐渐减弱,在农民纯收入中,来自企业的工资性收入为2354元,比上年增长7.0%,而1996年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收入为1758.8元,比上年增长32%,1997年增13.3%,整个“九五”期间农民从乡镇企业得到的工资收入的增幅比“八五”时期下降了22.2个百分点。

2.农业科技创新不够

近几年来,虽然宁波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但农业科技供给和科技体制不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新要求,种子种苗不能满足优质、多样化的需求,农产品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农业科技开发应用不快,农产品保鲜、加工、储运技术较为薄弱,农业科技的支撑能力显得十分有限,难以适应农民和龙头企业对农业科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农技推广机制还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要求,科技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农技推广经费不足等问题突出,影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加上农民科技文化吸纳力有限、科技意识不强等因素,直接影响着我市农业综合能力的提高。

3.农村城镇化进程相对滞后,城乡差别进一步扩大

近几年来,各类工业园区建设趋于分散化,加上工业园区配套设施投入不足,过多过散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业的聚集;同时,工业园区建设与城镇建设相脱离,园区产业的聚集没有带来人口的聚集。再是县(市)政府所在地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明显,加上其他中心镇建设滞后,与城市中心区发展脱节,导致中心镇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4.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就业难,失地农民生活困难

农业增效的关键一方面在于品种更新和科技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档次,由传统农业向优质高效农业转移。另一方面,目前的农村非农产业已从过去的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变,全面实施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因而对劳动者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按照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推算,平均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为6.06年,仅相当于读完小学6年级的时间。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张,城郊失地农民逐渐增加,使得农村就业矛盾显性化。从城市劳动力需求来看,一方面城市下岗职工和外来劳动力增多,农民进城寻找就业机会相对减少,乡镇企业吸纳剩余劳动力有限。从二、三产业农村劳动力转移来看,全市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进度放慢。同时,农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农民就业问题逐渐突出。再加上被征地人员和农民的自身文化素质、就业观念等方面的制约,市场就业竞争力相当弱,再就业很难。

二、推进宁波新农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1.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内容和重要基础

首先,对于农村的农业产业而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用现展理念指导农业,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其次,大力扩展农村非农产业,依靠科学技术推进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改造和体制创新,提高经济集聚效应,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大幅度增加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和农村全面发展奠定牢固基础。

2.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

要完成这一核心任务,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加快发展农村第二、第三产业,改变宁波市农村大多数工商企业规模小、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产品附加值低、质量档次不高的状况。必须提高农村人口文化科学素质,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能力,更好地适应宁波市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迫切需要。通过上述转变持续较快地增加农民收入,不断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使城乡居民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得到缓解并逐步趋于缩小。

3.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直接关系到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的改善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6

为了便于对农村实用人才现状的总量和结构上的分析,根据我省农村实用人才的基本现状和国家有关部门提出的基本界定原则与方法,专题调研组对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采用了五个方面的类型分类法。

1 生产型人才:是指从事种植、养殖、捕捞、农产品加工。达到较大规模,或在同等投入条件下,单位产出和效益明显超过本地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示范带动效应,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农村劳动者,主要包括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加工能手和捕捞能手等。

2 经营型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从事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中介和其他服务业等非农业生产经营,以及创办专业合作组织,有一定规模并有较高的经济收入、有一定示范带动效应或能解决一定数量的劳动力就业的农村劳动者,主要包括企业经营人才、农村经纪人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带头人等。

3 技术服务型人才:是指农村中专门或主要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型的各类人员,主要包括村级畜禽防疫员、植物保护机防员、农机作业驾驶员、农村能源建护员、农业生产资料经营者、农村生活资料经营者、村级水务管理员等。

4 社会服务型人才:是指在农村教育、文化、体育、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提供服务的各类人才,主要包括乡村教师、乡村医生、文体艺术人才、农村劳务经纪人、村级金融保险员、村组管理干部、农村社区民政人才、其他社会工作人才等。

5 技术带动型人才:是指具有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方面的特长和技能。并能带动其他农民掌握技术或进入该行业,在自身获得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员,主要包括各类能工巧匠、技术带头人等。

(一)农村实用人才的总量和结构特征

据调查推测,目前全省农村实用人才总数为1989756人,占农村人口(54569350人)的3.65%,占农村劳动力(30861256人)的6.45%。其中女性325056人,占农村实用人才总数的16.34%。

1 从行业分布上看:①生产型人才736631人,占人才总量的37.02%。其中:种植能手473628入,养殖能手183832人,捕捞能手5886人,加工能手73285人;②经营型人才219708人,占人才总量的11.04%。其中:企业经营人138819人,农村经纪人58569人。合作组织带头人22320人;③技术服务型人才305937人,占人才总量的15.38%。其中:畜禽防疫员42775人,植保机防员16846人,农村作业驾驶员129590人,农村能源建护员29844人,农资营销员52603人。水务管理员34279人;④社会服务型人才282591人,占人才总量的14.20%。其中:农村劳务经纪人33786人,村级金融保险员31535人,村组管理干部153654人。农村社区民政人才9588人,其它社会工作人才54028人;⑤技术带动型人才444889人,占人才总量的22.36%。其中:能工巧匠280035人,技术带头人70848人,进城务工返乡人员94006人。

2 从年龄结构上看:30岁以下249432人,占人才总量的12 54%:31~40岁635565人,占人才总量的31.94%;41~50岁670990人,占人才总量的33.72%;50岁以上433769人;占人才总量的21,80%。

3 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1193279人,占人才总量的59.97%;中专(高中、技校)721781,占人才总量的36.28%;大专以上学历74696人,占人才总量3.75%。

4 从培养渠道上看:通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培养258608人。占13.00%;通过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培训191981人。占9.65%;通过农业职业学校培训的188839人,占9.49%;通过农函大培训59461人,占2.99%:由代际或师承培养228444人,占11.48%:自学成才720197人,占36.19%;其它渠道培养342226人,占17.20%。

5 从认定的称号上看:有专业技术称号的132200人,占人才总量的6.64%。其中:高级技师只有1198人;技师2295人;技术员120955。

(二)农村实用人才在当前新农村建设发挥的重要作用

1 促进了农村生产水平的提高。

2 促进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3 促进了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

4 促进了农村生产关系和经营体制的变革。

5 促进了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在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中,我省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初步培养出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来看,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 人才总量相对不足,拔尖人才缺乏。 2 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3 人才素质不高、作用发挥不够大。 4 扶持力度还不够。 5 管理、激励机制不够健全。 6 资金投入不足。

二、我省在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的经验与启迪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把抓好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摆在事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位置,认真谋划部署,落实相关工作责任,引起各级政府重视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各地在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中,涌现了不少先进典型与有益做法。

(一)建立组织,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保障 一是健全领导机构。目前,大部分县政府有关部门成立了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全市(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方案。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形成了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协调配合的工作格局。如:藁城市委组织部2006年成立了人才科,市本级建立了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各乡建立了人才工作站、村建立了人才工作室,22个成员单位参与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工作。探索了多途经、多渠道人才培养的路子。该市实施了“一定双培”、“结对帮扶”、“双联双带”、“创业富民”、“大学生村官”、“十佳评比”等一系列政策。二是提供经费保障。如:隆尧县2008年用于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金达160万元,其中地方财政资金30 万元。涿州市农发局2007年至2008年连续两年依托部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资金116万元,确定了50个培训示范村,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开展了系统培训1300场次,现场指导1500场次,提高了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素质。

(二)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整体素质

涿州市面向农村抓职业教育,把职教中心、农广校、劳技校、电脑培训学校等专业学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训基地,并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予以支持。目前,已有1751名农村两委干部获得了“绿色证书”,掌握了一技之长,307名村干部取得了大、中专学历。抚宁县集中开展实用技术与技能培训。近年来。每年培训农业技术人员、专业户、示范户800余人:培训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新型青年农民3069人。2007年9月,组织了80名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山东潍坊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产业园区学习考察。

(三)创建良好环境,服务农村实用人才

一些地方已围绕鼓励各类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民营科技实体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等方面进行探索,在审批、办证等方面给予优惠和扶持。优先为农村实用人才安排科技推广项目,无偿提供科技扶持。承德县吸纳150多名优秀乡土人才在村、支两委中任职。为此。使全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者达1872人。涿州市开展“致富手拉手”、“科技结对子”活动,引导农村实用人才帮助91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四)开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带动大批农村实用人才的发展

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逐步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不仅转变了农业增长方式,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而且也培育了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涿州市码头镇向五村杨英华,自2005年开始投资200多万元建现代化养牛场,奶牛存栏发展到500多头,扶持带动100多户走上了养奶牛致富路。每年收购玉米秸秆7000立方米,价值30万元,作为青贮饲料,达到了既创收又环保的双赢效果。抚宁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家,年销售额超百万元的农产品加工企业34家,农业产业化经营率达到42.4%,河北宏都集团生猪年产达到120万头,全县存栏50头以上规模猪场3562个,荣获“中国生猪之乡”的称号。

三、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与目标

(一)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思路

按照中共中央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省委七届三次全会确定我省到2020年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要求,本着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措施、对策同步推进的客观需要,当前与今后一个时期,我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要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重要思想,把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纳入人才强省战略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坚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加强。制定培养、开发、扶持、服务、管理、激励相配套的政策措施,使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同农村今后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事业发展相适应,特别应同广大农民群众热切盼望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要求相适应。按照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不断扩大总量的同时,优先加大生产型、技术服务型、经营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力度。根据我省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在工作指导上。坚持整体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的基本指导思想。

(二)基本工作目标

1 提高培养能力,增加总量,改善结构。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在现有200万人的基础上,到2020年新增100万人。使每个村平均增至60人左右,提高50%,实现“一带十目标”。提高生产型、经营型、技术服务型、技术带动型实用人才在农村劳动力中的比重,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的人才培养力度。

2 形成稳定的财政金融扶持保障机制。

3 建立起符合农村实用人才成长规律下要求的人才评价、激励机制。

4 制定并出台有利于农村实用人才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政策体系。

5 建立分级负责,组织有力的农村实用人才建设工作领导与责任体系。

四、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措施

1,健全体制,创新农技推广网络。改革创新农业技术推广体制,建立健全县(市)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在村级农技服务组和农业技术示范户这两级,聘用优秀实用人才兼职农民技术员,引导鼓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创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组织农业科技示范户和生产大户组成村级农技服务组,切实发挥基层农科网在培养壮大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方面的作用。

2 加强管理,开发人才资源。一是进一步明确落实县以下农村实用人才领导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县(市)、乡镇、村三级农村人才信息库,按照农村实用人才的不同类型,颁发农村实用人才证书,把农村实用人才纳入政府工作的管理和服务对象,开发和利用并重。二是结合当地产业情况,以优势产业带动或以示范基地建设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开发。鼓励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市场+农户”等的形式,由公司、协会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培训,将技术、人才、市场结合起来开发农村实用人才。

3 强化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一是建立县(市)、乡、村三级农业科技培训网。充分发挥各级农广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等农民教育培训主渠道的作用,重点对村级农技推广员、村级两委干部和农业生产大户进行系统的农业科技培训,使其达到中专以上学历水平:乡镇中心站建立农民培训学校,与农广校的乡镇教学站一体化建设,实施中等职业的免费教育,重点培训农业科技示范户:行政村由农技推广员重点培训普通农民。二是制定继续教育培训规划。各乡镇、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搞好培训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从科技培训和素质提高两方面入手,主要依托“新农村建设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基层干部素质教育工程”、“农村两员中专生培养工程”和“绿色证书工程”的实施,加强对农村青年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村干部、青年妇女、复转军人、生产经营大户和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培训。三是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形式,优化培训结构。把农业大中专院校作为高素质农村实用人才的教育培训基地,把农村各类职业学校和农广校作为向农村实用人才传播技术、传授技能的培训基地,把农业科技示范场、科技园区作为农村实用人才的实践指导基地,使这些基地成为培养各类农 村实用人才的摇篮。突出加强成人职业教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职教、农广校、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等农村实用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用。采取重点培训和经常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个人自学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现场培训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等办法灵活多样地进行培训,提高农村实用人才的能力。四是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紧密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改变单纯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做法,注重动手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从传授单一技术、技能扩展到市场经济、现代农业科技等多个领域。五是不断提高农村各业骨干分子的学历层次。要通过学历教育的途径,让农村的中坚力量系统接受理论培训,更新观念、拓展思维、增长知识、提高站位。六是多方面为他们提供与社会接触的机会,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如鼓励他们参加各种专业技术协会,参加各种学术技术交流活动,组织到外地参观考察等。

(二)人才成长的扶持政策

1 增加投入,支持人才培养。一是各级财政应将每年财政收入的0.5‰作为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经费纳入部门预算,保证支付给承担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培养任务的机构。二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发展专项资金,继续加大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的投入。三是对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教育,政府买单。对学习中专涉农专业的学生,可采取工学交替,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并按全日制学生待遇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

2 增加投入。促进人才创业。一是要整合中央和地方财政以及各涉农部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扶持资金,形成合力。培养一批带动效应大的种植、养殖大户和专业经济合作组织。二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建立农村实用人才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实行农村实用人才信贷联保制度,放大贷款额度,简化申贷手续。三是要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要坚持财政投入为主的原则,并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个体和社会力量投资农村人才开发。四是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基金,对农村实用人才开展创业的,在经专家论证其创业项目可靠后,应给予其一定的启动资金支持。

3 建立机制,保障人才权益。要积极围绕农村实用人才的市场配置、职称、医疗和养老保险等,探索和建立农村实用人才的社会化管理机制。要尽早研究制定诸如农村人才流动、农村实用人才的聘用合同鉴证、农村人才争议处理等办法,保护各类农村人才的合法权益。

(三)有利于人才发挥作用的政策措施

要认真研究和制定扶持农村实用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越来越宽松。一是引导土地有序流转和向种养大户集中,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二是鼓励他们兴办流通合作组织和中介机构。带领更多的农民发家致富。三是由省、市(县)政府规定农村实用人才可免费进入人才库,免费参加人才交流会,免费参加县、乡实用技术培训,优先获得农业项目贷款,对农村实用人才创建的农业产业园区,实行挂牌保护,享受招商引资的税收、工商规费相关优惠政策。

(四)促进人才合理流动的措施

建立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推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引导各类人才到农村创业,让实用人才尽可能找到最适合、最能发挥特长的岗位。把农村实用人才列入农村干部、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双向培养和利用。

(五)农村实用人才激励政策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人才“创优争先”、“十佳实用人才”等评比表彰奖励活动,不断增强各类实用人才创业信心。二是进一步做好农村实用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使昔日的“乡土专家”有名有份。有条件的还可以为中高级职称人员加入养老保险。营造选人、育人、用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三是通过各种媒体和方式大力宣传农村实用人才的先进事迹,营造农村实用人才成长的良好氛围。

(六)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组织领导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7

一、各项工作指标完成情况

截止到目前,各项考核目标均达到或超过目标值,粮食种植面积47.1万亩,总产量20.1万吨,与去年持平。目前优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6万亩,单产398公斤,总产17.5万吨,优质玉米种植面积达到22万亩,单产453公斤,总产12.51万吨,其它0.19万亩。全县瓜菜播种面积达到了19万亩;蔬菜总产量79万吨;商品量64万吨、省外销量52万吨,蔬菜总产值57555万元。植棉面积近0.25万亩,全部为抗虫棉,比去年减少0.04万亩;另外油料种植面积0.44万亩,与去年持平。今秋小麦播种面积18.8万亩,比去年略少,其中,优质小麦16万亩,蔬菜秋冬播面积6.5万亩左右,全部为棚室蔬菜。

(一)坚持以项目建设为导向,抓好农业结构调整

项目建设是农业发展的主要载体,随着我局项目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极大的提高了我县科技含量。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以来,引进的重点项目如下:(1)15万亩部级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引进资金150万元。(2)有害生物控制站项目,项目投资234万元,其中引进资金195万元,地方配套39万元。(3)设施蔬菜与食用菌新技术推广项目,引进资金50万元。(4)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引进资金33万元。(5)省级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项目,补贴资金40万元。(6)农村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引进资金135万元,其中国债资金120万元,省配套资金15万元。(7)农业救灾资金4万元。从以来,我局引进项目从总量上在不断增加,从项目单体资金规模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项目推广面越来越宽,如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覆盖全县小麦种植面积,使我县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推动了我县优质粮食产业的发展。省平衡施肥项目和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项目、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对提高肥料综合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作物品质及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将为全县农民节支增收,降低土壤施肥盲目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大丰收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以基地建设为突破口,搞好农业标准化建设

农业标准化建设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我县农业发展的可靠保障。一是抓评认证,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已成为我县种植业的主导产业,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今年3月份,我县10万亩蔬菜产地全部通过环评认证。我县被河北省确定为环京津产区7个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的重点县之一。二是搞好新型农民培训项目,20年我县被确定为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年,年初结合我县实际,聘任中级以上职称的技术人员为任课教师。通过三个月的时间,对33个村进行了科技培训。每个示范村基本学员40人,33个村共计1320人。三是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重点向群众讲解无公害蔬菜部颁、省颁生产技术规程、棚室建造技术、错季菜生产技术、茬口安排和无公害菜用药等农业新技术。目前,已建立各具特色的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2处,覆盖面积10万亩。蔬菜品种近20个品种。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已经扩大到160个村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溯源编码工作涉及全县9乡镇213村、19338户。蔬菜质量和安全检测合格率在97%以上,共申报名优蔬菜品种21个。其中种植业9个、农产品加工类7个、林果业2个。并获得8个名优产品的称号。

(三)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提升农业科技含量。

1、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搞好农民科技培训。

(1)是做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共完成引导性培训1000人,农业科技培训200余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8000人次,发放科技图书、宣传资料近8000余份。(2)是做好新型农民教育培训“三进村”工作,围绕当地主导产业,积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赶科技大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等形式,广泛开展“科农联姻”活动,向农民讲解农作物栽培技术和各种病虫害的防治方法,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一年来,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500期,组织科技大集10次,巡回讲课8次,累计培训农民3.5万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7万余份。(3)是创新培训模式,认真抓好农村科技广播站建设工作,率先在刘宋村建立了“市级农民培训示范村”,对村民开展科技和农村政策法规等方面宣传,直接把科技新技术、新品种送到千家万户。目前,我县已建成科技进村服务站80个,其中,“五个一”标准的省级示范站5个。

2、发挥网络资源优势,强化信息服务。

为有效指导农业生产,及时我县生产、气象、技术和农产品价格信息,了解外地市场的需求,引导农户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我局重点发挥和利用了信息网络的服务功能,将病虫防治、市场菜价、农作物管理意见等信息及时予以,先后编写《农业信息》30期、病虫情报30期,黑光灯诱测成虫报表29期,菜篮子价格信息150期,上传李庄市场菜价信息130期。通过网络信息平台的建立,使广大农民能即时了解农业方面的相关产业政策、信息;及时有效的指导农民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四)强化农业综合执法,确保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一是不断强化种子与农药的综合执法,严格落实持证上岗制度。通过强化农资经营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结合科技下乡和赶科大集,向群众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合理利用农药和正确识别农资商品的知识水平。教育群众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重点加强对农资经营活动的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对重点区域、重点单位、“三证”进行认真检查、核对,严格审查经营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始终把剧毒鼠药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作为农药管理工作的重点,组织执法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温室大棚等进行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在蔬菜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问题。截止目前,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000余人次,出动执法车辆200余辆次,检查农资经营门市96家,检查农药300余种,受咨群众30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0余份,有效净化了我县农资市场。

二是严格农机行业管理和执法,重点进行了农机产品打假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今年,申请农机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457人,持证上岗率100%;秸秆综合利用率82.2%,;年检拖拉机1294台,年审驾驶员1132人,核发“九二式”牌证92套,培训考核驾驶员18人,复训驾驶员1143人次;办理期满换证256个;为确保“三夏三秋”农机作业的高效、安全、有序,农机监管人员纠正违章操作298人次,即时消除事故隐患220起,调剂车辆216台次,提供技术咨询500余次。保证了农机生产安全,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围绕四大职能,加强农村经济管理

一、以农村财务审计为突破口,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为此我们主要抓了三项工作,(一)是搞好财务抽查审计;今年在9个乡镇抽查了60个村街进行村集体财务审计,审计金额达3333万元,从中发现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提出规范性指导意见。(二)是抓好全县村级债权债务的清查工作,上半年我们对全县300个村街截止到年底的村级债权债务情况进行了彻底清查,经查,全县村级债权总额2973万元,债务总额1233万元。(三)是积极搞好农村案件的调研,今年,我们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办法,及时审计调查了五百户镇仉村、东七百户村、蒋辛屯镇蒋辛屯村、淑阳镇矬口村的群众上访案件,促进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二、搞好农民负担监测。我局以100户农民作为监测对象,对我县20年上半年的农户收入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经汇总,我县100个监测农户20年预测人均收入5233元,真实反映了农民负担情况,为上级和领导决策提供了有效依据。三、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案件。土地承包仲裁工作是我县农经工作的又一亮点,我们从解决农村深层次矛盾的高度来重视土地承包仲裁工作,先后仲裁了安头屯安四村和刘宋辛立屯村两起土地承包纠纷,取得了农村土地承包仲裁的宝贵经验,得到了市局和市电视台的认可,在年初的全市农经工作会上推广了我县的土地承包仲裁的经验,市电视台为我县的土地承包工作录制了电视专题片。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截止7月底,我县现有未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4个,大部分从事种、养业。在此基础上,我们从示范入手,重点抓了两个示范专业合作社的注册挂牌,从章程的起草,股东大会的创立,注册文件的拟写给予了全程指导,全程参与了注册挂牌。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8月28日,我县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即“香河县万新养殖专业合作社”和“香河县挠子庄宝成香菇产销专业合作社”在县工商局成功注册。注册资金分别为1046.5万元、120万元。

(六)抓好新能源工作,推进新农村建设

今年以来,我局以改善生态环境,优化农村能源结构,为主要内容,坚持“典型引路,精品带动,项目支持,跟踪服务”的总体原则,遵循沼气池建设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与农村卫生事业相结合,与促进农民增收相结合,扎实有效的推进了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新建沼气池150个,举办培训班二期,培训沼气生产工80人。目前,我县已被列为沼气国债项目县,申报建池已有1500户。

(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机关效能建设

一年来,按照县委、县纪委总体工作部署,在十七大精神的鼓舞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推进工作为主线,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着力点,正确处理党风廉政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有效地促进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全县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同时,开展民主监督,民主评议工作;积极推进阳光施政,突出权力公开,为全县农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总之。一年来,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我们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为全县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是干部职工为农服务意识还有待加强,自身素质仍需提高,结构调整思路仍需拓宽等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在这些方面不断加以弥补和提高,努力朝着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迈开富民、兴县、新跨越的步伐,团结带领全局的干部、职工,继往开来,与时俱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部门职能作用。为我县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努力开创我县农业发展的美好明天。

明年工作思路及措施:

明年工作思路:局党组经过认真细致的讨论,确定工作思想如下,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农业工作,以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主要目标,具体工作中以基地的发展建设为依托,以新能源建设,农业综合执法为主要手段,以农业重点项目引进为带动,以农业专业经济组织为联系纽带,以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减轻农民负担为保障,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工作水平,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驾护航。

具体工作措施如下:

1、大力实施“阳光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一是利用培训班、信息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二是深入开展科农联姻活动,实行结对帮扶,实地指导农户搞好农业生产,掌握农业实用技术;三是利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大力实施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技能性培训和绿证培训,在农民中培训一批农业中高级人才。

2、重点抓好优质粮和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

在粮食上重点抓好15万亩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和2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基地建设,在设施蔬菜上重点抓好12处无公害蔬菜标准化基地建设,严格做好蔬菜检测工作,推行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抓好产地环评认证,实施产品追溯制度,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抓好重点项目实施工作。

根据国家粮食产业政策,调整结构,优化布局,通过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大力实施优质粮基地建设,引进示范、推广优质粮食品种,抓好中心示范区建设,扶植、培育粮食生产核心示范户,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一是继续做好良种补贴、平衡施肥、蔬菜标准化与食用菌技术推广等项目,抓好高标准示范区建设。二是做好有害生物控制站和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

4、加强农经管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是加大审计力度,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二是继续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同时搞好农民负担专项考核,真正把减负工作提上重要日程。三是进一步加强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认真搞好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仲裁工作。四是加强农村会计培训,以提高会计队伍的业务素质。五是以示范带动为抓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因地制宜,树立榜样、标杆,加速农民增收。

5、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进一步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重点查处销售假劣种子、农药、伪劣农机配件等不法行为,对农资经营网点进行督查,严禁假冒、伪劣的生产投入品流入生产过程,加强对农村中经营农资行为的检查,严格审查经营主体资格,不符合条件的,坚决予以取缔。严格农机行业管理和执法,重点进行农机产品打假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进一步提高农机具的技术、使用状态和驾驶员的安全法规意识;保证农机生产安全,使农业生产健康有序发展。

6、以生态农业为重点,加强文明生态村建设。

(1)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全面停止秸秆露天焚烧,开展秸秆还田、青贮等多渠道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与推广,使全县秸秆在综合利用率达到83%以上。

(2)加大“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实施力度,实施以沼气为纽带的能源环境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家园示范村和示范乡镇,推动生态农业建设的规模化发展。

村农业生产工作总结篇8

....市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六大难题文章来源----政府经济研究信息中心发表日期:20xx-6-96:47:48浏览:5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大举措,深刻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特征和要求,集中代表了亿万农民的强烈愿望和根本利益。按照中央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邵阳市在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近几年来,邵阳市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全会精神,以全面构建和谐小康农村为目标,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狠抓各项惠农政策 的落实,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市农业生产稳步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增加。据统计,20xx年邵阳市实现现价农业总产值179.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5.8 ,继续保持了上年的增长势头,一举扭转“十五”前三年年均增长徘徊在3左右的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2521元, 增长8.9 ,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6.0 。

1。粮食生产继续增加。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邵阳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部署,认真贯彻,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把发展粮食生产从依靠增加播种面积转移到良种、良法的推广使用上,粮食生产科技含量不断提高,粮食生产实现超常性的恢复增长,连续两年增产增收。20xx年全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到840.89万亩,比上年增加10.22万亩,增长1.2,粮食总产量达到319.12万吨,比上年增加7.79万吨,增长2.5。其中,水稻播种面积617.36万亩,增1.79万亩,增0.3,总产260.1万吨,增3.79万吨,增1.5。水稻生产中,优质稻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中高档优质稻播种面积达到298.2万亩,占水稻总播种面积的48.3,总产达到120.22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9.57万吨,增长8.6。

2.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20xx年, 全市生猪出栏877.74万头,比上年增加38.99万头,增长4.6 ,存栏474.29万头,增7.7万头,增1.7;牛出栏36.23万头,比上年增加2.11万头,增长6.2,存栏91.56万头,增0.79万头,增0.9;羊出栏42.91万头,比上年增加2.68万头,增长6.7 ,存栏45.94万头,增0.96万头,增2.1;家禽生产受全国其他一些地区禽流感的影响,出笼数量增幅减缓,全年出笼4715.18万羽,增120.32万羽,增2.6 ,存笼2709万羽,增47.32万羽,增1.8 。

3。农业生产结构不断优化。20xx年全市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不断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变化明显。20xx年农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84.48亿元,占总产值的47.0 ,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林业产值8.02亿元,占4.5 ,下降0.2个百分点;牧业产值77.56亿元,占43.1 ,下降0.4个百分点;渔业产值6.08亿元,占3.4 ,上升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3.65 亿元,占2.0,与上年持平。农产品产量中,中高档优质农产品的比重逐年提高:20xx年,全市优质稻总产量达到120.22万吨,占稻谷总产量的46.2 ,与上年比较上升3个百分点。

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1。农民从一、二产业中获得的收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从三产业中获得的收入有所下降。20xx年,农民家庭经营纯收入人均 1356元,增128元,增长10.4 ,其中:从一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1118元,增加102元,增长10.0 ,从二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78元,增加52元,增长204 ,从三产业中获得的纯收入人均 160元,下降26元,下降14.0 。一、二产业收入占家庭经营收入的比重由上年的84.8 上升到88.2 ,提高3.4百分点。

2。农民外出务工收入下降,但仍然是收入的重要来源。20xx年,农民外出务工纯收入人均 507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4元,下降9.7

。全市外出务工的总人数达到107.28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人数的26.78,实现劳务纯收入30.8亿元

3。收入结构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发生新的变化。随着各项惠农政策的不断落实和农业生产投入的大幅增加,农业生产条件逐渐改善。一是通乡、通村公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为农民出入和农产品的外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二是沼气池的建设规模扩大,既为农民提供了清洁能源,又为农村扩大养殖规模和种植规 模提供了条件;三是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提质、提速、扩规模,为乳业、粮食、桔橙、蔬菜、竹松、生猪、药材等大宗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出路;四是加大农民工的培训力度,为农民提供了一技之长;五是实行粮食补贴和取消农业税政策的落实,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随着农村这些新的变化,农民的收入结构也发生了新的变化。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工资性收入人均 989元,占39.2 ,比上年下降1个百分点;家庭经营收入人均 1356元,占53.8 ,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转移性财产性收入人均176元,占7.0 ,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351元,比上年提高152元,增长6.9 ,反映农民总体消费水平与结构的质量指数—恩格尔系数为52.4 ,比上年下降2.3个百分点,农民生活消费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每百户主要消费品拥有量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移动电话33部,增13部,增65.0 ;彩色电视机63台,增13台,增26.0 。农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3.57平方米,增4.7平方米,增16.4。

三、新农村建设亟待解决的难题

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邵阳市地处衡邵干旱走廊,十年九旱,大部分水利设施都修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都带病运行,“跑、冒、滴、漏”现象仍十分严重,农业生产的基础非常薄弱。这种状况短期内疾重难返,难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业生产的投入,寻求新的解决办法,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关键所在,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2.困扰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一些关键问题尚需解决。国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粮食,取消农业税和实行种粮补贴政策的落实,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投入增加,产量增加,农业生产效益出现了多年停止不前的合理回归,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在相当程度上削减了回归的增收效果。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生产效益仍然偏低,农民仍然处于收入的最低阶层。20xx年,邵阳市的农业投入虽然增加较多,但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并没有建立,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仍然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确保财政和信贷投入持续快速增加,突破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瓶颈,是解决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

3。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仍未消除。主要表现有,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的市场体系没有完全建立,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制依然存在,城乡二元结构难以从根本上改变。

4。农民收入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呈现扩大的趋势。20xx年邵阳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元,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000元的标准比较,邵阳市农民收入仍处于低收入水平阶段,按目前年增长9的速度计算,10年后才能达到全面小康收入水平。与城市居民20xx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912元的水平比较,收入比值为3.22:1, 收入差距基数大, 并且呈继续扩大的趋势。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层次低,增收难以持续的矛盾仍然突出。据调查,有60的农村劳动力在劳动密集型行业打工,不仅工作条件艰苦,所获得的劳务收入和福利也比较低。20xx年,全市107.28万农村外出打工人员,获得的劳务收入人均仅2871元。而且绝大多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仍保留着农民身份,职业稳定性差,难以持续增收。

6。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就业空间不充分。20xx年末,邵阳市拥有农村劳动力400.66万人,其中:69.6 从事农业生产,人均仅耕种1.6亩土地,从事二、三产业的仅占30.4。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产业化水平不高,特别是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规模小、数量少、档次低、辐射能力不强,农民就业空间不充分,影响了农民的增收空间。

四、加快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性任务,这是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决策。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邵阳市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需把握时机和找准着力点。

1.加大对农业的科研投入,改进农业生产环境,保护水利资源和农村耕地资源,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农业所占国民经济的份额越是减小,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意义就越是重要,越需要从农业科技研究、水土资源保护、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可持续性,以及农业生产环境等方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2.把农村教育、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工作重点抓。农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加上教育、医疗收费等问题,农民的文化素质仍然不高,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很突出,加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未完全建立,农村在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中,土地资源逐年减少,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至20xx年,邵阳市农村人口人均水田、旱地面积已不足0.69亩,劳动力人口已达到400.66万人,其中 83.6都是高中以下文化。农村在基础教育上大大落后于城镇,导致城乡劳动力的素质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从而产生出巨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改善农村最基础的人文发展状况,可以收到创造农村经济增长新源泉的良好效果。

3.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路,重新塑造财政和金融体制。为金融资源从非农产业和城市向农业和农村的流动构造机制,疏通渠道。目前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必要的发展所需资金和政府投入仍然不足,因此,适合于农业产业特点和农村中小型企业发展需要的金融组织亟待形成。

4。进一步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农村人口越少,农业越发达,即农民要富裕就要减少农业人口,减少农民,劳务输出就显得尤为重要,输出去的是劳动力,带回来的就是生产力,农村劳动力转移已经成为影响农民增收的关键环节,农民增收的出路在于劳动力的最大化转移。因此,要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大战略,放在农村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领导,完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调动各个方面参与劳务输出的积极性,努力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自我总结范文 下一篇:实验室安全制度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