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范文

时间:2024-01-05 17:23:42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1

〔关键词〕科技查新;信息化;内涵;调查

〔Abstract〕Informatiz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is the trend of the times.The meaning of novelty search informatization has multiple layers and different phrases,including novelty search technology,business process management of novelty search organization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novelty search archives and new industrial ecology establishment.The surveys showed that information portal of novelty search organizations,public service platforms,commercial databases,and academic research have made a lot of progress.There are needs exploring and practicing in aspects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service culture,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service evaluation,promoting soun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zation in the field of sci-tech novelty search against problems of it in the new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Key words〕sci-tech novelty search;informatization;meaning;surveys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持续推进信息化应用,科研、教育、金融、农业、工业等各个领域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国家发展的战略举措。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开展科技查新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是必然的、是大势所趋。由于各个行业和领域存在不同特点,信息化需要有针对性地为不同行业和领域提供服务,也就是说科技查新领域的信息化应该具有特定的内涵。多年来全国各级各类图书情报机构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信息化的浪潮中,推动了科技查新领域的信息化工作,但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值得我们探索和思考。

1科技查新领域信息化的内涵

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科技查新作为一种信息服务,已经经历了30年的发展。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带来巨大的用户信息需求,目前全国已形成由国家各级科技行政部门认定的300多家查新机构共存的行业状态[2]。可以说科技查新是国家信息化历史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科技查新领域中,信息化建设的内涵涉及了科技查新本身、科技查新机构以及整个查新行业。科技查新技术的发展、查新机构业务流程的管理、查新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查新行业新生态的建立构成了多层面的、分阶段的信息化建设的内容。

11科技查新技术的发展

科技查新是以信息资源为基础的,信息检索与分析是科技查新工作中的核心技术,包括信息资源选择、信息检索、信息对比和分析等。随着信息资源的不断发展,查新人员一方面需要学习和掌握各种信息资源的使用方法;另一方面需要对信息资源进行收集、评价、组织,建立查新参考信息资源支撑体系,以满足新的信息环境下查新工作的需求。

查新机构业务流程的管理

简单来说,科技查新的业务流程为业务委托、业务处理、业务完成,可细分为查新委托、查新项目分析、信息检索、信息对比分析、查新报告撰写、查新报告审核、存档等环节。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查新机构业务流程的自动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同时通过业务数据统计和分析,为查新机构的业务规划和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根据科技部2000年公布的《科技查新规范》规定,查新文件归档内容包括查新项目的资料、查新合同、查新报告及附件、查新咨询专家的意见、查新员及审核员的工作记录等。应用信息化技术建立查新档案数据库、检索系统等,可以实现对查新工作的监管、查新项目的等功能。做好查新档案信息化工作不仅有利于查新人员之间隐性知识的共享,而且便于分析和把握查新机构的工作进展及其所在单位、区域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活动。

14查新行业新生态的建立

在传统的查新行业生态中,查新人员、查新机构通常是分散的、孤立的信息节点。通过建立信息门户、公共服务平台等信息化建设,不仅能够使这些信息得到展示和宣传,而且能够使这些信息节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域性、全国性的查新服务“网络”,在新的行业生态环境下,人与人、人与机构、机构与机构之间实现信息交流和共享,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服务更加多元化、个性化,服务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

科技查新领域信息化建设与研究情况的调查分析

本文采用网络调研、文献分析和工作实践3种途径对我国科技查新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与研究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具体调查结果如下:

查新机构信息门户建设

首先笔者通过网络收集由国家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行政管理部门审批的查新站以及科技查新联盟会员单位等共188家查新机构信息[3-6],排除相同机构以及无法找到查新网站信息或者网站链接无效的情况,最终获取有效的调研对象为153家查新机构,即这些机构(占比80%以上)已通过网络公开相关的查新服务信息。信息门户建立的基本模式是以依托单位网站、依托单位或其所在区域建立的文献信息平台为基础的,查新信息门户有的是网站的一部分,有的是在网站上建有相关链接并拥有独立站点。

通过具体查询网站内容发现,公开的信息主要涉及了查新机构简介、查新知识介绍、查新工作流程、查新委托(如下载查新委托书、下载查新合同须知、在线填写委托、查新委托系统、委托须知等)、政策法规、规章制度、查新反馈、查新资源、收费标准、联系方式等。除5家查新机构的公开信息较为简单,未提供必要的委托信息外,另外148家查新机构都提供了较为详细的服务信息,但在信息的完整性和清晰度上各个查新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对上述148家查新机构提供的委托信息进行考察,结果显示,目前查新委托方式多样,有下载委托单或合同填写后现场、传真、邮寄、邮件发送进行委托,直接在线填写委托单或注册登录查新管理系统提交委托(53家,占比30%以上)。在线委托方式中,有采用查新机构自主开发的委托系统,如清华大学科技查新系统,有引进现有系统(如甘肃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开发的查新综合管理系统)并进行个性化定制的,有借助联合咨询平台的,如Balis联合信息咨询中心。

科技查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在科技查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值得一提的是教育部科技查新服务平台以及全国科技查新网。

教育部科技查新服务平台[3]于2010年开通,该网站设置了查新工作站、新闻动态、学科资源、政策法规、学习交流等栏目,是集宣传、管理、信息共享等多项功能的一个平台。网站上收集了教育部从2004年开始分7个批次认定的102家查新机构名单和链接以及16家查新站的风采展示,学科资源中汇集了由各个查新站上传的近1 880条的数字资源信息,学习交流栏目中提供了27份查新报告案例。2014年之前教育部查新站需要通过该网站提交年检报告电子版,在2015年12月最新公布的《关于规范高校科技查新工作的意见》中提出,今后各查新机构应当编制年度报告,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汇总形成高校查新报告库。

全国科技查新网[4]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建立,于2011年启用,该网站是一个具有联盟性质的科技查新共享平台,联盟会员由26家全国各省市情报所组成。其中23家联盟会员与中信所共同参与建设全国科技查新事实型数据库[8],在该网站上提供项目查询和项目功能,在网站的交流培训栏目中收集了2 723条关于科技查新的学术论文文摘信息以及年会论文信息等。

科技查新商业数据库建设

科技查新是我国特有的信息服务类型,国内3个代表性的大型商业数据库(万方、中国知网、维普)对此都开发了相关的功能,在文献导出方面三者均提供了查新格式,另外,三者还提供了EndNote、NoteExpress等适用于文献管理工具的导出功能,为检索文献去重和格式处理提供了便捷。万方和知网提供了期刊、会议、学位、成果、专利、标准等的跨库检索功能,在万方数据库中输入一段文本(如科学技术要点),系统可以为用户推荐检索词,知网提供了全文搜索功能,在文献内容的深度标引、知识元链接方面也独具特色。

4科技查新信息化的学术研究情况

纵观20多年科技查新领域的学术研究,始终离不开科技查新的信息化这个主题,既有理论探索,也有实践总结。具体内容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

在科技查新技术的发展方面,信息资源的变迁(从以纸本资源为主,到机读光盘、网络数据库、网络信息资源),科技查新技术手段的改变(从以手检为主,到机检、联机检索、全文检索、跨库检索、智能检索、知识发现等各种检索手段的结合),新的信息环境下的检索挑战(从苦于信息资源匮乏和检索手段落后,到如何科学选择信息资源和利用越来越先进的检索技术从海量信息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这些都是查新技术领域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另外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开放获取资源、特色数据库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信息资源保障体系等问题的研究都对查新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科技查新业务流程信息化方面,研究主要涉及了业务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与建设实践[9-12],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管理、查新委托、任务分配、业务统计等,有些系统功能开发还深入到查新工作具体环节,特别是针对查新中费时费力的文档处理问题,如查新报告模板自动生成、检索数据去重、文献规范格式输出等。在业务流程中,查新档案管理也是备受关注的信息化研究热点之一[3-16],有的研究将其作为查新信息管理系统一部分进行考虑,但绝大部分将其作为单独的研究内容。无论是建立某一查新机构的档案数据库、基于档案的查新人员知识共享系统还是国家性的查新报告数据库和查询系统等都是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价值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查新工作的蓬勃发展,有研究者提出建立查新公共服务平台[-18],此类平台具有行政管理、业务开展、资源共享等功能,从而实现在互联网环境下查新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信息通讯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是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元素[9]。新的互联网技术将促使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的研究也主要探讨了应用新技术实现科技查新的服务创新,包括科技查新的服务模式转变、查新主体的动态协作、查新信息资源的共享等[20]。

3科技查新领域信息化的问题与思考

综上所述,全国科技查新领域的信息化态势是良好的,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新的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科技查新领域的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具体来看,在科技查新技术方面,当前查新机构基本上依赖于图书馆或各省市情报所的文献资源开展工作,还未从学科或行业发展的高度,将查新工作和信息资源建设联系起来,从而更好地为科技创新工作提供文献信息支撑。在信息资源快速发展以及数据库购买费用不断增加的双重压力下,查新机构应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对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专业化的检索工具的研究作为一项常态化和持续性的工作来抓,从符合查新工作需求的角度科学地收集、评价和组织信息资源,保证新的信息环境下查新服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在开发和引进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查新人员和用户均会面临因技术因素带来的挑战,且可能出现各种不适应。从前述调研结果来看,大部分查新机构均已建立相应的信息门户,但从服务用户的角度来看,各个查新机构在信息揭示的清晰度方面并非都尽如人意,这无疑会对信息化条件下的查新服务带来一定的影响。对于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培养查新人员和用户信息化应用习惯,提升其信息化应用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处理好技术元素和人文精神的关系,这不仅是查新业务流程的再造,也意味着一种新的查新服务文化的形成。

查新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是一项基本的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化建设内容,查新机构内部查新项目档案的电子化已普遍实现,有些还建立了检索系统。全国范围的查新档案数据库建设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如教育部查新站年检中需提交当年的查新报告目录,科技部查新站已开始建设查新报告事实数据库。但在区域性、全国性的查新报告数据库建设中,一方面需要加强开展知识产权相关的学术研究;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统一化的管理组织,协调各个查新机构,同时负责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为数据库建设提供指导。

在查新行业新生态的构建中,不断发展的网络信息技术将使查新服务模式、服务方法发生改变,但服务质量仍然是基础和关键。查新人员之间、查新机构之间、地区之间在服务质量方面存在差异是面临的主要问题,需要建立服务评价标准,促进建立良好的行业生态。由于查新机构自身具体情况和实际所处的环境不同影响着信息化的进程,因此查新机构要在充分认识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找准各自的信息化发展目标。

信息化不是最终目标,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应理性看待信息化工作。不能是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要利用信息化推动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使查新工作真正满足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需要,这是科技查新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信息化不是静态不变的,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不能追求一蹴而就,而是不断完善。我们应该秉承这些管理理念,促使科技查新信息化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3]杨晨,陈洁,丁源,等.国内近十年知识产权研究文献的综述与分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3):23-25.

[4]Chen C.CiteSpace Ⅱ: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5,57(3):359-377.

[5]Martin B R.The evolution of science policy and innovation studies[J].Research Policy,2012,41(7):1219-1239.

[6]Anonymous.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primer-survey of the law of patents,trade secrets,trademarks,franchises,copyrights,and personality and entertainment rights-Kintner,EW,LAHR[J].JL music Educators Journal,1976,62(9):80-80.

杨彭.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5):73-77.

[8]Arrow K J.The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J].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1962,29(80):155-173.

[9]Scherer FM.Nordhauss theory of optimal patent life:a geometric reinterpretation[J].Am Econ Rev,1972,62:422-427.

[0]David J.Profiting from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Implications for integration,collaboration,licensing and public policy[J].1986,15(6):285-305.

]Levin R C,Klevorick A K,Nelson R R,et al.Appropriating the returns from industrial R&D[J].Brookings Papers on Economic Activity,1987,18(3):783-832.

[2]Helpman E.Innovation,Imitation,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1993,61(6):1247-1280.

[3]Keith E.Maskus,Mohan Penubartib,et al.How trade-related 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J].1995,39(3-4):227-248.

[4]Juan C,Ginartea,Walter G.Park,et al.Determinants of patent rights:a cross-national study[J].Research Policy,1997,26,(3):283-301.

[5]Michael A.Heller,Rebecca S,et al.Can patents deter innovation?the anticommons in biomedical research[J].Science,1998:280(5364):698-701.

[6]Maskus K E.Parallel imports:global trade policy[J].The World Economy,2000,23(9):1269-1284.

Hall BH,Ziedonis RH.The patent paradox revisited:and empirical study of patenting in the U.S.semiconductor industry,1979-1995[J].RAND J Econ,2001,32:101-128.

[8]Glass,AK,Saggi.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2002,56(2):387-410.

[9]Arora,A,Ceccagnoli,M.Patent protection,complementary assets,and firms incentives for technology licensing[J].Management Science,2006,52(2):293-308.

[20]Abramovsky LF,Griffith R,MacCartney G,etal.The location of innovation activity in Europe.the Institute for Fiscal Studies(IFS)Working Paper,2008,No08/10.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2

一、领导高度重视,提供全面保障

我委领导高度重视学习实践活动。10月8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李意珍主持召开市委教育工委扩大会议,组织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件精神,讨论通过了《中共x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方案》,对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出全面部署,重视程度具体体现在“五子”。一是摆上“位子”。按照意珍书记提出“要把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作为当前教育系统首要政治任务抓紧抓好”的要求,各个单位都将学习实践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成立“班子”。市委教育工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由意珍书记任组长,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成员任副组长,高校、局机关党委、市局直属单位和学校党委主要负责人任成员。三是挂上“牌子”。市委教育工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挂上“市委教育工委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的牌子,办公室主任由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陈贤德兼任,五位正处级干部任副主任,并从相关单位抽调11名骨干组成工作队伍,处理日常工作。四是理清“路子”。从教育实际出发,明确了“一条主线,五个带头,六大解题”的总体思路,即要求教育系统全体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主线,带头深入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分析检查,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落实整改,以解决教育科学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为抓手,重点解决强化安全责任、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加快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科学规划学前教育发展、改善民办学校发展环境、抓好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等六大难题,全面提升教育科学发展水平,让改革开放成果惠及市民群众。五是保障“票子”。设立专项经费,基本保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正常需要。

二、突出教育特色,深入学习调研

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我委按照“重在深化思想认识、重在转化调研成果”的部署要求,发挥教育行业优势与特色,紧密联系实际,一环紧扣一环,重点抓好“广泛发动、深入学习、深化调研、主题实践”四个环节:

(一)广泛发动。

10月15日上午,市委教育工委召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动员大会,受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李意珍委托,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宝泉作动员讲话。要求全市教育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务必充分认识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重大战略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省委和市委的有关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强调深入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高思想认识是基础,解决突出问题是重点,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促进科学发展是目的;提出要在四个方面见成效,即要在继续解放思想、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上见成效,要在突出重点、破解教育发展难题上见成效,要在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上见成效,要在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转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上见成效。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检查指导组第七组组长邱福元在动员会上讲话时,充分肯定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组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高度重视,前期准备工作扎实细致,为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一个好的基础。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市教育督导室主任卢沙主持会议。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纪工委书记陈贤德就《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和《中共深圳市委教育工委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作了说明。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成员,各高校二级学院(或系)以上党组织负责人,市教育局机关、直属单位全体党员,市局直属学校党支部书记以上党员领导干部,市委教育工委学习实践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指导检查组全体成员参加大会。动员会后,各个单位和学校相继召开动员大会,主要负责同志作动员讲话。据统计,各类动员会52个,参加动员大会的党员覆盖率100%。

(二)深入学习。

我委不断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学习载体,重点抓好“五个一天”活动。

读一天。我们要求各个单位组织全体党员采取自学与精读相结合的方式,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党组召开理论中心组学习会议,各直属单位组织党委(总支、支部)理论中心组学习,重点学习《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dxp、jzm论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领导干部学习晚间选编》等著作,同时阅读《绿色智慧》、《你身边有我》、《人水和谐》、《规划未来》,以及学校推荐的15本书籍,比如《世界是平的》、《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共同的未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国管理智慧教程》、《复兴之路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年》、《为了党旗更鲜艳》、《审美心路》、《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与实践》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深化思想认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听一天。按照计划我委拟组织三场专题报告,目前已完成两场。一是10月29日,邀请市政府绩效评估二组组长王福谦博士,以“提高工作绩效,促进科学发展”为题,给高校、市局机关、直属单位和学校有关负责人作专题报告,重点解决工作作风和效率问题。二是11月4日,邀请市委讲师团陈长治博士,就科学发展观有关问题作专题报告,重点解决进一步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认识问题。三是打算12月份,拟请教育部中国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就如何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问题作专题报告,重点解决科学发展观在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问题。各个单位也分别举行专题辅导报告。如电大邀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忠作专题辅导报告,深圳实验学校邀请市委讲师团文练忠作专题辅导讲座,市第二高级中学邀请省督学、华南师大教授张俊洪教授作题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题讲座。据统计,市委教育工委系统举行专题报告会56场,参加人员8215人次。

访一天。根据《市委教育工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调研阶段领导干部联系单位安排表》,李意珍、张宝泉、卢沙、陈贤德、李长弓、唐海海等领导分别走访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大学城、深圳实验学校、深圳外国语学校、深圳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元平特殊教育学校、深圳小学等,与校长、教师面对面交流,听取基层意见,解决困扰教育发展的实际问题。

讲一天。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在走访联系点时,结合学校特点,联系单位实际作专题辅导报告。与此同时,18个单位和学校一把手都在本单位、本学校作辅导报告,既教育别人,也提高自己。据初步统计,“讲一天”报告有42场。

谈一天。教育局机关党委17个支部分别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交流来谈认识体会,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单位建设献计献策。各学校围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的主题讨论,交流学习心得,谈认识体会,谈意见建议,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据统计,党员提交交流学习体会文章3363篇。

(三)深化调研。

面上调研。我们结合政风行风“回头查”,设计4套(高等院校学生、高中家长、小学和初中家长、教师)调查问卷,同时市、区两级教育系统召开800多次调研会议,并通过明察暗访、个别约谈和电话访谈等方式,收集原始意见和建议1183条,经归类整理为18类、464个问题,包括机关作风、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管理、招生办学、教育均衡化、后勤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我们把这些意见与建议逐条整理给相关处室和单位、学校,因势利导,印发《关于组织召开干部思想作风剖析会反思查摆问题的通知》(深教党[2008]47号),要求相关处室和单位根据相应的问题、意见与建议,召开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支部组织生活会或案例剖析会,认真分析根源,逐条进行整改。在学习第一阶段,各单位、学校又召开各类座谈会79个,剖析案例57个,征求意见建议317条,初步解决实际问题120个。

重点调研。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至少牵头一个调研课题,重点围绕深圳教育推进改革创新、实现科学发展等问题开展调研,成立“深港教育合作与教育国际化”、“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重视引导和科学发展学前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等专题调研组,实行领导牵头、组长负责制,广泛发动行政干部、专家学者、基层教师参与,抓紧调研,破解教育发展难题。针对市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我们又专门组织调研班子,重点在解决代课教师待遇、午托班、学校安全问题等方面加强调研,形成了初步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

专题研讨。市委教育工委委员、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集中1天(拟于11月20日)召开务虚会,分析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研究对策。要求各单位和学校都要召开一次务虚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着力在转化应用调研成果上下功夫、求实效。

(四)主题实践。

我们结合实际,丰富主题实践活动内容,重点组织开展“五个一次”活动。

算一次帐:我们利用市局对18个直属单位和学校进行内部审计的契机,全面开展“算清教育成本,建设节约型学校”活动。各个单位和学校,通过算帐,找出差距,制定相关制度,进行成本控制,节约教育资金,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如实行设备物资购置申报制度,按需采购,避免了物资采购和随意和浪费;对日常办公用品采取领用登记制度,学期末进行汇总统计,根据统计结果采购下一学年度办公用品,避免无计划采购造成的浪费;制定校园公共财产管理和损坏赔偿制度,有效控制了财产损坏造成的费用开支等等。

办一次事:就是进行换位体验,根据本单位的职责,把自己当成服务对象,从第一道程序开始去办一件事,全程体验在本单位办事的效率、服务质量和办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听一次意见,就是在办一件事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基层单位、服务对象对改进本单位工作的意见建议,找出认识差距、薄弱环节和对策建议。局机关党委组织公务员开展“我为群众办一件实事”活动。职业与成人教育处

听一次意见:10月22日,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宝泉会同有关处室、学校负责人,接待4批来访群众,倾听他们对教育工作的意见和看法,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宗先生反映说,自己家庭生活比较困难,儿子在深圳电子技术学校就读,因此申请减免学杂费。从2006年开始相关申请都获得了批准并得到了执行,可是2008年第一学期的申请却一直没有得到落实。张宝泉当即对相关处室说:“必须进一步建立对贫困学生的资助机制!”责成学校查找原因,抓紧落实,确保不让一个特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11月11日上午,张宝泉做客“民心桥”节目,接听热线电话,与市民群众共同探讨关于午托班、代课教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教育热点问题。有听众反映孩子午拖困难,张宝泉表示,市领导高度重视解决午托班问题,要求市教育局抓紧调研,提出解决办法,目前从根本上解决午托班问题的具体方案正在研究制定中。学校也要积极利用条件,尽可能办好校内午托班,切实解决孩子午餐和午休问题。针对代课教师提出的待遇问题,张宝泉指出,促进深圳教育的科学发展,基本前提是要认真解决好教师队伍的发展问题。目前市、区教育局正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起草相关文件,将于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出台相应政策,计划用两年时间妥善解决代课教师待遇问题。同时,我市抓紧筹建教科院,集中管理课程研究、教育理论研究和教学培训等工作,提升继续教育层次,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张宝泉还表示,家长反映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市教育局会高度关注,采取措施,检查督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科学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确保学生和谐、健康、全面发展。

看一次点: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领导干部分别下到18个联系点,深入调研,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问一次计:解决校园安全问题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我们调动各方面力量来抓,组织开展“学校安全,问计家长”活动,各学校组织家长代表检查学校安全设施,从家长的角度考察安全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建议,此项活动收到家长163条意见与建议。另外,我们印发《关于在市委教育工委系统开展“科学发展大家谈”征文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单位和学校广泛开展“科学发展大家谈”、“科学发展金点子”、“科学发展在身边”、“科学发展从我做起”等活动,目前征集到1218条“计”,其中电大开展“为学校科学发展献一条计”活动,征集到100多条“计”。我们将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由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颁发获奖证书,作品将刊发在《深圳教育》(周报)上,并收入《科学发展大家谈》一书

三、重视台帐建设,加强舆论引导

衡量学习实践活动是否扎实,富有成效,台帐建设情况可见一斑。我们一方面加强台帐建设,做到有序扎实推进;一方面加强活动宣传,形成良好舆论氛围。

台帐示范。我委学习实践活动有一个总的《市委教育工委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进表》,挂在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墙上,登在《深圳教育报》上,每天都提醒工作人员、提醒全体党员,今天应开展什么活动,有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效果,做到心中有数,了然于心;每一个阶段比如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制定《市委教育工委学习实践活动第一阶段(学习调研阶段)具体实施表》,具体落实到完成时间、责任单位、责任人,层层分解,落实责任;每一个具体活动都有相应方案,从而形成落实活动的责任链条,层层明确责任落实单位和责任人。每一项活动完成后,从活动方案、活动过程、活动小结等,一整套支撑材料装订成册归档。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3

一、实施原则

(一)依法管理,规范办园。依据国家社会治安、物价、民办教育、民办非企业登记、建设、卫生、工商、消防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和完善对托幼机构的监督管理,规范幼儿园、托儿所申报审批程序,整治和取缔非法托幼机构。

(二)属地管理,部门联动。各镇(街道)、振东新区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牵头组织实施辖区内具体的整治工作。社会治安、教育、建设、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认真指导、积极配合镇(街道)、振东新区开展整治工作;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支持,齐心协力共同做好整治工作。

(三)疏堵结合,妥善分流。一是依法保护基本符合申办条件的托幼机构和通过整治后符合申办条件、可以批准的托幼机构;二是坚决取缔不符合举办条件的非法托幼机构;三是妥善分流被取缔托幼机构中的在读幼儿。

二、工作步骤和主要措施

在市政府统一领导下,市政府办牵头协调,相关部门和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共同参与整治。自2012年7月开始到2012年8月底结束,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整改并办理登记手续的托幼机构,由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联合执法,坚决予以取缔。

第一阶段:宣传发动(7月1日~7月10日)

(一)建立组织。市政府建立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办分管副主任和教育局局长任副组长。成员单位:政法委、发改局(物价局)、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建设局、卫生局、新民局、工商局、消防大队、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振东新区管委会。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专门负责协调整治的具体工作,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

各镇(街道)、振东新区建立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镇(街道)、振东新区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政法、教育的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综治、公安、卫生、工商、消防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中心幼儿园园长组成。

(二)调查摸底和制定方案。各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排摸本行政区域托幼机构举办情况,实地调查取证,全面掌握托幼机构的现状,制定本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方案。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举办情况汇总表和整治工作方案要求在7月10日前上报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组织学习。各镇(街道)、振东新区召开托幼机构举办者会议,组织托幼机构举办者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幼儿园管理条件》、《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及办理办园许可证、托儿所登记的有关文件,增强法律观念,明确正规幼儿园、托儿所的标准条件,规范办园、办所行为。要求托幼机构举办者掌握政策法规精神,自觉接受教育行政等相关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管理。

第二阶段:检查整改(7月11日~7月31日)

(一)整改自查。各托幼机构举办者要对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积极自查整改,并在7月20日前把整改报告上报所在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整改后仍达不到办园、办所标准的,要主动停办。

(二)联合检查。由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联合检查日程安排表,协调组织物价、教育、建设、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和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联合检查托幼机构,下发整改通知书。

(三)确定关停名单和分流方案。各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根据本行政区域内的学前教育资源和托幼机构整改情况,确定关停非法托幼机构名单,统筹安排制订在被取缔的托幼机构就读幼儿的分流方案,并在7月31日前上报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阶段:审批登记和分流、取缔(8月1日~8月20日)

(一)依法审批。整改后符合《省幼儿园准办标准》的托幼机构,由举办者根据《省幼儿园申办审批办法》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同意,公安、建设、卫生、消防等部门分别出具相应审核意见后,由教育部门颁发《幼儿园办园许可证》,并到民政部门依法办理登记手续;整改后基本符合办所条件的托儿所,由举办者提出申请,经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振东新区管委会同意,填写《市托儿所申办备案表》,并经公安、建设、卫生、消防等部门出具相关意见后向教育部门申报备案,同时到当地工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各托幼机构举办者于8月10日前完成申报工作。

(二)妥善分流。各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在镇(街道)、社区的公共场所张贴公告曝光非法托幼机构名称、办园地点;指导中心幼儿园发放告家长书,告知家长将关闭非法托幼机构,并公告可以接收幼儿入园、入托的正规托幼机构名单、地点、联系方法,引导家长及时将幼儿从非法托幼机构转出。

(三)依法取缔。由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组织公安、教育、建设、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联合执法,对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不符合举办条件的非法托幼机构,责令停办和查封相关场所和物品。各镇(街道)、振东新区从维护社会稳定、群众利益的角度出发,对非法托幼机构的设施设备可采取灵活、合理、有效的办法进行处理;对幼儿家长已交的保育费、伙食费等费用要有具体、妥善的处置办法,并反馈给家长;对曾在非法托幼机构工作的人员,适当安置或妥善做好疏导工作。

三、职责分工

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实施托幼机构整治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实施联合执法(调查取证、发放整改通知书);指导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开展调查摸底、宣传教育、幼儿分流;公告非法托幼机构名单。

政法委:负责做好整治过程中的维稳工作。

发改局(物价局):做好民办托幼机构收费标准备案工作并督促其向社会公示。

教育局:对托幼机构的基本设施、工作人员的资质、招生及编班情况进行核查,并提出整改要求;对符合条件的幼儿园进行审批并颁发办园许可证;指导托儿所备案工作。

公安局:负责指导、检查托幼机构安保工作的落实,做好托幼机构整治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

民政局:指导符合条件的民办幼儿园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建设局:对托幼机构园舍的建筑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并出具相关证明;对不符合建筑质量要求的托幼机构提出处理意见。

卫生局:检查托幼机构的饮食卫生及从业人员的身体健康情况,核发食堂卫生许可证、幼儿及从业人员健康证;对不符合卫生条件以及人员健康要求的提出整改意见或处理意见。

新民局:做好新居民依法接受正规教育的指导工作;协助做好整治宣传工作。

工商局:对具备办所条件并取得相关证明的托儿所进行审核登记。

消防大队:对基本符合消防安全条件的托儿所园舍进行消防检查,出具《消防监督检查记录表》;对不符合消防安全要求的托儿所下发整改通知书或提出处理意见。

镇(街道)、振东新区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调查本区域托幼机构的举办情况,制订本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托幼机构整治方案;召开本区域托幼机构举办者会议,学习有关政策文件;向当地居民发放幼儿教育的宣传资料;指导中心幼儿园发放告家长书;公告正规托幼机构名单、地点、联系方法;参与联合检查和整改指导;制订在被取缔非法托幼机构就读幼儿的分流方案,组织在被取缔非法托幼机构就读的幼儿分流。

四、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开展托幼机构整治是规范学前教育管理,确保婴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举措。各镇(街道)、振东新区及各职能部门务必高度重视,切实按照职责分工,明确要求,落实责任,确保将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部门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镇(街道)、振东新区要把托幼机构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切实承担起第一责任,党政一把手要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要具体抓、深入抓。社会治安、教育、建设、卫生、工商、消防等部门应按相关的管理职责和要求,根据市政府的统一部署,通力协作,齐抓共管,配合各镇(街道)、振东新区联合开展整治工作,形成整治工作的强大合力。

(三)规范执法程序,严格依法行政。在整治工作中,各镇(街道)、振东新区与相关部门要严格依照执法程序,落实执法工作制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违规托幼机构进行严肃查处。

(四)建立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整治工作结束后,各镇(街道)、振东新区要将辖区内托幼机构整治工作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于8月25日前报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托幼机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镇(街道)、振东新区整治情况进行督查验收,并将督查结果纳入对各镇(街道)、振东新区的年度综治目标管理考核内容。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4

网络测试操作方法

凡可配备30台以上电脑同时可联网的学校,均可通过网络测试参加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

具体步骤:

第一步:根据各省上报的网络测试抽样班级、学生数量和教师数量,总课题组将《网络测试操作方法》发往省级联络员,省级联络员向区县调查员讲解网络调研任务。区县调查员负责向辖区内的样本学校讲解网络测试任务。

第二步:样本学校负责人通知下表中的样本班级班主任,按照下表中“网络测试时间”带领学生进行统一测试,超过规定时间,网络会自动关闭。所以,敬请省级联络员务必提醒各区县调查员和学校负责人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各省网络测试预计学校、班级及学生统计

第三步:请各样本班级班主任统一带领学生,到指定机房,登录省略/mind/,根据测试页面的指导语,向学生进行讲解和示范,指导学生进入“学生入口”,按照提示步骤完成测试。争取一次性完成,约40分钟。也可以分两次进行,但需在一周内完成,每次30分钟。请学生注意掌握测试进度。

第四步:样本班级班主任需与学生同时进行测试,登录网址登录省略/mind/进入“教师入口” ,按照提示完成测试。如果学校全体班主任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心理教师人数超过20人,须到指定机房统一参加网络测试。如人数在20人以下,可根据学校安排,或由老师们自行安排时间测试。正式填答开始前,请认真阅读电脑上的指导语,按照提示填答。

附件2

各省纸版问卷数量

凡不具备网络测试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可选择通过纸版问卷进行测试。纸版问卷包括第一部分(粉色)、第二部分(绿色)、第三部分(黄色)和第四部分(蓝色)四个部分问卷,分别对应相同颜色的答题卡。班主任根据《班主任施测说明》,指导学生填涂答题卡。班主任在学生填答问卷时可同时完成教师问卷。

各省纸版问卷抽样学校、班级及学生统计

附件3

样本区县访谈人员及时间安排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除问卷调查和网络测试外,还将对部分区县开展访谈工作,以期收集生动、翔实的一手文献文件等资料,丰富调查的研究结果。2011年4月~6月,课题组将派出工作组对访谈区县的教育局分管副局长和区县教研员进行访谈,并随机抽取部分学校实地走访调查,与班主任和学生进行访谈,注重了解各地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特色做法,挖掘各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具有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工作经验,同时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为政策研究提供参考。

一、抽取访谈区县

课题组根据访谈工作的特点和调查需要,拟从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安徽、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和石家庄的90个样本区县中,按随机原则抽取访谈区县。见表1。

第一类访谈区县:由总课题组进行访谈。

抽取访谈区县时,先随机抽取8个样本省,即北京市、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福建省、安徽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再在8个样本省的样本区县中随机抽取8个访谈区县。

第二类访谈区县:由调研负责单位负责人进行访谈。

总课题组在重庆市、石家庄市随机抽取2个访谈区县,由该地区负责人进行访谈研究。

第三类访谈区县:内蒙地区访谈区县待定。

表1 各省市抽取的访谈区县

二、区县访谈工作安排

预计每省采访区县教育局副局长1人,合计10人;采访区县教研员1人,合计10人。见表2。

表2 访谈区县教育局主管副局长、教研员访谈计划

三、选取访谈学校

本课题计划走访10个访谈区县,除石家庄外,每个访谈区县均由区县教研员各推荐1所访谈学校,每所学校选取班主任1名,选取3名学生,石家庄选取3所学校,3名班主任,9名学生。共计采访学校12所,12名班主任,36名学生。见表3。这些学校须是参与课题调查的样本学校,目的是希望通过访谈班主任及学生,搜集基层师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看法,挖掘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经验,倾听、了解基层师生的真实感受,以便能切实反应基层的需要。

根据课题需要,结合工作实际,访谈学校不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而采用由课题组提出要求,省联络员推荐的方法。选择访谈学校时,主要考虑因素是:学校性质、区域特点等因素;访谈心理教师时,若学校有专职心理教师,则优先访谈专职心理教师,没有专职心理教师的,则访谈承担主要工作的兼职心理教师;访谈班主任时将综合考虑性别、年龄等因素;访谈学生对象时,将综合考虑性别(男女)、学习成绩(好中差)、性格特点(内向、外向、普通)、居住环境(与爷爷妈妈姥姥姥爷同住、与姑嫂叔舅监护人等同住、与父母单方住、三代人同住)、家庭关系情况(家庭和睦、亲子关系状况、夫妻关系等)、网络熟悉程度(常上网、一般、基本不上网或没网络)、家庭收入状况(在本地属于中等偏上收入家庭、属于一般收入水平、属于较低或低收入水平)、父母文化程度(文化程度较高,一般、较低或低)等;访谈班主任时,主要考虑性别、年龄。

表3 访谈学校、班主任、学生安排表

访谈全程摄像。被访谈学校需提交学校1980~2010年期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规章制度、研究报告、总结报告、学校领导或教师发表的论文或获奖文章等。

附件4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典型案例(1980~2010年)征集说明

目前,认真梳理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十年历程(1980~2010年),发现典型、甄别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是非常重要的。调研期间,将征集各省、区县1980~2010年期间,本地区、本部门、所辖学校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大事、要事、相关政策规章及实施办法、有影响力的人物及成果著述。

一、征集原则

1.特点突出

重点突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紧扣时代脉搏,展现不同阶段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举措、新特色,反映出本地区、本部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变化的亮点。

2.资料准确

注重客观真实。提交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要保证客观真实、准确实用。

二、征集内容

1.大事、要事

收录本地区、本部门、所辖学校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影响力及有实效的重要工作活动或自己辖区发生的重大事件。

重大事件主要指市区县集体和中小学校所发生的事件。

(1)内容: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A.包括上级到本地区、本部门参加重大活动,或检查、指导工作,做出重要书面指示或电话指示,或做出重大决策或重要部署,或上级发来的重要文件以及文件的主要精神是什么等;本地区、本部门的重要工作或重大事件等。

B.本级重要领导工作活动,如对上级重要指示、指导、部署、精神的贯彻情况;本级机关发出的重要文件、重要决策和决议事项;本级领导人对机关部门或下属单位所作的重要批示、指示;本地区重要会议;本级主要负责人参加的重大活动,重要的外事活动和出访等。

C.本地区日常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工作及主要成就,区县、学校所开展有影响力及有实效的重要工作活动或发生的重大事件。

D.就某一专项内容进行研究而进行的活动或发生的事件。

E.省、直辖市、自治区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指导、配合教育事业的其他部门,如地方政府、地方人事部门、文明办及事业单位的机构设置、组织变动、重要人事调动等机构设置和组织变动情况。

机构设置及组织变动指:省、直辖市、自治区级被批准机构的成立、撤销或合并;地级名称的更改、职权范围的调整、内部组织机构的变更、办公地址的迁移、人员编制增减等事。

人事调动包括:主要领导人的任免、调动。

(2)数量:各省推举市区县集体2~3个,中小学校6~8个。见表1。

表1集体、个人典型经验收集参考表

2.政策规章及实施办法

省市、区县教育行政及科研机构的各种政策文件(需要有扫描件,以扫描件为凭,或提供网址)。该文件规定了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实行的工作方式、采取的一般步骤和具体措施。

同时,也征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发展规划。

3.人物

(1)对象: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有建树、有影响的人物(心育带头人);省、市、区县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省、市、区县组织者。

一线突出贡献者:学者型教师及骨干教师(名师)。

(2)内容:人物生平经历(含照片)、心育思想、学术观点、主要学科成就、重要学术论著(含主编教材、发表的论文等)。

(3)人数:各省大学4~5人,省市行政、科研领导3~4人,中学校长、书记8~10人,小学校长、书记8~10人,大学、中学、小学班主任共8~10名,大学、中学、小学心理教师共8~10人,市区县教研员3人。见表1。

三、时间安排

2011年6~12月为征集阶段,2012年5~7月为编辑出版阶段。请各有关单位将资料发送至:chen.rainbow.省略,并抄送至:。联系人:陈虹、吴月平,联系电话:13311396959。投诉电话:13911131061。

附件5

积极心理取向的政策建议专题组

子课题研究内容、负责人及课题编号

附件6

关于机构调整及人员变动的说明

1.江苏省负责调查研究单位由原来的江苏省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调整为江苏省心理学会,委托傅宏作为江苏省负责调查研究单位负责人,专业指导江苏省心理学会学校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潘月俊负责具体组织和实施。江苏省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不再作为江苏省负责调查研究单位。

2.继续委托陶恒作为学校咨询专题组组长,傅宏为副组长。

3.战略目标专题组与督导评估专题组合并,原战略目标专题组白玉萍《中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对比研究》并入督导评估专题组,由督导评估专题组组长庞红卫负责指导和分配研究任务。原战略目标专题组陈宇作为督导评估专题组组员,与赵立芬共同承担子课题的研究。

4.学校咨询专题组陈娟由于工作原因,不再承担子课题的研究。学校咨询专题组梁志菊调入课程教学专题组。

5.课程教学专题组委托王凯作为组长助理,负责组内协调工作,执笔研究实施方案及政策建议报告,与组长、副组长共同完成最终研究报告。

6.师资培训专题组委托田虹作为组长助理,负责组内协调工作,参与设计研究实施方案及政策建议报告,与组长、副组长共同完成最终研究报告。

附件7

调研单位及专题组长经费申请表

2011年4月,课题研究进入正式调查阶段。敬请调研单位负责人、专题组组长及副组长填写下表,于2011年4月30日之前,发送到: chen.rainbow.省略, 同时抄送到:,联系电话:13311396959,联系人:陈虹、吴月平。

附件8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重大调研项目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专题组长研讨会议

通知

2011年4月16日(周六)

一、上午:各组长报到

地点:江苏省吴江市松陵饭店(吴江市中山北路51号,电话:0512-63472888)

二、下午(14:30~18:00):课题组长会议(吴江市高级中学行政楼三楼大报告厅)

会议内容:

1.总课题组汇报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试调查结果及课题总体进展情况。

2.各专题组围绕五项原则汇报政策研究内容。

(1)是否坚持全局性原则。

全局性指政策建议不仅符合某一地区,而且应覆盖全国,是否能够在更大范围发挥作用,是否能够指导全国各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是否坚持先进性原则。

先进性指不但立足当前,根据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水平提出务实的指导意见,又放眼2020年,在这十年中应该着重哪些工作,是否按这个或这些建议做了,能够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3)是否坚持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指政策建议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及教育规律。是否精练、准确、概括、指导性强。

(4)是否坚持实效性原则。

实效性指政策建议提出来被应用,确实能够推进工作,能产生实效,能对本地区或其他地区产生影响。

(5)是否坚持积极性原则。

积极性指要突出积极心理取向,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技术、好的经验和做法借鉴进来,鼓励发达地区、促进中等地区,带动落后地区。密切政策建议与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的关系,说明积极心理取向的政策建议有哪些特色,与一般提出的政策建议有哪些显著区别,优势是什么。

3.发言顺序。

4. 提出问题,大家研讨。

三、总课题组组长会议:20:00~21:30

与会者:一司领导、陈虹、吴增强、谢春风

会议秘书并记录:吴月平

四、与会人员填写:《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建议审读意见表》,22:00以前,交给会务组。

五、2011年4月17日(周日上午):

(8:00~12:00)

会议内容:

1.通报头一天会议纪要,梳理主要问

题及达成的共识。

2.继续研讨。

3.总结并布置下一阶段任务。

地点:吴江市高级中学二楼大会议室。

六、会议研讨要求:

1.组长自评及专家互评。 组长自评和专家审读时,均重点围绕政策建议的五个原则展开,即:是否坚持全局性原则、是否坚持先进性原则、是否坚持科学性原则、是否坚持实效性原则、是否坚持积极性原则。

2.组长自评需填写《自评意见表》。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建议自评意见表》

3.专家(组长)审读时需填写《审读意见表》。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建议审读意见表》

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组

2011年3月9日

附件9

关于编撰出版

《中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报告(调查篇・政策篇・经验篇)》

(名称以出版时为准)的说明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是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0年委托调研项目(教基一司函[2010]第26号),于2010年10月正式开题,预计结题时间为2011年12月,预计成果出版时间为2012年5~7月。关于该课题研究成果的有关说明如下:

1.主要内容

成果将以《中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报告》形式出版(名称以出版时为准),共包括三个部分――调查篇、政策篇、实践篇。

(1)“调查篇”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报告,包括十一省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综合报告,及各省市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分报告。

(2)“政策篇”为积极心理学取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政策建议,主要包括四个专题内容:督导评估、师资培训、学校咨询和课程教学。

(3)“实践篇”主要为区县1980~2010年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突出反映区县及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不同阶段取得的成就,展现不同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特色及亮点。也可包括一两个省市的经验。

2.出版原则

遵守我国《著作权法》和《专利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遵守我国政府签署加入的相关国际知识产权规定。

(1)恪守学术道德。“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过程要真实,不以任何方式抄袭、剽窃或侵吞他人学术成果,杜绝伪注、伪造、篡改文献和数据等学术不端行为。

(2)尊重他人的知识贡献。“调查篇”要客观、公正、准确地介绍和评论已有学术成果。凡引用他人的观点、方案、资料、数据等,无论曾否发表,无论是纸质或电子版,均加以注释。凡转引文献资料,均如实说明。

(3)紧扣时代脉搏。“政策篇”不但要针对目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提出务实的指导意见,又能面向2020年,要能够引领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4)注重客观真实。提交的典型案例和先进经验要保证客观真实、准确实用。

本调查研究是为教育部教育决策提供参考的课题研究,因此课题数据的使用和研究成果的公开发表须得到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和陈虹编审(课题负责人)的书面许可。

(1)标明课题研究的参与者。凡有课题编号并完成课题任务的研究者,均需在成果显著位置加以标明。

(2)标明课题研究的支持者。要以明确方式标明为课题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非课题组个人和集体。

(3)明确课题研究的资助和立项部门。课题研究成果发表时应在醒目位置标明“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2010年重大委托调研课题(课题编号:2010A 02)成果”。

(4)正确表达科研成果。根据《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规定,规范使用中国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及外国语言文字。

4.时间步骤

2010年10月~2011年5月为筹备阶段,2011年6~12月为征集阶段,2012年5~7月为编辑出版阶段。请将有关资料发送至:chen.rainbow.省略,并抄送至:。联系人:陈虹、吴月平、吴文庆,联系电话:13311396959。投诉电话:13911131061。

附件10

调查分析、总结表彰阶段计划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课题于2010年10月正式开题,2011年1~4月为试调查及筹备阶段,2011年5~12月为调查分析阶段,2012年1~5月为总结表彰阶段。

一、调查分析阶段

(1)2011年4~6月,课题组发放问卷、回收问卷、关闭网络测试登录系统。

(2)2011年7~9月,整理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征求意见稿。

各省如希望撰写本省内研究报告,并参编进由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主持的《中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报告(调查篇・政策篇・经验篇)》的调查篇(书名以出版时为准),需于2011年5月30日之前通知总课题组,总课题组6月底之前将数据反馈给省调研负责单位负责人。5月底之前未通知总课题组,视为省调研负责单位自动放弃参编《中国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报告(调查篇・政策篇・经验篇)》成果,后果自负。

(3)2011年10月28~30日在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召开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研究"研讨论证会。

(4)2011年12月完善报告篇、政策篇审定稿,上报教育部领导。

二、总结表彰阶段

(1)2012年1~4月,在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调查及访谈基础上,结合收集的经验篇资料,发现典型、甄别典型、培育典型、推广典型。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5

贺东航。男,湖南益阳人,1967年6月出生于福建省厦门市,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教授,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湖北省林业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湖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

简历。1989年福建师范大学历史专业本科毕业,1995-1998年厦门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2006年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工作任助教、讲师。其间:2000-2004年在厦门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攻读博士学位。2004-2006年到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在职从事博士后研究。这一期间的主要学术旨趣为国家与社会关系、以及现代国家构建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2007年调至华中师范大学工作,学术旨趣转向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致力于从“三农”视角研究我国的“三林”问题,是国内较早研究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学者之一。

学术兼职。曾任福建省外来员工教育事业促进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政治学会理事、湖北省政治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林业局中国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研究基地常务副主任、黄冈师范学院政法学院兼职教授,被中国林业经济研究会、湖北省林业局、海南省林业局、湖北省荆门市林业局、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聘为咨询专家。

科研项目。独立承担或主持多项科研项目。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集体林权制度研究》(项目编号:09&ZD045)首席专家、国家林业局重大委托项目《中国林改百村跟踪观察项目》首席专家。其他主要有: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中国乡村治理状况研究――对闽赣14个林改试点县的实证调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林改百村调研观察项目(国家林业局委托项目);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与成长(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背景下的失山林农抗争与维权研究――以闽赣两省为例(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集体林地流转及政府监管制度研究(福建省三明市林业局委托项目);湖北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湖北省社科规划项目);《森林法》修订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研究(华中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武汉城乡一体化研究(汉阳区人民政府委托项目);闽南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研究(福建惠安县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地区发展均衡的政治学研究:宏观和中观的视角(华中师范大学“银桂计划”项目);地方社会、政府与经济发展(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中国农村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变迁――福建晋江东石镇肖下村调查(福建省晋江市人民政府委托项目);完善厦门市外来人口管理研究(厦门市湖里区殿前街道委托项目);厦门岛外城乡一体化政策与体制性问题研究(中共厦门市委委托项目);闽南乡镇企业的发展与社会变迁1970年代至1990年代(厦门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参与教育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内民主建设与基本经验研究》和教育部课题《国外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7政治学》等多项课题研究。

主要论著。《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农民利益表达――福建省将乐县个案研究》,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社区自治实务》教材,编写,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8年政治学卷》、《国外人文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9年政治学卷》,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台湾地区农会现状及对我省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启示》(咨询报告,2008年12月);《农村林权制度改革与土地制度改革比较》(《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关于当前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探讨》(《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9年第1期);《利维坦、私有化及其超越-奥斯特罗姆在公共治理方面的贡献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1月19日);《经济共和主义视角下的地权改革――以林权改革为例》(《开放时代》,2009年第6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社会公平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09年第2期);《林权制度改革与乡村治理》(《东南学术》,2009年第5期);《林地改革的演变轨迹与制度绩效: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30年》(《中国农村研究》,2008年上半卷);《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村级民主发展进程的影响――兼论新集体林改中的群体性决策失误》(《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6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乡村治理研究内容、方法与意义》(《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6期);《我国集体林权改革的问题研究》(《理论前沿》,2008年第8期);《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林权升值因素分析》(《东南学术》,2007年第3期);《中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农村政治学研究范式的检视与拓展》(《学术月刊》,2007年第6期);《中国村民自治制度“内卷化”现象的思考》(《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6期);《农村研究方法诸问题――对的学术反思》(《中国书评》第三辑,2005年12月);《政治学视野下的地区发展均衡性研究》(《理论前沿》,2006年第7期);《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基于中国国家建设的视角》(《政治学研究》,2008年第2期);《全球化背景下现代国家构建的检视与反思》(《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地方社群传统与政府主动性》(《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5期);《现代化进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重新定位――晋江模式的一个尝试性解答》(《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5年第4期);《地方政治精英与制度创新》(《内蒙古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中国现代国家构建、成长与目前情势》(《东南学术》,2006年第4期);《评福山的》(《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5期);《当前中国政治学研究的困境与新视野》(《探索》,2004年第6期)。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高等学校学报文摘》、人大复印资料《政治学》、《中国政治》、《农业经济研究》等杂志全文或部分转载,其论著的收录率和被引用率达数十次。获第七次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十二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第十一次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有多份政策咨询报告受到各级领导批示。其中《林改应避免农民失山失地、保障林农分享改革收益》(新华社《国内舆情动态》,2009年6月)、《已不适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议尽快启动修订》(《人民日报》(内参),2009年10月23日)两份咨询报告受到中央领导的高度重视。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6

我是__市机关幼儿园__x,20__年肩负着选民的信任和重托,当选为温州市第十一届人大代表,任职以来,我十分珍惜代表资格,时刻牢记代表使命,始终觉得有无数双热烈、期盼和信任的目光在盯着我,时时刻刻鞭策、提醒我既是一名教育工作者,更是一名要为群众讲实话、做实事的人大代表。2年多来,在市教育局和市人大常委会的领导下,我正确行使权力,自觉履行义务,勇于承担责任。既做好单位的本职工作,同时又较好地履行了代表职责,积极参政议政,努力发挥教育代表的作用。现将我履行代表职责作如下述职。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履职水平

注重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自觉和常态,在学习中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是我一贯的追求。自当选代表以来,我更加注重将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与业务学习相结合,认真学习《代表法》、《选举法》、《教育法》等,在学习与实践中提高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认识,体会和探索如何当好代表,如何以新的视角和新的形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而大大增加作为人大代表的责任意识,增强履职能力。记得刚当选人大代表时,我很兴奋,充满着荣誉感。但在接受了代表会前培训之后,我的责任感增强了许多。第一次会议开幕的当天,一个上午的时间,就把政府工作报告看了六七遍。作为幼儿教师的我,首次接触这些大报告,确实觉得力不从心,于是我从细微处,从专业上着手,发现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把学前教育内容写进报告中。就趁着中午时间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联系,求证相关数据,力举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建议政府重视学前教育。我不知道我的建议有没有起到作用,但值得欣慰的是在下一年度的报告中我看到“要大力发展学前教育”。

二、牢记代表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做为一名人大代表,几年来,我始终牢记代表职责,不负重托,不辱使命,积极工作,努力做一名人民群众满意的人大代表。

1、积极参加人大代表会议。人代会前,我坚持深入选区,走访选民群众,广泛听取选民的意见,认真做好笔记,人代会期间,认真审议人大,政府工作报告和“两院”的工作报告,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为推行“一府两院”工作建言献策。每年的人代会期间,我均有向大会提交建议。如:就目前民办幼儿园无序竞争、乱收费等问题较为突出,政府要加大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和管理力度的建议。在审议法院报告时,经多次调研,引用系列数据例举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危害社会治安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关注青少年犯罪对于社会稳定来讲是个根源问题,建议有关部门要引起高度重视。建议在未成年人刑事审判陪审员中要有教师代表,以此来健全陪审员制度。以及书面递交《关于加强赵山渡水库环境污染管理的建议》,《关于将__市江南物流园区建设成为温州市的大物流规划核心物流枢纽议案》等。

2、是积极宣传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并带头贯彻执行。每一次会议归来都要在本单位开专题会议传达有关精神,并利用幼儿园宣传窗设立专栏对社区与家长进行宣传。

3、是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各项活动,为了按时参加人大组织的代表视察,调查,群众接待工作,我坚持提前安排好本职工作,为代表活动挤出时间,按照通知的要求做好代表活动的准备工作,使自己在每一次代表活动中都有新的收获。2年多来,市人大组织的各项活动我均能按时参加,参与率达90%以上。本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闭会期间我经常深入群众,深入社区,体察社情民意。通过多种渠道反映人民群众的急,热,难点问题。如视察塘河治理情况,视察中国银行调研当地的金融情况,了解银企合作情况,了解新农村用电情况等。并通过开座谈会,走访选民,先后就“建议龙湾区海城街道部分企业用地因区域划分历史遗留原因而未转双证的单位在办理有关手续应等同于住宅用地的相关程序”,及对我市的特殊教育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就建立我市特殊教育中心解决特殊教育校舍问题提出建议。

三、恪守工作职责,做好本职工作

我是人大代表,同时我是一个普通的教师,每天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幼教园地默默地耕耘着。作为园长,我一贯坚持“什么都可以放下,什么都可以让给别人,惟独责任例外”。就是这“责任”两个字,鞭策我敬业爱岗,永远把工作放在第一位。随时掌握工作情况,加强研究,凝聚人心。在日常工作中一贯坚持严于律己的原则,勤奋加实干,幼儿园的很多工作都是烦琐而细小的,但当我凭着一颗敬业之心去从事我的工作时,就觉得责任远大。平时工作中,我重视每一件小事,很多企业或个人的成功来自于对每一件小事的重视,然而失败可能也是从一件不经意的小事开始。所以当我在完成每一件事时,我的态度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窗子的明净程度,与家长、教职工的对话艺术,凡事

要做到位,凡事都要做精致,这样日复一日我带动了整个园内形成一种敬业负责的文化氛围。在莘塍二幼期间,06、07、08三年连续迎接了省绿色幼儿园验收,省示范性幼儿园验收,省一级幼儿园验收使幼儿园工作不断向上发展。09年一月份由于工作的需要组织上安排我接任市机关幼儿园的园长职务。机幼创办于1955年,原隶属于机关事务局,有着悠久的 历史,深厚的底蕴,半个多世纪的办园历程,凝聚着几代机幼人的心血。然而由于机制的改革,收费的转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重重压力幼儿园发展也随之跌入低谷。对于组织的安排我毫无选择的余地,我深知,就我的能力和水平而言,要承担起这样一副重担,没有任何轻松可言。但尽管我的内心尚存些许忐忑和不安,展望未来亦是踌躇满志,与全体教职员工齐心协力,抢抓发展机遇,传承一代代前辈们艰苦奋斗,所写下的辉煌历史,致力于机幼的新发展。也许刚才我过多的谈到了我的本职工作,那是因为我总认为,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负责,不仅是岗位工作职责的要求,更是一个人大代表最起码的履职表现。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7

——商学院xx年年暑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报告

一,全院上下高度重视,组织准备细致周密

学院对于暑期实践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在前期实践项目的策划过程中,包括学院党总支杨金才书记在内的5名学院领导,14名教授,副教授及11名辅导员老师对48支团队进行了指导.同时还有马列部孙武安教授等7名老师担任了我院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学院进一步加大对学生暑期实践的扶持力度,前期给实践团队发放了共计37000余元的启动资金,后期又对优秀团队进行后续资金支持,较之往年有了较大幅度增长.

学院重视实践的安全保障工作,注重对实践团队的指导培训.在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下,下发了《实践团队安全知识手册》,并先后召开了两次暑期实践团队安全教育培训会及团支部安全教育专题会.要求参加实践的学生签订《安全承诺书》,制定安全预案.同时在各团队出发前,学院为所有参加团队实践的同学办理了保额共计45000元的意外伤害保险,真正将实践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学院先后下发了《实践团队经费使用说明》,《团队实践宣传工作及成果汇总实施方案》,并为实践团队设计了统一的实践团队队旗样式和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铜牌样式,做到实践活动统一化,规范化.

二,学生广泛参与,实践内容全面拓展

我院48支实践团分赴山东威海,烟台,青岛,济南,淄博,东营,莱芜近30余个省内市县开展实践活动,同时足迹遍及辽宁,青海,陕西,山西,贵州,云南,北京等十四省市.实践项目包括课题调研,支农支教,专业实习,政策宣讲,参观学习等各个方面,涉及到保险,金融,会计,物流管理,旅游管理,社会心理学等多个专业,内容广泛,形式丰富.

实践活动得到了学院领导老师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参与.实践过程中,包括校党委宣传部周大白部长在内的各级领导,专业老师和辅导员25人作为带队老师奔赴实践一线,指导和协助学生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实践活动.其中,我院党总支书记杨金才,副书记于培丽亲自参与到"半岛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宣讲调研团"中,在中华生态第一村房干村举行了社会实践基地的挂牌仪式.

开学初,我院共收到团队及个人实践报告700余篇,涵盖金融保险,旅游管理,教育学等近十余个专业,呈现出专业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高质量,新思路,深内涵的良好趋势.对于所有上交的实践报告,学院组织规范评选并选出院级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三类报送学校,参加校级评审.同时40余支实践团队上交了内容翔实,格式规范统一的团队材料.

三,实践主题鲜明,就近就便全方位服务地方建设

实践活动主题鲜明,突出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其中作为暑期学校项目的三支实践团队分赴贵州,云南,山西等西部偏远地区开展支农支教活动."扬梦滇北 共建和谐" 团队携带着价值近6000元的图书在云南盐津县建立了"光华图书馆";"传递梦想 服务西部"团队将前期在学校募捐到的重达1200余斤的衣物带到了贵州毕节.通过这些捐赠图书衣物,政策宣讲,入户走访调查等形式帮贫助困,真正服务当地建设.

另外,我院有10余支团队通过调研,项目规划等形式服务于威海本地建设.其中威海市会计人员素质调查团本着"关注会计人员素质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宗旨,对荣成,乳山,威海市区部分企业及财政局等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活动;威海外来务工人员心理调研团聚焦外来务工人员这一特殊群体,走访调查,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乳山市农村教育调研行则在乳山市西浪暖村关注农民教育问题.威海国际海水浴场调研队更是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依托,对国际海水浴场的升级进行研究调查,真正做到了专业素质拓展与服务地方建设相结合,现实意义显著.

四,发挥专业优势,着力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我院48支团队中,有近70%的团队以专业知识为依托,在实践中增长自身的专业技能,并以实践为契机,开展科研课题的实地调研工作,形成了30余篇专业性较强,现实意义较高的团队实践报告;同时有500余名参与分散个人实践的同学提交了具有专业特色的调研报告

关于托育工作的调研报告篇8

所有报考考生在网上报名之前,必须能够在学信网上(chsi.com.cn)查询到本人的学籍或学历信息,并打印出“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应届生)或“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往届生)以备用。

学信网上查不到学历的往届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有国外学历的考生或中外合作办学只获得国外学历的考生,必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方可参加网上报名。

网上报名时填写的各项信息,必须与本人的自然信息以及各类学籍学历认证信息完全一致。考生在现场确认时务必认真仔细核对,签字确认以后各项信息均不可更改。如因信息不一致导致不准考或不能录取的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网上报名常见填写错误包括:本科毕业误填为本科结业;学历学位证书编号误填为流水号;证件号码、证书编号等数字填错;应届生的注册学号没填;姓名中有生僻字电脑无法正常显示,可用汉语拼音代替;取得学籍学历以后更改过姓名或证件号码,须提供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更改证明;等等。报名信息、自然信息、认证信息,三者必须完全一致,方可参加入学考试。

各类认证报告在复试资格审核时提交。

应届生需要认证学籍,网址xjxl.chsi.com.cn/index.do;

往届生需要认证学历,网址chsi.com.cn/xlcx/;

网上查不到学历的往届生需要申请认证报告,网址chsi.com.cn/xlrz/;

国外学历学位认证,网址renzheng.cscse.edu.cn/。

东北财经大学简介

东北财经大学创建于1952年,地处辽东半岛南端的海滨城市——大连。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东北财经大学已建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包括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和管理学七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教学研究型大学。学校现设有28个学院、教育中心:研究生院、经济学院、财政税务学院、金融学院、统计学院、数学与数量经济学院、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会计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投资工程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国际商学院、萨里国际学院、MBA学院、MPA教育中心、MPAcc教育中心、J.M教育中心、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自学考试学院、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学校现有产业经济学、会计学和财政学3个重点学科;有数量经济学一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5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

东北财经大学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0个;有包括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在内的研究机构40多个。

东北财经大学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下设4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6个);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统计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和公共管理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自主设置18个)。在36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57个专业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3个专业招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详见2013年招生专业目录)。

在学科建设不断发展的同时,东北财经大学逐渐建立起一支力量雄厚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教师823人,其中教授225人,副教授285人;博士生导师112人,硕士生导师482人。他们当中既有一批造诣较深、在国内外经济学界享有一定声誉的老教授,也有一批锐意进取、学术上颇有建树、在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师。我校具有教授评审的终审权和博士生导师的遴选权。

近几年来,我校的国际交流不断扩大,学校先后派出数百人次出国访问、讲学、进修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与国外30多所大学和科研单位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国外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

东北财经大学拥有良好的办学条件。学校总占地923亩,总建筑面积44.8万平方米。有25000平方米的图书馆,馆藏中、外文书籍130万册,中外期刊9万余册。学校设有电化教育中心、网络信息管理中心,拥有电子阅览室和多个多媒体报告厅、多媒体教学实验室、多媒体语音室。学校还建有卫星地面接收站、闭路电视系统等现代化教学设施。我校的综合教学楼(之远楼)面积28000平方米,国际会议厅可承接大型国际会议。研究生教学楼(博学楼)面积为16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0余名研究生上课。

东北财经大学热忱欢迎勇于攀登财经科学高峰、立志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的中青年来攻读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

博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学科领域内具备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就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愿意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已获得硕士学位的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获得国外学历学位的人员,须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3.同等学力人员。

我校对同等学力人员报考条件规定如下:

报考者须获得学士学位,连续工作满6年(从获得学士学位起到博士生入学之日),且到截止报名时间为止,已在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或在省级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与所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5篇。“学术期刊”和“省级学术期刊”由研究生招生办参考我校科研处制定的学术刊物界定标准确定。

未经审核的同等学力人员报名无效。

4.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5.有两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三、招生人数

我校2013年博士生招生一次,各专业导师计划招生人数见博士生招生目录,实际招生数以国家下达的招生规模为准。每位导师的实际招生人数还要根据近三年承担的和省部级科研项目(不含省社科联项目)来确定。

四、报名时间

2013年2月16日至2月28日。

五、报名方式

2013年博士生报名采用网上报名系统,具体操作办法见报名系统中的《实施细则》。网上报名以信誉为基础,请考生如实填写个人报考信息。若发现有弄虚作假者,我校将在5年内不再接受该考生报考。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不再需要开具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报考的介绍信。但现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拟报考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考生以及原为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的硕士生,现在履行合同服务年限内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委托培养或定向培养单位的同意。如果考生与所在单位或委托、定向单位因报考问题引起纠纷,并由此造成不能调档、不能参加复试、甚至不能录取等后果,责任由考生自负。

本校教职工报名须经学校同意。

考生报名应准备下列材料:

1.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在网上下载)。

2.专家推荐书(在网上下载)。

3.具备招生体检条件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合格证明(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时间须在报名日期前三个月以内)。

体检执行国家招生标准;《体检报告单》可采用就检医院或体检中心提供的表单,若体检项目不全,请自行补齐。

4.身份证件、已获硕士学位人员的硕士学位证书、同等学力人员的学士学位证书、应届硕士毕业生的学生证及“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等原件及复印件。领取准考证时,审核原件留存复印件。

5.同等学力考生要按规定提交相应的学术论文原件及复印件。

6.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全文和论文评议书(复试时提交)。

考生应于考试前2天持本人有效证件到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报到,研招办将对报考人员的各项证

件原件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考生才能领取准考证。对不符合条件的考生,不能核发准考证。

六、考试时间

笔试定于2013年3月16日至3月17日,面试时间于笔试后另行通知。

七、考试地点

东北财经大学博学楼。

八、考试科目及考试方式

考试科目:

1.外国语(含听力)。英语听力采用调频接收方式,请考生自备调频收音机,频段为88.025;小语种听力考试在多媒体教室进行。

外国语考试无指定参考书目。

2.经济学、管理经济学、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属于经济学科的专业考经济学,经济学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专业考管理经济学;属于工商管理学科的专业考管理学;属于公共管理学科的专业考公共管理学。

经济学指定参考书目:《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汪祥春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

管理经济学指定参考书目:《管理经济学》(原书第9版),(美)克里斯托弗R.托马斯,S.查尔斯·莫

瑞斯;译者:陈章武,葛凤玲,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4;

管理学指定参考书目:《管理学》,徐国华等主编,21世纪MBA系列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3.专业课。

专业课无指定参考书目。

4.同等学力考生初试需加试政治理论,复试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

考试方式:笔试。此外,我校将根据需要,按专业组成专家小组进行其它方式的考核。

九、学习年限

我校博士生学习年限为三年。

十、招生专业、导师及考试科目

详见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单位代码:10173 地址:大连黑石礁尖山街217号 邮政编码:116025

上一篇:残疾人基本状况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基础教育信息化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