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经济体制范文

时间:2024-01-02 17:02:20

现有经济体制

现有经济体制篇1

[关键词]民族;民族经济体制;国家经济体制。

[作者]马淮,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北京,100081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047-004

在当今民族经济学的研究中,往往存在着直接将民族经济体制等同于国家经济体制的现象。这一方面使得民族经济学与主要研究国家经济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出现重合,民族经济学不得不对这一研究领域“退避三舍”,不利于民族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另一方面,则使得学界对于民族国家的经济体制之间的差异性及产生这些差异的民族性原因缺乏深入认识,形成民族国家的制度和体制建设的掣肘。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廓清认识,合理看待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关系。

一、民族经济体制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是民族经济制度的展开与阶段性形式。民族经济制度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民族经济关系总体性质的规定,民族经济体制则是阶段性的民族经济矛盾的集中体现,是对一种社会形态中不同阶段上的特殊民族经济关系性质的规定。

一种民族经济制度存在的时间往往是很长的,在其存续期间,虽然生产资料所有制不变,从而总体的民族生产关系未发生变动,但是随着劳动者素质技能的变化及其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关系的调整,在民族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民族经济体制会随之发生转变,从而形成民族经济制度延续过程中的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民族经济体制的质变是民族经济制度量变的重要表现,是民族经济制度阶段性矛盾变化的结果。当民族经济体制转变时,并不意味着民族经济制度被否定,民族经济制度的一般性本质和原则作为民族经济体制转化的大前提存在着,同时在民族经济体制的转化中得以坚持并提升。

民族经济体制所涉及的经济权利,与民族经济制度在层次上是有区别的。民族经济制度层次的权利,主要是所有权,包括劳动力所有权和生产资料所有权两个基本权利,这是一个民族经济生活的基石,只要所有权关系不发生改变,民族经济制度就能保持。民族经济体制则是在既定的由法律明确规定的所有权的前提下,以占有权、监督权、管理权等权利构成的对民族经济关系和民族经济活动的界定与导引,它涉及所有权对占有权的控制方式、占有权的地位和作用、监督权和管理权的构造和运行方式等,具体表现于民族社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具体形式、民族经济的决策权力结构、民族经济利益和动力结构、民族经济管理和调控体系等方面,是由民族经济的运行模式、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等组成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多层次经济组织及其运行的有机整体。

民族经济体制作为民族经济关系在一个阶段矛盾各方面对立统一的集中体现,是以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经济活动的制衡。民族经济体制的基本内容,由各方势力相互矛盾、斗争决定,其框架也是由各经济权利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如果说,在民族经济制度层面,更多体现出来的是在主要经济矛盾中占主要方面的阶级或群体的性质,那么,在民族经济体制层面,各个利益群体――不论是已经占据社会主体地位的,还是正在争取主导地位的,或社会的弱势群体,都会积极地展开活动,试图通过对民族经济体制的影响形成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利益分配格局,同时,民族内部的各种经济关系和矛盾,包括旧的部落、部落联盟的差异与矛盾、区域间的关系与矛盾、不同人种与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造成的矛盾、阶级关系与矛盾、阶层与集团关系与矛盾、新旧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关系与矛盾等等,都会在这个层面展现出来。各种矛盾综合运动的结果,形成对既有法律、法规、政策的调整和修正,并最终促成民族经济体制内容和方向的演变。

民族经济体制不同于国家经济体制。通常我们简称“经济体制”时,往往指代的是国家经济体制。需要注意的是,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两个范畴。

二、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有机联系

从联系上来说,民族经济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在民族国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往往重合。

民族经济体制的出现要远远晚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出现。国家和民族虽然都是历史范畴,但是民族相较国家而言,对于经济内合性、政治集中性和文化同质性的要求要高很多。在人类历史上,国家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形成而形成,即使这个国家的内部成员依然是离散的、缺乏密切的内在联系的,成员共同体仅仅处于氏族或氏族联合体的阶段,但只要形成政治公权力的统一,就可以称作国家的形成,这在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政治和封建领主政治中都可以观察到。也正因此,对于国家,韦伯定义说,国家是一种制度性的权力运作机构;列宁认为,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当一个社会组织中出现凌驾于社会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为基础的、带有相当抽象性的权力机构时,我们就可以说国家出现了。但这时,源于政治、经济、文化、语言、心理等等多方面因素的、具有高度的群体自身认同感的民族,还远未形成。民族是通过国家形式而产生的。在国家的发展阶段上,城邦式国家仅仅是国家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之后,西方的国家又经过马其顿、奥斯曼土耳其、罗马或阿拉伯式的军事帝国,最后才从13世纪的英国、法国开始,逐渐孕育出民族,并进而形成以民族为基本内核的现代民族国家。西方民族国家形成的典型特征就表现在王权在与教权、封建力的斗争中地位逐渐上升,而伴随着教权地位的下降,原本被教皇或者上帝赋予世俗主宰地位的国王的神圣性也在丧失,国民开始把对国王的忠诚转化为对具有相同特征、内在联系的生存共同体的忠诚,而伴随着这样的转变,也就形成了更为稳定的、内在聚合性更强的社会形式――民族。黑格尔曾讲:“民族不是为了产生国家而存在的,民族是由国家创造”的。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在美利坚民族的形成中可以得到更加清晰地说明,华盛顿就在他的告别演讲中曾说:“政府的统一使你们(指美国公民)组成了一个民族,美国人这个名字就属于你们,你们都是国民”。无论是从欧洲、美洲,还是民族形成最早的中国来看,民族都是国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只有当国家孕育出民族后,民族经济体制才能相伴而生。

民族经济体制是民族这个生存共同体经济系统、有机作用的结果。在民族内部,为互通有无,满足整体的需求,各地域之间、支系之间的个体必然会不同程度地形成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一个整体的经济联系。正是通过这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经济联系体,民族经济体制得以存在和发展。

对于民族国家而言,一旦民族经济体制形成并得到良性发展,国家的稳定性、内合性会得到极大地提升。而且,通常来说,国家的发展程度越高,民族的国族化程度往往越深;国家发展程度越低,情况则正好相反,这几乎是一种规律。究其原因,就在于国家发育程度越高,政府行政能力和责任感

越强,国家的建设规模和开发力度就越大,国家经济的整合力和社会信息的穿透力就越犀利,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文化传播网络就越发达,基于广泛的社会参与和理性思维的国民文化就越繁荣,越具影响力。而所有这些对于国内民族而言都意味着深入、有利的促进、冲击和改造。“在一些发达国家不管族群和移民集团原来处于一种怎样发展状态,面对结构稳定、职责分明的政府机构,严密完整、无可躲避的法律体系,数额庞大、精心规划的国家投资,无处不在、高速运转的市场经济,开放发达、规模宏大的教育培训网络,铺天盖地、无所不包的传媒信息等等,他们现在只能以国家的发展状况为参照点来确定自己的存在和发展方式,而且这种适应还必定是尽可能地快,因为在浩大的社会潮流的冲刷、裹挟下,想慢都慢不下来。”近代以来,国家往往会利用民族的整合性、凝聚力来加强自身的稳定性建设,通过塑造国族来促进民族国家自身的发展。“民族一国家”的国家结构,已经成为近现代国家发展的潮流。在20世纪之前,英吉利民族、法兰西民族、美利坚民族、德意志民族等等典型的民族国家已经形成,20世纪之后,又先后出现了三次民族国家形成的浪潮:第一次浪潮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解体,在东欧和南欧出现了一批新的“民族一国家”;第二次浪潮发生在20世纪中叶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世界殖民主义体系的削弱和瓦解,在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原殖民地再度兴起了民族主义浪潮,从而兴起了一大批“解放型”的“民族一国家”;第三次浪潮是20世纪90年代苏联的解体以及苏联解体后在其各个地区,尤其是一些东欧国家(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中出现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一次浪潮使欧洲和中亚在原有3个国家的基础上出现了23个新的独立国家。

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民族国家,民族与国家在民众外延上具有同一性,“对于现代国家来说,无论行使哪种职能,都需要使自己具有民族这一普遍的形式。虽然各国的统治阶级在其阶级属性上各不相同,国家的阶级内容有本质上的差异,但无不以民族的外观出现,以民族的代表者的资格活跃于世界舞台,而每个民族也都依附于一定的国家形态,因此,每个民族的生存、发展都与他所依附的国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民族和国家的这种相依相扶的关系,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经常出现重合,这也是当代很多学者对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不予区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区别

即使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我们依然要在认识并重视这种关系的同时,对二者的区别予以强调,不能将二者混同。

首先,虽然大多数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重合,仍然不能忽视存在着一些民族经济体制,其在外延上差别于国家经济体制。实际上,“任何民族都有自己的政治生活,也都各自具备实现它们的政治生活的民族政治体系。这种体系既可能采取国家的形态……也可能采取非国家的形态,或者是若干具有过渡意义中间环节或中介形式”。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分离的例子在历史和现实中不胜枚举。例如历史上的元帝国。元帝国曾经以其剽悍的骑兵征占了横跨欧亚大陆的大片土地,版图曾到达里海,外高加索,南包西亚,北括俄罗斯和东欧诸国。元帝国虽然进行了领土的扩张,但未能形成民族融合,德国、法国、东罗马帝国等等的人民依然保持着部落或部落联盟的存在形态,这使元帝国的国家经济体制外延要远大于民族经济体制外延。再比如前苏联。前苏联实行的是民族联邦制,一个民族建立一个共和国,各共和国通过加盟形成苏联。到1953年斯大林去世时,前苏联已经拥有16个加盟共和国、17个自治共和国、6个自治州和10个民族专区。由于在宪法中明确规定自己是多民族国家,前苏联始终没有依靠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形成囊括全苏联人民在内的国族,这使得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在外延上要明显大于民族经济体制,或者说,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就是由若干个民族经济体制构成的综合体。在前苏联的示范效应下,捷克斯洛伐克等一批东欧国家也形成了国家经济体制大于民族经济体制的体制结构。当然,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外延上的差别,也可以表现为国家经济体制范围小于民族经济体制。比如前东德和西德,很明显,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主体民族都是德意志民族,由于历史的原因,德意志民族的族民在国家形态上一分为二,其结果就导致了德意志民族的民族经济体制要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现代民族经济体制大于国家经济体制的另一个典型案例就是共享“朝鲜族”民族族称的北朝鲜(朝鲜)和南朝鲜(韩国)。两个国家共同存在于朝鲜半岛,共同的民族属性使其虽然在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差异较大,但同一民族的内聚力依然不断地使两个国家在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呈现出联系、融合的倾向。

其次,从内涵上说,由于民族经济体制与国家经济体制的主体不同,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也不相同。民族而非国家、族民而非国民,是民族经济体制的主要涉及主体。现代国家,其最根本的两个要素是领土和公民,国家的全部制度机制都是围绕这两个要素和原则设计建构的,国家干预和控制经济与社会的能力是在领土范围内实施的,对外部行为者的控制也是通过对领土和边界的管理与控制实现的。而民族则不同。民族是人们在同一政治组织和相应制度框架内,在共同地域内由同一文化形态主导从事经济活动的具有共同语言的长期稳定的社会存在方式。民族不仅强调它的族民的地理生存区域,更加强调其在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方面的同一性、类似性。民族与国家的重要区别,导致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的作用对象存在较大差异。概括来说,国家经济体制干预和控制经济以领土边界和国民为限,其国民是否由同一民族构成,并不是国家经济体制研究所关注的,国内外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差异与联系,也并非国家经济体制的分析要点;而民族经济体制的研究对象则是受政治、文化、经济、语言等等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民族成员及民族成员所在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由不同的民族性决定的民族经济体制的差异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重点问题,民族间的经济差别、联系和相互影响对于民族经济体制变迁的作用方式和结果也是民族经济体制所要密切关注的。正是由于以上区别,使我们在谈论前苏联的国家经济体制时,主要分析以苏联的联邦中央为核心的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而在探讨前苏联的民族经济体制时,则不仅要对联邦总体经济体制进行说明,还要对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等等的经济体制及其相互关系进行说明,而且,前者提供的是背景,后者才是民族经济体制研究的主体内容。

总之,民族经济体制和国家经济体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当前,由于长时期混淆国家经济体制和民族经济体制,简单地用国家经济体制研究替代民族经济体制研究,导致我们的理论成果极为稀少,对民族经济体制的特征和运动规律的认识相当不足,这不仅制约了民族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发展,对国家经济体制而言亦是一种限制。

现有经济体制篇2

课标要求

本框题内容是贯彻新课程标准4.12规定的“列举实例,阐释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的要求。

教材分析

本框题共两目。第一目,公有制为主体,设计了五个探究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明确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地位、作用、突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第二目: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设计了四个探究活动,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我国存在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的地位、作用,让学生认识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的同时好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教学重难点

重点:1、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2、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因。

难点:1、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2、非公有制经济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情分析

由于这部分知识理论性较强,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大力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非公有制经济得到广泛的发展。学生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的界限模糊,甚至少数人对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产生了怀疑。本课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使学生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本课时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感性材料丰富,可从具体实例入手,结合学生以前学过的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知识,引导他们理解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和实现形式,理解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意义,使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出各种经济成分,并说明他们的地位、特点和作用。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符合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定社会主义信念,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发展生产,满足消费”,明确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认识到满足消费,必须发展生产。社会生产总是在一定的经济制度下进行的,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下,我国建立了怎样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要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它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这一节课就让我们来探究这一问题。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讲授新课:

一、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师: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材料一:2007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在一些重点行业、关键领域所占比重,石油天然气开采96.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90.8%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占75.5%、煤炭开采和洗选业63.3%、水的生产和供应业66.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49.8%。

材料二:30年来,非公经济获得大发展。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90%。从创造的产值看,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

材料三: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提出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生:积极思考,展开讨论,发表见解。

师:说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非公有制经济取得重大发展,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二、公有制为主体

1.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范围

师: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公有制经济有哪些成分?

生: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得出结论

师: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特别注意,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不是指混合所有制经济整体,而是指里面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那一部分资产。

(1)国有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师:国有经济是由社会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形式。是与我国较高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长江三峡大坝,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青藏铁路……都属于我国的国有经济,从这些图片以及图表中,同学们能够知道国有经济它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吗?请同学们阅读教材,找出答案。

生: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师:我们可以这样说,它是国民经济的支柱,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联系材料说明)。因此,它的发展壮大对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具有关键作用。

(2)集体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师:多媒体展示下列材料:

有个街道办的食品厂,原来不太景气。后来实行以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为主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职工既是劳动者又是投资者,企业的重大决策都要经过员工股东大会的批准,职工的收入既与自己的劳动贡献挂钩,又与出资数量挂钩。这极大的调动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工厂办得红红火火。

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这家食品厂属于什么性质的企业吗?

生:阅读课本,得出结论。

师:集体经济是由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公有制经济。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生活周围,有哪些经济单位属于集体经济?

生:结合生活实际,积极讨论

师:农村主要是集体经济,城乡的工业、服务业有很多是集体经济,如: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县、乡镇、村办工业企业,商贸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等等。

我国农村现在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集体经济。家庭联产承包制:是在坚持土地、农田水利设施等基本生产资料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农户和集体签订合同,承包一定的土地和生产任务,并根据劳动成果取得收入。(有利于发挥集体的优越性和个人的积极性。)

注意:土地承包后,土地成为农户所有了吗?农村的所有制性质改变了没有呢?

不是,还是归集体所有,农户承包的只是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等生产资料还是归集体所有.所以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村的所有制性质没有变,还是集体经济。

师:集体经济虽然不如国有企业规模大,在国民经济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也不如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但是,也是我国重要的公有制形式,在国民经济中有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的地位作用是怎样的?

生:思考与讨论,积极回答问题。

师: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共同富裕原则。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公共积累和国家税收。发展集体经济对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实现共同富裕有重要作用。

(3)混合所有制经济及其地位作用。

师:混合所有制经济是不同所有制经济按照一定的原则实行联合生产或经营的经济形式。它里面的国有成分、集体成分属于公有制经济。

师:引导学生分析教材35页波导手机的材料,并思考提出的两个问题。

生:积极讨论,踊跃发言

师:波导公司是一种混合所有制经济,这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经济形式。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投资来源的多样化,混合所有制经济还会有更大发展。

(4)公有制经济的实现形式

师:刚才大家学习的都是公有制经济的内容,表明资产归谁所有。可是,这些公有资产用什么方式、形式来经营使用,则是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问题。它可以是国家、集体直接管理使用,可以聘任他人管理使用,可以承包、租赁,也可以与其他经济联合、合作等等,总之,哪种形式有利于公有资产发展壮大、取得最好效益,就应该采用哪种形式。当前,股份制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公有制形式。请同学们看教材35页,某股份有限公司的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生:阅读课本,积极讨论

师:这是一种国家控股的股份制企业。在股份制企业中,如果国家或集体控股,则具有明显的公有性质。通过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扩大公有资本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主体地位。

(5)公有制主体地位的表现

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36页,提出问题:如何理解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两个表现?

生:阅读课本,积极讨论,发表见解

师: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是就全国而言,某一局部地区、局部行业也可能不占优势。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而不是简单的数量上,要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占支配地位,要支配和控制国民经济的发展方向、运行态势和重要缺有资源。同学们可以看相关链接,了解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哪些。

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师:引导学生思考,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哪些非公有制成分?

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师:现阶段我国除公有制经济外,还有大量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

师:展示材料

有对夫妇筹集资金开了小饭馆,夫妻俩既是老板又当服务员。他们把农民卖不出去的小南瓜加工成美味食品,远近闻名。后来,生意越来越红火,他俩开起了连锁店,取名为“小南瓜”雇工经营,自己当老板。

提出问题:

Ø小饭馆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

Ø“小南瓜”是什么性质的经济形式?

Ø这两种经济形式有什么不同?

生:阅读课本,积极思考,完成下表。

课件展示:

比较

个体经济

私营经济

区别

含义

由劳动者个人和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

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

特点

以手工劳动为主,规模小、投资少、设备简单、经营灵活

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劳动生产率比较高

作用

有利于利用分散的资源、发展商品生产、促进商品流通、扩大社会服务、方便人民生活、增加就业

①可以集中和利用一部分私人资金,为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服务;②可以吸收劳动者就业,增加劳动者个人收入和国家税收;③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经济实力

联系

都是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扩大就业、方便人民生活、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等方面起重要作用

师:请同学们看下面图片,这些企业属于什么所有制的经济?

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

(3)外资经济

师:外资经济是指外国投资者和港澳台投资者根据我国法律法规,在我国大陆设立的独资企业以及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他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学习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有利于扩大就业、扩大出口,增加财政收入。注意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才属外资经济,而不是指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全部资产。

(4)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主要内容。请同学们想一想,生产关系状况是有什么决定的?

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师:那么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有什么决定的?

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决定的。

师: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是怎么样的?展示图片:

生:发展不平衡,多层次性。

师: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符合生产力状况,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与较高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但是,我国又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的现象,因此决定了我国还必须发展其他所有制经济。那么,这种制度的实施有什么重要性?

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有利于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师:这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做?

生: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师:最后我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用图表进行归纳:

课堂小结:

实例探究:

[例1]下列说法不正确地是()答案:A

A.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是与我国比较高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

C.国有经济掌握国民经济命脉,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的发展壮大,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关键

[例2]对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的理解不正确地是()答案:D

A.公有资产要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据多数B.在有的地区可以占优势,有的地区也可以不占优势

C.在关键行业要占优势,非关键行业可以不占优势D.在社会的各个地区、行业都要占优势

[例3]个体经济与私营经济的主要区别是()答案:C

A.经济规模较小B.劳动生产率低C.不以雇用劳动为基础D.不以赢利为目的

[例4]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答案A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D、扩大就业,增加国家收入的重要途径

【课外实践】

收集资料,观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什么样的变化,并能说明这一变化的原因。

【教学体会】

现有经济体制篇3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经济 非公有制经济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

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是指各种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的构成状态,以及它们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关系。所有制结构是由生产力的水平和结构决定的。实行何种所有制结构,应根据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来决定,凡是能够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能够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所有制形式都应允许其存在和发展。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和确立,是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的关键。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构建,制约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总体运行的效率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依据如下。

1、它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

(1)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我国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化大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力系统中处于基本的和主要的地位,从而为公有制经济在我国所有制结构中居于主体地位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因而,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只有确保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才能不断巩固和发展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物质基础,保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才能保证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方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相反,如果没有公有制经济及其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就将丧失其自身的经济基础,就不能保证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就不能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和道路。

(2)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水平的多样性决定的。由于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参差不齐,呈多层次、不平衡的结构状态,经济发展必然长期受到人口多、消费需求大、就业负担重、资源相对短缺等种种矛盾的制约。这种状况,客观上限制了人们在整个社会范围内统一支配生产力的能力。因而,只有建立起多种所有制经济合理配置、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才能调动起国内外各方面的积极因素,使各种经济成分的优势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解决经济建设中的矛盾,满足现实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可见,现阶段我国非常复杂而又呈多层次的生产力水平状况,是导致我国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根本原因。

(3)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针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种种弊端,我们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积极探索所有制形式的多样化。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各种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积极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努力创办“三资”企业,来发展社会的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2、它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各个经济主体在市场上围绕经济利益展开激烈的竞争,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展目标。实现市场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则有利于形成充分的公平竞争环境。因此,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客观上要求打破传统经济体制下所有制结构过于单一的格局,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培育多元化的相互竞争的独立经济主体。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是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

二、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1、坚持公有制经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地位和实现形式问题。社会主义公有制,是指社会主义条件下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全体劳动者或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一种所有制形式。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份和集体成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所有制结构中,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可动摇。因为: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根本标志;公有制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支柱;公有制经济是保证市场经济沿着社会主义方向稳定健康发展的物质基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实现我国劳动人民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经济上共同富裕的物质保证。

2、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并不意味着以国有经济为主体,也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的性质,有效地组织社会生产,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办大事,促进经济高速发展。这种优势,不仅要有“量”的优势,更应该注重“质”的提高,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目前,在现有的608个工业门类中,国有企业涉及604个,其中大中型国有企业涉及533类,占全部工业门类的87.7%。

(2)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2006年12月18日,国务院国资委首次明确军工、电网电力、石油化工、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其中,对于军工、石油和天然气等重要资源开发及电网、电信等基础设施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应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对以上领域的重要子企业和民航、航运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绝对控股;对于石化下游产品经营、电信增值服务等领域的中央企业,应加大改革重组力度,引入非公经济和外资,推进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在其他领域,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可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国有经济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3)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在这个前提下,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不会影响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

所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是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服务的。什么样的实现形式有利于发展生产力、更好地实现所有者的利益,就可以采取什么样的实现形式。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需要由国有资本控股的企业,应区别不同情况实行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进一步推动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增强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国有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优胜劣汰。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继续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以明晰产权为重点深化集体企业改革,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

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内在地包含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非公有制经济“对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和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部分。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它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增强经济活力,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1、支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已经占GDP的1/3。

2、拓宽了就业渠道。到2001年底,城镇非公有单位从业人员已达到432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29.3%。

3、随着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投融资体制由单一投资主体向多元投资主体转化。到2001年底,非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经济投资占社会总投资的比重已达到38.5%。

4、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一个多元竞争、充满活力的环境。到2001年底,全国私营企业202.9万家,私营企业投资者460.8万户,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433万户。到2002年底,外商对华投资累计设立外资企业424196家。最后,促进了一批包括高新技术产业在内的新兴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占了很大比重,为提高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既有好处,也有不足,特别是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存在的雇佣劳动关系和剥削现象,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一种代价。但从总体上来看,它们还是“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对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利大于弊,“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既然非公有制经济客观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投机性,这就需要政府利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加以管理和规范,抑制其消极因素,鼓励其更好地发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积极作用。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对“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促进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清理和修订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消除体制。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发展,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非公有制企业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

2005年2月,《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又正式出台。《若干意见》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确立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实现公平竞争;进一步完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法保护非公有制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政府监督管理和服务,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进一步引导非公有制企业依法经营、诚实守信、健全管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若干意见》提出,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这些长期以来非公有制企业难以进入的领域,如今获得了国家的准入。可见,《若干意见》的出台,将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 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50页。

现有经济体制篇4

关键词:中国经济 改革

论文正文:

中国经济改革浅析

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期其经济基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因此担当着中国经济的实证性理论模态探究。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必须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点,在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上,实行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一、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状况概述

自从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了中国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1984年10月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的规划;1992年十四大报告中指出,要建立中国特色主义社会的市场经济体制;2014年5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同志在河南考察的时候提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所谓的新常态是指经济增长速度保持中高速状态;经济结构发生全面的变化,第三产业成为产业结构中的主体,并优化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占据重要地位;

经济增长有一定的风险,需要勇于挑战。总览37年间的经济改革状况的发展,我们国家对何为社会主义和何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制度有了充分的认识,在这些理论中,我们国家在所有制的结构方面,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的缺陷,把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方式定义为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公有制的实现形式中,国有经营和股份制双轨并行,推动经济的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现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问题,对社会主义国家财富的分配形式有了更好的分配制度。

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研究

虽然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走过了37个年头,但是我国现在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相对来说比较复杂,就现在的经济体制改革所面临的形势而言:

第一,现有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还不完善、不成熟。我国现在社会城乡差距在进一步拉大,资本流通等要素在市场经济中相对落后等一些问题,阻碍了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经济的发展,也不适应中国小康社会的发展。

第二,市场经济体制有其内在的缺陷,即体制内对经济发展的动力需求和现实中动力短缺的问题,导致即使在社会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市场经济中,也出现动力不足的状况。当然,极端的情况导致社会的失业率加重、经济的波动范围扩大等问题,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经济体制改革,无异于缘木求鱼。

第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企业制度的不完善、市场不规范和政府职能不能够履行,更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在制度的不创新、科学技术水平低下、自主创新能力缺失、城乡一体化进程缓慢、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等等的问题,这就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三、以中国梦为特色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

中共中央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问题的决议,从改革的方向、动力及其目的等各个原则,反映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府对市场经济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措施,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国社会的每一项的改革,都是产生非常明显的整体效应。中国市场经济虽然处于相对疲软的状态,但是改革还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中国改革的速度相对以前来说更加的平稳和温和,经济的总额度为8.3万亿美元,这也就是说现在的中国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的第二大经济体,与90年代初相比较,中国经济必须更加的注重自己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式,不能任性发展。

由此,新一任国家主席提出经济发展新常态,并应对与此,中国的经济学家们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意见,给国家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为中国新一轮的经济体制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一国领袖的卓见远识和做出的正确的决策,也会推动经济体制的改革顺利进行。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的核心内容就是研究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发挥市场经济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对国府的经济管理方式和经济建设规划做了新一轮的调整,借此契机,中国的经济大改革来开了帷幕。改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吗,得到了全国全党人民的衷心拥护,新任总理李克强同志指出: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的实干精神,引领着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决定与实际践行。

四、结语

现有经济体制篇5

【关键词】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改革 关系

一、经济体制及其改革

经济体制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制定并执行经济决策的各种机制的总和。通常是一国国民经济的管理制度及运行方式,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经济体制,是一定的经济(包括生产、分配、流通)的组织形式、权限划分、管理方式、机构设置的整个体系。经济体制主要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所有制关系、经济决策结构、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经济体制改革就是经济体制的调整和改造。在所有制方面,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行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多样化;在分配方面,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制度。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十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政治体制及其改革

政治体制指一个国家政府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及相关法律和制度,简称政体。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国家和地域,政治体制都不尽相同。政体包括了一个国家纵向的权力安排方式,这也叫做国家结构形式;它还包括了各个国家机关之间的关系,这通常称作政权组织形式。政治体制改革是以不改变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为前提的政治管理体制的改革,包括领导体制,行政机构,干部人事制度,行政法规等方面的改革,是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发展,目的在于调整部分社会关系,提高政治与行政管理工作的效能,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

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减少领导职数,降低行政成本。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完善体制改革协调机制,统筹规划和协调重大改革。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

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是当前我国的重大课题, 特别是在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下, 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一轮改革中, 如何协调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系和前进的步伐, 如何使政治体制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正日益成为全社会的焦点问题。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具体来讲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体制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

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市场经济来实现,而市场经济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科学、合理、高效的政治体制、行政体制来保障。邓小平同志提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上层建筑的改革是为了适应相应经济基础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从中国二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不难看出:每一次政治体制改革任务都是在经济体制改革深入后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中每一次认识的深化也必然会带来新一轮行政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带来的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对现有政治体制提出新的要求,使之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促进政治体制的改革。

(二)政治体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导航器,是经济体制改革走向正确道路的唯一保证。

政治是上层建筑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和功能。它决定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反作用,一定条件下与经济相比占据首要地位,“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对社会的必要的协调和管理。对中国当前情况来说,政府是经济改革的倡导者和推动者,正是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建立。邓小平曾深刻指出:“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能割裂。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后者必须与前者紧密结合、协同发展,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明显滞后,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后者对前者的强大保障功能,使经济体制改革能顺利地进行。

总之,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是一次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性变革,但是各方面的改革不可能同步进行,而是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积极地推进政治体制及其他方面的改革。邓小平提出的在政治体制改革上“要审慎从事”,这为我们提出了一条可遵循的原则,为政治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其能够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相适应,从而促进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道路。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都必须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贯彻执行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建设和确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巩固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参考文献:

[1] 刘诗白.政治经济学[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9).

现有经济体制篇6

(一)保障市场主体自主性

市场经济运行的主体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因素。国内主要以公有制作为主体,实现多种所有制经济的科学协调发展经济体系,承认与尊重所有市场经济主体相应自主性。独立愿望与独立法律地位为所有市场经济主体参与市场相关活动获取权益与履行义务以及对行为后果承担责任的基础。因此,必须利用法律和法规明确其资格和产权等,保证权力的公平与公正,通过法律、法规管控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动,实现市场体系的稳定运行。

(二)保障市场经济开放性

目前,市场经济开放性不仅要求对国内的市场体系进行开放,还要求市场经济实现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各国的经济必须相互交往与相互依存以及相互渗透等,科学应用国内与国外市场,建立资源发展的开放型经济。同时,强化市场经济法制在保障方面对外开放的作用,改进与完善市场经济法制。

(三)保障宏观调控

市场经济尽管可以科学配置资源,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是自身也存在一些问题。利用市场经济法制,可以确定国家宏观调控的具体范围与任务,严格规范政府职能与权限,防止政府部门直接干预企业相关生产与经营活动。另外,利用经济法制,还能够确定国家宏观调控模式,确保宏观调控依法实施。(四)保障市场经济公平、公正竞争市场经济运行一般要利用竞争体系实现。可是竞争必须公平与合法。而许多竞争者在竞争时,为了能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损害对方利益,比如利用不法手段等。所以,必须制定公平、公正的竞争体系,通过市场经济体系进行规范与调整。

二、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目标

现代法制主要是指法制方式的合理和价值基础的科学统一。首先,现代法制建设一定要高度重视自由和权利正义以及个人主义等相关价值基础。因此,现代法制就会变为“非人”法制。其次,现代法制相应价值基础,若是缺少形式合理准去以及保障程序,就难以有效落实现代法制相应价值基础,且也不会产生法制效益。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此种兼容模式合理与价值关怀现代化法制,仅仅为“理想化”的现代法制,是以西方现代法制为基础进行的抽闲概括。对于“理想化”的现代法制,能够成为国内市场经济法制体系建设的基本目标。可是,必须明确指出,尽管“理想化”现代法制是针对西方现代法制进行的抽象概括,同时以此作为国内现代法制体系建设主要目标取向。可是并非指我国市场经济法制建设要一味的全盘西化。另外,将“理想化”的现代法制作为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是揭示其形式合理性与价值关怀,其为宏观方面的目标取向,并非具体法律和法规制度。所以,在法律与法规以及制度方面,依然能够依据相应的社会环境与需求,实现特色主义制度的编排,不可全盘照搬。

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方法

(一)打破市场经济法制中的法律实证主义定性

目前,对于我国法学领域而言,已经习惯在法律的实证主义方面分析法制问题,进而将法制局限于国家正式建立的法律规定以内,此种思维模式造成的必然结果,即忽视国内市场经济体系实践应用过程中产生的行为准则和传统社会相关有益制度,因此,在法学领域对于社会习惯规范等的调查与分析比较少。而实际上,国内市场经济在建设的初期阶段,部分非正式经济准去具有深远的意义,其也是现代法制制度经济学家不断阐明的问题。因此,部分学者也曾提出过反驳意见,主要人为行为准则不是正式的,比如习俗和惯例等存在大部分非理性因素,进而和现代法制中的基本界定、形式合理存在出入。可是,现代法制中的形式合理,其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行为方面的“预期”,并不是“为形式而形式”方面的追求。事实上,绝对性和教条性的追求现代法制形式的合理,就属于非理性观点,导致现代法制出现国语形式主义。在此种状况下,辩证思维十分重要,而非正式的准则能够提供相关行为的“预期”。同时,所有法制方式合理的获取,都具备一个发展过程。因而,必须针对非理性习惯准则进行深入学理检讨,实现其的科学规范与界定,最终得出形式合理特点,进而作为国内现代法制建设重要资源。

(二)构建新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

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秩序主要指公正和自有的竞争体系。首先,加强市场统一性,打破传统的地方保护主义,避免市场发生人为分割,保证市场经济的所有活动都可以依据统一法律和行政法规执行。其次,加强市场自由性,建立严格的市场经济管控法律和法规,确保企业经营体系的合理转换,降低行政对于市场经济主体的干预,特别是利用各种方式对企业进行舒服与限制,从而保证市场经济主体具备自由性。最后,加强市场的公正性,实现市场经济法律统一性,保证市场竞争的公平与公开,确保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不管是自然人或是法人等,都可以公平竞争。另外,维护市场竞争性。建立科学、有效的法律、法规等,避免市场竞争出现不公平与反垄断等现象,使市场主体可以严格依据法律与法规进行公平竞争,为市场主体提供自由与良性竞争平台。

(三)加大市场经济法律执行与监督力度

完善的法律制度,仅仅为全方面实施经济法制建设提供平台。目前,在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执法不严和违法不究以及有法不依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强市场经济法律执法与监督力度。首先,积极推广与宣传市场经济法制,在整体上提升公民经济法制意识。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的经济法律出台,而包括的权力观念和民主观念等,全是市场主体必须具有的市场经济法制相应观念。其次,加强经济主体活动的执法监督力度,落实依法执政,维护司法公正,整体上提升执法水平,保证法律可以严格落实。最后,加强司法机关职能作用,完善司法制度。确保司法执行部门严格依据法律执行检察权与审判权,对于市场主体经营活动中出现地方保护主义与部门保护主义进行纠正。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司法体系,实现有法可依,加强市场竞争的公平性,保障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四、结束语

目前,在社会主义经济大环境下,法制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建设。若是法制不完善,就难以规范市场经济,无法确保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必须严格依据市场经济具体发展需求,制定健全的法制,并且加强执法力度,进而确保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

现有经济体制篇7

在任何一种经济体制下,要使经济生活正常化,就要有一定的经济秩序。计划经济的经济秩序是和行政秩序是同一的。可以说,计划经济实质上是行政  经济。而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宅的经济秩序是通过法制形式和维持的,或者说,是一种法律秩序。现代市场经济并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而是一个有序化,制度化过程,这一过程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法律制度来实现的。与计划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可以更有效地配置资源。但是,市场只有具备合理而完备的法律前提,才能发挥有效配置资源的功能。正如美国经济学家布坎南新说:“没有合适的法律和制度,市场就不会产生任何体现价值最大化意义上的效率。”①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或者说,法制是市场经济的法律特征。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具体表现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各个主体的权利、义务的行为规则、政府行为等方面都以法律的形式全面规范,即一切经济活动法制化。

    (一)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内在要求。

    1、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需要法律规范。

    市场主体是经营的企业,它有两个广大,两个方面需要法律规范:一方面企业的产权问题,企业能够行使全部法人财产权而不受侵犯地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企业在自主经营中,必然要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那么,一旦企业对利益关系采取非正当竞争手段,损害其他自主经营的企业或国家的利益时,这也需要法律规范。没有上述法律规范,市场经济就难以正常运行。

    2、市场运行的规则需要靠法律来构筑维系。

    市场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市场运行就是市场经济的运转,而市场运行的各次规则要靠法律来构筑。市场运行有众多的规则,如生产资料市场规则、金融市场规则、劳动力市场规则、技术市场规则,等等。这些规则都要用法律手段加以规定。因为法律手段具有严密性、规范性、公开性,以及国家的法制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点,可以从根本上规范经济和社会生活运行。没有行之有效的法律,市场经济就不可能有效运转。

    3、市场竞争的公平竞争需要法律保障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就是自由、等价交换。没有自由交换,商品就很难流通;生产再多的产品,不能实现等价交换,就不能实现其内在价值和获得利润,生产者就没有生产和再生产的积极性。商品生产者要求平等、自主、自由地等价交换,进行公平竞争,就要求法律保障。同样,消费者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要求法律保护。没有这种法律保障,市场经济同样不可能有效运转。

    4、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需要法律来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在各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一旦为人们所认识,就将在理性的度上用法律来规范,使遵循经济规律成为具有法律得来的行为,市场经济的特殊性反映社会制度的本质特征,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制度的要求,它不仅表现在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之中,更重要的是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用法律确立起来。

    5、市场经济的自主性需要法律来确认市场经济是自主性的经济,即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这就要求用法律确认市场主体资格,明确产权,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其意志自由。同时,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方法、原则和保障权利的程序。如果没有法制,市场主体的财产权以及其他权利就无法实现,市场就是一句空话。

    6、市场经济的契约性需要法律来确认保护。

    市场经济的基地在于市场,而市场交换或市场经济的具体动作,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新订立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型,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主要形式。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建立经济关系和实现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不同于计划经济的最本质的区别,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而契约这种法律形式对契约原则、方式和法律的确认与保护为前提。

    7、市场经济的竞争性需要法律来保障。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命脉,没有竞争就没有市场经济。通过竞争达到优胜劣汰,合理配置资源,这是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之一。但竞争必须是公平合法的竞争,否则,市场经济就可能失灵或扭曲。因为在竞争过程中,有些竞争者为了贪图利益不惜冒最大的风险,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如制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广告、资取别人商业秘密等,这就必然妨碍市场竞争的正常运行。如同球赛一样,球员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赛。没有规则,比赛就无法进行。因此,必要的法律是维护正当竞争的保障。

    8、市场经济的主体地位平等原则需要法律来确认和维护。

    与计划经济不同,市场经济中的经济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这就是意味着双方当事人在地位上是平等的,因此,必须通过法律确认所有人的平等地位,至少在形式上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如果没有法律上的平等地位,市场主体之间的平等就失去了前提和保障。

    9、市场经济开放性要求有完备的法律制度以适应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它一方面要求统一开放的国内市场体系;另一方面也要求市场国际化。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必须有统一的调整手段和相应的规则。要使我国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就必须按照现代法制的要求,加入国际经济法律体系。

    (二)通过法律来治理是市场经济发展形态的反映。

    在不同的发展时期,法律反映不同市场经济形态的特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的市场经济和垄断阶段的市场经济两种发展形态,每个时期都有相应的法律规范。

    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时期,原始积累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以确立的前提,即在“剑与火”的文明中把直接生产者转化为工资劳动者,把货币转化为资本。经济法在这一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中英国最为典型。从17世纪开始,英国就推行了“圈地运动”,把广大农民从耕地上赶走,土地改作“牧场”。为此,英国国会于1700—1760年颁布了208个圈地法规,1761—1801年又通过了2000个土地法令。这些法律反映了把封建土地所有制改为资本主义所有制,使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雇佣劳动者。与此同时,为了转化和积累资本,开展自由贸易与自由竞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制定和实施了《氏法》和《商法》,以保证让“看不完的手”调节市场的运行。

    19世纪未到20世纪初,金融机构与工商业相结合,以金融为主的垄断资本形成以后,美国国会于1899年制定了《谢尔曼法》,1914年又制定了《克莱顿法》和《联邦委员会贸易法》,统称为反托拉斯法。它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出发,对托拉斯进行了若干限制,以调节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垄断资本主义发生了新的变化,由一般垄断阶段转变为国家垄断阶段。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进一步社会化,促使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进一步提高。同时,为了减弱经济危机对经济的实现调控。因此,经济法得到全面的发展,深入经济生活的主要手段。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商品化程度的日益扩大和提高,自由市场经济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重复出现的经济危机和周期性波动,表明自由市场经济无法有效地完成资源配置任务。因此,在市场竞争的基础上,需要国家通过经济杠杆、法律手段和非经济手段间接调控市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论资本主义市场还是社会主义经济,无不通过法律来反映不同发展形态的要求,体现国家对市场经济的不同调控形式。国家运用法律手段逐步加强对市场经济实现调控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法治的过程。法律制度同市场经济发展安密不可分,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

    在质的方面,市场经济所需要的法律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所需要的法律有着根本的区别。与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相比,市场经济在法律上表现出来的独特之处,主要不在于它有更多的法律,而在于这些法律体现了不同的原则,精神和程序。例如,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都要求经济主体合法经营,但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意味着它对行政权力的绝对无条件地服从。法律的任务就在于用强制力将经济主体限制于行政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因此,计划经济的法律是以行政权力为核心的命令法体系。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首先在于经济主体具有法定的、任何行政权力都不得侵犯的独立权利。法律为经济主体的合法经营留下了广阔的、可以选择的自由空间。因此,市场经济的法律是以经济发主体的权力为核心的选择法体系。

    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经济和政治的分离,这就更要求对行政权力的范围和行使方式进行限制。市场经济造就了独立于行政权力之处的经济力量—市场主体,它可以对抗行政权力的不合理、不正当行使,改变过去那种行政权力不受约束的状况。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也援引法律来实施控制和干预,但政府的权力本身已经受到了法律的严格限定。市场经济对行政权力的经济限制构成了对权力法律约束的基本条件。总之,法制的一系列基本原则、制度和特征都是在经济市场化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在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条件下,法律再多、再完备,也不可能实行法制。市场经济需要以权力为核心,具有极大权威和独立运行机制的法律制度,这正是法制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动因。可是,并不是任何一种法律制度都可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只有法制才能成为市场经济提供它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法律形式。

    从法制史来看,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之所以不存在法制,根本原因在于自然经济无法提供法制生长的土壤。法制是伴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出现而产生和发展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为法制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法律制度是随着社会主义的国家的产生而建立的。但是,由于社会主义国家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否定市场经济,实行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结果导致法律长期以来不仅得不到重视和发展,反而屡屡遭到削弱和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的法制。从此,我国社会开始朝着法制化方向发展,但当时还没有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提示出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动因,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我国目前还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初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一个有待实现的目标,而不是已经建成的现实。因此,建立社会主义法制的经济基础还十分薄弱,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的法制化程度还很低。只有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为社会主义法制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法律制度在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法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而经济法制则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为了适应自由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意义上的运用经济立法手段调整经济关系,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在主要参战国出现的。当时在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已经从自由竞争走向垄断,国家干预经济已成为垄断阶段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为了克服战时经济中出现的物资供应困难,有关国家采取经济立法手段,进一步实行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控制。为什么经济法首先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出现并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制度呢?有以下原因:

(一)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经济关系日益复杂,原有氏法虽然还是调节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但已远远不能适应调节更方形态的市场经济的要求,于是经济法便逐步从民法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体系,以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垄断资本组织、企业集团的巨大发展及其权力体系的扩张,对社会生活发生了重大影响,在国际间进行广泛的经济活动,使市场经济向全球化发展,因而必然要求通过国家立法在世界范围内争夺资源和分割利润。

    (三)垄断资本与国家政权紧密结合,通过经济立法手段,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调控市场经济运行,缓和爆发经济危机。

    上述分析表明,经济法是从市场经济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或者说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为资本主义法制制度的调整和完善提供了实践舞台。那么,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怎么样呢?概括起来讲,法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有四个方面:

(一)引导作用。法律对市场经济的引导作用,是由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决定的。客观地认识这些规律,真实地反映这些规律,并通过对市场的引导使之符合这些规律的要求,这就是法律的根本任务。市场经济经历着复杂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过程,实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过程。为了使密集的、复杂的、且随机性很在的社会互动井然有序,必须运用法律对人的活动进行引导。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既要借鉴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经验,  又要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并使之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这也必须借助法律的引导。必须明确的是:现代市场经济覆盖面越来越大,无论是市场机制,还是市场体系规模,都是复杂而庞大的。再也不能按近代市场经济那样单纯依靠“私人自治”或“意思自治”而自发运行与发展,必须实行高层次宏观调控,并使这种调控的形式多样化、精密化,并以引导为主要形式。

    (二)促进作用。法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直接促进作用。那些直接调整市场经济的法律,如氏法、经济法以及经济行政法、劳动法、知识产权法等等,不仅促使市场经济按照法律所确认的原则深入发展,而且为市场的进一步完善扫除障碍和创造条件。任何一项直接调整市场关系的法律,只要它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反映市场规律的,就定能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2、间接促进作用。这主要指那些以调整政治关系、管理关系、家庭关系为主的那些法律。如刑法、诉讼法、家庭婚姻法等等。虽然它们不直接或多数不直接调整市场经济中的各种行为,但由于通过对各种政治关系、管理关系和家庭关系的调整,正确处理各种矛盾和纠纷,从而调动人们从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活动的积极性。

    (三)保障作用。法律以其特有的属性——国家强制性和规范性,在保障经济顺利发展的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这种保障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利益保障。市场经济关系的各种行为,大都为了实现一定的物质利益并体现为一定权利。法律通过及时制止、制裁那些侵犯他人、集体和国家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来保障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

    2、秩序保障。市场行为只有在良好的、稳定的、有序的秩序中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效果。没有秩序,就不可能建立市场,更不可能进行商品交换,也就谈不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了。市场秩序实质上就是法律秩序。

    (四)制约作用。法律在引导、促进和保障市场经济发展和同时,还发挥制约限制市场经济发展中某些消极因素的作用。我国市场经济虽然尚处于初始阶段,但市场竞争中的某些消极因素已开始出现,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抑制和消除这些消极因素,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法律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萎缩,市场机制逐渐进入了社会经济生活。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社会经济问题严重影响和干扰了经济的顺利发展。其主要原因是缺乏完善的经济立法、司法、执法,特别是缺乏保障和规范市场正常运行的法律、法规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呼唤并依靠着与之相适应的法制建设的发展与变革。法制建设必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所谓“立法是对现行行为的规范和对经验的总结和固定”这一传统观念,已经不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这一传统观念是导致我国的法制建设长期滞后于经济生活和改革开放步伐的重要原因。在过去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主要靠行政命令来管理,而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新经济关系层出不穷,日益错踪复杂,如不事先加以规范和调控,就可能对市场经济造成巨大的冲击和危害。如果立法没有预见性、超前性,就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

    现代市场经济无论以哪种模式存在,都具有一些基本的要素。这就是:建立在明确界定的产权基础上,独立自主地进行决策的企业(包括各种所有制);企业有权自由进行平等竞争的能提供正确价值参数的市场;政府的宏观管理和调控。以上要素都要法制做保证。

    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及发展过程中对市场经济法制化的影响。

    一般来说,经济的市场化必然伴随着社会法制化,但是,在市场经济发育的不同时期,由于市场经济发育方式的差异,社会的法制化方式和程度是不同的。我国的市场经济发育过程,从一开始就带有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点。这些特点不可避免地影响了经济市场化过程及其法制化方式。

    (一)在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育起点是封建的自然经济。而且,从封建自然经济向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是通过所有权的彻底私有化完成的。作为资本主义法制基本内容的财产法、契约法等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育的起点是计划经济。而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是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前提下进行的。由于公有制主要通过国家所有权的形式表现出来,产权关系的一方是享有行政权力的国家,其法律调控的方式,程序显然不同于私有制。

    (二)在西方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启动力量来自市场本身,即商人和市民阶层。所谓市场经济的法律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商人和市民阶层的利益要求。商人和市民阶层作为独立的利益主体进入市场,在市场交易过程中不断扩大市场的规模,并且力图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利益,解决随市场扩张而日益增多的纠纷。在市场经济发育守稆商人不仅形成了商业习惯法,而且建立了自己的法庭。可是,商人和市民阶层不仅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启动力量,而且他们的法律活动直接推动了法律的发展。

现有经济体制篇8

【关键词】中国梦 制度创新 混合所有制 公有制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过程中,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而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需要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有力支撑来加以巩固,这种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愿景的新认识和新诠释,是科学社会主义在理论方面所取得的一个重大突破,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言,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①

混合所有制的内涵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特指各种不同所有制的经济相互联系、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形式和体制结构。而狭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特指由不同出资者投资共建,或由不同所有制经济组织联合组建而形成的一种企业形式。换言之,广义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各种不同所有制主体之间互为条件、互相依存、互为供给与需求,从而形成的一种宏观经济关系,因此亦被称作宏观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而狭义上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则只是企业内部各种所有制主体之间对生产要素、剩余价值进行共享,对成本和风险共同分担的经济关系,因此亦被称作微观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②

笔者认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战略思路,是中国共产党在认真总结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所做出的重大决策,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涵的丰富和发展,更是对公有制实现形式和国有经济发展模式在理论上的重大创新。曾经多次指出,当前,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我国的国际地位依然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③同样,发展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之梦的必然途径。

经济制度是国民经济得以顺利发展的体制保障,因此经济制度的创新应当是实现中国梦的“重点工程”。创新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就是要在宏观上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同时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在微观上容许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新的混合所有制,这应当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④

总之,混合所有制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充分肯定了我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既有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强大的改革动力,也为进一步的国企改革和民企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具体战略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⑤基于上述认识,笔者拟就经济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保障、西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等重大问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初步梳理和探讨,提出实现中国梦需要经济制度创新,而混合所有制就是最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创新的理论观点,并就此求教于学术界。

经济制度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体制保障

十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战略构想。他一再强调指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就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认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此,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指出,中国梦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将实现中国梦的外延扩展到了全世界。按照总书记的构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全体中华儿女同心共圆,共同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才能梦想成真。⑥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实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换言之,实现中国梦的最重要内容,就是要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路径。要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就必须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经济体制作为保障,就必须进行经济体制的创新。而经济体制的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观念创新、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的综合性创新过程。我国经济体制创新的重大意义,在于打破经济体制理论认识方面的形而上学思路,这是大力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经之路。混合所有制的提出和发展,就是当前我国正在努力推进的经济体制创新,也是实现中国梦的战略措施之一。⑦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经济体制创新的过程,它始终沿着两条主线展开:其一,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二,重塑使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产权明晰,而且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正常交易能够得以进行的制度前提是产权,而交易主体进行交易之终极目的也在于产权。因此,明确界定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归宿。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发展的宏观所有制结构。这种宏观所有制结构决定了混合所有制是动态的所有制结构中有效的所有制形态,也决定了我国混合所有制与市场经济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

一个国家的经济体制必须与其所处的发展形态相一致。我国是个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形态之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又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因此,在创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过程中,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想能否顺利实现。同时,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是既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又相互对立、相互矛盾的现实存在。必须充分肯定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统一性,又敢于正视二者的矛盾,并积极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坚持在混合所有制下的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从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笔者认为,坚持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创新的社会主义方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为此,必须明确认识到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我们所要建立的以混合所有制为导向的新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是公有制基础上的体制转换,而绝非全面“私有化”或“泛市场化”。⑩由此决定了在中国建立与发展混合所有制,必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公有制本身的形式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因此,我们需要在动态发展中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但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刻板地以国有经济为主体,虽然国有企业的多重社会功能以及其对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不可否定,但这并不意味着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越大越好。在混合经济体制下,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应当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制经济在整个经济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就全国而言,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可以且应该容许地方和产业的差异性存在,公有制经济占优势不仅仅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我国在经济转型和体制创新过程中,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态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宏观层面上,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以混合所有制为特征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微观层面上,不同形式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始形成并发展,企业所有制结构及股权结构由日趋完善的市场来决定和产生。按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精神,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将是长期存在的所有制形态,不同产权主体之间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将进一步快速发展。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将在这种混合所有制进一步快速发展的经济制度创新过程中得以实现。

改革开放早期,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实体与外国资本联合逐渐增多,微观层面上造成了以外商投资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形式的迅速发展。同时,股份制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此后,国有企业的改革促使国有控股、参股企业迅速发展。微观层面上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的活跃发展,必然会反映到宏观经济层面上。事实上,从宏观角度来看,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在理论与实践中都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微观层面上,由于进行所有制改革,提倡互相投资和联合,提倡引进外资和个人入股投资,因而陆续出现了许多混合所有制的微观经济实体。中央曾提倡实行和发展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农村集体经济实体之间的联合。截至目前为止,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发展成为当今社会集体的庞大群体,我们称之为混合所有制群体。混合所有制群体已发展成为多种形式的综合体,其所包含的所有制形式有股份制、股份合作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联合企业、联营企业等。

西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实践及启示

现代市场经济是高度社会化、市场化的商品经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运行的混合经济。混合所有制和混合经济的产生,极大地改变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运行机制,为其经济社会的新发展带来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对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研究的一般理论概括和模式进行比较,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言,无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改变产权关系始终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产权关系是以一定的所有制关系为基础的,因此在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对所有制问题的重新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混合所有制的理论,是在对传统产权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典的产权理论认为,“所谓产权,意指使自己或他人收益或受损的权利”;“产权是社会的工具,其意义来自于这样一个事实:在一个人与他人做交易时,产权有助于他形成那些他可以合理持有的预期”。因此,“本质上,产权是一种排他性的权利”。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产权界定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一,资产所有权归属关系的确定;二,同一所有权主体内部所有权与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转让权等行为权利的不同分割与组合的界定;三,不同所有权主体间行使其财产行为权利的界定,即产权界定包括终极所有权的界定。因此,产权界定包括同一所有权主体内终极所有权与行为权利的界定,以及不同所有权主体间产权的界定。

如前所述,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的宏观调控,重塑使市场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微观基础,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两条主线。市场经济不仅要求产权明晰化,而且也要求产权主体多元化。正常交易的制度前提是产权,而交易主体进行交易的终极目的也是产权。因此,明确界定产权是交易的前提和归宿,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渐进式改革和发展,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与所有制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宏观上不同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并存,微观上不同经济形式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因此,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将是长期存在的一种经济形式。

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混合所有制的经济形式出现得比较早,只不过早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和主体的。因此,混合所有制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服从并服务于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后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国家资本主义的经济实体,于是,在国家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市场化的商品经济,而混合所有制便成为经济运行的主要特征。

法国是世界上国家宏观调控较多的资本主义国家,混合所有制比较盛行。在法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模式中,既有强烈的国家干预特征,又有自由经济的特征,兼具市场机制调节和国家指导的特点。既有私人经济的广泛发展,又有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所以,法国经济是一种典型的现代市场经济,是西方混合所有制发展较为完善的经济模式。在法国,国家干预是主旋律,市场调节或实行经济自由化只是校正或调整国家与市场的关系。由于长期实行国有化,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重很大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且两者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均很好地得到了发挥。

日本的现代经济体制通常被称为“政府指导型的市场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以私人企业制度为基础,但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会进行必要的干预,资源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日本非常注重政府与企业的伙伴式关系的培养,政企关系中东方文化传统色彩较浓。日本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结构特征,从性质上来看,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但以私有制为主。这种公私并存状态,使得资源按市场原则进行配置,同时政府以强有力的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对经济运行进行干预。

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产权制度上,英国实行私人企业制度和国有化相结合的混合所有制。在经济调节机制上,实行国家计划和自由市场相结合、国家干预与自由竞争并重的政策。英国曾经推进过非国有化的经济改革,实行鼓励私人资本发展、限制工会权利等经济政策。这些经济政策的推进,虽未完全否定和改变英国的混合经济性质,但其混合经济中对立两极的比重、地位及其关系,却有了很大变化。国家干预程度明显减弱,自由竞争作用明显加强。国家资本比重下降,私人资本重新得到加强。经济计划程度下降,自由市场作用增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英国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造成较大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政府对原子能工业、宇航工业等新兴部门、军事部门,以及投资数额大、建设生产周期长、利润低的基础部门、公共事业部门和基础设施给予了大量资金支持,而私人企业则不愿投资于这些经济领域或部门。结果,在美国兴起了一批国营企业,这些国营企业或由政府自己经营,或出租给私人垄断资本集团经营。同时,美国还盛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在政府干预经济的同时,并未放弃自由经济的传统,而是将二者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种典型的混合经济状态,在宏观层次上显现出国营部门与私人企业之间的互补状态。这种互补是从国民经济总体运行机制上表现出来的,在具体的运作中,无论是国营部门还是私人部门,都要按照市场化原则进行调节,以便优化资源配置。

虽然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经历了很长时期的发展,且各方面都较为完善,为其经济增长提供了足够的动力,为我国混合所有制和混合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借鉴,但也存在较多问题。实际上,面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多种多样的混合所有制理论和实践模式,我们应根据具体国情,明智、理性地学习借鉴其成功经验,从而不断完善我国混合所有制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与参考:

第一,西方发达国家的混合所有制的发展形态,给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由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公有制形式曾经比较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市场调控的作用。因此,对国有大型企业和垄断行业的改革,是我国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硬骨头,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程序繁杂、工作难度大的特点,关乎出资人、债权人、企业和职工等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有化和国有企业方面的改革,为传统公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提供了较好的参考思路。上文所提及的法国、英国和日本,都是混合所有制发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在其国民经济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其国有企业和国有经济,均在发挥国家宏观调控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市场经济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第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种制度应该容许并鼓励多元的所有制结构,即公有制经济、私有制经济以及公有制与私有制联合体在同一社会形态中并存。许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特别是上文提到的法国、美国和日本等,都非常重视国有经济和国有企业的作用,加强国家宏观调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由彼及此,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全能够做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将混合所有制作为公有制新的主要实现形式,发展混合经济,促进国家和民族繁荣。

第三,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特色,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要共同富裕就必须使我国的经济体制设计符合全体人民的福祉和利益。从微观上考虑,让全体人民都有参与经济实体组建和运行发展的机会,是新形势下制定经济政策时的重要参考依据。西方资本主义市场发达国家,在扶持民间经济参与国有经济活动中形成的新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体的相关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在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经济组织的建设和发展,无疑应当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为导向,即在一个联合体内,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通过一定的资产组织形式,混合为一种次生的所有制形式。为此,必须调动国有经济、民间经济和全体国民的积极性,组成多种多样的新经济联合体,在国家宏观调控管理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和强调发挥市场的积极作用,使市场和计划有机地协调起来,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稳定的发展。

混合所有制开创中国发展新纪元

改革开放以来,以公有制为基础和主体、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理论与实践,在我国得到了全面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和体制保障,在公有制发展的同时,非公有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因此,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开拓了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纪元。需要再次强调指出的是,我们所倡导的混合所有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如前所述,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体制改革成果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在我国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的同时存在。而且,混合所有制作为新的所有制形式,在我国将会长期存在;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的经济组织,在不同产权主体之间还将进一步快速发展。

从世界范围内看,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是必然的,是对市场经济基本形式要求在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上的兑现,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的原理,必须从生产中的经济关系说明。马克思认为,所有制是不断发展的,是生产力和内在的利益关系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力量,任何一种生产关系或所有制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因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也要跟着变化。马克思主义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及获得,生产方式必将对其作出反应并进行改变,从而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改变。

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过程中,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地位及作用是在不断变化的,从而使得人们的利益关系也在发生变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资本主义社会,单一的所有制是不存在的,而且任何一种社会所有制的变化,都有其必然性。任何一种新的所有制,都是从旧的所有制形式的演变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所有制的理论学说,混合所有制的产生和发展,必然也是在旧的所有制形式及其演变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所有制形成的过程。正是这种改革,使得我国从单一的所有制中走出来,形成了非公有制成分与公有制共同生成和发展的格局,奠定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形成的前提条件。必须明确,混合所有制是一种开放型的所有制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与社会化生产及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形式。混合所有制形态既可以吸纳原有的生产关系组成混合所有制形式,也可以从混合所有制形式中产生出新的所有制形式,并体现着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要求。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取得巨大成就,其集中体现就是生产力获得了解放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获得了提高,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获得了巩固和发展。具体而言,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的混合所有制,多种所有制并存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二、巩固和发展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制度;三、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78年到1984年,形成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思想,实行了从纯粹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参与调节的转变;第二个阶段是从1984年到1988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突破了把商品经济同计划经济、同社会主义制度对立的传统观点;第三个阶段是从1989年到1992年,正式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手段。

实践证明,我国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后,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主要问题有:经济结构调整任务艰巨,企业没有适应经济增长需要及市场需求,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国民经济全面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等。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自然需要进一步的深化改革予以解决。

2003年10月举行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决策,首次提出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的重要论断。同时指出,要使非公有制经济得以更多地参与到国有企业的改革中,打破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的对立状态,真正实现将公有经济和非公有经济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从而明确了混合所有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之一。随着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各种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财产组织形式,会在不同经济领域中得以发育成长。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设想,是依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而立论的。马克思曾经设想,未来社会自主联合劳动只有一个层次,全社会就是一个经济主体,劳动、物质生产条件及产品都由它直接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价值和货币范畴已经消失。这样的自主联合劳动所决定的单一社会所有制,当然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而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主联合劳动仍具有商品经济的存在条件,全民所有制各企业之间仍是商品货币关系,集体所有制内部及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之间同样客观存在着商品交换关系。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本身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前,我国单一的公有制经济体制,在结构上和事实上造成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造成僵化的经济运行机制,遏制了优化配置资源的市场要求,使得国有资产长期处于“粗放”状态,经济结构严重不合理而又调整乏力;其二,造成无约束的财产组织形式,使国有资产处于事实上的无人负责状态,国有资产浪费与闲置现象严重;其三,扼制了社会财富增长的其他途径及其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违背了不同水平的生产力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所有制实现形式这一客观规律,负向抵消了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共存时所能产生的正能量。这使得社会财富增长的众多动力、机遇及途径,遭到了极大的扼制,也使各个公有制经济实体本身逐渐失去活力,综合国力的增长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未取得应有的成果。显然,公有制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继续发展壮大,就应当采取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过程及成就表明,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补充和有机组成部分。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对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认识,经历了从默许到承认,从承认到提出非公有制经济可以与公有制经济并存,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有益的必要的补充,再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这种新的认识突破了传统观念的局限,把非公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一平台上平等看待。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对此我们不可否认。

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理论和实践及其发展表明,公有制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以产权制度为核心,以股份制为主要内容和主要形式,因此必然会导致企业产权的所有制混合。其中,最核心的就是所有制的混合,因为只有做到了所有制混合,才有可能做到其他方面的混合。实践证明,我国的混合所有制经济能否健康发展,不仅需要个体、私营经济以及外资投资经济共同作用,而且要加快国有企业的战略重组。国有企业的重组与私营经济以及外资投资共同深入,中国的混合所有制发展水平才能有所提升。各种经济所有制相互作用、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并不能完全替代。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经济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混合所有制对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起到了十分明显的推动作用,形成了在混合所有制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因此从战略的角度来讲,混合所有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精神,完全符合我国的国情,顺应了市场机制发展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所有制形式未来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征途上,进一步明确混合所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强化和落实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机制,将大大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长期健康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积极鼓励、支持、引导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将会有力推进新时期全面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而开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新纪元。

结论

提出中国梦,在民族复兴征程上为我们举起了一面精神旗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本质内涵就是多种所有制共同融合发展的混合经济。因此,在这条必由之路上,我们必须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经济制度创新的力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经济体制方面的保障。

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模式的提出和发展,是我国在发展壮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一个重大的理论突破,是我国经济制度创新的典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多种所有制共同融合发展的混合经济,这种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下所形成的混合经济,在所有制上实行公有制与私有制混合,在分配制度上实行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混合,在经济运行方式上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混合,在微观领域中实行企业产权混合组成,即形成股份制企业。显然,这种混合所有制形态和混合经济体制,最符合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国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战略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量实践表明,混合所有制有利于促进国有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引入市场机制和发挥企业家精神,有利于我国企业国际化战略的顺利实施,有利于开放民间资本的投资领域,同时,也有助于整个市场机制调节作用统一性的形成,改变国有经济和民营经济各自为战、市场割裂的局面,有助于市场机制更为充分地发挥调节作用。当前,按照的有关论述,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到攻坚期和深水区,与此同时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有鉴于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显然,混合所有制是最符合当前我国国情的经济体制建设范式。因此,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社会公有企业以及民营企业的积极性和多种优势,推动国民经济在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双重作用下长期稳定快速发展,这对于进一步巩固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以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充分激发一切积极因素创造更多社会财富以及进一步调整理顺社会利益关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简言之,大力推进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最佳战略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的必由之路。

注释

:《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第1版。

张作云:《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内涵和性质问题――兼论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研究方法》,《海派经济学》,2008年总第21辑,第63~77页。

:《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人民日报》,2014年1月1日,第2版。

晓亮:《论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学家》,2004年第2期,第36~40页。

周鸣馨:《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增强公有制经济活力――混合所有制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经济改革》,2008年第8期,第29~30、30页。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第1页。

周林生:《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市场机制必然要求》,《南方日报》,2013年12月30日,第2版。

纪宝成:《转型经济条件下的市场秩序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4页。

李依宸:《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0年,第19、16~21页。

田广、戴琴琴:《泛市场化批判》,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年,第9~10页。

田广:《国企改革需防激进市场化》,《经济导报》(香港),2012年第30期,第63~65页。

石玉顶:《我国混合所有制经济问题研究评析》,《教学参考》,2005年第10期,第61页。

胡岳眠:《大力发展以股份制为基础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期,第49、47~50页。

伯娜:《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性质问题的观点述评》,《学术界》,2010年第144期,第209、208~213页。

[美]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97页。

[美]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和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1年,第21页。

曹立:《混合所有制研究――兼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研究生院,2002年,第79、73页。

王刚、景维民、何立胜:《经济转型中的混合所有制形成与发展》,《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第37~41、37页。

木志荣:《混合经济:中西方不同的路径选择》,《理论探讨》,2006年第1期,第21~24页。

钟长明:《我国混合所有制生成和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9年,第22、23、24页。

陈健、毛霞:《西方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模式的比较和借鉴》,《经济理论研究》,2007年第2期,第88~89、88、89页。

王恒:《西方国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借鉴与启示》,《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7年第4卷第1期,第32~33页。

居伟:《现阶段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博士学位论文,中共中央党校,2012年,第128页。

顾钰民:《混合所有制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第16~20页。

柯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年第28卷第5期,第36~40、36页。

葛扬:《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混合所有制经济》,《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第10期,第18~22页。

唐未兵:《三十年所有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光明日报》,2009年1月20日,第10版。

崔学兰、马春宏:《经济体制改革后国有企业面临的新挑战》,《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第28卷第1期,第6页。

周静:《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第36~39页。

万华炜:《中国混合所有制经济的产权制度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第21~23页。

上一篇:艺术学研究方向范文 下一篇:电梯改造工程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