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34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1

 

洪水的形成有几种不同的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的河流和湖泊的蓄水能力下降、堤坝溃决也会导致洪水。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究其主要原因,都是由于短时间的暴雨或者长时间的持续性降水导致的。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诱发了或者加剧了洪灾的发生,例如人类对植被的破坏,导致流域内的水土流失、河床泥沙淤积,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蓄水能力下降等。

 

我国大陆从东南沿海到西北内陆,年降水量从1600毫米递减到不足200毫米,多寡悬殊。东部地区不仅降水多,而且全年降水量的60%-80%又集中在6-9月份的4个月里,其中最大的降雨,又往往占全年降水的30%-50%。据调查,最大洪峰流量与多年最大洪峰流量平均值之比,在北方达到5-10倍,南方达2-5倍。因此,我国东部地区往往暴雨洪水集中,它是我国洪水灾害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长江、珠江、松花江、嫩江、辽河及淮河等洪水灾害此起彼伏,损失严重并呈逐步加重趋势。特别是1998年长江流域和松花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水引起严重的洪水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0亿元。

 

洪涝灾害的防治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减少洪涝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尽可能使已发生的洪涝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在现代防灾体系中利用气象卫星对暴雨、洪水进行监测,对防御洪水起到了重大作用。提高暴雨预报的精度和准确率,提前防范,可以有效地减轻洪涝灾害的损失。防洪则需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进行。

 

工程措施包括: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或滞洪、蓄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是:对洪泛区的土地进行严格管理;建立完善的洪水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等。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2

关键词:暴雨,形成,危害,防御

 

暴雨是指在24小时内降水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降水,常成阵性,强度很大,雨势倾盆。按其降水的强度又可分为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三个等级,即24小时降水量为50~99.9毫米称为“暴雨”;100~199.9毫米为“大暴雨”;200毫米及以上的称“特大暴雨”。

一、暴雨洪涝的形成

暴雨从云的形成到产生降水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简单来说,产生暴雨的主要条件是充足的源源不断的水汽输入、强盛而持久的上升气流运动和大气层结构的不稳定。水汽是形成降水的原料,没有它,云都难以形成,就更谈不上形成降水了。只有云中有足够的水汽,保证云粒不断增大,最终才能产生降水。当然,也只有云中有非常充足的水汽不断输入,补充和更新,才能产生暴雨。在我国,产生暴雨的水汽,来自于东南气流和西南气流。但是,当大气中有了水汽,仍不一定能形成降水,要伴有强盛而持久的气流上升运动,要使大气中的水汽形成降水依赖于上升运动,要使云中水汽不断得到补充形成新的云粒也依赖于上升运动,同时要使云滴长到足够形成降水的大小前不从云中掉下来,也依赖于上升运动。一般当低层空气温度暖而潮湿,上层的空气冷而干燥时,致使大气层处于极不稳定状态,有利于大气中能量的释放,从而使空气产生对流,促使云的充分发展,产生暴雨。大气的运动和流水一样,常产生波动或涡旋,当两股来自不同方向或不同的温度、湿度的气流相遇时,就会产生大中小各种尺度的天气系统,再加上下垫面特别是地形的有利组合可产生较大的降水。在这些有波动的地区,常伴随气流运行出现上升运动,并产生水平方向的水汽迅速向同一地区集中的现象,形成暴雨中心。引起中国大范围暴雨的天气系统主要有锋、气旋、切变线、低涡、槽、台风、东风波和热带辐合带等。此外,在干旱与半干旱的局部地区热力性雷阵雨也可造成短历时、小面积的特大暴雨。

暴雨常产生于积雨云和雨层云中。当大气中含有充足的水汽,并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把水汽迅速向上输送,云内的水滴受上升运动的影响不断增大,云滴的凝华增长和冲并作用均很强烈,直到上升气流托不住时,就急剧地降落到地面,形成暴雨。积雨云的云体的水平范围与铅直伸展的尺度差不多,也就是说,它的水平范围小,经过一个地方用不了多少时间,因而降水的起止很突然;另一个方面,由于积雨云中,水滴分布大小本来是不均匀的,再加上不同时间升降气流多变化,也使降水具有阵性。虽然积雨云的水平范围小,但多个积雨云排列起来,体积通常相当庞大,形成暴雨区。

暴雨洪涝灾害的标准因各地降水和地形的特点而有所不同。特大暴雨往往造成洪涝灾害和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失事、堤防溃决和农作物被淹等重大的经济损失。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势低洼、地形闭塞的地区,雨水不能迅速宣泄造成农田积水和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会造成更多的灾害。我国是受暴雨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受季风气候的影响,每年从晚春到盛夏,冷暖空气频繁交汇,形成一场场暴雨,给我国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随着我们国民经济的发展,由于暴雨洪涝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大。科技论文,危害。。今年以来全国共有26个省份遭受暴雨洪涝灾害,累计农作物受灾6155千公顷,受灾人口9750万人,因灾死亡594人、失踪212人,倒塌房屋5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02亿元。科技论文,危害。。今年与2000年以来同期相比,洪涝灾害各主要统计指标均偏大,其中直接经济损失偏多2倍,倒塌房屋偏多近五成。

二、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危害

暴雨洪涝灾害来得快,雨势猛,尤其是大范围持续性暴雨和集中的特大暴雨,不仅危害农作物、果树、林业和渔业,而且还冲毁农舍和工农业设施,甚至造成人畜伤亡。暴雨的危害主要有:

(1)拍打危害。由于暴雨降水强度大,雨势猛烈,即使没形成洪水,但若农作物在开花期连遭暴雨,使花药花粉连造破坏,即所谓“暴雨洗花”,造成虽抽穗开花,但不结实而枯死,使空壳率猛增,造成减产。暴雨的拍打还可使土壤表面板结,土壤的透气性变差,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2)渍涝危害。水既是农业的命,但多了也是病,就连水稻也不例外,由于暴雨急而大,排水不畅易引起积水成涝,土壤孔隙被水充满,过长时间和水深的渍水,造成陆生植物根系缺氧,还原性物质增加,使根系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加强了嫌气过程,产生有毒物质,使作物受害而减产。特别是高温季节,几场暴雨之后,便造成瓜果、蔬菜、芝麻等农作物烂根死亡,影响向农作物的产量。

(3)洪涝灾害。由暴雨引起的洪涝淹没作物,使作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进行而发生各种伤害。当然,受害程度,还随受涝时间长短,水层深浅,水温高低,水质混淆程度和农作物的生育期不同而不同。其抗洪能力生殖生长期又比营养生长期弱,而生殖生长期中,又以开花期最弱,其次是孕穗期。水温越高,水质越浑浊,洪涝危害程度越重。特别是特大暴雨由于降水强度很大,可致江河、湖泊水位暴涨,泛滥成灾,低洼地渍涝危害,造成陆地水土流失,甚至山洪暴发。科技论文,危害。。科技论文,危害。。洪水发生时,往往把农作物冲倒,甚至冲毁,土壤中的营养成分随水而流走,甚至把表层的肥沃土壤冲走,造成土壤贫瘠化、板结化。科技论文,危害。。此外雨多,湿度大,易诱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流行。科技论文,危害。。

三、暴雨洪涝的防御措施

一般来说,战胜洪涝有以下措施:1、多种植、广种草,创造良性的农业生产环境,兴修水利,疏通河道塘坝,保持水土,改善排灌设备,增强调洪蓄洪能力;2、掌握当地气候规律,特别是洪涝的时间,地域分布和地形特点,调整耕作制度,作物布局等,尽量避免暴雨洪涝集中时段对农作物关键时期的危害,做到避灾保收。旱地梯田,每梯级的坡度最好不超过10度,以免加剧冲刷。3、要注意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及时做好防洪抗灾准备。检查农田、鱼塘排水系统,降低易淹鱼塘水位;汛期前和汛期中,对水利设施要加强检查和巡视。5、洪涝灾害即将出现之前,人畜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洪涝出现后,要及时组织排洪抢险,尽量减少冲淹面积和被渍时间。暴雨洪水退后,冲倒的作物要及时扶植,缺株及时补苗。冲入农田的碎石泥沙要清除,并注意防止病虫害发生。旱地作物若表土冲刷,根系外露时,要客土补充,并及时中耕,改善土壤通气状况,无论水旱作物,在遭受洪涝之后,都要及时追肥,促进根系生长。

参考文献:

[1]费秋英,古建泉,唐国芳等.应用气象概论[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01-64.

[2]罗汉民,阎秉耀,吴诗敦等.气候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2.283-306.

[3]闫斌,陈绍清.气象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2.

[4]冯秀藻,陶炳炎。农业气象学原理[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1

[5]彭安仁,葛寿恒,章世雄等.天气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4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3

一、菏泽市的洪涝灾害情况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属淮河流域,北临黄河,境内属黄河冲积平原,总面积12238.62km2。地势西高东低,高差11.5m。由于历史上屡经黄河泛滥冲积,形成了岗、坡、洼相间,带状分布的地貌特征。从1995年以来,1996年、2003年、2004年、2005年连续4年遭受了严重的水涝灾害,每年都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全市共有降雨过程31次,年降雨总量达到996mm,在汛期降雨过程就达25次,为该市资料记载有史以来最大降雨年份,连续的强降雨致使全市653万亩农田几乎全部受淹,使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受灾或减产。据统计,仅7月16、17两日,菏泽市因大暴雨,农田受灾面积246132公顷,重灾面积52466公顷,倒塌房屋1202间,受灾人口139.3万人,直接损失27399万元。

二、洪涝灾害的原因分析

1.地理条件原因造成的内涝

本市地处黄河下游,属华北平原内的黄河冲积平原,区域内有多条自然流势沟和大片低洼地。如遇大暴雨,降雨集中,强度大,范围广,雨水就会迅速积於到洼区,形成易涝片,由于地势洼,向四周排水都很困难,造成了大面积农田被淹。

2.气候原因

由于我市为北温带季风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冷热季和干湿季区别较为明显。由于受季风的影响,降雨量年内变化较大,一年内的降水量分布不均匀,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年降水量的70%集中在汛期6~9月份,汛期的降雨量又集中在7、8月份。由于7、8月份的降雨次数多,强度大,极易产生径流,从而使地势低的农田积水,引起洪涝灾害。

3.排涝设施建设不完善

全市有东鱼河、东鱼河北支、万福河、洙赵新河、洙水河、郓巨河、鄄郓河7条骨干河道,防洪除涝流域面积9843平方公里。经过近几年的清淤治理,部分主要河道排水条件较好,但由于水利工程维修养护经费投入不足,至今仍有部分工程带病运行。另外,主要因素是田间斗、农渠等末级排水工程不配套,排水站、涵洞设施不完善,原规划内的田间农沟淤积严重,没有开挖贯通,一些小型沟渠破坏严重,不能与主河道相通,田间积水排不出去,造成涝灾。

4.人为因素

一些分管干部没有估计后果,存在麻痹大意思想,造成救灾不力;农民的水患意识淡薄,常为了个人私利,把田间排水沟渠填死;乡村之间、上下游之间排涝协调关系不及时沟通,遇到灾情时,就会束手无策,贻误了最佳排水时机造成灾情扩大。

三、减灾措施

1.加强防洪排涝工程建设

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以科学规划,统一标准,进行成方连片治理,不能各自为政。首先加快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的进度,其次做好田间配套工程建设和沟渠疏通工作,保证排水畅通,另外将农村的废旧坑塘、窑坑及常年积水的洼地充分利用起来,稍加整治,即可形成一定的蓄水能力,排涝时即可存蓄,旱时又可用此灌溉。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加快骨干河道的工程建设进度,突出做好水毁修复,不断完善行洪排涝体系,彻底解决农民田间排水困难,切实提高防洪工程的综合减灾能力。

2.加强责任体系建设 实行各级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管理。为确保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要与下级各水管部门签定责任书,强化责任落实。同时,强化责任追究,把各类防汛工作责任、安全责任落实到人,明确任务和要求,使各环节责任人员切实感到压力,真正负起责任。

3.加大水法宣传,提高执法能力

利用各种宣传形式,把《防洪法》、《防洪条例》的宣传贯彻全年,使广大人民群众对法律法规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清楚认识到洪涝灾害的危险,提高防洪意识。同时,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并建立健全水利执法体系,做到有法可依、依法治水。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对一些占压河道的违法建筑物、阻水障碍物,依法进行清除,确保行洪安全。

4.积极做好上、下游协调体系

河道水系复杂,上下游关系密切,各地应本着小局服从大局、大局照顾小局、以大局为重的原则,解决好上下游之间的排涝矛盾,继续发扬团结治水的精神,共同把除涝规划搞得更好。 四、结 语 菏泽市的农田防洪排涝措施应贯彻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全面安排,分期实施,保证实效的原则,以河道治理为基础,搞好河道疏浚、堤防加固和田间配套工程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现有的排水体系,建立健全管理体系,确保整体的防洪排涝能力得到改善和提高。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4

1洪水洪涝灾害等级划分及分析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的国家。洪水来势汹汹,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一种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土地资源为对象的部门,是国民经济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产业部门,其发展状况不但影响着城市的布局与现代化,同时还担负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农业很容易受到自然灾害的侵袭,以洪水为甚。洪水的爆发导致农田被淹没、农作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大面积死亡,最终导致粮食减产。当前工业的发展使人们的物质愈加富足的同时也使环境被大肆污染破坏,随之而来的就是极端水文事件的频发。凡是因为水量过多而造成的人类生产生活受损的都属于洪涝灾害的范围,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一些简单的描述词并不能详细的记录灾区受灾范围、面积以及程度等信息,为了方便研究,一些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等级划分,分为四级:一级轻度涝灾,是指小范围内“大水”“大雨”,但未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影响;二级中度涝灾,指降水持续时间长、局部地区受灾;三级大涝,受灾范围较广、大量农田被淹、城垣倒塌、有人、畜死伤;四级特大涝灾,降水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并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

2洪水暴发导致农田被淹

洪水对农业产生的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大量农田被淹。一级洪灾发生时,由于受灾范围小、洪峰流量较小,一般不会对农田造成损失;二级洪灾发生时,受灾面积增大,洪水流量较大,带来的损失也比较大;三级洪灾发生的特点是大范围、高强度、降水较集中,这个程度所造成的损失也可想而知。从一级轻灾的“伤禾苗”到二级中灾的几公顷、几十公顷,再到三级重灾的数千、数万乃至数十万公顷,随着洪灾等级不断上升,受灾农田面积也在急剧扩大。由此可见,农田是洪灾发生损失最为惨重的领域之一,而这种破坏是最直接也是最严重的。

3洪水暴发使得农作物受损,粮食减产

洪水暴发对农业生产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洪水发生可以在短期内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起到毁灭作用,而最终将造成粮食减产甚至绝收。洪水规模的不同对农作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洪水的强度小,对农作物的影响可能微乎其微,并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即使是农作物减产也不影响人类的正常的生产生活。但对于农民及农村经济来说却并非如此,农村的经济是由农民撑起来的,而农业经济的发展也关乎农民的生存发展,农业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于农村粮食、农作物的收成。一旦洪灾发生,随之而来的粮食农产品减产也必然会对农民生计造成灭顶之灾,农村经济也将因此一蹶不振,农民对农业的依赖以及热情度也会降低,农村经济将进一步遭到破坏。除此之外,洪灾的爆发还表现在其他方面,河流泛滥、内涝积水、山洪暴发、毁坏建筑物及其他物资,造成流域两岸大量的人员伤亡、疾病,交通和通讯受阻,并次生农林病虫害,滑坡、泥石流等其他自然灾害,由此,洪水暴发的灾害可见一斑。

4结语

当今世界日新月异,应该重视对农业经济的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且注重对区域洪灾发生原因及对策进行不停的探索,并找出各个流域洪水发生的规律、时间,这不仅有利于该流域下游居住居民的财产人身安全,更有利于当代国际社会的防洪减灾工作的有效展开以及利于当地政府从全局角度出发为“迎接”再次到来的洪灾做出全面可行的部署,并坚定不移的致力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创新农业发展方式,发展新型农业。正确认识洪水灾害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告诫当地居民以及整个人类,在飞速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把环境保护提到与经济发展和工业发展同样的高度,从政策方向出发,正确把握当前农业经济发展态势,进而采取符合各个地区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农业政策,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5

关键词:农业气象;农作物;影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干旱、洪涝以及冰雹等极端天气会对农业生产造成直接影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气象事业呈现出发展迅猛的趋势。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已经逐渐实现完善的目标,成为农业生产重要的手段。农业生产的不断提高对农业气象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为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必须与时俱进,实现对气象事业的不断探索,这对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农业气象对农作物的影响

1.冷冻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冷害以及冻害是农业气象灾害中冷冻灾害的主要组成部分。冷害是一种发生在除冬季以外的气象灾害。主要是农作物在生长期间温度不够而引起。霜冻以及寒潮都是冻害的主要表现形式,一般发生在出夏季之外,地域性教强势冷冻灾害的明显特征。

2.干旱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干旱对农作物的影响一般表现为以下两种形式,分别为土壤干旱以及大气干旱这两种干旱都会导致农作物内部水分出现大量流失的现象,同时补给速度远远小于流失速度,这也是影响农作物体内水分严重失衡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农作物光合作用降低以及呼吸作用减弱的现象都是有上述原因引起,这不仅对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有阻碍作用,同时会对农作物的产量进行大幅度的降低。

3.洪涝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洪涝灾害是农业气象灾害中仅次于干旱灾害的第二大气象灾害,一般可分为洪灾、涝灾和湿灾3种。降水是引起洪涝灾害最常见、影响最大的因素,特别是夏季降水。一个地区一旦出现连续降下暴雨或者特大暴雨,农田就会出现大量的积水;或者由于暴雨引起河水上涨、堤坝决堤,洪水大面积淹没了农田。如果这种势态无法有效控制的话,就会造成r作物大量死亡,从而导致减产甚至绝收。随着全球气候出现异常变化,洪涝灾害出现越来越频繁,并出现逐年增加态势,仅2016年洪涝灾害对安徽省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达250亿元,其中农业损失为93.6亿,严重妨碍了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的生产生活。

4.冰雹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

冰雹对农作物的影响是很大的,一般来说,对刚出土不久的幼苗来说,冰雹的砸伤可能造成全面死亡;对于成熟的农作物造成的影响有时候是毁灭性的,特别是果实类的农作物,造成果实砸伤或掉落、果树破裂,直接影响了农作物的经济效益;冰雹对设施农业也会造成严重影响,比如大棚水果和蔬菜,在遭受冰雹之后,大棚设施遭到破坏,从而对大棚内的水果和蔬菜造成影响,给农民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预防和缓解农业气象灾害对作物产量影响的策略

1.预防冷冻灾害的措施分析

防御农业气象灾害的重要措施就是建立完善的灾害防御体系。对于冷冻灾害要充分利用现在先进的气象分析设备,时时做好气象监测、气象分析、预报预警和服务应急准备工作,并要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机制。同时还要对灾害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为制定冷冻灾害防御方法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农业人员也要大力向农民推广有效的增温助长制剂,比如“天达2116”。冻灾发生之后,及时喷洒“天达2116”的农作物就会得到很大程度的修复,而没有喷洒的就会减产或者绝收。

2.预防干旱灾害的措施分析

要缓解和治理干旱灾害,就要做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修建跨流域调水工程是一个强有力的手段,这是一种积极有效的远距离调水措施,可以人为地从有多余水的流域向缺水流域大量调水,有效弥补缺水地区的水资源,从而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要缓和流域内的季节性缺水,可以兴建一些小型灌溉工程,在雨水丰沛时期把雨水蓄藏起来,便于干旱期灌溉之用。这些工程还可以结合养殖、发电、航运等等开展多种经营,从而促进和活跃受水地方的经济。除此之外,还可以实时监测自然云的情况,有条件的话就实施人工降雨来缓解或者解除干旱地区的缺水问题。

3.预防洪涝灾害的措施分析

针对洪涝灾害,也要建立完善的灾害防御体系,做好气象监测、分析和预报。在强降水来临之前就要做好预报工作,并通知、指导农业有关部门及时做好采收已经成熟的农作物工作,从而降低给农民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不耐涝的农作物要做好田间的清沟沥水工作,保证土壤的疏松透气。对于水稻等农作物也要修好田间的排水沟,在暴雨来临之前把田间的积水及时排出去,而且好的排水沟也可以防止强降雨过后形成的内涝。修建水利设施和建造高标准的防洪工程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4.预防冰雹灾害的措施分析

长白山区、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区是我国的多雹地带。要想减少冰雹灾害,就要想办法破坏冰雹云的形成条件。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多种植被来增加森林面积,改善地貌环境。其次,做好冰雹云的识别、认清冰雹主要活动路径工作,并及时预报预警,在冰雹来临前就把成熟的农作物及时抢收。同时要指导多雹地区的农民多种植抗雹且恢复能力强的农作物。再次就是人工防雹,也就是干扰和破坏冰雹的形成,防止冰雹的生成。目前的方法就是利用高炮或者火箭把碘化银粉末与红磷的混合物送入冰雹云层,产生的冲击波可以使小水珠合并成大的水珠,从而形成雨滴降落到地面。

三、结束语

良好的气象条件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和因素。对于目前的气候变化,气象灾害越来越频繁,因此气象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农业生产中的天气变化,重视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生长和生产的影响;我国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开始分析,从各项气候因素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进行了讨论,着重分析了水、光照、温度这三个因素的影响,并根据水热协调,对我国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也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张丹.湖南省怀化市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对农业生产决策与粮食计划制定的影响及作用[J].北京农业,2016(6).

[2] 汤光玉.新形势下发展农业气象服务的若干思路[J].大科技,2016(25).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6

[关键词]城市河道;排涝;流量计算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49

[中图分类号]TU9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0 引 言

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现代化建设要求越来越高,以及近年来大雨暴雨带来的内涝问题日益凸显,排涝设计不合理、没有准确预测和估算大雨暴雨等带来的流量剧增压力,使城市排水成为我国城市普遍的一个难题。因此,对城市河道排涝的研究成为我国广大学者研究的一个热点。对于城市河道排涝的研究,能够为城市排水管网的合理规划设计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也是解决城市排水的必要基础。只有彻底解决城市排涝的问题,才能保障人民财产人身安全,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而对排涝流量的计算,是合理规划城市排水管网的前提。因此,对于排涝流量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城市排涝与排水的主要区别

城市主要解决的是历时较长、积水面积较大的城市河道排水的问题。因此,相对于城市排水问题来讲,解决排涝问题在中观层面更具有现实意义。比如:1996年夏天8月初,虎峪河由于暴雨连降而导致水位剧增冲垮了河坝,洪水冲到了迎泽大街,造成了洪水灾害,就是排涝设计者应当吸取的经验和教训。尽管,我国对于城市排涝还没有明确的标准,但是在管网设计等方面应当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城市排涝和排水的区别见表1。

2 洪峰流量计算的主要方法分析

2.1 推理公式法的原理

计算公式为:

(1)

其中,x∈(0.275,0.280),是一个可变系数,根据实际情况可以进行大小的调节,一般选取中间数为系数,比如:取0.278。

Qm为洪峰流量值,单位是立方米每秒(m3/s);Ψ为洪峰流量径流系数;t为各处洪流的汇流时间;Ht是时段最大的净雨,单位一般为毫米(mm);F是流域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km2)。如果进一步简化,将看作是降雨强度q,可得到公式Qm=ΨqF。

洪峰流量的计算中,径流系数分为部分流域面积和全部流域面积两种不同的情况区分计算,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一般来讲,这种计算方法适合小流域洪峰情况下的城市排水管网设计,不适合南方平原地带城市的设计,而较适合北方降雨量较小的城市。但是,随着近几年北方强降雨天气的增加,暴雨天气带来的危害威胁较之于以前有加大的趋势,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中,应当根据实测数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在客观科学评估的前提下运用计算来设计排水管网。

2.2 地区经验公式的原理

这类方法较为简单,虽地域性较强,但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各城市普遍习惯采用的公式为:Qm=KFn。其中,Qm为洪峰流量值,单位是立方米每秒(m3/s);F是流域的面积,单位是平方千米(km2);K是地区系数,具体到某个城市,根据以往的实际情况来判断确定;n是指数系数,同样根据具体实际经验判断来确定。这种方法相较于推理公式法计算较为简单,精度要求较低。但由于地区差异大,所以在及时应用中对于K和n确定需要很多以往的经验和数据来进行必要的支撑。此类方法普遍应用于规模较小、人口相对稀少的城市,在排水管网的设计中精度要求也不是很高,不至于引发洪涝灾害。

2.3 调蓄计算法

一般来讲,按照最大洪峰来设计城市排水管网能力,不会引发城市洪涝灾害,但是,考虑到投资和经济效益,那样的话,就会投资巨大,造成资源的浪费。因此,考虑河道的蓄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城市中地势较低的排水区,积水不能自然排放,需要设计合理的排涝泵来进行排水,在兼顾经济适用的情况下,合理地确定排涝量就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计算公式:

(2)

其中,V2、V1为计算时段末、始的河道蓄水量,q为假设的排水能力,Q1,Q2为计算始末的入流流量。在实际的计算中,蓄水量低于起调水位的蓄水量则不排水,因为河道有一定的蓄水能力。

上述的3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推理公式法主要以自然形成的小流域河道排水计算洪峰流量来进行排涝能力设计,但计算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偏小,所以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城市河道的具体情况调节放大系数。推理法比较直接简单,省略了很多水文地理方面的考虑,直接采用了流量最大的计算作为依据设计,所以应用也较为广泛。

3 城市河道排涝流量实例分析

3.1 排涝流量计算

太原市迎泽西大街东起迎泽桥西,西到南寒广场西客站,长约5公里,道路规划宽度70米,其中机动车道宽31米的双向十车道,是太原市标志性、景观性、交通性的现代化道路,是太原市的主干道之一。但是,由于迎泽西大街位于太原市西南部的万柏林区,地势相对较低,通过历年暴雨的资料得知,此地段是历年夏季暴雨频发期洪水灾害较为严重的地段,部分地段积水高达70多厘米,给城市交通等带来了诸多的问题。迎泽西街从迎泽桥西到迎泽西大街千峰路口长约29 00多米,总汇水面积大约5.5平方千米,是积水最为严重的地段之一。

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确定太原市短历时的最大强度公式为:

(3)

如果重现期取5年,一小时降雨量取48.7~54.0毫米,雨停时道路无积水或不影响通行,按照公式Qm=ΨqF计算,则有不同汇流面积情况下要求主管道的流量见表2。

3.2 河道控制水位计算

进一步选取虎峪河下元河段到迎泽桥西河段作为分析对象进行研究。虎峪河位于太原西山,北面邻接玉门河,南面则是与九院沙河相邻,流经大虎峪、小虎峪河龙湾等地,从山区流出向东流入太原盆地。虎峪河流经面积约47 平方千米,流经长度约22千米,最大落差约1.1千米,由西向东流入汾河。特别是1996年夏季8月的暴雨冲毁河岸淹没迎泽大街,引发了城建系统和相关领域学者的极大关注。因此,在确定暴雨天气排涝流量的情况下,有必要对虎峪河关键路段的控制水位进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只有将排涝流量与河道控制水位紧密结合,才能从本质上解决排涝的问题,以免洪灾重现和发生。

利用公式z=-lj-0.3计算虎峪河的断面控制水位见表3。

4 结 语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现代化设施的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排水排涝系统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通过对城市排水排涝的流量计算方法研究,确定排水排涝暴雨天气的流量和河道控制水位,以此为依据进行城市排水排涝管网和泵站系统的规划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芳,宋娟,金羽.城市排涝与城市排水网络关系研究[J].中国水运月刊,2013(4).

[2]许文君.城市排水系统的整合与优化研究[D].扬州:扬州大学,2012.

[3]于凤存,王友贞,蒋尚明,等.基于设计暴雨强度城市河道排涝与管渠排水标准关系研究[J]灾害学,2015(1).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7

关键词:成因分析;春汛洪水;嘉兴市

中图分类号:[S42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嘉兴市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受东亚季风控制,降水充沛,其中以梅汛和台汛雨量最为集中。春汛一般是指由于春季冰雪消融而引起江河水位上涨,或因冷暖气流交替,致使霪雨不断,甚至引发汛情,我国南方春汛发生几率较小。我市建国以来仅有1980年、1993年发生过春汛,但灾害程度均较小。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异常,南方发生春汛的几率不断增加,2010年、2012年、2013年我市均发生不同程度的春汛灾害,其中以2010年最为典型。因此,研究2010年(3.6)春汛对于本地区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基本情况

2.1自然地理

嘉兴市地处杭嘉湖平原东部,北接江苏吴江,西接东苕溪,东临上海,南靠杭州湾和钱塘江。全市河网密布,湖荡众多,陆域面积3915km2,地势低平,尤其以秀洲区和嘉善县北部最为低洼,平均田面高程1.3~1.8m,最低处仅1.0~1.2m,沿海有少量低丘和山地[1]。

2.2防洪形势

嘉兴市地处浙北,又是太湖流域末端,除了要承接本地暴雨形成的洪水外,西部导流港东泄以及太湖北水南压造成大量客水进入我市,黄浦江潮位顶托导致我市东泄洪水能力减弱,这些特点给我市防洪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近年来嘉兴市开浚河道、梳理水系、大力发展城市防洪工程、圩区工程建设,防洪抗灾能力有所增强,但同时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杭嘉湖南排工程由于长期运行,已严重老化,工程隐患不断增加,排涝能力逐年下降;各地抗灾能力差异性较大,许多低洼地区尤其是秀洲、嘉善北部、平湖、海盐部分乡镇由于设防标准较低,甚至无设防保护,逢雨必涝,防洪形势还很严峻。

嘉兴市雨量、水位一般采用崇德、乌镇、桐乡、嘉兴、王江泾、硖石、嘉善、平湖、欤城等9个主要平原报汛站数据,面雨量采用9站算术平均值。嘉兴市主要水系及水文站点分布如图1。

图1 嘉兴市主要水系及水文站点分布图

2.33.6春汛洪水简况

(1)时空分布

2010年(3.6)春汛从2月24日开始,到3月9日,整个降雨过程全市平均降雨量达212.4mm,本次降雨过程是我市建国后有降雨资料以来同期最大的一次,其中3月1日~6日降雨最为集中,面雨量达到167.5mm,春汛逐日过程雨量如图2所示。从空间分布看,崇德站、硖石站雨量最大,嘉兴站、王江泾站、嘉善站雨量相对较小,最大站与最小站雨量相差92mm。各站雨量如图3所示。

图2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逐日雨量过程图

图3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各站过程降雨量柱状图

从降雨强度来看,崇德、桐乡、硖石、平湖、嘉兴站1d雨量超过50mm,3d雨量超过100mm;崇德、桐乡、硖石站7d雨量超过200mm。由此看出,桐乡、海宁等地无论从降雨过程还是降雨强度都较大,各站分时段雨量如表1所示。

表1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各站分时段雨量表 单位:mm

(2)统计特性

2010年(3.6)春汛无论从过程雨量还是各历时降雨强度都超过历史同期,其中过程雨量比同期最大值多88.9mm,1d、3d、7d降雨量分别偏多16.4mm、8.9mm、60.3mm,可见,本次春汛过程雨量与7d降雨量是对我市影响最大。不同历时降雨量如表2。

表2 嘉兴市2010年(3.6)春汛降雨强度与历史同期对比表单位:mm

(3)洪涝灾害

2010年(3.6)春汛灾害中,嘉兴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到2.4298亿元,其中农业损失2.2144亿元,工业损失0.1113亿元,水利设施损失0.07815亿元。其中,秀洲区王江泾镇大部分地区田地积水在0.30~0.50m,春花作物几乎全部受损;房屋周围、乡村道路也受淹严重,许多地方成泽国,人们只能涉水出行,给当地居民生活带来很大的困难;嘉善县天凝镇村庄被洪水包围,田地、道路积水,许多地方成一片;海盐县在本次洪水中承受很大压力,武原镇—欤城—沈荡以及沿海盐塘一线,受涝损失严重。

3. 3.6洪水成因分析

2010年(3.6)春汛由于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太湖湖区、东苕溪、杭嘉湖平原全线水位超过警戒线,达到历史同期最高,太浦闸、湖州导流港沿线各闸,杭嘉湖南排工程均开足排涝,缓解洪水压力。

3.1洪水来源组成

由于2010年(3.6)春汛的全流域性特点,结合我市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次洪水过程受到本地降雨以及外来客水如西部来水、太浦闸泄水的共同影响。

3.2洪水成因分析

由于以上因素的共同影响,我市河网水位上涨较快,3月6日下午至夜里,全市9个主要报汛站水位陆续出现洪峰,且全部超过警戒水位,7个站超危急水位。其中嘉兴站洪峰水位2.12m,超危急0.26m,涨幅达0.98m;王江泾站洪峰水位2.14m,超危急0.48m,涨幅达0.79m,均为建国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水位。从影响程度来看,本地降雨影响最大,外来客水则抬高了我市的洪水位,还减缓了河网的退水过程。具体分析如下:

(1)本地降雨。3月1日~6日,全市集中降雨达167.5mm,根据平原河网水量测算方法,扣除蒸发、土壤吸收等损失,折合成径流(2010年径流系数0.53[2])约有3.46亿m3洪水进入我市河网,水位上涨贡献率超过85%。因此,降雨成为我市水位上涨的首要因素。

(2)外来客水。太浦闸前期一直以14孔泄洪,流量达到110~150m3/s,通过分析计算,3月1日~5日累计向下游排水3255万m3,大量客水进入我市尤其是北部地区,进一步抬高了嘉北地区的水位,王江泾站洪峰水位超危急0.48m;德清大闸6日下午开始泄洪,流量130m3/s,夜里加大到300m3/s,同时导流港沿线其它各闸也开始向东部平原泄洪,到8日凌晨流量才逐步减小,10日8时德清大闸关闭。德清大闸及导流港沿线各闸在降雨后期开启,延续到降雨结束后4d,这大大延长了嘉北地区、桐乡西部等地的退水过程,崇德站水位到3月12日凌晨才退至警戒以下。

3.3洪灾成因分析

本次春汛导致全市造成全市63个乡镇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4298亿元,但全市洪涝灾害严重程度的分布与本地降雨、外来客水的分布情况不是完全一致。分析其原因得出,除直接受洪水影响外,地面沉降、水利工程基础薄弱、下游潮位顶托、农业种植结构等诸多自身不利因素,更加重了我市春汛灾害的损失。

(1)地面沉降导致我市内涝严峻。受长期非法过度开采地下水的影响,嘉兴市地面沉降严重,85%的国土面积沉降量超过100mm,本次损失最严重的秀洲区王江泾镇、嘉善县天凝镇、海盐县武原镇一带是我市最大的几个沉降漏斗中心。地面沉降导致水位失真,水利设施防洪标准严重降低,防灾能力十分薄弱。

(2)排水能力不足导致我市内涝时间延长。我市排涝主要依赖杭嘉湖南排工程,但由于工程投运年限长,设备老化、外江淤积问题严重,各闸站现状运行能力不足。春汛期间,长山闸虽然开足7孔、南台头闸由于安全原因只能开到3孔,但最大排涝流量长山闸360 m3/s,南台头闸285 m3/s,均不足设计能力的一半,外排能力大大受限,导致我市内涝时间延长,嘉兴站从洪峰水位退至警戒水位用时114h。

(3)下游潮位顶托,导致我市退水变慢。春汛期间,恰逢高潮位大潮汛,3月6日,黄浦江上游米市渡站出现最高潮位3.73m(吴淞高程),超过警戒潮位0.23m,高于我市河网尤其是平湖的水位,影响了洪水东泄黄浦江的速度,加重了该地区的损失。

(4)农业种植结构导致作物受淹严重。3、4月份我市农业种植多以春花作物如油菜、大小麦为主,此类作物极易受淹,且产生病虫害。春汛期间,由于高水位持续时间长,给农业部门采取补救措施如清沟排水、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导致农业损失达2.2144亿元,占总损失的91.1%。

4. 结论和建议

2010年(3.6)春汛洪水具有降雨持续时间长、强度大、范围广,受外来客水影响大的特点,同时各种自身不利条件的限制,加重了全市的洪涝损失,尤其是农业损失严重。通过此次洪水及灾害成因的分析,旨在为本地区研究防御对策提供借鉴,建议工程措施及非工程措施并举,一方面要不断改善我市排涝格局、提升骨干工程的排水能力及圩区工程防洪排涝标准,同时,要加强如洪水预报调度、实时边界水量的掌握、洪水风险图编制、地面沉降遏制,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等非工程措施方面的力度,从根本上减小洪涝灾害、造福人民。

参考文献:

[1]嘉兴市水利志编纂委员会编 嘉兴市水利志 中华书局.2008

[2]嘉兴市水利局 嘉兴市水资源公报(2010).2011

作者简介:

引起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篇8

1、1编制目的

港闸区是*市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长江下游左岸,属于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决定了我区是一个洪涝、台风、暴潮灾害频发地区。制定我区防洪应急预案,是争取主动,保证抗洪抢险救灾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从而保障城市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

1、《防洪法》、《水法》、《气象法》、《防汛条例》、《*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等;

2、《关于我省长远防洪(潮)设计水位及沿线建筑物设计标准的通知》(*省水利厅苏水计[*]210号);

3、《*市城市防洪规划》,年12月,*市人民政府批准;

4、有关堤防、水闸设计规范,管理规程。

5、《*市城市防洪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区境内发生的突发性灾害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突发性灾害包括:长江洪水、内涝灾害、台风、风暴潮灾害、坍江灾害以及由洪水、风暴潮、地震等引发的堤防决口、水闸倒塌、供水水质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灾害。

1.4、工作原则

1.4.1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防汛防旱并举,努力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不断提高城市防汛抗灾的水平。

1.4.2防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1.4.3以防洪安全和保障人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

1.4.4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因地制宜,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洪水资源;以法规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4.5坚持依法防汛抗洪,实行公众参与,军民结合,专群结合。

2、自然状况

2、1、自然地理

2.1.1地形地貌

港闸区范围属江海冲积平原,境内地面高程3.6~6.2m(吴淞基面,下同)。地形相对平坦,地势自东北向西南倾斜。其地形、地貌特征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老岸田,成陆最早,地面高程为5.5~6.2m;位于通扬运河以东,九圩港以南地区。

2、中沙田,成陆较晚,地面高程为4.5~5.5m;位于通扬运河以西,东港套闸、芦泾河四号桥闸、天生街办中心河胜利套闸以东。

3、圩塘田,成陆最迟,地面高程为3.6~4.5m;位于东港套闸、芦泾河四号桥闸、天生街办中以河胜利套闸以西到长江。

2.1.2气象

港闸区范围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充沛,海洋性气候明显。年平均气温14.6~15.1℃,平均日照2100~2200hr,年总幅射量为110~117大卡/cm2,年均降水量1078mm,其中年间降水量分配很不平衡,有约55%的降水量集中在汛期。一般年份有5个相对集中的降水阶段,即一至二月份的早春冬雪水,降水量为95~120mm;四至五月份春季连绵阴雨,降水量在230~270mm之间;六至七月份的梅雨期,降水在250mm左右;八至九月份的热带风暴雨,降水在306~470mm之间;九至十月份秋季,降水量在20~250mm之间。年均雨日120d左右,年相对湿度为80%、雾日31d左右、无霜期212~235d,年蒸发量在1350~1450mm之间,年均风速3.1m/s,最大风24.0m/s,春夏以东南风居多,冬季以西北风为主。

2.1.3长江潮性

本区长江潮性为非正规半日潮,每日两涨两落,日不等现象十分明显,并受涨、落潮流的双重影响。

2.1.4长江潮位

市区长江代表站天生港站的历史最高潮位为7.08m(1997年7月18日),历史最低潮位为0.42m(1956年2月29日),平均高潮位为3.86m,平均低潮位为1.97m,最大潮差4.01m,最小潮差0m,平均潮差1.93m,平均涨潮历时4:09小时,平均落潮历时为8:06小时.

2、2、洪涝灾害分析

2.2.1、洪涝灾害特征

我区的洪涝灾害特征主要表现为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径流下泄这四个要素的多重组合影响。一般情况下台风暴雨、天文大潮、上游大径流下泄的多发季节在汛期6~9月份,这期间还有梅雨的影响。如果以上四个要素中有两个、三个或四个要素共同作用,极易引发特大洪涝灾害,从而给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危害。

台风(热带气旋)一般7月份以后影响我市,台风影响主要表现为台风正面袭击影响、台风登陆后减弱成低气压槽与冷空气结合产生的暴雨影响。根据1949~2000年统计资料,本市每年平均受台风影响2.2次。台风一般夹带着暴雨,台风暴雨来势猛、强度大、时间短,往往形成大面积雨涝灾害。

洪潮的产生一般由上游长时间暴雨所产生的大流量径流加上天文大潮而引起,其特点是:流量大、流速快、水位高、持续时间长,对江堤的破坏程度大。

2.2.2雨涝灾害成因分析

雨涝灾害成因:导致我区内涝的原因是梅雨型暴雨、台风型暴雨或强对流天气降水影响。以上三种天气形成的强降水主要发生在6至9月份,当暴雨径流宣泄不及,特别是在长江潮位起涨高于内河水位时段时,沿江涵闸无法自排,内部涝灾就可能出现。导致涝灾的人为因素还有: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大量房地产项目的上马,使部分水系遭到严重破坏,打乱了排涝水系的整体布局,同时不透水面积比例不断增加,造成径流量加大;部分河道淤积现象相当突出,加上人为设障等原因,致使河道原有设计断面大为缩减,影响涝水外排;另外我区的排水管网配套建设不全,低洼地区的抽排泵站设置跟不上等原因也比较明显。

2、3、洪涝防御体系

2.3.1、防洪体系现状

根据省水利厅提供的潮位资料的分析结果,市区代表站天生港站的20年一遇设计潮位为6.50m,50年一遇设计潮位为6.73m,100年一遇设计潮位为7.18m。由于我区地处平原河网地区,地面高程只有3.6~6.2m,因此,如果没有江堤的挡潮作用,只要发生20年一遇的洪水,我区范围将全面受淹。

我区江堤达标建设起步较早,主江堤、港堤的防洪挡潮标准都基本达到了“长流规”防洪标准,另外,加上护岸工程、内河排水网络、城市排水网络及配套建筑物工程的不断完善,已初步形成了一个能挡、能排、能引、能控的水利工程体系,为保护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等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1、江堤

港闸区沿江堤防西起九圩港、东至通吕运河口,全长9km,加上*亚华船厂段江堤,总长度10.1公里。土堤顶高程8.10~8.50m,顶宽5m,挡浪墙顶高程9.23~9.63m,外坡比1:3.0,均采用灌砌块石护坡,内坡比1:2.5;

2、涵闸

港闸区范围现有涵闸17座,其中内部河道节制闸、套闸17座,直接穿堤出江的涵闸有5座。沿江企业江堤上的旱闸口59座。

3、内河水系

我区内陆河网密度较高,辖区内有大小河道238条,总长度达460km,大部分河道相互贯通,所形成的河网与长江堤防共同构筑了防洪、排涝体系,其中过境一级河三条,分别为九圩港、通吕运河、通扬运河,二级河四条,三级河24条,其余均为四级河。

全区各级河道按各区地形、地貌的差异分别排涝入高、中、低三个不同水系再通过沿江涵闸排入长江。

高水系(老岸田地区):又称九、吕水系,正常水位4.2m。

中低水系(中沙田地区、圩塘田地区):又称沿江圩田水系,正常水位3.7、3.2m。

沿高、中、低水系分界线建有节制闸、套闸实施水位控制,防止高水下压,避免水位失控产生涝灾。

2.3.2、防洪体系现状防洪标准

港闸区范围主江堤或挡浪墙的顶高程为9.23m,这个标准是根据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6.73m设计水位加2.5m超高来确定的,其现状标准仅相当于90年代水情和工情条件下的50年一遇防洪标准,排涝标准为10年一遇,其防洪排涝标准偏低,与其经济发展程度很不相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3.3、防洪体系规划标准

根据*省水利厅苏水计1997年210号文件精神,*市市区主江堤到2010年的规划防洪标准是:设计水位7.18m加2.5m超高,使主江堤或挡浪墙的顶高程达到9.68m,在遇到90年代水情和工情条件下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堤外坡进行灌砌块石护坡。

排涝标准:2010年排涝标准为20年一遇,24小时降水210mm

不受涝,按高、中、低水系分别将防涝安全水位控制在4.90m、4.10m及3.60m以下。

2.3.4、防洪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危害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堤身和堤基大部分为沙壤土,加上部分堤段护坡标准不高;

(3)部分出江涵闸老化、机电设备陈旧、带病运行,例如,天生港闸;

(5)高低水系控制设施有的老化需要更新。

有可能造成的影响:

(1)由于堤身和堤基土质沙,加上部分堤段护坡标准不高,在遭受台风、暴雨、高潮袭击时,容易使上部产生雨淋沟、发生块石塌落、跌塘,从而给防汛工作带来难度;

(3)出江涵闸带病运行,易使涵闸失去排水功能和局部地区产生内涝。

2、3、5、重点防护对象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重点防护对象是:

34家沿江企业,及江堤内的天生港镇,重点在防风暴潮及防涝;

3组织体系与职责

港闸区人民政府设立防汛防旱指挥机构,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防汛防旱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各街道、乡、沿江有关单位可根据需要设立防汛工作机构,负责本单位防汛防旱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并服从当地防汛防旱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3.1、区防指组织机构

区防汛防旱指挥部由区政府区长任指挥,分管副区长、区人武部政委、区农经局局长任副指挥,区委宣传部、区政府办公室、发改委、公安分局、民政局、财政局、建设局等为指挥部成员单位。其办事机构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区防办)设在区农经局内。

3.2、区防指职责

区防指负责领导、组织全区的防汛防旱工作,主要职责是贯彻省防、市指和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有关防汛防旱工作部署和指令,制订、颁布全区防汛防旱工作有关规定、制度、通告、预警信息等,组织制订港闸区防汛抗旱调度方案,及时掌握全区汛情、旱情、灾情、工情并组织实施抗洪抢险及抗旱减灾措施,统一调度全区重要水利工程的运行,组织灾后处置,并做好有关协调工作。

3、3、区防指成员单位职责

区委宣传部:协调、指导新闻宣传单位做好防汛防旱新闻报导工作。

区政府办:协调指挥部成员单位履行好防汛防旱各项职责。协助指挥长调度指挥防洪抢险。

区发改委:协调安排防汛防旱工程建设、除险加固、水毁修复计划和资金的落实、防洪防旱救灾资金和电力、有关防汛抢险救灾所需物资器材的供应和调度。

区公安分局:负责维护社会治安和道路交通秩序,依法打击阻挠防汛防旱工作、造谣惑众和盗窃、哄抢防汛防旱物资及破坏防汛防旱设施的违法犯罪活动,妥善处置因防汛防旱引发的,协助防汛防旱部门组织群众从危险地区安全撤离或转移。

区民政局:负责及时将台风将登陆和台风中心可能经过的地区,居住在危房里的人员转移到安全地带;指导洪涝旱灾地区灾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灾工作,组织核查报告灾情,组织、指导和开展救灾、救助、捐赠等工作;协助政府管理、分配救灾款物并监督检查其使用情况。

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和调拨防汛防旱经费,并及时下拨、监督使用,根据轻重缓急及时安排险工隐患处理、抢险救灾、水毁修复经费。

区建设局:负责全区社区雨水管、泵站等排涝工程的建设和安全管理,组织协调城市主次干道排涝工作。

区农经局:负责提供雨情、水情、旱情、工情、灾情等信息,做好防汛调度和防旱水源的调度;制定全区防汛防旱措施以及工程防汛岁修和应急处理及水毁修复工程计划;部署全区防汛防旱

准备工作;提出防汛防旱所需经费、物资、设备方案;负责及时提供农业灾害情况;负责农业遭受洪涝旱灾和台风灾害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指导灾区调整农业结构、推广应用灾后恢复农业生产的相关技术。

区人武部:调集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组织抢险队伍进行防洪抢险,保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并协助地方组织受灾群众转移和安置等任务。

发生特大、重大或较大水旱灾害时,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由各部门组成若干应急工作组。

4、预防与预警

4、1、预防预警信息

当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和风暴潮灾害时,区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应提早预警,通知有关部门做好相关准备。

4.1.1、堤防工程信息

(1)当江河出现警戒水位以上洪水时,区堤防管理单位及沿江企业应加强工程监测,并将堤防、涵闸、泵站等工程设施的运行情况报上级工程管理部门和同级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发生洪涝地区的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应在每日9时前向区防指报告工程出险情况和防守情况。江堤、涵闸等发生重大险情应在险情发生后1小时内报到区防指。区防指立即向市防指报告。

(2)当堤防和涵闸等穿堤建筑物出现险情或遭遇超标准洪水袭击,以及其他不可抗拒因素而可能决口时,堤防、涵闸所属单位应迅速组织抢险,并在第一时间向可能受淹的有关区域预警,同时向区防汛防旱指挥机构准确报告出险部位、险情种类、抢护方案以及处理险情的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通信联络方式、除险情况,以利加强指导或作出进一步的抢险决策。

4.1.2建立健全防汛责任制

(1)地方党政领导负责制

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组织全区的堤防防汛抢险工作,一旦汛情紧张分头赶赴负责的地区组织落实抢险救灾工作。各街道、乡的党政领导和区各部委办也必须层层落实分工负责制,责任到人到位;

(2)分级管理责任制

按照水利工程的收益范围、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的防汛责任制;哪一级管理范围内的工程出了问题,哪一级领导承担责任。

4.1.3、各级防汛人员岗位责任制

(1)建立和完善各种设施的运行、管理责任制。从指挥到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要根据自己的岗位职责,明确相应的责任和任务,以确保防汛工作的正常开展。

(2)加强防汛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坚持“安全第一、以防为主”的方针,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

(3)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防汛工作的重要性。

4.2江河洪水防御方案

4.2.1洪涝的量级划分

根据我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防洪工程体系的现状,其洪水的量级划分以长江天生港站的潮位为准:警戒水位5.50m,20年一遇潮位为6.50m,50年一遇潮位为6.73m,100年一遇潮位为7.18m,200年一遇潮位为7.44m,300年一遇潮位为7.59m。

内河(非区域性一级河)防涝标准以20年一遇24小时最大降雨量210mm不受涝,按高、中、低水系分别确定防涝安全水位不得超过4.90m、4.10m及3.60m。

4.2.2防洪预案的分类

防洪预案按其作用分二类:

(1)标准内防洪预案,长江天生港潮位小于50年一遇6.73m;内河水位小于20年一遇涝水位即高水系4.90m、中水系4.10m、低水系3.60m。

(2)超过以上标准的防洪预案;

4、3、标准内防洪预案

4.3.1、加强对防洪工程的巡查监测

防洪工程的巡查监测的内容包括:

(1)河势监测

对沿江重点险段水下河床冲淤变化的监测在每年的汛前、汛后各进行一次,以掌握河床深泓部位的变化情况。如河势变化较快,威胁堤防工程,应予加测。区内重点险段为三化厂段江堤等。

(2)堤防工程监测

区属堤防管理部门和堤防占用部门负责其管辖范围、占用范围的监测和管理工作,组织落实技术力量和专人于汛前、汛中、汛后对堤防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为:堤身护坎、护坡、土方流失、裂缝、管涌、渗漏、滑坡、滩面塌陷等。尤其是在台风袭击、大汛高潮期,应加强日夜监测和管理。

(3)涵闸监测

具体由涵闸管理部门负责,主要监测内容为:一是对涵闸的运行状况、机电设备、启闭系统、闸身、闸门、消力池等;二是对闸室上下游引河于汛前、汛后进行定期监测,并拿出对比资料,以摸清引河的冲淤变化。

4.3.2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

区、街道(乡)、及沿江企业防汛责任人和防汛机构工作人员应配备必要的有线和无线通讯设备,并完善每年汛期防汛责任人的通讯联络,防汛通讯号码分发给有关防汛部门。

4.3.3防汛调度

(1)沿江堤防的防洪调度

根据“长流规”提出的标准,我区范围沿江堤防的防洪设计水位为6.73m,在出现设防水位以下的水位时,由区堤防涵闸管理所护堤员、沿江企业有关管理人员组成巡查队伍不定期地上堤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

(2)内河水情调度

按划定的高、中、低水位控制线调度节制闸、套闸,控制各水系的运行水位,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各片排涝前应视内河水位、预报降雨量等权衡是否需要预降内河水位,随降雨与积涝过程适时启闭涵闸排涝入河(区域性一级河)或直排入江,区各水系运行水位。

4.3.4防汛抢险

当长江天生港站出现5.5~6.73m潮位时,预示长江沿线可能会出现一般险情。全区各级防汛防旱机构进入高度戒备状态,区防汛指挥部要明确责任,落实涵闸管理部门、沿江乡镇、堤防占用单位防汛巡查、监测人员上堤不间断查巡,24小时轮流值班;沿江各企业要关闭旱闸门;沿江涵闸不离人、确保涵闸启闭设备运行正常;区、有关街办防汛指挥部要派员上堤查看汛情,密切注视水情和工情的变化,加强对水情和工情的检查、落实各项防汛抢险工作:区人武部组织抢险队伍待命,抢险队伍和抢险物资由区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动,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有关险情和抢险情况及时向上级防汛部门汇报,同时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现场对险情的原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加固措施。

4、4、超标准防洪预案

4.4.1做好抢险备用物资的准备和调运工作

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防汛物资的准备和储存主要有二种形式:一是区防汛部门专储;二是乡(镇)、沿堤企业单位的自储。一旦发生险情,根据险情程度、物资需要等情况,区防汛指挥部作具体调度;如果本区抢险物资缺口较大可向市求援。

根据市防指要求区级防汛物资的储存如下:块石500吨(储于永兴船厂内);另请幸福乡供销社代储存防汛编织袋1.0万只,箩筐、竹扛若干。各沿江企业根据防汛责任状上的要求备足防汛物资。

在防汛抢险阶段,由区防汛指挥部下达调运指标,由区防汛指挥指派有关沿江企业出车调运。

4.4.2组织落实抢险队伍

由区人武部落实由沿江乡(镇)、企业为单位组织的巡查、抢险、预备三支抢险队伍,具体人员配置见表

4.4.3统一指挥、突击抢险

当沿江江堤遭遇特大洪潮袭击时,区、街道(乡)、沿江企业单位,要全面动员,抢险队伍要各司其责,上堤坚守自己的岗位;重大险情由区人民政府、相应的防汛指挥部统一调度、统一部署、统一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险;特殊险情,除立足于自抢自救外,要与驻通部队取得联系,请求得到部队的支援。

1、江堤决口,水闸垮塌

(1)当出现江堤决口、水闸垮塌前期征兆时,防汛责任单位要迅速调集人力、物力全力组织抢险,尽可能控制险情,并及时向保护区发出警报。江堤决口、水闸垮塌等事件应立即报告市防汛指。

(2)江堤决口、水闸垮塌应急处理,由区防汛防旱指挥部统一指挥。首先应迅速组织受影响群众转移,视情况,根据潮汐规律及时组织实施堤防堵口。明确堵口抢护的行政、技术责任人,调集人力物力迅速实施堵口抢护。对塌江严重的地段,还要作好退堤的准备,及时加固二道堤,如果没有二道堤,要在市、区防汛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和指挥下,组织人力、物力抢筑二道堤,将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

4.4.4市区内河超标准排涝调度预案

上一篇:服装设计的优势和劣势范文 下一篇:对基因的认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