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概括范文

时间:2023-12-29 17:08:24

分子生物学概括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1

关键词: 初中化学教学概括灵活性迁移能力

一、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要使学习迁移得以实现,学习者首先必须把两个课题联系起来,使之包括在一个统一的分析与综合过程中。在这种相互联系中,学习者要分析出课题的条件和不同特征,通过抽象把本质联系抽取出来,揭示课题间本质的、共同的东西。学习者经过综合、概括,把各组成要素联系起来,才能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实现迁移。在概括的基础上再经过同化、顺化等类化过程,习得经验与原有经验相互作用,使知识内化。概括是迁移的核心。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分类、抽象、归纳,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寻找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从而达到对所教知识的概括,使学生掌握各种概念和原理。分析、比较、抽象、综合、概括是学习迁移产生所必需的认知成分,它们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概括过程。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习化学应从观察开始。学生获得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中,有本质属性的材料,也有非本质属性的材料,特别是非本质属性的材料处于明显地位时,学生很难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变化规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研究,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对获得的感性材料和经验加以分析,撇开其中一些次要的要素、方面和关系,经过思考,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这样学生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才能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形成概念和原理。

例如,教材中溶液的定义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叫溶液。学生学习时必须抓好“分散、均一、稳定、混合物”这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如:已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在20℃100g的水中放入40g食盐充分搅拌后,问:①溶质的质量是多少;②溶液的质量是多少;③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④若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钾,搅拌溶解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将怎样变化?分析:此题学生容易出错的是没有正确地理解溶液定义中的“分散”二字,有4g食盐由于没有溶解,因此不是溶液的一部分,该部分不作溶质计算,后来加入的硝酸钾由于分散溶解,因此属于溶液的一部分。在教学中教师只要引导学生认真研究,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就能快速提高学生概念迁移的广度。

二、加强知识同化训练,防止负迁移

同化分为具体化和结构重组。具体化是将抽象结构中的经验应用到具体的特殊事物中去,从而使原有的抽象经验结构充实具体内容的过程。结构重组是指习得经验的组成成分在新的组合中,仅仅在结合关系上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而经验的构成成分不变。结构重组在教学上应用很广,当学生掌握了必需的基础知识后,教师要善于利用结构重组式的同化迁移。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概括一般原理、概念、规律的方法,养成概括的习惯,而且要把一般原理、概念、规律教给学生,使学生把一般的原理和概念运用于其他新的学习情境之中,促进学习迁移。例如,在溶液的学习中,对于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换这一教学难点,笔者先引导学生讨论班级座位的情况:“一个班级中人没有坐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很自然地得出下列几种情况:a.课桌多了,b.人少了,c.一张课桌所能坐的人多了。接着笔者让学生讨论:“怎样使其坐满呢?”学生很快得出了解决的办法:a.增加学生,b.减少课桌,c.减少一张课桌所能坐的人数。这些问题学生是很容易理解的,笔者由此类推,引导学生思考:怎样使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呢?如果是氢氧化钙呢?虽然二者解决问题的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学生对前者比较容易接受,而对后者却不容易理解。由此可以说明,知识的掌握并不能保证迁移的发生,教师还必须为学生创造各种不同的情景,让他们去应用概念和原理,接触更广泛、更丰富的具体对象,这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条件。同时教师应适当给予指导和补救,及时反馈信息,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知识,纠正错误概念,促进其知识的稳定性、清晰性和深刻性。学生应用的范围越宽广,今后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知识之间往往有一致的原理或相同的构成成分,或共同的本质联系等共同因素,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共同的因素,将其具体化地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中。这些共同的因素就成为新知识的增长点,只要教师能引导得好,学生的化学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的认知结构,加以概括,加强横向联系

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越在前面的金属越易失电子,与酸反应越激烈,金属活动性越强。教师可以将此与学生学习过的原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结合起来分析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金属与酸反应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而酸中的氢离子得电子。由于金属铜排在氢的后面,因而不能失去电子给氢离子。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失去电子变为阳离子而溶解,而金属离子由于得到电子而变为原子从溶液中析出。这样分析,能使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得到统一。同样,教师也有必要向学生揭示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概念、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的教学,用其揭示元素化合物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使之串连成一个整体。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地概括已有的认知结构,使之得以提升。如:如何设计实验证明CO2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HCl溶液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这两个反应都无现象,问题的共同点是都属于设计实验让实验现象显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证明反应物的消失和生成物的出现两个方面来思考,使之得到统一。只要学生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迁移是容易发生的,实现整册化学知识间迁移也是有可能的。

四、结语

总之,学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知识经验储存于头脑中,而是要应用于各种不同的实际情境中。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广泛的迁移,经过同化与顺应,使知识经验不断得到整合、改造,作出理性概括,使原有的经验结构更为完善、充实,概括化、系统化,培养灵活性迁移能力,这样才能够广泛、有效地调节个体的活动,解决实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2

下面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发表本人的一些看法。

一、 关注低年级数学概念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数学中每一个概念都是抽象、概括的结果,因此,我们在概念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讲清概念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逐步掌握抽象、概括的方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如果提供的感性材料不够充分,以“填鸭式”的方法教学数学概念,就会影响学生对概念本质的理解。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充分感知,在准确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这些感性材料进行抽象、概括,从而使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得到初步的发展。

例如,教学2的认识时,教师可展示一个画面:两个小朋友各拿着一架飞机模型在试飞,头上有两只小鸟在欢快地飞来飞去,绿油油的草丛间还有两块大大的鹅卵石。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问:图上画了些什么?(小朋友、飞机、小鸟、鹅卵石等)那么,请同学们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2个)几架飞机?(2架)几只小鸟?(2只)几个鹅卵石?(2个)再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物体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它们的数量都是2个)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时,必须舍弃这些物体的形状、颜色等方面的属性,仅仅抽取出数量。然后,教师用计数器上的两个算珠表示2,并告诉学生这里算珠的数目可以用数字“2”表示。(这里的“2”便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数)接下来,再问:我们周围还有哪些物体可以用“2”表示?通过上述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凡是数量为2个的物体,都可以用“2”表示。最后进行读写“2”的训练,通过声音和视觉表象的反复练习,使学生在头脑中牢固建立“2”的概念。

二、重视低年级计算教学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也是一种抽象的数学活动。例如,教学“3+2=5”时,如果让学生死记也会得到答案,但学生不能从本质上去理解加法的含义。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水平,给他们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学生先具体直观地理解“3+2=5”的含义。教学中可以这样演示:左盘放3只苹果,右盘放2只苹果,提问:如果将它们放在同一个盘里,共有多少只苹果呢?这时,可以让学生数一数共有多少只,在此基础上讲解“合起来”用加法计算,从而抽象出“3+2=5”的式子。然后再出示相应的题组:①3只桃子加2只桃子是多少只桃子?②树上有3只小鸟,又飞来2只小鸟,一共有几只小鸟?……通过对上述题组的训练使学生对“3+2=5”所表示的抽象加法含义有一个更深入的理解。接着再由抽象的式子引导学生回到具体,提问:“3+2=5”还可以表示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完成了编题训练,从正反两个方面进一步理解了加法算式的含义,最后再改变数字进行变式训练,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在计算教学中就会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强化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

在低年级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尽管实际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很明显,但学生解答起来还是有困难的。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学会收集、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相关信息,把条件和问题用一些直观、形象的认知图式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抽象、概括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

总之,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在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应该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适时进行抽象、概括,为学生的后续思维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3

关键词:化学教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7-0105-03

一、迁移能力概述

(一)迁移能力的界定

本研究将迁移能力定义为:迁移能力是直接影响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至方法、情感和态度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的效率,使该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二)迁移的分类

迁移的类型可以从许多不同的角度来进行划分,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划分角度:

1.从迁移的影响及结果方面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产生积极影响的迁移叫正迁移。例如:学习了氧气的制取及性质的基本原理,就会影响到后面学习氢气的制取及性质。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产生消极影响的迁移叫负迁移。常表现为歪曲了原有的概念,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

2.从迁移产生的情景来看,可将迁移分为横向迁移与纵向迁移。横向迁移是指在内容及难度上相似或相差不大的两种学习之间的迁移。例如:化学中学习的化学反应等知识可以迁移到生物中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等。纵向迁移是指在不同难度、不同概括程度的两种学习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例如:复分解反应与酸碱中和反应就存在着纵向迁移。

3.从迁移产生的方向来看,可将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顺向迁移,即先前学习对后续学习的影响,当学习者面临新的学习情境和新的问题情境时,学习者如果利用已学的知识、技能获得了新知识并解决了新问题。例如:在学习氢气的制取与收集时,之前学过的氧气的制取与收集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等。逆向迁移是指后续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当学习者原有的知识、技能不足以使其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而是通过后续的学习对原有的知识进行补充或修正。例如:金属与酸的反应以及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对酸的性质起到了补充的作用等。

4.从迁移的内容上,可将迁移分为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特殊迁移是指某一领域的学习对另一种学习有直接的特殊的适应性,将获得的经验重新组合并直接应用。例如:学习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后,直接让学生写出之前学过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等。一般迁移是指获得的一般原理、态度等后,内化成自己的经验并运用到具体实例中。例如: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三)迁移能力的特征

迁移能力在化学学习的迁移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以下特征:

1.能动性。学生在迁移活动中能够表现出努力、自觉、积极的特点。例如:学生在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之后,看见一种物质的名称,便会主动尝试写出该物质的化学式。

2.应变性。是指在学生在具体的化学迁移活动过程中,能够针对具体的情况,将原来所学的知识、方法等进行调整,创造性地解决新的问题。

3.稳定性。学生在具体的与化学相关的活动中,能够在较长时间内顺利地运用所学知识及现有能力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学生迁移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的认知结构

研究者认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在化学学习中可表现为以下几个阶段:

1.感知知识。学生对知识的感知是形成认知结构的基础,学生在化学学习过程中,必须借助一定的化学知识,才能形成良好的化学认知结构。例如:在鲁教版化学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节《奇妙的化学》中,演示实验镁条的燃烧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感知化学知识。

2.建立概念。透过现象看本质使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之一,学生学习化学就要透过化学反应现象,认识化学实质。化学概念反映了化学的实质,学生认识化学实质就是在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建立起相应的化学概念。

3.把握原理。原理是教材知识体系的核心,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只有把握住化学原理,才能真正实现主动学习、主动迁移,例如:通过学习物质的组成,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并对以后的学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学生的概括能力

针对化学学科,概括能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学的学习产生影响:

1.性质概括。性质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学习中,不可能把每一种物质的性质都列举出来,学生应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类概括。例如:通过对氧气与铁的反应,酸与镁的反应总结金属的性质等。

2.原理概括。化学学科的各种基本原理、规律等都具有比较高的概括性,学生只有真正理解这些原理的本质,才能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才能实现积极的迁移。例如: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只有真正理解了质量守恒定律内在含义,理解了定律中三个层面的本质才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关系概括。有些学生认为化学学起来很困难,主要原因是因为初中化学中涉及的物质的性质、概念以及反应的现象等都比较分散,学生很难对其内在的联系进行概括,学生只有对其从内在联系上进行概括,才能产生积极地迁移,进而学好化学。例如:通过对氧气与铁、镁的反应,酸与镁、铁的反应总结金属的性质将分散的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

4.方法概括。只有掌握好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中学化学学习中,学生要想建立清晰、有序的认知结构,就要对方法进行概括,进而对思路进行概括。例如:通过粗盐的提纯学习了出去可溶性杂质的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对物质的分离与提纯进行方法及思路上的概括,以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定式干扰

一般情况下,定式干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记忆定式。主要表现为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旧知识对新知识产生干扰,导致在学习新知识时产生困难。例如:在将氧气的性质时,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是从两种不同的角度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因两者同时出现,又都是对化学反应分类,相互之间会产生干扰。

2.理解定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对概念、原理等的理解有所偏差,导致在学生应用该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时,会遇到困难。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原子等概念时,学生认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认为分子的体积比原子大而忽略了构成分子的原子的种类问题。

3.类比定式。类比作为一种常见的思维模式,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以偏概全,缺少理性的思考。例如: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学生通常忽略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认为酸、碱、盐之间一定会发生复分解反应等。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东: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4

关键字 中学生物;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1-0079-02

科学的思维能力是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而科学素质的培养又是全面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初中生物实验关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谈几点看法。

1启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兴趣是思维活性的触发剂,求知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当学生对某个问题发生兴趣时,就会围绕着这个问题积极地思考起来。但是,单纯由“实验”表面的“魅力”所引起的,只是直接的兴趣,如果没有更深层次内涵的吸引,维持不了多久。要想保持学生持久的兴趣,就要善于“创造”种种诱因。比如,从生产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引出实验课题,不断明确实验目的意义,不断提出有趣而又有思考性的问题引起学生思考等等。通过这些手段,及时地把学生的直接兴趣发展为间接兴趣。

思维总是在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的。当一个人产生必须排除困难的需要,或要了解某一问题时,思维就活跃起来。实践证明,有意识地创设发现问题的情境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的好方法。我们要善于利用实验中的[观察与思考]、[讨论]等栏目中的问题,以及在辅导实验的教学中用有启发性的问题巧妙地引导和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

科学思维方法的首要问题是明确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即解决问题的程序。例如,〈观察鼠妇活动〉的实验设计思路。

首先,通过观察发现问题。为什么在花盆下、石块下等处容易找到鼠妇?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其次,提出假设(对发现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测和解释)。①鼠妇的活动可能与光照条件有关。②鼠妇的活动还可能和水分,以及其它外界因素有关等。

第三步,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在这个阶段,实验的目的任务、方法、材料、装置等等都是根据假设来确定的。所以,实验的理论依据主要是假设。1.先检验“光照”对鼠妇活动有无影响。2.为了消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突出自变量,找出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因果联系,必须创造一个除“光照”以外其它条件均相同的、只有明暗两处相通的场所。把一定数量的鼠妇放在其中,观察鼠妇在明暗两处的数量分布情况。

第四步,分析、讨论实验结果,推导结论验证假设的真伪。通过“鼠妇实验”,要帮助学生感受和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问题假设实验结论。

科学的“假设”绝不是无根据的凭空捏造,而是要有科学根据的。这种根据来源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或者来源于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者来源于对客观实际的观察。例如,在研究“消化”的实验里所提出的假设:“细胞膜只能透过小分子物质,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必须先变成小分子物质才能透过细胞膜。”这个假设的理论根据是:①人和动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②生活的细胞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③营养物质是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里的;④人和动物的营养物质来源于食物;⑤食物营养成分中有大分子物质。通过生物实验使学生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经过反复训练,完全可以把这种思考问题的程序内化为学生的思维习惯。

3训练学生的思维操作技能

思维操作技能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几个步骤。在生物实验中要实现对某生命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就要对实验中的感性材料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才能实现。

首先,是对要研究的事物进行分析。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任何一个生命体或一种生命现象都是由部分、层次、要素组成的开放的有序整体。对于这样一个整体如果囫囵吞枣地研究是无法进行的。只有将其分解,才能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深入其内部,发现其本质。在头脑中把整体分解为部分而进行逐个研究的过程就是分析。比如,在研究“影响鼠妇活动的外部条件”时,必须先把“外部条件”分析成光、水、化学物等单个因子,然后逐一考查和鼠妇活动的关系;在研究“光合作用”时,也是将其分解为原料、条件、产物几部分,而这每一部分又是由次一级的成分组成。为了便于研究还须进行更深层次的分解。所有的科学实验都离不开分析。

综合,在头脑中把生命体的各部分,把生命现象的各个方面和属性联合起来,形成对生命体和生命现象整体的认识,这就是综合。

比较,是把生物各部分构造、功能和某些属性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之间的异同点。这就为进一步认识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抽象和概括打下基础。例如,比较各种细胞在形态构造、功能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较各种种子的构造,比较淀粉酶在不同条件下对淀粉的作用情况等,这些都是比较的过程。

抽象和概括,是找出各种生物体或各种生命现象中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找出各部分构造之间,功能与构造之间,生物与环境条件之间的因果关系,而抛开次要的、非本质属性和非因果的偶然联系。并且把抽象出来的本质属性,必然联系加以综合形成概念和判断,达到对生物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比如,在研究了植物的各种花之后,舍去颜色,形状等次要属性而抽取出都有“花蕊”及担负“有性繁殖”功能这两个最本质的特征,形成花的一般概念,这就是对花的抽象和概括。

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等在同一次思维活动中都是共同参与,紧密结合。一般说来,分析、比较、综合是抽象和概括的基础,而抽象和概括是思维的核心。只有通过抽象和概括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形成概念和原理,从而达到对事物理性的认识。

4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

思维的逻辑性主要指能正确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进行思维和表达思维的结果。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获得大量具体的、形象直观的感性材料,对这些材料经过思维,抽象和概括出各种生命现象的本质属性和必然联系,再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表达出来或贮存起来。生物学中的各种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等都是概念、判断、推理的具体体现。这些就构成了生物学的知识体系。

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是生物科学知识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基本概念的教学。但是,应该让学生自己通过“劳动”取得这些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思考形成这些概念,并且能够用科学的语言把它们表达出来。坚持让学生给概念下定义,让学生推导实验的结论,实际上是训练了学生思维的逻辑能力。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5

关键词:低年级美术课堂;几何形概括法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0-0236-01

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美术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时期。广大美术教师积极投身于美术新课改中,使美术课改呈现出乐观的前景,积极的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下面就我的一些感受和经验做以下阐述:

一、几何形概括法的概念

几何形概括法:将复杂的物体通过几何形状以及线条进行分解概括,由复杂到简单的过程,简称为几何形概括法。

二、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几何形概括法运用出现的问题

以几何形概括对象的特征,最初对于这种概括的方法甚为满意,在高年级教学中运用效果非常好,但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不合适,发现学生们的思维受限了,作品呈现出木讷、呆板的形象,而且千遍一律,让作品失去了儿童原有的生动性、创造性。

三、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几何形概括法运用出现的问题原因

小学低年级儿童年龄小、知识少,感、知觉还比较笼统,对美术课中的各种专业术语、个别画种难于理解,也就使得教学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几何形概括法正好是美术领域的专业方法,对于高年级、甚至初中都相对适合运用这种方法来表现,作为一直在中高年级的老师首次在低年级课堂教学,就将其方法带入到了低年级的教学中进行尝试,从而产生了这一问题的出现。

四、关于“低年级美术课堂教学中,几何形状概括法运用出现的问题”的对策

在低年级美术课堂学情的特点中,要从根本上了解低年级年龄段的现状,根据不断的美术教学实践,做好这样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加深对事物特有的特征印象

马蒂斯说过:“创作始于观看,而看的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为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观察特征,让学生自己来仔细观察,进而自主的来分析事物的不同特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清晰的概念,加深对事物特有的特征印象。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

(二)减少技法训练的教学,避免学生围绕套路模式去表现特征

美术教育不是不能教,而是不能过早地往画得象上去教,应该在“游戏”中启发诱导“不教而教”。过早地在儿童美术教育中视技法训练为教学重点,难免不走“应试教育”的套路。例如,在一年级美术课《动物唱歌的模样》中,关于动物的动态中,我设计了一个听音乐即兴表演唱歌舞蹈的环节,表演前,提出观察的要求,让学生尽情的参与进来,边玩边看,寓教于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也看到了动态的变化,动物唱歌的时候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手舞足蹈。为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不仅注重学生眼中的世界,也让学生感受到心里那份快乐的世界。情感融入了,可想而知,画面的空间想象应该是非常愉悦的。

(三)启发鼓励学生在作品中表现个性、情感,培养对特征描绘的创造意识

对于学画的人来说,都懂得这样一句话;“法无定法,法随心定”。这对学生来说也是一样的。画没有好坏之分,只看学生是否尽展其纯真和无拘无束的感受。例如有的学生想让大公鸡疯狂的唱起歌来,不由自主的把公鸡的脖子画的比身子长好几倍,这是多有趣的想象。

幼儿时期,孩子是无拘无束的创造者,是不点自通的“艺术家”。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的孩子渐渐不画了,因为他们害怕画得不象,不敢发挥想象来表达真情实感,何况“年龄大了要画得更像”的要求约束着这些孩子的想象力。若只看重形象,日久天长,就容易让学生心中产生“像就是好”的错误观念,一味模仿,作品中一点情感和创意都没有,从而失去作品应有的灵魂。正如大画家廖冰兄先生说:“很可能把孩子教成只会拾人唾余,墨守成规的画匠,无论学得再多技巧,也只能画出无情的图,而不能画出有情的画”。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6

一、深刻挖掘关键字词

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对原理定义或者规律做出的总结,所以教师要尽量做到字斟句酌,深刻挖掘。

例如,第四单元课题2“元素的定义”: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教师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讲解:第一,在原子中,质子数和核电荷数是恒等的,所以概念中出现了括号部分的内容,在做选择题时,不要单一地认为元素的种类只由核电荷数决定。第二,一类不等同于一种,一类的原子要包括很多种原子,这些原子核电荷数相同但是其他方面(例如: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第三,总称是宏观概念,所以元素只分种类不分个数。

又如,第三单元课题2“分子的概念”,分子和原子是初中生第一次接触微观世界,为了让学生形象地体会原子和分子的形象,教师在讲授时多数都是用模型或者多媒体辅助教学,但是在对分子或者原子概念的教学时,就很犯难。笔者建议如下:首先告知学生水就是一种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水在温度变化的时候,可以有三种状态,即固体冰、液态水和气态的水蒸气,水在三种状态转换的时候,物质本身是不改变的,即发生的是物理变化,那么构成水的水分子也不可能发生改变;反过来,水分子虽然没有改变,但是水的物理性质却发生了改变,所以,分子不能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但是水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变成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这种物质本身也发生了改变,所以水分子也不再存在,那么水所有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都将改变,所以,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继而得出结论,分子变,化学性质就变;分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即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二、拨云见日,去繁存简

对一些含义比较深刻,内容又比较复杂的概念进行剖析、讲解,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第九单元课题2“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教材陈述如下,固体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讲解过程中总结规律如下,让学生反复读定义五遍,让学生分析定义中的固体应该是溶液中的什么成分,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固体在溶液中应该作为溶质,那么溶解度其实就是表示溶质质量的物理量,但是不是说所有的质量都可以叫溶解度,这个是需要条件限制的,让学生从定义中分析,学生很快可以分析出,条件有三:指明温度,溶剂必须是100克,溶液必须是饱和溶液,只有在这几个条件的限制下,溶质的质量才能称为溶解度,如:在20℃,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即在20℃,10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氯化钠36克。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比例为36∶100,如果温度不变,在50克水里,最多能溶解18克氯化钠,进而让学生分析出溶剂的质量不能改变溶解度。

近几年的中考,虽然明确指出不直接考查有关概念的问题,但是如果对化学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很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一些关键问题的判断,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抓住每个概念中本质属性的词、句子以及相关特征,把概念讲清楚,合理延展,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7

(郸城县实验中学 河南 郸城 477150)

迁移是已经学过的东西在新情境中的应用,也就是已有经验对解决新课题的影响。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的学习中,引起了人们普遍的关注。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不断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讨,终于对迁移过程中复杂的认知活动有了较完整而科学的认识,发现迁移过程是由审题、联想、分析类化几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认知成分构成的,即首先必须形成对有关问题的最初映象,让映象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然后统一分析新问题与旧知识的内在联系,将具体问题归入原有知识结构,形成概括化联想,从而解决新问题,构成一次完整的迁移。

这一理论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为通过对已有知识的概括和对生活经验的总结,进而达到独立写作的迁移,不断用原有知识解决新课题的迁移,等等。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下面仅就阅读教学中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谈几点看法。

概括能力的培养是进行迁移的重要前提

迁移,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已有知识结构的概括水平决定了问题的最初映象,也就是说,概括的知识结构为新的问题的嵌入提供了一个框架,所以,对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不同,其迁移程度也不同;概括水平高者,其迁移过程较压缩,迁移速度就快;相反,概括水平低者,其迁移较迂回,迁移速度也就较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抽象概括

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被纷繁复杂的外表所掩盖。文艺是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揭示生活实质的,那么要了解文章的内涵就需要通过对外部形象的分析,找出事物的本质。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一定要运用各种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比如《风景谈》一文,主题是“自然是伟大的,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通过六幅风景表现出来。如何通过阅读抓住其主旨呢?如果仅凭借语言文字逐一讲解分析,最后点明主旨,学生固然也能接受,但其抽象概括的能力未得到锻炼。为培养学生的能力,这样的文章我们可以采取图画教学,即选其中两三处风景制成图画,只是减去原文中人物活动部分,上课时先让学生看画面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然后翻看原文,两相对照,找出自己描绘的风景之所以不如原文有韵味的原因,除语言不够准确精美外,主要是缺少了什么?学生很容易发现自己的描述中缺少了“人类的活动”,因而缺少了那份鲜活的神韵。这时文章的主题已揭去朦胧的面纱,显现在学生面前,学生自然能概括出“自然之所以伟大,风景之所以美好,正是因为有了人类的活动”这一主题。

中学语文课本中很多文章都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好材料:小说,通过对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描写的具体分析,概括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思想变化;杂文,通过表层语言的分析,揭示其深层含义,等等。

再如教材中的文言文,句法词法中有很多规律性的东西我们可从具体实例中概括出来。就拿名词活用做动词这一词类活用现象来说,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出很多例子:“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记王忠肃公翱事》)、“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口技》)、“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察今》)、“客将至,不冠不袜”(《大铁椎传》)、“公将鼓之”(《曹刿论战》)等等。我们仔细研究这些加点的名词所处的位置,会从具体句子的分析中找出它们活用的条件和规律,进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①名词放在“所”字后面,活用为动词,如前二例;②名词放在能愿动词后面,活用为动词,如中间两句;③名词放在副词后面活用为动词,最后两句就是这种情况……

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进行抽象概括,为知识迁移能力的提高做好准备。二、归纳概括

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许多知识是相互联系具有共性的,运用各种方法,把零散的、分散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则对某种事物有了完整、准确的认识,形成规范的知识结构。这种概括能力应当引导学生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首先,以单元为单位进行归纳总结。新编中学语文教材,以文体组织单元,按难易排列顺序,划分系统而科学,每单元所选文章都有一定的共性,结合单元知识进行概括,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有四篇散文《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难老泉》、《我的空中楼阁》,虽然这四篇文章在时间上、地域上跨度很大,在表达方面也各具特色,但它们都紧扣题眼写景状物,《雨中登泰山》围绕一个“雨”字大作文章,《长江三峡》写出了“三峡”各自不同的特点,《难老泉》突出“难老”二字,《我的空中楼阁》抓住“空中”的特色,于是我们归纳出这一单元散文的一个特点: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其他单元依此类推,学生会归纳出议论文“观点与材料相统一”的规律,会明确复杂记叙文“线索联缀全篇”的要求,会概括出说明文“抓住特征说明事物”的特点。

然后,对所学文章定期做整体的归纳概括,从单元括展到一册书再到全部课文,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知识网络。

比如,课本中的散文,纵贯古今、各具情态,分布在各册书之中,把它们集中起来仔细分析比较,则能找出很多共有的特征。仅就文章的结构技巧而言,无论作者如何与众不同、匠心独运,都要归于“形散而神聚”的原理,像《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交织的不宁静的心绪为神,为我们展现了“荷塘上月色”与“月色下荷塘”的朦胧谐和的风韵;《土地》由对土地的热爱、保卫和建设这一思想为纲,纵横驰骋,展开丰富的联想,古今中外,无所不及。这两篇文章其一舒缓恬淡、意境幽远,其一纵横捭阖、气势宏伟,但都是紧紧抓住“辔头”而任“野马”纵横飞奔的。这就概括了散文结构的一个重要特色——形散而神不散。再进一步进行同类归纳:记游的散文,一般以作者行踪为线索组织材料,如《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咏物的散文,一般以咏赞并赋予象征意义的具体事物为线索,如《灯》、《荔枝蜜》;叙事的散文,往往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猎户》、《娘子关前》;写景抒情的散文,常常以某种情感为线索,如《荷塘月色》、《绿》。

通过归纳概括,使知识系统化、类型化、整体化、为迁移的进行做好了准备工作。

三、总结概括

在对课本所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同时,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不容忽视。绚烂多姿、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而现实生活中闪动的哲理的火花又恰恰是我们开启作品内涵的最好的钥匙,所以一定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好习惯。这个能力的提高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是观察。让学生注意日常生活的人和事,一个动作、一个表情、一句话、一首歌,时时加以总结。比如手发抖这个动作很常见,这是人在感情上有波动时的外在表现,但仔细观察,有的是由于高兴激动,有的却是紧张恐惧,还有的是恼怒气愤,情况各不相同,那么在分析别人作品时就可以通过这类动作描写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透视人物的心理。

第二步是体会。观察生活并亲身体会才能丰富自己的经验。例如,风和日丽的时候,自己会感到心情很开朗;风雨交加的日子,自己会感到心情抑郁。春天里的一个绿芽,会使自己的心怦然一跳;秋日里的一片黄叶,竟让自己的情绪怅惘失落。这些景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作品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把丰富的人生体会积累起来,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的作品。

第三步是挖掘。挖掘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刨根问底,这是一种极为值得提倡的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不仅可以带来伟大的发明,同样也能探究出深刻的哲理,给人生以重要的启示。举个例子来说,暑假里到一位住在偏僻农村的同学家去玩,一到那儿,就被他家人和邻里的热情与真诚所感动,你在觉得无拘无束其乐融融的同时开始思索:他们的热诚与质朴是因为你从城里来所以仰慕你吗?也许是较城市这里贫穷而落后所以相互依赖保持着原始的品格吧?这些想法较狭隘;但当你和同学一起离开那里回去上学时,看着一张张亲切平和的笑脸,透过相拥送别的人群,你再深深地思索,你会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庞大的力量,它就是中国人团结向上、互帮互助的民族的精魂。

所以说观察生活、仔细体会、深入挖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理解人生。不断对自己的所见所闻做恰当的总结概括,然后用这些从生活中总结的哲理去品味别人的作品、了解作品的内容,理解作品的内涵。

培养联想力是进行迁移的关键

对所学知识和以往经验进行了高度的浓缩和概括,但在解决新问题时却不能让映象激活旧有的知识结构,产生准确的联想,也同样无法进行迁移。

联想,是由此及彼的思考,这是一种使概念相接近的能力,它是一种极其重要的心理活动过程。刘勰说:“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就是强调联想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联想能力的提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学生自读,准确审题

在阅读教学中,读课文是学生理解与接受作品内容的第一步,所以不论是课上课下、默读朗读,都要求准确地展现作品的内容。准确的阅读,能引导学生审准方向,正确地展开联想。《风景谈》一文中有这样的一句话“人类的高贵精神的辐射,填补了自然界的贫乏,增添了景色,形式的和内容的”为了强调“形式的和内容的”,作者把这一定语后置,阅读时重音一定要放在这里,如果不能准确阅读就无法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也就不能把这个句子顺利地套入“变式句常识”的知识框架中。再如文言文阅读,断句很重要,“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一句,如果把“地方”连在一起读就不能正确翻译全句,也就不能准确联想,当然也就不能把“地方”嵌入到“古今同形异义词”的知识网络中。

所以一定要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久而久之就进入高层次的阅读,即凭语感自动地、直接地了解课文,快速准确地产生联想。

二、教师点拔,寻找契机

教学中有很多问题是学生自己无法解决的所以这时教师的作用就极为重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提示和启发,从新问题中寻找契机,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之迅速准确地产生对旧有知识结构的联想。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习散文《灯》时,教师可做这样的提示:“本文属于哪类散文?”学生如果还不能产生联想就进一步提醒:“是写景的,还是记事的,还是咏物的?”明确了这是咏物的散文后,再进一步引导:“咏物的散文多以什么为线索?”学生立刻会联想到旧有知识中对散文线索的概括——“咏物的散文往往以具有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至于“灯”的象征意义,教师可以刺激学生联想自己的生活感受:“漆黑的夜晚,一只萤火虫在面前飞过;半夜在噩梦中惊醒,母亲打亮了台灯。这样的亮光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学生自己会想到“光明、温暖和希望”,这样“灯”的象征意义就明确了。

三、师生共创,设立情境

为了让学生展开充分的联想,还可以借助音乐、绘画、诗歌等形式,提供与新课题有关的条件,创造适当的情境,使新旧知识自然地联系起来。

学习屈原的《涉江》时,放一段慷慨悲怆的古乐,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同作品、音乐融合起来,“精务八极、心游万仞”,体会当时诗人眷恋祖国又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报国无门、上下求索的矛盾痛苦的思绪。在学习《雄关赋》之前,同学生和着录音带一起高唱《万里长城永不倒》,把学生带到古老的长城,回顾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和奋进的足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在心中充满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之后,再去分析课文,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

再如为了更好地体会诗歌的意境,用图画,像《野渡舟自横》、《独钓寒江雪》等,通过直观的感受,激发学生联想旧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挖掘诗歌深沉的内蕴。在学习戏剧冲突时,可借助数学中的坐标,横、纵坐标轴表示矛盾双方,中间用波线图的起伏表示冲突的缓急,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

分析类化能力的培养是迁移的最终环节

通过联想,激活头脑中有关知识结构,回想起与之有关的旧有的知识经验,之后就是通过分析旧知识与新问题的相似点与相关处来解决问题,这个环节就是分析类化。

一、同化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同化就是已有经验应用到同类事物中去,以揭示新事物的意义、作用,从而把新事物纳入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类迁移中,有了高度概括的知识、经验,再有准确的联想,教师因势利导,新问题会迎刃而解。

例如,学习叶圣陶小说《夜》时,可以把它嵌入到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去分析它的情节线索及主题。两篇小说都有明暗两条线索:《药》明写华家,暗写夏家;《夜》明写老妇人,暗写革命夫妇。《药》通过对明线上华家代表的民众的愚昧和暗线上夏瑜为代表的革命者的英勇的描写,反映小说深刻的主题——揭露封建统治阶级毒害人民、镇压革命的罪行,启示人们:只有启发民众共同革命,才是救治中国的良药;《夜》通过明线上老妇人的逐步坚定和暗线上革命夫妇的无畏,揭示“四。一二”大屠杀的罪行和人民群众已觉醒,将前赴后继进行斗争的主题。

同样的,在分析《夜》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妇人形象时,可以把它套入《母亲》的人物框架中,以分析老妇人这位映川的母亲与高尔基笔下的巴威尔的母亲一样的由胆怯到愤怒再到坚定的心理历程。利用旧有的知识解决新问题进行知识迁移。

二、顺应迁移中的分析类化

顺应是指将已有的经验应用到异类事物中去,对已有的经验进行重新组合,以形成能包含新事物的新的更高一级的认知结构。这类迁移中,旧有知识只能是开启新问题的钥匙,旧知识与新问题之间只有相关之处,分析类化的整个过程其实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这就增大了学习的难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其灵活性,提高应变能力。

如,我们在学习《祝福》时重点讲了“画眼睛”的手法,并概括出通过“画眼睛”的手法可以反映人物的遭遇和心理历程,揭示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尤其是祥林嫂死之前的“只有眼珠间或一轮”的描写,更成了学生记忆中难忘的一页。那么当学习《明湖居听书》这篇小说时,同学看到王小玉“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左右一顾一看”时,自然想到祥林嫂的“一轮”,但这一旧有的知识只能提示学生“画眼睛”可以展示人物不同的心理和性格,而绝不能生搬硬套说王小玉“精神麻木”,恰恰相反,这“一顾一看”反映的是人物明眸善睐,聪明灵慧的特点,学习经过分析,把原有知识结构加以重新组合,形成一个对于“画眼睛”手法反映人物不同性格思想的更高更完整的知识结构。

分子生物学概括篇8

关键词:物质结构知识;模糊观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203-01

一、模糊观念概念的界定

《辞海》对“模糊”有两种解释:1、不清楚;不分明 。2、事物所具有的归属不完全的属性。它表示事物属性量的不确定性,可以借用精密的数学形式来表达事物模糊性的属性。《辞海》对“观念”也有两种解释:1、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2、译自希腊语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留下的概括的形象。在本文中笔者认为,模糊观念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与科学解释不一致的错误的认识结果、不恰当的思维方式以及模糊的价值观等。并且模糊观念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偏离科学的认识”,则相异构想、迷思概念和错误概念也应该归属于模糊观念,因为他们都是产生于学生学习过程且与科学解释不一致的认识。已有的学者们通常更为强调模糊观念是一种结果(即学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模糊认识结果),强调这一认识“结果”具有很大的差异性。但笔者认为,学生不仅会产生模糊的认识结果,且思维方式也会存在偏离科学思维方式的状况,这也应该在模糊观念之列。

二、高中生物质结构知识学习中易产生模糊观念

化学模糊观念是指学生学习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与科学解释不一致的认识,其产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情感因素等密切相关。笔者认为,相较于其他知识类型,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知识的过程中更易产生模糊观念。

首先,物质结构知识中涉及的概念都是定义性概念。所谓的定义性概念是由定义联系起来的一类客体或事件,其中的定义表示的是概念的特征及其功能之间的关系(加涅,1985)。化学定义性概念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原理性定义概念。这类概念是对一类事物内部实质性属性的表述,这类概念所用的概念名称往往是化学学科独有的。例如,“分子间作用力”概念是对物质组成中各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抽象描述,“原子轨道”是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抽象描述。化学定义概念的另一类叫做规则性定义概念,它是人们对物质或物质变化共同具有的规律或规则的反映,如“原子守恒”、“电子守恒”等。定义性概念注重是对众多事物内部某种本质属性的描述,不指向某一具体的物质或对象。如只要构成物质的微粒是阴阳离子,且存在着强烈的相互静电作用就是离子键,并不是只有某一种物质具有这种属性,而是对众多存在这种作用类型的物质结构属性的概括。因此,定义性概念的学习,需要学习者在大量的对象中找出相同的属性或关系,并通过分析、比较、推理、抽象、概括、迁移等多种学习过程,以揭示概念的本质属性。这是一个由表到里,去粗求精的过程,往往要求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敏锐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归纳能力。如果在此过程中概念的本质属性归纳错误,就很容易出现模糊观念。

其次,物质结构知识体系中存在许多相近的概念,这些概念往往描述的对象或揭示的物质属性有相近的地方,而学生往往难以分别这些细微的差异。如离子键和共价键、离子晶体和离子化合物、σ键和π键、晶格能和电离能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将这些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加以混淆,如“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与原子团之间不存在离子键”、“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键”、“离子晶体就是离子化合物”、“σ键就是单键,π键就是双键”等都是学生常见的模糊认识。

第三,物质结构知识揭示的是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微观运动规律,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如大小、形状、结构、位置等)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思维,对头脑中由对客观事物的经验所形成的空间表象进行加工、创造,从而形成新思想、新形象的能力。其中“表象是指当事物不在眼前时,人们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在物质结构知识的学习中,需要学生具有的空间想象能力,不仅包括能够在头脑中正确建构出一些物质的空间构型的能力,还包括能够将化学符号和化学用语在头脑中再造和形象化的能力。我们可以看出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需要同时具备良好的联想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而这些能力将进一步影响到学生对信息的提取、加工和迁移,学生如果缺乏空间想象力或者在联想、观察、想象时出现了偏离,模糊观念也就由此产生。如在学习晶体的堆积方式时,学生如果想象不出晶体的真实空间结构或者将简单立方堆积与体心立方堆积、六方堆积与面心立方堆积混淆,都容易导致模糊观念的产生。

第四,由于物质结构知识比较抽象,相关的学习资料或者教师在讲述时,通常会通过具体的、宏观的事例加以呈现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宏观事实与微观运动之间是类比关系,如果学生将两者等同起来,也容易产生模糊观念。如在学习电子的绕核高速运动时,老师以行星绕太阳旋转为例来说明,但是学生在物理课上学过行星是按照固定轨道绕太阳运转的,因此就产生了电子绕核的高速运动是有固定轨道的认识。再如在学习电子云时,老师以蜜蜂绕花的飞行来形象说明电子云,但忽略了蜜蜂是真实具体的,而电子云也并不表示电子的实际运动轨迹,而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单位体积内出现机会多少的形象化表示法,是电子行为的统计结果。

参考文献:

[1] 夏征农主编.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版.

[2] 周海花.初中生化学模糊观念的探查和成因分析[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3] 刘益民,张旭东,程甫.心理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版.

上一篇:流体力学基本理论范文 下一篇:仓储管理案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