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改造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8 17:50:45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1

关键词:老城区;内涝;设计方案

1 设计过程

1.1基础资料

由于老城区建筑密度高,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较大,在设计中基础资料收集显得尤为重要,除常规的地形图、地质资料需要调查外,地下管线探测、地下构筑物等均需要调查。

1)地下管线调查要求

为了使排水系统改造工程顺利实施,首先要调查地下管线情况。鉴于老城区的地下管线种类繁多、且建设年代跨度大,同时考虑到以前相关部门对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管理较为薄弱,为了掌握较为详尽、准确的地下管线资料,在本工程设计前委托专业探测公司对老城区道路下的管线进行了探测,掌握了较为详实的地下管线资料,为后续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提供必要的基础资料。

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要求:《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J61-2003)中“隐蔽管线点的探查” 精度Ⅰ级、“探测管线点解析坐标中误差”精度Ⅰ级。

2)地下构筑物调查

地下构筑物包括人防工程、地下空间利用、临路建筑的基础形式、施工方式等,调查方式通过调阅城建档案馆、相关建筑物的产权单位所存资料、探访建设参与人等途径进行。调查内容为地下构筑物的位置、标高、结构形式、临路建筑的基础形式、基础深度、施工方式等。以上资料的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管线布置方案和施工方案。

1.2排水体制

合肥市老城区为截流式合流制,是否改为分流制是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果将现状截流式合流制改为完全分流制,不仅需要在市政道路下分别建设雨污水管,而且需要把街区内的雨污进行分流改造。黄境维认为“单纯将排水系统改造为完全分流制并不是适合中国老城区现状的最优排水方案。” [1]。由于老城区内道路路幅均较窄、街区内建筑密度大,如进行分流改造对城区的影响巨大,实施难度大;同时考虑到建筑内部雨污分流不彻底,很难彻底实现雨污分流,改造方案依旧采用截流式合流制。

1.3排水系统确定

合肥市老城区地面高程为12.4m~29.5m之间,绝大部分地区低于南淝河100年一遇设计洪水位,汛期需通过泵站排泄雨水。改造前合肥市老城区为杏花、六安路、逍遥津、包河4个排水系统,其中六安路和杏花排水系统毗邻,南北向主干管仅距420m,并且在最后入各系统雨水泵站前端通过阜南路东西向管道连通,鉴于原六安路雨水泵站条件简陋且无改扩建空间,2个系统在末端本来就是连通的,设计中将六安路系统并入杏花系统。按新标准扩建管道及杏花、逍遥津、包河3座泵站。

1.4设计标准

依据当时的排水规划、室外排水设计规范等,合理确定排水设计标准。

雨水设计中重现期的选取和径流系数的确定尤为重要,结合当时的排水规划及合肥市的实际情况,雨水设计重现期采用1.5年;径流系数的需要根据设计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为了准确推求老城区的径流系数,在设计过程中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街区进行径流系数的抽样计算,经计算综合径流系数为0.74,设计中取0.75;老城区的两个公园在计算中作为绿地处理,径流系数取0.20。

污水量计算:污水量的确定主要需根据实际用水量和地下水的渗入量来确定。由于老城区原有污水均是通过泵站提升后进入周边的污水管网,调查了设计前几年的污水泵站运行资料,综合分析老城区的实际污水量约3.8万m3/d,从合肥市供水集团调查合肥老城区近年的用水量,并结合总体规划中老城区规划成果,同时为日后初期雨水截流留有余地,综合分析后确定老城区污水总量按照4.5万m3/d进行设计,通过对污水管网的转输能力的分析及老城区的实际情况,综合确定污水截流倍数取2。李瑞成[2]根据研究建议我国各地区的截流倍数根据实际情况取1-3。

1.5设计方案

经分析本设计中采用原有排水管保留并按新标准建排水管,在适当的位置将新老排水管沟通的方案。这样可以得到四方面的益处:一是避免了管道拆除的费用;二是原有雨水口及连接管不需要改造;三是管道施工期间不需要导流;四是原有雨水管道的容积能够起到一定调蓄作用,实际上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建设标准。

从地下管线探测结果可以得知老城区地下管线星罗密布、埋深普遍较浅,新建排水管开挖实施难度极大,且开挖施工对交通影响大,故采用顶管法施工新建排水管。新建排水管道在老管道下面,老管道起到调蓄左右,提高了老城区的排水标准。

由于新建管道埋深大,原有泵站不能继续使用,在各系统末端按新标准新建雨水和截污泵站。根据老城区周边的外河――南淝河的洪水位分析,在非汛期雨水泵站具有自排条件,在设计中雨水泵站均设置了自排口;除了包河泵站在进水管上有污水截流设施、可以重力自流进行节流外,其他两个系统的末端需要建污水泵站进行截流,污水经泵站提升后进入相应的污水系统。

鉴于老城区街道相对狭窄、交通和人流量大,同期大面积实施排水管网改造难度大,整个老城区的排水管网建设方案采用一次设计,分期实施。一期实施范围主要为排水主干管、经常发生积涝、管网安全存在隐患排水管,优先进行提标改造。其他排水管随城市道路改造分批完成。

污染溢流控制及雨水调峰的考虑。鉴于老城区三个新建的排水系统末端均有集中绿地,设计中考虑在每个排水系统管网的末端预留了初期雨水调蓄池(汛期可兼做雨水调峰)的建设条件。根据日后的需求可建设调蓄池。

2施工方法及过程

鉴于合肥老城区建设年代久远,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地面标高不断变化(大部分为抬升),通过地质勘察和地下构筑物的调查只能部分的了解地下情况,经综合考虑设计采用带工具头的人工顶管法施工,并在管道施工完毕后向管道周围注浆加固土体的方案。

人工顶管便于处理顶管过程中遇到的异物;工具头可以适当嵌入土体,实现在管道内挖土,避免超挖增加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完毕向管道周围注浆加固土体,可以减小管道施工对周边土体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遇障碍物和流砂两大类,处理方法如下:

1)遇到障碍物。在施工过程中遇到木桩、石块、高层建筑基坑支护时所打的锚杆等,遇到类似障碍物时,对障碍物进行破拆,从管道内取出障碍物。此时应对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严格控制,增加观测次数,及时纠偏防止因障碍物的取出影响管道平面位置和高程。

2)遇流砂。在阜南路与蒙城路交口至交口西侧约100米的范围管线埋设位于流沙层内,在设计中采用压密注浆加固土体,压密注浆达到强度后进行顶管施工。

3.结论

由于前期资料调查较为详细,方案确定合理,工程实施较为顺利。从工程实施后近几年的运行情况来看,所确定的施工方法及节点的处理效果较成功。

主干管及主要积水点的改造于2010年完工。2011年至今,经过近几年的运行,经历了几次暴雨级、大暴雨级的降雨,老城区均为出现明显内涝;污水溢流现象显著减少,改造效果良好。

[参 考 文 献]

[1] 黄境维. 对老城区排水管网改造问题的探讨[J].广东化工,2010,37(8):41、47.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城市排水管道、旧设施改造、施工

引言

排水管道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政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如资金短缺、重视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轻视管网建设、重视新管网建设轻视老管网改造等问题。

近年来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管网设施改造,加大了改造力度,积极推进排水设施建设。由于地下管网设施掩埋于地下,具有隐蔽性,所以改造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

排水管网现状

排水管网改造牵涉的管线比较多,后期需现场处理的问题很多都与现状管线有关。管网改造首先需要了解现状管网,了解越透彻,制订改造方案就越有把握。由于大多数管线都埋在地下,现场只能看到井盖及标志,走向、管径等都不明确。因此,对现状管网的调查是管网改造的一个重点。

1.1收集现有资料

管线资料收集的主要途径是相关管线管理部门提供管线竣工图,充分利用已有图纸了解改造区域排水管网的体系、管径、走向及坡度。

1.2地下管线探查

对于现状资料无法通过收集或调查得到的区域,应请勘探部门进行管线探查。在实际工作中采用以下3种方法相结合进行。

1)明显管线实地调查。对有出路点和管线井的明显管线点,可开井实地调查,弄清管线的来龙去脉,查明地下管线的各种建、构筑物和附属设施,查明各种地下管线的权属单位、性质、材质、规格、数量、埋设形式等。

2)隐蔽管线物探查。通常采用物探方法进行探查,使用专用管线仪或其他物探仪器。选择物探仪的原则:仪器频率要宽,仪器性能稳定,分辨率高。可供选择的方法有电磁法、直流电法、磁法、地震波法和红外辐射法等。在地下管线探测中应用最广泛的是电磁法。

3)开挖调查。对难以确定的管线,应直接开挖调查。

2.排水系统改造原则与方式

2.1改造原则

改造措施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综合考虑水质、水量、水文、气象条件、资金条件、现场施工条件等因素,结合城市排水规划,在确保水体尽可能减少污染的同时,充分利用原有管渠,实现保护环境和节约投资的双重目标。

2.2旧合流制排水系统改造方式

目前需要改造的排水系统,大多为合流制排水系统。合流制排水系统,造成城市水体污染,对居民的生活环境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现阶段,我国改造方式主要有4种。

1)旧合流制改为分流制。这是一种彻底的改造方法。由于实施雨、污分流,污水全部引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所以可从根本上杜绝污水直接排放对水体的污染。同时,雨水不进入污水处理厂,水处理水质水量可维持较小的变化范围,保证出水水质的相对稳定,容易做到达标外排。但一些老城区建成年代较长,地下管线基本成型,地面建筑拥挤,路面狭窄,若将合流制改为分流制,存在投资大、施工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很难在短期内做到。

2)保留部分合流管,实行截流式合流制。即保留老城区部分合流管,沿城区周围水体敷设截流干管,对合流污水实施截流,并根据城市发展状况,逐步完善管网,改为分流制。这种过渡方式,投资相对较小,易于施工、见效快,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3)对溢流混合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即将排水管网溢流的混合污水先进行适当处理,包括细筛滤、沉淀,也可增设蓄水池或地下人工水库,待暴雨过后再将它抽送入截流干管进污水厂处理后排放。

4)对土壤有足够渗透性且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可采用提高地表渗透能力的措施来减少暴雨径流,从而降低溢流的混合污水量。

3.排水管道改造要点

3.1结合实际论证旧路下通常都建有一些排水管渠,如果能继续利用这些排水管渠为新拓宽的道路服务,既节约投资又降低了施工难度。

3.2管径管材的选择

长期以来,市政排水管材大多采用混凝土管、钢筋混凝土管等,长时间使用后,90%以上的管道存在渗漏问题。为满足城市改造工程工期紧迫的要求,设计中应尽量选择材料、新工艺的管材。

目前新型塑料管材大致有HDPE双壁波纹管、玻纤增强聚丙烯模压排水管(FRPP)、PVC-U双壁波纹管、PVC-U加筋管等几种。2004年4月,建设部的《推广应用和限制禁止使用技术公告》中,规定推广采用塑料排水管,禁止使用500mm的平口、企口混凝土排水管。技术经济比较结果表明,塑料管材应用于室外排水工程,在很多方面优于钢筋混凝土管材。

管径的选择应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远景规划,适当放大管径,尽量减少300mm及以下管径的管段。

3.3排水构筑物改造

由于受用地规划、路幅宽度等影响,所以排水管道及其检查井等构筑物经常被布置在车行道下。检查井及其周边是道路的薄弱部位,在车辆荷载的冲击下极易出现下沉、破损等病害,给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检查井等构筑物在改造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确定改造后管线横断面,尽量避开车轮迹线位置。

2)砖砌筑检查井容易出现缝隙间砂浆不密实,造成检查井出现下沉、位移、渗漏等质量问题。钢筋混凝土砌块砌筑检查井具有整体稳固性好、强度高、闭水性理想、符合环保、工艺先进等优点。

3)传统的井盖采用铸铁制造,因有回收利用价值,被盗现象非常严重;钢纤维混凝土井盖虽然能防盗,但抗冲击强度不理想,容易碰掉角或产生裂纹;复合材料井盖具有承载能力高、抗震性能好、耐腐蚀、使用寿命长、性价比高等诸多优点,是目前市政道路检查井盖的理想产品。

4、工艺方案与施工注意事项

4.1改造工艺方案

管网改造应根据管网的调查结果,筛选出急需改造的管网部分。通过设计院或咨询机构订施工方案,通常改造工艺方案有以下3种。

1)开挖,即将原先管道更换成新管道。这套方案制订比较容易,但实施的压力会很大,道路交通将会被短时隔断。

2)废弃原管道,另铺新管道。这套方案的确定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另行开挖铺设新管道。但为保证道路基础,须对不能开挖取出的废除管道进行注浆填实。

3)非开挖加固修复,是管线改造发展的趋势。主要分破管修复和内衬修复2种。破管修复即通过钻杆将原管道破除的同时拉进一新管道,此法需要对管道周围其他管线进行探测,以免影响其他地下管线。内衬修复是在原管道内壁衬上一新管道,管道的管径比原管径要小。此法优点是施工对道路交通及其他地下管线影响小,缺点是管道出现大的错位、变形时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这些工艺方案具体实施时,还会伴随着很多其他的细节,如施工期间的调水方案,施工期间的道路封堵方案等,最终方案的制订通常都是由这些细节来决定的,能全面兼顾到这些细节的方案就是最合适的方案。

4.2施工注意事项

1)考虑排水不间断措施。新增雨水管道可选择在晴天施工;新增污水管道,如需要利用原有的部分管道,可通过潜污泵将上一个检查井内的污水送至下一个检查井。

2)重视地基处理及管道基础的设计,要求对地质资料进行认真分析,并进行现场勘测。

3)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程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确保邻近建筑物及人身的安全。特别是当管道距建(构)筑物较近或敷设在交通繁忙的道路下,或埋深较大及地下水水位较高时,要求在施工中采取地下水排除、沟槽支撑、禁止大型车辆通行等安全措施。

4)管道穿越铁路、公路以及其他管线设施时,在改造中对具体穿越位置、施工方法及采取的措施等应与相关管理部门协商。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排水管道所承载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改造旧设施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将成为我们紧要的问题。我们应挖掘适合我国排水设施情况的施工工艺及方法,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施工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原则。

参考文献

张志贤.管道施工技术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

李志鹏,关颂伟,李云青等.给水排水工程―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2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排水管网改造工程 步骤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 S2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主要针对城区内无排水管道或者现有排水管道无法满足汇水范围内的排水流量要求的路段,通过重新敷设新的排水管(沟),改善这些路段的排水现状,在实现雨污分流的同时,加大雨水排水能力,避免汛期城区淹水内涝现象的发生。

一、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步骤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主要遵循项目调查-方案筛选-施工图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工程施工-竣工验收等几个步骤,下面对以上实施步骤进行简要介绍。

项目调查-设计人员对现场进行踏勘,并向周边居民、管道养护工人等熟悉情况的人员了解该路段的排水现状、排水体制、淹水原因、上下游排水管状况等,收集各市政工程管理所拟定的排水改造方案。

方案筛选-通过现场调查后形成的项目方案汇总到设计院,需要设计人员通过进一步的计算确定该段排水管道的汇水面积、雨污水流量等设计要素:根据该管道的实际情况,对合流制排水管需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对其实施雨、污分流改造措施,污水管的设计及计算需根据该区域的污水规划进行,本文不予累述;对分流后的雨水管及现状雨水管道,需根据其汇水面积、当前的路面情况,结合当地暴雨强度公式,选取合理的设计重现期,计算其雨水设计流量,从而确定该雨水管的管径、坡度等设计参数。

根据工程方案设计做出投资估算,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筛选确定当年实施的各分项工程。

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一旦确定了当年全市范围内的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具体分项,即可进行工程设计、招标等前期工作。通常状况下,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施工图设计文件主要包括:施工说明、排水管道平面图、排水管道纵断面图、管道工程结构施工图、概预算书等。

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由业主组织各个分项工程的招标工作,并确定相应的施工、监理单位。

施工- 以上工作完成后,工程进入施工阶段。工程施工过程中,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司其职,与施工单位共同完成施工管理、协调及工程施工等具体工作。

竣工验收-施工完成后,施工单位需恢复路面、清理施工现场,整理各种施工现场的资料文件,绘制竣工图,编制工程决算书,交监理及业主单位,并且通过业主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

二、工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由于其实施路段多为城市的小街小巷,交通拥堵、道路狭窄、工程实施难度大,同时工期要求时间紧,因此,在实际工程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笔者认为需要注意如下几个方面:

1. 排水管网的改造需结合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实施。对于雨污合流制排水管,改造时在原有排水管位上敷设雨水管,原有污水支管就近接入城市道路下敷设的污水次干管、干管中,从而实现雨污分流。

2. 改造段管道的管位,宜在原有排水管位上,标高也与原有管道标高尽量保持一致。一般情况下,进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地段,皆存在现状排水管道,只是因为年久失修、管道老化等原因才导致原有管道报废或者管径偏小无法满足该路段的排水流量要求。同时,由于改造路段多为老路,地下管线错综复杂,随意确定管位可能导致排水管和多种其它管线发生交叉,难以施工。在原有管位上废除原有排水管,重新敷设管道,可避免与其他管线的交叉冲突,同时,原有排水管两侧接入的排水支管可以顺利接入新埋管道。因此,改造管道管位宜位于原有管位,检查井位置的设置也应尽量与原有排水管道的检查井位相同,以便雨水支管的顺利接入。

3. 合理选择管材、接口形式、管道基础形式等,尽量缩短施工工期。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实施的路段道路狭窄,施工对于本来拥堵的交通无异于雪上加霜,同时,为了保障防洪排涝,工程必须在汛期到来之前完成。因此,需要尽量缩短工期,减少对交通的影响,做到速战速决。现今排水管道采用的管材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管、HDPE双壁波纹管、PE实壁管、玻璃钢夹砂管等,其中,HDPE双壁波纹管因为无需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连接方便快捷等优点已经在实际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综合造价和钢筋混凝土管相差不大,可作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首选管材。如管道管径较大,工期能够满足要求,则考虑采用钢筋混凝土管,用管枕代替钢筋混凝土基础,也能加快施工进度,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另外,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型塑料检查井、混凝土模块检查井,都有综合造价不高、密封性好、施工快速等优点,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予以选用,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 施工之前应加强同交管、规划部门以及施工路段社区、居委会等单位的联系与协调工作。管道施工会对交通造成影响,同时,施工开挖沟槽等会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出行,因此,与上述部门的协调,争取合理的施工时间和当地居民的理解支持是十分重要的。

5. 注意现状地下管线的探查和保护工作。施工单位在施工前,须事先获得并熟悉开挖路段的现状管线图。对于平行或者交叉于排水管道的现状管线种类、管径、埋深等都应该了如指掌。由于勘察单位不可能百分之百完全无误的反映地下管线的情况,因此,在开挖过程中应特别小心,如果采用机械开挖,建议先人工开挖探槽,待摸清地下管线情况后再进行机械施工。

6. 管道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一定要放在首位。这里提到的安全问题,不仅包括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还包括周边居民的安全、地下地上建、构筑物以及各种设施管线的安全。施工现场有必要采取安全措施,主要包括:1)沟槽放坡坡度需根据土质情况确定;2)施工人员一旦进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3)施工现场沟槽需采取围挡措施,夜间悬挂警示灯;4)雨季施工应做好围堰等防洪措施等;5)合流制排水管的污水支管接入,在接入现状污水干管检查井的时候,应特别注意下井工人的防毒保护工作,施工前应检测井室内的H2S等有毒气体浓度,在确认安全并采取必要的防毒措施后方可下井施工。

三、结语

总之,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解决了实际问题,是一项民心工程,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在结合雨污分流改造的前提下,合理的确定排水管位、管材、管道基础形式,在施工过程中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沟通,时刻把安全问题放到首位,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之下,定能将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做到最好,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参考文献:

① 《论新型排水管材应用研究》莫开玉,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市政工程;改造;排水

1.改造工程概况

本次改造工程的实施将对沿线交通的影响较大,除路面工程施工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外,交通组织方案尤为重要。根据本项目路段目前交通的实际情况,初步考虑交通组织方案如下:在进行板块修补或挖除时采用半幅施工,另外半幅路双向通行,并设置施工标志牌将重车、超宽车流引导至相邻支路进行分流;路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期间,采用全封闭施工。设计前期加强和业主进行技术交流,确定合理可行的设计目标,同时加强设计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各专业分别优化设计方案,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取得最佳经济效益。

2.工程改造设计

设计线路临时通车方案为对向两车道通行,设计车速为40km/h。临时交通工程设施的设置位置需要根据施工情况不断移动位置的,采用移动式设施,其基础为移动式结构。临时交通工程设施不得侵占道路通行的净空界限。

3.临时交通工程设计

3.1设计内容

临时安全设施,包括临时隔离设施、警示标志等。(1)其他临时交通工程设施,包括临时照明设施、临时通行信号灯、临时警告标志灯等。(2)永久交通工程设施的保护。临时交通工程设施在施工进行的不同阶段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设置,部分设施随着施工的进程需要进行移位或更改。

3.2临时交通工程设计过程

临时交通工程的设计应采用动态、分阶段的设计方法,以使得与施工实际情况更好的结合。根据施工流程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路面改造工程开工初期:主要工作为进行广泛的社会宣传,使公众理解配合,选择合理的交通分流路线与方案,为分流做准备,对全线永久交通工程、安全设施普查,为施工期间的保护工作做好准备。

路面改造施工期间:严格控制交通分流,根据施工需要进行半幅封闭,增设路面对向通行隔离设施及临时交通、警告标志,并随施工进度加以调整。

路面施工后期:通过社会宣传,公布施工进度和交通管制政策,结合路面施工进度,完善永久交通工程设施,尽早恢复交通。

4.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

由于本项目路段为老路改造,标线需根据最新的设计规范全部重新设计,对没有因施工破坏的原有标志不做改动,对因施工破坏的标志进行修复,同时根据交叉口的渠化增设车道指示标志。

根据标线的布设原则,本段全线布设的标线类型有车行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导向箭头线、人行横道线、震荡标线等。

(1)双簧线:分割上下行车道的两条黄色实线,单线宽度为15cm,两线间距20cm。

(2)车道边缘线:设在上下行车道两侧路缘带的内侧,为宽15cm的白色实线。

(3)车道分界线:设在行车道之间,为白色虚线,线宽15cm,实线长200cm,间隔为400cm。

(4)导向箭头线:诱导车辆行驶,根据车速选用6m型。

(5)人行横道线:设在平交路口处,为白色实线,线宽40cm,线距为100cm。

(6)震荡标线:设在平交前适当位置,为白色或黄色标线,20cm宽间距20cm为一排,3~5排为一组,一般设置3组。

本次设计标线采用耐久、反光性能好的热熔型2号涂料。这种标线漆的特点是与路面粘结力强,干燥迅速,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持久力,抗滑性,反光效果好,并具有良好的可视性。

5.平面交叉改造

本项目所有主要交叉口范围内路面均为沥青混凝土路面。由于改造段落较短,故考虑到纵断面线性指标影响,结合老路的实际需求统一改造方案如下:对老路存在病害的段落先进行修补,然后统一老毛后加铺12cm沥青面层,针对主线范围外的沥青部分,适当铣刨老路后,加铺4~12cm沥青面层进行标高顺接处理。

6.桥梁改造

公路拓宽,拓宽后全宽23m,小运河桥需相应进行单侧拓宽。设计右侧拓宽6m,拓宽桥梁采用与老桥相同的上下部结构形式,上部采用1~5m现浇钢筋混凝土拱,下部为重力式桥台。

7.管线工程

7.1排水设计

7.1.1设计原则

根据现场调查情况,排水设施的设计要因地制宜、全面规划、合理布局,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的原则进行设计;结合市政化道路建设,合理优化、修复侧立式雨水箅 和雨水井的设置。

7.1.2路面排水

路面水从路拱向两侧自然分散排除,通过侧立式雨水箅 进入排水检查井并就近排放至附近河流或沟渠。由于本项目老路加铺厚度为12cm,而老路侧石高出路面距离为15cm。针对该路准备利用人行道进行停车的设想,东侧人行道侧石和道板砖不进行改造,仅对集水井进行收水口(侧立式雨水箅 )进行升级改造,从景观效果方面考虑,西侧新建人行道侧石高出人行道路面距离与东侧相同,并在非机动车道上新建平箅式雨水口。

7.1.3改造方案

方案一:道路东侧利用现有立箅式雨水口,挖除侧立式雨水箅,将其改造为平箅式雨水口,并在非机动车道与雨水口相接部分,设置一定的坡度,保证路面水通过雨水口将雨水排到检查井中。另外从道路景观方面考虑,除与非机动车道相邻的边做成开口式,其他三边铺设侧石,尺寸和材质均与现有侧石相同,改造后效果可参考已改造完成的道路上的平箅式雨水口。道路西侧为在非机动车道上设计平箅式雨水口。

方案二:侧石不抬高,将原来的平石砌成向外的坡度,或重新浇筑一平石,设置向雨水口倾斜的坡度,保证路面水可通过雨水口排入集水井内。

窖井改造方案:本项目改造道路主行车道水泥混凝土范围内存在较多的窨井,为道路改造完成后检查井能够满足规范要求,应对其进行部分改造,方案如下:将老混凝土井圈进行凿除后,重新浇筑新的C30混凝土井圈进行抬高处理,抬高厚度可根据纵断面进行适当调整。

7.2给水管道设计

由于老路西侧人行道下有现状给水管,埋深1m左右,道路拓宽之后,给水管将位于机动车道下,根据给水管埋深及其位置,提出以下两个方案:

方案一:给水管道就地保护

采用C20混凝土对管道进行包封处理,该方案的优点为工程量小,造价低,缺点为采用混凝土包封,造成路基材质不均匀,可能会使路面不均匀沉降产生裂缝;后期给水管道维护麻烦,一旦产生管道破裂等事故,必须破坏行车道路面进行维修,影响交通。

方案二:给水管道迁移

由老路现状调查可知,老路东侧绿化带内只有一条通信管道,且里老路边缘17.5m,因此可将给水管迁移至新建道路西侧人行道下,该方案优点为:不会对行车道产生影响,后期维护方便,发生事故时,只需对人行道进行开挖,不会对交通产生影响;缺点为:工程量大,迁移费用较高。

8.环境保护

本段道路设计施工时尽量与沿线建筑物、环境、景观及规划相协调,最大程度的利用老路水泥混凝土板块,以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根据城市特色和景观特点,使道路与地物和景观相协调一致。尽量减少对自然景观的破坏,保护文化资源,加强城市道路绿化、美化设计和植被保护,减少水土流失,与城市道路的景观融为一体,最终达到“绿色通道”效果。尽量维持既有水利设施,理顺因工程建设而改变的排水系统,确保水系畅通。

9.结语

综合上所述,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的是否理想,对道路功能的发挥和使用寿命的长短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市政道路的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加强质量控制,做好监督与检测工作,鉴于作者水平有限,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要不断地学习与总结,为工程的发展与进步尽自己的一份力。 [科]

【参考文献】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5

根新、高士德以及仔城的治水,於港治水的方案,,民署的就是分部份,民署在港一增截流雨水的下水道和雨水泵房,大雨路面的雨水截流到下水道,再通泵房收集的雨水排入海,同堵塞一些原有的排洪渠入海口,而工部提高港一的堤岸,防止海水倒灌。分工合作,分步施,希望能快解港每逢大雨必然水浸的。

於港的治水,早在2010年,民署的工作告就明表示,要在港一建收集雨水的下水道和雨水泵房,同建造防止海水倒灌的施。此,行政法司自2011年起三年的施政方都提及港如何治水,相工程於去年工,明年完工。但是,有的工程至今仍然是上兵,“只梯,不人落”。

根媒的道,在去年七月份“森特”澳之後,民署官就公表示,有港治水的方案早已交了工部,正等待工部的定,相信工程完工之後,可以解一般的海水倒灌。去年11月,本年度施政方期,追港治水方案何施,工部的回答,流露出不同的度,似乎要港治水和城市、河道治理一起考。去年5月,媒道工部的港治水思,“港水浸地低、海水倒灌、排污系等多方面因素有,不能只著眼於水患及工程角度理。研究,希望提出短中期的理方案……”起,似乎有,也好似有,但是,上月30日,澳家工部官,有官只是民署的搬出一次,同是建造雨水截流下水道,建造雨水泵房,收集雨水排出海,另外,就是在港岸的地方建造十公分高的堤岸,防止海水倒灌。由工部官的解可以明知道,治理港水患的方案,其就是民署的方案,但是,居民不明白何工部不同意民署招施工,既然同民署的方案,何又要向所的社或某些委做一大堆的“”?

有港居民,根去的,民署通在筷子基北、林茂塘海大路、仔排角等地改造雨水截流渠,增泵房,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新、高士德以及仔城的水浸,有港治水的方案,在完成之後,相信有效改善港的水浸情。工部一拖再拖,欠缺更好的方案,利用民署的方案四“”,目的是甚?道社又或者是某些委的人,治水的能力,比民署以及工部更?如果是,大可以社或委去施工治水,又何必要民署以及工部?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沟道整治,方案优选

中图分类号:TU992文献标识码: A

1 规划概况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经济等方面因素,尽管一致致力于盐碱地的改造,但宁夏银北地区至今仍有百万亩盐碱地得不得根本整治,究其原因,还是排水的问题得不得根本解决。因此,完善排水沟系,高标准整治排水沟道,有效调控地下水,对于根本上解决银北盐碱地问题十分必要。五三支沟做为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工程的实施迫在眉睫。

五三支沟起自石嘴山市平罗县头闸镇邵家桥村,经头闸、灵沙和宝丰三乡镇,向北经惠农区庙台乡在乐土岭子以下入五排。全长28.7km。控制排水面积113 km2。

项目区处于银川平原的北部,位于黄河Ⅱ级阶地上。场地地层以第四系全新统为主。

2 设计方案

2.1 工程布置

本次工程在已有工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五三支沟工程体系,沿线改造补充建筑物,对沟道进行清淤、治理沟道塌坡段,疏浚沟道、清理河障,进一步提高沟道防洪、排水能力,保障区域排洪、排涝需要。

本次设计考虑对沟道流沙段、穿村庄及主要交通段进行砌护治理。

2.2 护坡材料方案

按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原则,根据以往工程经验,主要有格栅护坡、格宾护坡、干砌石护坡、柳桩麦草护坡等4种护坡材料方案。各设计成果如下:

(1)格栅护坡方案

边坡采用格栅网箱砌护,网箱规格为长Lm×宽1.0m×高0.3m。边坡格栅网箱下铺设200g/m²土工布。坡脚采用土工格栅石笼为基础,石笼规格为长4.0m×宽0.8m×高1.0m。

本工程土工格栅拟采用双向格栅,原材料为聚丙烯(PP),网孔形状为40x40mm,其拉伸强度为30KN/m;填充料选用卵砾石,填充石料为粒径120~250mm的卵砾石,填充率要求为0.77左右。

优点:耐久性好,具有耐酸、耐碱、耐腐蚀性能,能满足一定的抗拉、抗老化的使用要求;具有整体性又具有柔性,适应坡面变形的能力强;透水性好,抗冻胀性能强;网箱表面粗糙,有利于泥沙沉积及植物生长,生态效果好;对石材的要求较宽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缺点:耐火等级低,属燃烧体材料;长期易老化;工程造价较高。土工格栅结构体应用部位主要在水面以下或地面以下等不外露部位。

(2)格宾护坡方案

边坡采用格宾网垫砌护,网垫规格为长Lm×宽2.0m×高0.3m。边坡格宾网垫下铺设200g/m²土工布。坡脚采用格宾网箱为基础,网箱规格为长2.0m×宽0.8m×高1.0m。

格宾网格采用抗腐蚀、耐磨损、高强度的(10%铝锌混合稀土合金)低碳钢丝经机械编织而成的六边形双绞合金属网面。采用80x100mm网孔,最小镀层重量不小于490(g/m2 )。其填充石料为粒径120~200mm的卵砾石,空隙密实度大于85%。

优点:耐久性好,所采用的钢丝网面采用特殊的防腐处理形式,能够满足不同工况下的耐久性要求;柔韧性及整体性好,以低碳钢丝作为结构的主要材料,具有很强的柔韧性,能够适应一定程度的不均匀沉降,同时能够自行调整愈合变形,以阻止变性的继续发展;良好的透水性,抗冻胀性能好;良好的亲水性,容易形成水与绿结合的滨水环境,具有理想的生态效果;对石材的要求较宽松,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施工方便,工艺简单。

缺点:投资高。

(3)干砌石护坡方案

边坡采用干砌石砌护,砌石厚度为0.3m,边坡砌石下铺设200g/m²土工布。坡脚采用干砌石为基础,宽1.0m,高1.0m。

石块选用材质坚实新鲜、色泽均匀、无风化剥落层或裂纹、表面无水垢水锈等杂质、其饱和抗压强度不低于40MP,软化系数应大于0.75,粒径尺寸应保证最小面边长大于25cm。

优点:采用材料均为传统材料,可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成熟;抗冲刷能力较强;透水性好,抗冻胀性能较好;投资适中;维修方便。

缺点:干砌石护坡要求上下两层相互咬结,形成整体性,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整体性较差,对护坡土壤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差;容易坍塌,管理维护费用高;工程外形美观性差。

(4)柳庄麦草护坡方案

护坡自坡脚沿坡面布设4排柳桩,柳桩直径10cm左右,长1.5m;桩行间距为0.9m,桩间距0.3m,呈三角形布置;桩间坡面采用麦草与壤土分层压实,每20cm压一层草把子,坡底压一层原状草捆,草把子要求内细外粗。

优点:草把、柳桩均为传统材料,可就地取材;施工工艺简单、方便;工程造价低。

缺点:寿命短,耐久性差,防护效果差;抗冲刷能力弱;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造成生态破坏。

3 护坡材料方案优选分析

上述4种沟道护坡材料方案,均能满足护坡的稳定和应力要求,为此,方案优化设计从施工条件、工程造价、防护效果、生态景观效果及管理维护等5方面作为评判准则进行护坡材料方案的优选。

3.1 施工条件

上述4种沟道护坡材料方案均可就地取材、充分利用当地材料,施工工艺简单、方便,均满足施工条件要求。

3.2 工程造价

上述4种沟道护坡材料方案从工程造价方面讲,格宾护坡方案>格栅护坡方案>干砌石护坡方案>柳庄麦草护坡方案。

3.3 防护效果

五三支沟做为银北地区百万亩盐碱地改造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控制排水面积达113 km2,是银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排水干沟。由于柳庄麦草护坡方案具有寿命短、耐久性差、防护效果差,抗冲刷能力弱的特点,因此从防护效果上讲不建议使用柳庄麦草护坡方案。

3.4 生态景观效果

五三支沟做为银北地区一条重要的排水干沟,很长段落处在村庄段及主要交通段。由于格栅护坡方案和格宾护坡方案网箱表面粗糙,有利于泥沙沉积及植物生长,取得良好的生态效果,特别是格宾护坡方案容易形成水与绿结合的滨水环境,形成好的景观效果。因此从生态景观效果上讲建议使用格栅护坡方案和格宾护坡方案。

3.5 管理维护

干砌石护坡方案因为整体性较差,对护坡土壤不均匀沉降适应性差,加之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工程完工后容易坍塌,造成后期管理维护费用较高;柳庄麦草护坡方案虽然工程初次投资低,但是其寿命短、耐久性差、防护效果差,后期管理维护费用也较高。因此从管理维护上讲建议使用格栅护坡方案和格宾护坡方案。

3.6 最优方案

依据上述优选分析,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由于沟道日常排水主要是农田排水,日常水深较低,边坡日常水位以下选择防护效果好、生态景观效果好的格宾作为护坡材料,日常水位以上选择工程造价低的干砌石作为护坡材料,护角选择工程造价相对较低、防护效果较好的土工格栅作为护角材料,即最终确定格栅、格宾、干砌石组合方案为最优方案。

边坡采用格宾网垫砌护和干砌石砌护,其中格宾网垫位于边坡砌护下层,沿坡长1米,网垫规格为长2.0m×宽1.0m×高0.3m。干砌石护坡长(L―1)m,厚0.3m。边坡砌护下铺设200g/m²土工布。坡脚采用土工格栅石笼为基础,石笼规格为长4.0m×宽0.8m×高1.0m。

4 结束语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7

【关键字】变电站改造;挡土墙修理;分析比较

220kV老区变电站(原220kV右江变电站)位于百色市市郊六塘一山丘上,距离西北侧百色市区约9km,距离北东侧燃汽供应站约70m,距离北东侧324国道约0.7km。

变电站自2009年建成以来,直至今年9月底才试运行一周,场地内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地面沉降,地面塌陷,路面开裂,挡土墙失稳破坏,设备结构倾斜等现象。我公司委派设计人员多次到变电站现场踏勘、测量,发现目前变电站工程质量和现状,与南方电网标准设计及施工工艺标准要求相距甚远,且部分建构筑物存在很严重的安全隐患,变电站应进行局部修理。本文主要针对挡土墙修理工程进行论述。

1.站区挡土墙存在的问题

根据现场调查结合相关资料分析,站区西南侧回填区较高的浆砌片石挡土墙变形较大,水泥砂浆不饱满,泄水孔很少,部分挡土墙发现有裂缝发育,墙体底部有悬空现象,见下图:

可判定挡土墙变形破坏的主要原因有:A、挡土墙本身结构问题,水泥砂浆强度差,未勾缝,自身稳定性较差;B、场地内排水系统不完备,降雨条件下大量雨水经地表裂缝等渗入填土层中;C、泄水孔少,入渗的雨水排泄不畅,造成挡土墙后缘饱水,土压力增大,且形成较大的静水压力。因此,原挡土墙的稳定性难以满足要求,须采取加固措施或者重新设计修理。

2.挡土墙修理方案分析和比较

2.1浆砌片石挡土墙

通过综合的经济、技术、可靠性等各项分析比较后有以下整改方案:

2.1.1拆除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挡墙重新设计修建方案。该方案优点为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在施工过程中监测地基土层变化情况,对工程质量控制有保障,工程费用相对低。缺点是由于目前填土已完成,拆除重建将涉及到填土区的部分土方需重新挖出,已修建的挡墙也需拆除,由此将需要较大的施工面来堆放挖出的填土及拆除的挡墙片石,占地稍大。工程量:拆除原挡土墙产生废弃片石约5000m3,可回收利用率约为70%,因此外弃部分片石约为1500m3,新建挡土墙工程量均约为6000m3,挖填土方均约为3800m3,外运土方约为1000m3;填土粉质粘土②具弱膨胀性,回填时需掺7%生石灰处理。工程费用约230万元。

2.1.2通过压力灌浆方法改善挡土墙背后填土的土体力学指标,用以减小墙体的主动土压力的方法不可行。主要原因有:(1)墙后填土经过现场抽样检测发现填土有弱膨胀性,压力灌浆难以确保所灌浆体能均匀散布到墙后填土之中,无法确保能够达到预期效果。(2)灌浆面积较大,处理费用较高昂。(3)因墙体侧向位移过大对原土体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土体力学指标有所弱化,而压力灌浆对已产生一定破坏的墙底原土体很难起到改善作用,在荷载增加的情况下挡土墙仍然存在继续侧移的可能。

2.1.3墙身直接打锚索加固方案。由于挡土墙背后自然地面比较平缓,而且勘察钻孔未发现场地有基岩存在,锚索难以起到有效的作用,因此判断此方案不可行。

2.1.4在挡土墙外侧加砌挡土墙增加挡土墙自身重量方案。由于此方案难以将新旧挡墙很好结合成一体共同作用,同时也无法改善挡墙底已产生一定破坏的原土体的力学指标,由此判断此方案不可行。

2.1.5挡土墙内侧加抗滑桩加固方案。经过计算,当抗滑桩的桩径及桩长、桩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以很好地分担挡土墙的主动土压力,而且由于抗滑桩埋深较深,可以有效地防止挡土墙沿潜在滑动面继续发生侧向位移。但原有浆砌片石挡土墙未设置泄水孔且砂浆不饱满,部分挡土墙底有悬空现象,抗滑桩只能对墙背土压力缓解,但墙背水未能排出,雨季时,场地内填土长期处于雨水侵泡状态,导致挡土墙后填土压力增大,形成较大的静水压力,从而对桩和墙体产生不良作用。在原来挡土墙背面受土压力处设置间距为3m、桩径为1.2m的抗滑桩,桩长约19m,单排布置,采用机械钻孔桩,桩身采用C30混凝土强度,工程量约1288.7m3,造价约236万元,投资大。

鉴于原挡土墙墙背土存在排水不畅问题,且抗滑桩方案投资较大,不作为推荐方案;拆除现有存在安全隐患的挡土墙重新设计修建的方案,工程质量可监测、可行性大,但工程量大,造价高,施工面大,工期长,对仅为改造的工程,此方案并不占优。

2.2毛石混凝土挡土墙

根据百色供电局提供资料显示,Z3角点处原挡土墙于2010年7月初垮塌,该场区回填高度为6~7m,于2010年10月份修复,采用C15毛石混凝土挡土墙,治理长度约64m,该段挡土墙设计高度为8m,埋深达2m,而实际施工中超深了3m,挡土墙埋深达5m,墙体高度约12m。由于该段挡土墙施工过程中,基槽开挖未经设计、监理及地质勘察单位验收签字,不能确定该段挡土墙基础是否置于符合要求的持力层,也不能确定墙背是否做了反滤层,是否按设计图纸施工;现场地内发现该段挡土墙墙顶与排水沟间出现裂缝,产生原因不明,鉴于以上各种不确定因素,为确保工程质量安全,设计建议拆除该段C15毛石混凝土挡土墙,重新按重力式挡土墙进行设计建设,拆除原毛石挡土墙约2560m3,新建浆砌片石挡土墙约3950m3。此方案同样存在工程量大,造价高,施工面大,工期长等问题,并不占优。

鉴于上述改造方案存在工程质量安全和投资大的问题,业主要求优化修理方案,聘请更具权威的专家进行现场论证。

3.确定改造方案

挡土墙方案经过评审和研究,设计组织了3位资深岩土教授专家、百色供电局相关人员、地质勘察人员进行现场踏勘论证,在现场讨论会上专家们针对变电站挡土墙开裂、外倾等问题给出指导性处理意见。挡土墙目前属于带病工作,具体表现在墙体外倾、开裂、砂浆不饱满,墙厚填土下陷等,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导致病害加剧。造成挡土墙破坏的主要原因是未按设计要求设置泄水管,墙后填土碾压不密实等,也不排除存在基础软土处理不彻底的原因,但无论如何病害不属于膨胀土所造成。

排水改造施工方案篇8

关键词:泵站改造、改造方法、改造效果、排涝模数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游,是国家防总首批确定的25座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早在五、六十年代蚌埠沿淮河洼地兴建了沫河口、长淮、钱家沟、向阳站、张家沟站、红旗站等数十座排涝站,排涝模数较小(0.25m3/km2/s);在粮食种植主区兴建了小溪四级站、周庄、龙亢翻水站、芦干沟、小李机站等灌溉站,灌溉设计保证率较低(60%),但在当时亦能达到减轻涝灾,对粮油产量提高有所帮助。

一、泵站改造原因

1、泵站设计标准偏低,水源工程保证程度不高

蚌埠市国有泵站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排涝泵站的设计标准一般为三年一遇,而现在因多种因素影响,蚌埠市近10年以来非旱即涝,常常超过泵站原有设计标准,尽管泵站开足马力,全力抢排,但仍然无法达到最大限度减灾这一要求,仍会有部分农田受淹。另外,对于灌溉泵站来讲,大旱期间凡有水源的均能发挥很大作用,但沿淮部分灌溉泵站因设计灌溉保证率过低,造成有水不能抽,只能在进水池前增设临时机械喂水,大大增加了灌溉成本。

2、泵站改造存在问题情况

市各县(区)在渠道、节制闸等配套设施管护方面略显不足,这些配套设施主要依靠政府立项和投入,由于各县(区)财政财力有限,匹配资金跟不上,配套设施建设、管护及更新改造步伐略显滞缓;水利设施管护则主要靠水利单位自身解决,处于人员、资金、属地、产权等原因,在个别地方仍存在重建轻管的情况。

泵站管理由各县(区)机电排灌站管理,技改经费由中央、省市投入,但泵站的进出水渠道由工程所在地的基层水利站负责,灌排区农民随意取土、渠道处建房,产权部门不去管,水利部门无权无力管,管理单位的不统一及技改资金投入的不同步等原因,造成干渠、支渠淤积、破损,渠身单薄,配套设施老化、缺失、损毁严重,泵站效益和社会效益逐年下滑,已严重制约了本地区的农业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造成新改建的泵站工程不能充分发挥应有效益的现象。

为此,蚌埠市泵站主管部门提出将农田排水模由0.25改造至0.45m3/km2/s(排涝设计标准由三年一遇改为五年一遇)标准。经过各县(区)排灌站泵站勘测及质量标测评定,结合各站现场地理、社会环境配合设计部门做出泵站技术改造方案并进行了多方案的分析比较,主管部门进行审批修改,施工单位实施改造,建成后管理单位运行反馈意见等程序,形成了蚌埠地区排灌泵站改造思路。今对蚌埠地区排灌泵站的改造简述如下。

一、泵站改造方法

(一)、加固改造站类

上世纪八十年代启动泵站技改以来,我市积极筹措各类资金对于主体建筑较好的泵站实施加固改造。七、八十年代所建排涝泵站,除穿堤涵、泵房为钢筋混凝土外,其上下游翼墙、护底、护坡多为砌石,且无防冲槽,当抽排水标准提高不大,自排规模一般不变,只需更新机泵的前提下,仅剩下建筑物加固改造。

如长淮站上下翼墙先核算稳定(一般多安全),砌体的质量还可以情况下,一般采用毛石混凝土或浆砌石(以改善其收扩角)砌为一体。泵室(因站上下游水位不变)经核算稳定,只对其上部结构进行加固改造;其上下护砌经检查,除损坏的拆除重建,大部分整修增长。

如张八郢、朱疃站虽排模提至0.45m3/km2/s,又增加了灌溉用水,经泵站管理单位、设计单位现场调查原站可兼顾灌区要求,故只须机电更新,老站无需拆除重建。

(二)、改扩建站类

因蚌埠地区七、八十年代已建站排涝模数已提高至0.45m3/km2/s,沿淮泵站引水方便,可分为从蚌埠闸上或闸下引水。

1、从淮河引水

①如蚌埠闸上的张家沟、红旗等站,除因排灌规模增大,机泵需更新,泵房改扩建外,而穿堤涵大多不动(因自排规模大多不变)。

②蚌埠闸下的长淮排涝站:地面高程约16.50m,滩地长约300m(多粉土),淮河枯水位10.00m。其引水涵拟采用2孔2m×2m钢筋混凝土涵,底高程8.00m,长约300m;或挖明渠、深9m,但因汛期多淤积,需经常清理,故选定暗涵。

2、灌溉出水--分为入干渠,或入大沟

①如红旗、向阳站由穿堤引淮河水,经泵抽入压力水箱(或出水池),再从箱侧墙开口,自此设控制闸、输水涵接干渠;

②如小蚌埠站:自排流量54m3/s,抽排流量20m3/s、设6台ZLB100,单机流量3.5m3/s;抽灌流量7m3/s,灌溉水入大沟又可分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从压力水箱末端垂直(箱内的)5道隔墙各开一孔3m×2.5m通水口、箱某侧墙亦开一同孔径出水口及控制闸,自此沿压力水箱、前池、进水闸外侧设一孔3m×2.5m、长70m钢筋混凝土输水涵至大沟;

另一种是从压力水箱两侧各开一孔2m×2m出口,自此沿前池挡土墙、进水闸两侧墙各设一孔2m×2m输水涵(墙涵为一体)至进水闸门处,左右侧再各增一孔2m×3m闸门与进水闸为一体,水进排水大沟,此方案比第一种方案可省去70m长约400钢筋混凝土。

(三)、重建、新建站类

如利用世行贷款兴建了龙子湖、小蚌埠、天河、三铺、沫河口、吴小街等六座单站排涝流量40∽60m3/s的大型排涝站,相应配置了大中型机(水泵)、电等大型设置及自动化。通过国家中部四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项目改建了怀远县荆山湖泵站4处,装机容量5320kw,流量58m3/s;淮上区北淝河泵站4处,装机容量3830kw,流量50m3/s。

利用洪泽湖蓄水影响工程,五河县将改建排涝泵站20多座(蔡家湖站、兰桥站、柳沟站、龙湖东站、龙湖西站、钱家沟站、荣渡站、阮圩站、三冲站等)共设计装机87台/套,容量23185kw,流量269m3/s。随之各站的管理亦须配置大量管理人员及培训,以确保泵站安全正常运行,及时有效的涝水排除。

三、泵站改造效果

随着以上各类改造、新建泵站的建成,大大降低涝灾,改善了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林、渔业的产量。同时设计、施工人员能力及技术亦上升了一个台阶。下表为近五年蚌埠市改造国有泵站效果说明。

参考文献:

1、泵站设计规范GB50265-2010。

2、水闸设计规范SL265-2001。

上一篇:股票市值管理的手段和方法范文 下一篇:机械制图工作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