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4:11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1

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多样性的原则生态系统的修复主要目的就是恢复当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恢复原有生态系统的目的。以干旱地区土地资源的生态修复为例,除了要重视各种植被与水资源的恢复与保护之外,还应在方案中对土地资源的生态化开发和利用提出具体的措施,并综合利用各种工程、生物措施,使方案能够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和多样性。在保护措施上应该体现出针对性和特殊性,决不能照搬所谓其它地区的成功经验,而是应该在消化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措施方案。

修复模式长期化的原则一个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持续性的生态修复措施才能慢慢的恢复以前的生态系统。这就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各项生态修复措施,将生态系统保护的观念贯彻到当地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当中去,制定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全面设计生态修复的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各个关节,并能长期执行下去,只有这样才能看到生态修复的效果。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干旱地区生态破坏形式的认识,认为干旱地区的生态修复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工矿园区生态修复模式新疆是我国资源大省,蕴含着各种丰富资源,而目前正处于各种工矿园区的开发建设,由于气候干旱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很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不仅如此,资源开发开采过程中受到开发形式、粗放生产等方面因素的影响,会给这些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破坏,对于工矿资源开采引发的生态系统破坏的修复,应该采取工矿生态修复模式。在这种模式当中主要是要根据当地的土壤、地貌条件,结合水土保持和生态修复的一般要求,重点做好工矿区水土保持和保水护土工作。这些措施既可以保证生态修复的进程和效果,又可以恢复干旱地区土地的生产能力,还可以为下一步的植被恢复创造条件。目前,工矿区的生态修复技术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1)非生物或环境要素的恢复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适用于工矿区土壤的恢复,包括表土转换、土壤改良等措施。(2)生物生态修复技术,这种技术包括先锋种种植技术、土壤种子库引入技术等等,主要是合理配置工矿区的固氮生物、消费者和分解者。(3)生态系统的整体规划设计修复技术,这种生态技术是综合利用各种生态修复技术,从中找到最适合工矿区生态修复需要的措施。

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模式新疆的荒漠—绿洲区是绿洲生态系统与沙漠生态系统的耦合带,这一地带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成为干旱地区生态破坏退化最严重的地区,也是干旱地区生态修复的重点区域。在荒漠—绿洲区的生态修复当中应该以绿洲区的保护作为第一道屏障,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工程措施当中,应该减少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在干旱地区薪碳问题和建筑材料问题是居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些材料在原来的生活习惯当中主要取材于干旱地区的各种植物,如胡杨等等,因此在荒漠—绿洲区生态修复当中,满足当地居民薪碳和建筑材料的需要能够大大减少人为因素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除此之外,荒漠—绿洲区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防风固沙工作,主要工程措施有建设防风、防沙林带,设置网格沙障固沙措施等等,这些都是富有成效的措施。其次,在生物措施方面,一方面要保护好荒漠—绿洲区过渡地带的各种植被,种植一些与当地气候、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植物,如胡杨等,在此基础上施行“退耕还林(草)”,注重调整人地关系,同时减少绿洲放牧数量,实行牲畜圈养,减少牲畜对草场的破坏。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园林;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09802

1引言

简单的园林绿化不能算生态修复,但以生态学理论和生态修复技术为指导的绿化可使受损城市生态系统向着良性化的方向发展,达到最终修复城市子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目的,因此该类园林绿化则属于生态修复的范畴。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生态修复的可行性,使设计出的方案在符合美学原理的前提下力争达到生态修复的目标。

2生态修复的内涵与外延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原貌或向良性方向发展的技术集成。其目标是实现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合理结构的构建,内容包括:实现生态系统的地表基底稳定性,保证生态系统的进展演替与发展;恢复植被和土壤,保证一定的植被覆盖率和土壤肥力;增加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和自我维持能力;减少或控制环境污染;增加视觉和美学享受等。生态修复属于恢复生态学应用技术的范畴,该范畴内容包括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与重建;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优化配置与重构及其调控;物种与生物多样性的恢复与维持;生态工程设计与实施;环境规划与景观生态规划;典型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的优化等(彭少麟,2007)。涉及的相关概念如生态恢复、生态重建、生态改建、生态改良等,虽然在命名上有所区别,但都具有“恢复和发展”的内涵,即让受到干扰或者损害的系统恢复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3生态修复的基本原理

园林绿化人工再建了第二自然,需要用生态恢复的理念做设计,用生态学修复的技术去实施。恢复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限制因子原理、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生态适宜性原理、生态位理论、群落演替理论、生物多样性原理和斑块-廊道-基底理论等(任海等,2001),它们对园林设计及施工具有指导作用。限制因子原理要求在设计中需要找出生态系统恢复的关键因子;生态系统的结构理论要求设计的物种结构能充分利用时空资源,并具备自我维持能力或降低人工维护频度;生态适宜性原理表明多使用乡土植物,并在充分了解植物生态学特性的前提下做种植设计;生态位理论指导植物的搭配,合理安排其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与尺度;群落演替理论表明园林绿化可缩短生态恢复时间,但对极端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时,演替理论不适用,只具有指导意义;生物多样性原理要求适当增大物种多样性可使恢复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更高;斑块-廊道-基底理论指导景观层次的规划,考虑在生境破碎化的场地中,合理利用空间。

4生态修复与风景园林

城市生态系统是个规模大、关系复杂的动态生态系统,它既有自然的组成要素,又有高度人工化的组成要素。城市绿地在改善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平衡、保持水土、美化景观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乔灌木藤草植物合理地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形成复合层次和优美季相景观,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各得其所,构成一个稳定的群落。由于城市建设造成的人工弃土、土地,改变了地表径流,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大量泥沙及生活垃圾淤积河道,阻塞排水管道,使水土资源遭到破坏。因此,生态修复集成技术可以在方案设计时重点考虑并在园林工程中实施,最终使得城市生态系统向良性方向发展。

4.1园林种植设计

在特定的城市生态环境条件下,应将保持水土、抗污吸尘、耐贫瘠、抗病虫害、耐粗放管理、根系发达等作为植物选择的标准。植物的合理配置不但可增加城市建筑艺术效果,丰富城市景观,更能减轻暴雨冲蚀和水土流失,从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应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特征,利用不同植物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分异来配置植物,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种群稳定的复层群结构,以利种间互相补充,既充分利用水土资源,又能形成优美的景观。

4.2园林工程与生态修复

在土方工程、给排水工程、水景工程、园路工程中应结合种植工程,利用园林植物的防护作用实现生态修复。

园林排水:园林绿地的排水,一般主要靠地面及明渠排水,结合道路、地形可做成浅沟式排水渠,沟内生长植物,起到减缓径流速度及防止水流冲刷的作用。解决由地表冲蚀措施有:①从竖向设计角度考虑。种植采用铺地植物护坡;②使用工程措施。设置谷坊和挡水石,并与植物搭配消减冲刷力(孟兆祯,2003)。

水景护坡:园林中开辟水面要求有稳定的湖岸,在水体边缘必须建造驳岸和护坡,其中植物护坡措施包括防护林、植草和生物-工程综合措施,通常采用深根性和浅根性树种结合的乔灌木混交林。坡面植草可提高坡面抗蚀能力,减小径流速度,增加入渗,防止面蚀和细沟侵蚀,也有助于防止块体运动。生物-工程综合措施,即在工程措施间隙或表面种植植被,以增强其强度,如混凝土构件间隙空格种草,与土工材料配合植草及绿色混凝土模块等。

园路铺装:园路按路面材料不同分为:整体路面、块料路面、碎料路面、简易路面等。园路的设计在满足造园艺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利用原地形,以保证路基的稳定,减少土方量及水土流失量;路面应有3%~8%的纵坡和1.5%~3%的横坡。采用生态铺装路面可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效果,常见种类有透水沥青、透水水泥混凝土、生态透水砖和其他特殊透水材料。新建的居住区中,使用最多的铺装材料是石材,占使用频率的44%,砾石及砖的比例分别占使用频率的18%、20%(黄玲,2009)。

5园林生态修复发展趋势

城市的扩张与人口的激增致使城市居住环境面临很大压力,建设宜居城市、宜居社区势在必行。城市园林绿化属于植被恢复的范畴,而植被恢复又是生态修复的常用技术,因此,依据生态修复的理念和生态学的理论指导建设城市园林成为当下宜居城市环境建设的首选之路。国内外的生态修复多针对土壤修复、污染水体修复、防护边坡绿化、小流域水土保持修复等方面的研究,针对园林绿化的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园林生态工程设计研究等相对薄弱。以生态修复的理念和基本原理指引设计方案的形成,并以修复城市生态系统要素为导向,园林施工必将成为增加园林企业技术含量的重要砝码。未来园林生态修复技术重点发展方向有:特殊生境条件下的园林植物景观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功能性景观的营造、植物景观设计的中远期预测与养护细则和住区小环境的尺度化营造方法等。参考文献:

[1]黄玲.城市居住区铺装艺术调查与研究[J].山东林业科技,2009(4):67~69.

[2]彭少麟.恢复生态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7,10.

[3]任海,彭少麟.恢复生态学导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4.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3

关键词:生物 生态 修复技术 内涵 外延 应用

1 概念、定义及主要特点

何谓“生物-生态修复”,它的内涵和外延应该如何确定,以及不同技术措施的作用、效果和联系如何,等等。回答这些问题对推进和实施河流生物-生态修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1 河流生物修复

生物——系指有生命的物体。一般指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时专指微生物,如生物制剂、生物制品等等。污水生物处理和河流生物修复中的“生物”,一般专指“微生物”,不包括“植物”和“动物”。广义的生物修复也包括“动物”和“植物”修复。

生物修复——是指利用微生物的生命代谢活动减少存于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或使其完全无害化,使污染了的环境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到原始状态的过程。它包括:①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②污染河流的生物修复;③污染湖泊的生物修复;④污染地下水的生物修复;⑤污染海洋的生物修复;⑥污染大气的生物修复;⑦固体废物污染的生物修复等。

河流生物修复——是指用微生物或微生物菌群来降解河流水体中的有机物或有毒有害物质,如COD、BOD5、有机氮或氨氮、石油类、挥发酚等,或使这类物质变成无毒的、无害的,如二氧化碳、氮气或水等,从而使河流水质得到改善,河流生态得到恢复或修复。生物修复已成功应用于土壤、地下水、河道和近海洋面的污染治理。

河流生物修复工程——是指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在河道内或河道傍侧修建或实施的旨在改善河流水质、治理河流污染的工程或非工程的技术手段。它包括:河道或水库内,以及坝、陂前的增氧曝气工程,用于改善或处理河流水质的河流傍侧工程、河流底部工程,以及直接向河道内投放特种、高效菌种或利用特种、高效菌种直接净化河流水质的工程技术等。

1.2 河流生态修复

生态——指生物在一定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此概念下的“生物”,一般不包含“微生物”。

生态修复——是指利用生态工程学或生态平衡、物质循环的原理和技术方法或手段,对受污染或受破坏、受胁迫环境下的生物(包括生物群体,下同)生存和发展状态的改善、改良或恢复、重现。其中包含对生物生存物理、化学环境的改善和对生物生存“邻里”、食物链环境的改善等。

河流生态修复措施主要包含:①工程措施。如:生态河道、生态堤岸、人工湿地和人工产卵场、越冬场、育幼场、回游通道,以及河道内增氧曝气等等;②生物措施。如:植物生态修复措施,动物生态修复措施,生物增殖、放流技术等;③综合措施。如:微生物修复与植物、动物修复的结合,微生物修复与生态河道、生态堤岸的结合,生态、生物修复与保育、管理措施的结合,河道内生态修复与河道外湿地修复的结合,陆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的结合,等等。

1.3 河流生物修复与河流生态修复的异同

目标和对象不同:河流生物修复的对象是水质;目标是改善河流水生生物生存、生活和繁衍、发展的水质条件。河流生态修复的对象是水生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整个环境,包括水量、水质、水位、流速、水深、水温、水面宽度,涨水、落水时间,以及产卵场、越冬场、育肥场、回游通道的修复或恢复等等;目标是为水生生物或特有的生物种群提供良好的生和发展环境。

所采用的技术和手段不同:生物修复的技术核心是微生物及微生物使用和利用等。生态修复的核心技术是生态工程学和生物、生命科学等。

两者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生态修复可以包含生物修复,生物修复可以是生态修复的一个部分或一项主要内容;两者的共同点或共同目标都是改善或改良生物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不同点是:生物修复是针对水体污染的修复,生态修复是针对水生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整体修复。

对于污染严重,并有产卵场、育幼场、越冬场或回游通道损伤及破坏的河流,一般应首先采取生物修复技术恢复河流水质,然后采取生态修复措施恢复河流生物栖息地和回游通道等。

1.4 河流生物修复工程与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异同

相同点和不同点:河流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的特点和规律,对受污染水体(河流)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是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的特点和规律,对用管道收集到的社区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技术。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可排入河流,也可用作市政回用、冲厕、农灌等等;河流生物修复工程处理过的河水一般必须重新流入河道。两者的相同点是技术内涵完全一致,不同点是工作对象的来源和工作成果的服务对象。

由于污水处理厂工程和生物修复工程所处理或针对的水源不同和处理后的水量所服务对象不同,从而导致了污水处理厂工程与河流生态修复工程在建设地点、规模、工艺流程、产品形态、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的差别。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污染物浓度高、变化小,河流生物修复工程所针对的河水浓度相对较低、变幅很大;在水量方面,河流生物修复工程面临的变化更大。因而,在工艺设计中,一般要求河流生物修复工程具有更强的耐冲击能力和防堵塞能力等。

1.5 河流生物修复与河湖污染直接净化和“就地生物处理”的异同

除了河流生物-生态修复之外,河湖污染直接净化、“就地生物处理”等词语也经常被有关专家推崇和一些学者“炒作”。笔者认为:河湖污染生物修复工程技术与河湖污染生物直接净化工程技术、河湖污染“就地生物处理”工程技术,在内涵和外延方面没有明显的区别,其实质都是利用生物处理技术就地治理河湖水质污染,其表现形式也是相互包含或完全一致的。

1.6 河流生态修复与传统河流整治工程的异同

河流生态修复工程的目标是:修复或恢复受到污染、破坏或工程胁迫的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的物理、化学和水文环境,及其“邻里”依存和食物链的关系。传统河流整治工程的目标是:防治洪水决堤、漫溢和确保人类社会、经济和生命财产安全;或者是保证河流的航运能力等经济功能。两者的直接目的和目标虽然相差甚远,但其工作的对象却完全一致,即都是将工程的措施作用于河流或河道。因而两者的设计和实施过程,必然会存在着诸多的不同、对立和矛盾。这种对立和矛盾必须通过目标分析和不同学科人员之间的沟通、协调和共同努力进行解决。因为两者的最终目标都是为了人类自己。

为此,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科技界和工程界针对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开发研究了河流生态恢复的理论和技术。从而,确立了解决这种矛盾和对立的基本方法和规则。河流生态工程在德国称为“河流生态自然工程”,日本称为“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与之相应,一些发达国家在河道整治工程和堤防工程设计、施工规范中增加了河流生态建设的内容,或者颁布了专门的河流生态工程设计导则。依据这些导则和方法,河道水利工程在满足防洪、防灾和经济目标的同时,可以兼顾河流生态修复和恢复需求。

2 不同技术措施的适应性评价及其合理使用

2.1 对受污染河流的适应性

河流污染治理一般应从源头做起。但源头治理能力也是有限的。以深圳河(含深圳湾,下同)的污染治理为例,截止2003年底,该流域已建污水处理厂四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为142万m3/d,比当年实际污水排放量125万m3/d高 16.6%。然而,深圳河水质依然黑臭,常年处于劣Ⅴ类的状态。通过分析认为:污水截流不彻底和深圳河纳污能力过小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城市面源和部分城区尚未截流等原因。一般认为,对于类似深圳市自然环境和社区经济布局的城市,污水截流管网健全,城市污水截流率可以达到90%,最高很难超过95%。深圳市河流枯水期的污水量远远大于径流水量,有10%的未截流污水,加上面源污染等因素,河流依然黑臭,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除此之外,还有城市污水管网收集不到的边缘村镇污水,以及城市污水处理厂对氨氮、总氮、总磷的去处能力十分有限等,也是需要实施河流污染生物-生态修复的主要原因。

河流污染生物-生态修复与城市污水处理厂相比,主要优点在于:①不需要占用城区土地或优质耕地;②不需要高于城市污水厂投资数倍的管道网络及其维护;③距城市居民区一般相对较远,不扰民或者较少扰民等。然而,河流污染生物-生态修复在治理污染方面,仅仅是对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补充,而不能代替城市污水处理厂。因为大量、高浓度城市污水采用污水处理厂治理比采用河流生物-生态修复治理经济的多。

在河流生物-生态修复措施中,对于污染相对严重的河流,使用生物(微生物)修复比生态修复工程措施要优越得多。在生物修复工程中,河底工程和河道傍侧工程一般有微生物固定化的措施,比采用没有微生物固定化措施的河中曝气或直接投加微生物的效果好得多。在使用的微生物菌种方面,使用有针对性的高科技微生物菌种,比使用自然微生物菌种的效果好得多。

2.2 对富营养化水体的适应性

湖泊、水库和河口、海湾、近海的富营养化,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难题。城市污水处理厂和河流生物修复的办法,对有机污染物的治理效果十分显著,但当有机物被氧化、分解和挥发、无害化之后,总是仍有相当部分已经无机化的氮、磷营养物质不能得到去除。对于无机磷污染物,采用化学的办法基本可以得到有效;对于无机氮污染物,目前还没有比较好的处理方法。这些营养物质进入湖泊、水库、河口、海湾、近海等缓流水体后,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使水体中某些藻类或植物疯长,产生水华、赤潮和富营养化,从而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和水生生物死亡,以及造成湖泊水面萎缩、甚至消失等。

氮、磷元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因而,治理氮、磷最好办法是植物生态处理或植物生态修复。对于城市而言,土地是制约植物生态处理和修复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河滩、湖滩、海滩、海湾及其它湿地,以及荒地、林地、草地等治理氮、磷污染是重要的。对专门用于治理氮、磷污染的湿地而言,在海滩、海湾、河口和浅海,以红树林和海带植物比较好;对陆域湿地,以芦苇、茭草、蒲草、茭白等植物比较好。对河、湖、水库、海湾、海岸进行生态修复,必须满足防洪、防潮和景观等要求。

2.3 对水利工程胁迫的适应性

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胁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河道、航道整治使自然河流渠道化,从而破坏水生生物的产卵场、栖息地和河流形态的多样化,以及减弱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岸边生态系统;二是水坝建设使自然河流非连续化,从而淹没生物产卵场、栖息地和阻断鱼类的回游通道,以及降低河流的自然净化能力和破坏河流形态的多样性等等。对此,可采用河道、河型多样化的生态修复措施,设置人工产卵床,建设人工产卵场、栖息地和回游通道,以及人工放流等措施缓解。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的胁迫主要是生物生境和生态条件的改变,因而,修复的措施以河流生态水工学和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措施为主。

3 河流生物修复的技术类型及其应用

3.1 河道底部生物处理修复工程

以深圳市大沙河河底式生物处理工程为例。该工程坐落在深圳市南山区大沙河大学城河段,设计污水处理能为4000m3/d,设计水流停留时间4.8h。采用的处理技术为日本 “自然循环方式水处理系统技术”。该技术的创新特点是利用自然土壤和水田对污水净化的原理,不使用任何化学药品,通过使用石头、木炭、塑料球以及经过特殊加工的木炭(生物炭),作为净化过滤材料达到综合净化污水的目的。

该工程的主要设施由6个单元组成,分别为污泥储存单元、水量分流单元、接触沉淀单元、接触曝气单元1、接触曝气单元2和出水整理脱色脱臭单元等。通过这几个单元的组合,可以高度去除污水中的BOD、COD、SS和LAS(阴离子界面活性物质),同时,也能有效去除氨态氮。处理效果见表1。

3.2 河道傍侧生物处理修复工程

北京二道河傍侧生物处理与修复工程。该工程坐落在北京市顺义区首都机场附近,设计日处理污水量1.7万m3/d,采用的处理技术为固定化高效微生物—曝气生物滤池(简称I-BAF)。该工程属实验工程,仅有一个长100m、宽6m、有效水深5.5m的长条形曝气生物滤池,有效池容3300m3,停留时间4.7h。滤池内填装网状悬浮大孔载体,载体高度3.2m。工程的前处理部分仅有一个格栅和一个用堆石坝拦截污水形成的回水区,依次起到稳定取水和沉淀泥沙的目的。处理效果见表2。

另外,日本江户川支流坂川古崎净化场,韩国汉江支流良才川水质净化厂等河道傍侧工程的处理效果也很好。

3.3 河道内曝气和高效微生物处理修复工程

河道水体人工曝气复氧是一种有效的河流生物-生态修复技术。20世纪60年代起,国外已有不少国家应用人工曝气复氧改善河流水质和生态环境。如,德国的鲁尔河、莱茵河,英国的泰晤士河、特伦物河,美国的福克斯河、佛博河及威斯康星河等,均有成功的工程范例。在国内,上海环境科学研究院对苏州河水体进行了实验室研究,结果表明,即使黑臭程度高的河水,在有氧条件下20小时后臭味也可基本去除,水体颜色明显改观,COD、BOD浓度大幅下降。

微生物作为河流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国外的开发研究很多。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巴西等国家,已有上百种商品化的微生物制剂可供选用。根据实验结果,在处理特种废水方面,高效微生物比普通微生物高几倍到十几倍,而且还能够处理普通生物法不能处理的废水。在城市污水方面,使用高效微生物除具有良好的COD、BOD5去除效果外,还具有良好的脱氮除鳞效果。将高效微生物直接用于河流水质修复,成本较高,容易造成流失和浪费,目前国内使用的不多。但通过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或生物滤池技术,使用高效为生物的实例国内已有许多。

4 河流生态修复的技术类型及其应用

4.1 山区河流的生态修复

山区河流比降大、水流急,宽深比小,来沙量远远小于挟沙量,河床往往有大石块和不均匀的麻砂组成。经过自然发育后,往往形成阶梯—深潭结构的河道形态。阶梯-深潭结构稳定了河床,从而稳定了岸坡,在一定的温度和降雨条件下两岸有发育良好的植被,河流底栖动物密度比邻近的具有同样气候水文条件但不发育阶梯-深潭结构的河流高出1000多倍,生物多样性指数也大得多。这是由于阶梯-深潭创造了多样性的生物栖息地的缘故。

目前,德国、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等,都在模拟使用阶梯-深潭结构治理山区河流和修复河流生态。

(上图为典型的山区河流阶梯-深潭结构)

4.2 生态护岸工程

生态护岸的目的在于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和隐蔽场所,保障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和谐统一,对河岸进行加固,防治河道淤积、侵蚀和下切等。生态护岸材料主要有:石头、木材、多孔混凝土构件和自然材质制成的柔性结构等等。在设计新材料护岸时,应确保水流作用下的结构安全,选择能够适应河流长期演变的结构形式,与河滩地和丁坝组合在一起保护护岸稳定。

(上图为美国某河流上的活木桩及植物纤维垫护岸效果)

4.3 湿地生态工程

日本渡良濑蓄水池位于?心鞠兀?且蛔?斯ね诰虻钠皆??猓?芸馊?640万m3,水面面积4.5km2 ,水深6.5m左右。这座蓄水池平时为茨城县等六县市64万人口供水,日供水量21.6万m3。蓄水池周围是渡良濑川的滞洪区,汛期时洪水由溢流堤流入蓄水池,此时蓄水池用于调洪,提供调洪库容1000万m3。

由于上游用水造成生活污水以及含氮、磷的水流入,致使渡良濑蓄水池出现霉臭等水质问题。自1993年起在蓄水池一侧滞洪洼地上建人工湿地,将蓄水池的水引到具有芦苇荡的湿地内,通过吸附、沉淀及吸收作用,去除水中的氮、磷及浮游植物,达到对水体进行自然净化的目的。芦苇具有十分好的净化功能,污染物与其茎部接触产生沉淀作用,芦苇的根部与茎部可吸收某些污染物。另外,附着在茎部上的微生物可对污染物产生吸附分解作用。

(上图为日本渡良濑蓄水池滞洪洼人工湿地)

我国深圳市已建人工湿地生态修复与处理工程数座,对COD的去除率一般可达70%~80%,对氨氮的去除率一般可达50%~60%。每1m3/d处理能力的占地面积大约为3m2。

4.4 人工产卵场、栖息地和回游通道工程

过鱼设施的基本原理是利用鱼类的向流(逆流)行为,人工创造更大的流速,将鱼诱入进口,让鱼类自行溯游过坝,或运用各种手段运送过坝,主要有鱼道、鱼闸、升鱼机、集运鱼船等。

人工模拟产卵场、栖息地是指在坝下附近的支流或人工渠道内,模拟产卵场、栖息地要求的环境,让鱼类自行进入产卵场或栖息地(下图为某河流上的鱼类洄游通道)。

4.5 人工增殖站和生物放流工程

人工繁殖放流是指建立人工产卵场,收集和培育亲鱼,人工催青,人工孵化育苗,培育鱼种,将一定规格的幼鱼放入坝下河流,让其下海生长。目前国内外都十分重视设置人工增殖站,开展人工增殖、放流工作,用于解决水坝对水生生物的阻隔。

水库修建后,营养物质在库内富集,浮游生物迅速生长,如果不能很好利用,将会自然死亡,恶性循环,从而造成富营养化和水质污染等。按照生态平衡原理,合理投放食用不同浮游生物的鱼种进库,进行生态修复,用产品的形式让富营养物质出库,既能清洁水库,又能收获鱼产,可以做到一举两得。所有这些,都需要有生命科学和生物、生态技术作为支撑。

主要参考文献:

1 上海辞书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年;

2 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环境卷),1980年;

3 董哲仁等,受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水利水电技术,2002,(2);

4 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水利学报.2003,(1);

5 Loftin KA,Toth LA.Kissimmee River Restoration:Alternative Plan Evaluation andPreliminary Design Report[R]. South Florida Watermanagement District,West Palm Beach,Fla.1990;

6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storation of Aquatic Ecosystems[M]. National Academy Press,Washington D.C 1992;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4

关键词:生态修复;水利水电;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1引言

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息息相关。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受到水土保持问题的制约。由于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速度非常快,相关单位在追求经济发展时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导致在大多数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为了有效解决我国水电项目建设中水土流失的根源,减少因水土流失引起的肥沃土地的侵蚀问题,我们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来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环境问题。提高在水土资源利用建设和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有效解决水电工程建设中的环境问题。

2生态修复技术及其应用作用

所谓的环境修复技术通常是指人类通过观察分析自然界的生态系统的修复规律,通过人工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来达到加快生态修复的速度的技术。但我们所说的生态恢复并不是直接的功能恢复,而是生态状况的改善,保护植被的多样性以及集中精力于自然生态系统的重组,管理和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们不能直接恢复自然生态系统,但可以通过科学技术手段为自然恢复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并可以加快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速度。将环境修复技术应用于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在环境修复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利用丘陵地区的水土资源来提高土壤的修复能力,并充分利用土壤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土保持建设要求通过造林改善土壤资源的利用并改善环境条件。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可能会涉及地质学科、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学科,所以整个环境项目的建设非常复杂。因此,我们需要加强环境修复技术领域的研究,结合国家法律法规,做好环境规划,促进积极的生态系统循环,加强水土流失控制,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保护和水电行业开发建设的目标。

3水电水利工程项目水土流失特征分析

3.1以点、线为分布特征的水土流失

在水电水利工程中,典型的线性项目包括灌溉项目、输水渠道项目等。这种类型的项目通常具有相同的特点,即项目的线路相对较长,最短的项目也应持续数十公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受到地形影响,施工过程可能要穿山越岭,通过峡谷以及丘陵等地形,这直接增加了防治水土流失的工作复杂性,并且水土流失也会呈现出线性分布的特点。在建设水电水利项目时,员工通常必须提前进行场地修复,有的项目在相对狭窄的地区(如山脉和森林),交通非常封闭,这增加了施工的复杂性。因此,正式施工前的修整工作量比较大。实际上,这样不仅会导致水和土壤的平衡以及影响地表植被的生长,并增加发生土壤侵蚀问题的可能性。如果要避免在水电水利项目的施工中遇到上述问题,则需要适当地进行施工准备,确保场地平整,彻底清除场地污染并为正式施工创造适当的条件。

3.2对植被长久的破坏性

水利水电项目一般占地比较大,所以对该地区的植物一般不能很好地保护,其次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中,大部分土地用途都是永久性的,这代表着该土地被长久征用。同时,高强度的建设项目还将在土壤底面进行破坏从而引起硬化,这将使土壤参与到生态平衡的过程变得复杂。此外,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各种建筑材料也会影响该地区的土壤,降低土壤肥力,从而影响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平衡的自我修复。长期的占用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水土流失后续的修复工作的困难程度以及不可修复问题。

4甘肃省疏勒河流域基本情况

在甘肃省的河西走廊西侧就是疏勒河流域所处的位置。疏勒河流域总面积为20197km2,作为甘肃省的主要内陆河,经过数年的开发和创建水保护项目,最初创建了主要的工程系统,该系统主要基于存储,实施,修复和排出。如今,在昌马,双塔和赤金峡灌区,共有三个水库,总容量为4.722×108m3。整个流域共计20条主干河道450km,沿线分支河道14条,总长度达123.55km,下属斗渠总计634条,总长度达1.25km,6247条农用渠2950km,现阶段已经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灌溉系统,这是甘肃省灌溉的主要区域中的一个。5水土保持的现状分析当前,中国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继续刺激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并伴随着经济发展,增加了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但是大需求开发与建设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为了避免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国家生态环境部了一些指导方针和措施,例如:加强水土保持,同时加强管理和监测。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为了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就必须对地表土壤进行稳固,那么水土流失就必须得到控制。生态环境是关乎全国人民健康生活的依托,并不仅仅只是政府部门应关注的问题,所以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尽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样才可以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从而实现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并发挥出人的领导和管理作用。

6生态修复在水电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6.1提高人们水土保持意识

相关施工人员应科学地选择一种环境恢复方式来控制水土流失,以实现改善和恢复环境的目标,这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吻合。此外,施工人员在水利水电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需要可观认识到我国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建设项目可能对环境或土壤造成巨大破坏,并消耗更多地土地和水资源。因此,在创建水利工程项目时,应进行适当的水土保持工作,以不断改善土地资源,并利用水资源。此外,在施工过程中,首先必须要加强环保意识的宣传,并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环保意识,制定更加科学的水土保持计划,不断提高水土保持工作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

6.2生态修复主要技术途径

6.2.1退耕还林还草从我国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看,坡耕地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耕地类型。如果坡度高于25°的坡耕地不采用农田退耕还林和种草的措施,那么现阶段的土壤侵蚀状况将不会出现改观。近年来,我国积极倡导诸如将耕地恢复为草皮树林,以及进行一定的粮食补贴等措施。一方面,这可以增加陡坡上的耕地转变为森林和牧场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人们的收入。因此,我们必须积极利用国家退出的相关政策来支持环境修复工作的实施。因此,我们需要加快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并做好保护水利水电生态建设的保护工作。

6.2.2封山禁牧、舍饲养畜在积极实施退耕还林政策的基础上,再辅之封山育林,禁止放牧等措施,从而保护水利水电工程周边植被,逐步恢复生态。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人工培养管乔木及草混合的植被覆盖工程,通过加强山体的自身固水固土能力,通过封山禁牧,围栏喂养,轮牧休牧,圈养等方法,也是减少对自然生态的破坏的一种措施。加强畜牧业的控制对于生态建设和半农半牧区的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6.2.3综合治理(1)沿河环境修复技术。引入该技术的目的是减缓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确保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并确保水平连通性和垂直河流连续性。此外,可以在河岸上建立生物隔离带,不仅可以防止对河面的污染,而且可以丰富河流水生物的营养来源,并为生物栖息地和植被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2)经济发展过渡环境修复技术。通过一项种植果树和谷物的立体种植方式,并积极利用山区的自然坡度进行发展,从而增加土地利用率,促进作物轮作制度并提高生产力。(3)开发建设生态退化修复技术。对于正在开发的水利水电项目,如果对环境造成破坏,应立即停止该项目的建设,重建该项目,并使用具有高生存能力和高适应性的植被进行环境修复,以便更好地控制水土流失,从而取得更好的水土流失控制收益。

6.3做好表层种植土的保护工作

在目前环境恢复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是土壤资源的恢复和保护,土壤质量直接影响环境恢复的结果。过去,在水利水电项目中使用了相对广泛的施工方法(例如开挖弃渣)来进行施工,就会导致土壤遭到破坏。同时,工程矿渣在施工后被倒回到土壤中,导致回填土壤中无法再种植植物,植物也无法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注意水土保持,施工技术容易破坏土壤表面施工残渣容易破坏地表植被。为此,我们必须保护表层土壤和地表的植被,以防止发生水土流失问题。

6.4减少生态植被的破坏,维护其原有生态系统

在开始水利水电项目时,必须减少对现有生态植被的破坏并保护原始生态系统,这才是最有效地生态恢复方式。水利保护工程的建设具有较大的破坏区域,这会导致原始表层植被受损,失去了自身的生态修复功能,肥沃的土壤被裸露的施工场地所取代,不仅会造成水土流失,而且还增加了植被恢复的复杂性。尽管水利水电项目施工在土地分配红线内进行,但并不代表可以随意在红线范围内建设。在施工过程中,应避开植被良好的区域,对施工用地进行严格监督,从而对土地的有效利用率进行提高。

6.5强化机制,加大投入水

水土保持工作是关系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所以必须发动广大群中进行积极参与。很长时间以来,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很少关注防治技术性土壤侵蚀,特别是在建设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减少对土壤和节水手段的投资。在水利水电项目的建设开始之初,有必要要求施工单位将保证水土流失的保护金以保证金的形式转交给地方自治政府的有关部门。同时,按照国家有关水土保持的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水电建设费用应包括在水电建设项目的总预算中。

6.6合理制定修复计划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人口基础庞大。每个地区的水域也不同。水土流失也显示出地区之间的明显差异。因此,应针对每个地区水土流失的实际情况制定恢复计划,并结合该地区的特点和相应的恢复技术,以确保制定出的恢复计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由于水土流失的类型不同,我们必须同时坚持因地制宜的战略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应该采取适当的科学和技术手段,以有效地利用环境恢复技术,并应根据生态学运力充分利用环境治理措施的重要性和作用,将树木,灌木和草等植被结合起来,使其各可以发挥出各自不同的优势,从而构建出一个层次分明的生态系统,从而对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

7生态修复工作开展的注意事项

首先,水土保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广大人民的普遍参与和支持。但是,在目前的水电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各个施工环节常常忽略了水土流失的问题,特别是在施工时间相对较短和施工资金较小的情况下,更会减少水土流失防控的投入资金。鉴于上述情况,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可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充分增加资金投入,为环境恢复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国家要完善有关水土保持活动的法律法规,将水土流失治理费用纳入水电和水利工程预算,以切实落实专项资金。其次,选择环境补救措施进行土壤侵蚀的原因主要在于改善和恢复环境。在创建和管理节水项目时,有必要做好项目保护工作,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保护。最后,在水利和水电工程的建设必须在我国的有关法律允许的框架下进行。在正常情况下,工程项目通常对水土保持有明确的规定,在施工期间应考虑这些规定。施工部门还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统一维护和处置废渣,及时绿化坡面,提高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同时还需要根据各地区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从而实现水土保持的可持续化发展。

8结束语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5

关键词: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修复原理;建设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 %。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6

关键词:土壤污染 重金属 危害 修复方法

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之一,也是人类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1-2]。随着近年来经济发展,工农业生产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渣也不断增多,不但破坏地表植被,而且其中有毒有害重金属还随废水的排放及废渣堆的风化和淋滤进入周边土壤环境[3-6]。目前我国受镉、砷、铬、铅等重金属污染耕地面积近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1/5,其中工业“三废”污染耕地1,000万公顷,污水灌溉的农田面积已达330多万公顷。

1. 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定义

在自然界,重金属以各种形态存在,常见的金属元素有铜、铅、锌、铁、钴、镍、锰、镉、汞、钼、金、银等;其中既有对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微量元素,如锰、铜、锌等;但大多数重金属元素在环境中对环境都会有一定的污染作用,主要包括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对生物体具有显著毒害作用的元素[7]。重金属的密度一般在4.0以上,约60种元素。但是由于不同的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毒性差别很大,所以在环境科学中人们通常关注锌、铜、钴、镍、锡、钒、汞、镉、铅、铬、钴等。砷、硒是非金属,但是它的毒性及某些性质与重金属相似,所以将砷、硒列入重金属污染物范围内。由于土壤中铁和锰含量较高,因而一般不太注意它们的污染问题,但在强还原条件下,铁和锰所引起的毒害亦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于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将重金属带入到土壤中,致使土壤中重金属累积到一定程度,含量明显高于背景,并可造成土壤质量的退化、生态与环境的恶化现象[8]。土壤本身含有一定量的重金属元素,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Mn、Cu、Zn等。因此,只有当叠加进入土壤的重金属元素累积的浓度超过了作物需要和忍受程度,作物才表现出受毒害症状,或作物生长并未受害但产品中某种金属的含量超过标准,造成对人畜的危害时,才能认为土壤已被重金属污染[9]。如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GB15618-1995)[10]。

2. 土壤中重金属的来源、种类

土壤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产生的“三废”以及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等农业措施引起的。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重金属对土壤和农作物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部分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总体来讲,土壤重金属污染源较广泛,即有自然来源,又有包括人类活动带入土壤的部分,目前主要来源为人为因素。主要包括大气尘降、污水灌溉、工业废弃物得不当堆放、采矿及冶炼活动、农药和化肥的过多施用等[11-12]。

2.1 污水灌溉

污水灌溉通常指的是使用经过一定处理的城市污水灌溉农田、森林和草地。中国水资源较为紧缺,部分灌区常把污水作为灌溉水源来利用。污水的种类按其来源可分为城市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业矿山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等。城市生活污水中重金属含量虽然不多,但由于我国工业发展迅速,许多工矿企业污水未经分流处理而排入下水道与生活污水混合排放,从而造成污灌区土壤Hg、As、Cr、Pb、Cd、Zn等重金属含量逐年累积[15-16]。在分布上,往往是靠近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污染严重,远离污染源头和城市工业区,土壤几乎不受污水中的重金属污染。

污灌在北方比较严重,因为我国北方比较干旱,水资源短缺严重,并且许多大城市都是重工业大城市,所以农业用水更加紧张,污水灌溉在这些地区较为普遍。据统计,我国北方旱作地区污灌面积约占全国90%以上。南方地区相对较小,仅占6%,其余则在西北地区。污灌不仅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增加,而且还会在人体内富集。研究显示我国沈阳、温州和遂昌等地由于污水灌溉引发了人体镉中毒;鞍山宋三污灌区土壤中Hg、Cd的累积显著,污染严重;用处理过的污水灌溉是解决干旱地区作物需水问题的一条可行途径。但由此导致的土壤污染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必须引起重视。

2.2 农药和化肥污染

农药和化肥是重要的农用物资,对农业生产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如果不合理施用,则可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污染。部分农药在其组成中含有Hg、As、Cu、Zn等重金属元素,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将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肥料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其中氮、钾肥料含量相对较低,而磷肥中则含有较多的有害重金属,另外复合肥的重金属含量也相对较高。施用含有重金属元素的农药和化肥,都可能导致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

2.3 矿山开采和冶炼加工

我国重金属矿产相对丰富,在金属矿山的开采、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渣及废水,而这些废渣和废水随着矿山排水和降雨进入土壤环境中,便可直接地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这在我国南方地区表现得尤为突出。

3. 重金属污染的特点及危害

3.1 重金属元素污染土壤的主要特点

在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自身的特点,二是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介质中所表现的特点。具体特点如下:(1)形态变换较为复杂,重金属多为过渡元素,有着较多的价态变化,且随环境Eh,pH配位体的不同呈现不同的价态、化合态和结合态。重金属形态不同则其毒性也不同;(2)有机态比无机态的毒性大;(3)毒性与价态和化合物的种类有关;(4)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式多样化;(5)生物毒性效应的浓度较低;(6)在生物体内积累和富集;(7)在土壤环境中不易被察觉;(8)在环境中不会降解和消除;(9)在人体内呈慢性毒性过程。(10)土壤环境分布呈区域性;

过量的重金属会引起动植物生理功能紊乱、营养失调、发生病变,重金属不易被土壤微生物降解,可在土壤中累积,也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内积累,危害人体健康。土壤一旦遭受重金属污染,就很难彻底消除,污染物还会向地下水和地表水中迁移,从而扩大其污染。因此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是一类后果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

3.2人类因土壤重金属污染而遭受的危害[25]

(1)土壤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耕地资源更加短缺;(2)土壤污染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3)土壤污染中的污染物具有迁移性和滞留性,有可能继续造成新的土地污染;(4)土壤污染严重危及后代人的利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5)土壤污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6)土壤污染给人民的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威胁;(7)土壤污染也是造成其他污染的重要原因。

4. 对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及修复

4.1 对土壤污染的预防

目前,仍未找到可广泛应用且行之有效的重金属污染治理方法,但控制污染源,是防止土壤污染的根本措施之一,同时利用土壤的自净作用对污染物净化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控制土壤重金属污染源,即控制进入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物的数量和速度,通过土体自身的净化作用,降低污染。

(1)控制和消除工业“三废”

尽量利用循环无毒工艺,减少和消除重金属污染物的排放,对工业“三废”进行回收改善,使其化害为利,并严格控制工业生产中污染物排放量和浓度,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土壤污灌区的监测和管理

在污灌区对灌溉污水的重金属元素进行控制,监测水中重金属污染物质的成分、含量及其变化,避免引起土壤污染。

(3)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对于农药和化肥的施用,应以环保无毒为准则,禁止或限制使用高残留农药,大力发展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发展生物防治措施。为保证农业的增产,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和农药是必需的,但需控制好施用量,否则会造成土壤或地下水的污染。

(4)土壤容量和土壤净化能力的提高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施用有机肥,改良松散型沙土,改善土壤胶体的种类和数量,增加土壤对有害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和吸附量,从而减少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生物有效性。利用微生物品降解土壤中的重金属,提高土壤净化能力。

4.2 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修复方法

(1)工程措施

工程治理措施是指在土壤环境中,用物理或物理化学的原理来减少重金属污染物的措施。主要包括客土,换土,翻土,淋洗液热处理以及电解等方法。以上方法措施的治理效果相对彻底,但实工过程复杂、所需治理费用较高且比较容易引起土壤肥力效果降低。

(2)生物措施

生物治理是指利用能够在土壤中生存的生物的某些习性来抑制和改良土壤重金属污染。Nanda Kumar P B A等发现某些特殊植物对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具有富集作用。寇冬梅等研究认为食用菌对重金属具有吸附作用。所用方法有动物治理,微生物治理,植物治理等。生物措施的优点是实施较为简便易行、投资较少且对环境破坏小,而缺点是在短期内不易得到治理效果。

(3)化学措施

化学治理方法是利用化学物质和天然矿物对重金属污染进行的原位修复技术,目前,在许多区域得到应用。化学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利用土壤改良剂、抑制剂,增加土壤有机质、阳离子代换量和粘粒的含量,改变pH、Eh和电导等理化性质,使土壤重金属发生氧化、还原、沉淀、吸附、抑制和拮抗等作用,以降低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化学治理措施优点是治理效果相对较明显,而缺点是容易再度活化。

(4)农业措施

农业治理措施是通过改变耕作方式和管理制度来达到降低土壤重金属危害的方法。M.Puschenreiter等探讨了利用农业耕作措施治理土壤重金属的方法,得出在不同污染地区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可有效降低重金属的污染。治理方法主要包括控制土壤水分,选择合适的农药、化肥,增施有机肥,选择农作物品种等。农业治理措施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费用不高,而缺点是需要较长治理周期却治理效果不显著。

参考文献

[1] 崔德杰,张玉龙.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土壤通报,2004,35(3):366-370.

[2] 方一丰,郑余阳,唐娜等.生物可降解络合剂聚天冬氨酸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J].生态环境,2008,17(1):237-240.

[3] Zhang L C,Zhao G J.The species and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s of Kangjiaxi River in the Shuikoushan Mine Area,China[J].Appl Geochem,1996,11(1/2):217-222.

[4] 尚爱安,党志,漆亮等.两类典型重金属土壤污染研究[J].环境科学学报,2001,21(4):501-504.

[5] 王庆仁,刘秀梅,董艺婷等. 典型重工业区与污灌区植物的重金属污染状况及特征[J].农业环境保护,2002,21(2):115-118,149.

[6] Dang Z, Liu C Q, Martin J H. Mobility of heavy metals associated with the natural weathering of coalmine spoils[J]. Environ Pollut, 2002,118(3):4l9-426.

[7] 韩张雄,王龙山,郭巨权等.土壤修复过程中重金属形态的研究综述[J].岩石矿物学杂志,2012,31(2):271-278.

[8] 王红旗,刘新会,李国学等.土壤环境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 张辉.土壤环境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 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S].国家环境保护局,1995.

[11] 李录久,许圣君,李光雄等.土壤重金属污染与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4,32(1):156-158.

[12] 任旭喜.土壤重金属污染及防治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1999,25(5):31-33.

[13] 郭彬,李许明,陈柳燕等.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植物修复金属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776-10778.

[14] 耿永生.汽车尾气污染及其控制技术[J]环境科学导刊,2010,29(6):62-69.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7

“水十条”之后向环境污染宣战的又一次国家行动,且它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的行动纲领。为全面深入了解出台《土十条》的背景及意义,现摘要刊登国家环境保护部负责人答记者问内容,以飨读者。

问:与水体和大气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哪些特点?

答:一是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和滞后性。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都比较直观,通过感官就能察觉。而土壤污染往往要通过土壤样品分析、农作物检测,甚至人畜健康的影响研究才能确定。土壤污染从产生到发现危害通常时间较长。二是土壤污染具有累积性。与大气和水体相比,污染物更难在土壤中迁移、扩散和稀释。因此,污染物容易在土壤中不断累积。三是土壤污染具有不均匀性。由于土壤性质差异较大,而且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慢,导致土壤中污染物分布不均匀,空间变异性较大。四是土壤污染具有难可逆性。由于重金属难以降解,导致重金属对土壤的污染基本上是一个不可完全逆转的过程。另外,土壤中的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较长时间才能降解。五是土壤污染治理具有艰巨性。土壤污染一旦发生,仅仅依靠切断污染源的方法则很难恢复。总体来说,治理土壤污染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

问:土壤污染物主要有哪些?

答:土壤中的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一般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以重金属为主,如镉、汞、砷、铅、铬、铜、锌、镍,局部地区还有锰、钴、硒、钒、锑、铊、钼等。有机污染物种类繁多,包括苯、甲苯、二甲苯、乙苯、三氯乙烯等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以及多环芳烃、多氯联苯、有机农药类等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

问:造成我国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我国的土壤污染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累积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一是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这是造成其周边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尾矿渣、危险废物等各类固体废物堆放等,导致其周边土壤污染。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交通干线两侧土壤铅、锌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二是农业生产活动是造成耕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污水灌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的不合理使用和畜禽养殖等,都导致耕地土壤污染。三是生活垃圾、废旧家用电器、废旧电池、废旧灯管等随意丢弃,以及日常生活污水排放,也是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四是自然背景值(在没有或很少受到人类活动影响的情况下,土壤环境中化学元素或化合物的固有含量)高是一些区域和流域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

问:为什么要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如何组织开展?

答:全面准确掌握土壤污染状况是开展土壤污染防治与监管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可以进一步摸清农用地土壤污染状况,准确掌握污染耕地的地块分布,评估土壤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和人群健康的影响,探明土壤污染成因,了解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获取权威、统一、高精度的土壤环境调查数据,建立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分类、分级、分区的国家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全面满足环保、国土、农业和卫生等领域需求,为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目前,有关部门正在编制详查总体方案,积极筹备各项工作。

问:企业防治土壤污染的责任有哪些?

答:企业责任包括加强内部管理,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环境风险防控体系,严格依法依规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确保重点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开展企业用地土壤环境监测。造成土壤污染的,应承担损害评估、治理与修复的法律责任。

问:农艺调控包括哪些具体措施?

答:在土壤污染防治中,农艺调控是指利用农艺措施对耕地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进行调控,减少污染物从土壤向作物特别是可食用部分的转移,从而保障农产品安全生产,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艺调控措施主要包括种植重金属低积累作物、调节土壤理化性状、科学管理水分、施用功能性肥料等。

问:土壤污染风险主要有哪些?下一步将采取哪些管控措施?

答:土壤污染的风险主要包括:一是耕地污染影响农产品质量。土壤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造成减产。农作物可能会吸收和富集某些污染物,影响农产品质量,给农业生产带来经济损失;长期食用超标农产品可能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二是危害人居环境安全。住宅、商业、工业等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可能通过口摄入、呼吸吸入和皮肤接触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污染地块未经治理修复就直接开发,会给有关人群造成长期的危害。三是威胁生态环境安全。土壤污染影响植物、动物(如蚯蚓)和微生物(如根瘤菌)的生长和繁衍,危及正常的土壤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不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肥力保持,影响土壤的正常功能。土壤中的污染物,可能发生转化和迁移,继而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环境,影响其他环境介质,可能会对饮用水源造成污染。

下一步采取的管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对轻中度污染的土壤,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对重度污染土壤,严格管控其用途,依法划定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域,严禁种植食用农产品;制定实施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计划。二是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防范人居环境风险。将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供地管理和土地开发利用管理。对拟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化工、石油加工、焦化、电镀、制革等行业企业用地,以及用途拟变更为居住和商业、学校、医疗、养老机构等公共设施的上述企业用地,由土地使用权人负责开展土壤环境状况调查评估;已经收回的,由所在地市、县人民政府负责开展调查评估。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合理确定土地用途。

问: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责任怎样界定?

答:《土十条》明确提出,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责任界定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造成土壤污染的单位或个人承担。责任主体发生变更的,由变更后继承其债权、债务的单位或个人承担相关责任;土地使用权依法转让的,由土地使用权受让人或双方约定的责任人承担相关责任。责任主体灭失或责任主体不明确的,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依法承担相关责任。

问:针对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和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土十条》有何应对措施?

答:《土十条》对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和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污染地块开发利用方面,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一是建立污染地块开发利用前的调查评估制度。二是分用途明确管理措施,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可进入用地程序;暂不开发利用的,要划定管控区域,采取风险管控措施。三是落实城乡规划、国土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监管责任,将土壤环境管理要求纳入城市规划和供地管理。

在污染地块治理与修复工程监管方面,一是治理与修复工程原则上在原址进行,并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二次污染。二是公开工程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及其防范措施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治理与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四是实行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终身责任制。

问:土壤污染了,有办法治理吗?有哪些修复方法?

答: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通过修复降低其风险或危害,恢复其功能,但一般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较长的时间。土壤修复是指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转移、吸收、降解和转化土壤中的污染物,使其浓度降低到可接受水平,或将有毒有害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的物质,一般包括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3类方法。由于土壤污染的复杂性,有时需要采用多种技术。

生物修复技术是20世纪80年展起来的,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生物特有的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能力,达到去除土壤中污染物的目的,主要包括植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生物联合修复技术。优点是不破坏土壤有机质,不对土壤结构做大的扰动,成本低;缺点是修复周期长,通常不适宜对高浓度污染土壤的修复。

物理修复是指通过各种物理过程将污染物从土壤中去除或分离的技术。目前常用的技术包括客土法、热脱附、土壤气相抽提、机械通风等。优点是修复效率高、速度快;缺点是成本偏高等。

化学修复是指向土壤中加入化学物质,通过对重金属和有机物的氧化还原、螯合或沉淀等化学反应,去除土壤中的污染物或降低土壤中污染物的生物有效性或毒性的技术,主要包括土壤固化一稳定化、淋洗、氧化还原等。优点是修复效率较高、速度相对较快;缺点是容易破坏土壤结构,因添加化学药剂易产生二次污染等。

问: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成本如何?

答: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的成本因污染物类型、污染程度以及修复技术的不同,其成本差异较大。一般来说,农用地治理与修复成本每亩从几千元到几万元,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成本每立方米从几百元到几千元。

修复生态环境的具体措施篇8

关键词:地震 , 极重灾区 ,生态修复 , 困难 , 对策研究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5.12" earthquake beichuan to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impact analysis, propo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restricting beichu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in the light of the restricting factor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put forward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for an earthquake disaster areas ecological restoration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 earthquake, extremely toll, ecological restoration, 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地震造成的森林植被损失情况

“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区集中在四川省西北部的龙门山区,沿龙门山地震带分布的北川县、汶川县等10个县(市)被国家认定为极重灾区,造成灾区内物种栖息地破碎、区内土地覆被物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地震灾区生态屏障功能受到影响。据估计,重灾区的成都、德阳、绵阳、阿坝、广元、雅安等6个市(州)林地严重退化面积29.8万hm2,草地退化面积9.4万hm2,北川、青川森林覆盖率损失面积在20%以上,重灾区因崩塌、滑坡导致的水土流失相当于全国一年的水土流失量。

据调查: “5.12”特大地震致使北川89.66万亩森林植被受损,占幅员面积的19.36%,占林地总面积的23.16%,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从损毁的地类分,有林地损毁43777.3 hm2,其他林地损毁16000 hm2;从损毁的林种分,生态林38573.3 hm2,商品林21200 hm2;从损毁坡度上分,25°以上47820 hm2,25°以下11953.3 hm2;从损毁程度看,地极重损毁14800 hm2,重度损毁12000 hm2,中度损毁16800 hm2,轻度损毁16173.3 hm2;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

表1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情况

表2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林种损毁情况

表3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坡度损毁情况

表4

“5.12”汶川地震北川林地损毁程度情况

二、地震对极重灾区生态影响

1、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重

地震造成植被大面积遭受了严重破坏、地形发生了重大改变、山体松动,加之雨量丰富,降水集中,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发生的频繁,土壤侵蚀量增加、水土流失问题重,水保持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降低,灾害性气候增加。据调查:震后北川水土流失比震前增加272.76 km2,达1430.03 km2,占幅员面积的46.32%,比震前增加23.6%,强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比震前增加10%,土壤侵蚀面积达1637.38km2,占幅员面积的63.37%,比增震前增加340.95 km2,平均土壤侵蚀模数由震前的3800t/(平方公里.年)增加到5800t/(平方公里.年),河道阻塞严重,主要河流河床抬高5-10m,大量农田耕地、林地淹没损毁。

2、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到破坏

地震致使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受到破坏, 部分动植物生存环境丧失,特别是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生存环境改变、食物来源骤减。据统计:本次地震造成北川县59733.3 hm2森林植被受损,损失林木9000余万株,苗木1700余万株,有林地覆盖率由56.3%下降到41.1%,下降了15.2个百分点;境内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全部受灾,16000 hm2以大熊猫为主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栖息地受损,占栖息地面积的 21%。

3、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增加

地震致使山体裂缝、松动,地质结构发生变异,山体稳定和地质环境变差,地表创面增大,植被对土壤固着能力减弱,潜在的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不可预见性增加,加之北川是有名的暴雨集聚区,极易造成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到全县及下游地区人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据调查,震后北川滑坡和泥石流地质灾害达 881个,比震前增加843个,112个村的山体出现大裂缝, 40个村因此需整体异地搬迁,涉及3万人。

三、影响生态修复的主要制约因素

1、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受损严重

地震造成北川境内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据调查:北川境内1487km道路路基损毁达90%以上,特别是通往县内13个乡镇的生命线至今仍无法通行。根据北川灾后生态修复总体规划,3年内生态修复面积达59733.3 hm2,工程量大、任务重、时间紧;同时,由于北川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山多谷深,自然条件差,山高坡陡,土质脊薄,施工强度大,增加了工程实施难度。

2、潜在次生灾害频发

震后北川境内大面积山体裂缝、松动,加之余震仍频繁发生,极易诱发新的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潜在的次生自然灾害持续1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制约生态修复和实施进度,甚至对生态修复造成二次甚至多次损毁破坏,影响到生态修复成效,并威胁到重建人员的生命安全。

3、政策条件的限制

3.1生态修复的资金不足。林业生态修复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灾后生态修复预算资金严重不足。据概算:北川县生态恢复到震前需要投入3亿元,而中央预算重建资金仅35864万元,缺口达25104.8万元。

3.2生态修复的承担者与受益者不一致性。生态建设直接参与者是上游地区,直接受益者是社会和下游地区,但目前国家政策没有对生态修复的承担给予应有补偿,承担者难以从生态修复中获得收益,受益者是无偿的获得生态效益。

4、生态修复与灾后安置及产业发展矛盾

根据灾后“就近安置”的政策,灾后农民就近安置在沿河、沿路的平坝与缓坡地带,大量25°以下土地被征占用于安置,为确保人均不低于0.5亩耕地,需对林地实施土地开发以增加耕地,由此造成了灾后农民安置与生态修复用地冲突;同时,灾后发展农村产业和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需用大量土地,形成了生态修复与灾后产业发展用地矛盾。

5、技术条件制约

生态修复主要分布在坡度大、土质脊薄等地段,其表层植被和土壤遭到损毁和破坏,立地条件变差、自然环境恶劣,实施生态修难度增大,运用现有一般技术措施难以恢复和实施,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技术措施和长期修复措施才能修复。目前,北川缺少有效技术措施对震后土质脊薄、干旱地段进行治理,以及最佳生态修复种苗品种。

四、生态修复的原则

1、坚持植被恢复、水土保持、地质安全综合治理的原则,树立大生态理念,通过环保、林业、国土、水务、农业等部门协作共同治理。

2、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突出重点的原则,将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3、坚持以国家宏观政策与顶层设计调整地区利益,从宏观上、长远上解决极重灾区、民族地区生态建设的政策障碍。

4、坚持先恢复后提高,注重成果巩固,确保不反弹。

5、坚持科技治理的原则,大力推广和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用于生态修复治理。

6、坚持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处理好长远与当前、全局与局部、灾后恢复重建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五、生态修复的对策

1、实行科学规划、综合治理

在全面分析灾区生态建设发展现状、发展潜力、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客观评估地震灾害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科学制订生态修复的发展规划目标任务与进度,根据不同地域、不同自然环境条件、不同生态环境受损程度,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震后生态修复,并将生态修复同农田水利、国土综合治理有机相结合。同时,对地震造成无法居住、震后次生灾害多发地段以及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的实施生态移民,对移出的地块实施由政府统一实施生态修复建设。

2、实行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

根据生态的受损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坡度缓、土层厚立地条件好的区域采取人工植苗造林的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本地乡土树种为主,如桤木、桦木、柳杉、厚朴等树种;对坡度缓、立地条件差的区域,可实行人工综合措施进行治理和修复,以先锋树种或草种行期治理,改善期生境,再生境得到改善后再人工栽植目的树种,如树种以酸枣为主,草种以白三叶为主;对坡度较缓、立地条件较好、受损程度较轻的区域以人工点播措施进行修复,主要树种以酸枣、青杠等本地乡地树种;对坡度大、立地条件差、土层脊薄且人工措施难以实施及潜在次生灾害区域实行封山育林。

3、完善政策措施

3.1加大资金项目的整合,充分利用国家灾后重建基金、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林业产业强县等资金项目实施生态修复与治理,发挥政府在生态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引导和带动农户和业主投资生态修复工程。

3.2在国家对震后生态脆弱区农户进行补偿后实施生态移民,由国家统一收购或租用实施生态修复建设;也可鼓励和支持公司租用或购买土地使用权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与产业发展;或者实行农户土地入股,公司参与建设的方式进行生态修建设和产业发展。

3.3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推进集体林权配套改革,保护林农的合法权益,完善林业金融创新改革措施,鼓励和支持广大农户实施生态修复。

3.4对震后森林分类进行调整,因地震致使部分区域地质地貌发生根本性改,其森林的主体功能相应发生改变,应结合实际适时进行调整。

4、运用科技实施生态修复

有针对性的引进受损林地植被恢复的林草新品种和新技术,推广运用生态植被恢复、林灌草给合等有利生态恢复的实用技术;建立专家咨询机制,聘请国内外专家组成专家咨询组,与国内外相关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对生态复修进行技术攻关;加强生态恢复技术培训,定期与不定期组织项目施工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全县生态恢复管理技术水平。

5、实行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相结合

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有机结合,充分发林业有生态功能和林产品供给的双重功能,大力发展工业原料林、木本中药材、特色干果等林,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互补;对因震异地搬迁后的地块实行集中规划,通过林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以解决农民长远生计与生态修复的矛盾;建立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的联系机制,实行产业发展应反哺生态建设、生态建设服务产业发展。

6、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长效机制,从政策源头上由国家制订以“东部补西部、以下游补上游”的具有法律化的补偿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水、生物等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收费制度,通过国家或地方转移支付对生态效益产出主体的生态建设和维持成本进行补偿。

参考文献:

[1] 包维楷 《汶川地震重灾区生态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策》《中国科学院院刊》2008年 第4期

上一篇:低碳生活技巧范文 下一篇:服装设计的目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