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3:31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1

1 亚健康的概念及临床表现

所谓亚健康,又称次健康或第三状态,即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造成过度劳累、精神极度紧张、心理压抑、营养失衡、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代谢异常或生理功能低下等,机体虽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但已有潜在的器质性改变,使人进入了病前状态(发病临界状态),也就是说机体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状态,此时主诉症状多,但客观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即有躯体、心理、社会的各种不适症状。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目眩、耳鸣、烦燥、焦虑、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多梦、胸闷、气短、盗汗、减退、食欲不振、腰酸、腿痛、人际关系淡化、经常性疲乏无力,有的女性出现月经不调。

2 亚健康的诱因及特征

目前学术界对于亚健康的确切病因不清,诊断标准尚不统一[2],笔者总结促使亚健康形成的诱因主要有:社会、环境、心理、营养、生活方式、行为运动、气象等因素影响。而飞行工作是多相,涉及飞行人员的身体状态、动机情绪状态、知识状态、信息处理与认识状态,容易造成身心疲劳。由于亚健康是健康与疾病相互转化的中间状态,经过一段时间必然要发生两转归。隐匿性和潜伏性不被个人所重视,双向性和可逆性,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3]。如果采取积极措施,加强保健,消除那些不利健康的因素,亚健康则恢复健康,反之,致病因素不消除,亚健康状态持续存在,任其发展,一旦突破躯体免疫系统极限,则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3 定期保健疗养 促进亚健康恢复

3.1 加强健康教育,普及航空卫生知识,使疗养员掌握医学科普保健养生知识,增强预防疾病和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对发生某些疾病的警觉性。重视亚健康的危害,主动发现和防治亚健康状态,从而防止疾病发生。

3.2 全面而合理的膳食,是保持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因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果不注意营养的合理性,会引发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胆囊炎等,这在空勤人员中发病率很高。疗养膳食,营养结构合理,既保证机体摄入足够的各种营养素,又可避免因过高的摄入各种营养成分给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

3.3 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疗养期间保持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做到忌烟慎酒,不暴饮暴食,并保证良好的睡眠,做到身心放松而不是放纵。

3.4 定期疗养,及时消除应激产生的环境和条件,完全脱离了飞行工作环境和家庭环境的不利影响,不带工作、学习、任务、家属的疗养,使疗养员的身心真正放松,消除疲劳,有利于防治和消除亚健康。

3.5 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对伴有心理障碍、抑郁、焦虑、失眠的疗养人员加强心理疏导,实现自我调控,可明显减轻或消除症状,改善心理状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和调节能力,所以,心理治疗,心理调适针对因心理因素导致亚健康的飞行人员更有效。

3.6 体能训练。每日由专业的体疗教员组织进行综合性体能锻炼,不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而且可以消除不良情绪和疲劳心理,有效治疗肥胖、高血糖、高血脂、血压偏高,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和消除亚健康状态,维持良好的飞行心理和生理状态,具有积极意义。

3.7 加强医学观察,促进从亚健康转变为健康。对于主诉不适状况多且与现行手段的航医鉴定不符的疗养员,严格按照《航空卫生条例》和《飞行员体检鉴定标准》进行慎重复查,没有问题也要耐心询问、认真观察,及时了解其身体变化情况,可按亚健康防治方法予以指导性治疗,使其更好地完成疗养任务。

3.8 对症治疗。对有相应症状的疗养员,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理疗、针灸、按摩、中西医相结合等特色疗法。

总之,保健疗养是以综合的保健治疗作用达到调节精神,改善功能,恢复平衡,祛病健身的目的。所以,定期有科学指导的保健疗养,是消除亚健康,促进健康的极为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傅善来.21世纪健康新视角.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2赵瑞芹,宋振峰.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19(1):10-13

3刘增恒,李美华.第三状态与心身医学研究.医学与哲学,2001,1(22):36-38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 生态校园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目前国内的一些研究表明,我国相当一部分在校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的发育,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远比一般人群高,且有上升趋势。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构建生态校园的影响

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人民满意的生态大学,构建生态型校园,是多数农林类院校共同的建设目标。生态型校园的“生态”内涵,不仅要求校园环境要达到生态要求,低耗能、低排放,环境优美,有可持续的校园生态环境,而且需要从人文精神、制度文化等方面达到一种生态,包括人事关系、制度文化的和谐,也包括广大师生关系的和谐,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是建立在校园稳定、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要构建生态校园,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广大在校学生拥有了优良的心态、良好的心理素质,才有利于和谐氛围的形成、生态校园的构建。

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而且关系到校园的稳定和发展。“非稳定状态”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学生心理矛盾和社会矛盾集聚,在这一时期,校园秩序容易被打乱,学生心理容易失衡,心理满意度、快乐感降低。如果控制不力则易引发系列问题,如学生行为发生偏差,自伤、自杀甚至违法犯罪,从而影响校园的稳定、破坏校园的和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学生成才与学校构建生态校园的基础,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构建生态校园所必需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

二、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构建生态校园的必要性

大学生是承载了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成才欲望强烈,但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适应能力较差,缺乏社会经验,学业、经济、人际交往、情感及就业压力等矛盾造成了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在不同时期不同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心理问题。如:新生入学的适应性、人际关系和学习态度等问题;二、三年级学生自我发展、人际交往、学习等问题;四年级学生的就业去向、考研问题和情感等问题[1]。因此,要构建生态校园,培养身心健康的“生态人才”,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预防和克服不同阶段容易遇到的心理问题,促进他们形成生态、健康的心理素质,更好地融入到校园生态文化中。

在高校扩招的形势下,竞争的激烈,人际关系的复杂,知识的不断更新,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都给学生们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也给他们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威胁。心理异常或有心理疾病的大学生,往往具有自卑感和孤独感,不能从集体中吸取力量,不可能有坚强的意志,往往一遇到困难便自暴自弃,而难以树立远大的理想。面对新形势下生态校园的构建,必须保持学生心理的健康,培养他们自立、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使他们敢于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为学业、事业成功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心理是否健康发展,制约着学校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要构建稳定、生态的校园,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三、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促进生态校园构建的几点建议

(一)认清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生必修课程。

当前,不少高校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仅仅局限在预防、减少少数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发生,以及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矫正、治疗方面。这实际上是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治疗,改善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与矫正、治疗心理异常混为一谈了。依照这种认识,必然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局限于少数存在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身上,从而丧失了对多数学生的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的重要途径,但多数高校只开设了一些公共选修课,许多学生接触不到心理健康知识,也认识不到心理咨询的作用、意义,以致于当产生心理问题时,不会主动进行甚至回避心理咨询。

就学生个体而言,每个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认识自己、认识环境、调整自己、适应环境的过程。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都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应当无偏颇、无成见、无条件地面向全体学生,一切教育活动都要顾及全体学生。在此基础上,再针对学生的心理差异,采取面向全体、重视个别的行动策略。

因此,我认为高校有必要开设一门以上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作为在校生的必修课程,着重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学会心理疾病的预防。

(二)重视管理,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心理健康档案建设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与途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可以记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反映学生现有的心理面貌,能较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利于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预防个别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在学生入学后,学校应及时建立他们的心理健康档案。在内容设计上可以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一是可能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资料,可以设计登记表和参考学生学籍档案等方式进行搜集,应包括:(1)学生基本情况。包括:姓名、专业班级、性别、出生年月、民族、政治面貌、兴趣爱好、教育简历等。(2)家庭情况。包括:家庭成员构成,父母文化程度、职业和健康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家族疾病史等。(3)学生本人身体健康状况。包括:学生以前有无重大疾病、慢性病、传染病及现在的健康状况等。(4)既往心理健康状况。包括以前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否进行过心理咨询或治疗、有无创伤史等[2]。

二是反映学生心理状况和特点的资料。这部分资料可以通过心理测试获得,在国内使用较多的有:症状自评量表(简称SCL-90)、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简称16PF)、大学生人格问卷(简称UPI)、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评定量表等,可根据侧重点不同进行选择。

通过心理健康档案建设可以反映出学生心理健康的一般状况,透视出学生心理状况的共性问题,为在全校范围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可靠的依据。还可以筛选出可能有心理问题的学生,为后继的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提供依据,确保有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得到及时的帮助和治疗,使部分问题消失在萌芽状态。学生心理健康档案一经建立,必须由专门人员进行科学管理,并确保心理健康档案得到合理地利用,同时做好保密工作。

(三)壮大专业队伍,提高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技能。

随着学校的发展,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的大学生进入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也随之增大。针对这个现状,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一定程度上还满足不了在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仍然缺乏受过专门训练的专业队伍。高校应充分发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主导作用,通过对辅导员的专业培训,来壮大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为构建生态校园提供保障。

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有其优越性:熟悉学生,工作热情高,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但也有不足,容易受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的束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角色与心理咨询员的角色会有冲突,影响心理咨询的质量,这就需对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辅导员加强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及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这样才能在知识、技能、时间、精力等方面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四)多种干预措施相结合,降低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度。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实现有效沟通、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实现个人价值的重要前提。大学生群体中存在人际关系敏感问题,表现为社交回避及苦恼、害羞、社交焦虑等。人际关系不良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有研究显示,人际关系存在障碍的学生往往有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3-4]。所以降低人际关系敏感水平,带来的不只是人际关系的改善,同时也会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学生人际关系和谐了,才有利于和谐、生态校园的构建。

我认为,团体心理咨询、人际关系工作坊、心理健康知识专题讲座及个别心理咨询这四种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问题均有较好的干预效果。其中,人际关系工作坊与团体心理咨询干预效果更明显,这两种方式效果相对明显的原因可能是:(1)成员间增加了接触、交往和互动的机会。学生在团体中一起参加活动、讨论、角色扮演等,促进了成员间的相互交往。(2)在人际互动中体验到相互接纳、相互支持,改变了对人际交往的歪曲认知。(3)在活动中学会了倾听、相互关注、畅所欲言,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各高校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上一直在不断探索,从各种心理健康教育部门的成立,到二级学院心理辅导站的增设,都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在农林类院校构建生态校园的背景下,认清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是非常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当纳入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工程,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健康发展,为生态大学的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参考文献:

[1]明俊.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探究[J].科教文汇,2007,(7):26-27.

[2]隋丽丽,杨秀文.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有效方法[J].兰台世界,2007,(8):25-26.

[3]凌苏新,陈卫旗.广州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教育对策[J].心理科学,2000,23(5):628-629.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3

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人的健康人格和内在价值的研究,强调尊严、价值和主体性,为心理健康教育灌输了丰富的人本主义精神。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认为,每一个体都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和生命尊严,主张心理健康教育要注意对个体心理的充分尊重,多一些感情投入和价值关切,重视小样本和个案研究,通过个案法、谈话法、临床法等方式,达到对心理健康问题更清楚、更准确的感知和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绝不能以专家和权威自居,应当放平心态,与教育对象进行直接平等的沟通,对其心理和行为表示理解与尊重,以增强教育的情境性和互动性。同时还要坚持主体性原则,努力提升教育对象的自我调控能力,激发教育对象内心的自我实现意识和愿望。总之,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以实现个体的自我价值为终极目标,针对不同个体进行个性化心理引导和教育,较好地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存在主义哲学。哲学家萨特非常重视研究本质、尊严和自由,他主张“存在先于本质”。人是一种自为的、具有自我指导能力的特殊存在。凭借意识自由地做出选择是纯粹个人的事情,人的选择不同,所以本质也不同。萨特承认,现实生活中,人的心理和行动会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但只是限定具体的选择,而不能限定自由本身。自由任何时候都存在,甚至不选择也是一种自由。心理学家罗杰斯由此引申出“主观选择先于行为”的命题。他认为人的存在的特殊之处在于具有自我发展的潜力,他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建立了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并倡导“来访者中心疗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坚持把健康人格和完美人性作为研究对象,关注个体独有的人格特征,推崇尊严和价值,通过对意识经验进行客观如实的描述揭示心理问题的本质,使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趋近人性的发展和人的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利用存在主义哲学实现了对非人性化的行为主义的扬弃,进步明显但也存在缺陷。“来访者中心疗法”的问题在于,个体发展主要依靠自我实现,并不需要求诸于权威和规范,价值中立和非指导性的咨询原则可能造成对自由选择的放任,从而弱化咨询师的作用,也使该疗法对年龄较小或认知能力较差者帮助有限。由于过分强调需求层次、自我实现及高峰体验,强调先天因素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导致需求金字塔的顶端仅是自我实现。忽视了社会和文化因素在发展人性与自我实现中的决定意义,使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无法从整个人类发展的高度去考察个体心理或行为的意义,难以完整地诠释舍己救人的高贵品质,以及为真理而献身的崇高精神。

二、积极心理学取向:幸福、信念与主观能动性

积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积极体验,致力于挖掘人所固有的、潜在的正向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和谐发展,走向幸福。积极心理学取向认为,教会人们避免心理疾病和走出心理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而教会更大范围的人们获取幸福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终极目的。心理活动来源于生活,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引导人们产生信念,进一步引发积极动机。积极动机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正面力量。积极心理学取向关注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产生与增加,努力开发人们潜在的积极的人格特质,增强幸福感,提升自我接纳能力,以实现心理健康的主动防御。因此,积极心理学取向要求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以强调个体积极的情绪体验、幸福能力的获得以及积极人格的培养对于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积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建构主义思潮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结果。建构主义哲学的要旨是现实生活由人们自己创造。哲学家兼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不同发展阶段的认识结构并不相同,这影响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健康人格的形成是个体积极主动的认识建构过程。心理活动的主观建构决定了人们能够积极地体验并改造自己的心理状态。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指出,真实的幸福源自于人们对有意义的生活的追求。塞利格曼与皮亚杰不谋而合。积极心理学取向认可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障碍或抑郁焦虑,还包含着对良好心理状态的正向理解,它倡导超越自身的不快乐,用更加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面对现实生活,通过主动建构增进健康,提升幸福感,促进人类社会的整体繁荣。积极心理学取向除了从建构主义哲学寻找理论依据,还吸收了功利主义、佛教的一些观点。由于这个原因,积极心理学取向没有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而只是为了研究方便在哲学各领域寻找观点并加以拼凑。未经过深刻反思的观点拼凑使积极心理学取向的概念和定义含混不清,甚至积极也出现了理解偏差。比如,人们欲求的事物是否就积极呢?不一定。我们知道,个体的幸福、快乐并非人生的终点,而是积极追求人生意义过程中的副产品。积极不仅体现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还要符合社会文化环境的要求。因此,尽管积极心理学取向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热点方向,但由于缺乏牢固统一的哲学基础,概念和定义上含混不清,预期的整合效应恐难实现,面临碎片化和边缘化的危险,有可能会沦为主流观点的附庸品。

三、文化心理学取向:意向、差异与文化多元性

文化心理学取向重视文化对人类行为和心理健康的影响。心理学家斯维德认为,个人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是一个意向性世界,要对这个意向性世界加以理解,必须了解其文化蕴涵。不同国家、民族、城乡、区域的文化,有着较为显著的差异。心理植根于文化,既构成文化,又由文化构成。一切心理现象都具有文化属性。人在文化指引下寻求意义和价值,获取生活和行动的方向。文化心理学取向强调心理和文化之间互为依存、彼此衍生的关系。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前提是对心理现象中的文化差异予以关注,并力求给出恰当准确的解释,因此文化多元性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考量的方向。对文化的强调弥补了主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不足,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更趋完整。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的关注得益于后现代哲学思潮。接受文化多元性突出体现了后现代哲学追求多元、解构和去中心的特质。哲学家伽达默尔指出,理解是属于被理解东西的存在,通常是用语言解释语言。由于文化语境不同,人们都严格地在自己所处的文化语境中对现实进行体悟,人的认知、情感、情绪、意志、行为等方面由于文化差异的存在而显著不同。文化差异将理解过程刻上主观烙印,甚至产生主观偏见。文化差异无法避免,所以要努力用多元的开放心态去容纳差异。总之,文化心理学取向弥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文化差异可能忽视的缺陷,强调以多元化方法达到对复杂心理的理解和建构,拓展了从文化角度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道路、新维度。文化心理学取向在关注文化差异的同时,还要注意多元文化的联系性、系统性和整体性。心理健康教育移植于西方,文化多元性使西方理论并不一定完全符合中国的情况。只有依托文化背景,涵纳多元文化,才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本土化改造。看不到文化差异会犯主观思维错误,对文化差异过分强调则容易走向相对主义。反对基础主义、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是后现代哲学的共同特点,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导致对不可通约性、不确定性的宣扬,以至心理健康教育陷入相对主义的漩涡。多元文化不是鼓吹相对主义。文化的边界理应是开放的、模糊的、动态的。不同文化间有差异也有相似。文化不同并非就不可通约,这是心理健康教育中交流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引入多元文化观点时既要注意实施本土化改造,还要保持对相对主义的警惕。

四、生态心理学取向:系统、平衡与动态性

生态心理学取向主张将心理健康问题纳入生态系统来研究。人是一种生态性存在,人的心理活动也是一种生态性存在。生态危机与心理危机有相似之处,治愈地球与医治心灵也有相似之处。科技的发展使人与自然长期分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物质化的价值观加剧了心理危机发生的可能,很多难以治愈的现代文明病出现了。事实上,人与自然共处同一系统,人不仅是自然界的主体,也是构成自然界的客体,人必须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相互理解的健康状态。借鉴生态的自我调节和恢复理论,心理健康工作者建立了生态系统心理治疗方法。心理健康包括自我的平衡,也包括自我与环境的平衡。与生态系统相一致,心理健康追求的平衡是动态性的、可持续的。生态心理学取向将心理与环境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立足于环境的心理价值,从人的发展、心理疾患的治愈和精神需求的满足等方面,阐明了环境对维护心理健康的意义,为心理健康教育又开辟了一条新道路。生态心理学取向主要是受生态哲学的影响而形成。生态哲学的基础是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它不强求绝对的主客或主次之分,而强调事物相互联系和依赖的整体性。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人类将自己当成世界的中心、自然的主宰,而把世界当成对象物,这是传统发展观的致命缺失。人与自然是对象性的共存共生关系,人依赖自然才能实现自己的生存。作为一个整体,人与自然协调平衡的发展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心理健康教育要达到为人类健康幸福谋福祉的目的,就要追求人与环境的系统化、自然化、社会化、生活化的有机和谐。生态心理学取向强调人与环境的动态平衡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从分析转向应用,从而更具有实践意义。生态心理学取向重视环境因素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更倾向于外成论的解释维度,有时会导致对内成论的忽视。心理活动虽然可以看作是一个微型的生态系统,但它与自然的生态系统有着明显区别。心理活动的主体是人,人与环境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是地球上最复杂的社会性动物,心理活动的复杂性更是其他活动无法比拟的。在生态系统心理治疗中,若个体的心理不能沉浸于治疗环境,仍被纷杂的物质利益吸引,心理治疗的效果将无法保证。心理健康的实质是自我的平衡以及自我与环境的平衡统一,只有着眼于自身,回归自我,同时将宁静的自然环境带入到喧闹的现实生活,才能真正求得心灵上的平衡和健康。因此,明确认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兼顾内成论的解释维度,是实施生态心理学取向的前提条件,也是全面正确评价心理健康教育成效的基础。

五、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精神、意识与超越性

超个人心理学取向以追求人生意义和实现自我超越为主旨,核心是重视精神因素,弥补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取向从自我实现出发追求个体价值的人格发展动机理论的不足。当前,人类越来越多地追寻整体感和超脱感,渴望身心灵成长的生命体验,精神因素在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备受关注。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注重对个体意识如何超越自身,同广阔世界深度融合的问题进行探讨,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置于心理健康的中心位置。人具有自我意识,所以能够对现实的不完美进行反思,凭借人的实践能力完善自己,改造世界,使现实向着理想状态发展,这种超越是终其一生的人类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心理健康的关键问题被定位为寻找生命意义,如果找不到就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包含着对超越的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内在潜能和生命价值的最高实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更新发展了沉思、静修、催眠等技术,拓展了对生命和人性的理解,有助于人们发挥健康潜能、增进身心灵成长,对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超个人心理学取向是生命哲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生命哲学倡导生命力和生命意识的绵延不绝,从生命意义出发探究超出自我关怀的精神生活领域。哲学家狄尔泰认为,生命永远是哲学的中心议题,他高度关注人的精神力量。人是一种能够意识到自我存在的特殊生命体,意识是生命之源,生命过程一直伴随着心理的体验。生命不同于一般的客观存在,依靠探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无法达到对生命意义的领悟。生命是个体不断创造、更新、超越自我的过程,其意义必须由个体在生活实践中亲身体验。生命的内核是精神追求,人类存在的最深层动机来自精神追求。拥有精神追求不仅符合人性要求,而且是心理健康的本质体现。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强调对生命意义的领悟和净化心灵的程度,将坚定意志和热切期盼与精神追求的内驱力相结合,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引导人们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直至超越生命。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关注超越意识状态的心理体验,重视人的终极生命潜能的发挥,有助于心理问题的全面解决和身心灵的整体健康。重视精神是超个人心理学取向的价值所在,但重视精神也成为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引发争议的地方。精神追求在人性中处于首要地位,这种被引向极致的精神追求,某些时候可能会将心理健康教育带入另一个极端。由于精神与神秘、宗教和致幻剂的接近,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常常面临神秘主义、宗教主义和致幻剂体验的渗透。神秘、宗教和致幻剂易使人们失去判断,陷入纷乱、狂热、教条的信仰之中,对法西斯的崇拜、原教旨主义的狂热以及致幻剂的滥用都属于这种渗透。因而,超个人心理学取向在宣扬精神追求的同时,要注意随时与极端的神秘、宗教和致幻剂体验划清界限,否则会给心理健康教育招致巨大的危险。

六、结语

上述五种心理健康教育取向分别汲取了当代哲学发展的某些新成果,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更具体的理论支撑点。但是,由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动态性、多层次性和多元化,不同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实践中只强调其中的某些成份,而忽视了其他因素。一种单一的理论不足以全面解决心理健康问题。对五种取向进行哲学反思,有助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综合、兼收并取和融合贯通。而要进一步完成这种整合,必须寻找一种整合性的哲学基础。现在看来,这个基础只能是唯物辩证法。因为只有辩证地看待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元取向,依靠辩证唯物主义给科学整合提供的最一般准则,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以偏盖全和“一叶障目”的错误。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4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 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养

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内在表现, 包括人的性格、情绪、气质等各种心理因素, 是培养其综合素质的基础。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质上是一项心理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高校提供给大学生这样一个发展平台, 通过各种知识和教育模式的深入, 使学生们可以将知识进行消化、选择, 并渗透到自身的修养当中, 从而不断的提高综合素养, 这也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表现。

(二) 有利于推动其人格的发展

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 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促进人格的发展,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是多种主观因素助力人格的完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会接受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主观教育, 这些主观教育因素会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 帮助大学生逐步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其次是客观因素对人格发展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会帮助大学生形成自身的价值观念, 这些潜在的价值观念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评价和调控, 并且形成自身特有的人格特性, 从而提升人格发展的水平。

(三) 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

开发潜能、提升能力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开发潜能的前提, 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潜能的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 帮助他们深度挖掘自身的潜能, 从而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 最终实现认识自我、实现自我的目的。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全面普及, 并且已作为高等院校的主要教育模式, 受到教育领域的高度重视。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 由于需求者众多, 其发展速度很快, 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 但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也逐渐的凸显出来。

(一) 重视程度不够

近些年,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着普遍性、多样性及道德性等多元化的问题特点, 我国在过去的教育发展阶段一直都是重专业轻素质、重思想轻人格、重德育轻心理、重治疗轻预防, 曾一度将德育教育当做心理健康教育来发展。虽然目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逐步步入正轨, 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寻求方式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我国目前心理健康教育的队伍建设还不完善, 教育模式依然不健全, 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障碍需求, 不能满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需求, 并且心里健康求助的方式也比较单一, 往往只靠思想教育来进行, 这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式, 表现出了我国对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形成科学、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二) 未能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有机结合, 任何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要发挥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以人为本是时代的发展要求, 这样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上升到新的高度, 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但在目前的发展状态中, 这种优势表现得并不明显, 依然还是以教育本身为主体, 没能凸显出大学生的主体优势。

三、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方式

(一) 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我国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让他们拥有健康的心态、良好的心理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 以适应这个社会的发展和需求, 从而增强自我调节能力, 努力实现自身价值。但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不同层次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依托, 主要体现层次如下:

一是对于心理疾病的治疗, 让心理恢复健康状态。很多大学生可能已经产生心理疾病, 那么就需要通过治疗, 让他们恢复健康的心理, 这样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二是要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 促进心理健康。预防是针对那些没有明显疾病特征的大学生而言的, 积极的预防能使他们远离心理健康疾病的困扰, 也是对这一时期心理健康最好的调整方式, 进而实现这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三是要优化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是可以优化和调节的, 通过开展一些列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来调节大学生的心理状态, 如新生入学之后的适应问题、学习心态问题的调整等, 中年级学生的恋爱问题、生活问题、学习动力问题等, 毕业生的职业规划问题、发展方向、情绪与压力等都是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调节的问题, 也是实现心理健康教务目标的重要方面。

(二) 遵循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心里健康教育是建立在一些教育原则基础之上的, 其具体原则可分为系统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教育发展原则。系统性原则是针对大学生进行一项系统性素质教育的工程, 是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要求, 所以各高校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整个教育系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各个高校要把心里健康教育进行规范, 系统化, 由点到面的全方面为覆盖, 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其系统原则。

学生主体原则是以学生为主体, 进行心里健康的自我调节与自我预防, 以达到有效的控制自身心理健康的目的。教育发展原则是高校要尽所能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教育援助、教育诊疗等方面, 为大学生提供完善的心理健康平台, 助力他们解决各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 这也是教育发展原则的关键所在。

(三)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在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 发现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西方国家有很大的差别, 我国比较注重人际关系、学习成绩以及贫富差距, 这些都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重点。首先我国是一个以人际关系为沟通网的社会, 人际关系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因此, 如何处理好各种人际关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其次是学习成绩的影响。学习、考试是多年来中国教育的传统, 很多考试另大学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 也是就我们常说的考试综合征。如何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学习能力, 并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考试, 也是当前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再次是贫富差距大产生的心理问题, 我国目前贫富差距相差悬殊, 使得很多大学生产生自卑、甚至极端心理, 导致一些性事件的发生率逐年提高, 因此, 各高校也要把此项内容列为心理教育内容的重点。此外, 我国大学生还有一些其它心理问题亟待解决, 比如独生子女心理问题、就业压力心理问题、单亲或独孤家庭心理问题等等, 各高校要把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全面考虑, 制定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从根源上杜绝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总之, 在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中, 要本着促进、发展、预防、调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 运用积极有效的教育模式来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 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让大学生能够充满自信的走向社会、参与竞争、迎接挑战。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24-02

“少年强则国强”,大学生是国家的栋梁,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1]。大学教育阶段则是大学生学习技能,走向社会的重要时期,掌握好扎实的知识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然而,在当今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得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为了促进社会进步,就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学业心理健康教育。

一、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

所谓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具体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健康问题[2]。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属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当中的一个方面。在大学期间,大学生面临的学习任务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独立性、自主性,要求大学生不仅具有接受知识的能力,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够在学习过程当中主动对一些比较专业化的知识进行探究。然而,刚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已经习惯了初高中那种“灌输式”的学习方法,面对这种对自主性、探究性、专业性要求很高的大学学习,一些大学生难免会在心理方面出现波动,如果没有及时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就会导致大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严重的话,可能还会导致大学生因为无法接受学习上的退步,继而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当今大学生心理健康受到了老师们的普遍关注,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却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关注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并对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进行及时引导,对大学的健康成长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表现内容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相互交融、相互影响的过程,是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发生的一系列学习行为以及学习心理状态变化[3]。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是影响大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根据专家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分别是大学生的学业行为以及大学生的学业情感。下面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分别对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问题进行探究。

(一)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学业行为方面的表现

大学生学业行为是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具体体现,指的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通过这些行为可以展现出大学生对待大学学习的一种态度,体现了大学生对学习的认可程度及投入程度。当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得越投入,其在学业心理方面就越健康,反之,如果大学在学习过程当中“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得“形同虚设”,或者是大学生不能安静下来学习,那么大学生在学业心理健康方面就表现为不健康。

(二)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在大学生学业情感方面的表现

与学业行为不同的是,学业情感是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的各种各样的情感体现,通常情况下,大学生的这些情感态度主要分为三种基本的情况[3]。第一,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大学生通过学习找到了乐趣,从而表现出一种开心、愉悦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到了乐趣,并沉浸在学习当中,对学习表现为一种享受,是一种主动的学习,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比较强,这是一种比较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大学生学习纯粹是为了完成学习目标,对于学习既不排斥,也谈不上喜欢,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的是一种平静的心态,没有太大的心理波动,这种状态下的学业心理健康仍旧属于健康状态。第三种则是一种消极的学业心理健康状况,在这种状态下,学生非常厌倦学习,在学习上表现为失望、焦虑、厌倦,甚至是一种气愤的心理状态,这些都是不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差,很难完成学习任务。

三、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

心理状态是一种比较复杂的生理现象,除了受到生物体自身原因的影响,周围环境也会对生物体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生物体出现心理波动[4]。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变化也是同样的道理。下面本文将会对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具有很大的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兴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果一个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那么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5]。如果让一个讨厌物理的学生去学习物理,那么就会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在大学招生过程中,由于调剂,一些原本学习理科的学生被调剂到了文科专业,尤其是外语专业当中,这些学生可能天生比较排斥语言,这样就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并在学习中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当然如果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的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那么他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当中,例如,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就会表现出近乎疯狂的状态。因此,学生们的兴趣会对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

(二)来自社会观念的影响

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学业成绩一直是社会评价中国学生的主要标准,通常情况下,学习好的学生就会被社会认为是好学生,而学习差的学生就会引来社会的歧视,甚至是周围人的排斥,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并致使学生产生一种焦虑、孤僻、自卑的心态,严重的甚至还会导致学生不珍惜生命,走向不归路。因此,将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的观念也会导致学生出现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效果,严重的话,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挫败感

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失败,受这种挫败感的影响,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慢慢丧失兴趣[6]。在大学教育期间,大学生的学习环境比较宽松,大学老师不再像初高中老师那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监督,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学习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学困生受挫败感的影响,不愿意学习,再加上大学学习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这就会进一步增强学困生对学习的恐惧感,在恐惧感和挫败感的双重影响下,学困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焦躁、厌倦等消极心理现象,产生学业心理不健康问题。

(四)大学生自身的心理状态影响

对于优等生来说,一些优等生天生个性比较好强,对自己的成绩要求比较高,甚至不允许自己失败,一旦面临失败便不能以积极的心态应对,甚至会出现一蹶不振的现象[7]。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优等生就会承受比较大的心理压力,表现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学习。因此,大学生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导致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重要原因。

四、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应对策略

(一)改变传统的社会观念

传统的将成绩作为评价大学生优劣的观念给大学生带来了严重的学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为了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就需要对这种传统的观念进行改变[8]。首先,从老师的角度来讲,一方面老师需要正确对待优等生和学困生,以平等的观念看待他们,使他们不会感受到差别。另一方面,老师还需要对学生进行观察,发现学生们的优点和特长,并且对学生的优点和特长进行赞美,让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心态,并且还能把学生的优点传递给家长。此外,老师还要观察学生们的潜能,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其次,家长也要改变这种传统的观念,尊重孩子的选择,积极发现孩子的兴趣,并给予鼓励。

(二)重视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对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教育,并且开通专门的咨询热线,及时帮助学生们排解不健康的学业心理状态。此外,学校也需要开展相关的讲座和宣传,对大学生开展学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最后,学校还需要对辅导员进行专门的培训,使辅导员老师掌握一些学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五、结束语

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问题显得比较突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了不利影响。笔者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相信通过教师、社会、家长的配合,对促进大学生的学业心理健康发展会有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路平.大学生学业心理健康及影响因素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4).

[2]崔伟.大学生学业自我妨碍与成就目标、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J].科教导刊,2014,(11).

[3]张美艳.大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D].济南大学,2010.

[4]丁冬红,董超.浅析大学生学业压力引起的心理问题及解决途径[J].教师,2014,(2):6-7.

[5]周小梅.大学生学业拖沓心理及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3,(3).

[6]孔令敏.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时间管理倾向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7]薛静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探索,2012,(7).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护士亚健康中医养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4-0283-02

亚健康状态通常是机体并无明确疾病,但却呈现活力降低、适应力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人体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疾病的状态。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中高发,护理人员亚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每天,面对各种病人痛苦的表情,暴露于各种职业危险因素(如病原微生物、噪音等)中,出现亚健康,在所难免。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其表现。

1.1.1亚健康状态通常不被人们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也不为医学确认。非常普遍和严重;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

1.1.2在护士亚健康人群中,躯体症状出现率较高的为易疲劳、腰酸腿痛、头晕头痛、双眼干涩、少气懒语、体力不足等。生理状态又直接影响心理状态,即出现心理亚健康,失眠多梦、困倦、烦躁易怒等不能保持正常生活质量、良好工作状态。在家庭生活、情感交流、人际沟通、精细操作等方面,护士们都会感到困惑、压抑、郁闷等。

1.1.3亚健康发生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护理人员、女性、中级职称及工作年限长等特征的人群较严重,且女性略占多数。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1.2护士亚健康的发生原因。

1.2.1生活不规律。护士因长期三班倒、工作不定时、节奏快、作息时间不固定等,容易出现入睡困难、难以维持睡眠、睡眠程度浅、经常梦魇、早醒等睡眠障碍的症状,不能规律的生活和睡眠,而且夜班常只有一个人,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等,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因此,睡眠的缺乏是健康的重大杀手,长期倒班造成的睡眠质量低或睡眠缺乏是护理人员群体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1.2.2工作责任重。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面对的是表情痛苦的患者,情绪压抑,如有急危重症患者时精神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家属的期望值较高,重大的责任关系常使护理人员背负了沉重压力,各式各样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报道,也让护士们不敢放开手脚,无形之中加重了护士们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1.2.3心理压力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培训与考核及参加继续教育,如规范化护士培训、三基理论基础与技能、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培训与考核,这样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压力。同时还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沉重的压力使她们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加大。

1.2.4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各医院护士大都缺编,护士与床位配比严重不足。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拖班,不能按时就餐往往使机体不是处在饥饿状态,就是暴饮暴食,使得机体不能按照一定规律摄取营养物质。

2中医与养生

2.1中医在防治亚健康状态有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认为亚健康状态的总病机为肝肺气血失调,阴阳失衡。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影响,正常中医体质可能转向不健康中医体质。

2.2饮食养生。医食疗方法中的食药同用、食药同源,一直是中医饮食养生的一大特点。现代研究如生山楂、燕麦可以降低血脂,芹菜、木耳可以降低血压,莲子、百合、龙眼肉可以安神,核桃可以消除大脑疲劳等。总之,以饮食调理或治疗机体的例子不胜枚举。

2.3起居养生。护士长期处于竞争激烈、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加上缺少锻炼与自我调节,导致身心出现疲劳、乏力、健忘、失眠、头晕头痛等而不得缓解的亚健康状态。中医养生强调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其中起居有常主要是指日常生活中包括食衣住行、站立坐卧、苦乐劳逸等都能够有一定的规律并合乎自然界和人体生理常规,对于人体的养生保健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2.4情志养生。现代人由于长期处于快节奏且高度紧张的竞争环境下,造成精神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的不协调,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心身症状已是亚健康人群普遍存在的现象,因而精神心理的保健也成为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医学认为人有七情,而七情致病不但影响人体气机血液的运行,也影响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

2.5心理护理与养生。中医认为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相互作用的密切相关联的。治病要形神共治,因此中医注重心理养生。当护士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心里失衡时可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学会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调节方法,进行自我修养方面的锻炼,自我淡化和松弛。

3亚健康人群的产生

虽然尚未达到疾病的诊断标准,然而在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方面已反映出不和谐,这些不和谐可通过适当的预防手段转化为正常健康状态,若不加以干预则会进一步发展为疾病状态。中医养生保健方法有着独特性与实用性,在西方国家也逐渐受到多数人的欢迎与推广。护理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身心失衡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如护理人员本身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则不可能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降低或消除护士群体亚健康状态和发病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精力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护士亚健康状态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

参考文献

[1]宋为民,罗京才.未病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7

所谓亚健康状态,通俗的说,多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处于一种机体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体质与心理失衡状态。一般来说,亚健康状态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排除疾病原因的疲劳和虚弱状态,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或疾病前状态,在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上的欠完美状态,以及与年龄不相称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衰退状态。

科学认识亚健康,有必要分清亚健康与相关医学问题的区别:

一是亚健康不同于亚临床:尽管亚健康与上游的健康状态和下游的疾病状态有部分重叠,但区分也是明显的。亚临床是有主观检查证据而没有明显临床表现,如当前常见的中老年人亚临床颈动脉硬化,颈动脉超声检查发现有较明显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甚至有斑块形成,而无临床表现;而亚健康状态者具有头痛、头晕和胸闷不适主诉,但血管心脏超声及心电图检查都未发现异常。

二是亚健康不等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首先CFS具有国际统一标准,亚健康至今没有;其次CFS在18岁以上成人发生率仅为0.004%,而亚健康则为70%,两者间悬殊甚大;再者国内描述的亚健康状态多数通过积极干预恢复健康,CFS则仅有30%可以恢复健康状态。

三是界定亚健康还应注意同临床功能性疾病和精神心理障碍性疾病及某些疾病的早期诊断相区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亚健康还没有建立统一的判断标准,中、西医对亚健康的理解和界定范围也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均是今后有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现代人亚健康

根源一:前列腺无菌性炎症及前列腺肥大所产生的并发症

这相当于中医肾虚、命门火衰的症候群,是男性亚健康及早衰的原因之一。人体也像机器一样,你只懂使用,不注意保养,就容易出毛病。人们通常对于躯体劳累,会以休息、旅游、娱乐,甚至沐足、放松按摩等方式来调节,但前列腺的劳损如何去保护?

解决之道:已婚男性每次性生活后,因前列腺充血,自我恢复缓慢,这体现在体表小腹肌约在脐下三寸至四寸,即关元穴到中极穴周围挛缩,触之有气块,这时如果在此处轻轻按摩,将有利于前列腺充血的自我恢复。每次事后坚持小腹肌的穴位按摩,必能有助防止前列腺无菌性炎和前列腺肥大的发生。

根源二:尾椎急慢性损伤

这是导致女性亚健康状态和早衰的一个主要病因。

尾骨为人类进化后的“尾巴”所残留的部分,表面上看很不起眼,但内藏玄机。从神经解剖来说,尾骨前面有奇神经节贴附,尾骨急慢性损伤刺激了奇神经节,反射性引起内脏功能的紊乱;以中医经络学说解释,尾闾骨端下有督脉起点穴――长强穴。督脉为阳经之海。督脉之源头损伤受阻,扰乱体内经脉相互制约。“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失调,杂病丛生。尾椎骨损伤后逐渐出现症状,通常有:头晕目眩,心烦胸闷,下腰部酸困,慢性泄泻,眼睛干涩,眼袋突起,脸色苍黄,中午昏昏欲睡而不能人睡,额部皱纹增多,脸上长黄褐斑。

解决之道:此类症侯群常见于中年女性,多方治疗效果差时配合尾椎按摩手法,可修复阳经脉头的损伤,调整神经节的反射,有效遏止亚健康状态的进展,可以起到一定的美容效果,也增强了青春活力。

根源三:骨盆结构损伤、错位

这种损伤破坏躯体生物力学平衡,使内腔位置倾斜,功能紊乱而致亚健康。骨盆上接躯干、头颈部,下连双下肢,为承上启下的枢纽,将两侧的骶髂关节连线和两肩关节的肩峰连线作为底线和上线,脊柱视为直线,可看出,躯干类似一个“工”字形结构,胸腔及腹腔里的器官被悬吊在上面,在各自固定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由于骨盆损伤错位,造成脊柱侧弯以后,“工”字形结构不同程度倾斜,被悬吊着的器官长时间受不正常的静力牵拉,耐力较差的器官因“筋疲力尽”而出现毛病。左侧骨盆移位致使交感神经紧张,影响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右侧骨盆移位使副交感神经紧张,引起消化系统功能障碍,易患妇科杂症等。

解决之道:骨盆移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懒于运动,长期不正确坐姿,髋、膝、踝等关节反复损伤久治不愈者,因走路跛行,间接撞击腰髋部,更易造成骨盆移位。妇女怀孕分娩,也是躯体生物力学失衡的诱因。因此,加强腰髋关节的运动,增强腹肌的练习很重要。

根源四:血管无菌性炎症

日本著名医学家春山茂雄指出:一切老化都是从血管开始的。糖尿病、高血压、风湿痛、动脉硬化,最后都能引起血管堵塞。人体中有些较大动脉所分布的节段,腹股沟处的股动脉。这些部位较少有肌肉等结缔组织的覆盖和保护,是机体防御中的薄弱环节。外伤、不正确姿势长时间牵拉、冷热空气侵袭,都容易造成浅动脉段及周围结缔组织产生无菌性炎症。如颈动脉炎,能引起眩晕、头痛出汗、恶心作呕、步履不稳、走路倾斜、或伴有咽痛、咽痒、干咳、耳痛、头皮发麻、颈肩处的肌肉酸痛等症状。

解决之道:以上症状的病因难以通过化验查出,使用抗炎镇痛药、营养神经药,甚至大量抗菌素疗效不显著,针对性按摩和理疗却有较好的效果。可以看出,血管无菌性炎症是一种被忽视了的典型亚健康病原。据传,法国有位70多岁女演员,看起来只有50岁左右的样子,人们请教她保健秘诀,她说,每天多次按摩喉结两旁的颈动脉搏动处,手法要轻,持之以恒,可起到增强血管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大脑缺血的作用。经验值得借鉴。笔者认为,再配合两手虚拳扣打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效果更佳。

根源五:腹部脂肪过多

腹腔盛装着人体生殖泌尿系统和消化系统两大系统中的重要器官。腹部过多的脂肪像一座山,挤压腹腔内各器官的正常活动空间,有的甚至往上撑顶压缩胸腔体积,影响心脏的跳动和肺的呼吸。大腹便便者,大多行动迟缓,懒于运动,身体沉重,动辄气喘乏力,心跳加快。

解决之道:造成腹部鼓起、体态肥硕的原因,除了有些遗传因素外,更多的是缺少一定运动量的健身活动,不注意饮食调节,作息的生物钟错乱。所以重要的是有针对地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另外,笔者发现,不少的“大肚腩”者,腹部并没有多少脂肪,仅仅是胀气而已,颈背肌酸痛乏力,胸椎后关节错位,脊柱轴线偏歪,致使背部前倾,腹肌随之下坠。此外, 因消化不良的顽固性便秘、矢气等,都可使腹部膨胀。治好颈胸椎和胃肠毛病,许多的“大肚腩”也就自然瘪下去。

亚健康如何界定

亚健康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可以这么说健康概念的范围有多大,亚健康的涵盖范围就有多大:疾病和病症谱涉及领域有多宽,亚健康谱的涉及范围就有多宽。概括我们中心近年采的研究成果和多数专家的研讨意见,亚健康的分类和主要内容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WHO四位一体的健康新概念为依据,亚健

康可划分为:(1)躯体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或排除疾病原因的体力疲劳、虚弱、周身不适、下降和月经周期紊乱等;(2)心理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脑力疲劳、情感障碍、思维紊乱、恐慌、焦虑、自卑以及神经质、冷漠、孤独、轻率,甚至产生自杀念头等;(3)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突出表现为对工作、生活、学习等环境难以适应,对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即角色错位和不适应是社会适应性亚健康的集中表现; (4)道德方面的亚健康。主要表现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存在着明显的损人害己的偏差。

2.按照亚健康概念的构成要素分类:(1)身心上有不适感觉,但又难以确诊的“不定陈述综合征”;(2)某些疾病的临床前期表现(疾病前状态);(3)一时难以明确其病理意义的“不明原因综合征”,如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综合征、疲劳综合征等;(4)某些病原携带状态:如乙肝病原携带者、结核菌携带者、某些病毒携带者等;(5)某些临床检查的高、低限值状态,如血脂、血压、心率等偏高状态和血钙、血钾、铁等偏低状态等;(6)高致病危险因子状态,如超重、吸烟、过度紧张、血脂异常、血糖、血压偏高等。

3.按身体的组织结构和系统器官分为神经精神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呼吸系统、特殊感官等亚健康状态。

我国约有60%(约7亿)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尽管造成亚健康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过度疲劳仍是首要原因。

据报载,亚健康状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的亚健康状态为60-70%,过度疲劳也越来越多地成为我国人民的健康大敌。前不久公布了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城市对2000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其中60%的人有失眠、多梦、不易入睡或白天打瞌睡的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一干活就累的人占了58%;脾气暴躁或焦虑者为48%。不仅中年人如此,大中院校学生也都存在过劳现象,尤其是科研工作者更面临着过度疲劳的严重威胁。有关资料表明,最近5年中国科学院所属的7个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的专家、教授共134人谢世,平均年龄仅仅为53.2岁。国务院体改办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指出,我国肩负重任的知识分子平均寿命仅58岁,比全国人均寿命低10岁左右。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过度疲劳已日益成为严重的健康问题。日本每年有10000多人因过度疲劳猝死。据美国卫生部门调查发现,美国至少有400万人患有慢性疲劳综合征。在1995年一年内,日本著名精工公司、川崎制铁公司和全日本航空公司等12家大公司的总经理相继去世,年龄大多在四五十岁。

以前,亚健康主要针对中、老年而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文化、物质生活的丰厚以及情感的变化等诸多因素,亚健康状态已困扰着社会各阶层的不同年龄的男女老幼,尤其是当代都市中人,长期夜生活的颠倒,以车代步,缺少锻炼,饮食肥甘厚味……造成营养失调,微量元素及维生素不足和激烈的社会竞争等等导致心理紧张焦虑,这是造成亚健康状态的重要诱因。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查不出任何疾病,心理和社会相适应的完美状态。由此可见,没有疾病的虚弱就是亚健康状态。

专家们将亚健康人的表现分为“紧张型”与“放任型”两种。

“紧张型”的人只要稍有身体不适,就赶紧往医院跑,开很多药存放家中,甚至连可动可不动的手术也“一刀了之”。

“放任型”的人则与此相反,他们常常为了学习、工作而“透支”生命,尽管十分疲劳,但仍然咬牙支撑着。这种人精神虽然可嘉,但却不尽科学,如果病倒,治疗需要加倍的时间和经费。如神经衰弱、衰老、胃肠神经官能症、更年期综合征、重病及慢性病的恢复期、疲劳综合征等,均属于亚健康之列。

亚健康状态产生原因十分复杂,过度疲劳是首要因素;其次是人体的自然老化;重大疾病的前期,人体的组织器官虽然没有出现器质性或占位性病变,但在功能上已经发生了障碍;另外就是人体的特定的时期内处于亚健康状态。有关专家提出,对于大量存在的亚健康者,我们应当积极推行新的医疗模式。从现在的医院诊治模式转变为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从单纯生理模式转变为生理、心理、社会三结合;从单纯中医、西医诊断、中医用药,转变为以中医药为主导,中西医相结合的传统、现代和自然疗法相结合。

第一种医疗模式,是鉴于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有着必然的影响,因此需要医护人员在临床中,在进行生理治疗外,还需采用包括暗示、生物反馈、心静放松、慰藉与思想疏导在内的各种心理和社会进行综合治疗。

第二种医疗模式,即医疗保健向医院、社区、家庭与个人相结合的模式转变。当前许多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等充分运用数字化的现代信息网络,以及其它的当代通讯高科技,使人们在社会和冢庭直接与医疗中心沟通。建立远程诊疗远程干预、远程咨询和远程医疗。即病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处理问题的办法。

第三种医疗模式,是大力开展中西结合,利用科学技术充分发挥中医调理亚健康状态的独特优势,进行因人、因地、因时辨证论证。早在2000多年前,《内经》就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面对大量存在的亚健康者,1999年,卫生部就将预防和消除亚健康状态列入“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重大技术和关键问题”之一。

预防医学养生保健专家们除了劝诫人们重视亚健康,走出亚健康的同时,还开出了一份“健康处方”。

均衡营养:脂肪类食物不可多食亦不可不食,因为脂肪类营养是大脑运转必需的,缺乏脂类将影响思维。维生素要多吃,因为当人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时,体内消耗的维生素C将显著增加。

保障睡眠:睡眠应占人类生活的1/3,它能增强人的免疫力,以抵御邪气。

心情宽松:人在社会生存,难免有很多烦恼,要想应付各种挑战,重要的是通过心理调节维持心理平衡。

晒太阳提神:在上午兜照半小时对经常萎靡、有忧郁倾向的人很有效。

了解生理周期:每个人的生理周期都不一样,找出自己精力变化曲线,然后合理安排每日活动。

劳逸结合,张驰有度:不能一直处于高强度、快节奏无规律的生活中。

静坐放松:每天抽出一段时间静坐,可以调整全身的脏腑和气血的运行。

每周远离喧嚣的城市一次:郊外空气中负离子浓度较高,能调节神经系统。

午后打盹半小时以调节放松和恢复精力。

亚健康五大危害:

1.亚健康是大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疾病前状态,大多数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均是从亚健康人群转入的。2.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甚至危及特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如高空作业人员和竞技体育人员等。3.心理亚健康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甚至造成自杀和家庭伤害。4.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直接影响睡眠质量,加重身心疲劳。5.严重亚健康可明显影响健康寿命,甚至造成英年早逝、早病和早残。

针对亚健康的成因和危害,必须强化自我防护,牢记预防亚健康的“十字方针”:

1.“平心”,即平衡心理、平静心态、平稳情绪;2.“减压”,即适时缓解过度紧张和压力;3.“顺钟”,即顺应好生物钟,调整好休息和睡眠;4.“增免”,通过有氧代谢运动等增强自身免疫力;5.“改良”,即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从源头上堵住亚健康状态发生。

心态对健康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护士;亚健康;中医体质养生;

亚健康是指机体虽无明显的疾病诊断,却过早表现出活力降低、反应能力减弱、适应性减退,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类生理功能低下状态[1]。亚健康发生的基础是紧张的积累,当紧张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可引发亚健康状态。较多的流行病学资料证实亚健康在护士中高发。现就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研究作一综述如下。                                             

1.护士亚健康状态

1.1亚健康及其表现

1.1.1亚健康状态具有普遍性和严重性,具有不被人们所意识,不被社会所承认,不为医学确认的隐匿性和潜伏性; 具有既可向疾病发展,又可向健康逆转的双向性和可逆性等特点。它是人体多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

1.1.2亚健康状态主要表现为躯体性亚健康、心理性亚健康、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道德(思想)性亚健康。

1.1.3亚健康人群常见症状,在护士亚健康人群中,躯体症状出现率较高的为疲劳、腰酸腿痛、头晕头痛、眼睛疲劳、精力不支、体力不足等,以疲劳人群发生率最高;心理症状多见失眠多梦、困倦、烦躁易怒等。

1.1.4亚健康发生年龄分布在20—45岁之间,且女性略占多数。医院是面向社会的医疗服务窗口,患者集中,医疗和护理任务繁重。护理工作是致力于人类健康的服务性工作,临床护士在紧张繁重的护理工作中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心理压力,再加上家庭、社会、教育、环境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护士的职业压力很高,常常导致护士出现身心紧张性反应,直接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生活和工作,故临床护士的亚健康问题尤为突出。

1.2.护士亚健康的现状及发生原因

1.2.1护士亚健康的现状

金丽华对临床护士亚健康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临床护士中72.0%处于不同程度的亚健状态,明显高于普通人群的亚健康发生率(25%一28%)。明显高于卫生部对10个城市的医院工作人员的调查统计数据(48.0%)。吕兆彩等对5所武警医院的550名护理人员调查显示,所调查的护理人员群体中出现30项亚健康阳性症状中1项以上的护理人员高达76.8%,出现5项以上亚健康症状的达50.4%。显然护理人员的健康水平很不乐观。提示临床护士健康状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2.2护士亚健康发生的原因

1.2.2.1心理压力大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护理人员在完成紧张的工作之余,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培训与考核,如规范化护士培训、继续教育培训、三基理论基础与技能、急救知识和技能等培训与考核,这样无形中给护士增加了很大的压力。由于目前大多数护理人员仍是中专学历,知识面窄,基础较差,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与医疗体制的改革,提高自身的学历结构和知识层次,许多护士都利用业余时间想方设法参加各种函授班、自学考试、网络教育等来提升自身的学历,同时还参加全国职称考试、职称英语考试、职称计算机考试等等,沉重的压力使她们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加大。

1.2.2.2工作责任重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士每天面对的是痛苦、悲观的患者,工作节奏快,责任心强,情绪压抑,如有急危重症患者时精神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而且家属的期望值较高,重大的责任关系常使护理人员背负了沉重压力,尤其是“举证责任到置”和“侵权责任法”的出台,各式各样医疗事故或纠纷的报道,“医托”“医闹”的干扰等,更是加重了护士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1.2.2.3人际关系复杂

由于护理人员的严重缺编,人力的不足,致使护士每天只是应付琐碎而繁重的护理工作和任务,而很少有时间与患者沟通与交流,加之沟通技巧的欠缺,往往使护理人员与医师、患者及家属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不能相互理解和配合,因而使部份护士对周围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困惑,从而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1.2.2.4性别因素的影响

女性由于生理的特点存在排卵、月经期,这个时期身体处于健康的低潮时期,会出现特定的亚健康状态。另一方面女性长期超负荷工作引起的慢性应激其血浆GCS显著高于慢性应激的男性。

1.2.2.5生活不规律 

护理人员“ 三班倒”的工作特点使她们正常的生活规律被打乱,不能规律的生活和睡眠,而且夜班常只有一个人,工作紧张、工作压力大、责任重等,严重影响其睡眠质量。睡眠具有恢复疲劳的重要功能,睡眠剥夺的研究提示睡眠除了保证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进行外,还对于保持健康和适应社会环境方面有一定作用。因此,睡眠的缺乏是健康的重大杀手,长期倒班造成的睡眠质量低或睡眠缺乏是护理人员群体高发亚健康的重要因素。

1.2.2.6护士人力不足,超负荷工作 

目前各医院护士均缺编,护士与床位配比不足是一大突出问题。一个护士往往要负责几项工作,工作量大.经常拖班, 不能按时就餐,甚至有些护士上班都没有时间喝水、上厕所,造成高发膀胱炎、肾结石、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颈椎病、大隐静脉曲张、胃炎、胃溃疡、神经衰弱、心肌炎等疾病。

1.2.2.7学习机会少,待遇低

很多省巿地方性政策基本上只有全日制护理本科以上毕业的护理人员才有资格排队入编,其它学历的护士或经继续医学教育获得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入编的机会却微乎其微;晋职、晋级及外出进修学习机会少、工资待遇低,个人发展空间小,竞争激烈。相反各种理论、技术考核比医生多得多、劳动强度比医生大得多,因而导致相当一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有条件的改行,或是到经济效益好、待遇好的医院应聘,造成护士的大量流失和短缺,由于护士的流动性大,增加了护士的心理压力。

2.中医体质与养生

2.1中医体质学说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体质理论目前被认为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实祖国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体质理论就已确立,并已经有细致的观察和较为丰富的记载。现代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1978年王琦等认为 ,中医体质是由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所 形成的 ,在形态结构、功能活动方面所固的、相对稳定的个体特性许多研究表明,人群中个体体质的类型与性别、年龄、饮食、劳逸、地理、情志、疾病等诸多因素相关。

2.2中医体质的分型

体质分型是体质学说临床运用中的重要问题,现代中医对体质的分型研究,一般是从临床角度根据患病群体中的体质变化、表现特征及与疾病的关系等方面对体质作出分类。匡调元的六分法:正常质、晦涩质、腻滞质、燥热质、迟冷质、倦晄质;何裕民的六分法:强壮型、虚弱型、偏寒型、偏热型、偏湿型、瘀迟型。另有学者针对不同性别、年龄人群,分别作体质分型。如陈慧珍将妇女体质分为七种类型: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肾虚质、气血虚弱质、痰湿质、瘀滞质。较有代表性的分类方法如下:王琦的七分法:正常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但近年来结合临床观察进行了完善,将原来的七分法增补为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类型,并编制了《中医9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同时制定了中国人群体质分类的标准化工具—《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而且该标准经中华中医药学会批准,认定为学会标准(试行) ,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应用。

2.3中医体质可变性

2.3.1体质是可变的。

王琦教授认为,人的体质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可变性,通过干预可以使人的体质偏颇失衡状态得到改善与调整,从而恢复健康,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治疗的观点。

2.3.2正常体质的人因为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的变化、心理压力的影响 ,正常中医体质可能转向不健康中医体质。不健康中医体质的人可以根据本身中医体质特点通过调摄精神、平衡心态 、生活调养、体育运动、药物治疗等向中医正常体质转化。

3.护士亚健康状态与中医体质养生的研究和展望

亚健康状态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过渡状态,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调整干预使之恢复健康,将会导致疾病的发生。护理职业有着特殊的服务对象—身心失衡的病人,由于工作压力大、工作负担重、长期高度紧张,极易造成护士心理和体力的透支,如护理人员本身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则不可能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甚至还易发生护理差错。因此,降低或消除护士群体亚健康状态和发病率,保证护理人员以健康心态和充沛精力对患者进行高质量的护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对护士亚健康状态以中医体质学说理论为指导,辨别其中医体质类型,制定出科学的、安全的、有效的治疗、保健、康复等一系列的个体化调养方案,包括起居、药膳食疗、情志调节、动静养生等,它既符合当代科学技术的相互交叉、渗透、融合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祖国医学“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观”、“辩证观”和心身康复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相统一。

参考文献:

上一篇:气候变化报告范文 下一篇:写作与阅读教学研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