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2:27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1

关键词: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知识联系;整体;整合;主干

一、地理高考大纲中对知识体系的要求

在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大纲》)中提到,地理学科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即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主要有: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等四个方面。

从高考大纲中,我们不难看出来,四个考试目标与要求都离不开知识体系。因此,如何将零散的知识整合为有脉络的体系,对高中地理的教学尤其重要!

二、我对整合知识体系的一些实践

(一)必修一的第一章与第二章的知识点、原理、规律,可以串成一条主线,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起来。整合主线如下: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辐射分布气温分布气压变化大气运动天气变化形成气候。上述知识点,存在前后因果的逻辑关系,可以整合成一条主线。再用这个主线,将必修一的第一章与第二章的原理规律串联起来,构建知识体系如下:

1.地球运动(自转的产生赤道面,公转产生黄道面,赤道与黄道存在夹角)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春分3月21日前后,直射赤道,之后向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直射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直射赤道,之后向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直射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

3.昼夜长短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太阳直射点所在的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半球的昼就变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半球的昼就变长;正午太阳高度角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两极递减;太阳直射点靠近时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远离时变小。)

4.太阳辐射分布(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低纬,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高纬,太阳高度角小,太阳辐射弱;夏季,白昼时间长,太阳辐射强;冬季,白昼时间短,太阳辐射弱。)

5.气温分布(气温的分布规律:在水平方向,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在垂直方向,海拔低,气温高;海拔高,气温低。)

6.气压变化(热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冷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7.大气运动(高空风:与等压线平行,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地面风:与等压线斜交,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影响)

8.天气变化(气压带地区风力小,风带地区风力大。低压带、西风带、季风区、锋面、气旋降水多;高压带、信风带、反气旋降水少。)

9.形成气候(热带赤道附近,气温高,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形成对流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副热带地区,受高压影响,气流下沉,降水少,炎热干燥,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副极地地区,暖湿西风与干冷极地东风相遇,多锋面雨,形成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地区,气温低,受高压影响,气流下沉,寒冷干燥,形成极地气候;大陆东岸,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季风显著,多锋面雨,形成季风气候。)

(二)人文地理与区域地理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建立这样的主线:区域位置区位因素人类活动(人口、城市、农业、工业)形成地域优化区位实现可持续发展,以此主线整合零散的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例如,对农业活动及相关知识点,可以整合如下:

1.区域位置

2.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影响农作物种类、分布、熟制。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交通、政策、技术,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规模。)

3.人类活动(农业生产活动: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平原和盆地地区;畜牧业――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干旱地区;林业――主要分布在山地、丘陵地区;渔业――主要分布在湖泊、水库、河流、沿海区域;副业――分布广泛,几乎没有限制;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适度的农业发展,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促进人类文明进步。过度的农业垦殖,会破坏自然环境,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旱涝等生态问题,从而制约农业发展。)

4.形成农业地域(热带雨林迁移农业地域、热带定居农业地域、热带种植园农业地域、季风水田农业地域、谷物家畜农业地域、地中海农业地域、市场园艺农业地域、商业牲畜育肥农业地域、商业乳品农业地域(乳畜业)、商品谷物农业地域、游牧业地域、大牧场放牧业地域、混合农业地域。)

5.优化区位(①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平原区,退耕还湖;在 草原区,退耕还草,围栏放牧,划区轮牧、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山区,退耕还林,防止水土流失;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比重:在平原区,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农业专业化区域;在草原区,发展舍饲养畜牧业、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在山区,发展特色农业、立体农业。④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培育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⑤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高农业效益。⑥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

6.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2

11..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高考命题通过呈现世界地理或中国地理的图文等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材整合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区域认知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2..学生学习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学生要想学好需要有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区域地理学习中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较综合的试题时举步维艰,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软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考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进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区域地理教学。

二、进阶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进阶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分为基阶课堂和高阶课堂两部分。基阶课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高阶课堂主要环节为答疑解惑。基本流程为:基阶课堂(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检测—小组成员针对教师列出的问题合作探究)、进阶检测、高阶课堂(师生针对后期生成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直击高考。每一环节主要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三、进阶课堂模式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为例,展示该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基阶课堂

(1)课前预习。由于本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夯实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到既夯实基础又巩固知识。(2)课上研讨。课上研讨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自主识气候,模块二:合作析原因。模块一是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检测,主要以识图检测和无图考图的模式考查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模块二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规律及成因。学生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学习。第一部分:中国的气温。[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一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一月份最低温在漠河,最高温在海南;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各异;四川盆地比同纬度气温高。[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七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北向南递增;七月份最低温在五道梁,最高温在吐鲁番;[教师提问]对比两张不同月份的中国气温分布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等温线较密集,七月份温差小,等温线较稀疏。高考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读出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内容,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进一步追问形成原因,从而生成课堂研讨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主要有:①分析冬夏季气温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小的原因;②分别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③分析一月份南北温差大及七月份南北温差小的原因;④分析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的原因;⑤分析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分别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原因;⑥每组找出一处等温线弯曲的地方,分析其弯曲原因;⑦总结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小组成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整理答案,展示研讨成果。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降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根据学生自己获取的信息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意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部分:中国的降水。[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读取信息。[学生回答]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学生生成的问题:我国降水量为何会呈现如此规律?天山北侧和青藏高原东南侧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总结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学生回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教师活动]①通过展示锋面雨带推移图和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②出示我国不同年份降水量折线图,让学生寻找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问]请总结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第三部分:分析气候与建筑、饮食、民俗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用于分析生活实际问题,且地理环境本身具有整体性,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

22..进阶检测

进阶检测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判断学生能否进入高阶课堂学习的关键。习题主要选取:①常考点,夯实学生基础;②易混点,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③变形变式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取的形式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进阶检测习题,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公布答案;小组间交换评判习题;公布各小组习题成绩;解答错误率较高的习题。

33..高阶课堂

高阶课堂中的主要环节是“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基于问题教学理论,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答疑解惑”的“疑”来源于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的气候不仅与建筑、饮食、民俗关系密切,还与哪些地理知识相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让各小组用一定的时间合作讨论解答。“答疑解惑”环节还可以选取相关的材料,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生疑、析疑的意识,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44..直击高考

选取近五年与“中国的气候”相关的高考真题。学生在解答时既要说出答案,也要说出思考过程或试题考查方向,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55..课堂总结与点评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3

根据新课程理念,地理课堂中教师应努力创设一种“以人为本”的课堂环境,营造一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问题、人格和个性;鼓励学生提问与概括、假设与陈述”的课堂氛围,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地理课堂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和探究,也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灵之间的交流,心灵之间的交流能够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和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师生之间具有融洽的感情,并使学生处于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这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发挥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由于师生双方情感上的接近与默契,从而减少了人际间的心理冲突,因此“和谐的氛围、积极的情感”是成功教学的重要环节,应该值得教师们的关注,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调动情感因素,时时处处从“尊重人、爱护人、促进人”的角度,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以爱为出发点,必然得到的是学生爱的回应,如果能够在课堂中营造良好的精神氛围,如果在课堂上充满“和谐的情感、心灵的沟通”,那么学生也就能够感受有趣的课堂,能够感受教师的关爱,学生也就会产生尊师情感和爱学的热情,如果能达到这一点,地理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会得到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得到激发。例如,自然地理有很强的思维理性,尤其是学习“日照图、气候、洋流”等思维难度的内容,地理教师要尽可能做到,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教师应该用一弯理解的微笑、一种耐心的态度,来化解学生的焦虑;当学生破解难题时,教师应该用一缕嘉奖的眼神、一种热心的祝贺,来焕发学生上进的动力,教师的这种积极的评价与适时的激励,使每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感受到课堂的趣味。

二、多架桥、建联系

新课程地理教材不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知识之间的跨度大,这无疑已经成为学生学习和思维的难点,为了突破教学难点,地理教师应该应通过“区域地图、地理略图”等途径来架桥铺路,来建立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能够达到破解难点的效果。由于图文转换能力是地理学科的一项重要能力,许多地理知识、规律可以通过地理简图来表示,许多地理原理可以通过地理简图(原理示意图)来直观呈现,为此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紧紧围绕地理略图,进行知识整合,而通过地理简图的应用,有利于学生明确和理解地理知识的联系。例如,利用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简图进行知识的梳理和归类整合。

1.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昼夜长短判断。

2.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太阳高度大小判断。

3.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季节、日期判断。

4.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南北半球及直射点将要移动方向判断。

5.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纬度范围的判断。例如2000年文综高考题第36题

6.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与风带气压带的移动规律。

7.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与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通过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规律的知识联系,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前后联系、因果联系、逻辑联系以及横向联系、纵向联系等)和理解知识难点,同时还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升华、能力的提高。

三、多引导、促探究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如何让知识走向学生,如何在给定时间内完成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何种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其实知识掌握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如果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探究性不重视,甚至忽略了,那么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就难以得到真正的、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个性也就难以得到发展与解放。为此在地理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双向交流,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因此教学时地理教师应该大胆放手,要让学生有充分思考和探讨的时间和空间,围绕地理的主干知识,提出一些有利于学生思维培养的,特别是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激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得出结论。例如,气温分布和等温线是高中地理的重点,教学中就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探讨,在探讨的过程中教师进行适度的引导和启发,从而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结论。

1.等温线的分布:(1)等温线分布规律:等温线的温度数值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即无论一月,还是七月,无论陆地还是海洋气温都是由低纬向两极递减)。(2)不论陆地还是海洋,如果表面状况较均一,等温线大致平行于纬线(即等温线与纬线基本一致,说明影响该地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南半球因陆地面积小、水域面积大,等温线较平直,大致与纬圈平行,说明影响南半球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3)北半球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等温线密集(即南北向水平温度梯度冬季大于夏季,南半球相反),但是其数值仍然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2.等温线的凸向:(1)一月全球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海洋等温线均向北凸;七月正好相反。(2)由于受洋流的影响,海洋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的流向一致。

3.等温线分布影响因素简析。由于受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不完全平行。(1)许多沿岸地区等温线近于与海岸平行。(2)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说明受地形的影响,如果等温线闭合,则说明受山脉(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减)或谷地(等温线数值由外向内递增)的影响。在这种质疑与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科学性大大地增强了,同时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也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四、多设疑、缓坡度

学生对问题产生困惑并产生求解问题的愿望,是创新教学的前提,地理教师要创造性地设置问题的情境,营造一种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氛围,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课堂情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教学内容的不同,适时地提出经过精心设计、目的明确的问题,这对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好地理有很大的作用,还要引起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不能跨度太大,要遵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规律,问题的坡度要缓,要在渐进中不断加深。当然地理设疑应该掌握好以下几个方面:(一)在新课开始时设疑。在上新课之前可通过地理小故事、热点事件来设疑,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因为好的开始等于成功了一半。(二)在思维分散时设疑。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学生的思维和注意力不可能在一节课内,都集中在具体的教学内容上,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变化教学情境或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三)在思维疲劳时点拨。教学中如果始终是一种枯燥的内容和平淡的氛围,如果长时间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学生的思维容易出现倦怠和疲劳,从而出现厌恶或不思的状态。因此在地理课堂中应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和提高思维的含金量,以活跃学生的自主思维和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四)在课堂小结时设疑。一堂好课也应设疑而终,使其完而未完,意味无穷。例如在学习了高一《大规模的海水运动》后,让学生总结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大洋西岸为暖流,东岸为寒流。具体地说,中低纬太平洋西岸为日本暖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大西洋西岸为墨西哥湾暖流和巴西暖流,印度洋西岸为马达加斯加暖流和莫桑比克暖流;中低纬太平洋东岸为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大西洋东岸为加那利寒流和本格拉寒流;(2)中高纬大洋西岸为寒流(太平洋西岸为千岛寒流,大西洋西岸为拉布拉多寒流),东岸为暖流(太平洋东岸为阿拉斯加暖流,大西洋东岸为北大西洋暖流)。在此基础上继续设疑:除了同学们总结的规律外,还能够概括出哪些分布规律(如中低纬洋流呈反气旋型流动;中高纬洋流呈气旋型流动等)?在一堂课结束时,通过提出新的问题,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为学生课后进一步的思维,也可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五、多归纳、显规律

地理知识总体比较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学生显得无所适从,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浮于教材的表面,而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挖掘知识的内在的线索和规律,从而利于学生掌握知识。例如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规律、昼夜更替周期的长短变化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纬度分布规律、海水表层温度分布呈现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的分布规律、洋流的纬度分布规律、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规律(水平、垂直分布规律)等。通过这种规律的总结,并进行知识的联系和思维的拓展深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盐度分布规律,当然学生应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六、多训练、辅方法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发展性和创新性,关注的是学生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地理教学要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介绍其结果。在地理教学中应该讲练结合,并要处理好练习的强度和适度的关系,并应该让学生在训练中总结和体验思维方法,从而真正达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在高中地理的主干知识中,有关区位因素的知识主要有以下一些: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市场、交通、政策)、影响工业的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气候、河流、地形、资源、交通、政治、军事和宗教)、影响港口的区位因素(航道条件、港区建筑条件、经济腹地条件)、铁路机场等交通枢纽和工程建设的因素(水域条件、陆域条件、经济腹地、城市依托、国家政策)、影响商业网址布局的因素(商品的供给条件、交通条件、客流量的多少、人群消费能力)、旅游资源开发的区位因素(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旅游的环境承载量)等等。在地理教学中就可结合一些典型试题,进行思维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从中得出思维方法:1.问题归类。认真阅读试题要求,明确试题的考查意图和问题的属性即考查的是工业区位还是其它区位问题;2.区位展示。如果是考查工业,则展示工业区位因素“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等;3.综合分析。按照试题的要求,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与评价,应该结合具体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来深入分析,抓住关键信息、突出主导因素、把握动态因素。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思维流程和解题方法的提炼和总结,不但能够促进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还能够帮助学生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为学生自己的灵活解题奠定基础。

由于在新课程的推进过程中,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一些陈旧的教学观念仍在持续地影响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为此地理教师必须主动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对地理教学方式的探索和研究,从而通过教师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变革来带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和学习行为的改变。

参考文选

1.《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4

所谓学科逻辑,就是学科视野下的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学科学习所需要掌握的思维规律、规则。而所谓生活逻辑,就是体现或反映人类在自然和社会空间中,享受、占有、内化并创造人类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实现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各种活动的内在规律。注重以学生的生活逻辑对学科逻辑进行必要的合理的化归,有助于真正在教学中捍卫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课堂生活处境,有效利用学生生活资源来丰富、延展我们的教学活动,并实现学生对知识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可能性发展。

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需要对课前的教学起点、课堂的生活状态和课后的发展可能性进行全程关注。鉴于课堂是学生以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的具体环境,也是学生经验得以唤醒并生发的场所,以下笔者以“我们生活的世界”教学为例,从关注学生课堂处境的角度谈谈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的相关问题。

一、在知识呈现上,注重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要求我们必须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和过程。从化归的视角而言,知识的呈现应当关注学科逻辑与关注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

(一)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合理诠释学科知识

从化归的视角而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对过于专业化的学科知识进行经验化的诠释。教材可能遵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层层深入式的逻辑结构,但欲使学生明确把握这样的学科逻辑体系,往往需要教师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直观的生活经验补足“为什么是这样”以及“这样办的理由是什么”等内容。

例1 “温带大陆性气候”的教学

【教材解读】温带大陆性气候是对我国西北地区影响非常大的一种气候类型,对于学生理解西部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和风土人情具有特殊意义。在《气候万千》一课中,教材通过插图人物的直觉感受介绍以期让学生把握这种气候的特点是“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较大,全年降水较少”的特点。该特点是重要的学科主干知识。很多教师在授课时也往往停留在让学生能记住这个特点的层次,而对于如何指导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合理化归这个知识点则思考不多。

【学生的疑问】(1)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什么是气温的日较差及年较差?

【调用学生生活经验释疑】(1)指导学生观察地图,学生发现西北地区离海洋较远,且有山脉阻隔,所以降水较少;(2)基于生活经验设问:“夏天的时候,水泥地面与一盆水,在太阳出来的时候哪个升温快?在太阳下山后哪个降温快?”学生并不理解“比热”的概念,但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学生能够构建出“降水少的地方,气温变化快”这一学科逻辑。

【调整后的逻辑结构】距离海洋远―降水少―气温落差大―气温日较差、年较差较大―夏热冬冷―糖分不易流失―瓜果甜。

(二)以学生已有知识为依托进行新知识教学

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除了基于生活经验,还基于已有的知识结构,这也启示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当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机联结。调用、迁移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其过程既是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也是原有知识经验化运用的过程。

例2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教学

【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有:(1)运用地图上的定向法描述区域位置;(2)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特点影响气候类型;(3)降水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气温特点。

【新授知识】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及其特点。

【新旧知识联结教学】(1)引导学生查阅《世界气候分布图》,设问:“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哪里?”――解决其分布。(2)“聚焦西欧”:“西欧在海陆分布上有何特点?这种特点会带来何种影响?”――迁移运用“距离海洋近,无山脉阻隔,降水较多”这一已有知识。(3)设问:“这样的降水特点会对气温造成怎样的影响?”――迁移运用已有的关于“降水多则气温相应项稳定”的知识,得出“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夏季凉爽的气温特点”。

在这一教学中,教师很好地将学生的已有知识迁移至新的问题情境之中,这一迁移、运用的过程,既是对已有知识的经验化运用,也很好地同化了新的知识逻辑。

(三)知识应当是基于学生的解读和思考而自主获得的

以生活经验化归学科逻辑,要求教师除了注重知识在教学中的呈现方式之外,还需要关注学生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是衡量学生课堂生存处境的一个重要的参照。

基于生活逻辑,学生知识的获取途径应基于对教师选用的素材、创设的情境的个性化解读和思辨,并以此为基础实现知识的自主构建。建构主义的观点也认为,只有当学生对知识进行个性化的“赋意”,知识才能成为为学生所用的经验。

二、在问题设置上,注重科学性与共情性相结合

问题设置是学生经验生发、学科知识体系构建的关键节点。要实现学生运用生活逻辑合理化归学科逻辑,教师需要在设置问题时做到“科学性”与“共情性”的有机统一。

问题设置的科学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问题情境必须尽可能地形式多样并且简练,同时,应当包含设问可以凭借的足够的信息量;第二,问题设置的指向性应当明确,切口必须合适;第三,问题设置应当注重层次明晰,符合思维规律和逻辑规则;第四,设问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关,能够有力推进教学的自然发展。

而问题设置的“共情性”,则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置时能够站在学生的立场上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应答能力,以及可能遭遇的困境:第一,共情性的设问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符合学生的所谓特点及规律;第二,共情性设问应当积极关注学生课堂思维活动的变化、发展,让学生体验到思维的节奏感和乐趣;第三,共情性设问应当让学生觉得课堂学习活动是充满活力的。

例3 “我国的远古人类”复习课教学

【材料】提供图1、图2所示的两幅图。

【设问】(1)观察图1、图2,说说图中的物品作为劳动工具各有什么特征,它们分别属于哪一历史时期。(2)历史学观点认为:“生产工具的进步往往会带来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当图2中的工具取代图1中的工具时,社会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一个问题指向明确,主要考查学生认知层面的知识;第二个问题则给出明确观点,引导学生展开思维,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能力。两个设问层层递进,遵循从“现象”到“本质”、由“具象”到“抽象”的逻辑,且设问严谨、明确,符合设问的“科学性”要求;同时,由于是复习课,学生已学习过此块内容,有相应的认知储备,对于较难的第二个问题,教师先给出历史观点,为学生的思考指明方面,体现出设问“共情性“的要求。

三、在情境创设上,注重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相结合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的有机整合,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借助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并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这三个过程应该是有机整合的。而为了更好地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成了一个常用的教学策略。

“情境”究其本源,有“真实性”“可感受性”“直观性”等特点,这本身是将学科知识放置入学生生活的一种特例。但在当前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往往存在两种误区:第一是情境是虚构的或者形式化的,违背了“情境”的原旨;第二是情境与学科知识相割裂,表现为情境的营造与教学内容无关或者低相关。前者无力以生活逻辑化归学科逻辑,后者则缺乏了化归的对象。

基于生活逻辑的视角,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做到学科知识呈现与学生感悟的有机结合,做到情境本身内含的知识逻辑同时也化归了学科逻辑,变成了学生的经验可以感悟的素材。

例4 “综合探究三 如何认识区域――以南非为例”的教学

【教材设置情况分析】此课内容在教材设计时,其本身就呈现为虚构的情境特质,旨在通过教师的指引引导学生游览南非,进而达到巩固、深化第三单元“区域认识”有关知识的目的。

【此课教学可能存在的误区】(1)教学变成借助风景图片直观体验、感悟区域文化、自然景观: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介绍片或者展览与南非相关的图片,学生可能看得很快乐,但只是看看罢了。(2)教师针对前面所学的“地形”“气候”“自然景观和文化差异”等内容一一设问,学生则一一应答。虽然梳理了一遍学科知识,但学生对南非仍然缺乏直观的印象。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1)通过多媒体以丰富的视频、音频素材勾勒出南非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给学生以确实的视觉、听觉体验。(2)基于情境的“共情性”设问:“是什么造成这些自然和文化差异呢?”――以此确定探究主题。(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性探究学习,通过查阅《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等先前接触过的地图,分别探究南非的“地形”“气候”“经济文化特点”“风土人情”等知识细目。(4)分组交流探究成果,评价学习体验和收获,总结探究方法。

基于化归视角的情境教学,必须以情境的“直观性”“真实性”“可感性”为前提,同时,能够为教学所用的情境还必须是内含学科知识和学科问题的情境。

四、在氛围营造上,注重学理的思辨性与生活的愉悦性相结合

如果要关注学生的课堂生存处境,那么在教师主导下的由师生互动共同营造的课堂文化氛围便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知识的学习往往只能作用于学生的认知结构,而环境、氛围则蕴含着化归知识为学生所用的力量。新课程改革在这个问题上直指先前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存在的“一言堂”式的“言语霸权”,主张营造安全的、和谐的、融洽的课堂文化氛围。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5

一、深入浅出,把握关键,整合主干知识

我认为对这一教学第一步要做到深入浅出,把握关键,整合主干知识。其中气温高低、气压(或气流)的状况、降水等这三个要素是整个单元内容的主干要素。

1.影响某地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

(2)地面状况如热容量大小(水体热容量大,陆地小)地形等;

(3)大气运动与洋流的热能输送和交换情况;

(4)人类活动的影响。

2.气压高低(或气流状况)

(1)影响气压值大小的因素:大气密度、海拔高度(大气厚度)空气的运动。受气温变化的影响,大陆上夏季气压最低,冬季气压最高,年较差大;海洋以及高山高原相反。

(2)高、低气压的形成原因:一是热力原因(如赤道低压、极地高压、热低压、冷高压等),另一是动力原因,由大气运动造成(如副热带高压、副极地低压等)。

3.降水

(1)大气降水的必要条件:充足的水汽、空气上升冷却促使水汽凝结、足够的凝结核(尘埃杂质)。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气压、气流(大气环流)、地形、海陆位置、洋流等。

二、层层深入,突破难点

复习(特别是高考复习)重在原有基础上的提升。因此第二步就通过以下列表概括要层层深入,突破难点。

1.冷暖锋比较表

2.气候要素等值线的判读

气温、降水、气压和风等气候要素的分布往往是通过知识类化如等值线等为切入点进行考查的。根据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图可以判断气压高低、气流状况、气温高低、降水多少、风力大小、天气状况及其影响,进而考查地形、分析并判断洋流的分布和性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海陆位置、海拔高度等的影响。

3.气候类型判断

利用数据或图像对全球气候类型进行识别与区分,进而考查气候类型的成因和分布规律是近年高考的热点。正确判断气候类型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步:

4、东亚、南亚两种季风成因差异及形成气候类型

三、通过具体典型的练习题以达到巩固知识提炼规律技巧的目的。

重点在气候类型判断方法

1.根据气温和降水数据、图表资料判别气候类型。

(1)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2)气温降水要素点图;(3)气温降水坐标图;(4)气温降水玫瑰图;(5)气温降水表格资料。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6

关键词:知识;气候;中学

中图分类号:P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1-0051-01

气候类型知识是中学地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的高考卷中都涉及到该知识点,而且出题的角度越来越富有新意,由于全球气候类型众多,对学生而言,往往是无从下手,更说不上准确地判断。但考题无论如何千变万化, 判断气候类型的基本方法有以下四种:

一、根据气候特征图判断

气候特征图很多,最常见的有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点状图、曲线图、折线图、气候资料图表等,对于这类图的判断,首先要准确掌握十种气候的特征,然后对这些图所反映出的气温和降水特征进行仔细分析,得出气候特征,从而确定气候类型。分析的突破点是: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分为三步走:首先,根据最冷(热)月份出现的时间判断南北半球;其次,根据最冷月气温的数值特征来判断热量带;最后,分析降水量的多少及年内季节分配状况来确定气候类型。

现汇总如下:

在上述三步判断后,一般气候类型都可以判出。但也有两组没有明确。

第一组:热带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这两种气候的特点有类似性,但也有很大的区别:热带季风气候的降水总量大,为1500毫米-2000毫米。而热带草原气候的降只有750毫米-1000毫米。

从雨季上看:热带季风气候雨季偏短,为6月~9月,且集中在夏季;热带草原气候雨季偏长,为5月~10月,且干、湿季明显

从最少月降水量上看:热带季风气候没有为零的月份。这主要是因为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半年的降水是受西南季风影响的,西南季风的出现是要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移向北半球后偏转而成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洋面上带来了许多水汽从而形成降水,是一个突变的过程。而热带草原气候主要是受气压带、风带的季节位移影响,降水是逐渐变化的。

第二组:温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气侯。

从降水总量来看,温带季风气候一般要比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温带季风气候500毫米-600毫米,温带大陆性气候400毫米。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更集中于夏季。

二、依据气候的成因判断

纵观世界气候的种类,其形成原因是各具特色的,为此就要把题中给出的气候成因与各气候类型的成因加以一一对应,从而准确判断其气候类型。当然这就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各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形成原因。

例如:在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季风影响下形成哪些气候类型?在风带、气压带交替控制下又有哪些气候类型?从海陆位置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等来判断气候类型――大陆性气候还是海洋性气候。现归纳如下:

三、根据某地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

各气候类型都是分布在一定的气候带、气压带、风带和海陆位置上,从分析地理位置入手,把该地的地理位置与各气候类型进行恰当的匹配,一样可以迅速地加以确定其气候类型。这就要求学生,在大脑中形成一幅气候分布模式图,气候分布模式如下:

具体步骤是:首先要根据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将气候分布模式图变成脑中地图。在对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掌握的基础上,其分析判断的方法是:

(1)从纬度位置判断该地所属半球、所属热量带;(2)从海陆位置上确定位于大陆的东岸还是西岸;(3)根据已知条件将该点落实到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

四、依据景观图及文字描述判断

不同的气候区有不同的生物和土壤类型,因此在掌握气候的形成和分布时,还应该掌握该地的自然景观特征,仔细分析文字描述或景观图特征,进而判断气候类型。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7

高中地理课程中地理特征是地理理性知识中的一大类,在区域地理中尤为多见。近几年高考综合题主要是以区域地理作为载体,考查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区域地理要素特征是学习区域地理的基础。本文以气候特征为例,分析概括区域要素特征时如何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气候是区域地理环境形成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特征中气候特征又是特别重要的特征,是高考的重中之重。考查气候知识主要有两大块:一是气候特征,二是气候成因。气候特征是气候知识中的基础,但是气候特征的内容众多,知识结构错综复杂。概括气候特征的目的是研究地理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因此必须从所给区域图中提取有用的关于气候的信息,通过调用综合分析、比较、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总结出气候特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地理学科能力、图文判断能力都会得到锻炼。那么如何科学归纳气候特征呢?

一、掌握气候特征的知识结构是基础

气候特征的主要知识结构如下图所示:

区域要素的特征为了方便学生记忆一般都可以从“数量特征”、“类型特征”、“分布特征”三方面进行概括。

“数量特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气候要素的数量特征,气候要素主要有气温、降水、光照、风等,其中气温和降水最为重要。但是如果光照、风的特点比较典型或影响比较大也需要描述,例如,南极的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烈风。数量特征不需要描述出具体数值,需要判断数值大小,并根据数值大小对气候性质进行评价。例如,年降水量大于800mm可以描述为降水量大,如果蒸发量不大,则可以进一步得出结论:气候比较湿润。二是要素变化特征,主要包括日变化、季节变化、年变化等。要素的数量特征和变化特征经常合起来描述,例如,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三是气候要素的组合特征,例如,季风气候水热组合特征是雨热同期。通过要素数量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出气候的性质,如根据降水量及季节变化,气温日较差、年较差等可以得出气候大陆性、海洋性等气候的性质。

“类型特征”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气候类型的齐全程度、为主的气候类型。气候类型的齐全程度的描述目的是突出区域气候的复杂程度。为主的气候类型是突出重点。例如,亚洲气候的类型特征:除了温带海洋性气候外其他气候类型均有分布;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分布特征”主要包括气候空间位置上的具体分布、分布规律等。这里包含各个气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及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例如,我国降水的分布东南向西北递减;非洲大陆气候的分布特征:赤道附近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回归线附近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热带雨林与热带沙漠气候之间是热带草原气候;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二、基于知识结构,根据具体区域科学概括气候特征

掌握知识结构后,如果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则能通过提取地理图文的气候信息描述各方面的气候特征。但是气候特征的概括不是生搬硬套知识结构,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会硬背知识结构,机械式罗列各个方面的气候特征,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处理,变成“地理八股”。这样很不利于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培养,从而失去提高地理学科素养的机会。气候特征的概括是用精简、准确的语言,突出区域最主要的特征或根据需要突出最有用的气候特征,不必要面面俱到。

1.大区域气候特征的概括

大区域,如有些大洲、大国,气候类型比较多、气候复杂,无法用有限的笔墨概括其气候的数量特征,因此应把重点放在气候的类型特征和分布特征上。例如,亚洲的气候特征是: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主要为类型特征和分布特征)。有些大区域数量特征相对一致或数量特征在区域内部分异较少,归纳时数量特征也可以概括,如非洲。如下图所示:

在这种气候特征的概括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有利于其提高地理学科素养。

2.小区域气候特征的概括

这里的小区域指的是气候比较单一的区域,因此类型特征、分布特征不是重点,数量特征才是关键。但是不能像大区域气候特征的概括一样应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小区域气候特征的概括需要达到较深、较细的层次。此类题目是近几年高考的重点内容,如2013年福建省文综卷37题(图如下)第1小题:描述M城气候特征。

首先M城是一个小区域,气候类型单一(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本题应该主要描述其数量特征。根据图中提供的地理信息可以总结数量特征的元认知结构为:

本题是7分的题目,所需描述的内容不需要面面俱到,应该把上述各气候特征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突出主要特征,去掉次要的特征。通过各要素比较,气温、降水的特点比较突出,根据气温降水的特点推导出该区域大陆性强。而光照、风、要素组合在这里并不突出。因为夏季光照充足的原因是降水少,多晴天引起的;风力强的主要原因是干旱;要素组合的特点对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不够突出。限于分数和题目没有特殊要求(如发展农业等),所以这道题的答案为: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以上分析过程能很好地锻炼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比较能力,通过比较突出区域重要的气候特征,从而提高其地理学科素养。

3.有特殊要求的气候特征的概括

气候特征的概括目的是研究区域地理环境,所以概括区域气候特征时要从具体需求出发,提取关键特征。这时气候特征的字面也有所变化,变成“气候条件”。例如,农业中气候特征的概括,题目中一般是问“该地区发展农业的气候条件”。“气候条件”的分析也不是气候特征的罗列,需要进行逻辑思考。以农业气候条件为例,我们应当把气候特征与农作物的习性结合起来,得出对农作物有利的气候特征和不利的气候特征。如地中海沿岸种葡萄的气候条件。

葡萄的习性是:萌芽需要10℃左右,最适于新梢生长和花芽分经的温度是25℃-38℃,浆果成熟期最适宜的温度是28℃-32℃,有效积温2100℃以上;属喜光植物;在早春萌芽、新梢生长期、幼果膨大期土壤含水量达70%左右为宜,在浆果成熟期前后土壤含水量达60%左右较好。

通过综合气候特征与葡萄的习性,得出地中海气候区的有利气候条件是:热量充足,夏季(葡萄主要生长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不利条件是:夏季高温降水少导致土壤水较少。

这种找关系式的气候特征主要用到综合分析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三、在实际教学中气候特征归纳的思考

高中地理教学中,绝大多数老师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不够完整,仅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归纳,导致学生在考试中失分较多,因此有必要对平时所做的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比较适合自己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虽然重要,但是不要忽视学生提取信息能力的训练,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知识点篇8

命题角度一气候成因与特征的考查

气候成因及特征是气候相关试题最主要的考查内容。试题通常要求学生先对试题中出现的气候类型进行合理、正确的分析与判定,然后再对其进行成因与特征分析。如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第36题对黄麻产区气候特征的分析,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分析气候对葡萄生长的影响,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卷1分析里斯本气候等。这需要学生识记教材中13种典型气候类型的成因与特征,以便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高考回放](2011年高考全国文综大纲卷)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节选)

黄麻适合在湿热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收获的黄麻在水中浸湿后,才能进行和加工以获取制作麻袋、麻布、纸张等的原料。图1中甲城市为世界最大的麻纺织工业中心,也是该地区联系河运和海运的重要港口。图2中为甲城市的气候资料。 答案全年高温(各月均温都高于20℃),全年降水量大(1600mm以上),5~10月(6~9月)降水较丰(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10月至次年5月)降水较少(为干季)。

思路归纳针对气候成因、分布与特征这一知识点,我们应该加强对全球典型气候类型的分析,如地中海气候、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等。本题以经济作物为切入点,考查气候类型的特征。根据图中“孟加拉鹰”这一信息,首先可以判定该区域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再结合气温和降水柱状图,将图中气温和降水两大要素的信息转化成文字即可。

命题角度二气候形成因子的考查

气候形成因子是学生在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的成因时应考虑的主要内容,是答题的方向所在。该知识点在近几年高考中频频出现。如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中分析甲、乙两地降水差异的原因,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中分析喀布尔冬温较低的原因,2008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中分析南亚与东亚季风气候特征差异的原因等,这些试题均考查气候的形成原因。

[高考回放](2011年高考正苏地理卷)图1为北非简图,图2为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统计图。读图回答问题。(节选)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

答案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

思路归纳气候形成因子主要有太阳辐射、下垫面(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等)、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四大方面,其主要用于分析某种气候类型的成因以及对比某两种或两种以上气候类型的成因。学生在答题时要全面考虑各个因素,特别要注意哪个因素起主导作用。试题中甲、乙两地气候形成因子的差异,致使甲、乙两地的气温和降水具有一定的差异,这恰恰是本题考查的内容所在。首先根据气候资料图判断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然后根据甲、乙两地所处的纬度位置,从气压带和风带的角度解释水、热差异的原因。

命题角度三气候要素之气温的考查

气温作为气候特衍的一大要素,是高考考查的一个重点。在很多时候,试题只侧重对气温特点的考查,经常利用气温折线图和等温线图等考查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以及影响温度的因素等,如2010年高考重庆文综卷巾等水温线,201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中基多气温特点,2009年高考浙,工文综卷中欧洲等温线等均是很好的例证。

[高考回放](2010年高考海南地理卷)读下图,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答案特点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大。形成原因地处赤道附近,海拔高(接近3000m)。

思路归纳针对气候要素――气温的特点,我们应从气温的高低、气温的日较差、气温的年较差等方面去分析和捕述。在分析过程中,注意结合影响气温的几大因素,如纬度位置(太阳辐射)、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等,要综合分析。赤道附近海平面常年高温(大于25℃),但从图中等高线来看,基多海拔接近3000m,昼夜温差应该比较大,又考虑到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递减(海拔每上升100m气媪降低0.6℃),因此,基多常年温度在17℃左右。总结得出基多气温特点应该是“终年温和,年温差很小,昼夜温差大”。由此也可以得出其影响因素为纬度(赤道附近)和地势(海拔近3000m)。

命题角度四气候要素之降水的考查

与气温相比,高考对降水的考查也毫不逊色。如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2010年高考上海地理卷,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2008年高考北京文综卷中分别对降水条件、降水类型、影响降水的因素等进行了考查,同时也突出考查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高考回放](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节选)

D湖泊(图a)的湖面海拔约3800米,降水资料如图b所示。D湖沿岸地区地形平坦,发现有大量古代农耕遗近,包括相互交织的人工堆土高台、人工水渠(图c)以及人工运河和水塘。

归纳D湖沿岸地区的降水特征。

答案年降水量约600(580~620之间皆可)毫米,集中于夏季(1~3月或12月至次年3月)。

思路归纳降水作为气候要素之一,是近年来高考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知识点,主要是对水汽来源、降水量的多少、降水的空间变化、降水的时间变化(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雨季、旱季等方面的考查。降水相关试题往往结合降水柱状图、表格或者区域图等,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由于本题已经确定了空间范同为湖泊,可以不分析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的年际变化特点在图中也没有体现出来,也可以不分析。只从降水总量和雨季两方面进行讨论即可。

命题角度五气候类型的考查

气候类型的判定是我们解答气候类试题的前提条件。试题常以区域图、气温折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为主要载体,学生只有依据试题所给的信息对出现的气候类型进行正确的判定,才能解答相关题目。但是高考考查比较多的是非地带性气候类型的分布,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对特殊气候类型的分析。如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2010年高考浙江文综卷,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中都有相关试题。

[高考回放](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表中为四地气温、降水统计资料。读表回答(1)~(3)题。

(1)表中四地位置,可能的是

A①――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B②――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

C③――大兴安岭西侧

D④――西经130度附近

(2)④地降水特别丰沛的主要原因是

A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

B位于中纬度地区,台风活跃

C海陆热力差异形成的季风环流显著

D受暖流影响,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3)下列关于②③两地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地冬、夏风向都有明显转换

B两地自然带均属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③地较②地更容易发生旱灾

D②地较③地更适宜牧草生长

答案(1)D(2)A (3)B

思路归纳我们通常用“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来判定气候类型,即依据试题给出的气温和降水数据来判定气候类型。第1小题,结合表中气温和降水数据,可判定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类型依次为北半球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①地位于北半球,而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选项A错,亚欧大陆桥西端附近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而②地为温带季风气候,选项B错,大兴安岭西侧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而③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c错,④地为北美洲西部沿海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选项D正确。①②③④四地气候类型判断准确,则第2小题和第3小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命题角度六气候其他相关因子的考查

气候作为一个重要知识的核心点,与此相关的众多知识点也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如2011年高考浙江文综卷中“雪带”(降雪量明显多于周边地区)分布的特点,2010年高考江苏地理卷中对雾的考查,2009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中的等云量线,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中的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等,试题中新名词的出现突出了对气候相关因子的考查。

[高考回放](2008年高考全国文综卷Ⅱ)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1)~(3)题。

(1)导致该岛滨海地区樱花初放日期自南向北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太阳辐射

C土壤

D降水

(2)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土壤

D降水

(3)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洋流

C太阳辐射

D降水

答案(1)B (2)B(3)A

思路归纳 气温和降水是我们描述气候特征时需考虑的两大要素,但气候并不是只有这两个要素,气压、风、蒸发量等也是气候的要素,由这些要素引出的气候相关知识也是高考考查的对象,如积温、冻土、无霜期、太阳辐射量等。它们是由气候衍生出来的知识点,与气候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教材中并没有对其进行详细的讲述,因此在命题时命题者往往给出相关概念或材料对其进行一定的说明。解题时,我们必须熟读试题所给材料,提取有用信息,并结合相关知识进行解答。影响花期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和湿度,影响温度和湿度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洋流等。(1)提取“自南向北变化”这一重要信息,不难判断。(2)M、N两地位于图示岛屿同一纬度的东西两岸,N地花期要早于M地,说明N地附近洋流的增温增湿作用强。(3)M、N、P三地位于同一纬度。通过等值线的分布情况,判断P地的地势高于M、N两地,依据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规律,判断P地气温低于M、N两地。故P地花期晚于M、N两地。

命题角度气候与生产活动关系的考查

气候是与人类生产活动关系密切的自然要素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的某些生产活动与居住环境。高考试题利用这些贴近生活的地理知识可直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迁移与运用能力,这与当前的新课标要求一致。因此,气候与生产活动的关系是考查学生能力高低的一个很好的切人点。

[高考回放](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卷I)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节选)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椐分积累呈正相关。图a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图b中为乙地典型的葡萄种植园景观。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 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

答案乙地(临地中海)为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葡萄生长季节光照、热量充足。鹅卵石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利于地表水下渗,防止土壤水分蒸发),鹅卵石白天(受到太阳辐射)增温快,夜间降温也快,增大气温的日较差,利于葡萄的糖分积累。

思路归纳分析气候对农业的影响,通常从光、热、水三方面来进行。此题考查的是气候与地中海式农业,首先要求说明乙地的气候类型及其特点。由图中给出的经纬度判定图示地区位于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点是冬季温和多而、夏季炎热干燥。其次要求从气候和鹅卵石两方面说明对葡萄生长的影响。学生根据材料提示可进行简要描述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鹅卵石在此处起到增大昼夜温差的作用。因为鹅卵石增温快、降温快,增大了气温日较差,更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上一篇:改变高分子材料的途径范文 下一篇:商业空间景观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