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范文

时间:2023-12-28 17:21:58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1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033-02

PBL问题为本的教学设计,是为实现高中历史课程目标、培养学生灵活掌握历史知识、形成学科思维能力和开启智慧。在此,以人教版必修三《“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为例。

步骤1:图片对比,导入本课

春秋战国是战乱的动荡时代,中国文化却奏起了辉煌乐章。

PPT出示图片:

问题:两组图片的人物分别属于什么时期?哪个国家?

由学生讨论、交流并回答。

教师:两千多年前,古希腊雅典涌现出众多大思想家。同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思想派别分别从本阶级利益出发,提出不同治国主张,也涌现出诸多的大思想家,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图片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结合问题,运用已学知识对比联系、整合中外历史,下启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从认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的东西方的先哲开始学习本课。

步骤2:分组学习,活动建构

教师:请根据必修一知识,分组思考是哪些因素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学生讨论交流。

第一组:激烈的兼并战争打破了孤立、静态的社会生活格局,文化传播的规模日盛,多因素的冲突、交织与渗透,提供了文化重组的机会。

第二组: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中解放出来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争霸事业使诸侯对人才渴求,更大为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一个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对中华民族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第三组:竞相争霸的诸侯列国,尚未建立统一的观念。学术环境宽松活泼,使文化人有可能进行独立的、富于创造性的精神劳动,从而为“百家争鸣”提供了前提条件。

第四组:・・・・・・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是种种条件的聚合,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百家争鸣”应运而生。

PPT出示表格:

教师:“百家”只是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文化现象的一种概说。同学们分成四个学习小组,分别代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四个主要学派,每个同学就自己组对应学派的相关介绍加以阅读,最好能与自己的课外所了解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每一组活动后进行小结,在别的学习小组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注意倾听;他们回答不全面或回答错误的地方,进行补充、指正,甚至诘难、批驳,注意取长补短。

问题1:什么是百家争鸣?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

问题2:“诸子百家”中对当时和后世影响较为深远的思想流派有哪些?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主要观点是什么?他们的思想与他们所处社会的历史背景以及所代表的社会阶层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根据表格和问题,分组学习,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儒、道、墨、法、兵等各家思想流派,争相发表不同的见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主要知识结构,运用表格和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进行有效阅读;基于小组合作讨论,既能促进学生取长补短,又能学会交流合作,还能够学会表达、倾听与说服别人的方式方法,并且有利于健全学生尊重他人的人格态度,使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成为一种建筑在活动建构基础上的升华过程。

步骤3:创设情景,突破重点

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它既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极大地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思想文化的发展,成为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分组活动简要建构本课知识结构后,还需要深入探究以突破本课重点。由于社会地位、思考方式和学统承继上的差异,先秦诸子在学派风格上各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PPT出示:

问题1:《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全文10000多字,其中“仁”字出现了100多次。请指出孔子思想中最核心的部分。其含义是什么?应该遵循什么途径来做到它?

问题2:核心思想运用到治国上,孔子提出什么主张?它和“仁”之间是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试图以伦理道德来规范社会秩序,协调人际关系,对今天塑造理想人格,构建“和谐社会”富有启迪;主张“为政以德”影响今天“依法治国”、“依德治国”的理念。孔子强调“仁”,是想通过和谐人际关系来稳定社会秩序。但春秋是个纷乱时期,仅仅依靠爱心是不行的,所以,孔子还强调“礼”。

PPT出示:

问题1:孔子主张的“礼”实质上是什么?孔子主张怎样实现“礼”?

问题2:“仁”和“礼”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

学生阅读材料,思考、讨论和解决问题。

教师: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通过对人的规范,最终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恢复宗法制、分封制的秩序和规范,可以看出孔子思想具有一定的保守性。因此,孔子的政治理想在当时无法实现。孔子想了什么办法来实现自己的理想呢?

PPT出示:

问题1:孔子在教育上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材料反映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在当时有何意义?

问题2:请从我校“诚敬”的校训以及日常教学说说孔子教育思想。

问题3: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可在当时他的思想受到统治者重视了吗?为什么?

问题4:后来的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孔子的影响是否仅仅对中国而言?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问题,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式对话教学、注重人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指导意义。孔子主张通过礼仪教化建立一个和谐、繁荣的国家,这些思想在当时未受重视,但后经孟子、荀子等人的发展改造,在战国“诸子百家”中成为蔚然大宗。

PPT出示:

问题1:图中三位思想家分别是谁?在儒学形成过程中,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他们的思想主张有何异同?

问题2:“君舟民水”的观点,对后世的政治思想影响很大,为后来历代有见识的封建统治者所采纳,对封建时代“治世”局面的出现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大家所熟知的受影响最大的是谁?

学生阅读材料,根据所知知识思考、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儒家思想是在吸收融合各家之长的过程中形成发展起来的,道家、法家、墨家和儒家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是先秦诸子中与儒学并驾齐驱的一大流派。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是谁?他可能代表哪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又有哪些典故能够反映他的辩证思想?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思想对战国七雄里哪一国的影响最为深远?为什么?

PPT出示:

问题:图中人物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与“仁者,爱人”有什么区别?代表了哪些人的利益?

学生根据材料和所知知识,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正是“百家争鸣”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景,突破重点。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论语》等相关材料,来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学习过的必修一、必修二的知识以及熟悉的学校生活展开讨论,明白孔子对后世以及世界的影响;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教师适时恰当地引导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导学作用;通过材料、系列问题与探究,了解道家、法家、墨家的主要代表及其主要思想,与学生对话论道,深层解读百家争鸣。

步骤4:拓展延伸,认识感悟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李泽厚先生曾说:“即使广大农民并不读孔子的书,甚至不知孔子其人,但沉浸和积淀在他们的行为规范、观念模式、思维方法等意识和无意识底层的,主要仍是孔子和儒家的东西。”

教师:本课我们一起感悟了大师们在激烈的思想交锋中碰撞出的璀璨的思想火花,那么“百家争鸣”在中国历史上到底产生了怎样深远的历史影响呢?

问题1:你认为诸子百家思想中哪些思想对现代中国仍具有借鉴意义?

问题2:如果你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你会拜诸子百家中哪个人为师?请阐明理由。

问题3:请大家各抒己见,谈一谈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传统文化?

学生讨论交流,或认真倾听,或畅所欲言,回答问题。

教师:一定的文化就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以人为本的思想境界,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设计意图: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拓展延伸部分问题探究,以调动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及创新性思维因素,最大程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于兴趣盎然间进一步认识诸子百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影响、感悟其学术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就课程目标本教学设计体现知识不是由外部灌输的,也不是由学生内部自发生成的,而是在问题探究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知识的建构是由探究者自己围拢着问题自主完成的。PBL教学设计需要认真思考:为什么设计这些问题探究学习,不用可以吗?实施问题探究,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如何点拨引导?如何把全班教学、分组合作与个人自学、教师引导结合起来?如何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倾听、表达,提高整体学习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体验感受也很重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生,以学生知识背景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创设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课堂探究问题,以促进学生习得一定的知识,并使理解能力、创新思维观念和能力、态度与修养有所转化和提升,才能使历史学习为启迪智慧营造广阔的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朱汉国,陈辉:《高中历史教师专业能力必修》,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69页。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2

(一)本课立意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一课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着眼于知识的数量,即事实性的知识:儒、道、法、墨四家代表人物及各自观点的记忆和掌握。新课改除了关注知识数量外,还重视知识的质量,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教学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我认为本课的内容不应囿于教材的浅显标注,而应挖掘基本史实隐藏的信息,从整体上宏观把握这一课在中国古代漫长历史进程中的影响和地位。因此,应把本课放入中国古代史的长河中,结合当时政治经济的巨变进行考量和剖析,使它不至于成为无本之木,从而明晰它在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二)本课目标

知识与技能:回忆春秋战国时代政治经济的巨变,理解“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儒、法、道、墨思想家代表及其言论;知道儒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分析各派学说形成的社会原因;评判各派学说的社会实践意义;建构本课知识结构。

过程与方法:运用“谈话法”,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设计系列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自觉探究学习,建构独立的理解和认识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元认知;运用“讨论法”,通过严格筛选的影像、图片资料增强历史学习的直观性和可感知性;采用实践练习法:教师提出问题,学生阅读教材,围绕问题组织内容,自制卡片图表,完成对问题的图说,促进内创造;创设情境,让学生分析掌握各派主张对同一情境的不同态度,促进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百家争鸣”诞生于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的剧烈变革之中,春秋战国时期战火四起,硝烟弥漫,但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却孕育出了思想的奇葩。它们的影响亘古至今,成就了中国第一个大黄金时代。学生可以从中感悟民族文化的悠远和璀璨,培养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联系现实,正确对待古典思想文化,发挥积极效用。

教学重点:理解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认识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历史意义;了解儒学的形成过程;了解并掌握儒、道、法、墨思想家代表及其各派不同主张;掌握“百家争鸣”的历史概念、本课内容琐碎繁杂,容易混淆,难于掌握,必须理清线索脉络才能进行有效学习。

教学难点:大分裂时代的硝烟弥漫和动荡不安何以孕育出璀璨的文化奇葩,这种看似悖论的历史知识学生一时难以理解;儒、道、法、墨各派主张的言论易于混淆;拓展分析四大学派在春秋战国时期受到不同礼遇的原因;运用各派主张解决具体情境问题,促进知识的迁移和内化。

二、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大分裂时期,政权更迭频繁,国际战争不断。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群雄逐鹿硝烟四起的时代,思想学术界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奇观,这些怒放的百花好像生长在火山灰上一样,火山爆发时的震撼固然惊天动地,但它喷出的火山灰无疑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孕育出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导出新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抛出问题:群雄逐鹿,硝烟四起?圮文化繁荣,百家争鸣,导入新课。

第一环节:火山口上诞生的文化奇葩。

1.“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提出问题:“春秋战国时期具体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为何在如此乱世却出现了文化盛世,此种历史现象是否合理?

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做出回答。(出示问题图表,学生分组讨论填写答案)

“百家争鸣”

(说明:“百家争鸣”形成原因未作为课程标准要求,教材只粗略几笔模糊带过,但其承上启下,是教师必须把握和挖掘的历史素材。学生容易理解太平治世的文化繁荣,但对于乱世中的文化奇观囿于传统思维的影响,难于理解掌握,借此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常态,培养锻炼历史思维能力,促进自主学习,自觉对前知识回忆分析建构迁移,从而完成知识的巩固内化,也为新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撑性观点,有利于学生新认知思维的发展。)

2.思想学术空前繁荣――“百家争鸣”的盛况

各派学说辩驳诘难,摩擦碰撞中彰显出智慧光芒,使中国的思想学术进入空前的辉煌时代。其中最主要的四大流派分别是: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四大流派主要代表人物,以及各自主张,并以此内容自制学习卡片,梳理知识,同学间相互纠错完善。最后教师出示自制卡片和学生对比分析,看谁的更完善,取长补短,师生相互学习。

(说明:教学过程是师生互教互学的过程,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知识发生转化)

(2)拓展思考:纵然群芳斗艳,但春秋战国唯有法家思想独受青睐成为显学,原因何在?儒家、道家、法家、墨家政治思想在何种情况下才会符合时代需求,受到君主的重用?

儒家:是保守的,认为社会是退化的,最好的永远是最好的,主张以古为法。

道家:是消极的,希望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法家:是顺势的,提倡君主集权,依法治国,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变法改革。

墨家:是超前的,兼爱、非攻、尚贤、节约,志在重建社会秩序。

由此看来:太平治世用儒家,确保社会长治久安;动荡年代用法家,乱世重典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民生凋敝用道家,清静无为与民休息。墨家思想为我们勾画了理想蓝图。

(3)提供情境:天灾之年,一孩子为救即将饿死的母亲,冒险行窃被抓判刑,民众愤愤不平,各种声讨不断。主要观点如下,A.人性本善,犯错误是孝的驱使,可以原谅。B.人性本恶,但只要好好教育,孩子会改正的。C.人性本恶,必须严加惩罚,以防再犯。请标出他们分别是哪派的主张。(促进学生程序性知识的迁移)

(说明: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教科书知识顺序做了调整。从原因扩展到内涵,最后根据所学分析总结历史地位更符合学生的认知逻辑,还能据此检验学生的认知质量,且儒、墨、法、道不应割裂,放在一起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对比掌握,也可避免学生以排位次序和所占篇幅错误揣测知识地位,以致区别对待。)

第二环节:文化奇观的旷世影响。

1.掌握“百家争鸣”复杂历史概念(完成知识梳理)

“百家”泛指数量,“争鸣”指争论和诘难。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基于政治经济结构的巨变,在思想文化流域出现流派纷呈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最主要的有法、儒、墨、道四大学派,各派思想学说实则是不同社会阶级和社会阶层的政治诉求,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基础。各家思想彼此吸收融合,逐步成为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

2.出示图片资料:2005年全球联合祭孔大典

分析为何全世界24个国家和地区联合祭孔,为何孔子书院漂洋过海根植世界,孔子到底魅力何在,今人要到2500多年前的孔子那里汲取什么智慧?

(说明:翔实的材料让学生感知孔子理论的深远影响,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层层设问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有利于促进本课消化和儒家思想发展后续教学的展开。)

三、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对“百家争鸣”的复杂历史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把握。由此我们发现乱世带来的不只是杀戮和毁灭,也带来了希望和新生,在混乱动荡的历史情势下也暗藏着向上的强韧力量,因此才有了“凤凰涅”、“浴火重生”之说。

(说明:用看似矛盾问题导入,打开学生的知识容器,以思辨的陈述作结,延伸学生的思维触角,让本课更加完整,而且意蕴悠长。)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3

那末,怎样才能使我们的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从已有的平台上逐步走向繁荣,引向深化?国内一些学者多向度地表达了他们的思考,读来颇受教益。笔者在此补充两点,谨供方家指正。

第一,应当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建国后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压制甚或废弃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主要导源于对这种研究的价值之否定。例如,认为研究西方政治思想,就是宣扬“封资修”,就是与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唱对台戏”;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根本不需要研究西方那一套政治思想,云云。恐怕很难说,今天已经完全不存在这样一类偏见。而只要这类偏见尚有存在,就肯定不利于繁荣与深化对于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故而,应当继续克服认知上的偏见,重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的理论价值。在笔者看来,这种理论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其一,我们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西方政治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不仅基于19世纪欧洲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且还基于欧洲社会思想发展所取得的重大成果”(3)。所谓“欧洲社会思想发展”,自然包含欧洲(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数千年来,整个人类对政治现象的认知与思维步步推进,步步深化,发展到现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诞生,可谓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研究西方历史上各派政治思想的演展,有助于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与前人思想成果之间的历史承继关系,深刻理解这一伟大学说诞生的历史必然性和坚实的认识论基础。例如,西方从“自然(伦理)政治观”中经“神学政治观”,再到“法学(权利)政治观”、“社会学政治观”,然后至马克思时代达到“辩证唯物政治观”,正反映了人类政治一思维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发展轨迹、必然趋向。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体系。即便在今天,它的继续发展也仍然需要不断有批判地吸收包括当代西方政治思想在内的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诚然,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与一系列基本观点方面,都是对前人思想成果的革命性变革和超越。研究西方政治思想,也正有助于从对比鉴别中,更加真切地、理性地体悟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的贡献、价值与地位。例如,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基础、阶级关系等视角考察政治,较之以往从“自然”、“道德”、“神意”或从抽象的“人性”、“理性”、“权利”、“权力”等方面解释政治,显然标志着人类政治认知、政治思维领域的一场革命、一次超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科学地揭示政治的真正本质与特性。

其二,社会政治的发展,需要我们不断增强政治思维的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又是天生的“理性动物”。自古至今,多少智者以不同视角、不同方法、不同动机,关注着、细察着、思索着那斑驳陆离、变幻无穷的政治现象。思维所至,见仁见智,各有感悟,各领。西方政治思想,便是整个人类政治思维成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西方政治思想,有助于启迪政治思维,思考当代的现实政治问题。那些承载西方政治思想的“经典著述之所以享有这种地位,完全是因为它们所含有的分析能力,以及这些分析往往被证明是思考当代政治问题之卓有成效的起点。”(4)尽管我们今天所面对的政治现实与(历代的或当代的)西方政治思想家所面对的会有相当程度的差异,但,只要承认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存在着某些共同的规律,那末,就不能忽视西方政治思想在深层次上所蕴含的某些思维方式、方法、切入点,对我们开展政治思维具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西方政治思想中注重对“权源”(权力的起源、来源、根源)的考察,注重对权力委托与权力运作过程的研究,注重对权力腐败的警惕,注重从体制上构建对权力的制约。这些对于我们思考当今中国的政治建设、政治发展,有着相当的启迪性。或许即是“洋为中用”吧。当然,不是说照搬某种现成的体制,而是说可以启迪我们的政治思维,有利于我们选准思维切入点,结合国情,拓展思路,改革与完善自己的政治体制。

其三,一个开放的国家,一个身处东方,与西方存在着诸多差异乃至隔阂的国家,需要了解西方。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世界政治走向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将在更大程度上与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整个世界频繁交往,这就更需要了解西方与了解整个世界。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及其运作,在深层次上,往往与其传统文化及现当代思潮有着紧密联系。而正如T.L.索尔森所言:“政治学说是西方文化传统的象征。”(5)因此,为了了解西方,就不能忽视对西方政治思想(包括传统的政治学说与现当代的政治思潮)的研究。例如,欲洞察当代西方国家的治国方策之嬗变,就应注意研究西方现代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等政治思潮的特征及其影响。而不重视研究西方有关“人权”、“”、“分权”等政治观念及其在当代的发展变化,就无法全面、深入地了解西方国家的对外政策,也就难以开展“人权”等问题上的国际对话。

从以上三个层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社会主义的中国应当加强对西方政治思想的研究,应当重视这一研究的理论价值。真正重视起来了,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引向深化,就有希望。一些学者所指出的人力、资料、学术园地及研究水准等问题,也就不难解决。——《浙江学刊》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价值,于是,专供学者耕耘的这样一块专业学术园地便呈现在了我们眼前——即是明证。

第二,应当倡导健康的学术争鸣。一般来说,学术研究主要有赖于个人独立的思维活动,“思维只有在个人身上才是现实的”(6)。这就需要各个研究者付出极大的精力,潜心探索、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从而获得相应的研究成果。然而,“人是万物的尺度”。囿于种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如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感悟等),往往会导致不同研究者对于同一研究对象作出“见仁见智”的不同判断与结论。理性地说,任何人都不能保证自己的研究成果绝对不存在某种程度的偏颇或缺损。为了克服偏颇,走向完善,增强研究成果的科学性、真理性,便应当倡导健康的学术争鸣。在争鸣中,鼓励研究者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鼓励不同学术观点之间开展讨论、批评、碰撞。“智慧同智慧相碰,就迸溅出无数火花。”(7)这火花可进一步激活人们的思维,从而促使某一研究者发现其学术观点的偏颇之处,并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以修正与完善自己原有的观点;或者促使某一研究者完全放弃自己原有的学术观点,而接受其他研究者的合理结论;或者促使某一研究者更加坚信并更加充分地论证自己认为正确的学术观点;或者促使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将某项研究更加引向纵深。就此意义言,学术研究除了主要有赖于研究者各自独立的个人思维活动外,也有赖于研究者之间思维碰撞的集体效应。这正是所谓“百家争鸣”推进学术繁荣的奥秘所在。从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的现状看,一些学者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都是正面阐述自己的学术见解,至于针对某一学术观点发表不同见解,开展讨论与争鸣的,还很少见到。这可能是造成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尚未达到繁荣与深化的一个原因。反言之,这也许正是促使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所必需的途径之一。故而,笔者作为一种期望,郑重地提出这一点。我想,《浙江学刊》将新辟的这一“专栏”可以在倡导学术争鸣方面作出一定的贡献,至少可以起到搭台引戏、鸣锣助威的作用。具体来说,“专栏”中,除了发表研究者各自评介或论述西方某一种政治思潮、政治流派、政治学说和某一位政治思想家、某一本政治思想名著的论-文外,也应当发表一些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争鸣文章。可以是某一学者对其他学者的学术观点提出批评,申述自己的不同见解;也可以围绕某一学术问题,以“笔谈”形式同时发表一组不同观点的论文;还可以发表综述某次学术研讨会上不同学术观点的文章;甚或由贵刊出面与有关高校(研究所)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争鸣)活动。总之,形式多样,目的一个,即倡导与鼓励学术争鸣,以推动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

其实,在西方政治思想研究方面,有的学者对同一问题已经发表了较明显的不同学术观点,只是各说各的,尚未展开争鸣、互相切磋;有的学者在对同一问题进行分析时,实际上已经隐含着不同的学术观点,只是尚欠鲜明,更未构成争鸣;而有的学术问题目前尚未引起学者们的充分重视,日后一旦重视起来,很可能会出现不同学术观点。所有这些,都是值得开展学术争鸣的课题。在此不妨略举数例。

例一,关于西方政治思想的主题问题。即西方政治思想(自古至今)究竟是围绕什么样的中心话题、核心内容而展开的。国内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国家主题论”。认为西方政治思想就是探究“如何认识国家,如何组织国家,如何管理国家的观点、理论和学说”(8),或者说,就是“关于国家政权的思想、观点和理论。”(9)一为“人-社主题论”。认为“西方政治思维中经久不散的主题框架”是“人与社会”。(10)。那末,到底应当如何准确归纳与把握西方政治思想的主题?如何认识这种“归纳”的理论价值?例二,关于支配西方政治思维的若干“政治观”问题。政治思想是人们开展政治思维的产物。众多的思想家各自形成的政治思想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思想家,其政治思维往往潜移默化地受到同一种“宏观文化氛围”或曰“政治范式”、“政治观”的“笼罩”、“支配”与影响。从而驱使他们在求索政治问题的宏观维度、深层逻辑与根本方法等方面,又常常存在着惊人的相同、相近、相通之处。那末,究竟应当如何准确地概括与阐述西方曾经出现过的几种“政治观”?在古代,是“自然政治观”还是“伦理政治观”,抑或是“自然-伦理政治观”?在近代,是“法学政治观”还是“权利政治观”?在现当代,是“社会学政治观”还是仍为“权利政治观”,抑或是“辩证唯物政治观”?(11) 例三,关于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的研究问题。显然,这方面的研究对象,不象古近代政治思想那样已经经受过大浪淘沙、历史积淀,因此,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学派林立、众说纷呈、五光十色,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这便给我们的研究增添了难度。首先,如何界定“政治思潮”的概念?其与“政治流派”、“政治思想”之间是何种关系?其次,如何构建现当代西方政治思潮研究的框架(体系)?如何判定哪些是真正反映时代特征的,可以传世的政治思想,哪些可能只是昙花一现,难以在历史上留下深刻痕迹的政治理论?再次,如何从总体上概括与分析现当代西方各种政治思潮的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基本特征与发展趋向等?以上三例,均是在宏观层面上列举的,应该说都可以也都值得开展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假若从中观或微观层面考察,那就更是不胜枚举。譬如,如何概括与评价某一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体系?如何理解与分析某一种政治理论观点?如何较析不同思想家的政治思想之特点与研究方法?如何评述某一种政治思想(思潮)的哲学基础、基本特征、理论价值?还有,如何认识某一种政治思想(思潮)对西方社会政治发展的影响,对我们进行政治思维、考察政治现象可以提供的某些启迪?等等,等等。围绕这些问题,若能开展学术讨论与学术争鸣,对于繁荣与深化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肯定会有促进意义的。

诚然,我们所希望倡导与开展的是“健康”的、“正常”的、“有益”的学术争鸣。为此,至少应确认与遵循这样一些学术规范。第一,参与争鸣者应尽可能准确全面地了解对方学者的基本学术观点及其真实涵义,防止误读、曲解,防止断章取义,防止人为地“假设”对立面,构成不正常的“争鸣”。第二,参与争鸣者应准确认定自己与对方学者在哪个学术问题上,存在着怎样的分岐,特别是分岐的焦点何在,防止形成1表面上似乎分岐很大,实质上双方观点并无二致的所谓“泡沫”型“争鸣”。第三,参与争鸣者应将自己与对方学者置于完全平等的地位之上,应尽量要求自己做到“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同时,尊重别人的发言权,欢迎对方的批评或反批评,认真倾听对方的申述,乐于接受对方合理的观点,防止出现居高临下、强词夺理、独断专横的“单向”性、“霸道”型“争鸣”。笫四,参与争鸣者应坚持“三不”方针。对于任何学术观点,只要不违背宪法与法律所规定的准则,不超越宪法与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就不能“打棍子”、“楸辫子”、“戴帽子”。应依法保障学者参与学术争鸣的权利,保障学术争鸣的正常秩序,防止重演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那种“整人”式、“斗争”式的所谓“争鸣”。窃以为,若能正确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遵循学术争鸣所必需的若干规范,营造与维护学术争鸣所应有的氛围,那么,必定能促进国内西方政治思想研究逐步走向繁荣与深化。但愿《浙江学刊》创设“西方政治思想研究专栏”能成为这一研究走向繁荣与深化的契机与征兆。是为盼。

注释:

1,丛日云:《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百年历程》,见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17页。

2,高 建:《面向21世纪的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见马德普主编:《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一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5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版,第4页。

4,《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中译本,第577页。

5,[美] G.H.萨拜因著,T.L.索尔森修订《政治学说史》,商务印书馆1986年中译本,第7页。

6,[俄]拉甫罗夫:《历史信札》,见《俄国民粹派文选》,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国际共运史研究室编译,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86页

7,[俄]马尔林斯基:《考验》,《马尔林斯基小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中译本,第28页

8,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页。

9,刘绍贤主编:《欧美政治思想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页。

10,王沪宁:《人与社会:两千年的思索》,见浦兴祖等:《从“理想国”到“代议制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页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4

有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可以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明相媲美,并对百家争鸣的历史贡献大加赞赏。看到这个问题我在想,为什么我们看到我国的教育体制中更多的是西方流传下来的教育模式而不是我们自己沿袭下来的教育模式?西方继承了古希腊和古罗马留下的优秀文化传统,而我们的文化传统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呢?我们今天一直在学习西方的教育体制,很显然是他们先进而我们落后了。我想这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们的文化传统确实存在问题,另一种就是我们并没用真正继承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

一种观点认为,百家争鸣在中国思想发展史有重大意义,它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共同构筑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精神,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但让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此后的两千多年里,在思想文化领域却不曾再现过那时的辉煌。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经过漫长的黑暗的中世纪之后,在文艺复兴中又浴火重生,随之而来的启蒙运动又把它发扬光大,并把启蒙思想向全世界传播,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和发展,而我们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不会产生这样的功效呢?

也有人并不看好百家争鸣的历史价值,认为百家争鸣实为百家争君主个人的“宠”,他们的贡献大多是帝王之术、治国之道,把学术问题政治化了,并没有容忍不同学术见解的宽阔胸怀。为此,他们举出了一些实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如:孔子担任鲁国司寇大夫七天,就杀了与自己意见不合的少正卯;孟子大骂道家杨朱和墨子“无君无父,禽兽也”;法家更是焚书坑儒,与其说是百家争鸣,毋宁归为“百家叫骂”、“自相残杀”。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百家争鸣到底是学术争论还是政治上的互相残杀?这就使问题复杂化了,关于这一点,我想会有很多争论。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繁荣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四分五裂。其言外之意是,只有国家四分五裂才会出现文化繁荣。在生活中,持这种观点的也大有人在。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也是站不住脚的。比如说在五代十国时期,国家出现四分五裂的局面,为什么不会出现百家争鸣这种文化繁荣的局面呢?

通过对上述观点的对比可以看出,我们今天面对战国时代的这场大辩论有很多不同的观点,这种争论还会继续下去。我们对这些观点的比较,发现了一个共同点:从某种角度出发都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都看到了百家争鸣的重大影响。争论的焦点还是在于产生的原因和价值。

现在我就针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机构急剧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个新兴的知识分子阶层——“士”。士阶层的出现和当时的养士之风盛行有密切关系,各诸侯国除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加强自己的实力外,为了逐鹿中原、统一中国,十分需要借助士的力量,因此,纷纷养士形成了一种社会风气。很多优秀的人物受到重用,官至卿相,如商鞅、吴起等,学术活动得到鼓励和资助。

此外,各诸侯国致力于富国强兵,对学术研究采取宽松的政策有密切联系。特别是战国时期往往采取宽容政策,允许学术自由,这就为“士”著书立说发表个人意见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大大促进了战国时期的思想解放。

另外,还有一个重大事件,就是战国中期,齐国在都城临淄西门外设稷下学宫,招探天下文人学士,在那里讲学和著书立说,议论朝政。对这一时期的文化繁荣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然,齐国这样做的目的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称雄诸侯,但这就为学术交流、文化传播、百家争鸣创造了优越的政治环境。同时,稷下学宫的各派学者利用齐国提供的良好环境与条件,潜心研讨,互相争鸣,取长补短,丰富和发展了各自学派的学说,促进中国文化的大融合。这一时期产生了一大批不同学派的著作,有的著作在稷下学宫得以丰富和补充,即有黄老学派,也有儒家、法家、阴阳家等。

由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对士宽容的态度,允许士“合着留不合则去”,从而促进了各国的人才流动。这种历史环境对诸子百家的形成条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从以上春秋战国的学术环境我们可以看到,正是因为这种学术自由的环境,使这一时期各家各派的著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各种观点纷然并存,各种针锋相对的辩论也时有发生,这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的局面。

回想几千年前的这场规模空前的大辩论,我不禁感概万千:这个群星闪烁的时代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只是昙花一现,剩下的就是文化专制、文字狱等一系列文化灾难?我们对战国时期这场大辩论的探索和思考,或许对我们今后形成“百家争鸣”学术研讨的局面应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5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分析

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将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意图在于强调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另外,这样改动还能与“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2、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洋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3、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

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4、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白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请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同时放映相关录象片)

讲授新课

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伟人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百家争鸣

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征。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讨论分析儒、法、道三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法、道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做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附一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课间短剧和辩论词选)

附二学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的观点谈谈你对校风建设的看法。

附一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一)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学生甲饰孔子

众学生饰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安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

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

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息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

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捋胡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因材施教

学生甲饰孔子

学生乙饰子路

学生丙饰曾参

孔子:(在书书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

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如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认同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了。

(二)课间辩论:儒、道、法三家辩论词选

学生A: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B: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治国,治国,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而变性,改邪归正吗?老虎从小养到大,最终不也是善性难改,把自己的主人给吃了,又何况是那些坏人呢?如果只会待人温和,那些坏人岂不是逍遥自在,更任性妄为了吗?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国之道合理的话,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制度规章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加以惩罚,这样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相对应了吗?

学生C:儒家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在两个极端内: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会太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

学生D: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是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中原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因为毕竟人和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的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仁”和“礼”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治”。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顺其自然,你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学生E: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绝不是消极避遁,因其终极目标仍是“治”。如果说儒家的“仁”“礼”是温情脉脉的精神鸦片,那么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用得好,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用不好,则会成为自我灭亡的武器。

学生F:我认同的是道家,因为如果像儒家这样,无视个性的差异,蔑视个人利益,那思想就越来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创造力,我想这也是使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学生G: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若。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百姓,做错了事儿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吗?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6

知识与能力

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分析

知识掌握状况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历史课又学习了“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学生心理特征

初一学生正处于由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的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加上特区的思想较为解放,因而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

教材较好地落实了《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做如下处理:

1、将课题“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在意义上有重复之感,将题目改为“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意图在于强调时代变革与思想活跃的因果和互动关系。因为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思想活跃局面的出现是以变革的时代为背景的,反过来百家争鸣也促进和加剧了时代的变革。另外,这样改动还能与“第8课铁器牛耕引发社会变革”相互照应,使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更加紧密。

2、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空间”的阐述同洋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再者,原课文开篇就直接提出孔子,显得突兀。如有背景资料引入,将更能体现历史“因果关系”的学科特点,同时也便于联系学过的知识切入新课。

3、在“孔子”之后,简略增加“老子”的内容。

关于老子只增加“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即可,不必展开。因为在“百家争鸣”中,道家是一个重要学派,适当提到老子,不但使上下教学内容本源相贯,也使课文结构更具完整性。

4、在战国“诸子百家”教材内容中,删去墨家部分。

根据《标准》,删去墨家内容属允许范围,并不会降低《标准》的要求。这样做的理白是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因为对于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能很明确地区分儒家的“仁爱”与墨家的“兼爱”的区别。在这节课中,阐述诸子百家内容的教学,设计为学生辩论活动,墨儒两家学说对立性不强,容易混淆,不利于辩论的开展,故删去。

课型选定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和对教材、学生知识、心理等方面的分析,课型选定为:师生合作型的活动课。(一课时)

教师的活动形式:启发、引导、归纳、小结

学生的活动形式:分析、质疑、表演、辩论

课前准备

1、由学生自编自演孔子办学、因材施教等短剧。

2、介绍阅读《中华五千年》等有关通俗读物并印发有关儒、道、法三家学派的有关资料给学生。将学生分成儒、道、法三个辩论小组,熟悉各学派的思想观点,做好辩论准备。

3、制作有关课件、剪辑有关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投影:画谜(打一历史时期,谜底:春秋战国),由学生请出,引出教学内容的时代背景。

2、由学生根据所掌握的历史知识,归纳出: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背景):生产力发展(牛耕和铁器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3、推出本课课题: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同时放映相关录象片)

讲授新课

孔子

是本课的重点基础知识,主要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从思想和教育两个领域了解孔子,即孔子的“仁”“礼”学说和在教育方面的贡献。

伟大的思想家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

学生活动:在学生阅读探讨教材有关内容的基础上,由对孔子的“仁”“礼”思想了解较全面的学生扮演孔子,再现孔子设坛讲学情景,并在学生的提问和质疑中,归纳出孔子的“仁”“礼”思想内涵。

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伟人的教育家

教师活动:启发学生回忆小学历史和社会课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并结合语文课刚刚学完的《论语》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学生活动:学生以“因材施教”等小品表演形式,演绎、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百家争鸣

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师活动:以图表形式(内容含学派、代表人物、主要思想),帮助学生认识了解孔子与百家争鸣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出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征。印发有关资料,供学生讨论,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通过讨论分析儒、法、道三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法、道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课堂小结

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做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

1、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附一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课间短剧和辩论词选)

附二学以致用:以儒、道、法三家的观点谈谈你对校风建设的看法。

附一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

(一)课间短剧

孔子讲学

学生甲饰孔子

众学生饰弟子

(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安静)

众弟子:孔先生早!

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

(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

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

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

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怎么样才能做到“仁”?

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自己不息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乃仁也。

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

孔子:(捋胡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

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因材施教

学生甲饰孔子

学生乙饰子路

学生丙饰曾参

孔子:(在书书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

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简也掉在地上)

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

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

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

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

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

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你的性子急,做事匆匆忙忙,不如思索,我叫你三思而后行,是不想你因太性急而误了大事。

子路和曾参:(认同地点了点头)我们明白了。

(二)课间辩论:儒、道、法三家辩论词选

学生A:我赞同儒家思想,儒家主张“以德教化人民”,我觉得是正确的。因为如果像法家一样强调法治,就会导致暴政,不得民心,秦朝不就是因为严刑苛法而灭亡的吗?历史上推行暴政的,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天下太平。

学生B:治国之道,不可柔,也不可松。治国,治国,既然决心要治好国,那么国家要有一定的规章制度。要不然,怎么治好国,怎么深得百姓之心呢?儒家治国讲求待人温和,这种治国之道我不赞成,如果对待每个人都那么温和,那么坏人呢,社会上的恶势力呢?能因为你的温和对待而变性,改邪归正吗?老虎从小养到大,最终不也是善性难改,把自己的主人给吃了,又何况是那些坏人呢?如果只会待人温和,那些坏人岂不是逍遥自在,更任性妄为了吗?再举个更简单的例子,如果儒家和道家的治国之道合理的话,为什么会有现在的法律呢?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制定一些制度规章对那些不遵守纪律的人加以惩罚,这样的做法不就和法家相对应了吗?

学生C:儒家和法家虽各有所长,但处在两个极端内:儒家处于礼教极端,而法家则处于暴力极端。而道家,不会太礼教,也不会太过于暴力,是一种理想的治国方法“无为而无不为”。

学生D:过去、现在无处不是法。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虽说法治是导致秦国灭亡的原因,但是,又是什么令秦国统一中原的呢?是法治。如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老百姓们一样是没有自由。因为毕竟人和人的性格都不相同,如果遇上一些像狼一样的野性难驯的人,他们愿意服从儒家的“仁”和“礼”吗?再说说道家。虽说道家的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还是在“治”。但是怎么治呢?这样顺其自然,分明是消极避遁。不用法,怎么去治理那些害群之马呢?顺其自然,你难道让那些不法之徒逍遥法外吗?

学生E:道家主张的是“无为而治”,“无为”不是无所事事,而是道法自然,顺应自然,达到“无为而无不为”。它既不像儒家那样压抑本性,任意扭曲,也不像法家那样刻意强求,武力维护,只有取法自然,和谐发展,绝不是消极避遁,因其终极目标仍是“治”。如果说儒家的“仁”“礼”是温情脉脉的精神鸦片,那么法家的“刑罚”就像一把锋利无比的双刃剑,用得好,是保护自己、消灭敌人的武器,用不好,则会成为自我灭亡的武器。

学生F:我认同的是道家,因为如果像儒家这样,无视个性的差异,蔑视个人利益,那思想就越来越老化,也就阻止了人的创造力,我想这也是使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

学生G:有的人说,法家的治国方法是站在暴力上,只会让国民遭受皮肉之若。不见得吧!你不制定严格的法律来管理百姓,做错了事儿无所谓,杀了人可以逍遥法外,偷了东西没人理睬,那样才真正让百姓叫苦不迭呢。要是用儒家那种仁慈的办法,有可能改变得了所有的人吗?“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可能所有人都能被感化吗?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7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13)03-0039-03

中学历史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本位”,在教学中历史感觉的培养比历史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在这种理念下,文化史教学的任务就是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多样,引导学生以历史发展的视角理解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取向。下面我以人教版必修3《“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一课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思路。

对新课的处理,首先是把握“课程标准”。关于本课课标有两个要求:知道我国“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讨论在贯彻“双百”方针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教训。“知道方针”是学生容易掌握的表层信息,“讨论经验和教训”是深层体会后才能感悟到的。

基于对文化史教学和课标要求的理解,笔者通过新中国电影业的发展历程和电影导]谢晋先生的人生经历为载体,突破“双百”方针重难点,让学生认识文艺与政治、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回归历史的细节,在历史情境中带领学生产生生动、形象、感性的历史思维。

导入:出示两则材料

材料一:1951年为中国戏曲研究所题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材料二:关于“百家争鸣”的PPT。

【意图】切题既不突兀也不猎奇,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原则下让学生知道“双百”方针提出的过程,随后自然进入本课第一目的学习。

一、初提“双百”显活力——电影之春

材料一:代表党中央作的《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指出:知识界的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中国知识分子的绝大部分“已经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时代,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更加需要知识分子参加。

——沈志华《中华共和国史》

材料二:《周扬文集》记载“最近中央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这和苏共第二十次代表大会提出对斯大林的批评有关。……我们不否认对于斯大林的批评在全世界引起了很大的混乱。但这个混乱现在看来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收获。我们是在这样一个状况下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

——朱正《1957年的夏季:

从百家争鸣到两家争鸣》

材料三:现在春天来了嘛,一百种花都让他开放,不要让几种花开放,还有几种花不让它开放,这就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代,两千年前那个时候,有许多学说,大家自由争论,现在我们也需要这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允许)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

——1956年5月2日,谈“双百”方针

材料四:

材料五:通过电影追述中国共产党开天辟地的历史伟绩、树立和共产党作为新中国缔造者的崇高地位进而在炮火硝烟的战争背景中凸显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正是新中国电影政策极力倡导的主要内容;而善恶立辨、对抗性强、胜负分明的,以革命历史和革命战争为主要题材的战争影片……是对拍摄工农兵电影和电影为工农兵服务的政策方针的最好诠释。……对于任何一个新生政权而言,树立威权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便是利用媒体舆论和文学艺术为该执政党撰述一个合法、合理而又崇高的历史;就是在撰述这个合法、合理而又崇高的历史过程中,新中国电影扮]了一个至关重要并且颇为成功的角色。

——李道新《中国电影文化史(1905—2004)》

【意图】提供多角度材料突破重点——“双百”方针的背景、内涵和结果。材料一、二是用来补充“双百”方针提出的国内国际背景,初步认识政治环境对文艺的影响。材料三是通过的原话简明扼要地让学生掌握其内涵。材料四展示“双百”方针在电影界的影响,并设疑:“为什么新中国电影业会取得显著成绩?”学生在总结“双百”方针的贯彻和材料五中可得出政治的需要和政策的提倡使新中国电影业迎来春天,体会“文艺与政治、时代的紧密关系”。

过渡:关于谢晋的1分钟视频

视频录音:在《舞台姐妹》这部影片中,上官云珠、沈浩以及扮]和尚阿鑫的邓楠都相继以非正常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十年中,这种非人的磨难使“一定要活下来”成为很多人的信念。然而谢晋被带走批判时,已经饱受磨难的父母却失去了唯一活下来的理由。谢晋说:“我的父亲母亲,实际上我不出事,他们两个也不会有事情。我关在牛棚里头,我的父亲母亲他们没办法活下去。”

【意图】文化史教学不能只关注共性与规律,政治和阶级性,而忽视感性和人性。文化艺术的创作既要从时代角度去分析,又要关注创造文化艺术的人。如果电影是一个民族的记忆,那么谢晋先生就是新中国电影的记忆。经历作为一种文化类型,使谢晋先生成为我们追溯一代人的标本。带领学生走进电影人丰富的人生经历,用多元化的角度思考人性的多面和历史的复杂,旨在通过人物唤醒学生对“双百”方针贯彻过程曲折性的历史认知,并存疑为什么拍电影也会有杀身之祸?电影业是不是个案?

二、“左倾”肆虐百花谢,一枝独秀样板戏

材料一:从1966年6月到1972年,整整7年中国影坛没有拍摄过一部故事片……当时,虽然拍出八个样板戏电影,可充其量还是让八亿人民看八个样板戏。

——李少白《中国电影史》

材料二:1964年3月1日,第三届“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原拟定于6月下旬发奖。但这时文艺界的整风、思想大批判如火如荼。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陷。……影协不得不于1964年底,呈请撤销了这次评奖。至此,第三届“百花奖”,黯然隐入了历史深处,停办了17年之久。

——李多钰《中国电影百年》

材料三:样板戏开了一个戏曲表现程式改革的先河。对传统程式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对现代人物利用程式进行的艺术创造,以及对音乐、舞台美术等方面的改革,应该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曲改革、戏曲现代化的最高成就。但是,诚如中国几十年的社会政治活动一样,我们在否定某人言论的时候,也往往否定了某人的历史功绩,在否定事物的同时,也否定了人的一切。

——温儒敏《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材料四:样板戏是对传统艺术的革新,它的唱词唱腔极富艺术感染力,取得了一定的艺术成就样板戏之所以被广为传唱,首先是它来自于民间,它本质上的东西是属于人民的。

——邵宇彤《对样板戏艺术价值的重新审视》

【意图】结合四则不同角度材料,引导学生从材料一样板戏的“一枝独秀”和材料二“百花谢”的对比中理解“过于强调思想文化的高度统一与电影的政治意识形态功能,使新中国电影饱受政治索隐式批评和电影大批判的冲击”。从而得出文艺的发展与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的互动关系;在材料三、四对样板戏艺术成就的肯定中掌握多角度、宽视野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逐渐体会“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高人文素养;最终认识文艺的发展要坚持“双百”、实事求是的经验,要处理好与政治、人民生活的关系。

三、再倡“双百”满园春——电影之盛

江西乡土资源——电影《庐山恋》

1980年电影《庐山恋》是“”后国内首部表现爱情主题的电影,是中国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产物,是对于美好生活的纯真向往。《庐山恋》大大提升了庐山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庐山风景区专门兴建了一座小型影院,每天从早到晚放映这部影片。“游庐山,看《庐山恋》”,成为庐山多年来一个固定的旅游项目。据统计,从1980年到2012年,《庐山恋》已在这家电影院里放映了12000余场,其票价也从最初3毛钱变成了今天的35元。

影评材料:

1.作为“”后中国国内公映的首部爱情电影,《庐山恋》曾经产生的震撼效应,已成为一个难以复制的“传奇”。

2.当年,单是女主角张瑜更换的数十套服装,就足以让观众赏心悦目、过目不忘。

3.《庐山恋》所传递出的美感和张力,足够穿透历史。

4.《庐山恋》能走上银幕,缘于它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中,中国人进一步解放思想的产物。

5.如果说谢晋的《天云山传奇》是对“”政治生态的反思,那么黄祖模导]的《庐山恋》代表的是另一种反思,那是一种对于美好生活的纯真向往。

6.因敏感的“吻戏”及归侨话题,遭到国内电影杂志的批评。

【意图】多角度材料的展示使学生逐渐理解文艺的永恒魅力根植于人类思想的发展和社会历史的积淀。借用法国艺术家丹纳的一句话:“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某种艺术是和某种时代精神同时出现,同时消亡”。让学生思维落脚于从文艺创作的角度看待国家的进步、时代的气息。

小结:课程的开始是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课程的结束是学生对课程的领悟。本文是笔者对文化史教学的一点思考和尝试。张元教授曾说过:“(历史课的学习目标)非但取得一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其能力、观念、态度与修养都有所转化与提升。只有学生觉得,这门课程使我成长,使我与过去不同,感到有所收获而十分喜悦,方能说达到了学习目标。”“科技可求,文化难仿”,文化史教学任重道远啊!

百家争鸣对当时社会的影响篇8

重登百家讲坛 要讲诸子PK

《小康》:你近日重登百家讲坛讲述百家争鸣,是像有关媒体所说为了挽救百家讲坛下降的收视率吗? 你为什么要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一内容呢?

易中天:百家讲坛的收视率一直是平稳的。我们不可能保证每期收视率都在那个水平线上,某一两期跌下去是可能的,但是,它的平均收视率是稳定的。

实际上,品三国讲完以后,百家讲坛栏目一直跟我谈下一次的合作,谈了半年。我当时已经很累,而且一个人老在聚光灯下面生活很郁闷。但是有一个观众提了一个问题,他说百家讲坛的宗旨到底是什么?我说是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这是我们的使命。他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中华文化要传承要传播,传承什么传播什么呢?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呢?谁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的?他说我认识一些海外华人,我发现他们和我们没有什么区别,到底是什么原因?从这个观众提出的问题,我就由此想到了一个命题,应该探寻中华文化的遗传密码,把我们的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进行一次清理,看看哪些是我们民族的必须继承的,我们要代代传承下去,哪些是我们要进行调整的(也不是说批判抛弃),怎样和世界国际社会接轨,和现念接轨。

《小康》: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你讲座的风格,这次你会有所改变吗?你这次讲的内容跟于丹讲的孔子、庄子有重复,你们会有哪些区别?

易中天:风格想变也变不了。它实际是一个形式问题。大家认为严肃的不得了的问题,也可以用很幽默很诙谐很活泼很自然的方式说出来。其实我们读古人的书,发现他们也是很好玩的。比如,我这次讲到孟子,里面有一段话,孟子和齐宣王谈话,就是一个国君如果不称职怎么办?这个问题很大吧,他说有一个朋友把事情托付给他,但是他什么事情都没有做,那该怎么办?齐宣王说,那就断交吧,那如果有一个官吏,把自己的地方管理得一塌糊涂怎么办?那撤职嘛!孟子又接着又问,如果是国君呢?齐宣王就惘顾左右而言他。

电视节目跟吃饭一样,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存在我和于丹谁好谁坏的问题。但是有不同,首先是话题不同,我这次讲的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于丹只讲论语。第二个不同,我讲孔子的特点,是要将孔子和诸子PK的。孔子是先秦诸子第一人,儒家是百家争鸣第一家,有了孔子和儒家才有后面的墨家道家法家,才有儒墨之争。

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共六部,要回答为什么会有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文化现象,他们为什么留下了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为什么这些文化遗产至今还影响着我们。面对这么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怎么办?我总结了这样几句话:墨家关注社会,留下的社会理想,这就是平等互利博爱,道家关注人生,留下人生态度,真实、自由、宽容;法家留下了治国理念;儒家关注文化;所有加起来就是和谐。

《小康》:先秦诸子,百家争鸣这一段是中国古代文明最灿烂的一段,这次你主讲的内容很庞大,而且都是非常艰深的文化问题,你在学术和知识上做了哪些准备?现在学术界对诸子有很多分歧,你怎么考虑这个问题?

易中天:1978年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学的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我的导师们有一个观点,基本上也是学术界的共识,凡是学古代文学史、哲学史专业的都要过先秦关,你只要把先秦这个关过了以后,后面都能通,所以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基本训练。那时候就开始读,但是不会想到30年以后会在百家讲坛上讲课。再就是毕业后我教中国美学史,中国美学史必须要讲诸子的美学思想,这也算一次准备。真正为节目做准备应该是从去年开始。

百家讲坛不是百家论坛,讲坛是一定要大家听懂,所以我还是以我为主,包括对诸子的评价,在这里观点、方法肯定是我自己的,但我会把学术界几种不同的解释告诉观众,观众也完全可以不同意我的看法。

我这次会讲到一个人,历来被误解的杨朱,他其实被妖魔化了。杨朱的名言是“一毛不拔”,这在中国人看来很不道德,谁都没有想到杨朱同时主张“天下为公”,一毛不拔和天下为公怎么统一?杨朱为什么要讲一毛不拔,他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这可能会引起不同的看法。

从3000年文化史讲儒家

《小康》:你在讲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中,前面仍以谈儒家文化为主线,但是在孔子生活的年代,儒家文化只是百家中的一家,诸子中的一个,影响在当时绝对没有后来那么大,那么你为什么采取这种立场?

易中天:因为他是承前启后的,我是放在中华文化大历史中去看他,不只是春秋战国那一段历史,如果只是那一段的话,你刚才说的观点是对的。孔子以后,真正显赫的学说是杨朱和墨子。孟子也说,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就归于墨。儒家那时其实是不受重视的。但是,放在3000年文化史的角度去看,那主线就是儒家。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实际上是西周以后开始奠定,周公是非常了不起的人,治理卓越,建立了三大制度,封建制、宗法制、礼乐制。周公建立的观念是以德治国,儒家是直接承接周文化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文化心理应该说是以儒家为主的。

我可以打这么一个比方,汉武帝以后在思想文化界,儒家文化基本是执政党,实际还有一个是法家,但法家是隐蔽的执政党,外儒内法,王霸杂用。道家是参政的在野党,墨家是地下党。所以从前、从后来看,这个线索还是应该以儒家为主线,何况有墨、道、法,是因为先有儒,孔子基本上是自说自话,墨子一出来就明确把儒家做靶子,到道家那儿是儒墨都批,到了法家的时候是儒墨道都批,所以我把儒家作为主线是为了叙述的方便,不等于儒家就是最高明、最正确的,我还是要端平的。

《小康》:在你心目中孔子是怎么样一个人?他的外型应当是怎样的?

易中天:我认为他是文化巨人,这应该是没有争议的;失意官员,他做过官,但官场不得意,最高做到大司寇(公安部长),相当于以公安部长总理;模范教师,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性情中人。实际上,孔子至少在我看来不是后儒讲的那个样子,他不是一天到晚板着脸,他也不是一开口就说格言,《论语》是把孔子几十年教学的课堂笔记挑了又挑,把他们自己认为最重要的话编成语录,并记载了孔子的行动,其实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不是这样的。只要大家认真读一遍《论语》就知道,孔子很性情的。比如,有一个人来想见孔子,孔子不想见,就跟门房说,你跟他说我病了,门房出去了但还没有见到客人,孔子就把瑟取下来,鼓瑟而歌。意思是告诉那个人,我没病,但我不见你。再看他骂学生,骂当权派,就知道他很性情。

孔子应该是高高的个子,因为他父亲就很高大,很有力气。我对孔子的体会是他这个人很温润,因为孔子讲礼仪,所以一般的情况下要拒绝一件什么事情或者要反对一件什么事情,他会比较温和的委婉的表达。我刚才举的那个例子,只是比较极端的例子。

《小康》: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思想是必须要继承和发展的,哪些给我们带来不好影响?要抛弃的?

易中天:比如墨家提出的平等、互利、博爱,道家提出的真实、自由、宽容,法家提出的公开、公平、公正,儒家提出的仁爱、正义、自强等等都是我们要接受的,但我们要记住这些观点的时候,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环境。比方说儒家提出仁爱,他是为了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制度,那么,等级制度要吗?不要,仁爱要吗?要。比如法家提出公开、公平、公正是为了维护专制、独裁统治。专制、独裁统治我们要吗?不要。公开、公平、公正要吗?要。

《小康》:像公孙龙子、惠施等其实是中国本土的逻辑学最早的创始者,你为什么不讲他们?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专业特点范文 下一篇:人文生态学理论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