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观后感范文

时间:2023-09-15 01:59:27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1

以前我都是不看百家讲坛的,时间太晚了。因为历史老师让我们去看,我就在网上挑了一期《三字经》解读去看看,这个我还是挺感兴趣的。也因为看了这期的百家讲坛,我才真正认识了《三字经》。

《三字经》和《百家姓》《千字文》共称三百千。而三字经用“经”这就体现了三字经的重要性。寥寥1720个字的《三字经》概括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及中国的传统文化。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家和道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留给后人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一代代君王粉墨登场、历史人物或血洒疆场,爱国情怀感动一代代炎黄子孙;或助纣为虐,遗臭万年!

其中,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玉不琢不成器,出于《礼记》的《学记》。字面意思很清楚,一块玉石,如果不经过雕琢,它是成不了器的,也就是它不能成为一件玉器,它只是一块玉石。人不学不知义,人如果不学习的话,是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合适的,什么是不合适的。钱教授讲到君子拿玉,美玉来体现,来展现,或者来比喻君子所应该拥有的品德。所以古人经常用琢玉来比喻自己完善自己的修养,他使自己的修养越来越完善,就像雕琢这个玉一样,所以《三字经》用玉不琢不成器来做比喻。因此我明白学习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的过程。所以《诗经》里面也有话叫“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而《三字经》所倡导的是,学习是一个过程,它像制玉一样,必须经过切、磋、琢、磨这样一个过程。

通过对钱教授解读《三字经》的学习,我明白了学习是一个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我去切、磋、琢、磨,在不断的实践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人必须经历过勤苦才会有快乐,才会有成功遇到困难我也应该有不怕苦的精神,并把遇到的困难当做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打磨的过程。

江苏省苏州市景范中学初一:徐佳熠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2

关键词 《百家讲坛》叙事视像化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the visual narration of "Baijia Jiangtan"from the aspects of the visual fragments,the characters etc,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meanings of the visual narration.

Key words "Baijia Jiangtan" narration visualization

《百家讲坛》作为中央十套的社教类节目,从2001年7月创办至今,前后经过三次调整,换了三任制片人,最终确定了现在的节目形态,收视率也跃居前列。学界对《百家讲坛》成功的原因作了较多的探讨,认为成功的内容定位、受众定位等因素带来了节目的成功。笔者认为《百家讲坛》的成功还在于其采用了视像化的叙事技巧,契合了电视这一大众文化载体的传播要求以及普通受众的接收要求。

一、叙事与视像化叙事

叙事,一则故事(虚构的或真实的)组织成前后相继的事件时,制约这一过程的手法、策略与惯例:“然后如何如何”。①通俗地讲,叙事就是结构故事,使故事成为一个完整文本,以取得预期传播效果的一种方法。在叙事中,叙事的结构手段受到专业化符码的制约,专业化符码决定着每个故事的某种结构、顺序及组成部分。②换句话说,叙事的结构手段不是任意的,任何一个非虚构故事的叙事必须考虑专业化符码的特性。比如电视的叙事受到电视的专业化符码(声音、画面)的制约,广播叙事则受到声音符码特性的制约。

视像,不是“视觉图像”的缩写,而是指随着现代电子传媒技术发展起来的,以电视与网络为主要传播工具的,主要作用于人们的视觉与听觉器官的图像艺术,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立体或平面的视觉艺术形象。③视像化叙事是指利用电子传媒技术,通过声音、画面等专业符码进行的叙事。

二、《百家讲坛》的视像化叙事及作用

1.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的运用使节目更具感官冲击力,促进了内容的理解接收

《百家讲坛》在后期的剪辑过程中,插入了影视片段、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这些视像符号作为文本主体——主讲人讲述视像的有益补充,起到了如下的作用:

(1) 丰富受众的感官,营造视像新鲜感

对于普通受众而言,长时间的将视觉、听觉集中于某一视像符号,容易产生视觉、听觉疲劳。为了避免电视观众产生感官疲劳,电视视像符号必须保持流动性,即通过摄像机镜头的变动、各种视像符号的转换营造视觉、听觉新鲜感,从而吸引、留住受众的感官,这是由电视媒体的物理特点决定的。

传统的讲座发生空间(报告厅或教室)是固定的,主体(讲座人)也是固定的,听众的视点也相对固定。这种固定空间、固定视点要求听众在听讲过程中必须保持较高的注意力,而这种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是普通电视观众所缺乏的。如果电视文本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始终如一的人物场景,那么节目很难长时间吸引观众。《百家讲坛》运用影视片段、flash等流动视像符号丰富了受众的感官,通过新鲜、流动的画面元素成功地避免了受众的感官疲劳,吸引了受众注意力。

(2)营造电视后现代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观众对文本的理解。

语言学家雅各布森认为“信息”不提供也不可能提供交流活动的全部“意义”,交流的所得,有相当一部分来自语境、代码和接触手段。④换句话说,“意义”存在于全部交流行为中。由于任何语言都包含一些其本身没有精确意义的语法因素,并由于这些语法因素对它们的语境十分敏感,导致意义可能有相当大的变化。语言的使用者对词语与结构的选择,深受语境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传播语境会形成符号本身所不具有的新意义,并对符号本身的意义产生制约。因此,文本为了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必须重视传播语境的营造。

《百家讲坛》作为一类普及性的文化讲座节目,主讲人多为文化精英,受众则多为普通电视观众(不是大学学生),这就存在一个学术性与大众性的内在矛盾。这就要求《百家讲坛》必须重视营造文本的传播语境,以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讲座中插入视频、flash动画等流动视像符号,可以营造讲述文本的传播语境,在形象化的传播语境中完成文本内容的接收和理解。如《明亡清兴六十年之开铁失守》通过视像片段,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残酷战争场景,这种形象化的传播语境引导并促进了观众对所讲述内容的理解。

2.字幕的恰当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电视字幕,是用电子计算机控制字幕发生器,在电视屏幕上打出的文字、图表、ppt等。从形式上看,它又是一种完全的文字系统,由屏幕体现,是供人“看”的,通常又是与语言相分离的接收系统。⑤电视字幕是电视节目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电视的图像、声音等一起,组成了一种共时空的多信息渠道传播符号,它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从视听两个方面强化重要信息,加强信息的准确性、明晰性,减少听觉的误差,减少不必要的解说时空,还对某些视觉部分起强调作用”。⑥在《百家讲坛》中,字幕的运用起到了说明、强调的作用。

(1)字幕的说明作用

《百家讲坛》作为学术讲坛节目,面对的是普通的电视观众,为了理清人物、事件关系,更好地讲述文本,单靠讲述人的口头讲述是无法做到的,必须求助于字幕,通过字幕理清人物、事件关系,在有限的时间中,提高信息传播的容量和质量。

如周思源先生在《孰优孰劣话黛钗》中就有关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做诗数量的对比;纪连海老师在《纪晓岚身世与特异功能之迷》中,有关纪晓岚与和绅年龄的对比图表。通过这些对比,双方之间的差距变得一目了然。又如曾国平在《你的情商有多高》中引用岳飞的《满江红》时,岳飞的生平就用一组字幕打出来;出现康熙画像时,旁边会打出说明文字如“康熙朝服像”,这些都给观众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2)强调性字幕给予读者的文字解读权

强调性字幕主要是对画面或语言解说所表达的意义进行强化,使观众对所叙述的内容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强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抽出内容的精要打成字幕,观众从阅读中直接了解其信息内涵;另一种是通过对解说的重复来加强意义的感受程度,造成强化效果。⑦

《百家讲坛》中主讲人引用的历史文献或总结概括性的语言,通常会用字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通过对字体的颜色和背景进行修饰(如字体的飞入飞出、旋转、增大显示范围、改变字体的颜色、用特技给字体添加光环等)进行强调,增加了受众阅读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对文字的解读权,给观众以深度思考的空间,这有助于观众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如阎崇年老师在《明亡清兴六十年》、《清十二帝疑案》系列节目中,列举的崇祯皇帝对袁崇焕的九种不满以及《大义绝迷录》列举的雍正的九种罪状等的字幕,不仅复述了主讲人的原话,更让受众有了文字读解的自由,克服了口语传播的转瞬即逝、无法引起深度思考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受众读解诠释的权利。

3.画外音调整叙事节奏、设置悬念的作用。

画外音,即解说声音,是电视播音员播报文字的声音,其文本表现为解说词。它是一种附加于视像之外的声音成分,被称为运用有声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明创作意图、阐明创作思想,并最终作用于观众听觉的一种重要语言形态。⑧按照石长顺先生的观点,画外音主要起到补充画面不足、表达思想感情以及连接换面转场等作用。

《百家讲坛》是一类文化讲坛节目,它必须适应电视的视像化传播特点。画外音在《百家讲坛》中不仅起着补充作用,还在引出主题、设置悬念、调整节奏等方面起作用。在某种意义上,画外音在文本的结构方面起得作用甚至超过了主讲者。

(1)通过画外音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

成功的叙事总是从起始就能紧紧抓住受众的心弦,而且在叙述过程中,也通过悬念的设置吸引保持受众的注意力。小说叙事讲究设置悬念,电视文本因为受众注意力的缺乏,更要注重悬念的设置。电视文本设置悬念的手段是多样的,画外音就是一种设置悬念的方法。《百家讲坛》通过运用画外音起到了引出主题,多次设置悬念,推动文本叙述的效果。

以《王立群读史记——借刀杀人》为例,节目起始的画外音这样叙述:

上一集讲到,在主父偃当齐国国相时,齐厉王自杀了。加上赵王告发主父偃接受贿赂,主父偃被投入狱中。爱惜人才的汉武帝本不想杀了主父偃,公孙弘却别有用心地站了出来,他暗示汉武帝如果不处死主父偃,天下人就会认为是汉武帝为了将齐国的封地收回,故意指使主父偃逼死了齐厉王,那么公孙弘为什么极力主张处死主父偃呢?汉武帝会听从公孙弘的意见吗? 主父偃能躲过这一劫难吗?

这段画外音首先引出了本期讲述主题——借刀杀人,即公孙弘借汉武帝之手除掉主父偃。其次设置了四个悬念。悬念一:在公孙弘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主父偃会是唯一的刀下冤魂吗?公孙弘除了陷害过主父偃还陷害过谁?悬念二:公孙弘作为丞相,权倾一时,他为什么会介意小小的主父偃呢?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公孙弘下定决心,一定要置主父偃于死地呢?悬念三:汉武帝是位绝顶聪明的君主,难道他没有看穿公孙弘借刀杀人的诡计吗?汉武帝到底出于什么考虑,非要处死一个他非常欣赏的人呢?悬念四:冷酷的汉武帝偏偏对公孙弘一直非常宽容和宠信,公孙弘为人处事有什么特殊的地方?为什么他能一直深得汉武帝的宠爱呢?公孙弘的高明之处又在哪里呢?这四个悬念,环环相扣,使得文本叙事层层推进,也使得节目极富层次感和深度性,紧紧地抓住了观众的兴趣。

(2)调整叙事节奏,情节跌宕起伏。

叙事节奏也影响着受众对于电视文本的接受,优秀的电视节目总是不断的转换叙事节奏,将故事情节不断向前推进。电视文本调整节奏的手段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情节的设置来调整节奏,也可以通过画外音来调整节奏。《百家讲坛》通过画外音的插入,调整了叙事节奏,使观众注意力张弛有序,促进了受众对文本的接收和理解。

据笔者统计,在《百家讲坛》每期40分钟的节目中,除去开头和结尾的画外音,节目中还平均使用了4次画外音。这些画外音或总结上段内容或提出问题、设置悬念。表面上看画外音的插入使节目分成了几个部分,但整个文本叙事却是一气呵成。叙事节奏的张弛感,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观众的感官,让观众于张弛的节奏中顺利地完成知识的接受。

三、结论

随着电视叙事理论的不断发展和电视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电视叙事的手段也日益多样化。《百家讲坛》的编码手段打破了传统电视讲座的视像编码手段,加入了影视片段、三维动画、字幕、画外音等视觉、听觉元素,极大丰富了受众的视觉感官,营造了文本的传播语境,促进了受众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与接受。(紧转第103页)

(紧接第114页)《百家讲坛》的成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次成功实践,也是对电视叙事理论的一种拓展。

注释

①②约翰·费斯克等编撰:《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辞典》[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第178页。

③林少雄:《视像与人——视像人类学论纲》[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 第 3页。

④[英]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与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第61页。

⑤⑧石长顺:《电视传播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第102页,第88页。

⑥朱羽君:《现代电视纪实》[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第157页。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3

《百家讲坛》栏目组设在一座看上去可以称为“破败”的四层红墙小楼里,一楼开了间“潇湘甲鱼馆”,楼上是招待所,万卫的办公室租用了其中的一问。

“我们的收视率从没下滑。”万卫说自己十几天里不断接到各种采访电话,请他谈谈“《百家讲坛》的衰败”,“我的感觉是,大家都已经认定我们死了。我已经不用辩解我们是不是真死了,只需要解释死因。”万卫苦笑着说,“就像我还没死,但已经看到开追悼会。”

“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

“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

采访一开始,万卫向本刊记者展示了一本央视内部下发的小册子:《2008第三季度收视分析报告暨节目综合评价结果》。其中列出每个栏目今年第三季度在其相应频道的排名,依据则是参考了收视率、时段权重、类别权重、领导分、预算成本等因素后算出的综合指标。

根据这样计算出的综合分数,《百家讲坛》今年第三季度在央视十套排名第一,前两个季度分别排名第三、第一。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到底有没有下滑?

万卫:我们的收视率常年保持在0.15~0.20,第三季度的平均收视率是0.17,属于正常范畴,没有下滑。而且台里对节目进行评估用的都是这个综合指标――我们称之为“绿色收视率”――这也是实行节目淘汰制度的标准。所以说我们可能被淘汰都是假新闻,我们的综合排名一直在前三名。中央台怎么可能把它自己一个名牌栏目拿掉?

有些报道说“排名在十名开外”很可能说的是单纯收视率排名。但这个不说明问题。《百家讲坛》的首播时间是在中午12:45,跟那些在晚上黄金时间播出的节目根本没法比。如果单纯按照这个排名,我们一直都是排在十几名。

《望东方周刊》:可《百家讲坛》确实沉寂了一段时间吧?好像自于丹之后就没再那么火爆了。

万卫:今年发生了多少事啊?我们为什么要去跟震灾、奥运抢焦点?2008年在我们的计划中就是要平稳过渡,在深度上提升品牌的价值。我们并不想追求轰动效应,追求表面的火爆,现在最需要的是给观众一个安静的课堂。其实老百姓并不受所胃“影响力”的影响,我们最火爆的时候,比如2006年,收视率也还是在0.15~0.20这个范围内。

《望东方周刊》:《百家讲坛》的定位是否有所变化?比如今年开始讲现代史,长征、红旗渠等内容,又有梁祝、孟姜女的传说故事。

万卫:我们的定位就是立足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点从来没变过,将来也不会变。我们是中央电视台为数不多的定位在这一点的栏目,为什么要变?现在我们正在研究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向外放射,做一些新的内容。完全立足西方文化是不可能的,但我们可以做一些比如四大文明古国、同时期或同类型的中西文化对比等等放射性的内容。

梁祝也是这样的一种放射方向的尝试,传说也是历史文化中的一部分,传说可以流传上千年,必定有它独特的生命力,但现代人又了解多少呢?至于现代史,明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肯定还会做这部分的内容。

“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

“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成,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学术娱乐化”一直是百家讲坛最被诟病的一点。对于《百家讲坛》常常宣讲的“权谋斗争、帝王轶事”方面的内容,有评论者认为这是在舍弃传统文化的精髓而取其糟粕,而类似于丹的“《论语》心得”则被很多论者指为“滥用经典对大众进行按摩的心灵鸡汤”。

除去内容,《百家讲坛》在形式上也遭到诸多批判。台湾学者李敖在《于丹批判》中指出:《百家讲坛》“用娱乐界包装影视明星的手法来打造学术明星”,是一种‘媚俗行径”。

《望东方周刊》:批评《百家讲坛》“学术娱乐化”的声音―直没停过。

万卫:这是大家还不了解我们的定位。我们传播的不是学术观点,而是面对最普通的观众,我们要做的就是启蒙和普及。现在观众的平均水平,我说初中水平都定高了。

所以我们提倡的是“润物细无声”,通过故事来讲中国历史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诸子百家”,就是讲每个人的命运故事,讲他们在人生的什么阶段提出什么观点。故事只是载体,我们会要求在必要的时候插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符合传播规律的,这种讲法放在学术讨论上当然毫无意义一一真正的学术讨论直接讲观点就行了。但我们面对的是在家里休闲的大众,要知道我们这个节目在播出的时候,别的频道还在娱乐着呢,你怎么才能让观众不换台?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待《百家讲坛》在讲述历史时出现的一些戏说倾向……

万卫:我们没有任何一点戏说。谁这么说,请他举出例子来。

《望东方周刊》:但比如阎崇年讲清代皇帝,还有刘心武讲《红楼梦》,都引起过很多争议。

万卫:阎老师讲得是正史,没有一点是戏说;《红楼梦》是一部文学作品,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探讨和观点怎么能称为戏说?我本人从来没有接到任何一个电话、一封信甚至一封E―mail向我指出这件事的。

《望东方周刊》:李敖曾写《于丹批判》批判你们栏目的形式,你怎么看?

万卫:李敖自己还想来我们栏目呢。曾经有台湾方面的人带话来表达过这个意愿。

“想借《百家讲坛》发财出名的太多了”

“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

曾有媒体报道这样描述《百家讲坛》“海选”主讲人的盛况:“(2006)年初,央视到国内各所大学海选主讲人,河南这一站,他们到了河南大学,当时王立群正好在北京,学院致电要求他火速赶回开封面试。每个人被要求自拟题材讲一个人物,一遍就过,当天一共来了40多人。”

《百家讲坛》对于主讲人海量而“残酣’的遴选,编导过程中对主讲人讲述内容的限制,以及其后通过播出、出书等环节给主讲人带来的巨大声名与财源,亦成为《百家讲坛》屡遭批判的地方。有论者认为这种的商业化给学界带来了不小的误导和诱惑。

《望东方周刊》:学界一直有人认为你们通过对讲课内容的引导“降低了学术品位”,并且给学界带来了浮躁的风气。

万卫:媒体一直说学界有争议,但我们并没感觉这么强烈。我们到各高校去招人的时候从没碰到什么阻力,一般学校都会给我们推荐老师,非常配合我

们的工作。学校都觉得是很光荣的事,隋,地方上也会介绍说这是本地第x个上过《百家讲坛》的老师。

《望东方周刊》:现在想来《百家讲坛》的人很多吧?有没有一些想借此发财出名的?

万卫:太多了。试讲通不过的就托关系,找台里领导。这类人我们―概不要,除非你真有本事,那先把课讲好再说。

《望东方周刊》:但也有很多学者大概是抵触电视这种媒体的。

万卫:那当然,所以我们也不要求学者全出来,总有来的。有些学者不喜欢电视,比如李零老师,他很支持我们栏目,也提了很多建议,但他认为自己讲得不如写得好,不愿来。还有人认为自己现在的研究阶段不宜张扬,种种原因吧。

《望东方周刊》:你们的选题一般是怎么定的?什么能讲,什么不能讲?

万卫:选题就是在找到合适的主讲人之后,编导跟他商议,结合主讲人的专业方向找到适合电视传播的话题,然后栏目组集体开会讨论。不能讲的话题包括离观众太远、大众完全不了解的话题和人物,还有不好讲的题目一一比如《易经》,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了,但最后还是觉得没把握。另外就是涉及近现代历史人物的话题要很谨慎,即使讲也要找人把关。

“骂声里也有值得借鉴的东西”

现在选择这个“诸子百家”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学术界和观众对于《百家讲坛》的评价往往趋于相反的两极,最为学者们批判的宫廷秘史、历史传奇类题材常常是节目收视率最高的,而专业水准较高的节目,如叶嘉莹讲诗词、杨振宁讲物理学、周汝昌评四大名著等反而少有观众叫好。

《百家讲坛》的热议一方面引发了对其节目本身的讨论,另一方面也令人思考:中国观众到底喜欢接受什么样的历史文化内容。

《望东方周刊》:为什么易中天的“诸子百家”很受学界好评,但远不如“品三国”收视率高?

万卫:这种现象很正常,也是我们早就料到的。“诸子百家”是易老师最想说的内容,但―开始我们认为时机不对,选择了“品三国”。现在选择这个系列,是想让长期收看《百家讲坛》的观众获得知识含量更高的内容,同时也是在摸索大众承受能力的限度。

其实要想收视率高很容易,比如现在去讲健康话题,收视率肯定高。但我们毕竟是要坚守定位的,不能一味追求高收视。

《望东方周刊》:那么在你们的定位里,你觉得观众最喜爱的是什么内容。

万卫:历史人物。他们的情感,他们的生活,以及能从他们的生活中吸取什么。另一大重头就是经典,比如四大名著、《论语》,《庄子》等等,观众对这些兴趣都很大,不过讲好这些不容易。明年我们的重头就是钱文忠讲《三字经》,还有“新说《水浒》”。

《望东方周刊》:今年播出的系列里,收视率比较高和比较低的分别是哪些?

万卫:撇开主讲人的因素单说内容,受欢迎的是“秦始莹’和“康熙”两个系列,收视率较低的是“道光与鸦片战争”。其实这里面就看出中国人的心态来了:想要确认自己,所以更喜欢看历史上辉煌的时刻,不喜欢看自己失败。

《望东方周刊》:你怎么看学界和观众对你们的两极评价?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4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cctv-10)__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观看百家讲坛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观看百家讲坛心得1百家讲坛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

《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

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我需要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因为在我的面前总感到很困惑,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真的不知道如何处理为好。如今我找到了答案。

其实,身为教师不光要看看。学生们也可以看看答案补充 纪连海讲的《纪晓岚之谜》最好看,通过《纪晓岚之谜》我知道了纪晓岚先当官,然后犯了错误,被发配到新疆。在去新疆的路上,他写了好多好多文章,后被编成《阅微草堂笔记》。纪晓岚在新疆待了两年,因为要编《四库全书》,又被调回到北京。《四库全书》编了十年,编书特别辛苦,十年中还累死了好多人,幸好纪晓岚没死。这部书总共写了七卷,保存到了中国的七个地方,有北京颐和园,北京故宫,台北,沈阳等。后来,有几个地方的书因为外国人的侵略被烧毁,还有几个地方的书全部保存到现在。

通过这个讲坛,我的脑子里又增加了许多知识。我想我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也登上讲坛,为大家讲知识。

观看百家讲坛心得2今天,我看了赵玉平教授的“百家讲坛”之“跟司马懿学管理”的(1、2、3)篇,受益无穷。在这里,我认识了司马懿的足智多谋、为人谨慎、毫不马虎,对待他人的耐心,打起仗来,毫不慌乱,能仔细认真地思考,镇定无比。对待领导,谦虚恭敬,深受曹操、曹植的器重,因为他做事细心认真,又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不断升官,以前像是一栋房子的一根水管,现在像是房子顶天立地的一根梁,真是“以前靠着墙,现在顶着房”啊!

他不但十分会用兵,而且能猜测别人的想法,无所不能,所以屡战屡胜,霸气凌人,用一个词来比喻他的性格实在是再好不过了:冷月狼。而且,在百家讲坛里,我知道了,他的脖子竟然能180度大转弯!可以人往前走,头往后看。我还知道了,曹操怕有人杀他,竟然装做梦里杀人!事情是这样的:曹操当了丞相,兴奋不已,但是他怕有人会在夜里来此杀他,就对他的手下说:“我最近不知得了什么病,经常梦见我在梦里杀人!”有一天晚上,他在睡觉,他的手下把他的被子盖好来,他听到了声音,“刷”的一声拔出剑,眼睛还闭着,就一刀把那人的脑袋给割掉了!第二天早晨,他看见他杀的人,还一直在装,问其他人,说:“谁杀了我的兄弟!”其他人都说是他自己杀的,他就对他们说,没办法,他会梦中杀人。这起到了杀一儆百,杀鸡儆猴的作用,让别人不敢靠近他,这也充分的体现了曹操这种多疑的心。

百家讲坛里讲的都十分有道理,我还要去看咯,拜拜!

观看百家讲坛心得3我是《百家讲坛》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知识,开拓了我的视野,使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

最近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讲解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了解了许多这位“始皇帝”鲜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他有许多伟大的功绩,像众所周知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由于没有听取老将军王翦的意见,而是派遣了没有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非常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甚至听信术士的邪说歪道,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他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虽然保卫了领土,并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却也埋葬了无数的生命,家喻户晓的传说“孟姜女哭长城”就是百姓们对秦始皇暴政的控诉。

王立群教授还告诉我们,“焚书坑儒”这个典故也是有争议的。“焚书”应该是指焚烧经书,“儒”并不是指儒家的读书人,而是算命的人,也就是“焚经书,坑术士”,这是后人对秦始皇的误解。除此之外,我还知道了与秦朝有关的“奇货可居”、“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等成语的由来,真是令我受益匪浅。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呢?那么每天中午12点45分,我们就相约《百家讲坛》吧!

观看百家讲坛心得4我们班一起看的这个节目,感觉相当精彩。因为《百家讲坛》是一个老少皆宜的节目,在这里,教授们幽默风趣,绘声绘色的演讲,常常使我们在快乐中收获知识。

以前我看过了《百家讲坛》的一个系列片,是《跟司马懿学管理》,主讲是赵玉平。其中的两个故事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空城计”这个故事相比大家都熟悉。别人看了这个故事,都只为诸葛亮的机智勇敢而称赞不已,但谁会想到站在司马懿的角度去考虑这件事。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的一个特点——谨慎。他是因为害怕诸葛亮有埋伏,而令自己和十五万大军,被仅仅拥有两千余人给吓走了。这足以看出司马懿的谨慎,如果没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他是绝对不会去冒险去做任何事。若是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市民,整天靠领死工资过日子,积攒下来的钱,要么存银行,要么买国债,连房子有时都怕贬值不敢买。相反就是一些敢于投资的人,这种人占社会的小部分,宁可倾家荡产也要搏一搏,这种人要么落入人生中的最低谷,要么一举成为社会上的成功人士,这种人是敢于冒险的。司马懿就是现在的普通小市民,畏首畏尾,当他听说诸葛亮的实际兵力时,就像一个不肯投资的小市民,当听说自己不肯投资的东西现在能够赚一大笔钱一样,肠子都悔青了。

司马懿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忍耐。《三国演义》里的故事是这样的:诸葛亮为了激司马懿出战,于是便给司马懿送去了女人的衣服,司马懿的部下纷纷要求出战,可是司马懿却忍住了,一直等到诸葛亮死,司马懿才放心大胆地调兵攻击。同样,用现代的眼光来看,司马懿是个能干大事的人,他能伸能缩。,有时能有大丈夫的气概,有时又能给人装孙子,等积蓄了足够的力量,再一拳把你打翻在地,反咬一口,这种人,用“心狠手辣”来形容毫不为过,可正是这种像司马懿一样心狠手辣,能伸能屈的,在当今社会才是干大事的人。

《百家讲坛》是一个精彩的节目,它让我们收获知识,做人的道理,我爱看《百家讲坛》

观看百家讲坛心得5今天我看了百家讲坛,主要讲的是贞观之治之李世民夺位。当时汉高祖时期,皇帝李渊治国有方,当时全国上下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这时,李世民就起了夺位之心,他的第一步就是朝太子和齐王开刀,他设计计谋在玄武门把太子和齐王杀了。这就是所谓的玄武门政变。为什么当时皇帝不处罚李世民呢?是因为他的声望太高了,杀了他天下就会暴乱。杀了齐王和太子后,李世民就派他的一员大将去找皇帝要兵权。当时,皇帝和几个大臣在划船,看见一名全副武装的将士来到他的面前,就被吓着了,明白了此人的来意,但皇帝还是故作镇静地问他:你来干什么?此人就说外面有人生乱,请你把兵权交给秦王,让他来统一安排,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旁边两位大臣也帮李世民说好话,皇帝没有办法,也只有交了兵权。

从而也把自己的皇位拱手相让了,因为当时兵权就等于一切,所以李世民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皇帝。李世民当上了皇帝,众说纷纭,有的说是他篡位,有的又说是继位。史书是史书,说法归说法,我认为李世民的做法是错的。因为他不应该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杀兄囚父。虽然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却失去了手足、父子亲情。

百家讲坛一直是我比较喜欢的栏目。从纪连海的《正说和珅》到易中天的《品三国》。这几天我就关注着于丹教授的《论语》。《论语》是一本记录孔子与他的弟子的言行的书。孔子说,一个人要有人格的尊严。他不提倡以怨抱怨。因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他也不提倡以德抱怨。他说那是一种浪费。是对人生的浪费。试想,人家很对不起你,可是你仍然忍辱负重,还在那里对他人宽容,忍让,会让那人感到你是可欺的。这样会让那个人瞧不起你的,你要用你的公正,磊落的人格,既不是德,也不是怨,要把有限的情感留在最有用的地方。因为人生有限,生也有涯。光明磊落才是你应该做的事情。于丹教授把孔子说的文言文给予大家解释得惟妙惟肖。让人容易懂得为人处世道理,她讲述的人生哲理是我们需要知道的。所以我认真做着笔记。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5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 [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 “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快感,生理快感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性功能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性功能,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论语>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 “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传媒,2006,(3).

       [2]吴文虎 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陈明,丁智擎.《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j].视听界,2006,(2).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6

【关键词】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策略;传统文化;受众兴趣

2004年前,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收视率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的边缘,如今它却一跃而成为最受大众关注的电视节目之一,影响力深入人心。其中,诸多因素影响着栏目的转变过程,可以探知的是,其生存策略的调整起了不可小觑的作用。从传播学角度分析,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将传播活动分为: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其中,传播内容是传播活动中十分重要的一环。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同一信息由不同的传播者或用不同的媒介传播,有可能产生不同的效果;不同的信息由同一传播者或用同一媒介传播,其产生的效果通常都会不一样。因此,传播活动能否成功,在媒介一定的情况下,传播内容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到一个栏目来分析,则可以说,栏目成功与否与栏目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百家讲坛》生存策略调整的过程中,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概括起来,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就是过去“大杂家”式的选题内容逐步集中,并向着以传统文化题材为主的选题转变。

一、栏目选题内容集中化的优势分析

2004年以前,《百家讲坛》选题几乎囊括了当前学术领域的所有话题。但是据“第三版《百家讲坛》两个时段的节目类别比例分析” [1],2004年9月后,历史探秘类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类共占到了节目内容的72.3%,节目选题在更多地向这两类内容集中。内容的集中化是《百家讲坛》内容选择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内容集中化使本栏目与其他栏目之间产生明显差异

现代社会中,受众对媒介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根据STP营销,媒介组织应从市场细分入手,确定目标市场,再进行产品定位。这样才能选定销售潜力最大、获利最丰并且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采取相应的策略,打入并占领这些市场,赢得受众。而如今的媒介市场上,受众市场容量的相对饱和与电视频道资源过剩之间的矛盾造成了受众关注度的稀释,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现在的媒介在产品定位时多采取产品差异化策略,即“媒介组织为了使产品有别于竞争对手的产品而突出产品的某些特征,以巩固其市场地位和避免价格竞争的一种策略。”[2]央视设有生活频道、少儿频道等不同风格的频道,就是运用此策略来尽量赢得目标市场内的受众的最大关注度。差异化策略可用于频道定位,也可用于栏目定位,尤其要注意与同一频道内其他栏目的差异性。若一个频道内的多个栏目的内容有重合,受众多半只会选择其中之一,这既影响栏目的收视率,也影响频道的整体形象。《百家讲坛》如果按照以前包罗万象的选题范围运作,就很容易与科教频道的其他栏目重合。比如自然科学类节目容易和《走进科学》的内容冲撞,两个栏目在争夺市场时难免会各自损失一部分受众。由此说明,《百家讲坛》选题内容的集中化,充分考虑了和其他栏目,特别是和“兄弟栏目”产生差异性这一产品定位要求。

(二)内容集中化更能培养固定受众群

栏目内容集中化后,也有人质疑:“观众批评《百家讲坛》变味,‘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3]其实内容的集中化并没有使《百家讲坛》丧失观众,反而是它获得成功的原因。媒介市场千差万别,广大受众决不是“铁板一块”,任何媒介组织都不可能面向受众总体。正所谓众口难调,如果为了满足所有受众的兴趣而扩大节目的选题范围,反而难以培养固定的受众群和观众的忠诚度。根据STP营销,现代媒体大多会根据自己确定的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专门的营销策略。也就是说,栏目不可能平均安排不同类别的节目大费周章地网罗所有的受众,而只会集中火力专攻一批人群。内容的集中化便是《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培养固定受众的表现。果然,《百家讲坛》“集中火力”后,收视率飙升。面对观众的批评,我们姑且可以将其理解为《百家讲坛》固定受众群外的少数人的意见。对于节目内容单一的问题,现任制片人万卫表示,“只要收视率不降低,就说明观众喜欢,栏目暂时不会作调整。”[3]

二、素材集中为传统文化题材的策略优势

上文分析,内容集中化策略在《百家讲坛》内容选择的运作上十分成功,那么内容集中到何处则需要进一步考虑。要使媒介在产品投放时获得最大化的受众群,目标市场内的受众数量也要尽量达到最大化,所以首先必须圈定受众数量更多的目标市场。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共同兴趣点。现在《百家讲坛》的选题内容已集中到了中国传统文化上,其如今的栏目介绍也提出要使栏目“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那么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的优势又何在呢?

(一)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可以满足受众需求

受众具有主动性,他会对信息进行选择性接触,这一观点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吸引受众选择的关键在于调动受众的兴趣,如果受众对节目内容不感兴趣,就很可能不会去注意它,即使注意了也不会持久。因此,是否符合受众兴趣是衡量栏目内容选择策略能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方面。

1.“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受众心理研究中通常将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其中,“直接兴趣是对事物本身的兴趣,比如对事物所进行的过程,对事物所进行的方式感到兴趣,对于仅仅获得事物的结果并不会感到满足。”[4]从新闻价值要素分析,接近性是一个很重要的要素。受众由于求近心理的驱使,会更多的关注离他身边越近、关系越密切的信息,对那些与自己的认知结构格格不入的内容,很难调动受众的直接兴趣。改革前的《百家讲坛》中有大量关于自然科学等专业性强的内容。从中国目前的状况看,了解自然科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毕竟是少数,这些内容难以调动一般受众的直接兴趣。相比之下传统文化的优势则显现出来。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受众是熟悉的。中国大部分受众从小就或多或少接触过传统文化的知识,书籍、广播电视评书、影视剧等传媒也通过平时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为《百家讲坛》开坛讲授传统文化做了充分的受众准备。受众在收看节目时,如同经过预习的“学生”一样,传受双方的共同经验区较大,一般不存在理解障碍。另一方面,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受众来说又是陌生的。虽说受众经过了其他传媒的“预习”,但很少有传媒对传统文化进行系统、权威、讲座式的讲解,大多数受众在“预习”后对传统文化也只是知其皮毛。陌生感导致好奇心,加上对新知识的渴望,更能增进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另外,栏目组选择的传统文化题材多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更将“熟悉”与“陌生”这两者进一步融合起来:大众媒介热播某部历史剧,产生“议程设置功能”,使受众产生“熟悉感”;受众对影视剧中的真实历史细节是陌生的,在 “待证心理”[5]的驱使下,他会产生求证剧中的描述与历史是否符合的欲望。此时,专家讲述这段历史,填补给受众造成“陌生感”这部分知识空白,恰好满足了他们的心理需求。正如受众

心理学上所说,“对于大众传播来说,吸引受众直接兴趣的……是那些受众原先已有所了解,而又能增加他们的新的认识、新的知识、新的信息的内容。”[4]以传统文化为选题内容,给受众这种“熟悉的陌生感”,符合受众的直接兴趣。

2.题材的文化内涵符合受众的间接兴趣。“间接兴趣是对事物可能具有的结果的兴趣,而事物本身,如事物的发展进程、事物的进行方式并不能使人感到兴趣。”[4]要获得受众的间接兴趣,充实的、有意义的内容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现代人生活压力增大,人们逐渐倾向于从电视媒介中寻找放松。为了迎合大众放松的需要,一些娱乐节目逐渐远离正统文化的崇高感、责任感、使命感等人文情感内涵,越来越呈现出肤浅化、低俗化。肤浅、娱乐能给人感官上的刺激和满足,但这种满足源于感官直接的生理,生理一旦消失,娱乐行为带来的满足也就随之终止。加之此类节目内涵肤浅,能很快被受众熟悉而产生审美疲劳,它们大多靠形式的新颖取胜,同质化现象愈演愈烈,再火的节目也往往会被群起效仿的节目所淹没或被更为新颖的节目所取代。纯粹的娱乐带来的感官满足是短暂的,缺乏内涵的娱乐节目的生命周期也是短暂的。按照接受美学的观点,“艺术家创作的文本只是艺术作品的一极,构成艺术作品的另一极的是接受者在接受过程中的具体化,因为只有通过接受者的感觉和知觉经验将艺术文本的空白填充起来,才能实现意义的表达。”[6]有文化内涵的节目能做到这一点。它具有更为厚重的源动力,可以带动受众思维的参与,加深情感的体验,使人们的精神和心灵得到愉悦。即使它可能会暂时被浮躁的娱乐快餐所遮蔽,但只要一点触动就能引起共鸣。因此,传统文化的选题内容不仅以其“熟悉的陌生感”赢得了受众的直接兴趣,还以其充实的内容赢得了受众的间接兴趣,从找准最大多数受众的兴趣点的角度上说,《百家讲坛》的内容选择也获得了成功。并且,栏目组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他们在网站上公布近期备选的节目选题,发动观众投票,以决定最后的选题内容。这是用发展的眼光来寻找受众的兴趣所在,加强了与受众的互动,充分尊重了受众。

(二)传统文化作为选题内容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受众的兴趣点找到了,受众的需求满足了,但只做到这一点,栏目又会被疑心走上了一味迎合受众的媚俗化道路。有人提出:“如果过多的纠缠于一些历史的细节,变成了到历史的故纸堆里去找一些所谓的‘真相’,而丧失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节目的服务就会极大的丧失。”[7]《百家讲坛》果真只是为了迎合受众而选择了传统文化?关注历史就会导致节目的服务功能丧失?从传播效果看,《百家讲坛》不仅没有丧失服务,更承担起了媒介的社会责任。

1.传承传统文化是媒介的社会道德责任。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会形成根植于共同地域、语言、心理的共同的民族文化。“社会遗产传承功能”是拉斯韦尔概括的大众传播社会功能之一,因此传播传统文化也是大众媒介所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民族精神是将整个民族凝聚在一起的核心力量,对民族的发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然而,民族精神又通过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作品表现出来。《百家讲坛》传播传统文化,增进受众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了解,能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进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再从社会历史观教育的角度分析,媒体应注意传统文化层面的选题宣传。人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每个人都有了解自己所属群体的历史的义务。“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每个民族都要根据其历史文化条件来决定其发展策略,也要借鉴历史,少走“弯路”。《百家讲坛》的《于丹心得》就是结合现代实际将《论语》中一些朴实的道理传播给大众。可见,关注历史并不代表丧失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普及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其现实意义。在我国人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的今天,一些媒体为了争夺受众市场而变得媚俗化,传媒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的使命在逐渐让位于大众娱乐。《百家讲坛》在此时出现,力图建造起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以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响应了当今发扬传统文化的社会需求,承担了传承社会遗产的社会责任。并且,专家们对传统文化的讲解包含着深层次的内涵,这在满足受众求知欲、吸引受众眼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受众的兴趣品位。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样的栏目能够提高受众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的进步,因而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2.“拨乱反正”是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麦克唐纳在1957年就指出了大众文化崛起所带来的威胁。“它打破了阶级、传统、趣味的旧障碍,消除了一切文化的差别。它把一切都搀和拼凑在一起……”[8]影视作品作为大众文化的代表也会以各种“暴力”方式掠夺其他文化资源,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资源无疑是影视剧的一个巨大的题材宝库。应该明确的是:由于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霸权的叛逆心理及人们在生活压力重负下追求娱乐的心理驱使,当前历史题材的影视剧常以“戏说”的方式出现。“戏说剧”通常以创作者对受众心理的揣测结果或以自己的兴趣品位为依据,将正史或野史中的相关情节近乎随意地夸大、扭曲,以幽默消遣的方式解构历史。即使有一些所谓的依据正史创作的“正说”历史剧,也因为其艺术表达手法的使用以及场面装潢、服装设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完全真实地还原历史。受众若经常接触这些“戏说”影视剧,也会感到厌倦、厌恶,在待证心理和求真欲望的作用下,他们更希望知晓历史的真相。基于这种情况,《百家讲坛》侧重选择与热门历史影视作品有关的素材,既能引起受众的兴趣,又能通过权威的专家学者的讲解对影视剧“戏说”历史的现象进行“拨乱反正”,使栏目承担起了现实社会赋予媒介的重要责任:正确地传承社会文化遗产。譬如在《铁齿铜牙纪晓岚》热播时,纪连海就通过《正说清朝二十四臣》指出纪晓岚与和绅官位相差(下转第12页)(上接第29页)极大,不可能与和绅周旋。

同时也有人认为《百家讲坛》为了让大众理解讲述内容,采用戏剧化的讲述模式缺乏学术严谨性,主讲人的观点也并非绝对正确,是媒介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试想如果受众对传播内容不能理解,传播效果自然为零,普及传统文化从何谈起?对不同的层次,严谨性的要求程度是不一样的,做学术需要较高的严谨性,普及大众文化则不必如此,如果因为要求严谨而放弃普及传统文化,岂不是“因噎废食”吗?学者的观点受到争议不可避免,利用栏目提供的平台使各种观点广泛传播,受众恰恰能在观点的交锋中学到更多东西。当然,《百家讲坛》也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多使用 “于丹《庄子》心得”“王立群读《史记》”等说法,向受众表明是一家之言,不代表绝对真理;尝试针对同一问题邀请持有不同观点的学者演讲,让受众选择性接受,使栏目内容更显严谨。

三、结语

一个电视栏目能否成功,需要考虑栏目的形式、内容、公关策略等多方面的因素,内容选择只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在电视媒介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许多媒体要么因为内容太过高端、深沉而失去了受众,要么为了迎合受众的一些低俗品味而放弃了传媒的社会责任,走向了媚俗化道路。很多时候,这样的栏目只是昙花一现,缺乏维持其长期生存的生命力。其实,栏目内容做到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并不是矛盾的。只要学会运用营销策略选择好栏目选题方向,找准目标市场,兼顾受众和媒介责任反而会成为栏目成功的重要策略。《百家讲坛》的成功绝非偶然,其将选题素材集中到传统文化的内容选择策略,值得所有电视媒体的深思和借鉴。

参考文献

[1]任中峰,彭薇.《百家讲坛》的“雅俗”变革[J]. 传媒,2006,(3).

[2]吴文虎 主编.《新闻事业经营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隆准.《百家讲坛》变成“一家讲坛”[N].重庆晚报,2007-02

-06(22).

[4]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M].新华出版社,2004.

[5]姚珂.待证心理,即“当人们对一件事物的发展以及结果发生好奇时所产生的等待、盼望以至渴望亲自求证结果的一种期待性心理。”收众收视心理研究与电视收视率[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3).

[8]杨海燕.雾里看花 水中望月——透视电视节目娱乐化、世俗化趋向[A].王晓玉.传播学研究集刊(3)[C].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9]陈明,丁智擎.《百家讲坛》成功背后的隐忧[J].视听界,2006,(2).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7

8月1日,一档主打“口才”的节目《超级演说家》在安徽卫视播出。联想此前的《百家讲坛》和《开讲啦》等节目,可以感受到演说类节目从形式、内容到主旨的悄然流变。

“演说类节目能够占一席之地,说明‘演说’这一‘听觉艺术’是具有‘可视性’的,但把它改造成电视节目,还要仔细斟酌什么样的‘演说’适合电视。”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导胡智锋表示。

因政策以及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因,节目创新的思维不得不向更多的维度发散,即使是既有元素的排列组合,也有可能产生出人意表的化学反应。

从讲座到真人秀

“口才是重要的人生本钱,甚至也是生产力,相信正被更多的人认同。”安徽广播电视台节目研发中心主任柴焰表示。

《超级演说家》8月1日首期收视CSM46城1.095,位列当晚同时段收视第一。而此前的《百家讲坛》在2005年不仅取得高收视,更曾掀起一阵社会文化风潮。2012年开播的《开讲啦》在不断刷新央视同时段收视纪录的同时,口碑也扶摇直上。

仅从“说”的角度看,《百家讲坛》《开讲啦》和《超级演说家》可谓同出一脉,但不同的包装手法和制作理念让它们呈现出的类型特点、风格迥然不同。“一日三餐,新食材的发现是很难的,差异在于对有限材料的组合,关键是做法不同,品质不同。”胡智锋说。

CCTV-10《百家讲坛》制片人聂丛丛对记者表示:“《百家讲坛》是以学术为基础,偏讲座类的节目。” 唯众传媒创始人、总裁杨晖作为《开讲啦》的策划人认为,《开讲啦》是“特别知道‘演讲’本身魅力和价值的节目。”《超级演说家》制片人兼总导演曹志雄则表示,他一直想做一档“说话的比赛”。

《百家讲坛》最初的形态源自录播高校教师的课程,之后经过改版定位更加清晰,着力于传统文化的大众传播上。“节目组在选题和对演讲嘉宾的要求上也有更多主动性。”聂丛丛表示,演讲嘉宾先要进行试讲,再根据他们的特长策划主题。“不是演讲,而是演讲类的电视节目,就要符合电视节目的特质和属性。”

在“我说你听”的单边传输下,《百家讲坛》注重的是内容与讲述方式的通俗性和趣味性。“这类节目火不火,取决于选题和演讲人讲故事的能力。”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介调查实验室主任赵曙光表示。

杨晖把《开讲啦》称为“TV2.0时代的自媒体发生器”。“TV2.0时代的媒体传播特点是个性化、互动性、精准和体验分享。”在《开讲啦》的舞台上,主讲人被“当众孤独”,以“第一人称”的制式和“观自我”的体验式分享与观众形成情感共鸣。“没有提示器,没有演讲稿,节目营造的是个人谈话场。”而青年代表的现场提问既是听者与主讲人的互动,也是一种对主讲人的审视。

在聂丛丛看来,借鉴了真人秀形式的《超级演说家》已经脱离了演说类节目的原貌。有PK,有晋级,有赛制;现场有4位导师、有300位观众评委;上台演讲的主角不再是名人、学者,而是草根选手;舞台方向逆转,从听某个人说,到评某个人说——《超级演说家》正是一档以真人秀包装的“说话的比赛”。

“近几年国内引进的多档选秀类真人秀节目,对《超级演说家》的前后期设计与执行,均有参考价值。”柴焰表示。不过,曹志雄进一步解释说,节目的真人秀部分是为了呈现完整的信息场,而非节目形态的核心。“这个节目并不仅是发掘说话的技巧,演说的核心是要表达观点,有东西要告诉大家。”

故事的力量

“演说类节目的魅力在于内容,而非形式。”其实,并非只有杨晖一人有这样的看法。聂丛丛从电视是大众传播媒体的角度出发认为,传播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故事,“对百姓最有用,最容易被接受,而历史本身就是故事。”这也就是本来以“百家”为选题范畴的《百家讲坛》偏爱历史和传统文化题材的原因。该节目的嘉宾身份也多为学校教授、文化学者等。

《百家讲坛》对历史、人文素材在讲述方式上强烈的故事化处理,甚至让有些人诟病为“评书化”的节目。对此,聂丛丛并不认同,“我们还是坚持以思想引领故事。”

相比《百家讲坛》致力于“传道授业解惑”,《开讲啦》的故事则偏重于情感与励志。“借助名人分享人生经历和个人感悟,给青年人的成长提供心灵鸡汤”,胡智锋分析道。《开讲啦》对主讲嘉宾的要求是“即兴演讲,真诚,说人话,要体现正能量”,杨晖说,《开讲啦》最大的创新是给央视带来“语境的创新”。

在主讲嘉宾及其演讲内容的甄选上,《开讲啦》践行了杨晖“TV2.0以用户为中心”的理论,走进百余所高校发放问卷,调查青年人想要听谁的演讲,关心什么样的话题。以调查结果为依归邀请嘉宾。“我们的目标观众群就是青年人,但想不到还吸引到35-55岁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一起看。”

杨晖对记者表示,《开讲啦》也是适应媒体环境变化而生,她的TV2.0理论即是以“自媒体时代”为背景。“自媒体时代去中心化的观众特征,需要我们尝试将互联网传播规律用于电视节目创作。”

如果说《百家讲坛》满足的是人们对知识的渴求,《开讲啦》为青年人从情感上提供了内心的支撑,那么《超级演说家》则体现了大众对意见表达的诉求。曹志雄认为,说话是一种能力,也是大众需求,“唱的是别人的歌,但说的是自己的心声。我们是为选手提供一个表达对世界态度的舞台。”

“节目创意往往是这样。社会需要什么,社会关心什么,什么就可能是下一个大家热衷观看的电视节目的核心内容”,柴焰表示,从今年开始,安徽电视台将更加有意识地发展语言类节目,“接下来可能还会有新的语言类节目次第登场。”

国外演说类节目

谈到电视上的演说类节目,赵曙光甚至认为可以追溯到美国总统竞选演说。

国外同类节目为国内熟知的是由理查德·温曼和哈里·马克思于1984年共同创办的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的英文缩写)。

“TED是看天下,内容更专业。”杨晖表示。

TED并非电视节目,而是TED大会嘉宾的演讲视频。每人不超过18分钟的演讲涉及科学、设计、文学、音乐、社会、心理等领域。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截至2010年4月,TED官方网站上收录的TED演讲视频已达650个。

国内网络论坛《一席》即仿照TED而创建,并于2012年8月起,以每月一期的频率,邀请人文、科技领域有故事、“有智识”的嘉宾演说分享。

国外电视台的演说类节目主要以脱口秀形式呈现。主角多为知名主持人,或单人脱口秀,或单人+嘉宾访谈式脱口秀。如大卫·莱特曼的《Late Show with David Letterman》乔恩·斯图尔特的《The Daily Show》和艾伦·德杰尼勒斯的《The Ellen DeGeneres Show》等。这些节目大多以幽默的方式讽刺批评美国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的弊端。

百家讲坛观后感篇8

【关键词】《百家讲坛》 文化奇观

在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看来,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现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①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奇观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包括“政治阴谋片”《X档案》、以“真人秀”为代表的纯粹由媒体本身构成的电视文化奇观,还包括媒介参与其中的如以麦当劳为代表的消费文化奇观、以乔丹和耐克公司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奇观、以辛普森杀人案和庭审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奇观等。

本文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来审视中国的一些传媒文化现象。

一、《百家讲坛》――中国电视文化奇观

近年来,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传媒文化现象之一,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热播,伴随着栏目收视率以及品牌知名度的飙升,易中天和于丹等人大红大紫,成为了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现象。与选秀节目制造的“娱乐明星”相比,《百家讲坛》制造的是“学术明星”。与李宇春、周笔畅这些选秀出身的娱乐明星相比,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知名度与受追捧程度丝毫不逊于她们。演讲、签售,所到之处人潮汹涌,群情激昂。在签售仪式上有人曾经打出:“我爱李宇春,更爱易中天”的标语,疯狂程度可见一斑。有人认为这是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一场合谋。

二、《百家讲坛》成为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

《百家讲坛》是央视2001年7月开播的讲座式栏目,其宗旨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但开播初期收视平平。当时《百家讲坛》选题几乎是把大学课堂简单地搬到屏幕上,节目形式也只是用几台摄像机录下主讲人讲授的内容,形式简单,感觉生硬。《百家讲坛》最初内容涉及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并没有换来好的收视效果,反而连生存都成了问题。”2002年底,央视实施“末位淘汰制”,《百家讲坛》危机四伏。

然而,正是这个曾经险遭淘汰的节目,却火了。于是赞美之声纷至沓来,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呈现出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景观;“学术明星”、“国学热”等字眼,与《百家讲坛》“纠结”在一起。 《百家讲坛》带来的“文化热”有目共睹,“存在即合理”,它能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必定是有其原因的。

1、《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够“火”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应了传统文化热的大趋势。近年来,“国学热”悄然升温,在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认祖归宗”式的精神需求。《百家讲坛》的出现,适逢其时。

2、《百家讲坛》看到了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现实需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了,但是心灵上的苦恼不但没有减少,似乎还增多了。有人说,“学术明星”给大众提供的是一剂“心灵鸡汤”。他们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并由此引发对人文精神的广泛需求。正如于丹所说:“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呈现出太多的价值断层,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心灵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安顿和抚慰。”追求和谐、中庸,对真、善、美等终极价值的追问,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3、《百家讲坛》对讲座内容和主讲人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的学术观点。同时它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技巧,改变了讲座节目一般的讲法。论文化品位,《读书时间》似乎不逊于《百家讲坛》,却英年早逝,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无“趣”,缺乏“娱乐性”。在“媒”态炎凉,收视率决定生存的环境下,威严正坐,一本正经的刻板讲座,观众根本不会买帐。因此,此坛既是讲坛,亦是舞台、秀场,更是争夺观众的战场。

三、对《百家讲坛》这一电视文化奇观现象的思考

在《百家讲坛》的受众看来,易中天和于丹是学术明星,而在那些批判学者看来,他们则是利用传媒破坏学术。根据布尔迪厄的“场”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无形的“传媒场”和“学术场”。“传媒场”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场,它的生产者(传媒人)和消费者(受众)是不同的群体,生产活动直接受受众的需求支配,因此传媒场更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场)的制约,表现为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发行量)对传媒加以控制,有高收视率就能带来丰厚的资本和商业赞助;而“学术场”则是一个相对封闭和专业化的“有限生产”场。在“学术场”里,一个文化生产者所拥有的是一种专业资本,而且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一群人,他们依靠通用的评判标准和科学方法互相评判和竞争,所以“学术场”是一个自律的场。在现代社会,作为被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正在影响包括“学术场”在内的其他诸场。②

对于那些依托传媒赢得名声的学者,布尔迪厄称他们为“电视知识分子”――在电视上“挖一段时间”,靠媒介生存。他们借助电视对于公众的号召力,利用大众对专业领域的缺乏了解,赢得他们难以在专业领域得到的认可。③因此有人认为《百家讲坛》培育的是学者型明星,不是学者;提供的是娱乐,不是思想和文化。

“百家”变“专场”

《百家讲坛》在最初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自然、艺术。主讲人多是李政道、周光召、叶嘉莹、王蒙、周汝昌、白春礼、欧阳自远等大师。而现在的《百家讲坛》,题材越来越狭窄,基本就是历史和文学,像是“中国历史讲坛”。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百家讲坛在序幕中出现的大量的名家其实没有如约而来。表面繁荣难掩文化贫乏之尴尬。

名人效应之惑

毫无疑问,《百家讲坛》和许多选秀节目一样,使得原本只在大学里讲课,默默无闻的普通教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节目的热播又带来了疯狂的购书狂潮。如此名利双收,自然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毕竟这种已经被大众所认可的节目吸引着太多人的眼球,稍不留神就可以赚个钵满盆满。那么,节目的质量就会引人担忧。

缺少优秀主题

历史的追述,并不仅仅是供以凭吊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在追问过去的同时给今人以启迪的意义。归根结底,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或许才是经久不衰的根源。当然,这些并不排除其中的趣味性、学术性,同样不排斥生动的讲述方式。相反,应对受众接收的心理要求,将学术的考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站在文化层次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亿万观众面前,尤其如此。但生动不等于浅薄,再优美动听的叙述也不能丧失优秀的主题,故事不是蕴含着一定主题的故事, 而仅仅是那些没完没了的趣味偏好堆砌出来的所谓历史讲述,不过是以身试法地应验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古语而已。

格调滑坡

历史确实不能等同于沉重,虽然在很多时候,它的确具有这层难以摆脱的深沉意味,或许也是构建它的价值的中流砥柱,但历史同样不乏趣味。向来被束之高阁的学术研究想要使普通老百姓不至于望而生畏进而掉头就走,采取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述是明智的,也不否认有些时候悬念的设置会进一步强化吸引的效果,以民众感兴趣的传说、轶事、掌故为楔子,探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无论是细节微观上或者整体宏观上的,都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唐伯虎点秋香点了没有?明朝最荒淫的皇帝是谁?慈禧的最大爱好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再大胆地推测一下,往下发展的趋势是不是还有可能还要探寻到曹雪芹的头发有多少根,谁是历史上最帅的皇帝等等?

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方面,现代传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电视受众面广,电视内容要求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但是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其承载的内容才是关键和核心。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认识,让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浅薄。要看到,没有很好的学术研究支撑,也就没有优质的文化普及,这两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说:“我们需要文化普及工作者,也需要很多人,能够在书斋里就一些专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刻苦的工作。”■

注释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②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上一篇:房地产发展范文 下一篇:读秋天的怀念有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