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服务质量提升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6:13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1

一、 树立优质服务的文化理念,是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

树立优质服务的文化理念,是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核心。要树立优质的服务的文化理念,其中最为关键的主要有三点:

一是,注意树立诚信服务的理念。诚信服务的理念是服务文化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形式,对企业的信誉情况有着直接性的影响。诚信服务的理念,具体到企业的后勤工作中,不仅仅指的是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要抱有诚信的态度,还指的是要确保所提供的服务的质量,质量是服务的生命线,因此,在开展后勤工作的过程中坚决杜绝欺瞒、夸大等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将诚信服务的理念渗透到工作的各个环节之中,渗透到每个员工的内心深入;

二是,注意树立特色服务的理念。特色服务实际上指的就是个性化的服务,通俗来说,就是根据所服务的人群的实际要求所提供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服务。在后勤工作中树立特色服务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服务的人性化水平,从而实现提升服务质量的目的。

三是,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是企业文化的主体,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和体现者,在一定意义上来说,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最为根本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素质,这一点在企业的后勤工作中亦是如此,要在企业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健身,提升服务质量,确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至关重要。具体来说,要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如下几点做法值得借鉴:首先,要注意建立学习型的组织。当今社会,学习是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企业的发展之源。在开展后勤工作的过程中,要提高后勤服务的质量,也必须要从人的要素入手,通过不断的学习来提高后勤员工的素质,改变后勤员工滞后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理念,并通过制定制度、落实措施等方式把学习型组织的建设切实落实到后勤员工的日常工作之中,以全面提升后勤工作的服务水平。其次,要重视后勤员工的培训工作。丰富的、娴熟的服务知识和服务技能是后勤人员做好后勤工作的基本素质,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先决条件。在后勤工作中,后勤员工应做到“干什么、学什么、精通什么”的基本原则,通过采用集中训练、岗位练兵、技术比武以及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方式和多种途径来组织开展后勤员工的技能培训工作,提高员工的服务水平。最后,要注意建立企业与民主管理相结合的全员参与制度。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所有职工的职责所在,只有全体员工共同参与进去,才能够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推进。员工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虽然并不是每个员工的每项意见都会得到采纳,但是其参与的这个本身的过程就意味着员工的存在价值被得到了认可和肯定,就是企业“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理念的一种良好的体现。而且员工自身的存在价值被得到了认可和肯定之后,往往自身也会形成对企业强大的认同意识,而且这种意识还会渗透到其开展工作的各个细节之中,从而促进了后勤服务水平的有效提升。所以,在强化后勤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挥民主管理的作用,注意尊重员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责任感,让员工在心理上对企业的企业文化产生自觉的、真正的认同感,积极主动的为企业文化建设而努力。

二、 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是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

培养文化自觉意识,是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根本。文化自觉意识,实际上是一种深刻的文化思考,是一种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的文化理念。文化自觉意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进步性、创新性和超前性,如果在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没有文化自觉意识来做支撑,就往往会因为缺乏文化敏锐感,而让机会擦肩而过,并导致企业的文化建设工作缓步不前。因此,在强化后勤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后勤服务质量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员工文化自觉意识,以良好的文化自觉意识为切入点,发现更多的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方法和途径。

培养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不是空洞的,要培养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必须要从细微处着眼,从日常工作的点滴入手,实行精益化的管理,将培养员工的文化自觉意识渗透到后勤工作的每个环节,细致到对员工的情绪和精神元素的深度把握。如:在强化安全管理时,仅仅制定安全规定、安全口号是不够的,而是应该细致到对员工工作疲劳规律的深度了解和分析,对员工的工作疲劳状体变化的过程进行观察和管理,并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积极设法规避这种会因工作疲劳的而出现的安全问题或导致的安全疏漏,不但以此提高了后勤服务的质量,还因此很好的体现出了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体现出了对安全工作的自觉关注和重视,让企业文化真正的内化于心。

三、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是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环境卫生工作是企业文化建设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企业后勤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如果不重视环境卫生工作,整个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就会因此而大大下跌,企业文化的建设和表达也会因此受到不可避免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想构建独特的企业文化,要想获得良好的信誉和效益,要想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重视环境卫生工作。

具体来说,要做好环境卫生工作,应注意关注如下几点:首先,环境卫生工作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环节,只有把握好与企业环境卫生相关每个层面、每个环节的工作,才能让企业的环境卫生从整体上不断提升,不可有所疏忽或遗漏;其次,要重视员工环境卫生意识的提高。员工是影响环境卫生工作的关键性因素。可通过环境卫生宣传、员工培训等多种方式和途径来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环境卫生意识,让员工认识到环境卫生对于企业和自己的重要性,为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再次,在环境卫生工作的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成立专门的卫生检查小组或是采用互相监督的方式,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切实落实和有效保持。最后,要重视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建设。企业环境卫生的基础设施是影响企业文化不断提升的硬件条件。很多企业在开展环境卫生工作的过程中,会因为环卫设备的因素而导致出现所做的环境卫生工作不到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在后勤工作中,就要注意做好环卫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并要注意对环卫设备的及时检查、维护以及更新,以尽可能的保障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结语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后勤部门作为企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开展后勤工作时,一定要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并尽可能的以此为出发点,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然而在后勤工作中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后勤文化质量的途径是十分灵活,也是十分多样的,本文所阐述的几种方法仅仅是太仓一粟,仍然需要广大同仁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2

关键词: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模式创新;管理策略

在现阶段各大高校在后勤管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即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多种方式对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最终达到为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提供保障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的后勤工作过程中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比如:各种资源的浪费、整体运行效率不高以及服务质量相对较差的状况。因此,笔者将从实际后勤管理模式的创新角度进行下面几点内容的论述。

1高校后勤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一些后勤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

随着我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后勤负责的工作不断增多,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也不断加大。这种状况导致部分后勤工作人员存在消极怠工、服务不积极、不标准以及责任意识不强等状况,使得后勤工作无法高效运转,整体后勤管理工作效果不理想[1]。

1.2一些高校后勤管理制度不健全

一些学校后勤管理制度相对不健全,导致后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差,造成全体学校师生、员工的满意度低。以学校的学生后勤管理为例,由于部分学校的食堂是由外部承包,加之外包工作者并未真正在实际的工作中遵循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应的利润,导致他们并未从为学生服务的角度出发从事相应的后勤工作,导致最终的后勤效果不佳。

1.3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素质相对低

部分后勤管理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思维方式。部分后勤管理人员受到传统思维方式的制约,采用原有的服务方式,并不注重结合实际市场的需求,导致最终的后勤服务存在严重的滞后性。第二,服务意识。一些后勤人员难以适应市场机制下的后勤制度,导致他们无法找准个人的工作内容,存在较为明显的人浮于事。

2高校后勤管理创新模式策略

2.1加强后勤的人员队伍建设

在加强后勤人员的队伍建设中,可从人员的选拔、后勤工作流程的优化、考核制度的建立以及后勤人员的培训4个方面入手,并在执行的过程中落实科学发展观念,侧重构建具有和谐性、幸福性的校园,推动高校建设的良性发展。2.1.1人员选拔在后勤管理人员的选拔过程中,相关人员需构建相应的制度,保证选拔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相关人员可从如下角度入手:第一,落实管理人员流动机制。为了让各个管理层了解其他岗位,并进行有效的配合,学校领导可构建后勤管理人员流动机制,将不同部门管理者的思维融入其他部门中,达到优化管理程序、提升后勤管理质量的目的。第二,构建竞争式的人员选拔机制。为了让后勤人员在工作中充满干劲儿,学校相关领导可构建竞争式的人才管理模式,并落实“庸者下,平者让,能者上”的人才选拔机制,真正让有能力的人担任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第三,打造良好的员工反馈机制。为了对后勤人员进行有效的监管,学校领导可构建相应的员工反馈机制,比如:设置反馈小信箱,或是进行领导满意度评选等,从而让学校后勤领导真正认知个人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正,激发后勤领导层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整体的后勤管理质量。2.1.2优化工作程序在工作流程的优化过程中,学校后勤领导一方面需明确后勤工作人员的责权范围,另一方面要了解整个工作的流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相应的管理流程,促进后勤管理效率的提升。在明确后勤管理的责权范围上,后勤管理层需要设置岗位与职能对应机制,既要防止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又需杜绝推诿扯皮的状况,从而明确后勤员工的工作方向,促进他们服务质量的提升。在优化工作流程的过程中,学校领导需深入后勤部门,了解各个工作的流程,并在此基础上引入PDCA循环方法,掌握各个流程的完成状况。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后勤领导可以最终的后勤服务效果以及工作完成的时间为依据,进行相应的后勤优化调整,真正找到后勤工作的突出问题,并在解决的过程中优化整个后勤工作的流程[2]。考核制度的构建一方面可以了解最终的工作结果,另一方面能够掌握后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在此基础上,后勤领导可根据具体的考核状况可从两方面进行管理工作:第一,思想指导。后勤领导结合员工的表现,与他们进行沟通,真正在了解员工的工作心理和态度的基础上进行疏导,让他们意识到个人的错误,并积极地进行改正,使员工更为积极地融入工作当中,促进后勤服务工作的提升。第二,结合员工的回馈,进行相应制度的调整。在实际的后勤管理过程中,有些内容是管理者不能发现的。针对这种状况,管理者可以根据员工的回馈结合相应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充分运用考核制度,后勤管理者形成良性的闭环管理控制系统,促进管理质量的提升。

2.2开展柔性的后勤人员管理

在开展柔性的后勤人员管理过程中,学校管理人员可从制度的理解、在职员工的情感投入、后勤标准化建设3个角度入手,并注重听取在后勤在职员工的心声,构建相应的柔性后勤管理模式,推动后勤管理工作走上一个新台阶。2.2.1构建获得后勤员工理解的管理制度在后勤管理制度的构建中,相关后勤领导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后勤员工的主观意见,并制定具有“群众”基础的管理模式,赢得在职员工的支持,促进相应制度的执行。另一方面,在相应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后勤管理者需结合该校的实际状况,制定具有符合实际的管理模式,让后勤员工的工作更为有效地开展,促进整体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3]。2.2.2注重在职员工的情感投入在后勤管理模式的构建过程中,后勤管理者需让在职后勤员工树立主人翁意识,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相应的制度构建中。更为重要的是,后勤管理者应维护好在职员工的核心利益,并以解决后勤员工的工作问题及提升后勤员工的质量为中心,真正让后勤员工的心声得到倾听,让他们真正在后勤工作中投入感情,促进后勤员工主人翁精神的形成,激发他们的干劲儿,获得良好的管理效果。2.2.3后勤标准化的建设为了提升整体的后勤服务质量,后勤管理者构建标准化的体系。在实际的执行中,后勤管理者可从如下角度入手。第一,完善监控体系建设。为了了解实际的后勤服务效果,后勤管理者可构建相应的服务监控体系,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监控平台,即利用大数据对投诉事件进行整理,发现最为集中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管理,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第二,引入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后勤管理者可引入ISO9001管理体系,并构建与之对应的管理模式,比如:厦门大学后勤集团2016年独创“5D现场管理体系”(1D整理到位、2D清扫到位、3D清洁到位、4D检查到位、5D习惯到位),提升后勤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促进后勤人员服务能力的提升。第三,构建“一站式”后勤服务。比如:通过“后勤服务大厅”、线上服务平台,提供“一条龙”的服务,让学生享受后勤服务的便捷性,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

2.3重视后勤工作的文化建设

在后勤工作的文化建设中,后勤管理者既要重视文化的作用,又需采取合理的措施,真正发挥文化感染人、激发人的作用,激发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后勤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后勤管理者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第一,树立正确的后勤服务理念。在打造正确的后勤服务观理念中,后勤管理者需要对员工进行思想方面的建设,以及引入“两育人理念”,即在管理中育人、在服务中育人,让员工真正在实际的工作中获得综合技能的提升。第二,注重制度建设。制度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保障。为此,作为后勤管理者需构建相应的制度,比如:行为制度、责任制度以及工作制度等,让后勤员工严格按照相应的规则进行执行,将文化转化为后勤员工的行为,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第三,构建以人为本的后勤管理体系。在实际的后勤管理工作中,后勤管理者需落实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后勤员工的角度出发,在尊重后勤员工个性的基础上,对他们进行多角度的培训,促进员工多方面素质的提升,为增强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持[4]。

2.4打造信息化的后勤管理平台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后勤管理工作呈现信息化的特点,不断满足在职员工对后勤工作的需求。在实际的后勤工作开展中,后勤管理者一方面需引入相应的硬件设备,为构建信息化的后勤工作奠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要引入相应的软件系统,构建数据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了解各个后勤工作的环节及具体的状况,并结合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与此同时,后勤管理者可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后勤门户网站,及时与后勤相关的信息,比如:停水、停电信息,或是严重的违纪行为等,真正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此外,后勤管理者可构建微信公众号,并定期向学生推送相应的后勤信息,比如:充饭卡的时间等,让学生更好地享受后勤提供的服务。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后勤负责人可从如下的角度入手。2.4.1构建相对完善的后勤管理信息系统除了构建现实性的后勤管理制度外,高校后勤管理人员可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相应的后勤管理系统,真正促进相应信息的管理,获得良好后勤管理效果。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后勤管理人员可参照如下的措施。首先,构建学校一卡通卡片。学校后勤人员可争取学校的力量,在提升后勤管理便捷性的同时,制定学校一卡通卡片,将各项学生的缴费活动集中在此卡片上,比如:食堂缴费、校内商品的购买等,从而让学生的生活更为便捷,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与此同时,后勤管理人员可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此项业务转移到手机终端,真正让学生通过手机实现一卡通的相关功能,让学生从自由选择一卡通,或是手机服务等功能,提升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其次,后勤管理可运用多种社交工具,构建相应的后勤管理推送系统,比如运用微信公众号,定期推送相应的后勤信息(如会议通知、安全提示以及政策宣传等),让全校师生可第一时间进行相应信息的接收,提升后勤管理工作的完善性[5]。2.4.2构建数字化的后勤管理系统高校可进行数字化的后勤管理系统,为每一位学生设置相应的后勤管理账号,并结合该校的实际状况进行相应后勤模式的构建,真正让学生享受后勤服务的便捷,提升整体的后勤管理水平。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高校可构建面部识别系统,在保证学校财务安全的同时,让学生可以更为便捷地享受学校提供的各项服务,比如图书阅读、公共体育教室的运用等。与此同时,学校可运用大数据对学生的各项活动进行分析,了解该校学生业余生活的兴趣集中点,构建与学生兴趣相符的各项服务,真正满足学生在业余生活的精神需要,促进后勤管理的提升。2.4.3促进学校后勤基础设置建设为了提供便捷的后勤信息化管理模式,高校需要构建与此相配套的硬件设施,比如:相应的网络设施以及基础硬件设施等,增强该校后勤管理的标准化程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学校相关负责人可根据该校的实际状况因地制宜进行相应设施的构建,分阶段、分时间地开展相应基础设施的构建,为提升后勤管理的有效性提供助力。2.4.4从人才和资金着力,为后勤信息化模式实施提供助力在现阶段的后勤管理模式构建中,笔者发现信息化后勤人才以及资金成为限制后勤信息化管理效益提升的关键性制约因素。为此,后勤管理者可尝试从资金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引进、培养两方面进行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在信息人才的引进方面,相关后勤管理领导者可引入具有创新意识、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优化后勤管理人才的结构。与此同时,学校可适当提升这部分人才的待遇,真正让他们更为积极地投入到后勤信息化的管理过程中,让他们为学校的后勤管理做出相应的共享。与此同时,学校领导应注重增强本校后勤人才的信息化能力,可侧重从如下角度入手:第一,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学校领导可组织后勤管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让他们真正接受培训中获得基本的信息操作技能。尤其是应注重对一些年龄大的后勤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让他们真正适应信息化后勤管理模式,促进整体后勤服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第二,构建层次化后勤培训模式。学校可进行层次化的后勤管理模式:层次一,具备基础的信息整理和搜集能力。学校可针对一些具有信息技术基础的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比如:数据信息的培训,让他们真正具备运用大数据整理信息的能力,使这部分人员可通过数据进行相应后勤方式的调整,提升整体的后勤服务质量。层次二,针对一些具有较高信息水平的后勤人员,学校可进行更高层次的培训,比如:进行信息的开发功能(信息的抽象性分析、信息处理系统的设计等),让这些员工可结合本校的实际状况,适时地对该校的后勤管理系统进行相应的挑战(比如删减、增加相应的功能),从而让后勤工作更具有时效性和针对性。在资金方面的引入方面,学校可设置相应的后勤管理资金制定,并充分运用国家提供的优惠政策,申请相应的贷款,真正推动该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与此同时,学校可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结合该校实际发展状况向相应的企业进行贷款,从而拓展该校的融资渠道,促进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后勤的综合管理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需构建相应的监督机制,保证后勤的每一份资金用到刀刃上,合理进行资金的优化配置。

2.5构建生本性质的后勤管理模式

2.5.1构建生本性质的服务管理模式高校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考虑盈利,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学生的服务质量,真正平衡好两方面的关系,促进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相关后勤负责人可从以下3点入手:第一,真正掌握后勤管理的主动权。学校在实际的后勤管理过程中,为了真正提升后勤的管理服务水平,可进行相应管理模式的调整,比如:将外包模式管理转变为该校模式管理,真正让该校掌握后勤管理的主动权,即让该校员工为该校师生服务,提升后勤管理的服务水平,真正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构建相应的后勤管理模式,推动该校后勤管理的实效性。第二,引入竞争机制。为了保证学生吃到健康的绿色食品,使他们享受良好的服务,学校可构建相应的竞争机制,即让各个提供饮食服务的公司进行竞争。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可定期让各个提供饮食服务的公司进行竞争,即提供相应的菜品,让学生进行选择。更为重要的是,学校可在考量菜品营养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意愿选择相应的公司,真正提升该校后勤服务的质量。第三,签订相应的协议。为了提升后勤饮食服务的质量,学校可与提供饮食服务的公司达成相应的协议,让相应公司按照协议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学校需对某些未履行协议的公司进行惩罚,真正让他们为学生提供物美价廉的食物,提升后勤的服务质量[6]。2.5.2构建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生本性质的后勤管理队伍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而且还能促进相应政策的执行,有利于整体后勤管理质量的提升。在具体的后勤队伍建设过程中,高校可从借鉴如下的措施:第一,让后勤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后勤领导者可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加强对“三全育人”,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以及全方位育人的宣传,提升对“四服务”的宣讲,即人性化服务、前瞻化服务、主动化服务以及规范化服务,真正让后勤人员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积极地投入到相应的工作中,为学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第二,建立公开、透明的竞选制度。在进行后勤管理层的竞选过程中,学校可构建公平、透明的管理机制,注重将思想觉悟高、综合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引入到后勤管理层,促进整体后勤管理质量的增强。第三,构建具有可执行性的后勤管理措施。后勤管理部门可构建可执行性措施,真正将后勤服务落实在学生的身上。比如:为了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后勤负责人可在宿舍安装相应的警示牌,让学生树立保护个人财物的意识;为了增强学生的消防能力,后勤工作人员可定期组织消防方面的培训,让学生在具体的培训过程中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使他们在面临各种火灾问题时更为冷静地进行处理。通过构建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学校可让后勤人员树立较强的服务意识,让他们真正将后勤服务落到实处,让学生体会到后勤服务的周到和温暖,提升整体后勤服务水平[7]。总而言之,在后勤工作开展过程中,后勤管理者需落实“实干兴校”的理念从实际的角度入手开展相应的后勤工作,一方面积极倾听后勤员工的心声,完善相应的制度,另一方面巧妙运用信息技术,搭建具有信息化的后勤平台,还应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后勤员工的行为,真正打造高水平的后勤管理模式,促进后勤服务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吕宝勤.浅谈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128-129.

[2]赵东亮,潘艳芳,张申.高校后勤水电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20):158-159.

[3]郭霞.高校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问题及对策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15):187-188.

[4]舒玉玲.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72-173.

[5]尚谭丽.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研究——以温州大学为例[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20.

[6]王艳.服务外包对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管理的影响研究[D].上海:上海财经大学,2020.

[7]毛朝桦.民办S高校后勤员工绩效管理优化设计[D].郑州:郑州大学,2020.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3

[关键词]高校后勤;现代后勤;高质量发展;FM(设施管理)

高校后勤是高校办学体系中的重要支撑,在高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高校后勤能否做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能否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值得关注,值得研究。

一、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的背景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2017.9)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正在减弱,实体经济结构性供需失衡矛盾和问题突出,特别是中高端产品和服务有效供给不足,迫切需要下最大气力抓全面提高质量,推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党的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党的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过七十多年的建设,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高水平的高等教育作用尤显突出。但是,对于支撑高水平教育的现代后勤的作用,人们却存在着认识上的差异和波动,“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后勤”在现实中往往成为后勤人自己的口号。2018年暑期,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位副校长在考察了我国部分高校后勤后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高校后勤整体水平要落后美国至少十五年。同年6月,笔者组织本单位十名高管前往美国考察,经过十余天时间,对十所美国高校的后勤管理与服务工作也有了更多直观的感受。差距是否存在?若存在差距又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方面,在某些主要指标上确实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在校园硬件建设标准、后勤经费投入、管理理念、管理体系、服务提供的模式等方面;但是,另一方面,从校园建设投入与产出的效益比、能耗管理的水平、信息化应用水平等方面看,我国高校后勤也呈现出一定的优势。面对全球各国对现代后勤管理与服务日益增长的需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2017年了“ISO41011;2017《设施管理术语》”,给出了设施管理(FM)的定义:“在建筑环境内整合人员、场所、过程,并以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提高核心业务生产力为目的的组织职能。”这就为高校后勤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发展目标和重要标准。事实上,后勤早已成为学校办学的基础条件,成为招生、育人成长的重要条件。后勤保障水平、管理体系、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师生生活质量、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水平的提升。随着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国际化办学水平的提升,师生员工对现代后勤服务质量、服务理念、服务标准的需求愈来愈高。目前,我国高校校园建设标准、管理、服务水平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尤显突出,很多学校受传统方法办后勤的思维方式的束缚,长久不能取得突破,与现代后勤建设目标差距愈来愈大,从而与建设现代高校目标的差距也愈来愈大。为适应现代高校教学、科研工作,满足师生生活需求,“建立高质量的现代后勤服务体系、提升后勤服务综合能力”这个课题已经摆在高校决策者和管理者的面前,时不我待。

二、什么是高质量的高校后勤

国际标准化组织“设施管理”相关文件不久,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就及时了国家标准《GB/T36688—2018/ISO41011.2017》,这表明了家对后勤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高度重视。国际通用的“设施管理”概念、标准,在各国实践的探索与理论的发展将对我国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提出挑战。高校后勤管理服务的范围将从现场日常管理服务提升到学校战略发展的层面,主要工作目标将从传统保障上升到服务品质、设施价值、服务育人水平的提升,日常工作着眼点将从解决后勤相关的日常问题扩展到全部资产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管理者和服务者所需的理念、知识、技术,将从一般性传统的较低水平上升到市场、政策法规、工程学、管理学、心理学、信息化、财务等多方面综合性要求的高度。“设施管理”标准体系的引入将给高质量的高校后勤建设指明方向,并提出新的要求。第一,实现高质量的校园硬件建设是基础保障,具体反映在高标准的校园规划、高强度的投入、高质量的建筑物(校园基础设施与环境、建筑物内的设施设备)、高水平的运行维护(绿色校园、节约校园、智慧校园、平安校园、规范校园)等多个方面。第二,实现校园后勤软件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是重中之重,高校后勤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建设面临巨大的挑战。“管、办、评”关系还未能理顺:在管的方面,现代科学管理体制、机制的建立还有较大差距,具备现代设施管理(FM)理念和掌握现代管理工具与方法的管理团队的建设还远远没有到位;在办的方面,尽管全国高校后勤总体上已经在向着社会化方向前进,在如何办现代后勤的方法与途径上已有很多探索,但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很多分歧,存在一些大相径庭的模式与做法;评价机制未能很好建立,缺乏符合市场需求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高校后勤管理和服务缺乏公正、明晰、统一、可操作的评价标准。目前,高校后勤管理者在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特别是在安全校园、文明校园、智慧校园、绿色校园、规范校园建设方面均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与FM的要求差距仍然很大,在改善师生生活质量、提升教学科研核心生产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管理理念、团队建设、现代管理工具和方法的应用,后勤管理服务高标准(WELL、LEDD、ISO、GB、GB/T)的引入和应用方面都明显存在不足。第三,“服务育人”能力的提升必须要成为高校后勤管理者与服务者共同的必修课,这也必然成为高质量后勤的必备条件。

三、高校后勤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第一,主要管理者对高质量后勤缺乏清晰的认识。在理念和认识方面,不少后勤决策者和管理者对现代后勤在办学中的地位缺乏认识,对后勤在教学科研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对FM关于“改善人们生活质量与提高核心业务生产力”内涵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什么是高质量的后勤,如何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缺乏研究,缺乏相关政策上的配套。特别是部分同志受传统后勤现状、传统后勤的惯性以及推进后勤改革的困难等因素束缚,不想突破,不敢突破,不会突破,缺乏活力,工作被动,难以实现后勤的高质量发展,不能满足新时代对后勤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第二,对FM标准的实践及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标准的颁布和施行方面,没有高标准,就没有高质量,高质量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高水平标准体系作为指引。FM(设施管理)的标准体系还处于建设之中,FM标准在我国、尤其在高校的实践、应用、推广还需要一个过程。第三,在后勤管理体制方面,存在对法律法规片面理解和执行的问题。如《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七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椐实际需要和精简效能的原则,自主确定教学、科学研究、行政职能部门等组织机构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然而,具体执行上存在一定程度的片面性,部分高校过分强调了自主确定和实际需要、甚至出现随意确定的现象,但对“精简效能”方面却考虑不够。目前,不少高校在后勤部门设置、人员配备上存在着偏离“精简效能”原则的现象,机构重叠臃肿、因人设事、人浮于事、互相扯皮、效率不高的问题屡见不鲜。据调查,国内外已有许多高校在后勤部门设置、人员配备上认真遵循“精简效能”的原则,机构设置科学有效、人员配备精简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经费开支,提高了办学效能。如日本高校在后勤部门机构设置上做到了名称规范统一、机构精简、人员高效,其中名称规范的统一就为全日本高校后勤各项数据的统计,对高校后勤工作效率和服务效果的评价奠定了基础。再如,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天津大学、苏州大学文正学院等国内高校也在后勤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上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其共同特点是机构精简、人员高效,设立大后勤部门统一管理后勤、资产、基建、保卫、学生宿舍管理等业务,人员配备与学生之比约为:1:1000。但这类高校在全国近三千所高校中占比较小,其原因在于高校被赋予了后勤机构设置的权力,但关于高校是否执行了“精简效能的原则”,却没有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也缺少有效的评价标准。因此,高校后勤机构设置上的乱象就难以避免了,高等教育法施行多年以来的实践效果表明,仅靠学校的自觉约束是远远不够的。第四,高校后勤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上存在诸多问题。如缺少FM专业人才,对将后勤管理和服务提升到学校发展的战略层面、提高到价值提升的高度认识不足;后勤部门主要管理干部任期偏短,又缺少专业的培训,缺少对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难以熟练掌握现代后勤管理的知识和技能,导致难以提升校园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和安全标准。第五,后勤经费投入上存在不足和不平衡的问题。分灶吃饭的财政体制与地区之间经济实力差异较大的现状,使部属、省属、市属、县属高校办学经费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硬件方面实现全国标准一致的高质量建筑设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极为困难的。甚至,2018版《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指标》目前在全国的实行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各地区如何根椐各省、市财力水平以部属高校建筑标准为示范,制定校园建筑设施建设标准和投入规划以逐步缩小差距就显得很有必要。目前,校园建筑设施和物管水平总体落后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现象仍然存在,加大高校后勤硬件设施投入势在必行,新一轮的校园基建已呈现出这种趋势。另外,当经费不足时,很多高校首选的节约或压缩的目标便是后勤经费,致使通过在选择社会优质企业进校园服务以实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和提升核心业务生产力”的目标难以落实,这也是应当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另外,对于原有体制内后勤职工的职业素养的提升以及校园后勤服务市场开放后的处置问题缺少研究和有效对策。随着大量社会企业进入校园提供后勤服务,高校后勤服务队伍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企业管理人员和一线员工对“三全育人”的要求还缺乏学习和理解,与校方的配合还存在诸多不足,服务保障与育人共同体的建设一方面准备不足、一方面势在必行,成熟的共同体建设还有待时日。

四、怎样才能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重视高校后勤的硬件建设,认真贯彻《普通高等学校建筑面积标准》。尽量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标准,按照百年大计要求建设校园建筑设施、研究和制定区域性校园建筑的质量标准与投入标准,提升对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认识,加大对建筑设施维护经费的投入。其次,要高度重视高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的软件建设。重视后勤管理团队认识与理念的提升,按照FM的理念确立高质量的后勤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管、办、评”的关系,在加强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应加强需求侧的管理,明确后勤管什么、由谁来管(后勤职能部门如何设置)、怎么管,谁来办、怎么办,谁来评、评的标准和方法是否规范等问题。(一)高校后勤谁来管。在市场化、社会化的背景下,要实现后勤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社会企业的参与,但起主导作用的仍然应当是“管理方”。现代高校后勤管的范围应当立足高校发展战略的实施:在资产管理、基建大中修、大物业、餐饮、商贸超市、校医院、幼儿园、相关后勤产业等业务活动中,既要保障学校教学、科研、党务行政、师生生活的有序运行,实现规划建设功能、服务保障功能、服务育人功能,又要实现师生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不断提升、学校教学科研生产力不断提升的目标。高质量的现代后勤体系要解决好管理体系的建设问题,即谁来管的问题。必须优先解决好组织机构设置的问题。建立规范、精干、高效、统一的大后勤管理部门,是降低学校管理协调层次、提升管理运行效率的必要条件。然而,在这些方面,我国高校后勤已付出太昂贵的“学费”,至今没有探索出一条可推行、可复制的办法。例如,学生公寓的管理权归属问题至今未有定论,各高校后勤部门的设置五花八门,致使高校后勤数据统计难以推行,更遑论全国高校后勤数据库的建立,大部制的探索也未呈现出具普遍代表性的成功案例。后勤组织架构问题解决后,高校后勤管理团队的建设就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现代后勤管理者应当具备FM理念、知识、文化、技能和经验,这方面的差距较大。目前,通常采取的办法是从高校其他职能部门抽调人员到后勤岗位来任职,但往往时间偏短,造成情况不熟、业务不专,与FM要求相差甚远的窘况。高校后勤管理部门需要主动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市场监管部门对接,借助政府成熟的监管体系等资源加强对后勤服务工作的支持和对后勤管理与服务企业的监管,保证高校后勤在规范化、法制化的道路上健康前行。要充分发挥中国教育后勤协会在高质量后勤建设中的作用。中国教育后勤协会面向全国高校后勤,具有规范行业秩序,健全各项自律性管理制度,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准则,建立完善行业自律性约束机制,规范会员行为等职能。另外,经相关政府部门批准,协会可开展等级资质管理、质量管理和监督工作,开展行业评估、资质论证、新技术和新产品鉴定及推广工作。高校后勤需积极吸收师生参与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很多高校成立了有师生参加的伙食管理委员会、公寓管理委员会就是很好的探索。另外,根椐需要可引入社会第三方对后勤工作和后勤服务企业进行评价。谁来管这个问题,有必要提升到需求侧管理的高度来认识和应对。由学校领导和职能部门牵头、师生参与、政府监管、协会协调、第三方评价组成的现代后勤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可以很好地解决谁来管的问题。(二)高校后勤怎么管。首先,政府要履行好领导、引导职能。在实现高校后勤高质量的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上要有新作为。其次,在协会层面,要配合政府加强对高校后勤管理团队的培训,在培训大纲制定、教材编写、师资队伍组建、培训基地建设等多方面积极推进和落实。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管理的当务之急是高校对后勤管理团队的建设方面要有新思路、新举措。跟据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十多年的经验,以及从事涉教企业十多年的实践,对照FM要求,笔者认为后勤管理团队必须要掌握现代后勤管理的国际和国家标准、现代管理工具、方法和理念,要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关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文件精神、相关法律法规,要坚持“管办分离、只管不办、办评结合”的后勤社会化改革路径。要运用好市场机制(竞争与合作、引入与淘汰)选择和监管服务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低价中标恶性竞争情形的产生,防止招标条款不切实际的将指标要求定得过高,致使中标企业履行合同时无法兑现的情况发生;当中标企业进入学校服务时,要加强监管考核,严格按合同办事,奖励与处罚条款要体现科学性、公平性、可操作性;学校要与协会共同加强对企业的信誉管理,实施淘汰机制时做到平稳有序。(三)高校后勤谁来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背景下,围绕高校后勤的高质量发展,进入高校后勤领域的社会企业角色的重要性也逐步显现。专业的事应当由专业的人来办已经成为许多高校后勤决策者和管理者的共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证明,高校后勤各类业态都可以外包给社会企业,关键看包给谁,怎么进行管理。另外,从FM的体系和理念来看,高校后勤的管理和服务的总体目标(改善师生生活质量)与提升高校教学科研生产力的目标是一致的,管理方在履行管理职责中获得应得的报酬,服务方在履行服务职责(通过招标、合同形式加以确认)中获得相应收入。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大环境下,高质量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建立后勤管理与服务保障的服务育人共同体,如何按照FM的要求进行有效运作。在这方面经过几十年高校后勤社会化的实践、校园后勤服务队伍中已经涌现出一批优质的社会企业。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4

一、加大管理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集团认真贯彻落实“三服务,两育人”宗旨,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服务体系,改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积极为师生提供优质后勤服务。2012年上半年,集团荣获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的江西省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先进单位。集团的学生公寓管理服务工作成绩显著,喜获江西省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另有两人荣获江西省高校学生宿舍(公寓)管理先进个人。

1、进一步规范服务,升格管理,以标准化服务示范点为基础,提升服务内涵,拓宽实施范围。

(1)集团在去年饮食服务中心、教寝物业服务中心、校园环境服务中心三个中心取得标准化建设阶段性成效的基础上,今年拓展至商贸服务中心,继续提升服务内涵。今年在饮食服务中心、商贸服务中心和校园环境服务中心设立三个标准化服务“示范点”,并加大建设力度。一方面,三个示范点建设单位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找准突破口,积极创建本中心的标准化服务“示范点”;另一方面,后勤服务督导组加强监控和指导,每季度对示范点进行一次检查和指导,年终进行一次总检查和指导。经过不断努力,示范点真正起到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带动全集团服务质量的普遍提高。年底三个标准化服务“示范点”接受了集团的评估和验收,全部合格。

集团通过开展标准化示范点建设以来,在集团各中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取得了显著成效,示范点的服务质量有可喜变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中心与集团之间的关系也非常融洽,由开始的不理解、有抵触情绪到现在的非常配合、主动参与;学生参与监督管理的深度与广度也在提高,这些都说明集团的标准化建设之路越来越宽广。

集团服务督导小组为主导的标准化服务监控管理同步展开,对集团五个中心的标准化服务和品牌项目的活动重点督导,确保了今年的“优质服务月”和“岗位大练兵”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通过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我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增进了师生员工对后勤工作的了解与互动。

(3)为提高后勤服务质量,集团除加强标准化服务建设、培育标准化服务示范点外,还自我加压,主动了解师生对后勤的意见和建议。为了切实找准影响和制约后勤集团科学发展的重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我们通过设立热线电话、网上电子邮箱,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教职工代表座谈会,配合学校调研组到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广泛征求意见,会同后勤管理处向师生发放调查问卷800余份,同时,为了避免问题疏漏,还成立了三个问题排查小组,利用周末休息时间对三个校区的公共场所、学生宿舍、教学楼进行全面的实地排查,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多种方式广泛征求意见。

2、积极创建节约型后勤,并取得实效。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5

后勤服务保障部门,是一个综合性职能部门,工作涵盖面广,具体地说,主要有以下几项内容:资产管理、房屋修缮管理、物业管理、饭堂管理、饭堂劳工管理、劳保及办公用品管理、通讯管理、水务管理、物品采购管理及部门内务日常性事务管理等。主要特点:一是涉及范围广。后勤工作从内容上涉及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除去各职能部门工作以外的所有工作都要由综合部门来完成,而后勤是很大的一部分。因此,工作所包含的内容也广,涉及的人也错综复杂。二是时间不确定性。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常体现于日常工作出现问题时,这也决定了后勤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所以后勤人员必须弹性工作,灵活掌握时间。三是工作的辅和服务性。后勤工作常常是为单位的其它专项业务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更方便的条件,是一种辅工作,看似无足重轻,便往往细节之处决定成败,稍有拖延或失误可能会带来不良后果。因此必须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突出服务性,工作做到位。四是后勤工作的政策性。后勤工作有一定的政策性,因此要谨遵领导指示,不乱干,不瞒干,按照要求做到恰到好处。五是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后勤各项工作都与每位干部、职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也是一项比较重要的工作,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几年来,我认为:做好后勤服务,既要吃苦耐劳,又要服务周到;领导交办的工作,既要领会意图,又要很好地去完成;接待工作,既要勤俭节约,又要合理得体等等;针对临时性、突发性、应急性的事情多的特点,要把握节奏、抓住主题、摸清规律、手里多掌握些预案;在实际工作中,要争取主动、争取领导和其他业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这样做工作才会更顺畅些。针对这些特点,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下面就创建优质后勤、和谐后勤谈几点认识。

一、努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抓大事与小事的工作关系。后勤服务工作大大小小事务繁多,在工作中抓住了主要矛盾、主要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但是小事也不能忽略,小事和大事是比较而言的,只抓小事而不抓大事,就会成为忙忙碌碌的事务主义者。小事是大事的基础,小事一点不抓不办也不行,而且在某种情况下小事就是大事,或者会变成大事。因此,要正确处理抓好大事和小事的关系,两者要处理得当,大小事务处理起来就不会乱,就会井然有序,就整个事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后勤保障部门是综合性职能部门,担负着一定的管理职能,比如后勤管理、物业管理、资产管理等等,它关系到日常工作的运转,决不能忽视。但是,它决不是纯粹的管理,是服务的手段和途径,为干部职工、为业务部门服务才是后勤管理部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优质高效服务的原则,不断改进管理手段,促进管理和服务的有序进行。

把握好参谋与助手的关系。作为后勤部门的工作人员,是当参谋的,作为参谋就必须尽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从整体工作来看,又是助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22期2013年第39期-----转载须注名来源工作中必须对领导负责、对工作负责,对自己负责,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要坚持多请示汇报,并根据领导的意图多出主意、想办法,把工作做好。

二、努力提升四种素质

为建立高素质的后勤管理队伍,要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后勤工作人员思想和能力基础,着眼于后勤保障工作的长远发展,不断提高四个素质,锻造一支作风一流、能打硬仗的队伍。

提升政治素质。在工作中要牢同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从被动向主动转变,增强群众意识和大局意识。要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充分认识到后勤服务工作是单位整体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整个事业发展的保障;必须消除后勤服务工作“低人一等”的想法,努力培养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良好职业素养。

提升服务意识。后勤工作必须树立围绕以服务为中心做好优质保障服务的思想。只有真正树立这一思想,才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后勤的作用。

提升廉政素质。后勤工作常与钱物打交道,为此必加强廉政建设,增强法纪意识,在思想上和行动上筑牢拒腐防变的“堤坝”,把自我价值观与机关后勤工作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真正树立起淡泊名利、爱岗敬业的精神追求,抛弃个人私利,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提升创新素质。当前,后勤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对后勤工作的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只有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探寻新方法,实现“自我突破”,才能使后勤服务工作达到管理到位、保障及时、服务规范、群众认可。

三、努力提高五种能力

要有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变通是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是创造性工作的具体体现。后勤服务部门在行政管理和后勤服务过程中,既要按照一定的工作原则办事,但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能动性,把原则性和灵活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这就是变通处理问题的能力。

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首先要诚信服务。后勤工作职能之一就是服务,诚信为领导、为干部职工服务是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其次自己的位置要摆正;再一方面在工作要注意加强向领导多请示汇报、向业务部门多联系、多沟通,在平时就形成一种相互了解、关系融洽的基础,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管理、服务工作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要有分清轻重缓急的能力。后勤服务工作繁杂,事务很多,有主有从,有大有小,有急有缓,哪些事先办,哪些事后办,作为后勤工作人员应该考虑周全并做出合理安排,这样才能避免忙乱现象,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要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后勤部门承担着财产物资管理、办公环境管理、生活管理、服务管理等等行政后勤管理工作。这些管理工作管好管坏直接影响到一个单位的工作好坏。因此,作为后勤服务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会管善管的能力,做到日常管理不缺位,管理责任不缺位,管理制度规定落实不缺位,这样才能使行政后勤管理工作管而不乱、管而有序。

要增强协调的能力。后勤部门作为综合性职能部门,协调工作是管理、服务职能的直接体现。搞好协调工作是做好后勤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可以给领导减轻许多事务性工作负担。我认为,做好协调工作,一要讲效率,尽快解决问题,不拖不靠不扯皮;二要讲原则,按规定办事,实事求是解决问题;三要讲方法,在按政策办事的前提下,尽力妥善地处理问题;四是要努力做到“眼勤、耳勤、脑勤、手勤”,通过广泛的“看、听、思、写”来认真地分析、研究、协调问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多思善谋。只有这样,才能结合自己的工作特点和性质,高质量高水平地为领导出谋划策,作好协调工作。

总之,后勤管理部门要能够树立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尤其是事业单位的后勤管理要能够围绕单位中心工作开展,要能够服务于单位的中心工作,从而使其在管理过程中更加规范化、和谐化、科学化和合理化。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6

【关键词】全面精细化管理;后勤服务品质;教学活动

精细管理的本质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对战略和目标分解细化和落实的过程,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精细化管理原本属于管理学词汇,在企业管理过程中有着广泛地运用。特别是随着时代“匠人精神”的提出,精细化管理要求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积极促进学校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对于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生活、进步、发展的关键,最终折射出学校教书育人水平的好坏。只有充分地实现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来更好地对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安排,才能够使之与教学实践活动更好结合起来,最大化地彰显教育价值,从而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目前小学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分析

1.缺乏对于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目前不少小学缺乏对于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进步。很多学校教学目标设定不合理,认为只要提升教学水平就够了,不必过多地最求高质量的后勤服务管理。这种错误的想法最终导致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实现后勤服务管理与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机联系,阻碍了教学实践的一体性。这种错误的思想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实践的本质内涵,让教育活动处于单向度的局面,不利于从根本上保证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因此,要想让小学教学质量得到有效的提升,就必须要充分地落实后勤精细化管理工作,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创造有效条件。

2.缺乏后勤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

后勤服务管理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比如学生的饮水吃饭、健康卫生、学校建设、物资管理、办公用品等。要想将这些工作都具体落实到实践中去,就必须要通过建立一套适合于学校发展的长效制度,从而来保证具体工作的有效落实。但是从目前工作来看,很多学校并没有建立一套严格意义上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导致很多时候具体工作无法一一落实,严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无法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实践工作,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因此,必须要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后勤管理长效机制,来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安排,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3.后勤服务管理形式化较为严重

目前不少学校后勤服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之一是,形式化较为严重,缺乏对于工作本质的深入探究。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学校的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过分地重视物资的购买和建设,而忽视了后期的运营和维护,这种长期属于管理的工作状态,既造成了物资的浪费,同时也造成了工作效率的低下。因此,学校必须要对此问题进行充分地审视和重视,以便于能够来确保后勤服务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实行小学全面精细化后勤服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1.精细化管理是提升工作效能的关键

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实现有效的后勤服务精细化管理,对于保证具体工作的条理性有重要意义,直接促进了工作效能的提升。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对于具体的每一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安排,负责到具体的人身上,能够保证工作责任的明朗性,从而来更好地促进工作高效完成。如果能够将每一项大的活动,都通过精细化管理的方式来细分成一个个小的任务,必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工作任务的精确度,这对于从根本上提升工作质量有重要意义。

2.通过精细化管理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实践

后勤服务管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来达到教师育人的目的。通过对于每一项后勤服务管理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能够保证每一项工作顺利完成,这样可以直接作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从而来不断地建立起与教学的对应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正常运转。因此,必须要充分地重视学校后勤精细化管理,不能遗漏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以此来不断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这对于不断提升教学效能有重要意义,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和进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如何有效实现小学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工作的开展

1.构建完善的小学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制度

构建完善的小学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制度,形成与学校教学活动相适应的长效机制,从而来不断地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第一,制定完善科学的后勤管理工作制度,对于具体的内容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等进行有效而详细的规定,从而来不断地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第二,坚实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并行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式,保证工作方式的灵活性,从而来促进各项事务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三,建立有效的管理工作激励机制,来对具体的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的鼓励,对他们工作的成功之处进行有效的认可,从而来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2.对于财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精细管理

财务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必须要对此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来不断地促进具体工作的顺利开展。首先,必须要对于学校的总资产状况进行有效的记录,并对之进行有效的账目管理。对于每一笔财产的去向,都应该进行有效而详细的记录,方便日后的查阅。其次,后勤管理服务部门还应该准确地把握现有资产的状况,对于可能出现的紧急状况进行提前防御,最大化地来保证具体工作的落实,保证学校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转。只有对于学校的财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精细管理,才能够从本质上提升工作效能,为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稳定的环境。

3.重视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提升

对于后勤管理工作来说,必须要实现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以此来保证其工作效能的提升。实现全面的精细化管理,必须要重视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和专业性,只有打开“人”的窗口,才能够促进各项事业和工作的顺利开展。第一,应该对于全体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性的培训。结合他们的工作任务和专业不同,来对之进行精耕细作式的培训,力求能够最大化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并善于弥补他们的短板,以此来更好地实现后勤工作人员素质的提升。第二,充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主张,在对具体工作人员进行培训的基础之上,来进一步地提升其实践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实现对于知识的消化。应该对他们安排不同的环节,来分别考验他们的学习效果,不断地来提升他们的工作适应性。总之,必须要对于专业人才进行精细化的培训和管理,才能够最大化地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创造有效条件。

四、结语

积极促进小学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提升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有着无比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实现素质教育改革的必然需要。在具体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实践中,必须要将精细化要求严格地落实,构建起完善的小学后勤精细化服务管理制度、对于财务工作进行系统化的精细管理,同时更应该注重对于后勤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提升,以此来最大化地将每一项工作落实,这对于不断提升工作效果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贤全. 对小学后勤精细化管理的探索[J]. 新校园(阅读),2016,06:190.

[2]高树山. 探索小学后勤精细化管理实践[J]. 新课程(小学),2013,11:139.

[3]苏锦彬. 略论小学后勤工作精细化管理[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06:23-24.

[4]李君丽. 精细化管理在小学后勤工作中的分析[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19:83.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7

后勤服务部门在电力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其作用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障功能,二是后勤部门的安全,三是电力企业的形象。后勤服务部门一方面要加强电力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开展被盗和破坏电力设施的理赔,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房屋以及相关配套设计的修缮工作,因此其保障功能尤为突出。后勤服务部门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的一切工作,企业的安全性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两大方面,后勤部门的安全功能也不容忽视。对电力企业而言,其形象不仅仅是靠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来决定的,后勤服务部门的在塑造企业形象的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目前存在的问题

随着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重要性的不断突出,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得到重视,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年龄偏大

在我国,后勤服务部门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员工素质偏低、文化水平有限、年龄偏大等,这也是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的问题,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和质量,也影响到一个企业的整体形象。

2拥有的技能过时,服务技能和水平有待提升

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技能老化严重制约了后勤服务部门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以及服务水平的提升,也就影响到了整个企业的安全运营的实施。这一问题的存在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问题,急需电力企业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解决。

3电力企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没有进行实质化的改革

目前,电力企业的市场机制尚未形成,虽然已经有相关部门对电力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做了一些社会化的改革,但是这些改革都是只注重形式,并没有真正采取措施进行实质性的改革,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企业后勤服务的能力的提升和加强。正是因为电力企业尚未形成市场化机制,所以建立一个完整的、有效的成本核算体系还是比较有难度的,这就导致后勤服务部门的成本很难得到一定的控制。

三、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目前,我国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存在很多问题和缺陷,为了充分发挥后勤服务部门的作用,促进整个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促进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能力的提升。

1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提升后勤服务质量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经济的发展,电力企业在寻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求后勤服务部门不断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和谐的后勤服务保障体系。这就需要电力企业做好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强化后勤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培养员工细心、耐心的良好工作作风,要善于从细微之处入手了解企业和员工的需求动向,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加强对员工的培训,转变员工的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完善自我,树立优质服务的思想,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不断强化优质服务的意识,完善工作作风,只有这样,后勤服务保障工作才能够做得好、做到位。

2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后勤服务保障水平

精细化管理不仅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管理技术,是通过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的手段,使后勤服务部门能力得到提升。后勤服务部门实施精细化管理,就要通过各种方式抓好后勤员工的教育培训,努力增强员工开展精细化管理的紧迫感。加强制度建设,努力完善岗位职责,做到责任分工,各司其职;确定固定的工作标准和工作程序,并将量化结果逐条公式化、规范化,让每一项工作有章可循;还要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那些有责任心、工作贡献突出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精神奖励,同时,也要对责任心差、不按规定操作的员工给予一定的处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更好的为整个企业服务。

3加强领导重视,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

在电力企业中,上层领导对后勤服务的重视是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基础。一是领导的重视能够较好的获取资源,特别是人力、资金等都是后勤服务工作能够很好进行的的重要前提。二是有了领导的重视,有利于后勤服务部门更好的明确工作方向,很多时候下级工作人员想把自己的想法或者工作成果展现给领导,都受到领导的一口否决,这就会使得下级工作人员找不准工作的方向,失去工作的动力,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上级领导没有给予较好的重视,如果领导能够给予一定的关心和重视或者是肯定,这样会更加有利于下级展开工作,后勤服务保障的工作也能够很好的进行和展开,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会高涨,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

4整合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提高后勤服务部门员工素质和能力

对后勤服务部门的人力资源进行整合,是提高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任何一个企业中,人力资源都是最宝贵、最珍惜的资源,目前各大企业的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其实都是人才的竞争。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其后勤服务部门人力资源的整合,关键就是要做到思维的创新和一定程度的排列组合。具体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员工的优势,其实企业的老员工不仅经验丰富而且爱岗敬业,是后勤服务部门不可多得的中坚力量,要非常重视和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调动老员工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当然,在充分用好老员工的同时,也要选好新的职工,为后勤服务部门注入新的力量。对于新老职工中比较有能力或者有突出贡献的员工,要有完善的教育机构进行培养,让他们取得自身进步的同时,也能够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更好的提升电力企业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

5加强电力企业后勤保障部门的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创新是一个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是任何一个追求发展的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重中之重。就电力企业而言,其创新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制度的创新,二是管理的创新。与其它一些企业相比,电力企业的后勤服务部门有特定的服务对象,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主要服务于本企业的干部、职工等,因为其服务只面向电力企业系统的内部市场,因此其服务市场是封闭的,其服务产品是公益性的,投资主体是单一性的,正是基于服务对象的以上特征,我们认为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在管理创新上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提供更加个性化和人本化的服务,确保服务对象满意。二是引用一些先进的技术规范和服务标准,提升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三是电力企业自身要实行专业化生产和集约化的经营模式,确保后勤服务保障更加到位。当然,对于制作的创新,这是一个涵盖很多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企业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这里主要是不断加强和完善电力企业后勤服务部门的管理制度,例如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等哥哥方面。

电力企业后勤部门服务能力的提升,对于电力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对于电力企业后勤保障服务能力的提升首先要做到让后勤服务部门所有的员工都能够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势服务的观念,让每一位后勤员工都能够深刻的认识到后勤服务部门在电力企业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加强管理,实现后勤服务保障的能力。

后勤服务质量提升篇8

1增强服务意识

强化后勤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带动员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要引导员工从小事做起,让员工认识到后勤工作不是小事,但又必须从小事做起。其次,培养员工做好事情的耐心和决心,做到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促进员工不断创新观念,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和奉献意识。后勤工作琐碎繁杂,需要后勤工作者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优质的服务水平。

2创新管理模式

全面梳理工程建设、食堂管理、物业分包、物资采购等后勤管理工作,探索管理机制、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空间,通过改变物业分包模式、实行超市货品公开招投标等方式,引入竞争机制,实现从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的转变,创新和突破后勤管理模式,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和服务效能。非生产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全面推进小型基建和非生产性技改、大修项目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进程,确保项目建设目标顺利实现。强化项目资金的全过程管控,从项目可研、初设评审,到依法合规施工、竣工决算审计,实现非生产性技改、大修项目全过程闭环管理,同时指定专人负责全过程监督管理,及时跟进工程质量和时间进度,保证工程顺利进行、按时完成,确保不发生任何违规违纪事件,在房屋大修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班成员出入证制度,开工前进行安全交底,做好安全措施。进入变电站作业一律严格执行工作许可制度,并设专人监护,做到严格规范工程建设。食堂建设。按照创建健康食堂的标准要求,完善管理办法,规范运作流程,延伸推进二级健康食堂建设,推行“五常法”管理,严格食品加工管理,实施从原料、加工制作到成品全过程管理,加强食堂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定期开展厨师技能比武、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同时抓好蔬菜基地建设,加大培植力度,提高蔬菜质量。努力创建星级食堂、二级健康食堂,争创浙江省“阳光厨房”,实现厨房设备现代化、加工生产流程化、饭菜品种多样化、食品安全责任化、就餐环境温馨化、管理服务人性化。车辆保障。加强车辆集中管理,科学、合理安排各类车辆,确保快速、安全出车,严格车辆管理,加强制度保障,加大GPS监控管理,科学合理调配车辆使用,做到安全意识强、业务技能强,调度、监控、维修“三统一”,确保公司车辆交通安全和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物业服务管理。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后勤管理与服务机制建设,完善管理制度和规范标准,切实做好办公大楼、生产场所设备大修技改和房屋设施修理,大楼设备日常运维、安保服务、会议服务、礼仪接待、员工就餐、保洁绿化等工作。后勤应急保障。完善后勤应急保障制度、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车辆集中调度、健全应急队伍体系,开展应急实战演练,形成“上下联动、区域协作、快速响应”的应急机制,持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

3提升管理水平

提高服务意识。通过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和培训,强化员工的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做到主动想事、干事,努力做细、做实,把全心全意为员工服务的宗旨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提升服务质量。从大修建设、食堂管理、物资供应、医疗服务、运输保障等方面,做到专业齐全、人员精干、装备精良、反应快速,逐步达到常态化、专业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不断提升后勤服务水平。后勤工作无止境,作为服务企业,应不断完善后勤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后勤资源,全面提升科学规范、集约高效、保障有力、服务优质的后勤保障体系,提供坚强的后勤服务保障。

上一篇:无机化学在化工上的应用范文 下一篇:数学建模读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