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资源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12-27 17:15:03

淡水资源的特点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1

学校班级:六(1)

时间:5月4日

一、研究目的、意义

希望大家从此以后,珍惜淡水资源。

二、报告内容

淡水资源是支持人类生存的根本,没有了淡水资源,人类根本就生存不下去,很多地区就会出现干旱,甚至会有人因为缺少淡水资源而死亡……这种种结果都源自于缺少淡水资源。可见淡水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中,有一个地方,严重缺少淡水资源,连河水都用光了,农民们由于严重缺水面黄肌瘦,蓬头垢面,秧田更是受到威胁,,后来,大约在一个月后下了一场特大的暴雨,这才使农民们以及秧田度过了危机。

在生活中,我们通常对这种概念没有太多的了解。只是盲目的认为:淡水资源多的是,根本不需要节约,再者说,水费也不贵。浪费一点也情有可原。那你曾想过,一个人浪费一点,全国约13亿人都浪费一点,那就造成国家乃至世界的严重损失。

地球表面的70%被水覆盖,但是淡水资源仅占所有水资源的2。5%,近70%的淡水固定在南极和格陵兰的冰层中,其余多为土壤水分或深层地下水,不能被人类直接利用。地球上只有不到1%的淡水或约0。007%的水可为人类直接利用,而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只占世界人均淡水资源的四分之一。即使淡水资源是如此珍贵渺茫,但是我们人类还是没有认真的对待它,现在世界上每天约有6000人因为缺少淡水资源而死亡,如果这种情况得不到控制,总有一天,你就会成为无情死神的俘虏,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惨景,我们务必要从现在做起。

我们在洗澡的时候,冲好身子,要抹沐浴乳,那么切记要记住关浴霸。我们在开浴霸的时候,先会有冷水出来,我们可以将冷水用来洗脸,用洗脸的水冲厕所。将剩下的冷水刷牙,刷牙的水淘米,淘米的水洗蔬菜,洗蔬菜的水浇花。这样一点水有许多用途,真是十分划算,既省钱又不浪费淡水资源。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2

一、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淡水资源保护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地积极开发利用淡水资源和实行全面节水的同时,不但缓解了城市和农村严重缺水问题,而且淡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获得了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水质得到了改善,相信再不久的将来,我国的淡水资源的保护将更上一层楼!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3

一、 中国 的淡水资源的现状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 问题 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 目前 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 农村 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 工业 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 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 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 自然 变化和人类活动的 影响 ,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 科学 的办法是很难解决 问题 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 社会 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 经济 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 发展 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 企业 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 研究 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 法律 、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 教育 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 工业 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4

一、全球淡水资源现状

(一)地球水资源的概况

水乃生命之源,安全的淡水是维持地球上生命的基本要素。所有的生命都依赖于水,有水地球上的万物才得以生存、生长。据统计地球表面2/3被水覆盖,其中咸水占97.47%淡水仅占2.53%。冰川、积雪的淡水难以利用却占淡水总量的87%,而可利用的淡水少之又少主要是分布于地球深部的淡地下水和河流、湖泊、大气水,这些淡水仅占0.26%且最活跃更新最快。如果说缺少石油和其他燃料,我们可以用其他能源来替代,那么,如果没有洁净的淡水,没有干净的可饮用水,我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未来。国际 自然 及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孟加拉代表爱农·尼沙特在研讨会上说:“如果将世界上所有的水比喻为盛在一加仑罐子里的水,可供人使用的淡水量只相当于一汤匙——大约是总量的0.75%。”在21世纪的开端,地球上有10多亿人根本喝不上干净的水。WwW.133229.CoM大约24亿人得不到足够的可饮用水,每年大约还有340万人死于与水有关的疾病。有关专业人士预言:人类面临的下一个生态危机将是淡水资源短缺!

(二)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分配极不均衡

联合国和斯德歌摩环境研究所报告1995年世界1/5的人得不到洁净的水。2025年面临缺水困境的人将增至2/3,2050年世界1/3的人得不到洁净水。有些地区大水泛滥,而有的地区却因干旱而导致居民死亡——或者沦落成难民而举家迁移。加拿大有着与

起初,区域性的或双边的国际条约构成全球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制度的重要部分。如1978年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签订的《美加大湖水质协定》。《协定》的宗旨是“恢复并保护大湖流域生态系统的、水体的、化学的、物理的和生物学的完善性”。1998年通过的《保护莱茵河公约》,该公约从整体的角度看待莱茵河生态系统的可持续 发展 ,将河流、河流沿岸与河流冲击区域一起考虑。

随后,1966年国际法协会通过了《赫尔辛基规则》是淡水资源的全球保护的里程碑,在条约中提出了 现代 国际流域的概念,为国际河流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提供了依据。“赫尔辛基规则”宣告国际流域利用的国际法一般原则;确认国际流域内的每个国家都有权利合理公平地利用国际流域内的水资源;提出并界定流域水的 自然 分成结构水质;各国不应对国际流域内的水造成任何新形式的污染或加重现有的污染程度,从而可能对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严重损害,国家应为减少各种现有的污染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以便不在流域内另一个国家的境内造成损害;关于国际河流利用产生的争端,应按联合国宪章精神以和平解决。1997年根据国际法委员会的条款,联合国大会通过《国际水道非航行利用法公约》这一法典化文件。它包括四方面的内容:(1)适用于所有国际水道的一般规则;(2)实施这些规则的程序规则;(3)关于淡水保护、保持和管理的实质条款;(4)关于水道国缔结协定的条款。该公约的目的保障国际水道的利用、开发、保存、管理和保护,并为当代人及后代人而促进对国际水资源保护。

总的来说,当前国际环境法在国际水资源保护制度上已经构建了一整套原则和规则。对国际淡水资源 法律 制度的研究对指导国内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四、国际淡水资源的保护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国际淡水资源保护法在体系机构上所调整的范围不断扩大,渊源构成多样化,在内容上存在着国家主权与水道国际化之间的矛盾。保护法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了积极重要的作用但也存在着不足,在已经签署的双边、多边条约执行的不彻底。国际河流委员履行的职责有限,上下游国家利益的平衡问题尚且存在,国际水资源争端的解决存在争议。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5

一、境外海水利用现状

境外海水利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海水已成为沿海城市和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水利用包括海水直接利用、海水淡化和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本文所指的海水利用主要包括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淡化两个方面。

(一)海水直接利用

海水直接利用是以海水为原水,直接代替淡水作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如海水冷却、海水脱硫、海水冲厕、海水冲灰、洗涤、消防、制冰、印染等。

海水直接用于工业冷却水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有关设备、管道防腐和防海洋生物附着的技术已经成熟。日本在这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早在1995年日本电力工业直接用海水量就超过1200亿m3,现在日本工业冷却水用水总量的60%是利用海水,每年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的用量高达3000亿m3。美国大约25%的工业冷却用水是直接使用海水,海水作为冷却用水量每年约1000亿m3。

海水脱硫技术始于20世纪70年代,是利用海水脱除烟气中SO2的一种湿式烟气脱硫方法。具有投资少、脱硫效率高、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等行业。

海水作为生活用水方面。香港利用海水作为居民冲厕用水已有40多年的历史。目前香港已有76%的人口采用海水冲厕,海水用水达2亿m3/年,平均每天使用海水量达58万吨,约占日均耗水量的18%。

海水作为农业用水方面。美国培育出海水灌溉的SOS―7、SOS―11号可作为饲料的海蓬子;印度用海水灌溉860万公顷海滨沙丘,收获了200―250万吨谷物。

(二)海水淡化

海水淡化是指通过处理脱除海水中的大部分盐类,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生活用水或工业纯净水标准,作为居民饮用水和工业生产用水。

目前工业化的海水淡化工艺主要有多级闪蒸法(MSF)、多效蒸馏法(MED)、反渗透膜法(RO)三大类。从海水淡化的发展历程看,20世纪30年代主要采用多效蒸发法,5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主要是多极闪蒸法,至今利用该方法淡化水量仍占相当大的比重;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的电渗析法(ED)、70年代的反渗透法和低温多效蒸发法(LT―MED)逐步发展,特别是反渗透膜法海水淡化已成为目前发展速度最快的技术。大型多级闪蒸海水淡化技术已经成熟,日产5万吨以上的大型海水淡化厂约80%集中在严重缺水的中东地区。

目前,世界上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开展了海水淡化工作,建立了约1.1万家海水淡化厂。据国际脱盐协会统计,到2001年底,全世界海水淡化日产淡水量达3250万m3,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海水淡化在国际上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以每年10%―30%的速度增长。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海水淡化厂和产水量最多的国家,20世纪80年代建立了第一个大型海水淡化联合企业,现已建成25个大型现代化海水厂,日产淡水总量近200万m3。欧洲海水淡化应用也较为广泛,如地中海沿岸的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海水淡化技术日趋成熟,可以安全、稳定地提供供水水源,而且不受降水季节限制,为解决淡水资源危机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二、天津市海水利用情况

天津市位于海河下游,是淡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特大城市。东临渤海,有大陆岸线100多公里,有利用海水资源的天然条件。多年来在海水淡化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大港电厂海水利用取得较好的效益

大港电厂在应用海水作冷却水的基础上,于1986年引进了两套日产3000吨的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分别在1989年和1990年投入运行。13年来累计生产淡化水2500万m3,保证了电厂的稳定运行,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近期拟建海水淡化示范工程

近期拟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海水淡化示范工程。利用开发区热源五厂的低品位蒸汽和廉价电能,采用低温多效与反渗透工艺,建设10000吨/日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淡化水作工业用水,浓盐水供碱厂化盐制碱,实现综合利用。

(三)筹划建设10万吨/日的海水淡化工程

拟在滨海地区建设一座10万吨/日的海水淡化示范工程,淡化水供石化、化工、制盐、电力等大型企业。正在开展海水淡化热源研究(利用电厂低品位蒸汽或低温核供热反应堆)、海水淡化工艺(多效蒸发与反渗透混合流程)对比选择;浓盐水供盐场制盐综合利用研究,预计利用浓盐水可节省晒盐占用的土地面积70―80平方公里。

(四)天津具有海水淡化的技术优势

1984年天津市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合作在天津组建了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是目前国内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领域惟一的部级研究机构。多年来,该所在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海水化学资源提取及深加工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等,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完成长岛县1500吨/日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设计,沧州18000吨/日的高浓度苦咸水淡化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咨询,参与威海、厦门、大连、青岛等城市海水淡化工程的前期工作等。

三、山东省海水利用情况

山东省是我国沿海地区严重缺水的省份之一。全省年用水量约255亿m3,其中,每年用黄河水70多亿m3,当地水资源利用率已达58%以上(其中地表水26%,地下水78%)。据山东有关部门分析现状水平年的缺水率,平水年约10%,75%的偏枯年为20%,95%的枯水年在30%以上。山东濒临渤海、黄海,具备利用海水资源的有利条件。为了利用海水缓解淡水的供需矛盾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近10年来已取得较为明显的成效,有些经验值得其他沿海城市借鉴。

(一)青岛市

青岛市位于山东半岛南端,濒临黄海,海岸线长度占全省的1/4。青岛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由于淡水资源严重不足,青岛市对海水利用比较重视,海水利用量由上世纪90年代初的60多万m3/日,增加到目前的240多万m3/日,已有长足的发展。

1、海水利用起步早,替代了一定量的淡水资源。青岛市海水利用有较长的历史,青岛发电厂早在1936年就利用海水作冷却水;青岛碱业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碱厂)、青岛海晶化工集团公司(青岛化工厂)等单位利用海水也有四、五十年的历史;沿海的棉纺织厂车间空调过去也曾经全部使用海水水膜制冷,利用海水的企业最多时超过30家。1982年山东大旱城市供水严重不足,青岛海水利用量达70万m3/日,对保证工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1997年青岛市利用海水8.37亿m3,折合淡水4185万m3,为同年城市供水的1/4。

近20多年来,青岛的海水利用发展较快,海水直接利用已涉及到电力、化工、煤制气、水产品加工等行业。2000年全市海水利用量达242万m3/日,其中电力行业用水占95%。

青岛电厂目前总装机66万千瓦,是山东主力电厂之一,也是青岛市最大的供热基地。该厂利用海水作为冷却水,需用海水48万m3/日,替代了淡水2.4万m3/日。该厂还用海水冷却的排水作为锅炉的冲渣和冲灰用水,1999年又将循环水泵的淡水冷却改为海水冷却。全厂每年利用海水替代淡水约17.8万m3,直接经济效益51.6万元。对2台300MW机组增建的海水脱硫装置正在建设中,预计在2004年底竣工,将成为我国第三家利用海水脱硫的电厂。电厂利用海水量将由目前的48万m3/日,增加到264万m3/日。

2、海水淡化试验装置投入运行。青岛市在海水淡化方面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除了为解决部分海岛人畜饮用水问题建设了小规模的海水淡化装置外,黄岛电厂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合作开发以电厂低压蒸汽作为热源的低温多效闪蒸技术的日产60m3的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已投入运行,淡化水可用作锅炉用水或饮用纯净水。青岛华欧海水淡化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的3000m3/日的海水淡化装置于2004年上半年投产,并拟结合黄岛电厂三期扩建在2005年建成3万m3/日的海水淡化装置,初步测算海水淡化成本约4元/m3。

3、海水冲厕示范小区建设纳入规划。由国家海洋局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承担的“九五”、“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大生活海水技术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即将进入示范阶段,初步选定青岛市崂山区的一个生活小区作为示范区。规划2005年前在崂山区沙子口镇的南姜新小区开工建设规模1000m3/日左右的全国首例海水冲厕示范小区,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东部沿海区域建立海水冲厕系统,力争2010年青岛市冲厕海水利用量达到5万m3/日。

4、海水利用技术开发取得较大进展。青岛市在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已经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产业化前景广阔。前面提到的黄岛电厂与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合作开发以电厂低压蒸汽作为热源的低温多效闪蒸技术日产60m3的海水淡化试验装置已投入运行,日产3000m3的低温多效闪蒸海水淡化装置设备正在制造,产业化前景较好。

青岛科瑞特集团有限公司在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设备研制及产业化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成功研制出纳米陶瓷复合膜,应用这种新材料的50m3/日的海水淡化装置已建成投产,生产的淡化水经山东省卫生防疫站检测,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饮用水标准。该淡化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高,脱盐率达到99%,淡化出水率为40%―60%。该公司可制造出水能力50―3000m3/日的设备,已申请国家和国际发明专利。

(二)华能威海电厂

华能威海电厂濒临黄海,与威海新港毗邻。电厂规划装机容量2050MW,分三期建设,一期2台125MW于1994年投产;二期2台300MW于1998年投产。该厂现有装机容量850MW,年发电量55亿千瓦时,日耗水量15000吨,是威海市的用水大户。由于威海市是严重缺水城市,电厂为保证安全运行除采用海水作冷却水外,还于2000年开工建设海水淡化工程,并于2001年投产。海水淡化工程采用反渗透法工艺,日产淡水2500吨,淡化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和锅炉用水标准。据厂领导介绍,锅炉供水使用淡化水比使用自来水软化处理的成本还要低,对沿海火电厂是值得推广的好办法。

(三)荣成海水淡化示范项目

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项目一期日产5000吨淡化水工程,在山东荣成市石岛镇投入使用,这对我国今后加快海水利用步伐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这一工程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开发了万吨级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及工程技术软件,拥有大型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的自主知识产权;第二,日产50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装置单机的设计和建造,为国内规模最大,尚属首例;第三,这一技术的突破,为我国今后建设日产10万吨以上的特大规模的反渗透海水淡化工程奠定了技术基础,同时也为我国竞争海水淡化国际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促进我国海水利用的几点建议

通过对天津市、山东省的调研,我们认为在我国淡水资源匮乏的沿海地区,利用海水补充淡水资源不足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为解决我国海水利用中存在的生产规模小、产业化进程慢的问题,促进我国海水利用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利用海洋资源意识,促进海水利用快速发展

近20多年来,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有了长足的发展,海洋增加值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在海水养殖、海洋油气资源开发、海洋运输业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海水利用方面发展很慢,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从主观上认为海水淡化成本高,技术复杂,缺乏海水利用的积极性,对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不重视;二是缺乏海水利用的法规、优惠政策和相应的管理体制,海水利用长期处于各自为政、行业分散的状态;三是国家对海水淡化的投入主要在科研领域,产业领域投入严重不足;四是政府对自来水长期实行财政补贴,并以公益性投入方式兴建水利工程,而海水淡化从一开始就要求按市场化运作,将取水、设备、运营等费用全部计入成本,这种不平等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海水淡化产业化的发展。

我国北方地区和许多沿海城市严重缺水,为缓解淡水资源的供需矛盾,除了全面节水、提高用水效率、兴建必要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外,应充分考虑利用丰富的海水替代淡水。沿海工业和滨海城市直接利用海水、利用淡化水在国内外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实践证明技术上是成熟的、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应提高利用海洋资源的意识,积极创造条件利用海水,如调整和改善工业布局,将大耗水的火电厂、石油化工厂、钢铁厂尽量建设在滨海区,充分利用海水替代淡水;沿海城市集中新建的居民小区尽可能近海布局,以便配套建立大型海水处理厂,利用海水作为大生活用水。

(二)降低海水淡化成本,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化

海水淡化成本的高低与淡化技术方法和工艺、生产规模,海水水质和水温,厂址的地形和气候条件,能源价格、淡化水的水质要求,投资来源、利率和税收等多种因素有关。海水淡化成本高是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化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

据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对青岛市黄岛发电厂利用海水淡化作为锅炉用水,采用不同生产工艺的技术经济指标比较结果:吨水费用,低温多效蒸馏法为5.478元,海水反渗透法为 5.878元,多级闪蒸法为7.03元,低温压汽蒸馏为6.607元。与美国海水淡化吨水成本0.55―0.7美元相比,我国尚存在一定差距。

近年来,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开发在国内外都有新的进展和突破,用核能替代常规能源进行海水淡化的技术已基本可行,与核能等新能源结合是海水淡化降低成本走向大型化的趋势。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已掌握了低品位核燃料的高效利用技术核供热海水淡化技术,利用核供热堆与多效蒸馏(MED)淡化工艺相耦合,使能耗降低、效率提高。清华大学已研究开发了20万千瓦商用供热堆用于海水淡化的技术,于2002年在烟成了建设热功率20万千瓦核供热堆、日产16万m3的淡化厂的可研报告,吨水成本不超过4元,为海水利用加速发展提供了依据。如果按完全成本计算,那么海水淡化并不比大型远距离调水工程高出很多,且海水淡化的供水保证程度高。加上开展海水淡化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把浓缩水用来制盐和提取化学元素,海水淡化分摊的成本还将降低。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条件已基本具备,为推动海水利用的快速发展,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可选择海水利用有一定基础的沿海城市,给予一定的扶持,建立海水利用示范城市;结合海水利用的不同特点和用途,建设几个海水利用典型示范区。通过示范城市和典型示范区的实践,实现技术、经济和政策的有机结合,降低投资与市场风险,推动海水利用产业化。

(三)国家对海水资源利用应给予扶持和优惠政策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是解决淡水紧缺的长远战略措施,对确保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属于新兴产业,在技术、市场开发以及关键设备制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国家应给予政策方面的扶持和相应的优惠措施,促进海水利用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建议对海水淡化生产企业购置设备和技术改造给予贴息贷款,并适当降低营业税,海水淡化企业生产的淡水要参照自来水给予同等补贴,经检验合格的淡水可以直接进入城市自来水管网;对利用海水作冷却水和淡化水作为锅炉用水的生产企业,实行税收奖励政策,每年由公共财政返还给企业一定的所得税;对海水淡化生产厂、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兼专业设备生产的企业给予3―5年的免收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四)积极促进海水淡化设备制造业发展

目前,我国海水淡化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低,高性能膜组件、多效蒸镏部件等主要靠进口,造成我国海水淡化成本居高不下。国内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分散在各行各业,使海水利用技术装备制造业难以形成一定规模,又加上科研与生产脱节,技术开发和装备制造水平提高较慢,低水平重复建设。比如,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海水化学元素提取、水净化、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液体分离膜,国产的分离膜与进口高性能分离膜相比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国产膜使用寿命较短。为此,建议国家应采取引导和鼓励政策,使具备条件制造海水淡化设备的生产企业与有关科研单位组成联合体,合作开发、进行技术攻关,制造成套海水淡化技术设备,走产业化发展道路。这样既可以满足国内需要,降低海水淡化的吨水成本,还可以在国际市场抢占商机。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6

一、充分认识加快开发利用海水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沿海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加快海岛建设的基本前提。我国沿海11个省区市,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在我国水资源总体短缺的形势下,沿海11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266立方米,不到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0%,相对于我国人均综合用水量412立方米的水平而言,我国北方沿海的天津、河北、辽宁和山东4省市人均用水量只有269立方米,属资源性缺水。考虑这一地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用水需求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等因素,预测2010、2020年北方沿海四省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将分别达到325―365立方米和350-400立方米,缺水量将分别达到166-255亿立方米和273―393亿立方米。南方沿海的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7省区市人均用水量虽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但部分地区存在水质性缺水。沿海地区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可以通过大力节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也可通过实施必要的跨流域调水来解决。但调水措施只能实现水资源的时空转移,并不能增加水资源总量,难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因此,面对北方沿海地区资源性缺水和南方沿海部分地区水质性缺水,以及水资源亟待保护和科学利用的严峻形势,加快海水开发利用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我国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500多个,大多数因缺乏淡水资源而无法居住和开发。已开发利用的岛屿有400多个,也普遍因淡水资源短缺而制约其发展。海岛具有重要的经济和军事战略地位,关系到国家安全。通过发展海水利用,解决岛屿水资源供应问题,是海岛开发建设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第二,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增加资源供应的有效途径。海水中蕴藏着大量的盐、镁、钾、溴、锂等重要的化学元素,世界上其他国家每年从海洋中提取盐5000万吨,镁及氧化镁260万吨,溴20万吨。而我国目前仅开展了规模化制盐,多数化学元素的综合利用尚处于科学研究阶段。我国海岸线长,海域广阔,从海水中提取化学元素,增加化工资源供应的潜力很大。

第三,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增强沿海高用水行业竞争力的有效措施。在淡水资源短缺、淡水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利用海水作为工业冷却用水,海水淡化水作为工业锅炉用水,对于沿海工业企业,特别是电力、化工、石化等高用水企业,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来,为促进海水开发利用,国家有关部门及沿海各省市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财政部联合印发了《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海水利用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为促进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国家标准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海洋局印发了海水利用产业标准化发展规划,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制定海水利用标准的具体任务。国家有关部门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海水利用的研发和产业化试点示范。从上午各地的发言以及我们了解到的情况看,沿海各地政府也加大了推动力度。总体上看,我国海水利用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在看到海水利用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海水利用工作还存在差距和不足,还不能适应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是:对海水利用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海水利用投入不足,技术开发和推广应用不够;缺乏有效的政策激励,以市场为主体的海水利用机制尚未形成;海水利用标准化建设和法规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完善的海水利用标准体系和法规体系;对于海水利用产生的污染物、浓盐水及热源污染造成的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还缺乏有效的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管理制度。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做好“十一五”海水利用工作要把握好的五个问题

《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提出,“十一五”末,我国海水淡化能力要达到日产80-100万吨,海水直接利用能力达到550亿立方米,海水利用对解决沿海地区缺水问题的贡献率要到达16-24%,海水化学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大的提高。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既有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着严峻挑战。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为海水大规模开发利用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以提高用水效率为核心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形成,淡水资源消费将得到有效抑制,形成了引导海水利用特别是工业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动力;海水利用技术不断成熟,成本不断降低,为进一步扩大海水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看到发展机遇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相对于目前低廉的淡水水价而言,海水淡化水的竞争力还不够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还不够多;海洋化学资源综合利用的附加值低,品种少,规模小。

新形势对发展海水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总的原则是:加快海水利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海水利用的需求为目标,以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效替代、结构优化、法规规范、政策引导、技术支撑、示范推动、项目保障、市场培育的工作思路,大力推动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具体工作中,要注意把握以下五个问题:

一是坚持政府宏观调控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各级政府的任务是:要综合运用法律的、经济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为海水利用发展创造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促进海水利用由潜在的市场需求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优化海水利用的市场竞争环境。

二是坚持海水有效替代与优化沿海地区水资源结构相结合。提倡在合理的经济技术条件下用海水替代淡水,应成为沿海地区各用水环节的基本要求,要求有条件利用海水的都能利用海水,不断提高海水在水资源结构中的比重,使水源结构和用水结构得到优化。

三是坚持海水利用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相结合。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海水利用必须符合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坚持预防为主,依法开展环境影响评价,防止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确保海水利用和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协

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是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提高海水利用技术水平对于扩大海水利用规模,加快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快海水利用产业化发展,以产业化促进技术水平和制造能力的提高,大幅降低海水利用成本,提高竞争力。

五是坚持突出重点与全面推进相结合。现阶段海水利用的重点是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兼顾海洋化学资源的综合利用。要加快海水在火电、化工、石化等高用水行业的利用。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海水利用的发展。

三、加快海水利用近期重点工作

(一)加大结构调整力度

一要严格产业政策。严格限制在沿海地区新建以淡水为水源的高用水项目.鼓励火电、石化、化工、钢铁等高用水行业使用海水。加强市场准入管理,强化源头控制,在项目规划、设计、审批、水资源论证等环节,推动具备条件的项目利用海水。

二要加强规划指导。沿海地区有关部门,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加快编制和组织实施本地区海水利用规划。要提出目标,明确任务和政策措施,引导本地区海水利用产业的发展。各地的规划要注意和国家海水利用专项规划、沿海城市总体规划、水资源综合规划等有关规划相衔接

三要引导海水替代。对有条件利用海水的企业,要鼓励利用海水;支持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优化水资源结构;有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分质供水,提高海水淡化水的效益;鼓励沿海地区建立水权交易市场,对通过利用海水而节省自来水的用水指标,允许保留,或者有偿转让,以促进用水单位加快海水替代。

(二)加快推进技术进步

“十一五”时期,海水利用技术发展的重点,一是日产5万吨以上的海水淡化技术,包括反渗透技术、蒸馏法技术以及水电联产技术;二是每小时5万吨以上的海水循环冷却技术;三是海水中镁、钾、溴以及铀、氘等重要战略资源的提取技术;四是海水利用重大装备,包括高性能反渗透膜、能量回收装置和高压泵的生产制造技术。五是发展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海水淡化结合的工艺及技术。要以企业为主体,通过产学研相结合,加快海水利用关键技术与设备国产化进程,努力掌握核心技术,提高装备标准化、系列化和成套化水平。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对符合《海水利用专项规划》要求的重大技术示范项目给予适当的资金支持。

(三)完善海水利用政策保障机制

一是深化水价改革。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水价改革的有关精神,加大水价改革力度,通过合理调整水价及其结构,促进海水淡化水的生产和使用。海水淡化水进入城市供水管网,其价格由各地按照《城市供水价格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二是研究制定鼓励海水利用的财税政策。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节能节水产品目录》中,已将海水利用列入其中,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具体的税收优惠政策。

三是加大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大对海水利用的投入力度,特别是对一些重大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要给予资金支持;我委正在研究对以供应居民生活用水为主要目的的海水淡化厂及其管网建设设施,是否比照城市自来水厂等基础设施项目给予一定的支持;在投资导向上,对采用海水淡化及电水联产,海水直接利用项目,应优先立项,给予支持;要鼓励当地政府以一定的水量和水价为条件,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资海水利用产业。

(四)加强法制建设

抓紧开展海水利用立法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促进海水利用逐步走向规范管理和法制化轨道。按照海水利用标准发展规划要求,加快制定海水利用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为海水利用技术产业化奠定基础。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技术交流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海水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海水利用技术和项目管理经验的培训;广泛开展海水利用技术的交流和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相关技术、管理及信息的咨询服务工作,为发展海水利用提供基础保障。

(六)切实加强组织协调

沿海各地发展改革委和经贸委,要将海水利用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要会同财政、税务、科技、建设、海洋等部门及行业协会,加强对海水利用工作的组织协调,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有效促进海水利用的发展。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7

1、我国淡水资源总量较多,但按人口、耕地平均占有水平很低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我国淡水资源问题比较严重,尽管我国河川径流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仅低于巴西、苏联、加拿大、美国和印度尼西亚,但是由于我国国土辽阔,人口众多,按人口、耕地平均,人均和亩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占有量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左右,亩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亩均占有量的3/4。据对149个国家和地区的最新统计,中国人均占有量已经退居世界110位。因此,正确处理好水及人和人及于水两方面的关系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艰巨复杂。

2、我国淡水资源在地区上分布不均,水土组合不平衡。我国的水量和径流深的分布总趋势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并且与人口数耕地的分布不相适应。81%集中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6%;淮河及其以北地区耕地面积占全国64%。

3、我国降水及河川的年内分配集中,年际变化大,连丰连枯年份比较突出。我国主要河流都出现过几年来水较丰和几年来水较枯现象。例如黄河在过去几十年中曾出现过连续9年(1943—1951)的丰水期;在近几十年内也曾出现过连续28年(1972—1999)的少水期,其中断流21年,而且在1991到1997年间是年年断流,总断流时间是717天,平均每年断流102.4天。降水量和径流量在时程上的这种剧烈变化,给淡水资源的利用带来困难。要充分利用淡水资源势必修建各种类型的水利。

4、是淡水资源污染波及全国。如果从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上说,中国缺水主要是指北方区域的话,那么,淡水资源的污染却是一个具有全国性的问题。而且,越是丰水区和大城市,越是人口密集地区,往往污染越是严重。结果丰水区出现水质性缺水的现象。这是中国淡水资源更为严重的问题。最近,中国水利部门对全国约700条大中河流近10万公里的河段进行水质检测,结果是近1/2的河段受到污染,1/10的河段被严重污染,不少河水已失去使用价值。另据调查,目前全国有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部分流域和地区,水污染已从江河支流向干流延伸、从地表向地下渗透、从陆域向海域发展、从城市向农村蔓延、从东部向西部扩展。近年来中国废水、污水排放量以每年18亿吨的速度增加,全国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每天的排放量近1.64亿吨,其中约80%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域。

5、用水效率低和过度开发并存。首先是用水效率低,而且,越是缺水的地方,效率就越低。比如,严重缺水的黄河流域,农业灌溉大量采用的还是大漫灌方式。宁夏、内蒙灌区,每亩农地平均用水量都在1000立方米以上,比节水灌区高几倍到十几倍;农业用水利用率普遍偏低,目前,生产单位粮食的用水量是发达国家的2倍~2.5倍。农业用水如此,工业用水也是如此。目前中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远低于先进国家75%的水平,单位GDP用水量是先进国家的十几倍到几十倍,一些重要产品单位耗水量也比国外先进水平高几倍,甚至几十倍。

6、对淡水资源过度开采的情况日趋严重。比如海河流域,海河流域是中国人口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和山东、山西、内蒙、河南部分地区,区域内有26个大中城市。这个地区也是中国最为缺水的地区,人均只有293立方米。这些年来,这里的社会经济的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20世纪50年代比,人口增加一倍,灌溉面积增加6倍,GDP增加30多倍,使得总用水量增加了4倍,大大超过淡水资源的承载力。结果,地表水、地下水长期过度开采,开采率达到98%,远远超出40%的警戒线。据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全国地下水超采区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56个,扩展到目前的164个,超采面积也由8.7万平方公里扩展到18万平方公里;年均地下水超采量超过100亿立方米,有6万多平方公里的地面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一方面,中国的淡水资源就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用水的浪费,水质的严重污染,使得可用淡水更加紧张。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缺水现象由局部逐渐蔓延至全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影响。据统计,在正常年景下,中国缺水总量估计已达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到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较为严重缺水的有110座,缺水和水的污染,对环境和人的身心健康都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淡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面对淡水资源的严峻挑战,中国的决策层和普通百姓都开始行动起来。在“十一五”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政府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中国淡水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和挑战,告诫人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并提出了树立科学发展观、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等非常重要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方针。值得注意的是,“十一五”规划,第一次提出了有关淡水资源必须完成的具体管理指标,比如,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减少10%。

(一)是加快南水北调工程进度。

中国闹水荒,主要是指北方。特别是近20年来的自然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淡水资源南多北少的趋势更加严重。这种由自然、地理、气象等因素所形成的淡水资源分布情况,单用软科学的办法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必须用硬办法。正在进行中的南水北调工程,就是硬办法之一。“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南水北调工程。

(二)是进一步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十五”计划就提出的一项战略措施。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它是解决中国干旱缺水问题最根本、最有效的战略举措,也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和基本途径。进入“十一五”以后,同过去相比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深化节水型社会的建设中,特别强调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和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不再是GDP决定一切,而是把包括节水指标、治污指标在内的综合性指标,作为考核干部政绩的依据。

(三)是加快淡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

1、完善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淡水资源管理体制。重点是合理划分流域与区域管理的事权。加强流域取用水总量控制、水功能区监督和水量调度管理职能,探索建立流域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机制。同时,加快淡水资源统一管理进程,对有关资源管理的职能进行归并,强化各区域淡水资源监督管理的能力。鼓励用水户参与用水管理,通过多种形式使用水户参与到水量分配、水价制定等水管理事务中来,促进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管理体制的形成。

2、推进水务体制改革。重点是,建立健全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责权明晰、运转协调的水务管理体制。在国家政策指导下,积极推进水务产业化与市场化进程,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筹资、市场运作、企业开发的水务良性运行机制。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务投融资机制。加强政府对水务市场的监管,构建有利于水务行业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宏观政策环境和配套改革措施。整合水务产业,培育跨区域的大型水务集团,推进水务行业产权制度改革。

3、创新淡水资源管理的内在机制。其中包括,充分发挥市场在淡水资源管理中的作用,通过经济手段的运用,促进全社会建立节水防污的内在激励机制。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建立科学合理、促进淡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开征中央电厂和农业用水淡水资源费,研究制定促进节水的淡水资源费收取机制。合理提高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和城市供水水价。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并调整费用水平。实行用水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适当拉开高耗水行业和其他行业用水差价。制定水权交易市场规则,规范水权转让价格,推进水权有偿转让,实现超用加价、节约有奖、转让有偿。据了解,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建立起我国节水型社会的法律、行政、经济技术政策、宣传教育体系,万元GDP用水量降低20%;全国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0.45提高到0.5,全国农业灌溉用水基本实现零增长;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服务业用水效率接近同期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坚信,这些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结语

淡水资源的特点篇8

21世纪将是水的世纪。20世纪初,国际上就有"19世纪争煤、20世纪争石油、21世纪争水"的说法,第47届联合国大会更是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淡水资源紧缺问题引起高度警觉。 从全球范围来看,根据联合国统计,全球淡水消耗量20世纪初以来增加了约6-7倍,比人口增长速度高2倍,全球目前有14亿人缺乏安全清洁的饮用水,即平均每5人中便有1人缺水。估计到2025年,全世界将有近1/3的人口(23亿)缺水,波及的国家和地区达40多个,中国是其中之一。中国被联合国认定为世界上13个最贫水的国家之一。我国淡水资源总量名列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 l/4,位居世界第109位,而且水资源在时间和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有10个省、市、自治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起码的生存线,那里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500立方米。目前我国有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10个城市严重缺水,他们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和沿海地区,水已经成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2010年后,我国将进入严重缺水期,有专家估计,2030年前中国的缺水量将达到600亿立方米。因此,为保证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淡水资源问题的解决已迫在眉睫。

二.解决水危机的途径--海水淡化

地球表面的2/3被水覆盖,可谓水资源极为丰富,但地球上水的总储量中97%是咸水(包括海水和苦咸水),在余下的3%的淡水中,又有77%是人类难以利用的两极冰盖、冰川、冰雪。人类实际可利用的淡水只占全球水总量的0.7%,而且大部分属于不可再生的枯竭性地下水。

解决淡水紧缺问题有很多途径,核心原则是"开源节流",地表水资源较丰富地区,可建蓄水工程;地表水资源贫乏地区,可实施跨流域调水;海水和苦咸水淡化;此外还有废水利用、治理水污染、节约用水等。

"开源"方面,在我国,地下取水已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为此几十年来兴建了一批大型蓄水工程和跨流域调水,并大力提倡和推动污水回用和水的再利用。但兴建新的蓄调水工程,投资比过去大大增加,而跨流域引水则随着调水距离越来越远,调水成本越来越高,加上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和间接经济影响以及引水的质量问题,远距离调水的传统办法正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而最为关键的是,这些措施并没有从根本上增加淡水资源的总量,我国淡水紧缺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

我国海岸线的总长为32647公里,被列为海洋大国,而且沿海和中西部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地下苦咸水资源,在地下取水和跨区域调水受到越来越多的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水和苦咸水资源,进行海水(苦咸水)淡化就成为开源节流、解决我国淡水紧缺的一条有效的重要战略途径。而且,发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向大海要淡水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的共识。

三.海水淡化技术及发展

1. 海水淡化方法

海水淡化,亦称海水脱盐,是通过装置和设备除去海水中盐分并获得淡水的工艺过程。海水淡化的方法可分为蒸馏法和膜法。

海水淡化的蒸馏法主要有:多级闪蒸(msf)、低温多效(lt-med) 和压汽蒸馏(mvc)三种技术。前两种技术主要采用蒸汽作热源,多与电厂结合、抽取透平的乏汽制造蒸馏水。压汽蒸馏技术是 利用热泵蒸发技术,它仅使用电能,应用对象主要是没有热源的岛屿地区。膜法主要指反渗透(ro)技术,它利用半透膜,在压力下允许水透过而使盐分和杂质截留的技术。

海水淡化是当今世界竞相研究的高新技术,美、法、日、以色列等国的技术已经非常发达,而且已形成海水淡化产业。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于5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发展,也培养和锻炼了自己的海水淡化专门人才,组建了一些专门科研开发机构,在蒸馏淡化、反渗透两大技术领域,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攻关,多项工程的实践,已具有较丰富的经验。但由于人们对海水淡化的认识不完全,国家经费投入少,使这项技术不能得到很快地发展。

2.海水淡化的能耗与成本

在海水淡化技术已成熟的今天,经济性是决定其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在国内,"成本和投资费用过高",一直被视为是海水淡化难以大胆使用的主要问题,但实际上这是一个"认识"问题。

目前世界上常用的淡水取用方式主要有地下取水、远程调水和海水(苦咸水)淡化三种。开采地下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开源措施,工程量小、成本低,这是很吸引人的优点,但地下取水受资源条件限制很大,而且许多地区多年来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已形成地下漏斗,造成房屋倾斜,甚至导致了海水倒灌等环境危害,地下水的开采已经受到制约。

远程调水,目前并没有把工程投资费用以及被引水地区的间接经济损失计算在内,仅以日常运行费用、管理费计算其成本,这与真正成本相差很大。其实引水工程,除了巨额的投资之外,还要占用大量耕地,还存在被引水地区的环境危害等问题。如引黄济青(岛)工程,占地达6.2万亩,还会造成黄河断流、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经济上是难以估量的。80年代实施的引滦入津工程,时至今日每立方米成本仍达2.3元左右,距离天津市民的用水价1.4元有0.9元的政府补贴。专家预测,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长江水流到北京,按现行不变成本计算,综合成本在5元/立方米以上,甚至有专家预测每立方米将达20元。美国有资料认为,远程调水超过40公里,成本将超过海水淡化。

对于海水淡化,能耗是直接决定其成本高低的关键。40多年来,随着技术的提高,海水淡化的能耗指标降低了90%左右(从26.4kwh/m3降到2.9 kwh/m3),成本随之大为降低。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成本已经降至4-7元/立方米,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则降至2-4元/立方米,如天津大港电厂的海水淡化成本为5元/立方米左右,河北省沧州市的苦咸水淡化成本为2.5元/立方米左右。如果进一步综合利用,把淡化后的浓盐水用来制盐和提取化学物质等,则其淡化成本还可以大大降低。至于某些生产性的工艺用水,如电厂锅炉用水,由于对水质要求较高,需由自来水进行再处理,此时其综合成本将大大高于海水淡化的一次性处理成本。可见,如果抛开政府补贴等政策性因素而单从经济技术方面分析,海水淡化尤其是苦咸水淡化的单位成本实际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几种淡水获取方式的成本比较单位:元/立方米

取水方式 平 均 成 本 开采地下水 限制开采量 远程调水 引滦入津:2.3元/立方米(直接成本) 南水北调:5-20元/立方米(到北京平均水价) 海水淡化 海水:4--7元/立方米(综合成本) 苦咸水:2--4元/立方米(综合成本) 在我国,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良性的水价形成机制,自来水的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政府负担着巨额补贴,自来水的价格普遍偏低,目前自来水的价格一般为1.5-2元/立方米,随着淡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化规模效益的显现,海水(苦咸水)淡化的成本将会越来越低。2000年10月朱熔基总理在南水北调座谈会上强调:"要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逐步较大幅度提高水价,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随着淡水资源的日趋缺乏,各个城市节水措施已经出台,实行自来水限量使用,超标加价。由此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一方面海水淡化成本不断降低,另一方面自来水的价格不断上涨,两者将越来越接近,自来水价格甚至将高于苦咸水淡化的成本,海水淡化的成本问题将得以解决。成本问题的解决将会对海水淡化的广泛应用及产业化进程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四.建立海水淡化产业刻不容缓

1.国内外海水淡化产业

早在400多年以前就有人提出海水淡化的问题,进入20世纪后,海水淡化技术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得到了加速发展,70年代以来,更多的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匮乏而加快了海水淡化的产业化。目前,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沙特、以色列等中东国家70%的淡水资源来自于海水淡化,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淡水资源也竞相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截至1997年底,全世界单台产量在100吨/日以上的海水淡化设备,日产水量就已达2300万吨,且一直以10%-30%的速度增长,由此带动了淡化水产品提供、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技术服务等整体海水淡化市场的巨大需求。目前世界上每年海水淡化市场的成交额已达数百亿美元。在我国,海水淡化年产量也已超过了千万吨。

中国是继美、法、日、以色列等国之后研究和开发海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继西沙群岛日产200吨电渗析海水淡化装置成功运行后,又先后在舟山建成了日产500吨反渗透海水淡化站,在大连长海建成日产1000吨海水淡化站。日前,我国最大的日产18000吨苦咸水淡化工程在河北沧州建成投产。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淡水需求量急速增加,加上北方多年干旱,国家对海水淡化产业化已非常重视,国家、集团公司、个体投资者都看好这一行业,海水淡化产业化将很快上腾飞的翅膀。

2.海水淡化的潜在大市场

海水淡化业市场主要包括有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安装、淡化水产品提供、技术服务等等。

从国际市场方面来看,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多数沿海国家由于水资源问题日益突出,都直接卷入了海水淡化的发展潮流。无论是中东的产油国还是西方的发达国家,都建设有相当规模的海水淡化厂或海水淡化示范装置,北欧、南美和东亚地区每年海水淡化设备进口和工程安装市场有近100亿美元,且仍在高幅增长之中,南亚、中亚和非洲也有众多的海水淡化潜在用户。海水淡化的国际市场规模巨大。

从国内市场方面来看,针对我国的国情,海水淡化可定位于市政用水的补充,以缓解供水紧张状况,同时也可用于废水资源化,达到废水回用的目的。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水资源极其丰富,西部地区则有相对丰富的苦咸水资源,这为我国发展海水淡化产业提供了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我国淡水资源的紧缺已众所周知,每年全国缺水数百亿立方米,因缺水影响的国民产值达数千亿元。可见工程设计、设备制造、淡水提供、技术服务等海水淡化产业具有广阔的国内市场空间。

针对海水淡化设备制造市场而言,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了海水淡化设备的加工制造能力,质量保证体系也可以满足要求,其设备制造成本比国外至少低30%左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价格竞争能力。

3. 海水淡化产业投资价值与利润空间

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政策支持对海水淡化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将海水淡化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中,作为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的推广示范工程技术。海水淡化产业化所必需的环境正在日益改善,海水淡化的产业化基础已基本具备,在日渐成熟的国内外环境中,我国的海水淡化产业即将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期。

在工业社会里,人们将产业定义为技术加资本。目前,我国的海水淡化技术比较成熟,进入了商业化阶段,该行业巨大的经济发展空间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进入。纽约投资企业贝尔-斯特恩公司首席投资战略家伊丽莎白·麦凯认为,水业将是21世纪最大的行业,而作为未来水业发展方向之一的海水淡化产业,其投资价值相当看好。华尔街专业人士分析,继it股和生物股之后,海水淡化公司的股票将成为投资者一致看好的炙手可热的新兴成长股。

海水淡化产业市场规模大、收入相对稳定和具有高成长性的特点,使得它拥有高于其它行业的平均利润率。该行业正处于成长阶段初期,同行业竞争较少而需求巨大,有利于有实力的先行涉足者形成寡头垄断,获取超额利润。

上一篇:老龄化的影响范文 下一篇:生物信息学方向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