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行业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5 17:13:20

影院行业分析

影院行业分析篇1

【关键词】因素分析法;业务收入;人均费用

因素分析法是指在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于某项指标的情况下,分别确定各个因素的变动对该项指标变动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的分析方法。因素分析法是广泛应用于现代财务分析中的分析方法之一,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专业性、有效性、实用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财务分析人员的重视。运用此法可以根据医院经营出现的相应变化对医院门诊人次、人均门诊费用、出院人次、人均住院费用等收入影响因素进行计算,分析其各因素对医院业务收入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我市某三甲医院2014、2015年度医院财务月报表以及年终决算表。以2014年为基期,2015年为报告期,资料见表一、表二

二、计算公式与分析

1、计算公式:因素分析法就是以就诊人次综合指数和人均费用综合指数为因素指数,分别反映就诊人次和人均费用两个因素的变动对相关收入额变动的影响。在以下数学表达式中:

q:就诊人数 p:人均费用

人数变动的影响=∑p0q1-∑p0q0

人均费用变动的影响=∑p1q1-∑p0q1

反映全院收入总变动的指数(总增长%)公式为:

报告期收入/基期收入=Σp1q1/∑p0q0

利用以上公式及表一、表二的基本数据计算结果如下 :

门诊情况:

2014年门诊收入增长额=7,170-5,720=1,450(万元)

2015年门诊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25.35%

门诊人数变动的影响额=0.0104*981,230-5,720=4,485(万元)

人均门诊费用变动的影响额=7,170-(0.0104*981,230)

= -3,035(万元)

两种变动因素共同影响额=4,485+(-3,035)=1,450(万元)

住院情况:

2014年住院收入增长额=4,520-2,620=1,900(万元)

2015年住院收入比2014年增长了72.52%

出院人数变动的影响额=0.25*15,320-2,620=1,210(万元)

人均住院费用变动的影响额=4,520-(0.25*15,320)= 690(万元)

两种变动因素共同影响额=1210+690=1,900(万元)

2、分析

(1)、门诊:由表一、表二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门诊人数变动使收入增加4,485万元,人均门诊费用变动(人均费用减少31元)却使收入减少3,030万元,二者共同作用使门诊收入增加1,450万元,由此可见2015年门诊收入的增收额完全是由于门诊患者的增加带来的。

(2)、住院:出院人数变动使收入增加1,210万元,人均住院费用变动(人均费用增加500元左右)使收入增加690万元,二者共同作用使住院收入增加1,900万元,与门诊增收的情况不一样的是:2015年住院收入的增收额一方面是由于住院患者的增加带来的,另一方面住院费用的增加也使得住院收入有所提高。

(3)、影响业务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a、人性化管理 院领导能够从实际出发,积极帮助职工解决工作和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使职工在感受到院领导关心的同时在全院形成一股凝聚力、向心力,积极为医院的发展献计献策。b、科学化管理 医院为了鼓励先进,鞭策后进,下半年实行了绩效工资改革,制定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核算方案,该方案充分体现了“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理念,各科室在想办法创收增效的同时使得医院的业务收入不断提高。c、创新型管理 创新是医院发展的必经之路,旧的模式及思维适应不了新形势下医院发展的需要,院领导要求各科室在服务理念和服务方式上要有创新意识,唯有创新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d、服务型管理 医院是公益事业单位,为广大患者服务,解除患者病痛是办院的宗旨,教育职工用爱心树立形象,用行动赢得口碑,良好的服务使得众多患者愿意来院就诊。

三、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几点参考性建议

1、争取外援。在医院现有的技术人员短缺的情况下,可以根据需要外聘一些技术过硬的医生来院工作。外聘人员利用自己的技能可以带动一个科室,影响到相关的科室,形成连索反应。

2、发展专科。专科是医院的特色和品牌,有了它医院在广大患者心中才有份量。

3、购置设备。在医院运营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可以用“借鸡生蛋”的方式购置新型设备,虽然方法有些陈旧,但不一定不适用。

4、培养人才。人才是医院发展之本,加快人才培养、提升人才储备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总之,在医院的经营运行当中,影响收入变动的因素很多,应用因素分析法定期对医院业务收入进行分析, 可以比较直观地反映医院资产运营效果和财务效益状况, 正确引导医院的经营行为、客观公正的评价医院的经营成果, 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活动中查明影响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积极因素、消极因素和影响程度, 以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参考文献

[1]高山.《现代医院财务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10.01

影院行业分析篇2

关键词:财务报表;新医院会计制度;分析

各医院的财务报表不仅可以反映医院总体运营情况同时还可反映出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分析医院财务报表,能够发现医院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看出医院的经济效益,从而对其进行整改。新医院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呈现的内容更加详细及丰富,新医院会计制度中的分析方法也有了新的改变。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

(一)会计科目更新不及时

原有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十多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显示出一些不完善的地方,科目设置不能涵盖医院所有业务,科目体系陈旧,适时调整医院会计制度,完善科目设置和科目体系有利于加强医院会计核算工作,有利于加强政府和社会监督力度,有利于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会计科目更新不及时对准确进行财务核算工作起到了消极的影响,导致财务控制不力,从而误导医院的领导者或决策者,影响医院的整体运营效果[1]。

(二)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

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全新的会计制度也随之出现,其医院的财务报表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控制体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不够完善,有些医院甚至还未形成财务评价体系,以至于诸多医院的财务核算环节的本质作用没有发挥出来,财务管理与财务控制工作,仅仅体现在数据核算上。导致医院运营过程中财务控制工作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与此同时,部分医院建立了财务控制体系及财务评价制度,但制度的内容并不全面,内容比较松散。而且,诸多医院对财务核算这个工作并不重视,而是将工作重心放到审核及预算上,严重影响了新医院财务控制的质量。

(三)有关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差

新兴的医院会计制度建立在旧的会计制度基础上,随着新会计制度的不断发展,对财务报表也提出的新的要求。因此,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新会计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需要。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新会计制度的推行与发展并不那么顺畅,很多财务人员还没能适应新的会计制度,对新的会计制度的认识还处在初级阶段,新的会计思维还没有形成,综合素质差极易导致做账数据混乱无章、条理不清、逻辑性差,不仅影响了医院的财务控制效果,还可能误导医院领导者的决策方向。

二、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报表分析运用的方法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有很多,常见的分析有综合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下面介绍工作中常用的两种分析方法

(一)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是按照定好的标准,将财务报表收集的数据进行对比,找出各数据出现的不同之处,并对出现的不同点进行分析,找出造成差异的因素。然后,根据分析结果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例如,分析2017年1月的财务报表过程中,可以将2016年1月、2015年1月甚至更久之前的同月份财务报表找出来与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分析出当前的医院财务状况,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分析导致报表指标中的数据发生变化的影响因素。因素分析法的操作要求先指定数据中的一项指标,把可能引起该指标发生变化的因素一一罗列出来,并将罗列出来的因素进行结合,分析多项因素中只有一项因素发生变化时,变化因素对财务报表指标造成的影响程度,以此类推,将所有的可变因素轮流替换进行分析,并综合对比,找出对财务报表影响最大的相关因素。因此,因素分析法也称为连锁替换法。例如下图中表示的某医院内科年收入增加情况。使用该方法可知,影响该科室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为单次收费及收治人数,由于单次收费而增加的收入计算法为:85*(110-100)=85万元;由于收治人数而增加的收入计算法为:(85-50)*100=350万元,由此可见,2016年影响该医院内科收入的因素是收治人数的增长。

三、提升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医院财务报表效率的措施

(一)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推行新的会计制度后,财务人员要适应新的制度,往往需要一段时间。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提高医院财务控制质量的有效途径,增加财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尽快形成新的会计思维,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与内容,并可以在实际的工作中把新的会计制度运用起来。作为医院的财务人员,更加应该积极主动的对新的会计制度进行深入学习,不断探讨其内涵,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为做好财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医院财务部门应高度重视财务工作对医院运营与发展带来的影响,意识到医院财务工作如出现纰漏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要求,提高各部门的工作责任心,保障医院财务报表分析的整体质量。

(二)注重对财务敏感指标的分析及跟踪

医疗行业作为国家的重点行业,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中财务报表分析过程中的部分指标敏感性极高。如固定资产折旧率或者药品库存价格等,这些财务敏感指标在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差异,而这些差异往往反映了各个指标中潜在的危险。对这些财务敏感指标呈现的变化加以分析,可有效监控医院运营中存在的财务危机。同时,医院财务部门还要做到积极搜索与财务敏感指标相对应的财务负债或支出内容,并对其采取有效的监控措施,规避医院财务风险。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财务部门的推行,对财务报表分析提出了新的要求。而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财务控制体系还未完善、会计科目的内容还没有及时的更新、财务人员的的综合素质还普遍偏低等问题还普遍存在。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医院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并注重对财务敏感指标进行深入分析,通过因素分析法及对比分析法等有效的方法提升财务报表分析的整体质量。

作者:邓成良 单位:宣威市第二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淑倩.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24):147.

[2]李伟.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报表分析[J].经济师,2016,3(4):251-252.

[3]赵艳红.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报表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4,5(32):12.

影院行业分析篇3

关键词:医院 ; 财务分析 ; 问题 ; 应对策略

    医院财务分析与管理作为财务控制系统,是医院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手段。医院财务分析是利用医院的财务报表等相关经济信息资料,对医院资金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全面评价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下一步的财务预测、财务决策和财务控制提供数据资料。对医院财务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分析,有利于评价医院预算和计划的执行情况;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通过加强财务分析,揭示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和蕴涵的发展趋势,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医院发展服务。

一、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与企业相比还存在着差距,在重视程度和分析深度等方面,既有客观条件的限制,又有主观因素的影响,主要问题体现在以下方面:

    1、分析方法单一,综合水平不高。财务分析报告仅按照会计科目简单罗列数字,局限于增减比率和结余数额比较,对存在问题缺乏深层次的、实质性分析。在分析方法上仅运用对比分析法,没有运用结构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管理措施。财务人员由于受业务知识单一性限制,只重视内部财务指标分析,欠缺对医疗服务和相关业务等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无法从财务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财务指标的因素,影响了对经济活动评价的吻合度,造成医院财务分析综合水平不高。

    2、分析指标不全面,缺乏行业可比性。目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一般包括每职工平均门诊人次、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每门诊人次收费水平、每床日收费水平、病床使用率及周转次数等,和企业相比少之又少。医院之间大多缺乏横向比较,重视单个指标孤立分析,不重综合分析。大多医院财务报表不公开,难以获得其他医院信息,分析局限于医院内部,缺乏同行业之间的对比,无法了解相同指标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利于医院的经营决策。

    3、重内部分析,缺乏行业外部因素分析。医院财务分析大多局限于内部,医院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找不到医院在卫生行业中的位置,不利于医院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淹没了管理者的业绩。行业外部医疗物价收费政策、市场状况、国家医药政策和医院财务制度等都是影响医院经营活动的因素,这些外部因素对医院经营影响很大,造成医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大幅度波动,不利于领导者经营决策。

    4、重事后分析,缺少有价值的前瞻性分析。医院分析着重于对财务报表的事后分析,缺少对风险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忽略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动态分析,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事先对医疗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论证,采取最优的经营策略和有效管理措施,要比事后剖析更为重要。

二、加强财务分析的应对策略

    1、完善医院报表体系,增强对现金流量分析。2010年12月31日财政部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报表体系进行了完善,去掉了原有财务报表中的基金变动情况表,增加了现金流量表、财政补助收支情况表和成本报表等。现金流量表的引入,体现了医院管理理念的国际化趋同,可以使财务人员了解医院经济效益的来龙去脉,揭示医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关系,分析医院收益质量。成本报表的运用,可以全面剖析医疗成本的内在结构,从性质、功能两大面分别揭示医疗成本的构成,并对成本构成的合理性进行全面监控分析,找出医疗成本持续增长的根本原因,从而合理控制成本,降低医药费用,解决老百姓“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

    2、建立健全财务制度,增强财务分析的质量。科学有效的财务分析需要完善的财务制度。加强预算管理,完善预算管理机制;加强货币资金管理,严格用款计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药品、卫生材料等流动资产的管理,在满足临床需要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库存量,避免积压资金,严格出入库管理,杜绝浪费;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分析各环节风险点,增强控制措施;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财务分析水平和质量,促进医院经济活动高效有序进行。

    3、搭建财务分析平台,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医院应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为广泛收集财务信息搭建平台。医院财务分析不仅对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应对造成财务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单靠财务人员的力量无法对各项因素做出准确判断。应建立以财务人员为主,多部门人员参与的财务分析队伍,提高财务分析的水平。财务分析人员除了掌握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应深入实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调整知识结构,系统掌握分析的技术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收集充分的有价值信息,整体分析与专项分析相结合。进行财务分析必须有充分的资料支撑,尽可能收集有价值信息,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依据全面、客观、准确。财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整理和积累与财务分析相关的资料。在对医院经营活动进行整体性分析的同时,还要针对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开展专题分析,如:医院的绩效分析、专项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等。在分析中找出差距,揭示实质性原因,避免分析的片面性。

    5、增强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的分析判断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和收益并存,财务分析能为医院的生存发展提供高质量的信息,使医院的经营活动高效有序进行。为增强医院的应对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事前分析和预测,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设立科学化的财务预警指标,增强财务人员的判断和分析能力,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策略,从而强化医院管理,促进医院健康稳定发展。

    构建医院财务分析理论、方法、指标框架体系,必须全面系统,重点突出,真实反映医院财务状况。为有效执行新医改的方针、政策,满足病人的需求,医院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因此建立一个全面的财务分析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太宙,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思考,中国医院知识仓库,2011,8

[2]、医院财务分析与管理对策,海峡医界网,2011,8

[3]、医院财务分析缺陷与对策,华夏医界网,2010,12

[4]、探讨财务分析报告,华夏医界网,2010,12

[5]、加强财务分析促进医院健康发展,华夏医界网,2011,11

影院行业分析篇4

关键词:择校;影响因素;高等体育院校;因子分析

高等体育院校正面临着资格老、声望高、实力强的国家重点高校的竞争压力。决定高等院校在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地位的关键,是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培养人才的质量。对于高等体育院校而言,要提升自身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努力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培养人才的质量是根本。但从着力点来讲,各院校应努力了解考生择校的影响因素,构建具有自身院校特色的招生宣传策略。因此,本课题尝试从市场营销学的视角,探讨不同考生择校影响因素的差异性,为高等体育院校招生宣传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以便更多的学者关注此方面的研究。

1. 研究方法与对象

本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天津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2008级在校本科生、研究生为研究对象。从各种文献比较不同取向的考生择校影响因素,分析各种择校影响因素的优缺点及适用性,在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了适用于本研究的高等体育院校考生择校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同时,利用在天津体育学院给本科班学生上课的资源,与部分学生进行了深入交谈,从而了解了一些影响他们择校的现实因素,再参考有关的文献,并综合了专家的意见,将《高等体育院校考生择校影响因素调查问卷》中的“择校影响因素部分”分为个人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4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和33个三级指标。本课题研究通过检索体育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万方数据化期刊等)获取了大量第二手资料,采用比较与分类、归纳与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逻辑分析方法对获取的第二手资料进行评价与分析。对问卷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采用Windows SPSS 16.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包括描述性统计、T检验、方差和因子分析等方法。

2. 结果分析与讨论

根据因子的分析理论,按照因子载荷量的大小把40个原始变量归纳在9个主因子上,并按各个主因子中载荷量较高的变量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进行主因子命名,即为经济状况、学校所在城市状况、学校教学资源、学校招生录取情况、学校硕博点及图书馆情况、学校社会声誉情况、学校学生情况、专业就业前景及喜好情况、学校师资力量。

2.1不同背景考生择校影响因素的差异

统计结果显示,t=-2.749,P=0.0063.9121),说明在择校时女生考虑“学校所在城市状况”的多一些。t=-2.695,P=0.0073.8161),这说明高等体育院校女生考生在择校时考虑“学校教学资源”多一些。t=-3.471,P=0.0013.5635),这说明高等体育院校女生考生在择校时考虑“学校招生录取情况”的多一些。t=-3.758,P=0.0003.2391),这说明高等体育院校女生考生在择校时考虑“学校硕博点及图书馆情况”的多一些。t=-2.274,P=0.0234.0428),这说明高等体育院校女生考生在择校时考虑“专业就业前景及喜好情况”的多一些。

综上所述,女生较男生在高等体育院校考生择校时考虑“学校所在城市状况”、“学校教学资源”、“学校招生录取情况”、“学校硕博点及图书馆情况”以及“专业就业前景及喜好情况”上多一些。之所以有这种差异,取决于男女生心理存在感知、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兴趣、信心、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差异有先天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原因造成的。

2.2不同学校考生择校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F=9.553,P=0.000

2.3不同学历考生择校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统计结果显示,F=7.643,P=0.006

2.4不同户口、家庭月收入、月平均生活费用考生择校影响因素差异分析

数据统计结果显示①不同户口类型的高等体育院校考生在择校时考虑“经济状况”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农业户口的考生(3.3409)远远大于非农业户口的考生(3.0330)。②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高等体育院校考生在择校时考虑“经济状况”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家庭月收入低的考生在报考高等体育院校择校时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大。③不同月平均生活费用的高等体育院校考生在择校时考虑“经济状况”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月平均生活费用低的考生在报考高等体育院校择校时受“经济状况”的影响大。

自从20世纪60年代初人力资本理论出现以来,经济因素被广泛认为是影响个体高等教育需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理智型的消费者在消费前都会优先考虑性价比的大小,尤其是在选择报考高等体育院校时,考生往往考虑更多。因为高等体育院校属于单科类院校,在收费上要比综合类的院校更高一些,有些专业甚至达到了每年一万多的学费,再加上大学四年的生活等开支,将近需要七八万的花费。因此,选择高等体育院校时资金可能成为一个贫困家庭很大的障碍。

3.我国高等体育院校招生宣传现状

高等体育院校多是以招生简章、考试报、报考指南以及本院校的网页等形式进行招生宣传,而在生活报纸、杂志、电视以及户外做招生宣传的甚少。高等体育院校的人际传播也存在,但是都只是个人的行为,没有在学院里落实成文成纲。

高等体育院校在招生宣传内容上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学院就业率的介绍不是很多;学院的地理位置、周边的环境等交通优势以及学院的奖学金、助学金等介绍甚少。

4.结语

针对考生择校影响因素,高等体育院校的招生宣传应注重对学校的优势专业、学校所在城市的交通优势和经济状况、及就业前景的介绍,同时还应把高等体育院校对奖学金、助学金、贷学金政策的执行情况向考生进行介绍。

在全球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高等体育院校应该对本校招生宣传的内容、形式、媒介等进行科学的策划,适应社会发展现状,采取家长和考生最容易接受的宣传方式,充分合理的利用现代信息社会所具有的快速有效的媒体手段、管理理念、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来服务于招生宣传工作,帮助高校实现招生宣传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潘懋元、吴岩.走向21世纪的中国高等教育[M].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

影院行业分析篇5

[关键词] 医院管理;财务分析;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c)-114-02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经济活动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管理企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财务分析作为一种财务管理手段,在企业界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它为企业制定科学决策、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当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医院面临的挑战将更为严峻,除了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要目标外,还必须把提高经济效益作为奋斗目标[1]。因此,医院要想在市场中提高竞争能力,加强财务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1 医院加强财务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医院开展财务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和评价医院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从而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此,加强财务分析具有以下意义:

第一,有利于评价和促进医院计划、预算的完成。计划和预算是经营活动的目标和准则。加强财务分析,能够全面地评价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和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调整,促进计划和预算的完成[2]。

第二,有利于医院改善经营管理和提高综合效益。财务分析是从资金活动入手,分析医院人力、物力、财力的利用情况,研究经营活动取得成果的原因。加强财务分析,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差距和问题。从而采取措施,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设备利用率,挖掘医院营运潜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减少积压浪费,降低医药费用,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三,有利于医院管理者做出科学的决策。医院的经济活动是一个由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交织在一起的系统,运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对医院的经济活动进行充分的分析,可以了解医疗活动中财务运转情况,掌握经济决策与客观经济规律的相符程度,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成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第四,有利于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医院财务分析既能对医院已发生的财务状况和财务结果进行评价总结,具体地判断医院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是否合理[3],资金的运营是否安全、有效,客观地评价医院业务计划的完成情况,为以后的预算、计划和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又能预测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因此,加强财务分析,能够更加客观地总结理财经验,揭示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和发展趋势,认识和掌握财务活动的规律,改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2 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目前医院财务分析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统一的标准,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诸多局限性,有客观条件的限制,也有主观因素的影响[4],主要体现在:

2.1 财务报表本身存在局限,缺乏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财务分析要以财务报表数据为基础,真实、有用的财务信息是进行有效财务分析的前提条件。但医院财务报表数据本身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报表以原始成本为基础,缺乏时效性;没有考虑通货膨胀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的影响;资产负责表与收支总表所反映的时间概念不同,以比率的形式将两表数据进行比较,其可比程度不一致。此外,现金流量表目前还不是医院法定对外报送的报表,许多医院尚未编制现金流量表,没有从医院资金运营的角度对现金流量进行分析。

2.2 侧重单一财务信息的分析,综合分析水平不高

由于财务人员受业务知识单一性的限制,财务分析仅重视内部财务指标、财务行为和财务管理状况等财务方面信息进行分析,缺少对医疗服务和相关业务等医疗方面知识的了解,影响了分析人员的观察力和分析力,无法从财务变化中判断业务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财务指标造成影响的因素,忽视了对其他相关经济信息的综合分析,从而影响评价经营活动的真正效益,造成医院财务分析综合水平不高。

2.3 重视医院内部分析,忽视行业外部分析

目前医院财务分析指标缺乏统一的标准,财务指标缺少可比性,医院之间缺乏横向比较。加之难以获得其他医院的信息,分析工作还仅局限于医院内部,缺乏与同行业间的对比,造成医院管理层难以了解相关指标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不利于医院对自己的经营决策进行适当定位。此外,还忽视了对外部医疗物价政策、市场状况、国家医药政策及财务管理体制等外部影响因素的分析。

2.4 着重于经济事项的事后分析,缺少有效的前瞻性分析

传统的医院财务分析是解剖已发生的财务活动及其成果,即着重于对财务报表作事后的分析。这种事后分析的适时性和快速反应能力滞后,缺少对医院风险的防范和发展潜力的预测,侧重于财务指标的静态分析,忽略了医疗服务活动的动态性分析,已经不能满足医院发展的需要。

3 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加强医院财务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3.1 完善医院报表体系,加强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目前医院报表体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增加会计报表附注内容。由于一些重要的、需要详细说明的项目内容在报表中无法准确表示,且影响医院财务分析的质量,因此,应对会计报表附注内容加以补充和完善。二是引入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医院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流入和流出信息的报表。通过对它的分析,可以了解医院实际经济利益的来龙去脉,揭示医院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收益之间的差别,对这些差别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不仅便于医院管理者了解和评价医院获取现金的能力,也有助于分析医院收益质量,并可以对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做出评价。因此,引入现金流量观念,开展对现金流量的分析,必将更快地提高医院的财务管理水平。

3.2 建立财务分析队伍,提高分析人员的综合素质

医院财务分析不仅是对医院财务指标进行分析,还应对造成财务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如:医疗收费价格变动、药品降价、新技术的开展等多种因素对医院财务状况的影响[5]。单靠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是无法对各项因素做出准确的判断。因此,应建立以财务人员为主,医务科等部门人员参与的财务分析队伍。财务分析人员除了要掌握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会计理论知识外,还应深入科室实地了解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拓宽知识面,调整知识结构,系统地掌握财务分析的技术方法和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做出较高水平的财务分析。

3.3 充分收集有用的相关信息资料

进行财务分析必须有充分的资料,只有尽可能多地收集有用的信息资料,才能保证财务分析的依据全面、客观、准确。财务分析资料不但要有真实的会计资料,还应充分应用有关的统计和业务资料。医院财务分析所需要的资料主要分内部资料和外部资料,内部资料可以通过医院的财务报告获得;外部资料可以通过行业协会、各种科研咨询机构、政府机关、学术杂志、新闻传媒等多种渠道收集。财务分析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收集、整理、积累与财务分析有关的资料。

3.4 加强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提高科学预测

近几年,医院的各项事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风险与收益同在。医院的财务分析能为医院的生存发展预先提供高质量的指标信息,使医院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增强医院竞争和应变能力,避免可能发生的风险,事先加强预测,以便采取最优的经营方案和最有效的管理方法,要比事后解剖更为重要,更具积极意义。因此,在财务分析中,要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科学预测,要跟上形势,走在前面作事先判断。通过建立医院财务风险预警分析系统,即设立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通过观察这些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的一种财务分析系统。从财务预警系统的角度出发,加强财务风险分析,提高科学预测,强化财务管理,促进医院稳定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岚.实用医院财务管理[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99-225.

[2]玄香兰.医院财务预算管理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72,78.

[3]刘敬华.医院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医药产业资讯,2005,2(14):103.

[4]穆晓芳.浅析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5,18(9):47-48.

[5]段德春.谈现代医院财务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10):50.

影院行业分析篇6

【关键词】职业院校;财政学;微观分析;宏观分析

前言:

职业院校是为培养某方面专业人才而存在的应用型人才摇篮,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需要职业院校培养出更多的财政学实用人才,填补国家、企业财政部门的职位空缺,推动社会整体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方法受计划经济时代影响,采用宏观分析法对财政学进行教学研究,在研究市场经济的某些领域受到制约,需要进行教学改革。

一、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

(一)古典时期

从古典时期开始,财政学就是一门完整独立的学科。1776年亚达•私密在《富国论》中第一次以宏观分析法对国家经济职能进行解析,并规定了财政的具体范围。在密斯理论的影响下,大卫•李嘉图、J•S•穆勒等相继作出研究,将国家财政职能范围进一步缩小明确,主要以宏观分析法对税收问题进行研究。

(二)新古典时期

新古典时期是19世纪70年代以后的经济学研究时期,在这一时期内,财政学的主要成就是微观分析法的应用。受“边际革命”影响,马佐拉、马克尔等在边际效用论的基础上开创了公共产品研究,经过林达尔、维克赛尔将其与税收相结合,开始了对公共选择的研究。另一方面,微观分析法的应用使财政学研究更加科学化,经济学的科学研究地位迅速提升。

(三)凯恩斯主义时期

凯恩斯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的发表人,这篇通论发表于1936年,当时正处于经济危机时期。凯恩斯运用宏观分析法,从宏观角度提出国家干预理念,是财政学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宏观经济学随之诞生,并在其基础上产生了宏观财政学。

(四)当代财政学

最优税制理论、公共品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是当代财政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经济学家借鉴私人物品的研究思路,用微观分析法对公共品理论进行研究,解决公共品的提供方、提供过程、提供对象等方面的问题,全面开启了运用微观分析法研究财政学的高峰时代。

二、我国财政学的宏观分析传统与市场经济不相适用

我国从建国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财政学研究使用以“国家分配论”为基础的宏观分析法,再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财政学研究逐渐开始重视微观分析法的运用,但是这种转变是滞后的,不能满足市场经济体制下对财政学研究的需要。宏观分析法的不适用性主要表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和个人的主体地位被忽略、政府经济职能的界定不合理、不利于税收工作的公平和高效。所以,现阶段我国财政学的分析应向微观分析进行转变,首先,职业院校的财政学教学要向微观分析的进行变革。

三、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

(一)进行必要的课程调整

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我国职业院校的财政学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而且通常是同步进行。我国的经济体制已经发生了改变,政治经济学更多的是对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经济制度的体现,缺乏现实基础。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应从课程上开始做出调整,比如将政治经济学课程调整为财政学课程。另外,西方经济学是基础性科目,要注意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先开设西方经济学,再开设财政学,而不是将两门课程同步进行。

(二)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

财政学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财政支出和税收,而在宏观分析传统影响下,目前的财政学教学内容还包括财政政策。讲述财政收支时也是以宏观角度进行分析。对财政学教学内容的调整可以将财政政策部分分离出去,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讲解。讲授财政支出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政府资源配置智能,把分析税收的重点转移到税收归宿、税收效率等方面,以微观分析方法对学生进行财政解读。

(三)财政学教材的调整

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使用的国内教材都偏向于用宏观分析方法,短时间内这一情况难以得到改变。职业院校可以考虑选用一些国外教材和用作参考资料。在选用时要注意分析作者的财政理念和分析方法,选择适用于我国学生、有助于推行微观分析转变的教辅材料。

结束语:

通过对财政学两种分析方法的交替发展进行研究,不难发现财政学的分析方法也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不同时期要选择适合时代的不同方法。我国职业院校财政学教学改革方向也要向适合当下经济体制的微观分析方法进行转变。

参考文献:

[1]杜安国.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0.

影院行业分析篇7

1.1一般资料

于2013年3-12月对200名农村已婚育龄妇女进行了分析,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5±2.6)岁;其中初产妇120人,经产妇80人;将这些育龄妇女作为调查对象。

1.2方法

对其孕产期保健状况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进行分析。采用调查对象口述调查员记录的方法填写问卷。若调查对象为生产1名以上活产婴儿的产妇,记录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次孕产期保健情况,以尽量保证资料真实性。主要对产妇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情况以及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问卷。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100%。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数据进行χ2检验,计量数据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单因素分析,主要从产前、住院分娩和产后访视的保健情况进行分析,具体结果见表1和表2。由表1和表2可知影响因素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农村妇女进行产前检查、早孕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的比例就越小,而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文化程度方面,文化水平越高,农村妇女进行产前检查、早孕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的比例就越大,和低学历水平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业中主要是农村孕产妇(160人)和城镇孕产妇(40人),农村孕产妇的数量明显多于城镇孕产妇,不同职业对产前检查、早孕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有不同认识,本文结果发现城镇孕产妇进行产前检查(97.5%)、早孕检查(80.0%)、住院分娩(97.5%)、产后访视(80.0%)的比例比较大,与农村孕产妇产前检查(30.0%)、早孕检查(6.9%)、住院分娩(50.0%)、产后访视(30.0%)相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生育活产儿数的分析发现,多生和少生对产前检查、早孕检查、住院分娩、产后访视有不同的认识。通过统计分析,生1个孩子有40人,生2个及以上孩子有160人,生1个孩子的妇女进行产前检查的比例(50.0%)、早孕检查(60.0%)、住院分娩(80.0%)、产后访视(60.0%)的比例要高于生2个及以上的孩子进行产前检查(40.0%)、早孕检查(18.8%)、住院分娩(60.0%)、产后访视(30.0%)的比例,而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农村妇女50人,不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妇女150人,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农村妇女进行产前检查(98.0%)、早孕检查(70.0%)、住院分娩(96.0%)、产后访视(80.0%)的比例要高于不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产前检查(30.0%)、早孕检查(20.0%)、住院分娩(50.0%)、产后访视(30.0%)的农村妇女,而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由本文结果可见,产前检查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育活产儿数;住院分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系统;产后访视的影响因素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系统。

3讨论

对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成了当前比较热的焦点,这也是做好农村妇女保健的重要的前提,对这方面的研究也很多[2],主要通过分析影响农村妇女的不同方面,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本文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中影响妇女不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各种因素,从而得到影响孕产期保健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单因素进行分析,主要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生育活产儿数、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不同年龄段的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大,进行孕产期保健的比例越小;而且不同的职业也会影响农村妇女的孕产期保健,城镇妇女更有机会进行孕产期保健,这可能是有时间进行孕产期保健,而农民忙于农活,没有时间进行孕产期保健的原因;文化程度方面,文化水平高的妇女对孕产期保健的重视程度明显高于文化低的妇女,也更明白进行孕产期保健的重要性,因此文化程度高的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就比较大;生育活产儿数量也会影响到妇女进行孕产期保健,生产1个孩子进行孕产期保健的比例大于生产多个孩子的妇女,这可能的原因是生育孩子多了,对这方面的经验丰富,也就没必要进行孕产期保健;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妇女更容易接受孕产期保健,因此要比没有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的比例高。通过几个方面的分析,得出影响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主要是产前检查,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生育活产儿数;住院分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产后访视的影响因素是否参加母婴保偿管理系统。对农村妇女的孕产期保健知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分析,从而得到了不同因素对他们的影响情况,并为以后做出正确的政策提供一定的利用价值,这也是本次研究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对农村妇女孕产期保健的社会因素的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本地区的农村的妇女孕产期的保健情况,为政府更好的制定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影院行业分析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认知;因子分析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地方产业结构框架下对当地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模型分析研究(编号:2012SJDFDY006)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8月8日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而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导致教育的人才供给和社会的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利用CNKI数据库收集了近五年核心期刊上关于就业的文献,发现目前的研究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二是就业竞争力研究。就研究方法而言,主要是通过理论演绎和回归、层次、因子分析的实证研究,指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关系就业竞争力的各种影响因素,如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用人单位、个体因素等。这些研究对剖析大学生就业困难、探究就业路径、拟订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措施起到了促进作用。本文则以高职院校学生就业为研究对象,以个体职业认知为研究问题,从微观视角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职业认知要素影响”,希望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借鉴。

一、文献回顾及研究假设

(一)相关文献及概念界定。刘小瑜等(2008)通过建立二分类的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性别、年龄、政治面貌、生源地、户口性质、专业类型等因素对其就业状况产生了显著影响;唐瑜笛(2009)以高校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指出择业观念、就业意向以及偏好等主观因素也对大学生对职业的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李正卫(2010)也通过实证研究,认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求职心态会显著影响就业竞争力;类似的结果在李录堂(2011)研究大学生就业选择时也得到证实,个体特征要素、职业要素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而曹儒等(2012)在研究大学生就业关键成功因素时则指出,起决定性的反而是学生的心理因素。事实上,还有众多学者如刘巧芝(2012)、卿石松(2012)、郑宝祥(2012)、李春玲(2012)、张冕等(2012)均于近期开展了相关研究,从不同侧面得出大学生的个体因素可能影响到就业。然而,个体因素仍旧是一个宽泛的概念,还涉及到个体的技术、知识、能力、职业观念、价值观、自我效能感等众多因素;而且,针对高职学生这个群体的权威文献较少。据此,仍然存在从个体因素的某一视角,进一步地探究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影响的研究空间,本文尝试从职业要素视角研究其对就业的潜在影响。

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取决于人对社会情景的知觉和加工过程。高职院校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必然有一个适应过程,存在社会认知的失调。这种认知失调同样发生于就业与择业中,其直接的表现就是职业经验、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素养、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要素的改变。这里引入职业认知的概念,即个体对职业价值观、职业期望、职业观念、职业生涯等职业要素的知觉和信息加工处理过程。本文认为,职业认知是学生就业与择业的内驱力量,对于刚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学生来说,是职业认知失调的活跃期,从而对就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疏理,不难发现大学生的个人因素影响到其就业行为,更进一步,大学生的职业认知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影响。然而,职业认知的具体构成维度是什么,其作用于就业的机理究竟是什么,这些问题仍有待研究,这里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1、职业期望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期望是指对人或事的前途有所希望和期待,而就业期望是指个体对即将从事工作的预设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目标。对于刚走出校门踏上工作岗位的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往往存在较大差距,生活的压力使他们的物质需求较为旺盛;另一方面,由于工作技能、经验和社会资本的限制,又决定了其很难在职场上快速获得成功,达到预先的职业期望,从而造成“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的现象。冯彩玲等(2011)也从心理学视角验证了高校毕业生“求职期望对求职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由此提出假设:

H1:职业期望负面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

2、职业价值观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社会心理学家米尔顿・洛克奇认为:价值观是个人或社会偏好某种行为方式生存目标的持久性信念,价值观在职业上的体现就是职业价值观。罗斯(1999)认为,职业价值观就是人们从某种职业所能取得的终极状态(如收入高低)或行为方式(如与同事一起工作)的信念。李飞(2004)研究认为,职业价值观是影响毕业生就业结果的内因,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有助于提高就业技能,而且影响到个体的就业结果,由此提出假设:

H2:职业价值观与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相关。

3、职业素养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高职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成为高职学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刘晓波等(2004)认为职业素养主要包括3项职业精神、2项职业知识和5项关键职业能力,蒋乃平(2012)指出职业素养可以分为公共职业素养、行业职业素养和岗位职业素养三个层次。职业素养有的可以通过各种证书、资质来证明,称为显性素养;有的则需要通过长时间的职场行为才能感知,如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态度等,称为隐性素养。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理念,其中一个关键就是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由此提出假设:

H3:职业素养正面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

4、实践经历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毕业实践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环节,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和积累经验,尽快尽好地实现高职学生到职场人士的转变。李正卫等(2010)利用Logistic模型和普通回归模型,把实践能力与学习成绩、社会关系背景、就业态度并列起来,作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四大衡量指标;类似的,刘巧芝(2012)在构建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标体系时也把实践能力作为四个指标之一,足以说明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高职院校的实践教育是高职学生知识、技能、素养、态度的试金石,由此提出假设:

H4:实践经历正面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

5、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生涯是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由于人格、能力、情商的差异,造成了生涯规划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高职学生从校园进入社会,就业的第一步非常关键,而此时学生对自我的认知不够充分、职业价值观和态度都未形成、尚处于职涯探索阶段,很容易犯一些低级错误,这也是高职学生“高跳槽率、低忠诚度”的原因之一。向卓元(2009)、李正卫(2010)、卿石松(2012)、刘巧芝(2012)、曹儒(2012)等在分析毕业生就业影响或就业能力基础上,均提出了有必要加强高校的就业指导和就业观教育,把毕业生的职业规划能力视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提出假设:

H5:职业生涯规划正面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顺利就业。

二、实证设计

(一)变量定义。根据唐瑜笛(2009)、李正卫(2010)、李录堂(2011)、刘巧芝(2012)、蒋乃平(2012)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或竞争能力的研究,结合曲振国(2008)主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材,设计了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的测量条目(共计19个),采用李克特5分量表;此外也采用就业所花时间成本、经济成本和精力成本三个维度来衡量“顺利就业”的程度,共同组成“高职院校毕业生顺利就业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

(二)样本选择及问卷回收。调查对象针对正在毕业实习的高职学生或部分刚毕业并参加工作的学生,以常州科教城轻工学院、机电学院、工程学院、纺织学院和信息学院5所高职院校为调查区域,由分管学生工作的辅导员将调查问卷发放给学生。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网络问卷130份),回收问卷260份,根据徐云杰(2009)指出的:样本量应该是测度项个数的至少5倍,理想的情况是10倍以上,符合测量要求。其测量项的克朗巴哈系数在0.7以上,问卷的信度较高。

(三)因子分析。为了检验数据是否适宜因子分析,我们用SPSS16.0对260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分析,KMO值为0.887(大于0.7),巴特莱特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说明这19个条目适合做因子分析。以特征值大于1来确定因子个数,本文最终析出5个因子,采用最大方差法旋转并进行了因子命名,结果如表1所示。(表1)

根据表1,所有测量条目都只在单一因子上有较大荷载,并且大部分荷载值大于0.7(小于0.7的因子荷载只有两个,分别是0.699和0.686),说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从方差解释贡献率看,前5个因子累计解释了65.42%的信息,说明这些因子保留了原始数据中的较多信息,因子分析的结果可以接受。根据因子所包含测量条目内容,我们将5个因子分别命名为:第一,职业期望,即所包含测量条目说明了高职学生的职业目标或愿望;第二,职业价值观,即所包含条目说明了高职学生对就业的价值观念和职业态度;第三,职业素养,即所包含测量条目说明了高职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行业和岗位素养;第四,实践经历,即测量条目说明了高职学生的实践经历对就业情况的影响;第五,职业生涯规划,即所包含条目说明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规划对就业的影响。

(四)回归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可以用作一个变量被解释变量的线性关系,这里用来测量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职业生涯规划对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的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表2、表3、表4)

由表2可以看出,除了实践经历的sig值大于0.05,其他sig值都是小于0.05的,因此看出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与及职业生涯规划这几个因变量之间与就业情况存在着相关性;另外,只有职业期望的标准系数值为负数,其他均为正数,说明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及职业生涯规划这几个因变量之间与就业情况存在着正相关,职业期望就业情况存在着负相关。

(五)假设验证。职业认知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内在影响因素,探索性因子验证了其主要由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和职业生涯规划5个方面构成,虽然累计方差贡献率仅为65.42%,但已经包括了职业认知的大部分信息,而且各因子负载值基本都在0.7以上,可以从5个方面解释职业认知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影响。总结以上数据,对之前的假设加以验证,结果如表5所示。(表5)

三、结论、启示与局限性

(一)结论。职业认知是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以从职业期望、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和职业生涯规划5个方面来衡量个体的职业认知水平;同时,职业认知的具体维度对高职院校学生顺利就业的影响机理是不同的,具体而言:职业价值观、职业素养、实践经历和职业生涯规划对顺利就业产生正向影响,而职业期望则产生负向的影响。

(二)启示。为了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工作,需要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水平,具体可以采取以下三个方面的针对性措施:一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自我管理职业生涯,以此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能力;二是树立适合的职业目标,适度降低不合实际的职业期望,开展职业受挫感教育,对于就业竞争力较低的高职学生,可以“先就业、后择业”;三是重视高职院校学生实践环节的日常管理,由于教师难以跟踪实践过程,对实践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职业认知失调无法及时有效地纠正,致使学生对职业产生了积极或消极的认知,从而对毕业后的就业和职场发展造成不同的影响。

(三)局限性。研究的局限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职业认知的概念界定和测量方法,尚需要进一步进行理论和实证研究,以进一步剖析这个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二是研究的地域存在局限性,虽然选取了常州科教城5所高职院校的实习生和毕业生作为研究对象,但研究的普遍性仍有待验证。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晓波等.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

[2]蒋乃平.职业素养训练是职业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特点[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

上一篇:医院后勤保障具体措施范文 下一篇:初中数学的主要知识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