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范文

时间:2023-12-22 17:38:19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1

关键词: 高中历史 阅读能力 学习方法 历史事件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历史教学要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指导学生搜集和整理与学习相关的历史资料,培养学生解读、判断和运用历史资料的能力。历史教学中如何实现大纲规定的教学目标,教给学生历史学习基本方法,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指导学生阅读历史教科书

现行教材以专题模块编写,每一章节体现一个具体主干知识,反映出这一主题下历史知识的系统性、连贯性。首先通过阅读目录,对本专题有个整体了解,形成基本框架结构;其次对专题导语的阅读,把握基本线索;最后阅读课文正文部分,掌握本课基础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体系。

如学习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二第三节《伟大的抗日战争》这一节,本节知识点繁杂,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更需要先阅读教材把握本节知识体系。通过阅读目录明确本专题的主题是近代中国维护国家的斗争,抗日战争是其中最波澜壮阔、地位最突出的一次斗争。指导学生对导语的阅读,学生初步理清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民的抗日最终发展为国共合作抗日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并于1945年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这一基本线索。正文部分是学习重点,阅读中围绕本课课题与子目,对每一历史时期及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梳理知识网络。学生通过阅读本课内容梳理如下知识网络体系:

1.日军侵华的罪行

(1)日军侵华的原因

(2)日军侵华过程

(3)日军侵华的罪行

2.关内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1)各阶层的抗日救亡运动

(2)总结1931―1937年抗日救亡运动的特点

(3)西安事变

3.全民族的抗日战争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2)正面战场

(3)敌后战场

(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之间的关系

4.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1)抗战胜利前的形势

(2)全民族抗战的结果

(3)抗日战争的特点

(4)全民族抗战的原因

(5)抗战胜利的意义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阅读教材中的历史地图、图表等,以增强学生的时空观念,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指导对重大历史事件的阅读

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它是客观存在的,由无数史实构成。学习历史的过程中,每一时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是学习的重点,认识、掌握重大历史事件是历史阅读的一大特征。在阅读中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主要有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背景、经过、结果、影响、意义和作用(或评价)等。如学习太平天国运动,指导学生阅读抓住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归纳如下: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1.兴起原因:(1)根本原因:阶级矛盾激化;(2)外部原因:鸦片战争是推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外部原因;(3)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2.目的:清朝统治。

3.经过:(1)准备: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2)兴直和发展:1851年金田起义,1853年定都天京,1856年全盛世时期;(3)转折和挫败:1856年天京变乱,由盛转衰;1864年天京失陷。

4.重要纲领:(1)《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内容、结果、评价);(2)《资政新篇》(1859年)(内容、结果、评价)。

5.作用:动摇了清朝统治的基础,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

6.局限性:农民阶级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没有超出旧式农民战争的范畴,不可能领导革命走向成功。

7.太平天国运动的新特点:反封建侵略的双重任务、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等。

围绕历史基本要素阅读历史事件进行梳理,使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基本方法,摒弃过去死记硬背学习历史的传统方法。对历史事件的认识让学生在阅读中带着问题,引导学生学会历史思维方式,学会思考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方向,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起到重要的作用。

三、指导分层次阅读历史材料解析题

历史材料解析题是对所学历史知识的运用,是历史试卷最基本的题型。对学生历史阅读能力培养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材料解析题解题能力。“从历史材料中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提炼观点,或从中选取某些有效信息支持特定论点;分析不同历史材料,得出正确结论”。这是高考历史的基本要求。平时训练中指导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解决相应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首先,文字材料先读出处,图片、图表、表格材料先读题目;其次,看标点符号,通过分层审读材料正文,读材料信息,从材料直接反映出来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等,或经过分析可以提炼出来的信息。

如(2015年全国卷Ⅰ):历史中,儒学一直在发展与创新。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

――摘编自卞孝萱等《韩愈评传》

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并概括宋学在哪些方面对儒学有所发展。

通过阅读材料的基本方法――看标点符号,这一材料有五句话,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第一句指出儒学的发展与创新,汉代儒学对孔孟儒学的发展,根据所学总结出第一问的不同之处:“孔孟思想核心是仁政、民本、教化,而汉儒强调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第二层次为第二三句,说明韩愈否定后世对儒学的创新,因而重视孔孟理论,回归孔孟学说。第三层次是第四五句,说明韩愈的地位和作用。结合第二三层次和所学解答第二问宋学对儒学发展:“更加重视《论语》、《孟子》,重视思辨,强调个人的修养与完善。”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2

关键词:史料;孔子;正名;礼

史料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想要理解高中历史知识,借助史料则是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这是由历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从历史这两个字来分析,历,即过也;史,即史官。“历史”即过去所发生的事或对过去所发生事件的记录,那么历史便具有不可再现性的特点,不可再现的历史便不得不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来获取历史的真相。在新课改后的教材中,引用史料说明或证明一个历史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但是由于现存史料的繁多以及教材需符合课标的客观要求等方面原因,书中有些史料引用不完全,断章取义,若教师不加以引导,便会让学生对该知识点产生误解。

在岳麓版选修课本《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一课《先师孔子》中,在讲述“克己复礼”时,书中引用了“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来陈正名之理。这段话来源于《论语・子路篇》,是孔子根据当时卫国混乱的政治状况提出的一个建议,孔子认为卫国治理国家的第一步一定是先正名。这是由于卫国卫灵公在位时,立其子蒯聩为太子,但蒯聩不满卫灵公宠姬南子,欲杀之,未果,出逃到晋国。之后卫灵公便让蒯聩之子蒯辄继位。在卫灵公去世后,蒯辄继位,即卫出公。此时晋国要求护送蒯聩回国继位,蒯辄派兵抵御,。此后,卫国便陷入了蒯聩与蒯辄父子之战。父子相争,这在孔子看来是不合乎于礼法的。所以孔子提出卫国应当先正名,此处所说的正名即是调节二者之间的父子关系,改变父不父、子不子的社会关系。如果名不正,则言不顺序,言不顺序,则政事不成,政事不成,则君不安于上,风不移于下,是礼乐不兴行,则施之政事皆失其道,则有淫刑滥罚,故不中,刑法枉滥,民则地局天,动罹刑网,故无所措手足矣。这里孔子所说的正名不仅是正名分,更是正责任,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应当各司其职,每个社会角色都应当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这样社会才能够保持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

面对上述史料,教师的引导便至关重要。有些教师会一笔带过,有些教师则能利用这些史料起到画龙点睛的功效。所以史料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分析。当然,对教材中史料的分析离不开历史教材本身。那么,结合史料以及教材解析,教师就应当从如下几个方面对史料进行评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正确的引导学生,避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产生偏差。

首先,教师应当关注教材所引用的史料是否具有完整性。例如,《先师孔子》当中的这段话,教师应先找出其出处,并查找不同书籍对同一段话的解析。那么,很容易了解到此段话来自于《论语・子路篇》。再通过不同版本书籍的对比,能够发现这段话虽然完整地说明了正名之理,但是它并没有完整的引用原文。虽然《十三经注疏》或《四书章句集注》中对这段话的点逗不尽相同,但是相同的是,这两种点逗方式都将“是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与其引用部分合为一句话,所以虽然从语义的角度来说,这句话是完整的,但是从原文的角度出发,加上这句话,引文才是完整的。引文是否完整关系到对整个引文的理解是否断章取义,教师应当特别注意。

其次,关注教材解析与引文本身意义是否相符,结合上下文,探究引文与教材解析之间是否得当。例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段话,被放在孔子“克己复礼”这一标题之下,旁边配有的文字解释是这样的:为维护“礼”,孔子提出了“正名”的主张。正名就是用周礼的等级名分把破坏了的名实关系匡正过来,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所引用的材料陈述了正名的道理,所以这里的引用是合乎于教材的。

但是同时,教材上文的解释当中,又提出了“礼”是指周礼。在小字部分的解释中又提到周礼是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是经过周公修改后制定的一套以宗法分封为基础的礼制。这种将孔子所提倡的“礼”直接等同于周礼,学生很容易结合上下文,认为正名是维护周礼,即周朝人的典章、制度、仪节、习俗。这样不仅使学生对“礼”的思想产生误解,而且也使孔子的形象变成了一个一成不变、守旧的形象。

众所周知,孔子所生活的时代,各国纷纷扰扰,“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周天子早已衰微,各诸侯国国君的权力也多转移到了臣下、大夫甚至夫人手中,原有的周礼体系已经近于崩溃。就连孔子自身也并不认为周礼是尽善尽美的,是完备的,所以孔子这时候所维护的“礼”,其本质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精神实质不变的情况下,在周礼的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也就是说周礼是有所变革的,它体现的是一种有序的社会秩序,而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比如,君臣之间的关系,孔子反对愚忠,所谓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理解就是对孔子思想的误解,孔子所认为的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因此,正名的思想既然是在春秋时期提出的,那么这时候维护的“礼”就不仅仅是指周礼,而是在周礼基础上有所损益的“礼”,这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不能统一而论。所以在教学过程必须向学生强调此点,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礼”有更深刻的理解,不至于产生偏差。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注意课文内容的排列方式,从学生的思维习惯方式出发,对课文的内容进行正确的引导,排除思维的误区。

总之,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这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历史教师由知识型教师过渡为学者型教师,而学者型教师的标志性特点是具有研究精神。研究精神与史料教学相结合,便体现在对史料的探究上。对史料的探究归根结底是要将史料运用于教学实践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搜集史料的同时,应该对单个史料作充分研究,在理解史料与课文内容关系后,对史料进行筛选,选取的史料应该利于学生理解其所学的知识点。然而,在史料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明确史料教学的目标性,分清主次矛盾,明确史料是作为教学的辅内容,不可陷入纯粹的无止境的史料考证中。

因此,作为历史教师,面对史料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地位愈来愈高的情况,应当重视史料的价值,合理的运用史料,适当考证,避免断章取义的现象,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做到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出现思维偏差所引起的知识性错误,以期达到较好的教学结果,使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知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分析史料。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济南:齐鲁出版社,1996.

[2]梁启超.儒家哲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任继愈.儒教问题争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4]南怀瑾.论语别裁.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3

关键词:高考材料命题;江苏历史卷;创新

2008年进入新课程改革后,江苏高考历史命题一改以往直接发问让学生回忆、归纳教材知识的模式,出题者开辟了材料命题的新模式,江苏高考历史卷基本上是平稳发展。江苏历史卷已开始向形成自己风格的道路上逐步迈进,“苏派”风格的轮廓若隐若现。具体说来江苏高考材料题命制具有以下一些特色。

一、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江苏高考试题历来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知识考查尽可能恪守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具体反映到材料题的命制时,题干中材料的可读性强,阅读和理解的难度适中。如中国古代史部分,尽可能用文言原文,既保持历史原味,又形成了一定难度,但基本都是高中生阅读能力范围之内,没有生僻字,没有难懂句。

同时试题中的材料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具有较高的新颖性,但材料所反映内容基本都能够与《考试说明》和教材保持紧密的联系,考查的知识点尽可能是师生能够知道的,答案的设计也尽可能是从主流观点中推敲抉择,使得学生能够在接受高中历史教育的基础上保持对材料的认同感,既让学生能够在材料的基础上强化已有的知识,又让学生通过材料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二、材料题的思维要求高

根据材料在试题中的作用,可将材料题分为三类:

1.引子型,即材料作为试题引子

在试题中处于导出题目的辅助位置,对整个试题起一种铺垫和点缀作用,但对知识的考查没有实质性意义。这种试题主要用于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识记程度,对材料的利用水平比较低。

2.映射型,即材料作为考查知识点的逆向反映

为了考查学生对教材某一处知识的识记、理解情况,但又不能直接发问,故而用材料设置情景,让应试者通过情景逆推出要考查的知识点。

3.推理型,即材料作为进一步逻辑推理的依据

这是指在试题中使用材料作为对课标知识点的延伸,让应试者针对材料做进一步的分析,然后得出答案。这种试题一般考查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难度要求也比较高。

这三类题型对材料的使用水平是逐渐提升的,材料在题干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的,而带来的也是试题自身难度的依次提高。尤其是推理型试题往往看似脱离了教材内容,但却是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应知识的基础上结合题干提供的材料进行推理,材料容量最大,对材料的利用率也最高,最能反映对学生三维目标体系的考核与评价。近观这几年江苏历史高考卷,推理型材料题已成为主体,材料在试题中起到的作用已经远远超过教材的基础作用,到了离开材料已无法完成试题的地步。

三、试题中材料形式多样

史学材料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文字,而图表类的资料给人直观、形象的认识,且增加趣味性和新颖性,比较受学生欢迎,同时也更加能够体现应试者的思维能力。所以江苏高考这几年的材料题命制是以文字材料为主体,同时也比较喜好图画、照片和列表等资料,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该类题型出现。以选择题为例(见下表),从2009年到2013年图表型试题数量和所占比重逐年上升。

四、关注地方史和社会生活史

1.富有了地方特色

随着高考命题权限的下放,命题组织逐渐呈现区域化,试题风格也出现多元化、地方化的趋势。江苏是文化教育大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近代也经历了纷繁复杂的历史变迁。同时江苏学者对历史文化的研究也是国内翘楚,有着相当一批地方史研究专家和研究成果。这些使得江苏高考材料题在命制时能够大量引用地方史材料,将江苏地方历史与风土人情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到高考试卷中,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如2008年第21题就引用到了江苏地方史的资料:“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2009年第10题引用了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2009年第21题专门考查了“江南士大夫”带有江苏地方史色彩的历史概念,所引用的材料均属江苏地方史范畴。

2.关注社会生活史

社会生活系指历代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民族性、时代性、传承性、风俗性、地域性、交融性等诸多特色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活事项体系。具体而论,它包括社会物质生活(衣食住行)、社会精神生活(人生礼仪与教育)、社会生产科技生活(农业手工业商业与科技)、社会年节生活(岁时年节节今)、社会信仰生活(宗教与祭祀)、社会家庭生活(婚姻丧葬与家庭敬老)、社会环境生活(生态环境活动与环保意识)等内容。

新课程改革以来社会生活史开始进入中学历史教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历史(Ⅱ)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了解自古以来中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以及人类为发展社会经济、改善生活所做出的努力,进一步加深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认识,是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各个版本的教材都在必修二部分安排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专题,重点讲述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通讯和大众传媒等变迁。虽然只是一个专题的有限篇幅,但这就决定了社会生活史必然也成为历史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特别是随着社会生活史研究的深入,江苏高考在命制方面更是展示出了对社会生活史高度关注的倾向,2008~2001年每年都会出现2~3题考到社会生活史内容,涉及到生产与行业生活、娱乐生活与风尚、道德信仰习俗、婚姻生活、饮食生活、社交甚至卫生保健等。

五、材料题形式敢于创新

江苏高考材料题命制形式主要是单项选择题和材料解析题,但是并没有受此约束,反而能够敢于创新,引入新兴题型,如史学小论文。撰写史学小论文的题型,最早出现在2010年全国高考新课程历史卷(第40题第3问),2011年全国高考历史第41题正式将小论文试题设为单独的题型。2012、2013年江苏高考大胆地引入了这一命题方式,使得试题内容、学生的作答和评分体系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性。这克服了“小切口”材料解析题造成了视野狭小的局限,有利于考查学生对历史发展基本脉络的掌握情况和学生关联结构层次与抽象拓展结构层次的高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克明.新课程江苏高考历史命题的探索.历史教学,2011(17):40.

[2]庄华峰.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4

20世纪简帛学的发展以新中国的成立为界大致分为两个阶段。80年代以后,简帛学的发展突飞猛进,简帛的发现、保护、整理和研究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现已成为国际汉学中的一门显学。

20世纪的简帛学对历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简帛材料的利用已成为研究从战国到魏晋时期历史的学者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其影响具体表现在证史、补史和开拓历史研究新领域三个方面。

从1901年尼雅、楼兰简的发现算起,简帛的科学发掘与研究已历经整整一个世纪。一百年来,几代学者筚路蓝缕,终于形成了今天蔚为壮观的简帛研究队伍、机构与成果。简帛学不仅在中国学术界占有重要地位,在当今国际汉学中也异军突起,备受瞩目。站在世纪之初的角度,从学术史和学科建设本身的需要来探讨简帛学与史学研究的关系,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简帛发现与简帛学的形成

简帛的发现可以追溯到西汉中期,汉景帝末年鲁共王为扩其宫殿而毁孔子宅,获得与当时不同文字的简牍,即所谓“古文”写成的《尚书》、《礼记》、《论语》、《孝经》等数十种书。这些简牍被孔子的后裔孔安国得到,孔安国将其中的《尚书》与当时流行本进行比较,指出其中不同之处。随后汉代著名学者刘向又对这批简牍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比较研究。

西晋武帝太康二年于汲郡魏襄王墓中出土的数十车竹简,是我国古代简牍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西晋组织当时的著名学者束皙、荀勖、和峤、傅瓒等进行整理研究,共整理出包括《纪年》在内的各种古书75篇,计16种之多,这就是有名的《汲冢书》。

此后,古代简帛的发现还有多次。举其要者有:晋元康年间所得汉明帝显节陵中的策文、南齐出土的楚简、北周发现的居延汉简、北宋政和年间发现的东汉永初二年的讨羌檄书等。

简帛出土与简帛研究几乎同步,孔安国就是所知最早的简帛学家。古代学者简帛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考释文字,归纳篇目,并将其与当时的文献相互参照、校订,其成就与方法值得肯定。但是由于古代简帛的出土是零星的、偶然的,其研究也仅限于释文与年代考证,不仅简帛本身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而且研究范围也十分狭窄,其整理研究也无持续性和规范性,因此,那时的简帛研究还不能说是一门严格意义上的科学。

二十世纪简帛发现层出不穷,其总数超过二十万枚以上,分布地域广阔,牵涉到的历史时期从战国至魏晋。受近代学科分类与学术独立发展的影响,这一百年来简帛的发掘与研究是在一种科学规范的指导下进行的,不仅出土简帛大都得到妥善保存,而且其研究范围也更加广泛、明确,作为一门学科的性质愈益突出。关于这门学科的命名,学界有不同的提法,有的称为简牍学,有的称为简帛学,有的称竹简帛书学,有的称为木简学。笔者以为还是用简帛学较为可取。首先这门学科是按照书写材料的性质来命名的,尽管帛书从数量上来说不能与简、牍相比拟,但帛书作为同一历史时期书写材料的一个重要门类,在学科名称上就应有所体现。其次,“简”与“牍”虽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书写材料,但古代人已有混用之倾向,现代人也是如此。如居延简多为木质,但我们仍称其为居延汉简,而不称“居延汉牍”(参见林剑鸣《简牍概述》)。汉代的书籍肯定不是完全写在竹简上的,但《汉书·艺文志》或称“书缺简脱”,或将“竹帛”连称,显然是用“简”概括了“牍”,而将“帛”作为与“简”并称的一种书写材料。当然这并不是说不可将简、牍二字连用,只不过用简帛学来规范这门学科的名称似更简洁、明快。

简帛的发现并不意味着简帛学的形成。二十世纪简帛学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两个历史阶段,前后各约五十年。由于近代简帛的发现是与外国探险家的所谓“探险”联系在一起的,所以早期发现的简帛很多流往国外,简帛研究的初期也在国外,其代表人物有斯坦因、斯文赫定、沙畹、马伯乐、孔拉第等。他们的主要成就是对简牍发掘和整理,时间大约从二十世纪初至三十年代。从罗振玉、王国维所著《流沙坠简》开始,至1949年,国内也有一批学者从事简帛研究,其代表人物除上述二位外,还有劳干、马衡、向达、贺昌群、余逊、黄文弼、陈般、夏鼐等。他们揭开了我国学者独立科学发掘、研究简帛的序幕,其研究著述也颇为丰富,内容涉及敦煌、居延、罗布淖尔和楼兰尼雅汉晋简牍。但由于近代中国社会的政治动荡与外敌入侵,整个学术环境十分恶劣,严重影响了学术界的研究进程,简帛学的发展也不例外。新中国成立以后,简帛研究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不仅出土简帛数量激增,而且原有的简帛也得到新的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研究队伍与机构扩大,研究水平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五十年里,老一代学者继续耕耘,新一代学者成长壮大。台湾地区学者与国外学者也给予简帛学极大关注,简帛学迅速崛起,成为国际汉学中的一门显学。

通过两个时期国内外几代学者的勤奋努力,二十世纪简帛学的学科建设获得了长足进步。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简帛发掘系统、科学。二十世纪的简帛发掘,特别是二三十年代以后,已经摈弃了“挖宝”式的原始方式,采用现代田野考古学的理论进行科学发掘。解放以后,各级文物部门对包括简帛在内的古代文物保护统筹安排,系统发掘,不仅有了科学的发掘报告,而且做到了有计划、分步骤的考察与发掘。科学发掘无疑是简帛学学科建设的前提。第二,简帛保护、整理方法科学、合理。科学家们研究掌握了一套针对不同质地的简帛而采取的不同脱水、复原、保存方式,除利用学识、经验来释读简帛文字外,还利用远红外线技术来辅助释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第三,简帛制度研究成绩斐然。简帛作为记载几个世纪历史与文化的载体,无论在材料运用与书写方式、形式与称呼、编联长短、题记与符号等若干问题上,都形成了一套自身的制度规范。学者们经过长期努力,已经揭开了其中的许多奥秘。第四,简帛整理著作硕果累累。二十世纪简帛学的重要进展之一是老的简帛整理著作不断得到修订,新出土的简帛整理著作又不断问世,出版周期缩短,科学性增强。

简帛学与历史研究

简帛的发掘、保护、整理、释文、分类、复原,是简帛学的重要内容,但仅有这些还不足以构成简帛学。笔者认为,简帛学是一门通过对地下发掘的含有古代文字的简牍帛书的系统研究来补充、修正传统文献所记载史实的科学。只要从学术史的角度对二十世纪简帛学与历史研究的关系作一鸟瞰式的回顾,就能清楚地看出简帛学对历史研究究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二十世纪首先整理简帛材料的虽然不是中国学者,但首先运用于历史研究并取得重要成就的却是中国学者王国维、罗振玉,他们在尚未见到实物的情况下于1914年在日本出版了《流沙坠简》一书。此书对敦煌汉简中的文书作了重新分类,对沙畹的释文进行新的考订。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结合传统文献,写出了一批研究汉代制度、西北史地的论文。内容涉及汉代边郡的组织系统、屯戍状况、烽燧制度、历史地理等等。尽管他们的一些观点今天看来并不完全正确,但其成就的确令人耳目一新。罗、王二人开创的新的研究视角与方法,使简帛研究从一开始就沿着一条正确道路前进,其意义极为深远。

自此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简帛研究继续向纵深方向发展,其中劳干对居延汉简的研究成就卓著。他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出版并发表了《居延汉简考释》释文之部、《居延汉简考释》考证之部、《居延汉简考释补证》等一批有分量的简帛论著。其间重要论著还有贺昌群的《流沙坠简校补》、《流沙坠简补正》、《烽燧考》,陈邦福的《汉魏木简义证》,马衡的《汉兵物簿记略》,傅振伦的《道院简牍说》、《汉武年号延和说》,陈般的《汉简遗简偶述》、《汉简遗简偶述续稿》,黄文弼的《罗布淖尔考古记》,严耕望的《西汉郡县属吏考》及补证,夏鼐的《新获之敦煌汉简》及考证论文等。这些论著对汉魏政治制度、经济生活、社会文化、历史地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极大地扩展了汉魏历史研究的内容。

二十世纪后半期,不仅老的简帛材料获得重新整理,新的简帛材料也在不断出现,运用简帛资料进行历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成就也更卓著。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第一,证史。如同甲骨文、金文印证商周史一样,简帛对于证实战国秦汉魏晋史同样意义重大。如陈直的《史记新证》、《汉书新证》,就是运用简帛、石刻、铜器、陶器铭文印证司马迁、班固之记载的真实性与否,取得了较以往单纯以文献证文献的训诂方法所无法比拟的成就。历史上许多有疑义的问题,由于简帛资料的出土而使真相大白。如秦汉之际的楚爵问题,文献上虽有记载但语焉不详,江陵汉简《奏谳书》的公布确证了楚爵制在秦汉之际的确实行过。还有许多先秦古籍,其流传情况如何?是否是后人伪造?单从文献上争论不清。出土简帛廓清了诸多迷雾。如马王堆汉墓帛书,武威汉简中的《仪礼》,临沂银雀山汉简中的《孙子》、《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管子》、《晏子春秋》、《墨子》,定县汉简中的《论语》、《儒家者言》等,阜阳双古堆汉墓中的《苍颉篇》、《诗经》、《周易》等,以及郭店楚简中的《老子》三种,《太一生水》、《缁衣》、《鲁穆公问子思》、《穷达以时》、《五行》、《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成之闻之》、《尊德义》、《性自命出》、《六德》等,对证实、辨伪、辑佚、校定典籍意义重大。第二,补史。简帛在补充战国秦汉魏晋史史料之不足上发挥重要作用。例如关于秦汉边郡的政治组织与军事组织,西北简提供了文献所无法比拟的材料。劳干、陈直、陈梦家等学者的研究揭示了边郡行政组织的特殊性以及防御系统、屯田、烽燧、戍卒等问题的基本情况,特别是陈梦家的《汉简缀述》一书,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尹湾汉简则又提供了汉帝国内郡的行政、军事组织的基本情况,二者相互参照,可以对汉代政治结构有更清楚的了解。又如文书制度和职官制度,过去只能依据文献进行研究,所知有限。简帛提供了包括诏书在内的各级上行、下行、平行文书,提供了为文献所少载、缺载的各级低级行政吏员官名。正因为此,关于汉代的文书研究才成为可能,汉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研究才可能出现新的生机。简帛为法制史研究补充了极为重要的材料。以秦汉为例,文献所载法律内容较为简略,如除了知道秦律残暴外,具体条文所知甚少;汉律也是如此,如大家根据汉初实际,对黄老政治、施德缓刑的推行有疑义,但亦缺乏证据。历代学者对秦汉律的研究,如程树德的《九朝律考》等也是从文献到文献。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西北简的出土,使秦律研究不再限于描述性的语言,也证明了汉初法律更多直接继承秦律的历史事实,认识到汉初法律的“宽松”是有限的,而对秦汉法律程序、名词的分析研究也有了更多具体案例佐证。第三,简帛材料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汉代公文文书研究是目前秦汉史研究中的前沿课题之一,这一课题的形成可以说是简帛材料出土之后的事。关于汉代邮传制度研究以往也未予重视,简帛中的大量材料直接推动了这一课题的形成,随着悬泉置汉简的公布,研究将更加深入。其它如日书研究、边郡地区社会生活与文化研究、汉代不同地区的经济与物价比较研究等也因简帛材料的出现而出现。在古医学、科技史、古文字等领域中,简帛所带来的新课题同样不胜枚举。

历史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往往同材料与方法的运用密切相关。但二者又不是截然分开的,新材料能激发新方法的援引,新方法又可以使新材料(当然也包括旧材料)得到更高层次上的解释。就战国秦汉魏晋史的研究来说,可以作为信史的材料十分有限,因此简帛的出土,丰富了史料的内容,使这段历史的研究视野大大拓宽,整体水平提高。但必须看到,二十世纪简帛学所取得的成就,又与二十世纪史学理论、方法的发展与进步不可分离。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方法被中国史学家接受以后,不仅给简帛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使简帛资料不再局限于一般史实考证的层面上,也使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的结合得到更深层次的检验与佐证。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史学方法的多样化,史学研究角度的多样化,为简帛材料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深信,对简帛材料深层次的挖掘与利用,将随着史学家对客观历史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深化,也将随着史学理论与方法的发展而愈益显得丰富多彩。

对简帛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首先,研究战国秦汉魏晋史不可能离开简帛学,但要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必须建立在对二者有充分认识与了解的基础之上。二十世纪在这方面做出卓越成就的学者大体都如此。这些经验告诉我们科学运用简帛材料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任何根据简帛材料来研究新课题或深化老课题的学者,必须建立在对简帛材料、文献材料、学术史几个方面都十分熟悉的前提下,舍弃或不重视简帛材料显然是错误的,但在没有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将所有简帛材料都视为新材料,对本来文献材料已经有的东西或不了解,或视而不见,或没有研究清楚,就容易导致研究过程中出现盲人摸象、舍近求远的情况。从实际情况看,即使在局部问题上,简帛材料也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文献材料,至于改写或重写既往历史,彻底前人观点的地方也不可能俯拾皆是。

其次,在历史学的研究层次上,简帛属于基础史料的范畴,其材料的零散性决定了它的作用主要是证史与补史,要使简帛史料在更高层次上发挥功能,还应充分与文献材料相结合,特别是要与一定的历史理论、方法相结合。没有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就无法有效地驾驭、分析史料。因此史学工作者在运用简帛研究具体问题的同时,还应注重根据本学科的具体情况,掌握理论工具,提出新课题,开拓新领域,使简帛材料在更高层次上发挥作用。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5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地科组 周新征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正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新版的高中教材不仅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更明确地要求学生对历史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这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为教材作注脚,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非常强调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发展的,因此,也特别注重在活动中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统编教材提供的史实和观点之内,学生只能重复统编教材给出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中,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于教师-学生的互动上,而且应该体现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和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和可探索性(互动性),就越能给学走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那么历史材料,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由于统编教材限于篇幅限于教材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引入一些史料弥补教材的的缺憾。如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最后讲到这个问题: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没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书上有简单的描述“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黑心化为资本,而是花在统治阶段的奢侈享乐上。”但对于这样的描述同学们大都还会问,为什么这两国要把钱花在奢侈享乐上呢?如果教师让学生阅读这段材料,就可以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景和相关因素搞清楚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镏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下面的示例我可以看出来历史资料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传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叙述了这一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重要活动,但是孔子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关系如何呢?-这是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入以下材料:

殷因(沿袭)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增删是有限的,因而很容易弄清楚);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继周朝而起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指周王)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掌握国家的政令),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材料的文辞古朴,阅读的难度相对大,教师可以就阅读理解的关键之处给出注释,帮助学生解读给出的文本,然后对于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革抱有保守主义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其不满意。如果再进一步引入资料,问题可以转向一种比较性的探索: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政治制度,下同)之循(遵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效法)古。汤、武定(周武王)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改变)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由此可以比较法家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差异,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思想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不同作用。

最后,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材料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探索,感受人文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有争议性,中学的自然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能力,而中学的社会人文学科对本学科的科研过程的模拟训练一直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只是结论,得到与现代教育所要求教会学生方法大相经庭,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题。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如果要学生评价林则徐,就可将下列这是史料展示给同学们讨论分析: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林则徐实在有两个,一个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林则徐,一个是真正的林则徐。前一个林则徐是主剿的。他是百战百胜的,他所用的方法都是中国的古法。可惜奸臣琦善受了英国人的贿赂,把他驱逐了。英人未去林之前,不敢在广东战,既去林之后,当然就开战。所以,士大夫想,中国的失败不是因为中国的古法不行,是因为奸臣误国。……可惜道光二十年夏在定海失守以后,林没有机会与英国比武,难怪中国人不服输。真的林则徐是慢慢觉悟了的。他到了广东以后,他就知道中国的军器不如西洋,所以他竭力买外国炮,买外国船,同时他派人翻译外国所办的刊物。他在广东所搜集的材料,他给了魏默深。魏后来把这些材料编入<海国图志>。……后来日本的文人把这部书译成日文,促进了日本的维新。林虽有这种觉悟,他怕清议指摘,……总不肯公开提倡改革。他让主持清议的士大夫(即抱着旧观念空发议的官员)睡在梦中,他让国家日趋衰落,而不肯牺牲自己的名誉去与时人奋斗。

(蒋廷黼<中国近代史>)

给出材料后,先要求学生概况出作者的基本观点,再让学生谈他们自己对这一观点的认识,如果认为不公允,那么问题出在哪里?有可能的话,还可给出一些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能够更加充分思考和表达,这样,对于评价林则徐学生不仅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而且还初步体会人文科学研究的开放性和可争议性。

总之,历史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主要功能不是在于能授给学生什么具体工作的技术。历史学习的主要意义在干开发学生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培养一种开放的,勇于探索的人文精神。当然,在不加在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使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历史-人文知识也是历史学科的任务。历史资料在完成这些教学任务上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料教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

史地科组 周新征

在历史教学中引进历史资料,反映了历史学科的学科特色,历史学的研究主要就是依据历史资料进行的,正如自然科学学科必须进行实验一样。近年来,历史教学界对史料教学越来越重视,新版的高中教材不仅在课文中引述了大量史料,而且还进一步增加了课后的“阅读与思考”栏目,更明确地要求学生对历史资料加以分析和比较,这说明史料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不应该仅仅限于为教材作注脚,史料在历史教学中应当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就是培养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学理论非常强调教学中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和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个体的智慧与认识是通过其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得到成长发展的,因此,也特别注重在活动中的学习。但是,如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只是囿于统编教材提供的史实和观点之内,学生只能重复统编教材给出的固定事实和结论,那么学生的主体地位,思维能力和创新的精神的培养,都无从体现。对于历史学科来说中,学生的活动不仅仅体现于教师-学生的互动上,而且应该体现教师-学生-教学文本的互动上。教学文本并不仅仅限于教材,而应该包括所有进入教学活动和历史材料,教学文本的内容越丰富,越具开放性和可探索性(互动性),就越能给学走的智慧和认识的成长提供理想环境,那么历史材料,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作用方面有哪些具体体现呢?

首先,历史材料的引入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新情境。由于统编教材限于篇幅限于教材的严肃性,不能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和多样性的背景知识,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引入一些史料弥补教材的的缺憾。如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最后讲到这个问题:最早进行开辟新航路活动和殖民活动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为什么没有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书上有简单的描述“这些财富没有在葡、西本国黑心化为资本,而是花在统治阶段的奢侈享乐上。”但对于这样的描述同学们大都还会问,为什么这两国要把钱花在奢侈享乐上呢?如果教师让学生阅读这段材料,就可以将这一历史现象的背景和相关因素搞清楚了:西欧的资本原始积累很大部分来自于美洲的镏金银,这与西班牙的海外殖民和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对东方贸易有关。.........在对东方的贸易中,西班牙国王要征收20%的贸易税,这样,西班牙就从海外贸易中获得了巨额的财富。但是,西班牙的军事开支庞大,…….从海外得来的金银只能作为抵充。其次,西班牙本身没有什么商业和工业基础。………西班牙出口的商品主要是呢绒、橄榄油,这些物品的出口根本无平衡西班牙的进口。在国际贸易中出现巨额逆差,西班牙就用从美洲获得的金银来弥补。这样,美洲的金银就通过西班牙流到了热那亚、尼德兰、英国、法国和南部德国。海外的财富没有被西班牙用来进行工业和农业建设,却通过西班牙变成其他国家原始资本,成为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其次,历史材料运用于教学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发展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通过下面的示例我可以看出来历史资料如何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中学的<中国古代史>教材传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也叙述了这一时期著名思想家孔子的重要活动,但是孔子与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关系如何呢?-这是问题的提出,然后,引入以下材料:

殷因(沿袭)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增删是有限的,因而很容易弄清楚);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继周朝而起的王朝),虽百世,可知也。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指周王)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十代之内少有不失败的);自大夫)诸侯的下属)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大夫的下属)执国命(掌握国家的政令),三世希不失矣。(<论语•季氏>)

材料的文辞古朴,阅读的难度相对大,教师可以就阅读理解的关键之处给出注释,帮助学生解读给出的文本,然后对于从文本中获得的信息整理归纳,得出结论:孔子持一种因袭论的政治观点,对于当时的社会革抱有保守主义的态度,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现象极其不满意。如果再进一步引入资料,问题可以转向一种比较性的探索:

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指政治制度,下同)之循(遵循)?……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礼、法以时而定。……臣故日: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效法)古。汤、武定(周武王)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改变)礼而亡。

(<商君书•更法>)

由此可以比较法家思想家和儒家思想的差异,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这两种思想流派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中的不同作用。

最后,在具备了更多的相关的历史知识和理论观点的基础上,通过历史材料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具有独立性的创造性的探索,感受人文科学的研究过程的开放性和有争议性,中学的自然学科可以通过实验能力,而中学的社会人文学科对本学科的科研过程的模拟训练一直是一个极其薄弱的环节。学生在学习中得到的只是结论,得到与现代教育所要求教会学生方法大相经庭,在教学中运用史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题。例如<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 第七节 新思想的萌发,如果要学生评价林则徐,就可将下列这是史料展示给同学们讨论分析:

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远东的近代史就要完全变更面目。……为什么道光年间的中国人不在鸦片战争以后就起始维新呢?……中国士大夫阶级(知识阶级和官僚阶级)最缺乏独立的、大无畏的精神。无论在哪个时代,总有少数人看事较远较清,但他们怕清议指摘,默而不言,林则徐就是个好例子。……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6

1.以关键的人切入

历史科学属于人文学科,人文学科的特点之一在于研究的对象是人的活动[1]。既然是一门“人”的学科,讲述历史就离不开历史人物,讲述精彩的历史,更离不开个性化的历史人物。

讲授《早期的西学东渐》一课时,笔者以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作为灵魂人物切入,试图展现明末清初早期西学东渐这一宏观史实件。

材料一:2002年发行的邮票

提问:从邮票中可看出,这幅邮票是哪个国家发行的?邮票中的人是谁?他的服饰有什么特点?从生卒年看应该他会出现于中国哪个朝代?

意图:通过邮票发行国家意大利和身穿中式服装的洋人的矛盾,提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而引出利玛窦和早期西学东渐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他(指肇庆总督)愿我们穿中国和尚的服装,这与我们神职的衣冠略有分别,如今我们正在做僧衣,不久我们将化为中国人以便为基督能赚得中国人。

――利玛窦:《利玛窦全集》

材料三:

――《利玛窦画像》(利玛窦学生游文辉所作)

提问:通过材料二探究,利玛窦为何要穿中国的服装?他来中国的目的是什么?文字内容和画像有何出入?结合当时中国环境,思考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意图:通过材料二、三让学生了解传教士来华的初始目的(实质目的),初步了解利玛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特点。

材料四:我为许多中国汉字创设了一种记忆定位系统……我告诉他们,他们可以在一张纸上按照他们选择的任何方式写下大量汉字,它们之间不需要有任何秩序和关联。我只要看上一遍,就能按他们书写的方式、顺序将这些汉字背出来……为了使他们更加惊奇,我又凭记忆,把这些字从后朝前倒背了一遍……他们马上就求我同意将形成这种记忆力的神圣法则教授给他们。于是,我的名声便迅速在这些文人学士当中流传开来,以至于一些举人和其他人纷至沓来。

――利玛窦:《利玛窦书信集》

材料五:1601年,我,利玛窦,携带几件礼物到达了都城,想把它们献给皇帝。……那是一种西方乐器,形式不同于中国的乐器。只要一触碰它,它就会发出奇异的声响。皇帝陛下大以为奇。――利玛窦:《西琴曲意・序言》

材料六:据利玛窦后来的回忆录记载,他在南昌期间每日由各级官员陪同饮宴,“幸亏我有一个健康的胃”,利玛窦如是说。没有人向他请教学问,他带来的天文仪器成了摆设。

――根据利玛窦《基督教进入中国史》整理

提问:通过材料四、五、六,可以看出利玛窦为了融入中国文化,做了那些事情?当时的中国士人又如何看待他?根据材料六,利玛窦的希望和他在实际中所扮演的角色有何不同?

意图:利玛窦尽管不断调整自己的交际手段,社交范围也从民众、儒生、士大夫,最后终于接触到皇帝,但始终无法真正实现来华的目的。从中可以看出中西方不同文明的碰撞。

材料七:就政治制度和学术名艺而论,他们不仅把别的民族看成野蛮人,而且是没有理性的动物。

――《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八:2011年中国发行“利玛窦、徐光启纪念章”(见下图)

提问:从材料七可以看出当时大多数中国人是如何看待利玛窦的?从我们现在的角度又应当如何看待利玛窦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早期西学东渐中的作用?

意图:与新课导入的意大利发行的邮票呼应,用中国铸造的利玛窦纪念章结尾。从而让学生能多角度认识、了解和评价这段历史。

小结:本课从利玛窦这一灵魂人物切入,来介绍早期的西学东渐,通过介绍特殊人物的历史背景、事迹、故事,围绕利玛窦的个人经历,层层推进,从一个侧面来展示早期西学东渐这段历史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内容也更加生动,教学效果也得到了有效提升。

2.以代表的物切入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会遗留下很多实物,比如一些文物、石碑、古书,一些供现代人缅怀的纪念馆、纪念碑等也会为我们感受历史提供情境。这些实物形象直观,给学生很强的现场冲击力,能提高他们对历史的兴趣,是我们开展教学的好资源。在教授《罗斯福新政》这一课时,笔者就曾借助和罗斯福有关的一些典型性实物如罗斯福纪念公园、新政漫画等,来展现罗斯福新政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材料一:罗斯福纪念公园大门

意图:利用罗斯福纪念公园大门铭刻导入本课,用轻松自然的气氛来吸引学生。

材料二:罗斯福纪念公园内的雕塑《饥饿、绝望》(乔治・塞格尔)

提问:这组雕塑表现的是新政执行前城市就业介绍所和农村农舍的场景。门还没开就在排队说明了什么?农民处于一个静态姿势又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意图:利用雕塑,回顾已学知识,通过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萧条的特点和罗斯福新政出台的背景。

材料三:雕塑《炉边谈话》(乔治・塞格尔)

提问:这个雕塑名为《炉边谈话》,却没有炉子,反而突出了的是收音机。雕塑中的这个人在干什么?

意图:20世纪30年代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总统罗斯福经常通过收音机利用炉边谈话节目向美国人民进行宣传,他的谈话不仅宣传了其新的社会改革主张,也极大地鼓舞了美国人民,对于美国渡过难关起到了较大作用。炉边谈话是他利用大众传播手段进行政治性公关活动的重要事例之一,通过炉边谈话这样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罗斯福本人及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克服金融危机的作用。

材料四:西雅图高速公路园(SEATTLE Freewaypark)和水文景观“田纳西水坝”

――罗伯特・格拉哈姆

材料五:公园内“新政”铜刻墙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照片

提问: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之下,高速公路和灌溉水坝这样的大型公共工程对美国化解金融危机有什么直接作用?为了克服经济危机,罗斯福还推行了其他哪些政策?

意图:通过新政政策照片展示,让学生对罗斯福新政具体政策有更形象的了解。

材料六:

意图:面对漫画中的“美国病人”,罗斯福扮演了“医生”的角色,开出了譬如“经济复兴”等药物来医治,而国会却在其中仅扮演了“护士”的角色。通过漫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即利用总统代表的行政权力来干预经济,资本主义发展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公园的后半部分逐渐进入了欣欣向荣的绿化植被,代表了美国开始从危机中走向新生,而纪念公园建立本身也是对罗斯福及罗斯福新政的一种肯定,由此引导学生总结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小结:《罗斯福新政》一课涉及很多政治经济学的内容,枯燥深奥,笔者通过罗斯福公园和其他和罗斯福新政有关的实物,从有代表的“物”切入,用类似景点旅游的方式来贯穿全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了解罗斯福新政,从而在“兴趣盎然”中来学习和理解。

3.以典型的事切入

限于课时,笔者在讲授重大历史进程时,经常会有蜻蜓点水、泛泛而谈的感觉,学生自然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那么能否摭取其中的一件典型事件,通过个案来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一段重要历史进程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笔者通过对西门子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典型的“事”例,试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影响和作用。

材料一:西门子公司官网介绍

提问:世博会的主旨是“展示当代文化,展现未来发展”。1847年成立的西门子公司自称为1867年世博会贡献了两件作品,你认为是那两件呢?他们分别展示了什么?哪一个“展示了当代文化”(蒸汽机调节器),哪一件又“展现了未来发展”(电磁感应发电机)?

意图:通过西门子公司参加1867年世博会这个具体事例,介绍它的技术产品,让学生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区别。

材料二:1856年西门子(K.W.Siemens)使用了蓄热室为平炉的构造奠定了基础。1864年马丁(P.Martin)利用有蓄热室的火焰炉,用废钢、生铁成功地炼出了钢液,从此发展了平炉炼钢法。在欧洲一些国家称为西门子――马丁炉。在1930―1960年的30年间,世界每年钢的总产量近80%是平炉钢。

――百度词条“平炉炼钢”

材料三:1879年西门子公司参展人员携电动机车在柏林世博会合影

材料四:西门子公司官网资料

提问: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19世纪末西门子公司的科技创新涉及哪些方面?比较1867年和1900年世博会西门子公司的不同贡献,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发明、新技术、新能源?

意图:通过西门子公司科技创新的案例,让学生更深刻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内容和特点。

小结:在该课中,笔者通过介绍西门子公司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的新技术、新贡献,以小见大,以微知著,让学生从一个侧面形象具体地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认识到技术创新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作用。

4.以鲜明的论切入

学习历史的一个目的就是通过总结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经验教训,发挥历史的借鉴作用。那么在历史课上,借助一些鲜明的历史结论和观点,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在《洋务运动》一课中,笔者选取了李鸿章的相关资料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李鸿章,也从一个侧面更好地认识他所领导的洋务运动。

材料一: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函》

提问:通过上面材料,你认为李鸿章如何认识当时的晚清社会?这种认识哪些是对的,哪些是不对的?理由是什么?

意图:通过李鸿章的奏折和信函,让学生对李鸿章有初步的了解,经过两次鸦片战争,李鸿章认识到,清王朝面临着“千年未有之变局”,而“天下事穷则变,变则通”,必须通过改革来进行自救,此为“历史的眼光”;在被迫的对外接触中,李鸿章认识到了西方工业文明的优势,要想应对这种“千年未有之变局”,必须实行“师夷长技以制夷”,此为“世界的眼光”,即为洋务运动之开始。

材料三:“彼(李鸿章)屯练淮军于天津,教以洋操;兴北洋水师,设防于旅顺、威海、大沽;开招商局,以便沿海河川之交通;置机器局,制造兵器;办开平煤矿;倡议设铁路。自军事商务工业,无一不留意。”

――[日]德富苏峰

材料四:《李鸿章幕府》表格

材料五:然欲自强必先理财,而议者辄指为言利;欲自强必图振作,而议者辄斥以喜事。

――李鸿章

材料六:鬼计本多端,使小朝廷设同文之馆;军机无远略,诱佳弟子拜异类为师。

――李慈铭:《越缦堂日记》

提问:通过材料三可看出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开展了哪些自强运动?从材料四可以看出洋务运动前后期的哪些不同变化?从材料五、六中可看出在洋务运动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阻力?

说明:通过具体的史料,让学生了解李鸿章在洋务运动中的作为和遇到的困难,为学生后面理解“论”奠定基础。

材料七:“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

――李鸿章

材料八:“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

――梁启超《李鸿章传》

材料九:郑观应曾这样评论洋务运动:“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此其体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

材料十:梁启超在1896年发表的《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普鲁士首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国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

提问:你是如何理解梁启超所说的:“吾敬李之才,惜李之识,悲李之遇?”为什么梁启超说“敬李之才”的同时却又“惜李之识”?最后“悲李之遇”?结合材料九、十,分析一下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意图:借用梁启超《李鸿章传》的核心观点来总结本课,通过“敬李之才”,展示洋务派“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进步之处和当时主张“中体西用“的客观环境;通过“惜李之识”,阐述洋务运动的时代局限性;通过“悲李之遇”,总结洋务运动的结局和失败的原因。

小结:需要指出的是,在用鲜明的观点切入授课时,要特别注意评价和观点一般都带有很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我们不能仅就单方面观点和结论来讲历史,还需要补充相关的第一手资料和不同的观点,引导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和认识。

1.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上海市高级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中历史教学应注重历史进程中生动、形象、典型、富有启迪、具有感召力的过程而不仅仅是结果[2] (p.1)。但曾几何时,我们的历史课堂上历史人物千人一面,历史事件没有生动细节,导致了学生“爱历史,不爱历史课”的尴尬局面。“小切口”教学对细节的重视,正是还原历史生动性的有效手段。

譬如《罗斯福新政》一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围绕乔治・塞格尔的雕塑《炉边谈话》进行设计:雕塑名为《炉边谈话》,却没有炉子,反而突出了收音机这个器具,和之前的雕塑比较,这个雕塑中人物身体前倾,侧耳倾听,说明他非常关心收音机里播放的“炉边谈话”,即罗斯福就新政发表广播讲话的内容。利用纪念公园里的一个雕塑,把原本十分枯燥的新政背景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表现了当时普通民众的心理特征,营造了新政实施过程的历史情境,有利于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2.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生动性

“小切口”式历史教学,或是以关键的人切入,或是以代表的物切入,或是以重要的事切入,或是以鲜明的论切入,摈弃传统教学的大和空的现象,能够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譬如,《第二次工业革命》一课的教学设计,针对科技史内容,我们除了让学生知道背景、过程和影响之外,更要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西门子公司建立之初,就把握科技前沿,研发与电相关的产品,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又进一步推进了电气产业和炼钢技术的革新,20世纪初更是专门设立独立的科技研发部门,申请了上万个技术专利。通过这种设计使学生切身感受到科学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有效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3.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历史细节的能力,提高考试成绩

目前的教育现状是评估教学,因此就离不开考试测量。我们强调素质教育,但素质教育与考试测量并不是互相抵触,互不兼容的。特别是在多年探索的基础上,考试也成为检测素质教育成果的一项重要依据。

近几年高考开始更加强调对细节的考查,以上海高考的非选择题为例:2010年第32题,通过苏格拉底案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第33题以曹操墓真假之争考查史学方法,第37题从义和团的一份对外“和约”折射社会更替时期民众的矛盾复杂心态;2011年第34题以一个建房过程发生意外的案件考查《汉穆拉比法典》和罗马法,第37题从一本近代洋人护照透射西方侵略后中国的半殖民地状态,第39题通过“黄君”的丝厂变迁反映近代中国步履蹒跚的近代化。这些试题,均以个案为线索,以重要的人、物、事或论为切入点,用细节来观察宏观大事件。这种命题思路和风格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由细节理解历史的能力。而“小切口”式教学恰恰可以发挥这方面的作用。

第一,“小切口”还要“广拓展”。

“小切口”的优势在于其鲜活性和生动性,但也由于切入口较小,在教学中我们还要避免“管中窥豹”。

如笔者用西门子公司切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教学设计,如果只提及西门子为代表的德国在该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可能会让学生忽视其他国家科技创新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讲授西门子发明电磁感应发电机的同时,可以附带介绍法拉第等人在电磁感应理论的贡献;介绍完电动机车的发明,还可以展示美国莱特兄弟试飞飞机的图片等。

再如,前面例举的洋务运动一课设计,要避免给学生留下洋务运动就是李鸿章一人所成就的印象。在引用李鸿章本人言论的同时,可以适当介绍其他洋务派官员如奕讠斤、张之洞等的史料,引出洋务运动中其他代表人物。介绍李创办企业之外,还要展示其他相关实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洋务派和洋务运动。

切入一个点,就像给学生一个“显微镜”,能细致地窥探历史之精彩。我们还要从这个点辐射开来,扩散出去,还要给他们一个“广角镜”,让学生能够更全面理解历史的整体性特征。

第二,“小切口”还要“深研究”。

“小切口”无论是借助人、物、事还是论,都应该是一个由表及里的过程。我们不能仅停留在一个“就事论事”的层面,还要深入历史事件的本质,引导学生挖掘历史的真相。

比如前文所提借利玛窦经历串联《早期的西学东渐》一课的教学设计,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利玛窦在早期西学东渐中所起的作用,还要让学生理解利玛窦主观目的和客观作用的复杂关系,两种不同文明既冲突又融合的矛盾过程等深层次问题。

总之,用“显微镜”展示历史细节的微妙细节,用“广角镜”从整体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用“多棱镜”折射多个角度下历史的不同侧面,这需要我们在历史教学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切换镜头,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魅力和效率,通过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素养和能力。

【作者简介】朱真,男,1981年生,湖南岳阳人,上海市北虹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参考文献:

[1]周孝梅.历史人物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历史教学问题,1986(3).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7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史料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0-0060-03[ZW(N]

[作者简介]张兵(1979―),男,江苏南通人,本科,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姜灶中学教师。

史料教学能通过再现丰富的历史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当时的历史氛围,缩短学生与历史真实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这种方法,以至于“史论结合”成为历史教师进行课堂改革的口头禅。但是,目前史料在高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选用的史料晦涩难懂脱离学生认知水平、使用不真实的史料、利用史料仅仅为了论证教材的现成结论等,这偏离了史料教学的初衷。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史料呢?这就必须分析历史史料教学中的存在的问题并找出针对性的对策,只有这样才能优化史料教学。

一、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误区

(一)史料选用不加甄别

史料是丰富多样的,可分为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直接史料是未经过中间人修改或者转录的,间接史料是经过中间人修改或转录的。高中历史史料教学中无论选用直接史料还是间接史料,所用史料必须真实,经得起推敲。史料有真伪、偏全之分,只有在史料的真实性得到确定后,才能运用到教学中。历史教学不能让学生学习一些道听途说的、没有依据的史料。但是,在目前的历史教学中,有些教师没有认真区分便直接将在网上搜到的资料呈现给学生,出现史料误读问题。如教学《》时,一位教师引用《戊戌记》中的一段话:人人封章,得直达于上。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间疾苦,悉达天听。教师从这段史料中分析得出: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论从史出”这个原则来看,史料和结论是密切相关的,但这则史料不符合历史事实,属于伪史。梁启超后来曾说所记载的戊戌事有个人情感因素,不能全作为信史。所以,历史教学中运用的史料必须先经过甄别,确保其可靠可信。

(二)史料选取忽视学情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忽视学情、教学目标,导致选取的史料不切实际。如教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中的“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内容时,教师引用了《礼记・礼运》中的两段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然后提出问题:这两段材料描述了什么社会现象?第二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你如何看待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教师先引导学生如何分析,让学生自主思考后进行合作学习,然后再进行争论,最后总结发言,得出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世袭制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引用史料来说明是经过精心设计的,但是高一学生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这则史料属于原典性史料,虽与教学内容相符合,但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史料运用方法单一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少教师课堂上补充史料时多将史料设计成材料解析题,目的只是为了论证教材的结论。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认清史料教学的本质,同时也反映了教师处理史料能力的不足,不能很好地、多角度地利用史料。在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没有认识到史料教学的重要性,使用史料局限于教材中的图文材料,忽视了对教材外史料的搜集、梳理。如教学《宋明理学》中“格物致知”的内容时,仅仅引用教材“学思之窗”的内容进行解读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拓展,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其实,教师可以引入其他古人关于“格物致知”的经典史料,加深学生对此内容的理解。

(三)史料运用过于功利

史料教学中存在过于功利现象,有些教师仅把史料作为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而不做深入探讨。史料教学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后,关键在于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历史的能力,只是为了“有趣”“好玩”而进行史料教学是起不到提高学生能力的作用的。还有些教师只把史料作为教材的佐证,把它当做教材的附属品,这也是不利于学生分析能力的提升的。如讲授罗马法的影响时,教师就运用1906年清政府派载泽等人出洋考察后写的《考察情形折》:“大抵欧洲各国政治,系根源于罗马旧制……”然后提出问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罗马法对欧洲的影响是什么?其实材料信息很明显,学生能直接提取出来,不需要任何思维分析就能得出。这样用结论来论证结论,只能加强学生的记忆,达不到以史料教学训练学生思维的目的。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的策略

(一)合理选用典型史料

史料教学必须先有史料,教师要从繁杂的史料中搜集合适的史料。史料虽然是历史再现的基础,但史料与历史真实不能等同,只是历史记载的一种主观反映。几千年来留下的史料鱼龙混杂、真伪难辨,选择史料时要注意甄别,对史料进行比较、分析、鉴别后才能运用到课堂上来。一般来说,直接史料比间接史料客观性强,所以要尽量选用直接史料。如教学《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时,由于内容具有较强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可以选用一些典型案例进行教学。关于抗日战争的史料很多,有很多的素材可以利用,教师可以选用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图片,也可以选用程瑞芳的《首都沦陷金校留守日记》中的相关记载――“日本兵猖狂极了,无所不为,要杀人就杀人,要奸就奸,不管老少……”等,这些史料有据可查,有明确的出处,属于典型的直接史料,较为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比较有说服力。

(二)结合学情选取史料

史料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法,选用时除了要切合教学目标外,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如教学《新航路的开辟》时,课标要求概述新航路开辟的史实,说明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关于新航路开辟的史料汗牛充栋,应结合学情来具体确定。在讲教学新航路带来的影响时,可以借助地图来说明,让学生感受到新航路开辟后人们世界观的变化。考虑到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评价不完全,可以通过史料来论证哥伦布的功过,史料从《哥伦布航海日记》中节选,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哥伦布。

(三)丰富史料教学方法

史料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对一些教材中没有史料论证的教学重难点内容,教师要适当补充史料,让学生学会以史导论。史料教学方法应多样,可以选择不同的运用方式:鼓励学生对不同材料论证分析,从中引出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选定主题后,给学生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对照整理找出结论;讨论相互冲突的史料等。如教学《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中的李鸿章时,学生对李鸿章的评价有一定的思维定势,认为李鸿章是一个卖国贼或者刽子手。对此教师可以引入不同的观点:一些中国学者说他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推动者;一些日本学者说他具有战略家的眼光;美国学者说作为文人,他是卓越的,作为军人,他为国家做了有价值的贡献,作为外交家,他名列前茅。通过这些史料引发学生讨论,学生或认同或否定,由此展开激烈的论战,从而对李鸿章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客观。

(四)发挥史料正当功用

史料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对教师的经验、知识要求较高,历史教师要科学地对待史料教学,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史料,精心设计问题,开启学生的思维,并适当补充课外史料,做到论从史出,把史料教学与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史料教学的功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历史料教学的真谛。

总之,史料教学能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开发,推动高中历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历史教师进行史料教学时要对史料进行精心研究,坚持“论从史出”的观点,从而充分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梁敬党.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几点思考[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3(4).

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史篇8

【关键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

历史文化档案是人类文化发展过程历史的记录,也是整个档案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区域文化发展历史,扩大文化工作影响,加快现代文化建设和现代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及信息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考古学及历史文化研究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历史文化档案资料不断丰富,但这些档案资料有的还是原始的、零碎的,如何把这些档案资料有系统地予以研究、归类,成为一个整体的、系统的、能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文化,并为社会所利用,是当前档案编研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意义

(一)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档案部门系统、广泛地向社会提供利用服务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2004年,中央和国务院曾颁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政策层面上首次明确了文化档案编研工作的战略地位,强调“信息资源作为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与能源、材料资源同等重要,在社会资源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历史文化档案是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也是档案编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档案编研工作中具有十分突出位置。余姚是省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文献名邦”之称,近年来,市档案管理部门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兴起历史文化档案编研热潮,目前编研历史文化档案已达100多种、200多册。

(二)历史文化编研工作是保护历史文化档案史料、方便利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历史文化档案大部分为孤本,如余姚市档案馆、博物馆、五桂楼藏书楼收藏的“四先贤”等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些文稿和其它档案资料,包括现代从海内外收集的,绝大多数为孤本,在开展利用服务时,直接提供原件,容易破损,影响档案质量和寿命,导致这部分档案不能对外开放。

而以编写档案史料的方式提供利用,可以使这些资料长久保存,又不影响它的开放利用。如王阳明的诗,目前分散在各种原始档案中,且都是孤本,不利于利用,于是近年编研出版了《王阳明诗集》,在内部发行,便于利用。

(三)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具有重要作用。余姚历史文化渊远流长,档案资料十分丰富。余姚是七千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的发源地,曾是远古时期长江流域中华文明的摇篮;秦时建县,明清时期形成的姚江文化,更是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期间出现了王阳明、朱舜水、黄梨洲等杰出思想家,连同严子陵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余姚“四先贤”;抗战时期,作为全国十九个革命根据地之一四明山抗日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独特丰富多彩的革命文化。

这些历史文化档案,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就规划编研出版《姚江文化丛书》,已陆续编研了二十余种档案资料,如《姚江传统建筑》《姚江文化史》《姚剧剧作选》《浙东抗日根据地革命文化史料》《姚江名人》《姚江风俗》等,对余姚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软件硬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姚江传统建筑》对于传统历史特色街区的设计和名人建筑的复原,提供了大量真实的资料。

(四)开展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档案的编研成果具有存史、资政、文化功能外,其教化功能更为明显。通过编研,档案可以提高社会利用率,扩大公众认知度,很多档案材料还通过再编研、再创作成为爱国主义教育题材。

根据河姆渡遗址发掘过程中所形成的档案资料,编研成《河姆渡遗址》,并根据这个编研材料设计了河姆渡遗址文化遗址展览,已成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根据《浙东革命文化史料》《余姚文史资料・余姚解放四十周年专辑》等编研资料,在2015年4月革命老区梁弄镇重新复原了抗日革命根据地的旧貌,已成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又如余姚姚剧团根据王阳明和严子陵的编研资料,撰写了《王阳明》《严子陵》剧作,在省内公演,王阳明的“真三不朽”,严子陵的“高风亮节”,被形象地展现出来,引起了强烈反响,被推荐为余姚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教材。

二、当前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历史文化档案资料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当前档案资料馆藏的分散特点,但对于编研工作来讲,不利于综合开发利用。

余姚素有“东南名邑”之称,历史文化积淀十分丰厚,但没有集中收集馆藏,分别散藏在市档案馆、博物馆、史志办、党史办、政协办、梨洲文献馆、文化馆、图书馆及一些民间编研机构、学会、协会和个人收藏爱好者手中。这对编研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如确定专题编研时,先要做大量协调工作,对各类分散的档案进行调查摸底,还要办理借阅手续等。

另外,由于各类收藏档案侧重面不同,还存在着档案的安全问题,这将给编研工作带来较大影响。

(二)档案编研的功利性。档案编研是一项十分严肃、十分严谨的工作,承担着“存史”的职责,真实性和严谨性是最为重要的原则,也是编研材料的价值所在。但是,一些单位和部门存在着为编研而编研,为出书而出书的偏向,如为召开某某名人学术研讨会,为纪念某某名人几十周庆典活动,由于编研工作时间仓促,收集查阅资料有限,草草出书,同时又请名家题词,领导写序等,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影响了编研成果的质量。

(三)编研工作者知识的单一性。档案编研工作者一般是单位在编人员,他们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年龄普遍较大,对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当前科技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化、数字化技术在档案中的应用,要求档案编研工作者不仅要掌握档案相关知识,掌握一些历史、社会、经济方面的知识,还应掌握相应的外语及计算机知识,才能更好更有效地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他们单一性知识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编研工作的发展。许多编研者不善于利用数字化技术查找和编研档案资料,也不懂外文,来查阅外籍人士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研究,如日本人对王阳明的“心学”“良知”的研究非常系统,著有大量学术论文;朱舜水在反清复明失败后,东渡日本讲学多年,他的“实学”思想在日本有巨大的影响,形成了大量丰富的档案材料,由于不懂日文,一些编研工作者只能望文兴叹。

(四)编研工作的重复性。由于档案保管的分散性和编研工作的功利性,又导致了编研工作的重复性。如对余姚市革命文化史料,不同部门曾出现过多次编研活动,形成了多个编研材料,如《余姚革命文化史料选编》《浙东抗日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等,内容大同小异。虽然文化和学术讲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由于其真实性和严谨性的特点,应有序开展,不宜重复编研,否则就会浪费有限的资源和财力物力。

三、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新途径

(一)统一规划,增强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合力。由于历史文化档案收藏的分散性,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应由权威部门统一规划,还应根据文化建设发展需要,根据历史文化档案特色,统一编制编研计划,整合所有历史文化档案,整合编研人员力量,分阶段实施,提升编研材料的质量,扩大编研成果的影响力。

如余姚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工作制订了规划,由市政府出面协调,确定《姚江文化丛书》编研25册,分别由档案局、政协办、史志办、党史办、文化局等单位和部门落实,档案材料实现共享,该丛书已基本编研完毕,对档案的利用工作发挥了较大影响。

(二)精确选题,突出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和亮点。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其目的是如何让档案更好为社会利用,更好地为文化建设、经济建设服务,为社会发展服务。因此历史文化档案的编研,一定要注重选题,选题上既要坚持有创意,突出特色,又要注重实用。

近年来,余姚编研了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精品”,除《姚江文化丛书》25册以外,还编研出了《认识黄宗羲》《河姆渡遗址》《余姚文史资料》(30多辑)、《余姚名人》,及反映抗战文化的《红色记忆》《古邑红旗扬》等,这些编研材料专题性强,有深度,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体现了地方文化特色,有利于促进余姚文化建设和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在社会各界均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三)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档案编研现代化工作水平。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对档案的利用和需要已不满足于过去在档案室查阅复印一下资料的手工方式,数量大,时效性强,专题性和准确性要求提高,这也要求历史文化编研过程中采用计算机编目检索技术、档案编研材料数字化处理手段,实现编研材料的网络化。编研材料的网络化,是指一定区域内,符合条件的档案室、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等建档单位,都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查阅编研材料,以提升档案编研工作水平,提高档案编研材料的社会利用效率,更好地达到档案编研工作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目的。

(四)努力提高编研人素质,提升档案编研成果质量。档案编研工作是一项专业性、技术性和知识性较强的工作,档案编研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应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确保档案安全,自觉遵守档案法律法规。档案编研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求档案编研人员除了具备系统扎实的档案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需要有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地方文献知识脉络,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和一定的外文知识,利用现代化的档案检索工具来吸纳中外档案材料,丰富历史文化档案编研材料,增强编研工作的实效性,提高编研成果的水平和质量。

总之,历史文化档案编研工作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世,利于后代的伟业,也是一项持久的建设工程。作为档案编研工作者,一定要加强学习,提升自身素质,勤奋工作,勇于探索,克服编研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努力编研出更好、更多的历史文化档案材料,努力为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海.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3

[2]陈兆等主编.档案管理学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上一篇:儿童心理健康测验报告范文 下一篇:实体经济的范畴范文